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的智慧》

《论语的智慧》
《论语的智慧》

卷首语:这个世界上的真理,永远都是朴素的,就好像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一样。§1 心灵之道——“空灵”之境

{在我看来,《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简言之,《论语》就是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找到个人坐标。}

“一箪食,一瓢饮,贤哉,回也!”对于孔子最喜欢的一个学生——颜回,真正令人敬佩的并不是他能忍受这么艰苦的生活境遇,而是他对生活的态度:人不堪气忧,亦不改其乐。对于生活来说,贫穷只是种现状,但安于贫穷则是种心态。现在大多的盗窃,抢劫案都有其背后的直接原因——穷!穷则思变,但一变不好,就触及到了法律的高压线,悲也。而能做到“穷则独善其身”的,也只有真正的贤者,不被物质生活所累,始终保持心境的那份恬淡与安宁。诚然,谁也不愿过苦日子,但单纯依靠物质上的丰富同样不能解决心灵的问题。

当今社会,收入多少,地位高低,似乎已成为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志。但摆渡不当,一个高层的CEO也可能被压力所困,而尊重内心的人,哪怕是一个渔翁亦可以笑谈春风,自得其乐……

事实上,我们的视力有两种功能,一个是向外去,无限宽广地拓展世界;另一个是向内来,无限深刻地去发现内心。而我们的眼睛,总是看外界太多,看心灵太少。孔老夫子告诉我们的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与贫富无关,同心相连。陶渊明的田园雅居应该说是在自己心里开出了一片乐土吧!

引言:【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或许自己无法改变这个事实,但我们可以改变对这些事情的态度和看法。论语的精华之一,就是如何用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中的缺憾和苦难。】

人生百年,孰能无憾?也许你中考失手,也许你高考时也同样失意,因为一两分而与理想擦肩而过……那么,既然你无法左右的事实,就要学会承认并顺应。首先,要能够正确面对人生的遗憾,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下来,切莫纠缠在内不能自拔,一遍遍地问天问地,这样只能把痛苦放大。第二是要尽可能地用自己所可以做的事情去弥补这个遗憾。总的来说,要敢于承认现实生活中的不足之处,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弥补这种不足。借用一句经典的诗句“如果你因为错过了太阳而哭泣,……”呵呵,你懂得!

从今天做起,让自己成为内心完善的人。只有内心真正有了一种从容淡定,才能不被人生的起伏得失所羁绊!

引言:【试问一个人的自信心哪来?它来自内心的坦然与淡定!】“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一层层看来①一个人有了仁义的打胸怀,他的内心无比仁厚,宽和,所以可以忽略很多细节不计较,不纠缠小的得失,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做到真正的内心安静,坦然和一份淡然。②一个很明白如何取舍的人,那么他也就没有什么烦恼了。③内心足够勇敢,足够开阔,就有了一种永往直前的力量!(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所谓“大丈夫”也)内心的强大可以化解生命中的很多遗憾。要做到内心强大,前提是要看轻身外之物的得与失。一个患得患失的人,不会有开阔的心胸,不会有坦然淡定的心境,更不会有真正的勇敢。所谓的“大丈夫,拿得起,放得下”拿得起是勇气、可贵,放得下是度量、超脱。说得就是这个道理。

做一个勇敢的人吧用生命的张力去化解那些遗憾!

事实上,遗憾也是种缺憾美。天空因失去云朵而拥有霞彩,人生也因包容遗憾而拥有未来……

那些不得志或是失恋的,或许今天的错过让你倍感失落,切记:莫哭泣,勇敢地抬起头来,踏踏实实地发展自己,要用昨日的遗憾铸就明日的辉煌!

§2 理想之道——我的未来不是梦!!

对于中国人的人格理想,可用六个字蔽之:神于天,圣于地。就是既有一片理想主义的天空,可以自已的翱翔,而不妥协于现实世界上很多的规则与障碍;又有脚踏实地的能力,能够在这个大地上进行拓展。只有理想而没有土地的人,是梦想主义者而不是现实主义者,只有土地而没有天空的人是务实主义者同样也不是现实主义者。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就是我们的天和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中国人传统的道德理想。但孔老夫子与学生们谈及理想时,并不认为志向越高越好,真正重要的是一个人内心的定力与信念,无论理想大小,更重要的是眼前拥有一个什么样的起点!

