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纠正小学生作业中的错别字

如何纠正小学生作业中的错别字
如何纠正小学生作业中的错别字

如何纠正小学生作业中的错别字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正确使用汉字,不仅能更好地表情达意,也是一个人文化修养的象征。作为小学语文教师,都深知识字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是培养小学生智能的重要途径,课程目标中还规定小学生要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正确书写,并且有一定的速度。教育专家研究表明,在小学学习阶段,错别字的出现呈现正态分布的态势,即随着年级的增高,识字量增大,错别字渐渐增多,中年级即三年级达到顶峰,到高年级又渐渐呈下降趋势。错别字可以说是小学语文学习中的“常见病”“疑难病”,基本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原因:

一、汉字本身的特点

1、结构复杂。汉字结构差别大,仅《新华字典》就收集了8000多个汉字,不同的结构成分

约有1000个笔画之多。在1952年原教育部公布的2000个常用字中,每个字平均有1画之多,其中在17画以上的字就有221个;每个字形体差异小,多一笔,少一笔,长一点,短一点,就成为不同的字或不成为字。例如:“未——末,“酒——洒”。

2、同音字多。在普通话中,有1000多个单音节同音字。如果不计声调,汉字仅有418音节,

每个音节平均有同音异形常用字733个,存在一字多音(调)、一音多字的现象。例如,“纪念——纪年”,“业绩——业迹”等,都是因为音义相同或相近造成的。

二、小学生的心理原因。

1、感知不精确,辨析不准确。小学生的知觉还比较笼统,未形成精确的分化能力。如“荆棘”写成“荆刺,由于孩子空间知觉特别是左右方位知觉不完善,常常将字写的左右颠倒。

2、注意不稳定,粗心大意。学生的注意力还不稳定,往往容易被那些与学习无关的外部因素所吸引从而导致出现错别字,但这些错别字大多数在注意检查的条件下自已能发现并纠正的。

3、记忆不清,似是而非地臆想。由于汉字的音和形分离,有时学生能够读出字音,却记不清字形,于是有的学生进行似是而非的类推,从而造成错误,如“苹”

字上面的“艹”

;结果把“苹果”错写成“苹菓”

,这类错别字在连用的双音节词

中经常出现。

4

、思维的定势影响。定势又称心向,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在识字过程

中表现之一是,

前一个字的字型影响后一个字。

例如:

批评——批抨,

眼镜——

眼目竟

。这种情况也出现在双音节词中。表现之二是先学的字影响后学的字。“一般”受“船”的影响写成“一船

针对以上原因,我在教学中采取了一下对策

一、教学前要有预见性。

根据

“先入为主”的效应,

纠正学生的一个错误知识,

要比向他传授一个正

确的知识难得多,所以,在识字教学前一定要有预见性。教师在备课和复备时,把本课易错的生字及课文中的字标记出来,

根据字形寻找策略,

教学时使学生从

一开始就会留下深刻的印象,

意识到哪些地方容易写错,

在写字的时候就会格外

注意,可以降低错误率。

那么怎样强化第一印象呢?可以分析字形特点,

并在学生容易写错的地方用鲜明

的色彩、形象、比喻强化正确的写法,预防学生写错别字。例如教“滚”字这个

生字时,把记住“滚”中间部分的“公”字作为掌握“滚”字的关键。先用熟字

帮助记忆,三点水旁、

“公”

“衣”

,再用红粉笔写“公”字,利用色彩引起学生

注意,刺激记忆,然后利用儿歌增强记忆。这样做,不仅增加了识字的情趣,而且还加深了对字形的印象,提高了识记的准确性。

二、利用汉字规律联想识字。

中国的汉字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可以利用一些汉字的构字特点、

发展及内

涵,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1

、比较字形。

随着识字量的增加,

大量形近字的出现,

学生往往把一些字形相近的字认错、

写错。如:学会了“放”

,再写“游”总爱把右边写成“放”

;学会了“东”再写

“练”总爱把右边写成“东”

。这是由于比较牢固的旧知识对巩固程度不够的新

知识起了干扰作用。

针对这种情况,

在识字教学一开始,

就要强调对字形的差异,

多观察、

多比较、

多分析。

比较分析时既要注意细微差别,

又要考虑到它们的相

互间的干扰作用。

在防止干扰作用所产生的消极影响,

比较时不要把正误两个字

同时出现,这样容易使学生越记越混淆。2

、了解字义。

有一些字学生常常用错是因为不解其义。同音字互相替代而产生的别字属于

这种情况。如“再”和“在”

“望”和“忘”

“幕”和“暮”

。掌握这类字,就

必须让学生把字义弄清楚。如果学生知道了“暮色”的“暮”是傍晚,

“暮色”

是傍晚昏暗的天色。

“夜幕”的“幕”是覆盖在上面的帐篷,在夜间景物像被一

幅大幕罩住一样,所以叫“夜幕”

,这样学生就不会把字用错了。

3

、形义结合。

教师把形近字,

根据字形的结构特点,

创设语言环境灵活而有效地建立字音、

字义、字形的牢固联系,从而使学生把字记准确、用正确。如许多学生“辛”和“幸”分不清,我编了这样一句口诀:

“辛苦一点,幸福十分”

,用来帮助学生区

分。这句口诀根据“辛”和“幸”上半部分的不同,用“一点”和“十分”指导

学生抓住字形特点辨别,还用“辛苦”和“幸福”两个词表示出意思,组成的句子也沟通了形义联系。

学生读后印象深刻,

既准确掌握了字形,

又学到了做人的

道理。

三、利用口诀、歌词帮助识记难字和轻易混淆的字。

口诀、儿歌、字谜幽默风趣、简单易记,符合学生好奇的特点,对一些比较

顽固的错别字很适合。如学生对“未”与“末”混淆时,可根据字义编出儿歌:“未来遥远,上短下长,末日到了,上长下短。

”在学习“柜”字时,根据部件

就可编出一句字谜:

“好大一棵树”

(或“参天大树”

。在学习生字“裕”时,用

口诀“有衣穿,有饭吃,生活就富裕。

”学生对这样的识字方法感兴趣,学得快,

记得牢。

“碧”字“王大娘和白大娘并肩坐在石头上”等等。

四、建立“错别字医院”

小学生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

知觉不够精细,

注意力容易分散,

再加上思维

习惯的个性差异,

所以学习中产生的错误也不完全相同。

因此,

要使学生从小养

成自己检查自己修改的好习惯,

促使学生及时发现问题、

纠正问题。

我就要求学

生每个人建立一个

“错别字医院”

就是把平时轻易写错的字收集起来,

记录在

专门的一本小册子里,要写出自己写错、

用错的字错在何处,找到病因后再订正、组词、解释。如“旱”读h

à

n

“早”读

z

ǎ

o

“旱”下边是“干”

“早”下边是

“十”

