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人大法学考研真题解析与2020应对策略

2019人大法学考研真题解析与2020应对策略
2019人大法学考研真题解析与2020应对策略

2019人大法学考研真题解析与2020应对策

首先我们对今年人大法学考研命题特点作一个分析,今年人大法学考研真题呈现出以下几个命题特点:

第一,题型稳定为材料分析题和论述题。在2015年以前,人大法学考研长时间稳定为名词解释题、简答题和论述题,理论法学有论述题,应用法学是七选五,没有论述题,只有名词解释和简答题,这种题型维持了五六年。2016年理论法学改成概念比较题、评析题和论述题,应用法学依然是七选五,题型是概念比较和法条分析题。2017年又发生了变化,理论法学改成了材料分析题和论述题,应用法学改为七选三,题型也是材料分析题和论述题,2018年和2019年都维持了这一出题模式,今年比较特别的是宪法学出的是两道材料分析题,但总体上来看人大法学考研题型已经趋于稳定,2020年应该也会继续沿用。

第二,重者恒重,注重基础。人大法学考研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重视基础,不搞那些花里胡哨、玄之又玄的东西,虽然这几年题目越来越灵活,但是整体上看大部分考点都来自于人大自己的教材,有少部分超纲的题目只要对教材的分析思路足够熟悉,也能够回答的很好,比如说法理学材料题中的法律解释这个考点,我们回顾历年人大考研真题会发现,2001年的综合课考试出过正式解释和非正式解释的解释比较题,2002年的综合课简答题考了法律解释的必要性,2004年综合课名词解释题又考了法律解释这个名词本身,2006年综合课名词解释题考了学理解释,2007年考了系统解释的名词解释,2008年又考了法律解释的必要性,2009年考了目的解释这个名词,2010年考了扩充解释,2011年又考

了目的解释,2015年考了论理解释,2016年又考了法律解释和法律论证的概念比较,直到今年又出了一道法律解释的材料分析题,人大法学考研一直不断换着法儿的在考察这样的基础知识,真题复现率很高,就是因为这些知识是研究生学习的基础和前提,这些知识学不好是谈不上进一步作研究的,类似的基础而且重要的知识点在人大法学考研里面有很多,我们在授课的时候都会跟学生反复强调并讲解,除此之外其他的题目虽然可能在教材找不到直接对应的,但是只要对教材的逻辑思路比较熟悉,也是能够回答得很好的,也就是说准备人大法学考研是基本上不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去读专著和论文的,有很多学生觉得考人大很难,就去疯狂看专著和论文,其实是大可不必的,反而事倍功半,专著和论文浩如烟海,考生是不可能看的过来的,但是我们凯程教育的老师会在授课过程中给学员精准捕捉并介绍一些前沿学术论文,帮助学员用最少的时间拓展最多最有用的知识。第三,紧扣前沿,注重灵活分析思维。像今年宪法关于宪法和法律委员会那道材料题,就是因为去年修宪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更名为“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经济法那道材料题就是因为去年10月20日,财政部、国税总局起草的《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诉讼法那道论述题来源于去年10月26日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把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写进了法律,像这些题目都跟时下的热门话题有关,要答好这些题目就要对前沿知识有所了解,而且光了解这些新闻还不够,还是不能回答考试提出的问题,考试还要求在平常的复习当中学会如何构建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分析路径,对这类话题进行灵活分析和解答应对,这就对考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四,整体难度较大,对考生的能力要求较高。整体上来看,虽然人大法学考研重视基础,但基础并不等于死记硬背,需要考生对教材上的重点知识熟烂于心,而且人大法学考研还注重对灵活思维的考察,表现在越来越多的题目是无法从教材直接找到答案的,都需要教材上的知识综合提炼然后转化,才能切合题目的要求。所以人大法学考研对考生学习

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也符合人大法学院作为国内排名第一的法学院的地位,一流的法学院需要的是一流的学生,人大法学院值得优秀而且又有志向的学生去奋斗去拼搏。

