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营销理论的不同视角分析

商业银行营销理论的不同视角分析
商业银行营销理论的不同视角分析

商业银行营销理论的不同

视角分析

摘要商业银行营销活动是商业银行争夺客户的重要手段之一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银行必须对其营销活动进行创新而创新又离不开理论的指导从金融营销理论、金融创新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价值链理论和客户经理制度五个方面对营销理论进行分析希望能在商业银行营销中具有实践意义

关键词商业银行营销金融创新

随着国家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的转变以及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发展壮大银行间的竞争逐步加剧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银行准入制度的放宽和世界大型跨国银行的进入我国的商业银行面对的竞争环境日益激烈在新的竞争格局和市场环境下国内商业银行的市场营销活动日渐活跃并呈愈演愈烈之势各商业银行纷纷结合自身优势革新和提升营销理念推进CI 建设重塑公众形象营销层次迅速提升国内银行业开始迈入了营销时代而经济活动又是基于经济理论的指导如何才

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作为争夺客户的重要手段-

营销必须不断进行创新商业银行营销理论主要涉及金融营销理论、金融创新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价值链理论和客户经理制度

1 金融营销理论

金融营销或商业银行营销是市场营销理论的分支相

对于其它行业金融行业引入市场营销理论比较晚这和商业银行的政策管制和金融业的产业结构相关因为在以前商业银行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受国家金融政策的限制商业银行只能被动提供国家规定的产品商业银行分工非常明确例如中国农业银行的客户是广大农村而现在商业银行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原来的市场划分已经不存在如何争取更多的客户是商业银行工作的重点

事实上金融营销是市场营销理论在金融业的移植同时根据金融行业的特点进行理论行业化金融营销是商业银行运用一定的公关技术(关系营销)通过服务手段(服务营销)有目的、有选择地筹措资金开展信用往来实现资金增值其过程包括营销体制的构造营销机制的确立营销目标的制定营销

信息的收集营销方案的决策营销策略的谋划、营销预算的实施和营销绩效的评价

金融营销理论是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由服务营销理论、关系营销理论和网络营销理论三大理论组成商业银行营销的设计就是三者的整合运用

2 金融创新理论

对于金融创新的表述比较复杂商业银行作为比较特殊的产业其创新只是在政策允许范围内的创新由于各国对银行管制的差异所以对银行创新的概念没有统一的认识我国经济学家陈岱孙和厉以宁借鉴熊彼特的经济创新的概念认为金融创新就是在金融领域内建立新的生产函数是各种金融要素的创新组合为了追求利润机会而进行的市场改革其涵盖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上出现的一系列新事物包括新的金融工具、新的融资方式、新的金融市场、新的支付清算方式以及新的金融组织形式与管理方法等内容美国的银行词典把金融创新定义为支付制度促进银行和其他金融结构作为资金供求中介作用的削弱或改变其创新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技术创新;风险转移创新;信用创造的创新和产生股权的创新创新理论主要分为以下学派

2.1 西尔伯的约束诱致假说

美国经济学家W.西尔伯认为金融创新是微观金融组

织为寻求利润最大化减轻外部对其压制而产生的自卫行动商业银行通过创新来规避约束约束来自于外部的政府约束和内部的自身约束

为了规避约束银行从机会成本和金融机构的影子价格和实际价格的差异中进行最大限度的金融创新微观金融机构金融创新的行为的逻辑是与约束相对应的影子价格在一定时期的持续上升导致金融创新西尔伯认为美国60%的金融创新可以用该理论解释该理论认为金融创新是金融抑制的结果其观点是片面的, 不能解释基于市场变化和经济环境变化的金融创新活动

2. 2 制度学派的金融创新理论

以诺斯为代表的制度学派主张从经济发展历史的角

度研究金融创新认为金融创新是与经济制度相互影响、互为

因果的创新活动他们认为在计划经济和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没有金融创新存在的空间和必要制度学派认为全方位的金融创新只能在受管制的市场经济中才会存在即政府的管制本身就是金融制度领域的创新在相对自由的市场经济中政府管制

妨碍金融活动时银行会试图进行金融创新来规避管制

2. 3 基于交易成本理论的金融创新

自从科斯提出交易成本的理论交易成本理论被广泛应用到一切经济活动领域金融自然也不例外希克斯和尼汉斯1976 年提

出的金融创新交易成本理论交易成本理论认为金融创新的支配因素是降低交易成本降低交易成本是金融创新的首要动机交易成本决定了基于金融创新的产品服务创新是否具有实际价值;金融创新实质是技术进步导致交易成本下降的反映希克斯认为交易成本和货币需求与金融创新的逻辑关系是交易成本是作用于货币需求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同的需求会产生对不同类型金融工具的要求交易成本的高低使微观主体对需求的预期发生变化交易成本的降低使货币向更为高级的形式演变和发展产生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交易成本的不断降低刺激金融创新的向广度和深度发展该理论认为金融创新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不断寻求交易成本不断降低的过程

我国的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的特点是国家严格的政策管制下有限的创新由于商业银行的分业经营作为金融创新的主体的商业银行的创新产品是非常有限的同时市场的激烈竞争和计划经济遗留下的商业银行产品或服务的同质化迫使

商业银行积极进行金融创新推出基于自己资源优势的创新产品或服务通过产品或服务的差异化竞争创建竞争优势

3 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商业银行营销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微观信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自

1970 年美国经济学家阿克洛夫以旧汽车市场交易模型为基础分析“ 逆向选择” 开始, 阿罗(Arrow) 、赫什雷弗(Hirshleifer) 、斯彭斯(Spence) 、格罗斯曼(Grossman) 、斯蒂格利茨(Stigliz) 等经济学家在许多领域对这一理论进行了拓展性研究, 并提出了“逆向选择”理论、“市场信号”理论以及“委托———代理”理论等基本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被西方学者称为是最近二十年微观经济理论最活跃的研究领域

信息不对称性的概念来自信息经济学是指交易双方不能同等地具备或掌握做出实现交易决策所需的全部必要的信息而是处于信息在主体间的不对称分布状态新古典经济学认为市场中的主体具有完全的信息而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信息是不对称从而在经济活动中存在机会主义行为和道德风险的问题商业银行营销同样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信息不对称是绝对的、难以避免的在商业银行营销中信息不对称主要表现为商业银行和客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在商业银行方面由于客户的知识和信息的有限性客户对于商业银行的产品和服务的理解仍然存在一些基本的存贷款业务而对于商业银行的产品和服务的创新缺乏必要的了解同时由于商业银行间的激烈竞争不同商业银行的产品服务创新过多作为客户没有时间对商业银行的产品和服务进行深入的了解为扩大商业银行产品和服务的知名度针对目标客户开展营销是商业银行推广产品和服务的必要手段同时作为客户而言由于潜在客户数量比较多如何更多了解客户的相关信息是商

