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康复治疗指南资料

精神康复治疗指南资料
精神康复治疗指南资料

精神康复治疗指南

精神科制

录目

、精神障碍康复原则1 、精神障碍康复训练的措施2 、院内精神障碍康复流程3 4、工娱治疗评估、实施方案表5、精神康复者各项社会功能能力评定评分细则、精神疾病的康复指导6 、住院患者个体化康复治疗登记本7 、康复治疗告知书8

精神障碍康复原则.

康复精神医学服务的主要对象包括各类精神病和精神障碍

的残疾者,其中大部分是重性精神病患者,且主要是慢性精神病患者。精神障碍康复有三项基本原则:

(1)功能训练。是指利用各种康复的方法和手段,对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各种功能活动,包括心理活动、躯体活动、语言交流、日常生活、职业活动和社会活动等方面能力的训练。(2)全面康复。是指康复的准则和方针,使患者心理、生理和社会功能实现全面的、整体的康复。

(3)回归社会。这一条就是精神障碍者康复的最终目标和方向。

康复的准则是使患者心理、生理和社会功能实现全面的、整体的康复。而让患者回归社会就是精神障碍者康复的最终目标和方向。

精神病人的康复训练措施有哪些?

(一)生活行为的康复训练

生活行为的康复训练是训练精神病患者逐步掌握生活技能,生活技能的水平方面,较低的是基本维持日常生活活动的能力,较高的是“文体娱乐活动”的能力,以至进行“社会交往”的能力。可分为以下三方面进行训练。

日常生活活动训练:主要是针对病期较长的慢性衰退(1)

患者。这些患者往往行为退缩,情感淡漠,活动减少、生活懒散,仪表不整,甚至完全不能自理日常生活。具体措施可

着重培训个人卫生、盥洗、饮食、衣着、排便等活动,坚持每日数次手把手地督促教导和训练,并可结合奖励刺激。除了严重衰退者缺乏效果外,大多在2一3周内即明显改善。但这种力训练必须持之以恒,一旦放松,即可回复原状。至于其他未出现衰退的患者,由于急性发病期过后尚残留某些精神障碍,也可影响日常生活活动。通常表现较为被动,懒散以及对事物缺乏情感关注等,则需进行督促和引导。(2)文娱体育活动训练:着重于培养社会活动能力,加强

社会适应力,提高情趣和促进身心健康。

文娱体育活动的内容应按患者的具体情况加以选择。除一般的游乐和观赏活动外,可逐渐增加带有提高学习和竞技性质的参与性内容。如歌咏、舞蹈、书画、乐器演奏、体操、球类比赛等。又如举行智力竞赛,音乐欣赏等。

(3)社会交往技能训练:精神病患者的社会交往能力往往

因脱离社会生活而削弱,在慢性患者甚至严重削弱以至丧失。而这项技能对参与社会生活起重要作用,应尽可能促进其恢复。目前对慢性精神病患者已逐渐采取社会交往技能训练,以改善患者对付应激情况能力,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以及适当参与社会生活

(二)学习行为的训练.

学习行为的训练是训练患者学会善于处理、应付各种实际问题的行为技能。训练的内容包括一般教育性活动和家庭生活

技能两部分。

(1)一般性教育活动,如卫生常识教育、科技知识教育。以提高其常识水平,及培养学习新事物和新知识的习惯,以免过份脱离社会现实。

(2)家庭生活技能训练:在社区康复中,应训练精神病残疾者重新掌握家庭生活技能,包括家庭清洁卫生、家庭布置、物品采购、食物烹该、钱财管理及社交礼节等

(三)工作行为的康复训练

工作行为训练指劳动作业与职业活动方面的技能训练。(1)简单劳动作业:又称“工疗”,一般集体进行,工种较简单易做的,如贴信封、糊纸袋、拆纱团、参加病房卫生工作,帮助开饭等。

(2)工艺制作活动:内容包括

①各种编织:织毛衣、织网袋、编篮筐等;

②各种美术品:绘画、书法、摄影、雕刻等;

③布制或木制玩具,各种模型制作,书籍装订、园艺种植等。上述活动根据不同病程及病人要求指导参加训练。参加训练的病人,可按其完成任务多少,给予适当的物质金钱奖励,以提高其参加操作的积极性。

)回归社会前职业训练:这是回归社会就业前对口的3(.职业训练活动。

院内精神障碍康复流程

入组评估确定康复目制定康复方实施康复训做好康复记录和安全管疗效评调整康复计结束康复训练或转介

精神科工娱疗室.

工娱治疗(训练)评估实施方案表

姓名:

住院号:

床号:

负责医生:

一般情况.

姓名:性别:男□女□年龄:岁

婚姻:未婚□已婚□离婚□丧偶□其他□

文化程度:文盲□小学□中学□大专□本科及以上□

家庭地址:

联系电话:手机固话居委会电话

家庭成员:父□母□兄□弟□姐□妹□子女□其他

与家族成员的关系:和睦□一般□欠佳□其他

既往史:平素健康□曾患疾病目前已治愈□好转□未愈□仍在治疗中□

个性:外向□内向□孤僻□乐观□悲观□易怒□固执□敏感多疑□怪诞□

个人特长:无□有□爱好:无□有□

不良嗜好:无□有□(烟□酒□成瘾物质□其

他)

家族史:阴性□阳性□

家庭经济状况:良好□一般□较差□其他

入院时间:年月日第次入院初次发病时间

入院主要阳性症状:

阳性:幻觉□妄想□思维松弛□其他

阴性:思维贫乏□意志缺乏□其他

情感:淡漠(平淡□)激惹□倒错□抑郁□高涨□焦虑□其他

行为:兴奋□紧张□违拗□强迫□古怪□其他

认知:注意障碍□记忆障碍□智能障碍□自知力障碍□其他

其他

目前诊断:1、

2、

其他

药物治疗:1、剂量用法;2、剂量用法

3、剂量用法;

4、剂量用法;

5、剂量用法;

6、剂量用法;

评估情况.

评估日期:年月日

评估内容:

精神状况:

意识:清晰□其他□

接触:一般□主动□被动□不合作□注意力:集中□涣散□其它□交谈对答:语量增多□语量减少□缄默□回答切题□不切题□

仪表状态:好打扮□适宜□一般□凌乱□

饮食:主动□被动□督促□拒食□适量□过度□过少□明显挑食□睡眠:良好□难入睡□易醒□早醒□多梦□彻夜不眠□缺乏睡感□

其它

辅助睡眠方式:无□药物□:剂量用法

近一周平均每天睡眠时间约:小时,睡眠满意度:好□一般□差□

主要精神症状:消失□部分消失□仍然存在□

目前病情:稳定□基本稳定□不稳定□

社会功能评定:

自我照顾能力很差□较差□尚可□较好□很好□

家居料理能力很差□较差□尚可□较好□很好□

人际交往能力很差□较差□尚可□较好□很好□

社区生活技能很差□较差□尚可□较好□很好□

语言交流能力很差□较差□尚可□较好□很好□

各种学习能力很差□较差□尚可□较好□很好□

情绪控制能力很差□较差□尚可□较好□很好□

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差□较差□尚可□较好□很好□

婚姻情感处理能力很差□较差□尚可□较好□很好□

家庭关系相处能力很差□较差□尚可□较好□很好□

职业技能和积极性很差□较差□尚可□较好□很好□

综合理财能力很差□较差□尚可□较好□很好□

自信心与自尊心很差□较差□尚可□较好□很好□

应对困难压力能力很差□较差□尚可□较好□很好□

服药态度很差□较差□尚可□较好□很好□

服药依从性很差□较差□尚可□较好□很好□

团队组织能力和责任心很差□较差□尚可□较好□很好□

对各种康复活动的兴趣很差□较差□尚可□较好□很好□

参与各种娱乐活动兴趣很差□较差□尚可□较好□很好□

风险评估:

自杀自伤□伤人毁物□出走□性色彩□藏药□肇事肇祸评级:级

其他可能存在的风险或相关注意事项:

1、

2、

3、

治疗措施-

拟解决的问题:1、2、

.3、4、

治疗目标:

减轻症状□稳定病情□缓解压力□调节情绪□

提高自知力□提高治疗依从性□提高应对困难的能力□

提高生活娱乐兴趣□提高自信心与学习能力□提高生活技能□

提高职业技能□改善家庭关系□改善人际关系□改善生活质量□

治疗实施:

项目频次开始日期每次时间(分钟) 计划疗程(月)

团体心理治疗

音乐治疗

生物反馈治

松弛治

家庭治

农艺治

特殊工娱治

体重控制训

服药训

社交技巧训

文体训

厨房实务技财务管理技个人自理技社区生活技居家家务技

工场手工加

电脑文书操手工工艺品制针织刺洗衣制衣操练治疗过程中需特别注意的情况:1 2

3、4、

)

月年( 治疗(训练课程)实施情况记录.

字签程合度治疗日期项目配

□□□ 1.较差尚可良好□□□ 2. 较差尚可良好□□□ 3.较差尚可良好□□□ 4. 较差良好尚可□□□ 5. 较差尚可良好□□□ 6.较差尚可良好□□□7.较差良好尚可

□□□8. 较差尚可良好□□□9.尚可良好较差

10尚良较

11较良尚12尚良较13良尚较

14较尚良15良尚较

16尚良较

17良尚较18良较尚

19良尚较20尚良较21良尚较22尚良较

23良较尚

24良尚较25良较尚26较良尚

27较尚良28良尚较

29尚较良30尚较良31较尚良

疗效评估记录.

测评结果记录

量表名称治疗前治疗第周治疗第周治疗第周治疗结束

精神康复者各项社会功能能力评定评分细则

姓名:性别:年龄:床号:住院号:

项目一:自我照顾能力

项目二:家居料理能力

项目三:人际交往能力

项目四:社区生活技能

项目五:语言交流能力

项目六:各种学习能力

项目七:情绪控制能力

项目八:环境适应能力

项目九:婚姻情感处理能力

项目十:家庭关系相处能力

项目十一:职业技能和积极性

项目十二:综合理财能力

项目十三:自信心与自尊心

项目十四:应对困难压力能力

选项程度分值评分细则

0 无法应对任何程度的困难,遇事慌乱,呈现病态。很差□

1 应对困难的能力差,常选择回避困难,不能独立面对或寻求帮助□较差

可面对一定困境,并尝试独立解决或寻求帮助,但困难压力稍大则不□尚可2 能应付,而出现回避行为。.

项目十五:服药态度

新精神康复治疗指南

精神康复治疗指南 精神科制 目录

1、精神障碍康复原则 2、精神障碍康复训练的措施 3、院内精神障碍康复流程 4、工娱治疗评估、实施方案表 5、精神康复者各项社会功能能力评定评分细则 6、精神疾病的康复指导 7、住院患者个体化康复治疗登记本 8、康复治疗告知书 精神障碍康复原则

康复精神医学服务的主要对象包括各类精神病和精神 障碍的残疾者,其中大部分是重性精神病患者,且主要是慢性精神病患者。精神障碍康复有三项基本原则: (1)功能训练。是指利用各种康复的方法和手段,对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各种功能活动,包括心理活动、躯体活动、语言交流、日常生活、职业活动和社会活动等方面能力的训练。 (2)全面康复。是指康复的准则和方针,使患者心理、生理和社会功能实现全面的、整体的康复。 (3)回归社会。这一条就是精神障碍者康复的最终目标和方向。 康复的准则是使患者心理、生理和社会功能实现全面的、整体的康复。而让患者回归社会就是精神障碍者康复的最终目标和方向。 精神病人的康复训练措施有哪些

(一)生活行为的康复训练 生活行为的康复训练是训练精神病患者逐步掌握生活技能,生活技能的水平方面,较低的是基本维持日常生活活动的能力,较高的是“文体娱乐活动”的能力,以至进行“社会交往”的能力。可分为以下三方面进行训练。 (1)日常生活活动训练:主要是针对病期较长的慢性衰退患者。这些患者往往行为退缩,情感淡漠,活动减少、生活懒散,仪表不整,甚至完全不能自理日常生活。具体措施可着重培训个人卫生、盥洗、饮食、衣着、排便等活动,坚持每日数次手把手地督促教导和训练,并可结合奖励刺激。除了严重衰退者缺乏效果外,大多在2一3周内即明显改善。但这种能力训练必须持之以恒,一旦放松,即可回复原状。至于其他未出现衰退的患者,由于急性发病期过后尚残留某些精神障碍,也可影响日常生活活动。通常表现较为被动,懒散以及对事物缺乏情感关注等,则需进行督促和引导。 (2)文娱体育活动训练:着重于培养社会活动能力,加强社会适应力,提高情趣和促进身心健康。 文娱体育活动的内容应按患者的具体情况加以选择。除一般的游乐和观赏活动外,可逐渐增加带有提高学习和竞技性质的参与性内容。如歌咏、舞蹈、书画、乐器演奏、体操、球类比赛等。又如举行智力竞赛,音乐欣赏等。 (3)社会交往技能训练:精神病患者的社会交往能力

(完整版)康复诊疗指南及规范

临床科室诊疗规范 科室:康复科 负责人:丁笑 2017年6月修订版

目录 GF-01 中风病康复诊疗规范 GF-02 头部内伤病康复诊疗规范 GF-03 颈椎病康复诊疗规范 GF-04 脊髓损伤康复诊疗规范 GF-05 骨折的康复诊疗规范 GF-06 周围神经损伤的康复诊疗规范 GF-07 眩晕诊疗规范 GF-08 腰痛诊疗规范 GF-09 痹症诊疗规范 GF-10 面瘫诊疗规范 GF-11 常见病种(9种)早期康复诊疗原则 GF-12 康复常用技术操作规范 GF-13 传统康复常用技术操作规范 GF-14附:冬病夏治工作指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2年版)

GF-01中风病康复诊疗规范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制订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1995年版)”。 主要症状: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次要症状: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等,即可确诊;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2.西医诊断 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年版)。 (1)急性起病 (2)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 (3)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 (4)脑CT或MRI排除脑出血和其它病变。 (5)脑CT或MRI有责任梗死病灶。 (二)疾病分期 1.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 2.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后。

