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

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 2019—2025年)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农业农村(农牧)厅(委、局),网信办,新疆生产

建设兵团农业农村局、网信办: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

—2022年)》《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生产经营精准化、管理服务

智能化、乡村治理数字化,农业农村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制定了《数

字农业

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农业农村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2019年12月25日

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

(2019—2025年)

目录

一、发展形势5

(一)发展成效 5

(二)发展机遇与挑战7

二、总体思路8

(一)指导思想8

(二)基本原则9

(三)发展目标10

三、构建基础数据资源体系10

(一)建设农业自然资源大数据10

(二)建设重要农业种质资源大数

据11

(三)建设农村集体资产大数据11

(四)建设农村宅基地大数

据11

(五)健全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数据12

四、加快生产经营数字化改

造12

(一)种植业信息

化12

(二)畜牧业智能

化13

(三)渔业智慧化13

(四)种业数字化14

(五)新业态多元化14

(六)质量安全管控全程化15

五、推进管理服务数字化转

型15

(一)建立健全农业农村管理决策支持技术体

系15 (二)健全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监测预警体系16

(三)建设数字农业农村服务体系16

(四)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智能监测体

系17

(五)建设乡村数字治理体

系17

六、强化关键技术装备创新18

(一)加强关键共性技术攻

关18

(二)强化战略性前沿性技术超前布

局18

(三)强化技术集成应用与示范19

(四)加快农业人工智能研发应用19

七、加强重大工程设施建设20

(一)国家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建设工程20

(二)农业农村天空地一体化观测体系建设工

程21 (三)国家数字农业农村创新工程22

八、保障措施 24

(一)加强组织领导24

(二)加大政策支持25

(三)强化数据采集管理25

(四)强化科技人才支撑26

一、发展形势

(一)发展成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数字农业农村建设,作出实施大数据战略和

数字乡村战略、大力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等一系列重大部署安排。各地区、各部门认

真贯彻落实,大力推进数字技术在农业农村应用,取得明显成效。

数字技术与农业农村加速融合。产业数字化快速推进,智能感知、智能分析、智

能控制等数字技术加快向农业农村渗透,农业农村大数据建设不断深化,市场监测预

警体系逐步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农兽药基础数据、重点农产品市场信息、新

型农业经营主体信息直报等平台建成使用,单品种大数据建设全面启动,种业大数据、

农技服务大数据建设初见成效。

新产业新业态竞相涌现。农产品电子商务蓬勃发展,2018年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5542 亿元,占农产品交易总额的9.8%。基于农产品电商、农业遥感的大数据服务产品不断丰富,

数字产业化创新发展。定制农业、创意农业、认养农业、云农场等新业态新模式方兴未艾,

乡村分享经济逐步兴起,“互联网+”农业社会化服务加快推进。2018年农业数字经济占农业

增加值的比重达到7.3%。

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数字农业领域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信息技术和农业遥

感学科群、国家智慧农业创新联盟相继建成,智慧农业实验室、数字农业创新中心加快建设,农业物联网、数据科学、人工智能等相关专业在高等院校普遍设立。数字农业标准体系加快

建设,农业物联网应用服务、感知数据描述和传感设备基础规范等一批国家和行业标

准陆续出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传感器、无人机、农业机器人等技术研发应用,集

成应用卫星遥感、航空遥感、地面物联网的农情信息获取技术日臻成熟,基于北斗自

动导航的农机作业监测技术取得重要突破,广泛应用于小麦跨区机收。

设施装备条件明显改善。全国行政村通光纤和通4G比例均超过98%,提前实现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目标,贫困村通宽带比例超过94%。农村每百户有计算机和移动电话分别达到

29.2台和246.1部。农业遥感、导航和通信卫星应用体系初步确立,适合农业观测的高分

辨率遥感卫星“高分六号”成功发射。物联网监测设施加速推广,应用于农机深松整

地作业面积累计超过1.5亿亩。

政策支持体系初步建立。发布“十三五”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互联网+”现代农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实施意见等文件,初步构建了数字农业农村建设

的政策体系。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工程已覆盖26个省,全国1/3的行政村建立了益农信

息社。深入推进数字农业建设试点、农业农村大数据试点、国家物联网应用示范,打造了一

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样板。各地结合实际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积极推动农业生

产智能化、网络营销新模式和信息化管理服务。

(二)发展机遇与挑战

农业农村数字化是生物体及环境等农业要素、生产经营管理等农业过程及乡村治理的数

字化,是一场深刻革命。展望今后一段时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将迎来难得机遇。从国际看,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方兴未艾,物联网、智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

技术加快应用,深刻改变了生产生活方式,引发经济格局和产业形态深度变革,形成

发展数字经济的普遍共识。大数据成为基础性战略资源,新一代人工智能成为创新引

擎。世界主要

发达国家都将数字农业作为战略重点和优先发展方向,相继出台了“大数据研究和发展计划”、“农业技术战略”和“农业发展4.0框架”等战略,构筑新一轮产业革命新优势。从国内看,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大力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实施数字乡村战

略,加快5G网络建设进程,为发展数字农业农村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信息化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同步发展,城乡数字鸿沟加快弥合,数字技术的普惠效应有效

释放,为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我国农业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乡村

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农业农村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发展结构、转换增长动力,为

农业农村生产经营、管理服务数字化提供广阔的空间。

但也应该看到,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总体滞后,面临诸多挑战。发展基础薄弱,数

据资源分散,天空地一体化数据获取能力较弱、覆盖率低,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

据、农业农村基础数据资源体系建设刚刚起步。创新能力不足,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滞

后,农业专用传感器缺乏,农业机器人、智能农机装备适应性较差。与医学等领域相

比,农业农村领域数字化研究应用明显滞后。乡村数字化治理水平偏低,与城市相比

差距仍然较大。数字产业化滞后,数据整合共享不充分、开发利用不足,数字经济在

农业中的占比远低于工业和服务业,成为数字中国建设的突出短板。

综合研判,当前及“十四五”时期是推进农业农村数字化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必

须顺应时代趋势、把握发展机遇,加快数字技术推广应用,大力提升数字化生产力,

抢占数字农业农村制高点,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让广大农民共享数

字经济发展红利。

二、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

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实施数字中国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数字乡村战略的

总体部署,以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为发展主线,以数字技术与农业农村经济深度

融合为主攻方向,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着力建设基础数据资源体系,加强数字生

产能力建设,加快农业农村生产经营、管理服务数字化改造,强化关键技术装备创新和重大工程设施建设,推动政府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