中医如何判断人的体质

中医如何判断人的体质
中医如何判断人的体质

中医如何判断人的体质

中医如何判断人的体质

中医一般将人的体质分为9种基本类型:平和型、气虚型、阴虚型、阳虚型、湿热型、气郁型、痰湿型、血瘀型、特禀型。

1)平和型:饮食正常、睡眠好、二便通畅、性格开朗,社会和自然适应能力强,此为典型的平和体质。

饮食:平和体质日常养生应采取中庸之道,吃得不要过饱,也不能过饥,不吃冷,也不吃得过热。多吃五谷杂粮、蔬菜瓜果,少食过于油腻及辛辣之物。

运动:一般选择温和的锻炼方式,运动强度不要太大就可以。老年人适当散步、打太极拳。

2)气虚型:说话没劲,经常出虚汗,容易呼吸短促,疲乏无力,这就是气虚体质。这种人从性格上来说,一般性格内向,情绪不够稳定,比较胆儿小,做事不爱冒险。值得注意的是,什么叫出虚汗呢?如果你要做一种运动或者干力气活的时候,只要运用量到了一定程度人都会出汗,这是很正常的反应。但是有些人在没有那么大的消耗量、没有那么大活动量的时候,就已经出很多汗了,这种现象就叫出虚汗。

饮食:这类体质的人影多吃具有益气健脾作用的药物,实际上我们中医有一个概念就是药食同源,在中医看来有很多食物是有一定的药用功能的。可以吃一些如黄豆、白扁豆、鸡肉、泥鳅、香菇、大枣、桂圆、蜂蜜等。吃了这些食物有补气健脾的作用,平时吃东西的时候也一些耗气作用的食物尽量避免,如槟榔、空心菜、生萝卜等。

运动:则以柔缓运动,散步、打太极拳等为主,不宜做大负荷消耗体力的运动和出大汗的运动。

药物:人参、党参、黄芪、白术、山药、甘草等。

方剂: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参灵白术散等。

3)阴虚型:如果一个人怕热,经常感到手脚心发热,面颊潮红或偏红,皮肤干燥,口干舌燥,容易失眠,经常大便干结,那就是阴虚。他们大部分都是性格比较外向好动的,性情是比较急躁的。

饮食:多吃甘凉滋润的食物,比如瘦猪肉、鸭肉、龟、鳖、绿豆、冬瓜、芝麻、百合等。少食羊肉、狗肉、韭菜、辣椒、葱、蒜、葵花子等性温燥烈的食物

运动:只适合做中小强度、间断性的身体锻炼,可选择太极拳、太极剑等。锻炼时要控制出汗量,及时补充水分。不适合洗桑拿。

其他:中午保持一定的午休时间。避免熬夜、剧烈运动和在高温酷暑下工作。宜节制房事,因为我们有些房事活动伤精耗液,对男女都一样。平时宜克制情绪,遇事要冷静,正确对待顺境和逆境。可以用练书法、下棋来怡情悦性,用旅游来寄情山水、陶冶情操。平时多听一些曲调舒缓、轻柔、抒情的音乐,防止恼怒。

药物:沙参、麦冬、黄精、枸杞子、鳖甲、生地、知母、黄柏等。

方剂:六味地黄丸、大补阴丸、一贯煎等。

4)阳虚型:即使再热的暑天,也不能在空调房间里多待,因为这些人比较怕冷。总是手脚发凉,不敢吃凉的东西。性格多沉静、内向。这些人属阳虚体质。比如同样的温度下有些人穿的衣服很多,显得很怕冷,这种倾向一般就是阳虚的表现。

饮食:可多吃容易有甘温益气的食物,比如牛羊狗肉、葱、姜、蒜、花椒、鳝鱼、韭菜、辣椒、胡椒等。少食生冷寒凉食物,比如黄瓜、藕、梨、西瓜等。

运动:可做一些舒缓柔和的运动,如慢跑、散步、打太极拳、做广播操。

其他:秋冬注意保暖,尤其是足下、背部及下腹部丹田部位的防寒保暖。夏季避免吹空调电扇。自行按摩气海、足三里、涌泉等穴位,或经常灸足三里、关元,可适当洗桑拿、温泉浴。多与别人交谈,平时多听一些激扬、高亢、豪迈的音乐,调节一下情绪,让他兴奋一下。

药物:鹿茸、巴戟天、淫羊藿、杜仲、附子、狗脊、小茴香等。

方剂:右归丸、还少丹、理中丸、黄芪建中汤等。

5)湿热型:如果你看到一个人,脸部和鼻尖总是油光锃亮,还容易生粉刺、疮疖,一开口就能闻到异味,那他就是湿热体质。这种人还容易大便黏滞不爽,小便发黄,比较浓,性格多急躁易怒。

饮食:饮食清淡,多吃甘寒、甘平的食物,如绿豆、空心菜、苋菜、芹菜、黄瓜、冬瓜、藕、西瓜等。少食辛温助热的食物。应戒除烟酒,因为烟酒在中医看来属于具有温热作用的。

运动:适合做大强度、大运动量的锻炼,如中长跑、游泳、爬山、各种球类、武术等。其他:不要熬夜、过于劳累。盛夏暑湿较重的季节,减少户外活动。

药物:泽泻、车前子、茵陈蒿、黄芩、苦参、秦皮等。

方剂:龙胆泻肝汤、黄芩化湿汤、易黄汤、茵陈蒿汤等。

6)气郁型:《红楼梦》中的林妹妹是气郁体质的代表,性格忧郁脆弱。这种人一般比较削瘦,经常闷闷不乐,多愁善感,食欲不振,容易心慌,容易失眠。

饮食:多吃小麦、蒿子杆、葱、蒜、海带、海藻、萝卜、金橘、山楂等,因为这些食物具有行气、解郁、消食、醒神的作用。睡前避免饮茶、咖啡等提神醒脑的饮料。

运动:尽量增加户外活动,可坚持较大量的运动锻炼,如跑步、登山、游泳、武术等。其他:这类人因为性格上有一些自我封闭的表现,要经常有意识的参加集体性的运动,多跟其他人交往,多交交朋友,有了这些朋友才能够有一个比较好的对不良情绪的倾诉对象。

药物:陈皮、木香、香附、乌药、九香虫等。

方剂:半夏厚朴汤、木香顺汤、苏子降气汤、旋覆代赭汤等。

7)痰湿型:心宽体胖是这类人最大特点,腹部松软肥胖,皮肤出油,汗多,眼睛浮肿,容易困倦。性格温和稳重,善于忍耐。

饮食:饮食清淡为原则,少食肥肉及甜、黏、油腻的食物。可多食葱、蒜、海藻、海带、冬瓜、萝卜、金橘、芥末等食物。

运动:平时多进行户外活动。

其他:衣着应透气散湿,容易把一些湿气能够散掉,经常晒太阳或进行日光浴。

药物:白术、苍术、防己、泽泻、荷叶、橘红、生蒲黄、生大黄、茯苓等。

方剂:平胃散、六合汤、二陈汤、温胆汤、小陷胸汤、半夏白术天麻汤等。

8)血瘀型:刷牙时牙龈容易出血,眼睛经常有红丝,皮肤常干燥、粗糙,一般肤色是发暗的,常常出现身体疼痛,容易烦躁,记忆力也不太好,容易健忘,性情急躁。

饮食:可多食黑豆、海藻、海带、紫菜、萝卜、胡萝卜、金橘、橙、柚、桃、李子、山楂、醋、玫瑰花、绿茶,因此这些物质有活血、散结、行气、疏肝解郁的作用,少食肥猪肉等。

运动:可进行一些有助于促进气血运行的运动项目,如太极拳、太极剑、舞蹈、步行等。保健按摩可使经络畅通,达到缓解疼痛、稳定情绪、增强人体功能的作用。血瘀体质的人在运动时如出现胸闷、呼吸困难、脉搏显著加快等不适症状,应去医院检查。

