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病例个案调查表

狂犬病病例个案调查表
狂犬病病例个案调查表

狂犬病病例个案调查表

县(市)名称:国标码:□□□□□□病例编号:□□□□□

1、一般情况

1.1姓名: 1.2性别:□1男□2女 1.3年龄:岁

1.4职业:□1农民□2工人□3学生□4散童□5其它

1.5详细住址: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区)县(区)

乡(镇、街道)村(居委会)组(门牌号)

2、暴露(被伤)及伤口处理情况

2.1暴露(被伤)日期:年月日时

2.2暴露详细地址: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区)县(区)

乡(镇、街道)村(居委会)组(门牌号)

2.3暴露方式: □1咬伤□2抓伤□3其它

2.4暴露程度:□1 Ⅰ度□2 Ⅱ度□3 Ⅲ度

2.5暴露部位(可多选):□1头面□2颈部□3躯干□4手臂□5手部□6下肢膝以上□7下肢膝以下

2.6伤口处理:□1未处理(转至3)□2自行处理□3医疗机构处理

2.6.1处理时间:年月日时

2.6.2处理单位:□1村卫生室□2乡镇卫生院□3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4其他

2.6.3处理方式(可多选):□1挤压出血□2冲洗□3消毒□4伤口缝合□5其他

3、预防注射

3.1暴露免疫史:□1有(免疫时间年月日,免疫针次针),□2无

3.2暴露后抗血清注射:□1有,□2无(转至3.3)

3.2.1种类:□1免疫球蛋白□2抗血清

3.2.2注射时间:年月日

3.2.3注射剂量: ml

3.2.4有无过敏:□1有(过敏表现:)□2无

3.3.暴露后人用狂犬病疫苗注射:□1有,□2无(转至4)

3.3.1注射单位:□1村卫生室□2乡镇卫生院□3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4其他

3.3.2 种类:□1 Vero □2地鼠肾

3.3.3首针时间:年月日时,首针剂量:□1剂□2剂

3.3.4免疫程序:□1 0-3-7-14-28 □2其他

3.3.5疫苗注射针次,如未全程,原因:

3.3.6是否加强注射:□1是(加强针次:针),□2否

3.3.7疫苗生产单位:,批号:,失效期:年月日

4、临床资料

4.1发病时间:年月日 4.2 死亡时间:年月日

4.3诊断单位:□1村卫生室□2乡镇卫生院□3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4其他

4.4发病临床症状(可多选):□1烦躁□2恐水□3怕风□4畏光□5抽搐□6精神失常

5、实验室检测

5.1采样时间:年月日

5.2标本种类:□1唾液□2脑脊液□3尿液□4鼻咽洗液

5.3检测项目:□1病原检测□2核酸检测

5.4检测结果:□1阳性□2阴性

6、伤人动物情况

6.1动物种类:□1狗□2猫□3其它

6.2伤人动物来源:□1自家养□2邻居养□3流浪动物□4野生动物□5其它

6.3若为家养动物,是否接种兽用狂犬病疫苗:□1是(接种日期:年月日),

□2否

6.4动物伤人原因:□1主动袭击□2自卫伤人□3嘻逗□4其他

6.5.是否同时咬伤多人:□1是,□2否

6.6伤人后:□1如常(转至7)□2打死□3失踪□4病死□5宰杀□6其他

6.6.1死亡时间:年月日

6.6.2动物死后处理方式:□1焚烧□2深埋□3出售□4丢弃□5屠宰剥皮□6烹食□7其…它

7、如为一犬伤多人

7.1共伤人 7.2本例为第例次 7.3共死亡_____人

被调查人与患者关系:调查人签名:

调查人单位: 调查日期:年月日

填表说明

1.在所选项目前的“□”中,划“∨”作为选择答案,若无特殊说明,所有选项均为单选。凡有“”的选项,须填写相应内容;

2.病例编号填写规定:年号(两位数)、流水号(后边三位)

3.“2.4暴露程度”参照WHO建议分类标准分为以下三类:

Ⅰ度:被犬舔过无开放性伤口的健康皮肤和粘膜;Ⅱ度:裸露的皮肤或粘膜被轻轻咬过,表面划伤,但没有破口;Ⅲ度:任何部位的皮肤或粘膜,一处或多处被咬破或抓穿。

手足口病个案调查表(普通)

附件1 手足口病个案调查表 编号:调查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一般情况 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年月日(阴/阳历) 职业①散居儿童②幼托儿童③学生④其他 工作单位(就读学校或托幼机构) 家长姓名 家庭住址省市地市县区乡(镇、街办)村(居)号家庭电话: 二、发病及就诊情况 1.发病日期年月日 2.初诊日期年月日; 初诊单位单位级别:①省级②市级③县级④乡级⑤村级初步诊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住院治疗(是/否),如住院,则: 所住医院____________________ , 入院日期年月日,入院诊断。 出院日期年月日,出院诊断。 病程天。 4.预后:痊愈/好转/未愈/死亡/其他;后遗症(有,;无) 5.病例分类①重症②普通 三、临床情况 (一)临床症状如有请打“√” 1.发热(有,℃/ 无); 2.皮疹(有,主要部位: / 无) 3.口腔炎:口腔粘膜上出现红色溃疡型疱疹是□否□ 4.呼吸系统:流涕□咳嗽□咽痛□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消化系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其他:_______________ 神经系统:头痛□喷射状呕吐□精神异常□嗜睡□意识障碍□昏迷□惊厥□ 心血管系统:心律失常:有□无□ (二)体征 1.颈项强直:有□无□;巴氏症:有□无□; 克氏症:有□无□;布氏症:有□无□ 2.腱反射:正常□亢进□减弱□; 肌张力:正常□亢进□减弱□ (三)辅助检查 1.血象:有,无。有则:WBC(×104/L),N( %),L( %) 2.脑脊液:压力( Pa),外观(正常/异常),细胞记数(个), 1

