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解题基本方法+常用数学思想+高考热点问题及解题策略

高中数学解题基本方法+常用数学思想+高考热点问题及解题策略
高中数学解题基本方法+常用数学思想+高考热点问题及解题策略

一配方法 (2)

二、换元法 (6)

三、待定系数法 (13)

四、定义法 (18)

五、数学归纳法 (22)

六、参数法 (27)

七、反证法 (31)

第二章高中数学常用的数学思想 (34)

二、分类讨论思想方法 (40)

三、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方法 (46)

四、等价转化思想方法 (53)

第三章高考热点问题和解题策略 (59)

二、探索性问题 (65)

三、选择题解答策略 (71)

四、填空题解答策略 (77)

第一章高中数学解题基本方法

配方法

配方法是对数学式子进行一种定向变形(配成“完全平方”)的技巧,通过配方找到已知和未知的联系,从而化繁为简。何时配方,需要我们适当预测,并且合理运用“裂项”与“添项”、“配”与“凑”的技巧,从而完成配方。有时也将其称为“凑配法”。

最常见的配方是进行恒等变形,使数学式子出现完全平方。它主要适用于:已知或者未知中含有二次方程、二次不等式、二次函数、二次代数式的讨论与求解,或者缺xy项的二次曲线的平移变换等问题。

配方法使用的最基本的配方依据是二项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将这个公式灵活运用,可得到各种基本配方形式,如:

a2+b2=(a+b)2-2ab=(a-b)2+2ab;

a2+ab+b2=(a+b)2-ab=(a-b)2+3ab=(a+b

2

)2+(

3

2

b)2;

a2+b2+c2+ab+bc+ca=1

2

[(a+b)2+(b+c)2+(c+a)2]

a2+b2+c2=(a+b+c)2-2(ab+bc+ca)=(a+b-c)2-2(ab-bc-ca)=…结合其它数学知识和性质,相应有另外的一些配方形式,如:

1+sin2α=1+2sinαcosα=(sinα+cosα)2;

x2+1

2

x

=(x+

1

x

)2-2=(x-

1

x

)2+2 ;……等等。

Ⅰ、再现性题组:

1. 在正项等比数列{a

n }中,a

1

?a

5

+2a

3

?a

5

+a

3

?a

7

=25,则 a

3

+a

5

=_______。

2. 方程x2+y2-4kx-2y+5k=0表示圆的充要条件是_____。

A. 1

4

4

或k>1 C. k∈R D. k=1

4

或k=1

3. 已知sin4α+cos4α=1,则sinα+cosα的值为______。

A. 1

B. -1

C. 1或-1

D. 0

4. 函数y=log

1

2

(-2x2+5x+3)的单调递增区间是_____。

A. (-∞, 5

4] B. [5

4

,+∞) C. (-1

2

,5

4

] D. [5

4

,3)

5. 已知方程x2+(a-2)x+a-1=0的两根x

1、x

2

,则点P(x

1

,x

2

)在圆x2+y2=4上,则

实数a=_____。

【简解】 1小题:利用等比数列性质a

m p

-a

m p

+

=a

m

2,将已知等式左边后配方(a

3

a

5

)2易求。答案是:5。

2小题:配方成圆的标准方程形式(x-a)2+(y-b)2=r2,解r2>0即可,选B。

3小题:已知等式经配方成(sin2α+cos2α)2-2sin2αcos2α=1,求出sinαcosα,然后求出所求式的平方值,再开方求解。选C。

4小题:配方后得到对称轴,结合定义域和对数函数及复合函数的单调性求解。选D 。 5小题:答案3-11。 Ⅱ、示范性题组: 例1. 已知长方体的全面积为11,其12条棱的长度之和为24,则这个长方体的一条对角线长为_____。

A. 23

B. 14

C. 5

D. 6

【分析】 先转换为数学表达式:设长方体长宽高分别为x,y,z ,则

211

424()()xy yz xz x y z ++=++=??

?

,而欲求对角线长x y z 222++,将其配凑成两已知式的组合形式

可得。

【解】设长方体长宽高分别为x,y,z ,由已知“长方体的全面积为11,其12条棱的长度

之和为24”而得:211

424()()xy yz xz x y z ++=++=???

长方体所求对角线长为:

x y z 222++=()()x y z xy yz xz ++-++22=

6112-=5

所以选B 。

【注】本题解答关键是在于将两个已知和一个未知转换为三个数学表示式,观察和分析三个数学式,容易发现使用配方法将三个数学式进行联系,即联系了已知和未知,从而求解。这也是我们使用配方法的一种解题模式。

例2. 设方程x 2

+kx +2=0的两实根为p 、q ,若(p q )2+(q p

)2

≤7成立,求实数k 的取值范围。

【解】方程x 2+kx +2=0的两实根为p 、q ,由韦达定理得:p +q =-k ,pq =2 ,

(p q )2+(q p )2=p q pq 44

2+()=()()p q p q pq 222222

2+-=[()]()p q pq p q pq +--2222222=()k 2248

4

--≤7, 解得k ≤-10或k ≥10 。

又 ∵p 、q 为方程x 2

+kx +2=0的两实根, ∴ △=k 2

-8≥0即k ≥22或k ≤-22 综合起来,k 的取值范围是:-10≤k ≤-22 或者 22≤k ≤10。

【注】 关于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问题,总是先考虑根的判别式“Δ”;已知方程有两根时,可以恰当运用韦达定理。本题由韦达定理得到p +q 、pq 后,观察已知不等式,从其结构特征联想到先通分后配方,表示成p +q 与pq 的组合式。假如本题不对“△”讨论,结果将出错,即使有些题目可能结果相同,去掉对“△”的讨论,但解答是不严密、不完整的,这一点我们要尤为注意和重视。

例3. 设非零复数a 、b 满足a 2

+ab +b 2

=0,求(

a a

b +)1998+(b a b

+)1998

。 【分析】 对已知式可以联想:变形为(a b )2+(a b )+1=0,则a

b

=ω (ω为1的立方

虚根);或配方为(a +b)2

=ab 。则代入所求式即得。

【解】由a 2+ab +b 2

=0变形得:(a b )2+(a

b

)+1=0 , 设ω=

a b ,则ω2+ω+1=0,可知ω为1的立方虚根,所以:1ω=b a

,ω3=ω3

=1。 又由a 2

+ab +b 2

=0变形得:(a +b)2

=ab ,

所以 (a a b +)1998+(b a b +)1998

=(a ab 2)999+(b ab

2)999=(a b )999+(b a )999=ω

999

ω

999

=2 。

【注】 本题通过配方,简化了所求的表达式;巧用1的立方虚根,活用ω的性质,计算表达式中的高次幂。一系列的变换过程,有较大的灵活性,要求我们善于联想和展开。

【另解】由a 2

+ab +b 2

=0变形得:(

a b )2+(a b )+1=0 ,解出b a =-±132i 后,化成三角形式,代入所求表达式的变形式(a b )999+(b a

)999

后,完成后面的运算。此方法用于

只是未-±132

i 联想到ω时进行解题。

假如本题没有想到以上一系列变换过程时,还可由a 2+ab +b 2

=0解出:a =-±132

i b ,

直接代入所求表达式,进行分式化简后,化成复数的三角形式,利用棣莫佛定理完成最后的计算。

Ⅲ、巩固性题组:

1. 函数y =(x -a)2+(x -b)2

(a 、b 为常数)的最小值为_____。

A. 8

B. ()a b -2

2 C. a b 222

+ D.最小值不存在

2. α、β是方程x 2-2ax +a +6=0的两实根,则(α-1)2 +(β-1)2

的最小值是_____。

A. -494

B. 8

C. 18

D.不存在

3. 已知x 、y ∈R +

,且满足x +3y -1=0,则函数t =2x

+8y

有_____。

A.最大值22

B.最大值22

C.最小值22 B.最小值22

4. 椭圆x 2-2ax +3y 2+a 2

-6=0的一个焦点在直线x +y +4=0上,则a =_____。

A. 2

B. -6

C. -2或-6

D. 2或6 5. 化简:218-sin +228+cos 的结果是_____。

A. 2sin4

B. 2sin4-4cos4

C. -2sin4

D. 4cos4-2sin4 6. 设F 1和F 2为双曲线x 2

4

-y 2

=1的两个焦点,点P 在双曲线上且满足∠F 1PF 2=90°,

则△F 1PF 2的面积是_________。

7. 若x>-1,则f(x)=x 2

+2x +11

x +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

8. 已知π2

〈β<α〈34

π,cos(α-β)=1213

,sin(α+β)=-35

,求sin2α的值。(92

年高考题)

9. 设二次函数f(x)=Ax2+Bx+C,给定m、n(m

①解不等式f(x)>0;

②是否存在一个实数t,使当t∈(m+t,n-t)时,f(x)<0 ?若不存在,说出理由;若存在,指出t的取值范围。

10. 设s>1,t>1,m∈R,x=log

s t+log

t

s,y=log

s

4t+log

t

4s+m(log

s

2t+log

t

2s),

①将y表示为x的函数y=f(x),并求出f(x)的定义域;

②若关于x的方程f(x)=0有且仅有一个实根,求m的取值范围。

二、换元法

解数学题时,把某个式子看成一个整体,用一个变量去代替它,从而使问题得到简化,这叫换元法。换元的实质是转化,关键是构造元和设元,理论依据是等量代换,目的是变换研究对象,将问题移至新对象的知识背景中去研究,从而使非标准型问题标准化、复杂问题简单化,变得容易处理。

换元法又称辅助元素法、变量代换法。通过引进新的变量,可以把分散的条件联系起来,隐含的条件显露出来,或者把条件与结论联系起来。或者变为熟悉的形式,把复杂的计算和推证简化。

它可以化高次为低次、化分式为整式、化无理式为有理式、化超越式为代数式,在研究方程、不等式、函数、数列、三角等问题中有广泛的应用。

换元的方法有:局部换元、三角换元、均值换元等。局部换元又称整体换元,是在已知或者未知中,某个代数式几次出现,而用一个字母来代替它从而简化问题,当然有时候要通过变形才能发现。例如解不等式:4x+2x-2≥0,先变形为设2x=t(t>0),而变为熟悉的一元二次不等式求解和指数方程的问题。

