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天人相应学说四时养生方法的内容

阐述天人相应学说四时养生方法的内容
阐述天人相应学说四时养生方法的内容

阐述天人相应学说四时养生方法的内容

摘要:阐明天人相应四时养生在我们日常养生保健活动中具有重要指导性作用。人类生活于天地之间,生命活动规律与自然规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所以我们在养生保健时不仅要“顺乎自然”,更重要的是掌握其规律,按自然规律去保健养生。本文详细阐述了天人相应四时养生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四时变化以制定更有利于我们健康的养生计划。

关键词:天人相应四时养生四时变化保健

人生天地之间,宇宙之中,一切生命活动与大自然息息相关,乃“天人相应”的思想。人与自然具有相通、相应的关系,不论四时气候,昼夜晨昏,还是日月运行。人生天地之间,宇宙之中,一切生命活动与大自然息息相关,这就是“天人相应”的思想。四时养生,就是指按照一年四季气候阴阳变化的规律和特点进行调养,从而达到养生和延年益寿的目的。

一、四时变化与人体的关系

四季春、夏、秋、冬,四时寒热温凉的变化,是一年中阴阳消长形成的。冬至阳生,由春到夏是阳长阴消的过程,所以有春之温,夏之热;夏至阴生,由秋至冬是阴长阳消的过程,所以有秋之凉,冬之寒。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不能脱离客观自然条件而生存,而是要顺应四时的变化以调摄人体,以达到阴阳平衡、脏腑协调、气血充盛、经络通达、情志舒畅的养生保健目的。

1、1 四时与情志

人的情志变化是与四时变化密切相关的。所以《素问》有“四气调神”之论。《黄帝内经直解》指出:“四气调神者,随着春夏秋冬四时之气,调肝心脾肺肾五脏之神志也”。这就明确告诉人们,调摄精神,要遵照自然界生长收藏的变化规律,才能达到阴阳的相对平衡。

1、2 四时与气血

《素问·八正神明论》说:“天温日明,则人血津液而卫气浮,故血易泻,气易行,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泣而卫气沉”。《灵枢·五癃津液别篇》说:“天暑腠理开故汗出……无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则为溺与气”。这说明,春夏阳气发泄,气血易趋向于表,故皮肤松弛,疏泄多汗等;秋冬阳气收藏,气血易趋向于里,表现为皮肤致密少汗多溺等。

1、3 四时与脏腑经络

自然界四时阴阳与人体五脏在生理和病理上有密切关系。故《内经》有“肝旺于春”,“心旺于夏”,“脾旺于长夏”、“肺旺于秋”,“肾旺于冬”之治。《素问·四时刺逆从论》又指出:“春气在经脉,夏气在孙络,长夏在肌肉,秋气在皮肤,冬气在骨髓中”。说明经气运行随季节而发生变化。所以,要根据四时变化,五行生克制化之规律,保养五脏,进行针灸保健治疗。

1、4 四时与发病

四时气候有异,每一季节各有不同特点,因此除了一般疾病外,还有些季节性多发病。《素问·金匮真言论》说:“故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厥”。此外,某些慢性宿疾,往往与季节变化

和节气交换发作或增剧。掌握和了解四季与疾病的关系以及疾病的流行情况,对防病保健是有一定价值的。

二、天人相应四时养生

自古以来,人们都希望健康,更渴望长寿,古人在探索养生之道时总结出:人生活在自然界,就是自然人,就要顺从自然界的变化规律,即要求人们顺从、适应自然季节时令、日月星辰运动的阴阳变化规律,并运用相应的养生方法来防病抗衰的养身方法就是四时养生。

2、1 春季养生

《黄帝内经》上说:“春三月,此谓发陈。”意思是说,春季的三个月,是推陈出新生命萌发的时令。天地自然,都富有生气,万物显得欣欣向荣。根据天人合一的理论,这个季节人们应该早睡早起,衣着宽松,适当的散步,使精神轻松愉快,保持体内的生机。不要过分劳累或发脾气。春种一粒粟,秋成万颗籽。所以春天是一年中最关键的时刻。

春季养肝:古人云,春应在肝。春季人体的新陈代谢与肝脏关系极大。肝禀风木,中医认为,春季肝气随万物升发,人的精神焕发,可是如果肝气升发太过或是肝气郁结,都易损伤肝脏,到夏季就会发生寒性病变。

春季养生宜保持思想的清静,尽量避免情绪过于激动而影响思想清静,情绪过度刺激人使五脏之气平衡协调的关系受到破坏,肝主惊,惊则气乱。其次是进行适当的活动,如散步、慢跑、体操、太极等。

春回大地,万物生长,阳春三月,欣欣向荣,在这黄金的季节里,自然使人心情舒畅,应该早点起来,到户外去锻炼,活动活动身体,吸收新鲜空气,呼出体内的二氧化碳,这对提高身体素质,延年益寿,是大有好处的。

2、2 夏季养生

《黄帝内经》上说:“夏三月,此谓蕃秀。”夏季三个月,是万物繁荣秀丽的季节。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之气上下交合,植物开花结果。

