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务谈判礼仪研究综述

国际商务谈判礼仪研究综述
国际商务谈判礼仪研究综述

国际商务谈判礼仪研究综述

摘要

国际商务谈判礼仪是国际商务谈判获得成功的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由于国际商务谈判具有国际化、跨文化性、复杂性和政治干预性等特点,国际商务谈判礼仪比一般谈判礼仪复杂,既包括一般的商务谈判中所涉及到的一些基本谈判礼仪,也包括在国际谈判中涉及到的一些特殊礼仪。其中,中西方国家由于文化差异较大,所以受到文化差异的影响,其在礼仪方面也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包括在称谓、见面礼仪、宴请礼仪、禁忌和女士优先等五个方面的差异,本文还选取了几个典型的国家,德国、美国和日本,通过对这三个国家的礼仪进行分析,以实例进行论证分析。

关键词:国际商务谈判礼仪基本礼仪特殊礼仪文化差异典型国家礼仪

1国际商务谈判礼仪定义

1.1商务谈判礼仪

根据金正昆老师的解释,商务礼仪就学理而言可以被定义为商务工作人员在其商务活动中所应恪守的行为规范。从内容上讲,商务礼仪由主体、客体、媒体和环境四个基本要素组成。主体指商务礼仪的操作者和实施者。客体指商务礼仪的对象,为商务礼仪的承受着和指向者。媒体指商务礼仪所依托的一定得媒介。环境指商务礼仪得以实施的具体的时空条件。由上述的四个基本要素所构成的商务礼仪有两个具体的内容:其一,律己规律,指对商务人员自身的言谈话语、举止行为、仪止仪表和穿着打扮之间的要求;其二,敬人之道,指商务工作人员在面对谈判对象时进行交际和应酬的技巧,具体设计到工作人员的方方面面。

1.2国际商务谈判礼仪及区别

根据上述的商务谈判礼仪的介绍,我们可以推测国际商务礼仪的特点,其本质也是一个谈判,所以上述的一些基本特点不会变化。但在国际商务中,国际商务谈判有一下几个特点:首先是国际化。国际化是国际商务谈判最大的特点。国际商务谈判的结果将导致资金和资产的国际间流动,所以国际商务谈判中应该遵循国际商法和国际法惯例。第二个特点是跨文化特点。不同的谈判者代表不同的文化,经济阶层和政治背景。第三个特点是复杂性。在国际商务谈判里,不仅仅是谈判者本人的因素,其他因素会使得国际谈判变得更加复杂。比如:语言差异,沟通方式的差异以及时间和空间观念上的差异。第四,政府也是影响谈判结果的主要因素。正是由于国际商务谈判具有上述的几个特点,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谈判礼仪就显得更加有意义和复杂化,文化差异和国际法律法规则是约束我们礼仪的一些主导因素。

2国际商务谈判礼仪作用和基本操作

2.1国际商务谈判礼仪作用

影响商务谈判成功的因素很多,但是很显然,礼仪在一个谈判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从其功能来看,它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作用:其一,提高工作人员的自身修养;其二,没花自身,给人留下好的印象;其三,促进商务交往,改善人际关系;其四,反应自己所在

集体、社会甚至是国家的整体面貌。

2.2国际商务谈判礼仪基本操作

既然商务礼仪如此重要,我们就应该在商务谈判中坚持遵循商务礼仪的基本规范。从其操作上来看,我们首先是要坚持正确的商务礼仪理念,而其基本理念则是“尊重”,就这个理念来说,我们需要注意两点,第一是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要尊重谈判对象、谈判对象所在单位和国家,也要尊重自己、自己所在的单位和国家,做到不卑不亢;第二是积极调整心态,坚持“接受他人”、“换位思考”和“和而不同”;此外,我们还需要掌握一些基本有效的礼仪方法,包括明确“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的行为等等。

3国际商务谈判基本礼仪

3.1外表礼仪

关于外表礼仪,有三个传统的标准,符合传统,区分场合,最大程度地利用优势。

3.1.1 选择合适的着装

外表礼仪是国际商务谈判中最基本的礼仪。体面着装不仅是外观美丽,而且也代表着高品质和受人尊敬。对于男性,他们应该穿商务装,并且戴领带。对于女性,职业装是最好的选择。有一件事情女性需要注意的,那就是不要佩戴太多的珠宝首饰。

3.1.2 选择合适的化妆品与发型

毫无疑问,奇怪的发型,浓重的化妆,过多的首饰都将破坏商务人士的形象。比如当与外国人接触的时候,一般需要脱掉大衣,手套和帽子。此外,佩戴墨镜不是很好的主意,除非你的眼睛出了问题。

3.2会议礼仪

3.2.1 握手的力量

在中国,人们握手用的力量一般不大。而在欧美国家,握手用力不大会被认为软弱无力和缺乏自信的表现。

3.2.2 握手的时间

握手的时间既不能太短也不能太长。一般的,国际上握手时间一般为三秒钟即可。当然也有例外的时候,比如当签署一份重要的协议或者谈判成功的时候,握手的时间可以比往常显得长一些。

3.2.3 握手时候的行为

Hans 声称当你和其他人握手的时候,微笑是普遍的一个行为(Hans 112)。当你和其他人握手的时候,要看着别人的眼睛且要面带微笑,而不是盯着别人看。当然在有一些国家,人们压根就不握手。比如:在日本人们见面时鞠躬;在泰国人们见面时双掌相合;法国人在见面时则喜欢亲吻。

3.3行为礼仪

3.3.1 从容和得体

每一个谈判者应该明白,在对方的眼睛里,他们代表着自己的国家。所以谈判者的语言和行为应该要从容和得体。Frank. L. Acuff 是一名美国的谈判专家,他说:in the international negotiation, a company is judged by the negotiator’s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personal training, not by the scale and the credit of his company.”(Acuff 98)

3.3.2 入乡随俗

行为礼仪的首要标准是:入乡随俗。地球上的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宗教,语言,文化和习俗。所以,要实现成功的谈判,就要学习他国文明。这样有利于国家间的沟通,显示对外国友人的善意和友好。

3.3.3 谈话的要点

首先,在谈话的时候,有一些体态语是合理的行为。但是体态语不要太多。不要用手指着别人。谈判者之间的距离不要太近也不要太远。第二,如果你要参加别人的谈话,要说对不起。不要光顾着听别人说话,也要发表自己的意见。如果确实需要发言,那就先等待。如果有人愿意和你说话,要主动配合别人。如果有急事要离开,也要说对不起。第三,在社会交往中,给别人发表意见的机会。当别人发言的时候,你也要发表自己的看法。第四,在谈话的时候切忌三心二意,切忌不停地看手表或者看其他的地方。心不在焉是谈话时候不妥的行为。最后,不要批评长辈和高级别官员,也不要谈论他国的国内政策,也不要嘲笑他人。总的来说,在跨文化的社交谈话中可以接受的话题有:天气,新闻,商务等

3.4 言语礼仪

成功的业务来源于成功的谈判,而后者需要优雅的礼仪。

3.4.1 听多说少

“听多说少”是一个重要的原则。合格的谈判者会将超过50%以上的时间放在聆听对方的谈话上。当他们听取谈话的时候,他们会分析,有时候会提问来确保他们领悟了谈判对方的意图。Zhao Yulian, 一个著名的谈判专家,建议使用“听取”这个词来描述聆听别人的谈话。L: look, look at the person you are talking to. I: interesting, use some body language to show you are interesting, such as nod, smile or lean over. S: sincere, give sincere response, pay attention his/her words. T: target, target at the talking theme. E: emotion, control your emotion, don’t be angry when hear fulsome words. N: neutral, avoid bias. (Zhao)

3.4.2 表达尊重与理解

在谈判开始前,谈判者可以就谈判对方的心理和态度做一些研究。尝试着去了解谈判对方的语言习惯,教育和人生经历。

3.4.3 及时证实

谈判者要学会迅速抓住机会,及时证实对方的观点。被双方证实的东西会给谈判带来正面作用。因为这个事件缩短了谈判双方的距离,有利于建立和谐的谈判关系。

3.4.4 友善的态度和得体的语言

自然和自信是谈判所需要的。过多的身体语言并不是必需的。如前所述,不要谈论对方不喜欢的话题或者批评长者与高管。可以选择的话题如天气,新闻等等。

3.4.5 注意语音,语调和音量

当表明意见的时候,语音,语调要适当。音量不要太大,也不要太小,以谈判双方能够顺畅交流为标准。

4国际商务谈判特殊礼仪

4.1中西方文化差异

4.1.1 价值观

在中国传统观念中,人生的价值都是体现在它的社会价值之中,重视社会价值,否定个人的自我主体性,人生的道义往往与“忘我”相联系。汉语中有“光宗耀祖,显赫门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为公”等字句,都是这一观念的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总是把个人或自我放在社会关系中去考察,从社会价值出发判断评定个人价值,而不是从个人出发构建社会价值。它所追求的是一种群体和谐、稳定的伦理道德社会,个人不能脱离社会,个人有个性,应该弘扬个性,但个人永远不能置于国家、集体之上。这种非自我主体性的价值观念与西方的以自我为核心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念大不相同。

