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社会性发展与教育

儿童社会性发展与教育
儿童社会性发展与教育

1.触觉在孩子出生时就已经很敏感了,尤其是用舌头和嘴等敏感器官来杰出外物。_____个月大

的婴儿会通过触摸来认识物体。C.10

2.在3岁时,儿童将会用杯子替代任何一种容器,小便盆、碗、帽子或盘子。这中现象属于

_________A.客体代替

3.在摆弄客体中的发展变化。婴儿在______岁,婴儿会用汤匙在杯子里搅动,喂一个玩具娃娃,

给她梳头,哄她睡觉。B.2

4.以下表扬行为中,哪些是有效的?C.上次你爬到第一层,这次已经爬到最高层了。

5._________的儿童很容易大声地、时间地笑、要么就发脾气。C.困难型

6._____方位是最直接的身体朝向,这是表示问候、安慰、打斗和亲密对话的方位。C.面对面

7._______是指身体内部的和核心部分和皮肤之间的区域,这是所有空间中最隐秘和个人的部分。

A.内部空间

8.人在出生前就有了听觉,______个月时婴儿仅凭声音就能辨认出他们的父母或照看者。B.6

9.妈妈对孩子说:“小孩不能烫衣服,否则会烫伤”,孩子说:“长大、长大、长大,我现在是

大姐姐了”。这种现象属于___________C.时空转换

10.在摆弄客体中的发展变化。婴儿在______岁末时,就已经能够运用感官去使用客体,例如,用

一只杯子做喝水的动作。C.1

11.在摆弄客体中的发展变化。婴儿在______岁时,他或她能给玩具指派角色,换句话说,玩具娃

娃要去“拿起汤匙”,然后“吃东西”。A.3

12.新生儿不像成人那样看得清楚,直到______个月大他们才能看清楚。B.6

13.判断下列问题中,哪个问题是开放式问题。C.你今天是怎么来的?

14.埃克曼和弗里森描述了非言语行为的一些作用。就像握手、点头或挥手这样的姿势通常被作为

________来使用。B.象征

15.新生儿不像成人那样看得清楚,_______个月时在具备完善的视力。D.12

16.探究性游戏一包包括了三个步骤:_________、动手研究、提出问题。A.客体获得

17.__________是指身体和衣服、头发或饰物之间的区域。B.私密空间

18.在儿童个别化发展的第____阶段,婴儿意识到另一个人不是自我的一部分,这种能力是逐渐获

得的。这种能力是学习其他东西的基础。B.4

19._________方位常常表示逃避或有隐瞒的意图。A.回避

20.作为一名专业儿童工作者,需要A.有爱心B.有耐心C.愿意努力工作D.思想开放E.有幽默感

21.社会经验的习得遵循的原则A.儿童是积极的社会学习者B.儿童社会习得方式多样化C.儿童喜

欢适度挑战性学习D.儿童社会习得是渐进过程

22.在儿童个别化发展的第____阶段,儿童不能区分自己和父母。A.1

23.哈吐普把儿童的攻击行为分为()B.工具性攻击和敌意性攻击

24.根据韦纳的成就归因理论观点,一个高成就动机者归因方式有什么特点?A.把成功归因为稳定

因素

25.()特别强调观察学习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B.班杜拉

26.考察父母教育方式对儿童成就动机的影响,这是在()系统水平上进行的研究。A.微观

27.儿童用一个在碗的上方搅动的动作代替一把汤匙,或者把胳膊绕道头上象征绞人的绳索,这种

现象属于_______.B.客体虚构

28.判断下列问题中,哪个个问题是开放式问题。C.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29.在儿童个别化发展的第____阶段,孩子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并理解其他人用语言表达出得想

法。D.6

30.在儿童个别化发展的第____阶段,2岁末,儿童开始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来认识自己。C.5

31.儿童形成客体我的标志是()C.用第一人称称呼自己

32.认识到他人的性别不随年龄、情境、外表等的变化而改变,这表明儿童获得了()D.性别恒

常性

33.在陌生情境测验中,婴儿对于母亲的离去没有表现出紧张,与母亲重聚也没有表现出热情,而

是躲避母亲的拥抱。接受陌生人给予的安慰时的表现,与接受母亲给予的安慰时的表现没有差别。这个婴儿对母亲形成的依恋关系是()C.回避型依恋

34.指导儿童社会发展的情感维度包括_______、温暖、尊重、接受、真诚。C.移情

35.下列哪些行为可称为亲社会行为?()A.百万富翁捐赠5万块钱给希望小学B.在公共汽车上

给老人让座C.把自己的食物分给其他人D.帮助同学复习功课

36.儿童的攻击行为发展的基本模式是随着年龄增长,()B.工具性攻击减少,敌意性攻击增多

C.身体攻击减少,言语攻击增多

37.高中生的会考以要求学生的知识达到某一标准为命题依据,而高考则以选拔人才为命题依据。

根据成就目标理论,会考和高考实质分别表达了哪两种成就目标?()A.会考表达了掌握目标;D.高考表达了成绩目标。

38.根据下列哪些现象,我们可以确定婴儿对母亲形成了依恋。()A.母亲离开,比其他人更容

易引起婴儿的焦虑情绪B.有陌生人出现时,婴儿出现紧张、害怕,并试图接近母亲寻求安慰

C.母亲比其他人更容易抚慰婴儿

D.陌生人出现时,母亲在场时婴儿的紧张程度小于父亲在场时

的紧张程度

39._______的儿童情绪的表达很温和,遵守作息时间、但在新的环境中犹豫不决,最终这样的孩

子会被新人活着新情境所吸引。B.迟缓型

40.在儿童个别化发展的第____阶段,对照看者明显偏爱,但还没有自我意识。7个月的婴儿会表

现出对陌生人的恐惧和提防,这是“认生期”。C.3

41. __________的姿势并非是简单地分离,而是有敌意活在有敌意的情况下进行防卫。B.背靠背

42.研究者选取2、5、8岁三个年龄组的儿童,每两年考察一次儿童的自我概念,以了解儿童自我

概念的发展趋势,并考察出生年代对儿童自我概念的影响。这是()研究。C.序列设计

43.红红没有笔写作业了,多多把自己心爱的铅笔借给了她,因为红红也曾经把自己的橡皮借给多

多。多多的这种行为是受()规范的影响。B.相互性

44.__月大的婴儿能够找到在屋内走动的人,他们长大一点时,就会长时间注视他人,把头转向一

个合适的位置来观察他人在干什么,对于细心的照看者而言,这就是在邀请他们对话和玩耍A.3

45.艾里克森认为,个体在青春期面临的主要心理危机是()C.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46.中国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学习、交往等多种途径,逐渐形成诚实谦让的行为方式。这一过

程是儿童()的过程。C.社会化

47.周丽说:“我希望自己热情、公正、勤奋、待人温和。”这一描述反映了周丽的()B.理想

自我

48.儿童认为判断一种行为是否道德,除了看行为的结果以外,同时还要考虑行为发出者的动机。

有些情况下,违背规则的行为是可以原谅的。这是处于道德发展的哪个阶段?()C.自律道德阶段

49.习性学家把个体发展过程的最佳学习时间称为()B.关键期

50.在儿童个别化发展的第____阶段,儿童把自己和母亲看作一个整体B.2

51.儿童发展的生态环境包括,微观系统、中观系统、___________和宏观系统。A.外部系统

52._________的儿童通常是愉快的、有好的、平静的和适应能力强的。A.容易型

53._________是定位在轴向的界限和眼睛、耳朵能扫到的外部界限之间的范围内。D.末梢空间

54.艾里克森认为,个体在成人早期面临的主要心理危机是()A.亲密对孤独

55.指导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行为维度中典型的行为策略包括_________现场指导、改变方向、讨论、

使结果生效。B.模仿

56.女孩们倾向于表演社会性的角色,而男孩们则倾向于选择表现权力关系的角色。下面哪些游戏

或角色是女孩子们更青睐的?B.房间饰物

57.以下表扬行为中,哪些是无效的?B.你写了一个比任何人都有趣的故事

58.皮亚杰采用哪种方法研究儿童的道德发展?()A.临床法

59.儿童的社会关系基础出生时并不存在,它随着成人对他们的信号作出反应的模式的发展而逐渐

建立您的答案:错误

60.新生儿具有从环境中接受信息的感觉能力,有天生的言语机能您的答案:正确

61.成人可以用一些具体的奖励去管理和鼓励儿童的亲社会性为,可以促进儿童的亲社会性行为的

发展。您的答案:错误

62.游戏的风格是儿童对于一个人怎样行动的一种期望的特点。您的答案:正确

63.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在每一步上花费的时间不同,有时还能跳跃,把几步合并,因此,每个儿