因为夏季属火,五脏中对应的是心,心火克肺金,所以在夏季,人们可以适当地多吃些辛味的东西,少吃苦味的东西,有助于补益肺气。

夏季人体阳气外浮,内部阴气暗伏,人们不适合在夏季吃太过寒凉的食物和饮料,否则易于损伤脾胃,引起腹泻。

夏季气候炎热,出汗多,最容易丢失津液,需适当食用酸味食物。一方面多食如西红柿、柠檬、草莓、乌梅、葡萄、山楂、芒果之类果品,它们的酸味能敛汗止泻祛湿,既可以预防因流汗过多而耗气伤阴,又能生津解渴,健胃消食。另一方面在菜肴中加点醋,醋酸还可以杀菌消毒,防止胃肠道疾病的发生。

夏季饮食菜肴宜稍咸:炎热的夏季,人体出汗多,所以在饮食方面,宜食用调味稍咸的菜肴。一来可以及时补充人体因出汗而失去的盐分,二来可避免因出汗过多而出现的虚脱。

2、3 秋季养生

《黄帝内经》上说:“秋三月,此谓容平。”意思是说自然界的万物经过一个夏季的生长已趋成熟,处于一种丰硕、从容、平静待收的景象。这个季节,天高风急,地气清肃。

秋季主收,要收敛自己的神气,不要使神志外弛,借以缓和秋天肃杀之气对人体的不利影响。

因为秋季属金,五脏中对应的是肺。秋季要顺应收的养生之道,否则就会损

伤元肺气,在冬天容易患肠道疾病。因为人体经络中的肺经与大肠经紧密相关,互为表里,被中医视为相同的系统。肺病会累及大肠,大肠有病则会影响冬天人体储存精气的功能。

秋高气爽,湿气减少,气候变燥。此时适宜吃些养阴润燥、滋阴润肺的食物,应在饮食方面进行调节,多食用滋润的食物,多喝粥,如百合粥、杏仁粥、贝母粥,也可适当选用芝麻、香油、桑叶、菊花、芦根等辛凉和津润燥之物等。

2、4 冬季养生

《黄帝内经》上说:“冬三月,此谓闭藏。”意思就是说生机潜伏,万物蛰藏的时令。冬季属阴,以固护阴精为本,宜少泄津液。衣着应渐暖舒适、利于气血通畅为原则。因为适体的衣服有如养生之妙药。在冬季饮食上应以保阴潜阳为原则。主张进热食,并给予温补阳气类膳食,故多选用羊肉、狗肉、虾、韭菜、麻雀蛋、木耳、龟等食物。不可使用生冷食物,宜食用菠菜、豆芽等新鲜蔬菜。冬季饮食宜少咸增苦,以养心气。

综上,四时养生历史悠久,内容繁杂,但其基本思路清晰,即将人置于自然万物之中,从自然界事物和现象的规律中找寻养生之道。天道、地道是人养生所遵循的客观规律。所谓“在人为道”就是上知天文、下达地理,以求与其同。人对天地之道的努力顺应过程并不是被动的,而是积极主动的,人之优于万物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能够认识并掌握自然规律,依自然规律而行养生之道,“往古人居禽兽之间,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就充分说明了人的这种积极主动性。

参考文献:郭蕾乔之龙中医学天人相应论在养生保健中的运用中医药学报2003年第31卷第4期

伍后胜道儒百家话养生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4 221

盛星明浅谈天人相应与中医养生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03年第24卷第1期

中国哲学之天人合一

中国哲学之天人合一 老子“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 按照老子“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人与自然不是对立的,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而不是与自然对抗的力量,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强调“知天”和“畏天”的统一。 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著名论断。这里的“法”是“效法”的意思。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归根结底,人类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效法自然。这些思想又是以利用生态系统自组织、自恢复能力为基础的当代生态工程学的哲学基础。 自然界中,山川可以生长草木,草木繁衍鸟兽和其他有价值的物质,调节气候和雨水,形成万物,使百姓有其食,有其用。形象地概括了山川河流在地球生命圈中作为生命的介质和载体周而复始生生不息运行的规律,描绘了河流湖泊生态系统的勃勃生机,正是靠山川河湖抚育滋养万物,自然界为人类创造了栖息繁衍和发展的条件,“万物已成,百姓以食”。 这种和谐产生人类对自然界的尊重和敬畏。所谓“知天命”。“天命”泛指自然规律。“知天”和“畏天”是对立统一的。“知天”,指人学习自然规律:“畏天”,指人对自然界要心存敬畏。“畏天”而不“知天”,是人类蒙昧时代神秘主义的根源。相反,片面强调“知天”而不“畏天”,则逐步形成了西方近代的“人类中心主义”哲学理论,继而又以现代科学技术作为武器,把人类推上了全面与自然相对抗的道路。 “天人合一”强调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不是互相割裂而是相通的。或者说,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不是相互分离的,而是遵循统一的规律。这种规律在老庄哲学中称之为“道”,道家把天地宇宙当作一个有机的整体,“道”是一种自然法则,只有顺应自然,才能成势。道家反复强调要避免反自然的行为。 “天人合一”,提倡“仁爱自然”,“仁者爱人”,指出“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人为天所生,与天具有血肉相连的内在关系,人也应该有“爱人利物之心”,所以提倡“泛爱生物”和“仁爱自然”。珍惜自然,保护自然,人对于