。旱,旱灾,陆地上缺水。早,早晨,太阳出来的时候。另外,对记录下

来的字,定期进行矫正训练,要求同学之间互测互评,每人只测自己错过的字。这样做的好处有两点:一是学生想得深,想得全面,从音、形、义三方面求同辨异,遵循了汉字的字理,识字更牢固。二是针对性强,易于学生自我改正。突出了学生这个认知主体的作用。

日积月累,

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和良好的学习

习惯,错别字重复出现率会大大降低。

五、培养查字典的习惯。

随着学生年龄的不断增长,

阅读量的不断增加,

不熟悉的字和不能确定的字

经常会出现,

假如学生一碰到这种情况,

能及时拿出字典查阅,

有助于学生识字

量的增长和阅读能力的提高。

反之,

则影响学生识字能力和阅读爱好。

因此,

学生随时带着一本字典,

对小学识字教学和阅读教学十分重要。

另外,

当学生碰

到两个轻易搞混的字,

往往会使学生产生错觉,

而这种错觉一旦成为学生的一种

行为记忆的时候,

就会直接给学生产生一种假象,

当第二次碰到的时候,

他会对

之前的选择产生条件反射。

因此,

第一次碰到两个轻易混淆的字,

一定要让学生

做出正确的选择,查字典就是一种十分有效的途径。养成勤查字典的严谨学风,

还可以避免写错别字,

当遇到没有把握的字,

要查一查字典就解决了。只要教师经常要求,经常训练,经常检查,持之以恒,学生勤查字典的良好习惯就会逐渐养成,汉字书写的正确率会不断提高。

六、实践体验,变被动为主动。

“表扬如阳光,批评如利剑”

,不要让学生因为自己错别字多而感到自卑,

不妨变正面消灭为间接解决。可采用各种游戏或竞赛的方式在班级里开展活动,使学生自己自愿强化,

比如说走上大街找错别字,

同学之间互找错别字,

在黑板

上展示错别字,互批互改作文等,从中评选出“谁是改错大王”

。还可以采用榜

样法对于不写错别字的同学进行表扬、奖励,从而来矫正小学生的错别字现象。总之,

教给学生有效的识字方法,

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将有助于学生减少错别

字。教师要帮助学生消灭错别字,任重而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

纠正错别字的实践精彩活动

参评学校:市松坪学校中学部 参评课题:《我爱你,汉字——错别字调查综合活动》 指导教师:林毅 参加学生:七年级(5)班、(6)班 《我爱你,汉字——错别字调查综合活动》课例 一、教学设计 (一)活动主题设计 世上最古老的文字中,只有汉字绵延至今,还在发展,还在使用。语言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使得汉字要生存下去就必须不断地改变自身,以适应汉语和汉族社会的发展变化。汉字的历史悠久,经历的变化又很多,所以学起来不易,用起来更难。自古以来,写错别字的毛病几乎人人难免,“如火如茶”、“走投无路”之类,层出不穷。由于电脑的普及,写错别字的现象更普遍了。当前社会用字的情况相当混乱,一些好繁恶简者买弄学问,明明不熟悉繁体字却硬要用繁体,结果弄巧成拙,闹出“皇後(皇后)”、“祝尔慷(祝尔康)”等笑话,误导人们;当今电视广告流行用别字成语如“衣衣不舍(依依不舍)”、“咳不容缓(刻不容缓)”、“默默无蚊(默默无闻)”等,小孩子熟记于心,作业中常出现错别字;的外资企业很多,加上受港、澳、台等地的影响,语言文字环境复杂,一些人滥用繁体字、乱造简体字、写错别字的现象确实比较普遍。这和我们“国际花园城市”的美名不相吻合,要求采取有力措施加以纠正错别字的呼声越来越高,已引起社会普遍的关注和重视。正好《语文(七年级上)》(人民教育)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漫游语文世界”有这么一个活动机会,因此就借机带领学生开展了“‘我爱你,汉字’错别字调查”的综合活动。为规的语言文字,净化语言环境,打造美丽的出力。 (二)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与技能: 1.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加强语文与社会的密切联系。 2.通过调查社会上错别字的惊人状况,增强学生规用字的意识。 3.通过对错别字的形成原因的分析,更加深入了解汉字,爱上汉字。 ※过程与方法: 1.使学生掌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2.独立思考、合作探究。 3.学会制定计划,并能统筹安排落实计划的实施;学会撰写调查报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观察社会现象、思考社会问题的意识,提高社会责任感。 2.努力为纯洁祖国语言文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3.学会与他人合作。 (三)活动过程设计: 1.准备阶段: (1)确定“漫游语文世界”综合性学习活动之一为“‘我爱你,汉字’错别字调查综合活动”。(2)动员学生参加,确定参加人员及小组负责人。 (3)指导老师指导设计活动表格: (4)指导学生如何收集资料,提供辅助工具如:表格、电脑、照相机等。 2.活动阶段: (1)师生利用课余、周末在街头巷尾寻找标语、广告、招牌等错别字,有的用相机把错别字拍摄下来。

如何有效纠正错别字

如何有效纠正错别字 文字是文章的“细胞”,一旦错别字增加了,就会严重地影响学生的阅读与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甚至影响“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新课标》指出:“……初步掌握学习语文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学生写错别字有很多原因,归纳起来大致有这几个方面: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错别字不够重视。 2、学生书写粗心大意,马虎了事。 3、学生对汉字的形体构造的认识,处于朦胧状态。 4、电脑普及,更淡化学生识字、书写的意识等。找到主要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纠正。 一、教师要以身作则在思想上要高度地重视,不能有一点马虎。更重要的是:教师本身要练好书写的基本功,写好规范的汉字;尤其在课堂上的板书,作业上批语,教师书写要工整、规范,字迹要清晰,给学生树立书写的榜样。 二、强调学生书写要工整,字要清晰,老师要持之以恒地强调学生作业书写工整,字迹清晰,经常表扬作业工整,字迹清晰的学生,定期展览其作业,让全班同学向其看齐。 三、做好预防教学工作,教师在备课时,要估计某些字学生可能会写错,在授课时就得讲清这些字形结构。如“毋”字在授课时教师就要把“毋”与“母”进行比较。以免“毋”字与“母”字混淆。估计学生会写错的字,教师得事先给学生打“预防针”,防止新的错别字再出现。 四、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新课标》指出:“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习惯。”根据学生的年级高低,教师要适当地渗透“六书”中的“象形”“会意”“形声”等汉字来纠正学生的错别字。比如,“采”字“休”字,大多数学生分别把它写成“釆”字,“体”字。这类型的汉字教师就得结合“会意”字来分析,“采”字上部分是“爪”字下部分是“木”字,表示人的手在果树上摘去果子。“休”字左边是“人”字,右边是一棵树,人靠在树上,表示人在休息。又如,“衷”字不少学生把它写成“衰”字,这类型的汉字就要结合“形声”字的构造来加以分析,“衷”字外面是形,其中“中”是声。这样分析、指导,使学生感到兴趣,而且也记得牢。 五、以少带多地记忆《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识字写字……”在期中或期末复习时,教师得利用一定的时间根据汉字的特点,归类比较,反复记忆,时间长了学生也就自然而然记住了,比如:

最新小学生常见错别字和易错拼音

A 1挨紧āi2挨饿受冻ái 3白皑皑ái4狭隘ài 7煎熬áo 9拗口令ào B 4同胞bāo6剥皮bāo 7薄纸báo 9蓓蕾bèi lěi 10奔波bō11投奔bèn 12迸发bèng13包庇bì 14麻痹bì18濒临bīn20屏气bǐng 21摒弃bìng 22剥削bō xuē23波涛bō 24菠菜bō25停泊bó26淡薄bó 27哺育bǔ C 1粗糙cāo 2嘈杂cáo 3参差cēn cī 4差错chā 5偏差chā 6差距chā10差遣chāi11谄媚chǎn 12忏悔chàn14场院cháng15一场雨cháng 16赔偿cháng7徜徉cháng20瞠目结舌chēng 21乘机chéng42揣摩chuǎi 22惩前毖后chéng 2炽热chì34叱咤风云chìzhà35忧心忡忡chōng 36憧憬chōng 37崇拜chóng38惆怅chóu chàng 39踌躇chóu chú 40相形见绌chù44创伤chuāng 46啜泣chuò47辍学chuò48宽绰chuò52从容cóng 53淙淙流水cóng 55璀璨cuǐ58挫折cuò D 1呆板dāi 2答应dā 3逮老鼠dǎi 4逮捕dài 6虎视眈眈dān8档案dàng 9当(本)年dàng 11提防dī 13缔造dì 15玷污diàn 16装订zhuāng 17订正dīng 20兑换duì 21踱步duó F 3氛围fēn 4肤浅fū 6仿佛fǎng 8篇幅fú 9辐射fú10果脯fǔ11随声附和fù hè G 4脖颈gěng 5提供gōng 6供销gōng 7供给gōng jǐ8供不应求gōng yìng 9供认gòng 10口供gòng 13骨朵gū 14骨气gǔ H 4引吭高歌háng6干涸hé9喝彩hè 11蛮横hèng

错别字教学案例

错别字教学案例 五年级学生已有一定汉字识记量,在此基础上安排一次有关汉字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让学生对汉字的音、形、义等各方面进行归类辨析,通过自主活动增强对汉字构造的感性认识,悟出汉字的构字规律,对提高识记汉字的效率,增强对汉字的情感有着重要意义。本单元的活动板块分成三部分,一是了解汉字的历史和使用情况,激发学生识记汉字的自觉性;二是根据汉字的特点,围绕汉字的音形义诸方面展示和发现汉字之美;三是通过参加相关的实践活动,唤起学生对汉字的赞美之意,使学生们更为规范地使用汉字,维护汉字的纯洁神圣。 为了让学生认识到错别字的危害,防止和纠正错别字。我从以下几项进行了教学: 一、阅读短文《一点值万金》,了解内容。 二、同桌互相交流读了这篇文章的感受。 三、说说“一字之差”给我们的教训。 四、关于《街头错别字》:学生仔细观察课本中出示的街头标牌,说一说哪些字错了,并给予改正,然后对自己的作业本进行检查.(检查方式可以是自查,也可以是同学互查.) 五、从书本走向生活。引导他们到现实生活里去找,做生活的有心人,因为在日常生活里,很多语言现象用的就是谐音,搜集有关写错别字闹出的笑话或造成严重后果的事例。 学生参与积极。有的学生从语文练习上搜集了:(1)古时候有一个出门在外的生意人给家中捎去家书一封,顺便请家里给自己带回需要的东西。可是当他父亲看到信时着实被吓了一回。信中写道“人家有命,你儿无命。你儿无命,难归家门。家中有命,快快送命。家中无命,快快买命。”其实这个老兄将雨伞的“伞”,错写成了生命的“命”了,闹出了笑话。

(2)从前,有位书生给自己的朋友送来了一个包裹,并附有一信。信上说:“送上琵琶请笑纳”。等打开包裹一看,却是一些枇杷。此君很幽默,立马回信曰:“枇杷不是此琵琶,若是琵琶能结果,满城萧管尽开花。” 有的同学从电视广告上搜集了:衣衣(依依)不舍--服装广告;有口皆杯(碑)--酒类广告;一步到胃(位)--胃药广告;乐在骑(其)中--摩托车广告;百衣(依)百顺--电熨斗广告;随心所浴(欲)--热水器广告;闲(贤)妻良母--洗衣机广告;咳(刻)不容缓--止咳药广告;大石(事)化小,小石(事)化了--治结石病广告;百闻不如一键(见)不“打”不相识--打印机广告;化妆品广告:“趁早下‘斑’,请勿‘痘’留。 有的同学从 六、学生讨论:产生这些错别字的原因有哪些? 大家各抒己见,总结了写错别字的原因: 1、同音混淆:如,在、再,以、已。 1、多横少横,如,酒、洒。 2、多竖少竖,如,候、侯。 3、多撇少撇,如,或、式。 4、形近搞混:如,己、已。 5、由于心急,造成写错。 怎样做到不写错别字?再看学生提出的“纠正方法”: 1、每人准备一本错别字更正本,发现错别字及时纠正,每隔一周听写一次。 2、把自己容易混淆得子进行归纳分类,经常复习。 3、进行同音字、形近字组词造句训练。 4、同桌互相帮助,互相监督,及时消灭错别字。 .追寻写错别字的根源。2、探究、不写错别字的方法。