业银行营销的重要目的通过商业银行营销促进彼此间了解更大程度降低客户与商业银行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根据现代营销以客户为中心的原则营销的过程实际上不断了解客户需求和市场信息根据客户的需求和建议不断进行产品服务创新改进现有产品服务的过程从信息经济学的观点营销过程就是商业银行客户间信息交流的过程信息交流是降低彼此间信息不对称的重要手段商业银行营销只是尽可能降低信息不对称的程度不是完全消除信息不对称用可以忍受成本最大的消除信息不对称是商业银行营销的原则同时信息不对称的与信用密切相关现在通行的信用评级就是消除信息不对称的一个规范化设计

4 基于价值链理论的商业银行营销

MichaelE.Porter(1985) 首次提出价值链的概念并对此进行了详细阐述价值链理论认为, 企业的发展不只是增加价值, 而是要重新创造价值在价值链系统中, 不同的经济活动单元通过协作共同创造价值, 价值的定义也由传统的产品本身的物质转换扩展为产品与服务之间的动态转换彼得· 海恩斯(Peter.Hines) 从价值实现的最终目标出发对价值链进行了重新定义他认为价值链是“ 集成物资价值的运输线”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Jef? 鄄fereyF.Rayport 和JohnJ.Sviokla ( 1995 ) 提出了“ 虚拟价值链” (VirtualValueChain) 的观点他们认为任何一个企业组织都是在两个不同的世界中进行竞争, 一个是管理人员看得见、摸

得着的有形的资源世界, 称之为“ 市场场所” (MarketPlace) ;另一个则是由信息构成的虚拟世界, 这一虚拟世界的出现导致电子商务这样一个新的价值创造场所他们将这一新的信息世界称之为“ 市场空间”(Marketspace) 它们通过不同的价值链开展价值创造活动, 前者通过“有形价值链” (PracticalValueChain), 即采购、生产与销售, 后者

通过“虚拟价值链”, 即信息的收集、组织、筛选与分配两条价值链的价值增殖过程不同, 前者是由一系列线形连续的活动构成, 后者则是非线形的, 有潜在的输入输出点, 能通过各种渠道获得和分布的矩阵

利用价值链对商业银行营销的业务流程进行重组所谓“业务流程”, 是指“为特定顾客或市场提供特定产品或服务而实施的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活动” 在商业银行营销过程中, 一个业务流程就是以一组以顾客为中心的从开始到结束的连续活动顾客可以是外部的产品或服务的最终用户, 也可以是业务流程内部的产品的使用者业务流程重组的目标是顾客满意, 即通过降低顾客成本, 实现顾客价值的最大化, 这一点与价值链理论中的顾客价值相一致事实上, 整个价值链就是一个创造的价值工作流程, 在这一总流程基础上, 可把商业银行具体的活动细分为生产指挥流程、计划决策流程、营销流程、信息搜集与控制流程、资金筹措流程等其中有些流程是特别重要的, 决定和影响着形成商业银行独特性或竞争力的因素, 称之为“基本业务流程”, 对应于价值链中的基本活动;

其他业务流程是对商业银行的基本经营活动提供支持和服务的, 称之为“辅助业务流程”, 对应于价值链中的辅助活动业务流程重组, 就是通过重新审视商业银行的价值链, 从功能成本的比较分析中, 确定商业银行在那些环节具有比较优势, 在此基础上, 以顾客满意为出发点进行价值链的分解与整合, 改造原有流程的路径、工作环节和步骤划分, 最终实现业

务流程的最优化

5 基于关系的客户经理制度

商业银行客户经理制是商业银行综合服务体系的主体,是以客户为中心, 以客户经理为先导,以所有业务操作柜员化为保障, 以后台支持系统和全过程风险监控为依托, 为客户提供集成式、全方位服务的服务体系, 其核心是客户经理

客户经理是商业银行为客户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的营销代表, 他能够熟练掌握并组合运用商业银行产品, 积极拓

展市场, 为客户提供全方位、全过程、多功能、多层次金融服务, 是积极发掘、采集、评估并满足客户需求的客户服务业务主办,是商业银行与客户沟通的桥梁, 客户通过商业银行客户经理就能得到全部的金融服务客户经理的基本职能是为商业银行和客户双方创造商机, 把握商机, 商业银行与客户是一对利益共同体, 为客户负责, 同时也是最大的为商业银行负责;第二是要巩固银企关系, 维

持和发展与客户的良好关系,同时不停地发掘优良客户资源;第三是管理客户, 掌握客户的所有信息, 建立客户档案, 不断地进行评价, 从而提出商业银行对策;第四是服务客户满足客户需求, 特别是要开发客户的需求;第五是控制风险, 当客户情况变化, 对商业银行产生不利影响时, 应及时调整商业银行策略, 规避风险;第六是促进创新, 因为客户经理不停地在客户那里进行需求的开发、挖掘,

对商业银行的创新起到促进作用总的来讲

, 客户经理要对商

业银行、客户双方负责, 而且是把这两种职责

相统一、相结合、既负责采购又要负责营销,既要拓展市场,又要控制风险, 这就对客户经理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朱子龙.城市化中的商业银行营销[J] .农村金融

研究2003 年 5 月

2刘旦.商业银行的营销现状及发展对策[J] .经济

与管理2003 年 6 月

3李学民.重新构建国有商业银行营销组织[J] .中国城市金融2003 年6 月

4 四川省农村金融学会课题组.银行营销能力的基础

:J].农村金融研究2003年7月

5马蔚华.我国商业银行营销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金融2003年4月

6 马莉李洪元.提高银行营销水平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J].当代经济研究2003年12月

7 PhilipMolyneuxandNidalShamroukh, 金融创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版

8

Alien,F.andGale,D(1994)FinancialinnovationandRiskSha ring.MITPress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营销策略的创新.

金融视线Financial View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银行金融业市场竞争加剧、买方市场形成,客户尤其是优质客户成了银行服务的主动挑选者。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股份制商业银行突破同质性,针对不同客户的具体需求,不断改革和创新营销策略,为客户提供更为方便、安全和高效的服务。 一、我国商业银行营销战略存在的问题 (一银行自身危机感的缺失 自从加入W T O,我国银行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就一直是专家和业界人士热衷的话题,可以说“狼来了”的呼吁和警告也一直不绝于耳,但事实上银行业内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对此有着切身的体验和感受。2006年12月15日,新的《外资银行管理条例》正式付诸实施,这标志着我国加入W T O的5年金融业保护过渡期结束,我国银行业从此对外全面开放。但截止2006年9月末,在华外资银行本外币资产总额为1051亿美元,占我国银行业机构总资产的2%;即使以外资银行集中的沪、深两地为例,截至2005年末,外资银行在当地银行业总资产的占比分别为12.4%、7.64%,更是因为银行业的特殊性和重要地位以及传统的“国企情结”,使得人们普遍认为政府不可能对此置之不理,产生了“等、靠、要”的思想,所以我国商业银行尤其是四大行总体上依然过着四平八稳、波澜不惊的日子。来自专家、舆论或者高层的声音并未让他们感到切肤之痛,对于形势的紧迫和危机并未在全体员工 中形成普遍共识和压力,或是仅仅停留 在表面上的认知,但这毫无疑问是非常 危险的。 (二不能正确认识客户需求导向 具体言之,其所存在的错误导向主