论中西文化的 “天人关系”(一)

论中西文化的“天人关系”(一) 论文关键词:中国文化西方文化天人关系 论文摘要:中西方文化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关注话题,特别是在“天人关系”上,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是“天人合一”思想,西方文化主流是征服自然和“天人二分”的思维方式。“天人关系”理论的阐述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关系”论述 在“天人关系”上,主张人与自然的调和、协和、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不仅作为中国文化主干,而且后来也成为东亚区域性学说的儒家学说和道家学说,都有“天人合一”的观念。“天人合一”思想概念最早是由庄子阐述,后来被汉代思想家、阴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 在儒家来看,天是道德观念和原则的本原,人心中天赋地具有道德原则,这种天人合一乃是一种自然的,但不自觉的合一。但由于人类后天受到各种名利、欲望的蒙蔽,不能发现自己心中的道德原则。人类修行的目的,便是去除外界欲望的蒙蔽,“求其放心”,达到一种自觉地履行道德原则的境界,这就是孑L子所说的“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也许可以说儒家思想是一种建立在修德进业基础上的人本主义,它可以对人们提高其作为“人”的内在品德方面贡献于社会;道家思想是一种建立在减损欲望基础上的自然主义,它可以对人们顺应自然、回归人的内在本性方面贡献于社会。儒家的“仁论”和道家的“道论”哲学以及它们的“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同样可以贡献于今日人类社会。这就是说,中华文化不仅可以在调整“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都可以起不可忽视的作用,而且就其哲学的思维方式和形上层面也会对二十一世纪的哲学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在道家来看,天是自然,人是自然一部分。因此,庄子说:“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天人本是合一的。但由于人制定了各种典章制度、道德规范,使人丧失了原来的自然本性,变得与自然不协调。人类行动的目的,便是“绝圣弃智”,打碎这些加于人身的藩篱,将人性解放出来,重新复归于自然,达到一种“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老子从对宇宙自身和谐的认识出发,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理论,它提示了一种应该遵循的规律,人应该效法地,地应该效法天,天应该效法“道”,“道”的特性是自然而然的,也就是说归根结底人应效法“道”的自然而然,顺应“自然”,以“自然”为法则。“(圣人)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老子》第六十四章)为什么要效法“道”的自然而然呢?这是因为老子认为,“人为”和“自然”是相对的,人常常违背“自然”。人违背自然,人就会受到惩罚。所以老子说,作为宇宙规律的“道”,由于它的特性是“自然无为”,它对天地万物并不命令它们作什么,人就更加不应该破坏自然了。庄子还提出了“太和万物”的命题,意思是说天地万物本来存在着最完满的和谐关系,因此人们应该“顺之以天理,行之以五德,应之以自然”。人应该顺应“天”的规律,按照五德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以适应自然的要求。为此,在《庄子》一书中特别强调人应顺应“自然”,如他说:“顺物之自然”,“应物之自然”等等。他认为,远古时代是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的时代,那时人类社会是“莫之为而常自然”,不做什么破坏自然的事,而经常是顺应自然的。 2西方文化“天人关系”论述 在“天人关系”上,西方文化主张是人与自然的分离,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对立,征服自然,强调“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人的理性思维是源于对自然关照形成的,特别是柏拉图开创“理念”论哲学后,西方哲学基本上是按照这个路子走下去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基本上是人居于主导地位,人认识自然的方式是通过人类理性来进行的。西方文化的传统,特别是近代哲学恢复了人和自然的地位后,过分强调了人的主体性,把人当作主体,把人之外的东西当作人认识的对象——客体,延续了柏拉图时代的思维方式——“分离”,又一次导致了主体与客体的远离。没有将人类自身看成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是将人类看成了自然万物的主宰

