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CT介绍之四(微流控技术与免疫层析)1

POCT介绍之四(微流控技术与免疫层析)1
POCT介绍之四(微流控技术与免疫层析)1

前言:POCT不仅仅是试纸条加上配套仪器,更是患者身边或所在地使用的基于物理量、化

学量和生物量技术体内外检测试剂、仪器和设备,是生物、纳米、计算机等多技术融合的产物。作为技术驱动型产物,目前,POCT产品正向着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平台发展。那么POCT方法具体有哪些呢?稍后的一些章节将带着大家来具体了解下POCT的发展历程

及相关产业的介绍。

六、微流控技术与免疫层析

1、微流控技术简介

微流控(Microfluidics)技术指的是使用微管道(尺寸为数十到数百微米)处理或操纵微小流体(体积为纳升到阿升10-9~10-18L)的系统所涉及的科学和技术,是一门涉及化学、流体

物理、微电子、新材料、生物学和生物医学工程的新兴交叉学科。因为具有微型化、集成化

等特征,微流控装置通常被称为微流控芯片,也被称为芯片实验室(Lab on a Chip)和微全

分析系统(micro-Total Analytical System)。

微流控的早期概念可以追溯到19世纪70年代采用光刻技术在硅片上制作的气相色谱仪,而

后又发展为微流控毛细管电泳仪和微反应器等。微流控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微尺度环境下具有

独特的流体性质,如层流和液滴等。借助这些独特的流体现象,微流控可以实现一系列常规

方法所难以完成的微加工和微操作。目前,微流控被认为在生物医学研究中具有巨大的发展

潜力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微流控可以把生物、化学、医学分析过程的样

品制备、反应、分离、检测等基本操作单元集成到一个几平方厘米的芯片上,自动完成分析

全过程,其基本特征和最大优势是多种单元技术在整体可控的微小平台上灵活组合、规模集成。由于微米级的结构,流体在微流控芯片中显示和产生了与宏观尺度不同的特殊性能,因

此发展出独特的分析产生的性能。同时还有着体积轻巧、使用样品及试剂量少、能耗低,且

反应速度快、可大量平行处理及可即用即弃等优点。

2、微流控技术的发展历程

1. 20世纪90年代

Manz、Harison等人开展早期的芯片电泳研究,并提出了微-全分析系统(μ-TAS)的概念。2. 1994

Ramsy等在Manz的研究基础上,改进了芯片毛细管电泳进样方法,提高了其性能,同年,

首届μ-TAS会议在荷兰召开。

3. 1995

首家从事微流控技术的Caliper公司成立,相关企业微流控技术研发也在紧密进行。

4. 1998

Whiteside提出用PDMS制作芯片的快速模板复制法

5. 1999

HP(Agilent)和Caliper公司联合推出首台微流控芯片商品化仪器,最早应用于生物分析和

临床分析领域。

6. 2000

软光刻实现芯片上微阀、微泵。

7. 2001

创办期刊Lab on a Chip,专门用于收录微流控技术研究类文章。

8. 2002

微流控芯片大规模集成实现。

9. 2003

微流控技术被Forbes杂志列为“未来15年内影响人类最深“的发明之一。

10. 2004

微流控技术被Bussiness2.0杂志称作“改变未来的7种技术”之一。

11.2006

“器官芯片”这一技术在2016年的达沃斯论坛上入选了年度十大新兴技术之一,被誉为与新燃

料电池和无人驾驶汽车齐名的新兴技术。

Nature杂志发表了一期题为“芯片实验室”专辑,从不同角度阐述了芯片实验室的研究历史、

现状和应用前景,并在编辑部的社评中指出:芯片实验室可能成为“这一世纪的技术”。至此,芯片实验室所显示的战略性意义,已在更高层面和更大范围内被学术和产业界所认同。

国家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中明确提出“体外诊断产品要突破微流控芯片、单分子检测等关键技术,开发全自动核酸检测系统等重大产品,研发一批重大疾病早期

诊断和精确治疗诊断试剂以及适合基层医疗机构的高精度诊断产品”。

12.2008

FDA与Emulate Inc. 签订了题为“可将Organs-on-Chips技术作为毒理学测试平台,用于对影

响人类的健康和安全的研究”的协议,这意味着,在美国,器官芯片对新药筛选的结果的得到了FDA的承认,也就是说在药物筛选阶段可以直接跳过活体动物这个环节,可直接在器官芯片上进行,这一协议也充分说明了微流控芯片以后对世界的重大影响和战略性意义。

3、微流控技术在侧向层析技术发展趋势中的位置

4、微流控技术区域研究情况分析

全球参与微流控研究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北美地区(美国及加拿大)、亚洲地区(中国、日本、韩国)。从国家来看,美国在该领域的研究位居全球首位,在数量上占据优势。其次为中国、日本。随后的其他国家研究数量较少,分别为韩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法国、西班牙、

澳大利亚(见下图)。

5、研究机构情况分析

关于微流控的研究,排名前20的有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根据专利申请人的分析,企业研究9项,高校及研究机构共9项,其余为个人申请。

5.1、排名靠前的企业分析

总体而言,关于微流控的研究位居首位的为日本的ROHM CO公司。位居第二位的为美国的

制药和生物技术公司Caliper,主要研究微流控平台。美国的Myriad Genetics公司位居第三。排名第四位的为中国苏州汶颢芯片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产品涉及微流控芯片。其余5家公司

研究项目较少,均为5项。

微流控机构研究排名

5.2、排名靠前的科研机构分析

在微流控研究方面,科研机构包括高校及科研院所。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位居高校首位,排名第二的为美国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分别位居三、四名,中国的东南大学排名第五。其余2所高校为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美国密歇根大学。可见高校关于微流控的研究重要集中在美国,中国高校占据一席。

3、机构合作分析

全球微流控技术研究领域的机构之间合作项目占比31.7%。合作的形式主要有高校与企业,以及高校之间的互相合作。

4、专家情况分析

1、排名靠前的专家分析

根据专利发明人的排名,如下图所示。Beer Neil Reginald参与了10项专利研究,排名第一。位居第二名的KOPF SILL Anne R.参与了9项专利研究。PARCE J. Wallace 、QUAKE Stephen R.、SHA Jun分别参与8项研究。排名前十的发明人中,最少的参与了6项研究。从数据来看,各研究者之间的研究数量相差不大。

微流控研究专家排名

5、专家合作分析

专家之间的合作较为普遍,仅有占比16%的研究为个人独立完成,其余研究均为多人合作完成,占比84%。

未完待续,敬请关注……

(特别声明:本章内容仅用于分享,传递有用资讯信息,非商业,如涉及到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尽快联系我们,我们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本人个人观点,不代表公众号观点和立场。)