要有四个方面。其一,尽量满足所有客户的所有需求。事实上,没有一个银行可以满足所有客户的所有需求,即使是世界上排名的前十位。市场细分和目标客户选择是我们实施营销战略的第一必经程序,只有那些符合自身优势和特色的需求才是我们的目标客户,因此我们只能做到满足某些客户的某些需求。其二,客户越多,收益越多,因此客户越 多越好。这句话讲得比较绝对,我们知道每一个客户的存在都是需要一定的成本的,一部分是固定成本,另一部分是 变动成本。从固定成本的角度讲,客户自然越多越好,但从变动成本角度看, 就要计算成本——收益率,看是否划算;否则的话,就要设置门槛,将其摒 弃,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用,客户选择 也要从目前的规模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其三,客户关系等于个人关系。从

当下商业银行市场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5313997972.html, 当下商业银行市场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黄若愚 来源:《商情》2016年第40期 【摘要】当下商业银行市场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招商银行信用卡营销战略为例摘要:相比起世界各国,中国的商业银行在营销服务方面有所欠缺,这与我国商业银行营销市场的理念落后、细分不足和缺乏创新等现况息息相关。本文以招商银行信用卡为例,基于当下中国商业银行营销服务的弊端,对其具体的营销战略进行分析,并对我国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给予相关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市场营销 一、我国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现况 (一)营销理念落后,体系不够完善 目前中国的商业银行普遍缺乏营销服务的理念,其中一方面原因在于我国商业银行尚未认识到市场营销对于商业银行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是银行内员工对银行业务品种认识比较单一,普遍认为市场营销不足以上升到战略高度。这种滞后性不仅仅导致了商业银行营销行为的落后,更纵容了商业银行营销组织机构的缺乏或不完善。而对于外国商业银行来说,他们在市场细分基础上针对不同群体设置了相应的营销部门或营销战略,通过产品差异化、价格战略等手段将自己的金融产品推销给客户群体。而我国当下的垂直管理模式造就了银行服务的被动性,进一步导致宣传效果差、服务效率低下等一系列问题。 (二)市场细分不足,营销策略单一 通过对外国营销手段的借鉴与学习,现下已经有部分商业银行采取了对应的营销手段对自身产品进行推广,但由于对市场及市场需求认识不足,为了获取市场先机而进行的盲目的、大幅度的营销只会造成银行资源的浪费而无法发挥市场组合营销策略的优势。当下金融产品市场依然需要进一步细分,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找准目标市场再制定策略才是出路。对目标客户运用营销策略及手段,构建系统化的营销模式,然后再针对目标市场一一实施,才能达到满足客户需求及银行利益最大的双赢局面。 (三)创新理念匮乏,降低客户忠诚 各大商业银行提供的基础业务都相差无几,在规模上又无法与四大银行抗争,很容易在竞争中丧失客户群体。这一方面是由于商业银行缺乏产品和服务的创新理念,面对一样的目标市场无法形成鲜明的特色与独树一帜的风格,缺乏代表性与产品辨识度。并且在市场调研不足的情况下也无法根据需求特点进行产品组合以及“因地制宜”的营销策略,最终可能在市场竞争中落败。

商业银行服务营销策略思考.docx

商业银行服务营销策略思考 一、农村商业银行服务营销目前的状况 目前,我国农村商业银行服务意识薄弱,发展根基不稳,尤其是在服务营销方面,处于被动状态,金融产品严重同质化,缺乏创新,市场调查方式较为原始,数据信息准确度较低,无法准确扑捉到市场信息,在竞争日益加大的市场环境中处于劣势。 1.经验不足,产品比较单一在计划体制中逐步发展的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时间较短,经验不足,且在计划体制中存在诸多问题,如比较看重计划,实践力度却不够;看重行政管理,却忽视服务管理等顽疾。从目前看,金融市场发展迅速,竞争激烈,管理制度也不断完善,但发展水平参次不齐,各有利弊。首先,商业银行产品相似度极高,没有特色,更没有针对性,导致客户流动性较强,客户满意度不较低,难以留住客户。加上国家金融制度不完善,在存贷款利率方面国家实行最高利率上浮百分之十的上限管理,取消贷款利率下限,使得小型企业和农户的享受利益较少,但又不可忽视小型企业和农户,所以在价格竞争上比较激烈。其次,“三农”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农村金融更是重中之重。农村商业银行的改革已迫在眉睫,如何推陈出新,是紧要任务。最后,经济全球化,对商业银行来说既是一种机遇,又是挑战,如何在动荡不安的金融市场中涅槃重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2.营销服务意识较弱,服务水平低金融产品是较为特殊的一种商品,具有服务产品的基本特性。在我国,银行赚取利润的主要途径是

通过存储、贷款及提供其他金融服务。在市场经济中,商业银行原有的经营模式已满足不了小型企业和农户的需要,与时代发展趋势相冲突,且服务过程僵硬,影响顾客对产品好坏的判断,直接影响银行的收益。服务不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服务流程分配不合理,在服务客户过程中,工作人员较为慌乱,分配不均,忽略细节,后台与前台配合度不够,效导致率低下,客户等待时间较长。其次,员工没有接受边准化服务培训,没有统一的规范,企业形象难以突出。最后,农村工作人员老龄化严重,接受新型知识较慢,思想陈旧,没有营销服务的意识,模式单一落后,影响年轻工作人员的工作进度,使其整个团队两极化严重,不利于银行发展。 3.信息建设较弱,员工专业技能较差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银行交易方式也突破了传统的模式,出现了网上电子银行、手机银行、自助银行等服务,这些新型的交易方式,给客户提供了方便,也缓解了银行人手不足的压力。而且,随着电子商务贸易迅速普及,交易时都需绑定银行卡,这样不仅增加了银行的交易量和用户,促进互联网与银行相互融合,使其做到缺一不可,还可以在无形之中加强品牌的建立。但是,由于农村商业银行的宣传力度不足,让农户意识不到互联网的便利,银行业务模式无法突破,会导致在金融市场化中的差距越来越大,发展前景不容乐观。其次,农村商业银行服务人员的专业技能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节奏,无法满足银行现阶段的需求,服务质量也就无法提高,难以落实银行改革发展、推陈出新的策略,达不到宣传目的,导致先进投资方式难以说服农户,使其收益方式较为

国内商业银行的市场营销组织(一)教学文案

国内商业银行的市场营销组织(一) 内容提要:本文介绍了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组织的特点,着重探讨了现代商业银行营销模式——客户经理制及其在国内的实践。并提出了改进客户经理制的思路设想。 一、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组织的特点 市场营销组织是企业为实施营销战略和计划而设置的市场营销部门。现代营销部门的组织形式有以下几种方式:最常见是职能组织形式,在这种形式下,不同的营销活动由不同的职能专家来领导,如销售经理,广告经理、营销调研经理、客户服务经理或新产品经理等,跨区域销售的企业则常采用地理组织形式,销售和营销人员被分派到特定的地区去开拓市场;产品种类多,而且差别很大的企业采用产品管理组织形式,产品经理为各自负责的产品或品牌制定并实施完整的营销战略和方案,市场管理组织形式常常被用于只销售少数几种产品,但顾客市场有不同种类和偏好的企业,市场经理负责某种特定客户群的市场营销战略和计划设计。 商业银行营销组织是商业银行为了实现营销战略目标,通过设立不同营销职位并划分其权责,在进行一定协调与控制后,合理、迅速地传递信息,最终将营销人员有机组成的一个组织系统。 由于商业银行是特殊的企业,它的经营对象不是具有特殊使用价值的商品,而是货币与信用。银行除了开展资产与负债业务外,还要从事大量的中间业务,因此与一般工商企业相比,银行营销组织有着自身