西方文化中,个人是社会的本位、目的和核心,追求个人利益的能动创造性是社会进步的内在动力,因此,应将个人利益置于高于一切的位置。他们主张利己主义、个人英雄主义和自由主义,主张个人具有最大全力满足自己物质利益和精神享受的权利,主张个人具有自己生活上的隐私权。

4.1.2 时间观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对时间的认识是一种环形时间观念。道家思想认为,万事万物都出于“道”,经过生长变化之后又都复归于“道”。在道家思想中,生命都有一死,但死不是绝对的,它只是宇宙生命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在“道”的展开过程中,先是逝,是远,最后是反,反也是返,即回到本原的道中。宇宙生命是一个大循环,个体生命之死,只是回到宇宙整体生命这个大熔炉中,投入整体的生命再造之中。阴阳五行说认为,阴和阳的相互推移和相互转化,导致了昼明夜暗交互轮回,春暖、夏暑、秋凉、冬寒周而复始,以及六十甲子为一个周期的气运变化。这些以阴阳交替盛衰为根源的循环过程,就形成了自然界的时间结构。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中国人使用时间比较随意,灵活性较强,可以随意支配时间,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中国人不重视预约,有时即使预约,也不严格遵守约定时间。

与东方人环形时间观念不同,西方人信奉的是线形时间观念,认为时间是一条有始有终的直线。他们使用时间非常精确,做任何事都严格按照日程安排,时刻保持着一种对时间的“紧缺”感。

4.1.3 语言习惯

在中国,保持低调、谦虚是一种美德,所以对别人的赞扬总是自谦,如“哪里”、“不好”、“不行”、“还不够”等,而这不符合西方文化传统,特别是美国。虽然这在中国文化中合情合理,但他们把这种过谦视为自卑,在人面前显示自己是无能之辈。中国人讲究贬己尊人,把自己的家叫“寒舍”,自己的作品叫“拙作”,称对方为“您”,对方的意见为“高见”、“宝贵意见”。而英语中的敬语和谦词则非常少见,在英语环境里,不管谈话的对方年龄多大、辈份多长、地位多高,you就是you,I就是I,用不着像汉语那样用许多诸如“您、您老、

鄙人”等敬谦语。我们在国际商务活动中经常遇到的情况是面对别人的赞扬和祝贺时,中国人常会说出一连串的“哪里,哪里”、“您过奖了”、“我做得不好”、“不行,不行,还差得远呢”等自谦语。这往往使他们因为自己的话被直言否决而感到中国人不讲礼貌。因为,在西方文化里,夸赞人家的人总是希望对方对他的赞扬做出肯定的评价和积极的反应。西方人在听到别人的赞扬时,总是毫不犹豫地说声“Thank you”,这在中国人看来显然是堂而皇之的接受了别人的赞扬,是非常不谦虚的。

4.1.4 非语言习惯

中西文化差异也大量存在于非语言习惯之中。商务活动中,举手投足之间往往都能反映出不同的文化特性。通常,非语言习惯包括手势语、身势语、目光语、体距等。现代商务礼仪中最常见的非语言习惯首推握手。在西方国家,两人握手后马上松开,两人的距离也随即拉开;而中国人为了表示热情和尊重对方,常常握住对方的手久久不放,还十分满足的闲谈消磨时光,有时还往往拍打对方的肩和背,对此西方国家的人会觉得就窘迫不堪,他们认为体距太近会显得过于亲密。

耸肩,也是许多西方国家常见的身体姿势。他们在耸肩时,常常表示“有什么办法呢?”、“我不知道”、“无能为力”,而在中国我们在表述上述意思时只是摇头或摆手。

在听别人谈话时,中国人总是习惯于默默地听着,并且认为此时提出问题打断别人讲话时非常不礼貌的,是不谦逊和爱挑剔的一种表现。而西方国家的人则对此感到非常疑惑,认为你这样做表示你没有好好听,要么就是厌倦和生气了,这时他们会不高兴的一再重复。因为在西方国家如美国,他们在听别人讲话时总是不断做出各种反应,提出各种问题。

4.2谈判礼仪差异

去中西礼仪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称谓与称呼、宴客、中西禁忌习俗及女士优先礼仪等五个方面:

4.2.1文化称谓与称呼礼仪的差异

英汉两种文化在这个问题上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在汉语文化中,称谓是分析性的,而在英语文化中,称谓是模糊笼统的。一个英语词cousin 、aunt 和uncle可以对应八个不同的汉语称谓。在称呼问题上,汉文化一向认为小的、年轻的必须尊敬老的、年长的。我们常说老张、李老、老先生、老太太、老人家、张大嫂、李大妈等,都是表示尊敬的称呼。而在英语文化中,除正式场合称先生、太太、小姐之外,相识的人之间无论年龄大小,皆可直呼其名,并认为是一种关系亲密的表示,即使年龄悬殊的人之间也这样称呼,并没有唐突或不礼貌的感觉,这与中国的礼节习惯完全相反。中国孩子要是对父母、祖父母,学生对老师直呼其名,那一定会被认为是十分无礼。在西方,“老”是虚弱、老朽、不中用的代名词,

称别人为“老”则是一种轻视无礼的表现。

4.2.2见面礼仪的差异

中国人见面握手时身体微微前倾为礼,特别是与上级或贵宾握手时,要恭敬地微欠上身表示尊敬,而西方国家认为这一动作显得过于卑贱。中国人往往喜欢用双手相握或右手紧握,左手抓住或拍打对方的肩或背,甚至搂着别人的脖子表示态度热情和尊重对方,英语国家的人对此深感厌恶,认为他过于亲密,表现出明显的虚伪和不真。中国人见面经常问“你吃了吗?去哪了?干什么去?”。西方人对此非常困惑,有时甚至愤怒,认为干涉了他们的私事

4.2.3 宴客礼仪差异

中国人在餐桌上以劝酒劝菜为礼貌,劝客人多吃些多喝些,方显主人的热情好客,而西方人决不会勉强别人,客人往往随女主人动作。主人一般询问客人是否想喝点什么,客人应如实回答,客人如果谢绝,主人也不再勉强。中国人则会主动倒茶或拿饮料,且要不断加茶。西方人以喝完为礼貌,面对主人不断加茶,往往不知所措。殊不知中国人的习惯是不能让杯子空着,客人杯子空着说明主人没招呼好客人。

4.2.4 禁忌习俗差异

在西方,询问别人的年龄、工资、婚姻、恋爱等都是大忌,隐私被认为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而在中国,这些却是经常交谈的话题,人们不会感到不快或反感。登门拜访一般是先应预约,突然造访是社交禁忌。应邀吃饭,英语国家客人以准时或晚到几分钟为礼貌,提前到达则不仅为失礼也会让女主人措手不及,中国人习惯提前几分钟到达以示尊敬。西方人特别忌讳“3$”这个数字,因为他们的救世主耶稣于4$日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人们据此产生了对4$的恐惧和禁忌,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和工作中想方设法避开4$,宴客避免4$人同坐一桌,门牌、房间号、楼房避免标号4$。但在汉语文化里,“十三”却集“美恶于一身”,它既表示“爱抚,亲昵”,又表示“鄙视,轻视”。中国人最忌讳的数字是“四”,因为它与“死”同音。

4.2.5女士优先礼仪

女士优先在西方和国际交往场合仍是广泛遵循的原则。在跨文化交际中无视这一原则是严重的失礼行为。在正式交际场合中,男女首次相识是否握手要由女士决定(除非男士地位极高或年龄极大),在室内握手时,除女主人外,其他女士一般不起立。现代交际场合中“女士优先”的礼仪还有诸如进出门让女士先行,上下电梯、汽车或进出门,男子主动为女士开门等。对于西方人的这种女士优先礼仪中国人很不习惯,中国人的两条优先原则是老、弱、病、残、孕优先和上级、长辈、贵宾优先。中国人之间没有女士优先的礼俗,相见是否握手

要由上级或长者决定,在室内握手时,女士也必须起立。

4.3典型国家谈判礼仪

4.3.1德国礼仪

4.3.1.1着装

在德国, 男士宜穿着背心三件式西装,女士则穿裙式服装。一般来说, 德国人的服饰民族色彩并不明显。可是, 有几个地区在服饰方面却很有特点, 比如男士帽上插有一枝羽毛。

