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分析规程

水质分析规程
水质分析规程

水质分析规程

浊度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方法原理:

六次甲基四胺与硫酸肼能定量缔合为不溶于水的大分子盐类混悬液,此混悬液条件容易控制,故此作为浊度标准液。

试样测定:

取色度不大,未过滤的水样。以蒸馏水为参比,在分光光度计上于420nm波长处,用3cm比色皿,测定其吸光度。在标准曲线上查得相应水样的浊度。注:色度大的水样,可将该水样用紧密滤纸过滤后作为对照,测定未过滤水样的吸光度,在标准曲线上查得相应水样的浊度。

硬度的测定

方法原理:

在PH=10的溶液中,EDTA能与Ca2+ ,Mg2+离子结合生成更稳定的络合物,游离出络黑T,使溶液呈现出蓝色而达到滴定终点。

试剂与溶液

氨性缓冲液(PH=10),铬黑T指示剂,EDTA标准溶液0.05mol/L

测定步骤

用量筒量取100ml水样于250ml锥形瓶中,加5ml氨缓冲液和4-5滴铬黑T指示剂,用0.05mol/L 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颜色由紫红色变为纯蓝色即为终点(接近终点时缓慢滴定),记录消耗EDTA标准溶液的体积数。

计算:

水样中硬度按下式计算

X=(mmol/L)=C×V×1000/V0

式中:C —EDTA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V —EDTA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0—水样的取样体积:ml

碱度的测定

方法原理

水中的碱度通常为弱碱性物质所产生,主要指碱金属,碱土金属的氢氧化物,碳酸盐,碳酸氢盐等能与强酸作用的物质含量,用酚酞做指示剂测得的碱度(PH=8.2)称为酚酞碱度,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测得的碱度称为甲基橙碱度(PH=4.5),后者又叫总碱度。

试剂与溶液

盐酸准溶液0.1mol/L :甲基橙指示剂

操作步骤

吸取100 ml水样于250 ml锥形瓶中,加入2—3滴甲基橙指示剂,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橙色为止,记录消耗盐酸标液的毫升数。

计算:

总碱度M(mmol/L)= C×V×1000/V0

式中:C —盐酸标准溶液浓度:mol/L

V —盐酸标准溶液消耗量:ml

V0 —取样量:ml

Ca2+含量测定

方法原理

本方法采用钙指示剂,用EDTA进行络合滴定。

试剂与溶液

氢氧化钠:1mol/L;1%钙指示剂;EDTA标准溶液:0.05mol/L

测定步骤

用移液管吸取过滤后水样50ml 于锥形瓶中加氢氧化钠5ml ,加钙指示剂3滴,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的颜色红色消失,并出现蓝色时即为终点。计算

水样中钙离子含量X(mg/L)按下式计算

X=C×(V1—V0)×20.04×1000/V样

式中:C —EDTA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V1—试样滴定时消耗EDTA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0—滴定空白溶液时,所消耗的EDTA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样—水样的取样体积ml

氯离子的测定—莫尔法

方法原理

在微碱性(PH=6.5—10.5)的溶液中,氯化物能与硫酸银作用,生成氯化银沉淀,稍微过量的硝酸银与铬酸钾指示剂生成砖红色沉淀。

试剂与溶液

硝酸银标准溶液::0.0200mol/L :酚酞指示剂:氢氧化钠0.1mol/L :硫酸0.1mol/L :

测定方法

吸取100 ml 水样于250ml锥形瓶中,加入2滴酚酞指示剂,用氢氧化钠和硫

酸调节水的PH值,使水样由红色刚好变为无色。加入1.0 ml 铬酸钾指示剂,用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至出现砖红色时即为终点,记下所消耗的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V1。同时作空白试验,记下消耗的硝酸银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V2。注:水分高氨含量循环水(尿素循环水)时,应将水样的PH值调为6.5~7.2 ,用NaCO3 、CaCO3等溶液调PH值。

计算

氯离子(mg/L)=C(V1—V2)×35.45×1000/V0

式中:V1—水样用去硝酸银标液体积ml

V2—空白用去硝酸银标液体积ml

V0—水样体积ml

C —硝酸银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35.45—与1摩尔硝酸银(1.000 mol/L)相当的氯离子的摩尔质量g 注:a) 硫离子,季胺盐,铵离子均对本法有干扰。

b) 水样在ph7~10范围内,可直接进行滴定,否则应用酸或碱调整到合适的PH值的范围。

c)聚丙烯酸大于5ppm会使测定产生负误差,必要时加入少量硝酸铜,使其产生聚丙烯酸铜沉淀,消除影响。

总磷含量的测定

方法原理

在酸性溶液中,用过硫酸钾作分解剂,将聚磷酸盐和有机磷转化为正磷酸盐,正磷酸盐与钼酸铵反应生成黄色的磷钼杂多酸,再用抗坏血酸还原成磷钼蓝,与710nm最大吸收波长处于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磷含量。

试剂与仪器

分光光度计,带有厚度为1cm的比色皿

硫酸溶液(1+1):硫酸溶液(1+35):过硫酸钾溶液:钼酸铵溶液:抗坏血酸溶液

测定方法

从试样中吸取5.00ml试验溶液于100ml锥形瓶中,加入1.0ml硫酸溶液(1+35),5.0ml过硫酸钾溶液,用水调整锥形瓶中溶液体积至约为25ml,至于可调电炉上缓缓煮沸15min至溶液快蒸干为止。取出后流水冷却至室温,定量转移至50ml 容量瓶中。加入2.0ml钼酸铵溶液,3.0ml抗坏血酸,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室温下放置10分钟后,在分光光度计710nm处,用1cm比色皿,以不加试验溶液的空白调零测吸光度。

