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做什么

质量管理做什么
质量管理做什么

质量管理部门职责不清,不仅影响到工作效率,职责错位还容易导致人心不稳。

质量管理部门管理要点、职责和岗位设置

1、质量管理组织内部管理要点:

?应有文件化的品管组织和隶属关系;

?品管内部的人员要有明确的职责分工(职位说明书);

?文件化的品管权限-如原料,半成品,成品放行权等;

?有培训计划和培训执行记录;

?有内部奖惩制度,并与工资挂钩;

?要对产品质量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并与部门及责任人绩效挂钩。

2、质量管理部门的一般职责:

?进料检验-原料,辅料,包装物料等;

?过程监控-人、机、料、法、环;

?成品检验-人员,时机,依据,权限;

?监视测量装置的校准与管理;

?品质保证能力-质量体系的建立和推进;

?品质计划-产品标准,作业指导书,工艺文件,记录;

?客户投诉相关过程的管理-原因分析,就正措施,程序化;

?样品管理。

3、质量管理部门的主要岗位

?原料/辅料/包装物料验收员(原料专员);

?品管员-过程监控和监督,客户投诉的处理与跟踪;

?质检员-半成品、成品感官检验,检测样品取样;

?化验员-化验室检测;

?发货监装员;

?体系推进和考核;

?标准化管理员-官方文件的接收和处理,企业标准起草、备案,本部门第三层文件起草、修订,计量器具管理。

4、质量部门设置及分工是什么?

质量检验工作:制程(生产过程)质量检验(IPQC),进料质量检验(IQC),装配质量检验,出货质量检验(OQC);质量体系(QS),品质工程(QE),品质保证(QA),供应商质量管理(SQA)。

5、质量部工作的主要考核项目和指标:

(1)主要项目:

?质量管理、质量检验制度是否完善;

?产品质量检验、生产过程控制是否完善、有效;

?计量检验器具是否定期校准,质量标准贯彻执行的情况;

?对关键生产工序的质量检验制度执行的情况;

?对原材料、外购件、成品的质量检验是否到位,是否有记录;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是否全面、有效。

(2)主要指标:

?产品质量合格率;

?制成不良率;

?监测和测量仪器校准率;

?产品检验状态标识率;

?质量计划指标完成率;

?管理评审整改措施完成率;

?抽检不良率;

?纠正措施的有效率;

?原材料消耗下降率;

?质量成本指标完成率。

6、质量部门应达到的标准:

?质量管理的要求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各项活动中,质量检验贯穿于产品生产经营的全过程,确保产品状态标识易于识别和可追溯;

?建立起规范的不合格品的鉴别、识别、记录、评审和处置办法;

?制订有效的预防措施,以消除潜在的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的发生;

?制订有效的纠正措施标准,以消除不合格产生的原因以及顾客不满意的情况;

?建立并实施采购检验标准,以确保采购的产品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

?质量记录完整、规范,内部审核、管理评审按计划执行,管理目标完成情况良好。

质量管理部门各项工作的具体内容

1、进料管理:

?有明确的检验标准;

?验收流程要清晰;

?抽样的方法需正确;

?应定期对供应商进行现场评估;

?定期统计供应商的所供原料的品质状况;

?供应商的产品品质发生异常应及时与其沟通;

?应有明确的供应商考核办法;

?供应商连续出现质量问题应有相应的处理办法;

?供应商产品质量进行改进后要及时跟踪;

?明确规定因供应商原材料质量问题造成损失的责任承担办法,并在相应的合同中予以明确;

?进料检验组人员的应有必要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素质;

?进料检验报告要清晰,并得到合理的保存;

?原材料存在轻微质量问题,而生产车间又急需用时,应有明确的特采程序,并规定特采批准人;

?紧急放行应有明确的程序,并规定紧急放行批准人;

?不合格的原材料要有明确的处置方式;

?规定退回供应的产品应及时退回。

2、过程管理—人员

?合理配备过程检验和监控人员;

?过程检验和监控人员的能力和素质应符合要求;

?过程检验和监控的力度要达到企业预防产品出现不合格品的需要;

?过程产品出现不合格品如何处置要有明确的措施;

?产品出现不合格时信息要及时传递;

?产品出现不合格品原因要明确由谁来分析;

?过程所运用的统计技术应满足企业的需要;

?过程检验和监控人员与各车间要有良好的沟通渠道,并形成产品质量是制造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理念;

?产品订单的特殊要求要能及时传递到过程监控人员。

3、过程管理-文件和标准

?有准确、适宜和充分的作业指导书;

?有准确、适宜和充分的过程检验标准;

?有明确的过程检验流程及质量控制点;

?有过程检验记录/监督监控记录且真实可行;

?有文件化过程异常处理的程序;

?要明确规定半成品放行权;

?有文件化的过程检验状态标准及区分,且有效执行;

?有相关品质问题及统计分析。

4、成品管理

?要有明确的成品检验标准;

?成品检验(含化验员)人员的能力和素质要达到相应的要求;

?成品检验的抽样方法要合理;

?每一客户/订单的特殊要求都准确无误地传递到相关人员;

?有文件规定成品的标识方法并得到有效执行;

?有有效防止成品漏检的方法;

?有文件化规定成品异常处理程序,如处理方法、批准权限;

?成品检验结果由谁批准;

?成品是否可以特别放行,如可以特别放行应达到怎样的程度才可特别放行,审批权限要得到明确的规定;

?成品检验报告要清晰,并得到合理保存,通过成品检验报告能追溯到相应的生产组、批号、日期及重要原材料等;

?要有发货监装记录且记录完整;

?要形成长期积压库存定期报告制度;

?库存积压产品出厂前要重新检验确认。

5、监视和测量装置管理

?计量/检测没备要形成台账统一管理,台帐要实行动态管理,定时更新;

?各质量检验流程要明确规定所使用仪器名称;

?计量/检测设备的精确度要达到测量的使用要求;

?计量/检测设备要按要求定期进行校验(外/内);

?计量设备的使用状态标识要明确;

?计量设备所使用的环境要达到其设备本身要求的环境条件;

?复杂的计量设备要形成操作指导书指导员工如何操作;

?检测设备要定期保养且建档。

6、质量保证-体系推进和考核

?建立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从设计一试产—生产—检测—出货一服务);