感谢大家对我的关注和支持,诚邀请大家扫一扫,关注我如下的微信公众号“IVD行业资讯和知识分享”及个人微信号“我”,在公众号世界里,期望与大家一起关注社会、关注IVD行业、关注医疗器械的相关资讯等,再次欢迎大家的到来。

动物微生物与免疫期末答案.docx

动物微生物与免疫期末答案 问:《自由引导人民》是作者对1830年法国发生的七月革命事件的真实写照。 答:× 问:下列关于华盛顿城市设计描述正确的是()。 答:属于多点辐射城市是一个政治色彩浓厚的城市 问:企业开展目标营销的第二个步骤是()。 答:目标市场选择 问:林肯纪念馆和华盛顿纪念馆之间的广场有两个纪念碑,分别是()。 答:朝鲜战争纪念碑越南战争纪念碑 问:()是设计公司的产品和形象,以求在目标顾客心目中占据一个独特位置的行动。 答:市场定位 问:对于渐进式肌肉放松法,下列注意事项正确的是()。 答:每天做2次这样的练习在一个安静的空间中进行每块肌肉群2-3次对于特别紧张的部位可以多做几次 问:如下图所示的目标市场战略是()。 https://www.360docs.net/doc/533633811.html,/star3/375_1024/ec0ecf6b06d24eeee8ffac1ad ef37f27.png 答:无差异市场营销 问:《楚辞》的形式是在()时期。

答:汉代 问:现今常用的古筝型号是21弦S筝。 答:对 问:()决定了烧制陶瓷的过程中窑变的效果。 答:B 问:8ECDIS的航行监控可提供偏航报警.转向点提醒等报警或警示,一般还能进行_____以外的报警或辅助计算。 答:油耗计算 问:古琴定型于东汉时期,后经演变而来的古琴有(B)根弦。 答:7 问:《大学》认为明德专属于君主。 答:错误 问:羊毫加健毛笔对于画()类型的画没有优势。 答:A 问:模版和母版是同一回事 答:× 问:日本歌曲《樱花》应用的是()音阶 答:都节 问:真正实现全球覆盖的是_____系统。 (130600:第6章 EPIRB-SART设备) (A-0,B-0,C-0,D-0,错误-0) 答:COSPAS/SARSAT 问:孙成要打什么酒?() 答:老酒

动物微生物及免疫学复习题

《动物微生物及免疫学》复习题 一、多选题 1.中枢免疫器官有ABD A 胸腺 B 腔上囊 C 脾脏 D 骨髓 2.中枢免疫器官的特点有ACD A 胚胎早期出现 B 胚胎晚期出现 C 控制机体免疫反应 D 能诱导淋巴细胞分化 3.抗原具有BD A 特异性 B 免疫原性 C 专一性 D 反应原性 4.抗原按性质分为AC A 完全抗原 B 自身抗原 C 不完全抗原 D 异嗜抗原 5. 全菌抗原或整个病毒粒子抗原所制备的血清为C A 多联血清 B 单价血清 C多价血清D --- 6.免疫球蛋白的种类有ABCD A IgG B IgM C IgA D IgE 7.单克隆抗体的特点ABCD A纯度高 B专一性强 C 重复性好 D能在动物体内外持续产生同质性抗体 8.抗体具有亲细胞性质,能与下列细胞结合ABC A 肥大细胞 B T细胞 C B细胞 D 神经细胞 9. 血清学反应的类型有ABCD A 凝集反应 B 沉淀反应 C 中和反应 D 补体结合反应 10.沉淀反应的类型有ABC A 电泳 B 琼脂扩散试验 C 环状沉淀试验 D ELISA 11.试管凝集的特点有ACD A 方法简单 B 特异性不强 C 可定性 D 可定量 12.常用于检测炭疽病的实验方法是B A 琼脂扩散试验 B 环状沉淀反应 C 对流免疫电泳 D 血凝试验 13.间接凝集反应的类型有AD A 乳胶凝集 B 试管凝集 C 平板凝集 D 间接血凝 14.补体结合实验中,如果最终出现溶血现象,其结果应为C A 阳性 B 不确定 C 阴性 D A或B 15.血清学反应的一般特点 AC A 特异性强 B 特异性不强 C 抗原间血缘越近交叉程度越高 D 不会出现带现象 16.免疫原性: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的特性 17.下列有关非特异性免疫应答说法正确的有AC A 先天的,遗传的 B 作用慢,范围窄 C 为第一线防御作用 D 有再次反应的能力,有记忆 18.干扰素的特性有AC A 可溶性蛋白 B 对热不稳定 C 对酶敏感 D 对病毒种类有特异性 19.非特异性免疫的防御屏障有BD A 血脑屏障 B 皮肤 C 胎盘屏障 D 黏膜 20.影响非特异性免疫的因素有ABCD A 遗传 B 年龄 C 环境(温度、湿度) D 动物种类 二、名词解释