童的并不遵循相同的发展顺序。您的答案:错误

64.在个别化发展的第六阶段孩子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并理解其他人用语言表达出得想法。您的

答案:正确

65.婴儿的气质类型都可以归为容易型、迟缓型和困难性这三种。您的答案:错误

66.儿童在相互影响的网状系统——微观系统、中管系统、外部环境和宏观系统中获得社交能力。

其中最基本的微观系统是家庭您的答案:正确

67.当儿童在理解游戏情境的范围内去处理冲突与要求时,游戏能支持情感的发展。在假装游戏中,

他们可以表演伤心、发怒、担心、害怕、爱、沮丧,同时也可能因此而受到惩罚。您的答案:错误

68.儿童不是消极的等待别人传递信息,他们有积极的行动和思维,通过思维和行动来弄清楚他们

所经历过的社会经验。您的答案:正确

69.自尊感强的儿童:认为自己有能力,可爱,控制力强。自尊感低的儿童:感觉沮丧,焦虑和不

适应。您的答案:正确

70.在孩子会说话之前很久,语言和手势对孩子就已具有意义。您的答案:正确

71.有社交的能力的儿童倾向于把自己看作是有价值的人,能给世界带来一些变化的人。您的答案:

正确

72.只要交给儿童学会亲社会的思维方式,合适的行为就会自动地随之而来。您的答案:错误

73.幼小儿童倾向于扮演他们观察到的角色,而大一点的儿童则倾向于把自己限定在有过直接经验

的角色上。您的答案:错误

74.同伴群体为儿童的社会习得提供了重要条件,它是儿童社会能力发展的重要环境。标准答案:1

75.如果成人以竞争作为激发儿童亲社会性行为动机的最主要手段,儿童间的合作就会被破坏。标

准答案:1

76.一旦儿童成为一个很有技能的游戏者,他们就修改和扩大假装游戏。标准答案:1

77.婴儿天生具有独特的个性和性情,是遗传的结果,并会影响其一生发展标准答案:1

78.婴儿一出生就能看清楚。标准答案:0

79.新生儿不能将自己从环境中区分开来,自我意识是对自我区别于环境中其他事物的理解。标准

答案:1

80.儿童是具有天生的自我中心性,他们高度珍视自己当时拥有的东子,即使不再使用这些东西,

他们也不肯放弃。标准答案:1

81.运动游戏中经常会有危险,气质和先前的经验影响儿童在游戏中冒险的意愿。标准答案:1

82.在心中陈述自己意图,在婴儿的社会性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准答案:1

83.无论年龄大小,儿童在互动中都倾向于做出积极行为而不是消极行为。标准答案:1

84.将专业人员与外行区别开来的五个要素包括:专门的知识、技能、实践标准、继续教育和道德

准则。标准答案:1

85.专业人员应表现出移情、温暖、尊重、接受。这些是指导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情感维度的所有方

面。标准答案:0

86.在个别化发展的第一阶段,婴儿把自己和母亲看作一个整体标准答案:0

87.新生儿最初的“社会性”如体态和反射反应被父母用社会行为解释,或根据自己的行为标准进

行纠正标准答案:1

88.喜欢游戏的儿童、游戏多的儿童,看起来比那些少游戏的儿童更快乐。标准答案:1

89.在角色扮演中,男孩们更倾向于选择体现社会性的角色。标准答案:0

90.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情感维度的五个方面包括移情、温暖、尊重、接受和______.标准答案:真诚

91. ___________或称假装游戏,很可能是在儿童身上看到的最明显的游戏形式。假装游戏是从成

人那里习得的,成人用符号表示单词、行动、环境、客体来教幼儿。标准答案:戏剧游戏

92.当客体不在手中时,儿童能够发明一个客体,能通过行动效仿它的使用,这种___________类

似于简单的哑剧,而且形式是最简单的,一次只使用一个假象的客体。标准答案:客体虚构

93.随着儿童的成熟和技能的习得,他们会参加相关设计的小组,把游戏转化成更复杂的社会性

_________,而且要解决情节所固有的特殊问题。标准答案:游戏情节

94.在友谊体系中,处于层次_____的儿童希望朋友对双方都是“好”的,互相帮助,且能满足彼

此利益的需要。标准答案:二

95.自尊有三种宽泛的维度:______、能力和控制力。标准答案:价值

96.和同伴关系一样,_____关系为儿童提供一个人人平等的机会。标准答案:友谊关系

97._____________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如谦让、帮助、

合作、分享等行为。标准答案:亲社会行为

98.埃里克森认为在自主对羞愧阶段,当儿童想自己做主,而成人又对之不能理解时,他们的经验

会导致其产生羞愧感。这时教育者要尽可能恰当提供孩子做决定和选择的机会,以促进儿童_______________的发展。标准答案:情感自主性

99.自尊有三种宽泛的维度:______、能力和控制力。标准答案:价值

100.____________包括所有在特定环境中发生的语言交流,它的构成包括词语和沉默。标准答案:语言环境

101.皮亚杰通过研究发现儿童对游戏规则的理解主要要经历动作活动、___________、早期的合作、编程等几个阶段。标准答案:自我中心

102.在儿童能很轻松地与他人一起玩假装游戏之前需要学习一些技能。首先,他们应该能用一个客体代替另一个,或者把一个课题转换成另一个,这就是所说的________。标准答案:客体代替103.女孩们经常倾向于表演_______的角色,而男孩们则倾向于选择体现权利关系的角色。标准答案:社会性

104.客体替代(如将香蕉假装为电话) 、假装属性归因(如假装一个干的桌子是湿的) 和________(如假装玩具熊的头上有一顶帽子) 是假装的三种基本形式。标准答案:客体虚构

105.______是帮助被孤立儿童的强有力的干预工具,它涉及到使用奖励或者鼓励维持一种期望的行为。标准答案:塑造

106._______就是在行动上演示一种技能的过程。标准答案:示范

107.儿童的自我控制行为受各种因素影响,自我控制水平随年龄而不断提高,______________和行为训练在儿童自控行为中起着重要作用,儿童从接受外部言语指导及诱因逐渐发展到根据自身要求和内部诱因来控制行为,从不自觉行为发展到自觉行为。标准答案:言语指导

108._________是指所有的方向上胳膊和腿都能自由地伸展的范围。标准答案:轴向空间

109.儿童的“自我”始于个别化过程的出现。组成自我的三个关键因素:自我意识、自我概念和________.标准答案:自尊

110._______主要是指个体学习社会中长期积累起来的知识、技能、观念和规范,并内化为个人的品格与行为,在社会生活中加以再创造的过程。标准答案:社会化

111.所谓______________,亦称为替代学习,即学习者通过对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而习得新行为的过程。班杜拉将观察学习过程分为四个主要的组分部分: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标准答案:观察学习

112.社交能力各个方面的发展都有一定的顺序,其中包括自我调节、同情心、____________自我概念、同伴认可,等。标准答案:亲社会性行为

113._______的方位暗含着伙伴、合作或共同解决事情的关系。标准答案:肩并肩

114.________包含一个人对能完成任务并能达到目标的信念。标准答案:能力

115.影响儿童自尊的因素包括——家庭成员、____________以及其他儿童的互动。标准答案:专业教育人员

116. __________是对儿童的行为和为人作出的非判断性评价。标准答案:行为反应

117.弗洛伊德最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之一,是他认为个体童年期的生活事件在成年期人格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说明了_______的重要性,使后来的研究者更为关注童年阶段对人一生成长的价值,而不仅仅是把儿童期视作一个“前成人”的阶段。标准答案:童年早期经验

118.在陌生情境中,能在母亲附近愉快地游戏,自信地探索环境,但并不时刻在意母亲是否在场。而且,儿童对陌生人也表现出积极的兴趣。在依恋的类型中这是__________儿童的行为表现。标准答案:安全型

119.____经常分享共同的活动或兴趣,在固定的时间见面,参加都感兴趣的活动。标准答案:同伴120.在友谊体系中,处于层次_____的儿童开始把友谊看作是有共同目标的正在发展中的关系。

儿童更愿意接受妥协而不仅是简单地合作。标准答案:三

121.对自己评价的能力称作________.标准答案:自尊

122.__是儿童的特征、能力、行为、态度和价值观的结合,是儿童区别于其他人。标准答案:自我概念

123.个体的价值观、道德判断标准是社会性标准答案:后成

124.人们评价和喜欢自己的程度,以及领会他人对自己评价的程度,就是衡量其__标准答案:价值125.儿童通过_______习得了家庭和邻居间交流策略的特点。标准答案:模仿

126. _是用成人的语言把儿童说话的内容重复一遍,成人认真听儿童说些什么。答案:解释反应127.