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

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 中医养生学有着丰富的实践基础,方法颇多,但其基本的原则,大体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顺其自然 人与自然界息息相通,人类生活在自然环境中,大自然是人类生命的源泉,而自然界的各种变化,无论是四时气候、昼夜晨昏的交替,还是日月运行、地理环境的演变等,都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人体,产生相应的生理或病理反应,所谓“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灵枢、岁露论》);因此人类必须掌握和了解自然环境的特点,顺乎自然界的运动变化来进行护养调摄,与天地阴阳保持协调平衡,使人体内外环境处于和谐的状态,这样才能有益与身心健康! 一年四季有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变迁,万物随之有春生、夏长、秋收、东藏的变化,人体阴阳气血的运行也会有相应的改变,根据这一自然规律,中医养生学便提出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论,主张在万物蓬勃生长的春夏季节,要顺应阳气升发的趋势,夜卧早起,多进行户外活动,漫步于空气清新之处,舒展形体,使阳气更加充盛;;秋冬季节,气候转凉至寒,风气劲疾,阴气收敛,必须注意防寒保暖,适当调整作息时间,早卧晚起,以避肃杀寒凉之气,,使阴精潜藏于内,阳气不致妄泄;这种根据四时气候变化而保健调摄的方法,就是天人相应,顺乎自然养生原则的体现! (二)形神兼养 形,指人体的脏腑身形;神,主要指人的精神活动。形乃神之宅,神乃形之主。形体物质是生命的基础,只有形体完备,才能产生正常的精神活动;精神活动是生命的主宰,只有精神调畅,才能促进脏腑的生理功能。无神则形无以主,无形则神无以附,形神合一,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人的生命活动;所以中医养生学非常重视形体和精神的整体调摄,提倡形神兼养,守神全形! 养形,主要是指摄养人体的内脏、肢体、五官九窍及精气血精液等。大凡调饮食、节劳逸、慎起居、避寒暑、勤锻炼等养生的方法,多属养形的重要内容。如调饮食,应做到谨和五味、粗细结合、荤素搭配寒热适宜等;慎起居,要注意日常生活有规律,与四季相应而起卧有时,节制房事而保养肾精等! 调神,主要指调摄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等。由于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故调神又必须要以养心为首务。调神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要求人们思想上保持安定清净的状态,不贪欲妄想,不为私念而耗神伤正,同时做到精神愉快,心情舒畅,尽量减少不良的精神刺激和过度的情绪波动。另外也可通过练气功而意守人静,以神御气;或通过绘画、书法、音乐、下棋、旅游等有意义的活动,来陶冶情操,修性怡神! (三)动静结合

浅析庄子庄子哲学中天人关系

浅析庄子哲学中的天人关系 张云天 摘要:天人关系是我国古代哲学中一个重要的范畴,也是中国哲学的核心概念,对于全面理解我国古代哲学具有重要作用。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庄子以“自然”来说明天的含义,首次提出天与人的矛盾关系问题。通过“天人合一”和“天人相分”理论的提出,庄子从二者的统一性与对立性两方面全面论述了天人关系,深化了理论基础,使天人关系这一古老的哲学论题焕发了勃勃生机。本文从庄子的天人关系理论出发,对其理论进行简要分析和阐释,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庄子及其思想。 关键词:庄子天人关系天人合一天人相分 一,中国古代哲学中“天”观念的变化 现代中国的哲学家冯友兰教授曾经将中国的古典中出现的“天”的类型分为“物质之天”、“主宰之天”、“运命之天”、“自然之天”、“义理之天“五种,日本现代学者也将其分为“宗教的立场”、“哲学的立场”、“科学的立场”三种类型。今年来,我国学者主要把“天”的概念分为三种进行研究,第一种作为巫术性、宗教性的主宰者或鬼神的“天”;第二种作为哲学性、伦理性的规范或规律的“天”;第三种作为科学性、物理性的天空或法则的“天”。 1.周代的“天”观念及“天命”思想 天的观念最早出现于西周初期,它原本是西周时代的主宰神,其先驱就是商代被称为“帝”或“上帝”的最高神。《尚书·大诏》曰: “天降威,知我国有疵,民不康。”《诗经·邺风·北门》曰: “天实为之,谓之何哉?”《左传·哀公二十九年》有云“天祸郑久矣”。从这些关于天的记载来看,西周时期所说的天与殷商时期所说的“上”和“帝”具有相同的意义,也是一个宗教概念,指能够主宰人事吉凶祸福的人格神。这些作为具有超越自然界与人间一切事象力量的神而被信仰,称为了后来中国的各种各样“天”思想之源。 与商代不同,周代的“天”除了巫术和宗教意义上外,还具有伦理价值上的尝试,给有德者赋予“天命”一类的吉福,带给不德的为政者以夺取“天命”一类的凶险。殷纣王因不德的缘故失去了曾经有的“天命”,而被驱逐下了统治天下的王位,而周武王则是因有德的缘故新受了“天命”而即位为新的天子。为了确保“天命”,维持王朝,使国家安定,就需要有被“天”承认的方法,具体来说就是要实行祭祀和礼乐教化等制度。 2.春秋战国时期“天”观念的变化和天人关系的提出 西周末年,无神论思潮流行,至春秋时期,人文主义思潮兴起,上帝的权威衰落,宗教意义上的天命论遭到批判。随国季梁以重民思想否定神的权威,他说: “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先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周内史叔兴说:“阴阳之事,非吉凶所生,吉凶由人。”他将人事与天灾区分开来,否定了天的意志;郑国子产也说:“天道,人道迩,非所及也”,表现出天人之分的思想。 到了春秋末年和战国时期,天人关系的论争更加活跃,孔子强调人的理性自觉,尊重人的主体性,注重人为。孔子重视作为人们都应该知道的对象“天命”,在《论语·为政》中说道:“五十而知天命。”同时他虽然承认“天命”的存在而使用了这个词语,但却革新了其中所包含的旧内容。他在《论语·先进》中面对颜渊死时,说道:“噫,天丧予,天丧予。”这里的“天命”更侧重于存在人间力量的彼方,起作用的社会规律。[1]

关于荀子的“天人之分”说及其现实意义(精)

