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08第一学期水文地球化学期末试卷(B)-参考答案

2007-2008第一学期水文地球化学期末试卷(B)-参考答案
2007-2008第一学期水文地球化学期末试卷(B)-参考答案

2007-2008第一学期《水文地球化学》期末试卷(B)—

参考答案

专业班级:

中文部分(45分)

一、填空题(12分,每空2分)

1. 在碳酸平衡中,pH(小于6.35)H2CO3占优势,pH(在6.35到

10.33)HCO3-占优势,pH(大于10.33)CO32-占优势。

2. 碱度主要决定于水中的(HCO3-、CO32-)的含量。

3. 一个化学反应A+B = C+D,其反应自由能变化ΔGr<0 ,则说明该反应(可自发从左向右进行)。

4. 氧同位素的国际标准英文缩写为(SMOW 或V-SMOW)。

二、简答题(20分,每题10分)

1.H、O稳定同位素确定地下水补给区高程依据什么原理?

答:H、O稳定同位素确定地下水补给高程是依据大气降水氢氧稳定同位素高程效应原理,随着高程的增加,大气降水δ 18O与δD减小,反之则升高。在补给区地下水往往直接或间接来自于大气降水补给,故可用大气降水稳定氢氧同位素与高程的关系来计算地下水补给区高程,表达式如下:

H = (δ

S -δ

P

)/K+h

其中:H:补给高程,δ

S :采样点水的同位素δ值;δ

P

:采样点附近的大气降水

的δ值;K:同位素梯减梯度;H:采样点海拔标高。

2.如何根据热力学方法判断水文地球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与程度?

答:在水文地球化学中一般用体系自由能变化△G和反应平衡常数K来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和程度。例如:

A+B=C+D

当△G<0时反应由左向右自发进行;△G=0时反应达到平衡;

△G>0时反应由右向左自发进行。

当K>>1时反应由左向右程度比较大; K<<1 逆反应由右向左程度比较大; K=1 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三、解释题(13分)

一供水井,井深91.5米,含水层为含黄铁矿的绢云母片岩。连续抽水13个月,水位下降36.5米,在这个期间内,水中SO42-浓度在13mg/l左右。停抽4个月后,再次抽水时,第一天的水样中,SO42-=1330mg/l,

Fe2+=365 mg/l,pH=2.5。此后,SO42-和Fe2+不断降低,pH值升高。解释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

答:根据题可知被抽水的含水层为含黄铁矿绢云母片岩,表明水中含有黄铁矿,当黄铁矿与含氧水作用就会使黄铁矿氧化,产生硫酸根。即:

2FeS+7O2+2H2O = 2 Fe SO42-+2H2SO4

由于连续抽水13个月,已形成的SO42-被带走,水中SO42-浓度迅速下降,其浓度在13mg/L左右。当停抽4个月再次抽水时,由于黄铁矿与含氧水作用继续作用,产生大量硫酸根,从而使SO42-=1330mg/L,

Fe2+=365mg/L,pH=2.5。此后由于不断抽水,又使SO42-和Fe2+不断降低,pH升高。只要不断抽水,SO42-,Fe2+最后会趋向稳定。

英文部分(55分)

1.Explaining meaning of the following words (15 marks)

(1)salinity (2)reduction (3)Eh

(4)isotope ratio (5)heavy metals

答:(1)矿化度:溶液中溶解的所有盐类组分的总和。

(2)还原作用:在某个反应中某物质得到电子的反应称还原反应,并称该物质被还原。

(3)Eh值:溶液中某种处于氧化态与处于还原态的物质组成的原电池的电位差。

(4)同位素比值:物质中某种元素的两种同位素含量的比值。

(5)重金属:原子序数大于20的金属元素。

2.Assume activities equal concentrations and use the constants in Table 1 (20 marks).

What is the pH of pure water in equilibrium with the atmosphere (P CO2=10-3.5atm) at 30℃ and 60℃when a H+=a HCO3-?

Table 1. Equilibrum Constants for the Carbonate System

(pK=-lgK)

T(℃) pK CO2pK1

30 1.52 6.33

60 1.78 6.29

答:根据题当可知:本题属于CO2-H2O体系的碳酸平衡问题。根据碳酸平衡化学反应式:

CO2+H2O=H2CO3;Kco2=a H2CO3/Pco2

H2CO3=HCO3-+H+; K1=a H+.a HCO3-/a H2CO3

HCO3-=H++CO32-; K2=a H+.a CO32-/a HCO3-

取对数有:

logK1=-pH+loga HCO3--loga H2CO3; logK2=-pH+loga CO32-- loga HCO3-

由于αH+= αHCO3-;故logK2= logαCO32-

logK1=-pH-pH- logαH2CO3 (1)

又 P CO2=10-3.5;故logK CO2 = logαH2CO3-log P CO2

当T=30℃

-1.52 = logαH2CO3+3.5

所以,logαH2CO3= -5.02 (2)

将(2)式代入(1)得:

logK1 = -2pH + 5.02

得pH=5.675。

同理:当T=25℃

-1.78=logαH2CO3+3.5

得 logαH2CO3= -5.28 (3)

把(3)式代入(1)式得:

logK1=-2pH+5.28

得pH=5.785

2.Explaining hydrogeological meaning of the following Eh-pH diagram (20 marks).