4.3.1.2认真的办事态度

对工作严肃认真, 一丝不苟是德国人的一大特点。他们在社交场合举止庄重, 讲究风度。这不光体现在穿着打扮上, 也体现在言语举止上。

4.3.1.3独特的待人接物

德国人比较注重礼节形式, 他们在待人接物上所表现出来的独特风格, 往往会给人以深刻的印象。随着国际间的频繁交往, 在德国社交场合与客人见面时, 一般行握手礼。与德国人握手时必须注意两点一是握手要用右手,伸手动作要大方, 且握手时务必要坦然地注视着对六二是握手的时间宜稍长一些, 晃动的次数宜稍多一些, 握手时所用的力度宜稍大一些。如果对方身份高, 则须得他先伸手, 再与之握手, 而与熟人、朋友和亲人相见时, 一般行拥抱礼。

4.3.1.4讲究的送礼风习

在商务交往中, 送礼之习非常风行。应邀到德国人家里做客, 最好带点礼品。按照德国送礼的习俗, 送高质量的物品, 即使礼物很小,对方也会喜欢。在德国不兴厚礼, 一瓶香水、一条领带、一张贺卡、自制的蛋糕等都是送人的最好礼物。但不宜选择刀、剑、剪、餐刀和餐叉, 以免所送的礼物伤害到你们之间的友谊。德国人对礼品的包装纸特别讲究, 忌用白色、黑色或咖啡色的包装纸装礼品, 更不要使用丝带作外包装。

4.3.2美国礼仪

4.3.2.1着装和见面

要讲究服饰, 注意整洁, 穿粉西装较好, 特别是鞋要擦亮, 手指甲要清洁。美国商人较少握手,即使是初次见面, 也不一定非先握手不可, 时常是点头微笑致意,礼貌地打招呼

就行了。男士握女士的手要斯文, 不可用力。如果女士无握手之意, 男士不要主动伸手, 除非女士主动。握手时不能用双手。上下级之间,上级先伸手握手。长幼之间, 长者先伸手握手。主宾之间, 主人先伸手。男性之间,最忌互相攀肩搭借。美国人谈话时不客欢双方离得太近, 习惯于两人的身体保持一定的距离。一般应保持120至150厘米之间, 最少也不得小干50 厘米。在美国, 12 岁以上的男子享有“先生”的称号, 但多数美国人不爱用先生、夫人、小姐、女士之类的称呼, 认为那样做太郑, 其事了。他们容欢别人直接叫自己的名字,并视为这是亲切友好的表示。奖国人很少用正式的头衔来称呼别人。

4.3.2.2访问

访问前,必须先订约会时间, 最好在即将抵达时, 先通个电话告知。共国人热情好客, 那怕仅仅相识一分钟, 你就有可能被邀请去看戏、吃饭或出外旅游。但一星期之后, 这位朋友很可能把你忘得一千二净。

到美国人家去登门拜访,冒然登门是失礼的,必须事先做好约定。就是给亲朋好友送礼, 如果他们事先不知道的话,也不要直接敲门, 最好把礼物放在他家门口, 然后再通知他自己去取。应邀去美国人家中做客或参加宾会,最好给主人带上一些小礼品,如化妆品、儿童玩具、本国特产或烟酒之类。

4.3.3日本礼仪

4.3.3.1着装

在商务活动中,日本人很注重着装行为的得体。男士要留短发,西服革履,衬衫不要透明,领带要尽量是条文或水珠式花纹的等,要戴手表不要用手机看时间。女士的头发不要遮住脸,西服套裙,裙子要遮过膝盖,衬衫看上去要高雅有品位,首饰不要过于招摇,戒指只能带一个,尽量要穿无带、无扣儿的皮鞋等。

4.3.3.2肢体行为

日本人在商务活动中的肢体行为更讲究:(1)初次见面见面时,与对方之间的距离要留有鞠躬的空间,因为日本人鞠躬是非常常见的礼节. 如果距离太近会让人感到尴尬或使人感到不重视对方。(2)日本人的鞠躬礼,特别是女性,有45度角的深鞠躬, 有30 度角的普通鞠躬, 还有15 度角的轻鞠躬。鞠躬时手指要并拢,男性双手要靠紧裤线,女性双手靠前自然下垂。(3)交换礼物时不要用一只手,要手指并拢双手奉上。送礼物时一定要避免让对方过来取礼物,应该走近接受者做到接受者很轻易就能收到礼物,这样才能表现出真诚,才能达到心心相通,拉近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目的。( 4 )与对方寒暄或交流时要表情自然,要用心去和对方交流,如若不然不管你用多么郑重的语言或用再多的敬语都是无济于事的。另外,在交流时目光要保持在对方头顶到脖颈之间,不能顾左右表情懒散,这样给对方的感觉好像

是心不在焉,不会达到谈话或谈判的真正目的。( 5 )在商务活动中,与人交流时双手不要插在裤兜里,或者歪着头显示出趾高气扬的样子,这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一定要做到恭恭敬敬、彬彬有礼。(6)日本人在吃饭、商务谈判或会议当中的座位也是有一定讲究的,座次常常分为“上座”和“下座”。上座在“床の間”的前面,下座在挨近房门的位置。一般情况下,上级、长辈等地位高的人在上座。

4.3.3.3语言

无论在职场或是在谈判活动中,日本人常常使用敬语进行交流,注重“待遇表现”。敬语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尊敬语、谦让语和郑重语。尊敬语用于对方或第三者的行为、事物、状态等,以抬高其身份。谦让语用于自己一方指向对方或第三者的行为、事物等,以抬高所指向对象的身份。郑重语表示对谈话或写作对象的礼貌。日语口语表达特点之一就是根据说话人和听话人、进入话题中的人物之间权势关系和亲属关系等,来选择得体的语言表达,日语中一般叫做“待遇表现”。“待遇表现”是日语敬语的一个重要部分,是语言上的一种定型表达方式。

5国际商务谈判礼仪启示

5.1礼仪是实现人际交往和谐的前提和保障

现代社会人际交往形式更多,内容更复杂,但是作为维系人与人关系和谐的根本因素并没有变化,人与人关系和谐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之上。人与人关系和谐需要一定的社会礼仪作为黏合剂与润滑剂,在跨文化交际中更是如此。礼仪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及个人的素质,是人们跨文化之间有效沟通的前提和保障。

5.2 礼仪的差异源于不同的文化内涵

礼仪在历史演绎过程中都或多或少的带有本土文化的特征,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不仅要承认差异的存在,而且要理解和重这些差异。跨文化交际成败的关键在于正确对待文化差异,对异质文化的理解与尊重是避免文化冲突、实现平等交往、成功合作的必要条件。有意识地学习和比较不同文化中礼仪的差异,深刻领会其文化内涵,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对他文化的适应力,能帮助我们预测对方的交际行为,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从而提高交际效率。

5.3对待文化要求同存异

在跨文化交流中要善于探寻文化的互通性,发掘不同文化中所存在的相近或相似的观念,加以现代化的阐释,达成相互间的认同,从而建立一种互补互存的和谐关系。人人都有爱和被爱的心理需求,“爱”贯穿在不同文化的观念中,是中西文化传统都可以接受的普遍原则。在跨文化交际中,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情况和各种关系时,平等友善的理念应贯穿交际行为的全过程。对于礼仪文化中诸如此类的共性,我们应予以充分的发掘,使其成为多元文化展开交流、对话、商讨,进而达到求同存异和谐发展的坚实基础。正视差异,求同存异,保持积极的沟通心态,实现文化认同。在努力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的同时,注意吸收西方优秀的文化成果,丰富更新自己的传统文化,正确对人,正确待己,相互尊重,平等交往,只有这样,才能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 BRENNAN, LYNNE.Business Etiquette for the 21st Century.New York: NATL BOOK NETWORK,2004

[2]BUCKNALL,KEVIN B.Chinese Business Etiquette and Culture.New York: REPLICA BOOKS,2002

[3]SABATH, ANN MARIE. Business Etiquette in Brief. Oxford:ADAMS MEDIA CORP,1993

[4]顾诚.商务礼仪大全[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5

[5]憨氏.时尚商务礼仪[M].北京: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7

[6]姜桂娟.公关与商务礼仪[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7]杰勒德.I.尼尔伦伯格.谈判的艺术[M].上海: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86 [8]金正昆.商务礼仪[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9]吕维霞,刘彦波.现代商务礼仪(第 2 版)[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

[10] 金正昆. 商务礼仪简论[A].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北京.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C]. 2010年1月(第20期)

[11] 蔡金昌. 从日本文化角度解读日本商务礼仪. 北华大学外语学院. 商业现代化 [C]. 2009年12月(第597期)

[12] 刘英瑞王晓芬.跨文化交际中的商务礼仪行为差异[A].石家庄铁道学院.商务文化[C]. 2007年第9期

[13] 尚千琳. 美国之商务札仪[A]. 商务文化[C]. 2006年第6期.

[14]李雅静,王蕊.文化差异对商务礼仪的影响[A].青岛教育学院学报[C],2002年,(9).

[15] 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年.

[16] 张佳. 浅析国际商务谈判中的礼仪[A].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商务外语系. 科技信息[C].