精神康复治疗指南

精神康复治疗指南

制精神科. 目录 1、精神障碍康复原则 2、精神障碍康复训练的措施 3、院内精神障碍康复流程 4、工娱治疗评估、实施方案表 5、精神康复者各项社会功能能力评定评分细则 6、精神疾病的康复指导 7、住院患者个体化康复治疗登记本 8、康复治疗告知书

精神障碍康复原则 康复精神医学服务的主要对象包括各类精神病和精神障碍 的残疾者,其中大部分是重性精神病患者,且主要是慢性精神病患者。精神障碍康复有三项基本原则: (1)功能训练。是指利用各种康复的方法和手段,对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各种功能活动,包括心理活动、躯体活动、语言交流、日常生活、职业活动和社会活动等方面能力的训练。(2)全面康复。是指康复的准则和方针,使患者心理、生理和社会功能实现全面的、整体的康复。 (3)回归社会。这一条就是精神障碍者康复的最终目标和方向。 康复的准则是使患者心理、生理和社会功能实现全面的、整体的康复。而让患者回归社会就是精神障碍者康复的最终目标和方向。 精神病人的康复训练措施有哪些? (一)生活行为的康复训练

生活行为的康复训练是训练精神病患者逐步掌握生活技能,生活技能的水平方面,较低的是基本维持日常生活活动的能力,较高的是“文体娱乐活动”的能力,以至进行“社会 交往”的能力。可分为以下三方面进行训练。. (1)日常生活活动训练:主要是针对病期较长的慢性衰退患者。这些患者往往行为退缩,情感淡漠,活动减少、生活懒散,仪表不整,甚至完全不能自理日常生活。具体措施可着重培训个人卫生、盥洗、饮食、衣着、排便等活动,坚持每日数次手把手地督促教导和训练,并可结合奖励刺激。除了严重衰退者缺乏效果外,大多在2一3周内即明显改善。但这种力训练必须持之以恒,一旦放松,即可回复原状。至于其他未出现衰退的患者,由于急性发病期过后尚残留某些精神障碍,也可影响日常生活活动。通常表现较为被动,懒散以及对事物缺乏情感关注等,则需进行督促和引导。(2)文娱体育活动训练:着重于培养社会活动能力,加强 社会适应力,提高情趣和促进身心健康。 文娱体育活动的内容应按患者的具体情况加以选择。除一般的游乐和观赏活动外,可逐渐增加带有提高学习和竞技性质的参与性内容。如歌咏、舞蹈、书画、乐器演奏、体操、球类比赛等。又如举行智力竞赛,音乐欣赏等。 (3)社会交往技能训练:精神病患者的社会交往能力往往 因脱离社会生活而削弱,在慢性患者甚至严重削弱以至丧失。

康复医学科诊疗指南(文书特制)

临沂市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诊疗指南 (2018年修订) 一、脑梗死康复 诊断 (一)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年版)。 (1)急性起病 (2)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 (3)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 (4)脑CT或MRI排除脑出血和其它病变。 (5)脑CT或MRI有责任梗死病灶。 (二)疾病分期 1.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 2.恢复期:发病2周至6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后。 (三)临床检查规范 (1)一般检查 1、三大常规检查。 2、常规血液生化检查、降钙素原、心梗三项、白介素、血乳酸、凝血常规、血栓弹力图、微量元素。

3、心电图检查、头颅CT、头颈部MRA+SWI、经颅多普勒(TCD)检查。 (2)选择性检查 1、心脏彩超、颈部彩超检查。适应征:脑卒中疑为心血管疾病引发时。 临床治疗规范 (一)临床常规治疗 1、基础病治疗:高血压、高脂症、糖尿病、心脏病等治疗。常规使用药物为坎地沙坦、乐卡地平、硝苯地平缓释片、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普罗布考、瑞舒伐他汀钙片、二甲双胍缓释片、美托洛尔片。 2、延续性临床治疗:抗凝、抗聚、改善脑供血、脑神经营养及对症支持治疗等。常规使用药物为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那曲肝素钙、低分子肝素钙、脑心通、奥拉西坦胶囊、胞磷胆碱钠胶囊、艾地苯醌、脑得生、鼠神经生长因子。 3、中医中药治疗针灸及口服中药,针灸取穴三阴交、手三里、手吴丽、曲池、阴陵泉、阳陵泉、血海、足三里、丰隆、肩井、下廉等穴位,中药以补阳还五汤为基础方加减。 4、高压氧治疗。 常见并发症的处理 1、感染:包括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等感染的防治。常用药物为哌拉西林舒巴坦钠、左氧氟沙星、氨溴索、溴己新、肺力咳、羧甲司

神经康复诊治指南

神经康复诊治指南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神经康复诊治指南 一、中国脑卒中康复现状与未来 概述 脑卒中的特点是高发病率,高致残率。中国每年新发卒中病人约一百五十万,其中70%~80%的卒中病人因为残疾不能独立生活。卒中康复是经循证医学证实的对降低致残率最有效的方法,是脑卒中组织化管理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现代康复理论和实践证明,卒中后进行有效的康复能够加速康复的进程,减轻功能上的残疾。患者功能的改善又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潜在的长期护理所需的高额费用,节约社会资源。 中国脑卒中康复的现状 中国现代康复医学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起步较晚,虽然近几年来发展较快,但由于我国经济和社会等原因,跟西方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集中体现在康复治疗体系不健全和康复治疗方法的不规范和普及程度差等方面,严重影响脑卒中病人的康复效果。国外研究证明,按照规范的康复治疗指南进行康复,能明显提高脑卒中的康复水平和康复质量。 近十年来,国家在康复医学科建设和康复医疗体系建设有了较大投入,国家九五、十五关于脑卒中康复的研究课题的完成,为脑卒中康复的普及和推广奠定了基础,大大推进了我国脑卒中康复医学的发展。 脑卒中康复的特殊性

脑卒中的康复涉及多学科、多部门的合作,是一个集体协同的工作模式,既包括公众健康教育、脑卒中的三级预防,又包括急慢性期的康复治疗。脑卒中后康复的根本目的是预防并发症,最大限度的减轻障碍和改善功能。脑卒中康复与其他临床医学相比有其特殊性,表现在脑卒中康复发展历史较短,但康复理论、康复学说众多,各种学说都有其理论基础,既相互包容,又各有特点,另外脑卒中康复评价和治疗方法多样性。总体来说,脑卒中的康复具有很大的经验性和直觉性,治疗效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医师和治疗师的经验和治疗技术的熟练程度,这与循证医学的哲学思想有些相矛盾。循证医学强调任何医疗决策的制定应遵循和应用科学证据,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临床医生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将自己的临床治疗经验、专业知识与当前最佳的干预证据结合起来,将有效、安全和经济的治疗措施用于自己的病人。制定脑卒中的康复指南,规范康复治疗,是提高脑卒中康复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对传统康复医学模式的挑战。 二、脑卒中康复治疗规范指南 1.脑卒中康复体系 医院和康复中心康复 卒中单元 卒中单元(stroke unit)是加强住院脑卒中病人医疗管理的模式、是提高疗效的系统,为卒中病人提供药物治疗、肢体功能训练、语言训练、生活活动训练、认知训练、心理康复和健康教育。 文献中所描述的卒中康复模式包括: a) 急性期卒中病房:急性期卒中单元(acute stroke unit),为独立病房,收治急性期的病人,常是发病1周内的病人,强调监护,病人住院数天,一般不超过1周。