的特点。 1.部门协调性。对于一般企业来说,产品生产与销售在时间和地点上可以分离。但银行业务大多是综合性服务,产品提供与服务在时间、地点是同步的,而客户贷款融资的需求还需要产品部门的严格审查。这样,在营销过程中,就需要银行内部销售人员、结算服务人员和产品审批部门互相合作,部门之间协调运作。 2.灵活高效性。一般工商企业产品都为有形产品,具有各自特性,可以向有关部门申请并取得专利,对于仿制或伪造产品等侵权行为可以提出诉讼并依法取得赔偿。而银行业务大多为无形产品,而且各家银行提供的产品都非常相似。这样就要求营销组织不断挖掘客户需求,及时开发新产品和个性化产品,体现灵活高效的营销创新能力。 3.关系维护性。一般工商企业产品实现销售后,只有在物理上的维修服务。而银行业务实现后,更重要的是客户关系维护要保持。销售人员对客户要充当金融顾问的角色才能发现客户新的需求,巩固合作关系,否则客户很可能被同行“挖”走。 4.内控严谨性。一般工商企业对销售人员职业犯罪的防范要求较低,也比较好控制。而商业银行的销售人员在企业账户管理和贷款融资上作案的机会较大。因此商业银行营销组织不仅仅要求销售人员职业道德观念强,而且在内控制度上要健全完善。 5.团队整体性。银行同业间业务相似易模仿的特点,对银行树立整体营销、团队服务提出了要求。如果过多依赖销售人员个人关系争取客户

商业银行存款营销十大策略

商业银行存款营销十大策略 '地秀?IndividualOperation 弓拳鼋商业条膏苗主要受售盐鍪辑掌选择车款营销策略,既是商业银行《&参乓韭竞争即吝毒要.叉专≤恐有款稳定增长的实际要求.本文雪镑季,专款源头,吞等渠遣等专吾入手提出了商业银行存款营 每0女蓉骛 商业银行存款营销十大策略 ◆陈中贤 一 理念先导簧略 存款是商业银行的生存之本与 发展之源.要坚持存款的基础地位 不动摇,牢固树立"总量就是实力, 增量就是优势,份额就是地位"的 增存观念,创新理念,优化思路,不 断加大增存力度.一是强化"责任" 意识,实现由"要我抓"向"我要 抓"转变.明确目标任务,完善责 任考核,真正形成一把手亲自抓, 分管行长与有关部门具体抓,其他 部门配合抓,全行上下共同抓的存 款工作机制,以全员营销争抢大市 场,以大份额带动大增长.二是强 化"客户"意识,由"抓存款"向 "抓客户"转变.要树立"抓存款就 要抓客户,有客户就有存款"的指

导思想,细分市场,细分客户,采 取针对性营销措施,拓展,培育和争取一批高价值存款客户.三是强化"账户"意识,由"抓资金"向 "抓账户"转变.账户是资金运行的载体.要树立"抓账户就是抓客户, 抓存款,抓效益"的指导思想,根 据资金流动规律和最终归集点,紧紧抓牢客户账户这个龙头,强力营销,锁定资金流动源头,锁定客户, 现代商业银行导刊 ? 34?2011.4 锁定存款,达到稳存,增存,增市 场份额的目的.四是强化"整合"意识,由"单一性"向"多元化"转 变.要实现三个"一起抓",即大额存款与小额存款一起抓,个人存款,单位存款与同业存款一起抓, 本币存款与外币存款一起抓.同时,充分考虑存款与其他业务的关联性和互动性,实现存款与资产, 中间业务一体化营销.不断延伸客户价值链,实现客户存款互转和封闭运行. 二源头锁定策略 一 是跟踪资金流向,寻找资金 源头.深入研究市场,研究资金运

浅谈我国商业银行的市场营销

浅谈我国商业银行的市场营销 摘要:实施市场营销是促进商业银行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文章从商业银行市场营销新概念的提出及我国市场营销的历史背景入手,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的现状和存在的误区,并提出了加强商业银行营销观念教育、推行全面市场营销管理策略、实施服务营销和关系营销、树立金融产品创新理念和整合营销观念、推广现代分销手段等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商业银行;市场营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市场营销已受到国内商业银行的普遍重视。但由于营销活动在我国金融界尚属一个新领域,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处于探索阶段,这就要求我们认真总结经验,并借鉴工商企业和国外商业银行的做法,以期尽快形成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商业银行市场营销体系,促进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 一、银行业市场营销的提出 长期以来,银行业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具有很强的垄断性,在市场交易中处于主导地位,缺乏实施营销策略的内在动力。20世纪60年代后期,随着金融自由化的蔓延,企业的直接融资逐渐盛行,使银行的金融中介地位大为动摇,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

欧美的商业银行开始尝试用市场营销原理指导经营管理,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经营绩效。但是,当时市场营销在银行业务中的应用还是浅层次的,主要以广告促销为主。到了20世纪70年代,西方银行业以金融工具创新为契机,对延续一个多世纪的银行常规管理方式提出质疑,从而,市场营销在银行业的应用成为广泛话题。到20世纪80年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银行业已把工商业市场营销的精髓应用于银行管理,市场营销便成为能有效协调内部各部门和反馈外部市场信息的分析、规范、控制系统。 商业银行市场营销在我国出现是在上世纪90年代。我国银行业正经历一场从未有过的根本性变革:国有银行向商业银行转换,非国有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逐步发展壮大,外资银行开始逐步进入。我国金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银行服务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为了适应这种变革,市场营销作为银行经营管理的一种全新理论和方法,在我国银行业受到了推崇和积极的运用。 二、我国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的现状及存在的误区 (一)当前的现状 我国商业银行业经过近年来的演变与发展,初步形成与市场相适应的业务拓展,同时也反映出与营销管理不相适应的问题。表现在:国有商业银行还未真正引进营销管理,没有真正建起市场营销理念;我国商业银行在应用市场营销上还只是浅层次的,没有形成完整的商业