《国际商务谈判》教学大纲

《国际商务谈判》教学大纲 (学分 3 ,总学时 32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国际商务谈判》是国际贸易专业的核心课程。本课程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较丰富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能熟练地运用国际商务谈判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在经贸、外事、文化等相关部门从事实践,教学等工作的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复合型人才。 二、课程讲授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 第一章国际商务谈判概述 2学时 教学目标:弄清谈判,国际商务谈判的含义。全面了解和把握国际商务谈判的特征。了解商务谈判的基本类型。掌握国际商务谈判的基本程序及各个阶段和环节的主要内容。把握商务谈判的PRAM模式。 第一节国际商务谈判的概念和特征 一、国际商务谈判的概念 二、国际商务谈判的特征 第二节国际商务谈判的构成与类型 一、国际商务谈判的构成 二、国际商务谈判的类型 第三节国际商务谈判的基本程序与管理模式 一、国际商务谈判的基本程序与管理模式 二、商务谈判的管理模式——PRAM模式 第二章国际商务谈判理论 2学时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谈判的经济学、心理学理论基础,整合型谈判模式与双赢原则、博弈论与诚信原则、身份理论、社会作用理论、场理论、理性选择理论和转化理论。 第一节商务谈判的经济学理论 第二节商务谈判的心理学理论基础 一、不同需求层次的人有着不同的心理活动 二、贯彻心理原则的措施 三、谈判中需要注意的一些心理因素 第三节整合型谈判模式与双赢原则 一、双赢中“赢”的概念(成本效益分析) 二、兼顾双方利益的做法和策略 第四节博弈论与诚信原则 一、商务谈判中的诚信原则 二、博弈论在诚信问题中的应用 第五节其他理论 一、身份理论 二、社会作用理论 三、场理论

《商务谈判中英语的重要性》

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手册 学校_____无锡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___ 班级____ 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学生_____ 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 ______________

1、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专业____商务英语_____ 班级___ _____ 学生姓名____ ______ 一、论文选题:_______《商务谈判中英语的重要性》____________ 二、主要参考资料: 1.薛正花,《浅谈商务英语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运用》,《商场现代化》,2010年16期; 2.张景伟,《国际贸易谈判中商务英语的应用策略》,《期刊》,2009年12月; 3.毛帆陵,《浅论商务谈判中语用技巧的重要性及其运用》,《科技信息》,2011年20期; 4.初胜华,《商务英语谈判中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及策略》,《商场现代化》,2008年8期; 5.吕晓轩,《探析商务谈判英语的语言策略》,《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23期; 6.王晨倩,《模糊语在商务英语中的语用功能与策略分析》,《法制与社会》,2008年18期。 7.郑洁,《论商务英语谈判中商务文化意识的体现》,《商场现代化》,2010年1期 8.刘园,李魁,郑毅,《国际商务谈判》(第二版)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年。 三、论文的主要内容: 本课题主要讨论商务谈判中英语的重要性,对商务英语专业大专生来说,难度中等,用5000左右字可以把本论题阐述完整。本课题要求具备一定对商务英语学习的实践和体会,掌握英语翻译能力培养的策略。具体内容包括: (一)、商务英语的重要性 1.商务英语谈判中增强说服效果的技巧 2.商务英语谈判中商务文化意识的体现 (二)、商务谈判的重要性 1.英语条件句在商务谈判中的作用 2. 商务谈判中英语的技巧 四、毕业论文进度安排: (一)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开题阶段(2012年2月~2012年3月20日) 本阶段工作主要包括: 1.系部确定、公布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指南; 2.学生选题; 3.教研室根据学生选题确定指导教师; 4.指导老师填写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并下达给学生;

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行为礼仪

、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行为礼仪 在商务谈判中,行为礼仪包括见面时的行为礼仪和交谈时的行为礼仪。前者包括致意、握手、递接名片等,后者包括坐姿、手势、面部表情等。 1.见面时的行为礼仪 由于多数谈判者双方的交往还只是初级交往。谈判者没有机会也没有必要对对方进行深入了解。因此,得体的见面礼仪可以给对方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1)致意。致意是以动作来示意问候的礼节,可以用于各种场合打招呼。在较为正式的场合,当长者或尊者来或是离开时,一般使用站立致意的方式。而在不适宜交谈的场合、与相识者在同一地点多次见面或者是与仅初次之交者,只需要点头示意即可。 (2)握手。握手是日常交往中的常见礼节,也是商务谈判中不可缺少的礼仪之一。谈判者双方,不需语言,双手一握,便可传递热情,拉近距离。握手需要先了解次序,一般来说,主人、年长者、职位高者以及女士先伸手,也就是说遵循尊者先伸手的原则。其次,握手还需要坚定有力,有力的握手除了可以表达热情、信任或感激之情外,还可以表明敢于承担风险和敢于负责任的风格。 (3)递接名片。谈判双方递名片是经常发生的动作,对于初识者,在经人介绍之后,应随即取出并双手捧交给对方;而在熟人之间,则可以在告辞时递交。递交名片时,应该面带微笑,动作要显出虔诚大方,自然从容。在接受他人的名片时,一定要用双手接受,并恭敬地表示感谢。接过之后,还要仔细地看一遍,以表示对对方的尊重。 2.仪态礼仪 交谈是谈判过程的主要部分,在交谈期间保持各种行为连续一致的礼仪是一名合格的所必须做到的。 (1)坐姿。坐姿的基本要求是端正稳重、文雅自然。谈判者轻稳坐下后,应保持上体挺直,头部中正,两肩平正放松,两臂自然弯曲放在膝上或者椅子或沙发的扶手上。两腿自然弯曲,两脚平落地面。当然,男女之间由于文化风俗以及穿着服饰等的原因坐姿也不尽相同。 (2)手势。手势是人们在交谈中用得最多的一种行为语言。手势礼仪对谈判的气氛可以起到很好的烘托作用。不同的手势给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比如,伸出并敞开双掌会给人以一致、诚恳的感觉,而谈话时掌心向上则表示谦虚、诚实不带有任何威胁性。有些手势会给人以不好的感觉比如食指伸出,其余手指紧握,呈指点状,这样的手势表示教训镇压等,有很强的威胁性。还有,双手紧握或不断玩弄手指会使对方感到你缺乏信心或拘谨,这些手势都是不恰当的,谈判者应该尽量避免。 {3)表情。在所有的行为语言中,人们的认识最接近的就是面部表情。老练的谈判者不会忽略对方面部任何一丝一毫的信息。从行为礼仪的角度分析,面部表情最佳的状态就是微笑。微笑,应该发自内心,自然坦诚。微笑来自于快乐也能给自己和别人带来和创造快乐。作为一名商务谈判者,应该时时把微笑写在脸上。在微笑中,还要注重目光与目光的交流,真诚的目光与微笑会给对方留下良好的印象和感觉,使整个交谈融洽、和谐3.谈判礼仪的运用 商务活动的过程,就是双方交谈的过程。任何成功的商务活动,都是双方交谈的结果。

浅谈国际商务谈判中的礼仪及重要性

浅谈国际商务谈判中的礼仪及重要性 摘要: 国际商务谈判由于本身的商业性,涉外性和正规性,对礼仪方面有着一些特殊的要求。商务礼仪会影响到双方的修养,身份,能力等方面的评价,甚至影响到谈判的结果。因此商务礼仪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合理地使用商务礼仪可有助于谈判的顺利进行。因为中西方存在文化差异,影响国际商务谈判,应注意谈判过程中礼仪的正确使用。 关键词:国际商务谈判商务礼仪礼仪文化差异 引言: 在国际贸易与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商场就如同战场,各行各业之间、企业之间,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寸利必争,毫不相让。但商场又毕竟不是战场,这种竞争并不是真刀真枪、你死我活的拼杀,商场上的较量是文质彬彬地进行的。即使双方有争议、有矛盾,相持不下,一切言行也必须是彬彬有礼的。无论交易成功与否,注重礼仪都是十分重要的。可以说,礼仪在商务谈判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商务谈判礼仪的概述 礼仪是指在人际交往之中,自始至终地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完整行为。所谓商务谈判礼仪,就是指在长期的商务谈判交往过程中,满足迎合文化的适应性而形成的行为或活动的规范。 国际商务谈判礼仪的作用一是律己,二是敬人,三是反映国家的文明程度。所谓律己,就是用一定的礼仪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表现出良好的内在修养,不仅使自己充满自信,而且获得对方的尊重。所谓敬人,就是通过一定的礼仪,更好地向对方表达尊重,友好与善意,增进彼此的信任和友谊。所谓反映国家的文明程度,是因为国际商务谈判是跨国界的商务活动,它不仅仅是个体行为,而且是一个民族行为。得体的礼仪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明、文化程度和社会风尚。 2商务礼仪的重要性