纠正错别字 教学设计

纠正错别字(三年级语文活动课) 活动目的 教育学生认识正确使用汉字的重要性,明白一些产生错别字的原因,养成正确使用汉字的习惯。 活动方法 1.以小组为单位参赛,答题人人参加,抢答题由每个小组反应最快的回答。 2.按照评分标准给各小组打分。 活动过程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笑话吗?那先听老师给大家讲个笑话。题目叫《故人与敌人》。 星期天一大早,小粗心的爸爸妈妈有事出了门,留下小粗心看家。中午,他爸爸的朋友来了不见他爸,便约好下午三点再来,不一会儿,小粗心的同学豆豆跑来找他说:“小粗心,今天少年宫有科技活动,咱们去参加,好吗?”小粗心有些犹豫:“不行,我得看家。下午有一个叔叔要来找我爸爸妈妈.”豆豆出点子说:”我们不是刚学完写留言条吗?给你爸爸妈妈留张纸条不就得了。”于是小粗心便留下纸条和豆豆一起去了少年宫。小粗心的爸爸妈妈回家一看纸条,“下午三点有敌人要来。”小粗心的爸爸妈妈紧张得连大气都不敢出,他爸爸连忙给保卫处拨了电话,告诉他们将有敌人来自己家。下午挂钟刚敲三下,门铃便响了,小粗心的妈妈吓得汗毛根根竖起,爸爸呢,从猫眼儿往外一看,门口站着的是他的老同学,连忙去开门。原来小粗心在纸条上把“故人”写成了“敌人”。 这当然只是个笑话,但在生活中也确实存在着这样的笑话,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上一堂活动课《纠正错别字》。我们将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最后累计积分,一比高下。同学们,对自己有信心吗?我们先介绍一下各位参赛队。 猛虎队猛虎猛虎,百兽之王,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雄狮队雄狮雄狮,不败之师,胜算在握,惟我必胜。 巨龙队巨龙巨龙,东方神龙,胸有成竹,稳操胜券。 雏鹰队雏鹰雏鹰,展翅高飞,比出风格,赛出水平。 二、纠正多一笔或少一画的错别字竞赛活动 1、我们首先进行第一轮比赛,划出下面词语中写错的字,把正确的写在括号里。每一队10道题目,一人做一道。前一桌做好马上往后传。做对1道得10分,最快的小组另外加5分,第二名加3分。

小学生常见错别字原因分析--潘小红

小学生常见错别字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 王家畈中心小学潘小红 正确地书写汉字是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对于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有重要意义,必须从小打好基础。 翻开学生的语文作业本,你会发现无论是语文水平好的孩子,还是语文水平欠缺的孩子,都或多或少的有着错字的现象。大量错别字导致的后果是:直接影响了小学生书面表达、交流和更好的认识客观事物,也对落实语言文字训练起了一定的阻碍作用。毫不夸张地说,错别字现象,已成为制约学生作文能力发展和语文素养提高的瓶颈。帮助学生努力纠正错别字,掌握使用正确规范的汉字,势在必行! 错别字是错字和别字的合称,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所谓错字,是指字的笔画结构、偏旁等有错误,写得不正确的字,也就是写的字不是字。《辞海》中说:“错字是错误的、不正确的字。”即:本无其字而误写之。所谓别字,是指把甲字当作乙字来写,张冠李戴。俗称“白字”。 小学生常见错别字的类型 我们从练习、试卷、习作等多项书面作业入手,试着对小学生出现的常见错别字进行搜集、整理和归类,发现当前小学生的错字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 1.增添笔画

多一点:琴、庆、纸、荒、浇、含、步、念、染、贪、纸……; 多一横:卷、昨、考、驶、断、往、冒、吃……; 多一撇:武、丧、式、展、犹、迎、野、展、仰…… 多一竖:猴……; 2.删减笔画 少一点:盏、诉、添、补、省、蔑、梁、留、底……; 少一横:美、拜、气、真、冒、鼎、直、夏……; 少一撇:或、威、究、柳、腿、嚷……; 少一竖:舞、既……; 少其它:如“旗、族”的右上角…… 3.改变形近部件 如:“敲”的右部写作支;“暖”的右侧写成爱;“奶”的右部写成及;“懒、游、湖”的右部写成反文;“摘、滴”的十写作八;“溪”的大写作小;“敢”的反文写成欠,“碰”写成足字旁,“脚”右边写成双耳刀…… 4.改变字形结构

语文(心得)之浅谈错别字纠正法

语文论文之浅谈错别字纠正法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修订版)规定:“课外阅读总量五年制不少于100万字,六年制不少于150万字。”要完成这么大的课外阅读量,就必须加大识字量。1998年3月国家语委和新闻出版署公布了《现代汉语通用字表》,共收录7000字,其中常字表中收录2500个字,次常用字表中收录1000个字。而小学阶段必须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由于识字量大,加上形近、同音、多义等复杂情况,每周新课上完或每个学期结束时,学生总有不少错别字遗留下来,不能正确书写。这些小学生进入中学后,有些初中教师往往只重视句、段、篇的教学,而忽视了识字教学,再加上一些教师文字学基础较薄弱,很难娴熟而灵活地依据汉字的构字规律和原理进行识字教学,纠错效果并不理想。这样“普九”结束后,一部分学生分流走上了社会,社会上错别字现象就更加严重。 文字学家经过研究发现,汉字造字法主要有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四种。字理识字就是依据汉字的构字规律和原理进行识字的一种方法。因此,我们在探索识字方法和纠错方法时,如果能有意识地利用这些规律和原理,就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而如今有一些教师对学生的错别字现象经常采取罚抄、罚站、罚劳动的方式,其实这是一种生硬机械、高耗低效的方式。既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识字效果也不好。

笔者根据自己十多年来从事中师《语基》课教学和带队试教、实习的经验体会,总结出来一些纠正错别字的简便、实用、快捷的方法,恳请各位同行批评指正。纠正学生的错别字,一般可采用如下几种方法,现分别举例说明。 一、形旁分析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在传统语言文字学中字源字义比较清楚的汉字。 (1)“象”大象是小朋友们喜爱的动物,有母象和公象。“口”是公象的大嘴巴,撇(丿)表示从嘴中伸出的又长又尖的象牙,便于打斗。所以,书写时应注意:先画好嘴巴(口),接着才画长牙(丿)。 (2)“米酒(洒)”“酉”上的一横表示酒坛盖子,里面一横则表示坛中有“酒”,酒坛没有空。 (3)“杭州(洲)—亚州(州)”有三点水的“洲”表示由河砂堆积成的水中的陆地。在世界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亚洲也像大海中的一块陆地似的,所以也用“洲”。而无三点的“州”只能表示一个地区、一个城市。比如繁荣开放的广州市,风景如画的杭州市。 (4)“敲鼓”“敲”是左形右声的形声字,其中“卜”就像一端开杈的小木棍,下面是“手”(又)。“攴”就表示手持一端开杈的小木棍轻轻击打。而“鼓”字是用木架(十)把鼓架空起来,敲起来的声音就洪亮悠远。

寻找身边的错别字(个人活动--写过程)