其他:保持足够的睡眠,但不可过于安逸。

药物:川芎、郁金、丹参、鸡血藤、桃仁、等。

方剂:桃仁承气汤、血府逐瘀汤、补阳还五汤、膈下逐瘀汤等。

9)特禀型:平常说过敏,也有好多人对不同的物质有过敏现象,比如花粉过敏或者某种食物过敏,这就是中医上这就被称为特禀体质。多是遗传所致。这类体质基本等同于过敏体质。

饮食:饮食宜清淡、均衡,粗细搭配适当,荤素搭配合理。通常容易发生过敏反应的食物也要尽量避免,比如蚕豆、白扁豆、牛肉、鹅肉、鲤鱼、虾、蟹、茄子、酒、辣椒、浓茶、咖啡等辛辣之品、腥膻发物及含致敏物质的食物。

其他:保持室内清洁,被褥、床单要经常洗晒,室内装修后不宜立即搬进居住,要放一段时间,里面一些容易引发过敏或者有害的物质要放一段以后、通风充分以后能够排掉。春季尽量减少室外活动时间,因为这个时候花粉比较多,容易引发过敏。

药物:甘草、防风、黄芪、五味子等。

方剂:过敏煎等。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 平和质(A型) 总体特征:阴阳气血调和,以体态适中、面色红润、精力充沛等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体形匀称健壮。 常见表现:面色、肤色润泽,头发稠密有光泽,目光有神,鼻色明润,嗅觉通利,唇色红润,不易疲劳,精力充沛,耐受寒热,睡眠良好,胃纳佳,二便正常,舌色淡红,苔薄白,脉和缓有力。 心理特征:性格随和开朗。 发病倾向:平素患病较少。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适应能力较强。 气虚质(B型) 1.表现---疲乏 总体特征:元气不足,以疲乏、气短、自汗等气虚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肌肉松软不实。 常见表现:平素语音低弱,气短懒言,容易疲乏,精神不振,易出汗,舌淡红,舌边有齿痕,脉弱。 心理特征:性格内向,不喜冒险。 测试: 容易疲乏 容易气短心慌 容易头晕或站起时晕眩 比别人容易感冒 喜欢安静懒于说话 说话时声音低弱无力

活动量稍大就易出虚汗 2.分析 过劳---劳则气耗 疾病造成影响 脾胃运化功能不好 营养不足 发病倾向:易患感冒、内脏下垂等病;病后康复缓慢。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不耐受风、寒、暑、湿邪。 3.养生补中益气补脾胃之气 山药健脾益气滋润 大枣补气养血 中成药补中益气丸 补中益气汤: 生黄芪白术陈皮升麻党参柴胡甘草当归注意自身精神调整自信有目标 阳虚质(C型) 1.表现---怕冷 总体特征:阳气不足,以畏寒怕冷、手足不温等虚寒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肌肉松软不实。 常见表现:平素畏冷,手足不温,喜热饮食,精神不振,舌淡胖嫩,脉沉迟。心理特征:性格多沉静、内向。 测试: 手脚发凉 胃部、背部或膝部怕冷

衣服穿的比别人多 讨厌冬天,喜欢夏天 容易感冒 吃凉东西会拉肚子 小肚子一吹风马上不舒服 2.分析阳气不足 不要长时间吹空调—身体要与大自然相互调节适应 不要熬夜---损失阳气 不要经常使用抗生素—性寒凉 发病倾向:易患痰饮、肿胀、泄泻等病;感邪易从寒化。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耐夏不耐冬;易感风、寒、湿邪。 3.养生温阳补气 生姜祛风寒温胃散寒暖胃姜丝用可乐煮汤喝 韭菜韭菜仔温阳补气 核桃温补 小桃木敲打背脊督脉生发阳气 中成药金匮肾气丸(补肾阳)熟地肉桂附片山药丹皮茯苓泽泻注意身体精神的调节舒展、激活内在的动力多晒太阳 阴虚质(D型) 1.表现----缺水怕热 总体特征:阴液亏少,以口燥咽干、手足心热等虚热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体形偏瘦。

中医体质量表及《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 2009年4月9日,《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正式发布,该标准是我国第一部指导和规范中医体质研究及应用的文件,旨在为体质辨识及与中医体质相关疾病的防治、养生保健、健康管理提供依据,使体质分类科学化、规范化。 《中医体质分类及判定》标准制订工作2006年6月正式启动,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体质分会编制完成。标准共分为范围、术语和定义、中医体质9种基本分类和特征、中医体质分类的判定、附录(中医体质分类和判定表)5个部分。中医体质学者根据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心理特点及反应状态,对人体体质进行了分类,制订出中医体质量表及《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该标准应用了中医体质学、遗传学、流行病学、心理测量学、数理统计学等多学科交叉的方法,经中医体质专家、临床专家、流行病学专家多次讨论论证而建立,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21948例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出良好的适应性、可行性。 该标准将体质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九个类型,应用了流行病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数理统计学等多学科交叉的方法,经中医临床专家、流行病学专家、体质专家多次论证而建立的体质辨识的标准化工具,并在国家

973计划“基于因人制宜思想的中医体质理论基础研究”课题中得到进一步完善。 通过21948例流行病学调查,该标准具有指导性、普遍性及可参照性,适用于从事中医体质研究的中医临床医生、科研人员及相关管理人员,并可作为临床实践、判定规范及质量评定的重要参考依据。该标准曾在多家“治未病”中心及中医药科研单位以及26个省、市、自治区(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等)试用。 中医体质量表及《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 该标准将体质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九个类型。 一、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 (一)平和质 (A型) 总体特征:阴阳气血调和,以体态适中、面色红润、精力充沛等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体形匀称健壮。 常见表现:面色、肤色润泽,头发稠密有光泽,目光有神,鼻色明润,嗅觉通利,唇色红润,不易疲劳,精力充沛,耐受寒热,睡眠良好,胃纳佳,二便正常,舌色淡红,苔薄