Fig 1 Range of Eh-pH conditions in natural environments

答:由图1可知,天然条件下根据水的pH、Eh条件,有二条直线。一条是在T=25℃,P H2=1atm,P O2=1atm条件下,当水的pH、Eh较高时,水主要

以O2形式存在,并分布在图1的右上方。另一条是当水的pH、Eh较低时,水主要以H2形式存在,并分布在图1的左下方。这二条线之间为天然水分布范围。二条线随着pH值升高,Eh值降低。

在天然水分布区域内,实线表征地下水中H2S与HS-的平衡特征,即水中硫的存在形式(H2S与HS-)与电子活度(pe)无关,并当pH>7.2时,水中S 以H2S0形式存在,当pH<7.2,水中S以HS-形式存在。

摄影基础试卷(期末答案)

摄影基础考试卷纸 班级:学号:姓名: 一、填空(每题2分,共计20分): 1. (1839)年,法国人(达盖尔)发明了摄影术。 2. CCD或CMOS是数字相机的(影像传感器)。 3. 光圈小,景深(大)。 4. MACRO表示(微距)镜头。 5. 前景深(小于)后景深。 6. 照相机速度调节盘上的A档,是(光圈优先)自动曝光模式档。 7. 感光度标志的国际标准用(ISO)表示。 8. 防紫外线滤色镜是(UV)镜。 9. 当光圈不变,物距不变的情况下,镜头(焦距)越短,景深越大;(焦距)越长,景深越小。 10. 光圈的作用可以归纳为三点:调节进光照度、调节景深效果、(影响成像质量) 二、选择(每题2分,共计20分): 1.引起影像景深大小变化的因素是( A B C ) A 拍摄距离的变化 B镜头焦距的变化 C光圈孔径的变

化 2.人眼看到的五彩缤纷的世界,均是由三原色组成的,三原色是( C ) A 红,黄,蓝 B 黄,品,青 C 红,绿,蓝 D 红,橙,黄 3.小孔成像形成的是( C ) A 正像 B负像 C倒像 4.如F/2的光束直径为50mm,则F/4的光束直径为( C ) A. 100mm B 75mm C. 25mm D. 17mm 5.镜头焦距越长,视角越(B)。 A大 B 小 C不变 6.Tv是(B)先决曝光模式。 A光圈 B快门速度 C景深 D包围式曝光7.想要取得小景深的照片应选用( A D ) A 大光圈 B 小光圈 C 广角镜头 D 长焦镜头8.ISO800比ISO100胶卷的颗粒(B) A细 B粗 9.变焦倍率越大,成像质量越(A) A差 B好 10.135相机的焦距是20MM的镜头是(A)镜头。 A超广角 B标准 C中焦 D 广角 三、判断(每题1分,共计10分): 1. 颗粒越粗的胶卷,感光度越低。(错)

2020年高二物理第二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五)

2020年高二物理第二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五)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有且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4分,共32分) 1.铝箔被α粒子轰击后发生了以下核反应:Al+He→X+n.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n是中子B.n是电子 C.n是质子D.此反应属于核聚变 2.如图所示是α、β、γ三种射线穿透能力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为α射线,它的贯穿能力和电离能力都很弱 B.乙为β射线,它是由原子核外的电子电离后形成的高速电子流C.丙为γ射线,它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0×108m/s D.以上说法都不对 3.下列叙述中,不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A.电子束在晶体上的衍射实验首次证实了德布罗意波的存在B.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的光子说很好地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C.玻尔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D.关于原子核内部的信息,最早来自贝克勒尔的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 4.关于光电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极限频率越大的金属材料逸出功越大 B.只要光照射的时间足够长,任何金属都能产生光电效应 C.从金属表面出来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这种金属的逸出功越小 D.入射光的光强一定时,频率越高,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数就越多 5.用频率为v0的光照射大量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在所发射的光谱中仅能观测到频率分别为v1、v2、v3的三条谱线,且v3>v2>v1,则()A.v0<v1B.v3=v2+v1 C.v0=v1+v2+v3D.=+ 6.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0:1,原线圈输入电压的变化规律如图甲所示,副线圈所接电路如图乙所示,P为滑动变阻器的触头.由图可知() A.副线圈输出电压的频率为50Hz B.副线圈输出电压的有效值为31V C.P向下移动时,原、副线圈的电流比减小 D.P向下移动时,变压器的输出功率增加 7.如图所示,空间存在两个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方向相反且垂直纸面,MN、PQ为其边界,OO′为其对称轴.一导线折成边

高二上学期数学期末考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题5分,总分值6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要求的. 1.命题〝假设2x =,那么2 320x x -+=〞的逆否命题是〔 〕 A 、假设2x ≠,那么2320x x -+≠ B 、假设2320x x -+=,那么2x = C 、假设2320x x -+≠,那么2x ≠ D 、假设2x ≠,那么2 320x x -+= 2.〝直线l 垂直于ABC △的边AB ,AC 〞是〝直线l 垂直于ABC △的边BC 〞的 〔 〕 A 、充分非必要条件 B 、必要非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非充分也非必要条件 3 .过抛物线24y x =的焦点F 的直线l 交抛物线于,A B 两点.假设AB 中点M 到抛物线 准线的距离为6,那么线段AB 的长为〔 ) A 、6 B 、9 C 、12 D 、无法确定 4.圆 042 2=-+x y x 在点)3,1(P 处的切线方程为 ( ) A 、023=-+y x B 、043=-+y x C 、043=+-y x D 、023=+-y x 5.圆心在抛物线x y 22=上,且与x 轴和抛物线的准线都相切的一个圆的方程是 〔 〕 A 、0 122 2 =+--+y x y x B 、041 222=- --+y x y x C 、0 122 2 =+-++y x y x D 、 041222=+ --+y x y x 6.在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中,一个四面体的顶点坐标为分别为(0,0,2),(2,2,0), (0,2,0),(2,2,2).那么该四面体在xOz 平面的投影为〔 〕