128.________是维系积极的社会关系的重要社会动机因素,它作为帮助、抚慰、合作与分享等行为的动机基础,能激发、促进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而且对攻击性行为的产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标准答案:共情

129.社交能力包括_____和技能,儿童运用它们来处理其一生中所要面对的很对选择、挑战和机遇。标准答案:个人知识

130.在友谊体系中,处于层次_____时,友谊最大的价值是使情感和心理获益。标准答案:四131.最佳期的原则要求我们关注儿童从出生到___________________的社会性发展。标准答案:童年中期

132.文文终于明白隔壁的叔叔虽然留了长头发,但他仍然是“叔叔”,而不是变成了“阿姨”。

这表明文文获得了性别。标准答案:恒常性

133.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基本研究设计是、纵向研究设计,序列设计(或系列交叉设计).标准答案:横断研究设计

134.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社会规范主要包括、相互性规范和应得性规范。标准答案:社会责任规范

135.在友谊体系中,处于层次_____的儿童想要交朋友的愿望非常强烈,他们都关系自己的愿望能否被满足,而不考虑做什么去使其他儿童高兴。标准答案:一

136.客体虚构标准答案:当客体不在手中时,儿童能够发明一个客体,能通过行动效仿它的使用,这就是客体虚构,这种客体虚构类似于简单的哑剧,而且形式是最简单的,一次只使用一个假象的客体。

137.问题的表征标准答案:问题的表征是和逻辑思维、独立思考、知觉行动联系更多的一种高级的言语形态。特点是以自己的思想活动作为思考对象。

138.社会化标准答案:社会化:一个与人相处的过程,包括个体在群体中合作的能力和约束个人行为以使其符合社会准则。139.顿悟标准答案:顿悟是指突然知觉到问题情境中的目的与手段之间的关系。

140.戏剧游戏标准答案:戏剧游戏或称假装游戏,很可能是在儿童身上看到的最明显的游戏形式。假装游戏是从成人那里习得的,成人用符号表示单词、行动、环境、客体来教幼儿。

141.移情标准答案:移情包括两种认知成分和一种情感成分,两种认知成分分别是辨别、命名他人情感状态的能力和采择他人观点的能力;情感成分是移情反应能力.因而,从认知取向来说,移情是儿童对他人情绪、情感的理解,表现在儿童区分和辨别情感线索并推测他人内部情感状态;从情感取向来说,移情是儿童觉察他人情绪反应时所体验到的与他人共有的情绪反应

142.个性化标准答案:个性化:一个发展自我认同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一个人获得个人在社会系统中的位置。

143.人类发展生态学模型标准答案:由布朗芬布伦纳提出的儿童发展理论模型。儿童的发展是在一个由若干相互镶嵌的系统组成的生态环境中进行的。这些系统包括微系统、中间系统、外层系统、宏系统。宏系统的变化会影响到外层系统,并进而影响到儿童的微系统和中间系统。这一模型的启示是,在研究设计时,对儿童发展的分析不应仅停留在微系统上,而应在各系统的相互联系中来考察儿童的发展。另外,观察一个人如何应对生态环境中的变化是理解其发展的最好基础。

144.附属内驱力标准答案:是指一个人为了保持长者们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

145.儿童最佳发展原则标准答案:如果儿童在关键期缺少能够促进发展的经历,他们可能会由于缺乏激励而无法获得日后潜在的发展,这就是儿童最佳发展的原则——关注社会性的发展。

146.客体代替标准答案:在儿童能很轻松地与特任一起玩假装游戏之前需要学习一些技能。首先,他们应该能用一个客体代替另一个,或者把一个课题转换成另一个,这就是所说的客体代替。

147.期望—价值理论标准答案:、期望——价值理论:阿特金森提出的成就动机理论。他认为,个体的成就动机强度由成就需要、期望水平和诱因价值三者共同决定,即动机强度(T)=f(需要×期望×诱因)。其中,成就需要是个体稳定地追求成就的倾向(M),期望是个体在某一任务上获得成功的可能性(P),诱因是个体成功地完成某一任务所带来的价值和满足感(I)。而人们在追求成就时存在两种倾向:一种是追求成功和由成功带来的积极情感的倾向性,即追求成功的动机(Ts);

一种是避免失败和由失败带来的消极情感的倾向性,即避免失败的动机(Tf)。这样,个体追求某一目标的总动机强度T就是由Ts和Tf共同决定的,用公式表示即:T=Ts-Tf=(Ms×Ps×Is)-(Mf×Pf×If),根据Ts和Tf在个体的动机系统中所占的强度,可以将个体分为力求成功者和避免失败者。

148.非语言交流标准答案:非语言交流由行为而非语言构成,它包括面部表情、手和手臂的姿势、身体姿势、空间位置以及躯体、腿、脚的多种动作。非言语交流还包括派生语言、声调和行为、比如,声音的频率、声音范围的强度、口误和暂停、讲话的速度和持续时间。非语言交流也通过自然地和建构的情境来表达。所有非语言交流的意义都来自特殊背景下的特殊行为。

149.自我效能感标准答案: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在进行某一活动之前,对自己能否有效地做出某一行为的判断,即人对自己行为能力的主观推测。自我效能感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首先,自我效能感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其次,自我效能的判断决定着人们将付出多大的努力以及在遇到障碍或不愉快的经历时,将坚持多久。自我效能感越高,其努力程度越高,也越能坚持下去。第三,自我效能感影响人们的思维模式和情感反应模式。

150.社会互动标准答案:社会互动也称社会交互作用。指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产生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这种作用是人类生活的基础,人类社会的基本条件。

幼儿社会性教育专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自我调控系)是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是个性发展和成熟的重要标志。 2、(观点采择能力)是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关键,在儿童社会认知发展中处于核心地位。 3、父母的教育目标与子女成长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教育中所说的“(皮革马利翁效应)”效应来解释。 4、(社会行为技能)是自我意识、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的终端表现。 5、(游戏)是幼儿认识社会、学习社会规则、理解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载体,是促进和提高儿童全面素质的重要途径。 6、一份完整的社会教育活动教案,一般包括活动名称、(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和(活动延伸)。 7、幼儿园社会性教育对活动对象的评价包括(幼儿发展评价)和(教师评价)。 8、儿童社会化程度的最高表现是(道德品质的形成)。 二、是非题(每题1分,共10分) 1、社会化是潜移默化的过程。(X) 2、个性倾向性系统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 3、自我调控系统是个性发展和成熟的标志。(√) 4、自我认知属于个性倾向性系统。(X) 5、皮亚杰的三山实验就是空间观点采择的典型实验。(√) 6、依恋建立期的婴儿形成了分离焦虑和陌生焦虑。(X) 7、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最基本动因。(√) 8、气质是人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的社会基础,影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程度。(X) 9、父母较高的期望容易使幼儿形成健康的个性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10、同伴之间的友谊关系可以使幼儿获得一种归属感和安全的需要。(√)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观点采择观点采择概括为区分自己与他人的观点,并根据有关信息对他人观点进行推断以及做出反应的能力 2、移情训练法通过故事、情境表演等形式使幼儿理解和分享别人的情绪体验,以使儿童在日后生活中会主动的理解和分享他人类似的情绪体验。 3、社会化是指个体形成、发展社会性和个性的过程,也就是说社会化是个体在特定的人类社会物质文化生活中,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不断掌握社会规范、形成社会技能、构建价值体系,获得参与社会生活所必需的品质,由一个自然人发展为能够适应社会生活的社会人的过程。

儿童社会性发展与教育和答案

《儿童社会性发展与教育》作业 本课程作业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客观题部分”,由15个选择题组成,每题1分,共15分。第二部分为“主观题部分”,由简答题和论述题组成,共15分。作业总分30分,将作为平时成绩记入课程总成绩。 客观题部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 参考答案: 1、艾里克森认为,个体在青春期面临的主要心理危机是() A 信任对不信任 B 勤奋对自卑C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D 亲密对孤独 2、皮亚杰采用哪种方法研究儿童的道德发展?() A临床法B访谈法 C 实验法 D 问卷法 3、习性学家把个体发展过程的最佳学习时间称为() A 最近发展区B关键期 C 印刻期 D 潜伏期 4、哈吐普把儿童的攻击行为分为() A 身体攻击和言语攻击B工具性攻击和敌意性攻击 C 情感性攻击和工具性攻击 D 社会攻击和关系攻击 5、儿童形成客体我的标志是() A 把自身和物体分开 B 对镜中的自己做出反应 C 用第一人称称呼自己 D 能够使用自己的名字 6、儿童认为判断一种行为是否道德,除了看行为的结果以外,同时还要考虑行为发出者的动机。有些情况下,违背规则的行为是可以原谅的。这是处于道德发展的哪个阶段?() A 前道德阶段 B 自律道德阶段C他律道德阶段 D 后道德阶段 7、根据韦纳的成就归因理论观点,一个高成就动机者归因方式有什么特点?() A 把成功归因为稳定因素 B 把成功归因为不稳定因素 C 把失败归因为稳定因素 D 把失败归因为不稳定因素