关于荀子的“天人之分”说及其现实意义 论文关键词:荀子天人之分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关系 论文摘要:荀子独特的“天人之分”说主要包括“天行有常”、“明于天人之分”、“制天命而用之”。这一思想对于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借鉴意义在于,人应深入而全面地认识自然规律,进而掌握自然规律,继而遵循自然规律办事,既不要超过自然规律“与天争职”,也不能违反自然规律“倍道妄行”。苟子,又名苟况、苟卿、孙卿,战国时赵国人,是与孟子齐名的儒学大师。自少年开始,多次游学于齐,在稷下学官“三为祭酒”,有很高的声望。一度应聘到秦国,又曾在赵国“议兵”。后任楚国兰陵令。晚年定居兰陵,专心著述。荀子对儒家的《诗》、《书》、《礼》、《乐》、《易》、《春秋》都很有研究,善于吸收和批判先秦诸子百家的学说,从而自成高格,是先秦集大成型的思想家,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其著作《苟子》大部分是苟子的自撰,少部分出自f-1人的记录,是研究苟子的可靠材料。这一著作开创了儒家学派中个人著作体的先河。一、天人关系的演化早就开始对“天”是什么的问题进行思考。最初认识的“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客观物质自然界,如季节、气候、日月星辰等,这种意义上的“天”是物质的“天”.在人们生产和生活的过程中制约人们的活动,表明人们在农耕时代建立起来的与外部世界的物质性关系:二是存在于人们意识中的、超越人力控制的意志性力量。这种意义上的“天”等同于现代西方宗教中的“上帝”,拥有无上的地位和权力.表明了人们在其蒙昧时代与外界建立的精神性关系。早期的人们对自然力量顶礼膜拜,“天”被笼罩上了浓厚的宗教色彩。“所以早期人类所谓的‘天’,根本上是一种超越性的控制力量,其意志决定着自然界与人事的基本面貌,也因而当时人们心目中的‘命’总是与‘天’相连。”[1] 西周末年。各种历史事变促使人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重新进行了理性的思考,从而逐渐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下摆脱出来,此时,天人关系成为先秦诸子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虽然百家各有其思考,但在当时占据绝对统治地位的是“天人合一”思想。即认为天人之间具有相通性.甚至是同一性的关系。儒家孔子通过对生命的践履与体验,来体悟天命与人之自由的关系:“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孟子日:“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孟子-尽心上》)认为人性根于心而禀受于天,故知性即可知天,养性即可事天,充分表达出他对天人合一关系的解答。道家庄子尤为彻底地表达了天人合一思想,他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相齐相并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天地万物与“我”都是合一的,懂得这种关系的人就是真人,要处理好这种关系就要“不以心损道,不以人助天”(《庄子·大宗师》);就要“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庄子·秋水》)。墨家墨子肯定意志之天的存在,认为天是自然、社会和人民的主宰。能赏善罚恶,人只有与天合一才能免除灾难:“尚同乎天子,而未上同乎天,则天灾将犹未止也,故若天降寒热不节,雪霜雨露不时,五谷不孰,六畜不遂,疾茁戾疫,飘风苦雨荐臻而至者,此天之降罚也,将以罚天下人之不尚同乎天者也。”(《墨子·尚同中》) 这些天人合一说,无论是强调天的主宰、意志或人格神的内容,还是纯粹的天道自然的内容,都没有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做出合理的说明,他们共同地在强调一种

天人相应的四时规律

天人相应的四时规律 *导读:在先秦诸子的典籍中,记载了很多有关顺应自然养生的思想萌芽,及至《内经》时期,对其进行了系统总结。在天人相应 在先秦诸子的典籍中,记载了很多有关顺应自然养生的思想萌芽,及至《内经》时期,对其进行了系统总结。在天人相应学说的指导下,《内经》从医学角度讨论了养生问题,并以四时五脏阴阳为理论基础,深刻地论述了四时养生的作用。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故四时养生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人与自然界是统一的整体,自然界的一切生物受四时春温、夏热、秋凉、冬寒气候变化的影响,于是形成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一年四季的变化同样随时影响人体。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九窍、皮肉筋骨脉等组织的机能活动与季节变化息息相关。古人在天人相应整体观念上创造了科学的养生理论和方法,四时阴阳规律是万物由生而死,由始而终的根本法则,顺应它,就会健康无病;违背它,就会患病夭折。因此,根据四时阴阳变化的规律加以调摄,即所谓顺时气而

善天和,就能预防疾病的发生,延长寿命的时限。 现代科学研究认为,春夏秋冬,四时交替,太阳升落,月落盈亏,暮去朝来,花开花谢世界万物都在按自己的规律不停地运动着。各种生物也随着季节,昼夜地循环交替显示出节律周期,这个定时节律称为生物钟。人体生理和病理的活动与自然界的时间过程的周期变动是同步的、统一的。顺应这种四时阴阳消长节律进行养生,就能保持体内外阴阳气的协调,使人体机能正常同步进行。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提出:春三月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夏三月此夏气之应,养生之道也;秋三月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冬三月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即春养生气,夏养长气,秋要养收气,冬养藏气。人体生命活动的四时变化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与自然界变化运动相一致。不仅如此,昼夜变化节律也与四时相应,《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指出: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其变化的道理同四季变迁规律一样,人体内的阴阳之气在一日中变化表现为生、长、收、藏。《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平旦人生气,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夜半人气入藏。这说