(整理)鼠疫防治应急预案

达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鼠疫控制应急预案 鼠疫是《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包括动物间鼠疫和人间鼠疫。人间鼠疫一般由动物间鼠疫传播而来,主要包括腺鼠疫和肺鼠疫。建国以来,我市一直未发现鼠疫病例,但是在我国动物间鼠疫分布广泛,人间鼠疫每年也都有发生或局部流行。近年来,我省监测相继发现疫源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做好鼠疫预防和应急处置的各项准备工作显得非常必要和重要。 1.总则 1.1 编制目的 有效预防和及时控制鼠疫突发疫情,指导和规范突发疫情的应急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疫情造成的危害,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1.2 编制依据 以《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办理事情规范》、《国家鼠疫控制应急预案》和《达州市鼠疫防治“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等为依据编制。 1.3 适用范围 达州市鼠疫突发疫情的应急处置工作。 1.4 事件分级 按照发生病例数、波及规模及是否本地感染病例等情况,将事件分为四级。 第一级:我市周边地域出现鼠疫病例; 第二级:我市发现输入性鼠疫病例; 第三级:我市发现本地感染的鼠疫病例; 第四级:我市发生鼠疫暴发。 1.5工作原则

鼠疫疫情应急处置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依法规范、科学防控;政府负责、部门配合;社会参与、加强宣传;强化监测、综合治理;快速反应、有效处置的原则。 2.组织体系及职责 2.1应急处置领导小组 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需要,市疾控中心成立鼠疫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全市较大疫情应急处置的内部指挥协调事情。领导小组由中心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副主任任副组长,成员包括办公室、疾控与质量管理科、通疾所、卫生监测科、检验科、科教信息科、后勤保障科和财务科等科室的负责同志。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疾控与质量管理科,负责日常工作。鼠疫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在市卫生局的统一领导下,组织、协调、指挥市疾控中心各相关科室进行鼠疫的应急处置,为全市鼠疫疫情控制提供技术指导与专业支持,建立完善鼠疫监测和预警系统,制定鼠疫应急处置预案,组织预案演练,组织对相关专业人员进行鼠疫应急处置技术的培训,及时报告应急处置工作情况,对鼠疫应急处置工作进行全面评估、总结等。 2.2应急处置现场工作组 成立流调组、检验组、消杀组、健康教育组和后勤保障组等五个工作组。 流调组主要职责:建立鼠疫疫情监测报告系统,开展个案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进行发病趋势和流行因素分析,提出控制疫情的建议方案,完成流行病学调查初步报告、进程报告和结案报告等。 消杀组主要职责:开展鼠类种群、密度及带毒情况调查,进行疫点、疫区等的消杀灭处置工作。 检验组主要职责:病例实验室诊断及鼠类带毒情况检测。 健康教育组主要职责:编制宣传资料,做好中心内部宣传,配合媒体等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知识的宣传教育等工作,配合宣传

甘肃玉门鼠疫事件

甘肃玉门鼠疫事件 2014年7月,酒泉玉门市发生一例鼠疫病例,患者已经于2014年7月16日死亡,当地排查出与患者密切接触过的151人,目前已被全部隔离。为防止疫情扩散,玉门市老市区街道、赤金镇、赤金镇西湖村等地已经设为疫情隔离区,隔离区内人车物严禁流出。 2014年7月17日,酒泉玉门市政府办通报称,7月16日5时许,甘肃省卫生计生委接酒泉市卫生局报告一例疑似鼠疫病例王某某,省、酒泉市、玉门市三级专家根据该患者临床症状、流行病学史和省级专家组实验室检测结果,于7 月17日确诊为肺鼠疫。该患者已于7月16日死亡,遗体已按有关规范进行妥善处理。 据称截至17日下午,排查出与王某某密切接触者共计151人,已全部采取隔离、流行病学调查、预防性服药等措施,目前尚未发现异常症状。为严防疫情扩散,酒泉市分别在玉门市老市区街道、赤金镇、赤金镇西湖村、疫点牧场设置疫情隔离区。 玉门市政府应急办一倪姓主任告诉新京报记者,目前隔离的151人包括王某就诊期间接触过的医护人员,至于对这些人的隔离时间,要视情况而定。据另一名工作人员介绍,鼠疫的潜伏期一般为9天。被隔离的人如果在9天之内没有出现任何症状,便可以结束隔离。 当地论坛消息称,鼠疫病例患者是家住玉门市赤金镇西湖村的王某,其在7月13日发现一只死旱獭,随即剁碎喂自家的狗,当晚王某开始发烧,15日病情突然加重,随即被送往玉门市老市区人民医院,16日凌晨医治无效死亡。经确诊为鼠疫感染死亡。 玉门油田分公司职工李振(化名)向新京报记者证实上述信息,李振称,今天早上,单位开会专门通报此事。 “现在玉门老城区只进不出,油田本来可以回酒泉轮休的职工只能上连班。”李振介绍,玉门老城区本来就是一座“空城”,除过油田职工外和一些生意人外,几乎没有其他常住市民。目前,隔离区内职工的饮食等生活供给正常。 玉门市公安局指挥中心一名负责人称,老城区和赤金镇为防控区域,其中病例家住的赤金镇西湖村为重点防控区,防控区域目前严禁一般人、车、物流出,当地专门成立供应组保证防控区内人员的生活补给。 此外,为了预防鼠疫疫情的扩散和传播,连霍高速公路赤金收费站也暂时封闭。 据悉,肺鼠疫为鼠疫的一种,为我国《传染病防治法》明文规定的甲类传染病,有起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传染性强、传播迅速等特点。人与人之间主要依靠飞沫传播,人与患有或死于鼠疫的野生动物接触才有可能得病,通过跳蚤叮咬也可得病,

肿瘤病人个案调查表

肿瘤病人个案调查表 国标码□□□□□□病例编码□□□□ 1.一般情况 1.1姓名: 1.2性别(1)男(2)女□ 1.3 出生日期:年月日 1.4户籍(1)常住(2)暂住(满一年)□ 1.5家庭住址:省市县区(乡镇)街道(行政村)居委会(自然村) 1.6民族(1)汉族(2)满族(3)蒙古族(4)回族(5)藏族(6)苗族(7)壮族 (8)维吾尔族(9)白族(10)其他 □□ 1.7婚姻状况(1)未婚(2)已婚(3)离婚(4)丧偶 □ 1.8文化程度(1)大学及以上(2)大中专(3)高中(4)初中(5)小学(6)文盲□ 2.诊断情况 2.1诊断(部位): 2.2首次出现症状日期□□□□□□□□ 2.3首次就诊日期□□□□□□□□ 2.4首次确诊日期□□□□□□□□ 2.5确诊医院: □□□□□□ 2.6门诊号: □□□□□□ 2.7住院号: □□□□□□ 2.8确诊依据(1)病理(包括骨髓片)(2)脱落细胞(包括血片)(3)手术(4)内镜 (5)X线(包括造影)(6)cr (7)核磁共振(8)超声波(9)放射性核素扫描 (10)免疫(11)生化(12)临床 □□ 2.9病理学类型: □□ 2.10确诊时的期别(1)有(2)无□ T- N- M (1)0-I期(2)Ⅱ期(3)Ⅲ期(4)Ⅳ期(5)无法判定□