8、认识到他人的性别不随年龄、情境、外表等的变化而改变,这表明儿童获得了() A 性别化 B 性别认同 C 性别稳定性D性别恒常性 9、习性学家把个体发展过程的最佳学习时间称为() A印刻期 B 潜伏期 C 最近发展区 D 关键期 10、儿童的攻击行为发展的基本模式是随着年龄增长,() A 工具性攻击增多,敌意性攻击减少 B 工具性攻击减少,敌意性攻击增多 C 身体攻击减少,言语攻击增多 D 身体攻击增多,言语攻击减少 11、中国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学习、交往等多种途径,逐渐形成诚实谦让的行为方式。这一过程是儿童()的过程。 A 个性化B道德化C社会化 D 学习化 12、艾里克森认为,个体在成人早期面临的主要心理危机是() A亲密对孤独 B 勤奋对自卑C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D 信任对不信任 13、()特别强调观察学习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A华生B班杜拉 C 劳伦茨 D 斯金纳 14、研究者选取2、5、8岁三个年龄组的儿童,每两年考察一次儿童的自我概念,以了解儿童自我概念的发展趋势,并考察出生年代对儿童自我概念的影响。这是()研究。 A 横断研究 B 纵向研究 C 序列设计 15、在陌生情境测验中,婴儿对于母亲的离去没有表现出紧张,与母亲重聚也没有表现出热情,而是躲避母亲的拥抱。接受陌生人给予的安慰时的表现,与接受母亲给予的安慰时的表现没有差别。这个婴儿对母亲形成的依恋关系是() A 混乱型依恋B反抗型依恋C回避型依恋 D 安全型依恋 主观题部分: 一、简答题(每题2.5分,共2题) 1、什么叫做生态系统理论? 2、什么叫做父母教养观念? 二、论述题(每题5分,共2题) 1比较横向研究设计与纵向研究设计的优缺点。

《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

《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 考试题型: 1.填空(10题) 2.名词解释(5题) 3.简答题(4题) 4.论述题(1题) 5.应用题(活动设计1题)考核要求: 作业一:10分:谈谈你对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的认识. 作业二:20分:分析你所在的幼儿园在培养幼儿社会性行为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本园实际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性策略. 闭卷考试:70% 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 幼儿社会性发展: 1、自我意识的发展; 2、依恋的发展; 3、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发展; 4、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5、幼儿性别角色的发展; 6、幼儿品德的发展 幼儿社会性教育: 1、幼儿社会性教育目标; 2、幼儿社会性教育的内容; 3、幼儿社会性教育的方法; 4、幼儿社会性教育评价; 一、幼儿社会性发展概述 1、什么是幼儿社会性?P13 2、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心理结构P13 3、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特点P16。什么是幼儿社会性? 幼儿社会性是指幼儿在其生物特性基础上,在与社会生活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掌握社会规范,形成社会技能,学习社会角色,获得社会性需要、态度、价值,发展社会行为,并以独特的个性与人相互交往,相互影响,适应周围环境,由自然人发展为社会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所形成的幼儿心理特征。 幼儿社会性发展心理结构(掌握定义) 1、社会情感; 2、社会行为技能; 3、社会认知; 4、自我意识; 5、道德品质; 6、社会适应;什么是社会情感? 社会情感是指幼儿在社会生活、社会交往中的情感体验。包括积极情感、情绪表达和控制、依恋感、愉快感、羞愧感、同情心、责任感等。 什么是社会行为技能? 1、社会行为技能是指幼儿在与人交往,在参与社会活动时表现的行为技能。

幼儿社会性教育的途径与方法-最新教育文档

幼儿社会性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以幼儿社会性教育作为推行幼儿素质教育为主要抓手与突破口,将幼儿个性的健康发展同幼儿社会性素养及社会交往、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在一起,切实促进幼儿身心和能力的全面发展,是决定幼儿的社会认同感与未来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一环。因此,幼儿社会性教育的组织和实施,不仅具有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意义,更有着实现幼儿教育的素质教育目标转换,以及改革幼儿园课程与改革幼儿教育的普遍意义。 一、基本途径 幼儿在幼儿园中一日的生活和学习情境就构成了幼儿直接触碰到社会环境,它是有效培养幼儿社会化素质的平台,是对幼儿进行社会性教育的重要舞台。在实践中,笔者依据幼儿的特点和社会性教育的要求,设计了以下几种社会性教育实施途径:第一,专题活动。以幼儿社会性素质养成与社会适应能力提高为目标的系列活动课程。重点选择对幼儿生活有重要影响的典型事例或发生的有重大影响的社会事件为主题,并以此开发、创设丰富多样的专题活动,促进幼儿的社会性教育。比如,以“我的儿童节”为主题,组织幼儿创作绘画,并把选出的幼儿的优秀作品粘贴在荣誉墙上,供其他幼儿学习。 第二,渗透活动。在幼儿社会性教育统摄下,将幼儿社会性课程的内容向其他常规课程与活动渗透。如,通过把幼儿在园中

的日常活动和教学活动课程与培养幼儿的社会性素养、增强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结合起来,将对幼儿的社会性教育渗透其中,当然还要结合幼儿的个性特征发展和知识、技能的培养,从而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具有社会性素养的幼儿。 第三,生活模拟。幼儿教育活动中,笔者常采用“角色游戏”的教育方式,这种传统的教育方式也是开展社会性教育的良好途径。首先,将通常的角色游戏转换为“生活仿真”游戏,强化游戏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对应性关系,加强游戏的生活“真实性”及其与实际生活的关联,增强对幼儿社会性教育的效果;其次,对角色游戏进行创新改造,如,把简单的游戏内容改造成丰富、稍复杂些的社会生活场景,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丰富的角色情感态度和责任,从而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他们的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增强幼儿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 第四,家庭强化。幼儿社会化行为的习惯与能力,首先来自家庭生活的濡染,并通过各种形式的家庭教育获得强化。家庭对幼儿进行社会性教育的自觉程度如何,对幼儿社会性教育有着重要作用与影响,是实施幼儿社会性教育的重要一环。因此,幼儿园可通过开展对家长的社会性教育的帮助、服务与指导,建立向幼儿家庭开放与功能辐射的幼儿社会性教育的新型课程。 第五,社区活动。社会生活始终是影响幼儿社会化过程的重要因素。将幼儿与大众传媒的接触纳入社会性教育的课程内容,

小学儿童心理学 小学儿童的个性与社会性发展

第十一讲小学儿童的个性与社会性发展 一、小学儿童的自我意识的发展 自我意识的发展是个体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也是个性特征形成的过程,自我意识的成熟往往标志着个性的基本成熟。 小学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从低水平向高水平发展的,但这种发展是不均衡的,既有上升时期(一至三年级和五至六年级),也有平衡发展时期(三至五年级)。 (一)自我概念的发展的特点 自我概念是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包括对个人身体能力、性格、态度、思想等方面的的认识。其发展的趋势是: (1)从比较具体的外部特征的描述(低、中年级)到比较抽象的心理术语的描述(高年级); (2)由个人的和才能的简单抽象到社会自我、学术自我、身体自我的形成; (3)随年龄增长,男性的自我接纳高于女性的自我接纳; (二)自我评价的发展特点 自我评价能力是自我意识发展的主要成份和主要标志,是在分析和评论自己的行为和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其发展趋势是:(1)从顺从他人的评价到独立地评价自己; (2)从笼统的评价到对各个方面的评价; (3)小学儿童出现对内心品质的评价,并由具体到抽象,由外显行为到内心世界地发展着;但进行抽象评价和内心世界的评价仍然

