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集团财务分析

太极集团财务分析
太极集团财务分析

太极集团

财务分析报告提交日期:2005年11月08日

前言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易经》系辞

本财务分析报告参考太极八卦谱系,采用“天(乾)-人-地(坤)”的结构,由表(阳)及里(阴),逐层分析,即以太阳之乾始进,经兑(太阳)、巽(少阳)、坎(少阳)、离(少阴)、震(少阴)、艮(太阴),止于太阴之坤。

报告中的数据,如未加说明,则均出自于太极集团历年年报或是根据年报数据计算、推导而来,相关指标行业平均值来自于“证券之星”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5314227298.html,)

目录

一、乾之章:风云乍起

――公司简介及行业现状、趋势二、人之章:浪里淘沙

――综合财务分析

兑之篇:逝者如斯

――财务指标历史分析

巽之篇:鱼龙混杂

――对比和结构分析

坎之篇:寻根溯源

――因素分解分析

离之篇:履霜冰至

――风险分析

震之篇:川流不息

――可持续增长分析

艮之篇:烁烁其华

――价值创造分析

三、坤之章:路在何方

――财务战略构想及结论

一、太阳乾之章:风云乍起

――公司简介及行业现状、趋势

§1.1 公司基本面

太极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于1993年12月28 日在涪陵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正式注册登记,系由四川涪陵制药厂,四川省涪陵地区医药公司、涪陵市通济实业有限公司、四川涪陵太极实业开发公司共同发起设立,总股本5,000万元;1996年4月17日该公司增资扩股9,500万股,总股本变为14,500万股,1997年11月18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证券简称:太极集团、证券代码:600129 、总股本:19500万股,可流通股份:5000万股。2000年总股本增至25,260万股,可流通股份7500万股,至今未有改变。

该公司主营业务为中成药、西药、保健用品加工、销售,医疗包装制品加工,医疗器械销售;主要产品:曲美、太罗、补肾益寿胶囊、急支糖浆、藿香正气口服液、儿康宁、补肾防喘片、通天口服液、紫杉醇、盐酸格拉斯琼、风湿马钱片等。

该公司基本经营情况如下:

售范围覆盖全国各大区域及国外,近年来通过不断扩展,销售收入增长较快。

§1.2 行业现状

数据来源:海通证券

目前我国原料药和药品制剂生产企业是5146家,其中包括1700 多家"三资"企

业,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有1100家左右。按产值计算,股份制经济在全行业的比重已从"九五"初期的12%上升到目前的33.2%,"三资"经济从15%上升到18.8%,而国有经济比重则从55%下降到36.1%。在5000多家医药工业企业中,有生物制药企业 200余家、中药生产企业1100多家和化学药品生产企业4000 家左右。至2001年底,可以生产化学原料药近1500种,总产量 43万吨,位居世界第2;能生产化学药品制剂34个剂型、4000 余个品种;还有我国的传统中药,也已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道路,能生产包括滴丸、气雾剂、注射剂在内的现代中药剂型40多种,总产量已达37万吨,品种8000余种。

从我国医药企业的市场行为和品牌发展情况看,由于企业过度发展,数量众多,基本药物严重过剩,产品总量供过于求,而且著名药品品牌多数为境外品牌,其市场占有率高于国产品牌。从目前国内市场份额来看,"三资"企业产品占25%,进口产品占12%,国产品占35%,而大城市的大医院购进的"三资" 企业药品和进口药品高达60%~70%。可见,外资产品对中国医药市场有很大的影响。据统计,目前,在我国省级中医院应用的药品中,中药饮片、中成药和西药的比例为3:3:4,地市级的比例为2:3:5,县级比例为1.8:3:6.2。2001年。在我国药品市场中,西药、中成药、其它保健品和生物制品所占的比例大概分别为60%、25%和15%。而国内企业、"三资"企业和国外企业在我国药品市场中所占份额1999年分别为43.0%。 29.0%和28.0%,2000年分别为47.1%、30.0%和22.9%。 2000年与2001年,"三资"企业、国内企业和国外企业在医院药品市场中所占份额分别为30%、23%、47%和43%、35%、 22%。另据统计,在我国药品零售终端市场中,医院销售与药店销售所占比例分别为80%和20%,医院销售仍占主导地位。(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1.3 行业趋势

2005年,全球医药产业依然稳定发展,预计未来3年世界医药市场年增长率9%左右,生物制药市场年增长率大概为20%(引自新疆证券)。专利药将

继续主导市场发展但增幅减缓,普药的市场份额将扩大。

2005年,医药行业利润增速出现阶段性的回落。自1999年以来,中国医药工业经济连续保持两位数的产销和利润的稳定增长,但2003年3季度以来政

策与市场两大层面的多种负面因素集中显现,这一惯性将在2005年持续。

2005年,我国医药需求将持续增加。人口增长、人口老龄化、人均用药水平提高等行业长期增长的内在驱动因素并未改变;而2004年8月份以来占据国

内第一大用药领域地位的抗感染药物市场逐步回暖,对于化学原料药与化学

制剂药行业的整体效益水平回升具有重要意义;加上中药行业销售与利润水

平的持续稳定增长和生物制品行业的快速成长,2005年医药行业效益有望回

升。预计未来3年国内药品市场年增长率13%~17%。

2005年,中药行业与特色原料药子行业仍将是中国医药经济的比较优势行业,整体上具备更突出的核心竞争力和稳定增长前景。相对而言,国内化学

制剂药企业普遍缺乏创新,在全球竞争市场竞争,仍然需要努力。

2005年,由于我国医药产业处于内部结构调整期,各子行业间的盈利能力差异性较为突出。与现代技术结合的中药处于新发展阶段,凸现长期稳定投资

价值,具品牌、技术、资源优势的公司能够分享行业成长;化学药整体增长

趋缓,抢仿及创新将给公司带来发展机遇;生物制药从仿制向研发转变,技

术成熟的公司将领先成长(引自长城证券)。

2005年,医药行业上市公司的收入增速将继续高于行业增速。在目前,无论从资产规模、收入及利润上看,医药行业上市公司占有行业3成份额。

二、人之章:浪里淘沙

――综合财务分析

本章将通过财务指标历史分析、对比和结构分析、因素分解分析、风险分析、可持续增长分析、价值创造分析等六个方面来具体剖析该公司的财务状况,以期展示该公司的全景。

太阳兑之篇:逝者如斯

――财务指标历史分析

§2.1.1 投资收益模块分析

从近三年的数据来看,太极集团2002-2004年EPS略有上升,为持续扩张的需求,连续几年未派发股利,随着近几年股价的不断下挫,致使P/E近乎直线下滑,而P/E的迅速下滑又使该公司具备了可投资性,应进一步关注该公司今后的股利政策和盈利状况。

§2.1.2 流动性模块分析

流动比率与速动比率三年内变化不大,基本上趋于稳定,但相对于行业平均值,显然有些过低,资产流动性较差,短期借款和应付票据金额较大,2004年底超过20亿元,影响了流动比与速动比,同时,应收帐款收款期三年内有不断缩短的倾向,且远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说明该公司资金回笼的速度相对比较快。

§2.1.3 盈利能力模块分析

从盈利能力来看,该公司除ROE外,各指标均呈明显的下降势态,2002年至2004年,该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增长幅度分别是37.27%和20.81%,而同期净利润的增长幅度却分别为4.61%和16.74%,销售收入的增长不能带动净利润的同步增长,致使该公司盈利性指标不断下降,同时主营业务利润率与成本费用利润率这两个指标从三年的情况看,均十分接近,说明主营业务收入与成本费用之间的差距已经非常微小,利润的空间十分有限。另外,该公司在其他盈利指标不断弱化的情况下,依然保持ROE

的不断增长,说明其充分的运用了财务杠杆效应,但该公司2004年的债务资本成本率已经达到5.23%,虽略低于ROE,但却远远高于主营业务利润率,况且该公司负债率相对较高,若持续运用财务杠杆效应,将可能带来较高的风险。