计算

总磷(mg/L)= m ×1000/V0

式中

m —与吸光度对应的磷酸根含量mg

V0—水样体积ml

浓缩倍数

将电导仪的电极浸入试样和一次水中进行测定,将测得的试样读数除以一次水测得的读数,即为浓缩倍数。

试样中含有氯离子时,浓缩倍数为试样中氯离子含量除以一次水中氯离子含量。

《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

《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 条文说明 本条文说明系对重点条文的编制依据、存在的问题以及在执行中应注意的事项等予以说明。为了减少篇幅,只列条文号,未抄录原条文。 21.1.1 本试验的编制主要是参照日本JISA1215-1995年修订版《公路的平板荷载试验方法》和德国DIN18134《平板荷载试验》-1993年修订板,并吸收近几年的科技发展成果和施工实践经验,同时针对在实际应用上存在问题予以修正,以便其能适合今后施工的需要。 K30-平板荷载试验是使用直径为30cm的荷载板通过试验求出地基反力系数,以标准值K30表示。我国自1985年引用以地基反力系数K30值作为路基填料质量的检测控制指标以来,在铁路系统均以“地基系数”为基本用语,并已正式列入《铁路路基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TB10414-98)和《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99)。因此,为了统一起见,此次编制中仍沿用“地基系数”作为基本用语。并明确用语定义,即“地基系数”:系指以某一下沉量除与其相对应的荷载强度所得出的值,以标准值K30作为标记。 所谓下沉量是指荷载板在路基、基床层面上受荷载引起的中心垂直变形尺寸。其中包含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两部分。 21.1.2 动态平板载荷试验是通过落锤试验和沉陷测定来直接获取土体动态特性的承载力指标“动态变形模量”值的,以E vd表示,其计量单位为MPa。本试验主要是参照德国1997年颁布的《道路施工岩土试验技术规程----采用轻型落锤仪进行动态平板载荷试验》(TP BF-StB Teil B8.3)和德国1997年的补充修订版《轻型落锤仪在铁路施工中的使用准则》(DR-A2015),并结合铁道部1999年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项目(99G13)“秦沈客运专线路基关键技术研究----施工质量监控测试仪器的研制”的科技成果而编制的。通过对秦沈客运专线及京沪高速铁路试验段的细粒土、粗粒土、碎石土和级配碎石等四种土共800多组的 284

污水水质采样作业指导书

污水采样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HDJCZ-ZY-02-2016 版本:第一版 编写人: 审核人: 审批人: 实施日期:2017年12月15日 北京市海淀区环境保护局监测站 2017年12月15日 1 目的 适用于环境监测中水质样品的现场采集工作,特制定此作业指导书。 2 编制依据 (依据标准: HJ 493-2009、HJ 586-2010、HJ 776-2015、HJ84-2016、HJ 637-2012、HJ 828-2017 、HJ 503-2009、HJ694-2014、HJ 505-2009、HJ484-2009、GB/T 14204-1993) 3 采样设备 4 采样程序 5 采样的安全防护 1·0 适用范围: 本指导书适用于环境监测中水质样品的现场采集工作 2·0 一般事项: 本指导书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 规范》HJ/T91-2002、国家环保总局标准HJ/T 52-1999《水质河流采样 技术指导》和北京市海淀区环境监测站《质量手册(2016年版)》。3·0 采样设备

水质采样可选用聚乙烯塑料桶、单层采样器、泵式采水器、自动采样器或 自制的其它采样工具和设备。场合适宜时也可以用样品容器手工直接灌 装。 3·1 样品容器 使用硬质玻璃、聚乙烯、石英、聚四氟乙烯制的带磨口盖(或)塞瓶,原 则上有机类监测项目选用玻璃材质,无机类监测项目可用聚乙烯容器。4·0 采样程序 现场采样程序包括以下步骤: 接受采样任务单 采样的准备 现场采样的实施 样品的交接 4·1 接受采样任务单 根据北京市海淀区环境监测站《质量手册》2016年版的规定,采样人员从 站长室接受采样任务单后,详细了解该次采样任务的时间、地点、采样频 次、采样项目等内容。 4·2 采样的准备 根据采样任务单的内容,从样品室领取合适的采样工具、足够的样品容器 和现场固定剂等用品。并逐一清点。 4·3 现场采样的实施 4·3·1样品的采集: 、硫化物、油类、悬浮物、在分时间单元采集样品时,测定pH、CODcr、BOD 5 等项目的样品,不能混合采样,只能单独采样,全部用于测定。4·3·1·1 采样方法: 4·3·1·1·1 不同水体的采样方法 a. 从管道、水渠等落水口处取样:从管道、水渠等落水口处取样,直接用 容器或聚乙烯桶,要注意悬浮物质分取均匀。 b. 从排污管道中取样:在排污管道中采样,由于管道壁的滞留作用,同一

常用玻璃仪器校验规程

1、目的 规定常用玻璃仪器的校准程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新购入和使用中的滴定管、分度吸管、单标线吸管和单标线容量瓶等实验室常用玻璃量器的校准。 3、职责 3.1操作人员负责校准常用玻璃量器,填写常用玻璃量器校准原始记录。 3.2质量监督员负责监督操作是否符合规程。 4、校准条件 4.1校准时工作室温度不宜超过20±5℃;室内温度变化不能大于1℃/h;水温与室温之差不应超过2℃。 4.2衡量法用介质——纯水(蒸馏水或去离子水)。 4.3校验设备: 4.3.1相应称量范围的天平,其称量误差应小于被校量器允差的1/10。 4.3.2温度范围0~50℃的温度计。 4.3.3有盖称量杯或具塞锥形瓶。 4.4.4校验用的架和夹。 5、校准步骤及方法 编制:审核:批准: 日期:日期:日期:

5.1外观检查 5.1.1量器不允许有影响计量读数及使用强度等缺陷,分度线与量的数值应清晰、完整、耐久;分度线应平直、分格均匀。量器的口应与量器纵轴相垂直,口边要平整光滑,不得不偿失有粗糙处及未经溶光缺口。滴定管和吸管的流液嘴,应是逐渐地向管口缩小,流液口必须磨平倒角或熔光,口部不应突然缩小,内孔不应偏斜。量瓶放置在平台上,不应摇动。 5.1.2滴定管及具塞量瓶应具有良好的密合性。 5.2容量校准 采用衡量法进行容量校准。按如下步骤操作: 5.2.1清洗被校量器:量器可用重铬酸钾的饱和溶液和等量的浓硫酸混合剂或清洁剂进行清洗。然后用水冲净,器壁上不应有挂水等沾污现象。使液面下降或上升时与器壁接触处形成正常弯液面。 5.2.2洗净的量器(先进行干燥处理)应提前放入工作室,使其与室温尽可能接近。 5.2.3取一只容量大于被校量器的洁净有盖称量杯(如果校验量瓶则取一只洁净干燥的待校量瓶),进行空测量平衡。 5.2.4将被校量器内的纯水放入称量杯中(量瓶应注纯水至标线),称得纯水的质量值m。 5.2.5在调整被检量器弯液面的同时,应观察测量用水的水温。

水质分析安全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操作规程编号:LX-FS-A10990 水质分析安全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水质分析安全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1. 进入工作现场,必须穿戴好劳保用品。 2. 禁止将药品放在饮食器皿内,也不准将食品和食具放在化验室内。 3. 禁止用口尝和正对瓶口用鼻嗅的方法来鉴别性质不明的药品,可以用手在容器上轻轻扇动,在稍远的地方去嗅发散出来的气味。 4. 禁止用口含玻璃管吸取酸碱性、毒性及不挥发性或激性的液体,应用滴定管或吸取器吸取,在使用药剂滴定时,应注意对眼睛、手及裸露部分的防护。 5. 不准使用破碎的或不完整的玻璃器皿。

水质化验操作规程(标准版)

( 操作规程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水质化验操作规程(标准版) Safety operating procedures refer to documents describing all aspects of work steps and operating procedures that comply with production safety laws and regulations.

水质化验操作规程(标准版) 1.实验室内须设各种必备和安全设施(通风橱、防尘罩、消防灭火器材等),并应定期检查保证随时可供使用。 2.实验室内各种仪器,器皿应有规定的放置处,其它地方不能任意堆放,以免错拿错用,造成安全事故。 3.使用各种仪器设备时,必须严格遵守其安全使用规则和操作规程,认真填写使用登记表。 4.使用易燃、易爆和剧毒试剂时,必须遵守有关规定进行操作。易燃易爆试剂要随用随领不得在试验室内大量积存,剧毒试剂应有专人保管,经批准方可使用,再进行清洗排放。 5.清洗实验仪器时,应注意不使用含有多量剧毒试液的废液直接倾入下水道,必要时可先经适当转化处理,再进行清洗排放。 6.使用和清洗玻璃仪器(容器)时,要求操作正确,读数准确,

避免发生差错。 7.根据所测项目选用正确合理的分析方法,配制所需的各种标准溶液,对化验结果进行正确的分析和数据处理,懂得误差分析。 8.使用有标签各种试剂瓶时,操作方法正确,标签应在手心一侧,以防标签损坏,一旦发现标签损坏或模糊不清,应重新用空白标签贴上,并写明试剂名称、重量、失效期等内容。 9.使用电、气、水、火时,应按有关使用规则进行操作,保证安全。 10.实验室发生意外事故时,应迅速切断电源、火源,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处理并上报有关领导。 11.下班时要有专人负责检查门、窗、水、电、气,切实关好,不得疏忽大意。 12.实验室的消防器材应妥善保管,不得随意挪用。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

玻璃仪器校准规程

标题:计量玻璃量器校准操作规程1.0目的:保证计量玻璃量器的有效使用,确保产品检测过程的质量。 3.1 JJG196-2006《常用玻璃量器检定规程》 3.2 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 4.0职责: 4.1品管部计量管理人员负责计量仪器的校准工作。 4.2实验室配合计量管理人员进行校准工作。 5.0校准方法:

5.1校准项目

5.2.1温度:校准环境温度25±1℃,室内温度变化不超过1℃/h,水温与室温之差不超过2℃。 5.2.2校准所用介质:蒸馏水. 5.3.1外观要求: a.量器应具有厂名或商标,标准温度,用法标记,标称总容量与单位,准确度等标志。 b.量器无影响计量读数的缺陷,包括集密的气线,破气线,擦伤,铁屑和明显的直棱线。 c.分度线与量的数值应清晰、完整、耐久,相邻两分度线的宽度和分度值见表2~表6。 d.非标准的口与塞,活塞芯和外套,必须用相同的配合号码。无塞滴定管的流液口与管下部也应标有同号。 5.3.2结构: a.玻璃量器的口应与玻璃量器轴线相垂直,口边要平整光滑,不得有粗糙处及未经熔光的缺口。 b.滴定管和吸量管的流液口,应是逐渐地向管口缩小,流液口必须磨平倒角或熔光,口部不应突然缩小,内孔不应偏斜。 c.量筒、量杯的倒液嘴应能使量筒、量杯内液体呈细流状倒出而不外溢。当分度表面对观察者时,倒液嘴的位置,量筒的嘴位于左侧;250ml以下的量杯(包括250ml)位于右侧;500ml 以上的量杯位于左侧。