不多; (4)小学儿童自我评价的稳定性增强。 (三)自我体验的发展特点 (1)自我体验与自我评价有高度的一致性,随着认识水平的提高,自我体验也越来越深刻; (2)自我体验包括对自己所产生各种情绪情感的体验,愉快感与愤怒感发展较早,自尊感、羞愧感和委屈感发生较晚。 二、小学儿童的社会认知的发展 所谓社会认知,是指个体对社会的认识。包括对自己或他人的观点、情绪、思想、动机的认识,也是对社会关系和对集体组织间关系的认识。它与认知能力发展相适应。 社会认知的发展总趋势是: (1)从表面到内部,从对外部特征的注意到深刻品质的注意; (2)从简单到复杂,从对问题个别方面的到多个方面、多个维度地看待问题; (3)从呆板到灵活; (4)从对个人及眼前利益的关心到关心他人和长远利益; (5)从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 (6)从弥散性的、间断性的想法,到系统的、有组织的综合性的思想。 (一)角色采择技能 1.角色采择技能

秋《儿童社会性发展与教育》在线作业

1.第1题 根据韦纳的成就归因理论观点,一个高成就动机者归因方式有什么特点? A.把成功归因为稳定因素 B.把成功归因为不稳定因素 C.把失败归因为稳定因素 D.把失败归因为不稳定因素 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 ? 2.第2题

在3岁时,儿童将会用杯子替代任何一种容器,小便盆、碗、帽子或盘子。这中现象属于_________ A.客体代替 B.客体虚构 C.时空转换 答案:A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 ? 3.第3题 新生儿不像成人那样看得清楚,直到______个月大他们才能看清楚。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 ? 4.第4题 儿童用一个在碗的上方搅动的动作代替一把汤匙,或者把胳膊绕道头上象征绞人的绳索,这种现象属于_______. A.客体代替

B.客体虚构 C.时空转换 答案:B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 ? 5.第5题 在摆弄客体中的发展变化。婴儿在______岁末时,就已经能够运用感官去使用客体,例如,用一只杯子做喝水的动作。

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 ? 6.第6题 _______是指身体内部的和核心部分和皮肤之间的区域,这是所有空间中最隐秘和个人的部分。 A.内部空间 B.私密空间 C.轴向空间 D.末梢空间 答案:A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 ? 7.第7题 判断下列问题中,哪个问题是开放式问题。 A.这些水果中的桃子,你喜欢么? B.今天是谁送你来的? C.你今天是怎么来的? 答案:C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幼儿园社会性教育专题网上作业参考

幼儿园社会性教育专题任务一

第35题(已答). 谨慎规则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道德规则适用于那些对自己身心有消极后果的行为。错 第36题(已答). 儿童遗传了某种先天性的基因倾向,这种倾向会在后天的环境中得到表现或强化。对 第37题(已答). 儿童自尊的发展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直线上升的趋势。错 第38题(已答). 儿童约从6岁开始,由于神经系统结构的发展,内抑制开始蓬勃发展起来,儿童开始逐步学习控制自己的活动和情绪。错 第39题(已答). 实验研究得出在父母控制中,父母如给儿童有效的言语指导,可增强儿童自我控制的能力。对 第40题(已答). 城市儿童是通过更强烈的获得他人的尊重来保持自尊,农村儿童则更看重自己的体能。对 第41题(已答). 个体的外貌或外表的吸引力不会影响个人的自尊。错 第42题(已答). 2——3岁的孩子攻击别人的原因主要是争夺玩具,攻击行为通常是工具性的。对 第43题(已答). 学前期儿童变得越来越受同伴的影响,儿童与同伴的主要交往形式是游戏。对 第44题(已答). 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最基本动因。对 第45题(已答). 儿童社会的发展是从认识自我到认识他人,再到相互关系。错

任务二

第16题(已答). 核心家庭比非核心家庭更有利于幼儿的社会化发展。错 第17题(已答). 幼儿同伴交往和师幼互动对儿童社会性发展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水平。对 第18题(已答). 幼儿同伴之间的相互模仿和支持无益于幼儿的社会性发展。错 第19题(已答). 社会文化是影响幼儿社会化的主要因素。对 第20题(已答). 父母的文化水平和修养水平较高,孩子的社会化程度就越高。错 第21题(已答). 家庭是幼儿最早和最直接的社会化场所。对 第22题(已答). 父母离婚是当代儿童面临的最严重、最复杂的精神健康危机问题。对 第23题(已答). 幼儿园社会性教育目标的制定要高于幼儿发展水平的现状,要在幼儿努力及教师的帮助下可以达到的高度。对 第24题(已答). 幼儿园社会性教育目标的制定要从社会发展的宏观角度出发,不必考虑社会现实的需要。错 第25题(已答). 69岁是儿童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错 第26题(已答). 选择幼儿社会性教育内容是社会领域课程设计的首要步骤。错 第27题(已答). 幼儿阶段,儿童心理的最明显的特点就是认识活动的具体形象性及心理和行为的无意识性。对 第28题(已答). 道德品质的形成是儿童社会化程度的最高表现。对 第29题(已答). 观点采择是社会认知的前提和基础,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最初萌芽和体现。错 第30题(已答). 《纲要》和《规程》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统领性文件,幼儿园的所教育教学工作都要以此为依据。对 第31题(已答). 所谓目标的准确性,是指在目标的界定上,能准确找到每个年龄幼儿发展阶段上的切入点。对 第32题(已答). 教育方法是教育活动的灵魂,是一切课程活动的指针。错

小学生的社会性发展

第十二章小学生的社会性发展 社会性发展——个体获得社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内化社会价值规范,从生物个体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过程也就是儿童融入群体与环境中的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小学期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 第一节小学生的自我意识 ?一、自我意识的概念 ?自我意识就是自己对自己的意识,即自己认识自己的一切,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个体的自我意识从内容上看,包括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三部分。 ?个体的自我意识从形式上看,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三种成分。 ?从整体上来讲,自我意识在个体的心理发展中,是个性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二、自我意识的心理成分 ?1. 自我认识 ?自我概念:是个人心目中对自己的印象,包括对自己存在的认识,以及对个人身体能力、性格、态度思想等方面的认识。 ?自我评价:是在分析和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对自己做出的某种判断。 ?在正确合理的自我认识和评价的基础上产生自信。 ?2.自我体验 ?对自己认识与评价的基础上产生的情绪体验. ?个体对自己有价值感和重要感的自我体验表现为自尊——自卑 ?3.自我控制 ?对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自我调节过程——发动作用和制止作用。 三、自我意识的发展时期 1、自我中心期(8个月—3岁)生理自我为主 ?1岁前,分不清主体与客体,将自己与外部事物混同 ?1岁后,自己的身体名字,区分自我与非我 ?18个月时的镜中自我的确认;

?2岁后,“我、你、他”指称代词的使用。 ?初生婴儿的意识是混沌的,没有明确的主体和客体的区分,基本没有自我意识,只有生理需求提示着我的存在。 ?当婴儿发现咬手指与咬布娃娃的感觉不一样时,就有了最初的自我意识--自我感觉。 ?如果婴儿能把自己的动作和动作对象区分开来,这时自我意识就开始发展了。例如,知道自己推皮球,皮球就滚开了。 ?自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就是知道自己的名字,开始使用第一人称称呼自己,“我是……” “我要……”“我有……”等。这表明儿童已能完成从自己的表象到抽象的飞跃,也表明儿童自我意识的形成。 ?2、客观化时期(3岁——青春期),社会自我时期,显著受社会交往和社会文化影响,是角色学习的重要时期,发展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责任、作用的认识。 ?自我同一性问题 ?3、主观自我时期(青春期——成人期),心理自我时期,自我意识趋于成熟,个性逐渐形成,发展个体独立性、自我理想和价值观等。 ?小学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与年龄呈现正相关,但发展速度各年级是不等速的。 ?一年级到三年级是自我意识发展尤为迅速的时期; ?三年级到五年级是自我意识发展的平稳时期 ?五年级到六年级时又会出现一个加速发展时期。 五、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一)小学生自我概念发展的特点 1.自我描述从具体、外部特征向抽象、内部特征转变 “我是谁”身高体重外貌喜好——品质爱好交往 2.自我概念具有情境性(不稳定) ?8-11岁,自己是善良的,因为我把东西借给同学用。自己是无能的,因为考试不及格。 3.自我概念内容的社会性不断增加 ?如爱国、守法,守纪律、孝顺、正直、诚实,善于合作等 (二)小学生自我评价发展的特点 ?自我评价制约个体活动的积极性,发展良好的自我评价对儿童极其重要。 1.由顺从别人的评价向独立的自我评价发展 2.从具体、外部行为评价向抽象、内在品质的评价发展(全面、深刻性增强) 3.自我评价的稳定性逐渐增加 4.自我评价的能力低于对他人评价

