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地区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定.doc

滨海地区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定.doc
滨海地区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定.doc

滨海地区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定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并参照《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74-2008和《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2008的相关规定,对滨海地区的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作如下规定:

1.海岸环境:距海岸的距离为100m 以内,海平面15m高度以下的陆上室外环境;其环

境类别为:三b。

2.海风环境:距海岸的距离为100m 以内,海平面15m高度以上的陆上室外环境;距海

岸的距离为100~300m 以内的陆上室外环境;其环境类别为:三a。

3.地下水、土氯化物环境:(水土中的氯离子高低划分按《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

GB/T5074-2008 P22,6.2.4附注规定)

3.1.水中氯离子浓度低于100mg/L,土中氯离子浓度低于150mg/kg,其对混凝土中的钢

筋腐蚀等级为微腐蚀,环境类别可参照:二b;

3.2.水中氯离子浓度较低100~500mg/L,土中氯离子浓度较低150~750mg/kg,其对混

凝土中的钢筋腐蚀等级为弱腐蚀,环境类别为:三a;

3.3.水中氯离子浓度较高500~5000mg/L,土中氯离子浓度较高750~7500mg/kg,其对

混凝土中的钢筋腐蚀等级为中腐蚀,环境类别为:三b。

3.4.水土中的氯离子对混凝土中的钢筋腐蚀等级还可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2001(2009版)规定采用。

4.结构混凝土材料的耐久性基本要求:

注:采用引气剂时,可采用括号内参数

5.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mm):

注:三b类环境中混凝土中掺用钢筋阻锈剂、有可靠的防护措施时可按三a类环境取用

6.混凝土结构及构件在三类环境中尚应采取防腐蚀附加措施:

6.1措施A:混凝土中掺用内掺型钢筋阻锈剂(不得采用亚盐酸类的阻锈剂)(钢筋阻锈剂

应用技术规程JGJT 192-2009);

6.2措施B:采用矿物掺和料混凝土;

6.3措施C:提高混凝土抗渗等级不低于P8,混凝土中掺用引气剂、抗渗剂等添加剂;6.4措施D:混凝土表面涂刷防腐面层或涂层,可选用做法详第11条款。

6.5采取可靠的防排水措施(主要由建施图构造)。

7.采用膨胀剂、钢筋阻锈剂、矿物掺和料及其他混合使用防腐剂时,应事先测定添加

剂之间的相容性。

8.应根据混凝土结构部位和所处环境类别采取一种或多种防护措施,其防腐蚀附加措

施组合规定如表:

注: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能满足第4条款基本要求时,可同时采用加括号的附加防腐措施补偿9.预应力管桩基础在氯化物腐蚀环境中(三类环境)除应满足前述各项要求外,尚应执

行以下设计规定:

9.1应用在三类环境中的预应力管桩的钢筋的内外保护层厚度均不应小于40mm,预应力

钢筋直径不应小于9mm,桩尖采用封口型;不应选用A型桩和直径300管桩;

9.2在氯离子中腐蚀环境下(三b类环境),管桩混凝土应掺加钢筋阻锈剂和矿物掺和料;

管桩混凝土的抗渗等级不应低于P10;

9.3应尽量采用单节管桩,减少接头数量;管桩的桩身应合缝且端头不得漏浆;

9.4位于中腐蚀土中(三b类环境)的管桩接头,接桩钢零部件应涂防腐耐磨涂层(快干型

环氧沥青等)应增加焊缝厚度,焊缝坡口应焊满封闭,其防腐裕量不应少于2mm;

9.5成桩孔底应灌注高度2.0m的C30细石混凝土;

9.6当承台埋深小于2.5m时,桩身2.5m以上的部位可在管桩表面涂刷防腐蚀涂层(环氧

沥青或聚氨酯沥青等,厚度≥300μm)。

10.混凝土灌注桩在氯化物腐蚀环境中除应满足前述第1~7条款各项要求外,尚应执行

以下设计规定:

10.1在氯化物腐蚀等级为微腐蚀时,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

10.2在氯化物三类环境中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5,混凝土应掺加钢筋阻锈剂

和矿物掺和料,混凝土的抗渗等级不应低于P8,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5mm;

11.地下结构(包括承台、基础梁等)在氯化物腐蚀环境中应优先选择高性能(密实性能好、

抗渗性能高)的耐腐蚀的混凝土,当采用防腐面层或涂层时,可按下表所列的防护措施选用:

注:1.可根据腐蚀性介质的性质和作用程度及构件的重要性选用相应环境类别中多项防护措施中的一种;

2.基础素混凝土垫层在三类环境中采用C20混凝土,厚100mm。

12.地下结构(包括承台、基础梁、灌注桩等)在腐蚀环境中(三类环境)的纵向受力主筋

直径不应小于16mm。

13.地面以下处在腐蚀环境中砖砌体不得采用灰砂砖,应采用MU10水泥砖, M10水泥砂

浆砌筑,先用1:2水泥砂浆抹面,再外抹5mm聚合物水泥砂浆防护。

14.地面以上处在在氯化物三类环境中的建筑外墙局部采用实心砖砌筑时,不得采用灰

砂砖,应采用MU10水泥砖砌筑。

15.上部混凝土结构凡室外空调板、装饰挑板、阳台、檐口板等裸露表面皆应加抹5mm

聚合物水泥砂浆防护。

16.混凝土结构外露的钢制预埋件、连接件的防腐可采取如下措施之一:

16.1采用防腐涂层,涂层厚度300μm;

16.2采用树脂或聚合物砂浆抹面,厚10mm;

16.3采用树脂玻璃鳞片胶泥罩面,厚度2mm。

17.室外钢制结构或构件表面应刷防腐蚀涂层,涂层厚度300μm。

18.在规定的使用年限内业主应按规定的功能正常使用并定期检查、维护或维修,发现

结构有耐久性缺陷时,应及时处理。

案例一:三层住宅,采用天然地基,钢筋砼独立基础;地下水土中含氯盐,氯离子对砼为弱腐蚀,对砼中的钢筋为中腐蚀(三b类环境)。讨论地下基础的耐久性设计

方案。

方案一:基础部分混凝土应采用C40混凝土并掺加钢筋阻锈剂,不再采取其他防腐附加措施。(按规范最低要求)

方案二:基础部分混凝土应采用C35矿物掺和料抗渗(P8)混凝土并掺加钢筋阻锈剂,可不再采取其他防腐附加措施。(替代方案)