3.治疗情况(1)已治(2)末治□ 3.1经治医院 3.1.1手术医院:、、 3.1.2化疗医院:、、 3.1.3放疗医院:、、 3.2曾经治疗情况(1)手术(2)化疗(3)放疗(4)中药(5)免疫(6)介入 (7)其他(详细说明): □ 3.3 目前治疗情况(1)手术(2)化疗(3)放疗(4)中药(5)免疫(6)介入 (7)其他(详细说明): □ 3.4实施手术日期□□□□□□□□ 3.5首次手术医院 □□□□□□ 首次手术医院住院号 □□□□□□ 首次手术性质(1)根治(2)姑息(3)残留(4)探查 □ 3.6转移(1)有(2)无□ 转移部位:、、 3.7复发(1)有(2)无□ 日期第1次(年、月、日)□□□□□□□□ 第2次(年、月、日)□□□□□□□□ 第3次(年、月、日)□□□□□□□□ 4. 小结: 调查者单位:调查者: 审查者:调查时间:年月日

狂犬病个案

一例狂躁性狂犬病患者的急救护理 徐州市传染医院急诊科吴小玲 狂犬病也称恐水症,是一种由于狂犬病毒所导致的自然疫源性的人畜共患性传染病,发病急剧,具有广泛的流行性,死亡率较高,几乎100%,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健康,然而人获得的狂犬病主要由病兽咬伤等方式传播到人体的【1】。临床上将狂犬病分为前驱期、兴奋期、麻痹期。兴奋期的患者进入高度兴奋状态,突出表现为狂躁、恐水怕风、发作性咽肌痉挛、呼吸困难、高热、多汗、流涎等,此期间不能进食,意识清楚,所以异常痛苦,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帮助患者安详度过生命的最后时间非常重要【2】。现将我科2013年06月12日09时收治一例狂躁性狂犬病患者护理总结如下: 1 病例介绍 患者,李某,男, 41岁, 患者于三月前在家中睡觉时被一流浪狗咬伤,流浪狗逃窜,未处理伤口,未注射狂犬病疫苗,出现“呕吐,恐风,怕水1天”于2013年06月12日09时至我科就诊,诊断为狂犬病。迅速将患者送至抢救室隔离治疗,保持环境安静舒适,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呕吐,恐风,怕水,进水时喉头痉挛,流涎,胸闷恶心,恐惧不安,全身不适,阵发性肢体痉挛,极度兴奋,无呕血黑便,无呼吸困难,右手狗咬伤处留有伤口瘢痕,查体T:36.8℃ P:100次/分 R:28次/分 BP:118/85mmHg SpO2: 95% 神志清楚,精神恍惚,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给予心电监护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并给予低流量氧气吸入。遵医嘱予镇静,抗感染并给与心理护理,经过积极的抢救治疗稳定后,遵医嘱与12时安全转运至ICU进一步住院治疗。 2 护理 2.1 急救措施接诊后迅速将患者推入单间抢救室进行隔离治疗,保持抢救室安静、温暖,悬挂深色窗帘,避免水声并关闭门窗,使用局部照明,减少光的刺激【3】避免因声、光、水的刺激而引起患者喉痉挛。抢救室内除必须设备,所有硬物均不放置,给予患者上心电监护,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神志、呼吸、面色,监测血氧饱和度,做好护理记录。予低流量吸氧,保持

疫情工作人员信息调查表.doc

***疫情工作人员信息调查表 一.基本情况

三.用户身份及帐号 3.1 你的用户身份为(可多选): 3.1.1系统管理员□系统管理员帐号数量:个,帐号为: 3.1.2业务管理员□业务管理员帐号数量:个,帐号为: 3.1.3本级用户□本级用户帐号数量:个,帐号为: 3.1.4直报用户□直报用户帐号数量:个,帐号为: 3.2你所持有的账户数量合计为:个(上诉账户合计数量)

3.3 分配的系统有(可多选):□1.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3.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 4.历史数据综合查询统计分析;□ 5.乙脑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 6.流脑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 7.霍乱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 8.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 9.鼠疫防治管理信息系统;□10.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新);□11.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新);□12.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13.标准编码管理系统;□14.救灾防病信息报告系统;□15.出生登记信息管理系统;□16.人口死亡系想你登记管理系统;□17.症状监测直报系统;□18.高温中暑病例报告信息系统;□19.基本信息系统;□20.AFP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21.人感染H7N9禽流感信息管理系统;□22.重点慢性病监测信息系统;□23.全国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信息系统;□24.职业病与职业卫生信息监测系统; 3.4 分配的系统合计数为:个。 四.备案信息 如果用户类型为“系统管理员”或“业务管理员”,请填写以下信息。否则,请结束问卷。

备注:系统管理员:建账号、管理账号业务管理员:分配权限、管理权限 本级用户:监测、审核、质控 直报用户:个案报告

XX区疾控中心关于XX镇一例狂犬病病例情况报告

情况报告XX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2年XX月XX日XX镇一例狂犬病疫情调查情况 2012年6月XX日16时,区人民医院在国家疫情信息网上订正报告一例狂犬病死亡病例,我中心立即组织人员开展了流行病学调查,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 患者XXX,男,XX岁,农民,住XX镇XX村1组,2012年4月29日XX点左右,一只流浪小狗跑进家里袭击自家养的小鸡,患者立即徒手去抓捕驱赶,被咬破右手中指,由于伤得不重,未进行处理,也未去卫生院接种狂犬疫苗。 流浪狗伤人后逃逸,第二天又袭击患者爱人,咬破裤边,第三天在附近又准备袭击人时,被打死后深埋。 患者于2012年7月XX日发病,出现咬伤手指发麻、恐风症状,到XX中心卫生院就诊,怀疑狂犬病,立即转入区人民医院,患者入院病情逐渐加重出现惊恐、烦躁、流涎、恐水等症