三角换元,应用于去根号,或者变换为三角形式易求时,主要利用已知代数式中与三角知识中有某点联系进行换元。如求函数y=x+1-x的值域时,易发现x∈[0,1],设x

=sin2α,α∈[0,π

2

],问题变成了熟悉的求三角函数值域。为什么会想到如此设,其中

主要应该是发现值域的联系,又有去根号的需要。如变量x、y适合条件x2+y2=r2(r>0)时,则可作三角代换x=rcosθ、y=rsinθ化为三角问题。

均值换元,如遇到x+y=S形式时,设x=S

2

+t,y=

S

2

-t等等。

我们使用换元法时,要遵循有利于运算、有利于标准化的原则,换元后要注重新变量范围的选取,一定要使新变量范围对应于原变量的取值范围,不能缩小也不能扩大。如上几例

中的t>0和α∈[0,π

2

]。

Ⅰ、再现性题组:

1.y=sinx2cosx+sinx+cosx的最大值是_________。

2.设f(x2+1)=log

a

(4-x4) (a>1),则f(x)的值域是_______________。

3.已知数列{a

n }中,a

1

=-1,a

n+1

2a

n

=a

n+1

-a

n

,则数列通项a

n

=___________。

4.设实数x、y满足x2+2xy-1=0,则x+y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5.方程13

13

+

+

-x

x

=3的解是_______________。

6.不等式log

2(2x-1) 2log

2

(2x+1-2)〈2的解集是_______________。

【简解】1小题:设sinx+cosx =t ∈[-2,2],则y =t 2

2

+t -12,对称轴t =-1,

当t =2,y max =1

2

+2;

2小题:设x 2

+1=t (t ≥1),则f(t)=log a [-(t-1)2

+4],所以值域为(-∞,log a 4]; 3小题:已知变形为

1

1

a n +-

1a n =-1,设b n =1a n

,则b 1=-1,b n =-1+(n -1)(-1)=-n ,所以a n =-1

n

4小题:设x +y =k ,则x 2-2kx +1=0, △=4k 2

-4≥0,所以k ≥1或k ≤-1; 5小题:设3x

=y ,则3y 2

+2y -1=0,解得y =

1

3

,所以x =-1; 6小题:设log 2(2x

-1)=y ,则y(y +1)<2,解得-2

4

,log 23)。 Ⅱ、示范性题组:

例1. 实数x 、y 满足4x 2

-5xy +4y 2

=5 ( ①式) ,设S =x 2

+y 2

,求1S m a x

1S min

的值。(93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题)

【分析】 由S =x 2+y 2联想到cos 2α+sin 2

α=1,于是进行三角换元,设

x S y S ==??

??

?cos sin α

α代入①式求S max 和S min 的值。 【解】设x S y S ==?????cos sin α

α

代入①式得: 4S -5S 2sin αcos α=5

解得 S =10

852-sin α

∵ -1≤sin2α≤1 ∴ 3≤8-5sin2α≤13 ∴ 1013≤1085-sin α≤10

3

∴ 1S max +1

S min =310+1310=1610=85

此种解法后面求S 最大值和最小值,还可由sin2α=810

S S

-的有界性而求,即解不等

式:|810S S

-|≤1。这种方法是求函数值域时经常用到的“有界法”。

【另解】 由S =x 2+y 2,设x 2=S 2+t ,y 2

=S 2-t ,t ∈[-S 2,S 2

],

则xy =±S t 224-代入①式得:4S ±5S t 2

24

-=5, 移项平方整理得 100t 2+39S 2

-160S +100=0 。

∴ 39S 2

-160S +100≤0 解得:

1013≤S ≤10

3

∴ 1S max +1

S min

=310+1310=1610=85

【注】 此题第一种解法属于“三角换元法”,主要是利用已知条件S =x 2+y 2

与三角公式cos 2

α+sin 2

α=1的联系而联想和发现用三角换元,将代数问题转化为三角函数值域问题。第二种解法属于“均值换元法”,主要是由等式S =x 2

+y 2

而按照均值换元的思路,设x 2

=S 2+t 、y 2

=S 2

-t ,减少了元的个数,问题且容易求解。另外,还用到了求值域的几种

方法:有界法、不等式性质法、分离参数法。

和“均值换元法”类似,我们还有一种换元法,即在题中有两个变量x 、y 时,可以设x =a +b ,y =a -b ,这称为“和差换元法”,换元后有可能简化代数式。本题设x =a +b ,y =a -b ,代入①式整理得3a 2

+13b 2

=5 ,求得a 2

∈[0,53

],所以S =(a -b)2+(a +b)2=2(a 2

+b 2

)=

1013+2013a 2∈[1013,103],再求1S max +1S min

的值。

例2. △ABC 的三个内角A 、B 、C 满足:A +C =2B ,

1cos A +1cos C =-2

cos B

,求cos A C

-2

的值。(96年全国理)

【分析】 由已知“A +C =2B ”和“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的性质,可得

A C

B +=??

?12060°=°;由“A +C =120°”进行均值换元,则设A C =°α

=°-α6060+???

,再代入可求cos α即cos A C

-2

【解】由△ABC 中已知A +C =2B ,可得 A C B +=???12060°

=°

,

由A+C=120°,设

A

C

=°α

=°-α

60

60

+

?

?

?

,代入已知等式得:

1 cos A +

1

cos C

1

60

cos()

?+α

1

60

cos()

?-α

1

1

2

3

2

cos sin

αα

-

+1

1 2

3

2

cos sin

αα

+

cos

cos sin

α

αα

1

4

3

4

22

-

cos

cos

α

α2

3

4

-

=-22,

解得:cosα=

2

2

,即:cos

A C

-

2

2

2

【另解】由A+C=2B,得A+C=120°,B=60°。所以

1

cos A

1

cos C

=-

2

cos B

=-22,设

1

cos A

=-2+m,

1

cos C

=-2-m ,

所以cosA=

1

2

-+m

,cosC=

1

2

--m

,两式分别相加、相减得:

cosA+cosC=2cos A C

+

2

cos

A C

-

2

=cos

A C

-

2

22

2

2

m-

cosA-cosC=-2sin A C

+

2

sin

A C

-

2

=-3sin

A C

-

2

2

2

2

m

m-

即:sin A C

-

2

=-

2

32

2

m

m

()

-

,=-

22

2

2

m-

,代入sin2

A C

-

2

+cos2

A C

-

2

=1整理

得:3m4-16m-12=0,解出m2=6,代入cos A C

-

2

22

2

2

m-

2

2

【注】本题两种解法由“A+C=120°”、“

1

cos A

1

cos C

=-22”分别进行均值

换元,随后结合三角形角的关系与三角公式进行运算,除由已知想到均值换元外,还要求对三角公式的运用相当熟练。假如未想到进行均值换元,也可由三角运算直接解出:由A+C=

2B,得A+C=120°,B=60°。所以

1

cos A

1

cos C

=-

2

cos B

=-22,即cosA+cosC

=-22cosAcosC,和积互化得:

2cos A C

+

2

cos

A C

-

2

=-2[cos(A+C)+cos(A-C),即cos

A C

-

2

2

2

-2cos(A-C)

2

2

-2(2cos2

A C

-

2

-1),整理得:42cos2

A C

-

2

+2cos

A C

-

2

-32=0,

解得:cos A C

-

2

2

2

例3. 设a>0,求f(x)=2a(sinx +cosx)-sinx 2cosx -2a 2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解】 设sinx +cosx =t ,则t ∈[-

2,2],由(sinx +cosx)2

=1+2sinx 2cosx 得:sinx 2cosx =t 212

-

∴ f(x)=g(t)=-12(t -2a)2

+12

(a>0),t ∈[-2,2]

t =-2时,取最小值:-2a 2

-22a -12

当2a ≥2时,t =2,取最大值:-2a 2

+22a -12

当0<2a ≤2时,t =2a ,取最大值:1

2

∴ f(x)的最小值为-2a 2

-22a -12,最大值为1

2022

2221222

2

()()

<<-+-≥??

???

??a a a a 。

【注】 此题属于局部换元法,设sinx +cosx =t 后,抓住sinx +cosx 与sinx 2cosx 的

内在联系,将三角函数的值域问题转化为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的值域问题,使得容易求解。换元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新的参数的范围(t ∈[-2,2])与sinx +cosx 对应,否则将会出错。本题解法中还包含了含参问题时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方法,即由对称轴与闭区间的位置关系而确定参数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

一般地,在遇到题目已知和未知中含有sinx 与cosx 的和、差、积等而求三角式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题型时,即函数为f(sinx ±cosx ,sinxcsox),经常用到这样设元的换元法,转化为在闭区间上的二次函数或一次函数的研究。

例4. 设对所于有实数x ,不等式x 2

log 241()a a ++2x log 221a a ++log 2()a a +142

2

>0

恒成立,求a 的取值范围。(87年全国理)

【分析】不等式中log 241()a a +、 log 221a a +、log 2()a a

+142

2

三项有何联系?进行对数式的有关变形后不难发现,再实施换元法。

【解】 设log 2

21a a +=t ,则log 241()a a +=log 2812()a a +=3+log 2a a

+12=3-

log 221a a +=3-t ,log 2()a a +142

2

=2log 2a a +12=-2t ,

代入后原不等式简化为(3-t )x 2

+2tx -2t>0,它对一切实数x 恒成立,所以:

304830

2

->=+-???306或 ∴ t<0即log 221a

a +<0

0<

21

a

a +<1,解得0

设元,关键是发现已知不等式中log 241()a a +、 log 221a a +、log 2()a a +142

2

三项之间的联

系。在解决不等式恒成立问题时,使用了“判别式法”。另外,本题还要求对数运算十分熟

练。一般地,解指数与对数的不等式、方程,有可能使用局部换元法,换元时也可能要对所给的已知条件进行适当变形,发现它们的联系而实施换元,这是我们思考解法时要注意的一点。

例5. 已知sin θx =cos θy ,且c o s 22θx +sin 22θ

y =10322()x y + (②式),求x y 的值。

【解】 设sin θx =cos θy

=k ,则sin θ=kx ,cos θ=ky ,且sin 2θ+cos 2

θ=

k 2

(x 2

+y 2

)=1,代入②式得: k y x 222+k x y

222=10

322

()x y +=1032k 即:y x 22+x y 22=103

设x y

22=t ,则t +1t =103 , 解得:t =3或1

3 ∴x y =±3或±33

【另解】 由x y =sin cos θθ=tg θ,将等式②两边同时除以cos 22

θ

x ,再表示成含tg θ的

式子:1+tg 4θ=()()