§2.1.4 资产使用效率模块分析

从2002-2004年指标来看,该公司的各项资产基本上处于稳定或是加速周转状态,且绝大部分指标高于行业平均值,但增长的速度比较缓慢,特别是从2003年到2004年间,而同期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长幅度是20.81%,说明该公司在收入增长的前提下,也扩大了资产占用额,以至于未能有效的加速资产的周转,从而在资产使用效率上存在一定的缺陷。

§2.1.5 债务支付能力模块分析

该公司负债权益比上升趋势明显,资产负债率不断提高且远超过行业平均值,长期负债能力不断削弱,利息保障倍数虽略有上升,但因其利息费用相对较为庞大,利润对其的支撑作用十分有限,同时,流动负债经营净现金流比日趋萎靡,通过进一步分析可知,该公司近几年在短期负债大量增加的同时,经营净现金流不仅没有增加,反而有一定幅度的下降,另外,依据表四的流动比与速动比数据,加之该公司的负债结构中,短期负债占了绝大部分,据此可以说明该公司在短期债务本金及利息支付上存在相当大的隐患。

§2.1.6 现金流能力模块分析

从2002-2004年指标数据来看,该公司的现金流水平呈现恶化的趋势,尤其是从2003年之后,各指标均大幅度下滑,值得注意的是,2004年度该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增长20.81%,流动负债增长28.61%,而同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增长率却是

-36.39%,赚取现金能力大幅度削弱,应进一步关注其现金管理状况。

§2.1.7 应收款状况模块分析

从账龄情况来看,该公司应收帐款中1年期以上的所占比例呈不断上升的趋势,特别是5年以上的应收帐款,上升幅度较大,为数可观,从金额上看,2002年到2004年,应收帐款增长幅度为34.11%和7.7%,低于同期主营业务的增长,但不断增加的超长期应收帐款易于引起高额坏帐,恶化该公司的财务状况,故应在长期应收帐款的管理方面上加大力度。

另一方面,从其他应收款帐龄来看,一年期以内的其他应收款所占比例快速上升,长期其他应收款在比例和绝对值上均不断下降,再从其他应收款金额情况来看,2002年到2004年,其增长幅度为99.02%和22.42%,高于甚至远高于同期主营业务的增长,可见其一年以内其他应收款比例的迅速提高主要归结于其他应收款绝对量的增长,而该公司其他应收款2004年末数中,5%以上表决权股东所占份额已达44.87%,故不排除大股东侵占其资产的可能,应予以重视。

少阳巽之篇:鱼龙混杂

――对比和结构分析

§2.2.1 收入和盈利历史对比分析

从2002年到2004年,该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增长迅速,EBITDA 利润率稳定增长,但另一方面,又可以发现,主营业务收入两年内增长了65.84%,而同期净利润却只增长了22.12%,由此,进一步分析利息、折旧、税收等各个环节对净利润的影响情况,得到表十一。

从表十一并结合表十,可以看出,从主营业务收入到净利润,历经EBITDA 、折旧、利息、所得税等诸多环节,其中,EBITDA 的增长率低于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率,

说明成本费用方面挤占了一定的利润空间,利息支出增长率低于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率,说明财务费用方面加强了控制,而折旧、所得税的增长率远大于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率,较大程度上影响了净利润的增长。

从主营业务收入运动到净利润的过程,如下图所示(以两年为区间):

§2.2.2 业务收入构成和历史对比分析

从图表可以看出,该公司近年来业务构成状况较为稳定,工业所占比例略微下降,商业所占比例有所上升,但从毛利率情况看,商业毛利率极低,而工业与服务业毛利

率较高,故该公司应于今后对产业结构有所调整。

根据表十三数据,绘制2002-2004年主营业务分地区构成比例图如下:

从图表情况来看,该公司业务的分地区构成相当稳定,且三分之二的业务量集中于西南地区,其他地区相对较少,故今后可采取的策略是:立足于西南,积极向其他地区拓展,并努力扩大出口。

§2.2.3 行业平均数比较

从上表及上图可以看出,该公司的业务增长势头在逐年衰减,从远高于行业平均值到略低于平均值,尤其是从2003到2004年,销售增长势头锐减。盈利能力虽然高于平均值,但数值偏小且逐年有所下降,颓势尽现。资产周转能力高于平均值,略有上升,但绝对值上仍显薄弱。负债率明显高于平均值,并有上升的趋势,说明该公司长期债务支付能力在行业内偏低。现金流下滑幅度远高于行业平均值,赚取现金能力在逐渐削弱。资产流动性远低于平均水平,固定资产投入较大。ROE近几年小幅上升且高于平均值,表现的中规中矩。

少阳坎之篇:寻根溯源

――因素分解分析

§2.3.1 ROE 分解分析

EBT

EAT

EBIT EBT EBIT ????==权益投入资本投入资本销售收入销售收入权益EAT ROE

=税前ROE ×税收效应

= ROIC ×财务杠杆乘数×税收效应

=营业利润率×资本周转率×财务成本率×财务结构×税收效应

根据ROE 分解公式,将ROE 分解成各项指标,填列于表十五。

看出,除财务杠杆乘数外,其他指标均对ROE 的增长产生负影响,说明该公司近年来盈利水平下降,资产经营能力减弱,税赋增加,且资本周转率与税收效应的负影响有逐渐增大的趋势,而ROE 近年内略有增长,主要归结于财务杠杆乘数的提高,将财务杠杆乘数指标进一步拆解,分为财务成本率与财务结构两个指标,运用差额分析法,计算对ROE 的影响程度,填列数据于表十七。

ROE 的增长起了关键性作用。而财务结构=投入资本/权益,2002年-2004年,该公司权益增长幅度分别为4.8%和8.1%,而同期投入资本的增长率却达到了142%和29.4%!

可见,引起该公司近几年ROE 增长的主要因素是通过扩大资本投入,利用财务杠杆效应,达到ROE 的增长,但同时,随着其他相关指标的下滑,单凭财务杠杆效应将很难继续维持今后的ROE 增长,况且财务杠杆乘数的迅速放大又加重了该公司的财务风险。 §2.3.2 ROE 对比分析

从上表中看出,云南白药ROE最高,其主要因素可归结为资本的快速周转;东阿阿胶ROE第二,其盈利能力的显著加上资本的快速周转,导致较高的ROIC,从而提高整个ROE;九芝堂的ROE居第三,其税前ROE与太极集团相差无几,但因其税负较低,使得税后ROE与太极集团明显拉开了差距;太极集团的营业利润率较低,但通过资本的快速周转与激进的财务杠杆,使得ROE达到了7.22%。

少阴离之篇:履霜冰至

――风险分析

§2.4.1 经营风险

根据经营杠杆公式,假设P 不变,则,可推导出:

销售收入

销售收入销售量变动率变动率/EBIT/EBIT

PQ/PQ EBIT/EBIT Q/Q EBIT/EBIT EBIT DOL ??=??=??==

代入2002年-2004年数据,得到表十九

从上表可以看出,最近几年,该公司DOL 系数明显增大,固定成本的加大、剧烈的EBIT 变动率导致了该公司经营风险的增加。

§2.4.2 财务风险

I

-EBIT EBIT

EBIT/EBIT NI/NI DFL =

??= 代入数据,得: DFL 2002=1.897 DFL 2003=1.998 DFL 2004=1.865

该公司DFL 基本上保持稳定,但财务杠杆效应明显,存在一定的财务风险。 根据ROA 与债务资本成本率Kd 之间的关系,列表如下:

ROE 的增长将不起作用,但事实上近几年该公司ROE 仍然在缓慢增长,根据第三节的ROE 分解分析,得知ROE 的增长主要归结为扩大投入,但扩大投入所需要的大量资金,显然,权益资本根本满足不了需求,虽然该公司近几年来付息债务资本不断增加,但由于ROA

务资本的增长,该公司利用应付票据与应付帐款的快速增长,以留滞款项扩大投入,降低了筹资费用,使ROE在其他相关指标均不甚理想的情况下,仍然有了一定程度

的增长。

但另一方面,迅速增加的负债又带来了还本付息的压力,加剧了该公司的财务

风险。

§2.4.3风险传导

从上图可以看出,该公司两年内的收入增长率高于业界平均水平,因其规模较大、产品种类多等,故所受到的经济风险相对较小,但同时,从主营业务收入到EBIT这个环节,增长率水平明显放缓,由此可以推断出,营业风险在其中的影响颇为巨大,从而导致整个经营风险的放大,再从EBIT到净利润,不难发现,增长水平又一次放缓,说明财务风险在其间起到了关键作用。

少阴震之篇:川流不息

――可持续增长分析

§2.5.1可持续增长率g

可持续增长率g

=留存收益比例

ROE

?