?整体管理架构要完整,各级管理职能要明确;

?以文件形式规定质量目标且为员工所理解,并分解到各部门且得以执行;

?各相关单位对质量记录要的收集、发放、借阅等要进行管制;

?产品生产过程中各产品的状态有标识并有追溯性;

?客户抱怨处置及时,定期进行客户满意度调查;

?对体系运行情况进行定期的考核和改进。

7、质量保证-品质计划

?生产前有完善的品质计划(作业指导书/加工工艺/质量记录/卫生保证措施/质量控制点的确定),尤其对特殊的产品有无特别的规定;

?客户的要求被相关质量管理人员熟知;

?各相关人员均进行了岗位培训,且考试通过方可上岗,并有相应记录;

?对可能发现的异常进行分析识别,并采取预防措施;

?开展有助于质量提升的5S、QC等活动;

?涉及产品更改,要有书面的会签确认,并对相应品质再检验确认且有相应记录;

?品质控制各阶段保证没有漏检发生,并有相应方法或程序支持。

8、质量保证-制度、文件及其它

?内部要有明确的奖罚制度;

?各员工的工作职责要明确;

?各种工作流程要做出合理明确的规定;

?本部门能够得到技术文件的最新版本;

?文件的保存安全可靠,便于索引与使用,并能防止错用文件;

?员工均进行适当的培训,确保其胜任本岗位的工作;

?公司上级文件与思想及时向下传达;

?与其他部门建立了良好的沟通。

9、客户投诉

?每一次客户投诉要以最快的速度回复,并尽量让顾客满意;

?客户投诉的处理流程及由谁来处理要有明确规定;

?客户投诉回复内容要适当,并有文件明确规定批准人;

?每次客户投诉都要进行相应原因分析,制定了必要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并标准化;

?对客户投诉要进行定期统计和分析;

?交货的及时性等方面投诉也应进行统计和管理。

10、实物样品(或图片)

?当不便用文字表达或用文字表达不清楚时,要形成实物样品封存或拍成照片作为参照;?实物样品(图片)是否分为合格限度样品与不合格限度样品,让员工明确判断标准;?实物样品(图片)是否定期确认和更新;

?进料、制造过程、成品各过程中在需要的地方均有便于参照的实物样品(图片);

?合理保存实物样品(图片),使其不易变质。

质量管理在实际中的应用.doc

质量管理在实际中的应用 化工与能源学院环境科学张燕XXXX0340128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发现有一些劣质产品出现,而我们平时所看见的不过是冰山一角,这些只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体现的,更加严重的一些质量不过关的现象则出现在如食品质量、工程设施质量、服务质量等等。这些严重危及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如楼房建筑设施不到位所引起的大火而体现出的城市运作中的脆弱性难道不是因为质量管理不严而造成的吗? 据资料显示我国的产品质量、工程质量和服务质量的总体水平还不能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和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与经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据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显示:产品合格率为76.2%;国有企业产品合格率为82.9%,集体企业为70.9%,私营企业仅为50.5%;通过企业的产品合格率为91.7%,高出平均数15.7个百分点。据资料表明,近几年的产品合格率水平徘徊于75%--78%之间。以上问题充分说明了我国企业在管理观念上仍然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全面质量管理的应用有待进一步推广,质量体系的持续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质量管理的中心任务就是以质量为中心,以标准化建设为重点,建立和实施质量保证体系。那么要如何才能提高质量管理的效呢?我认为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重视。 首先,企业必须保证质量体系建立过程的完善。一个完整的建立程序是建立有效质量体的基本保证。在实践中质量体系的建立通常有以下几个步骤:1)、分析质量环;2)、研究具体组织结构;3)、形成文件;4)、全员培训;5)、质量体系审核;6)、质量体系复审。 其次,企业要抓住质量体系的特征,保证质量体系设立的合理性,使全面质量管理有效的发挥作用。质量体系的特性主要有以下几点:1)、全面性;2)、唯一性;3)、适用性;4)、相容性;5)、经济性。只有紧紧的围绕这几点展开的质量体系,才能让企业处于健康稳定的发展状态,让全面质量管理的效果得以展现。 最后,要保证质量体系在实际生产中得到有效的实施。再好的质量体系如果得不到应用,等于没有建立。质量体系实施的关键在于1)、领导的高度重视,为全员参与做好表率作用;2)、加强审核,从制度上来保证全员参与和质量目标的实现;3)、持之以恒,全面质量管理是一个长期的方针,只有长期稳定的运行质量体系才能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地步,从而不断的发展壮大。 落实好质量管理将会对我国的经济也有极大的帮助,在生产运作中也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同时对我们的生活也是一种保障。