养生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养生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生活越来越好了,大家对于自身身体健康的重视程度也在愈加提高,很多人都想通过养生来预防疾病,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很多人对于养生方法的选择,以及有哪些养生的基本原则都不清楚,从而盲目地选择了一些健身的方法,造成了不良的后果,那么养生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呢?下面我给大家做一个详细的讲解。 养生原则,是指实施养生活动时所必须遵循的总的法则。古人在长期的养生实践活动中,不断地研究人体生命活动现象和规律,探索衰老的机理,研究致病和导致早衰的原因和条件, 并在中国古代哲学和传统文化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的养生原则。遵循这些原则,对于养生方法的制订、运用及其发展创新,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综合调养 中医养生方法众多,不同的方法作用于人体不同的系统、层次,具有不同的效能。如顺时摄养重在协调人体机能活动与外环境的关系;调摄精神主要是通过对神调养以保养精气;慎起居、防

劳伤以养生,可使脏腑功能协调;运动锻炼、针灸、推拿,调节经络、脏腑、气血,可使经络通畅,气血周流,脏腑机能协调;药物保健则借助药物,以强壮身体,益寿延年。诚如李梴《医学入门·保养说》中所言:“避风寒以保其皮肤六腑”,“节劳逸以保其筋骨五脏”,“戒色欲以养精,正思虑以养神”,“薄滋味以养血,寡言语以养气”。所以,养生应综合各种方法,动静结合、劳逸结合、补泻结合、形神共养,从机体全局着眼,进行全面调理保养,使机体内外协调,适应自然变化,增强抗病能力。 因人施养 因人施养,是根据年龄、性别、体质、职业、生活习惯等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应的摄生保健方法。人类本身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这种差异不仅表现于不同的种族,而且存在于个体之间。不同的个体由于年龄、性别、体质、职业、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可有生理和心理上的差异。所以,养生只有因人施养,方能有益于健康,达到养生之目的。如就年龄因素而言,少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但生机蓬勃,生活尚不能自理,故少儿养生应注意合理喂养、寒温适度、体格锻炼、免疫防病,并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40~60岁时,生命活动开始由盛转衰,工作繁忙,压力较大,养生应注意静神少虑、切勿过劳,并节制房事。《景岳全书·中兴论》说:“故人于中年左右当大为修理一番,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天人关系特点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天人关系特点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天人关系特点 ——以王弼的天人观为例 摘要 天人关系是中国哲学的一对基本问题,它关注的是人与世界的关系,是人之为人存在 的依据,为人的生命层次的提高提供理论上的回答。天人关系的哲学命题可概括为“天人 合一”、“天人感应”与“天人相分”三种。天人合一、万物一体是中国哲学一直遵循的 思想主线,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道德理性与自然理性的一致。天人和谐是中国哲学 追求的共同理想,但是不同的时代有着各自不同的表现形式,蕴含着不同的社会历史内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哲学特点突出的表现为“玄学”,玄学的产生是具体的时代的产物,玄 学致力于自然与名教的结合,力图实现天道与人道的完美统一。王弼作为魏晋玄学的代表 人物,他的天人观与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的宗教神学色彩的天人观有着截然不同的进路,呈现出了一种新型的天人关系,为后来的天与人的贯通提供了借鉴,也为当时的人们摆脱 困境提供了一条出路。本篇主要分为三大部分:首先,介绍天人关系问题的理论背景,先 秦两汉时期的天人关系的发展进路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天人关系的形成必定会产生一定的 影响。其次,着重阐释王弼的天人观,王弼认为名教本于自然,建立了自己以“无”为主 的哲学体系,用“无”取代了“道”,落实到实践层面上,提出了“崇本息末”、“体用 不二”与“得意忘言”的方法论,力图实现儒与道的贯通,他的这种理想成为当时人们的 共同愿望,为后来的竹林玄学与西晋玄学提供了解决问题的一条思路。最后,王弼的天人 观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论证“天人合一”为解决人的生存困境与生存危机提供了重要的 思想支持,也为当代中国和谐社会的建构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启示。关键词:天人观玄学自 然与名教贵无论崇本息末 一.引言 哲学关注的是人,力图解决的是关于人的一切问题,包括人是什么,人的本质是什么,继而继续追问,人从哪里来,人又要到哪里去,人的终极目标在哪里,人的生命的意义是 什么等等。这些问题构成了每个哲学家都无法逃避的问题,对于它们的回答是哲学家们自 身的理论素养与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人作为一种在世的存在,他 要面对的基本关系就是与周围世界的关系,天人关系就是这样一种基本关系,对于天人关 系的回答是每个哲学家开启其哲学思想的根基,即每个哲学家都必须对此作出回答,以求 给现实中的人类提供摆脱困境的方法,它也是让哲学更实践化的一种方式,哲学的确是解 释世界的一种方式,但哲学中的天人关系无疑为人类改造世界打开了一个缺口,由天人观 而开出的改造世界的方法是有着极强的道德实践意义,为人类生存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明, 也为现实社会的继续发展呈现了一条明晰的道路。