方案三:基础部分混凝土应采用C30矿物掺和料抗渗(P8)混凝土并掺加钢筋阻锈剂,还应增设防腐面层。

方案四:基础部分混凝土应采用C30矿物掺和料抗渗(P8)混凝土并掺加钢筋阻锈剂,不再采取其他防腐附加措施。

案例二:三层住宅,采用天然地基,钢筋砼独立基础;地下水土中含氯盐,氯离子对砼为弱腐蚀,对砼中的钢筋为弱腐蚀(三a类环境)。讨论地下基础的耐久性设计

方案。

方案一:基础部分混凝土应采用C35混凝土并掺加钢筋阻锈剂,不再采取其他防腐附加措施。(按规范最低要求)

方案二:基础部分混凝土应采用C30矿物掺和料抗渗(P8)混凝土并掺加钢筋阻锈剂,不再采取其他防腐附加措施。(可替代方案)

方案三:基础部分混凝土应采用C30抗渗(P8)混凝土并掺加钢筋阻锈剂,还应增设防腐面层。

方案四:基础部分混凝土应采用C30抗渗(P8)混凝土并掺加钢筋阻锈剂,不再采取其他防腐附加措施。

案例三:三层住宅,坐落于距海岸50m处,讨论地上结构的耐久性设计方案。

方案一:建筑的上部结构的室外部分或构件外表面处于海岸环境,属于三b类环境类别;

上部结构混凝土应采用C30混凝土并掺加钢筋阻锈剂,建筑外表面外抹5mm聚合

物水泥砂浆防护,地面以下柱根外表面外抹10mm聚合物水泥砂浆防护。(拟采

用方案)

方案二:建筑的上部结构的室外部分或构件外表面处于海岸环境,属于三b类环境类别;

上部结构混凝土应采用C25混凝土并掺加钢筋阻锈剂,建筑外表面外抹5mm聚合

物水泥砂浆防护,地面以下柱根外表面外抹10mm聚合物水泥砂浆防护。

案例四:三层住宅,坐落于距海岸250m处,讨论地上结构的耐久性设计方案。

方案一:建筑的上部结构的室外部分或构件外表面处于海岸环境,属于三a类环境类别;

上部结构混凝土应采用C30混凝土并掺加钢筋阻锈剂,建筑外表面外抹5mm聚合

物水泥砂浆防护。(拟采用方案)

方案二:建筑的上部结构的室外部分或构件外表面处于海岸环境,属于三b类环境类别;

上部结构混凝土应采用C25混凝土并掺加钢筋阻锈剂,建筑外表面外抹5mm聚合

物水泥砂浆防护。

案例五:高层住宅,下设地下室,灌注桩基础;地下水土中含氯盐,氯离子对砼为弱腐蚀,对砼中的钢筋为中腐蚀。讨论地下基础的耐久性设计方案。

方案一:地下结构(基础承台、底板结构、挡土侧墙、顶板结构)混凝土应采用C40抗渗(P8)混凝土并掺加钢筋阻锈剂,可不再采取其他防腐附加措施。(按规范

最低要求)

方案二:地下结构混凝土可采用C35矿物掺和料抗渗(P8)混凝土并掺加钢筋阻锈剂,不再采取其他防腐附加措施。(可替代方案)

案例六:高层住宅,坐落于距海岸50m处,底层架空;讨论地上结构的耐久性设计方案。方案一:建筑的上部结构距海平面15m高度以下的室外部分或构件外表面处于海岸环境,属于三b类环境类别;距海平面15m高度以上的室外部分或构件外表面处于海风

环境,属于三a类环境类别;

上部结构距海平面15m高度以下的室外部分或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应不低于

C40,混凝土中掺加钢筋阻锈剂,建筑外表面外抹5mm聚合物水泥砂浆防护;

上部结构距海平面15m高度以上的室外部分或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应不低于

C30,混凝土中掺加钢筋阻锈剂,建筑外表面外抹5mm聚合物水泥砂浆防护。方案二:上部结构距海平面15m高度以下的底部架空层(包括架空层顶板)混凝土强度等级应不低于C40,抗渗(P8)混凝土中掺加钢筋阻锈剂,建筑外表面外抹5mm