过程与过程方法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应用

2007年第7期 科技管理研究Science and Technol ogyM anage ment Research 2007No 17 收稿日期:2006-08-23,修回日期:2006-11-20 文章编号:1000-7695(2007)07-0086-02 过程与过程方法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应用 刘 妍1 ,李耘涛 2 (11天津大学管理学院,天津 300072;21天津商业大学管理学院,天津 300134) 摘要:所有的管理都可以归纳为一个过程,而各种过程能表征为一个统一的结构模式。本文介绍了企业按 I S O9001标准建立或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时,应用过程模式将相对复杂的体系转化为一系列相对简单的过程及其组合和相互作用的一些方法,即过程方法的应用。据此建立的体系将更适于操作,便于分工、管理、监视和审核,因此将更加有效。 关键词:过程;过程方法;质量管理体系;I S O9001 中图分类号:F06214 文献标识码:A I S O9001∶2000质量管理标准明确提出:“本标准鼓励在 制定、实施质量管理体系以及改进其有效性时,采用过程方 法,通过满足顾客要求,增强顾客满意。”[1] 但由于该标准没有对过程方法提出具体的要求,使过程方法这一有利工具在企业中经常没能得到有效应用。企业质量体系中有多少过程?每个过程的输入是什么?输出是什么?过程的关系如何?过程的成效如何?诸如此类的问题都不够清楚,致使体系运行不够完善,可操作性差,甚至仅为应付评审的现象时有发生。现在,我们介绍采用过程方法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一些做法,希望对企业有所裨益。 1 过程(Pr ocess )与过程方法(Pr ocess App r oach ) I S O9001标准对“过程”作了很精辟的描述:“通过使用资源和管理,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活动可视为过程。通常, 一个过程的输出直接形成下一个过程的输入。”[2] 从这个描述,我们可以归纳出过程的几个特征:1)每个过程都必须纳入“输入”,最后产生“输出”,输入是要求,输出是结果;2)连接输入和输出的是一系列使用资源和进行管理的活动,这些活动应该是有序的,形成一个流程,目的是将输入转化为输出。所以,各种各样的过程都有一个共同的结构,就是“输入—活动—输出”;3)各种过程间是相互联系和作用的,一个过程的输出会是另一个过程的输入,将各个相关过程有机联系起来的过程系统即构成了体系。 而过程方法就是对体系中的诸过程进行识别、明确过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3],对诸过程进行系统的应用、管理和连续的控制,使体系运行达到更佳的效果。 2 质量管理体系中的过程识别 应用过程和过程方法的模式来建立符合I S O9001标准要求的质量管理体系,首先必须对体系中应具备哪些过程进行识别和具体的界定。这里有两个原则必须遵守:第一,过程必须覆盖I S O9001标准化所有条款的要求;第二,过程的建立必须符合企业的实际。过程尽管多种多样,但可以采用相关国际组织的推荐,将体系中的过程分成三大类来识别:211 顾客导向的过程(Cust omer O riented Pr ocess )(COP 过程) 凡是与顾客直接相关的过程均可归为C OP 过程,这类过程的输入经常是源于顾客。我们知道,建立质量体系的终极 目标是提供符合顾客要求的产品或服务,因此,COP 过程应是企业质量体系最重要的主导过程,也就是核心过程,在识别过程时首先应该是界定这类过程。我们按照企业产品开发和提供的顺序来建立C OP 过程,如某企业将COP 类过程分为七个过程 : 图1 某企业的COP 过程 其中COP1是根据顾客的要求和企业的实际状况来确定 项目机会的过程,该过程要依据顾客及法律法规要求,结合企业的需求和能力决定项目是否开发,一经确定便转入COP2过程。该过程是按I S9001要求,进行产品实现的等化,也为后序的COP 过程提供依据。COP3中的报价是必备过程,而合同评审也是I S O9001标准明确提出的要求,这些都必须在与顾客签协议时完成。COP4~COP7是产品实现的必备过程,也是与顾客密切相关的过程。在确定过程时,也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定,如对比较复杂的产品,COP4还可以分解为“设计开发”过程和“制造开发”过程,而对相对简单的产品,甚至可以把COP4和C OP5过程合并为一个“产品提供”过程。所有COP 过程覆盖I S O9001标准条款的情况如表1所示。212 管理过程(Manage ment Pr ocess )(M P 过程) 在等化过程时,可以把那些企业各部门都参与,并由企业管理层直接操控的过程分为一类,称为管理过程(MP 过程)。根据I S O9001标准的要求,可以把表1所列几个过程识别为管理过程。其中MP1和MP2是总体策划,是目标,也是执行的准则;MP3和M P4是检查执行的情况,是监视过程,企业通过内审和管理评审,可以使管理层了解企业质量体系运行情况,从中找出问题和须改进点;而MP5是指导进行改进。所以这几个管理过程实质上也是管理层面上的“计划— 执行—检查--行动”即(P DCA )[4,5] 循环。MP 过程覆盖标准条款的情况如表1所示。213 支持过程(Support Pr ocess )(SP 过程) 顾名思义,支持过程就是对其它过程(主要是顾客导向过程)起支持作用的过程,也可以看作是其它过程的一个分过程,支持过程一般是由企业的某些部门来操控,这也是它

全面质量管理文章

全面质量管理 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 全面质量管理 英文名称: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 TQM 定义: 对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全员参与为基础的管理方法。 所属学科: 通信科技(一级学科) ;政策、法规与管理(二级学科) 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 ):是指在全面社会的推动下,企业中所有部门,所有组织,所有人员都以产品质量为核心,把专业技术,管理技术,数理统计技术集合在一起,建立起一套科学严密高效的质量保证体系,控制生产过程中影响质量的因素,以优质的工作最经济的办法提供满足用户需要的产品的全部活动。 简介 特点: 1.它具有全面性,控制产品质量的各个环节,各个阶段; 2.是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3.是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 4.是全社会参与的质量管理。 意义: * 提高产品质量 * 改善产品设计

* 加速生产流程 * 鼓舞员工的士气和增强质量意识 * 改进产品售后服务 * 提高市场的接受程度 * 降低经营质量成本 * 减少经营亏损 * 降低现场维修成本 * 减少责任事故 内涵: 是以质量管理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者,员工,供方,合作伙伴或社会等相关方收益而使组织达到长期成功的一种管理途径. 范围: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原理与其他概念的基本差别在于,它强调为了取得真正的经济效益,管理必须始于识别顾客的质量要求,终于顾客对他手中的产品感到满意。全面质量管理就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而指导人、机器、信息的协调活动。 全面质量管理原理概述: 1. 在“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这一短语中,“质量”一词并不具有绝对意义上的“最好”的一般含义。质量是指“最适合于一定顾客的要求”。这些要求是:a.产品的实际用途;b.产品的售价。 2. 在“质量控制”这一短语中,“控制”一词表示一种管理手段,包括四个步骤:a.制订质量标准;b.评价标准的执行情况;c.偏离标准时采了纠正措施;d.安排改善标准的计划。 3. 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可以划分为两大类:a.技术方面的,即机器、材料和工艺;b.人方面的,即操作者、班组长和公司的其他人员。在这两类因素中,人的因素重要得多。 4. 全面质量管理是提供优质产品所永远需要的优良的产品设计,加工方法以及认真的产品维修服务等活动的一种重要手段。 5. 质量管理的基本原理适用于任何制造过程,由于企业行业、规模的不同,方法的使用上略有不同,但基本原理仍然是相同的。方法上的差别可概括为:在大量生产中,质量管理的重点在产品,在单件小批生产中,重点在控制工序。