国际商务谈判礼仪

国际商务谈判礼仪 来源:责任编辑:信息中心发布时间:2012-4-1 16:53:38 浏览218次 国际商务谈判礼仪是商务谈判活动中相互尊重的规范,学好商务谈判礼仪有助于谈判双方更好的沟通、协调和合作,更好的确定商机,获得营业额的高增长。国际商务谈判礼仪为您分析国际商务谈判礼仪案例,介绍谈判流程及常识。 国际上商务谈判礼仪案例 一、、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将要展开一场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国际谈判。为了创造一种融洽和谐的谈判环境和气氛,中国方面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领导下,对谈判过程中的各种环境都做了精心而又周密的准备和安排,甚至对宴会上要演奏的中美两国民间乐曲都进行了精心的挑选。 在欢迎尼克松一行的国宴上,当军乐队熟练地演奏起由周总理亲自选定的《美丽的亚美利加》时,尼克松总统简直听呆了,他绝没有想到能在中国的北京听到他如此熟悉的乐曲,因为,这是他平生最喜爱的并且指定在他的就职典礼上演奏的家乡乐曲。敬酒时,他特地到乐队前表示感谢,此时,国宴达到了高潮,而一种融洽而热烈的气氛也同时感染了美国客人。 成功原因:提前对谈判对象了解,投其所好获得成功。 二、、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北方某省一位县长亲自出面接待一住想到当地考察投资建立制药厂的外商。途中两人谈话投机,外商深深为县长的宏论所倾倒。通过初步考察了解,这位外商决定在该县投资。但是,当外商在参观即将被改造的该县原制药厂时,那位县长忽然一口浓痰涌上喉咙,再也憋不住了,“啪咯”一声吐在了厂门口。 这一行径,立即引起外商的厌恶,他马上反悔,提出收回投资承诺。事后,外商给县长写了一封语重心长的信::“您作为一县之长都这样没有修养,很难想像您的。“臣民”会是什么样子?建药厂是为了治病救人,而不讲卫生,则可能造成谋财害命的结果……" 失败原因: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知道个人就代表整个组织。 三、巴西一家公司到美国去采购成套设备,巴西谈判小姐成员因为上街购物耽误了时间。当他们到达谈判地点时比预定时间晚了20分钟。美方对此极为不满,花了很长时间来指责巴西代表不遵守时间,没有信用,浪费时间就等于浪费资源。对此巴西代表只能不停的向美方代表道歉。谈判开始以后似乎还对巴西代表迟到一事耿耿于怀,一时间弄得巴西代表手足无措,非常被动。 无心与美方代表讨价还价,对美方提出的很多要求也没有静下心来认证考虑就把匆忙把合同签了。等签完合同巴西代表静下心来,才发现自己吃了大亏,上了美方的当,但已经晚了。 失败原因:让对方感到合作不真诚,没有时间观念。 通过上述案例分析在国际商务谈判时有许多要准备和注意的事项,要不然稍一不小心,一不留意就造成了千古恨。

国际商务谈判文献综述与评析

刘俊. 国际商务谈判文献综述与评析[J].中外企业家.2010,(4) 国际商务谈判文献综述与评析 摘要:国际商务谈判具有跨文化性。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谈判者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谈判者各方的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交往模式、语言以及风俗习惯等各不相同,因此谈判双方的谈判策略、文化差异以及谈判中的用语都将对谈判是否能达到预期的目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国际商务谈判;策略;文化差异;语言 国际商务谈判是指处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商务活动当事人,为了满足各自需要,通过信息交流与磋商争取达到意见一致的行为和过程。本文将从商务谈判的策略、文化差异对商务谈判的影响以及国际商务谈判中语言的运用等三个方面进行综述与评述。 一、商务谈判的策略。商务谈判策略是对谈判人员在商务谈判过程中,为实现特定的谈判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方式、措施、技巧、战术、手段及其反向与组合运用的总称。它是一个综合性的战略部署,对谈判能否取得既定目标起着至关重要的先导作用。刘韶光(2008)将退让策略作为突破谈判僵局的一个重要策略,并且提出了目标最大化原则、刚性果断原则、时机恰当原则、清晰明确原则、互为弥补原则和灵活多变原则等六大原则来准确,有价值的运用好让步原则,进而避免和更加有效地突破谈判的僵局。张曦凤(2009)从谈判模式的角度出发,通过对传统阵地谈判模式、现代理性谈判模式和PRAM谈判模式进行了对比及其应用的研究,得出PRAM谈判模式因其在当代人们日常的谈判中的实用性以及和前两种模式相比所具有的优越性而被广泛接受和运用。从而将谈判模式的选择也看作是商务谈判策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刘韶光.如何把握商务谈判中的退让策略[J].蚌埠党校学报,2008,(3) 张曦凤.国际商务谈判中价格形成的博弈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08,(8)

国际商务谈判的概述

第一章国际商务谈判的概述 1、(概念和特点) 谈判的定义:参与各方基于某种需要彼此进行信息的交流,磋商协议,协调好相互关系,赢得自身利益的行为过程 商务谈判:为了协调,改善彼此的经济关系,满足贸易的需求,围绕标的物的交易条件,彼此进行信息交流,磋商协议达到的目的的行为过程 国际商务谈判:国际商务活动中,处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商务活动当事人为了达到某笔交易,彼此进行交流,就交易的条件进行协商的过程 2、国际商务谈判的特点:具有一般谈判的共性,以经济利益为目的,以经济利益作为谈判的组要指标,以 价格为核心;特殊性:即是交易的商洽,也是涉外活动,具有政策性;应按照国 际惯例办事;内容广泛;影响谈判的因素复杂多样。 3、(国际商务谈判的的类型) 主要类型:按参加的人数规模划分;利益的主体;双方接触的方式;谈判的地点;双方采取的态度和方 针(让步型,立场型,原则型);按谈判的内容; 4、(基本程序):准备阶段----环境因素的分析、信息的收集、目标对象选择、方案的制定、 模拟谈判;开局阶段;正是谈判阶段;签约阶段; 5、(PRAM模式):P—PLAN R—RELATIONSHIP A—AGREEMENT M—MAINTENANCE 模式的运转:依据四个步骤完成交易,PRAM把谈判看成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 这次交易的成功将导致以后交易不断成功。 第二章影响商务谈判的因素 1、(商务谈判的环境因素) 政治状况因素:国家对企业的管理制度---决定权、经济的运行体制、政治背景、政局稳定性、政府间关系 法律状况因素:该国法律的基本情况、法律的执行情况、司法部门的影响、法院受理案件时间、执行其他国家法律的裁决时所需要的程序。 2、商业习惯因素:企业的决策程序、文本的重要性、律师的作用、谈判成员的谈话次序、商业间谍的问题、 是否存在贿赂、竞争对手的情况、翻译语言的问题。 社会习俗因素:称呼及穿着、赠送礼品等 宗教信仰:政治事物、法律制度、国别政策、社会交往与个人行为、节假日和工作时间 财务状况因素:外债、外汇储备、货币自由兑换、支付信誉、税法情况 3、(商务谈判中心里因素) 个体心理:个性---性格、能力、素质;情绪;态度;印象;知觉; 群体心理:由两人以上组成、有共同目标、严明的纪律约束。 影响群体效能的因素:群体成员的素质、成员的结构、群体规范、决策方式、人际关系 发挥群体效能最大化:合理的配置群体成员、灵活选择决策程序、建立严明的纪律和有效的激励体制、理顺群体内部信息交流渠道 第三章国际商务谈判前的准备 1、(谈判群体的构成和原则)

国际商务谈判接待礼仪

国际商务谈判接待礼仪 国际商务谈判——接待礼仪 1、客人要找的负责人不在时,要明确告诉对方负责人到何处去了,以及何时回本单位。请客人留下电话、地址,明确是由客人再 次来单位,还是我方负责人到对方单位去。 2、客人到来时,我方负责人由于种种原因不能马上接见,要向 客人说明等待理由与等待时间,若客人愿意等待,应该向客人提供 饮料、杂志,如果可能,应该时常为客人换饮料。 3、接待人员带领客人到达目的地,应该有正确的引导方法和引 导姿势。 在走廊的引导方法:接待人员在客人二三步之前,配合步调,让客人走在内侧。 在楼梯的引导方法:当引导客人上楼时,应该让客人走在前面,接待人员走在后面,若是下楼时,应该由接待人员走在前面,客人 在后面,上下楼梯时,接待人员应该注意客人的安全。 在电梯的引导方法:引导客人乘坐电梯时,接待人员先进入电梯,等客人进入后关闭电梯门,到达时,接待人员按开的钮,让客人先 走出电梯。 4、诚心诚意的奉茶,我国人民习惯以茶水招待客人,在招待尊 贵客人时,茶具要特别讲究,倒茶有许多规矩,递茶也有许多讲究。 国际商务谈判——洽谈礼仪 除了说话,会谈是的体态和手势更是一种无形的语言,体态是一种身体语言,洽谈中,有人会有一些不经意的动作,它们能透露出 有关内心活动的有用信息。人在某种环境下,可以通过自觉的意识,在语言、语气等方面显示出强硬和雄辩,显示出信心十足,决不后