基于耐久性的建筑工程结构设计分析

基于耐久性的建筑工程结构设计分析 发表时间:2016-12-01T17:13:17.893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第35期作者:卢俊坤 [导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建筑行业也取得了很快发展,这对建筑的耐久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分析了建筑工程结构耐久性设计的重要性,针对目前建筑工程结构耐久性设计中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几点的建筑工程耐久性设计技术。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广东广州 510010 摘要: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建筑行业也取得了很快发展,这对建筑的耐久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分析了建筑工程结构耐久性设计的重要性,针对目前建筑工程结构耐久性设计中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几点的建筑工程耐久性设计技术。 关键词:建筑工程;耐久性;结构设计 建筑结构耐久性是现代建筑工程设计的重要内容,也是建筑安全设计的重点内容,建筑结构耐久性直接和建筑功能结构设计、工程材料以及环境等各方面因素密切相关。下面笔者主要基于耐久性的角度分析了建筑工程结构设计要点。 1.建筑工程结构耐久性设计的重要性 我国基础工程建设目前得到了飞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工程结构设计技术也有了很大提高。然而,一直以来建筑结构耐久性设计都是其中的重难点内容。当前主要的建筑结构形式是混凝土结构,而且多数人认为混凝土是稳定性、耐久性比较好的建筑材料,然而通过相关的研究显示,混凝土建筑结构在相应的应用环境下极易出现早期失效现象,甚至有的建筑结构应用20-30年后就容易出现稳定性急速下降的现象。近年来很多建筑安全事故都是由于建筑结构早期失效导致的,因此现代建筑工程设计中应该充分重视建筑结构耐久性设计,不断提高建筑结构耐久性设计水平。 2.目前建筑工程结构耐久性设计中的主要问题 现阶段建筑结构耐久性设计的时候,由于没有全面、深入的认识,在实际设计工作中常常会通过经验式方法来补强结构,并没有建立一种系统性的耐久性设计体系,这样很容易导致耐久性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出现以下几点问题:①建筑结构耐久性设计制度、设计规范以及设计标准等有待进一步完善,尚未形成一个可靠、完善、全面的技术体系,虽然针对抗氧离子、混凝土配合比以及结构保护层厚度等容易实现的指标提出了相应要求,然而并未系统性分析混凝土碳化以及钢筋锈蚀等情况。②影响耐久性的相关因素并未得到全面分析,进行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并未强调实际的工艺问题以及结构设计细节的影响。③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并没有全面、正确的认识耐久性设计,这样会导致构件截面厚度相对较小、保护层厚度不足、混凝土强度等级降低以及钢筋直径偏小等诸多问题,这样会对建筑工程结构的稳定性、耐久性造成很大的影响。 3.建筑工程结构耐久性设计技术要点 3.1混凝土耐久性的设计及原则 在混凝土结构应用中,其周围的环境能明显的致使混凝土的结构材料的性能发生变化,并且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而劣化,所以混凝土的结构耐久性设计是其结构设计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在进行混凝土耐久性设计方面,设计人员首先要明确这个结构耐久性的目标是什么,也就是预期设计中的使用寿命是多少,然后要清楚耐久性的失效标准是什么。关于结构的预期设计使用寿命情况,我国新修订的《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已经明确把结构设计的使用年限划分为4 类(见表1)。 表1 设计使用年限分类 3.2防冻融设计 根据相关研究表明,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有早期破坏问题主要是由于冻融循环应力所致,这也是评价和衡量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耐久性的重要指标之一。混凝土实现水化硬结后,混凝土的内部会出现很多毛细孔,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添加的水量往往会多于水泥水化所需水量,从而增强混凝土的和易性。混凝土毛细孔中残留的水处于低温环境中会快速结冰,而且当温度反复、持续变化的时候会使毛细孔中的水分发生体积上的变化,进而破坏混凝土内部毛细孔体积,进而破坏整个混凝土结构。因此,为了有效控制混凝土循环冻融作用,一定要采用相应的混凝土结构设计措施,从而有效增强建筑结构的耐久性。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选择合理的水泥品种,从而有效提高混凝土抗冻融性能,混凝土适用于0℃左右的低温环境下,比如盐水泥、早强硅酸盐水泥等可以充分、合理的利用自身早期化热强度高、水化热比较大等特点尽可能减少混凝土毛细孔内残留水分。而且制作混凝土的过程中可以将水灰比适当降低,进而加大水泥比重,提高混凝土化热量。 3.3建筑功能结构耐久性设计技术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建筑使用功能结构设计会对整体建筑结构稳定性造成很大影响,因此建筑结构设计的时候,为了有效提高建筑结构耐久性,非常有必要进行科学、合理的功能结构设计。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的时候应该做出以下工作: ①科学合理地设置水分侵袭结构。比如防结露、防潮、放水等技术构造,主要是指室内外高差台阶、防水层、踢脚、檐口、腰线、天沟、室内外高差台阶、雨水口、地漏、防潮层以及雨水口等,确保建筑结构都可以处在一种相对干燥的环境。②防止高温、低温的建筑结构措施设置。比如,防火墙、屋面隔热层、墙体保温层以及防火区等技术都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建筑结构的耐久性。③有效控制建筑结构裂缝节点构造以及变形缝。具体包括墙体连接位置结构、沉降缝、温度缝以及防震缝等。 3.4钢筋防锈蚀设计 一旦建筑混凝土出现硬化后很容易生成氢氧化钙,这种物质带有碱性性质,这样会导致混凝土孔隙残留水分也带有强碱性质,而且钢

建筑结构设计不规则性问题的分析 董良

建筑结构设计不规则性问题的分析董良 发表时间:2018-06-15T09:59:12.43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期作者:董良[导读] 建筑结构不规则性就是指在建筑工程之中,由于受到平面布局、水平或者垂直受力影响。 山东文孚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伴随着我国现代化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同时其结构空间也得到不断进步,然而在对建筑结构进行设计过程中,不仅只是简单的进行对称的设计,已经开始进行不规则结构设计,针对不规则设计而言,在很多方法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并且对建筑结构也存在不良影响。对此在本文中笔者将从建筑结构设计不规则性分类出发,从而提出以下解决建筑结构设计不规则性问题措施,希望能够满足建筑结构稳定性要 求。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不规则性;问题 建筑结构不规则性就是指在建筑工程之中,由于受到平面布局、水平或者垂直受力影响,从而导致建筑结构不规则,这对于建筑结构质量或者稳定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在今后的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建筑结构设计不规则性问题研究,从而为建筑企业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稳固发展。 1 建筑结构设计不规则性分类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对于建筑结构的不规则性问题必须采取合理的计算方法以及计算参数,不断优化设计方案,同时加大对于建筑结构的重点部位以及薄弱部位的分析,从而保证不规则结构设计具有合理性,最大程度的提高不规则建筑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 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所表现出的不规则性主要分为两种,即平面结构不规则与竖向结构不规则,首先平面结合不规则是最常见的一种建筑结构设计不规则表现,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不规则扭转,在对不规则扭转进行判断时,设计者可以从建筑物的弹性水平位移进行判断。②不规则凹凸,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设计者可以从建筑物的投影方向以及投影尺寸去进行对凹凸值进行判断,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建筑结构中凹进去的一侧不能小于30%,这样可以防止建筑出现变形。③局部楼板不连续性,关于不连续判断可以从建筑物结构的平面刚度变化或者楼面面积出发。其次是竖向结构不规则,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不规则倾向刚度,在设计过程中要求不规则设计刚度值要小于70%,并且建筑物本身与周边建筑物的平均刚度值控制在80%以内。②竖向抗侧力构建不连续性,建筑物的竖向结构,抗侧力构建应该注重从水平方向到垂直方向的传递。③楼层承载能力不均匀,这要求设计人员楼层受力程度应该低于80%。④楼层质量不均匀性,也就是和下一层相比,应该高出上一层的1.5倍。 2 解决建筑结构设计不规则性问题措施 2.1 减少偏心距 有数据显示建筑结构之所以会出现扭转与建筑物偏心距有着绝对的关系,并且两种之间呈线性函数关系,因此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为了防止出现扭转现象,提升建筑物结构设计规则性,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就必须要不断的减少偏心距,这样才能通过线性函数调节,从而使整体的建筑结构更加的平均分布,而减少偏心距的方法有很多种,如通过详细的数据计算,从而对主体结构以及平面空间分布进行调整,并且在设计图纸之中,将建筑结构的重量核心与刚度中心位置进行标注,除此之外,在进行偏心距调节时,还可以采用数据分析的方式,从而对建筑结构刚度进行重新分布,这样可以对核心较远的抗侧力进行调整。 2.2 提高建筑结构抗扭承载力 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会受到很多的因素影响,这些因素造成了建筑结构的不规则性转变,因此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提高建筑结构抗扭承载力就显得越发重要[2]。对此美国IBC规范曾经做出一个这样的调查,其发现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每增加一个计算扭矩,地震扭矩也就是质心与刚心不重合时,就会与附加扭矩等比例放大,并且当位移小于等于1.2时,放大系数就会等于1,而当位移大于1.2时,位移系数也会大于1,由此可以看出,在附加扭矩不断增大的过程中,抗承载能力也会不断增加,而这会增加偏心距,而通过上述文章介绍也可以发现,偏心距是导致建筑结构设计不规则的主要原因,因此提高建筑结构抗扭承载力,是可以解决建筑结构设计不规则性问题的有效措施。 2.3 提高建筑物抗震性能 在进行建筑物结构设计时,可以分为主体设计与基础设计两个部分,其中主体设计是建筑结构设计的重点内容,而在进行建筑物主体设计时,绝对不能忽视建筑物边缘构件的设计内容,因此从某个角度分析,建筑结构边缘设计对于建筑结构物的整体质量具有绝对的影响,而通过以往的相关研究中发现,建筑结构抗剪性设计有利于提升建筑边缘结构性能,尤其是当建筑物长期处于非弹性阶段时,当受到地震或者外力作用时,易出现一些偏心问题,从而导致建筑结构出现不规则性,因此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能够提升抗震性能,强化建筑物边缘结构设计的抗剪强度,这可以从本质上提升建筑物的抗外力作用,从而发挥出建筑物的弹性作用,满足建筑物规则性要求[3]。 2.4 提高建筑抗侧刚度 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提高建筑物的抗侧刚度是有助于解决建筑物结构设计不规则性问题的,并且通过以往的数据调查研究发现,当建筑物主体结构出现扭转效应时,会与自我震动周期出现一个平方值函数关系,利用这种比例关系进行建筑结构设计可以减低建筑结构自我诊断周期,并且消除主体结构的扭转效应,为此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应该采用科学的计算调整方法,从而对墙体长度与墙体厚度进行调节,进而使建筑结构刚度远离中心墙体,并且采取边缘装置柱梁的方式,从而对主体结构震动周期进行调整,这样有利于建筑结构刚度值的提升,从而实现改善扭转刚度的目的。 3 总结 在经济建设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建筑行业迅速崛起,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建筑结构设计要求也在不断的提升,而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不规则设计现象,这也为建筑结构设计增添了难度,因此为了能够更好的满足建筑结构合理设计要求,设计人员必须要加大建筑结构设计不规则性问题分析研究,从而不断的提高建筑结构设计的质量,满足建筑结构设计的需求,从而实现建筑结构设计工作的顺利完成,促进建筑行业长远发展。