中医一般将人的体质分为9种基本类型

中医一般将人的体质分为9种基本类型(李小荣) 中医, 李小荣, 体质, 类型 中医一般将人的体质分为9种基本类型(李小荣) 中医一般将人的体质分为9种基本类型:平和型、气虚型、阴虚型、阳虚型、湿热型、气郁型、痰湿型、血瘀型、特禀型。 1)平和型:饮食正常、睡眠好、二便通畅、性格开朗,社会和自然适应能力强,此为典型的平和体质。 饮食:平和体质日常养生应采取中庸之道,吃得不要过饱,也不能过饥,不吃冷,也不吃得过热。多吃五谷杂粮、蔬菜瓜果,少食过于油腻及辛辣之物。 运动:一般选择温和的锻炼方式,运动强度不要太大就可以。老年人适当散步、打太极拳。 2)气虚型:说话没劲,经常出虚汗,容易呼吸短促,疲乏无力,这就是气虚体质。这种人从性格上来说,一般性格内向,情绪不够稳定,比较胆儿小,做事不爱冒险。值得注意的是,什么叫出虚汗呢?如果你要做一种运动或者干力气活的时候,只要运用量到了一定程度人都会出汗,这是很正常的反应。但是有些人在没有那么大的消耗量、没有那么大活动量的时候,就已经出很多汗了,这种现象就叫出虚汗。 饮食:这类体质的人影多吃具有益气健脾作用的药物,实际上我们中医有一个概念就是药食同源,在中医看来有很多食物是有一定的药用功能的。可以吃一些如黄豆、白扁豆、鸡肉、泥鳅、香菇、大枣、桂圆、蜂蜜等。吃了这些食物有补气健脾的作用,平时吃东西的时候也一些耗气作用的食物尽量避免,如槟榔、空心菜、生萝卜等。 运动:则以柔缓运动,散步、打太极拳等为主,不宜做大负荷消耗体力的运动和出大汗的运动。 药物:人参、党参、黄芪、白术、山药、甘草等。 方剂: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参灵白术散等。 3)阴虚型:如果一个人怕热,经常感到手脚心发热,面颊潮红或偏红,皮肤干燥,口干舌燥,容易失眠,经常大便干结,那就是阴虚。他们大部分都是性格比较外向好动的,性情是比较急躁的。 饮食:多吃甘凉滋润的食物,比如瘦猪肉、鸭肉、龟、鳖、绿豆、冬瓜、芝麻、百合等。少食羊肉、狗肉、韭菜、辣椒、葱、蒜、葵花子等性温燥烈的食物 运动:只适合做中小强度、间断性的身体锻炼,可选择太极拳、太极剑等。锻炼时要控制出汗量,及时补充水分。不适合洗桑拿。 其他:中午保持一定的午休时间。避免熬夜、剧烈运动和在高温酷暑下工作。宜

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及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自测表

《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 编者按:中华中医药学会2009年4月9日,《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正式发布,该标准是我国第一部指导和规范中医体质研究及应用的文件,旨在为体质辨识及与中医体质相关疾病的防治、养生保健、健康管理提供依据,使体质分类科学化、规范化。 该标准将体质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九个类型,应用了流行病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数理统计学等多学科交叉的方法,经中医临床专家、流行病学专家、体质专家多次论证而建立的体质辨识的标准化工具,并在国家973计划“基于因人制宜思想的中医体质理论基础研究”课题中得到进一步完善。 通过21948例流行病学调查,该标准具有指导性、普遍性及可参照性,适用于从事中医体质研究的中医临床医生、科研人员及相关管理人员,并可作为临床实践、判定规范及质量评定的重要参考依据。该标准曾在多家“治未病”中心及中医药科研单位以及26个省、市、自治区(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等)试用。 平和质(A型) 总体特征:阴阳气血调和,以体态适中、面色红润、精力充沛等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体形匀称健壮。 常见表现:面色、肤色润泽,头发稠密有光泽,目光有神,鼻色明润,嗅觉通利,唇色红润,不易疲劳,精力充沛,耐受寒热,睡眠良好,胃纳佳,二便正常,舌色淡红,苔薄白,脉和缓有力。 心理特征:性格随和开朗。 发病倾向:平素患病较少。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适应能力较强。 气虚质(B型) 总体特征:元气不足,以疲乏、气短、自汗等气虚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肌肉松软不实。 常见表现:平素语音低弱,气短懒言,容易疲乏,精神不振,易出汗,舌淡红,舌边有齿痕,脉弱。 心理特征:性格内向,不喜冒险。 发病倾向:易患感冒、内脏下垂等病;病后康复缓慢。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不耐受风、寒、暑、湿邪。 阳虚质(C型) 总体特征:阳气不足,以畏寒怕冷、手足不温等虚寒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肌肉松软不实。 常见表现:平素畏冷,手足不温,喜热饮食,精神不振,舌淡胖嫩,脉沉迟。

中医体质自测表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自测表 1、判定方法 回答《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中的全部问题,每一问题按5级评分,计算原始分及转化分,依标准判定体质类型。 原始分=各个条目的分会相加。 转化分数=[(原始分-条目数)/(条目数×4)] ×100 条目数是如下阳虚质共7条、又如下湿热质除了男(女)共6条。2、判定标准 平和质为正常体质,其他8种体质为偏颇体质。判定标准见下表。 平和质与偏颇体质判定标准表 体质类型条件判定结果 平和质转化分≧60分 是其他8种体质转化分均﹤ 30分 转化分≧60分 基本是其他8种体质转化分均﹤ 40分 不满足上述条件者否 偏颇体质转化分≧40分是转化分30~39分倾向是转化分﹤30分否 4、表格

阳虚质 请根据近一年的体验和感觉,回答以下问题没有 (根本不) 很少 (有一点) 有时 (有些) 经常 (相当) 总是 (非常) 条目数(1)您手脚发凉 吗? 1 2 3 4 5 条目数(2)您胃脘部、 背部或腰膝部怕冷吗? 1 2 3 4 5 条目数(3)您感到怕冷、 衣服比别人穿得多吗? 1 2 3 4 5 条目数(4)您比一般人 不了寒冷(冬天的寒冷, 夏天的冷空调、电扇等。 1 2 3 4 5 条目数(5)您比别人容 易患感冒吗? 1 2 3 4 5 条目数(6)您吃(喝) 凉的东西会感到不舒服或 者怕吃(喝)凉东西吗? 1 2 3 4 5 条目数(7)你受凉或吃 (喝)凉的东西后,容易 腹泻(拉肚子)吗? 1 2 3 4 5 判断结果:□是□倾向是□否 阴虚质 请根据近一年的体验和感觉,回答以下问题没有 (根本不) 很少 (有一点) 有时 (有些) 经常 (相当) 总是 (非常) 条目数(1)您感到手脚 心发热吗? 1 2 3 4 5 条目数(2)您感觉身体、 脸上发热吗? 1 2 3 4 5