状,11日出现全身麻痹,7月11日21时患者死于医院。根据区人民医院诊断及随后疾控中心专业人员流调情况,该病例诊断符合为“狂犬病临床诊断”标准。 二、处理措施 对该病例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要求进行了以下处理: (一)病人尸体火化。 (二)诊治单位对隔离场所进行终未消毒,XX中心卫生院组织对病家终未消毒。 (三)护理家属有危险暴露史的,建议接种狂犬疫苗。 (四)调查该村及毗邻有否被该犬咬伤者,未注射狂犬疫苗者,动员其接种狂犬疫苗。 (五)将信息通报农委兽防站关注该地区动物疫情,采取相应措施。 三、风险评估 (一)本例是今年我区的第XX例狂犬病,近三年狂犬病发病维持在每年6-7例发病水平,但在2011年达到11例,而今年6个半月就已达6例,呈明显上升趋势,已经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二)近年来我区死亡的狂犬病患者,99%以上都未按《狂犬病暴路处置规范》进行处理,即未规范清洗伤口,未接种狂犬疫苗和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三)犬伤人员抱侥幸心理,特别是农民常被犬伤,思想麻痹,对医生的建议不采纳,还有就是根本不去看医生。

鼠疫病例个案调查

表1 鼠疫病例个案调查表 国标码□□□□□□病例编码□□□□ 1.一般情况: 1.1: 1.2: □□□□□□□□□□□□□□□□□□ 1.3性别:⑴男⑵女□ 1.4年龄(岁):□□ 1.5职业:□ ⑴幼托儿童⑵散居儿童⑶学生⑷医疗卫生人员⑸教师 ⑹保育保姆⑺餐饮业⑻商业服务⑼工人⑽民工 ⑾农民⑿牧民⒀渔(船)民⒁干部职员⒂离退人员⒃家务待业⒄其他1.6现居住地(详填):省市县(区)乡(街道)村 1.6.1联系 1.7工作单位: 1.8户口所在地(详填):省市县(区)乡(街道)村 1.9发病时间:年月日□□□□□□□□ 1.10发病地点:省市县(区) 1.11初诊时间:年月日□□□□□□□□ 1.12初诊单位: 1.13初次诊断:⑴疑似鼠疫⑵确诊鼠疫⑶其它□ 1.14入院时间:年月日□□□□□□□□ 1.15所住医院名称: 1.16住院号: □□□□□□□□ 1.17入院诊断:⑴疑似鼠疫⑵确诊鼠疫⑶其它□ 1.17.1临床类型 ⑴腺鼠疫⑵肺鼠疫⑶败血症型鼠疫⑷脑膜炎型鼠疫 ⑸皮肤鼠疫⑹其它□ 1.18鼠疫菌苗接种⑴有⑵无□ 1.18.1 菌苗接种次数□ 1.18.2 第一次接种时间年月日□□□□/□□/□□ 1.18.3 第二次接种时间年月日□□□□/□□/□□ 2.临床表现: 2.1 突然发病、高热、白细胞剧增⑴有⑵无□ 2.1.1体温(入院时) ℃ 2.2淋巴结肿大,且剧烈疼痛、强迫体位⑴有⑵无□ 2.3高度毒血症、休克症候群、皮下及粘膜出血而无明显的淋巴结肿大。 ⑴有⑵无□

2.4咳嗽、胸痛、呼吸困难、有鲜红色血痰或泡沫血痰。 ⑴有⑵无□ 2.5血性腹泻并重症腹痛,高热及休克症候群。 ⑴有⑵无□ 2.6皮肤剧烈疼痛性丘疹,血性水泡,基底坚硬,周边灰黑色。 ⑴有⑵无□ 2.7呕吐、剧烈头痛,狂燥谵语、妄动或昏睡,颈部强直,脑压高,脑脊液混浊。 ⑴有⑵无□ 3.临床及实验室检查: 3.1入院时白细胞计数: /mm3 3.1.1中性白细胞计数: /mm3 3.1.2淋巴细胞计数: /mm3 3.2胸部X线检查(最近一次检查结果)是否有阴影改变: ⑴是⑵否□ 3.3血清学鼠疫间接血凝(IHA)检测结果: 3.3.1第一份血清⑴阴性⑵阳性□ 3.3.2第二份血清⑴阴性⑵阳性□ 3.3.3第三份血清⑴阴性⑵阳性□ 3.4鼠疫菌分离培养结果:⑴阴性⑵阳性□ 4.流行病学史调查: 4.1发病前10有无外地旅行史:⑴有⑵无□ 4.2.1住宅附近发现死鼠或接触死鼠⑴是⑵否□ 4.2.2接触过死哺乳类动物⑴是⑵否□ 4.2.3接触过野生动物,如旱獭、黄鼠等⑴是⑵否□ 4.3发病前被跳蚤叮⑴有⑵无□ 4.4发病前进入过鼠疫实验室⑴有⑵无□ 4.4.1 接触过鼠疫实验室用品⑴有⑵无□ 4.5发病前10天是否与确诊鼠疫病例或疑似鼠疫病例接触: ⑴是⑵否□

不明原因疾病个案调查表

编号: 不明原因疾病个案调查表 1、一般情况: 1.1姓名:年龄:性别:职业: 1.2家庭住址及电话: (儿童应询问父母姓名及单位) 单位住址及电话: 2、临床症状 2.1神志清楚:(1)是(2)否 2.2发热:(1)有(2)无 2.3皮肤粘膜:(1)出疹(2)黄染(3)结痂 (4)出血(5)完好 2.4淋巴结: 2.5呼吸系统症状: 2.5.1咳嗽:(1)有(2)无 2.5.2咳痰:(1)有(2)无 2.5.3咯血:(1)有(2)无 2.5.4流涕:(1)有(2)无 2.5.5呼吸困难:(1)不能平卧(2)需要呼吸机(3)正常 2.6消化系统症状: 2.6.1腹痛:(1)有(2)无 2.6.1.1腹痛部位: 2.6.1.2排便能缓解:(1)是(2)否 2.6.2腹泻:(1)是(2)否 2.6.2.1大便性状:1)稀水样便(2)脓血样便(3)粘液便(4)成形便 2.6.2.2一天大便次数: 2.6.3呕吐:(1)有(2)无 2.6. 3.1呕吐内容物: 2.6. 3.2呕吐方式:(1)喷射状(2)其他