d. 量筒、量杯和量瓶放置在平台上时,不应摇动。空量杯、空量筒(不带塞)和大于25ml (包括25ml )的空量瓶(不带塞)放置在与水平面15°的斜面上时,不应跌倒,小于25ml 的空量瓶(不带塞),放置在与水平面10°的斜面上时,不应跌倒. 5.3.3密合性: a.滴定管玻璃活塞的密合性要求:将不涂油脂的活塞芯擦干净后用水湿润,插入活塞套内,滴定管应垂直地夹在检定架上,然后充水至最高标线时,活塞在关闭情况下停留20min (塑料活塞静置50min )后,渗漏量应不大于最小分度值。 b.座式滴定管和夹式滴定管,将水充至最高标线,去掉注液管活塞以上的水,垂直静置20min 后,两只活塞渗漏量应不大于最小分度值。 c.具塞量筒与量瓶:将玻璃塞擦干,不涂凡士林油脂,将水装至最高标线,盖紧后用手压住塞子,颠倒 10次,每次颠倒时,在倒置状态下停留 10s ,结束后用干滤纸擦拭瓶口与玻璃瓶塞四周,不应有水渗出。 5.3.4流出时间: 5.3.4.1 滴定管 a.将滴定管垂直夹在检定架上,活塞芯涂上一层薄而均匀的油脂,不应有水渗出。 b.充水于最高标线,流液口不应接触接水器壁。 c.将活塞完全开启并计时(对于无活塞滴定管应用力挤压玻璃小球),使水充分地从流液口流出,直到液面降至最低标线为止的流出时间应符合表6的规定。 5.3.4.2 分度吸量管和单标线吸量管 a.注水至最高标线以上约5mm ,然后将液面调至最高标线处。 b.将吸量管垂直放置,并将流液口轻靠接水器壁,此时接水器倾斜约30°,在保持不动的情况下流出并计时。以流至口端不流时为止,其流出时间应符合表2和表5中的规定。 5.3.5 容量示值:容量检定前须对量器进行清洗,清洗方法为:用重铬酸钾的饱和溶液和浓硫酸的混合液(调配比例为1:1)或20%发烟硫酸进行清洗。然后用水冲净,器壁上不应有挂水沾污现象,使液面与器壁接触处形成正常弯月面。清洗干净的被检量器须在检定前4小时放入实验室内。 5.3.5.1 衡量法 a.取一只容量大于被检玻璃量器的洁净有盖称量杯,称得空杯质量。 b.将被检玻璃量器内的纯水放入称量杯后,称得纯水的质量。 c.调整被检玻璃量器液面的同时,应观察测量温筒内的水温,读数应准确到0.1℃. d.玻璃量器在标准温度20℃时的实际容量下式计算: [] 20W () 1+20-t ()B A B A m V ρρβρρρ-= -() (1) 式中: V 20——标准温度20℃时的被检玻璃量器的实际容量,ml ; ρB ——砝码密度,取8.00 g/cm 3 ; ρA ——测定时实验室内的空气密度,取0.0012g/cm 3 ; ρW ——蒸馏水t ℃时的密度,g/cm 3 。 β——被检玻璃量器的体胀系数,℃-1 ; t ——检定时蒸馏水的温度,℃; m ——被检玻璃量器内所能容纳水的表观质量,g 。 可将(1)式简化为:V 20=m ×K(t)..........................................(2) 其中:

水质分析化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水质分析化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ISO45001-2018/ISO9001-2015) 1.0岗位职责: 1.1职属班长领导,完成化验室交给的各项任务。 1.2熟悉本岗位工艺流程,设备性能及工作原理,持证上岗。 1.3负责生活水,生产用循环水,软化水的水质分析。 1.4穿戴好劳保用品,禁止穿奇装异服或高跟鞋进入岗位。 1.5认真按工作指标进行化验,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及安全规定,并认真做好操作记录。 1.6精心维护保养化验设备、设施,确保完好状态。 1.7负责本岗操作间及管辖区清洁卫生,做到安全文明生产。 1.8非本岗位人员,禁止进入化验操作现场。 2.0操作方法 2.1pH值的测定 2.1.1概述 循环水中的PH值,是循环水化学处理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它是鉴定水的腐蚀和评定水处理的重要依据,要成功的实施任一水的化学处理方案,必须考虑循环水PH值的重要影响。当循环水PH值高于3时,氢氧化铁沉淀;高于6.6时,羟基1,1-亚乙基二膦酸(盐)作为阻垢剂失效;高于7.0时,使用聚磷酸盐时出现点腐蚀,高于8.0时氯作为杀生剂失腐剂失效,低于6.5时,使用膦酸盐时,腐蚀率增大等等。不一一列举。因而,循环水的PH值时一个经常要分析、监测的项目。 2.1.2方法提要 定的指示电极和参比电极浸入同一被测溶液中,成一原电池,其电动势与溶液的PH值有关。通过测量原电池的电动势即可得出溶液的PH值。 2.1.3试剂和材料 2.1. 3.1草酸盐标准缓冲溶液:c[KH 3(C 2 O 4 ) 2 .2H 2 O]=0.05mol/L.称取12.61gpH基准试剂四草 酸钾溶于无二氧化碳的水中,稀释至于1000ml. 2.1. 3.2酒石酸盐标准缓冲液:饱和溶液.在25;C下,用无二氧化碳的水溶解过量的(约75g/l)pH基准试剂苯二甲酸氢钾,溶于无二氧化碳的水中稀释至1000ml.

铁路工程试验检测频率及技术要求表

铁路工程试验技术要求及检测频率表 铁路试验检测规范目录

铁路类:客运专线类: 1.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 TB10202---2004 1.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TZ212---2005 2.铁路路基设计规范 TB10001---2005 2.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3.铁路路基施工规范 TB10202—2002 3.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TZ214---2005 4.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10414---2003 4.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5.铁路隧道施工规范 TB10204---2002 5.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TZ213---2005 6.铁路设计规范 TB10003---2005 6. 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7.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10417—2003 7.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5〕101号 8.铁路隧道防排水技术规范 TB10119---2000 其他类: 9.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规程 TB10223---2004 水泥、钢筋、细骨料、粗骨料 ----采用国标 10.铁路桥涵施工规范 TB10203---2002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50081---2002 11.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程 TB10002.5---2005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50050---2002 12.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10415---2003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 55---2000 13.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TZ210---2005 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 98---2000 14.铁路工程结构混凝土强度基础规程 TB10426---2004 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 JGJ 70---90 15.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10424---2003 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 JGJ 85---2002 16.铁路混凝土强度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TB10425---94 17.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18.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5〕157号 如规范有更新,请以新规范进行修改并执行!!!!