中医教你怎么判断自己的体质

中医教你怎么判断自己的体质 中医教你怎么判断自己的体质 1、正常体质: 肤色润泽,唇红润,精力充沛,饮食睡眠良好,二便正常,舌淡红,脉和缓。患病较少,抵抗力较强,耐寒热,不需进补,食疗或进缓和的平补之品。 2、阴寒体质: 属寒(实)体质,平素肢冷无汗,喜暖怕凉,常腹痛腹泻,关节酸痛,口淡不渴,溲清长,舌淡苔白,脉紧或沉迟。宜患风湿关节痛,宜感寒邪,怕阴冷潮湿气候,宜温阳散寒。应食温热食物,如羊肉、生姜、桂皮等。 3、阳虚体质: 属虚寒体质。四肢多不温,怕凉喜暖,神疲,喜吃热食,睡眠偏多,便溏,尿清长,舌体胖嫩边有齿痕,苔润,脉沉迟而弱。得病多从寒化,宜患痰饮、肿胀、泄泻,阳痿等证,易感寒邪,易被湿困。耐夏不耐冬,宜用温阳补虚之品。 4、阴虚体质: 属虚热体质,形体多消瘦,心烦颧红,手足心热,午后尤甚,口燥咽干,目干涩,眩晕耳鸣,睡眠差,便干燥,舌红苔少而干,脉细数。宜患阴亏燥热的病变,怕燥热之邪,耐冬不耐夏。宜养阴补虚,甘寒退热。如百合、枸杞、麦冬、海参、西洋参等。 5、阳热体质: 属实热类型。面色多红赤,怕热喜冷,烦渴多汗,喜冷食,得病易发高热,尿黄便秘,舌红苔黄,脉数有力。得病多从热化,易患疮疡,怕热,耐冬不耐夏,宜食苦味清热的食物或饮料,如苦瓜、苦丁茶、莲子心等。 6、气虚体质:

属虚的体质,面白少华,气短懒言,易出汗,食少,易疲乏,舌淡红,舌体胖大,脉虚缓。易感冒,病后迁延不愈,内脏易下垂,不耐受风邪、寒邪、暑邪。宜食山药、莲子或太子参、黄芪、黄精等。 7、血虚体质: 面色萎黄或淡白,唇甲无华,头晕眼花,心悸怔忡,失眠健忘,或肢体麻木,舌淡脉弱。宜补气生血。用当归、熟地、龙眼肉。 8、瘀血体质: 面色多晦暗,口唇暗淡或紫,眼眶黯黑,肌肤甲错,或生症瘕,刺痛,痛处固定不移,舌体黯紫有瘀点,脉细涩或脉率不齐。易患出血,症瘕,中风,胸痹(冠心病)等病。宜活血化瘀,用山查、桃仁等。 9、痰湿体质: 体胖腹大,面部皮肤油脂较多,汗多且粘,眼胞微浮,胸闷脘痞,身重发沉,困倦,喜食肥甘粘腻之物,便溏,舌胖大多齿痕,苔白腻,脉濡滑。 易患消渴(糖尿病),中风(脑血管意外),胸痹等病。对湿环境及梅雨季节的适应能力差。宜祛湿化痰。宜服薏苡仁、茯苓、赤小豆、冬瓜皮、荷叶、荷梗等。 10、"湿热体质: 面垢油光,易生痤疮粉刺,身重困倦懈怠,大便粘滞不爽,男阴囊潮湿,女黄带臭秽,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易患痤疮,黄疸,淋症,火热等病。 对气温偏高,湿热交蒸气候难适应。食疗同痰湿体质,忌辛辣刺激食品。 11、"气郁体质: 神情郁闷,胸胁胀满,走窜疼痛,善太息、嗳气呃逆,咽有异物感,或乳房胀痛,痛经。易患郁症,脏躁,不寐,梅核气,惊恐等病症。对精神刺激适应能力差,应调节心态,宜服行气之品,如玫瑰花,佛手,萝卜等顺气之品。不宜进补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_ZYYXH_T157_2009_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 ZYYXH /T157 - 2009) 中华中医药学会 (2009 - 04 - 09实施)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医关于体质的术语及定义、中医体质的9种基本类型、中医体质类型的特征、中医体质分类的判定。 本标准适用于中医体质的分类、判定及体质辨识治未病。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中医体质constitution of TCM 中医体质是指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 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是人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人体个性特征。 3中医体质9种基本类型与特征 3. 1 平和质(A型) 3. 1. 1 总体特征:阴阳气血调和,以体态适中、面色红润、精力充沛等为主要特征。 3. 1. 2 形体特征:体形匀称健壮。 3. 1. 3 常见表现:面色、肤色润泽,头发稠密有光泽,目光有神,鼻色明润,嗅觉通利,唇色红润,不易疲劳,精力充沛,耐受寒热,睡眠良好,胃纳佳,二便正常,舌色淡红,苔薄白,脉和缓有力。 3. 1. 4 心理特征:性格随和开朗。 3. 1. 5 发病倾向:平素患病较少。 3. 1. 6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适应能力强。 3. 2 气虚质(B型) 3. 2. 1 总体特征:元气不足,以疲乏、气短、自汗等气虚表现为主要特征。 3. 2. 2 形体特征:肌肉松软不实。 3. 2. 3 常见表现:平素语音低弱,气短懒言,容易疲乏,精神不振,易出汗,舌淡红,舌边有齿痕,脉弱。 3. 2. 4 心理特征:性格内向,不喜冒险。 3. 2. 5 发病倾向:易患感冒、内脏下垂等病;病后康复缓慢。 3. 2. 6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不耐受风、寒、暑、湿邪。 3. 3 阳虚质(C型) 3. 3. 1 总体特征:阳气不足,以畏寒怕冷、手足不温等虚寒表现为主要特征。 3. 3. 2 形体特征:肌肉松软不实。 3. 3. 3 常见表现:平素畏冷,手足不温,喜热饮食,精神不振,舌淡胖嫩,脉沉迟。 3. 3. 4 心理特征:性格多沉静、内向。 3. 3. 5 发病倾向:易患痰饮、肿胀、泄泻等病;感邪易从寒化。

如何判断人的体质

中医如何判断人的体质 中医如何判断人的体质 中医一般将人的体质分为9种基本类型:平和型、气虚型、阴虚型、阳虚型、湿热型、气郁型、痰湿型、血瘀型、特禀型。 1)平和型:饮食正常、睡眠好、二便通畅、性格开朗,社会和自然适应能力强,此为典型的平和体质。 饮食:平和体质日常养生应采取中庸之道,吃得不要过饱,也不能过饥,不吃冷,也不吃得过热。多吃五谷杂粮、蔬菜瓜果,少食过于油腻及辛辣之物。 运动:一般选择温和的锻炼方式,运动强度不要太大就可以。老年人适当散步、打太极拳。 2)气虚型:说话没劲,经常出虚汗,容易呼吸短促,疲乏无力,这就是气虚体质。这种人从性格上来说,一般性格内向,情绪不够稳定,比较胆儿小,做事不爱冒险。值得注意的是,什么叫出虚汗呢?如果你要做一种运动或者干力气活的时候,只要运用量到了一定程度人都会出汗,这是很正常的反应。但是有些人在没有那么大的消耗量、没有那么大活动量的时候,就已经出很多汗了,这种现象就叫出虚汗。 饮食:这类体质的人影多吃具有益气健脾作用的药物,实际上我们中医有一个概念就是药食同源,在中医看来有很多食物是有一定的药用功能的。可以吃一些如黄豆、白扁豆、鸡肉、泥鳅、香菇、大枣、桂圆、蜂蜜等。吃了这些食物有补气健脾的作用,平时吃东西的时候也一些耗气作用的食物尽量避免,如槟榔、空心菜、生萝卜等。 运动:则以柔缓运动,散步、打太极拳等为主,不宜做大负荷消耗体力的运动和出大汗的运动。