我国商业银行服务营销策略研究:总结 计划 汇报 设计 可编辑

我国商业银行服务营销策略研究 一、引言及服务营销解释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商业银行体制改革逐步深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仅靠增加营销成本等传统的营销模式已经很难满足市场的要求,各商业银行探索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新型银行营销机制,已是迫在眉睫。此时,服务营销已经成为各家银行间开展竞争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国有商业银行如何结合自身实际,有效地开展服务营销活动,增强服务质量和竞争力,提高市场份额,促进利润增长,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商业银行服务营销是指银行以金融市场为导向,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通过运用各种营销手段,把可盈利的银行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销售给客户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并实现银行盈利最大化为目标的一系列活动。它通过研究确定客户的金融需要,规划新的服务或改善原有服务,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二、我国商业银行服务营销的发展历程 我国商业银行服务营销发展历程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1)抵触阶段(20世纪50年代-20世纪80年代) 服务营销刚刚引进国内时并没能被我国商业银行所接受。八十年代以前,我国银行业有三个特点:一是商业银行

缺乏独立的市场地位,仅发挥着金库,货币发行局以及资金调拨机构的作用,二是金融需求受到高度抑制根本没有金融市场可言,三是人民银行兼具央行和储蓄的职能,其他商业银行并无法发挥作用。处于起步阶段及比较封闭的运营环境中的银行业,销售活动也仅仅局限于特定的一些客户中,营销活动尚未开展,更无法接受所谓的营销服务。 (2)启动阶段(20世纪80年代-20世纪90年代)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改革与发展,我国商业银行开始接受外来事物,虽然金融市场仍然处于卖方市场的阶段,但是银行业的垄断地位开始逐步消失。为了争夺客户,抢占市场,商业银行必须提高自身服务,发展营销,因此服务营销的概念已经初步形成,进入萌芽阶段。 (3)初步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 20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达到空前的规模,银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在某些市场的争夺已经达到白热化。在这种激烈竞争的环境中,各家商业银行已经不能通过传统的营销模式抢占市场与客户,这就要求商业银行投入更优质的服务,服务营销的概念也理所当然的融通到各家商业银行的运营当中。 三、我国商业银行服务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分析(结合问题可做市场调查) (1)无基础,缺乏服务品牌体系建设。

商业银行存款营销现状及对策

商业银行存款营销实际上是银行服务营销,即通过把可盈利的服务,可满足客户需要的服务,引向经过选择的客户,通过实现客户愿望,达到吸收存款目的的行为。存款是银行赖以生存的基础,存款始终是商业银行竞争的焦点。中国加入wto后,商业银行更应实施科学的存款营销管理,以应对外资商业银行的存款竞争。一、商业银行存款营销现状从国有商业银行到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存款营销方面存在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就是缺乏科学的营销管理,营销水平低下,方式原始。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一)关系营销关系营销是目前存款营销中最为流行的一种方式。关系营销对象主要是对公存款客户,即公司客户。为了争取公司客户,取得对公存款,各商业银行利用一切手段,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关系增加存款。如,利用员工的各种亲戚关系、战友关系、同学关系、朋友关系等,争取公司客户。有些商业银行没有关系创造关系,争取公司客户,如某些商业银行或者采取封官许愿方式,将其他行有客户资源的人员拉走,借以拉走客户;或者以高薪形式招聘有客户资源的人员为员工,借以争取客户等。并美其名曰:存款营销的资源型人才战略。事实上资源型人才是有限的,且是可以转化的。(二)私利营销私利营销是一种带有普遍性的存款营销方式。私利营销的实质是通过满足客户中有关人员的私欲,达到争取客户,增加存款的目的。私利营销从小到请客吃饭,大到送礼,包括礼品、礼金等,有礼、有利,有存款。这种营销方式从长远来看,有可能既害了客户,又害了员工,最终害了银行本身。人的私欲是无止境的,私欲可以相互影响、传染,但是银行的存款成本是有限的,私利营销也是有限的,且只能满足低层次客户需要。(三)守株待兔式营销守株待兔式营销亦称坐商,是一种传统的营销方式。即通过提供热情周到的柜台服务,吸引客户增加存款。严格来讲,这只能叫等客上门,称不上营销。随着各类股份制银行的建立,各商业银行网点的增加,以及客户需求的升级,坐门等客已远远不能满足客户的需要。长此以往,守株待兔式营销只能让商业银行重温守株待兔的故事。(四)简单服务营销简单服务营销,即以为客户提供上门收款、上门送银行结算回单等简单服务,以满足客户的低级需求,稳定客户,并达到稳定、增加存款的一种营销方式。该方式是传统营销方式的一种进步,只能满足客户的低层次需要,解决不了客户高层次需求问题,不能有效达到营销目的。 二、提高商业银行营销水平对策从商业银行存款营销现状分析可见,现存营销方式原始,营销成本高,存款营销缺乏科学性、系统性。针对目前存款营销现状,结合自己多年的存款营销管理实践,笔者认为,提高商业银行存款营销水平,有效应对外资银行竞争,可采取如下对策:(一)实施存款营销环境分析存款营销环境是指对商业银行存款营销起着潜在影响的各种外部因素。这些外部因素对存款营销既存在创造机会,又存在着威胁,熟悉了营销环境,就能趋利避害。因此,开展存款营销前有必要进行营销环境分析。影响存款营销的外部因素很多,营销环境分析的重点包括经济因素、政府因素、技术因素、客户因素、竞争者因素五类。 !"经济因素分析。通过分析一个城市或一个地区的经济状况,包括经济增长速度、发展周期、市场现状和潜力、物价水平、投资和消费趋向、进出口贸易及政府的各项经济政策等,确定存款营销策略和营销重点。从本地区的实际出发,实施存款营销,避免盲目营销。#"政策因素分析。主要是分析国家金融政策、法律与金融市场因素。通过分析中央银行的信贷政策和利率政策,确定对不同客户的营销策略;通过分析有关的金融法律、法规,保证依法合规开展存款营销;通过分析金融市场的发展程度,确定银行承兑汇票和贴现对策及规模,达到合理有度实施票据存款战略。$"技术因素分析。通过分析一个城市或地区的计算机、现代化通讯、互联网状况及利用程度,确定银行的客户需求战略,以最新、最快捷的技术服务,满足客户需要。%"客户因素分析。通过分析一个城市或地区的公司(企业)、个人客户的结构、需求等因素,针对性地制订客户营销战略,实施有效营