水质采样作业指导书

水质采样作业指导书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水貭现场采样作业指导书。 (依据标准:HJ/T92-2002、HJ/T91-2002、HJ/T52-1999) 1·适用范围: 本指导书适用于环境监测中的现场采集工作 2·一般事项: 本指导书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国家环保总局标准HJ/ T52-1999《水质河流采样技术指导》。 3·器具 a.采样设备 水质采样可选用聚乙烯塑料桶、单层采样器、泵式采水器、自动采样器或自制的其它采样工具和设备。场合适宜时也 可以用样品容器手工直接灌装。 b.样品容器 使用硬质玻璃、聚乙烯、石英、聚四氟乙烯制的带磨口 盖(或)塞瓶,原则上有机类监测项目选用玻璃材质, 无机类监测项目可用聚乙烯容器。 4.采样程序 现场采样程序包括以下步骤: 接受采样任务单 采样的准备

现场采样的实施 样品的交接 a接受采样任务单 根据贵州博联检测公司《质量手册》2013年版的规定, 采样人员从接受采样任务单后,详细了解该次采样任务 的时间、地点、采样频次、采样项目等内容。 b.采样的准备 根据采样任务单的内容,从样品室领取合适的采样工 具、足够的样品容器和现场固定剂等用品。并逐一清 点。 c.现场采样的实施 d.样品的采集: 在分时间单元采集样品时,测定pH、CODcr、BOD5、硫化 物、油类、悬浮物、等项目的样品,不能混合采样,只能单独采样,全部用于测定。 5’采样方法: 不同水体的采样方法 a.从管道、水渠等落水口处取样:从管道、水渠等落水口 处取样,直接用容器或聚乙烯桶,要注意悬浮物质分 取均匀。 b.从排污管道中取样:在排污管道中采样,由于管道壁的 滞留作用,同一断面不同部位流速有差异,污染物分

化验室玻璃仪器管理规程

化验室玻璃仪器管理规程 (ISO9001-2015/GMP) 1.0目的 本文件规定了化验室分析检测用玻璃仪器的使用、保管、保养等管理要求。2.0范围 适用于分析、检验用的玻璃仪器的管理。 3.0责任 本文件由化验室负责起草,化验室主任审核,生产负责人批准。化验室负责实施。 4.0管理内容 4.1实验室常用的玻璃仪器分为普通玻璃仪器和玻璃量器。 普通玻璃仪器是指与计量无关的玻璃器皿,如三角瓶、分液漏斗、烧杯等。 玻璃量器是指与实验精度相适宜的一系列玻璃器皿,玻璃量器的精密度直接影响实验结果。 常用玻璃量器有单标线移液管、单标线容量瓶、滴定管、刻度吸管、量筒和量杯等。 4.2玻璃量器 玻璃量器均应该进行校准。 校准的依据应参照国家技术监督局“常用玻璃量器检定规程”、对分度吸管、移液管、容量瓶和滴定管定期进行检定。 4.2.1校准周期: 酸式滴定管: 校准周期三年

碱式滴定管: 校准周期一年 容量瓶: 校准周期三年 移液管: 校准周期三年 分度吸管: 校准周期三年 4.2.2.需要校准的玻璃量器的编号规则: 需要校准的玻璃量器的编号实行唯一性,用汉语拼音和数字组成,用T-Z-X表示,T表示玻璃仪器的代表编号(Y表示移液管;R表示容量瓶;D表示滴定管;K表示刻度吸管;),Z表示规格(如25ml、100ml),X表示流水号;例如:Y-25—1表示第1支25ml的移液管。玻璃量具损坏后其编号不再使用,新购入的玻璃量具按流水号顺序编制排。为了便于区分,碱式滴定管标号从70开始编号,如 D-25-70 表示25ml的第一支碱式滴定管。 4.3.玻璃仪器的使用 4.3.4.玻璃仪器应按种类、规格顺序存放,并尽可能倒置放,既可自然放干,又能防尘。如烧杯等直接倒扣于实验柜内,锥形瓶、烧瓶、量筒等可在柜子的隔板上,将玻璃仪器倒插于孔中。 4.3.2.实验完毕后应及时将玻璃仪器洗净,放回原处。 4.3.3.移液管洗净后倒置于防尘的盒中或移液管架上。 4.3.4.滴定管用毕,倒去内装溶液,用纯化水冲洗之后可倒置夹于滴定管架的夹上。 4.3. 5.比色皿用毕洗净,倒放在铺有滤纸的小磁盘中,晾干后放在比色皿盒中。 4.3.6.带磨口塞的玻璃仪器,如容量瓶、比色管等最好在清洗前用小线或橡皮筋把瓶塞拴好,以免磨口混错而漏水。须在长期保存的磨口玻璃仪器要在塞间