药物:人参、党参、黄芪、白术、山药、甘草等。 方剂: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参灵白术散等。 3)阴虚型:如果一个人怕热,经常感到手脚心发热,面颊潮红或偏红,皮肤干燥,口干舌燥,容易失眠,经常大便干结,那就是阴虚。他们大部分都是性格比较外向好动的,性情是比较急躁的。 饮食:多吃甘凉滋润的食物,比如瘦猪肉、鸭肉、龟、鳖、绿豆、冬瓜、芝麻、百合等。少食羊肉、狗肉、韭菜、辣椒、葱、蒜、葵花子等性温燥烈的食物 运动:只适合做中小强度、间断性的身体锻炼,可选择太极拳、太极剑等。锻炼时要控制出汗量,及时补充水分。不适合洗桑拿。 其他:中午保持一定的午休时间。避免熬夜、剧烈运动和在高温酷暑下工作。宜节制房事,因为我们有些房事活动伤精耗液,对男女都一样。平时宜克制情绪,遇事要冷静,正确对待顺境和逆境。可以用练书法、下棋来怡情悦性,用旅游来寄情山水、陶冶情操。平时多听一些曲调舒缓、轻柔、抒情的音乐,防止恼怒。 药物:沙参、麦冬、黄精、枸杞子、鳖甲、生地、知母、黄柏等。 方剂:六味地黄丸、大补阴丸、一贯煎等。 4)阳虚型:即使再热的暑天,也不能在空调房间里多待,因为这些人比较怕冷。总是手脚发凉,不敢吃凉的东西。性格多沉静、内向。这些人属阳虚体质。比如同样的温度下有些人穿的衣服很多,显得很怕冷,这种倾向一般就是阳虚的表现。 饮食:可多吃容易有甘温益气的食物,比如牛羊狗肉、葱、姜、蒜、花椒、鳝鱼、韭菜、辣椒、胡椒等。少食生冷寒凉食物,比如黄瓜、藕、梨、西瓜等。 运动:可做一些舒缓柔和的运动,如慢跑、散步、打太极拳、做广播操。 其他:秋冬注意保暖,尤其是足下、背部及下腹部丹田部位的防寒保暖。夏季避免吹空

中医表7中医体质分类的判定标准

中医体质分类的判定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是我国第一部指导和规范中医体质研究及应用的文件,旨在为体质辨识及与中医体质相关疾病的防治、养生保健、健康管理提供依据,使体质分类科学化、规范化。 该标准将体质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九个类型,应用了流行病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数理统计学等多学科交叉的方法,经中医临床专家、流行病学专家、体质专家多次论证而建立的体质辨识的标准化工具,并在国家973计划“基于因人制宜思想的中医体质理论基础研究”课题中得到进一步完善。 通过21948例流行病学调查,该标准具有指导性、普遍性及可参照性,适用于从事中医体质研究的中医临床医生、科研人员及相关管理人员,并可作为临床实践、判定规范及质量评定的重要参考依据。该标准曾在多家“治未病”中心及中医药科研单位以及26个省、市、自治区(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等)试用。 平和质(A型) 总体特征:阴阳气血调和:以体态适中"面色红润"精力充沛等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体形匀称健壮。 常见表现:面色、肤色润泽,头发稠密有光泽,目光有神,鼻色明润,嗅觉通利,唇色红润,不易疲劳,精力充沛,耐受寒热,睡眠良好,胃纳佳,二便正常,舌色淡红,苔薄白,脉和缓有力。 心理特征:性格随和开朗。 发病倾向:平素患病较少。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适应能力较强。 气虚质(B型) 总体特征:元气不足,以疲乏"气短"自汗等气虚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肌肉松软不实。 常见表现:平素语音低弱,气短懒言,容易疲乏,精神不振,易出汗,舌淡红,舌边有齿痕,脉弱。 心理特征:性格内向,不喜冒险。 发病倾向:易患感冒、内脏下垂等病;病后康复缓慢。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不耐受风、寒、暑、湿邪。 阳虚质(C型) 总体特征:阳气不足,以畏寒怕冷、手足不温等虚寒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肌肉松软不实。 常见表现:平素畏冷,手足不温,喜热饮食,精神不振,舌淡胖嫩,脉沉迟。心理特征:性格多沉静、内向。 发病倾向:易患痰饮、肿胀、泄泻等病;感邪易从寒化。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耐夏不耐冬;易感风、寒、湿邪。 阴虚质(D型) 总体特征:阴液亏少,以口燥咽干、手足心热等虚热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体形偏瘦。

中医体质标准化量表【精编版】

中医体质标准化量表 平和质 1.您精力充沛吗? 2.您容易疲乏吗?* 3.您说话声音低弱无力吗?* 4.您感到闷闷不乐、情绪低沉吗?* 5.您比一般人耐受不了寒冷(冬天的寒冷,夏天的冷空调、电扇等)吗?* 6.您能适应外界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吗? 7.您容易失眠吗?* 8.您容易忘事(健忘)吗?* 气虚质

1.您容易疲乏吗? 2.您容易气短(呼吸短促,接不上气)吗? 3.您容易心慌吗? 4.您容易头晕或站起时晕眩吗? 5.您比别人容易感冒吗? 6.您喜欢安静、懒得说话吗? 7.您说话声音低弱无力吗? 8.您活动量稍大就容易出虚汗吗? 阳虚质 1.您手脚发凉吗? 2.您胃脘部、背部或腰膝部怕冷吗?

3.您感到怕冷、衣服比别人穿得多吗? 4.您冬天更怕冷,夏天不喜欢吹电扇、空调吗? 5.您比别人容易患感冒吗? 6.您吃(喝)凉的东西会感到不舒服或怕吃(喝)凉的吗? 7.您受凉或吃(喝)凉的东西后,容易腹泻、拉肚子吗?阴虚质 1.您感到手脚心发热吗? 2.您感觉身体、脸上发热吗? 3.您皮肤或口唇干吗? 4.您口唇的颜色比一般人红吗? 5.您容易便秘或大便干燥吗?

6.您面部两颧潮红或偏红吗? 7.您感到眼睛干涩吗? 8.您感到口干咽燥、总想喝水吗? 痰湿质 1.您感到胸闷或腹部胀满吗? 2.您感到身体沉重不轻松或不爽快吗? 3.您腹部肥满松软吗? 4.您有额部油脂分泌多的现象吗? 5.您上眼睑比别人肿(上眼睑有轻微隆起的现象)吗? 6.您嘴里有黏黏的感觉吗? 7.您平时痰多,特别是感到咽喉部总有痰堵着吗?