职高高二数学试题

华夏职业学校2009-2010学年度上学期 高二专业班数学期末试题 一、 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直线L 经过原点和点(-1,-1),则它的倾斜角是( ) A 、4π B 、45π C 、4π或45π D 、-4π 2、已知圆x2+y2=25过点M ( m , 3 ),则 m=( ) A 、4 B 、-4 C 、±2 D 、±4 3、已知点p ( 3 , m )在过M( 2 , -1 )和N( -3 , 4 )的直线上,则m 的值 ( ) A 、5 B 、2 C 、-2 D 、-6 4、当b=0, a , c 都不等于零时,直线ax+by+c= 0 ( ) A 、必过原点 B 、平行于 x 轴 C 、平行于y 轴 D 、必过点(a c ,0) 5、两条直线2x+y+4=0和x-2y-1=0的位置关系是( ) A 、平行 B 、垂直 C 、相交但不垂直 D 、与k 的值有关 6、若a >b,则下式正确的是( )

A、ac >bc B、ac2 >bc2 C、a2>b2 D、a+c >b+c 7、两直线4x-2y+3=0和3x+y-2=0的夹角是() A、30o B、45o C、60o D、90o 8、两平行线2x+3y-8=0和2x+3y+18=0间的距离为() A、13 B、26 C、213 D、226 9、直线y-2x+5=0与圆(x-2)2+(y+1)2=3之间的位置关系是() A、相离 B、相切 C、相交且过圆心 D、相交但不过圆心 10、圆x2+y2-8x+2y+12=0的圆心和半径分别为() A、(4,-1 ),5 B、(-4 ,1 ),5 C、(-4 ,1),5 D、(4 ,-1 ),5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过点p( 3 , 1),且与x轴平行的直线方程为___________ 2、当且仅当m=______时,经过两点A(2m, 2) B(-m,-2m-1)的直线的倾斜角是45o。 3、过点A( 3, -4) B( -1 ,8)连线的中点,且倾斜角为π/3的直线方程是_____________

《摄影和摄像基础》试卷 答案

2016—2017学年《摄影和摄像基础》期末试卷 班级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一、选择题(25分) (单选题10分) 1、__A__是以表现被摄对象的全貌和它所处的环境为目的。 A全景 B中景 C远景 D近景 2、画面构图中最主要的__D__。 A抓特征 B力求简洁 C有色调对比 D以上都对 3、__C__就是表现画面中各种物体互相之间的空间关系或者位置关系。 A立体感 B景别 C透视 D视觉中心 4、同场景中要想主体比例大要用__D__。 A 标准 B 中焦 C 超广角 D中长焦 5、根据镜头视角由大到小排列,依次是__A__。 A广角、标准、望远 B望远、广角、标准 C广角、标准、变焦 D以上都不对 6、动态构图的拍摄手法包括__B__。 A固定法和追随法 B扫描法和变焦法 C固定法和移动法 D以上都有 7、表现物体轮廓或者拍摄透明、半透明物体时最好用__D__光。 A自然光 B人造光 C侧光 D逆光 8、高调是指大面积的浅色调与小面积的深色调对比形成画面的基调,高调作品明朗、 轻快,给人优美、纯洁、轻柔之感,适合拍女性和儿童。拍摄高调作品一般采用以下方法__D__。 A采用前侧光和直射光照明,曝光减一档左右 B采用前侧光和直射光照明,曝光增一档左右 C采用顺光和柔和的散射光照明,曝光减一档左右 D采用顺光和柔和的散射光照明,曝光增一档左右 9、135相机的焦距是500MM的镜头是__D__镜头。 A 广角 B 标准 C 中长焦 D 长焦 10、主体离画面的地平线越高,拍摄角度越__A__。 A 低 B 高 C 不变 D 平行 (多选题10分):错选、少选不得分 11、关于主动式对焦和被动式对焦的优缺点,叙述错误的是__AB____。 A 主动式对焦耗能少,有利于小型化

高二第二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

高二第二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选对的得3分,选错的得0分。) 1.在飞机的发展史中有一个阶段,飞机上天后不久,飞机的机翼(翅膀)很快就抖动起来,而且越抖越厉害。后来经过人们的探索,利用在飞机机翼前缘处装置一个配重杆的方法,解决了这一问题。在飞机机翼前装置配重杆的目的主要是() A.加大飞机的惯性B.使机体更加平衡 C.使机翼更加牢固D.改变机翼的固有频率 2.下面是四种与光有关的事实,其中与光的干涉有关的是:( ) ①用光导纤维传播信号;②用透明的标准样板和单色平行光检查平面的平整度;③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带;④水面上的油膜呈现彩色。 A ①④ B ②④ C ①③ D ②③ 3.水平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如右图所示。若以水平向右为坐标的正方向,振子向 左经过平衡位置O点时开始计时,则振子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以下各图中 正确的是() 4.一列简谐横波以1m/s的速度沿绳子由A向B传播,质点A、B间的水平距离x=3m,如图甲所示.若t=0时质点A刚从平衡位置开始向上振动,其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则B点的振动图象为下图中的() A O B O a t O a t O a t O a t B A C D