第三节五行学说

第三节五行学说 《郭进朝录入文本》一,五行的概括: 1.阴阳五行学是研究木、火、土、金、水、五行的概念,生克制化乘存的规律, 2.用以阐释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变化及相互关系的一种古代哲学思维, 3.五行学说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木、火、土、金、水五种事物所构成, 4.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发展变化, 5.都是在这五种物质不断的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 6.五行学说作为一种思维方法应用于中医学, 7.用以人体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 体表与内脏的联系,以及人体与外在环境的统一, 8.五行学说贯穿于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 9.所以说明人体的生理病理、并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10.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部分, 二,五行的概念: 1,五行的基本概念: ①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类物质的运动变化, ②五行中是“五”宇宙本原之气分化的构成宇宙万物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 ③“行”指这五类物质的运动变化 ○4五行最初的涵义与五材有关,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或基本元素, 三,五行的特性: 1.五行特性,是古人在长期在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对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直接观察和朴素认识的基础上, 2.进行抽象而逐渐形成的理性概念, 3.用以识别各种事物的五行属性的基本依据, ①“木日曲直”曲,屈也。直,伸也, 指树木的枝条具有生长、柔和、能屈能伸的特性, ②“火日炎上”炎,是楚烧,炎热光明之意:上,是上升,炎上

指火具有炎热,上升,光明的特性, ③“土庄稼穑”爱通归,稼,种植植物谷物,穡收获谷物, 稼穡泛指人类种植和收获谷物的农事活动, ○4“金曰从革”:从,顺从、服从; 革,革除、改革、变革。金具有能柔能刚、 —变革、肃杀的特性。金代表固体的性能, ○5“水曰润下”:润,湿润;下,向下。 水代表冻结含藏之意,水具有滋润、就下、闭藏的特性。四,事物的现象和归类: 1,依据五行各自的归类,对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进行归类, 2,从而构建了五行系统事物和现象五行归类的方法, 3,主要取像比类法和推演络绛法着两种, ①取像比类法:“取像”即是从事物的形象 【形态、作用、性质】由找出能反映本质特有征象, “比类”即是五行各自抽象属性为基准, 与某种事物特有的征象相比较,以确定其五行归类 ②推演经络法:即根据已知的某些事物的五行归属, 推弹归纳其他的事物,从而确定这些事物的五行归属, 4,中医学在天人相应思想指导下,以五行为中心, 以空间结构的五个方位, 时间的结构四时或五季, 人体的五脏结构为基本根架, 5,将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以及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 按其属性进行归类 6,从而将人体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界的事物或现象联系起来, 7,形成了人体内外环境的五行结构系统 8,用以说明人体一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 五,五行学的基本内容: 1,五行学说有两种结构模式: ①一是对等的相生相克模式,简称“相生相克”模式

“天人之际”、“天人合一”与“天人一也”(赵妙法)

现在,无论在学术界,还是在一般场合,“天人合一”的说法很是流行,并认为这是我们中国文化的特点和长处。 当今的学术界的许多大人物都在这样地大谈特谈着。例如,钱穆先生、季羡林先生和张世英先生都用“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或“主客二分”说中西文化的对立。 1991年,钱穆先生在《中国文化》(1991年8月第四期,第93-96页)发表了他一生中的最后一篇文章:《中国文化对人类未来可有的贡献》。 在这篇文章中,钱先生说:“在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观……实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之归宿处。” “中国文化过去最伟大的贡献,在于对‘天’‘人’关系的研究。中国人喜欢把‘天’与‘人’配合着讲。我曾说‘天人合一’论,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 “西方人喜欢把‘天’与‘人’离开分别来讲。换句话说,他们是离开了人类讲天。这一观念的发展,在今天,科学愈发达,愈易显出它对人类生存的不良影响。” 钱先生把“天”理解为“天命”,把“人”理解为“人生”。季羡林先生则不同意钱先生的这种观点:“我不把‘天’理解为‘天命’,也不把‘人’理解为‘人生’;我认为‘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我们人类。天人关系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看来在这一点上我同宾四先生意见是不一样的。” 但是季先生并没有对“天人合一”的说法提出过不同意见,相反地是完全接受了这种说法的:“西方是‘一分为二’,而东方则是‘合二而一。” “我理解的‘天人合一’是讲人与大自然合一。” “据我个人的观察与思考,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是迥乎不同的,夸大一点简直可以说是根本对立的。西方的指导思想是征服自然;东方的主导思想,由于其基础是综合的模式,主张与自然万物浑然一体。”(以上参见季羡林等编选:《东西文化议论集》(上),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年,第81-83页) 张世英先生则专门写了一本专著:《天人之际》(人民出版社,1995年)来讨论这个问题。该书的中心思想是:人对世界万物的基本态度或关系有两种:一是主客二分,一是天人合一(指主客不分,物我交融)。中国传统哲学以天人合一为主导,西方传统哲学以主客二分为主导。 有了以上这些大人物的宣传鼓动,现在,这种观点已经成了国内学术界很流行的观点,并且似乎已经成了铁板钉钉的不刊之论了:西方哲学、西方文化强调主客二分,主客对立,人是主体,自然界是客体,自然界是人的认识的对象,征服和改造的对象,突出主体性原则;中国哲学、中国文化则推崇“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乍一看,这种观点好象很有道理,并突出了中西哲学、中西文化的鲜明对照:西方人只讲主客对立;中国人只讲天人合一。 但是,如果去仔细推敲一下,那么就会发现这种观点是很肤浅的!