8.您舌苔厚腻或有舌苔厚厚的感觉吗? 湿热质 1.您面部或鼻部有油腻感或者油亮发光吗? 2.您脸上容易生痤疮或皮肤容易生疮疖吗? 3.您感到口苦或嘴里有异味吗? 4.您大便黏滞不爽、有解不尽的感觉吗? 5.您小便时尿道有发热感、尿色浓(深)吗? 6.您带下色黄(白带颜色发黄)吗?(限女性回答) 7.您的阴囊潮湿吗?(限男性回答) 血瘀质 1.您的皮肤在不知不觉中会出现青紫瘀斑(皮下出血)吗?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 至清水 1.研究背景及意义 中医体质分类是研究人的个体差异及与健康疾病相关性,实现个体化诊疗的前提,也是中医体质理论与应用研究的核心与基础,是生命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1.1医学模式的转变 世界卫生组织(WHO)1996年在名为《迎接21世纪的挑战》的报告中指出了21世纪的医学将从“疾病医学”向“健康医学”发展;从群体治疗向个体治疗发展。因此,医学研究的重点也随之改变,从研究人的“病”到研究病的“人”。 1.2国际竞争 世界医学界一直关注研究人类体质现象,但尚缺少个体分类方法。韩医四象医学源于《灵枢·通天》“五态人”,但韩医界普遍认为四象医学是韩国的民族遗产,并已进行深入研究,日本一贯堂医学也创立了独自的体质医学体系,与中医学形成竞争态势。 1.3个体化诊疗思想难以贯彻实施 目前的医学还是以治愈疾病为主要目的的医学,针对个体差异的个体化诊疗还在探索之中,尚未得到真正的贯彻实施。如何实施个体化诊疗是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以及多学科共同关注的问题,其关键是要找到适宜的方法和途径。 1.4中医体质分类需要标准化辨识工具 要进行中医体质分类研究,就必须找到分类的客观化、标准化工具。一方面,使相关专业人员在进行体质分类时,能够保证分类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另一方面,使非专业人员能够进行自我体质判断。因此,中医体质分类的客观化、标准化是体质分类研究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综上所述,制定中医体质分类判定的标准,符合医学目的转变,符合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提出的“预防为主、促进健康和防治疾病结合”的发展思路;适应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提高国民健康素质的需求;为中医学与多学科交融及与世界医学对话提供对接平台。 2.研究方法 2.1总体研究方案

中医体质辨识标准(最标准)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自测表 (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 1、判定方法 回答《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中的全部问题,每一问题按5级评分,计算原始分及转化分,依标准判定体质类型。 原始分=各个条目的分会相加。 转化分数=[(原始分-条目数)/(条目数×4)] ×100 2、判定标准 平和质为正常体质,其他8种体质为偏颇体质。判定标准见下表。 平和质与偏颇体质判定标准表 3.示例 示例1:某人各体质类型转化分如一:平和质75分,气虚质56分,阳虚质27分,阴虚质25分,痰湿质12分,湿热质15分,血瘀质20分,气郁质18分,特禀质10分。根据判定标准,虽然平和质转化分≧60分,但其他8种体质转化分并未全部﹤40分,其中气虚质转化分≧40分,故此人不能判定为平和质,应判定为是气虚质。 示例2:某人各体质类型转化分如一:平和质75分,气虚质16分,阳虚质27分,阴虚质25分,痰湿质32分,湿热质25分,血瘀质10分,气郁质18分,特禀质10分。根据判定标准,平质转化分≧60分,同时,痰湿质转化分在30~39之间,可判定为痰湿质倾向,故此人最终体质判定结果基本是平和质,有痰湿质倾向。

儿童健康管理中心中医体质中医体质辨识表 1.阳虚质 请根据近一年的体验和感觉,回答 没有(根本不)很少(有一点)有时(有些)经常(相当)总是(非常)以下问题 (1)您手脚发凉吗? 1 2 3 4 5 (2)您胃脘部、背部或腰膝部怕冷吗? 1 2 3 4 5 (3)您感到怕冷、衣服比别人穿得多 1 2 3 4 5 吗? 1 2 3 4 5 (4)您比一般人不了寒冷(冬天的 寒冷,夏天的冷空调、电扇等。 (5)您比别人容易患感冒吗? 1 2 3 4 5 1 2 3 4 5 (6)您吃(喝)凉的东西会感到不 舒服或者怕吃(喝)凉东西吗? 1 2 3 4 5 (7)你受凉或吃(喝)凉的东西后, 容易腹泻(拉肚子)吗? 判断结果:□是□倾向是□否 2.阴虚质 请根据近一年的体验和感觉,回答以 没有(根本不)很少(有一点)有时(有些)经常(相当)总是(非常)下问题 (1)您感到手脚心发热吗? 1 2 3 4 5 (2)您感觉身体、脸上发热吗? 1 2 3 4 5 (3)您皮肤或口唇干吗? 1 2 3 4 5 (4)您口唇的颜色比一般人红吗? 1 2 3 4 5 (5)您容易便秘或大便干燥吗? 1 2 3 4 5 (6)您面部两潮红或偏红吗? 1 2 3 4 5 (7)您感到眼睛干涩吗? 1 2 3 4 5 (8)您活动量稍大就容易出虚汗吗? 1 2 3 4 5 判断结果:□是□倾向是□否 3.气虚质 请根据近一年的体验和感觉,回答以下问题没有(根本不)很少(有一点)有时(有些)经常(相当)总是(非常) (1)你容易疲乏吗? 1 2 3 4 5 (2)您容易气短(呼吸短促,接不上气吗? 1 2 3 4 5 (3)您容易心慌吗? 1 2 3 4 5 (4)您容易头晕或站起时晕眩吗? 1 2 3 4 5 (5)您比别人容易患感冒吗? 1 2 3 4 5 (6)您喜欢安静、懒得说话吗? 1 2 3 4 5 (7)您说话声音无力吗? 1 2 3 4 5 (8)您活动量就容易出虚汗吗?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出台划分九种体质 昨天,记者从中华中医药学会获悉,我国第一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今天将出台,此标准是我国第一部指导和规范中医体质分类和体质辨识研究及应用的规范性文件。《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对中医体质9种基本类型与特征进行了详细介绍,每种体质分别在总体特征、形体特征、心理特征等六大方面进行判定。据悉,本标准适用于从事中医体质研究的中医临床医生、科研人员及相关管理人员应用,可作为临床实践、判定规范及质量评定的参考依据。(记者徐晶晶) 9类体质特征与调节方法 ●平和质 特征:正常的体质。调节:饮食有节制,不要常吃过冷过热或不干净的食物,粗细粮食要合理搭配。 ●气虚质 特征:肌肉松软,声音低,易出汗,易累,易感冒。调节:多食用具有益气健脾作用的食物,如黄豆、白扁豆、鸡肉等。少食空心菜、生萝卜等。 ●阳虚质 特征:肌肉不健壮,常常感到手脚发凉,衣服比别人穿得多,夏天不喜欢吹空调,喜欢安静,性格多沉静、内向。调节:平时可多食牛肉、羊肉等温阳之品,少食梨、西瓜、荸荠等生冷寒凉食物,少饮绿茶。 ●阴虚质 特征:体形多瘦长,不耐暑热,常感到眼睛干涩,口干咽燥,总想喝水,皮肤干燥,经常大便干结,容易失眠。调节:多食瘦猪肉、鸭肉、绿豆、冬瓜等甘凉滋润之品,少食羊肉、韭菜、辣椒、葵花子等性温燥烈之品。适合太极拳、太极剑、气功等项目。 ●血瘀质