5.光纤通信是一种现代化的通讯手段,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我们将光导纤 维简化为一根长直的玻璃管,如图所示,设此玻璃管长为L,折射率为n,且 光在玻璃的内界面上恰好发生全反射。已知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则光 通过此段玻璃管所需的时间为() A.nL/c B.n2L/c C.nL/c2D.n2L/c2 6.用不同频率的紫外线分别照射钨板和锌板而产生光电效应,可得到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 k随入射光的频率ν变化的E k-ν图。已知钨的逸出功为3.28ev,锌的逸出功为3.34ev,若将两者的图像分别用实线与虚线画在同一E k-ν图上,则下列图中正确的() 7.如图所示,一条轻质弹簧左端固定,右端系一块小物块,物块与水平面各处动摩擦因数相同,弹簧无形变时物块在O点.今先后把物块拉到P1和P2由静止释放,物块都能运动到O点左方,设两次运动过程中物块动能最大的位置分别为Q1和Q2点,则Q1和Q2点( ) A.都存在O点 B.都在O点右方,且Q1离O点近

高二上学期期末试卷2(附答案)

高二上语文期末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2007年11月,良渚文化核心区域发现一座古城遗址——良渚古城。考古学界测定,良渚文化时期距今约5300—4000年,处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尧舜禹时代早期。这个时期由于没有确切的史料留存于世,我们所知道的关于良渚文化的一鳞半爪,都是来自先前出土的文物。专家认为良渚古城发现的意义不亚于殷墟的发现,因为长江中下游地区之前还从未发现良渚文化时期的城址,它是目前所发现的同时代中国最大的古城遗址,作为实证中华5000年文明史的最具规模和水平的地区之一,良渚古城的发现,有助于厘清史料中没有记载的夏商周之前的那段历史。 古城的南北都是天目山脉的支脉,城与山的距离大致相等,苕溪和良渚港分别由城的南北两侧流过,两个自然的小山,分别位于城墙的西南角和东北角。城墙的底部铺垫的石头都很尖锐,由人工开凿而成。上部用较纯净的黄土一部分一部分夯筑而成,黄土不同于良渚一带灰黑色淤泥,应是人工从外面搬运而来。古城面积约有29万平方米,与颐和园相当,而颐和园四分之三的为水域。如此浩大的工程其石料量、土方量及工匠数量可想而知。明代修建的故宫占地只有72万多平方米,却也要役使百万夫役,也历经14年时间。 在良渚文化的墓葬中,发现了琮、璧、钺等玉器,琮是一种用来祭祀大地的礼器,形状外方内圆,象征着天地的贯穿。对良渚人来说琮是象征王权神权的法器。璧发现的数量众多,其像天园的形状表示它是祭天的礼器,但众多的更像是一种财富的象征。关于钺《说文解字》说它是从斧发展而来的砍伐或打仗用的武器。研究表明,琮、璧的形状和刻纹最早出现在良渚文化时期,而钺在良渚文化时期早期已完成了由石钺到玉钺的转变。钺由石质变成了玉质,功能应该已转化,可能转化成了军权的象征。 关于古代用玉的等级制度做了记载:《周礼·冬官》称:“天子用全,上公用龙,侯用瓒,伯用将。”郑玄注:“全,纯色也;龙、瓒、将,皆杂色也。在城内反山大墓中出土的玉器均为真玉中的透闪石软玉;规模稍次一级的上海福泉山九号墓出土的玉器,则真玉居多而杂有假玉;而较一般的浙江海宁荷叶地则真假玉参半。由此可以推断,良渚古城应该是处于当时最高阶层居住的地方,良渚文化已经基本形成用玉的等级制度,被称为夏商周“三代之礼一”的用玉等级制度完全可以上溯到良渚文化时代。 在良渚出土的黑陶器上发现过不少的刻划符号,这些刻划符号都表达了一定的内涵,已经具有文字的性质,在文字的发展历程中,应当处于从原始记事符号到文字产生之间的过渡阶段,是初期象形文字,在后世的甲骨文中能看到它的影子。专家指出,文字是人类思想成熟的表现,只有在社会长期持续、稳定发展,社会结构完善、统一的基础上,才能为文字的出现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1、下列不能作为“良渚古城发现的意义不亚于殷墟的发现”这一论断依据的一项是(3分) () A、长江中下游地区之前还从未发现良渚文化时期的城址。 B、有助于厘清史料中没有记载的夏商周之前的那段历史。 C、可以进一步了解良渚文化时代的等级制度和社会结构。 D、使原先一鳞半爪的文字发展历程的研究变得完整全面。 2、下列最能体现良渚古城建筑特点的一项是(3分)() A、古城筑于天目山脉的支脉,城的南北两侧有苕溪和良渚港流过。

职高高二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职高高二第一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圆0222=+++y x y x 的圆心坐标和半径分别是( ) .A 45),1,21( .B 45),1,21(-- .C 2 5),1,21( .D 25),1,21(-- 2、设线段AB 的中点为M,且A ( -4 , 0 ) , B (7 , -2 ) ,则点M 的坐标为 ( ). A 、)1,211(- B 、)1,23(- C 、)1,211(- D 、)1,2 3(- 3、设直线m ∥平面a ,直线n 在a 内,则 ( ). A .m ∥n B .m 与n 相交 C .m 与n 异面 D .m 与n 平行或异面 4、平行于x 轴,且过点(3,2)的直线方程为( ). A.3=x B.2=y C.x y 23= D.x y 3 2= 5、如果 a 、b 是异面直线,那么与 a 、b 都平行的平面( ) A .有且只有一个 B .有两个 C .有无数个 D .不一定存在 6、过空间一点,与已知直线平行的平面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无数个 7、半径为3且与y 轴相切于原点的圆的方程为( ). A 、()93-22=+y x B 、()9322 =++y x C 、()9322=++y x D 、()93-22=+y x 或()9322 =++y x 8、点(5,7)到直线01-34=-y x 的距离=( ). A 、252 B 、5 8 C 、8 D 、52 9、都与第三个平面垂直的两个平面( ) A.互相垂直 B.互相平行 C.相交 D.如果相交,那么交线垂直于第三个平面 10、已知直线L 1:13+=x y 与直线L 2:01=++y ax ,若L 1⊥L 2,则a=( ). A 、31- B 、3 1 C 、3- D 、3 11、空间中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 ) A.互相平行 B.互相垂直 C.异面或相交 D.平行或异面或相交 12、直线x y 3-=与圆()44-22 =+y x 的位置关系是( ).

