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科学第1课《热起来了》教学设计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科学第1课《热起来了》教学设计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科学第1课《热起来了》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热》

第1课《热起来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有多种方法可以给人体带来热量使人体热起来,但人体感觉到热并不都是外界给人体带来的(比如被窝、衣服等)。

2.添加衣服会使人体感觉到热,但并不是衣服给人体增加了热量,衣服只起到了保温作用。

过程与方法:

1.经历讨论使人体热起来的方法以及分析原因的过程。

2.设计实验探究衣服是否能为身体增加热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养成善于质疑、思辨、验证、尊重客观事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设计实验,验证衣服能不能自己产生热的活动,使学生经历“问题—猜测—实验验证—思维论证”的探究过程。

难点:理解衣服不能产生热量,而是起到了保温作用。

【教学准备】

分组准备:温度计1支、矿泉水1瓶、毛衣1件、计时器(PPT展示),实验记录单。

【教学过程】

一、导入:交流热起来的方法

师出示冬天的雪景,提出问题:当我们觉得冷的时候,我们经常用哪些方法使自己热起来?

生(预测)1:运动。

生(预测)2:多穿衣服。

生(预测)3:晒太阳。

生(预测)4:开热空调。

生(预测)5:吃热的食物。

......

师引出课题:热起来了。(板书课题)

二、讨论:这些方法怎么使我们身体热起来

师:刚刚同学们说运动、晒太阳、开热空调、吃热的食物能让我们的身体热起来,这些方法怎么使我们身体热起来的?

生讨论交流。(预设:运动使血液循环加快让我们身体热起来;晒太阳、开热空调是从外部获得热量让我们身体热起来;吃热的食物,食物给我们提供了能量。)师出示多穿衣服的图片,提出问题:这些方法都可以让身体增加热量,衣服能给我们增加热量吗?

三、探究:衣服能使我们的身体增加热量吗?

师出示被窝的图片:我们先来回忆一下我们的被窝。

1.晚上,我们钻进被窝感觉被子是凉的还是热的?(预设:凉的。)

2.早上醒来被窝里又是什么感觉?(预设:暖和。)

3.晚上再回去睡觉的时候,被窝还是热的吗?(预设:不是热的了。)

4.这说明了什么?(预设:被窝不会产生热量。)

师提出问题:衣服是不是也如同被子一样,不能产生热量?

师出示材料:1件毛衣、1瓶矿泉水、1支红液温度计、计时器(PPT展示)。

师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我们给矿泉水瓶“穿上”毛衣,用温度计测量10分钟时间内,矿泉水瓶里的水的温度。(出示小提示:1.每隔两分钟测量一次,并作好记录;2.温度计测量温度时,红色玻璃泡不可以接触瓶底和瓶壁;3.不测温度时,瓶盖盖住水瓶。)生设计实验,探究衣服能使我们的身体增加热量吗?

生交流实验结果:

师进一步提问:为什么我们多穿衣服后就会觉得暖和呢?

师引导学生(预测):多穿衣服虽然不能给我们增加热量,但起到了很好的保温作用,减少了我们身体热量的流失,所以就会感觉到暖和起来了。

四、巩固练习

教科版

五、板书设计

热起来了

让身体热起来的方法:运动、晒太阳、开热空调、吃热的食物、多穿衣服。衣服不能产生热量,但起到保温作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