澳大利亚商业银行的营销策略及营销管理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澳大利亚商业银行的营销策略及营销管理 .cn 2007年12月04日19:23 北京联合信息网中国信贷风险信息库 澳大利亚商业银行有联邦、州属之分,有公营和私营银行之分。现有26家银行。澳洲商业银行可经营全面业务,如定期存款、中长期贷款、出口信贷、外汇买卖及信托业务等。作为澳大利亚第二大银行——澳洲联邦银行参股济南市商业银行和杭州市商业银行,为我国城商行带来了先进的管理和营销经验。下面我们以澳大利亚联邦银行为主,通过实例分析澳大利亚的营销策略及营销管理。 银联信分析: 注重交叉销售和关系经理制 一、澳大利亚商业银行主要营销策略 (一)市场策略 这一营销策略以客户为中心,对公司客户进行细分,将需求大致相同的客户归并为一组,从中选择并确定目标市场,并运用具有不同针对性的营销手段满足这些目标市场的需求。将客户市场细分,可使银行确定最具盈利能力和潜力的客户群,有针对性地集中资源为其提供最适当最有效的个性化服务。通过对客户群的动态管理,银行可掌握目标市场的发展,预测目标市场的变化,制定适当的产品、价格、分行策略及宣传推广策略,提高服务质量和盈利水平,节约经营成本,保持竞争能力。 对于公司客户,各银行主要根据企业的经营和发展状况,分析其潜在的金融服务需求,主动营销相应的服务。例如,在企业开业阶段,提供由政府担保的小企业贷款和银行启动的贷款计划;在企业扩张分销网络阶段,提供信用卡零售商服务和厂房设备租赁服务;在生产扩张阶段,提供厂房设备投资贷款;在更新产品时,提供业务顾问和专营服务及厂房设备贷款;在出口贸易中,提供出口融资和信用证业务;为企业员工,提供保险和退休计划服务;对企业的收购活动,提供财务顾问服务和股本融资等。为切实满足企业的需要,银行还经常造访企业了解情况,并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业务性质和所经营的市场状况。此外,对于公司客户还按照业务规模及其特征划分目标市场,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 (二)产品策略 这一策略源于实物产品生命周期理论。金融产品的生命周期与实物产品的生命周期相同,分为推介阶段、成长阶段、饱和阶段和衰落阶段。虽然金融产品的生命周期长短不一,难以定量分析,但生命周期的概念有助于评估市场需求,确定营销策略,各银行在制定营销策略时都将金融产品所处的生命周期时段作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具体如下: 1、推介阶段。其特征是产品的销售量增长缓慢,推介支出成本较高,包括市场研究成本、建立分销系统支出、试销费用等,一般会有一定的亏损。这一阶段银行普遍采取的策略是尽可能通过有限的促销活动以控制成本,新产品在经过选择的市场上优先推广,重点在于

最新浅谈商业银行营销的差异化战略

浅谈商业银行营销的差异化战略 [论文关键词]商业差异化细分 论文摘要]面对国内买方市场与外资银行涌入的双重压力,银行业竞争愈演愈烈,银行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发展,必须以“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市场定位”为基础,以树立银行优质品牌形象为重点,以企业为依托,推行差异化营销。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完善,从计划经济体制中发展而来的银行业逐步转变为“买方市场”,面对国内买方市场与外资银行涌入的双重压力,银行业竞争愈演愈烈,市场营销成为商业银行获得竞争优势,参与国际竞争,建立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商业银行步入营销时代。 一、商业银行营销 一般来说,商业银行被看作是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就其本质而言,商业银行是提供服务的企业,货币或金融产品只是其提供服务的一种载体。但是,处于国家金融政策严厉管制下的商业银行区别与一般的服务企业,有其特殊性,具体表现为提供的服务受基准利率限制,同质化现象突出,创新有限,易模仿。商业银行受其业务特殊性的限制,一直难以走出“盈利能力差”的困境。 愈演愈烈的市场竞争使商业银行生存更加恶化,突破“同质化”壁垒,创造自身核心价值,已成为商业银行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获得发展的唯一出路。而突破“同质化”壁垒,就要求商业银行必须推行差异化营销,根据不同细分市场的不同需求,不断推出新的服务,满足客户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这样才能在市场竞争中保持市场领先地位。 二、商业银行营销的差异化战略

(一)差异化营销含义 商业银行的差异化营销,是指银行在提供金融服务时,通过科学的市场细分,评估自身的实力和所处的具体市场环境,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内不同客户的金融需求,提供不同的优质服务,采取不同的营销组合策略,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的需求。差异化营销有利于解决开放环境下顾客日益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和有限的银行内部资源能力之间的矛盾,符合市场发展趋势。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也曾对金融服务业的范式转变发表过自己的预测:“银行应被看作是具有柔性生产能力的车间,而不是提供标准服务的装配线。银行的中心是一个完整的客户数据库和产品利润数据库。银行将能识别用于任何客户的所有服务、有关这些服务的利润(或亏损)以及能为客户创造潜在利润的服务。” (二)差异化营销基础 商业银行推行差异化营销,需要按照“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市场定位”的原则,从银行内部资源能力、外部竞争、客户需求等多方面考虑,科学确定商业银行的目标市场,明确市场定位,从而实现商业银行差异化营销。 1.市场细分 针对商业银行“水少船多,网大无鱼”的问题,市场可以区分为更细小的市场、客户群体或区分为具有不同特征的目标市场。而银行服务市场细分变量的选择,应根据行业、企业、市场、消费者等方面的具体情况而定,必须具有可衡量性、可占领性和效益性。具体来说,银行个人客户在年龄、性别、职业、收入、文化程度、业务特点、经营状况、风险大小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他们对银行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也各不相同,故可依据上述变量将个人客户市场分割为具有不同特征客户的集合。

国内商业银行服务营销策略

国内商业银行服务营销策略 开发优质的金融产品是商业银行在竞争中取得有利优势的基础。高品质产品的标准应该是以满足客户的需求为依据。那么,国内商业银行如何进行服务营销呢? 一、国内商业银行服务营销现状 1.国内商业银行服务营销特征。 商业银行的服务营销是指银行从客户的需求出发,研发并推出 相应的金融产品,满足顾客需求的同时实现赢利目的的一系列循环的管理活动。它不是以产品售出为终点的,产品售出之后还有相应的售后服务,客户回访等,同时,进一步的发现客户的需求,开展新一轮的客户营销活动。我国商业银行的服务营销具有整体营销、品牌营销、直面营销、全员营销等特点。 1.1整体营销。 由于银行的业务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以及客户对银行的需求是多 方面的,因此银行非常的注重整体的营销。良好的整体营销更有利于顾客的接受,对顾客来说具有更高的便利性,同时整体营销能对银行的相关服务产生正迁移作用。比如,顾客接受某行基本业务服务的同时很可能消费改行的金融产品。目前,各家银行也为实现有效的整体营销将相关业务进行关联,推出优惠甚至业务。 1.2品牌营销。 毫无疑问,银行业的服务、产品甚至盈利模式具有高度的同质性,这一点是极难改变的。因此,品牌的力量在竞争的过程中显得尤

为重要,目前,很多股份制银行为了加大品牌知名度以及顾客认可度而加大宣传力度,优化服务流程,改善服务质量,提高顾客忠诚度和满意度。 1.3直面营销。 服务行业具有产品的生产与消费具有同时性的特点,因此,直面营销也就成了银行营销的最佳方式。此外,金融产品不同于其他的产品,顾客在购买金融产品时会具有更高的谨慎性,在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才会做出购买决策,所以直面营销对顾客来说更容易接受。另外,金融产品还有一定的专业性,直面营销有利于银行营销人员与顾客进行有效的沟通,消除顾客疑虑,满足顾客需求,实现销售目的。 1.4全员营销。 银行的服务营销是全员性质的营销,银行的产品具有无形性的特点,顾客在银行接受的每一个环节的服务都会影响顾客的购买决策以及满意度。因此,银行的员工要通力合作,做好全员营销。 2.商业银行服务4P营销理论。 2.1商业银行产品策略。 虽然银行业同质性比较强,但在产品的设计与组合也是至关重要的,能否适应市场,满足顾客需求也是检验产品策略的标准。目前,国内较大的商业银行在产品上都具有自身的特色性,较大程度上可以利用自身的产品特点满足顾客的需求。比如,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体设计不同的银行卡卡中,根据市场的变化推出合适的理财产品等。 2.2商业银行价格策略。