2.6.4腹痛、腹泻、呕吐三者先后联系: 2.7泌尿系统症状: 2.7.1肉眼血尿:(1)有(2)无 2.7.2少尿或无尿:(1)有(2)无 2.7.3肾区疼痛:(1)有(2)无 2.7.4全身浮肿:(1)有(2)无 2.8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2.8.1头痛:(1)有(2)无 2.8.2体征: 2.9临床医生诊断: 3、实验室检测: 3.1血常规:红细胞,白细胞,中性粒,淋巴; 血小板 3.2尿常规: 3.3血生化:肝功;肾功 3.4 X线检查: 3.5血清学检测: 4、流行病学调查: 4.1发病前一周的外出史:(1)有(2)无4.2平时的作息安排(如上班→下班→回家→看电视→睡觉): 4.2发病前一周参加过任何集体性活动(1)有(2)无4.3饮用水水源:(1)自来水(2)井水(3)江、河水(4)山泉水(5)其它4.3.1你认为最近水源的水质有没有发生变化: 4.4近半个月来家中有否发生新事物?包括动物群间的异常? (1)有(2)无 4.5计划免疫史:(1)有(2)无 4.5.1今年接种过何种疫苗: 4.6近期家庭菜谱的改变情况(是否有购买时兴菜):(1)有(2)无 5、小结: 5.1患者目前是否出于隔离状态:(1)是(2)否 5.2处于何种隔离:(1)居家隔离(2)住院隔离(3)强制隔离 5.3开始隔离的时间: 调查单位调查者调查日期

32例人狂犬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32例人狂犬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狂犬病(rabies),又称恐水病(hydrophobic),是由狂犬病病毒感染人和温血动物以后 引起的、一种以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为主的急性人兽共患传染病。因其病死率极高,已经成为 世界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1]。现将宜宾市自2004年以来发生的、资料较完整的32例狂犬 病人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疫情数据来自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病例信息来源于各区县上报 的狂犬病病例个案调查表和狂犬病病例死亡个案调查表。 1.2 分析方法用Excel将疫情数据进行统计处理,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流行特征 2.1.1 地区分布 全市十个区县都有狂犬病病例报告,其中宜宾县(8例)、江安县(5例)和筠连县(5例)报告病例较多,其他区县报告病例相对较少。全部病例都发生于农村地区,城镇无病例 报告。 2.1.2 人群分布 报告病例中,男性22例,女性10例,男女性别比为2.2:1。病例年龄最小的4岁,最 大的62岁,其中15-60岁年龄组病例最多,为21人,0-14岁年龄组10人,60岁以上1人。职业分布集中于农民(23例,占71.88%)、学生(7例,占21.88%)和散居儿童(2例,占6.25%)。 2.1.3 时间分布 全年均可发病,无明显的季节性,但以4-9月为多(23例,占71.88%)。 2.2 病例致伤及处置情况 2.2.1 致伤动物 致伤动物全部为犬,其中6头为有主或自养犬(只有 1头接种过兽用狂犬病疫苗),其 余26头为无主流浪犬,接种史不详。攻击原因4例为人为嘻逗导致,其余28例为主动攻击。伤人后,致伤犬10头被捕杀抛弃,10头下落不详,9头被捕杀深埋,3头被捕杀烹食。 2.2.2 病例受伤情况 受伤程度按照WHO犬伤暴露分级标准[2],Ⅱ级暴露3例,其余为Ⅲ级暴露。以单处伤 为主,23例,占71.88%,其中上肢12例,下肢7例,头面部位4例。多部位受伤9例,占28.13%。 2.2.3 潜伏期及病程 32例病例中,除2例受伤日期不详外,其余30例病例,潜伏期最长的211天,最短10天,平均63.68天。全部病例都有住院经历,病程最短1天,最长10天,平均3.96天。 2.2.4 暴露后处置情况

狂犬病应急处置技术处理方案

狂犬病应急处置技术方案(试行) 1. 前言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是迄今为止人类病死率最高的急性传染病。近年以来,我国狂犬病疫情呈上升趋势,病死率高居各类法定报告传染病首位。目前我省狂犬病疫情、疫区有所扩大,疫情形势十分严峻,我市近几年也是有疫情发生,对群众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为了加强应急控制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2.诊断标准 见《传染病诊断标准汇编》 3.分级标准 根据狂犬病发生的病例数、流行的范围和趋势,将狂犬病疫情划分为四级,即:一般(IV级)、较大(III级)、重大(II级)和特别重大(I级),具体分级标准如下: 3.1一般疫情(IV级):1个月内,本市范围内出现狂犬病疫情2-3例,或发生动物间狂犬病疫情。 3.2较大疫情(Ⅲ级):1个月内,本市范围内出现狂犬病疫情4-5例,或疫情波及3个及以上镇(乡、街道)。 3.3重大疫情(Ⅱ级):1个月内,本市范围内出现狂犬病疫情6-10例,或发病数虽未达到10例,但扩散至毗邻县(市、区)。 3.4特别重大疫情(I级):1个月内,本市范围发生狂犬病疫情20例以上,并有进一步扩散趋势。 4.应急措施 按照《咸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要求,分级进行应急处置。 4.1报告 4.1.1接报:实行“首接负责制”,接报时详细填写《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记录卡》。 4.1.2报告:按照《咸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内部报告”和“对外报告”的要求进行疫情报告。 4.1.3网络报告 ⑴医疗机构收治的确诊病例、临床确诊病例、疑似病例,由医疗机构负责网络直报; ⑵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过程中发现的确诊病例、临床确诊病例、疑似病例,由疾控中心负责网络直报; ⑶经现场流行病学初步调查确认为暴发疫情后,由疾控中心负责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网络报告。 4.2物资准备 4.2.1流行病学调查表:《狂犬病个案调查表》、《狂犬病宿主动物基本情况调查登记表》、《犬伤

第八章 损伤病人的护理

第八章损伤病人的护理 病因分类 1.机械性损伤: 又称创伤,为损伤最常见的原因。 2.物理性损伤 3.化学性损伤 4.生物性损伤: 除可引起局部机械性损伤外,还可经伤口带入毒素和致病微生物。 伤口修复过程 ①炎症反应约3~5日 ②组织增生和肉芽形成1~2周 ③组织塑形约需1年 影响伤口愈合的因素 ①年龄②营养状况③慢性疾病④药物⑤伤口因素 伤口愈合的类型 ①一期愈合 ②二期愈合 治疗和护理创伤,应采取恰当措施,创造条件,争取达到一期愈合。第一节创伤病人的护理 分类 1.闭合性创伤:

损伤处皮肤或黏膜完整性保持良好,无开放性伤口。常伴有深部器官损伤。 (1)挫伤 (2)扭伤 (3)挤压伤: 挤压综合征 (4)爆震伤(冲击伤) 2.开放性创伤: 受伤部位皮肤或黏膜完整性遭到破坏,深部组织经伤口与外界相通。 (1)擦伤 (2)刺伤 (3)切割伤 (4)裂伤 (5)撕脱伤 (6)火器伤 护理评估: 健康史 应询问有无锐器、弹片、钝性暴力及高气浪等暴力作用于身体 了解受伤的时间、部位、所处姿势以及伤后处理经过 身体状况 1.局部表现

一般均有疼痛、肿胀、瘀斑和功能障碍 严重创伤并发休克时病人常不诉疼痛;内脏损伤所致的疼痛常定位不确切。为避免漏诊或误诊,创伤引发的体腔内疼痛,在确诊前慎用麻醉止痛剂。 严重肿胀可致局部组织或远端肢体血供障碍,出现远端肢体苍白、皮温降低。此时必须及时切开减压。 神经或运动系统创伤所致的功能障碍,对诊断有定位价值。 开放性创伤者还可见到伤口和出血 合并重要的神经、血管及内脏损伤表现 2.全身反应 轻者无明显全身表现 重者可有发热、脉快、血压升高、呼吸加快、乏力、食欲不振等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表现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必须具有以下两项或两项以上的体征: ①体温>38℃或<36℃;②心率>90次/分;③呼吸>20次/分或PaCO2<32mmHg;④白细胞数> 12."0×109/L或< 4."0×109/L或幼稚细胞>10%。 SIRS不一定由致病菌引起,严重创伤等非感染因素也可诱发。 SIRS严重者可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 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狂犬病25例临床分析

狂犬病25例临床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狂犬病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表现和预防措施。方法:对25例狂犬病患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均有被犬咬伤史,其中80%为野犬咬伤,以农民及外来工人员居多(84%)。未及时正规地进行处理伤口,未及时进行预防接种是导致发病的主要原因,发病与否与咬伤部位、伤口处理及预防接种情况密切相关。25例患者病死率100%。结论:狂犬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暴露后及时清洗、消毒伤口,全程注射疫苗、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是降低发病率的主要手段。 【关键词】狂犬病;预防接种;疫苗;免疫球蛋白 clinical analysis of 25 cases of rabies qian liu-xizhou gen-f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epidemiology of rabie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methods on 25 cases with rabies epidemiological and retrospective clinical data analysis. results history of this group of cases had been bitten by a dog, with 80% being bitten by a wild dog, mostly to farmers and migrant workers (84%). without timely and formal treatment of the wound, failing to vaccinate is a major cause of the onset, incidence or not with

2015年疾病控制正(副)高级职称考试多项选择题及答案

2015年疾病控制正(副)高级职称考试多项选择题及答案 天宇考王卫生资格考试高级题库包含:章节练习、综合复习题、模拟试卷、考前冲刺、历年真题等。疾病控制试题量:4363道。 多项选择题(每题2个得分点):以下每道考题有五个备选答案,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漏选均不得分。 1、2004年2月9日,某市某小学出现首例发热病人,至13日共出现发热病人累6例,且在同一个班级,经当地卫生部门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表明本起学生群体性发热主要为甲型流感病毒引起。有利于疫情的控制措施是 A、上报当地政府、卫生局和教委,建议对该班级停课一周 B、对班内其他同学进行药物预防 C、对公共场所用含氯消毒剂彻底消毒 D、落实学校食品卫生,消除有可能导致食源性疾病和呼吸道传染病传播的各种隐患 E、加强宣传教育,鼓励学生加强体育锻炼。 正确答案:ABCDE 2、IMViC试验包括 A、甲基红试验

B、糖发酵试验 C、吲哚试验 D、枸橼酸试验 E、VP试验 正确答案:ACDE 3、艾滋病病毒不会传染的情况有 A、社交活动传染 B、性接触传染 C、母婴传染 D、握手传染 E、公共设施 正确答案:ADE 4、艾滋病病毒可能通过哪些途径传播 A、血液制品及血液 B、美容纹身的针具等 C、同室学习、并肩工作、公用器皿如杯子等 D、拥抱、接吻、握手、触摸 E、胎儿期由孕妇传播 正确答案:ABE 5、艾滋病病毒主要存在于人的 A、血液 B、精液

C、阴道分泌物 D、乳汁 E、眼泪 F、伤口渗出液 正确答案:ABCDF 6、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有 A、日常生活接触 B、性接触传播 C、体液传播 D、经血传播 E、母婴传播 正确答案:BCDE 7、被病兽咬伤后,狂犬病的易患因素包括 A、伤口处理情况 B、咬伤的部位 C、咬伤的严重性 D、被咬者的年龄 E、是否及时、全程、足量接种疫苗 正确答案:ABCE 8、丙型肝炎的传染源类型有 A、潜伏期患者 B、急性期患者