第五,有规律可循,需要高效总结应对。从接下来对真题的解答我们就可以发现,人大法学考研是有很多规律可以追寻的,人大法学院虽然是法学最高学府,神圣但并不神秘,我们是能够对人大法学考研的规律加以总结并且高效应对的,如果考生闷头复习,不去真正了解人大法学考研,不去接触成功的经验,不去学习更高效的方法,不去仰望星空抬头思考,那么再努力再拼命最后也只是无疾而终,最后能考上我们人大法学院研究生的同学也都是善于思考善于获取各种信息的人,包括现在能看到这个视频的你,也是属于善于搜集信息善于应对考试的人。凯程教育辅导人大法学考研有许多优秀的人大法学院的师兄师姐授课,教学经验丰富,课程安排优良,能给考生提供非常多的帮助,把成功的经验总结提炼提供给师弟师妹,让有志于人大法学院的师弟师妹少走很多弯路。

凯程教育在2019年人大法学考研辅导过程中,押题成果显著,对学员帮助很大,其中原题命中率大致在40%左右,相似题命中率则达到了90%以上,我们下面会一一举证,这与我们凯程教育专业的师资、用心的辅导、优良的课程安排是分不开的。

下面我们按照考试科目对2019年人大法学考研真题做一个讲解,供广大学员参考和借鉴。

首先是法理学,法理学的材料分析题考察的是法律解释,法律解释整块的知识都在我们系统强化课的讲义中写的很清楚,而且在考前凯程老师就预感到法律解释是重点考察内容,我们出的押题卷一当中也是直接以材料题的形式考察过学员,所以我们的学员对法律解释这个知识点是非常熟悉的。法理学的论述题考察的是法治在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作用,我们在前期的基础讲义课程中就以练习题的形式考过一道十分类似的题目,“论法律监督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法律监督其实就是法治里面非常重

要的组成部分,而国家治理体系这个词则是一模一样,所以我们当时那道练习题的答题思路是基本上可以用来回答这道论述题的。所以法理学这两道题目对我们的学员来讲是比较容易的。回过头我们来看材料分析题,材料中给了几条关于化妆品的法律规定,第一问是要求写出四种常见的法律解释及其内容,并运用这四种常见的法律解释方法说明牙膏是不是法律上的化妆品,第二问是写出四种解释方法之间的关系。这个题目一看就很开放,并没有限定哪些法律解释方法,法律解释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和层次有十几种类型,只要选取四种较为常见的就可以,至于牙膏是不是化妆品首先要作出一个基本判断是还是不是,我们从这条规定看,牙膏是完全符合化妆品的定义的,在回答材料题的时候一定要从材料本身出发,不要想当然的按以往的成见认为牙膏算不上化妆品。我们可以选择文理解释中的当然解释,论理解释中的目的解释、历史解释、体系解释,这些都是比较常见的解释方法,从当然解释的角度来看,材料中关于化妆品的法律规定当然准确的描述了牙膏的性质和作用,牙膏属于化妆品是不言自明的。从目的解释来看,法律之所以要对化妆品作出特别规定,就是因为化妆品直接作用于人体本身,对人体影响很大,如果不进行特别规制对人体会造成巨大潜在危害,牙膏显然也属于会对人体造成巨大影响的一类常见生活用品,从这个目的出发,牙膏必须像化妆品一样适用特殊规定。从历史解释来看,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制定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时牙膏和所谓的口红、眼影等化妆品一样并不常见,不像今天那样普及,立法者在描述化妆品这一概念时,牙膏也应该是他们的假想规制对象。从体系解释来看,根据学员的回忆,其实材料中应该是有好几条关于化妆品的法律规定,但目前能确认的只有这一条,因为有好几条规定,我们可以说从体系解释的角度看,在整个法律体系中只有认定牙膏属于化妆品才能保证这些法条之间相互契合不矛盾,才能得出合理的结论。至于第二问我们可以说作为文理解释的当然解释因为直接从法律条文本身得出解释结论,所以应该优先于需要斟酌立法理由的论理解释,而这些法律解释方法之间并不