量子点免疫层析检测技术

量子点免疫层析检测技术方兴未艾 免疫层析技术是一种快速、简便、灵敏、直观、价格低廉、可真正实现现场检测的检测方法。具有很多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气质联用色谱、液质联用色谱、毛细管电泳等仪器检测方法以及其他传统方法无法企及的优点。在检测领域中处于特殊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传统检测和仪器检测的良好补充。尤其在经济高速发展,生活水平提高的今天,人类重大疾病,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问题日益受到极大的关注,让免疫层析检测技术更具有巨大的潜力和蓬勃的生命力。 目前,免疫层析产品主要为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其最早应用于医学检验,在早孕检测中的应用取得了极大的成功,随后在各个领域迅速渗透漫延,其在毒品检测、环境检测、以及食品安全检测领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是又出现新的问题,在很多方面,尤其是食品安全检测领域,有些农兽药残留限度极度苛刻,甚至要求0.1 ng/ml的检测限度,同时食品类物质如肉类、禽类、果蔬、谷物等成分复杂,前处理难度也很大,造成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灵敏度无法胜任。除了进一步提高前处理方法以外,寻求高灵敏度的免疫层析方法也显得尤为重要。 量子点是近20 年来发展起来的半导体纳米晶材料,因为它的优良特性,受到了很大的关注,并且已经显示出一定的潜力,近几年来从细胞标记等应用已逐渐开始向多个领域的检测与诊断方向渗透。 一、量子点特性 量子点(简称QDs,又称半导体纳米粒子)是由Ⅱ~Ⅵ族或Ⅲ~V族元素组成的,半径小于或接近于激光玻尔半径,能够接受激发光产生荧光的一类半导体纳米颗粒,其中研究较多的主要是CdX(x=S、Se、Te),直径约为2nm-6nm。量子点由于存在显著的量子尺寸效应和表面效应,从而使它具有常规材料所不具备的光吸收特性,使其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特别是其在免疫生物学和临床检验学等研究中的潜在的应用价值,已引起了广大科学工作者的极大关注,发光量子点作为荧光试剂探针标记生物大分子,正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纳米材料在生物分析领域的重要应用之一。与普通的荧光染料相比较,量子点具有以下特点: (1) 有机染料荧光分子激光谱带较窄,每一种荧光分子必须用合适能量的光来激发,而且产生的荧光峰较宽,不对称,有些拖尾。这给区分不同的探针分子带来困难,很难利用有机染料分子同时检测多种组分。量子点由于量子限域效应使其激发波长的范围很宽,可以被波长短于发射光的光(一般短10nm以上)激发,并产生窄(半波宽约13nm)而对称的发射光谱,从而避免了相邻探测通道的串扰。 (2) 量子点具有“调色”功能,不同粒径大小的量子点具有不同的颜色,激发量子点的激发波长范围很宽,且连续分布,所以可以用同一波长的光激发不同大小的量子点而获得多种颜色标记,是一类理想的荧光探针。 (3)量子点的荧光强度强,稳定性好,抗漂白能力强,Chan和Nie通过实验证明ZnS包覆的CdSe比罗丹明6G分子要亮20倍和稳定100-200倍,可以经受多次激发,且标记后对生物大分子的生理活性影响很小,因此为研究生物大分子之间的长期作用提供了可能。

亲和层析技术在生物科学中的应用及发展

亲和层析技术在生物科学中的应用及发展 摘要:近几十年来,亲和层析技术发展十分迅速,广泛应用于生物分子(如结合蛋白、酶、抑制剂、抗原、抗体、激素、激素受体、糖蛋白、核酸及多糖类等)及组织(如细胞、细胞器、病毒等)的分离和纯化,是蛋白质组学研究中重要的技术之一。介绍了亲和层析的基本类型及配体合成的研究进展,概述了亲和层析技术在蛋白质组学以及在其他方面的应用和发展动态。 关键词:亲和层析;基本原理;类型;应用 亲和层析(amnitychromaloSraphy)是利用偶 联亲和配体的亲和吸附介质为固定相亲和吸附目 标产物,使目标产物得到分离纯化的液相层析法, 近几十年来,亲和层析技术发展十分迅速,并在生 物技术产品、生物分子及组织的分离和纯化领域 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现已广泛用于分离纯化蛋 白质、肽、酶及其底物和抑制剂、抗体及抗原、核酸 及其特异性作用物、激素及受体、细胞及细胞表面 物等等”。基于此,本文针对亲和层析的基本类 型,配体的选择和亲和层析在生物学特别是蛋白 质组学中的应用等方面作一介绍。 1 亲和层析的类型 亲和层析柱中被固定的配体是决定亲和层析 成功的关键因素。根据配体与生物大分子之间相 互作用体系不同,可以把亲和层析分为以下4种 类型。 1.1 生物亲和层析(BAFC) 生物亲和层析是利用自然界中存在的生物特 异性相互作用物质对的亲和层析。通常具有高的 选择性。典型的物质对有酶-底物、酶-抑制剂、 激素—受体等。 1.2 免疫亲和层析(1AFC) 利用抗原抗体中的一方为配体,亲和吸附另 一方的分离系统,称免疫亲和层析,免疫亲和层 析应用相当广泛,许多典型的亲和层析纯化蛋白 质的过程已经使用了单克隆抗体作为亲和配体, 目前,利用抗体-抗原模式,有可能得到每一种目

《动物微生物与免疫》课程试卷B卷及答案

《动物微生物与免疫》课程试卷B卷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 1.病毒凝集单位 2.异养菌 3.变态反应 4.抗体 5.灭菌 6.拮抗作用 7.干扰素 8.免疫 9.非特异性免疫 10.细菌的呼吸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细菌的特殊构造包括()、()、()、()。 2.有囊膜的病毒有三类形状,即()、()、()。 3.外毒素主要由革兰氏()性菌产生,毒性较()。 4.布氏杆菌为革兰氏()性菌,炭疽杆菌为革兰氏()性菌。 5.。湿热灭菌法包括()、()、()、()。 6。生物制品可分为()、()、()三大类。 7.细菌摄取营养的方式包括()()()()。 8.细菌的基本形态包括()()()。 三、单选题(每题1分,共10分) (说明:将认为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每小题后面的括号内)

1.距土壤表面()厘米深处,因为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温度适宜,氧气较足,所以微生物较 多。 A 1-5 cm B 10-20cm C 50-80cm D 100-200cm 2.合成能力较强,能以简单的无机碳化物作为碳源,合成菌体所需的复杂的有机物质,这种菌叫()。 A 厌氧菌 B 异养菌 C 需氧菌 D 自 养菌 3.结核杆菌属于() A 专性需氧菌 B 兼性厌氧菌 C 厌氧菌 D 专性厌氧菌 4.下列哪种微生物没有细胞结构() A 细菌 B 病毒 C 立克次氏体 D 真菌 5.大多数细菌生长繁殖所需要的PH值为() A 8-9 B 4-5 C7.2-7.6 D 10-11 6. 下列不属于主动运输特点的是() A 逆浓度 B 需要载体 C 不需能量 D 选择性 强 7. 制备培养基的最常用的凝固剂为() A琼脂B明胶 C 硅胶 D纤维素 8. 干热灭菌法要求的温度和时间为() A 105℃,2小时B1 21℃,30分钟 C 160℃,2小时 D 160℃,4小时 9. 遗传物质只是DNA或RNA一种核酸的微生物是() A.细菌 B.支原体 C.立克次体 D.病毒 10. 关于IV型变态反应,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有补体参与 B 属于细胞免疫反应 C 接触变应原后30分钟内发生 D 机制涉及ADCC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简述柯氏染色法的基本程序。它常用于什么菌的鉴别? 2.病毒具有哪些基本特性? 3.免役的功能有哪些?