1103112

2+?+tg tg θθ

=103tg 2θ,设tg 2θ=t ,则3t 2—10t +3=0,

∴t =3或

1

3, 解得x y

=±3或±33。 【注】 第一种解法由sin θx =cos θ

y

而进行等量代换,进行换元,减少了变量的个数。第二种解法将已知变形为

x y =sin cos θθ

,不难发现进行结果为tg θ,再进行换元和变形。两种解法要求代数变形比较熟练。在解高次方程时,都使用了换元法使方程次数降低。

例6. 实数x 、y 满足()x -192+()y +1162

=1,若x +y -k>0恒成立,求k 的范围。

【分析】由已知条件()x -192+()y +116

2=1,可以发现它与a 2+b 2

=1有相似之处,于

是实施三角换元。

【解】由()x -192+()y +116

2

=1,设x -13=cos θ,y +14=sin θ,

即:x y =+=-+???1314cos sin θθ

代入不等式x +y -k>0得:

3cos θ+4sin θ-k>0,即k<3cos θ+4sin θ=5sin(θ+ψ) 所以k<-5时不等式恒成立。

【注】本题进行三角换元,将代数问题(或者是解析几何问题)化为了含参三角不等式恒成立的问题,再运用“分离参数法”转化为三角函数的值域问题,从而求出参数范围。一般地,在遇到与圆、椭圆、双曲线的方程相似的代数式时,或者在解决圆、椭圆、双曲线等有关问题时,经常使用“三角换元法”。

+by +c>0 (a>0)所表示的区域为直线ax +by +c =0此题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化为图形问题:椭圆上的点始终

位于平面上x +y -k>0的区域。即当直线x +y -k =0在与椭圆下部相切的切线之下时。当直线与椭圆相切时,方程组161911440

22()()x y x y k -++=+-=???有相等的一组实数解,消元后由△=0可求得k =-3,所以k<-3时原不等式恒成立。

Ⅲ、巩固性题组:

1. 已知f(x 3

)=lgx (x>0),则f(4)的值为_____。 A. 2lg2 B. 13

lg2 C. 23

lg2 D. 23

lg4

2. 函数y =(x +1)4

+2的单调增区间是______。

A. [-2,+∞)

B. [-1,+∞) D. (-∞,+∞)

C. (-∞,-1]

3. 设等差数列{a n }的公差d =12

,且S 100=145,则a 1+a 3+a 5+……+a 99的值为

_____。

A. 85

B. 72.5

C. 60

D. 52.5 4. 已知x 2

+4y 2

=4x ,则x +y 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

5. 已知a ≥0,b ≥0,a +b =1,则a +12

+b +12

的范围是____________。

6. 不等式x >ax +32

的解集是(4,b),则a =________,b =_______。

7. 函数y =2x +x +1的值域是________________。

8. 在等比数列{a n }中,a 1+a 2+…+a 10=2,a 11+a 12+…+a 30=12,求a 31+a 32+…+a 60。

x +y -k>0 k 平面区域

9. 实数m 在什么范围内取值,对任意实数x ,不等式sin 2

x +2mcosx +4m -1<0恒成立。 10. 已知矩形ABCD ,顶点C(4,4),A 点在曲线

x 2+y 2

=2 (x>0,y>0)上移动,且AB 、AD 始终平行x 轴、y 轴,求矩形ABCD 的最小面积。

三、待定系数法

要确定变量间的函数关系,设出某些未知系数,然后根据所给条件来确定这些未知系数的方法叫待定系数法,其理论依据是多项式恒等,也就是利用了多项式f(x)≡g(x)的充要条件是:对于一个任意的a 值,都有f(a)≡g(a);或者两个多项式各同类项的系数对应相等。

待定系数法解题的关键是依据已知,正确列出等式或方程。使用待定系数法,就是把具有某种确定形式的数学问题,通过引入一些待定的系数,转化为方程组来解决,要判断一个问题是否用待定系数法求解,主要是看所求解的数学问题是否具有某种确定的数学表达式,如果具有,就可以用待定系数法求解。例如分解因式、拆分分式、数列求和、求函数式、求复数、解析几何中求曲线方程等,这些问题都具有确定的数学表达形式,所以都可以用待定系数法求解。

使用待定系数法,它解题的基本步骤是:

第一步,确定所求问题含有待定系数的解析式;

第二步,根据恒等的条件,列出一组含待定系数的方程;

第三步,解方程组或者消去待定系数,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 如何列出一组含待定系数的方程,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分析: ① 利用对应系数相等列方程; ② 由恒等的概念用数值代入法列方程; ③ 利用定义本身的属性列方程; ④ 利用几何条件列方程。

比如在求圆锥曲线的方程时,我们可以用待定系数法求方程:首先设所求方程的形式,其中含有待定的系数;再把几何条件转化为含所求方程未知系数的方程或方程组;最后解所得的方程或方程组求出未知的系数,并把求出的系数代入已经明确的方程形式,得到所求圆锥曲线的方程。

Ⅰ、再现性题组:

1. 设f(x)=

x 2+m ,f(x)的反函数f -1

(x)=nx -5,那么m 、n 的值依次为_____。 A. 52 , -2 B. -52 , 2 C. 52 , 2 D. -5

2

,-2

2. 二次不等式ax 2

+bx +2>0的解集是(-12,13

),则a +b 的值是_____。

A. 10

B. -10

C. 14

D. -14 3. 在(1-x 3

)(1+x )10

的展开式中,x 5

的系数是_____。 A. -297 B.-252 C. 297 D. 207

4. 函数y =a -bcos3x (b<0)的最大值为32,最小值为-1

2

,则y =-4asin3bx 的最小

正周期是_____。

5. 与直线L :2x +3y +5=0平行且过点A(1,-4)的直线L ’的方程是_______________。

6. 与双曲线x 2

-y 2

4

=1有共同的渐近线,且过点(2,2)的双曲线的方程是

____________。

【简解】1小题:由f(x)=

x 2+m 求出f -1

(x)=2x -2m ,比较系数易求,选C ; 2小题:由不等式解集(-12,13),可知-12、13

是方程ax 2

+bx +2=0的两根,代入

两根,列出关于系数a 、b 的方程组,易求得a +b ,选D ;

3小题:分析x 5

的系数由C 105与(-1)C 102

两项组成,相加后得x 5

的系数,选D ;

4小题:由已知最大值和最小值列出a 、b 的方程组求出a 、b 的值,再代入求得答案

23

π

; 5小题:设直线L ’方程2x +3y +c =0,点A(1,-4)代入求得C =10,即得2x +3y +10=0;

6小题:设双曲线方程x 2

-y 24=λ,点(2,2)代入求得λ=3,即得方程x 23-y 212

=1。

Ⅱ、示范性题组:

例1. 已知函数y =mx x n

x 22431

+++的最大值为7,最小值为-1,求此函数式。

【分析】求函数的表达式,实际上就是确定系数m 、n 的值;已知最大值、最小值实际是就是已知函数的值域,对分子或分母为二次函数的分式函数的值域易联想到“判别式法”。

【解】 函数式变形为: (y -m)x 2

-43x +(y -n)=0, x ∈R, 由已知得y -m ≠0 ∴ △=(-43)2

-4(y -m)(y -n)≥0 即: y 2

-(m +n)y +(mn -12)≤0 ① 不等式①的解集为(-1,7),则-1、7是方程y 2

-(m +n)y +(mn -12)=0的两根, 代入两根得:1120

497120

+++-=-++-=??

?()()m n mn m n mn 解得:m n ==???51或m n ==???15

∴ y =5431122x x x +++或者y =x x x 22435

1

+++

此题也可由解集(-1,7)而设(y +1)(y -7)≤0,即y 2

-6y -7≤0,然后与不等式①比较系

数而得:m n mn +=-=-???

6

127,解出m 、n 而求得函数式y 。

【注】 在所求函数式中有两个系数m 、n 需要确定,首先用“判别式法”处理函数值域

问题,得到了含参数m 、n 的关于y 的一元二次不等式,且知道了它的解集,求参数m 、n 。两种方法可以求解,一是视为方程两根,代入后列出m 、n 的方程求解;二是由已知解集写出不等式,比较含参数的不等式而列出m 、n 的方程组求解。本题要求对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概念理解透彻,也要求理解求函数值域的“判别式法”:将y 视为参数,函数式化成含参数y 的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可知其有解,利用△≥0,建立了关于参数y 的不等式,解出y 的范围就是值域,使用“判别式法”的关键是否可以将函数化成一个一元二次方程。

例2. 设椭圆中心在(2,-1),它的一个焦点与短轴两端连线互相垂直,且此焦点与长轴较近的端点距离是10-5,求椭圆的方程。

【分析】求椭圆方程,根据所给条件,确定几何数据a 、b 、c 之值,问题就全部解决了。设a 、b 、c 后,由已知垂直关系而联想到勾股定理建立一

个方程,再将焦点与长轴较近端点的距离转化为a -c 的值后列出第二个方程。 【解】 设椭圆长轴2a 、短轴2b 、焦距2c ,则|BF ’|=a ∴ a b c a a b a c 2222222105

=++=-=-?????

() 解得:a b ==???

??105

∴ 所求椭圆方程是:x 210+y 2

5

=1

也可有垂直关系推证出等腰Rt △BB ’F ’后,由其性质推证出等腰Rt △B ’O ’F ’,再进行如

下列式: b c

a c a

b c

=-=-=+???

??105222 ,更容易求出a 、b 的值。

【注】 圆锥曲线中,参数(a 、b 、c 、e 、p )的确定,是待定系数法的生动体现;如何确定,要抓住已知条件,将其转换成表达式。在曲线的平移中,几何数据(a 、b 、c 、e )不变,本题就利用了这一特征,列出关于a -c 的等式。

一般地,解析几何中求曲线方程的问题,大部分用待定系数法,基本步骤是:设方程(或几何数据)→几何条件转换成方程→求解→已知系数代入。

例3. 是否存在常数a 、b 、c ,使得等式1222

+2232

+…+n(n +1)2

n n ()+112

(an 2

+bn +c)对一切自然数n 都成立?并证明你的结论。 (89年全国高考题)

【分析】是否存在,不妨假设存在。由已知等式对一切自然数n 都成立,取特殊值n =1、2、3列出关于a 、b 、c 的方程组,解方程组求出a 、b 、c 的值,再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等式对所有自然数n 都成立。

B

【解】假设存在a、b、c使得等式成立,令:n=1,得4=1

6

(a+b+c);n=2,得22

=1

2

(4a+2b+c);n=3,得70=9a+3b+c。整理得:

a b c

a b c

a b C

++=

++=

++=

?