铁路规范清单

铁路规范 TB10001-2005 铁路路基设计规范 TB10002.1-2005 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 TB10002.2-2005 铁路桥梁钢结构设计规范 TB10002.3-2005 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4-2005 铁路桥涵混凝土和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TB10002.5-2005 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 TB10003-2005 铁路隧道设计规范 TB10010-1998 铁路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TB10011-1998 铁路房屋建筑设计标准 TB10012-2001 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TB10013-2004 铁路工程物理勘探规程 TB10016-2002 铁路工程节能设计规范 TB10017-1999 铁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 TB10018-2003 铁路工程地质原位测试规程 TB10025-2006 铁路路基支挡结构设计规范 TB10027-2001 铁路工程不良地质勘察规程 TB10035-2006 铁路特殊路基设计规范 TB10038-2001 铁路工程特殊岩土勘察规程 TB10041-2003 铁路工程地质遥感技术规程 TB10044-1998 铁路工程CAD技术规范 TB10049-2004 铁路工程水文地质勘察规程 TB10052-1997 铁路柔性墩桥技术规范 TB10053-1998 铁路工程地质风沙勘测规则 TB/T10058-1998 铁路工程制图标准 TB/T10059-1998 铁路工程制图图形符号标准 TB10061-1998 铁路工程劳动安全卫生设计规范 TB10063-1999 铁路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TB10066-2000 铁路站场道路和排水设计规范 TB10077-2001 铁路工程岩土分类标准 TB10079-2002 铁路生产污水处理设计规范 TB10082-2005 铁路轨道设计规范 TB10083-2005 铁路旅客车站无障碍设计规范 TB10101-1999 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 TB10102-2004 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 TB10104-2003 铁路工程水质分析规程 TB10108-2002 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范 TB10118-2006 铁路路基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 TB10120-2002 铁路瓦斯隧道技术规范 TB10202-2002 铁路路基施工规范 TB10203-2002 铁路桥涵施工规范 TB10204-2002 铁路隧道施工规范 TB10209-2002 铁路给水排水施工规范

常用玻璃器皿检定规程

常用玻璃器皿检定规程 1 引用标准 1.1 本标准等同采用JJG 196-90《常用玻璃器皿检定规程》。 1.2 本标准适用于新制造和使用中的滴定管、分度吸管、单标线吸管、单标线容量瓶、量筒、量杯等实验室常用玻璃量器(以下简称量器)的检定。 2 概述 量器的分类、用法、准确度等级、标称容量以及结构参见表1和图1~图10。 表1 注:(1)分度吸管又称分度吸量管;单标线吸管又称单标线吸量管;单标线容量瓶简称量瓶。 (2)表中未列的特种量器和标称总容量可根据使用要求,相应比照本规程的要求,并必须

得到当地计量部门的批准和检定。 3 技术要求 3.1 材质与理化性能 3.1.1 制造量器的玻璃应清澈、透明;耐水等级应小于三级。 3.1.2 滴定管、分度吸管和量筒允许有蓝线、乳白衬背的双色玻璃管制成。 3.1.3 量器必须经过良好的退火处理,其内应力不得超过表2的规定。 表2 3.2 外观 3.2.1 量器不允许有影响计量读数及使用强度等缺陷,包括密集的气线(气泡)、破气线(气泡)、擦伤、铁屑和明显的直梭线等(具体要求按国家现行标准) 3.2.2 分度线与量的数值 3.2.2.1 分度线和量的数值应清晰、完整、耐久。 3.2.2.2 分度线应平直、分各均匀,必须与器轴相垂直;相邻两分度线的中心距离应大于1mm。 3.2.2.3 分度线的宽度和分度值见表3表8。 表3 滴定管

表4 单标线吸管 表5 分度吸管

表6 单标线容量瓶 表7 量筒 表8 量杯 3.2.2.4 分度线的长度

1)短线为圆周长的10%~20%; 2)中线不短于短线的1.5倍; 3)长线不短于短线的2倍。 3.2.2.5 单标线量器必须刻(或印)围线;印线允许有不超过圆周长10%的间隙。 3.2.2.6 分度吸管的管尖缩小部分和量筒、量杯自底部起至总容量的1/10处可不刻(或印)分度线。 3.2.2.7 分度线的断口 1)分度线的断口最大为1mm,但不允许影响读数。 2)滴定管和分度吸管在同一条线上只允许1处断口,在分度表上不得多于总线条的2%;10ml以下的分度吸管,其分度表上的断口最多只允许2处。 3.2.2.8 量的数值应刻(或印)在主分度线的右上方(当分度表面对观察者时)。其排列顺序为: 1)滴定管零位在最上方,量的数值是自上而下递增。 2)分度吸管零位在上的,量的数值自上而下递增。零位在下面的,量的数值自下而上递增。 3)量筒、量杯为自下而上递增。即总容量的数字刻(或印)在最高标线的右上方。 3.2.3 量器应具有下列标记(见图11) 3.2.3.1 厂名或商标; 3.2.3.2 标准温度(20℃); 3.2.3.3 用法标记:量入式用“In”,量出式用“Ex”,吹出式用“吹”或“Blow out”; 3.2.3.4 等待时间:+××s; 3.2.3.5 标称总容量与单位:××ml; 3.2.3.6 准确度等级:A或B。凡无等级的量器,如量筒与量杯其等级一项可省略; 3.2.3.7 用硼硅玻璃制成的200ml以上(包括200ml)的量瓶,应标“Bsi”字样; 3.2.3.8 非标准的口与塞,活塞芯和外套,必须有相同的配合号码。无塞滴定管的流液口与管下部也应标有同号。 3.3 结构 3.3.1 量器的口应与量器纵轴相垂直,口边要平整光滑,不得有粗糙处及未经熔光的缺口。 3.3.2 滴定管和吸管的流液嘴,应是逐渐地向管口缩小,流液口必须磨平倒角或熔光,口部不应

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414-2018与2003对比

铁路路基工程验标新版修订内容 旧版:1.0.2本标准适用于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等于或小于160km/h 的客货列车共线运行的新建、改建标准轨距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 新版:1.0.2本标准适用于新建和改建设计速度为200km/h及以下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 新版术语增加2.1.14普通填料,2.1.15物理改良土,2.1.6化学改良土,2.1.17级配碎石,2.1.18厂拌,2.1.19站场路基,2.1.20细粒含量等定义。 旧版:3.1.35隐蔽工程在隐蔽前应由施工单位通知监理单位组织验收,并应形成验收文件。地基处理等重要分部工程验收时,勘察设计单位应派人参加。 新版:3.1.35隐蔽工程在隐蔽前应由施工单位通知监理单位组织验收,并应形成验收文件。地基处理、变形观测及评估、路堑开挖、支挡结构、边坡防护及路基防排水等重要分部工程验收时,建设单位、勘察设计单位应派人参加。验收过程中应按附录A的要求留存影像资料。新版增加3.1.4、3.1.5、3.1.6、3.2.7内容。 新版3.3.22一般项目的质量抽样检验增加内容:不得有严重缺陷,不合格点不应集中。 旧版:3.4.2分项工程应由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分项工程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 新版:3.4.2分项工程应由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分项工程技术负