教学主题:第三课--寻找身边的错别字 (个人活动——写过程) 教学目的: 通过寻找、分析、改正身边的错别字,理解准确、规范地书写文字的必要性。 教学时间:90分钟 教学课件:PPT 教学过程: 一、老师对你说 虽然我们一直都在提倡“讲普通话、写规范字”,可是在我们的身边经常会看到或接触到一些错别字。错别字可以分成错字和别字两种。错字,是指把字的笔画写错了,或者是多笔少画,或者是滥造字体;别字,则是指用另一个字来代替要写的字,常见的有同音字代替,也有形状相近的字代替的。 错别字既不能准确地表达文章的内容和感情,也不能和人们作正常的交流,给人们的生活和学习、工作带来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今天我们就来寻找身边的错别字。 二、收集新材料 (1)你知道什么是错别字吗?请你举两个你学习中的例子。请你想一想你怎么会写出错字或别字的?可能有哪些原因?就以你举的两个例子,具体说说错别字的消极作用。 (2)请拿出你的语文本或作文本,从第一页开始翻起,仔细检查里面有没有没被老师批出来的错别字?你找到了几个错字?几个别字?分别是哪些字?你能分析一下当初写错别字的原因吗?是不是因为读音相同或者字形相近而出错? 把写错的字一一改正过来,原来错的字不要擦去。把正确的和错误的字加以对比,有什么感受? (3)请回忆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你还见到过哪些错别字?哪些地点出现的错别字最多?有没有因此带来麻烦或者惹出笑话的?你认为写规范字有必要吗?从交流的角度看,你认为写规范字有必要吗?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可以尽量少写或不写错别字吗? 三、出些好题目 请你回忆寻找和分析身边错别字的经过。请想想看,如果要把这个过程记录下来,写一篇记叙文,可以出一些什么样的作文题目?请把你想到的所有题目都记录到下面的横线上,越多越好。 四、写作“指南针” 马上要请你写作文了。作文之前,请你先读读下面的一些内容,也许对你有帮助。 (1)对于错别字,你以前是怎么认识的? (2)寻找你作业中的错别字,看看产生这些错别字的原因是什么?

街头错别字纠正活动方案

街头错别字纠正活动方案 一、活动时间:2012年9月30日 二、活动对象:五年级全体学生 三、活动地点:学校周围、社区 四、活动负责人:王海琴 五、活动目的: 学校是学习认字的主要场所,但受到社会的影响,在平时的学习中极易写错别字,还有把一些方言的词汇直接写到文章句子里面来,弄得写出来的句子不伦不类。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使他们增长见识,提高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帮助别人纠正错别字,自己也学到了与别人打交道的方法与技巧。一方面让他们认识错别字产生的危害,防止和纠正错别字,使他们愿当净化祖国语言文字的“小卫士”,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懂得规范用字。其主要目的归纳为如下几点: 1.通过活动,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勇于创新的精神。 2、了解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社会用字的规定,正确使用汉字。 3.培养学生对资料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归纳的能力。 4.掌握有关错别字,汉字形体演变的知识,明确错别字的危害。 5.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努力发现错别字或者不规范用字,促使学生在自己的作业中努力不写错别字。 六、活动过程: 1、两个班各分成男生组和女生组共四个小组。

2、每人准备一个记录错字的小本子,带上笔。 3、出发前做好相关的文明礼仪教育、安全教育、纪律教育。 4、教师带领学生到校园周围、社区,以一小组为单位,在一定范围内分散进行活动。大家边走边看,调查广告牌、商店等用字情况,找到错别字然后记录下来。 5、活动结束,学生相互展示自己的收获,相互交流本次活动的收获和有趣的事,并以书面形式作记录和总结。 6、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对同学们的用字情况提出希望,要求他们做一个规范用字的学生。

小学一年级语文常见错别字大全

小学语文常见错别字大全 001.爱带(戴) 002.白晰(皙) 003.爆乱(暴) 004.报筹(酬) 005.暴炸(爆) 006.卑却(怯) 007.辩析(辨) 008.恶耗(噩) 009.材华(才) 010.喝采(彩) 011.翱游(遨) 012.娘两(俩) 013.更叠(迭) 014.恰商(洽) 015.起迄(讫) 016.沾辱(玷) 017.中裁(仲) 018.雕彻(砌) 019.陷井(阱) 020.劈谣(辟) 021.明片(名) 022.梦餍(魇) 023.缈视(藐) 024.募然(蓦) 025.蓦捐(募) 026.通辑(缉) 027.杂踏(沓) 028.奕棋(弈) 029.疏峻(浚) 030.吉详(祥) 031.肖象(像) 032.开消(销) 033.撕杀(厮) 034.膺品(赝) 035.贮立(伫) 036.绉纹(皱) 037.躁热(燥) 038.肿涨(胀) 039.羁靡(縻) 040.描模(摹) 041.遨翔(翱) 042.振撼(震) 043.呕气(怄) 044.亵赎(渎) 045.恢谐(诙) 046.渲泄(宣) 047.宣染(渲) 048.延申(伸) 049.奢糜(靡) 050.毗临(邻) 051.骠悍(剽) 052.永决(诀) 053.欧打(殴) 054.座落(坐) 055.幅射(辐) 056.拥带(戴) 057.煤碳(炭) 058.编篡(纂) 059.按磨(摩) 060.爆躁(暴) 061.蜇居(蛰) 062.下功夫(工) 063.显象管(像) 064.爆发户(暴) 065.造事者(肇) 066.纹身(文) 067.座标系(坐) 068.照像机(相) 069.暖哄哄(烘) 070.明信片(名) 071.坐右铭(座) 072.天然汽(气) 073.煤汽机(气) 074.引伸义(申) 075.雄纠纠(纠) 076.冷不妨(防) 077.裨官野史(稗) 078.百练成钢(炼) 079.火山暴发(爆) 080.和霭可亲(蔼) 081.爱不失手(释) 082.按居乐业(安) 083.安份守己(分) 084.爱乌及屋(屋乌) 085.暗然泪下(黯) 086.黯无天日(暗) 087.敖敖待哺(嗷) 088.飞扬拔扈(跋) 089.绝不罢休(决) 090.白壁微瑕(璧) 091.英雄倍出(辈) 092.半途而费(废) 093.哀声叹气(唉) 094.山洪爆发(暴) 095.武装爆动(暴) 096.五色斑澜(斓) 097.百步串杨(穿) 098.百尺杆头(竿) 099.罢绌百家(黜) 100.百战不贻(殆) 111.大有稗益(裨) 112.原物必还(璧) 113.森严壁磊(垒) 114.鞭僻入理(辟里) 115.能言善辨(辩) 116.变本加利(厉) 117.变换莫测(幻) 118.骠肥体壮(膘)

错别字纠正方案

改错字别字方案 中召六小 2011年春

改错字别字方案 中召六小 一、指导思想 从表中的数据情况可见,学生作文中的错误率较高,且上表中的错误大多是由于粗心,态度不端正等原因造成,而我们教育的目标,不但是要使学生学会文化知识,更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端正的学习态度,因此,我认为降低学生错别字的发生率是当务之急,且具有现实意义。 二、错别字的界定 “错别字”是指错字和别字。 “错字”是指写字时因笔画或构件错误,写成了本无其字的字。 “别字”是指写字时,因形、音、义的影响,把甲字写成了乙字,俗称白字。 “小学中年级学生错别字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即拟对“错别字”作一实验研究,探求“错别字”的常见类型、形成原因等问题,力求找出积极的预防措施,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以减少“错别字”发生率为目标的研究。 三、理论依据 1、以《课标》为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识字写字提出如下要求:“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