代入数据,可得:

g2002=100%*6.64%=6.64%

g2003=97%*6.57%=6.37%

g2004=100%*7.22%=7.22%

即,从2002年至2004年,该公司的自我可持续增长率分别为6.64%、6.37%、

7.22%。

§2.5.2可持续增长率g指标分解分析

?

?

?

=

g

?

=

营业利润率

1(

T) ROE-

财务杠杆乘数

留存收益比例

资本周转率

留存收益比例?

盈利能力的削弱及资产使用效率的降低所致,而从2003年至2004年,可持续增长率

的提高主要可归结于财务杠杆乘数的放大。

另一方面,近几年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长迅速,远大于可持续增长率的增长,说明

该公司近几年内面临筹资问题,而实际上,该公司近几年确实通过增加负债(长、短

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帐款等)来扩大投入,以保持主营业务收入的持续高速增长。

§2.5.3基本成长率及其影响分析

基本成长率g=(1-股利支付率)[ROA+D/E(ROA-1年期贷款利息率)]

根据基本成长率的公式,计算该公司2002-2004年基本成长率,如下表:

局面,主要由于ROA的降低和D/E的提高。

太阴艮之篇:烁烁其华

――价值创造分析

§2.6.1 WACC分析

WACC=B/C×R×(1-T)+(S/C× Ri)

其中:B:债务资本总额;R:平均债务资本成本;T:所得税税率;S:股本资本总额;Ri:单位股本资本的成本;C=债务资本总额+股本资本总额根据该公司2004年度报表数据,计算得出,B=158292(万元),R=5.20%,T =30%,S=92847(万元)

根据CAPM模型,E(Rp)=Rf+β(Rm-Rf),其中E(Rp)表示投资组合的期望收益率,Rf为无风险报酬率,β为某一组合的系统风险系数,Rm表示市场平均报酬率。

以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作为无风险报酬率,得:Rf=2.25%,β系数为1.073(数据来源:世华财网),Rm=9.84%(数据来源:网易证券),由此,可得E(Rp)=Rf+β(Rm-Rf)=2.25%+1.073*(9.84%-2.25%)=10.39%。

而WACC中,Ri可以E(Rp)表示,故Ri=E(Rp)=10.39%。

于是,WACC=B/C×R×(1-T)+(S/C× Ri)=158292/(158292+92847)*5.20%*(1-30%)+92847/(158292+92847)*10.39%

=2.29%+3.84%=6.13%

即,该公司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为6.13%。

§2.6.2 EV A及MV A分析

EV A=EBIT(1-T)-(投入资本×WACC)

将该公司2004年度数据代入,可得:

EV A=17741×70%-302695×6.13%=12418.7-18555.20=-6136.5(万元)

同时:MV A=EV A/(WACC-固定增长率)=-150774(万元)

因为MV A<0,并结合近几年股市宏观环境,故该公司实际上是为股东带来了“损害价值”。

§2.6.3 EV A及MV A对比分析

EV A与MV A,带来了“创造价值”,而太极集团由于盈利能力的偏低,导致ROIC难以提高,从而影响了EV A与MV A。

三、太阴坤之章:路在何方

――财务战略构想及结论 §3.1 财务战略矩阵

根据第二章的分析,可以计算出该公司: 2004年度税后ROIC -WACC =6.61%×0.7-6.13%=-1.50%

2004年度销售增长率-自我可持续增长率=20.81%-7.22%=13.59% 以此代入财务战略矩阵,如下图所示: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太极集团位于矩阵的第四象限,由于EV A<0,又面临资金不足,故致使该公司陷入困境之中,建议采取的策略是:鉴于该公司产品种类繁多,尝试进行业务重组,砍掉收益不大的产品或是业务,集中精力、资源专注于其主要产品,提高核心竞争力和技术含量,并通过增强盈利能力与加快资本周转速度,提高ROIC ,努力将该公司从矩阵的第四象限逐渐向上推移至第一象限,走出目前的困局。

§3.2结论:宏观方面

由于政策与市场两大层面的多种负面因素集中显现,医药行业利润增速出现阶段性的回落,预计这一回落仍将继续;由于人口增长、人口老龄化、人均用药水平提高等行业长期增长的内在驱动因素并未改变,我国医药需求将持续增加;中药行业与特色原料药子行业仍将是中国医药经济的比较优势行业,整体上具备更突出的核心竞争力和稳定增长前景;我国医药产业处于内部结构调整期,各子行业间的盈利能力差异性较为突出。与现代技术结合的中药处于新发展阶段,凸现长期稳定投资价值,具品牌、技术、资源优势的公司能够分享行业成长;化学药整体增长趋缓,抢仿及创新将给公司带来发展机遇;生物制药从仿制向研发转变,技术成熟的公司将领先成长。 §3.3 结论:微观方面

%-自我可持续增长%

ROIC-WACC

该公司在整个宏观大环境产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为了进一步获取较为可观的业绩,可采取的方案有:

进行业务重组,收缩产品,削减收益不大的产品或是业务,专注于主打产品,

提高核心竞争力和技术含量

增强盈利能力与加快资本周转速度

调整债务结构,减少短期借款,增加长期借款

关注现金流,提高经营性净现金流

加强应收款的管理

调整产业结构,保持工业的增长,并加重服务业的份额

调整区域销售结构,稳定西南,拓展其他地区,积极出口

近年税负有所加重,应进行税务筹划

太极集团2020年三季度财务分析结论报告

太极集团2020年三季度财务分析综合报告 一、实现利润分析 2020年三季度利润总额为2,852.92万元,与2019年三季度的6,725.03万元相比有较大幅度下降,下降57.58%。利润总额主要来自于内部经营业务,企业盈利基础比较可靠。在营业收入增长的情况下,营业利润却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企业未能在销售规模扩大的同时提高利润水平,应注意增收减利所隐藏的经营风险。 二、成本费用分析 2020年三季度营业成本为176,268.42万元,与2019年三季度的157,038.75万元相比有较大增长,增长12.25%。2020年三季度销售费用为87,662.05万元,与2019年三季度的87,292.66万元相比变化不大,变化幅度为0.42%。从销售费用占销售收入比例变化情况来看,2020年三季度在销售费用基本不变的情况下营业收入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增长,企业营销水平有所提高。2020年三季度管理费用为17,339.94万元,与2019年三季度的21,313.86万元相比有较大幅度下降,下降18.64%。2020年三季度管理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6%,与2019年三季度的7.5%相比有所降低,降低1.5个百分点。但并没有带来经济效益的明显提高,要注意控制管理费用的必要性。2020年三季度财务费用为7,361.36万元,与2019年三季度的8,563.2万元相比有较大幅度下降,下降14.04%。 三、资产结构分析 2020年三季度企业存货所占比例较大,经营活动资金缺乏,资产结构并不合理。2020年三季度存货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出现不合理增长。从流动资产与收入变化情况来看,与2019年三季度相比,资产结构没有明显的变化。 四、偿债能力分析 从支付能力来看,太极集团2020年三季度经营活动的正常开展,在一内部资料,妥善保管第1 页共4 页