动物微生物及免疫

动物微生物检验及免疫检测技术 牧医1302李光明 微生物概念 及分类 微生物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一群肉眼看不见的 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观察或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总称 分 类 形态 球形菌 杆菌 螺旋菌 基本结构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核质(核区) 细胞质 特殊结构 荚膜( 抵抗吞噬 增强侵袭力 提供营养 水分 用于鉴定 具有抗原性) 鞭毛 (运动)牙孢(抵抗外界不良环境的休眠体)菌毛的作用 普通菌毛粘附力 性菌毛 传递质粒 耐药性有关 革兰氏染色把细菌分为革兰氏阳性(蓝紫色)阴性(红色) 病毒概念 及 特点 寄生于活细胞内的非细胞型微生物 形态微小 能通过细菌滤器 需借助电子显微镜观察 只有一种核酸(DNA 或RNA) 只能寄生于活细胞内 繁殖方式复制 对抗生素不敏感 对干扰素敏感 单位nm 纳米 光学显微镜 10乘以100能看清细菌 细菌单位微米μm 光学 真菌400倍 免疫概念 是机体识别 自身 于非自身物质 消灭非自身物质的一种生理机能 免疫的功能 (基本生理机能) 1抵抗感染2免疫监视 3自身稳定 中枢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B 细胞 骨髓中分化成熟 T 骨髓 或法氏囊 (禽 免疫活性细胞包括 T 淋巴细胞 B 淋巴细胞 完全抗原 同时具有免疫原性 和反应原性的 物质称完全抗原 抗原构成的条件 1异源性((异物性) ①异种物质②同种异体物质③自身组织 2分子大小 3化学组成和成分结构的复杂性 \ 4抗原的物理状态 抗原的特异性由决定簇决定

抗体概念 抗体是有抗原进入机体后刺激B细胞分化增殖为浆细胞进而合成并分泌的一类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和并产生免疫效应的免疫球蛋白 根据免疫球蛋白的化学结构及其抗原性差异可分为 免疫应答过程 识别阶段 抗原进入机体后被巨噬细胞吞噬加工处理呈递给T 细胞 B细胞 反应阶段 T胞活化增殖一小部分分化为t记忆细胞绝大部分分化为致敏T 细胞最终产生直接杀伤性细胞和淋巴因子 B细胞活化增殖一小部分化为B细胞绝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最终产生抗体 效应阶段 直接杀伤性细胞在淋巴因子帮助下杀灭抗原 抗体和抗原结婚激活K NK 细胞(或补体)消灭 血清学实验概念 抗原和与相应的抗体无论在体内还是体外均能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并表现出特定的现象 人工主动免疫注射疫苗 细菌吸收营养物质的方式 被动扩散 促进扩散

生物医学亲和层析相互作用

生物医学亲和层析相互作用 1概述 亲和层析属于液相色谱,它是以共价偶联了亲和配体的介质为固定相来吸附或研究与其发生相互作用的分子。亲和配体可以是蛋白分子、酶、抗体、抗原,也可以是一段DNA或RNA序列、仿生染料、酶的底物或抑制剂、小分子化合物(如药物或激素)等。很多亲和配体具有很高的选择性,将偶联了配体的介质装在柱子中,可以很好的用于分离、检测或研究复杂样品中的目标分子。亲和层析介质主要由三部分组成:配体、间隔壁、基质。配体是决定亲和层析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因素。根据配体的类型,可以将亲和层析进行分类,如凝集素亲和层析、硼酸盐亲和层析、免疫亲和层析、金属螯合亲和层析等。在设计和使用亲和层析柱时,偶联配体所使用的基质的类型也很重要。以琼脂糖或纤维素等多糖类物质为基质的亲和层析介质常用于样品预处理或者靶分子的分离纯化。这种基质易于修饰和活化,有利于基质和配体的偶联,并且具有较好的物理化学稳定性,非特异性吸附少。但是这种基质的机械性能较差,在使用时柱压不能太高,分辨率和效率相对于高压系统也较低。对于高压液相亲和层析,可以使用二氧化硅颗粒或者整体柱材料为基质。采用这种基质的亲和层析柱可以用于HPLC或与其他分析方法(如质谱)联合运用。 2亲和层析应用的常见方式 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样品处理缓冲液以利于目标分子与配体的结合。将处理好的样品上到亲和层析柱上,与配体无相互作用或作用弱的分子从柱子上穿出;然后通过更改流动相的pH或添加竞争剂,使目标分子与配体解离从而被洗脱下来。根据目标分子的性质,可以通过紫外吸收、荧光、质谱等方法对其进行检测。亲和层析的分离过程简单、快速,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广泛用于生物医学和药物分析中样品的分离和预处理。另外,除了可以利用亲和层析的吸附作用来富集目标分子外,同样也可以利用亲和层析来去除样品中影响分析的分子。如在蛋白组学的研究中,可以用亲和层析柱先去除白蛋白、IgG等高丰度蛋白,再研究低丰度蛋白。 3凝集素亲和层析 凝集素是一种非免疫来源的蛋白质,能识别并结合特定类型的糖基,广泛分布于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中。凝集素亲和层析以偶联了凝集素的基质为固定相,常用的凝集素有伴刀豆凝集素A(ConA)、麦胚凝集素(WGA)、榴莲凝素等,它

免疫层析实验

免疫层析实验 1.原理 金免疫层析试验(dot immunogold chromatographic assay,DICA)是用胶体金标记技术和蛋白质层析技术结合的以微孔滤膜为载体的快速的固相膜免疫分析技术。本项技是将各种反应试剂分点固定在试纸条上,检测标本加在试纸条的一端,通过毛细血管作用使样品溶液在层析材料上泳动,样本中的待测物与层析材料中的反应试剂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形成的复合物被富集或固定在层析条上的特定区域(检测线),通过标记免疫技术显色。本项技术的特点是可进行单份标本检测且简便、快速、不需任何仪器设备,因此,发展非常迅速。 DICA也是GICA(goldimmunochromatography assay)GICA试剂为试纸条形式。在以塑料条上依次黏贴上以下几种组分,1--吸水纸,2--破璃纤维膜,抹上固定着干燥的金标抗体,3--硝酸纤维素膜,膜上包被着线条状抗体,4--吸水纸。 因为1,4都是吸水纸,由于吸水作用, 一,使样品液从1端向4端移动 二,当样品液达到2时,金标抗体被溶解,同时与标本中的抗原反应形成复合物 三,样品液继续移动至3 时,金标记的抗体复合物与膜上的抗体结合,呈现红色的线条 四,多余的金条抗体继续前移到4, 1 2 3 4 2.方法学类型 DICA多用于检测抗原,但亦可用于检测抗体。常见方法学类型有: 1)双抗体夹心法测抗原: 若图-2所示,G处为金标抗体(免疫金),T处包被抗体,C处包被抗金标抗体,B处为吸水纸。测试时A端滴加待测标本,通过层析作用,待测标本向B端移动,流经G处时将金标抗体复溶,若待测标本中含待测抗原,即形成金标抗体-抗原复合物,移至T区时,形成金标抗体-抗原-抗体复合物,金标抗体被固定下来,在T区显示红色线条,呈阳性反应,多余的金标记抗体移至C区被抗金标抗体捕获,呈现红色质控线条。 图-2免疫层析试验双抗体夹心法测大分子抗原 2)竞争法测小分子抗原: 若图1-3所示,G处为金标抗体,T处包被标准抗原,C处包被抗免疫金抗体,测试时待测标本加于A端,若待测标本中含有待测抗原,流经G处时结合金标抗体,当混合物移至T 处时,因无足够游离的金标抗体与膜上标准抗原结合,T处无棕红色线条出现,实验结果为阳性,游离金标抗体或金标抗体复合物流经C处,与该处的抗金标抗体结合出现棕红色的质控带,若标本中不含待测抗原,金标抗体则与T处膜上的标准抗原结合,在T处出现棕