全面质量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

全面质量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目前,我国医院管理工作属于早期管理阶段,有效的管理能够促进医院发展,还可以节省医院成本以及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的相关标准,如何制定符合经济水平的医院管理制度,这就要求领导者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完善管理制度。 关键词:全面质量管理;医院管理;应用 医院属于市场独立的主体,公立医院与医疗制度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断变化,人们对医疗质量和员工护理服务质量有更高要求,同时质量管理成为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的重要条件。根据现有的医学水平,医疗服务质量的不断完善医院管理制度,创造优质服务与管理模式,而医院主要以全面管理服务质量和服务过程以及全体员工参与等多样化管理模式制定医疗服务制度。 1 全面管理工作的意义 1.1增强指导与激励全面管理质量优质的服务质量与患者生存能力紧密相关,因此相关部门必须增强指导,激励医院完善全面管理质量。其管理方法主要是提供经费支持、减免税费、降低医疗服务价格和实施奖惩制度。 1.2提高医院质量文化管理全面质量管理作为医院的

核心,其工作人员对医疗服务认知和理解直接影响全面管理的发展。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利用医疗质量的好坏对工作态度进行考核,提高医疗技术,从而保证医疗活动有序开展。医疗服务高质量文化的形成,除了要较长的培养时间外,还要做好相关工作:

①利用不同的宣传方法让工作人员了解服务质量的意义,并制作工作评价登记表;②设立医疗治疗自我评价与检查工作体系,及时处理工作中发生的问题,并进行总结;③给予工作表现出色的团体和工作人员表扬奖励,相反则给予惩戒[1]。 1.3全面管理带动员工积极参与性工作人员是直接和患者以及家属接触,工作人员参加工作态度的好坏直接影响医疗服务质量。因此,为了保证医疗质量,相关部门可以制定相应的工作要求:①可以设立员工服务质量考察表,时刻提醒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态度;②制定科学质量管理模式,尽量满足工作人员的要求,并且设置奖惩制度适当给予鼓励;③设立研讨会,以便于工作人员相互交流工作经验,及时解决工作中产生的问题。 1.4设立持续性管理体系在医院管理过程中,完善持续性服务质量管理有重要意义。医院管理制度的完善有利于保证医疗服务治疗。因此,要求医院管理不能只顾眼前利益,以保证医疗服务质量的持久性,从而有效完善医疗服务治疗体系。另外,在医院管理过程中应采取相应措施解决发生的问题,应重视人才的培养,从而提高管理工作的持久性。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

全面质量管理思想集中体现在PDCA循环上: 1、计划(plan)阶段:包括四个步骤,即找出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找出主要原因、制定对策。 2、执行(do)阶段:按照制定的对策实施,并收集相应的数据。 3、检查(check)阶段:检查取得的效果,对改进的效果进行评价,看实际结果与原定目标是否吻合。 4、处理(Aact)阶段:包括两个步骤:即制定巩固措施,防止问题发生;提出遗留问题和下一步打算。 全面质量管理 一、TQM的来源 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简称TQM)是以质量管理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旨在通过让顾客和所有相关方受益而到达长期成功的一种管理途径。菲根堡姆于1961年提出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发达国家组织运用全面质量管理使产品或服务质量获得迅速提高,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全面质量管理的观点逐渐在全球范围内获得广泛传播,各国都结合自己的实践有所创新发展。目前举世瞩目的ISO9000族质量管理标准、美国波多里奇奖、欧洲质量奖、日本戴明奖等各种质量奖及卓越经营模式、六西格玛管理模式等,都是以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的。 二、TQM的定义 为了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考虑到充分满足顾客要求的条件下进行市场研究、设计、制造和售后服务,把企业内各部门的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的活动构成为一体的一种有效的体系。 TQM的管理理念是已客户为导向的,所有全员质量管理组织的人员通过全员参与的,通过跨功能、跨等级的管理,利用所有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来系统地管理组织的改进与进步。 TQM 结合了产品质量,过程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从而成为一个经过变革后的组织中的过程的控制,能通过更经济有效的方式来满足客户要求。受控的生产过程在产品和服务未能满足客户需求时仍不能帮助公司增长市场份额。 三、实施TQM的作用: 1. 提高产品质量 2. 改善产品设计 3. 加速生产流程 4. 鼓舞员工的士气和增强质量意识 5. 改进产品售后服务 6. 提高市场的接受程度 7. 降低经营质量成本

软件质量管理

软件质量的定义 软件产品满足规定和隐含的与需求能力有关的全部特征和特性,它包括:1)软件产品质量满足用户要求的程度 2)软件各种属性的组合程度 3)用户对软件产品的综合反映程度 4)软件在使用过程找那个满足用户要求的程度 软件质量,和一般的产品质量一样,被定义为3A特性 1)可说明性(accountability) 2)有效性(availability) 3)易用性(accessibility) 软件质量模型: ·McCall模型由十一个标准构成,分为产品操作,产品修订,产品转移·Boehm模型基于很多特性和十九个标准 ·ISO 9126模型包括六个质量指标,每个质量指标都含多个属性 简述ISO模型: 有三层构成:高层中层低层 其中高层: ·功能性 ·可靠性 ·易用性 ·效率 ·可移植性 ·可分析·可修改·稳健性·可测试 ·可维护性 ·适应性·安装性·一致性·可替换性 FCM三层模型: FCM是将软件质量分解成能够度量的层次: ·软件质量因素(factor) ·衡量标准(criteria)[krai'ti?ri?] ·度量标准(metrics) 软件质量度量模型(Software Quality Metrics Model, SQMM): SQMM是把软件质量-准则-度量三者综合的软件质量结构模型 软件质量的工作层次: ·检查(初期阶段-软件质量控制) ·保证(软件质量保证-未成熟期) ·预防(软件质量保证-成熟期) ·完美(全面软件质量管理) 用于软件控制的一般性方法 ·目标问题度量法 ·风险管理法