加速康复外科中国专家共识及路径管理指南(2018版)

加速康复外科中国专家共识及路径管理指南 (2018版)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 近十余年来,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的理念及其路径在我国有了较为迅速的普及和应用。ERAS 的临床实践表明,其理念及相关路径的实施必须以循证医学及多学科合作为基础,既要体现以加速康复为主要目的的核心理念,也要兼顾病人基础疾病、手术类别、围手术期并发症等具体情况,更需要开展深入的临床研究以论证ERAS相关路径的安全性、可行性及必要性。为此,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和麻醉学分会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并结合我国临床实际情况,以循证医学为基础,以问题为导向,以多学科合作为模式,以具体术式为内涵制定本共识及路径管理指南,以期在围手术期医学层面进一步推动ERAS在我国临床实践中更为规范、有序地开展,为相关临床研究提供参考和指导。 1总论 1.1 本共识及指南制订方法、过程、证据及推荐等级由腹部外科、麻醉科部分专家组成制定本共识及指南工作组,参与专家分工提出相应章节的核心临床问题及撰写提纲并提交工作组讨论通过。工作组以问题为导向利用国内外数据库检索1997年以来相关文献,阅读并根据

GRADE(Grading of Recommendations,Assessment,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system)系统评价相关结论的证据级别,结合临床实际起草针对前述问题的推荐意见,评述研究现状。推荐等级“强”一般指基于高级别证据的建议,临床行为与预期结果间存在一致性;推荐等级“弱”一般指基于低级别证据,临床行为与预期结果间存在不确定性。工作组完成本共识及指南初稿,所有工作组专家通过函审及会审方式予以修改并最终审定。 本共识及指南包括总论及各论两部分,前者评述ERAS的共性问题,后者分别针对肝胆外科手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胃手术、结直肠手术中ERAS相关的具体问题展开讨论。总论部分已有涉及的共性问题,各论部分从简。 1.2 ERAS定义ERAS以循证医学证据为基础,以减少手术病人的生理及心理的创伤应激反应为目的,通过外科、麻醉、护理、营养等多学科协作,对围手术期处理的临床路径予以优化,从而减少围手术期应激反应及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促进病人康复。这一优化的临床路径贯穿于住院前、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出院后的完整治疗过程,其核心是强调以服务病人为中心的诊疗理念。 有研究显示,ERAS相关路径的实施,有助于提高病人围手术期的安全性及满意度,可减少30%的术后住院时间,从而减少医疗支出,并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再住院率。ERAS还有助于提高结直肠癌病人的术后5年存活率。

精神康复治疗指南.docx

精神康复治疗指南 精神科制

目录 1、精神障碍康复原则 2、精神障碍康复训练的措施 3、院内精神障碍康复流程 4、工娱治疗评估、实施方案表 5、精神康复者各项社会功能能力评定评分细则 6、精神疾病的康复指导 7、住院患者个体化康复治疗登记本 8、康复治疗告知书

精神障碍康复原则 康复精神医学服务的主要对象包括各类精神病和精神障碍的残疾者,其中大部分是重性精神病患者,且主要是慢性精神病患者。精神障碍康复有三项基本原则: (1)功能训练。是指利用各种康复的方法和手段,对 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各种功能活动,包括心理活动、躯体活动、语言交流、日常生活、职业活动和社会活动等方面能力的训 练。 (2)全面康复。是指康复的准则和方针,使患者心理、生理和社会功能实现全面的、整体的康复。 (3)回归社会。这一条就是精神障碍者康复的最终目标和方向。 康复的准则是使患者心理、生理和社会功能实现全面的、整体的康复。而让患者回归社会就是精神障碍者康复的最终目标和方向。 精神病人的康复训练措施有哪些? (一)生活行为的康复训练 生活行为的康复训练是训练精神病患者逐步掌握生活技能,生活技能的水平方面,较低的是基本维持日常生活活动的能力,较高的是“文体娱乐活动”的能力,以至进行 “社会交往”的能力。可分为以下三方面进行训练。

(1)日常生活活动训练:主要是针对病期较长的慢性衰退患者。这些患者往往行为退缩,情感淡漠,活动减少、生活懒散,仪表不整,甚至完全不能自理日常生活。具体措施可着重培训个人卫生、盥洗、饮食、衣着、排便等活动,坚持每日数次手把手地督促教导和训练,并可结合奖励刺激。除了严重衰退者缺乏效果外,大多在2 一3 周内即明显改善但这种力训练必须持之以恒,一旦放松,即可回复原状。至于其他未出现衰退的患者,由于急性发病期过后尚残留某些精神障碍,也可影响日常生活活动。通常表现较为被动,懒散以及对事物缺乏情感关注等,则需进行督促和引导。 (2)文娱体育活动训练:着重于培养社会活动能力,加强社会适应力,提高情趣和促进身心健康。 文娱体育活动的内容应按患者的具体情况加以选择。除一般的游乐和观赏活动外,可逐渐增加带有提高学习和竞技性质的参与性内容。如歌咏、舞蹈、书画、乐器演奏、体操、球类比赛等。又如举行智力竞赛,音乐欣赏等。 (3)社会交往技能训练:精神病患者的社会交往能力往往因脱离社会生活而削弱,在慢性患者甚至严重削弱以至丧失。而这项技能对参与社会生活起重要作用,应尽可能促进其恢复。目前对慢性精神病患者已逐渐采取社会交往技能训练,以改善患者对付应激情况能力,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以及适当参与社会生活 (二)学习行为的训练 学习行为的训练是训练患者学会善于处理、应付各种实际问