有一定的速度。” 2、以教育心理学为依据 从心理学角度认为错别字产生的原因,按其成因可以分为内因和外因。内因又可以划分为小学生的知觉水平、迁移作用、提取失败理论、有意注意等。外因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在这里主要指社会环境和教师的教学方式的问题。 3、以识字教学法为依据 识字教学是写字教学的基础,小学生如果对汉字的音形义全面掌握,那么就可以准确地把字写出来,否则,它就可能成了错别字产生的根源。识字教学要把字的音形义紧密结合起来,要把识字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要把识字和听说读写结合起来。 四、目标 1、寻找减少“错别字”发生的有效教学策略。 2、提高学生识字写字的质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3、力求把规范汉字的意识撒播到学生、家长、社会之中,为规范汉字、纯洁祖国语言文字作贡献。 五、措施 1、调查法。在研究前、中、后期采用问卷、谈话、观察等方法进行调查,为研究提供依据。 2、文献研究法。针对调查中了解到的识字写字现状,广泛收集和查阅资料,收集国内外已有的成功经验,对其进行分析和归类,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错别字调查报告

(1)正确使用汉字调查报告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但是,当我们走上街头,总能发现一些常用文字被误用、滥用、错用。每次看到,我都感觉很不舒服。今天,我去市场进行了一次汉字使用情况调查。 一调查 来到市场,我和妈妈看到了一个小摊,在这个小摊前立了一个小牌子,上面写着:体闲袜、运动袜;我和妈妈又来到一家卖衣服的店门口,抬头一看,我立马发现这家商店的店名写错了,只见两个醒目的“依柜”高高地挂在店门口;还有一家卖新疆大枣的,店主为了招揽生意,就在枣旁边写了“新疆大枣”四个字,我咋看这个“疆”字就不顺眼,最后我发现这个疆字少写了一个“土”。 二分析 1.“休”和“体”两个字只有一笔之差,所以很容易被弄混; 2.“依”和“衣”是同音字,所以在写的时候容易被误用; 3.“疆”字的笔画很多,在写的时候,容易把那个“土”字漏掉; 4.这些错字常常出现在一些小摊上,人们在写的时候一慌张,常常会把这些字写错。三.总结 1.这些人在写牌子的时候不注意,写得过快,对这些字的细微之处没有注意到; 2.这些错字给我们买东西带来了很多不便,当我们看到这些错字时,会让人产生误解。四.建议 1.汉字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瑰宝,大家应该积极学习汉字,正确使用汉字。2.政府也应该经常给生活在农村的中老年人补习汉语3.在校的中小学生应该对这些同音字、易错字加强学习,把这些字清晰地印在脑海中。4.人们在写牌子的时候要多想一想,看看自己有没有把字写错。这样,我们就不会把意思理解错了。 (2)关于“街头错别字”的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12年X月X日. 调查目的:搜索街上的错别字,交流感受,向有关部门提出改正建议。 调查人员:XXX,XXX,XXX 调查材料分析:通过一天的社会调查,可以看出街头错别字还。 我们一共调,查了35家的招牌,1、饭店门口:“抄”饭 2、修车店门口:补胎“冲”气3、零售店铺门口:“另”售 4、家具店门口:家“俱” 5、装潢店门口:装“璜” 6、失物广告:失物“启示” 7、安装公司门口:“按”装 8、洗车店门口:洗车打“腊” 9、饭店门口:“合”饭 10、水果店门口:“波”萝…… 通过讨论,同学们认为街头错别字的出现主要有以下几点成因: 1.商店的人们没有多少文化,习惯性地写上错字。 2.商店的人不注意谐音。 3.缺笔画、认为缺一笔少一笔都没关系。 4.大多写成繁体字。 5.有些店为了吸引人注意故意写错。 6.写字上或打印文字上一些人把不认识的字随便输入。 针对上述现象,同学们提出了如下建议: 1.定期清理街头错别字。 2.对一些商家提出建议。 3.向有关部门写信,请他们出面管理。

纠正错别字的实践活动

参评学校:深圳市松坪学校中学部 参评课题:《我爱你,汉字——错别字调查综合活动》 指导教师:林毅 参加学生:七年级(5)班、(6)班 《我爱你,汉字——错别字调查综合活动》课例 一、教学设计 (一)活动主题设计 世上最古老的文字中,只有汉字绵延至今,还在发展,还在使用。语言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使得汉字要生存下去就必须不断地改变自身,以适应汉语和汉族社会的发展变化。汉字的历史悠久,经历的变化又很多,所以学起来不易,用起来更难。自古以来,写错别字的毛病几乎人人难免,“如火如茶”、“走投无路”之类,层出不穷。由于电脑的普及,写错别字的现象更普遍了。当前社会用字的情况相当混乱,一些好繁恶简者买弄学问,明明不熟悉繁体字却硬要用繁体,结果弄巧成拙,闹出“皇後(皇后)”、“祝尔慷(祝尔康)”等笑话,误导人们;当今电视广告流行用别字成语如“衣衣不舍(依依不舍)”、“咳不容缓(刻不容缓)”、“默默无蚊(默默无闻)”等,小孩子熟记于心,作业中常出现错别字;深圳的外资企业很多,加上受港、澳、台等地的影响,语言文字环境复杂,一些人滥用繁体字、乱造简体字、写错别字的现象确实比较普遍。这和我们深圳“国际花园城市”的美名不相吻合,要求采取有力措施加以纠正错别字的呼声越来越高,已引起社会普遍的关注和重视。正好《语文(七年级上)》(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漫游语文世界”有这么一个活动机会,因此就借机带领学生开展了“‘我爱你,汉字’错别字调查”的综合活动。为规范深圳的语言文字,净化深圳语言环境,打造美丽的深圳出力。 (二)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与技能: 1.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加强语文与社会的密切联系。 2.通过调查社会上错别字的惊人状况,增强学生规范用字的意识。 3.通过对错别字的形成原因的分析,更加深入了解汉字,爱上汉字。 ※过程与方法: 1.使学生掌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2.独立思考、合作探究。 3.学会制定计划,并能统筹安排落实计划的实施;学会撰写调查报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观察社会现象、思考社会问题的意识,提高社会责任感。 2.努力为纯洁祖国语言文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3.学会与他人合作。 (三)活动过程设计: 1.准备阶段: (1)确定“漫游语文世界”综合性学习活动之一为“‘我爱你,汉字’错别字调查综合活动”。(2)动员学生参加,确定参加人员及小组负责人。 (3)指导老师指导设计活动表格: (4)指导学生如何收集资料,提供辅助工具如:表格、电脑、照相机等。 2.活动阶段: (1)师生利用课余、周末在街头巷尾寻找标语、广告、招牌等错别字,有的用相机把错别字拍摄下来。