引言:【我们并不缺乏宏大的理想,只是缺乏到达那彼岸的切实的道路】记得老班曾和我说过“成功并不是所追求的目标,而是努力的方向。”听上去有点神乎,实质上,表达的道理是很真切的,一旦树立了目标,埋下头来,朝着那个方向拼搏即可,用不着老是去空想,而是踏踏实实地稳扎稳打!在

《论语》中,一切高远的理想都建立在朴素的起点上。

§3为人处事之道——谨言慎行!

引言:当遇到不公平的待遇时,我们该保持一种怎样的心态?

当面对至亲的好友家人时,我们又该掌握什么样的原则?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也就是用自己的公正,率直,高尚的人格,坦然的面对这一切。以怨报怨何时了?以德报德又是种情感浪费!

对于处理人际关系,孔夫子认为过于疏远和亲密都不是最佳状态,所谓过犹不及。“豪猪的哲学”大家也都听过,找到一个恰如其分的距离,彼此又不伤害对方,才能保持着温暖。为啥父母对子女百般的关爱呵护,却遭子女的反感?哪怕是关系再好的兄弟朋友也有矛盾的时候,谈的好好的一对情侣说分就分?Why!没把握好分寸,走得太近了,没有给对方空间,你让人家如何自由,是会窒息的。所以,《论语》告诉我们,无论对朋友还是领导,都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掌握好亲疏的分寸。“距离和独立是对人格的尊重”。

“花未全开月半圆”。

花一旦全开,马上就要凋谢了,月一旦全圆,马上就要缺损了。而未全开,未全圆,仍然使内心有所期待,有所憧憬!

若我们真的能做到把握分寸,谨言慎行(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我们会少很多烦恼和困惑,就自然会懂得为人处事之道。

引言【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以商量的语气说:那大概就是“恕”吧,接着他又解释“己所不欲,勿施与人”!“恕”字强调不要强人所难,不要给他人造成伤害,即使他人对自己的一点侵犯,可以容忍之。你宽容一点,其实给自己留下的是一片海阔天空!

啥叫半步论语闯天下?有时一两字就足以够用一辈子了。

§4 交流之道——“诚”字为先

引言:什么样的朋友是好朋友,又该怎样交上好朋友呢?

常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里的类,个人认为,不是地位,等级之分,而是志同道合,心灵上有默契的人。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友直(正直)

此类朋友为人真诚坦荡,刚正不阿,无谄媚之色,可在自己怯懦时给自己勇气,犹豫不前时给己果决,可以交矣。

友谅,谅,信也,就是诚实。

这种为人诚恳,不作伪,与之交往,内心妥帖,安稳,精神也能够得到净化和升华。

友多闻,即见多广博之人,与之交往,他的广博见识可以帮助自己做出抉择。

损友反之,反理可知(谄媚逢迎;溜须拍马;两面派的虚假伪善的真小人。心里阴险,巧言令色,这得考验我们自己的眼光,知人论世的能力了)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态度去尊重每一个人,彼此之间留一点分寸,留一点余地。看到朋友做得不对的地方,真心劝告,善意的引导,倘若实在不听就算了,别再说了,不要自取其辱。正如孔子所言“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取其辱。”

多多注意身边“巧言令色”之人,往往“鲜仁矣”。表面上爱说漂亮话,作出取悦于人的样子,看似夸夸其谈的人,在这些人中,是找不到真正的仁者的(莫对号入座,谨奉给那些正在或即将恋爱的女生,或许男生也可以汲取一二,哈哈)这些都是孔老夫子留下的智慧。

至于如何交上好朋友,在这儿孔子也给了我们参考。交友,一是意愿,也就是“仁”爱人也;二是能力,叫做“智”,知人也。有一颗仁爱之心,愿意与人亲近,有结交朋友的意愿,同时也要有辨别能力,这样才能交上品质好的朋友。

结交那些有志之人,有识之士,能够享受生命的,哪怕一时不顺,也能安贫乐道的朋友。

如今物欲横流的时代,真正快乐的力量,来自于心灵的富足,来自一种教养,来自对理想的憧憬,也来自于同良朋益友的交流切磋!

(结束语):已经是看了三遍多的论语心得了,每一阶段都有不同的感受,都有不同的认识和思考!重要的不是知识真理本身,而是你从中汲取了多少涵养……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