摄影期末试卷B含详细答案

摄影期末试卷B含详细答案

————————————————————————————————作者:————————————————————————————————日期: 2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摄影术诞生于1839年,创始人为法国的 ________。 2.照相机是能使感光胶片通过摄影镜头把景物逐张拍摄下来的工具。它是由 ________ 、 ________、 ________三大部分组成。 3.按镜头的焦距与胶片画幅对角线长度的比值,镜头可分为: ______ __ 、 ________ 、 ________。 4.公安部门规定,居民身份证照片要求片幅为 ________mm;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规定新版护照的照片的规格为33mm×48mm,着白色服装的照片背景颜色必须用 ________色;拍摄驾驶证相片,要求背景为 ___ _____色。 5.在室外自然光拍摄证件照最理想的光线条件是 ________ 。 6.标准灰板的反光率为 ________ 。夜景人物纪念照所用闪光灯指数(GN)为24,如果人物离相机距离为4米,拍摄时应选用的光圈为 ____ ____ 。 7.光圈的大小是由一系列的f/系数来表示的,f/后面的数字越小,表示光圈越 ________ ,进光量越 ________。 8.光圈除了能够控制光线的多少外,它的大小直接影响景深的大小,光圈越大,景深越 ________。 9.景别是指在画面上被“框”起的被摄景物或人物的大小范围。景别分五种分别是远景、 ________、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快门的主要作用是:() A.控制曝光量 B.景物成像 C.控制景深 D.景物取景 2.下列焦距镜头,哪一个视角大() A.f=24mm B.f=45mm C.f=80mm D.f=135mm 3.下面光圈f值系列中,哪一个通光量最大() A.f/5.6 B.f/2.8 C.f/2 D.f/11 4.当用1/60秒,f/8光圈曝光正确时,如用f/4光圈,曝光时间为() A.1/30秒 B.1/60秒 C.1/125秒 D.1/250秒 3

哈六中2014年高二英语第二学期期末试卷(带答案)

哈六中2014年高二英语第二学期期末试卷(带答案) 第一部分:听力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does the man want to do? A. Have a smoke. B. Open the window. C. Go to another room. 2.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woman’s bicycle? A. It’s stolen. B. It’s under repair. C. It’s lent to a friend. 3. What colour bag will the woman buy? A. Purple. B. Green. C. Red. 4. What does the man suggest the woman do? A. Talk with the person in charge of the dorm. B. Ask her roommate to keep quiet. C. Go to bed after midnight. 5. Where does the man suggest meeting? A. At the woman’s flat. B. At the concert hall. C. At a telephone booth.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 B 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 What are the speakers mainly talking about? A. A conference. B. Vacation plans. C. A travel agency. 7. What is the man? A. A student. B. A worker. C. A tour guide.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10题。 8. What is the woman? A. A singer. B. A TV host. C. A radio host. 9. How will the man go to Berlin? A. By car. B. By air. C. By train. 10. How many people will go for the holiday with the man? A. 1. B. 2. C. 3.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1至13题。 11. What i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 A. Classmates. B. Landlord and renter. C. House owner and house agent. 12. How many people will live in the house if the speakers move in? A. 2. B. 3. C. 5. 13.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man? A. He likes sharing a house with others. B. He likes working in the library. C. He doesn’t like watc hing TV.

高二上学期数学 期 末 测 试 题

高 二 上 学 期 数 学 期 末 测 试 题 一、选择题:1.不等式21 2 >++ x x 的解集为( ) A.()()+∞-,10,1Y B.()()1,01,Y -∞- C.()()1,00,1Y - D.()()+∞-∞-,11,Y 2.0≠c 是方程 c y ax =+22 表示椭圆或双曲线的( )条件 A .充分不必要 B .必要不充分 C .充要 D .不充分不必要 3.若,20πθ≤≤当点()θcos ,1到直线01cos sin =-+θθy x 的距离为41,则这条直线的斜率为( ) B.-1 C.2 3 D.- 3 3 4.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012 3 2>+-ax ax 的解集是实数集 R ,那么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0,9 16] B.[0, 9 16) C.(9 16,0) D.????? ? 38,0 5.过点(2,1)的直线l 被04222=+-+y x y x 截得的最长弦所在直线方程为:( ) A. 053=--y x B. 073=-+y x C. 053=-+y x D. 013=+-y x 6.下列三个不等式:①;232x x >+②2,0,≥+≠∈b a a b ab R b a 时、;③当0>ab 时,.b a b a +>+其中恒成立的不等 式的序号是( )A.①② B.①②③ C.① D.②③ 7.圆心在抛物线x y 22=上,且与x 轴和该抛物线的准线都相切的一个圆的方程是( ) A .041 222=---+y x y x B .01222=+-++y x y x C .0122 2 =+--+y x y x D .04 1222=+--+y x y x 8.圆C 切y 轴于点M 且过抛物线452+-=x x y 与x 轴的两个交点,O 为原点,则OM 的长是( ) A .4 B . C .22 D .2 9.与曲线14924 22=+y x 共焦点,而与曲线164 36 2 2=-y x 共渐近线的双曲线方程为( ) A .19 1622=-x y B .191622=-y x C .116922=-x y D .116 92 2=-y x 10.抛物线x y 42-=上有一点P ,P 到椭圆115 162 2=+y x 的左顶点的距离的最小值为( ) A .32 B .2+ 3 C . 3 D .3 2- 11.若椭圆)1(122>=+m y m x 与双曲线)0(122 >=-n y n x 有相同的焦点F 1、F 2,P 是两曲线的一个交点,则2 1PF F ?的面积是( )A .4 B .2 C .1 D .