小学生常见错别字100个试卷(附答案)

chánɡ jiàn cuò biézìdà quán 常见错别字大全 姓名:___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___ 1. ān zhuānɡ 2. ɡān bài xiàfēnɡ 3. zìbào zìqì 4. zhēn biān 1. ____ 装 2. 甘 ____ 下风 3. 自 ____ 自弃 4. 针 _____ mài bó7. sōnɡ chí 8. yì chóu mò zhǎn 5. bólái pǐn 6. 5. ___ 来品 6. 脉 _____ 7. 松 _____ 8. 一 _____ 莫展 9. chuān liúbùxī10. jīnɡ cuì 11. chónɡ dié12. dù jiǎcūn 9. ____ 流不息10. 精 ______ 11. 重 ______ 12.____ 假村 13. fánɡài 14. fú shè15. yífù duì lián 16. tiān fān dìfù 13. ____ 碍 14. ____ 射15. 一___ 对联16. 天翻地 _____ 17. yán jiǎn yìɡāi 18. qìɡài 19. yìɡǔzuòqì20. xuán liánɡcìɡǔ 17. 言简意 ____ 18. 气 ____ 19. 一 ____ 作气20. 悬梁刺 _____ 21. cūɡuǎnɡ22. shíbùɡuǒfù23. zhèn hàn 24. còu he 25. hòu chē shì 21. 粗____ 22. 食不果 _____ 23. 震 ____ 24. 凑 ___ 25. _____ 车室 pòbùjídài 27. jíshǐ28. yìrújìwǎnɡ29. cǎo jiān rén mìnɡ 26. 草 ____ 人命 26. 迫不 ___ 待 27. ____ 使28. 一如 ___ 往 29. 30. jiǎo róu zào zuò31. wā qiánɡ jiǎo 32. yí nuò qiān jīn 33. bújìnɡér zǒu 30. 矫 ____ 造作31. 挖墙 _____ 32. 一诺千 ____ 33. 不 _____ 而走 34. jùn ɡōnɡ35. bú luòkējiù36. kuài zhìrén kǒu 37. dǎlà ____ 工35. 不落 ___ 臼36. ____ 炙人口37. 打_____ 34. sǐpílài liǎn 39. lán tiān bái yún 40. dǐnɡlìxiānɡ zhù41. zài jiēzài lì 38. 死皮____ 脸 39. ____ 天白云40. 鼎 ____ 相助41. 再接再 _____ 38. lǎo liǎnɡkǒu 43. huánɡ liánɡměi mènɡ44. liào wànɡ45. shuǐlónɡtóu 42. 老 ____ 口43. 黄 ____ 美梦44. _____ 望45. 水 _____ 头 42. 46. shālù 47. jìnɡ luán 48. měi lún měi huàn 49. luo suō50. shòu rén ài dài 46. 杀 ___ 47. 痉 _____ 48. 美 ____ 美奂 49. ____ 嗦50受人爱 ____ wéi míbú zhèn 52. chén miǎn 53. mínɡxìn piàn 54. mòshǒu chénɡɡuī 51. 萎 ____ 不振52. 沉 ___ 53. _____ 信片54. ____ 守成规 51. 第 1 页共 2 页

纠正错别字的几种做法

纠正错别字地几种做法 [日期:2009-03-03] 来源:李淑萍作者:吴忠市利通街第一小学[字体:大中小]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地基础,也是低年级语文教学地重要内容,随着识字教学地深入,识字量地增大,学生写字时出现同音字、形近字相混,加笔画、丢笔画、写错笔画地现象越来越严重,有些学生没有及时进行纠正,形成了习惯,纠正起来更加困难.为此,在教学中,我采取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纠正错别字,取得了明显地效果. 一、巧设情境,激发兴趣 有些常用字如“式、今、琴”等,结构并不复杂,笔画也不多,但学生写错地频率却非常高,或多加一撇,或多添一点.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些错误写法已经形成习惯.在这种情况下,简单地进行纠正只能暂时消除错别字,并不能除根.作为教师必须让学生用他们喜欢地方式,指导他们记住一些容易写错地字,从而消灭错别字. 一次上课,我让一个学生到黑板上来组词,他把弹琴地“琴”字多加了一点.我心中一动:这正是一个帮助学生改正错别字地好机会!于是,我拿起黑板擦把那个错字擦掉,故作神秘地说道:“‘琴’字今天请假了!”孩子们瞪大了眼睛,有地孩子笑了,问我:“‘琴’为什么请假呢?”我说:“它去做手术了.”“做手术?哈哈哈……”见孩子们地兴趣被激起,我不紧不慢地说:“是呀,它去割尾巴了.”有几个孩子反映了过来,说:“刚才地同学给‘琴’多加了一点.”我赞许地示意他坐下,然后笑着对全班同学说:“给你们每人安一条尾巴要不要啊!”孩子们笑得更开心,摆手说:“不要!”“你们都不要尾巴,有些字也不要尾巴.”我趁热打铁,提出要求:“你们能不能找出平时容易加尾巴地字呢?”“能!”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很快,他们找出了许多容易多加笔画地字,如“展、丧、叼、拔、代”等.我又让他们找出少加笔画地字,如“直、难、流、补”等,并开展了“错别字展示会”活动.孩子们地兴致很高,用心去找自己或同学容易写错地字,所以记得非常牢固. 二、画画辨析,形象直观 孩子们喜欢画画,图画地特点是直观形象,一目了然.识字教学中,有些同音字地字义能用图画表示出来.为了引导学生区分同音字,我就让学生去画一画,以达到分辨同音字字义地目地.如引导学生区别“棵——颗”这两个同音字时,我先让学生跟着我画一棵有枝有叶地葡萄藤,告诉学生木字旁地“棵”是指一株完整地植物,如一棵树、一棵草、一棵葡萄藤等;再让学生在葡萄藤上画上一颗颗、一串串地葡萄,告诉学生页字旁地“颗”可以形容像葡萄这样又圆又小地东西,如一颗星、一颗珍珠等.通过这样用画进行比较,学生不仅理解了字义,而且印象深刻,从那以后,再也没有学生将这两个字混淆.用这样地方法来辨析地同音字还有很多,如“圆——园”“支——枝”“中——终”等. 三、归类辨析,以一带多 学生常错地字中,有些字字形相近.在纠正错别字时,引导学生将它们进行归类,由一个字带出多个字,识记一串字,能明显地提高识字地效率.如“直”里面有三横,很多学生写时就会少写一横,纠正这个字时可以带出“真、具、植、值、惧、俱”等字.这些字有共同地特点,里面都是三横.学生用归类地方法来记忆,不仅掌握了许多字,而且记得快、记得牢. 四、意义比较,区分字形 有些形声字读音相同或相近,仅仅是偏旁不同,而偏旁又起到了表意地功能,纠正错别字时先指导学生理解词语或字地意思,比较词语中正确地字和错别字地不同意义,进行区分,学生就会改正错误地写法.有些学生在写“交换”地“换”时,容易写成“唤”字,“交换”是给别人东西地同时从别人那里得到东西,要用到手,所以这个“换”是提手旁;“唤”地意思是呼叫、喊,要用到口,所以是口字旁.再如“衬衫”左边地衣字旁表示这个字地意思,有些学生常会写成示字旁.“衬衫”属于衣服类,认识了衣字旁表示地意思后,学生就不会