411康复治疗管理与持续改进

十一、康复治疗管理与持续改进 评审标准评价要点资料审阅现场检查结果 4.11.1 康复医学科的设置应当符合《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和管理指南》和《综合医院康复医 学科基本标准》,能开展康复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活动。 4.11.1.1 按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和管理指南》和《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要求设臵康复医学科,有康复诊疗指南/规范,康复医师对每位康复患者有明确诊断与功能评估,制订康复治疗计划。开展了临床早期康复介入服务。【C】 1.按照卫生部《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和管理指南》和《综合医院康复医学 科基本标准》要求设置康复医学科。 2.制定以疾病、损伤的急性期临床康复为重点的康复指南/规范。 3.康复医师对每个康复患者有明确诊断与功能评估并制订康复治疗计划。 4.开展临床早期康复介入服务。 1-4、康复科有以疾病、损 伤的急性期临床康复为重 点的康复指南/规范,有康 复医师对每个康复患者有 明确诊断与功能评估并制 订康复治疗计划的规定, 以及开展临床早期康复介 入服务。 【抽查】根据康复医嘱, 选取5份病历(骨科、神 经内科、脑外科)。 5.康复治疗计划由康复医师、治疗师、护士、病人及家属、授权委托人共同落 实。 【访谈】病人或家属。 【B】符合“C”,并 1.科室对康复计划落实情况有自查、评价,有改进措施。 科室对康复计划落实情况 有自查、评价,有改进措施记 录。 2.职能部门进行检查、反馈,对存在的问题督促整改。主管部门的监管记录。 【A】符合“B”,并 满足临床患者康复的需要。 数据显示,患者康复效果明 显。 4.11.1.2 住院患者康复治疗。【C】 1.有住院患者康复治疗的相关规定。 2.住院患者的康复治疗由康复医师会诊,根据患者的病情与主管医生共同商定 治疗计划/方案。 3.康复治疗计划由康复专业人员实施。 医院康复科有住院患者康 复治疗的相关规定,包括 会诊、治疗计划与方案的 商定、治疗计划的落实。 【访谈】对象:康复医师、 病区主管医师、治疗师; 内容提纲:1.如何会诊2. 康复计划的制定3.计划 落实情况4.早期康复的 效果5.主管部门的相关

康复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

康复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 第一节格林巴利综合症的康复指南 【定义】 格林巴利综合征(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是以周围神经和神经根的脱髓鞘及小血管周围淋巴细胞及巨 噬细胞的炎性反应为病理特点的自身免疫病临床表现为急性、对称性、弛缓性肢体瘫痪。 【临床表现】 1.可发生在任何年龄青壮年多见。半数以上患者有前驱症状,以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较多少数有免疫接种史从感染至发生神经症状时间为1~3周,死亡率为3~4%,死亡率极高。原因主要为呼吸衰竭、肺部感染、心力衰竭。 2.运动障碍:多为从下肢向上起发展的四肢对称性弛缓性瘫痪以肢体近端较为严重并且瘫痪<7天达到高峰。 3.感觉障碍:起病开始有神经根刺激症状表现为腰颈肩部疼痛以后出现肢体麻木,酸痛。感觉障碍表现为手套、袜套型,不少病例可无轻易感觉障碍。 4.颅神经障碍:主要影响Ⅶ、Ⅸ、Ⅹ对颅神经。半数以上病者有颅神经周围性瘫舌咽迷走神经损害,表现为吞咽困难、声嘶、咳嗽反射消失等,面瘫常为双侧性。

5.呼吸障碍:部分病例可发生呼吸困难,多在起病后3~12天出现,原因是病变波及颈,胸段N根而致呼吸肌麻痹。第九、十对颅N麻痹时,咳嗽反射消失,呼吸道被分泌物阻塞。少数病例是由于病变波及延髓致呼吸中枢衰竭。 6.括约肌障碍:少数患者有膀胱括约肌功能障碍。 【主要功能障碍】 (1)瘫痪:颅神经周围瘫、下肢瘫痪、四肢瘫痪。 (2)感觉障碍:瘫痪肢体通常伴有相应的感觉障碍或丧失。 (3)肌肉痉挛:腰以上的脊髓损伤常常出现肌肉痉挛、疼痛。 (4)心理障碍: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加重病情。 (5)其它:感染、自主神经调节障碍、呼吸困难等。 【评定内容】 运动功能障碍评价,即临床与康复的评定。 【康复治疗的具体内容】 (一)急性不稳定期 各类型脊髓损伤的康复都包括如下内容: 1.呼吸功能训练 包括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训练;体位排痰训练和胸廓被动运动训练。 2.膀胱功能训练

康复诊疗指南

临邑县人民医院康复科临床诊疗指南

一、脑血管意外 【概述】 脑血管意外(CVA)又称脑卒中,是一组由各种不同病因引起的脑部血管性疾病的总称,分为出血性(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和缺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性)两大类,临床上以起病急骤与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为特征,无论是脑出血或脑缺血,其临床表现与病变的脑血管部位密切相关。 【诊断要点】 1.临床表现 运动障碍:最常见的是病变半球对侧肢体的中枢性偏瘫,包括肌张力降低或增高,腱反射减弱或亢进,病理反射阳性及可能的阵挛;肢体运动时出现病理模式或协同运动,表现为上肢以屈肌张力增高为主,下肢以伸肌张力增高为主。 感知觉障碍:包括偏身感觉障碍、一侧偏盲和感知觉障碍;实体感缺失;失认症;失用症等。 认知障碍:主要表现在记忆、注意、定向、思维、解决问题等能力方面的功能障碍。 言语障碍:①失语症:常见有运动性失语、感觉性失语、命名性失语、传导性失语、皮质性失语等。②构音障碍:表现为发音异常和构音不清楚,早期常伴有吞咽功能障碍。 吞咽障碍:属于功能性吞咽障碍或神经性吞咽障碍。 心理情绪障碍:主要为抑郁症或焦虑症。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障碍:表现在穿衣、梳洗、进食、洗澡及大小便处理等方面的能力减退。 脑神经麻痹:包括:1)面神经麻痹:眶以下的面肌瘫痪,常伴有偏瘫及舌肌瘫痪。2)假性延髓(球)麻痹:为双侧运动皮质及其发出的皮质脑干束受损引起,属于上运动神经元病变。 2.影像学检查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可发现相应的脑部病变。 【康复评定】 1.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表1-1-1是我国第四届脑血管学术会议推荐应用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标准,最高分得分45分,轻型015分,中型1630分,重型3145分。 表1-1-1 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损伤(1995年) 评价内容得分评价内容得分 一、意识(最大刺激、最佳反应)五、上肢肌力 1.提问:①年龄;②现在是几月份V级正常0 (相差2岁或1个月都箅正确)IV级不能抵抗外力 1都正确 0 Ⅲ级抬臂高于肩 2一项正确 1 Ⅲ级平肩或以下 3

脊柱脊髓损伤(截瘫)入院康复诊疗指南

脊柱脊髓损伤(截瘫)入院康复诊疗指南 一、康复住院标准 伤后经临床治疗,生命体征相对稳定,并符合下列条件: 1、脊柱稳定者,经手术或保守治疗后2-3周,仍有神经功能障碍; 2、脊柱不稳定者,经手术减压及脊柱内固定术后4-6周,仍有神经功能障碍; 3、上颈段脊髓损伤者,经临床治疗6-8周,脊柱稳定,无严重呼吸功能障碍。 二、临床检查规范 (一)一般检查 1、血尿便常规; 2、常规血液生化检查,尿细菌检查; 3、心电图检查、腹部B超检查; 4、胸片及相关部位X线检查; 5、心、肺功能检查。 (二)选择性检查(有适应征并经副主任医师以上医师批准) 1、膀胱镜 适应征:脊髓损伤后膀胱结石、血尿等。 2、泌尿系造影检查 适应征:反复泌尿系感染或其它无法预料的临床情况需要。 3、膀胱容量测定 适应征: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 4、脊柱或脊髓CT或MRI检查 适应征:因病情变化需要进一步确定损伤部位及严重程度时。 三、临床治疗规范 1、中医特色康复治疗 (1)针刺治疗:以疏通督脉为原则,选损伤平面上下2-3个华佗夹脊穴、背俞穴以及肢体阳明经穴为主,并辨证加减。 (2)推拿治疗:以疏通督脉、调和气血、补益肝肾为原则,选穴参照针刺穴位,手法施以滚法、按法、揉法、搓法、擦法等。久病多用补法,手法宜轻, 2、延续性临床治疗:神经营养药物应用、合并感染时选用抗生素等。 四、医疗康复规范 (一)功能评价 入院后1天内进行初期评价,住院期间根据功能变化情况可进行一次或多次中期评价,出院前进行末期评价。评价项目如下: 1、躯体功能评价 脊髓损伤ASIA标准评分、肌力评价、关节活动度评价、感觉评价、牵张反射评价、平衡功能评价、肢体形态评价、疼痛评价、上肢功能评价(四肢瘫患者适用)、日常生活活动(ADL)评价、功能独立程度评价、泌尿功能评价、性功能评价、辅助器具适配性评价,可步行者需进行步态分析。