动物微生物与免疫试题

动物微生物与免疫试题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细菌L型 答:L型细菌细胞壁缺损,但在一定的条件下仍能够生长和分裂者称为细菌L型。 2. 消毒 答:杀死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杀死全部微生物的方法。 3 类毒素 答:外毒素在0.4%的甲醛溶液作用下,经过一段时间可以脱毒,但仍保留原有的抗原性,称为类毒素。 4. 芽孢 答:某些细菌在一定环境条件下,能在菌体内部形成一个圆形或卵圆形小体,称为内芽胞或芽胞。 5. 菌落 答:单个细菌繁殖成一堆肉眼可见的细菌集落,称为菌落。 6. 鉴别培养基 答:利用各种细菌分解糖类和蛋白质的能力及其代谢产物的不同,在培养基中加入特定的作用底物,观察细菌在其生长后分解底物的作用如何,从而鉴别细菌。 7. 炭疽杆菌“串珠反应” 答:在含有0.5IU/ml的培养基中,幼龄炭疽杆菌因细胞壁的肽聚糖合成受到抑制,形成原生质体相互连接成串,称为“串珠反应”。 二、填空

1. 细菌按其外形分为__________ 、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 三种类型及某些其他形态。 球菌,杆菌,螺菌 2. 细菌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________ 、________ 、 ________ 、________ 和________ 。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染色质,核糖体 3. 用于消毒灭菌的物理因素有________ 、________ 、 ________ 和________ 等。 温度,辐射,干燥,滤过 4. 细菌培养基按其营养组成和用途不同可以分为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等。 基础培养基,增菌培养基,选择性培养基,鉴别培养基,厌氧培养基 5 细菌细胞除了与其生命活动密切相关的基本结构外,某些细菌还具有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等特殊的功能结构。 荚膜,菌毛,芽胞,质粒 6. 病毒按其核酸类型分为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 两大类。 DNA病毒,RNA病毒 三、选择题(单选或多选) 1. 广义的细菌包括下列那些微生物?A、B、C、D、E。 A、细菌 B、衣原体 C、支原体 D、螺旋体 E、立克次体 2. 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ACDE A、细胞壁 B、荚膜 C、细胞膜 D、细胞质 E、核质

动物微生物及免疫学(实践教学)实验报告

四川农业大学 动物微生物及免疫学(实践教学) 实验报告 组长:********** 组员:********** 二零一二年四月

一、实验目的 (一)掌握一般培养基的制备原理及要求,掌握培养基酸碱度的测定,熟悉一般培养基的制备过程和各种器皿灭菌方法。 (二)掌握细菌分离培养的基本要领和方法,掌握细菌抹片的制备方法和革兰氏染色法及油镜的使用方法,并认识革兰氏染色的反应特性。(三)掌握学习用微生物学原理诊断疾病的一般方法及步骤。 二、实验用品 (一)器材 量筒、烧杯、电子天平、漏斗、三角烧瓶、空试剂瓶、玻璃棒、玻璃平 皿、刻度吸管、pH试纸、纱布、脱脂棉、天平、电炉、试剂瓶瓶塞、扎 绳、放大镜、包装纸、洗耳球、酒精灯、载玻片、火柴、吸水纸、剪 刀、记号笔、接种环、注射器、镊子、钳子、毫米尺、培养箱、水浴培 养箱、高压蒸汽灭菌锅、油镜 (二)试剂及材料 肘胨、蛋白胨、猪胆盐、氯化钠、琼脂、乳糖、0.01%结晶紫水溶液、 0.5%中性红水溶液、血清、胰化蛋白胨、酵母提取物、氢氧化钠、盐 酸、牛血清、革兰氏染色液、蒸馏水、小白鼠、病猪内脏 三、实验步骤 (一)培养基的制备 (所有用到的器皿都已121℃高压灭菌15~30min,倾注平板在无菌操作台内完成,并放在无菌操作台内) 1、麦康凯培养基 (1)组成:蛋白胨17g、肘胨3g、猪胆盐5g、氯化钠5g、琼脂17g、乳糖10g、0.01%结晶紫水溶液10ml、0.5%中性红水溶液5ml、蒸馏水1000ml

(2)方法:将蛋白胨、肘胨、猪胆盐和氯化钠溶解于400ml蒸馏水中,调节pH至7.2。将琼脂加入600ml蒸馏水中,并加入乳糖,加热熔化。将两 液混合,分装于烧瓶内,用纱布、扎绳等捆好后,121℃高压灭菌 15~30min。待冷却至50 ~ 55℃时,加入结晶紫和中性红水溶液,摇匀后倾注平板。 注:结晶紫和中性红水溶液配好后需经高压灭菌。 2、血清平板 (1)组成:营养琼脂、牛血清 (2)方法:将灭菌的营养琼脂加热熔化,冷却至45~50℃时,加入牛血清,并混匀,倾注平板。 注:不得将牛血清一并加入后再灭菌。 3、LB培养基 (1)组成:胰化蛋白胨10g、酵母提取物5g、氯化钠10g、琼脂15g (2)方法:在950ml蒸馏水中加入胰化蛋白胨、酵母提取物、琼脂和氯化钠,调节pH至7.4,加热熔化,分装于瓶中,用纱布、扎绳等捆好后,121℃高压灭菌15~30min。待冷却至50 ~ 55℃时,倾注平板。 4、液体培养基(在LB培养基的基础上,装入大试剂瓶中,不加琼脂,不分 装) (二)病料取材 在病猪死亡后,首先用显微镜检查其末梢血液膜片中是否有炭疽杆菌存 在,未发现,则立即用消毒的器械对其进行生理解剖,观察其病理特征 现象,取出病猪的十二指肠、胃、肝脏三处的组织物,并注意组织的完 整性,用储物袋密封保存。 (三)细菌粗培养