太极集团2019年财务状况报告

太极集团2019年财务状况报告 一、资产构成 1、资产构成基本情况 太极集团2019年资产总额为1,418,539.61万元,其中流动资产为817,173.68万元,主要分布在存货、货币资金、应收账款等环节,分别占企业流动资产合计的35.97%、23.07%和22.35%。非流动资产为601,365.93万元,主要分布在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分别占企业非流动资产的50.3%、20.67%。 资产构成表 项目名称 2019年2018年2017年 数值百分比(%) 数值百分比(%) 数值百分比(%) 总资产1,418,539.6 1 100.00 1,289,008.4 7 100.00 1,066,243.5 5 100.00 流动资产817,173.68 57.61 741,706.58 57.54 569,592.88 53.42 长期投资33,822.33 2.38 62,664.04 4.86 74,639.07 7.00 固定资产302,491.04 21.32 236,987.65 18.39 220,496.99 20.68 其他265,052.56 18.68 247,650.2 19.21 201,514.62 18.90 2、流动资产构成特点 企业营业环节占用的资金数额较大,约占企业流动资产的35.97%,说明市场销售情况的变化会对企业资产的质量和价值带来较大影响,要密切关注企业产品的销售前景和增值能力。企业持有的货币性资产数额较大,约占流动资产的29.74%,表明企业的支付能力和应变能力较强。但这种应变能力主要是由短期借款及应付票据来支持的,应当对偿债风险给予关注。

万科集团财务报表分析

万科集团财务报表分析 一、选择理由 这几年,我国出现了房价的全国性上涨。幅度之大,范围之广,在我国房地产历史上是少有的。房子是百姓的生活必需品,房地产业又汇集了天下的资金。所以,房产动态时刻牵动着大家的敏感神经。从目前国内房地产的经济来源分析,房地产投资依然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国内的房地产市场依然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据此可判断出中国的房地产进入了一个特殊的发展阶段,房地产市场的现实需求升级具有可观的空间,我国房地产在未来的一段年时间仍将处于总量增长型发展时期,发展前景良好,所以我们选择房地产业。 中国房地产业一共有141家上市公司,而其中尤以万科企业发展的最好。万科成立于1984年,是中国大陆首批公开上市的企业之一,作为中国目前最大的房地产公司,万科的发展在过去几年中经历了很多波折。面对市场的不确定性,万科在策略上做出了多次调整,近二十年来,中国的房地产企业几经潮起潮落,大浪淘沙,但万科依然保持者持续增长的尽头。在2012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综合实力榜中,万科排在了第一位。鉴于其客观的发展前景,我们在众多的上市公司中选择了万科企业。 二、公司概况 1、公司简介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4年5月,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专业住宅开发企业。2008年公司完成新开工面积523.3万平方米,竣工面积529.4万平方米,实现销售金额478.7亿元,结算收入404.9亿元,净利润40.3亿元。 万科1988年进入房地产行业,1993年将大众住宅开发确定为公司核心业务。

至2008年末,业务覆盖到以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三大城市经济圈为重点的31个城市。当年共销售住宅42500套,在全国商品住宅市场的占有率从2.07%提升到2.34%,其中市场占有率在深圳、上海、天津、佛山、厦门、沈阳、武汉、镇江、鞍山9个城市排名首位。 万科1991年成为深圳证券交易所第二家上市公司,持续增长的业绩以及规范透明的公司治理结构,使公司赢得了投资者的广泛认可。1991年1月29日,发行A股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1993年5月28日,发行B股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过去二十年,万科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为31.4.%,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为36.2%;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先后入选《福布斯》“全球200家最佳中小企业”、“亚洲最佳小企业200强”、“亚洲最优50大上市公司”排行榜;多次获得《投资者关系》等国际权威媒体评出的最佳公司治理、最佳投资者关系等奖项。经过多年努力,万科逐渐确立了在住宅行业的竞争优势:“万科”成为行业第一个全国驰名商标,旗下“四季花城”、“城市花园”、“金色家园”等品牌得到各地消费者的接受和喜爱;公司研发的“情景花园洋房”是中国住宅行业第一个专利产品和第一项发明专利;公司物业服务通过全国首批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公司创立的万客会是住宅行业的第一个客户关系组织。同时也是国内第一家聘请第三方机构,每年进行全方位客户满意度调查的住宅企业 万科2010年正式进入商业地产,多地成立商业管理公司,2011年正式宣布三大产品线,近两年,万科虽然一直强调以住宅开发为主,但其在商业地产领域却是动作频频。截止目前,万科已经形成万科广场、万科红、万科大厦、万科2049四大商业产品线,在全国在建、规划18个购物中心项目,商业面积达150 万平方米。 2、公司发起人

太极集团2020年上半年财务分析结论报告

太极集团2020年上半年财务分析综合报告 一、实现利润分析 2020年上半年利润总额为5,488.34万元,与2019年上半年的 16,244.09万元相比有较大幅度下降,下降66.21%。利润总额主要来自于内部经营业务,企业盈利基础比较可靠。在营业收入下降的同时利润大幅度下降,经营业务开展得很不理想。 二、成本费用分析 2020年上半年营业成本为348,201.99万元,与2019年上半年的364,574.34万元相比有所下降,下降4.49%。2020年上半年销售费用为168,177.76万元,与2019年上半年的174,879.38万元相比有所下降,下降3.83%。从销售费用占销售收入比例变化情况来看,2020年上半年在销售费用下降的同时营业收入也呈下降趋势,但收入下降快于投入,表明销售形势不太理想,销售策略应用不当,应当加以改进。2020年上半年管理费用为33,628.18万元,与2019年上半年的40,514.98万元相比有较大幅度下降,下降17%。2020年上半年管理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5.84%,与2019年上半年的6.59%相比有所降低,降低0.74个百分点。企业经营业务的盈利水平出现较大幅度下降,应当关注管理费用控制的合理性和其他成本费用支出的过快增长。2020年上半年财务费用为13,979.1万元,与2019年上半年的13,593.67万元相比有所增长,增长2.84%。 三、资产结构分析 2020年上半年企业资产不合理占用的数额较大,资产的盈利能力较低,资产结构不太合理。2020年上半年存货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出现不合理增长。应收账款出现过快增长。从流动资产与收入变化情况来看,流动资产增长的同时收入却在下降,资产的盈利能力明显下降,与2019年上半年相比,资产结构偏差。 四、偿债能力分析 内部资料,妥善保管第1 页共4 页

(完整版)财务报表分析

财务报表分析——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量表的主要内容: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内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信息的现金流量表,包含一个企业重要的会计信息,是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企业进行财务分析的重要内容。 现金流量表的作用:1、可以了解企业创造未来现金流量的能力。2,、可以了解企业偿 还债务、支付股利的能力以及对外筹资的能力。3、可以了解企业净利润与经营活动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之间差异产生的原因。4、可以了解企业当期有关现金、非现金投资和筹资等事项对其财务状况的影响。5、可以了解企业运用资产产生有效收益的能力。6、可以了解企业的成长能力。 现金流量表组成部分: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2、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3、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4、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5、现金及其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6、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 现金流量表与资产负债表的关系:现金流量表是资产负债表的补充说明,如果没有现金等价物现金流量表的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的本期金额与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的本期 金额相同。 现金流量表与利润表的关系:现金流量表是利润表的补充说明,编制现金流量表可以根据利润表用间接方法调整编制。 现金流量表与所有者权益表动表的关系:无直接关系 分析: 现金流量表增减变化分析: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与流出量均有增加,流入量增加29.71%,流出量增加39.31%,说明企业创造现金能力不强。现金流入主要来源于销售货物说明经营 活动良好,现金流入大部分在于购买商品、接受劳务而且增加量较多说明今年扩大生产。投资活动现金流入量84.45%变动较大但总额不打。流出量变动稍大为110.39%。筹资活动现金流入量与流出量变动很大流入量增加53.73%,流出量增加90.02%,说明企业主要现金来源于筹资活动。该企业可能还处于开发期,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较小投资活动流出大于现金流入,企业多依赖于筹资活动现金流量。 净现金流量结构分析: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均为负值,只有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为正值。企业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于经营活动与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的总和,说明企业的现金主够偿债,不会产生债务危机。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的负值与资产负债表结合就可以看出企业主要的经营活动的现金都用于存货、生产产品,说明企业未来现金流量应该有所好转。企业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与资产负债表结合就可以看出企业主要投资物为投资性房地产。