鼠疫培训试题及答案

鼠疫培训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鼠疫的病原微生物是(鼠疫耶尔森氏菌) 2、鼠疫的传染源是(染疫啮齿动物)(肺鼠疫病人) 3、医疗机构发现疑似鼠疫病例,应(立即)向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判定鼠疫或疑似鼠疫疫情后,按规定时限在(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 4、肺鼠疫在临床上常分为(原发型肺鼠疫)和(继发型肺鼠疫)两种类型。 5、我国鼠疫流行有最猛烈的三个疫源地。它们是(青藏高原喜马拉雅旱獭疫源地)、(内蒙古高原长爪沙鼠疫源地地)、(滇粤闽黄胸鼠鼠疫自然疫源地)。 6、鼠疫被规定为(国境检疫)传染病,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 7、各级医疗卫生人员均为(法定)报告人,发现一疑似病例后必须立即以(最快)方式逐级上报。 二、单项选择题 1、腺鼠疫的好发部位是( D) A.肺部B.肝脏 C.脾脏 D.腋下或腹股沟淋巴结 2、最凶险的鼠疫临床型是(A ) A.败血型 B.腺型 C.肺型 D.其他型 3、鼠疫在我国传染病法中为哪一类传染病( A ) A.甲类B.乙类C.丙类D.以上都不是 4、最凶险的鼠疫临床型是(A ) A.败血型B.腺型C.肺型D.其他型 5、对鼠疫或疑似鼠疫的患者,只要标本量许可,首先要做哪项检查(B ) A.尿培养B.血培养C.粪培养D.反向血凝试验 6、对鼠疫患者的隔离,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C ) A.对鼠疫病人或疑似鼠疫病人都要采取严密隔离措施 B.在9天内与鼠疫患者同室工作和生活的人也应该隔离 C.凡已经确诊的各型鼠疫患者可在一室隔离 D.以鼠疫病人的住宅为中心,划定隔离圈进行隔离 7、治疗鼠疫的首选抗菌药物是(B ) A.青霉素B.链霉素C.氯霉素D.磺胺嘧啶 8、腺鼠疫淋巴结病变的特点为( D) A.淋巴结肿大,但不疼痛 B.淋巴结肿大,剧烈疼痛,但与周围组织不粘连 C.淋巴结肿大,剧烈疼痛,与周围组织粘连,但不破溃 D.淋巴结肿大,剧烈疼痛,与周围组织粘连,1周后很快化脓破溃 9、下列哪项是感染肺鼠疫的主要途径( C ) A.鼠蚤吮吸病鼠血液后再叮咬人 B.人剥食染病动物

1例狂犬病病例的调查

1例狂犬病病例的调查 狂犬病的潜伏期通常为2~3个月,短的7天,长的可达1年左右,我区最近发生的1例狂犬病病人潜伏期长达14年,现报告如下。 1 发病经过 患者,男,22岁,上海交通大学4年级学生,1998年12月5日10:00到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就诊,自述胸部隐痛并加剧3天。临床检查体温、脉搏、心率、血压均无异常,心肺正常,胸片“两肺无异常”,心电图检查窦性心率不齐,病人自觉纳差外别无异常。医生给予对症治疗并作为“胸痛待查”留院作进一步检查。15:30病人体温略有升高(37.5℃),临床检查均无异常。19:30病人出现烦躁不安,不许护士接近,对靠近物体吐口水,临床检查心肺均无异常。追述病人8岁时曾在原籍海南省被犬咬伤左前臂肘部,伤口较深、较大,当时未注射狂犬病疫苗,伤口由当地郎中以草药敷之。12月6日1:00病人烦躁不安,症状加剧,双掌撑于床头尖叫,口中流涎,遂给予甘露醇等对症处理。1:30病人呼吸、心跳骤停,经临床抢救无效死亡。 2 流行病学调查 12月6日闵行区卫生防疫站接到疫情报告后即电话报告上海市卫生防疫站。我站及市卫生防疫站专业人员来到死者所在上海交通大学及市五医院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及临床资料分析。经死者家属证实,死者在8岁时在原籍海南省被犬咬伤左前臂肘部,伤口很大,曾去就诊,只用草药敷于患处,未注射狂犬病疫苗及抗狂犬病血清。 3 实验室检验 经死者家属同意后,取死者的脑组织到上海市卫生防疫站实验室检验分离出狂犬病病毒。同时上海医科大学病理室对死者脑组织作病理切片,结果显示该脑组织疏松、炎症细胞浸润并找到Negri氏小体。 本例狂犬病潜伏期长达14年,是上海市迄今为止狂犬病发病潜伏期最长的1例。死者又是大学生,给社会、家庭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我区养犬热不断升温,家庭养犬大幅度增长,给狂犬病防制工作带来一定的隐患。

鼠疫诊断标准GB15991—1995.pdf

鼠疫诊断标准GB 15991—1995 前言 根据我国的《传染病防治法》,鼠疫是首位烈性传染病,同时它又是自然疫源性疾病。据专 家的估计,鼠疫自第三次世界大流行之后,其自然疫源地在全世界的分布面积至今并没有减 少。由于它的流行有一定的间歇期,往往给人们造成一种错觉:鼠疫是一种古老的疾病,今 后不会再对人类构成巨大的威胁。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不但历年来世界各有鼠疫疫源地的 国家(包括我国,特别是云南)不时发生局部地区的暴发流行。而1994年印度鼠疫大流行更提醒人们,如果忽视了对鼠疫的监测控制,它仍然能给人类造成巨大的危险。b5E2RGbCAP 目前,鼠疫能不能在人间造成大流行,首先取决于对首发病例的准确诊断。只有早期确诊早期控制,才不致于使它在人间流行。为此,目前我国急需一个科学的,文字准确的,由国家 颁发的,具有法令效力的《鼠疫诊断标准》。p1EanqFDPw 本标准在撰写过程中主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同时参考了前苏联保健部 的《鼠疫防治手册》,WHO《鼠疫手册》及美国的《鼠疫诊断》。主要参考的资料还是我国 多年行之有效的有关规定。DXDiTa9E3d 本标准在起草过程中,曾经过了卫生部鼠疫专家咨询组三次讨论,全国有关专家的书面评审,最后由卫生部传染病消毒标准分委会全体委员评审通过。RTCrpUDGiT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都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青海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甘肃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广东湛江鼠疫防治研究所、云南省流行病防治研究所。5PCzVD7HxA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云鹏、朱锦沁、汪闻绍、俞东征、曾标成、黄坚华。 本标准由卫生部委托技术归口单位卫生部传染病防治监督管理办公室负责解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制定本 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我国七种类型疫源地内由宿主、媒介和其他染疫动物、动物制品感染的,或与鼠疫实验室及其实验用品接触而感染的鼠疫病例,以及由国外鼠疫流行区进入我国的检疫留 验病例,确定诊断之标准。jLBHrnAILg 本标准适用于鼠疫监测及确定鼠疫动物病。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 能性。xHAQX74J0X GB 15978—1995 人间鼠疫疫区处理标准及原则 GB 15992—1995 鼠疫控制及其考核原则与方法 3 诊断原则 3.1 患者具有流行病学线索。 3.2 患者除具有鼠疫临床症状和 3.1外,必须具有鼠疫细菌学诊断或被动血凝试验(PHA)血清F1抗体诊断阳性结果方可确诊。LDAYtRyKfE 4 诊断标准