《儿童社会性发展与教育》在线作业

触觉在孩子出生时就已经很敏感了,尤其是用舌头和嘴等敏感器官来杰出外物。_____个月大的婴儿会通过触摸来认识物体。 A.3 B.6 C.10 D.12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3.0 2.第2题 在3岁时,儿童将会用杯子替代任何一种容器,小便盆、碗、帽子或盘子。这中现象属于_________ A.客体代替 B.客体虚构 C.时空转换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3.0 3.第3题 在摆弄客体中的发展变化。婴儿在______岁,婴儿会用汤匙在杯子里搅动,喂一个玩具娃娃,给她梳头,哄她睡觉。 A.3 B.2 C.1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3.0 4.第4题 以下表扬行为中,哪些是有效的? A.做得不错,你太棒啦 B.你今天的表现真好。 C.上次你爬到第一层,这次已经爬到最高层了。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3.0

_______是指身体内部的和核心部分和皮肤之间的区域,这是所有空间中最隐秘和个人的部分。 A.内部空间 B.私密空间 C.轴向空间 D.末梢空间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3.0 6.第6题 人在出生前就有了听觉,______个月时婴儿仅凭声音就能辨认出他们的父母或照看者。 A.3 B.6 C.10 D.12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3.0 7.第7题 妈妈对孩子说:“小孩不能烫衣服,否则会烫伤”,孩子说:“长大、长大、长大,我现在是大姐姐了”。这种现象属于___________ A.客体代替 B.客体虚构 C.时空转换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3.0 8.第8题 _________的儿童很容易大声地、时间地笑、要么就发脾气。 A.容易型 B.迟缓型 C.困难型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3.0

2017电大幼儿园社会性教育专题幼儿园社会性教育专题.docx

--WORD格式 -- 可编辑 -- 2017 电大幼儿园社会性教育专题 第 1 题单选题(2 分 )我国近现代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个阶段? A三个 B四个 C五个 D六个 参考答案: A 第 2 题单选题(2 分 ) 1904 年 1 月,清朝政府出台的我国第一个幼儿教育法规是()?A《钦定学堂章程》 B《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 C《暂行幼稚园课程标准》 D《三民主义教育原则》 参考答案:B 第 3 题单选题 (2 分 ) ()在 20 世纪 30 年代出版了《幼稚园的社会》一书,成为我国幼教 史上最早全面、深入地论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课程及其实施的著作。 A张宗麟 B张雪门 C陈鹤琴 D陶行知参 考答案: A 第 4 题单选题 (2 分 ) 2001 年 7 月,国家教育部颁发(),成为学前儿童教育发展第三阶 段的主要标志。选项 A 选项 B 选项 C 选项 D 答案: B A 《幼儿园工作规程》 B《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C《幼稚教育新论》

D《中国北方幼稚园课程大纲》 参考答案: B 第 5 题单选题 (2 分 ) “人的社会化主要指人的社会知觉和社会行为方式。”提出这一观点的是() A陈会昌 B埃尔金 C齐格勒 D缪森 参考答案:C --

--WORD格式 -- 可编辑 -- 第 6 题单选题 (2 分 ) 在幼儿社会化的具体内容中,认识自我、他人、自我与他人的关 系属于()。 A认知社会化 B道德社会化 C政治社会化 D职业社会化 参考答案: A 第 7 题单选题(2 分 )“个体对自己所持有的态度”指的是()。 A自我认识 B自我体验 C自我调控 D自我评价 参考答案: B 第 8 题单选题(2 分 )儿童社会认知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A自我意识 B自我体验 C权威认知 D观点采择 参考答案: D 第 9 题单选题(2 分 )“和妈妈在一起时对探究玩具不感兴趣,当妈妈离开时也未表现出特别的焦虑与紧张”,这种属于()。 A安全依恋 B回避型不安全依恋 C反抗性不安全依恋 D无组织型依恋 参考答案: B

小学儿童的个性与社会性发展教学教材

第四章个性与社会性的发展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第四章小学儿童的个性与社会性发展案例:曾经有人描述了一个没有感受到爱的儿童。这个儿童叫乔伊,他们的说法就是他是个机器般的儿童。他母亲说,“那时我一点也不知道自己怀孕了。”对他的父亲来说他的出生同样没有产生影响。他的父亲是陆军文职人员,到处驻防,无固定场所。他出生后,他母亲宣称“我不想去看他,也不想去照顾他。”在他出生的3个月的时间里大部分时间都在啼哭,他患有腹绞痛,主要靠的是严格的喂养时间表,除非必要,没有人来碰他,从来就没有人爱抚他,或者与他一起做游戏。他母亲常常把他留在小床或围栏里,父亲则把自己的怨气发泄在他身上。每晚当他哭闹时就会折磨他。可以说他的父母对他没有进行一点点的感情投入,只是训练了他如何上厕所。他不会表达情感。后来经过3年的心理治疗,才学会表达自己的感情。可见,在早期,他的情绪情感还没有完全发展起来。爱笑俱乐部第一节小学儿童的情绪情感一、小学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一)情感的内容不断丰富(二)情感的深刻性不断增加(三)情绪的稳定性不断加强(四)情绪的可控性不断增强(一)情感的内容不断丰富 1、多样化的活动丰富了小学儿童的情绪情感学习活动交往生活劳动、体育活动 2、小学儿童的情感进一步分化相对于学前儿童来说,小学儿童的情感分化逐渐精细、准确。新生儿:兴奋――抑制 3、小学儿童的情感表现手段更为丰富儿童对声音表情的认知发展情况:以高兴、惊讶、恐惧、愤怒、厌恶、轻蔑等六种感情诵读“你这个小家伙真淘气”。结果发现,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儿童声音表情的认知发展进入了正常辨认阶段。(二)情感的深刻性不断增加深刻性是指情绪情感产生的原因所涉及的本质程度。 1、对儿童恐惧的研究证明学前儿童的恐惧主要涉及个人安全和对动物的恐惧。小学生更多的是来自学校的恐惧,如怕学业不佳、考试成绩不好,怕受到家长和老师的批评,怕遭到同学的讥笑等等。 2、随着儿童年龄的增加,儿童的归因能力不断增加,愤怒的情绪开始逐渐减少,并更加现实化。表现之一:面对父母因下雨而取消野餐计划的反应。表现之二:引起愤怒的原因。表现之三:表达心情的方式。 3、小学生的情感体验逐渐内化了社会规则和道德标准。学前儿童喜欢某人是从具体的关系出发,而小学生在选择伙伴时更倾向于学习成绩好,经常得到老师表扬的学生。比如:学前儿童喜欢谁不喜欢只要是从自我

儿童社会性发展知识讲解

儿童社会性发展

儿童社会性发展 名词解释 1. 观点采择:区分自己与他人的观点,并进而根据当前或先前的有关信息对他人的观点(或视角)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每小题3分) 2. 同伴关系: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或者主要指同龄人之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每小题3分) 3. 合作行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为达到共同的目标而协调活动,以促进某种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的结果得以实现的行为。(每小题3分) 4. 镜像自我:儿童把他人当作一面镜子,通过他人对自己的表情、评价和态度等来了解和界定自己,形成相应的自我概念。(每小题3分) 5. 性别角色:是社会规范和他人期望对男女两性的行为模式的要求。 1. 父母教养观念:指父母在教育和抚养儿童的过程中,对儿童的发展、教育儿童的方式和途径以及儿童的可塑性等问题所持有的观点或看法。(每小题3分) 2. 依恋:一般是指个体的人对某一特定个体的长久持续的情感联系。在发展心理学中,依恋特指婴儿与成人所形成的情感联结。(每小题3分) 3. 心理理论:指个体对他人心理状态以及他人行为与其心理状态的关系的推理或认知。(每小题3分) 4. 亲社会行为:通常指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包括合作、助人、安慰、捐赠等。(每小题3分) 5. 挫折-攻击假说:多拉德认为,人类的攻击行为不是来源于攻击本能,而是由挫折所致。60年代贝科威茨修正后认为,挫折并不直接导致攻击,只为攻击行为的实际发生创造了一种唤醒状态和准备状态。(每小题3分) 四、简答题 1. 简述布朗芬布伦纳的人类发展生态学模型。(共5分) 答: 布朗芬布伦纳认为,儿童发展的生态环境由若干相互镶嵌在一起的系统组成。 (1)微系统,是个人在环境中直接体验着的环境,主要是家庭和学校环境。 (2)中间系统,指儿童直接参与的微系统之间的联系与相互影响,如家庭环境质量。 (3)外层系统,是指那些儿童并未直接参与但对个人有着影响的环境,如父母的工作环境。 (4)宏系统,指儿童所处的社会或亚文化中的社会机构的组织或意识形态,如政府的就业政策。 2. 简述友谊关系的功能。(共5分) 答: (1)友谊可为儿童提供情感支持。 (2)友谊为儿童提供更多的交往和娱乐的机会。

