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I》复习提纲

《大学物理I》复习提纲
《大学物理I》复习提纲

大学物理I 复习提纲

刚体的转动

一、刚体运动的描述

1. 刚体的概念(★)

2. 刚体平动:用质心的运动代表(以点带全)

3. 刚体转动:用某一个转动平面的运动代表(以面盖全) (1)角坐标 (2)角位移 (3)角速度 (4)角加速度

(5)两种重要转动状态:匀速转动,匀加速转动。 3. 角量与线量的关系

二、转动动能 转动惯量 (★)

1. 刚体转动动能:22

1ωI E I =

2. 刚体转动惯量:公式?∑=

?=

=质量分布区域

m r I r m I n

i i

i d 21

2; 叠加原理,平行轴定理,正交轴定理。

三、力矩 转动定律(★)

1. 外力力矩:

2. 转动定律:)。

称为角动量(或动量矩,,ω

ωωαI L t

L

t I t I M I M =====d d d )d(d d 四、力矩的功 刚体定轴转动中的动能定理 机械能守恒定律

1. 外力矩的功:

2. 定轴转动中的动能定理:22212111

22

I I A E E I I ωω=-=

-。

3. 机械能守恒定律:2

211

=.2

C E E I mgh const ω-=只在保守力作用下或非保守力做功等于零时,,。

五、动量矩和冲量矩 动量矩守恒定律(★)

1. 动量矩:

ωI L =

2. 动量矩原理:

122

1

d )(d d d ?-===t t L L t M I L t M ,ω

3. 动量矩守恒定律:

120L L M ==时,

六、质点的直线运动与刚体定轴转动的比较

2

1

21d d d ()A M A M A M θθθθθθ===-?

,,均匀力矩作用时,。

i

i

i i

z F r M ??=

∑θ

sin 合外

流体动力学基础

一、基本概念

1. 理想流体(★)

2. 流线、流管

3. 连续性方程(★): 1122 s s or s const υυυ=?=

二、伯努利方程及应用(★)

1. 伯努利方程: 22

11122211 22

p v gh p v gh ρρρρ+

+=++ 本质:能量守恒在理想流体流动时的表达式。 ρv 2/2(单位体积的动能),ρgh (单位体积的重力势能),p (单位体积的压强能)。

适用条件:理想流体,稳定流动,同一流管中的任何两截面(或同一流线上的任何两点)。 2. 应用

(1)小孔流速:υ (2)伯努利效应

(3)比托(Pitot)管: v =

=

流速

三、实际流体的流动 1. 实际液体分层流动 2. 粘滞力(★)

3. 牛顿粘滞定律:d d v f S y

η

= 4. 层流、湍流、雷诺数(★):

rv

R ρη

=

四、实际流体的伯努利方程(了解)

表达式1:

22

1112221211 22

p v gh p v gh W ρρρρ++=+++

表达式2:

2

2

1

12

21222w p p h h h g

g

ννγ

γ

+

+=

+

++

五、泊肃叶定律

4d d 8V R p

Q t L

πη?==?

六、斯托克斯定律

6f r πην=

液体的表面现象

一、基本概念

1. 表面层:液体表面下方厚度为分子有效作用半径的一层液体。

2. 表面能:E S α?=?

3. 表面张力: f l α= 二、基本公式

1. 表面张力(★): f l α=

α的意义:(1)表面上单位长度的线段受到的表面张力。

(2)增加单位表面积所增加的表面能。 2. 表面能:E S α?=?

3. 弯曲页面的附加压强: 2S p R

α=

三、应用

1. 肥皂泡内的压强(★):4=+2+S p p p p R

α=内外外 2. 表面活性物质与表面非活性物质 3. 毛细现象(★)

4. 气体的栓塞现象

稳恒直流电

一、概念

1.电流密度(★):

2.电动势:

(1)非静电力

(2)电动势大小:

二、欧姆定律

1.全电路欧姆定律: 2.一段含源电路欧姆定律(★): 3.电流与电动势的符号规则:以参考方向为依据,同向取“正”,反向取“负”。 三、基尔霍夫定律(★)

1.第一定律(节点电流定律): ,有(n -1)个节点电流方程独立。

2.第二定律(回路电压定律): ,所有单独网孔的回路电压方程独立。 3.应用(电桥、电位差计)(要求掌握2-3个网孔的复杂电路的求解过程) 四、等效电源原理*(补充) 1.

电压源与电流源 2. 等效电源定理

(1) 等效电压源定理(戴维宁定理)

两端有源网络可以等效于一个电压源,其电动势等于网络 的开路电压,内阻等于从网络两端看除电源(电源看作短路)网络的 电阻。

(2)

等效电流源定理(诺尔顿定理)

两端有源网络可以 等效于一个电流源,电流源的恒流Id 等于网络短路电流,内阻等于从网络两端看除电源(电源看作短路)网络的电阻。

3.