摄影与摄像试卷A

试卷代号:6334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摄影与摄像》试题A 卷 2011年7月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对古代岩崖石刻及各种造像的研究,证明了_______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大众传播之一。 2.镜头成像的原理是利用_________的原理。 3.按快门构造和操作方式不同,可以将相机快门划为_________、电子式和程序式三种。 4.数码相机的出现,是因为人们发明了新的记录景物影像的材料--_________。 5.传统摄影感光材料主要有感光片和_________两种。 6.从感色性能上分,黑白感光片有色盲片、分色片和_________。 7.彩色负片和彩色反转片都有_________和灯光型之分,以适应不同光源下的拍摄需要。 8.正确曝光的方法就是根据景物的亮度来_________。 9.从光源的种类来看,总体上可将其分为两大类:自然光和_________。 10.色彩的三要素是指:色度、明度和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个发明摄影术的人。 A.布列松 B.伊期曼·柯达 C.达盖尔 D.普利策 2.人类社会历史上首次用摄影来记录重大历史事件的人是( )。 A.罗杰·芬顿 B.路易·达盖尔 C.尼埃普斯 D.塔尔博特 3.通常把照相机摄影物镜简称为镜头,它主要由( )和部分机械装置构成。 A.透镜组 B.光圈 C.凸透镜 D.凹透镜 4.摄影最基本的器材是( )。 A.黑白和彩色相纸 B.照相机和感光材料 C.放大机和彩扩设备 D.各种滤光镜 5.在照相机上,用来观看景物,确定拍摄范围的是( )。 A.焦平面 B.光圈 C.取景器 D.寻像器 6.感光片的宽容度是指( )。 A.可以允许使用各种类型的相机进行拍摄 B.能正确记录景物明暗反差的能力 C.能适应各种冲洗条件 D.感光片可以有各种不同的用途 7.从色温的角度看,灯光型彩色片适于在( )的色温条件下拍摄。 A.5000K B.3200K C.5400K D.2800K 8.下面关于"闪光连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电子闪光灯从理论上讲能和任何一级快门达到有效配合 B.镜间快门的相机其任何一级速度都能和闪光连动 C.焦平面快门的相机很难实行闪光连动 D.在照相机的速度盘上,闪光同步快门都用特殊颜色或记号标示出来 9.黑白显影中常用的抑制剂是( )。 A.菲尼酮 B.溴化钾 C.醋酸 D.硼砂 10.新闻摄影抓拍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 ),他被称为"堪的派"的"真正完成者"。 A.布列松 B.陈复礼 C.萨乐蒙 D.达盖尔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小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 分 。 ) 1. 一带电粒子所受重力忽略不计,在下列情况下,对其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A.只在匀强磁场中,带电粒子可以做匀变速曲线运动 B.只在匀强磁场中,带电粒子可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C.只在电场中,带电粒子可以静止 D.只在电场中,带电粒子可以做匀速圆周运动 2.如图所示,a 、b 为两根平行放置的长直导线,所通电流大小相同、方向相反。关于a 、b 连线的中垂线上的磁场方向,画法正确的是 3.如图所示,电源内阻不可忽略。已知定值电阻R1=10Ω ,R2=8Ω。当开关S 接位置1时,电流表示数为0.20 A 。当开关S 接位置2时,电流表示数可能是 A.0.28A B.0.25 A C.0.22A D.0.16A 4.从地面以速度0υ竖直上抛一质量为m 的小球,由于受到空气阻力,小球落回地面的速度减 为0υ/2。若空气阻力的大小与小球的速率成正比,则由此可以计算 A.上升阶段小球所受重力的冲量 B.下落阶段小球所受空气阻力的冲量 C.小球加速度为0时的动量 D.下落阶段小球所受合力的冲量 5.如图所示,足够大的光滑绝缘水平面上有三个带电质点A 、B 和C 、A 和C 围绕B 做匀速圆周运动,恰能保持静止,其中A 、C 和B 的距离分别是L 1和L 2。不计三质点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A 、C 带异种电荷,A 和C 的比荷之比为3 21)( L L B.A 、C 带同种电荷,A 和C 的比荷之比为3 2 1)( L L

高二上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真题

高二上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 一、解答题 1. 直线的倾斜角的大小为________. 2. 设直线,, . (1)若直线,,交于同一点,求m的值; (2)设直线过点,若被直线,截得的线段恰好被点M平分,求直线的方程. 3. 如图,在四面体中,已知⊥平面, ,,为的中点. (1)求证:; (2)若为的中点,点在直线上,且, 求证:直线//平面. 4. 已知,命题{ |方程 表示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命题{ |方程

表示双曲线},若命题“p∨q”为真,“p∧q”为假,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5. 如图,已知正方形和矩形所在平面互相垂直, ,. (1)求二面角的大小; (2)求点到平面的距离. 6. 已知圆C的圆心为,过定点 ,且与轴交于点B,D. (1)求证:弦长BD为定值; (2)设,t为整数,若点C到直线的距离为,求圆C的方程. 7. 已知函数(a为实数). (1)若函数在处的切线与直线 平行,求实数a的值; (2)若,求函数在区间上的值域; (3)若函数在区间上是增函数,求a的取值范围. 8. 设动点是圆上任意一点,过作轴的垂线,垂足为,若点在线段上,且满足.

