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2018年秋季第三次月考试卷

七年级历史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与“距今约七十万年到二十万年”“使用天然火”“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相关的远古

人类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

2. 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推

动上述演进的主要因素是( )

A.建筑技术的进步 B.人工取火的发明 C.饲养水平的提高 D.生产工具的改进3. “河姆渡文化”是中国长江流域下游地区古老而多姿的新石器文化。在该遗址中,考古

学家发现了了大量人工栽培的稻谷遗存。这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的稻类文化遗址。上述考古发现能为“河姆渡文化”哪一表现提供直接佐证?()

A.种植作物 B.磨制石器 C.饲养家畜 D.打猎捕鱼

4. “囊(nang,以往,从前)古之世,无君无臣,穿井而饮,耕田而食,日出而作,日入

而息······”这是古书里讲述我国远古人类生活情况的一段话。你觉得和下列哪一原始居民最符合()

A.元谋人时期

B.北京人时期

C.山顶洞人时期

D.河姆渡原始居民时期

5. 古史传说中炎帝、黄帝等英雄的丰功伟业,反映了我国从人类起源到迈向文明的巨大飞

跃。下列最能为这些传说的真实性提供证据的是()

A.元谋人牙齿化石

B.半坡聚落的遗址

C.司母戊青铜方鼎

D.司马迁的《史记》

6. 据《史记》记载,禹年老时,推荐伯益作为继承人,但禹的儿子启却举兵杀死伯益,继

承了父亲的位置。从材料中能得到的准确信息是()

A.伯益建立夏朝

B.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C.夏朝建立标志我国封建社会开始

D.启是夏朝第一代君主

7. 《左传》载:“其怀柔天下也,犹惧有外侮,捍御侮者,莫如亲亲,故以亲屏

周。”材料涉及的制度是()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8. 考古学家们发掘了数以万计的甲骨片,甲骨上所记的都是占卜语言。凡祭祀、

战争、风雨、天象、农业丰歌以及病疫等都要通过占卜向上天请命,该种文

字(见右图)最早可能出现在()

A.夏朝

B.商朝

C.秦朝

D.汉朝

9.“工匠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正是古代工匠的追求极致、品质的精

神,造就了司母戊鼎这一绝世青铜器精品。它铸造于()

A.夏朝

B.周朝

C.秦朝

D.商朝

10. 《史记》记载:“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

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霸主)。”该材料说明东周时期()

①周天子威望下降②诸侯不再听从周天子命令③诸侯之间经常进行争霸战争④最终

秦国完成国家统一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

11. 农业部研究统计,春秋战国时期我国耕地面积为2.3亿亩,此后耕地面积不断扩大,

这得益于()

A.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

B.手工业规模的扩大

C.金属货币被更多地使用

D.城市出现了商品交换市场

12. 识读地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内容之一,右图属于哪一时期的形

势图?( )C

A .西周时期

B .春秋时期

C .战国时期

D .秦朝时期

13. 《史记·商君列传》记载:“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告奸

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行之十年,秦民大悦,

道不拾遗,山无盗贼……”。这反映了商鞅变法( )

A .注重法治,稳定社会秩序

B .承认土地私有,发展经济

C .推行县制,便于国家管理

D .推动民族交融,富国强兵

14. 一位同学参观古代水利工程(右图)时看到,都江鱼嘴把江水分为内江和

外江,内江的江水流入宝瓶口。这座水利工程的主要作用是( )

A.沟通了长江和珠江水系

B.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C.疏导洪水,灌溉了成都平原

D.将南方的粮食运到北方

15. 胡适说:“孔子是了不得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哲学可以说是民主、自

由的教育哲学,将人看作是平等的。”下列主张最能突出体现孔子“将人

看作是平等的”是( )

A.仁者爱人

B.因材施教

C.有教无类

D.为政以德

16. “思想文化是一定社会现实的反应”。“百家争鸣”反映的社会现实是( )

A.科举促进人才大发展

B.西周灭掉商朝后实行分封制

C.夏桀暴政导致人民怨声四起

D.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

17. 读右图,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属于秦朝巩固国家统一( )的措施。

A .政治方面

B .经济方面

C .文化方面

D .思想方面

18. 有学者认为,公元前221年的改革至关重

要,它摒弃了重立列国的思想,从而为中

央统一全国各地的集权管辖提供了手段,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君主专制

D .八股取士

19. 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占有重要

地位。这次起义爆发并得到各地农民纷纷响应的原因是( )

①秦朝的徭役繁重 ②秦朝的赋税沉重 ③秦朝统一度量衡 ④秦朝的刑罚残酷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④

20. 史书记载:汉文帝“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狗马服御无所增益,有不便,辄驰(放弃)

以利民”。该材料说明汉文帝( )

A.注重以农为本

B.废除严刑峻法

C.提倡节俭治国

D.减免徭役赋税

21. 阅读下图“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的对比”,判断其反映的社会问题( )

A .诸侯国势力强大威胁着中央王朝

B .王国数量大大增加

C .推恩令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 .西汉王朝四分五裂

22. 汉武帝即位后,令各郡县保举贤良、方正、直言之士,由他亲自出题,让被举荐的人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