·PDCA质量控制法 PDCA循环,又叫戴明环,发源于日本,是指计划(Plan)、做(Do)、检查(Check)和行动(Action) 软件质量管理的七种基本工具: 检查表、Pareto图、直方图、散布图运行图、控制图、因果图 SQA的功能 SQA(Software Quality Assurance)软件质量保证,主要功能如下: ·制定和展开质量方针。 ·指定只来那个保证方针和质量保证标准。 ·建立和管理质量保证体系。 ·明确各阶段的质量保证任务。 ·坚持各阶段的质量评审、整理面向用户的文档与说明书等。 ·收集、分析和整理质量信息。 ·提出和分析重要的质量问题。 ·总结实现阶段的质量保证活动。 SQA的作用: ·选定的开发方法被采用 ·选定的标准和规程得到采用和遵循 ·进行独立的审查 ·偏离标准和规程的问题得到及时的反映和处理 ·项目定义的每个软件任务得到实际的执行 SQL的任务: ·SQA审计与评审 ·SQA报告 ·处理不符合问题 ·实施 软件配置管理(Software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SCM): 简单的说就是管理软件的变化,它应用于软件工程过程,通常由相应的工具、过程和方法学组成。 软件配置项的定义(Software Configaration Item,SCI): 软件开发过程中的文档资料,工具软件等所有这些信息项都需要得到妥善的管理,这些信息项是配置管理的对象,被称为配置项。 软件过程的输出信息: 主要有三种类别: 1)计算机程序(源程序和可执行程序) 2)描述计算机程序的文档(针对技术开发者和用户) 3)数据(包含在程序内部或外部)

全面质量管理的应用

应用全面质量治理 降低输煤系统粉尘浓度 小组类型:现场型 小组名称:燃料分场治理QC小组 公布人:孙兆国 鸡西热电有限责任公司燃料分场 二零零四年十二月

目录 一、概况 ---------------------------------------------- 2 二、选题理由 ---------------------------------------------- 3 三、现状调查 ---------------------------------------------- 4 四、预期目标 ---------------------------------------------- 4 五、缘故分析 ---------------------------------------------- 5 六、要因确认 ---------------------------------------------- 5 七、制定对策

---------------------------------------------- 6 八、对策实施 ---------------------------------------------- 6 九、效果评价 ---------------------------------------------- 7 十、巩固措施 ---------------------------------------------- 8十一、体会与今后打算-------------------------------------- 8 一、概况 鸡西热电有限责任公司燃料分场治理QC小组成立于一九八七年二

企业如何有效推进TQM全面质量管理的实施

企业如何有效推进TQM全面质量管理的实施,TOM全面质量管理,即TQM(Total Quality Management)就是指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TOM全面质量管理目的在于通过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本文主要介绍企业如何有效推进TQM全面质量管理. 如何开展TQM全面质量管理? 以下为介绍开展TQM全面质量管理的方法: 一、做好制造过程和辅助生产过程的质量管理工作 1、制造过程的质量管理工作内容 1)组织质量检验工作,要求严格把好质量关。包括原材料进厂检验、工序间和产品出厂检验。其中工序间检验的方式方法较多,如下表所示,可根据具体情况加以选择。 2)组织和促进文明生产 提高生产的节奏性,实现均衡生产。严格执行工艺纪律,养成自觉遵守的习惯;在制品码放整齐,储运安全,空气清新,照明良好,四周颜色明快和谐,噪音适度。

3)组织质量分析,掌握质量动态。分析应包括废品(或不合格品)分析和成品分析。 4)组织工序的质量控制,建立管理点 工序质量控制是保证制造过程中产品质量稳定性的重要手段,它要求在不合格品发生之前,就能予以发现和预报,并能及时地加以处理的控制,有效地减少和防止不合格品的产生。在实践中,控制图等统计方法的采用是进行工序质量控制的常见方法。建立质量管理点,是为了明确制造过程的质量控制重点工序或部位。 2、辅助生产过程质量管理的内容 这里指的辅助生产过程,是指为保证制造过程正常进行而提供各种物资技术条件的过程。它包括物资采购供应、动力生产、设备维修,工具制造、仓库保管、运输服务等。制造过程的许多质量问题,往往同这些部门的工作质量有关。 辅助生产过程质量管理的基本任务是提供优质服务和良好的物质技术条件,以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它主要内容有:做好物资采购供应(包括外协)的质量管理,保证采购质量。严格入库物资的检查验收,按质、按量、按期提供生产所需要的各种物资(包括原材料、燃料等);组织好设备维护工作,保持设备良好的技术状态;做好工具制造和供应管理工作等。

软件质量管理与控制范文

第8章 软件质量管理与控制 第一章 8.1 目的 软件质量管理的目的是通过分析质量要素和质量目标,制定合适的质量计划,整合技术评审、软件测试、质量保证、缺陷(或问题)跟踪等手段,保证软件开发质量。 第二章 8.2 关键活动与流程 软件质量管理的流程如图8-1所示,关键活动是“制定质量计划”、“技术评审”、“软件测试”、“质量保证”、“缺陷跟踪和问题跟踪”。 图8-1中,在技术评审、软件测试和质量保证活动中发现的缺陷和问题,都采用缺陷跟踪工具和问题跟踪工具来管理。 质量人员 测试人员 图8-1 软件质量管理的流程 该流程的主要工作成果见表8-1。 8.2.1 制定质量计划 质量计划是软件质量管理的行动纲领,通常由项目经理和质量人员共同协商制定质量计划。 如果机构有独立的质量人员,那么由质量人员起草《质量计划》,递交给项目经理和质量经理审批。如果机构没有独立的质量人员,那么项目经理兼任质量人员和质量经理的角色。 表8-2为《质量计划》的参考格式。

第三章 8.2.2 技术评审 技术评审的目的是通过同行专家对工作成果的评审进行讨论,尽早地发现工作成果中的缺陷,并帮助开发人员及时消除缺陷,从而有效地提高产品的质量。 技术评审的主要好处有: ☆通过消除工作成果的缺陷而提高产品的质量。 ☆技术评审可以在任何开发阶段执行,不必等到软件可以运行之际,越早消除缺陷就越能降低开发成本。 ☆开发人员能够及时地得到同行专家的帮助和指导,无疑会加深对工作成果的理解,更好地预防缺陷,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开发生产率。 理论上讲,为了确保产品的质量,产品的所有工作成果都应当接受技术评审。现实中,为了节约时间,允许人们有选择地对工作成果进行技术评审。在制定质量计划的时候,应该确定技术评审计划。 技术评审是团体活动,一般地,机构没有专职的技术评审人员,当需要技术评审的时候临时组织人员就可以了。质量人员应当参与重要的技术评审会议,这样既监督了技术评审,又加深对工作成果的了解。 技术评审的一般流程如图8-2所示。