迭加定理

若电路中有多个电源,则通过电路中任一支路的电流等于各个电动势单独存在时,在该支路产生的电流之和。

五、温差电现象

1.接触电势差:A

AB AB

AB B A B

()ln n kT V V V V V e n '''=+=-+

2.温差电动势: AB AB (1)(2)

12A

12B

()ln 0,()k T T n V V T T e n εε-=-=≠∝-且

3.珀耳帖效应:

R I ∑∑=

ε∑

∑-=ε

IR U 始终∑

=0i I ∑∑

=εIR 121

1

d ,m

m m i i i i i i I Q

J J nq J J J J J n q S S t I J S I JS υυ==??====+++=

=????=?=∑

∑?

v v v v v v r r

L r v 总截面

,,,

均匀电流时,W

=

ε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

一、振动的一般概念

1. 广义振动:任意一个物理量(如位移、电流等)在某一数值附近反复变化。

2. 描述振动的物理量:幅度A (t)、周期T 、频率 v =1/T 。 二、简谐振动方程(★)

1. 振动方程:

2. 振动速度和加速度: 三、余弦量的三要素 1. 幅度A (t),

2. 初相

3. 频率

四、简谐振动的描述方法 1. 解析法(代数法): 2. 矢量法(几何法):旋转矢量(★)。 五、简谐振动的合成

1. 同方向同频率的简谐振动的合成 (★)

2. 同方向不同频率的简谐振动的合成

3. 方向相互垂直但同频率的两个简谐振动的合成

4. 相互垂直且不同频率的简谐振动的合成 共同点:初相差决定两振动合成的最终结果。 六、频谱分析

七、机械波的相关概念

1. 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波源,弹性媒介。

2. 机械波的种类:横波,纵波。

3. 波面和波线

4. 波长、周期和频率:

5. 波速:只决定于媒介的性质,与波源无关。 八、平面简谐波 波动方程

1. 平面谐波的波动方程(★):

2. 波动方程的物理意义: 九、波的能量 波的强度

1. 波的能量:()2

22sin ()P k x E t E E x A t u

μωω?=?+?=?-()

2. 波的能量密度:2

2

2

221

()sin (),2

x

w t A t w A c

ρωωρω=-?????→=平均能量密度

3. 波的能流密度 (波的强度):222211

,22

I c A z A z c ρωωρ=

==称为声阻抗。

十、波的衍射和干涉

1. 惠更斯原理与波的衍射:

2. 波的干涉 21

212r r ???π

λ

-?=--

(1)干涉极大(相长干涉)条件:max 122,(0,1,2,),k r k k A A A ?πλ?=±→?=±==+L 。

(2)干涉极小(相消干涉)条件: 21,1(1,2,),

2k r k k λ

?π?=±-→?=±-=L ()(2),

()()cos x t A t ω?=+m ()cos()t v t υυω?=+m ()cos()a a t a t ω?=+?ω/c T λνλ==cos[()]x

y A t c

ω?=-+

波动光学

一、光的干涉

1. 相干光及其产生

2. 光波的波动方程:0(,)cos ()r E r t E t c

ω???=-+???

?

3. 杨氏双缝干涉(★)

(1)干涉条纹形成的条件:极大条件(亮纹条件)

ΔΦ= ± 2kπ ,即 δ = ± kλ, E 0max =E 10+E 20 , k = 0, 1, 2 ,…

极小条件(暗纹条件)

ΔΦ= ± (2k-1)π ,即δ = ± (2k-1)λ/2,E 0min =| E 10 — E 20 | = 0,

k = 1, 2 , … (2)条纹位置:亮纹位置 ,0,1,2,3,D

x k

k d

λ=±=L 暗纹位置 (21),1,2,32

D x k k d λ

=±+?=L

(3)条纹宽度:D

x d

λ?=

(4)条纹分布:中央亮纹的两侧等间隔等亮度等宽度地均匀依次分布着明、暗相间的条纹。

(5)光程:,0,1,2,3,1

21)1,2,3,2k k L k k λλ?=?

?=?-=??

L L 亮纹(,暗纹

(6)半波损失

4. 薄膜干涉(★)

22

λ

δ=+总光程差光路光程差()半波损失?=(?) 二、光的衍射

1. 夫琅和费单缝衍射:

2. 衍射条纹: 明纹条件 sin (21),

1,2,3,2a k k λ

?=±-=L

暗纹条件

sin 2,1,2,3,2

a k

k λ

?=±=L

3. 光栅衍射:光栅公式 (sin ,0,1,2,3,a b k k ?λ+==L )

三、光的偏振(★) 1. 自然光和偏振光:01

2

x y x y I I I I I ==

≠自然光,偏振光 2. 起偏和检偏

3. 马吕斯定律: 2

cos ,I I θ=偏偏入出它反映了(两侧)出射偏振光入射强度与强偏振光度的关系。

四、旋光现象 1. 固体旋光度?: d ?α=

2. 液体旋光度?:

[]T

cd ?α=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