是互相冲突的,反而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必须综合使用,才能保证最后的解释结论准确合理,最大限度的符合法律条文的含义。

法理学的论述题是法治在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作用,考生一看可能会很懵,书上也并没有提到什么叫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但这个说法我们又好像很熟悉,我们在基础课的练习题中就准确捕捉到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这个热点,其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主题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就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你不要管什么叫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官方也没有特别明确的定义,其实这道题目就可以转化为依法治国和深化改革的关系,也就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两个主题之间的关系,这么一转化就清晰多了,但是还不够,书上对法治和改革的关系也没有明确阐述,但是书本第九章到第十五章法社会学的内容都是法与什么的关系,法对其他事物的作用无非就是什么推动、促进、保障、提升之类的,这里我们引用一篇我们在前期给学生授课时用到的文章,就是中国法学会会长王乐泉的论文《论改革与法治的关系》,里面提到法治对全面深化改革的引领、推动和保障作用时就说到,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识,以法治引领改革进程,以法治规范改革行为,以法治确认、巩固和扩大改革成果。这样就一目了然了,限于时间关系我不再展开。

我们继续看下一科法制史,材料分析题是关于唐代的法律形式和以刑为主的说法,论述题是清末的礼法之争,法制史的这些题目都很简单。唐代的法律形式和清末的礼法之争都是我们凯程发给学员的讲义中写的很清楚很详细的,至于以刑为主就是我们强调的中华法系的特征,要评析这个说法只要稍微动一下脑筋就好。首先来看材料题第一问,律是国家的基本法典,作用是“正刑定罪”。令是经过系统整理公布的关于国家各种制度的法规,其作用是“设范立制”。格是皇帝针对某一国家机关或某一具体事项临时发布的、经过分类整理汇编确定为“永格”后重新颁行天下的各种单行敕令,又称敕格。式是国家机关的办

事规则和公文程式,在唐朝也称为“永式”。在唐朝的法律体系中,以律为主,以令格式为补充;凡违背令格式的行为及其他犯罪行为,一律依律予以刑罚处罚。材料题的第二问是评析中国古代法律以刑为主的说法,这种评析题首先要准确把握是与非的基本判断,这个基本判断不要轻易颠覆通常观点,因为颠覆通常观点意味着需要更多更充分的论证,这在考场上是很难实现的,以刑为主是我们反复强调的中华法系的典型特征,“诸法合体,以刑为主”,很明显我们应该认为这个说法是正确的,学理上怎么质疑这一观点我们不要管,也管不了。即便是认为它正确我们要给出理由也并不容易,我们可以这么想,之所以说以刑为主一方面是和刑事法律过于发达有关系,另一方面封建统治者特别喜欢用刑罚治理国家,凡事都可以归结到刑事责任,这都能轻易想得到的,但是在考场上要用法言法语准确表述就看个人的积累和功底了,这里提供瞿同祖先生在《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的说法,第一,从内容上看, 在中国古代的法律制度中, 刑法所占比重非常之大。第二,从形式上看, 古代中国的刑法和其他法律部门相比, 是最系统、最完备, 发展水平最高的。第三,在中国古代, 刑罚是追究各种类型、性质的法律责任的基本手段。法制史的论述题是清末修律中的礼法之争,这道题目完全就是2016年人大法学考研法制史里面的原题,一模一样,这道题就是送分题,书上完全有,这里补充一点,这个题目即便你把教材上的东西原封不动的搬上来也得不到满分,甚至得不了太高的分数,为什么,因为千篇一律,注意这是一道论述题,一定要有论的东西,不能只述书上的东西而不论,答完了书上的东西可以再加一点启示,法制史的论述题其实都可以加上启示,我们今天研究法制史其实也就是借古观今嘛,什么启示呢,比如法制改革的时候一定会有阻力,但是我们一定要坚信争取的改革道路,勇往直前,再比如要善于学习先进,承认与其他法制先进的国家之间的差距并且努力学习,迎头赶上,还比如可以说中国传统的东西有精华也有糟粕,对于精华我们要继承并发扬,对于糟粕我们要坚决摈弃,不能故步自封,等等,答上这些你就和别人