退,但因为内心并不踏实,没有把握,便在下意识中借助动作掩饰自己,平衡内心紧张和冲突。比如频繁的擦汗动作,抚摸下颁,敲击桌面等都反映心情的紧张不安。会谈时的距离和面部表情也是容易影响谈判的,会谈时双方间隔的距离往往受谈判进度的影响。人们之间的空间距离与心理距离联系密切,空间距离大小直接影响洽淡双方心理上的距离、一般情况下,人们交谈时,无论站、坐,都避免直接相对,要保持一定的角度,而洽谈活动中,双方却是直接面对,没有什么回旋余地的。这使洽谈活动中,距离变得更为敏感易察,较合适的距离在一至一点五米之间,这也是谈判桌的常规宽度。距离过大,双方交谈不方便,难以相互接近.有谈不到一起的感觉。 宴请的形式有宴会、招待会、茶会、工作餐。每种形式均有特定的规格和要求。宴请的安排包括宴请的方式、宴请的日期和时间、邀请的方式和宴会座次的安排。正式宴请分为迎宾、致词、席间交流、送别等几个步骤。中餐和西餐的就餐礼仪值得重视。 国际商务谈判——参观和馈赠礼仪 在馈赠礼品的方面,不仅要注意时间,单据还有礼品的选择。选择礼品的原则 (1)投其所好。 (2)考虑具体情况。 (3)把握馈赠时机和场合。 (4)礼物的价格不宜过高。

国际商务谈判概述课件汇总(第1到11章)

第一章国际商务谈判概述 一、国际商务谈判的涵义和特点 (一)谈判的定义与特点 1、谈判的定义:人们为了协调彼此之间的关系,满足各自的需要,通过协商而争取达到一致的过程。此定义包含以下要点: 1)谈判双方必须有一定的联系和关系 2)谈判的直接原因是因为双方都有自己的需要 3)谈判双方的需要是一个矛盾统一体。 4)谈判是一个过程。 2、谈判的特点: 1)谈判是双方通过不断调整各自的需要而相互接近最终达成一致意见的过程。 2)谈判是合作与冲突的统一。 3)谈判对各方来讲有一定的界限。 4)双方所得利益的多少,取决于双方实力与谈判的技巧和艺术。 5)谈判既是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科学使人们正确去做,艺术使人们做得更好。 (二)商务谈判的定义与特点 1、商务谈判的定义:交易双方以经济利益为目的,就双方的商务往来关系进行洽谈协商的行为和过程。 2、商务谈判的特点 除了以上谈判的一般特点以外,商务谈判还有如下特点: 1)以经济利益为目的 2)强调和追求经济效益 3)以价格作为谈判的核心 (三)国际商务谈判的定义与特点 1、国际商务谈判的定义: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自然人和法人之间所进行的商务谈判。 2、国际商务谈判的特点:除了以上谈判和商务谈判的特点以外,国际商务谈判还有以下特点: 1)谈判容易受到政府的干预和影响 2)以国际经济法为准则 3)比起国内商务谈判更加复杂和困难。 二、国际商务谈判的意义与原则 (一)意义: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管理水平,促进人员素质提高 (二)原则:守法、诚信、平等互利、相容 三、国际商务谈判的价值评判标准 (一)谈判目标的实现程度。 (二)谈判效率的高低,即成本与效益之间的关系。 (三)人际关系是否进一步加强。 四、国际商务谈判的成功之路——PRAM模式 (一)PRAM模式的内容:制定谈判计划、建立合作友好关系、努力达成双方接受的协议、协议的履行和关系的维持。 (二)PRAM模式的运转:PRAM模式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循环过程。 五、国际商务谈判的分类: 商务谈判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一)按照参加谈判的人数分:个别谈判集体谈判。 (二)按照参加谈判的利益主题分:双边谈判和多边谈判。

(全英文论文)浅谈国际商务谈判礼仪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封面 ( 2016 届) 论文(设计)题目 作者 学院、专业 班级 指导教师(职称) 论文字数 论文完成时间 大学教务处制

英语原创毕业论文参考选题(200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英语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前沿理论研究、仿真编程、数据图表制作,专业本科论文3000起,具体可以联系qq 805990749。下列所写题目均可写作。部分题目已经写好原创。 二、原创论文参考题目 1、(英语毕业论文)An Analytical Research on the Errors in Junior High Students’English Writing( ) 2、(英语毕业论文)高中英语课堂师生互动研究(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3、(英语毕业论文)浅析虚词在英语写作中的重要性 4、(英语毕业论文)一个典型的拜伦式英雄——论《呼啸山庄》中的希斯克利夫(开题报告+论文) 5、(英语毕业论文)浅论《黑天鹅》电影的象征手法运用(开题报告+论文) 6、(英语毕业论文)从语境视角浅析《生活大爆炸》中反语的幽默属性(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7、(英语毕业论文)从电影《阿甘正传》分析委婉语的交际功能 8、(英语毕业论文)从女性主义解读《胎记》 9、(英语毕业论文)从接受美学角度看中英旅游文本的翻译(开题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10、(英语毕业论文)语用移情及其在英语学习中的运用 11、(英语毕业论文)论中美日常交际的文化差异 12、(英语毕业论文)The Social Significance of The Merchant of Veni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hakespeare’s Times 13、(英语毕业论文)A Discussion of the Cultural Conflicts and the Integration in the Mother-Daughter Relationships in THE JOY LUCK CLUB 14、(英语毕业论文)浅析中美婚礼习俗差异 15、(英语毕业论文)The Impact of Loan Words on English V ocabulary 16、(英语毕业论文)浅析合作原则在汉英广告语翻译中的运用(开题报告+论文) 17、(英语毕业论文)浅析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元素

#第八章 国际商务谈判礼仪

第八章国际商务谈判礼仪 【本章学习目标】 1.了解商务礼仪的含义和国际商务礼仪的基本原则。 2.掌握涉外交往中的着装、接待和信函等方面的礼仪。 3.掌握涉外交往中的电话、交谈和宴请等方面的礼仪。 第一节概述 一、礼仪与商务礼仪 礼仪是指在人际交往中,自始至终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和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完整行为。所谓商务礼仪,是指在长期的商务谈判交往中,为迎合文化的适应性而形成的一系列行为或活动准则。商务礼仪的核心是一系列行为准则,用来约束我们日常商务活动的方方面面,其作用是为了体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我们也可以用一种简单的方式来概括商务礼仪,即它是商务活动中对人的仪容仪表和言谈举止的普遍要求。 二、国际商务礼仪的基本原则 (一)相互尊敬原则 (二)入乡随俗原则 (三)谦虚适度原则 (四)尊重隐私原则 (五)注意细节原则 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在国际商务谈判中,一定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有时候往往由于自己平时的不良生活习惯而引起客户的反感,从而导致谈判的失败。 第一节着装礼仪 一、着装的一般原则 (一)不盲目追求潮流或模仿

(二)着装应与自身条件相适应 (三)着装应与职业、场合、交往目的和对象相协调 二、女士着装 (一)避免过分前卫的服饰 (二)避免极端保守的服饰 (三)坚持“品质第一”的原则 (四)忌穿过分性感或暴露的服装 (五)注意“整体美” 三、男士着装 (一)西装的选择 1.面料 2.颜色 3.图案 4.款式 (二)西装的穿着 1.西装的长度 2.西装的领子 3.西装的扣子 4.西装的口袋 5.巧配衬衣 6.选配领带 7.袜子和鞋 8.配备公文包 9.其他注意事项 第三节接待礼仪 一、迎接礼仪 (一)接待规格要恰当(对口对等 掌握抵达/离开时间:提前到达) (二)礼貌待人 (三)服务周到

模糊语在商务谈判中的运用研究【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英语 模糊语在商务谈判中的运用研究 一、前言部分(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概念,扼要说明有关主题争论焦点)(一)目的 随着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深入,各地都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参与国际交换和国际竞争,在这些对外贸易中,模糊语言同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对外贸易涉到贸易双方的权利、义务和利害,所使用的语言要求具体简洁,清楚正确.不能含栩其词,避免在交易中引起不必要的纠纷;另一方面,适当的运用模糊语言会使语言显得灵活得体,其不确切性常以含蓄,客观,严谨,礼貌的方式进行沟通交流,非常有助于提高交际效果。(二)有关概念 张煜《商务谈判》中写道商务谈判是具有独立资格的买卖双方或多方通过信息沟通,进行磋商,追求最终一致的过程。谈判时人与人打交道,并最终说服对方的深奥艺术。人是有感情、有倾向性的,如何去迎合对方的心理,抓住问题的关键,去打动与说服对方,最终签订协议,是商务谈判研究的内容。 伍铁平《模糊语言学》,所谓模糊语言是指外延不确定的并被人们有目的地使用的词语;其模糊性是它所固有的,人们能根据特定语境或需要进行明确规定的不确定性,模糊语言不可能精确化,因为它是语言本身的特点。模糊词语并不是一些无关知要的、带有停顿性质或承上启下性质的词语,它们是为语言交际所特意选择的。 (三)综述范围 语言的模糊性质很早就引起语言学家的注意。模糊理论最早见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查德教授的《模糊集》,并在数学、哲学、自然科学、历史、法律、文学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语言学研究领域,模糊语言的存在也吸引了许多语言学家,像英国的语言学家D. Jones,美国的语义学家G. Lakoff等等。在国内的模糊语言学研究领域,代表人物是伍铁平,著有《模糊语言学》一书。 模糊语言作为语言学一个重要顿城,在我国已经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并在许多领城得到广泛的应用与研究。但是模糊语言在商务谈判中的应用与研究确实不很多。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对模糊语语用功能及应用上。关于在商务中模糊语使用不当的歧义研究比较少,使得研究不是很全面。而国内学者对模糊语言学的讨论范围很广,但说法类似