(完整word版)胶体金免疫层析测定试剂(盒)技术审评规范(征求意见稿)

胶体金免疫层析测定试剂(盒)技术审评规范(征求意见稿) 发布时间:2016-02-03 本审评规范旨在指导注册申请人对胶体金免疫层析测定试剂(盒)注册申报资料的准备及撰写,同时也为技术审评部门对注册申报资料的技术审评提供参考。 本审评规范是对胶体金免疫层析测定试剂(盒)的一般要求,申请人应依据具体产品的特性对注册申报资料的内容进行充实和细化,并依据产品特性确定其中的具体内容是否适用。 本审评规范是对申请人和审查人员的指导性文件,但不包括注册审批所涉及的行政事项,亦不作为法规强制执行,如果有能够满足相关法规要求的其他方法,也可以采用,但需要提供详细的研究资料和验证资料,相关人员应在遵循相关法规的前提下使用本审评规范。 本审评规范是在现行法规和标准体系以及当前认知水平下制定的,随着法规和标准的不断完善,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本审评规范相关内容也将适时进行调整。 一、适用范围 胶体金免疫层析测定试剂(盒)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临床样本中待测物的含量。 从方法学考虑,本文主要指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原理,利用胶体金免疫层析阅读仪,在医学实验室进行目标项目定量检验所使用的胶体金免疫层析定量测定试剂条/卡。本规范不适用于采用荧光标记或其他标记方法的免疫层析定量测定试剂(盒),但适用处可参照执行。 依据《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5号)、《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印发体外诊断试剂分类子目录的通知》(食药监械管[2013]242号),本规范适用于管理类别为Ⅱ类的胶体金免疫层析定量测定试剂条/卡,分类代号为6840。 二、注册申报资料要求 (一)综述资料 综述资料主要包括产品预期用途、临床意义、产品描述、有关生物安全性的说明、研究结果的总结评价以及同类产品上市情况介绍等内容,应符合《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和《关于公布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申报资料要求和批准证明文件格式的公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告2014年第44号)的相关要求。 (二)主要原材料研究资料(如需提供) 主要原材料(包括标记物、抗体及其他主要原料)的选择、制备、质量标准及实验验证研究资料;质控品、校准品的原料选择、制备、定值过程及试验资料;校准品的溯源性文件,包括具体溯源链、实验方法、数据及统计分析等详细资料。 (三)主要生产工艺及反应体系的研究资料(如需提供) 1.主要生产工艺介绍,可以图表方式表示; 2.反应原理介绍; 3.确定反应所需物质用量(校准品、样本等)的研究资料; 4.确定反应最适条件研究; 5.其他:如基质效应等。 (四)分析性能评估资料 企业应提交在产品研制阶段对试剂盒进行的所有性能验证的研究资料,包括具体研究方法、试验数据、统计方法等详细资料。申请人应按以下要求提供体外诊断试剂性能评估资料: 1.申请人名称; 2.性能评估方法、要求; 3.性能评估所使用试剂(包括校准品、质控品)的名称、批号、有效期; 4.应提供使用的仪器型号、序列号(SN); 5.性能评估的时间、地点、检验人员; 6.性能评估的具体数据及分析判定; 7.性能评估审批人签字、审批时间。 对于本试剂盒,建议着重对以下分析性能进行研究: 1.准确度 对测量准确度的评价依次包括:与国家标准品(和/或国际标准品)的偏差分析、方法学比对等方法,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方法进行研究。 (1)与国家(国际)标准品的比对研究

免疫层析技术

层析法概念 层析法(chromatography)的原理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物理性质之差(如吸附力、分子形状和大小、分子极性、分子亲和力、分配系数等)而建立来的一种分离技术。 层析系统是由固定相(stationary phase) 和流动(Mobile Phase)相组成。固定相是固体物质或固定于固体物质上的成分。流动相是可以流动的物质,如水或各种溶剂。 层析过程:当待分离混合物随流动相通过固定相时,由于混合物各组分的理化性质的差异,与固定相相互作用弱的组分随流动相移动时受到的阻滞作用小,向前移的速度快;与固定相相互作用强的组分向前移动的速度慢。从而实现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分离。 免疫层析法概念 免疫层析法(immunochromatography)是近几年来国外兴起的一种快速诊断技术,其原理是将特异的抗体先固定于硝酸纤维素膜的某一区带,当该干燥的硝酸纤维素一端浸入样品(尿液或血清)后,由于毛细管作用,样品将沿着该膜向前移动,当移动至固定有抗体的区域时,样品中相应的抗原即与该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若用免疫胶体金或免疫酶染色可使该区域显示一定的颜色,从而实现特异性的免疫诊断。 免疫层析技术是建立在层析技术和抗原一抗体特异性免疫反应基础上的一项新兴免疫检测技术。 免疫层析技术以固定有检测线和控制线的条状纤维层析材料为固定相,测试液为流动相,通过毛细管作用使待测物在层析条上移动。 待测物在T线处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游离物在C线处发生免疫反应。 分类 检测方法标记物质 TRFIA技术镧系稀土元素螯合物 上转换发光技术上转磷光材料(UCP) 荧光乳胶层析技术荧光胶乳颗粒 荧光微球免疫层析技术荧光微球 荧光QDS层析技术量子点 IMB层析技术免疫磁珠 新型胶体金技术纳米磁性微粒、核酸适配体