特征:皮肤较粗糙,眼睛里的红丝很多,牙龈易出血。调节:多食山楂、醋、玫瑰花等,少食肥肉等滋腻之品。可参加各种舞蹈、步行健身法、徒手健身操等。 ●痰湿质 特征:体形肥胖,腹部肥满而松软。易出汗,且多黏腻。经常感觉脸上有一层油。调节: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可多食冬瓜等。因体形肥胖,易于困倦,故应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循序渐进,长期坚持运动锻炼。 ●湿热质 特征:面部和鼻尖总是油光发亮,脸上易生粉刺,皮肤易瘙痒。常感到口苦、口臭,脾气较急躁。调节:饮食以清淡为主,可多食赤小豆、绿豆、芹菜、黄瓜、藕等甘寒的食物。适合中长跑、游泳、爬山、各种球类、武术等。 ●气郁质 特征:体形偏瘦,常感到闷闷不乐、情绪低沉,常有胸闷,经常无缘无故地叹气,易失眠。调节:多食黄花菜、海带、山楂、玫瑰花等具有行气、解郁、消食、醒神作用的食物。气郁体质的人不要总待在家里,要多参加群众性的体育运动项目。 ●特禀质 特征:这是一类体质特殊的人群。其中过敏体质的人易对药物、食物、气味、花粉、季节过敏。调节:多食益气固表的食物,少食荞麦(含致敏物质荞麦荧光素)、蚕豆等。居室宜通风良好。保持室内清洁,被褥、床单要经常洗晒,可防止对尘螨过敏。

中医认为人有9种体质

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同样喝一杯冷饮,有的人吃了啥事没有,而有的人一喝就拉肚子; 同样是熬夜,有的人第二天就长“熬夜痘”,而有的人皮肤依然很光洁; 同样被桌子磕了一下,有的人揉揉就好了,而有的人马上乌青一块。 中医对此一语破的:跟每个人的不同体质有很大关系。杭州万承志堂的中医师告诉记者:“体质分为9种,但一个人可能占好几种,而且体质不是终身不变的,会随着环境、生活方式的变化而改变。如果想晓得自己有哪几种体质,可以通过做问卷来测验。” 昨天下午,记者去体验了一把。“弄清楚自己的体质,就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养生法,效果或许更好。” “你喜欢安静,懒得说话?”,答案与体质有关。 在电脑上输入记者的身份信息后,面前的屏幕上跳出一长串题目:“你喜欢安静,懒得说话吗?”、“你的上眼睑比别人肿吗?”、“你面色晦暗或容易出现褐斑吗?”、“你的口唇颜色比一般人红吗?”……

9种体质:平和质、阳虚质、阴虚质、气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瘀血质和特禀质。 “除了平和体质,其他8种属于偏颇体质,就像在风平浪静时可平稳前进,但是稍有一点风浪就摇晃颠簸、偏离航向的航船一样。”人的体质其实混合、间杂的居多,但总有一条主旋律在。 记者问:“我经常熬夜,虽然还年轻,但每个月都会发烧感冒,最近这几天咽喉有点痛,胃口也不太好,是不是与体质有关?” “是的。所以像你这样,现在需要吃些健脾利湿的食物,比如这个季节可以吃甘蔗、马蹄。”万承志堂的中医师说,这个中医体质检测方法虽然和传统的“望闻问切”有所不同,但是这是王琦教授总结的9种体质各项具有共性的标准,诊断还是非常准确的。万承志堂义诊期间,将发放1000个养生体检号,为大家免费来做一次中医体质的检测。 熬夜的年轻人,最好喝大麦茶健脾 养生要讲究因时因地因人,最好的养生是要找到合适你的东西。 春天风多、风大,有的人一吹就生病;中医认为风克脾,脾胃虚弱的人容易出现腹痛腹泻;其他人如果感染风寒,也会马上影响到脾胃。他建议,这个季节可以吃一些健脾的食物。

中医将人的体质分为9种(1)

中医将人的体质分为9种:平和质健康,阳虚质怕冷,阴虚质缺水,痰湿质多痰,湿热质长痘,气虚质气短,血瘀质长斑,气郁质郁闷,特禀质过敏。不同的体质生理表现各不相同,因此在饮食进行调理是要根据自身的体质情况来选择,不同的体质饮食是不一样的,除了平和体质。 平和体质 “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平和体质是最稳定的、最健康的体质!一般产生的原因是先天禀赋良好,后天调养得当。平和体质以体态适中、面色红润、精力充沛、脏腑功能状态强健壮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中医体质养生状态。再加上睡眠好、性格开朗,社会和自然适应能力强,典型的平和体质。此体质的人不爱得病。平和质所占人群比例,约为32.75%,也就是三分之一左右。男性多于女性,年龄越大,平和体质的人越少。 形体特征:体形匀称、健壮。 心理特征:性格随和开朗。 生理体征:面色、肤色润泽,头发稠密有光泽,目光有神,鼻色明润,嗅觉通利,味觉正常,唇色红润,精力充沛,不易疲劳,耐受寒热,睡眠安和,胃口良好,两便正常,舌色淡红,苔薄白,脉和有神。 发病倾向:平时较少生病。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适应能力较强。 平和体质的人如何养生 均衡的膳食(营养) 膳食多样化,比例要合适 五谷类吃最多:300-500克/日 蔬菜水果类吃多些:蔬菜400-500克/日、水果100-200克/日 鱼肉禽蛋豆奶类吃适量:鱼肉禽蛋125-200克/日、豆制品50克/日 奶制品100克/日 油脂调料类吃最少:少于25克/日 切忌暴饮暴食:三餐要定时,热量比例要适当:早餐占全天的30%、中餐占40%、晚餐30%。 即“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饮食遵循“四高三低”原则:高蛋白质、高维生素、高矿物质、高纤维;低脂肪、低糖分、低盐分。多吃有益食物,多吃新鲜粗加工食物,如脱脂奶、乳酸菌酸奶、豆类、蕃茄、大蒜、坚果等;少吃危险食品,少吃精加工食物。 十大垃圾食物: 油炸食品: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元凶;含致癌物质(如.炸薯条中含有丙烯酰胺,对神经有伤害,也是致癌物;破坏维生素,使蛋白质变性。 腌制食品(特别是盐腌食品):导致高血压,肾争担过重,导致鼻咽癌;影响粘膜系统(对肠胃系统有害),易得溃疡和发炎。 加工肉制品(如肉干、肉松、香肠等):含三大致癌物质之一:亚硝酸盐(防腐和显色作用);含大量防腐剂(加重肝脏负担) 饼干类食品(低温烘烤饼干、全麦饼干除外):食用香精和色素过多(对肝功能造成负担);严重破坏维生素;热量过多,营养成分低。 汽水可乐类:含磷酸、碳酸、会带走大量的钙、镁、锌等矿物质;含糖量过高,喝后有饱涨感,影响正餐。 方便面类:盐分过高,含防腐剂、香精(损肝);只有热量,没有营养 罐头类:破坏维生素,使蛋白质变性;热量过多,营养成分低。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出台+划分九种体质[1]