品牌营销策略论文:我国商业银行市场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品牌营销策略论文:我国商业银行市场营销存在的问 题及对策探讨 [摘要]我国商业银行的市场营销存在诸多问题,解决的措施就是要向西方商业银行借鉴其先进的经验,树立正确的营销观念,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加强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让我国商业银行的市场营销迈上新台阶,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 [关键词]商业银行;市场营销;对策。 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对外开放,市场竞争变得日益激烈,我国商业银行开始越来越重视通过市场营销手段来增强其在竞争中的地位。然而,与西方国家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状况相比,我国商业银行市场营销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为此,我国商业银行需在借鉴西方商业银行市场营销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正确认识自身的状况和特点,制定适应新环境的市场营销策略。 一、我国商业银行市场营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市场营销的认识不到位。 市场营销观念是一种时时处处都要体现以市场为导向、客户为中心、效益为目的的经营理念。而我国的商业银行还没有完全树立起这种理念,他们没有以客户为中心,考虑的最多的是银行自身的风险问题与效益问题,忽视了客户真正的需求。以贷款营销为例,企业形势越好时越能贷到款,越在困境中需要资金支持时却越难贷到款,这与市场营销理念是相违背的。我国商业银行在市场营销对象上,往

往只重视原有的大客户,而忽视了对新市场的调研、开发与培养。 2.市场定位不明确,自主创新的品牌较少。 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商业银行为了在竞争中赢得优势,投入了大量资金于每一个可以触及的方面,却又缺乏总体规划与创意,跟风现象严重,导致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浪费资源却没有实现营销的目的。 客户选择银行强调的是差异化、个性化金融产品和服务,尽管我国商业银行对营销业务进行了创新,推出了不少新的金融产品,但推出的金融产品在业务功能、客户定位上大致一样,缺乏特色定位,使营销行为趋于同化,形成独特品牌的少,没有在客户心中形成一家银行有别于其他银行的独特形象,使广大客户觉得无论到哪家银行都一样,影响了银行的吸引力。 金融新产品市场化过程缓慢。一项银行产品开发出来后,要报人民银行批准,需要很长时间,有时还可能不被批准,使得新产品不能及时占有市场。即便新产品面市后,销售自动化程度低,产品创新成本高,利润率低,创新速度跟不上消费者的需求增长。 3.缺乏对目标客户的研究,忽视服务质量,客户面临流失风险。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所开展的网络银行、手机银行、各种银行卡业务的实际应用效果不如事先预期的那样好。最根本的原因是银行不重视对目标客户的研究,没有根据客户文化层次与消费水平以及潜在需求来细分市场,导致提供的产品针对性不强,更重要的是

银行业对公司业务营销推动创新方案

银行业对上市公司业务营销推动创新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目的 公司业务是现代商业银行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我国当前商业银行普遍对商业银行营销特征掌握不清,致使市场营销现状不容乐观.本课题就苏州大市范围内的A股上市公司的市场整体情况进行数据收集,以点带面,整体把握苏州市整体市场经济情况,并结合当前商业银行公司业务市场营销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相关营销策略,以期能对实务操作起借鉴意义. 上市公司现状 目前,苏州A股上市公司已达80家,数量列北京、上海、深圳、杭州之后,位居全国第五位,占全省的28%。目前,这些公司2015年年报已陆续披露完毕。市金融办相关人员透露,年报显示,这些公司总资产已达3959亿元,平均资产49亿元,东吴证券、金螳螂、康得新等上市公司表现尤其亮眼。 数据显示,在苏州80家A股上市公司中,主板有20家,中小板有37家,创业板有23家。从区域分布看,张家港市最多,达16家,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紧随其后,分别为15家和11家。从企业类型看,“苏州制造”实力最强,80家A股上市公司中,制造业的有62家,占比近八成。其余企业分别涉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等。从所有制情况看,民营企业有63家,占比达79%。 上市为苏州企业打开了融资发展新天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初,苏州A股上市公司累计融资1129亿元,其中,首发融资454亿元,再融资675亿元。2016年新增融资有101亿元,其中,首发融资8亿元,再融资93亿元。 资产、营收、利润等数据勾勒出上市公司发展实绩。从2015年年报情况看,苏州A股上市公司的总资产为3959亿元,净资产1708亿元,营业收入1999亿元,净利润151亿元。截至2015年末,除了2016年新上市公司外,77家苏州A股上市公司的总市值达到了8886

商业银行对公存款路径拓展及营销策略报告

对公存款商业银行对公存款路径拓展及营销策略报告 课题研究背景2011 年以来,中国银行业的资金面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随着理财销售监管和资金流向民间借贷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存款出现持续负增长的状况。而作为银行揽存的重头戏—对公存款,也面临巨大的压力:一方面2011 年流动性回收、社会资金量减少,导致银行贷款的派生能力越来越弱;另一方面,银行历来使用的联合企业,通过贴现、存单质押等方式抽出资金转存的方式,不但使银行资金成本上升,也由于蕴含较大风险而受到银监会的严格监管。11 月30 日,央行宣布从2011 年12 月5 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 个百分点; 12 月14 日,银监会宣布推后实施新监管标准。虽然一系列措施旨在缓解流动性压力,并且多方预计近期将再度下调存准率,但存贷比这一监管指标,并没有出现放松的迹象,因此对扩大贷款能力并没有实质意义。考虑到过量发售理财产品带来的未来偿付压力,我们预计,2012 年中国银行业的资金压力依然存在。图:2011 年货币供应主要监测指标变化情况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10000 -5000 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30000 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贷款增量(亿元)存款增量(亿元)M1 M2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华经国研整理反观各银行在面对2011

年的资金紧张的局面时,对公存款方面仍然使用以贷引存等比较常规的手段,甚至有些银行还通过金融掮客等灰色渠道进行高息揽存,违规现象层出不穷。此等乱象导致2011 年操作风险的尤为明显,并且中国北京华经国研经济信息咨询中心第2 页/共144 页对公存款银行业正进入流动性明显减少,融资存量大幅增加的信贷周期。传统意义上的存贷联动可能导致未来银行的资产质量恶化,并且相比之前借贷恶化时期更不稳定。因此,我们认为,银行的负债业务改革已经到了非做不可的地步,首当其冲的正是对公存款业务。 报告观点存款是商业银行经营的基础,没有存款就谈不上资金营运;没有强大的存款作为实力和后盾,就谈不上资金营运的良性循环。只有实现存款量的重大突破和结构的根本调整,才能按照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要求加大贷款投入,从而提高存款的综合效益,实现商业银行的利润最大化。对公存款作为存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金额大、成本低、效益好,成为商业银行重点组织的资金来源。努力增加对公存款,对壮大银行的资金来源、平衡信贷收支、实现各项经营目标,最终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正面临着巨大的存款逐年下降压力,如何适应形势,成为商业银行当前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我们认为,这需要各商业银行在激烈的同业竞争中发挥自身优势,以对公存款优化为突破口,走出一条