不一样了,老师改卷的时候就一定会给你比别人要高的分数,因为你比别人善于分析,这很重要。

再来看宪法学的题目,宪法学的第一道材料分析题材料特别长,可能占了快有一页纸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修订草案三次审议稿)》修改意见的报告,学员回忆是报告全文引用了,第一问是基本法律的含义,比较简单,是我们在法理学的课程中强调过的,第二问是宪法对人大常委会修改基本法律的限制,其实就是课堂上讲的人大常委会职能里面的内容,第三问是宪法和法律委员会的性质及职能,这道题目我们在授课讲义中明确提到过这个知识点,它是今年宪法学的热点话题之一,我们宪法学的课程老师还预测过这块可能出论述题,跟学员介绍了胡锦光老师和韩大元老师研究这一话题的相关论文,所以这道题目虽然看起来难,但是对我们凯程的学员来讲是很熟悉的。宪法的第二道题目也是材料分析题,材料是关于网络信息安全的法条和《监察法》的法条,第一问是问哪些公民基本权利被限制,2016年的宪法学论述题就是关于公民基本权利的限制的,所以我们讲义里面特别强调了这个知识点,但在这里要具体结合材料指出具体的基本权利,第二问是问监察法里面所说的有关机关是指哪些机关,为什么要由有关机关负责,因为众所周知监察法的制定是这几年宪法学的大热点,所以我们授课的时候特别强调了监察委员会的职能,在基础课程阶段还出过一道练习题就是把检察院和监委的职能进行比较,方便学员掌握,只要我们准确理解了监察委员会的职能就能想到,在使用一些特殊的侦查手段的时候监察委员会是需要和公安机关、检察机关配合的,所以这道题目有难度,但是也是来自于基础知识的。具体来讲,宪法学第一道材料题第一问关于基本法律的含义,我们在法理学课程里面也讲过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是不一样的,只有全国人大制定和修改的刑事、民事、国家机构和其他方面的规范性文件才能叫基本法律,而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和修改的法律只能叫普通法律,就是制定主体的不

同,比如,民法里面的《民法总则》和之前的《合同法》《物权法》都是基本法律,因为都是由全国人大审议通过的,而《侵权责任法》只能算普通法律,因为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第二问是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基本法律的限制,这道题目也很简单,因为基本法律是全国人大制定和修改的,所以常委会想要修改就必须是全国人大没时间修改的时候,也就是全国人大闭会期间,而且常委会想要修改也不能违背全国人大当时的立法本意也就是基本原则,当然我们还可以想起一般的修法限制,比如说必须严格遵循法定的职权和程序,必须遵循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等等。第三问是宪法和法律委员会的性质和职能,我们当时在授课时跟学员介绍了韩大元老师的论文《从法律委员会到宪法和法律委员会:体制与功能的转型》和胡锦光老师的论文《论设立“宪法和法律委员会”的意义》,这两篇论文就详细阐述了宪法和法律委员会的性质和职能,宪法和法律委员会是全国人大的专门委员会,是合宪性审查与法律草案的审议功能有机结合的混合型、开放性与综合性的机构,主要承担宪法监督与实施的职能。“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名义上虽说是由法律委员会更名而来,但实际上可以理解为是全国人大新设立的一个专门委员会。这一举措对于推进我国的合宪性审查工作,保证我国宪法监督制度的实效性,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它解决合宪性审查供给能力不足的问题以及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律的合宪性审查难题,并能够有效统一审查体系和审查标准,从而提升协助合宪性审查机构的级别。宪法的第二道材料分析题的第一问是这些法条限制了公民的哪些基本权利,由于我们无法完全还原试卷中的材料,根据我们现在能确定的材料,我们认为显然限制了公民的通信自由权,后面可以答上我们课堂上讲的通信自由权的含义、法律依据和保障措施等等,再说这些法条对通信自由权的此种限制是合理合法的,反而有助于实现最大多数人最大的通信自由。第二问是有关机关是哪些,为何要由有关机关负责,有关机关是指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宪法》第四十条已经规定,“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