提高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技术措施

提高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技术措施 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寿命要求一般为40~50年,有的要求上百年。而现实中,处于腐蚀环境中的混凝土远远达不到设计寿命要求,有的在15~20年就出现了钢筋锈蚀破坏,甚至不足五年就开始修复。此方面的花费是惊人的,已经是一个重大经济问题。因此,提高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提高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措施主要包括两大类:基本措施和补充措施。基本措施的基本内容是:通过仔细设计与施工,最大限度地提高混凝土本身的耐久性,在使用中保持低渗透性,以限制环境侵蚀介质渗透混凝土,从而预防钢筋锈蚀。 ①最大限度地改善混凝土本身性能,是提高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许多措施中最经济合理的。 (1)结构采用耐久性设计。 (2)提高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和质量。 (3)采用高性能混凝土。 ②补充措施是指:环境侵蚀作用特别严重时,或设计、施工不当,单靠上述基本措施还不能保护混凝土结构必要的耐久性时,需要另外增加的其他防护措施。有以下几方面: (1)采用耐腐蚀钢筋。 (2)对混凝土进行表面处理。 (3)混凝土中掺加阻锈剂。 (4)电化学保护

结构设计 1、结构选型和细部设计 频繁地干温交替会加剧钢筋锈蚀,所以在结构选型和细部设计时,应昼限制混凝土表面、接缝和密封处积水,加强排水,尽量减少受潮和溅湿的表面积。 由于环境侵蚀介质在构件棱角或突出部分可以同时从多方面侵入混凝土,而凹入部分易积存侵蚀介质、应力异常,因此从提高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角度出发,混凝土构件选型应力戒单薄、复杂和多棱角。预计腐蚀破坏严重的构件应便于检测、维护和更换。 2、控制裂缝 不可控制的裂缝包括混凝土塑性收缩、沉降或过载造成的裂缝,常为较宽的裂缝,应针对成因采取措施预防开裂,即使难以预料也应加以引导,使其发生于次要部位或便于处理的位置。 可控制裂缝是靠传统的结构设计知识,按结构几何尺寸与荷载可以合理预防和控制的裂缝。 七、提高海工混凝土耐久性的技术措施 国内外相关科研成果和长期工程实践调研显示,当前较为成熟的提高海洋钢筋混凝土工程耐久性的主要技术措施有: (1)高性能海工混凝土 其技术途径是采用优质混凝土矿物掺和料和新型高效减水剂复合,配以与之相适应的水泥和级配良好的粗细骨料,形成低水胶比,低缺陷,高密实、高耐久的混凝土材料。高性能海工混凝土较高的抗

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的优化措施

试论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的优化措施摘要: 现如今,现代化建设普遍应用于城市建设中,这推动了我国高层建筑发展前进的步伐,由于人们对建筑施工的要求不断提高,使得建筑技术将面临更高的挑战。因此,从建筑工程结构设计方面入手,进行改进,从而扩大建筑工程的发挥空间。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的优化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优化措施 abstract: nowadays, modernization is generally applied to the city construction, this drives forward the country’s high building development progress, as people have the requirement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 continues to improv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that could face higher challenge. therefore, from building engineering structure design aspects, to improve and expand th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play space.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structure design of the measures are discussed. keywords: building engineering; structure design; optimization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b48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市高层建筑的高度在不断的进行增加,这就使得高层建筑向