幼儿园社会性教育专题

幼儿园社会性教育专题》重点辅导 第一章重点辅导: 1.家庭教养方式、师幼互动、同伴、大众传媒等因素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家庭教养方式的影响:家庭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家庭的教养方式实现的,不同的家庭教养方式,对孩子社会性发展影响也不同。教育方式主要有如下四种类型:民主型(家长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个体,尊重他们的意见,允许孩子表达、表现自己,给予孩子充分的交往机会);专制型(父母不允许孩子违背大人的意志,不容许孩子有自己的想法,给予孩子温暖、同情较少,教育方法简单粗暴);溺爱型(父母对孩子百依百顺、宠爱娇惯、过度保护);忽视型(父母对孩子不关心、不热情,忽视孩子的需求,和孩子缺乏交流和沟通)另外,家庭环境中的物质条件,亲子关系对孩子社会性发展都有影响。 幼儿园环境对孩子社会性影响:(1)幼儿园物质环境的影响。幼儿园园舍、活动室、儿童活动材料等构成了幼儿园的物质环境,这些物质的选择、安排和布置等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2)幼儿园精神环境的影响。这主要是指幼儿园的人际关系以及由此带来的心理气氛等。具体体现在教室与儿童、儿童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的相互关系等。 教师对幼儿社会性发展影响很大。教师是儿童在幼儿园的主要交往者,而且每天照顾和管理儿童的生活,传授给他们知识、技能等,使儿童把教师当成心目中的权威。他们往往把教师当成自己学习的榜样,不知不觉地去模仿教师的言行、举动,通过对教师的观察、模仿等进行着大量的社会学习。 同伴交往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满足儿童的社会性需要;同伴交往影响儿童的社会认知和社会行为;同伴交往有利于儿童重新协调与成人的关系。 大众传媒的影响:在社会文化的各种传播媒介中,大众传媒的影响最为深广。儿童一出生就处在大众传媒的包围之中,它作为一种社会环境,甚至作为生存环境的一部分,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具有独特的重要影响。 2.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主要理论。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主要理论有三种,即精神分析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和认知发展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创始的精神分析理论是儿童心理发展史上第一个关于个体发展的理论学派。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百分组成。新生儿人格结构中的唯一成分是本我。在儿童心理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问题上,弗洛伊德是一位阶段论者。他认为,儿童情绪与动机的发展具有阶段性。他把这些阶段称之为“性心理发展阶段”或“心理性欲发展阶段”。这些阶段是根据儿童在发展过程中身体的哪些器官为儿童提供“力比多”的满足来划分的。由此,他把儿童心理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口唇期、肛门期、潜伏期和生殖早期。 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班杜拉和沃尔特斯。班杜拉在建构其社会学

第三章 小学儿童个性社会性发展

第三章小学儿童个性社会性发展 第一节小学儿童个性发展理论 一、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 (一)个性的实质 1.意识(含义) 2.前意识指暂时退出意识的部分。它在一段时间里可能不属于意识,但还是可能返回到意识领域去。3无意识(潜意识) (二)个性结构的三种成分 弗洛伊德在《自我与本能》(1923)一书中提出人的个性结构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构成的。小结 弗洛伊德认为本我、自我和超我是一个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有机整体、本我派生出自我、自我又派生出超我。反过来超我管束自我,自我约束本我,这三种成分共同活动,在一个正常人身上,本我、自我和超我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因而能较好的适应生活,应付体内外的各种刺激。 这种平衡一旦打破,人就会产生不良的社会行为,以至于发生精神疾病。 (三)儿童个性的发展阶段 1.口唇期(0-1岁左右) 2.肛门期(1-3岁) 3.性器期(3-6岁) 4.潜伏期(6-12岁)5 (四)影响儿童个性发展的因素 1.早期经验 2.父母的教育 (五)简评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自问世以来就在心理学界和社会各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对其整个理论的评价褒贬悬殊。有的人认为弗洛伊德是“最伟大的创设者、最伟大的代言人”(波林),有的人则认为他的理论没有什么价值。 二、艾里克森的儿童个性发展理论 他提出人格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把心理的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指出每一阶段的特殊社会心理任务;并认为每一阶段都有一个特殊矛盾,矛盾的顺利解决是人格健康发展的前提。 艾里克森人格八段论 婴儿前期:0-1 信任—怀疑希望品质 婴儿后期:1-2 自主—羞耻意志品质 幼儿期:3-5 主动—内疚目的品质 童年期:6-11 勤奋—自卑能力品质 青少年期:12-20 同一—混乱忠诚品质 成年早期:20-30 亲密—孤独爱的品质 成年中期:40-50 繁殖—停滞关心品质 成年晚期:60后完善—失望智慧品质 心理问题都是人的需要和社会要求不适应所致 影响个性发展的因素 ①发展的内部规律 ②文化背景的影响 ③个体的差异性 艾里克森理论对小学教育的启示 1、根据艾里克森的发展阶段论,小学生所面临的主要危机是“勤奋与自卑”之间的冲突。 2、在这一阶段,他们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能力的实现。 3、学生成人后对于学习和工作的态度都与这个阶段所获得的勤奋感有着密切的关系。 4、在小学教育中,我们要重视培养学生勤奋刻苦的学习态度,引导他们体验通过艰辛努力

儿童社会性发展与教育doc

0137《儿童社会性发展与教育》2014年12月期末考试指导一、考试说明 《儿童社会性发展与教育》为闭卷考试,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考试包括以下四种题型: 1、选择题 2、填空题 3、名词解释 4、简答题 二、复习重点内容 绪论 1、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学习、交往等多种途径,逐渐形成诚实谦让的行为方式。这一过程是儿童社会化的过程。 2、我们通过教育活动,可以改变儿童的价值观、自我概念和行为方式。 3、社会性 社会性是指相对于人作为生物个体的生物性而言,人在社会存在过程中所获得的全部社会特性的总和。社会性可以分为两类:(1)由出生时所处的既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如家庭出身、籍贯、居住地区等)所获得的先赋社会性;(2)通过自身活动继承、学习、创造而获得的特性,如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称为后成社会性。与个性不同,社会性揭示的是个体符合社会规范的典型行为方式,强调的是人的共性。 第一章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理论 1、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阶段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组成(三我)。本我包括人类本能的性的内驱力和被压抑的习惯倾向,由快乐原则支配。自我是意识结构部分,它参考现实来调节本我,即遵循现实原则。超我代表道德标准和人类生活的高级方向,有是非标准,它不仅力图使本我延迟得到满足,而且也会使本我完全不能获得满足。本我表达最基本需要。自我限制本我的冲动,并寻找适合现实的方法来满足这些需要。超我来决定自我采取的方法是否为道德规范所接受。自我处于人格的中层部分,服务于本我和超我,并竭力在二者之间实现平衡。 比如:一名儿童在课堂上感到饥饿难耐,但是他没有拿出饼干充饥,而是依靠转移注意力来减轻饥饿感,直到下课。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这是儿童的自我在起作用。 (1)口唇期 出生到1岁左右,婴儿的大部分活动在口腔,其性感区是口腔。 这时的活动会影响成年期的人格特征。如喜欢撕咬的儿童日后可能成为喜欢进行言语攻击的人。 (2)肛门期 自1-3岁儿童的性兴趣集中到肛门区域。 父母必须训练儿童正确的排便行为,儿童要学会在到达厕所之前忍耐排便的冲动。这时候儿童会体验到本能冲动与社会规范的冲突。 (3)性器期

通化师范成人教育《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期末试卷(7041YDA) 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艾里克森认为,个体在青春期面临的主要心理危机是() A、信任对不信任 B、勤奋对自卑 C、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D、亲密对孤独 2、皮亚杰采用哪种方法研究儿童的道德发展?() A、临床法 B、访谈法 C、实验法 D、问卷法 3、习性学家把个体发展过程的最佳学习时间称为() A、最近发展区 B、关键期 C、印刻期 D、潜伏期 4、哈吐普把儿童的攻击行为分为() A、身体攻击和言语攻击 B、工具性攻击和敌意性攻击 C、情感性攻击和工具性攻击 D、社会攻击和关系攻击 5、儿童形成客体我的标志是() A、把自身和物体分开 B、对镜中的自己做出反应 C、用第一人称称呼自己 D、能够使用自己的名字 6、儿童认为判断一种行为是否道德,除了看行为的结果以外,同时还要考虑行为发出者的动机。有些情况下,违背规则的行为是可以原谅的。这是处于道德发展的哪个阶段?() A、前道德阶段 B、自律道德阶段 C、他律道德阶段 D、后道德阶段 7、根据韦纳的成就归因理论观点,一个高成就动机者归因方式有什么特点? () A、把成功归因为稳定因素 B、把成功归因为不稳定因素 C、把失败归因为稳定因素 D、把失败归因为不稳定因素 8、认识到他人的性别不随年龄、情境、外表等的变化而改变,这表明儿童获得了() A、性别化 B、性别认同 C、性别稳定性 D、性别恒常性 9、习性学家把个体发展过程的最佳学习时间称为() A、印刻期 B、潜伏期 C、最近发展区 D、关键期 10、儿童的攻击行为发展的基本模式是随着年龄增长,() A、工具性攻击增多,敌意性攻击减少 B、工具性攻击减少,敌意性攻击增多