错别字纠正法

错别字纠正法 一、形旁分析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在传统语言文字学中字源字义比较清楚的汉字。 (1)“象”大象是小朋友们喜爱的动物,有母象和公象。“口”是公象的大嘴巴,撇(丿)表示从嘴中伸出的又长又尖的象牙,便于打斗。所以,书写时应注意:先画好嘴巴(口),接着才画长牙(丿)。 (2)“米酒(洒)”“酉”上的一横表示酒坛盖子,里面一横则表示坛中有“酒”,酒坛没有空。 (3)“(洲)—亚州(州)”有三点水的“洲”表示由河砂堆积成的水中的陆地。在世界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亚洲也像大海中的一块陆地似的,所以也用三点水的“洲”。而无三点的“州”只能表示一个地区、一个城市。比如繁荣开放的市,风景如画的市。 (4)“敲鼓”“敲”是左形右声的形声字,其中“又”上的“┝”就像一端开杈的小木棍,下面是“手”(又)。“攴”就表示手持一端开杈的小木棍轻轻击打。而“鼓”字是用木架(十)把鼓架空起来,敲起来的声音就洪亮悠远。 (5)“急躁(燥)”一个人心里着急或心情烦闷时,行走步伐自然就加快,所以与“足”有关。“燥”表示太阳晒过或火烤过后,水份少了,如“干燥”。 (6)“恭敬”,“恭”字上“共”(gòng)表音,下面()是“心”字的变形,与尊敬他人的心理有关。先看“心”字的构造:卧钩(乚)左旁是一点,右旁是两点,共三点。既然“恭”字下面部件是“心”的变形,所以,竖钩(亅)左旁相应也是一点(丶),右旁相应也是两点(丶丶),也是一共三点。 (7)“虐待”“虐”字上面是虎字头(虍),下面的部件表示老虎的爪子。老虎捉人时自然是向着虎牙方向往外扑,而不会自己抓自己(彐),自己伤害自己。虐待表示对待别人就像老虎一样凶狠。所以,“彐”的方向应向外,并且中间一横要写出头。 (8)“再接再厉(励)”“接”指斗鸡“交战”“叮啄”的意思,“厉”同“砺”,指斗鸡在石头上磨快鸡嘴。看斗鸡比赛是唐朝人喜爱的一项娱乐活动。唐朝文学家愈在《昌黎先生集·斗鸡联句》中写到:“一喷一醒然,再接再厉乃。”下句写公鸡相斗,每次交战,都要在石头上磨快它的利嘴,便于叮啄对方。这个成语后来比喻越来越勇猛,越来越厉害,一次比一次优秀。有不少人认为这个成语常用在表彰、表扬方面,就误用了“鼓励”的“励”字,这是不了解这个成语的来源出处造成的。 (9)“拜”拜是双手合掌,左边是手(),右边也是手,另外最后还要加上向下的动作(丅)。“丅”是古“下”字。所以,“拜”字自然是由三个部件构成,特别要注意不能漏了表示向下的动作部件(丅)。 (10)“通宵(霄)—云霄(宵)通宵指整个夜晚,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晚上

认识小学生写错别字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认识小学生写错别字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一、原因 1、学生原因 (1)注意力不集中 (2)容易遗忘 (3)感知因素 以下几种常见的情况:1.字形相似,如“灸——炙、“戍——戌”;2、局部不同,像“床——麻”、“盲——肓”;3.字的笔画相同位置不同,如“未——末”“土——士”、“田——由”4.字的结构相同,位置不同,像“陪——部”等。 2、汉字本身的原因 (1)结构复杂。汉字结构差别大,仅《新华字典》就收集了8000多个汉字,不同的结构成分约有1000个笔画之多。还有每个字形体差异小,多一笔,少一笔,长一点,短一点,就成为不同的字或不成为字。 (2)同音字多。例如,“纪念——纪年”,“业绩——业迹”等,都是因为音义相同或相近造成的。 3、教师原因 识字教学是写字教学的基础,小学生没有全面掌握字的音、形、义是他们写错别字的根源。这就要求教师在识字教学中必须根据字的特点和构字规律把字的音、形、义紧密结合起来。但是,日常教学中,有些教师往往是重视句、段、篇的教学,而忽视识字教学,这也是导致学生写错别字的一大原因。 4、社会用字的原因 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商家为了标新立异,在街头、报刊、影视上,会故意使用一些错、别字。有的甚至是错误百出,一句话正确的没几个,而很多都是常用字词。比如蚊香广告上的“默默无蚊”;摩托车的“骑乐无穷”;美容店的“我型我塑”等等。小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这势必会给小学生造成不良的影响,使他们无所适从,从而产生错别字。 二、纠正错字的方法 1、编顺口溜 教师可根据字形特点,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和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奇特的想象把音、形、义结合起来编成顺口溜。如:美----羊字没尾巴,大字在底下。金-----一个人,他姓王,口袋装着两块糖。匹-------三面有墙一面空,有个幼儿在当中。溪——一条小溪流呀流,三点水,爪字头,弯弯曲曲碰石头,流到大海不回头。园——一元钱,买了票,进了公园进花园。这里把花一元钱的“元”与公园和花园联系起来,“园”就不会与“圆”相混了。又如:大王和小王, 今天来弹琴-----琴。不仅强调了上边两个“王”字的写法稍有不同, 而且还突出了“琴”的下边是“今”字。这样一来, 很少再有学生把“琴”下边的“今”写成“令”了。再如“己、已、巳”“戌、戍、戊、戎、戒”学生总是难以区分,笔者将它们编成顺口溜:“封了一半已,堵了整个巳,不封不堵是自己。”“横戌点戍戊中空,一人警戊戒就念戎,两人戒,那才成。”这样的顺口溜朗朗上口,学生记得又快又好。 2、自己纠错 以前在学生作业中发现错别字时,我总是圈出来加以改正,但还是出错,收效甚微。于是,我不再帮学生改错,只是在出现错别字的字行末尾打上一个标记,提示这里出现了错别字,要求他们自己找出并加以改正。这样做,促使学生参与了改错别字的整个过程,培养了他们寻找错别字的意识。时间一长,学生具备了发现错别字的能力,在检查作业时,便能够自己找出作业中的错别字,为不写或少写错别字打下了基础。 3、形声字纠错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