?

?

?

?

24

4244

9370

,解得

a

b

c

=

=

=

?

?

?

?

?

3

11

10

于是对n=1、2、3,等式1222+2232+…+n(n+1)2=

n n()

+1

12

(3n2+11n+10)成

立,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对任意自然数n,该等式都成立:

假设对n=k时等式成立,即1222+2232+…+k(k+1)2=k k()

+1

12

(3k2+11k+10);

当n=k+1时,1222+2232+…+k(k+1)2+(k+1)(k+2)2=k k()

+1

12

(3k2+11k

+10) +(k+1)(k+2)2=k k()

+1

12

(k+2)(3k+5)+(k+1)(k+2)2=

()()

k k

++

12

12

(3k2

+5k+12k+24)=()()

k k

++

12

12

[3(k+1)2+11(k+1)+10],

也就是说,等式对n=k+1也成立。

综上所述,当a=8、b=11、c=10时,题设的等式对一切自然数n都成立。

【注】建立关于待定系数的方程组,在于由几个特殊值代入而得到。此种解法中,也体现了方程思想和特殊值法。对于是否存在性问题待定系数时,可以按照先试值、再猜想、最后归纳证明的步骤进行。本题如果记得两个特殊数列13+23+…+n3、12+22+…+n2求和的公式,也可以抓住通项的拆开,运用数列求和公式而直接求解:由n(n+1)2=n3+2n2+n得S

n

=1222+2232+…+n(n+1)2=(13+23+…+n3)+2(12+22+…+n2)+(1

+2+…+n)=n n

22

1

4

()

+

+23

n n n

()()

++

121

6

n n()

+1

2

n n()

+1

12

(3n2+11n+10),

综上所述,当a=8、b=11、c=10时,题设的等式对一切自然数n都成立。

例4. 有矩形的铁皮,其长为30cm,宽为14cm,要从四角上剪掉边长为xcm的四个小正方形,将剩余部分折成一个无盖的矩形盒子,问x为何值时,矩形盒子容积最大,最大容积是多少?

【分析】实际问题中,最大值、最小值的研究,先由已知条件选取合适的变量建立目标函数,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函数最大值和最小值的研究。

【解】依题意,矩形盒子底边边长为(30-2x)cm,底边宽为(14-2x)cm,高为xcm。

∴盒子容积 V=(30-2x)(14-2x)x=4(15-x)(7-x)x ,

显然:15-x>0,7-x>0,x>0。

设V=4

ab

(15a-ax)(7b-bx)x (a>0,b>0)

要使用均值不等式,则--+=-=-=???

a b a ax b bx x 10

157

解得:a =

1

4, b =34

, x =3 。 从而V =643(154-x 4)(214-34x)x ≤643(1542143

+)3=64

3327=576。

所以当x =3时,矩形盒子的容积最大,最大容积是576cm 3

【注】均值不等式应用时要注意等号成立的条件,当条件不满足时要凑配系数,可以用“待定系数法”求。本题解答中也可以令V =

4ab (15a -ax)(7-x)bx 或 4ab

(15-x)(7a -ax)bx ,再由使用均值不等式的最佳条件而列出方程组,求出三项该进行凑配的系数,本题也

体现了“凑配法”和“函数思想”。

Ⅲ、巩固性题组:

1. 函数y =log a x 的x ∈[2,+∞)上恒有|y|>1,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

A. 2>a>12

且a ≠1 B. 0

或12或0

2. 方程x 2+px +q =0与x 2

+qx +p =0只有一个公共根,则其余两个不同根之和为_____。

A. 1

B. -1

C. p +q

D. 无法确定 3. 如果函数y =sin2x +a 2cos2x 的图像关于直线x =-π8

对称,那么a =_____。

A. 2

B. -2

C. 1

D. -1

4. 满足C n 0+12C n 1+22C n 2+…+n 2C n n

<500的最大正整数是_____。 A. 4 B. 5 C. 6 D. 7 5. 无穷等比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a -12

, 则所有项的和等于_____。

A. -12

B. 1

C. 12

D.与a 有关

6. (1+kx)9=b 0+b 1x +b 2x 2+…+b 9x 9

,若b 0+b 1+b 2+…+b 9=-1,则k =______。

7. 经过两直线11x -3y -9=0与12x +y -19=0的交点,且过点(3,-2)的直线方程为_____________。

8. 正三棱锥底面边长为2,侧棱和底面所成角为60°,过底面一边作截面,使其与底面成30°角,则截面面积为______________。

9. 设y =f(x)是一次函数,已知f(8)=15,且f(2)、f(5)、(f14)成等比数列,求f(1)+f(2)+…+f(m)的值。

10. 设抛物线经过两点(-1,6)和(-1,-2),对称轴与x 轴平行,开口向右,直线y =2x +7和抛物线截得的线段长是410, 求抛物线的方程。

四、定义法

所谓定义法,就是直接用数学定义解题。数学中的定理、公式、性质和法则等,都是由定义和公理推演出来。定义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它通过指出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来明确概念。

定义是千百次实践后的必然结果,它科学地反映和揭示了客观世界的事物的本质特点。简单地说,定义是基本概念对数学实体的高度抽象。用定义法解题,是最直接的方法,本讲让我们回到定义中去。

Ⅰ、再现性题组:

1.已知集合A中有2个元素,集合B中有7个元素,A∪B的元素个数为n,则______。

A. 2≤n≤9

B. 7≤n≤9

C. 5≤n≤9

D. 5≤n≤7

2.设MP、OM、AT分别是46°角的正弦线、余弦线和正切线,则_____。

A. MP

B. OM

C. AT<

D. OM

3.复数z

1=a+2i,z

2

=-2+i,如果|z

1

|< |z

2

|,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

A. -1

B. a>1

C. a>0

D. a<-1或a>1

4.椭圆x2

25

y2

9

=1上有一点P,它到左准线的距离为

5

2

,那么P点到右焦点的距离为

_____。

A. 8 C. 7.5 C. 75

4

D. 3

5.奇函数f(x)的最小正周期为T,则f(-T

2

)的值为_____。

A. T

B. 0

C. T

2

D. 不能确定

6.正三棱台的侧棱与底面成45°角,则其侧面与底面所成角的正切值为_____。【简解】1小题:利用并集定义,选B;

2小题:利用三角函数线定义,作出图形,选B;

3小题:利用复数模的定义得a222

+<5,选A;

4小题:利用椭圆的第二定义得到||

PF

5

2

=e=

4

5

,选A;

5小题:利用周期函数、奇函数的定义得到f(-T

2

)=f(

T

2

)=-f(-

T

2

),选B;

6小题:利用线面角、面面角的定义,答案2。Ⅱ、示范性题组:

例1. 已知z=1+i,①设w=z2+3z-4,求w的三角形式;②如果z az b z z

2

21

++

-+

=1-i,求实数a、b的值。(94年全国理)

【分析】代入z进行运算化简后,运用复数三角形式和复数相等的定义解答。

【解】由z=1+i,有w=z2+3z-4=(1+i)2+3()

1+i-4=2i+3(1-i)-4=

-1-i,w的三角形式是2(cos 5

4

π

+isin

5

4

π

);

由z=1+i,有z az b

z z

2

21

++

-+

()()

()()

11

111

2

2

++++

+-++

i a i b

i i

()()

a b a i

i

+++2

=(a+2)-(a

+b)i。

由题设条件知:(a+2)-(a+b)i=1+i;

根据复数相等的定义,得:

a

a b

+=

-+=-

?

?

?

21

1

()

解得

a

b

=-

=

?

?

?

1

2

【注】求复数的三角形式,一般直接利用复数的三角形式定义求解。利用复数相等的定义,由实部、虚部分别相等而建立方程组,这是复数中经常遇到的。

例2. 已知f(x)=-x n+cx,f(2)=-14,f(4)=-252,求y=log

2

2

f(x)的定义域,

判定在(

2

2

3

,1)上的单调性。

【分析】要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必须首先确定n与c的值求出函数的解析式,再利用函数的单调性定义判断。

【解】

f c

f c

n

n

()

()

22214

444252

=-+=-

=-+=-

?

?

?

??

解得:

n

c

=

=

?

?

?

4

1

∴ f(x)=-x 4

+x 解f(x)>0得:0

22

3

2

<1, 则f(x

1

)-f(x

2

)=-x

1

4

+x

1

-(-x

2

4

+x

2

=(x 1-x 2)[1-(x 1+x 2)( x 12

+x 22

)],

∵ x 1+x 2>23, x 12

+x 22

>423

∴ (x 1+x 2)( x 12+x 22

)〉233423

=1

∴ f(x 1)-f(x 2)>0即f(x)在(2

23,1)上是减函数

∵ 2

2<1 ∴ y =log 22

f(x) 在(22

3,1)上是增函数。

【注】关于函数的性质:奇偶性、单调性、周期性

的判断,一般都是直接应用定义解题。本题还在求n 、c

的过程中,运用了待定系数法和换元法。

例3. 如图,已知A ’B ’C ’—ABC 是正三棱柱,D 是AC 中点。

① 证明:AB ’∥平面DBC ’; ② 假设AB ’⊥BC ’,求二面角D —BC ’—C 的度数。(94年全国理)

【分析】 由线面平行的定义来证①问,即通过证AB ’平行平面DBC ’内的一条直线而得;由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定义作出平面角,通过解三角形而求②问。

【解】 ① 连接B ’C 交BC ’于O, 连接OD ∵ A ’B ’C ’—ABC 是正三棱柱 ∴ 四边形B ’BCC ’是矩形 ∴ O 是B ’C 中点

△AB ’C 中, D 是AC 中点 ∴ AB ’∥OD ∴ AB ’∥平面DBC ’

② 作DH ⊥BC 于H ,连接OH ∴ DH ⊥平面BC ’C ∵ AB ’∥OD, AB ’⊥BC ’ ∴ BC ’⊥OD

∴ BC ’⊥OH 即∠DOH 为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

设AC =1,作OE ⊥BC 于E ,则DH =12sin60°=3

4

,BH =34,EH =14 ; Rt △BOH 中,OH 2

=BH 3EH =3

16

, ∴ OH =

3

4

=DH ∴∠DOH =45°,即二面角D —BC ’—C 的度数为45°。 【注】对于二面角D —BC ’—C 的平面角,容易误认为∠DOC 即所求。利用二面角的平面角定义,两边垂直于棱,抓住平面角的作法,先作垂直于一面的垂线DH ,再证得垂直于棱的垂线DO ,最后连接两个垂足OH ,则∠DOH 即为所求,其依据是三垂线定理。本题还要求解三角形十分熟练,在Rt △BOH 中运用射影定理求OH 的长是计算的关键。