国际商务谈判礼仪汇总

国际商务谈判礼仪汇总 本文是关于国际商务谈判礼仪汇总,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国际商务谈判——洽谈礼仪 对于洽谈过程中,便要遵守一些谈话礼仪准则了,尊重他人,谈吐文明,温文尔雅:高声辩论,话题适宜,善于聆听,以礼待人。具体的来说,便是在参与别人谈话,要提前打招呼,不能够显得冒失,不要凑前旁听别人谈话,不要涉及疾病,死亡等不愉快的话题,不要涉及财产,履历,婚姻等私人问题,不要刨根问底。会谈过程中的用语肯定是很重要的,用语指在会谈中如何在恰当的时机选择适当的词语,表明自己的立场、观点、态度和意思。谈判中常见的用语有五种,即礼节性的交际语言、专业性的交易语言、弹性语言、幽默语言以及劝诱性语言等。说话的语速,语调和音量也是重要因素,在选择好合适的词语以后,还需将选择好的用语以适当的方式表达出来,考虑用什么样的语速,何种语调,多高的声音去进行洽谈。 除了说话,会谈是的体态和手势更是一种无形的语言,体态是一种身体语言,洽谈中,有人会有一些不经意的动作,它们能透露出有关内心活动的有用信息。人在某种环境下,可以通过自觉的意识,在语言、语气等方面显示出强硬和雄辩,显示出信心十足,决不后退,但因为内心并不踏实,没有把握,便在下意识中借助动作掩饰自己,平衡内心紧张和冲突。比如频繁的擦汗动作,抚摸下颁,敲击桌面等都反映心情的紧张不安。会谈时的距离和面部表情也是容易影响谈判的,会谈时双方间隔的距离往往受谈判进度的影响。人们之间的空间距离与心理距离联系密切,空间距离大小直接影响洽淡双方心理上的距离、一般情况下,人们交谈时,无论站、坐,都避免直接相对,要保持一定的角度,而洽谈活动中,双方却是直接面对,没有什么回旋余地的。这使洽谈活动中,距离变得更为敏感易察,较合适的距离在一至一点五米之间,这也是谈判桌的常规宽度。距离过大,双方交谈不方便,难以相互接近.有谈不到一起的感觉。 国际商务谈判——宴请礼仪

国际商务谈判期末复习

第一章国际商务谈判概述 一、谈判的动因是什么?(顺序不得调换)背 1、追求利益 2、谋求合作 3、寻求共识 二、何谓国际商务谈判? 概念:国际商务谈判,是国际商务活动中不同的利益主体,为了达成某笔交易,而就交易的各项条件进行协商的过程。 国际商务谈判是指在国际商务活动中,处于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商务活动当事人为了满足一定需要,彼此通过交流沟通协商妥协而达成交易目的的行为过程。 简单地说,国际商务谈判就是谈判参与各方跨越了国界的商务谈判,是国内商务谈判在国际领域的延伸和发展。 (其内涵的基本点:目的性、相互性、协商性) 三、国内谈判与国际谈判最大的不同 四、国际商务谈判的主要特征 (一)国际商务谈判的一般性特征 1、国际商务谈判以获得经济利益为目的,追求谈判的经济效益。 2、国际商务谈判以价格为核心,其他因素可折算为价格。 3、国际商务谈判各方是“合作”与“冲突”的对立统一 4、商务谈判中双方利益追求受一定的利益界限的约束。 5、商务谈判各方最终获利的大小,取决于谈判各方的实力和谈判能力。 6、商务谈判注重合同条款的严密性与准确性。 (二)国际商务谈判的特殊性特征 1、跨国性 2、政策约束性 3、文化差异性 4、因素的复杂性 5、内容的广泛性 6、人员素质的严格性 五、国际商务谈判的构成要素(背) 1、商务谈判当事人——主体 ?谈判的主体是指主持谈判、参与谈判以及与交易利益相关的人员 ?谈判主体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个合理组成的群体 2、商务谈判的标的——客体(中心) ?国际商务谈判客体是指谈判涉及的交易或买卖的内容 ?任何可以买卖的有形、无形产品都可以作为谈判标的 3、谈判的背景(环境) ?是指当事人与谈判标的均处在某个特定的客观环境 ?主要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人际关系环境等 六、国际商务谈判的类型

国际商务谈判技巧和礼仪

国际商务谈判技巧和礼仪 在国际商务谈判中要想取得优势,谈判人员必须掌握国际商务谈判技巧以及国际商务谈判礼仪,下面第一范文网小编整理了国际商务谈判技巧和礼仪,供你阅读参考。 国际商务谈判技巧 (一) 兼顾双方利益的技巧 兼顾双方利益就是要达到双赢。商务谈判并不是在商务冲突出现时才进行。商务谈判是谈判各方当事人在追求共同商业目标,实现双方商业利益整个过程中不断化解冲突、实现谈判者最大利益的手段。实践证明,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市场上,谁能够有效地掌握这一手段,谁就会在商务活动中顺利实现自己的商业目标,取得自己期待的商业利益。谈判的结果并不一定是“你赢我输”或“我赢你输”。谈判双方首先要树立“双赢”的概念。一场谈判的结局应该使谈判的双方都要有“赢”的感觉。所谓双赢就是你的利益必须以对方利益的存在为前提。你的利益在对方身上体现出来。国际商务活动中,谈判的双方或多方都有着一定的共同利益,但他们之间也存在商业利益的冲突。应该承认,在商务活动中无时无刻不充满矛盾和冲突,而关键是我们如何运用有效的手段来化解这些矛盾和冲突。 具体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达到: 1. 尽量扩大总体利益。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把蛋糕做大”。

有些人在谈判一开始就急于拿刀去切蛋糕,以为蛋糕就这么大,先下手为强,就可以多切一些。其实,这种做法并不明智。谈判中如果通过双方的努力降低成本,减少风险,使双方的共同利益得到增长,这将使双方都有利可图。 2. 分散目标,避开利益冲突。 只有利益分散,各得其所,才不至于产生矛盾。在项目谈判中,应避免选择伙伴单一,而要善于营造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局面,以利于扩大自己的选择余地,从而在技术方案制定,资金运作,合作伙伴选择等方面获得有利地位,也有利于打破垄断,避免因不了解情况而陷入被动局面。 3. 消除对立。 在谈判中,双方经常由于对同一问题期望的差异而导致谈判进程受阻。事实上,很多情况,双方只要认准最终目标,在具体问题上可以采取灵活的态度,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为对方着想,从对方角度设计一个让他满意的方案,达到我的目的,这是上上策。 因此,妥协有时候是种让步,在某些时候则仅仅是为了寻求折中的替代方案。退一步的目的永远是进两步。能够创造性的提出妥协方案,是一个谈判者成熟的标志。当然,也不是任何事情都可以妥协,在原则问题上是不允许退让半步的。但是,在非原则问题上,如果你能找到可以退让的地方,并在适当的时候运用,打破僵局,就能抓住谈判中的主动。