同仁堂财务分析.pdf

同仁堂财务分析 同仁堂简介: 同仁堂是我国最大的中成药生产经营企业,在中药行业中久负盛名。建国40多年来,同仁堂陆续创建了同仁堂中药提炼厂、同仁堂药酒厂、同仁堂制药二厂、同仁堂饮片厂等企业。1992年,以同仁堂产品为龙头,以北京中药为主体组建的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公司正式成立,并且成为集“产供销、科工贸、资产经营为一体”的北京市计划单列的现代化大型企业集团。公司主要产品均为治疗性中成药,历来以“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而驰名中外。公司“十大王 牌”和“十大名药”等因历史悠久、疗效显著而多次被评为国优、市优产品。 根据同仁堂公司2009年至2011年,三年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本文分析同仁堂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以及行业内的比较。 一、盈利能力分析 1、经营者角度分析(%)  200920102011 主营业 务利润 0.140.140.13 率 营业利 润率0.140.140.13 成本费 用利润 0.170.180.15 率 营业现 金比率0.560.550.59

主营业务利润率和营业利润率均是从09年到10年保持平稳,从10年到11年利润出现下滑,原辅料、动力成本、生产经营成本不断上涨。同时,去年下半年以来各地陆续开始加大基药招标执行力度,招标价格普遍较低,“限抗令”等政策导致市场容量萎缩,国内抗生素企业制剂产品的毛利大幅减少,原料药价格大幅下滑。 成本费用利润率09年到10年指标上升,10年到11年指标大幅下降,表明09年到10年获利水平是增长,但是11年经营耗费所带来的经营成果不是很理想,导致利润缩水。 营业现金比率09年至10年出现下滑,这是营业效能提升的表现,反而到了2011年营业效能下降导致了比率上升,获利能力大幅下降,利润降低。 2、投资者角度分析(%)  200920102011 总资产 报酬率0.060.060.06 净资产 报酬率0.090.110.13 每股收 0.550.660.34

三家药业公司财务报表研究报告

三家药业公司财务报表研究报告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 分析研究对象

一、西南药业、中新药业、同仁堂的主要经 营情况 行业分析: 基本药物降价,严重影响普药利润,如不再按最低价中标,药企利润将有所改善。通胀的大背景影响下,药企生产成本上升。市场上同类药品众多,必须具有自己的特色,有效降低成本,才能立足。 老龄化的状况使得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同时消费升级的存在也是行业发展的助推器。对医药需求的增长将为医药行业开启很大的发展空间。未来中国老龄化将进一步加剧,医药类企业迎来了成长的黄金十年。 西南药业是西南地区普药行业龙头,今后随着国家医疗改革的深入,将长期受益医改,控股公司太极集团控股的三家医药上市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资源浪费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三家公司的再融资功能,未来有整合的需要。中新药业的速效救心丸地位突出,拥有达仁堂、乐仁堂、隆顺榕等多个中药老字号品牌,并涉足保健品行业。同仁堂是享誉中外的中药百年老字号,六味地黄丸等名牌产品众多,并依托品牌发展保健品、化妆品等领域,未来前景广阔。 西南药业 1、历史沿革

经重庆市体制改革委员会渝改委(1992)34号文批准,由西南制药三厂于1992年5月进行股份制改造,同年11月9日正式成立。成立时股本为6,561万股,其中国家股4,741万股,法人股100万股,个人股1,720万股。1993年7月,公司股票获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 上市。 2、经营范围 生产、销售(限本企业自产)片剂(含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激素类)、胶囊剂(含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颗粒剂、粉针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冻干粉针剂、大容量注射剂(多层共挤输液袋、玻璃输液瓶)、小容量注射剂(含激素类、抗肿瘤类)、口服溶液剂、糖浆剂、酊剂、软胶囊剂、滴丸剂(含外用)、原料药、麻醉药品、精神药品、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有效期至 2015 年 12 月21 日),销售化工原料(不含化学危险品)、包装材料。经营本企业自产产品及技术的出口业务和本企业所需的机械设备、零配件、原辅材料及技术的进口业务,但国家限定公司经营或

财务报表分析报告完整版

财务报表分析报告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中国移动有限公司财务报表分析 一、行业背景 随着信息时代到来,世界电信业的技术发展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出现融合、调整、变革的新趋势,全球移动通信发展虽然只有短短20年的时间,但它已经创造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奇迹。 二、公司概述 中国移动有限公司①(「本公司」,包括子公司合称为「本集团」)於1997年9月3日在香港成立,并於1997年10月22日和23日分别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纽约交易所」)和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上市。公司股票在1998年1月27日成为香港恒生指数成份股。本集团是中国内地最大的通信服务供应商,拥有全球最多的移动客户和全球最大规模的移动通信网络。2015年,本公司再次被国际知名《金融时报》选入其「全球500强」,被着名商业杂志《福布斯》选入其「全球2,000领先企业榜」,并再次入选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新兴市场指数。目前,本公司的债信评级等同於中国国家主权评级,为标准普尔评级AA–/前景稳定和穆迪评级Aa3/前景负面。 三、资产负债表分析 ①摘自中国移动有限公司官网

1、资产质量分析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该企业在2012到2014年,非流动资产和流动资产都是在不断增长的,说明企业的资金流动性强,资产总额也在不断增长,非流动负债比流动负债额度小,表明该公司短期借款相对较多,这样短期借款到期时,企业付款压力会比较大。股东权益也增长了,增长幅度相对较大,可以得出企业的营利性较好。 企业的现金及短期投资有所上升,上升比率并不大,但是还是可以得出企业的流动性和变现能力是十分好的。 无形资产所占比重下降了,这说明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忽视了企业文化,这对企业长期的发展是不利的。 应收账款增长了,表明了该公司在应收账款上收回的速度加快,减少了坏账,这样容易维持公司资金流的稳定。 2、资本结构质量分析 通过分析中国移动的资产负债表我们可以知道该企业的现金流动比率2012年与2014年相比有小幅度上升,说明企业不仅有较强的变现能力,而且企业有足够的现金来偿还短期债务。而且通过这三年可看出,该公司的流动比率较稳定说明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比较强。

太极集团[600129]2019年2季度财务分析报告-原点参数

太极集团[600129]年2季度财务分析报告 (word可编辑版) 目录 一.公司简介 (3) 二.公司财务分析 (3) 2.1 公司资产结构分析 (3) 2.1.1 资产构成基本情况 (3) 2.1.2 流动资产构成情况 (4) 2.1.3 非流动资产构成情况 (5) 2.2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结构分析 (7) 2.2.1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基本构成情况 (7) 2.2.2 流动负债基本构成情况 (8) 2.2.3 非流动负债基本构成情况 (9) 2.2.4 所有者权益基本构成情况 (10) 2.3利润分析 (12) 2.3.1 净利润分析 (12) 2.3.2 营业利润分析 (12) 2.3.3 利润总额分析 (13) 2.3.4 成本费用分析 (14) 2.4 现金流量分析 (15) 2.4.1 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及筹资活动现金流分析 (15) 2.4.2 现金流入结构分析 (16) 2.4.3 现金流出结构分析 (20) 2.5 偿债能力分析 (24) 2.5.1 短期偿债能力 (24) 2.5.2 综合偿债能力 (25) 2.6 营运能力分析 (26)

2.6.1 存货周转率 (26) 2.6.2 应收账款周转率 (27) 2.6.3 总资产周转率 (28) 2.7盈利能力分析 (29) 2.7.1 销售毛利率 (29) 2.7.2 销售净利率 (30) 2.7.3 ROE(净资产收益率) (31) 2.7.4 ROA(总资产报酬率) (32) 2.8成长性分析 (33) 2.8.1 资产扩张率 (33) 2.8.2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率 (34) 2.8.3 净利润同比增长率 (35) 2.8.4 营业利润同比增长率 (36) 2.8.5 净资产同比增长率 (37)