烧伤康复治疗指南(完整版)

烧伤康复治疗指南(完整版)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治疗手段的进步,修复创面、挽救生命已不再是烧伤治疗的惟一目标,预防和减轻畸形、恢复功能、改善外观、帮助患者重返家庭和社会越来越受到重视。烧伤康复的理念及技术正逐渐为众多烧伤治疗单位所接纳。 为规范烧伤外科专业康复治疗的形式和内容,经借鉴国外烧伤康复治疗经验,并基于对全国39家烧伤治疗单位开展康复治疗情况的调查结果[1],以欧美烧伤康复治疗指南[2]为蓝本,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烧伤科医师分会初步拟定适合我国当前医疗环境的烧伤康复治疗指南。希望以此为起点,通过临床实践,不断对该指南进行修订和完善,逐渐形成适合国内医疗模式的烧伤康复治疗指导规范,让烧伤患者从中受益。 1 烧伤康复治疗的目标 近期目标:维持并逐步增加未受伤及受伤部位关节活动范围(range of motion,ROM),减轻水肿、疼痛,改善肌力、耐力,预防挛缩,减少瘢痕增生。 长期目标:改善关节肌肉力量以及ROM,提高运动能力、灵活性、协调性,逐步恢复身体转移、行走能力。

可参照的离院标准:能独立完成站立、行走、就餐、如厕等日常生活活动,实现基本自理。 终极目标:实现烧伤患者良好的家庭和社会回归。通过康复治疗,使患者尽可能回归到伤前的生活状态:(1)拥有独立完成日常生活的能力(activies of daily living,ADL)和相应的学习、工作能力;(2)更好的外观;(3)良好的创伤后心理适应[3]。 2 烧伤康复治疗关注的问题[4,5] (1)因制动造成的肌肉萎缩以及肌力、耐力、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的下降; (2)因制动所致关节周围纤维组织沉积、增生引起的软组织粘连、关节ROM 下降;(3)因瘢痕增生或制动后瘢痕、肌腱、肌肉等软组织挛缩造成的关节僵硬、畸形;(4)因制动造成的心肺功能下降,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与压疮风险的增加;(5)烧伤创面、感染创面、肢体肿胀的辅助治疗;(6)因烧伤造成的皮肤色素异常、瘢痕增生所致外形改变;(7)烧伤后伴随的躯体不适如感觉异常、疼痛、瘙痒、睡眠障碍等的辅助治疗;(8)烧伤后脏器功能障碍;(9)烧伤后治疗结局的追踪与随访;(10)因关节ROM下降或肢体残障造成的ADL、学习能力、工作能力下降;(11)因烧伤造成的社会、心理问题,包括工作、学习、交往、家庭等方面。 3 烧伤康复治疗的主要内容

卫生部办公厅《儿童孤独症诊疗康复指南》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 《儿童孤独症诊疗康复指南》 的通知 卫办医政发〔2010〕12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进一步规范儿童孤独症诊疗康复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使儿童孤独症患者得到及时诊断和有效的康复治疗,我部制定了《儿童孤独症诊疗康复指南》。现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二○一○年七月二十三日

儿童孤独症诊疗康复指南 儿童孤独症(childhoodautism)作为一种儿童精神疾病严重影响患儿的社会功能,给患儿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残疾标准中将儿童孤独症纳入精神残疾范畴。为及时发现、规范诊断儿童孤独症,为其治疗和康复赢得时间,卫生部委托中华医学会制定了《儿童孤独症诊疗康复指南》,并在全国征求了部分医学专家的意见,以使医务人员掌握科学、规范的诊断方法和康复治疗原则,并能指导相关康复机构、学校和家庭对患儿进行正确干预,改善患儿预后,促进患儿康复。 一、概述 (一)概念。儿童孤独症也称儿童自闭症,是一类起病于3岁前,以社会交往障碍、沟通障碍和局限性、刻板性、重复性行为为主要特征的心理发育障碍,是广泛性发育障碍中最有代表性的疾病。广泛性发育障碍包括儿童孤独症、Asperge氏综合征、Rett氏综合征、童年瓦解性障碍、非典型孤独症以及其他未特定性的广泛性发育障碍。目前,国际上有将儿童孤独症、Asperge氏综合征和非典型孤独症统称为孤独谱系障碍的趋向,其诊疗和康复原则基本相同。 (二)流行病学。儿童孤独症是一种日益常见的心理发育障碍性疾病。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0-6岁精神残疾(含多重)儿童占0-6岁儿童总数的1.10‰,约为11.1万人,其中孤独症导致的精神残疾儿童

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第一条为指导和规范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和管理,提高综合医院康复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康复医疗服务需求,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护士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本指南是对综合医院设臵康复医学科和开展康复医疗服务的基本要求。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应当按照本指南进行建设和管理。 第三条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是在康复医学理论指导下,应用功能评定和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心理康复、传统康复治疗、康复工程等康复医学诊断和治疗技术,为患者提供全面、系统的康复医学专业诊疗服务的临床科室。 第四条二级以上(含二级,下同)综合医院应当按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独立设臵科室开展康复医疗服务,科室名称统一为康复医学科。鼓励有条件的综合医院开展心理康复咨询工作。 第五条综合医院应当具备与其功能和任务相适应的诊疗场所、专业人员、设备设施以及相应的工作制度,以保障康复医疗工作的有效开展。

第六条综合医院应当根据医院级别和功能提供康复医疗服务,以疾病、损伤的急性期临床康复为重点,与其他临床科室建立密切协作的团队工作模式,选派康复医师和治疗师深入其他临床科室,提供早期、专业的康复医疗服务,提高患者整体治疗效果,为患者转入专业康复机构或回归社区、家庭作好准备。 第七条综合医院应当与专业康复机构或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双向转诊关系,实现分层级医疗,分阶段康复,使患者在疾病的各个阶段均能得到适宜的康复医疗服务,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 第八条综合医院应当采取适宜技术开展以下康复诊疗活动: 一、疾病诊断与康复评定:包括伤病诊断,肢体运动功能评定、活动和参与能力评定、生存质量评定、运动及步态分析、平衡测试、作业分析评定、言语及吞咽功能评定、心肺功能评定、心理测验、认知感知觉评定、肌电图与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检查等。 二、临床治疗:针对功能障碍以及其他临床问题,由康复医师实施的医疗技术和药物治疗等。 三、康复治疗:在康复医师组织下,由康复治疗师、康复护士、康复工程等专业人员实施的康复专业技术服务。包括:(一)物理治疗(含运动治疗和物理因子治疗);