全面质量管理内容和特点

全面质量管理内容和特点,概括起来是“三全”、“四一切” 三全 “三全”一一是指对全面质量、全部过程和由全体人员参加者的管理。 1.全面质量的管理 过去我们一说到质量,往往是指产品质量,它包括性能、寿命、可靠性和安全性,即所谓狭义质量概念。当然,产品质量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产品质量再好,如果制造成本高,销售价格贵,用户是不欢迎的。即使产品质量很好,成本也低,还必须交货及时和服务周到,才能真正受到用户欢迎。因此一个企业必须在抓好产品质量的同时,要抓成本质量、交货期质量和服务质量。这些质量的全部内容就是所谓广义的质量概念,即全面质量。可见,质量管理必须对这种广义质量的全部内容进行管理。 产品质量+成本+交货期+服务=全面质量 2.全部过程的管理 产品是怎样形成的呢?它是包括企业一系列活动的整个过程。这个过程包括市场调查、研究、设计、试制、工艺与工装的设计制造、原材料供应、生产制造、检验出厂和销售服务。用户的意见又反馈到企业加以改进,这整个过程可看作是一个循环过程。可见,产品质量的提高依赖于整个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工作质量的提高,因此,质量管理必须对这种全部过程的每个环节都进行管理。 3.由全体人员参加的管理 产品质量的好坏,是企业许多环节和工作的综合反映。每个环节的每项工作都要涉及到人。企业的人员,无论是前方的还是后方的,是车间的还是科室的,没有一个人不与产品质量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每个人都重视产品质量,都从自己的工作中去发现与产品质量有关的因素,并加以改进,产品质量就会不断提高。因此,质量管理,人人有责。只有人人都关心质量,都对质量高度负责,产品质量才能有真正的提高和保证。所以,质量管理必须由全体人员进行管理。 四一切 “四一切”一一即一切为用户着想,一切以预防为主,一切以数据说话,一切工作按PDCA循环进行。 1.一切为用户着想一一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 产品生产就是为了满足用户的需要。因此,企业应把用户看作是自己服务的对象,也是为人民服务的具体内容。为了保持产品的信誉,必须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在为用户提供物美价廉的产品的同时,还要及时地为用户提供技术服务。

质量管理在实际中的应用

生产与运作管理作业 质量管理在实际中的应用 海尔集团应用全面质量管理的案例分析 全面质量管理有利于提高企业素质,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能提高企业产品质量,改善产品设计,加速生产流程,鼓舞员工的士气和增强质量意识,改进产品售后服务。 在21世纪这个信息、交通发达以及对产品要求越来越高的时代,全面质量管理更是一个企业甚至是一个国家发展、成功最主要的因素。下面就以我国的海尔集团为例简单谈谈全面质量管理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 海尔之所以能成为行业领军名牌,除了得益于雄厚的高新技术实力和以高科技新产品创造市场的经营理念作为坚实的基础外,还得益于海尔严格的质量管理。 任何一个熟悉海尔集团发展史的人都会记得这样一件事,在海尔冰箱创业之初,张瑞敏首席执行官亲自抡起铁锤,带领员工砸毁了76台冰箱,也砸醒了全体海尔人的质量意识.28年以来,海尔集团通过不断的创新,不断提出新的质量管理理念,结合海尔集团自身文化特色,在实践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从起步开始,海尔就实施了一种全面质量管理的驱动战略。简而言之,它的目标是要成为一个高质量的组织,干出高质量的工作,生产高质量的产品。以“零缺陷”为目标是质量百分之百合格。多数人认为这是荒诞的,但实际上,并不能这么轻易下判断。从统计学的观点上上来说,“零缺陷”是没有道理的,在大公司里,根据大数定律,总会有残次品的出现。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如果不为百分之百而奋斗,那就是容忍错误,而错误也真的会发生。因此,海尔集团对全体员工进行了全面质量管理重要性的教育,是全面质量管理深入人心,增强每个员工的责任感。 海尔的做法是把质量的认同扩大到企业,即所谓“产品质量就是企业生命”。因此,海尔对上至企业管理层下至工厂里的生产线都进行了全面质量管理。首先提高对生产线的改进,使内部缺陷成本降到最低;并努力做好售后服务。其次是协调各部门的组织协作能力,全面质量管理重在“全面”,各部门协调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消费者对海尔人20多年来艰苦打卓绝树立的海尔质量品牌具有深刻的形象认识,对其质量产生一致的认同,并以企业树立的良好质量形象作为购买依据,从而给海尔带来了综合效益。如今,“海尔”已经成为纯正的“中国造”精品的代名词,并以“产品零缺陷、使用零抱怨、服务零烦恼”的特色向全球展示自己的风采。 在如今国际化的大潮下,海尔集团在质量管理的领域中必将不断创新,坚持"海尔创世界名牌,第一是质量,第二是质量,第三还是质量"的宗旨,走向世界.

全面质量管理的常用方法一

全面质量管理的常用方法一 【本讲重点】 排列图 因果分析法 对策表方法 分层法 相关图法 排列图法 什么是排列图 排列图又叫巴雷特图,或主次分析图,它首先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巴雷特(Pareto)用于经济分析,后来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朱兰(J.M.Juran)将它应用于全面质量管理之中,成为全面质量管理常用的质量分析方法之一。 排列图中有两个纵坐标,一个横坐标,若干个柱状图和一条自左向右逐步上升的折线。左边的纵坐标为频数,右边的纵坐标为频率或称累积占有率。一般说来,横坐标为影响产品质量的各种问题或项目,纵坐标表示影响程度,折线为累计曲线。 排列图法的应用实际上是建立在ABC分析法基础之上的,它将现场中作为问题的废品、缺陷、毛病、事故等,按其现象或者原因进行分类,选取数据,根据废品数量和损失金额多少排列顺序,然后用柱形图表示其大小。因此,排列图法的核心目标是帮助我们找到影响生产质量问题的主要因素。例如,可以将积累出现的频率百分比累加达到70%的因素成为A类因素,它是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 排列图的绘制步骤 排列图能够从任何众多的项目中找出最重要的问题,能清楚地看到问题的大小顺序,能了解该项目在全