太极集团2018年财务分析详细报告-智泽华

太极集团2018年财务分析详细报告 一、资产结构分析 1.资产构成基本情况 太极集团2018年资产总额为1,289,008.47万元,其中流动资产为741,706.58万元,主要分布在存货、货币资金、应收账款等环节,分别占企业流动资产合计的37.4%、21.71%和19.9%。非流动资产为547,301.89万元,主要分布在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分别占企业非流动资产的43.3%、21.42%。 资产构成表 2.流动资产构成特点 企业营业环节占用的资金数额较大,约占企业流动资产的37.4%,说明市场销售情况的变化会对企业资产的质量和价值带来较大影响,要密切关

注企业产品的销售前景和增值能力。企业持有的货币性资产数额较大,约占流动资产的29.12%,表明企业的支付能力和应变能力较强。但这种应变能力主要是由短期借款及应付票据来支持的,应当对偿债风险给予关注。 流动资产构成表 3.资产的增减变化 2018年总资产为1,289,008.47万元,与2017年的1,066,243.55万元相比有较大增长,增长20.89%。

4.资产的增减变化原因 以下项目的变动使资产总额增加:货币资金增加45,259.47万元,在建工程增加44,544.36万元,交易性金融资产增加30,000万元,存货增加27,692.94万元,应收账款增加19,335.39万元,其他应收款增加18,440.31万元,固定资产增加16,490.66万元,预付款项增加12,643.32万元,其他流动资产增加11,051.73万元,开发支出增加7,942.92万元,应收票据增加7,714.38万元,递延所得税资产增加2,054.88万元,长期待摊费用增加474.91万元,共计增加243,645.27万元;以下项目的变动使资产总额减少: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少14.44万元,应收利息减少23.83万元,工程物资减少

太极集团2013年财务报表分析

重庆太极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年度财务报表分析

一、综合浏览 从对重庆太极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度年报的综合浏览中,我们可以了解如下内容: 1.企业提供的年度报表的详略程度。在其披露的年度报告的内容中,既包括上市公司自身的个别报表,也包括以上市公司为母公司的合并报表;对于附注的披露,在重点披露合并报表附注的同时,还披露了母公司(上市公司)的报表附注。应该说,该公司披露的信息较为详细。这就为系统的分析其财务状况质量创造了条件。 2.企业的基本情况、生产经营特点、以及所处的行业分析。重庆太极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本公司")于1993 年11 月经四川省体制改革委员会[1993]155 号批准,以原国有企业四川涪陵制药厂为主体改制组建的定向募集股份有限公司。1997 年10 月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向社会公开发行社会公众股5,000万股,并于同年11 月18 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公司属医药行业,主要从事中成药、西药、保健用品、医疗包装制品加工、医疗器械销售、汽车二级维护;百货、副食品及其他食品、五金、交电、化工(不含化学危险品)、工艺美术品(不含金银首饰)、机械设备、建筑材料销售、机械零部件加工、中草药种植、水产养殖、商品包装、旅游开发以及房地产开发,自有房屋和土地出租、贸易经纪与代理,以上范围法律法规禁止经营的不得经营,法律法规规定应经审批而未获审批前不得经营。主要产品有急支糖浆、补肾益寿胶囊、儿康宁、藿香正气口服液、通天口服液、太罗等。同时该财务报表中也包含了其所在行业属于充分竞争行业、行业内竞争激烈等情况。 3.企业自身对经营活动及经营战略的表述。公司继续以"中药为本,西药快上"的发展战略,"以财务管理为龙头,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基本思路,优化产品结构,加强基药目录申报及推进招标工作,在提高川渝市场及西南地区的市场份额基础上,全面启动省外市场;加强原料基地建设,通过产地种植、收购药材来降低成本;继续加大零售网点发展速度,切实推进公司药房战略规划。 4.企业控股股东的持股及背景状况。公司的控股股东一直是太极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约为38.81%。 5.企业的发展沿革。中国医药产业在2011-2020 年将迎来高速发展的"黄金十年",全国医药工业总产值年复合增长率将保持在20%以上,全国药品市场规模将由2010 年的6200 亿元增加到2020 年的2.5 万亿,跃升为全球第二大药市场。太极集团是愈加拥有品牌优势、产品优势、管理优势和跨区域销售能力的大型企业,在此期间将迎来高速发展的"黄金机遇"。为此,太极集团在未来十年将实施"千亿太极"战略。

最完整的财务报表分析报告

实用标准文 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与评X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为 复旦大学校 学院工商管理学 专业XMB专 学生XXX

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 1.X药业公司基本情 1.1X药业公司简 X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是经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以体改[1997]13号文批准 由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独家发起,将其属下家中药制造企业家医药贸易企 重组后,以其与生产经营性资产有关的国有资产权益投入,以发起方式设立的股份有 公司。经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以体改[1997]14号文和国务院证券委员会以证委 [1997]5号文批准,公司分别1991月200月在香港联交所和上海证交 上市,并1991月上市发行21,99万股香港上市外资(股票200 1日,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本公司发行7,80万股人民币普通( 票。目前,该公司旗下拥有八家中成药生产企业、一家植物药研发生产企业、四家医 贸易企业和两家医药研发机构;该公司主要从事中成药制造、医药贸易和新药研发等 务 1.公司财务基本状 X药业作为国内最大的中成药制造商,在中成药制造行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并拥

众多的老字号品牌和丰富的产品资源200年金融危机后,该公司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200年201年三年间,它的资产总额42.2亿增加48.5亿,其中,流动资产19.3亿上升23.1亿,但是固定资产则11.0亿下降1亿200年实现销售 入只38.8亿201年实现销售收入44.8亿,而201年实现销售收54.3 元,实现3亿元的净利润,公司业绩显著 X药2009-201年相关财单位:万 201201200项序 应收账44659.633118.335256.3存85900.675505.656052.2流动资231217.0217588.0193756.0 固定资100002.0110676.0104008.0 资485127.0447659.0422250.0 精彩文档.

太极集团财务分析

太极集团 财务分析报告提交日期:2005年11月08日

前言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易经》系辞 本财务分析报告参考太极八卦谱系,采用“天(乾)-人-地(坤)”的结构,由表(阳)及里(阴),逐层分析,即以太阳之乾始进,经兑(太阳)、巽(少阳)、坎(少阳)、离(少阴)、震(少阴)、艮(太阴),止于太阴之坤。 报告中的数据,如未加说明,则均出自于太极集团历年年报或是根据年报数据计算、推导而来,相关指标行业平均值来自于“证券之星”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5314227298.html,)

目录 一、乾之章:风云乍起 ――公司简介及行业现状、趋势二、人之章:浪里淘沙 ――综合财务分析 兑之篇:逝者如斯 ――财务指标历史分析 巽之篇:鱼龙混杂 ――对比和结构分析 坎之篇:寻根溯源 ――因素分解分析 离之篇:履霜冰至 ――风险分析 震之篇:川流不息 ――可持续增长分析 艮之篇:烁烁其华 ――价值创造分析 三、坤之章:路在何方 ――财务战略构想及结论

一、太阳乾之章:风云乍起 ――公司简介及行业现状、趋势 §1.1 公司基本面 太极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于1993年12月28 日在涪陵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正式注册登记,系由四川涪陵制药厂,四川省涪陵地区医药公司、涪陵市通济实业有限公司、四川涪陵太极实业开发公司共同发起设立,总股本5,000万元;1996年4月17日该公司增资扩股9,500万股,总股本变为14,500万股,1997年11月18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证券简称:太极集团、证券代码:600129 、总股本:19500万股,可流通股份:5000万股。2000年总股本增至25,260万股,可流通股份7500万股,至今未有改变。 该公司主营业务为中成药、西药、保健用品加工、销售,医疗包装制品加工,医疗器械销售;主要产品:曲美、太罗、补肾益寿胶囊、急支糖浆、藿香正气口服液、儿康宁、补肾防喘片、通天口服液、紫杉醇、盐酸格拉斯琼、风湿马钱片等。 该公司基本经营情况如下: 售范围覆盖全国各大区域及国外,近年来通过不断扩展,销售收入增长较快。 §1.2 行业现状 数据来源:海通证券 目前我国原料药和药品制剂生产企业是5146家,其中包括1700 多家"三资"企