责人等进行验收,支挡结构基坑开挖、边坡防护、路基防排水等重要分项工程验收时,勘察设计单位专业设计负责人应参加。 旧版:3.4.3分部工程应由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和技术、质量负人等进行验收,路基工程涉及地基处理、路堑开挖、沉降观测等涉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分部工程进行验收时,勘察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应参加。 新版:3.4.3分部工程应由总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和技术、质量负人等进行验收,地基处理、变形观测与评估、路堑开挖、支挡结构基坑开挖、边坡防护及路基防排水等重要分部工程验收时,建设单位、勘察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应参加。 新版增加4工程材料一大项。 旧版:原地面平整碾压主控项目4.1.3当路堤高度小于2.5m时,其地基压实质量应符合本标准附录B的规定。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100m等间距检查4个点;监理单位每200m见证检验2个点。 检验方法:根据地基土的类别,其检验方法应符合本标准第6.1.6条的规定。 新版:原地面平整碾压主控项目5.1.3原地面地基碾压质量应符合相应部位的压实质量要求。 检验数量:区间正线路基沿线路纵向连续长度每100m,站场路基每1.0×104m2,施工单位抽样检验4点,至少有1点在碾压范围边线上;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抽检数量的10%平行检验,每工点至少

水质化验操作规程示范文本

水质化验操作规程示范文 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水质化验操作规程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操作规程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 实验室内须设各种必备和安全设施(通风橱、防尘 罩、消防灭火器材等),并应定期检查保证随时可供使用。 2. 实验室内各种仪器,器皿应有规定的放置处,其它 地方不能任意堆放,以免错拿错用,造成安全事故。 3. 使用各种仪器设备时,必须严格遵守其安全使用规 则和操作规程,认真填写使用登记表。 4. 使用易燃、易爆和剧毒试剂时,必须遵守有关规定 进行操作。易燃易爆试剂要随用随领不得在试验室内大量 积存,剧毒试剂应有专人保管,经批准方可使用,再进行

清洗排放。 5. 清洗实验仪器时,应注意不使用含有多量剧毒试液的废液直接倾入下水道,必要时可先经适当转化处理,再进行清洗排放。 6. 使用和清洗玻璃仪器(容器)时,要求操作正确,读数准确,避免发生差错。 7. 根据所测项目选用正确合理的分析方法,配制所需的各种标准溶液,对化验结果进行正确的分析和数据处理,懂得误差分析。 8. 使用有标签各种试剂瓶时,操作方法正确,标签应在手心一侧,以防标签损坏,一旦发现标签损坏或模糊不

常用玻璃量器检定规程15页word文档

常用玻璃量器检定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新制造和使用中的滴定管、分度吸管、单标线吸管、单标线容量瓶、量筒、量杯等实验室常用玻璃量器(以下统称量器)的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的检验。 2 引用文献 JJG 20―2001 标准玻璃量器 GB 12803~12808―1991 实验室玻璃仪器玻璃量器 GB/T 12810―1991 实验室玻璃仪器玻璃量器的容量校准和使用方法 GB/T 15726―1995 玻璃仪器内应力检验方法 GB 6682―1992 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QB 2107―1995 实验室玻璃仪器吸量管颜色标记 使用本规程时应注意使用上述引用文献的现行有效版本。 3 术语和计量单位 3.1 量出式 用于测量自量器内排出的液体的体积,量出式符号用“Ex”表示。 3.2 量入式 用于测量注入量器(内壁干燥)内液体的体积。量入式符号用“In”表示。3.3 容量单位 量器的容量单位为立方厘米(cm3)或毫升(ml)。毫升(ml)为立方厘米(cm3)的专用名称。 3.4 标准温度 量器的标准温度为20℃。 3.5 标称容量: 量器上所标出的标线和数字,称为量器在标准温度20℃时的标称容量。 3.6 流出时间 量出式量器内液体充至全量标线,通过流液嘴使量器内液体全部自然流出所需用的时间。 3.7 等待时间 量出式量器,当液体流至所要读数的标线以上约5mm处时,需要等待的一定时间。 4 概述

4.1 量器的分类、用法、准确度等级及标称容量 常用玻璃量器包括滴定管、分度吸管、单标线吸管、单标线容量瓶、量筒和量杯。量器按其用途不同分为量入式和量出式两种。量器按其准确度不同分为A级和B级,其中量筒和量杯不分级。 量器的分类、用法、准确度等级及标称容量见表1。 4.2 量器的结构 量器的结构参见图1~图10。 5 通用技术要求 5.1 材质与理化性能 5.1.1 制造量器的玻璃应清澈、透明;耐水等级应小于等于三级。 5.1.2 滴定管、分度吸管和量筒允许有蓝线、乳白衬背的双色玻璃管制成。 5.1.3 量器必须经过良好的退火处理,其内应力不得超过表2的规定。 5.2 外观 5.2.1 量器不允许有影响计量读数及使用强度等缺陷,包括密集的气线(气泡)、破气线 (气泡)、擦伤、铁屑和明显的直梭线等(具体要求按现行国家标准)。 5.2.2 分度线与量的数值 5.2.2.1 分度线和量的数值应清晰、完整、耐久。 5.2.2.2 分度线应平直、分格均匀,必须与器轴相垂直;相邻两分度线的中心距离应大于1mm。 5.2.2.3 分度线的宽度和分度值见表3~表8。 5.2.2.4 分度线的长度 短线为圆周长的10%~20%;