康复诊疗指南

脑卒中康复诊疗指南 一、康复住院标准 急性期经临床药物治疗和/或手术治疗,生命体征相对稳定后应尽早开始康复治疗,适于有持续性神经功能障碍,或出现影响功能活动的并发症,影响生活自理和回归家庭、社会,并符合下列条件: 1、生命体征稳定,临床症状不再恶化; 2、不出现需手术处理的病情变化; 3、无其它重要脏器的严重功能障碍; 4、无严重影响生命或康复治疗的并发症; 5、CT等影像学检查未见病情变化。 二、临床检查规范 (一)一般常规检查 1、血尿便常规。 2、肝肾功、血脂、血糖、离子。 3、心电图检查、胸透或胸片及相关部位X线检查; 4、如入院前半月内未复查头颅CT或MRI,入院后检查,病情发生变化时随时复查。 (二)选择性检查 1、凝血功能、血小板聚集试验,感染性疾病筛查(甲肝、乙肝、丙肝、戊肝、梅毒、艾滋病等)、心肌酶谱; 2、下肢动静脉彩超;颈动脉、脑血管超声或全脑血管造影检查; 3、脑电图、肌电图、诱发电位检查; 4、心脏彩超、心、肺功能检查。 三、临床治疗规范 (一)临床常规治疗 1、基础病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等治疗; 2、II级预防药物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 3、延续性临床治疗:调节血压、颅压,改善脑供血、营养脑神经、对症支持治疗等; 4、改善语言、认知、心理、吞咽、运动、膀胱和肠道功能障碍的药物治疗和临床技术选用。

5、中医中药治疗。 (二)常见并发症处理 1、感染:包括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皮肤等感染的治疗; 2、痉挛:各类抗痉挛口服药、神经阻滞治疗、矫形器应用治疗。 3、压疮:体位处理、换药治疗等;深静脉血栓:溶栓、抗凝药物应用等。 4、肩痛、肩关节半脱位、肩手综合症:消炎镇痛药物,矫形器配置等。 5、其它合并症的防治:如肌萎缩、骨质疏松、关节挛缩、异位骨化、体位性低血压、水肿的防治等。 四、医疗康复规范 (一)功能评估 入院后5天内进行初期评估,住院期间根据功能变化情况可进行一次或多次中期评估,出院前进行末期评估。评估项目如下: 1、躯体功能评估 肌力评估、关节活动度评估、感觉评估、协调性评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估、疼痛评估、辅助器具使用评估,上肢神经损伤者需进行上肢功能评估、手功能评估,下肢神经损伤者需进行平衡功能评估、行步态分析等。 2、精神心理评价:存在相关问题者进行认知功能评价、人格评价、情绪评价。 3、语言、吞咽功能评价:首先进行失语症和构音障碍筛查,对存在或可疑 存在失语症和构音障碍者需进一步进行失语症标准检查和构音障碍检查,必要时需进行吞咽障碍评价。 (二)康复治疗规范 1、物理治疗 (1)运动治疗:急性期主要进行预防并发症训练(翻身训练、呼吸训练、被动活动肢体)和预防关节挛缩、变形训练(床上功能位的摆放、关节活动度训练),并根据病情给予转移训练、坐位、立位平衡训练、步行训练等。 恢复期继续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牵伸训练、呼吸训练等,并进行患侧肢体的运动控制训练,以及各种体位的变换及转移训练,同时进行站立床治疗及坐、跪、站立位的平衡训练和步行训练等。 后期在继续加强前期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患者运动控制能功、肌力、平衡功能等情况,循序渐进地进行减重步行、辅助步行、独立步行等。 (2)物理因子治疗: 选用磁疗法、气压治疗、直流电疗法、神经肌肉电刺激、功能性电刺激疗法、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超声波、蜡疗等。

中医医院康复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2018版)

中医医院康复科建设与管理指南 (试行2018版) 一、总则 第一条为指导和加强中医医院康复科规范化建设和科学管理,突出中医特色,提高临床疗效,在系统总结中医医院康复科建设与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参照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本指南旨在指导中医医院及其康复科管理者加强科室康复特色建设与管理,同时可作为中医药管理部门开展评价工作的参考和依据。 第三条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康复科按照本指南建设和管理。 第四条中医医院康复科是在中康复科基本诊疗技术基础上,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应用功能评定和康复方法(针法、灸法、传统手法、导引功法、中药、情志调理、物理疗法、作业疗法、言语疗法、矫形器等)为患者提供全面、系统的康复医学专业诊疗服务的临床科室。 第五条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中医医院康复科的指导和监督,中医医院应加强对康复科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保证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发挥,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二、基本条件 第六条中医医院康复科应具备与其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的场所、设备设施和技术力量,以保证康复诊疗工作有效开展。 第七条中医医院康复科应开设独立的康复门诊,根据诊疗工作情况,可开设相应的康复功能治疗区,如传统康复方法治疗区、物理治疗区、作业疗法区等,进行分区建设,统一管理。三级医院应开

设康复病房,床位数不低于30张,并应根据医院的科室设置和学术特点,设置相应的康复单元(如脑病单元、骨关节病康复单元、儿童康复单元、老年康复单元、疼痛康复单元等)。二级医院应设置中医康复门诊,有条件的可设置病房,床位数不低于15张。开设康复病床的,病房每床净使用面积以8~10平方米为宜。 第八条中医医院康复科门诊应设置候诊区、康复诊室、康复治疗区。各区域布局合理,就诊流程便捷,治疗区域应有保护患者隐私的设置。建筑格局和设施应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要求。 第九条中医医院康复科应根据医疗需要及其工作量,合理配备不同类别与数量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十条中医医院康复科设备设施配置,应与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应。在配备基本评定工具的同时,有条件的中医医院可以配备康复测评系统;并应配备中药浸浴设备、熏蒸(洗)设备、低频治疗设备、电针治疗设备、微波治疗设备等有助于提高中医疗效水平的设备,有条件可配备手功能治疗设备、运动训练器等设备。 第十一条中医医院康复科应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诊疗方案与各种诊疗设备的技术操作规程,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三、人员队伍 第十二条中医医院康复科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的比例不低于70%,并根据工作需要配备其他类别的执业医师。 第十三条中医医院康复科高级、中级、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比例应合理,年龄构成基本均衡,具有支撑科室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梯队。

