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单元整体备课

小学语文三年级五单元集体备课

单元主题壮丽的祖国河山集备时间2012年 10月20日主备人高淼淼参加人员高淼淼孙祖娜王晓苹

备课意图(结合本单元的内容分析本单元内容在学段教材、整套教材的地位,设计备课的主要目的)

本组教材是围绕着“壮丽的祖国山河”这个专题编写的,由3篇精读课文、1篇略读课文和1个语文园地组成。从导语到课文、到语文园地,各项语文活动的安排,都是围绕着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展现祖国发展成就,培养学生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这一主旨编排的。这里有古人赞颂长江雄伟气势、西湖迷人风采的古诗《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有反映南疆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富饶的西沙群岛》;有描绘北国各个季节不同景色的《美丽的小兴安岭》;还有展示现代都市风采的略读课文《“东方之珠”》。单元内各部分互相联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使听说读写各项能力整体推进、协调发展。

单元教学目标(确立单元合适的教学目标,要求明确、具体、细致)

1.会认本单元的22个生字,会写3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36个词语。

2.学习古诗,要读懂词句,理解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其他三篇写景的课文,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4.在充分的阅读中,领略美丽的自然风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5.能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等多种方式理解词语意

思,并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如:开、回、出、来、抽出、密密层层、封、严严实实、飞舞、积满等。

6.引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围绕“风景优美的地方”进行口语交际和习作,加深对祖国山河的了解。

7.导学生掌握一些积累语言的方法,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习惯。

单元整体内容展示(每一课的知识点及教学重难点,以及单元准备、拓展阅读内容,注意整体安排,加强读写。可用知识结构图展示,如:知识树、表格、线型图等展示)

《古诗二首》在对诗句意思了解的基础上,体验诗人的感情,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富饶的西沙群岛》学习课文里的优美语言,积累好词佳句。同时让学生了解我国南海水域的广阔和富饶,感受西沙海岛风光的美丽。

《美丽的小兴安岭》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学习作者抓住景色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东方之珠》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香港的。

口语交际:我是小导游

习作:写一写学生写自己去过的地方,也可以是想去的地方。

我的发现:让学生发现有些词有多个义项,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意思。

日积月累:“读读背背”五局写景的古诗名句。

课前预习内容(展示本单元每一课的课前通过学生预习可通关的内容)1.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2.把需要认识的字注音。

3.需要会写的字练习书写,并能够口头组词

教学主体课文之间的异同比较及教学策略(根据教材编写建议和阶段教学目标,注意提炼每一课的核心问题,依据不同文体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古诗二首》体验诗人的感情

《富饶的西沙群岛》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西沙群岛的魅力和富饶《美丽的小兴安岭》:

如果有机会去小兴安岭,你会选择哪个季节?

语文活动安排(包括在单元学习过程中,对于本单元的生字学习、词句积累、口语交际、综合活动、习作等知识点的训练过程与方法,注意处理好听说读写的关系,落实好每一次练习)1、识字教学中,就形近字、易混淆的字形做重点指导,引导学生用识字

规律认识生字,教师引导学生随时抄写,及时听写检测。

2、学习课文时,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结合联想和想象,加深对文本内容

的理解,同时积累词句,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3、口语交际中,注重彼此的交流和沟通,培养学生倾表达能力,面向全

体,训练到位,把口语交际延伸到日常活动中,循序渐进提高语言表达水平。

本单元的习作是秋天的快乐,要求学生交流金秋时节做得事情以及自己从中感受到的快乐。

单元读练提升(包括每一课的读写结合点的确立、课内外的诵读积累等内容)要求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景物,选择家乡的一处景物,学习课文的写法,抓住景物的特点写一段话。

课时安排

(从整体出发,

具体展示单元内

容课时安排)

12-13

作业布置 1.完成基础训练

(共同制定课

2.拓展自读课本的阅读内、课外作业内

容,各班统一)

单元教学反思

(单元教学完成

后针对实际教学

过程进行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