新希望集团财务报表分析

新希望还将建设3500个富农信息站,以及农业产业链全过程管理系统,为农户和经销商提供农业产业链全过程管理、市场供求、科技资讯、农产品交易等综合信息服务。为农户严控产品质量,对客户负责、对社会负责,已根植于新希望人心中,并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在企业发展同时,致力于产业提升,促进企业持续发展;新希望以开阔的视野,坚韧的毅力,积极走出国门。 二、公司财务分析 1、财务报表的初步分析 资产负债表

⑴掌握资产负债表的初步分析 同2012年相比较,总资产有较大幅度增加,增加了74.9%,其中流动资 产增加86.55%,非流动资产增加26.68%。流动资产中,货币资金和存货的增长 幅度较大,这主要是由于定向增发资金到位及规模增长,同时由于2013年和2012年两年春节时间不同,故为春节备货也是导致2013年末存货比2012年 末大幅度增长的原因;另外模组自制也加大了。非流动资产中,长期股权投资 增长极为显著,增长幅度达到1848.34%,这主要是由于公司增加了对财务公司、重点实验室的投资。 与上一年度相比,公司负债总额也有较大增长:流动负债较上年增长91.44%,非流动负债较上年下降32.61%,可见负债总额的增长主要是由于流动负债增加 引起的。应付票据、应收账款的增长是由于销售规模扩大引起的采购规模增长,

应付职工薪酬的增幅较大是年终计提的效益工资增加所致,而其他应付款的增加是公司规模扩大,市场投入增加所致。应交税费的减少主要是分公司在报告 期末备货形成的待抵扣进项税额所致。 ⑵掌握利润表的初步分析 利润水平分析表 2012-2013新希望公司营业总收入与营业总成本都处于增长趋势,其中营业收入较12年增长37.29%,而营业总成本增长35.90%;利润总额较12年增长 128.36%,净利润增长137.52%。比较发现2012年公司发展良好,这一切都源于 企业销售规模的增长,销售量占有率超过30%,位居第一,超出第二位接近10 个百分点。 在费用方面,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环比有所上升,这主要是由于公司规模 扩大导致品牌投入、维修、物流等市场费用相应增加,同时公司坚持高端战略, 产品获利能力也在提高;财务费用却比上年度有明显减少,这是由于汇兑收益 增加导致财务费用降低。 通过分析可知,新希望公司利润的增加主要是由于产销量提高引起的,公 司基于对市场需求、行业趋势以及宏观政策的前瞻性,依靠清晰的理念、稳健 的战略、有效的组织以及创新的技术,通过核心技术突破、产业链拓展和超前 的新品上市速度,保持连续稳定的增长。 2、偿债能力分析

三家药业公司财务报表研究报告

【最新资料,WOR文档,可编辑】 分析研究对象 西南药业、中新药业、同仁堂的主要经营情况 行业分析: 基本药物降价,严重影响普药利润,如不再按最低价中标,药企利润将有所改善。通胀的大背景影响下,药企生产成本上升。市场上同类药品众多,必须具有自己的特色,有效降低成本,才能立足。

老龄化的状况使得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同时消费升级的存在也是行业发展的助推器。对医药需求的增长将为医药行业开启很大的发展空间。未来中国老龄化将进一步加剧,医药类企业迎来了成长的黄金十年。 西南药业是西南地区普药行业龙头,今后随着国家医疗改革的深入,将长期受益医改,控股公司太极集团控股的三家医药上市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资源浪费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三家公司的再融资功能,未来有整合的需要。中新药业的速效救心丸地位突出,拥有达仁堂、乐仁堂、隆顺榕等多个中药老字号品牌,并涉足保健品行业。同仁堂是享誉中外的中药百年老字号,六味地黄丸等名牌产品众多,并依托品牌发展保健品、化妆品等领域,未来前景广阔。 西南药业 1、历史沿革 经重庆市体制改革委员会渝改委(1992)34号文批准,由西南制药三厂于1992年5月进行股份制改造,同年11月9日正式成立。成立时股本为6,561万股,其中国家股4,741万股,法人股100万股,个人股1,720万股。1993年7月,公司股票获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2、经营范围 生产、销售(限本企业自产)片剂(含青霉素类、头抱菌素类、激素类)、胶囊剂(含青霉素类、头抱菌素类)、颗粒剂、粉针剂(青霉素类、头抱菌素类)、冻干粉针剂、大容量注射剂(多层共挤输液袋、玻璃输液瓶)、小容量注射剂(含激素类、抗肿瘤类)、口服溶液剂、糖浆剂、酊剂、软胶囊剂、滴丸剂(含外用)、原料药、麻醉药品、精神药品、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有效期至2015年12月21 日),销售化工原料(不含化学危险品)、 包装材料。经营本企业自产产品及技术的出口业务和本企业所需的机械设备、零配件、原辅材料及技术的进口业务,但国家限定公司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及技术除外(按资格证书

最完整的财务报表分析报告

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与评价 —以XX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为例 学校:复旦大学 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专业:XX级MBA专硕 学生: XX XXX

1.XX药业公司基本情况 1.1XX药业公司简介 XX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是经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以体改生[1997]139号文批准,由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独家发起,将其属下的8家中药制造企业及3家医药贸易企业重组后,以其与生产经营性资产有关的国有资产权益投入,以发起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经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以体改生[1997]145号文和国务院证券委员会以证委发[1997]56号文批准,公司分别于1997年10月和2001年2月在香港联交所和上海证交所上市,并于1997年10月上市发行了21,990万股香港上市外资股(H股)股票。2001年1月10日,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本公司发行了7,800万股人民币普通股(A股)股票。目前,该公司旗下拥有八家中成药生产企业、一家植物药研发生产企业、四家医药贸易企业和两家医药研发机构;该公司主要从事中成药制造、医药贸易和新药研发等业务。 1.2公司财务基本状况 XX药业作为国内最大的中成药制造商,在中成药制造行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并拥有众多的老字号品牌和丰富的产品资源。 2008年金融危机后,该公司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2009年到2011年三年间,它的资产总额由42.22亿增加至48.51亿,其中,流动资产由19.38亿上升至23.12亿,但是固定资产则由11.07亿下降至10亿。2009年实现销售收入只有38.82亿,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为44.86亿,而到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54.39亿元,实现约30亿元的净利润,公司业绩显著。 表1 XX药业2009-2011年相关财务单位:万元 项目序号2009年2010年2011年 应收账款 A 35256.30 33118.30 44659.60 存货 B 56052.20 75505.60 85900.60 流动资产 C 193756.00 217588.00 231217.00 固定资产 D 110676.00 104008.00 100002.00 资产 E 422250.00 447659.00 485127.00 流动负债 F 71202.10 71412.70 87134.10 负债G 82092.10 83505.20 95609.40 实收资本(或股本)H 81090.00 81090.00 81090.00