此题文科考生的第二问为:假设AB ’⊥BC ’,BC =2,求AB ’在侧面BB ’C ’C 的 射影长。解答中抓住斜线在平面上的射影的定义,先作平面的垂线,连接垂足和斜足而得到射影。其解法

B’

高中数学解题思想之分类讨论思想

分类讨论思想方法 在解答某些数学问题时,有时会遇到多种情况,需要对各种情况加以分类,并逐类求解,然后综合得解,这就是分类讨论法。分类讨论是一种逻辑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解题策略,它体现了化整为零、积零为整的思想与归类整理的方法。有关分类讨论思想的数学问题具有明显的逻辑性、综合性、探索性,能训练人的思维条理性和概括性,所以在高考试题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引起分类讨论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①问题所涉及到的数学概念是分类进行定义的。如|a|的定义分a>0、a=0、a<0三种情况。这种分类讨论题型可以称为概念型。 ②问题中涉及到的数学定理、公式和运算性质、法则有范围或者条件限制,或者是分类给出的。如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的公式,分q=1和q≠1两种情况。这种分类讨论题型可以称为性质型。 ③解含有参数的题目时,必须根据参数的不同取值范围进行讨论。如解不等式ax>2时分a>0、a=0和a<0三种情况讨论。这称为含参型。 另外,某些不确定的数量、不确定的图形的形状或位置、不确定的结论等,都主要通过分类讨论,保证其完整性,使之具有确定性。 进行分类讨论时,我们要遵循的原则是:分类的对象是确定的,标准是统一的,不遗漏、不重复,科学地划分,分清主次,不越级讨论。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不漏不重”。 解答分类讨论问题时,我们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是:首先要确定讨论对象以及所讨论对象的全体的范围;其次确定分类标准,正确进行合理分类,即标准统一、不漏不重、分类互斥(没有重复);再对所分类逐步进行讨论,分级进行,获取阶段性结果;最后进行归纳小结,综合得出结论。 Ⅰ、再现性题组: 1.集合A={x||x|≤4,x∈R},B={x||x-3|≤a,x∈R},若A?B,那么a的范围是_____。 A. 0≤a≤1 B. a≤1 C. a<1 D. 00且a≠1,p=log a (a3+a+1),q=log a (a2+a+1),则p、q的大小关系是 _____。 A. p=q B. pq D.当a>1时,p>q;当0

高中数学解题基本方法 换元法

高中数学解题基本方法--换元法 高中数学解题基本方法--换元法解数学题时,把某个式子看成一个整体,用一个变量去代替它,从而使问题得到简化,这叫换元法。换元的实质是转化,关键是构造元和设元,理论依据是等量代换,目的是变换研究对象,将问题移至新对象的知识背景中去研究,从而使非标准型问题标准化、复杂问题简单化,变得容易处理。 换元法又称辅助元素法、变量代换法。通过引进新的变量,可以把分散的条件联系起来,隐含的条件显露出来,或者把条件与结论联系起来。或者变为熟悉的形式,把复杂的计算和推证简化。 它可以化高次为低次、化分式为整式、化无理式为有理式、化超越式为代数式,在研究方程、不等式、函数、数列、三角等问题中有广泛的应用。 换元的方法有:局部换元、三角换元、均值换元等。局部换元又称整体换元,是在已知或者未知中,某个代数式几次出现,而用一个字母来代替它从而简化问题,当然有时候要通过变形才能发现。例如解不等式:4+2-2≥0,先变形为设2=t(t 0),而变为熟悉的一元二次不等式求解和指数方程的问题。 三角换元,应用于去根号,或者变换为三角形式易求时,主要利用已知代数式中与三角知识中有某点联系进行换元。如求函数y=+

的值域时,易发现x∈[0,1],设x=sinα,α∈[0,],问题变成了熟悉的求三角函数值域。为什么会想到如此设,其中主要应该是发现值域的联系,又有去根号的需要。如变量x、y适合条件x+y=r(r 0)时,则可作三角代换x=rcosθ、y=rsinθ化为三角问题。 均值换元,如遇到x+y=S形式时,设x=+t,y=-t等等。 我们使用换元法时,要遵循有利于运算、有利于标准化的原则,换元后要注重新变量范围的选取,一定要使新变量范围对应于原变量的取值范围,不能缩小也不能扩大。如上几例中的t 0和α∈[0,]。 Ⅰ、再现性题组: 1.y=sinx??cosx+sinx+cosx的最大值是_________。 2.设 f x+1 =log 4-x (a 1),则 f x 的值域是_______________。 3.已知数列 a 中,a=-1,a??a=a-a,则数列通项a=___________。 4.设实数x、y满足x+2xy-1=0,则x+y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5.方程=3的解是_______________。 6.不等式log 2-1 ??log 2-2 〈2的解集是_______________。 【简解】1小题:设sinx+cosx=t∈[-,],则y=+t-,对称轴t=-1,当t=,y=+; 2小题:设x+1=t t≥1 ,则f t =log[- t-1 +4],所以值域为-∞,log4];

高中数学解题方法大全

第一章 高中数学解题基本方法 一、 配方法 配方法是对数学式子进行一种定向变形(配成“完全平方”)的技巧,通过配方找到已知和未知的联系,从而化繁为简。何时配方,需要我们适当预测,并且合理运用“裂项”与“添项”、“配”与“凑”的技巧,从而完成配方。有时也将其称为“凑配法”。 最常见的配方是进行恒等变形,使数学式子出现完全平方。它主要适用于:已知或者未知中含有二次方程、二次不等式、二次函数、二次代数式的讨论与求解,或者缺xy 项的二次曲线的平移变换等问题。 配方法使用的最基本的配方依据是二项完全平方公式(a +b) =a +2ab +b ,将这个公式灵活运用,可得到各种基本配方形式,如: a 2 + b 2=(a +b)2 -2ab =(a -b)2 +2ab ; a 2 +a b +b 2 =(a +b)2 -ab =(a -b)2 +3ab ; a 2 + b 2 + c 2 +ab +bc +ca = 2 1[(a +b)2 +(b +c) 2+(c +a) 2] a 2+b 2+c 2=(a +b +c) 2-2(ab +bc +ca)=(a +b -c)2 -2(ab -bc -ca)=… 结合其它数学知识和性质,相应有另外的一些配方形式,如: 1+sin2α=1+2sin αcos α=(sin α+cos α) ; x + =(x + ) -2=(x - ) +2 ;…… 等等。 Ⅰ、再现性题组: 1. 在正项等比数列{a }中,a ?a +2a ?a +a ?a =25,则 a +a =_______。 2. 方程x +y -4kx -2y +5k =0表示圆的充要条件是_____。 A. 1 C. k ∈R D. k = 或k =1 3. 已知sin α+cos α=1,则sin α+cos α的值为______。

高中数学模型解题法

高中数学模型解题法 高中数学模型解题理念 数学模型解题首先需要明确以下六大理念(原则): 理念之一——理论化原则。解题必须有理论指导,才能由解题的必然王国走进解题的自由王国,因为思维永远高于方法,伟大的导师恩格斯在100多年前就指出:一个名族要屹立于世界名族之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思维策略永远比解题方法重要,因为具体解题方法可以千变万化,而如何想即怎样分析思考这一问题才是我们最想也是最有价 值的!优秀的解题方法的获得有赖于优化的思维策略的指导,没有好的想法,要想获得好的解法,是不可能的! 理论之二——个性化原则。倡导解题的个性张扬,即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致力于追求解决问题的求优求简意识,但是繁复之中亦显基础与个性——通性通法不可丢,要练扎实基本功!具有扎实的双基恰恰是我们的优势,因为万变不离其宗,只有基础打得牢了才可以盖得起知识与思维的坚固大厦。因此要求同学们,在具体的解题过程中,要学会辩证地使用解题模型,突出其灵活性,并不断地体验反思解题模型的有效性,以便于形成自己独特的解题个性风格与特色。 理论之三——能力化原则。只有敢于发散(进行充分地联想和想象,即放得开),才能有效地聚合,不会发散,则无力

聚合!因此,充分训练我们的发散思维能力,尽情地展开我们联想与想象的翅膀,才能在创新的天空自由地翱翔! 理论之四——示范化原则。任何材料都是给我们学生自学方法的示范,因此面对任何有利于增长我们的知识与智慧的机会,我们要应不失时机地抓住,并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甚至通过不同的训练途径、用不同时间段来认识、理解,并不断深化,以达到由表知里、透过现象把握问题本质与规律的目的。关于学思维方法,我们应当经过两个层次:一是:学会如何解题;二是:学会如何想题。 理论之五——形式化原则。哲学上讲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形式,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映内容,充实寓于完美的形式之中,简洁完美的形式是充实而有意义的内容的有效载体,一个好的解题设想或者灵感,必然要通过解题的过程来体现,将解题策略设计及优化的解题过程程序化,形成可供我们在解题时遵循的统一形式,就是解题模型。 理论之六——习惯性原则。关于数学的解题,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正常的解题,就是按照已知、求解、作答等等。这是我们大多数同学的解题情况,解出来,高兴得不得了,也不再做深层次的追求与思考,解不出来,就一头露水,而且很郁闷,不知其所以然。第二个层次,有思考的解题,主要就是发散和聚合,简单点说就是一题多解和对于解题“统一”模型的思考。第三个层次,主动的解题,就是对题