建筑结构设计问答与分析

1、等效荷载 利用荷载效应相等的原则将复杂荷载等效为均布荷载。针对不同的效应会等效出不同的均布荷载,过分追求计算结果的精度意义不大。实际中主要是确定最不利的荷载效应。根据实际设计要求,效应包括内力(剪力、弯矩)和变形(挠度、裂缝)。计算中等效的结果与结构的跨度直接相关,因此等效的结果的应用位置需注意。相同的复杂荷载对于不同的效应会等效出不同的等效荷载,因此不同的结构构件计算时此效应不能通用。另外计算的等效荷载还与结构的边界条件有直接关系。等效荷载只是一种假象荷载,不能追求等效的精度,以满足结构的计算精度要求为宜。 2、汽车荷载 汽车轮压的等效荷载大小与结构的跨度成反比。规范中的汽车等效荷载为直接作用的楼板的荷载,另外考虑了汽车荷载的动力系数。汽车荷载的动力系数与楼板的覆土厚度直接相关,当结构的覆土厚度大于时,结构的动力系数取。计算梁柱时要考虑活荷载的折减系数。 3、消防车等效荷载计算 (1)、等效荷载的大小与板跨(非柱网)的大小有直接关系。 (2)、等效荷载的大小与覆土厚度有直接关系。 (3)、消防车的作业区域应该是消防车能够到达的任何区域。对消防车经 常出现的场所(主要消防通道、消防中心),消防车荷载是一种出现频率很高的荷载,此时应该考虑构件的裂缝和挠度,对消防车不经常出现的住宅小区,可不考虑消防车对构件裂缝和挠度的影响。但要是但考虑经常出现的车辆荷载的影响(一般控制首层地面活荷载不小于5KN/m2)。 (4)、地下是外墙的计算中,《全国民用建筑设计技术措施》中规定:地下 室外墙计算时,室外地面荷载取值不小于10kN/m2,汽车通道还应考虑汽车荷载的影响。 4、抗震设防类别 商业建筑《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规定:人流密集的大型的多层商场抗震分类标准应划为重点设防类。其中人流密集和大型的解释为一个区段人流5000人换算成建筑面积17000m2或营业面积7000m2以上的商业建筑。 这里的一个区段考察的是人员的聚集程度,与建筑的功能区分和区段的出口有关,与结构的分缝没有直接关系。高层建筑中,结构单元内经常使用的人数超过8000人,抗震分类标准应划为重点设防类。这里的结构单元也不是以结构缝作为划分,还是应该以建筑功能和区段划分作为依据。 5、地震动参数 多遇地震参数应根据场地安全评价报告和《抗震规范》合理取用,并不应该小于规范数值,设防烈度和罕遇地震参数应该参考规范数值。一个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是基本固定不变的,而抗震设防的分类标准时可以调整的。根据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场地类别和结构的设防类别确定结构的抗震措施和抗震构造措施。抗震措施是除地震作用计算和抗力计算以外的所

关于加强建筑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若干规定(试行)

南京市建筑工程局文件 宁建工字〔2007〕32号 关于印发《关于加强建筑结构工程施工质量 管理的若干规定(试行)》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现将《关于加强建筑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若干规定(试行)》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南京市建筑工程局 二00七年三月六日 抄报:省建设厅、省建管局 抄送:市建委 关于加强建筑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若干规定(试行)第一条为加强我市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提高建筑结构工程施工质量,依据《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相关强制性标准,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建筑结构工程是指房屋建筑工程的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幕墙等涉及结构安全的部分。 第三条本市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结构工程施工及质量管理除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外,应执行本规定。 第四条南京市建筑工程局负责本市建筑结构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南京市建筑安装工程质量监督站和各郊区、县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负责所监督范围内的建筑结构工程的质量监督工作。 第五条建设单位应配备专业配套的项目管理班子(或委托项目管理公司),项目负责人应经法人任命,并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 第六条施工单位的项目经理、项目部主要质量管理人员及项目监理机构的总监理工程师、专业监理工程师应是本单位职工(与本单位有合法的人事、工资关系,除退休人员外还应有社会保险关系),项目经理、总监理工程师应经法人任命。 第七条一个项目经理在同一时间段内只能承担一个项目的建筑结构工程施工。每一个工程项目配备至少一名专职质量检查员,30层以上(含30层)或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大型公共建筑等应配备设备安装的专职质量检查员。 一个总监理工程师在同一时间段内只能承担一个项目的建筑结构工程监理工作。特殊情况确需同时承担2个项目且经建设单位同意的,应设立总监代表,总监代表应与总监的资格相符。 第八条项目监理机构的监理人员应专业配套。人员数量和资格应符合以下要求: (一)监理员的配备数量应不少于监理工程师配备数量的1.5倍。 (二)监理工程师(指国家注册或省建设厅发证的监理工程师,含总监和总监代表)的配备数量。 1、建筑结构施工阶段,每个项目不少于2名(3000m2以下的单体工程,不少于1名); 2、桩基施工阶段,桩基设备在6台以上的,每增加6台设备增加1名,不足6台的按6台计;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41864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主要修订内容 1.完善规范的完整性,从以构件计算为主适当扩展到整体结构的设计,补充结构抗倒塌设计的原则,增强结构的整体稳固性。 2. 完善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内容,增加以构件分项系数进行应力设计等内容。 3. 钢筋混凝土构件按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计算裂缝宽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钢筋混凝土构件按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计算裂缝宽度,预应力构件稍放松;调整了裂缝宽度计算中的构件受力特征系数取值。 4.增加楼盖舒适度要求,规定了楼板竖向自振频率的限制。 5. 完善耐久性设计方法,除环境条件外,提出环境作用等级概念。 6. 增加了既有结构设计的基本规定。增加了既有结构设计的基本规定。 7. 淘汰低强钢筋,纳入高强、高性能钢筋;提出钢筋延性(极限应变)的要求。 8. 补充并筋(钢筋束)的配筋形式及相关规定。 9. 结构分析内容适当得到扩展,提出非荷载效应分析原则。 10. 对结构侧移二阶效应,提出有限元分析及增大系数的简化方法。 11. 完善了连续梁、连续板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进行内力调幅的设计方法。 12. 补充、完善材料本构关系及混凝土多轴强度准则的内容。 13. 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任意截面”移至正文,“简化计算”移至附录。 14. 截面设计中完善了构件自身挠曲影响的相关规定。 15. 修改了受弯构件的斜截面的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 16. 改进了双向受剪承载力计算的相关规定。 17. 补充在拉、弯、剪、扭作用下的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框架柱设计的相关规定。 18. 修改了受冲切承载力计算公式。 19. 补充了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疲劳验算的相关公式。 20. 增加按开裂换算截面计算在荷载效应准永久或标准组合下的截面应力。 21. 宽度大于0.2mm 的开裂截面,增加按应力限制钢筋间距的要求。 22. 挠度计算中增加按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时长期刚度的计算公式。 23. 增加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刚度、裂缝计算方法。 24. 考虑耐久性影响适当调整了钢筋保护层厚度的规定,一股情况下稍增,恶劣环境下大幅度增加。 25. 提出钢筋锚固长度修正系数,考虑厚保护层、机械锚固等方式控制锚固长度。 26. 框架柱修改为按配筋特征值及绝对值双控钢筋的最小配筋率,稍有提高。 27. 大截面构件的最小配筋适当降低。 28. 增加了板柱结构及现浇空心楼板的构造要求。 29. 在梁柱节点中引入钢筋机械锚固的形式。 30. 补充了多层房屋结构墙体配筋构造的基本要求。 31. 补充了二阶段成形的竖向叠合式受压构件(柱、墙)的设计原则及构造要求。 32. 完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原则以及装配式楼板、粱、柱、墙的构造要求。 33. 提出了预制自承重构件的设计原则;增补了内埋式吊具及吊装孔有关要求。 34. 补充、完善了各种预应力锚固端的配筋构造要求。 35. 调整了预应力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及新材料、新工艺预应力损失数值计算。 36. 调整先张法布筋及端部构造,后张法布筋及孔道布置的构造要求。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标准CCES 01-2004 混凝土结构 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 Guide to Durability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Reinforced Structures 2004年1月