中医体质辨识分型及中医保健方案 平和质–健康派(树型结构) ?总体特征:阴阳气血调和,以体态适中、面色红润、精力充沛、不爱得病,吃得好、睡得好、心情好等为主要特征。 ?占人群比例:32.75%。男性多于女性,年轻人多于老年人。 ?常见表现:力面色、肤色润泽,头发稠密有光泽,目光有神,鼻色明润,嗅觉通利,唇色红润,不易疲劳,精力充沛,耐受寒热,睡眠良好,胃纳佳,二便正常,舌色淡红,苔薄白,脉和缓有。 ?心理特征:性格随和开朗。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适应能力较强。 ?平和体质若不注意后天调养,亦可变为偏颇体质。 ?中医保健方案:平和体质日常养生应采取中庸之道,吃得不要过饱,也不能过饥,不吃冷也不吃得过热。多吃五谷杂粮、蔬菜瓜果,少食过于油腻及辛辣之物。运动上,年轻人可选择一些强度大的运动比如跑步、打球,老年人则适当散步、打太极拳 气虚质—气短派(树型结构) ?总体特征:元气不足,以疲乏、气短、自汗等气虚表现为主要特征。 ?占人群比例:12.71%。以西部和东北地区多见,无业和重体力劳动者多见 ?形体特征:肌肉松软不实。 ?常见表现:平素语音低弱,气短懒言,容易疲乏,精神不振,易出汗,舌淡红,舌边有齿痕,脉弱。 ?心理特征:性格内向,不喜冒险。 ?发病倾向:易患感冒、内脏下垂等病;病后康复缓慢。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不耐受风、寒、暑、湿邪。 ?中医保健方案:多吃具有益气健脾作用的食物,如鸡肉、泥鳅、香菇、大枣、桂圆等。少食具有耗气作用的食物,如槟榔、空心菜、生萝卜等。

?以柔缓运动,散步、打太极拳等为主,不宜做大负荷运动和出大汗的运动,忌用猛力和长久憋气。平时可按摩足三里穴。 常自汗、感冒者,可服玉屏风散预防。 阳虚质—怕冷派(树型结构) ?总体特征:阳气不足,以畏寒怕冷、手足不温等虚寒表现为主要特征。 ?占人群比例:7.9%。以东北地区和女性多见。 ?形体特征:肌肉松软不实。 ?常见表现:平素畏冷,手足不温,喜热饮食,精神不振,舌淡胖嫩,脉沉迟。 ?心理特征:性格多沉静、内向。 ?发病倾向:易患痰饮、肿胀、泄泻等病;感邪易从寒化。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耐夏不耐冬;易感风、寒、湿邪。 ?中医保健方案:可多吃容易“发”(甘温益气)的食物,比如牛羊狗肉、葱、姜、花椒、鳝鱼、韭菜、辣椒、胡椒等。少食生冷寒凉食物如冰糕、黄瓜、藕、梨、西瓜等。 ?秋冬注意保暖,尤其是足下、背部及下腹部丹田部位的防寒保暖。夏季避免吹空调电扇。 ?可做一些舒缓柔和的运动,如慢跑、散步、打太极拳、做广播操。自行按摩气海、足三里、涌泉等穴位,或经常灸足三里、关元,可适当洗桑拿、温泉浴。 ?多与别人交谈,平时多听一些激扬、高亢、豪迈的音乐。 ?可服金匮肾气丸。 阴虚质—缺水派(树型结构) ?总体特征:阴液亏少,以口燥咽干、手足心热等虚热表现为主要特征。 ?占人群比例:8.89%。以西部地区和年轻人多见。 ?形体特征:体形偏瘦。 ?常见表现:手足心热,口燥咽干,鼻微干,喜冷饮,大便干燥,舌红少津,脉细数。 ?心理特征:性情急躁,外向好动,活泼。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ZYYXH/T157 - 2009) 中华中医药学会 (2009一04一09实施) 该项目提出中医9种基本体质类型的概念及分类方法,即平和质、阴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虚质、瘀血质、气郁质、特禀质9种中医基本体质类型,并对体质特征进行了详细表述,建立了中医体质文献数据库。建立中医痰湿体质的量化诊断标准。项目设计了《中医9种基本体质分类量表》,制定中国人群9种体质判定标准。项目运用免疫遗传学技术,首次发现痰湿体质在HLA-B40等5个位点上,抗原频率和基因频率明显高于非痰湿体质。并运用人类全基因组芯片检测技术发现痰湿质者具有独特的基因表达谱。项目运用多学科交叉方法建立了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及其方法学体系,对中医方法学研究提供示范作用。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医关于体质的术语及定义、中医体质的9种基本类型、中医体质类型的特征、中医体质分类的判定。 本标准适用于中医体质的分类、判定及体质辨识治未病。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中医体质constitution of TCM 中医体质是指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察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是人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人体个性特征。 3中医体质9种基本类型与特征 3.1平和质(A型) 3.1.1总体特征:阴阳气血调和,以体态适中、面色红润、精力充沛等为主要特征。 3.1 .2形体特征:体形匀称健壮。 3.1.3常见表现:面色、肤色润泽,头发稠密有光泽,目光有神,鼻色明润,嗅觉通利,唇色红润,不易疲劳,精力充沛,耐受寒热,睡眠良好,胃纳佳,二便正常,舌色淡红,苔薄白,脉和缓有力。 3.1.4心理特征:性格随和开朗。 3.1.5发病倾向:平素患病较少。 3.1.6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适应能力强。 3.2气虚质(B型) 3.2.1总体特征:元气不足,以疲乏、气短、自汗等气虚表现为主要特征。 3.2.2形体特征:肌肉松软不实。 3.2.3常见表现:平素语音低弱,气短懒言,容易疲乏,精神不振,易出汗,舌淡红,舌边有齿痕,脉弱。 3.2.4心理特征:性格内向,不喜冒险。 3.2.5发病倾向:易患感冒、内脏下垂等病;病后康复缓慢。 3.2.6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不耐受风、寒、暑、湿邪。 3.3阳虚质(C型) 3.3.1总体特征:阳气不足,以畏寒怕冷、手足不温等虚寒表现为主要特征。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资料

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ZZYXH/T157-2009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 (Classification and Determination of Constitution in TCM) 前言 本标准附录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 本标准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体质分会提出。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琦,朱燕波。 本标准首次发布。 引言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是我国第一部指导和规范中医体质研究及应用的文件。该标准的编写和颁布,旨在为体质辨识及与中医体质相关疾病的防治、养生保健、健康管理提供依据,使体质分类科学化、规范化,体现中医学“治未病”的思想,为实施个体化诊疗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提高国民健康素质。 中医“治未病”需要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为“治未病”提供了体质辨识的方法、工具与评估体系。 中医体质学者经过近30年的研究,根据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心理特点及反应状态,对体质进行了分类,并制定了中医体质量表及《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该标准是应用了流行病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数理统计学等多学科交叉的方法,经中医临床专家、流行病学专家、体质专家多次论证而建立的体质辨识的标准化工具,并在国家973计划“基于因人制宜思想的中医体质理论基础研究”课题中得到进一步完善。应用本标准在全国范围进行了21 948例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出良好的适用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本标准简明实用,可操作性强,符合医疗法规和法律要求,具有指导性、普遍性及可参照性,适用于从事中医体质研究的中医临床医生、科研人员及相关管理人员,可作为临床实践、判定规范及质量评定的重要参考依据。 本标准审定组成员:张伯礼、杨明会、沈同、刘保延、李乾构、唐旭东、仝小林、彭勃、陈淑长、周宜强、刘雁峰、陈珞珈、王承德、孙树椿、丁义江、汪受传、段逸群、花宝金、陈信义、刘大新、马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