体中所占的重要程度,具有较强的说服力,被广泛应用于确定改革的主要目标和效果、调查产生缺陷及故障的原因。因此,企业管理人员必须掌握排列图的绘制,并将其应用到质量过程中去。 一般说来,绘制排列图的步骤如图7-1所示,即:确定调查事项,收集数据,按内容或原因对数据分类,然后进行合计、整理数据,计算累积数,计算累积占有率,作出柱形图,画出累积曲线,填写有关事项。 图7-1 排列图的绘制步骤 排列图的应用实例 某化工机械厂为从事尿素合成的公司生产尿素合成塔,尿素合成塔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承受一定的压力,上面共有成千上万个焊缝和焊点。由于该厂所生产的十五台尿素合成塔均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焊缝缺陷,由此对返修所需工时的数据统计如表7-1所示。 表7-1 焊缝缺陷返修工时统计表 序号项目返修工时fi 频率 pi/% 累计频率 fi/% 类别 1焊缝气孔14860.460.4A 2夹渣5120.881.2A 3焊缝成型差208.289.4B 4焊道凹陷15 6.195.5B 5其他11 4.5100C 合计245100 缝成型差、焊道凹陷及其他缺陷,前三个要素累加起来达到了89.4%。根据这些统计数据绘制出如图7-2所示的排列图:横坐标是所列举问题的分类,纵坐标是各类缺陷百分率的频数。

全面质量管理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5316612261.html, 全面质量管理 作者:杨红英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3年第08期 摘要: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发展,顾客对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全面质量管理的推行可有效地提高和保证质量,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本文从全面质量管理的涵义出发,阐述了全面质量管理的必要性,提出了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条件和程序。 关键词:质量全面质量管理竞争力 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迅速,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必须不断提高其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来满足顾客不断提高的需求。为此,企业也在不断寻求科学的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全面质量管理成为企业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增强企业竞争力的一个有效的管理手段。 1 全面质量管理的涵义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质量的定义,国际标准化组织将质量定义为: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固有特性包括:适用性、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等。国家标准对质量下的定义为:质量是产品或服务满足明确或隐含需要能力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企业因其能为社会提供有用的产品和服务而存在,质量满足需求这一特性决定了从某种意义上讲,产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正是企业存在的价值,是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因。因而,现代企业要想做强做大,必须保证自己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质量管理:指一个组织为达到自己的质量目标和质量责任,进行的质量策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等来实现其质量目标的一系列活动。 全面质量管理,最先是由美国的著名专家菲根堡姆在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全面质量管理是以传统的质量管理为基础,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营管理的需要发展起来的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菲根堡姆将全面质量管理定义为:“为了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考虑到充分满足顾客要求的条件下进行市场研究、设计、制造和售后服务,把企业内各部门的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的活动构成一体的有效体系”。ISO8402对全面质量管理的定义是:一个组织 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两种说法都表明全面质量管理的涵义包含以下几点: 1.1 顾客至上。现代市场经济是买方市场,顾客已成为企业的衣食父母。“顾客就是上帝”的观点正逐渐受到企业的高度重视。全面质量管理强调顾客的价值取向,认为得到顾客的满意和认可是占领市场,创造价值获得效益的关键所在。因此,全面质量管理要求企业必须把顾客至上的理念渗透到各项业务和管理工作中,即从市场调研、产品设计、制造、检验、销售,到

全面质量管理应用案例

全面质量管理应用案例 案例:纽约市公园及娱乐局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技术 纽约市公园及娱乐部的主要任务就是负责城市公共活动场所(包括公园、沙滩、操场、娱乐设施、广场等)的清洁与安全工作,并增进居民在健康与休闲方面的兴趣。 市民将娱乐资源瞧作就是重要的基础设施,因此公众对该部门重要性就是认同的。但就是在采用何种方式实现其使命,及该城市应投入多少资源去实施其计划却很难达成共识。该部门面临着管理巨大的系统与减少的资源。与美国的其它城市相比,纽约市的计划就是庞大的。该部门将绝大部分资源投入现有设施维护与运做,尽管为设施维护与运做投入的预算从94年到95年削减了4、8%。 为了对付预算削减,并能维持庞大复杂的公园系统,该部门的策略包括:与预算与管理办公室展开强硬的幕后斗争,以恢复一些已削减的预算;发展公司伙伴关系以取得更多的资源等等。除了这些策略,该组织采纳了全面质量管理技术,以求“花更少的钱干更多的事”。 在任何环境下产生真正的组织变化就是困难的,工人们会对一系列的管理时尚产生怀疑。因此,该部门的策略就是将全面质量管理逐步介绍到组织中,即顾问团训练高层管理者让她们接受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理念,将全面质量管理观念逐步灌输给组织成员。这种训练提供了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选择质量改进项目与目标团队的方法,管理质量团队与建立全面质量管理组织的策略。虽然存在问题,但这些举措使全面质量管理在实施的最初阶段获得了相当的成功。 有关分析显示了该部门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所获得的财政与运做收益。启动费用就是22、3万美元,平均每个项目2、3万美元。总共节省了71、15万美元,平均每个项目一年节约7、1万美元。这个数字不包括间接与长期收益,只就是每个项目每年直接节约的费用。 在全面质量管理技术执行五年后,情况出现了变化。 该部门就是政治任命的。以前的官员落选了,新一任官员就任后,TQM执行计划被搁浅了。新上任的负责人将其前任确立的全面质量管理技术瞧作就是她能够忽略的其前任的优势。大部分成员没有完全理解或赞成TQM哲学,认为只就是前任遗留下来的东西。但就是新任同样面临着削减的预算与庞大的服务系统的问题,但却没有沿用前任采取的工具,其采用的就是私有化、绩效管理等手段。 分析: 纽约市公园与娱乐管理局(The New York Department of Parks and Recreation)的主要任务