(1)求点的轨迹的方程; (2)设直线与交于,两点,点 坐标为,若直线,的斜率之和为定值3,求证:直线必经过定点,并求出该定点的坐标. 二、填空题 9. 命题“对任意的”的否定是________. 10. 设,,且// ,则实数________. 11. 如图,已知正方体的棱长为a,则异面直线 与所成的角为________. 12. 以为准线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________. 13. 已知命题: 多面体为正三棱锥,命题:多面体为正四面体,则命题是命题的________条件.(填“充分不必要”,“必要不充分”,“充要”,“既不充分又不必要”之一) 14. 若一个正六棱柱的底面边长为,侧面对角线的长为,则它的体积为________. 15. 函数的单调递减区间为________.

职业高中高二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卷1(含答案)

职业高中下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数学》试题 一。选择题 1. 5,4,3,2,1中任取一个数,得到奇数的概率为( ) A . 21B . 51C . 52D . 5 3 2. 从4,3,2,1四个数字中任取3个数字,要组成没有重复数字,且不超过300的三位数共有个( ) A . 12B . 18C . 24D . 72 3. 已知1sin()6 3 π α-=,且02 π α<<,则cos α等于( ) 4. 已知3 sin 5 α=,且(,)2π απ∈,则 2 sin 2cos α α 的值等于( ) A.32 B.32- C.34 D.34 - 5. 对称中心在原点,焦点坐标为(-2,0),(2,0),长轴长为6的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 A. 15922=+y x B. 19 52 2=+y x C. 132 362 2=+y x D. 136 322 2=+y x 6. 已知椭圆方程是204522=+y x ,则它的离心率为 ( ) A. 2 1 B. 2 C. 2 5 D. 5 5 7. 有4名男生5名女生排成一排照相,其中女生必须排在两端的排法有( )种 A 、99P B 、22P 77P C 、25C 77P D 、25P 77P 8. 把4本不同的书分给两人,每人至少一本,不同分法有( )种 A 、6 B 、12 C 、14 D 、16 9. 椭圆的短轴长为8,焦距为6,弦AB 过1F ,则2ABF ?的周长是( ) A. 10 B. 15 C. 20 D. 25 10. 已知5 3 sin =α,?? ? ??∈ππ α,2 ,则 αα 2cos 2sin 的值等于( ) A 、23 B 、-2 3 C 、4 3 D 、-43 二。填空题 11. 椭圆13 42 2=+y x 的长轴长为 ,短轴长为 , 焦距为 。 12. 双曲线的两个焦点坐标为)5,0(),5,0(21F F -,且2a =8,则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 13.从1,2,3,4,5这五个数字中任取2个,至多有一个偶数的取法 有 种。 14. 20件产品,其中3件次品,从中任取3件,恰有一件次品的取法有 种。

摄影期末试卷B含答案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摄影术诞生于1839年,创始人为法国的________。 2.照相机是能使感光胶片通过摄影镜头把景物逐张拍摄下来的工具。它是由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部分组成。 3.按镜头的焦距与胶片画幅对角线长度的比值,镜头可分为:________ 、__ ______ 、________。 4.公安部门规定,居民身份证照片要求片幅为________mm;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规定新版护照的照片的规格为33mm×48mm,着白色服装的照片背景颜色必须用________色;拍摄驾驶证相片,要求背景为________色。 5.在室外自然光拍摄证件照最理想的光线条件是________ 。 6.标准灰板的反光率为________ 。夜景人物纪念照所用闪光灯指数(GN)为24,如果人物离相机距离为4米,拍摄时应选用的光圈为________ 。 7.光圈的大小是由一系列的f/系数来表示的,f/后面的数字越小,表示光圈越________ ,进光量越________。 8.光圈除了能够控制光线的多少外,它的大小直接影响景深的大小,光圈越大,景深越________。 9.景别是指在画面上被“框”起的被摄景物或人物的大小范围。景别分五种分别 是远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快门的主要作用是:() A.控制曝光量 B.景物成像 C.控制景深 D.景物取景 2.下列焦距镜头,哪一个视角大() A.f=24mm B.f=45mm C.f=80mm D.f=135mm 3.下面光圈f值系列中,哪一个通光量最大() A.f/5.6 B.f/2.8 C.f/2 D.f/11 4.当用1/60秒,f/8光圈曝光正确时,如用f/4光圈,曝光时间为() A.1/30秒 B.1/60秒 C.1/125秒 D.1/250秒 5.同一距离,同一光圈下拍摄,下列镜头哪一个景深大:()