中班社会性教育教案

中班社会性教育教案 【篇一:中班社会教案:自我介绍】 【活动目标】 1、相互认识,从小培养幼儿对小朋友、家人、老师有礼貌的好习惯。 2、让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名字,培养幼儿的自我识及口头表达能力。【活动准备】 小熊布绒玩具一个。 【活动过程】 一、集中活动 宝宝们把你们的小手伸出来和老师一起来拍拍手 二、活动流程介绍: 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做五个亲子游戏,社会活动《自我介绍》,语 言几款《两只小象》,音乐活动《好孩子》,美术活动《月亮姐姐 的女朋友》体能活动《小兔拔萝卜》。 1、导入活动。 拿出玩具小熊和小朋友打招呼:“大家好,我是小熊豆豆,今年2岁半,愿和大家做朋友,小朋友你人想交朋友吗?也来和大家打个招 呼认识一下吧”。 2、展开活动。 请这位小朋友过来介绍自己(介绍过程),ⅹⅹ很棒,妈妈们鼓励下,ⅹⅹ欢迎你,(依次介绍到最后) 小朋友都相互知道了名字,下面请妈妈带自己的孩子相互认识一下,握个手交个朋友(认识过程,老师巡回指导) 3、结束活动。 现在请妈妈和小朋友回到自己的位子上,我们(jy135幼儿教育) 的这个社会活动主要是教小朋友要有礼貌,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三、活动延伸。 妈妈在以后带小朋友出入公共场所时,要多鼓励自己的孩子多交朋友,提高社会交往能力。 四、活动评析。 【篇二:幼儿园中班安全教育活动教案8篇】 1、幼儿园中班安全教育活动:厨房里的危险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幼儿了解厨房里的危险有哪些,并具有一定的安全意识。 2、学会保护自己,避免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活动准备:幼儿每人一套《安全伴我行》手册、图片。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一),提问并引出主题。 1、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厨房) 2、从什么地方看出来是厨房?(有刀、铲、炉等物) 3、你家有厨房吗?(有)厨房在什么地方? 4、小结:厨房里有这么多东西,小孩子个子矮,应少到厨房里去玩,为什么呢?因为厨房中隐藏了很多种危险。 三、知道:第一种危险:厨房中刀具的危险。 1、出示刀:玩具刀与真刀的对比。轻和重、大和小的对比。 2、提问:厨房里的刀是拿来做什么的?如果小朋友去厨房玩刀,刀 不小心落在自己的脚上,会怎样? 3、出示图(二):一个小孩玩厨房里的刀,刀落地,差点落在幼儿 脚上,真危险。让幼儿看图和感知一下真刀,让其明白:厨房里的 真刀不能玩,如果不小心落在地上,脚上都会受伤,还会砸着脚趾,很危险! 四、第二种危险:厨房燃气炉的危险 1、让个别幼儿找出燃气炉玩具,让小朋友想想厨房中燃气炉有危险吗?有哪些危险? 2、出示图(三):一个小孩在厨房里自己去开燃气炉,爆出了火光,射在小孩脸上。 3、师:小朋友自己不能开燃气炉,因年龄小,掌握不好开关,燃气 泄漏会中毒,还会引发燃气爆炸的。 五、第三种危险:炒菜时油爆在脸上,眼睛里的危险。 1、出示图(四),让幼儿观察后讲出:妈妈在炒菜,个子矮、年龄 小的孩子不能靠近锅边,油爆在脸上、眼睛里,小朋友哭了。 2、知炒菜的油爆在脸、眼上,会烧伤、会瞎眼等。 六、第四种危险:用热水瓶自己倒水,从炉子上取放的危险。 1、出地图(五):一小女孩手抱开水瓶自己去厨房倒炉子上的开水。 2、让小朋友说出图中的危险。 3、师:烧开的水或刚做好的饭菜温度高,不小心碰倒了会被烫伤的。 七、要避免这些危险,有什么办法?(远离厨房,不一个人在厨房 里玩??)

儿童社会性发展与教育

1.触觉在孩子出生时就已经很敏感了,尤其是用舌头和嘴等敏感器官来杰出外物。_____个月大 的婴儿会通过触摸来认识物体。C.10 2.在3岁时,儿童将会用杯子替代任何一种容器,小便盆、碗、帽子或盘子。这中现象属于 _________A.客体代替 3.在摆弄客体中的发展变化。婴儿在______岁,婴儿会用汤匙在杯子里搅动,喂一个玩具娃娃, 给她梳头,哄她睡觉。B.2 4.以下表扬行为中,哪些是有效的?C.上次你爬到第一层,这次已经爬到最高层了。 5._________的儿童很容易大声地、时间地笑、要么就发脾气。C.困难型 6._____方位是最直接的身体朝向,这是表示问候、安慰、打斗和亲密对话的方位。C.面对面 7._______是指身体内部的和核心部分和皮肤之间的区域,这是所有空间中最隐秘和个人的部分。 A.内部空间 8.人在出生前就有了听觉,______个月时婴儿仅凭声音就能辨认出他们的父母或照看者。B.6 9.妈妈对孩子说:“小孩不能烫衣服,否则会烫伤”,孩子说:“长大、长大、长大,我现在是 大姐姐了”。这种现象属于___________C.时空转换 10.在摆弄客体中的发展变化。婴儿在______岁末时,就已经能够运用感官去使用客体,例如,用 一只杯子做喝水的动作。C.1 11.在摆弄客体中的发展变化。婴儿在______岁时,他或她能给玩具指派角色,换句话说,玩具娃 娃要去“拿起汤匙”,然后“吃东西”。A.3 12.新生儿不像成人那样看得清楚,直到______个月大他们才能看清楚。B.6 13.判断下列问题中,哪个问题是开放式问题。C.你今天是怎么来的? 14.埃克曼和弗里森描述了非言语行为的一些作用。就像握手、点头或挥手这样的姿势通常被作为 ________来使用。B.象征 15.新生儿不像成人那样看得清楚,_______个月时在具备完善的视力。D.12 16.探究性游戏一包包括了三个步骤:_________、动手研究、提出问题。A.客体获得 17.__________是指身体和衣服、头发或饰物之间的区域。B.私密空间 18.在儿童个别化发展的第____阶段,婴儿意识到另一个人不是自我的一部分,这种能力是逐渐获 得的。这种能力是学习其他东西的基础。B.4 19._________方位常常表示逃避或有隐瞒的意图。A.回避 20.作为一名专业儿童工作者,需要A.有爱心B.有耐心C.愿意努力工作D.思想开放E.有幽默感 21.社会经验的习得遵循的原则A.儿童是积极的社会学习者B.儿童社会习得方式多样化C.儿童喜 欢适度挑战性学习D.儿童社会习得是渐进过程 22.在儿童个别化发展的第____阶段,儿童不能区分自己和父母。A.1 23.哈吐普把儿童的攻击行为分为()B.工具性攻击和敌意性攻击 24.根据韦纳的成就归因理论观点,一个高成就动机者归因方式有什么特点?A.把成功归因为稳定 因素 25.()特别强调观察学习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B.班杜拉 26.考察父母教育方式对儿童成就动机的影响,这是在()系统水平上进行的研究。A.微观 27.儿童用一个在碗的上方搅动的动作代替一把汤匙,或者把胳膊绕道头上象征绞人的绳索,这种 现象属于_______.B.客体虚构 28.判断下列问题中,哪个个问题是开放式问题。C.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29.在儿童个别化发展的第____阶段,孩子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并理解其他人用语言表达出得想 法。D.6 30.在儿童个别化发展的第____阶段,2岁末,儿童开始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来认识自己。C.5 31.儿童形成客体我的标志是()C.用第一人称称呼自己 32.认识到他人的性别不随年龄、情境、外表等的变化而改变,这表明儿童获得了()D.性别恒 常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