高中数学解题基本方法--参数法 大全

高中数学解题基本方法--参数法 参数法是指在解题过程中,通过适当引入一些与题目研究的数学对象发生联系的新变量(参数),以此作为媒介,再进行分析和综合,从而解决问题。直线与二次曲线的参数方程都是用参数法解题的例证。换元法也是引入参数的典型例子。 辨证唯物论肯定了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无穷的,联系的方式是丰富多采的,科学的任务就是要揭示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发现事物的变化规律。参数的作用就是刻画事物的变化状态,揭示变化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参数体现了近代数学中运动与变化的思想,其观点已经渗透到中学数学的各个分支。运用参数法解题已经比较普遍。 参数法解题的关键是恰到好处地引进参数,沟通已知和未知之间的内在联系,利用参数提供的信息,顺利地解答问题。 Ⅰ、再现性题组: 1. 设2x=3y=5z>1,则2x、3y、5z从小到大排列是________________。 2. (理)直线 x t y t =-- =+ ? ? ? ?? 22 32 上与点A(-2,3)的距离等于2的点的坐标是________。 (文)若k<-1,则圆锥曲线x2-ky2=1的离心率是_________。 3. 点Z的虚轴上移动,则复数C=z2+1+2i在复平面上对应的轨迹图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三棱锥的三个侧面互相垂直,它们的面积分别是6、4、3,则其体积为______。 5. 设函数f(x)对任意的x、y∈R,都有f(x+y)=f(x)+f(y),且当x>0时,f(x)<0,则f(x)的R上是______函数。(填“增”或“减”) 6. 椭圆x2 16 + y2 4 =1上的点到直线x+2y-2=0的最大距离是_____。 A. 3 B. 11 C. 10 D. 22 【简解】1小题:设2x=3y=5z=t,分别取2、3、5为底的对数,解出x、y、z,再用“比较法”比较2x、3y、5z,得出3y<2x<5z; 2小题:(理)A(-2,3)为t=0时,所求点为t=±2时,即(-4,5)或(0,1);(文)已 知曲线为椭圆,a=1,c=1 1 + k ,所以e=- 1 k k k 2+; 3小题:设z=bi,则C=1-b2+2i,所以图像为:从(1,2)出发平行于x轴向右的射线; 4小题:设三条侧棱x、y、z,则1 2 xy=6、 1 2 yz=4、 1 2 xz=3,所以xyz=24,体积为4。 5小题:f(0)=0,f(0)=f(x)+f(-x),所以f(x)是奇函数,答案:减;

高中数学知识点以及解题方法大全

前言 (2) 第一章高中数学解题基本方法 (3) 一、配方法 (3) 二、换元法 (7) 三、待定系数法 (14) 四、定义法 (19) 五、数学归纳法 (23) 六、参数法 (28) 七、反证法 (32) 八、消去法……………………………………… 九、分析与综合法……………………………… 十、特殊与一般法……………………………… 十一、类比与归纳法………………………… 十二、观察与实验法………………………… 第二章高中数学常用的数学思想 (35) 一、数形结合思想 (35) 二、分类讨论思想 (41) 三、函数与方程思想 (47) 四、转化(化归)思想 (54) 第三章高考热点问题和解题策略 (59) 一、应用问题 (59) 二、探索性问题 (65) 三、选择题解答策略 (71) 四、填空题解答策略 (77) 附录……………………………………………………… 一、高考数学试卷分析………………………… 二、两套高考模拟试卷………………………… 三、参考答案…………………………………… 前言 美国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说过,掌握数学就意味着要善于解题。而当我们解题时遇到一个新问题,总想用熟悉的题型去“套”,这只是满足于解出来,只有对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理解透彻及融会贯通时,才能提出新看法、巧解法。高考试题十分重视对于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特别是突出考查能力的试题,其解答过程都蕴含着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我们要有意识地应用数学思想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能力,提高数学素质,使自己具有数学头脑和眼光。 高考试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数学思想方法进行考查: ①常用数学方法: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数学归纳法、参数法、消去 法等; ②数学逻辑方法:分析法、综合法、反证法、归纳法、演绎法等; ③数学思维方法:观察与分析、概括与抽象、分析与综合、特殊与一般、类比、 归纳和演绎等; ④常用数学思想: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转化(化 归)思想等。 数学思想方法与数学基础知识相比较,它有较高的地位和层次。数学知识是数学内容,可以用文字和符号来记录和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记忆力的减退,将来可能忘记。而数学思想方法则是一种数学意识,只能够领会和运用,属于思维的范畴,用以对数学问题的认识、处理和解决,掌握数学思想方法,不是受用一阵子,而是受用一辈子,即使数学知识忘记了,数学思想方法也还是对你起作用。 数学思想方法中,数学基本方法是数学思想的体现,是数学的行为,具有模式化与可操作性的特征,可以选用作为解题的具体手段。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它与数学基本方法常常在学习、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获得。 可以说,“知识”是基础,“方法”是手段,“思想”是深化,提高数学素质的核心就是提高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和运用,数学素质的综合体现就是“能力”。 为了帮助学生掌握解题的金钥匙,掌握解题的思想方法,本书先是介绍高考中常用的数学基本方法: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数学归纳法、参数法、消去法、反证法、分析与综合法、特殊与一般法、类比与归纳法、观察与实验法,再介绍高考中常用的数学思想: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转化( 第一章高中数学解题基本方法 一、配方法 配方法是对数学式子进行一种定向变形(配成“完全平方”)的技巧,通过配方找到已知和未知的联系,从而化繁为简。何时配方,需要我们适当预测,并且合理运用“裂项”与“添项”、“配”与“凑”的技巧,从而完成配方。有时也将其称为“凑配法”。 最常见的配方是进行恒等变形,使数学式子出现完全平方。它主要适用于:已知或者未知中含有二次方程、二次不等式、二次函数、二次代数式的讨论与求解,或者缺xy项的二次曲线的平移变换等问题。 配方法使用的最基本的配方依据是二项完全平方公式(a+b) 2 =a 2 +2ab+b 2 ,将这个公式灵活运用,可得到各种基本配方形式,如: a 2 +b 2 =(a+b) 2 -2ab=(a-b) 2 +2ab; a 2 +ab+b 2 =(a+b) 2 -ab=(a-b) 2 +3ab=(a+ b 2) 2 +( 3 2b) 2 ; a 2 +b 2 +c 2 +ab+bc+ca= 1 2[(a+b) 2 +(b+c) 2 +(c+a) 2 ] a 2 +b 2 +c 2 =(a+b+c) 2 -2(ab+bc+ca)=(a+b-c) 2 -2(ab-bc-ca)=… 结合其它数学知识和性质,相应有另外的一些配方形式,如: 1+sin2α=1+2sinαcosα=(sinα+cosα) 2 ; x 2 + 1 2 x=(x+ 1 x) 2 -2=(x- 1 x) 2 +2 ;……等等。 Ⅰ、再现性题组: 1. 在正项等比数列{a n}中,a1?a5+2a3?a5+a3?a7=25,则 a3+a5=_______。 2. 方程x 2 +y 2 -4kx-2y+5k=0表示圆的充要条件是_____。 A. 1 41 C. k∈R D. k= 1 4或k=1 3. 已知sin 4 α+cos 4 α=1,则sinα+cosα的值为______。 A. 1 B. -1 C. 1或-1 D. 0 4. 函数y=log1 2 (-2x 2 +5x+3)的单调递增区间是_____。 A. (-∞, 5 4] B. [ 5 4,+∞) C. (- 1 2, 5 4] D. [ 5 4,3) 5. 已知方程x 2 +(a-2)x+a-1=0的两根x1、x2,则点P(x1,x2)在圆x 2 +y 2 =4上,则实数a=_____。 【简解】 1小题:利用等比数列性质a m p -a m p +=a m 2 ,将已知等式左边后配方(a3+a5) 2 易求。答案是:5。 2小题:配方成圆的标准方程形式(x-a) 2 +(y-b) 2 =r 2 ,解r 2 >0即可,选B。 3小题:已知等式经配方成(sin 2 α+cos 2 α) 2 -2sin 2 αcos 2 α=1,求出sinαcosα,然后求出所求式的平方值,再开方求解。选C。 4小题:配方后得到对称轴,结合定义域和对数函数及复合函数的单调性求解。选D。 5小题:答案3-11。 Ⅱ、示范性题组: 例1.已知长方体的全面积为11,其12条棱的长度之和为24,则这个长方体的一条对角线长为_____。 A. 23 B. 14 C. 5 D. 6 【分析】先转换为数学表达式:设长方体长宽高分别为x,y,z,则211 424 () () xy yz xz x y z ++= ++= ? ? ? ,而欲求对角线长x y z 222 ++,将其配凑成两已知式的组合形式可得。

高中数学解题基本方法——换元法

高中数学解题基本方法——换元法 解数学题时,把某个式子看成一个整体,用一个变量去代替它,从而使问题得到简化,这叫换元法。换元的实质是转化,关键是构造元和设元,理论依据是等量代换,目的是变换研究对象,将问题移至新对象的知识背景中去研究,从而使非标准型问题标准化、复杂问题简单化,变得容易处理。 换元法又称辅助元素法、变量代换法。通过引进新的变量,可以把分散的条件联系起来,隐含的条件显露出来,或者把条件与结论联系起来。或者变为熟悉的形式,把复杂的计算和推证简化。 它可以化高次为低次、化分式为整式、化无理式为有理式、化超越式为代数式,在研究方程、不等式、函数、数列、三角等问题中有广泛的应用。 换元的方法有:局部换元、三角换元、均值换元等。局部换元又称整体换元,是在已知或者未知中,某个代数式几次出现,而用一个字母来代替它从而简化问题,当然有时候要通 过变形才能发现。例如解不等式:4x+2x-2≥0,先变形为设2x=t(t>0),而变为熟悉 的一元二次不等式求解和指数方程的问题。 三角换元,应用于去根号,或者变换为三角形式易求时,主要利用已知代数式中与三角知识中有某点联系进行换元。如求函数y=x+1-x的值域时,易发现x∈[0,1],设x =sin2α,α∈[0,π 2 ],问题变成了熟悉的求三角函数值域。为什么会想到如此设,其中 主要应该是发现值域的联系,又有去根号的需要。如变量x、y适合条件x2+y2=r2(r>0)时,则可作三角代换x=rcosθ、y=rsinθ化为三角问题。 均值换元,如遇到x+y=S形式时,设x=S 2 +t,y= S 2 -t等等。 我们使用换元法时,要遵循有利于运算、有利于标准化的原则,换元后要注重新变量范围的选取,一定要使新变量范围对应于原变量的取值范围,不能缩小也不能扩大。如上几例 中的t>0和α∈[0,π 2 ]。 Ⅰ、再现性题组: 1.y=sinx·cosx+sinx+cosx的最大值是_________。 2.设f(x2+1)=log a (4-x4) (a>1),则f(x)的值域是_______________。 3.已知数列{a n }中,a 1 =-1,a n+1 ·a n =a n+1 -a n ,则数列通项a n =___________。 4.设实数x、y满足x2+2xy-1=0,则x+y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5.方程13 13 + + -x x =3的解是_______________。 6.不等式log 2(2x-1) ·log 2 (2x+1-2)〈2的解集是_______________。