浅议商业银行对公业务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

浅议商业银行对公业务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 摘要 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环境愈加复杂多变。金融监管政策日趋谨慎、利率市场化政策出台、金融脱媒速度加快、直接融资比例不断提高、第三方支付侵占金融市场、客户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日益多样化等,多方因素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互相叠加,宏观经济告别两位数增长,高投资带动高增长的模式面临转型,市场有效信贷需求增速放缓,银行体系风险不断集聚,金融生态环境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对公业务作为商业银行的核心业务及最主要的利润来源,已经成为商业银行间争夺的焦点。本文结合笔者自身感受,从经营模式、营销方式、人才资源管理和内部构架等方面论述了商业银行对公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把握环境变化,助推银行对公业务转型之路。 关键词:商业银行对公业务发展问题应对策略 前言 银行对公业务包括企业电子银行、单位存款业务、信贷业务、机构业务、国际业务、委托性住房金融、资金清算、中间业务、资产推介、基金托管等等,通俗点说就是“对单位的业务”。[1]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环境愈加复杂多变,金融监管政策日趋审慎,金融脱媒速度加快,直接融资比例不断提高。资产规模扩张

速度放缓、净息差面临进一步收窄、资产质量压力巨大、减值损失准备增加、利率市场化程度加深、监管力度增强、同业跨业竞争加剧等多方负面因素叠加,商业银行面临着最为严峻的形势。市场竞争日益残酷,市场准入逐步放宽,竞争主体不断增加,直接冲击现有金融格局;混业经营不断深化,市场被非银行金融机构进一步瓜分;互联网企业跨界经营,对银行传统的渠道、客户和业务带来新的竞争压力。对公业务是商业银行的核心业务,也是主要的利润来源,长期以来都是商业银行间争夺的焦点。[2] 一、我国商业银行对公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经营模式陈旧 商业银行传统的经营模式是“以产品为中心”,这种经营模式是在长期国内金融市场资源稀缺的情况下形成的。在传统的“卖方市场”下,商业银行的产品只要及时进入市场就有利润回报。但是目前,企业融资渠道越来越多,“卖方市场”正在变为“买方市场”,商业银行失去了市场的主导权,“以产品为中心”的经营模式已不能适应金融市场出现的新形势。客户的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客户参与程度的提高等,都对商业银行陈旧的经营模式提出了挑战,需要由“以产品为中心”的经营模式转变到“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模式上来。国内商业银行对公业务的营销模式及手段同质化现象严重,关系营销导致营销成本攀升,预期未来商业银行对公业务必将面临较大规模的转型,以适应日趋严峻

商业银行对公存款路径拓展及营销策略报告

对公存款商业银行对公存款路径拓展及营销策略报告 课题研究背景2011 年以来,中国银行业的资金面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随着理财销售监管和资金流向民间借贷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存款出现持续负增长的状况。而作为银行揽存的重头戏—对公存款,也面临巨大的压力:一方面2011 年流动性回收、社会资金量减少,导致银行贷款的派生能力越来越弱;另一方面,银行历来使用的联合企业,通过贴现、存单质押等方式抽出资金转存的方式,不但使银行资金成本上升,也由于蕴含较大风险而受到银监会的严格监管。11 月30 日,央行宣布从2011 年12 月5 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 个百分点; 12 月14 日,银监会宣布推后实施新监管标准。虽然一系列措施旨在缓解流动性压力,并且多方预计近期将再度下调存准率,但存贷比这一监管指标,并没有出现放松的迹象,因此对扩大贷款能力并没有实质意义。考虑到过量发售理财产品带来的未来偿付压力,我们预计,2012 年中国银行业的资金压力依然存在。图:2011 年货币供应主要监测指标变化情况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10000 -5000 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30000 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贷款增量(亿元)存款增量(亿元)M1 M2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华经国研整理反观各银行在面对2011 年的资金紧的局面

时,对公存款方面仍然使用以贷引存等比较常规的手段,甚至有些银行还通过金融掮客等灰色渠道进行高息揽存,违规现象层出不穷。此等乱象导致2011 年操作风险的尤为明显,并且中国华经国研经济信息咨询中心第2 页/共144 页对公存款银行业正进入流动性明显减少,融资存量大幅增加的信贷周期。传统意义上的存贷联动可能导致未来银行的资产质量恶化,并且相比之前借贷恶化时期更不稳定。因此,我们认为,银行的负债业务改革已经到了非做不可的地步,首当其冲的正是对公存款业务。报告观点存款是商业银行经营的基础,没有存款就谈不上资金营运;没有强大的存款作为实力和后盾,就谈不上资金营运的良性循环。只有实现存款量的重大突破和结构的根本调整,才能按照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要求加大贷款投入,从而提高存款的综合效益,实现商业银行的利润最大化。对公存款作为存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金额大、成本低、效益好,成为商业银行重点组织的资金来源。努力增加对公存款,对壮大银行的资金来源、平衡信贷收支、实现各项经营目标,最终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正面临着巨大的存款逐年下降压力,如何适应形势,成为商业银行当前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我们认为,这需要各商业银行在激烈的同业竞争中发挥自身优势,以对公存款优化为突破口,走出一条成功的对公存款工作之路。本

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策略

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策略 在我国加入WTO后,外资银行的进入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营销 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外资银行不但以完善的服务来进入优质 的业务领域,而且采纳差别化营销争取了很多优质的客户,给我国国 有商业银行带来了很大的威胁。面对外资银行的强有力的竞争,我国 国有商业银行必须在营销方面实行改进,才能适合当前面临的挑战。一、我国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的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strengths)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国家信用优势。国有商业银行在国家信用 的巨大支撑下,具有极大的信用度。二是品牌认知优势,国有商业银 行多年来树立了优质的品牌,深得大众信任,而随着金融产品和服务 种类的增加,该品牌效应也日益增强。第三,在国内长期经营中形成 的广泛的网点、雄厚的客户基础及对我国金融市场的熟悉水准,是中 资银行得天独厚的优势。 (二)劣势分析(weaknesses) 营销策略没有细分市场,目标客户高度趋同,没有明确的品牌定位, 各家银行经营大而全的金融服务和产品,限制了银行的业务拓展水平。另外,营销机制被动,营销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营销人员对新形势 下的营销策略理解存有片面性,把营销当成单纯的推销,未树立“以 客户中意为主导”的营销观点。 (三)机会分析(opportunities) 在政策层面,监管部门有放宽金融制度环境和综合经营限制的趋向, 央行和银监会首次表态,商业银行可设立自己的基金治理公司,被普 遍认为是混业经营最直接的信号,种种迹象表明,政策和法律环境正 在趋于明朗和有利,这是银行丰富金融产品,提升营销战略的契机。 第二个机会来自外资银行对中资银行的参股带来的先进经营治理和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