全面质量管理在实际中的应用

全面质量管理在实际中的应用——XXXXXXXXXXXXX质量部 XXX 摘要:质量,是构成社会财富的关键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顾客对产品质量的要求已从仅满足使用要求发展到对产品的耐用性、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等多方面的要求。而很多的传统企业的管理理念还停留在注重产品的“量”而忽略了产品的“质”,或者对质量的认识还停留在“质量是检验出来的”的阶段,殊不知质量管理已发展成为科学的、严密的、系统的、全面的管理体系,即全面质量管理。所谓质变引起量变,好的质量带来的益处和坏的质量带来的损失也会愈发凸显。越来越多的企业切切实实的感受到了全面质量管理所带来的实效。本文将根据实际情况分别从“人、机、料、法、环、测”(5M1E)六个方面来阐述全面质量管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全面质量管理应用 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 ),是指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在全面质量管理中,质量这个概念和全部管理目标的实现有关。通俗点说就是企业中所有部门、所有组织、所有人员都以产品质量为核心,把专业技术、管理技术、统计技术集合在一起,建立一套科学、严密、高效的质量保证体系,控制生产过程中影响质量的因素,以最科学的管理方法提供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的全部活动。其中影响质量的因素,就是我们所说的“人、机、料、法、环、测”。 一、人,即人员。人是管理中的最大的难点也是管理的重点,人包括企业中从上至下的每一个人,即全员参与。为使“人尽其才、各尽其用”,企业首先应对相关人员所掌握的技能、具备的知识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其次应对不同层次的人员分别进行培训,例如检验技能培训、质量知识培训、质量意识教育,其中质量意识教育应被视为培训的首要内容。质量培训的目的是通过系统地改进人员的技能和知识,提升企业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培训效果的评价应依据培训需求和培训计划进行,并预先确定评价规则和评价阶段,确保培训按要求进行、实施和管理,提高培训的有效性。企业应实施方针目标管理,所谓方针目标管理是指企业为实现以质量为核心的中长期和年度经营方针目标,充分调动人员积极性,通过个体和群体的自我控制与协调,以实现个人目标,从而保证实现共同成就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方针目标管理是从“以物为中心”转变为“以人为中心”,从“监督管理”转变为“自我管理”,从“专制管理”转变为“民主管理”,从“纪律约束”转变为“激励管理”,用行为科学的激励理论来激发、调动人的积极性,对企业实行系统的管理的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科学的方法、充分的培训、合理的激励,使“人”转变为“质量人”。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

第二章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 第一节PDCA循环法 一、计划-执行-检查-总结 制定计划(方针、目标) 执行(组织力量去实施) 检查(对计划执行的情况进行检查) 总结(总结成功的经验,形成标准,或找出失败原因重新制定计划) PDCA循环法的特点: 1. 四个顺序不能颠倒,相互衔接 2. 大环套小环,小环保大环,互相促进 3. 不停地转动,不断地提高 4. 关键在于做好总结这一阶段 二、解决和改进质量问题的八个步骤 1. 找出存在的问题 2. 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 3. 找出影响大的原因 4. 制定措施计划 5. 执行措施计划 6. 检查计划执行情况 7. 总结经验进行处理 8. 提出尚未解决的问题 第二节质量管理的数理统计方法 一、质量管理数理统计方法的特点和应用条件 1. 特点 (1)抽样检查 (2)伴随生产过程进行 (3)可靠直观 2. 质量管理数理统计方法的优点 (1)防止废次品产生(防患于未然) (2)积累资料,为挖掘提高产品质量的潜力创造了可能 (3)为制定合理的技术标准和工艺规程提供可靠数据 (4)减少了检验工作量,提高了检验的准确性与效率,节省了开支 3. 质量管理数理统计方法的应用条件 (1)必须具备相对稳定的生产过程(完备的工艺文件、操作规程,严格的工艺纪律、岗位责任制,完好状态的设备等) (2)培训人员,掌握方法,明确意义 (3)领导重视,创造条件给予支持 (4)各职能部门互相配合,齐心协力 二、质量管理数理统计方法的基本原理 随机现象和随机事件 频数、频率和概率 概率的几个性质 产品质量变异和产生变异的原因:

1. 偶然性原因(随机误差) 对质量波动影响小,特点是大小、方向都不一定,不能事先确定它的数值。 2. 系统性原因(条件误差) 对质量波动影响大,特点是有规律、容易识别,可以避免。 随机误差与条件误差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前者可变为后者。 观察和研究质量变异,掌握质量变异的规律是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对影响质量波动的因素应严格控制。 三、质量管理中的数据 母体(总体N )–提供数据的原始集团 子样(样品n)–从母体中抽出来的一部分样品(n ≥1) 抽样- 从母体中随机抽取子样的活动 1. 数据的收集过程 (1)工序控制半成品→子样→数据 (2)产品检验产品→子样→数据 (3)子样的抽取方法 ①随机抽样(抽签法、随机表法) 机会均等,子样代表性强,多用于产品验收 ②按工艺过程、时间顺序抽样 等间距抽取若干件样品 2. 数据的种类 (1)计量值数据 连续性数据,可以是小数,如:长度、重量 (2)计数值数据 非连续性数据,不能是小数 ①计件数据(不合格数) (统计分析方法和控制图) 生产过程质量数据信息质量控制 分析整理

全面质量管理(TQM)

全面质量管理的发展史 最早提出全面质量管理概念(TotalQualityManagement)的是美国通用电器公司质量管理部的部长菲根堡姆(A.V.Feigenbaum)博士。1961年,他出版了一本著作,该书强调执行质量只能是公司全体人员的责任,应该使全体人员都具有质量的概念和承担质量的责任。因此,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思想是在一个企业内各部门中做出质量发展、质量保持、质量改进计划,从而以最为经济的水平进行生产与服务,使用户或消费者获得最大的满意。 全面质量管理(TQM)的四个发展阶段 从1961年菲根堡姆提出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开始,世界各国对它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使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方法、理论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应用和发展。概括地讲,全面质量管理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日本从美国引入全面质量管理 1950年,戴明博士在日本开展质量管理讲座,日本人从中学习到了这种全新的质量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当时,全面质量管理的思路和概念并没有像如今一样被完整地提出来,但是它对日本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到1970年,质量管理已经逐步渗透到了全日本企业的基层。 ◆质量管理中广泛采用统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企业从质量管理中获得巨大的收益,充分认识到了全面质量管理的好处。日本人开始将质量管理当作一门科学来对待,并广泛采用统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进行推广和应用,全面质量管理在这一阶段获得了新的发展。 ◆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和要求得到标准化 随着全面质量管理理念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这种管理方法。1986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把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和要求进行了标准化,并于1987年3月正式颁布了ISO 9000系列标准,这是全面质量管理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因此,我们通常所熟悉的ISO 9000系列标准实际上是对原来全面质量管理研究成果的标准化。 ◆质量管理上升到经营管理层面 随着质量管理思想和方法往更高层次发展,企业的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被提升到经营管理的层次。无论是学术界还是企业界,很多知名学者如朱兰、石川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