精神分裂症的康复治疗方法

精神分裂症的康复治疗方法 1、坚持服用药物,维持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容易复发的疾病,在用药1至2个月后,精神症状得到了控制,但是这个时候并不意味着你能够完全不依靠药物治疗而继续生活,病程与疾病复发次数可能会导致病人需要长期服药,所以家属也需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 2、培养一个兴趣爱好,锻炼自己接触社会:有时候你也许还会听到一些让你难受的声音,他们试图钻进你的思想里!这个时候,培养的兴趣爱好也许可以帮助你进入一个避难所,从而远离这些让你难受的东西! 3、正确认识精神疾病,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就如躯体疾病患者处在康复期一样,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康复期也“需要调理”,很多家属都发现出院以后病人越来越懒了,也不爱做家务。实际上,许多平时我们不注意的小细节如生活能力、沟通交往等等,对于精神障碍康复者来说都是需要“重新调理”的一个环节,有的甚至需要重新学习和训练。 1、首先需要说的是,对于精神分裂症来说,确实是有遗传的可能的,如果出生在有精神分裂症历史家族中,患上精神分裂症几率应高于常人,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都会把这个病遗传给自己的下一代。 2、其次对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病因,不单单是因为遗传的因素,虽然现在具体的定论没有,但是对于精神分裂症发病原因,普遍认为是因为遗传的因素,然后还有就是社会因素,导致人的心理发生变化,共同作用的。 3、最后需要总结的就是,对于精神分裂症会不会遗传来说,是会有遗传的可能,但是这并不是发病唯一的因素,生育的后代是否会发

病这个还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以及所生活的环境,和其他的一些因素一起起作用的。 1、精神分裂症患者应该多吃百合 百合60克,加水3碗,煎至2碗,然后取鸡蛋2个,取蛋黄搅烂,倒入百合汤中拌匀,文火煮,再加白糖或冰糖适量调味,分2次一天内服食。适用于精神分裂症情绪焦虑、多言善惊、烦躁不眠者。 2、精神分裂症患者应该多吃苦瓜 苦瓜300克,切丝,加清水急火烧沸,换汤出苦味。瘦猪肉150克,切片,油煸后,入苦瓜丝同炒,加调味食用。适用于精神分裂症狂暴无知,便秘溲赤者。 3、精神分裂症患者应该多吃黑木耳 黑木耳30克,用水浸泡发开,加豆腐300克,核桃7个(去皮),用水炖熟,连汤服食。适用于精神分裂症形瘦面红、五心烦热、大便干结者。 4、精神分裂症患者应该多吃生萝卜 生萝卜200克,洗净切丝,浇上香麻油,加精盐、味精少许,拌匀,分次服食,一日内食毕,连日服。适用于精神分裂症躁狂多怒伴大便秘结者。 5、精神分裂症患者应该多吃莲心 莲心3克,研末,大枣10枚煎汤送服,每日1次,饭后服。适用于精神分裂症情绪焦虑、时而躁狂者。 6、精神分裂症的的饮食原则 6.1、患者有被害妄想拒食者,除劝食外,应提供密闭包装食品,有条件的可以让家属提供符合口味的饮食。但应按医嘱调配,达到合理供应。 6.2、精神分裂症患者要多食绿色蔬菜以及新鲜水果,这样就可以补充足量的维生素及微量元素。

新精神康复治疗指南

新精神康复治疗指南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精神康复治疗指南 精神科制 目录 1、精神障碍康复原则 2、精神障碍康复训练的措施 3、院内精神障碍康复流程 4、工娱治疗评估、实施方案表 5、精神康复者各项社会功能能力评定评分细则 6、精神疾病的康复指导 7、住院患者个体化康复治疗登记本 8、康复治疗告知书 精神障碍康复原则 康复精神医学服务的主要对象包括各类精神病和精神障碍的残疾者,其中大部分是重性精神病患者,且主要是慢性精神病患者。精神障碍康复有三项基本原则: (1)功能训练。是指利用各种康复的方法和手段,对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各种功能活动,包括心理活动、躯体活动、语言交流、日常生活、职业活动和社会活动等方面能力的训练。 (2)全面康复。是指康复的准则和方针,使患者心理、生理和社会功能实现全面的、整体的康复。 (3)回归社会。这一条就是精神障碍者康复的最终目标和方向。

康复的准则是使患者心理、生理和社会功能实现全面的、整体的康复。而让患者回归社会就是精神障碍者康复的最终目标和方向。 精神病人的康复训练措施有哪些 (一)生活行为的康复训练 生活行为的康复训练是训练精神病患者逐步掌握生活技能,生活技能的水平方面,较低的是基本维持日常生活活动的能力,较高的是“文体娱乐活动”的能力,以至进行“社会交往”的能力。可分为以下三方面进行训练。 (1)日常生活活动训练:主要是针对病期较长的慢性衰退患者。这些患者往往行为退缩,情感淡漠,活动减少、生活懒散,仪表不整,甚至完全不能自理日常生活。具体措施可着重培训个人卫生、盥洗、饮食、衣着、排便等活动,坚持每日数次手把手地督促教导和训练,并可结合奖励刺激。除了严重衰退者缺乏效果外,大多在2一3周内即明显改善。但这种能力训练必须持之以恒,一旦放松,即可回复原状。至于其他未出现衰退的患者,由于急性发病期过后尚残留某些精神障碍,也可影响日常生活活动。通常表现较为被动,懒散以及对事物缺乏情感关注等,则需进行督促和引导。 (2)文娱体育活动训练:着重于培养社会活动能力,加强社会适应力,提高情趣和促进身心健康。

2018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

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 (试行草案) 一、中国脑卒中康复现状与未来 概述 脑卒中的特点是高发病率,高致残率。中国每年新发卒中病人约一百五十万,其中70%~80%的卒中病人因为残疾不能独立生活。卒中康复是经循证医学证实的对降低致残率最有效的方法,是脑卒中组织化管理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现代康复理论和实践证明,卒中后进行有效的康复能够加速康复的进程,减轻功能上的残疾。患者功能的改善又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潜在的长期护理所需的高额费用,节约社会资源。 中国脑卒中康复的现状 中国现代康复医学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起步较晚,虽然近几年来发展较快,但由于我国经济和社会等原因,跟西方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集中体现在康复治疗体系不健全和康复治疗方法的不规范和普及程度差等方面,严重影响脑卒中病人的康复效果。国外研究证明,按照规范的康复治疗指南进行康复,能明显提高脑卒中的康复水平和康复质量。 近十年来,国家在康复医学科建设和康复医疗体系建设有了较大投入,国家九五、十五关于脑卒中康复的研究课题的完成,为脑卒中康复的普及和推广奠定了基础,大大推进了我国脑卒中康复医学的发展。 脑卒中康复的特殊性 脑卒中的康复涉及多学科、多部门的合作,是一个集体协同的工作模式,既包括公众健康教育、脑卒中的三级预防,又包括急慢性期的康复治疗。脑卒中后康复的根本目的是预防并发症,最大限度的减轻障碍和改善功能。脑卒中康复与其他临床医学相比有其特殊性,表现在脑卒中康复发展历史较短,但康复理论、康复学说众多,各种学说都有其理论基础,既相互包容,又各有特点,另外脑卒中康复评价和治疗方法多样性。总体来说,脑卒中的康复具有很大的经验性和直觉性,治疗效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医师和治疗师的经验和治疗技术的熟练程度,这与循证医学的哲学思想有些相矛盾。循证医学强调任何医疗决策的制定应遵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