发热病例个案调查表

发热病例个案调查表 1、编号 a.病例编号 b.调查日期 c.调查单位 d.调查者 e.情况提供者 f.可靠性 2、基本情况 a.病人姓名 b.性别 c.出生日期 d.文化程度 e.职业 f.住址 g.工作单位 h.工种 i.联系电话 j.家庭共有人 k.发病人 l.本例属第例发病 3、现病史 a.发病时间 b.曾就诊过的医院 住院治疗单位 入院时间 出院时间 治愈时间 c.发热 d.腹泻 e.食欲不振 f. 呕吐 g.恶心 h.乏力 i.皮疹 皮疹描述(颜色、部位、 出疹退疹的时间) j.头痛 k.关节酸痛 l.有无浅表淋巴结肿大 4、实验室资料 a.血培养病原体 b.大便培养病原体 c.血清肥达氏反应记录 d.血常规检查 白细胞及比例 嗜酸性粒细胞绝对计数 血小板数 年月日 1、男 2、女 年月日 1、文盲 2、小学 3、初中 4、高中 5、大专以上 1、工人 2、农民 3、干部 4、学生 5、饮服行业 6、其它 年月日 年月日 年月日 年月日 1、有 2、无 发热持续天 最高体温℃ 有无双峰热: 1、有 2、无 1、有 2、无 1、有 2、无 1、有 2、无 1、有 2、无 1、有 2、无 1、有 2、无 1、有 2、无 1、有 2、无 1、有 2、无 1、阳性 2、阴性 3、未做 1、阳性 2、阴性 3、未做 T 1A□□□□□□□□□□□ T1B □□/□□/□□ T2B □ T2C □□/□□/□□ T2D □ T2E □ T3A □□/□□/□□ T3B1 □ T3B2 □ T3B3 □ T3C □ T3D □ T3E □ T3F □ T3g □ T3h □ T3i □ T3j □ T3k □ T4A □ T4B □ T4C □ T4D1 □ T4D2 □ T4D3 □

关于一例狂犬病死亡病例流行病学调查处理报告

关于一例狂犬病死亡病例流行病学调查处理报告 发表时间:2013-08-19T10:50:26.483Z 来源:《世界临床医学》2013年第3期供稿作者:马春燕[导读] 对患者进行住院隔离治疗,家庭密接者隔离观察。患者分泌物、排泄物等按传染病相关要求进行消毒处理。马春燕 宁夏石嘴山市惠农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2 年8 月3 日,惠农区疾控中心接到石嘴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电话,该院内二科收治一例疑似狂犬病患者,为及时了解患者病情与发病原因,我中心立即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赶赴现场进行流行病调查。 一、发病经过与救治情况 1、基本情况:患者王建国,男性,44 岁,汉族,现与其妻子居住于石嘴山市惠农区2 矿金河小区。2012 年8 月2 号,患者无明显诱因感上胸部疼痛,呈闷痛,向后背部放射,与体位改变无关,稍有气短,无明显胸闷,有恶心,无呕吐。自觉头昏,无视物旋转及耳鸣,无头痛,无发冷发热,无意识丧失及肢体活动障碍,于当日13 时到石嘴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医院以“冠心病、胸疼待查及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收住于心内科。夜间自行回家。3 日早晨患者在家烦躁不安、恶心,家属打120 送至石嘴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当时患者站立不稳由家属搀扶,烦躁不安,眼神嗜睡状,恶心呕吐严重,流涎,强迫坐位,四肢强直,对光敏感。实验室检查:心电图检查结果:正常窦性心律、心电轴重度左偏、V5、V6、T波异常。血常规:淋巴细胞下降、单核细胞下降、中性细胞上升、嗜酸细胞下降。心梗三项正常,凝血正常。 2、治疗:住院时给予活血、止吐,保护胃黏膜对症治疗,效果不佳。2 日晚,患者夜间发热体温最高达38℃,给予物理降温及补液对症治疗。3 日上午10 时,ICU 给予麻醉镇静治疗,中午12 点起患者高烧40.3℃,经治疗未见好转,并且出现点头样呼吸,立即上呼吸机等对症治疗。下午家属强烈要求放弃治疗,患者于4 日4 时23 分心跳骤停死亡。 二、流行病学调查情况 惠农区疾控中心接到疫情报告后,通过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救治所获得资料与家属回忆讲述情况证实,该患者发病前3 月去甘肃贩羊,被卖主家的宠物狗(免疫史不详)咬伤手指,但当时因伤口表浅,呈青紫色,未出血,而未曾到过任何医疗单位做过伤口处理,也未注射人用狂犬疫苗或狂犬病毒血清,随后伤口自行痊愈。患者家中未养任何动物。据上述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看,虽然医院因各种因素未能对尸体进行解剖并采集标本分离病毒,但从整体流调,依据患者既往被犬咬伤史,发病后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发病初期发热、恶心呕吐,且急性期有怕光、烦躁不安等神经系统症状来看,该患者可以临床诊断为狂犬病例。 三、死亡尸体与医院善后处理 根据以上总体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为了防止患者发病后所污染场所和污染物,因处理不当而引起再度污染环境,我疾控中心专业人员及时指导医院及患者家属,对患者所有污染物及污染环境、房间及遗留物品进行终末消毒,密切接种医护人员及家属进行预防性接种,同时指导患者家属对患者死亡尸体消毒后进行火化安葬。 四、措施及建议 1、对患者进行住院隔离治疗,家庭密接者隔离观察。患者分泌物、排泄物等按传染病相关要求进行消毒处理。 2、建议医院采集患者脑脊液、唾液等标本做进一步检测。 3、加强病例监测,开展随访登记工作,出现相关症状,立即去医院就诊,尤其加强对患者家属随访和监测工作。 4、参与救治的医护人员做好自身防护工作,与家属尽早进行狂犬疫苗接种,同时指导对病房和病家进行消毒处理。 5、开展宣传活动,在全区开展狂犬病等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工作。 6、建议医疗机构加强狂犬病救治队伍技术力量,对狂犬病的暴露后规范化处置知识和流程进行培训,进一步规范狂犬病暴露后规范化处置流程。 7、和辖区动物疾控部门沟通疫情,建议开展犬间狂犬疫情调查,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同时做好扔弃犬的处理工作。[作者简介]马春燕(1973年-)女工作单位:宁夏石嘴山市惠农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管医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