前言 鉴于工程安全性与耐久性对我国当前大规模土建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学部于2000年提出了一个名为“工程结构安全性与耐久性研究”的咨询项目,旨在联络国内专家,就我国土木和建筑工程结构安全性与耐久性的现状与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探讨,并为政府部门提供技术政策方面的建议。考虑到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问题最为突出,而现行的设计与施工规范在许多方面又不能保证工程的耐久性需要,所以项目组决定联系各方专家,组织成立编审组,着手编写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的指导性技术文件,供工程设计、施工与管理人员使用。与此同时,国家建设部建筑业司和科技司也委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与清华大学土木系就建筑物耐久性与使用年限的课题进行研究。这份《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就是依托上述项目和课题,在国内众多专家的共同参与下编审完成的。环境作用下的混凝土结构劣化机理非常复杂,许多方面还认识不清,而且耐久性问题又具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与不确知性。在这种情况下,提出指南这样的指导性技术文件,可能更便于设计、施工人员能够结合工程的具体特点使用。《指南》的初稿、讨论稿和送审稿曾分别在2001年、2002年两次学术会议上和在会后广泛征求过意见并经多次修改。由于时间和认识上的限制,不足之处,有待今后定期补充。 2003年6月,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报请国家建设部组织领导小组和专家组对指南送审稿进行审查和鉴定,并获得通过;经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研究认定,本指南作为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技术标准。 本指南将每年做局部修订补充,并发布于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53521199.html,)。 对指南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请将意见和建议寄:清华大学土木系结构工程实验室(邮编100084,电子信箱Jiegou@https://www.360docs.net/doc/53521199.html,)转有关编写人。 指南编审组 2003年

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的基础设计分析

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的基础设计分析 摘要:本文介绍了基础设计的重要性及原则,论述了建筑结构基础设计应注意 的问题,分析了建筑结构基础设计中常采用的形式及相关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结构设计;基础设计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也得到了充分发展,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 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筑行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成 为建筑行业发展道路上至关重要的一个问题,在对房屋建筑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建筑工程结 构设计是否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直接影响着房屋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直接关系着人民群众 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在房屋建设基础设计过程中,必须确保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一、基础设计概述 1、重要性。对建筑工程结构设计来说,承担着整体结构质量的责任,其结构主要是指整 体的建筑结构及建筑的种类户型,对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的重要目的是保障整体建筑结构的安 全合理与可靠性,在保证其基本使用功能外,还要延长它的使用年限,发挥其经济与实用性。基础设计在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起到重要作用,同时它又对建筑结构质量也起到重要作用, 因此研究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基础设计内容具有重要的意义。 2、原则。建筑工程的基础设计,应综合分析考虑建筑场地的地质状况、上部结构的类型、施工条件、使用要求,确保建筑物不致发生过量沉降或倾斜,满足建筑物正常使用要求,尽 量避开不利地形。同时,应注意与相邻建筑的相互影响,了解邻近构筑物及各项设施的位置 和标高,确保施工安全。建筑工程首先应选择有利(稳定基岩、坚硬土、开阔、平坦、密实、均匀的中硬土等)的场地,避开对抗震不利的地段;当条件不允许避开不利的地段时,应采 取可靠措施,使其不致由于地基失稳而被破坏,或者产生过量下沉或倾斜。 二、建筑结构基础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1、应考虑各种因素对地基和基础设计的影响。设计人员在对建筑工程的基础进行设计时,需要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确保基础设计的科学性 和合理性。为更好的进行地基的设计,对施工现场的地质情况进行必要的勘察非常重要,对 施工企业来说,施工地点的地址情况将直接影响到施工是否能顺利进行,部分施工企业在施 工前对施工地点的地质情况不会进行勘察,或进行勘察也不会进行详细的勘察,只按照建设 单位的表面测量和参照附近建筑物的设计资料来进行施工结构的设计。为更好的进行施工, 施工的设计人员必须保障地基和基础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而且还要确保设计方案的安全性。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前,要对施工地点的地质情况进行勘察,同时对勘察的报告进行详 细的研究,并在考虑各种原因后,对施工的地基和基础进行施工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时, 若施工的土层是软土地基,运用换土垫层的方法来处理,应在地质勘查的基础上,了解土层 构造及软土层的厚度,在此基础上计算垫土厚度,使垫层的宽度与厚度符合安全性和经济性 的双重要求;需要注意垫土的选择,一般选择硬度、强度较好的沙砾,保证垫土层的稳定性。建筑结构设计时,许多的设计人员只依据其自身的经验进行处置,并且部分设计人员对软土 地基的危害不是很理解,这将导致在建筑设计处理地基时,会采用错误的处理方式,从而使 建筑施工可能受到很大的伤害。在很多设计中,要对地基的承载能力进行良好的估计,这样 才能保障在施工中,地基能承载建筑压力,其承载能力与地基和基础设计息息相关。所以为 更好的进行建筑工程的施工,必须做好地基和基础方面的设计工作。 2、地震作用对基础选型的影响。建筑结构设计方案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抗震等级,当它 的抗震等级高于规定等级时,设计师应进行软件建模,对其整体结构进行严谨的考虑,并对 相关数据进行严谨的推算。当抗震等级小于规定等级时,设计师首先也要保证基础结构的设 计满足抗震性要求,同时保证其整体建筑设计过程中抗震等级满足对放低需求抗震等级,当 以上条件都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可以酌情考虑,不必使用软件建模进行预算和推理。这样抗 震建模推算的方式,可以降低人力财力的浪费,并能节约工程施工成本,有助于保障建筑的 经济效益。 三、建筑结构基础设计中常采用的形式 1、墙下条形基础设计形式。通常,大多数的建筑工程在进行基础结构设计时,都会采用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标准CCES 01-2004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 一、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 CCES 01-2004的2005年修订版,已于2005年10月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 2005年修订版说明 根据《指南》第一版(CCES 01-2004)使用过程中征集到的意见、建议以及近期获得的新的信息,这一修订版对原有条文作了局部的修改、补充和必要的订正,并以单印本的形式正式发行,取代原先刊载于文集《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与施工指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5月第一版)中的条文。与第一版相比,修订版增添了一些新的条文和附录,篇幅增加近40%。读者如欲继续使用指南第一版中的条文内容,请注意新的修订版中已作出的更改,后者可从以下网站查得: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https://www.360docs.net/doc/53521199.html, 2005年9月 二、 《指南》2005年修订版的主要修改内容 持有《指南》第一版的读者如欲继续使用或参考第一版的条文,请注意修订版中已作出的局部修改,其中与第一版有较大区别的,可下载修订版中的如下条文。至于修订版中的增加内容,可参阅新出版的指南,主要有:对于不同环境类别和作用等级下的混凝土原材料品种与用量的范围作了限定;对混凝土养护和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合格验收要求作了补充;新增了附录C(氯离子侵入混凝土过程的Fick模型)和附录D(后张预应力混凝土体系的耐久性要求)。 1 环境类别与环境作用等级 修订版对环境类别和环境作用等级有个别调整,相关条文如下,与之对应的第一版中条文为3.0.4条。