动物微生物及免疫学_复习题

动物微生物及免疫学本科复习题及答案 一、多选题 1.中枢免疫器官有ABD A 胸腺 B 腔上囊 C 脾脏 D 骨髓 2.中枢免疫器官的特点有ACD A 胚胎早期出现 B 胚胎晚期出现 C 控制机体免疫反应 D 能诱导淋巴细胞分化 3.抗原具有BD A 特异性 B 免疫原性 C 专一性 D 反应原性 4.抗原按性质分为AC A 完全抗原 B 自身抗原 C 不完全抗原 D 异嗜抗原 5. 全菌抗原或整个病毒粒子抗原所制备的血清为C A 多联血清 B 单价血清C多价血清D --- 6.免疫球蛋白的种类有ABCD A IgG B IgM C IgA D IgE 7.单克隆抗体的特点ABCD A纯度高B专一性强C 重复性好D能在动物体内外持续产生同质性抗体 8.抗体具有亲细胞性质,能与下列细胞结合ABC A 肥大细胞 B T细胞 C B细胞 D 神经细胞 9. 血清学反应的类型有ABCD A 凝集反应 B 沉淀反应 C 中和反应 D 补体结合反应 10.沉淀反应的类型有ABC A 电泳 B 琼脂扩散试验 C 环状沉淀试验 D ELISA 11.试管凝集的特点有ACD A 方法简单 B 特异性不强 C 可定性 D 可定量 12.常用于检测炭疽病的实验方法是B A 琼脂扩散试验 B 环状沉淀反应 C 对流免疫电泳 D 血凝试验 13.间接凝集反应的类型有AD A 乳胶凝集 B 试管凝集 C 平板凝集 D 间接血凝 14.补体结合实验中,如果最终出现溶血现象,其结果应为C A 阳性 B 不确定 C 阴性 D A或B 15.血清学反应的一般特点AC A 特异性强 B 特异性不强 C 抗原间血缘越近交叉程度越高 D 不会出现带现象 16.免疫原性: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的特性 17.下列有关非特异性免疫应答说法正确的有AC A 先天的,遗传的 B 作用慢,范围窄 C 为第一线防御作用 D 有再次反应的能力,有记忆 18.干扰素的特性有AC A 可溶性蛋白 B 对热不稳定 C 对酶敏感 D 对病毒种类有特异性 19.非特异性免疫的防御屏障有BD A 血脑屏障 B 皮肤 C 胎盘屏障 D 黏膜 20.影响非特异性免疫的因素有ABCD A 遗传 B 年龄 C 环境(温度、湿度) D 动物种类 二、名词解释 1. 凝集反应:抗体与颗粒性抗原(细菌)反应(1.5分)所出现的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表现出来的凝集反应(1.5分) 2. 沉淀反应:抗体与可溶性抗原反应所出现的肉眼可见的沉淀带(2分),一般可在琼脂板上进行。(1分) 3. ELISA:标记抗体仍具有与抗原结合的能力(1分),当结合有酶的免疫复合物遇到相应的底物时即可催化底物显色(1分),根据底物显色的深浅进行测定(1分)。 4. 抗原:凡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1.5分),并能与之结合引起特异性反应的物质称为抗原(1.5分) 5. 抗原决定簇:在空间位置上的一些化学机团(1.5分),即同抗体结合的部位(1.5分)

免疫层析技术的发展及在POCT中的应用

综一一述 免疫层析技术的发展及在P O C T中的应用 黄德智综述,蒲晓允?审校 (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检验科,重庆400037) 一一摘一要:免疫层析技术因其简单二方便二易操作二快速,价格相对低廉,已广泛应用于即时检测(P O C T).随着P O C T检测项目的增多和对已有项目检测定量二灵敏度二特异度等要求的提高,本文就免疫层析技术的最新发展及其应用,作以下综述. 关键词:免疫层析技术;一即时检测;一量子点 D O I:10.3969/j.i s s n.1673G4130.2019.05.022中图法分类号:R446 文章编号:1673G4130(2019)05G0594G04文献标识码:A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i m m u n o c h r o m a t o g r a p h y a n d i t s a p p l i c a t i o n i nP O C T HU A N GD e z h i,P UX i a o y u n?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C l i n i c a lL a b o r a t o r y,X i n q i a oH o s p i t a l,A r m y M e d i c a l U n i v e r s i t y,C h o n g q i n g400037,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I m m u n o c h r o m a t o g r a p h y h a sb e e nw i d e l y u s e d i nP O C Tb e c a u s eo f i t s s i m p l i c i t y,c o n v e n i e n c e, e a s y o p e r a t i o n,r a p i d i t y a n d r e l a t i v e l y l o w p r i c e.W i t h t h e i n c r e a s eo fP O C Tt e s t i n g i t e m s a n d t h e i n c r e a s eo f t h e r e q u i r e m e n t s f o r q u a n t i f i c a t i o n,s e n s i t i v i t y,a n d s p e c i f i c i t y o f e x i s t i n g p r o j e c t s,t h i s p a p e r r e v i e w s t h e l a t e s t d e v e l o p m e n t s a n d a p p l i c a t i o n s o f i m m u n o c h r o m a t o g r a p h y. K e y w o r d s:i m m u n o c h r o m a t o g r a p h y;一P O C T;一q u a n t u md o t s 1一免疫层析技术简介 一一免疫层析技术是在20世纪60年代在发达国家兴起并被用于检测血清蛋白的一种结合了免疫技术和色谱层析技术的快速检测分析方法,利用胶体金二胶体碳二磁性纳米材料二稀土纳米材料二量子点等着色标记物,在层析时,标记物与待测物的络合物被相应的配体捕获而浓集显色于硝酸纤维素膜上的检测线,以纤维膜上显色条带的有无二颜色深浅和反射光线来定性或定量,在即时检测(P O C T)中应用极为广泛.免疫层析试纸条由样品垫二结合垫二硝酸纤维素(N C)膜二检测线(T线)二质控线(C线)二吸水垫二聚氯乙烯(P V C)底板等部分组成,根据待检测物的大小和抗原抗体结合的方式,分为双抗体夹心法和竞争法[1G2].2一免疫层析技术发展及应用 一一免疫层析技术关键在于依靠标记抗体的免疫标记材料,而纳米材料由于优越的信号放大作用,能达到良好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而备受青睐.下面主要从胶体碳二量子点二稀土纳米材料二上转换发光技术和超顺磁性纳米材料以及适配体等方面进行介绍.2.1一胶体碳一与胶体金相比,胶体碳的优点包括更高的颜色强度,即更高的灵敏度和标记效率,动力学检测范围更广,成本低廉,制作工艺简单,可大规模生产且更环保,但由于其标记和封闭时间长,并未体现出对胶体金的绝对优势,故其商业化程度较低[3G4].何卓等[3]利用碳纳米颗粒制作的胶体碳试纸条用于检测疟原虫,并可通过扫描检测带灰度值以定量.最近,Y U等[4]利用一种新的胶体碳材料氧化石墨烯作为标记物,成功制作出用于检测黄曲霉素B1的试纸条,肉眼最低检测限可达0.3n g/m L.材料学的进步能促进检测的进步,诸如碳量子点和石墨烯量子点等材料也是免疫层析研究中可以利用的标记材料.2.2一量子点一量子点被认为是免疫层析中最有前途的荧光半导体纳米材料,与一般荧光染料相比,量子点具有尺寸可调的荧光,发射光谱窄而对称,高量子产率,宽吸收光谱,荧光强度高,耐光漂白和稳定性好等优点[5G6].水溶性量子点表面富含羧基或氨基以用于连接蛋白质.表面是羧基的量子点被1G(3G二甲氨基丙基)G3G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 D C)和NG羟基琥珀酰亚胺(N H S)激活,并且这些激活的羧基和抗体的氨基相连接.这些特性使得量子点是一个可以达到高灵敏度和同时对多种检测物定量的免疫层析标记物[7].为了检测样本中不同的物质,有两种不同模式的检测方法.第一种模式是不同的T线去检测与之对应的分析物;第二种模式是一条T线去检测不同的分析物.例如,第一种模式,T A R A N O V A等[8]设计了一种 交通信号灯 式的竞争性免疫层析方法,他们 495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9年3月第40卷第5期一I n t J L a bM e d,M a r c h2019,V o l.40,N o.5 ?一通信作者,EGm a i l:15809320@q q.c o m. 一一本文引用格式:黄德智,蒲晓允.免疫层析技术的发展及在P O C T中的应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9,40(5):594G597.