高中数学解题方法之构造法(含答案)

十、构造法 解数学问题时,常规的思考方法是由条件到结论的定向思考,但有些问题用常规的思维 方式来寻求解题途径却比较困难,甚至无从着手。在这种情况下,经常要求我们改变思维方 向,换一个角度去思考从而找到一条绕过障碍的新途径。 历史上有不少著名的数学家,如欧几里得、欧拉、高斯、拉格朗日等人,都曾经用“构 造法”成功地解决过数学上的难题。数学是一门创造性的艺术,蕴含着丰富的美,而灵活、 巧妙的构造令人拍手叫绝,能为数学问题的解决增添色彩,更具研究和欣赏价值。近几年来, 构造法极其应用又逐渐为数学教育界所重视,在数学竞赛中有着一定的地位。 构造需要以足够的知识经验为基础,较强的观察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和创造能力为前提, 根据题目的特征,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已知”与“所求(所证)”之间的联系纽带, 使解题另辟蹊径、水到渠成。 用构造法解题时,被构造的对象是多种多样的,按它的内容可分为数、式、函数、方程、 数列、复数、图形、图表、几何变换、对应、数学模型、反例等,从下面的例子可以看出这 些想法的实现是非常灵活的,没有固定的程序和模式,不可生搬硬套。但可以尝试从中总结 规律:在运用构造法时,一要明确构造的目的,即为什么目的而构造;二要弄清楚问题的特 点,以便依据特点确定方案,实现构造。 再现性题组 1、求证: 3 10910 22≥++=x x y (构造函数) 2、若x > 0, y > 0, x + y = 1,则4 2511≥???? ??+??? ??+ y y x x (构造函数) 3、已知01a <<,01b <<,求证: 22)1()1()1()1(22222222≥-+-+-+++-++b a b a b a b a (构造图形、复数) 4、求证:9)9(272≤-+x x ,并指出等号成立的条件。(构造向量) 5、已知:a>0、b>0、c>0 ,求证:222222c ac a c bc b b ab a ++≥+-++-当且仅当 c a b 111+=时取等号。(构造图形) 6 、求函数y = 再现性题组简解: 1、解:设)3(92 ≥+=t x t 则t t y t f 1)(2+==,用定义法可证:f (t )在),3[+∞上单调递增,令:3≤12t t < 则0)1)((11)()(2 1212122212121>--=+-+=-t t t t t t t t t t t f t f ∴310313)3(9 10322=+=≥++= f x x y

高中数学八种思维方法如何训练数学思维

高中数学八种思维方法如何训练数学思维 在数学学习中,比运算更重要的是思维方式。下面介绍几种适合大家的数学学习思维 方法以及如何训练数学思维,欢迎阅读。 如何学好高中数学高中数学解题方法与技巧怎样学好高中数学高中数学怎么学成绩提 高快 一、转化方法: 转化思维,既是一种方法,也是一种思维。转化思维,是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遇到 障碍时,通过改变问题的方向,从不同的角度,把问题由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寻 求最佳方法,使问题变得更简单、更清晰。 二、逻辑方法: 逻辑是一切思考的基础。逻辑思维,是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 思维形式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逻 辑思维,在解决逻辑推理问题时使用广泛。 三、逆向方法: 逆向思维也叫求异思维,它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 一种思维方式。敢于“反其道而思之”,让思维向对立面的方向发展,从问题的相反面深 入地进行探索,树立新思想,创立新形象。 四、对应方法: 对应思维是在数量关系之间(包括量差、量倍、量率)建立一种直接联系的思维方法。比较常见的是一般对应(如两个量或多个量的和差倍之间的对应关系)和量率对应。 五、创新方法: 创新思维是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通过这种思维能突破常规思维 的界限,以超常规甚至反常规的方法、视角去思考问题,提得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可 分为差异性、探索式、优化式及否定性四种。 点击查看:学好数学的核心概念与思维方法 六、系统方法: 系统思维也叫整体思维,系统思维法是指在解题时对具体题目所涉及到的知识点有一 个系统的认识,即拿到题目先分析、判断属于什么知识点,然后回忆这类问题分为哪几种 类型,以及对应的解决方法。

高中数学19种答题方法及6种解题思想

高中数学19种答题方法及6种解题思想一.十九种数学解题方法 1.函数 函数题目,先直接思考后建立三者的联系。首先考虑定义域,其次使用“三合一定理”。 2.方程或不等式 如果在方程或是不等式中出现超越式,优先选择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3.初等函数 面对含有参数的初等函数来说,在研究的时候应该抓住参数没有影响到的不变的性质。如所过的定点,二次函数的对称轴或是……; 4.选择与填空中的不等式 选择与填空中出现不等式的题目,优选特殊值法; 5.参数的取值范围 求参数的取值范围,应该建立关于参数的等式或是不等式,用函数的定义域或是值域或是解不等式完成,在对式子变形的过程中,优先选择分离参数的方法; 6.恒成立问题 恒成立问题或是它的反面,可以转化为最值问题,注意二次函数的应用,灵活使用闭区间上的最值,分类讨论的思想,分类讨论应该不重复不遗漏; 7.圆锥曲线问题 圆锥曲线的题目优先选择它们的定义完成,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问题,若与弦的中点有关,选择设而不求点差法,与弦的中点无关,选择韦达定理公式法;使用韦达定理必须先考虑是否为二次及根的判别式; 8.曲线方程 求曲线方程的题目,如果知道曲线的形状,则可选择待定系数法,如果不知道曲线的形状,则所用的步骤为建系、设点、列式、化简(注意去掉不符合条件的特殊点); 9.离心率 求椭圆或是双曲线的离心率,建立关于a、b、c之间的关系等式即可; 10.三角函数 三角函数求周期、单调区间或是最值,优先考虑化为一次同角弦函数,然后使用辅助角公式解答;解三角形的题目,重视内角和定理的使用;与向量联系的题目,注意向量角的范围; 11.数列问题 数列的题目与和有关,优选和通公式,优选作差的方法;注意归纳、猜想之后证明;猜想的方向是两种特殊数列;解答的时候注意使用通项公式及前n项和公式,体会方程的思想; 12.立体几何问题 立体几何第一问如果是为建系服务的,一定用传统做法完成,如果不是,可以从第一问开始就建系完成;注意向量角与线线角、线面角、面面角都不相同,熟练掌握它们之间的三角函数值的转化;锥体体积的计算注意系数1/3,而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注意系数1/2 ;与球有关的题目也不得不防,注意连接“心心距”创造直角三角形解题; 13.导数 导数的题目常规的一般不难,但要注意解题的层次与步骤,如果要用构造函数证明不等式,可从已知或是前问中找到突破口,必要时应该放弃;重视几何意义的应用,注意点是否在曲线上;

高中数学解题基本方法之配方法

配方法 配方法是对数学式子进行一种定向变形(配成“完全平方”)的技巧,通过配方找到已知和未知的联系,从而化繁为简。何时配方,需要我们适当预测,并且合理运用“裂项”与“添项”、“配”与“凑”的技巧,从而完成配方。有时也将其称为“凑配法”。 最常见的配方是进行恒等变形,使数学式子出现完全平方。它主要适用于:已知或者未知中含有二次方程、二次不等式、二次函数、二次代数式的讨论与求解,或者缺xy项的二次曲线的平移变换等问题。 配方法使用的最基本的配方依据是二项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将这个公式灵活运用,可得到各种基本配方形式,如: a2+b2=(a+b)2-2ab=(a-b)2+2ab; a2+ab+b2=(a+b)2-ab=(a-b)2+3ab=(a+b 2 )2+( 3 2 b)2; a2+b2+c2+ab+bc+ca=1 2 [(a+b)2+(b+c)2+(c+a)2] a2+b2+c2=(a+b+c)2-2(ab+bc+ca)=(a+b-c)2-2(ab-bc-ca)=…结合其它数学知识和性质,相应有另外的一些配方形式,如: 1+sin2α=1+2sinαcosα=(sinα+cosα)2; x2+1 2 x =(x+ 1 x )2-2=(x- 1 x )2+2 ;……等等。 Ⅰ、再现性题组: 1. 在正项等比数列{a n }中,a 1 ?a 5 +2a 3 ?a 5 +a 3 ?a 7 =25,则 a 3 +a 5 =_______。 2. 方程x2+y2-4kx-2y+5k=0表示圆的充要条件是_____。 A. 1 41 C. k∈R D. k=1 4 或k=1 3. 已知sin4α+cos4α=1,则sinα+cosα的值为______。 A. 1 B. -1 C. 1或-1 D. 0 4. 函数y=log 1 (-2x2+5x+3)的单调递增区间是_____。 A. (-∞, 5 4] B. [5 4 ,+∞) C. (-1 2 ,5 4 ] D. [5 4 ,3) 5. 已知方程x2+(a-2)x+a-1=0的两根x 1、x 2 ,则点P(x 1 ,x 2 )在圆x2+y2=4上,则 实数a=_____。

高中数学解题的思想方法

高中数学解题的思想方法(经典) 美国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说过,掌握数学就意味着要善于解题。而当我们解题时遇到一个新问题,总想用熟悉的题型去“套”,这只是满足于解出来,只有对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理解透彻及融会贯通时,才能提出新看法、巧解法。高考试题十分重视对于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特别是突出考查能力的试题,其解答过程都蕴含着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我们要有意识地应用数学思想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能力,提高数学素质,使自己具有数学头脑和眼光。 高考试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数学思想方法进行考查: ① 常用数学方法: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数学归纳法、参数法、消去法等; ② 数学逻辑方法:分析法、综合法、反证法、归纳法、演绎法等; ③ 数学思维方法:观察与分析、概括与抽象、分析与综合、特殊与一般、类比、归纳和演绎等; ④ 常用数学思想: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转化(化归)思想等。 数学思想方法与数学基础知识相比较,它有较高的地位和层次。数学知识是数学内容,可以用文字和符号来记录和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记忆力的减退,将来可能忘记。而数学思想方法则是一种数学意识,只能够领会和运用,属于思维的范畴,用以对数学问题的认识、处理和解决,掌握数学思想方法,不是受用一阵子,而是受用一辈子,即使数学知识忘记了,数学思想方法也还是对你起作用。 数学思想方法中,数学基本方法是数学思想的体现,是数学的行为,具有模式化与可操作性的特征,可以选用作为解题的具体手段。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它与数学基本方法常常在学习、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获得。 可以说,“知识”是基础,“方法”是手段,“思想”是深化,提高数学素质的核心就是提高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和运用,数学素质的综合体现就是“能力”。 为了帮助大家掌握解题的金钥匙,掌握解题的思想方法,咱们就先介绍高考中常用的数学基本方法: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数学归纳法、参数法、消去法、反证法、分析与综合法、特殊与一般法、类比与归纳法、观察与实验法,再介绍高考中常用的数学思想: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转化(化归)思想。最后谈谈解题中的有关策略和高考中的几个热点问题。 在每一个方法,先是对方法或者问题进行综合性的叙述,再以三种题组的形式出现。再现性题组是一组简单的选择填空题进行方法的再现,示范性题组进行详细的解答和分析,对方法和问题进行示范。巩固性题组旨在检查学习的效果,起到巩固的作用。每个题组中习题的选取,又尽量综合到代数、三角、几何几个部分重要章节的数学知识。 一、配方法 从而化繁为简。何时配方,需要我们适当预测,并且合理运用“裂项”与“添项”、“配”与“凑”的技巧,从而完成配方。有时也将其称为“凑配法”。