(建筑工程管理)铁路工程试验检测技术

(建筑工程管理)铁路工程试验检测技术

铁路工程试验检测技术 一.单选型试题(每小题1.00分,总共253分) 1.TB10414-2003中规定,塑料排水板施工抽检频率() A.同一厂家、产地、品种且连续进场每10万米为一批,不足10万米也按一批计 B.同一厂家、产地、品种且连续进场每5万米为一批,不足5万米也按一批计 C.同一厂家、产地、品种且连续进场每20万米为一批,不足20万米也按一批计 D.同一厂家、产地、品种且连续进场每1万米为一批,不足1万米也按一批计 答案:A 2.TB10414-2003中规定,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垫层检验数量() A.同一厂家、产地、品种且连续进场每3万m2为一批,不足3万m2也按一批计 B.同一厂家、产地、品种且连续进场每5万m2为一批,不足5万m2也按一批计 C.同一厂家、产地、品种且连续进场每20万m2为一批,不足20万m2也按一批计 D.同一厂家、产地、品种且连续进场每1万m2为一批,不足1万m2也按一批计答案:A 3.下面那个检验指标不是混凝土拌合用水要求的检验项目()。 A.氯化物含量 B.硫酸盐含量 C.碱含量 D.甲醛含量

4.环境()不属于冻融破坏环境。 A.微冻地区+频繁接触水 B.微冻地区+水位变动区 C.严寒和寒冷地区+水位变动区 D.严寒和寒冷地区 答案:D 5.用块石类混合料填筑的普通铁路路基,其压实质量采用()指标控制 A.K30 B.K30、n C.K30、K D.K30、相对密度Dr 答案:A 6.《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中颗粒分析试验规定:筛析法适用于粒径小于或等于60mm,大于0.075mm的土;密度计法和移液管法适用于粒径小于0.075mm的土。筛析法中,对于含有黏土采用()试验方法 A.水筛法 B.干筛法 C.比重计法 D.蜡封法 答案:A 7.K30平板荷载是采用直径为30cm的荷载板测定下沉量为()时的地基系数的试验方法.

2021新版水质化验操作规程

2021新版水质化验操作规程 The safety operation procedure is a very detailed operation description of the work content in the form of work flow, and each action is described in words.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679

2021新版水质化验操作规程 1.实验室内须设各种必备和安全设施(通风橱、防尘罩、消防灭火器材等),并应定期检查保证随时可供使用。 2.实验室内各种仪器,器皿应有规定的放置处,其它地方不能任意堆放,以免错拿错用,造成安全事故。 3.使用各种仪器设备时,必须严格遵守其安全使用规则和操作规程,认真填写使用登记表。 4.使用易燃、易爆和剧毒试剂时,必须遵守有关规定进行操作。易燃易爆试剂要随用随领不得在试验室内大量积存,剧毒试剂应有专人保管,经批准方可使用,再进行清洗排放。 5.清洗实验仪器时,应注意不使用含有多量剧毒试液的废液直接倾入下水道,必要时可先经适当转化处理,再进行清洗排放。 6.使用和清洗玻璃仪器(容器)时,要求操作正确,读数准确,

避免发生差错。 7.根据所测项目选用正确合理的分析方法,配制所需的各种标准溶液,对化验结果进行正确的分析和数据处理,懂得误差分析。 8.使用有标签各种试剂瓶时,操作方法正确,标签应在手心一侧,以防标签损坏,一旦发现标签损坏或模糊不清,应重新用空白标签贴上,并写明试剂名称、重量、失效期等内容。 9.使用电、气、水、火时,应按有关使用规则进行操作,保证安全。 10.实验室发生意外事故时,应迅速切断电源、火源,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处理并上报有关领导。 11.下班时要有专人负责检查门、窗、水、电、气,切实关好,不得疏忽大意。 12.实验室的消防器材应妥善保管,不得随意挪用。 XXX图文设计 本文档文字均可以自由修改

玻璃仪器自校规程讲解

目录 1.温湿度计自校规程 (2) 2.温度计自校规程 (3) 3.容量瓶自校规程 (4) 4.滴定管自校规程 (5) 5.吸量管自校规程 (6) 6.仪器清洗 (8) 温湿度计自校规程

1.目的 确保公司使用的温湿度计的误差在规定范围内,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温湿度计的校准。 3.校准用基准设备 标准数显温湿度表 4.环境条件 4.1温度要求:20±5℃ 4.2湿度要求:不超过80%RH 4.3恒温时间:1小时 5.校准步骤 5.1外观:目测外观是否破损,功能件是否齐全、有效。 5.2将恒温恒湿设备按操作规程正常开机。 5.3将恒温恒湿设备的温度分别设定成10℃、20℃、30℃、40℃四个点,湿度分别设定为50%RH、60%RH、70%RH三个点,各定温1小时。 5.4用被校准的温湿度计与恒温恒湿设备,标准数显温度计上显示的温度进行比较。 6.判定依据 用被校准的温湿度计与标准件相对比,温度示差在±5℃,湿度示差在8%RH内可判定为合格。 7.校准周期 一年校准一次 8.相关记录

设备自校记录表 温度计自校规程 1.目的 对温度计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范围 适用于测量溶液温度所使用的水银温度计。 3.校准用基准设备 3.1外校合格的数显温度表(精度0.1℃) 3.2 透明容器盛 3.3 冰、水 4.环境条件 室温 5.校准步骤 5.1检查玻璃体是否破裂及刻度是否清晰,否则更换。 5.2用一透明容器盛装适量自然溶解的冰水混合物。 5.3把温度计有水银液体的一端放进冰水混合物中,然后观察水银柱的变化情况。 5.4待水银柱变化稳定,再对照温度计刻度是否在0℃的位置,记录读数。 5.5第一次测量完成后,取出温度计,待水银柱回到自然的位置后,重新第二次测量,这样连续测量三次,得出结果再取平均值,记录在《设备自校记录表》内,允许误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