2020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填涂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并认真核对。所有答案在答题纸上完成。 2.本试卷第4题,选物理考生做甲题,选历史考生做乙题。 3.作答选做题时,需用2B铅笔将选做的试题号所对应的口涂黑。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创.伤重创.踉跄.寒伧.沧.海桑田 B.揣.测挣揣.瑞.雪脚踹.惴.惴不安 C.果脯.胸脯.花圃.店铺.惊魂甫.定 D.纤.细纤.夫忏.悔歼.灭时过境迁.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 ....的一句是(3分) A.对调整高考录取方案,有人认为最好能对选修科目按分数划 等级,有人认为可以按文理分别划线,这样才比较公平。 B.中国建设部官员指出,房地产领域的官商勾结、权钱交易问 题相当严重,已成为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引起中央的高度 重视。 C.2009年4月22日是第40个世界地球日,国土资源部确定我国地球日的主题是“认识地球保障发展——了解我们的家园深部”,目的是唤醒人们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和行为。 D.阅读经典,能使生命达到一种自由的状态,使我们以一种全 新的眼光看待自我与世界,从而提升生命质量。

3.用准确简明的语句压缩下面这个语段。(不超过40个字)(3分) 眼前就物候来说,不但已不是春天,而且也已经不是夏天:眼前是 西风劲吹、落叶辞树的深秋天气。“悲哉秋之为气也”,眼前是古代诗人高呼“悲哉”的时候。然而在这秋之声大合唱中,在我们燕园图书馆的 草坪上,在黄叶丛中,在红树枝下,我看到的却是阳春艳景,姹紫嫣 红,这些男女大孩子一下子变成了巨大的花朵,一霎时,开满了校园。连黄叶树顶上也似乎开出了碗口大的山茶花和木棉花,红红的一片, 把碧空都映得通红。至于那些“红于二月花”的霜叶,真的变成了红艳 艳的鲜花。整个燕园变成了一座花山,一片花海。 4.甲(选物理考生做)下面是校长在一次高三学生大会上讲话的一部 分,假如你是听众之一,请根据校长讲话的内容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 离高考的日子越来越近了,老师们的辅导也越来越勤了,同学们 的学习也越来越紧了,大家都在做最后的冲刺。据反映大多数同学每 晚伏案读书做练习要到12点钟,这种精神是可贵的。但也有老师反映相当一部分同学课堂上精神不振,昏昏欲睡,课堂学习效率大打折扣。 校长肯定的是: 校长否定的是: 校长的目的是: 乙(选历史考生做)“空城计”是《三国演义》中一个有名的故事,请 写出该故事中蜀魏双方的主帅并概述主要情节,不超过100个字。(6分)

高二上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高二上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考试时间:120分钟试题分数:150分 卷Ⅰ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对于常数、,“”是“方程的曲线是双曲线”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命题“所有能被2整除的数都是偶数”的否定是 A.所有不能被2整除的数都是偶数 B.所有能被2整除的数都不是偶数 C.存在一个不能被2整除的数是偶数 D.存在一个能被2整除的数不是偶数 3.已知椭圆上的一点到椭圆一个焦点的距离为,则到另一焦点距离为 A.B.C.D. 4.在一次跳伞训练中,甲、乙两位学员各跳一次,设命题是“甲降落在指定范围”,是“乙降落在指定范围”,则命题“至少有一位学员没有降落在指定范围”可表示为 A.B.C.D. 5.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则其渐近线的斜率为 A.B.C.D. 6.曲线在点处的切线的斜率为

A.B.C.D. 7.已知椭圆的焦点与双曲线的焦点恰好是一个正方形的四个顶点,则抛物线的焦点坐标为 A.B.C.D. 8.设是复数,则下列命题中的假命题是 A.若,则 B.若,则 C.若,则 D.若,则 9.已知命题“若函数在上是增函数,则”,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否命题“若函数在上是减函数,则”是真命题 B.逆否命题“若,则函数在上不是增函数”是真命题 C.逆否命题“若,则函数在上是减函数”是真命题 D.逆否命题“若,则函数在上是增函数”是假命题 10.马云常说“便宜没好货”,他这句话的意思是:“不便宜”是“好货”的 A.充分条件 B.必要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 件 11.设,,曲线在点()处切线的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则到曲线 对称轴距离的取值范围为 A.B.C.D. 12.已知函数有两个极值点,若,则关于的方程的不同实根个数 为 A.2 B.3 C.4 D.5 卷Ⅱ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期末精彩试题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期末试题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 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把正确选项写在表格中。 1.给出 四个结论: ①{1,2,3,1}是由4个元素组成的集合 ② 集合{1}表示仅由一个“1”组成的集合 ③{2,4,6}与{6,4,2}是两个不同的集合 ④ 集合{大于3的无理数}是一个有限集 其中正确的是 ( ); A.只有③④ B.只有②③④ C.只有①② D.只有② 2.,M ={0,1,2,3} ,N ={0,3,4},N M =( ); A.{0} B.{0,3} C.{0,1,3} D.{0,1,2,3} 3.I ={a,b,c,d,e } ,N={b,f },则N I =( ); A.{a,b,c,d,e } B.{a,b,c,d } C.{a,b,c,e } D.{a,b,c,d,e,f } 4.A ={0,3} ,B={0,3,4},C={1,2,3}则=A C B )(( ); A.{0,1,2,3,4} B.φ C.{0,3} D.{0} 5.设集合M ={-2,0,2},N ={0},则( ); A.φ=N B.M N ∈ C.M N ? D.N M ? 6.设、、均为实数,且<,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 B. < C.-<- D. < 7.设、、均为实数,且<,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B.< C.-<- D.< 8.下列不等式中,解集是空集的是( )。 A.x 2 - 3 x –4 >0 B. x 2 - 3 x + 4≥ 0 C. x 2 - 3 x + 4<0 D. x 2 - 4x + 4≥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