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也即是说宪法没有赋予监察委员会限制公民通信自由的权利,因此监察委才不得不借助于公安机关和监察机关之手。

再来看应用法学的卷子,由于时间所限,我们只展开讲理论法的三科考题,应用法的科目我们就简单介绍一下我们凯程教育的押题情况。

首先是民法,民法的材料题我们尚未能够还原清楚,但是论述题能够确定是论述我国法人的类型和特征,我们凯程教育的老师辅导过程中准确的把握到了法人制度这个热点知识,并且在暑期的强化课程中向学员介绍了张新宝老师的论文《<民法总则>对法人分类的规定及其解读》,跟这道题目是完全吻合的,可以直接拿来用就好,比较简单。

刑法的材料题我们认为其实就是考察共同犯罪和正当防卫,都是热点知识,我们在授课过程中着重强调过的知识,只要从共同犯罪的角度去理解甲、乙的殴打行为,从特殊的正当防卫角度去理解武某的攻击行为,这道题目迎刃而解。

经济法的材料题又考察了税法的知识,去年经济法的论述题也是考的税法,所以在今年的辅导过程中我们着重强调了税法的内容,尽管这道材料是关于个税专项附加扣除的,比较前沿,但是结合材料并借助前期构建起来的知识框架和常用分析切入路径也是可以得到不错的分数的,至于论述题市场规制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这20分就是送给考生的,教材里面有,我们的讲义里也写的很详细。

知识产权法的材料题是关于专利权、商标权和不正当竞争的,我们凯程教育的知识产权法老师在人大主要研究的方向就是商标权法灯内容,授课的时候对有关知识讲解的很透彻。材料题的第一问就是考的外观设计,而包装盒本身是不能注册商标的,第二问是不正当竞争行为,A厂因为还没有得到专利法和商标法的保护,所以只能寻求不正当竞争行为法的救济,B厂构成混淆行为。论述题则被我们凯程教育的辅导老师准确压中,老师冲刺阶段

给学员发的一篇论文就是《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侵权判定》,直接可以用来回答这道论述题。

诉讼法学的论述题是刑诉法新增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这道题目也是前沿热点,考前辅导老师给大家做了详细介绍,并讲解了几篇有关论文,只要大概记得框架就可以很好的回答这道题目。

以上就是我们凯程教育对2019年人大法学考研真题的分析,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四个启发,第一就是要打好基础,以不变应万变,人大法学考研特别重视基础,没有基础知识储备,难为无米之炊,而所谓拔高其实也是在基础之上的拔高,需要考生对基础知识做好归纳总结和分析判断;第二就是紧扣前沿,做到有的放矢,人大法学考研越来越灵活,要求考生不能埋头读书,必须了解社会现实和学界研究现状,但是考生自己去做这项工作的话其实跟没头苍蝇一样,难得其法;第三是学会总结,寻规律找思路,人大法学考研有很多规律可以遵循,也有很多方法可以参考,需要考生用心、刻苦、认真的学习;第四,借鉴经验,事虽半功却倍,大部分考生是第一次考人大,没什么经验没什么信息,有些考生即便考过一次两次,失败的原因很大程度上也可以归结为方法不对、经验不足,也就要求所有想要考人大法学的考生多多借鉴成功经验,才能做到事半功倍、游刃有余。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