国际商务谈判礼仪盘点

国际商务谈判礼仪盘点 国际商务谈判礼仪盘点 国际商务谈判——洽谈礼仪 对于洽谈过程中,便要遵守一些谈话礼仪准则了,尊重他人,谈吐文明,温文尔雅:高声辩论,话题适宜,善于聆听,以礼待人。 具体的来说,便是在参与别人谈话,要提前打招呼,不能够显得冒失,不要凑前旁听别人谈话,不要涉及疾病,死亡等不愉快的话题,不要涉及财产,履历,婚姻等私人问题,不要刨根问底。会谈过程 中的用语肯定是很重要的,用语指在会谈中如何在恰当的时机选择 适当的词语,表明自己的立场、观点、态度和意思。谈判中常见的 用语有五种,即礼节性的交际语言、专业性的交易语言、弹性语言、幽默语言以及劝诱性语言等。说话的语速,语调和音量也是重要因素,在选择好合适的词语以后,还需将选择好的用语以适当的方式 表达出来,考虑用什么样的语速,何种语调,多高的声音去进行洽谈。 除了说话,会谈是的体态和手势更是一种无形的语言,体态是一种身体语言,洽谈中,有人会有一些不经意的动作,它们能透露出 有关内心活动的有用信息。人在某种环境下,可以通过自觉的意识,在语言、语气等方面显示出强硬和雄辩,显示出信心十足,决不后退,但因为内心并不踏实,没有把握,便在下意识中借助动作掩饰 自己,平衡内心紧张和冲突。比如频繁的擦汗动作,抚摸下颁,敲 击桌面等都反映心情的紧张不安。会谈时的距离和面部表情也是容 易影响谈判的,会谈时双方间隔的距离往往受谈判进度的影响。人 们之间的空间距离与心理距离联系密切,空间距离大小直接影响洽 淡双方心理上的距离、一般情况下,人们交谈时,无论站、坐,都 避免直接相对,要保持一定的角度,而洽谈活动中,双方却是直接 面对,没有什么回旋余地的。这使洽谈活动中,距离变得更为敏感 易察,较合适的距离在一至一点五米之间,这也是谈判桌的常规宽

商务谈判活动中三大模式的比较分析

摘要 在国际商务谈判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谈判模式,例如传统阵地谈判模式,现代理性谈判模式,PRAM谈判模式等。这三种模式都各自有着优、缺点。相较而言,传统阵地谈判模式的缺陷与不足最多,所适用的范围最小,面对现今如此纷繁复杂的谈判活动,它是不适合用作主流的;现代理性谈判模式,是一种较理性的思考,是建立在谈判者理性行为基础上的,为实现双方利益最大化,在现实中,不可能达到这一境界,因此它也不是谈判者采用的主要谈判模式; PRAM谈判模式,结合了前两种谈判模式的优点,其中四个环节环环相扣,分析到位,因此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重用。它将成为谈判活动的首选模式。 本文将通过对这三种谈判模式中不同的谈判风格、谈判方式进行对比分析,进而探讨这三种模式在实际活动中的选择与应用,旨在为谈判工作者的日常谈判活动提供一定的可借鉴的依据。 【关键词】传统阵地谈判模式现代理性谈判模式 PRAM谈判模式

Abstract During the intercourse development of negotiation, it appears many models of negotiation such as the three main models:the model of Conventional Position Negotiation, the model of Modern Rational Negotiation and the model of PRAM Negotiation. They all have their merits and demerits. Comparably, the model of Conventional Position Negotiation has the most defects and the range of adaptation is minimum. So it can’t fit the mainstream of complicated business negotiation during the contemporary society. The model of Modern Rational Negotiation is a kind of ideal model. In this model, both parties have rational actions and obtain mutual benefits. Within the processing, it can not be the main model of negotiation because of its hard achievement. The model of PRAM Negotiation combines the merits of previous models and four links within it perfectly joint with each other properly. Hence, it will become the best optional model of negotiation and be used widely by more and more people. This thesis is to give a brief analysis of comparison among the three models of negotiation with different negotiation style and mode and infer that the choice and apply in the practical activities, which is aiming to guide to the future daily negotiating practices. 【Key Words】The Model of Conventional Position Negotiation;The Model of Modern Rational Negotiation;The Model of PRAM Negotiation.

国际商务谈判技巧和礼仪

国际商务谈判技巧和礼仪 (一)兼顾双方利益的技巧 兼顾双方利益就是要达到双赢。商务谈判并不是在商务冲突出现时才进行。商务谈判是谈判各方当事人在追求共同商业目标,实现双方商业利益整个过程中不断化解冲突、实现谈判者最大利益的手段。实践证明,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市场上,谁能够有效地掌握这一手段,谁就会在商务活动中顺利实现自己的商业目标,取得自己期待的商业利益。谈判的结果并不一定是“你赢我输”或“我赢你输”。谈判双方首先要树立“双赢”的概念。一场谈判的结局应该使谈判的双方都要有“赢”的感觉。所谓双赢就是你的利益必须以对方利益的存在为前提。你的利益在对方身上体现出来。国际商务活动中,谈判的双方或多方都有着一定的共同利益,但他们之间也存在商业利益的冲突。应该承认,在商务活动中无时无刻不充满矛盾和冲突,而关键是我们如何运用有效的手段来化解这些矛盾和冲突。 具体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达到: 有些人在谈判一开始就急于拿刀去切蛋糕,以为蛋糕就这么大,先下手为强,就可以多切一些。其实,这种做法并不明智。谈判中如果通过双方的努力降低成本,减少风险,使双方的共同利益得到增长,这将使双方都有利可图。 2.分散目标,避开利益冲突。 只有利益分散,各得其所,才不至于产生矛盾。在项目谈判中,应避免选择伙伴单一,而要善于营造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局面,以利于扩大自己的选择余地,从而在技术方案制定,资金运作,合作伙伴选择等方面获得有利地位,也有利于打破垄断,避免因不了解情况而陷入被动局面。

3.消除对立。 在谈判中,双方经常由于对同一问题期望的差异而导致谈判进程受阻。事实上,很多情况,双方只要认准最终目标,在具体问题上 可以采取灵活的态度,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为对方着想,从对方角 度设计一个让他满意的方案,达到我的目的,这是上上策。 因此,妥协有时候是种让步,在某些时候则仅仅是为了寻求折中的替代方案。退一步的目的永远是进两步。能够创造性的提出妥协 方案,是一个谈判者成熟的标志。当然,也不是任何事情都可以妥协,在原则问题上是不允许退让半步的。但是,在非原则问题上, 如果你能找到可以退让的地方,并在适当的时候运用,打破僵局, 就能抓住谈判中的主动。 (二)公平技巧 同谈判对手进行的竞争应该是一种“公平竞争”,同潜在的合作外商的谈判应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因为正如博弈中所表明的,一个商人在不公平的竞争中失败了,在今后的合作中一定会采取消 极的态度。但是,世上又没有绝对的公平。就如将一笔财富在穷人 和富人之间分配,无论是将财富平均分配还是进行不平均的分配, 都各有道理。过程的公平比结果的公平更重要。机会的平等是今天 能做到的最大的公平。因此在一个公平的机制下进行的谈判,才能 使双方信服和共同遵守。 (三)时间技巧 时间的价值体现在质与量两方面。所谓质是指要抓住时机,该出手时就出手。所谓量是指谈判中快者败,慢者胜。谈判中切忌焦躁,要懂得慢工出细活。在谈判中装聋作哑,最后使对方问我们“你觉 得应该怎样办?”从而达到自己目的的例子很多。同时要注意时间的 结构,凡是我想要的,对方能给的,就先谈,多谈;凡是对方想要的,我不能放的,就后谈少谈。在会谈前先摸清对方的行程安排,在看 似不经意间安排与会谈无关的内容,最后使对方不得不草草签订有 利于自己的协定,这样的例子在商务谈判案例中不胜枚举。 (四)信息技巧

浅谈国际商务谈判中的礼仪及重要性

浅谈国际商务谈判中的礼仪及重要性 篇一:浅谈国际商务谈判礼仪 浅谈国际商务谈判礼仪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孔子他老人家就说过;“不学礼,无以立。”可见,礼仪在我们为人处世中的重要性。而礼仪作为商务谈判的重要主成部分,更是不可小觑其重要性。礼仪可以说始终贯穿于商务谈判的前前后后,所以不仅只限于商务谈判人员,所有从事与外贸有关的人员,在与外国商务人员交往时,如何做到言行得体有礼,直接关系到商务谈判是否能成功,生意是否能做成等等重大问题。那么,说到这儿,到底何为礼仪?当然,我们现在说的礼仪没有包含孔子他老人家那个年代的有封建暧昧的“礼”。简单地说,礼仪就是指在人际交往之中,自始至终地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完整行为(其实做起来一点也不简单)。而所谓商务谈判礼仪,就是指在长期的商务谈判交往过程中,满足迎合文化的适应性而形成的行为或活动的规范。请注意,这里出现两个词——“律己”和“敬人”。所谓律己,就是用一定的礼仪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表现出良好的内在修养,不仅使自己充满自信,而且获得对方的尊重;所谓敬人,就是通过一定的礼仪,更好地向对方表达尊重,友好与善意,增进彼此的信任和友谊。还有,因为你是跟外国人做生意,谈的是国际商务谈判,而众所周知,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在历史、经济、文化传统及风俗习惯等方面的文化差异,所以你表现出来的礼仪还得满足“迎合文化“的适应性。这一点,孔子他老人家在两千多年前也早就懂了。有诗为证:“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那么,商务谈判礼仪中到底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仪容仪表仪态 这里所谓的仪容仪表仪态简单一点地说,就是穿着打扮。古语云:“女为悦己者容”。道理是一样的,我们打扮可以说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别人扮,就是穿给别人看的。因为给人的第一整体印象是尤为重要的,所以,在参加商务谈判之前,你得把自己漂漂亮亮地“包装”好才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