高中最全数学解题的思维策略资料全

一、《高中数学解题的思维策略》
很抱歉这么晚才来给大家讲课,因为今年暑假刚去安徽写生画图,
昨天下午坐了 24 个小时的火车过来,误了 4 天的课程,最后咱们
下午物理上完之后再给大家补课,再给大家补 5 天的课程,
去年高考难,很多学生数学考得也很不错,,很多人可能会问补课
有用吗。给大家举个例子,那几年留学很流行,大家可能会说,留
学很贵,实际上很多海归回来后一年的工资就把多花的挣回来了,
补课也是,讲到的某些知识点能被大家用到高考中,增加分数,高
考中分数的重要性,,我姐是个老师,我姐经常说孩子们考好了,
家长就说,,考不好,家长就说老师和郭师哥教的不好,实际上主
体还是我们学生,次要的才是老师,家长,环境,据去年那批学生
反映最后对我们 3 个教的还不错,
我先讲一下我补课大概基本要讲的内容,把大家数学必修的知识点
基本过一遍,再做相应的习题,中间穿插还有很多我个人感觉很多
好题;很多我归纳的知识和一些数学技巧;在最后 2 天我要给大家
讲一下数学解题策略,如果最后还有时间的话,还会给大家讲一下
一些英语,语文和其他科目的技巧。


数学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良好思维品质的途径,是进行有效
的训练,本策略结合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讲解:
一、数学思维的变通性(举例子过几天再给他们讲,考试的时候有些难题大家容易钻
牛角尖,这个变通不只是说思维,也可以说是大家对数学卷子的一种变通,高考 120 分
钟,12 道选择,4 道填空,基本用时不超过 50 分钟,选这题一般最后 2 个比较难,填
空题一般最后一个比较难,大家很容易被这卡主,流汗,紧张,看到你旁边的人第 2 道

高中数学解题思想方法大全

目录 前言 (2) 第一章高中数学解题基本方法 (3) 一、配方法 (3) 二、换元法 (7) 三、待定系数法 (14) 四、定义法 (19) 五、数学归纳法 (23) 六、参数法 (28) 七、反证法 (32) 八、消去法……………………………………… 九、分析与综合法……………………………… 十、特殊与一般法……………………………… 十一、类比与归纳法………………………… 十二、观察与实验法………………………… 第二章高中数学常用的数学思想 (35) 一、数形结合思想 (35) 二、分类讨论思想 (41) 三、函数与方程思想 (47) 四、转化(化归)思想 (54) 第三章高考热点问题和解题策略 (59) 一、应用问题 (59) 二、探索性问题 (65) 三、选择题解答策略 (71) 四、填空题解答策略 (77) 附录……………………………………………………… 一、高考数学试卷分析………………………… 二、两套高考模拟试卷………………………… 三、参考答案……………………………………

前言 美国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说过,掌握数学就意味着要善于解题。而当我们解题时遇到一个新问题,总想用熟悉的题型去“套”,这只是满足于解出来,只有对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理解透彻及融会贯通时,才能提出新看法、巧解法。高考试题十分重视对于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特别是突出考查能力的试题,其解答过程都蕴含着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我们要有意识地应用数学思想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能力,提高数学素质,使自己具有数学头脑和眼光。 高考试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数学思想方法进行考查: ①常用数学方法: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数学归纳法、参数法、消去法等; ②数学逻辑方法:分析法、综合法、反证法、归纳法、演绎法等; ③数学思维方法:观察与分析、概括与抽象、分析与综合、特殊与一般、类比、归纳 和演绎等; ④常用数学思想: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转化(化归)思 想等。 数学思想方法与数学基础知识相比较,它有较高的地位和层次。数学知识是数学内容,可以用文字和符号来记录和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记忆力的减退,将来可能忘记。而数学思想方法则是一种数学意识,只能够领会和运用,属于思维的范畴,用以对数学问题的认识、处理和解决,掌握数学思想方法,不是受用一阵子,而是受用一辈子,即使数学知识忘记了,数学思想方法也还是对你起作用。 数学思想方法中,数学基本方法是数学思想的体现,是数学的行为,具有模式化与可操作性的特征,可以选用作为解题的具体手段。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它与数学基本方法常常在学习、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获得。 可以说,“知识”是基础,“方法”是手段,“思想”是深化,提高数学素质的核心就是提高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和运用,数学素质的综合体现就是“能力”。 为了帮助学生掌握解题的金钥匙,掌握解题的思想方法,本书先是介绍高考中常用的数学基本方法: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数学归纳法、参数法、消去法、反证法、分析与综合法、特殊与一般法、类比与归纳法、观察与实验法,再介绍高考中常用的数学思想: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转化(化归)思想。最后谈谈解题中的有关策略和高考中的几个热点问题,并在附录部分提供了近几年的高考试卷。 在每节的内容中,先是对方法或者问题进行综合性的叙述,再以三种题组的形式出现。再现性题组是一组简单的选择填空题进行方法的再现,示范性题组进行详细的解答和分析,对方法和问题进行示范。巩固性题组旨在检查学习的效果,起到巩固的作用。每个题组中习题的选取,又尽量综合到代数、三角、几何几个部分重要章节的数学知识。

高中数学解题基本方法--待定系数法

高中数学解题基本方法--待定系数法 要确定变量间的函数关系,设出某些未知系数,然后根据所给条件来确定这些未知系数的方法叫待定系数法,其理论依据是多项式恒等,也就是利用了多项式f(x)≡g(x)的充要条件是:对于一个任意的a值,都有f(a)≡g(a);或者两个多项式各同类项的系数对应相等。 待定系数法解题的关键是依据已知,正确列出等式或方程。使用待定系数法,就是把具有某种确定形式的数学问题,通过引入一些待定的系数,转化为方程组来解决,要判断一个问题是否用待定系数法求解,主要是看所求解的数学问题是否具有某种确定的数学表达式,如果具有,就可以用待定系数法求解。例如分解因式、拆分分式、数列求和、求函数式、求复数、解析几何中求曲线方程等,这些问题都具有确定的数学表达形式,所以都可以用待定系数法求解。 使用待定系数法,它解题的基本步骤是: 第一步,确定所求问题含有待定系数的解析式; 第二步,根据恒等的条件,列出一组含待定系数的方程; 第三步,解方程组或者消去待定系数,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 如何列出一组含待定系数的方程,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分析: ①利用对应系数相等列方程; ②由恒等的概念用数值代入法列方程; ③利用定义本身的属性列方程; ④利用几何条件列方程。 比如在求圆锥曲线的方程时,我们可以用待定系数法求方程:首先设所求方程的形式,其中含有待定的系数;再把几何条件转化为含所求方程未知系数的方程或方程组;最后解所得的方程或方程组求出未知的系数,并把求出的系数代入已经明确的方程形式,得到所求圆锥曲线的方程。 Ⅰ、再现性题组: 1.设f(x)=x 2 +m,f(x)的反函数f-1(x)=nx-5,那么m、n的值依次为_____。 A. 5 2 , -2 B. - 5 2 , 2 C. 5 2 , 2 D. - 5 2 ,-2 2.二次不等式ax2+bx+2>0的解集是(-1 2 , 1 3 ),则a+b的值是_____。 A. 10 B. -10 C. 14 D. -14 3.在(1-x3)(1+x)10的展开式中,x5的系数是_____。 A. -297 B.-252 C. 297 D. 207 4.函数y=a-bcos3x (b<0)的最大值为3 2 ,最小值为- 1 2 ,则y=-4asin3bx的最小 正周期是_____。 5.与直线L:2x+3y+5=0平行且过点A(1,-4)的直线L’的方程是_______________。 6.与双曲线x2-y2 4 =1有共同的渐近线,且过点(2,2)的双曲线的方程是 ____________。

高中数学解题四大思想方法(数学)

思想方法一、函数与方程思想 方法1 构造函数关系,利用函数性质解题 根据题设条件把所求的问题转化为对某一函数性质的讨论,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称为构造函数解题。通过构造函数,利用函数的单调性解题,在解方程和证明不等式中最为广泛,解题思路简洁明快。 例1 (10安徽)设232555322(),(),(),555 a b c ===则,,a b c 的大小关系是( ) ....A a c b B a b c C c a b D b c a >>>>>>>> 例2 已知函数21()(1)ln , 1.2 f x x ax a x a =-+-> (1) 讨论函数()f x 的单调性; (2) 证明:若5,a <则对任意12121212 ()(),(0,),, 1.f x f x x x x x x x -∈+∞≠>--有 方法2 选择主从变量,揭示函数关系 含有多个变量的数学问题中,对变量的理解要选择更加合适的角度,先选定合适的主变量,从而揭示其中的函数关系,再利用函数性质解题。 例3 对于满足04p ≤≤的实数p ,使243x px x p +>+-恒成立的x 的取值范围是 . 方法3 变函数为方程,求解函数性质 实际问题→数学问题→代数问题→方程问题。宇宙世界,充斥着等式和不等式,我们知道,哪里有等式,哪里就有方程;哪里有公式,哪里就有方程;求值问题一般是通过方程来实现的……函数与方程是密切相关的。列方程、解方程和研究方程的特性,都是应用方程思想时需要重点考虑的。 例4 函数()2)f x x π=≤≤的值域是( ) 11111122.,.,.,.,44332233A B C D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