0878动物微生物及免疫技术曹老师发我作业答案

1. 微生物:指存在于自然界中一类形体微小、结构简单、繁殖快、分布广、种类多、数量大、肉眼看不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后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 2. 3. 细菌:是一类具有细胞壁的单细胞原核微生物。 4. 5. 荚膜:某些细菌能分泌黏液状物质包围于细胞壁外,形成一层和菌体界限分明、不易着色的透明圈。主要由多糖组成,少数细菌为多肽。其主要的功能是抗吞噬作用,并具有抗原性。 6. 7. 鞭毛:是从细菌细胞膜伸出于菌体外的细长弯曲的蛋白丝状物,是细菌的运动器官,见于革兰阴性菌、弧菌和螺菌。 8. 9. 菌素:某些细菌能产生一种仅作用于近缘关系细菌的抗生素样物质,其抗菌范围很窄。 10. 11. 纯培养:对单纯的一种细菌进行的培养,多由平板上单个菌落分离出来。 12. 13. S-R 变异 : 是指细菌菌落有光滑型到粗糙型的变异,它是由细菌在人工培养基中多次传代,其脂多糖失去 O 特异性侧链或 O 侧链与核心多糖粘附,仍保有非特异性核心多糖结构造成。此变异出现时,表示细菌毒力、抗原性等也同时发生变异。 14. 15.

生长曲线:在培养基中以培养的时间为横坐标,以细菌增长对数为纵坐标得出的曲线。 16. 17. 防腐:防止、抑制体外细菌生长繁殖方法,细菌一般不死亡。如食品中的化学添加剂。 18. 19. 无菌操作:指防止微生物进入人体或其它物品的操作方法。医疗中的手术、介入治疗 20. 21. 毒力:是指病原微生物的不同菌株或毒株的不同的致病能力。 22. 23. 半数致死量:在一定时间内能使半数动物于感染后发生死亡所用的活微生物量或毒素量。 24. 25. 外源性感染/ 交叉感染:是指动物遭受非自身存在的各种病原体侵袭而发生的感染。包括从病畜或带菌者到外界环境及饲养工作人员带入的感染。 26. 27. 隐性传染:机体有抑制病原微生物的作用,进入机体的病原微生物不造成机体明显素损害,这种无症状的传染称之。 28. 29. 类毒素:是外毒素经0.4%的甲醛溶液在37℃下处理一定时间,使其脱毒,并保持很强的抗原性而制成。 30. 31.

免疫层析法检测原理分类介绍

免疫层析法检测原理分类介绍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艾康生物技术(杭州)有限公司 点击数: 88 更新时间:2005-10-16 双抗体夹心 ·以 hCG 试剂为例 金标为鼠源性抗β-hCG 单克隆抗体与胶体金的复合物,测试线包被羊抗α-hCG 多克隆抗体,控制线包被羊抗鼠多克隆抗体。 妇女受孕的“指示剂” hCG 是一种肽,包含一条和FSH (促卵泡成熟激素),FLH 具有同源性的α链和一条高度特异的β链。当待测尿液或血清中含有一定量的hCG 时,样本通过层析作用到达金标位置hCG 的β链和单抗β-hCG 发生免疫反应,再层析到测试线位置,hCG 的α链和多抗 α-hCG 发生免疫反应,这样就把金标通过hCG 桥连到测试线上,达到一定量后,金标显色为肉眼可见的水平,多余的金标继续泳动到控制线位置,由于多抗鼠和鼠源性抗β-hCG 单抗发生免疫反应,从而桥连胶体金显色,这样就得到阳性结果。 当尿液或血清中不含 hCG 时,金标和测试线抗体不发生桥连,而控制线则显色,这样就得到了阴性结果。当测试线和控制线均不显色时,表示试剂盒无效。 该产品检验灵敏度25mIU/ml hCG 。 测HbsAg 的HbsAg 产品的检测原理是双抗体夹心。 竞争反应原理 ·以 MOP 为例(BSA 为牛血清白蛋白) 金标为鼠源性抗体Morphine 单抗和胶体金的复合物,T 线(为取得较强的免疫应答,故免疫 原采用Morphine-BSA 偶联物)包被Morphine-BSA 。C 线包被羊抗鼠抗体。

当待测尿液中含一定量以上的 Morphine时,样本到达金标位置,和单抗Morphine-BSA发生 免疫反应并完全饱和之,再层析到T线位置时,由于单抗Morphine-BSA lgG胶体金复合物已无空余的位点和测试线上的Morphine-BSA结合,故T线不显色,C线显色,这样得到的是阳性结果。 当待测尿液中不含 Morphine时,样本与金标不反应,再层析到T线位置时,固定在NC膜上 的Morphine-BSA会“捕捉”单抗 Morphine-BSA胶体金复合物,故T线显色,C线也显色,得到 阴性结果。当无C、T线时,表示试剂盒失效。 其它产品如 DPC、DTH、DME、DAM、DCO等依次类推。 应用proteinA金标的试剂盒检测原理 蛋白 A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一种胞壁蛋白,有与哺乳动物的lgG结合的特性,亲和力根据物种的差异而有区别。而人体中所有的抗体均是lgG因此能用来检测人体血液中的抗体用已知抗原测未知抗体。 ·以IHI为例说明 HIV试剂盒金标为protein A-金标复合物,T线包被HIV抗原。C线包被鸡抗protein A多克隆抗体。 当待测血清中含有HIV抗体时,该抗体先和protein A胶体金复合物免疫结合,到T线位置时,该抗体又和固定在NC膜上的HIV抗原免疫结合,从而桥连protein A胶体金,T线显色。到达C线位置时,固定在NC膜上的鸡抗protein A 多抗桥连protein A多抗桥连protein A胶体金,C线显色,得到阳性结果。 若待测血清中不含HIV抗体,则T线上的HIV抗原和protein A不发生免疫结合,T线不显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