3.1.1 结构所处的环境按其对钢筋和混凝土材料的不同腐蚀作用机理分为5类(表3.1.1)。 表3.1.1 环境分类 类别 名称 Ⅰ Ⅱ Ⅲ Ⅳ Ⅴ Ⅴ1Ⅴ2Ⅴ3碳化引起钢筋锈蚀的一般环境 反复冻融引起混凝土冻蚀的环境 海水氯化物引起钢筋锈蚀的近海或海洋环境 除冰盐等其他氯化物引起钢筋锈蚀的环境 其他化学物质引起混凝土腐蚀的环境: 土中和水中的化学腐蚀环境 大气污染环境 盐结晶环境 注:氯化物环境(Ⅲ和Ⅳ)对混凝土材料也有一定腐蚀作用,但主要是引 起钢筋的严重锈蚀。反复冻融(Ⅱ)和其他化学介质(Ⅴ1、Ⅴ2、Ⅴ3) 对混凝土的冻蚀和腐蚀,也会间接促进钢筋锈蚀,有的并能直接引起 钢筋锈蚀,但主要是对混凝土的损伤和破坏。 3.1.2 环境作用按其对配筋(钢筋和预应力筋)混凝土结构侵蚀的严重程度分为6级(表3.1.2)。 表3.1.2 环境作用等级 作用等级 作用程度的定性描述 A B 可忽略 轻度

分析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及其应对措施

分析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及其应对措施 发表时间:2016-08-22T13:42:43.237Z 来源:《低碳地产》2015年第11期作者:谷峰云 [导读] 由于市场经济的高速运行,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信阳市水利勘测设计院 【摘要】由于市场经济的高速运行,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特别是在工程建筑工作中,针对相关建筑项目的结构设计问题也提出了更深层次的要求。建筑结构设计是一项繁重而又责任重大的工作,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安全、适用、经济和合理性。本文对建筑结构设计的方法进行了分析总结,并详细分析了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希望相关研究工作可为设计师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问题;应对措施 1.引言 近年来,社会不断发展前行,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生活环境也不断改善,建筑工程的规模也在不断攀升,人们对建筑结构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建筑的设计中,结构设计是一个关键的环节,也是一项复杂、全面并且系统的工作,需要加强对其的重视,认真分析结构设计中的问题,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保证结构设计的合理性,保证建筑的整体质量,同时,做到美观、经济和适用。但现阶段,在我国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特别是使用最多的框架结构建筑存在许多令人不满意的缺陷。此外,现代化的建筑结构设计理念较之前并没有较大的突破,工程人员只是单纯凭借单一的设计模式来建筑项目构建,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限制了建筑项目的设计质量。因此,分析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探讨其解决方案对保障建筑结构质量、安全等意义重大。 2.建筑结构设计 2.1建筑结构分类 建筑物有各种不同的使用功能要求,建筑结构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具有不同的划分形式。建筑结构的分类具体如下:(1)根据建筑物的层数,可以分为单层、多层、高层和超高层建筑;(2)依据建筑物的实际使用性能进行划分:工业建筑与民用建筑;(3)建筑物可以根据其结构形式进行划分:框架结构、排架结构、筒体结构、剪力墙结构等;(4)建筑物根据所使用的结构材料可以分为:砌体结构、木结构、钢结构、混凝土结构和混合结构等。 2.2建筑结构设计的原则 适用、安全、经济、美观、便于施工是进行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建筑物的设计应该从实际出发,在满足建筑物各项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必须综合运用有关技术知识,确保结构的坚固、安全。在进行建筑构造设计时,应该改变传统设计师浮夸的设计理念,力求做到建筑物符合用户的实际需求。此外,还要通过科学的设计方案,节省投资方的资金投入。同时,应该适当融合国内外的美学原理,使建筑物具有一定的观赏性。 2.3建筑结构设计 建筑结构是一个建筑物发挥其使用功能的基础,结构设计是建筑物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四个过程:方案设计→结构分析→构件设计→绘施工图。 3.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常见问题 3.1 建筑结构设计中地基设计存在的具体问题 在工程结构的建筑设计工作中,地基和基础的建筑构造通常是工程人员比较关注的工程建设问题,在此基础上由于地基构造是制约工程后期质量的关键要素,所以地基基础建设对提高整体建筑质量具有相当积极的推进作用。建筑结构设计中地基设计所存在的具体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地基设计过程中忽视了地基沉降的问题:现如今,在建筑地基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地基沉降问题很容易被忽略,建筑物地基沉降可以导致建筑物上部结构出现裂痕,更甚者可以导致地基破坏。地基质量一旦出现问题,将严重威胁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能,对居民的正常使用造成威胁;(2)建筑结构设计中对地基埋设所进行的设计不够合理:在现实的基础地基设计中高层建筑基础有效埋置深度不足的问题非常普遍,建筑地基作为承受建筑结构物荷载的岩体埋设深度不符合建设标准,将严重影响到地基的有效承载能力,严重威胁了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能。 3.2建筑框架结构设计不合理 建筑结构设计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进行结构设计时,只关注横向设计,而忽略了纵向框架设计,影响建筑物的使用性能;(2)框架梁端截面的底层纵向受力钢筋和顶层的纵向受力钢筋配筋量的比值不符合规范要求,这种设计方式不仅影响建筑工程质量,降低建筑物的安全性,更为严重的是,一旦发生地震,很可能会引起房屋倒塌;(3)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承重柱的截面设计高度过小;(4)连梁全长箍筋设计没有按规定的构造方式对两端进行加密处理;(5)连续梁的设计问题,一般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往往会把连续梁按照单梁来设计。 3.3建筑上部结构的设计所出现的问题 上部结构设计中所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现浇混凝土强度等级:现浇框架结构设计时,根据结构中梁、柱、板的受力特性,常常将它们设计为不同的混凝土等级,但是在浇筑一块楼板的四周设置施工缝时,由于混凝土等级不同,造成施工工艺不当;此外,在同一平面内浇筑不同的混凝土既增加了框架结构的施工难度,又会增加施工管理的难度,并且使高强度混凝土浇筑了低强度混凝土区域,既造成了混凝土的浪费,又造成了建筑结构的安全隐患;(2)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直接影响着混凝土构件的耐久性,如果主梁、楼板、次梁交叉处的钢筋分布不当,使得楼板负筋一侧的保护层厚度不足,影响到整个工程结构的强度、稳定性。 4.建筑结构设计所出现问题的解决措施 4.1地基结构设计优化 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设计工作人员应针对施工的具体环境,对天然地基与人工的地基的沉降量进行科学的估算,并在施工过程中对建