新希望集团财务报表分析

新希望集团财务报表分析 一、公司简介 新希望集团是中国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中国最大的饲料生产企业,中国最大的农牧企业之一,拥有中国最大的农牧产业集群,是中国农牧业企业的领军者。集团向社会提供不可或缺的农业产业链上下游产品,并以“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为经营理念,致力于打造世界级的农牧企业。“新希望”集团创业于1982年,其前身是南方希望集团,是刘永言、刘永行、陈育新(刘永美)、刘永好四兄弟创建的大型民营企业——“希望集团”的四个分支之一。在南方希望资产的基础上,刘永好先生组建了“新希望”集团。 现新希望集团有农牧与食品、化工与资源、地产与基础设施、金融与投资四大产业集群,集团从创业初期的单一饲料产业,逐步向上、下游延伸,成为集农、工、贸、科一体化发展的大型农牧业民营集团企业。 2012年底,集团注册资本8亿元,总资产超过400亿元(其中农牧业占72%),集团资信评等级为AAA级,已连续8年名列中国企业500强之一。集团拥有企业超过800家,员工超过8万人,其中有近4万人从事农业相关工作,有专业大专以上员工近2万人,同时带动超过450万农民朋友走上致富道路。2012年,新希望集团有限公司以7,538,106万元的总收入,排在2012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12位。新希望的海外事业起步于1996年,经过十余年的探索发展,至今越南、菲律宾、孟加拉、印度尼西亚、柬埔寨、斯里兰卡、新加坡、埃及等国家建成或在建18家分子公司。公司主要经营畜禽、水产饲料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现总投资额已超过八千万美金。集团年度外贸总额超过10亿元,产品在海外市场的品牌号召力日益强大。中国政府和投资地政府均将新希望认定为外向型投资成功的企业。现与淡马锡国际金融公司、三井商社、丸红商社、嘉吉公司、花旗银行等国际机构建立了良好合作伙伴关系。新希望集团是中国最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民营企业之一,致力于与股东、客户、员工、社会实现良性交流、共同进步;以环保原则下的技术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带动农户致富、帮助合作伙伴发展,并为广大食品消费者提供健康安全的肉蛋奶,新希望集团关注整个农牧产业链的安全,利用在农业领域的产业优势和市场优势,整体布局,致力于安全、无公害产品,切实提高产品与服务质量。同时,新希望还是中国光彩事业和新农村建设的倡导者和积极推动者,光彩事业已作为联合国经社理事会,以及全球扶贫大会的重要案例向全世界推广。16年来,新希望集团在“老、少、边、穷”地区已投资超过40亿,在贵州、西藏、甘肃、四川、云南等地区投资了40多个项目,并安置国有企业下岗、转岗员工10000多人。2010年以来,在“新农

太极集团销售总公司经营计划

太极集团销售总公司经 营计划 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

目录 第一部分:2006年经营情况简述——————————2第二部分:2007年销售分析预测------- ---------------9第三部分:2007年计划指标————————————11 1、销售总目标:见附件一—————————37 2、业态(集团/公司/区域)销售:见附件二———38

3、品种总销售:见附件三——————————40 4、骨干品种销售目标细分:见附件四——————41 5、财务预算总指标:见附件五————————56 第四部分:2007年主要增长点———————————11 第五部分:2007年营销措施————————————21 第六部分:需集团协调和改善的主要工作————————34 第一部分:2006年经营情况简述 一、经营成果概述: 2006年,在集团公司的正确领导下,在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销售总公司认真贯彻落实《2006年工作大纲》所明确的任务,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销售总公司各级领导与全体营销将士恪尽职责,继续对分组销售、组织机构建设、分付管理、费用预算、省公司建设、产品价格维护、资源配置等工作进行了完善和推进,通过一年的努力,进一步夯实了各项基础工作,营销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现将2006年主要经营成果概述如下。 (一)经济指标: 1、销售:到2006年10月25日止销售总公司总体发出万元(同期万元)、同比增长%;回款万元(同期万元)、同比增长%。 2、营销费用:到2006年9月底,在销售收入和2005年同比口径下促销费用降低总额为655万元。 (二)骨干产品开展的工作

太极集团(财务分析部分)修改.4.13培训讲学

太极集团财务分析

五盈利能力分析 (一)资本经营盈利能力分析: 资本经营盈利能力因素分析表 分析对象:4.54%-3.38%=1.16% 2008 年:[4.46%+(4.46%-4.21%)*2.50]*(1-0.28)=3.38 连环替代分析: 第一次(总资产报酬率):[4.04%+(4.04%-4.21%)*2.50]*(1-0.28)=2.60% 第二次(负债利息率):[4.04%+(4.04%-3.02%)*2.50]*(1-0.28)=4.74% 第三次(杠杆比率):[4.04%+(4.04%-3.02%)*2.81]*(1-0.28)=4.97% 2009 年:[4.04%+(4.04%-3.02%)*2.81]*(1-29.34%)=4.54% 总资产报酬率变动的影响为:-0.78% 负债利息率变动的影响:2.14% 资本结构变动的影响:0.23% 税率变动的影响:-0.43% 可见,太极集团2009年净资产收益率比2008年提高了1.16%,主要是由于负债利息率下降引起的,负债筹资成本下降对净资产收益率的贡献为 2.14%。其次,负债与净资产比率的上升使得净资产收益率上升了0.23%,总资产收益率的下降和所得税率的上升对净资产收益率带来的是负面的影响。 补充指标: 净资产现金回收率有一定的提高,说明公司在盈利增长的同时盈利质量有一定的 (二)资产经营盈利能力分析

分析对象: 因素分析: ⑴总资产周转率的影响:(0.84-0.80)*5.51%=0.22% ⑵销售息税前利润率的影响:(4.78%-5.51%)*0.84=-0.61%分析结果表明,2009年的总资产报酬率较上年降低了0.42%,由于总资产周转率提高的影响,使得总资产报酬率提高了0.22%;而销售息税前利润率的降低使得 总资产报酬率下降了0.61%,否则,总资产报酬率会有更多的提高? 补充指标: 与08年相比,全部现金回收率有少量的提高,说明盈利质量比较稳定 (三)商品经营盈利能力分析 收入利润率分析表 由表中可以看出,太极集团2009年比2008年的营业收入利润率、总收入利润率、销售净利润率都有小幅提高。营业收入毛利率有较大幅度的上升,上升了2.12%, 但是,销售息税前利润率降低了0.73%,表明企业的营业成本控制的较好,从而使得毛利有大幅的提高,但是期间费用的大量增加使得销售息税前利润率降低了0.73%,其中因为增加了养老保险基数,管理费用大量增加,所以可知本公司的经营盈利能力还是比较好的。

三家药业公司财务报表研究报告

【最新资料,WORID档,可编辑】 分析研究对象 西南药业、中新药业、同仁堂的主要经营情况 行业分析: 基本药物降价,严重影响普药利润,如不再按最低价中标,药企利润将有所改善。通胀的 大背景影响下,药企生产成本上升。市场上同类药品众多,必须具有自己的特色,有效降低成本,才能立足。

老龄化的状况使得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同时消费升级的存在也是行业发展的助推器。对医药需求的增长将为医药行业开启很大的发展空间。未来中国老龄化将进一步加剧,医药类企业迎来了成长的黄金十年。 西南药业是西南地区普药行业龙头,今后随着国家医疗改革的深入,将长期受益医改,控股公司太极集团控股的三家医药上市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资源浪费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三家公司的再融资功能,未来有整合的需要。中新药业的速效救心丸地位突出,拥有达仁堂、乐仁堂、隆顺榕等多个中药老字号品牌,并涉足保健品行业。同仁堂是享誉中外的中药百年老字号,六味地黄丸等名牌产品众多,并依托品牌发展保健品、化妆品等领域,未来前景广阔。 西南药业 1、历史沿革 经重庆市体制改革委员会渝改委(1992)34 号文批准,由西南制药三厂于1992年5 月进行股份制改造,同年11月9 日正式成立。成立时股本为6,561 万股,其中国家股4,741 万股,法人股100万股,个人股1,720 万股。1993年7月,公司股票获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 市。 2、经营范围 生产、销售(限本企业自产)片剂(含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激素类)、胶囊剂(含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颗粒剂、粉针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冻干粉针剂、大容量注射剂(多层共挤输液袋、玻璃输液瓶)、小容量注射剂(含激素类、抗肿瘤类)、口服溶液剂、糖浆剂、酊剂、软胶囊剂、滴丸剂(含外用)、原料药、麻醉药品、精神药品、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有效期至2015 年12 月21 日),销售化工原料(不含化学危险品)、包装材料。经营本企业自产产品及技术的出口业务和本企业所需的机械设备、零配件、原辅材料及技术的进口业务,但国家限定公司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及技术除外(按资格证书 核定的事项从事经营)。房地产开发。 3、公司优势 西南药业是西部最大的西药生产企业和西部地区唯一的麻醉药品定点生产基地。经过60 多年的奋斗,西南药业目前已进入发展的快车道。伴随着医改的步伐,公司存在的优势将帮助实现更快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