建筑工程结构设计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方向

建筑工程结构设计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方向 1. 1 国际现状 国际上最早从 80 年代开始利用计算机进行结构辅助设计,也就是二维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这种建筑工程结构设计方法的过程是采用程序化手法,使设计过程更加简单,也促进了标准化绘制的形成。但是随着对结构设计的高效性需求日益加大,出现了三维化的设计方法。 当前很多发达国家在工程结构设计上引入了建筑信息建模等理念,在相关技术的支持下通过建立三维模型的方式进行结构设计,很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1. 2 国内现状 随着国内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结构设计的现状是,一方面,建筑结构设计的信息化使得设计过程更加便捷,造成设计人员过于依赖于电脑,而不进行专业理论知识的全面评估,这给建筑工程带来很大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当前的信息化结构设计技术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虽然建筑信息建模等三维方式已经在国内的部分建筑设计上得到了应用,但是实现先进信息技术与实际设计工作的完美结合,仍需要在日常工作中进行不断的探索与优化。 2. 1 设计误区 忽视结构设计的实用性。建筑结构设计应该满足使用性

需求,结构设计如果只是外在具有可观赏性,无法真正应用到建筑工程中去,或者结构设计的使用寿命过短,都是结构设计不具实用价值的体现。部分建筑结构设计单一重视外观,将极大的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 忽视结构设计的安全性。建筑的根本要求是安全,建筑的安全与否关乎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建筑的安全由每一结构中的小细节共同组成,结构设计就是建筑整体安全的重要细节,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应该充分重视安全性。 2. 2 结构问题 异性结构的不合理。当前,异性结构的高层建筑随处可见,在追求建筑的个性化外在表现时,同样不可以忽视了异性结构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主流的异性结构表现为不规则的形体以及过高的高度,这些特征使得建筑在结构布局上存在较多的不合理性,也缺乏相应的抗震设计。当前我国尚没有充分的技术对异性建筑都进行全面的承载力检验,因此设计时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一定要严格自律,充分考虑建筑的抗震性与结构合理性。 结构设计的不合规。我国的相关法规制度都对建筑的高度与宽度设定了响应的规范,有些高层建筑的高度超甚至超过了的最大的高度限制值。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如果建筑的高度与宽度超过相关规定,则应该采用超限标准。结构设计高度超高的弊端有很多,比如建筑物防震力不足、与施工地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为方便了解规范修订的变化并提出意见,将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简述如下:为方便了解规范修订的变化并提出意见,将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简述 1 完善规范的完整性,完善规范的完整性从以构件计算为主适当扩展到整体结构的设计,补充结完整性,从以构件计算为主适当扩展到整体结构的设计,适当扩展到整体结构“ 构方案”和“结构抗倒塌设计”的原则,增强结构的整体稳固性。构方案”结构抗倒塌设计” 的原则,增强结构的整体稳固性。 3 完善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内容,增加以构件分项系数进行应力设计等内容。 钢筋混凝土构件按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计算裂缝宽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钢筋混凝土构件按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计算裂缝宽 度,预应力构件稍放松;调整了裂缝宽度计算中的构件受力特征系数取值。度,预应力构件稍放松;调整了裂缝宽度计算中的构件受力特征系数取值。 4 增加楼盖舒适度要求,规定了楼板竖向自振频率的限制。 5 完善耐久性设计方法,除环境条件外,提出环境作用等级概念。完善耐久性设计方法,除环境条件外,提出环境作用等级概念除环境条件外,提出环境作用等级概念。 6 增加了既有结构设计的基本规定。增加了既有结构设计的基本规定。既有结构设计的基本规定 7 淘汰低强钢筋,纳入高强、高性能钢筋;提出钢筋延性(极限应变)的要求。淘汰低强钢筋,纳入高强、高性能钢筋;提出钢筋延性(极限应变)的要求 8 补充并筋(钢筋束)的配筋形式及相关规定。补充并筋(钢筋束)的配筋形式及相关规定及相关规定。 9 结构分析内容适当得到扩展,提出非荷载效应分析原则。结构分析内容适当得到扩展提出非荷载效应分析原则。适当得到扩展, 10

对结构侧移二阶效应,提出有限元分析及增大系数的简化方法。侧移二阶效应,提出有限元分析及增大系数的简化10 对结构侧移二阶效应,提出有限元分析及增大系数的简化方法。 11 完善了连续梁、连续板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进行内力调幅的设计方法。 12 补充、完善材料本构关系及混凝土多轴强度准则的内容。 “ 任意截面”“ 简化计算”13 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任意截面”移至正文,简化计算”移至附录。 截面设计中完善了构件自身挠曲影响的相关规定。14 截面设计中完善了构件自身挠曲影响的相关规定。 修改了受弯构件的斜截面的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15 修改了受弯构件的斜截面的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 改进了16 改进了双向受剪承载力计算的相关规定。 17 补充在拉、弯、剪、扭作用下的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框架柱设计的相关规定。扭作用下的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框架柱设计的相关规定 修改了受冲切承载力计算公式。18 修改了受冲切承载力计算公式。 19 补充了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疲劳验算的相关公式。 20 增加按开裂换算截面计算在荷载效应准永久或标准组合下的截面应力。 21 宽度大于 0.2mm 的开裂截面,增加按应力限制钢筋间距的要求。 22 挠度计算中增加按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时长期刚度的计算公式。挠度计算中增加按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时长期刚增加按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时长期刚度 23 增加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刚度、裂缝计算方法。增加了 24 考虑耐久性影响适当调整了钢筋保护层厚度的规定,一股情况下稍增,恶劣考虑耐久性影响适当调整了钢筋保护层厚度的规定,一股情况下稍增,恶劣适当调整了钢筋保护层厚度的规定,一股情况下稍 环境下大幅度增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