天人相应

天人相应,注意季节特点 中医学认为,四季气候对人的影响不能忽视,脾胃疾病存在鲜明的季节特点。因此在春夏之交季节变换之际,应当注意及时调整作息时间和衣着,做到“天人相应”。 春夏之交温暖多风,虽然气候已逐渐变暖甚至炎热,但也会受到突如其来的风雨变化而着凉受寒,而寒气又十分容易直中脾胃,使之产生胃脘痛和腹泻。因此,即使是在气候逐渐变暖的情况下,对胃部做好必要的保暖工作是重要的,所谓“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就是提醒我们要逐渐地减少衣着,对有脾胃疾病的患者来说更应如此。 规律生活,注意劳逸结合 春夏之交,日长夜短开始明显,天亮得越来越早。中医学对长夏来临之前如何注意规律的生活有很多 论述。因为白天越来越长,人们容易过度劳作,对人的气血阴阳等正气会产生不良后果。如中医传统的五劳七伤(久视伤血,久坐伤骨,久行伤筋,久卧伤气等)讲的就是这些道理。而脾胃病患者大多存在脾胃

气血亏虚和阴阳失调、气机逆乱等病理因素,要注意生活调养,以保护正气。 五劳七伤不仅指白天,晚上也要注意,熬夜应当避免。这不仅因为夜间工作与白天相比更加伤神劳血,同时也因为昼夜的变化对人的胃肠功能也存在着显 著的影响。夜间工作与白天相比更加伤神劳血,同时也因为昼夜的变化对人的胃肠功能也存在着显著的 影响。夜间工作过晚会使胃肠的神经内分泌失调,产生一系列的胃脘不通、消化不良、嗳气等症状。所以应顺应睡眠、清醒的自然规律,使人体通过合理的睡眠在体能上得到补充,有利于对胃肠免疫和动力等功能的恢复,迎接对人体消耗更大的长夏到来作好充分准备。 饮食调摄,注意脾胃保养 春夏之交,既有春季的特点,又有初夏的特征。因为这个季节阶段气候变化比较明显,通过饮食调摄,从而达到脾胃保养十分重要。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饮食易软而易消化;餐次和餐量宜合理;食宜清淡,少吃辛辣重味及煎烤腌熏食品;忌沸汤、冷饮;戒除酗酒、吸烟之陋习,忌食浓茶浓咖啡。

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中医养生学以传统中医学的理论和古代哲学思想为指导,以“天人相应”和“形神合一”整体观为出发点。那么,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呢?下面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 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1、天人合一 人在天地之间,宇宙之中,所有的生命活动都与大自然息息相关。中国传统医学认为:人是个小天地,自然界是个大天地,它们都相通相应。不论季节气候,昼夜晨昏,还是日月运行,地理环境,各种变化都会对人体的生理、病理产生影响,从而直接影响到人的情志、气血、脏腑以及疾病的产生。因此,掌握和了解四时六气的变化规律和不同自然环境的特点,顺应自然,保持人体与外界环境的协调统一,才能达到养生保健防病的目的。 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2、形神共养 形即形体,神即神志、意识、思维。形与神两者相互影响,密不可分。形神共养是要求人在日常生活中既要重视形体的保健,更要重视心理和精神的调养。在具体应用上就是调和情志,保持心态的安闲清静,并与保养形体相结合,通过合理饮食,适当运动,规律生活,使人气血调畅,形体强健,情志安和。 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3、动静互涵 动和静,是物质运动的两个方面或两种不同表现形式。人体生命运动始终保持着动静和谐的状态,维持着动静对立统一的整体性,从而保证了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功能。体现在中医养生的一是要静以养神,我国历代养生家十分重视神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认为心神清静,可致健康长寿。二是动以养形,运动可促进精气流通,血气畅达,疏通经络、通利九窍、防病健身。三是动静适宜,提倡动静结合,形神共养。只有做到动静兼修,动静适宜,才能“形神共俱”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4、正气为本 中医所指的“正气”,是维护人体健康的脏腑生理功能的动力和抵抗病邪的抗病能力。正气充盛,可保持体内阴阳平衡,更好地适应外在变化,故保养正气是养生的根本。保养正气,就是保养精、气、神。其根本在于护养脾肾。在中国传统医学里,肾为先天之本,是人体阴阳的根本,与人的生长发育和衰老有极为密切的关系。脾为后天之本,为水谷之海,是气血生化之源,脾肾二脏关系极为密切。脾气健运,必借肾阳之温煦。肾精充盈,有赖脾所化生的水谷精微的补养。两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这是保全身形、防止早衰的重要途径。 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5、辨证施养 辨证施养是从辨证分析的角度,通过观察个体的反应状态和体质差异,充分考虑个体所在的时间和地域的不同,进行个体化的养生保健调理。它很好地体现出中医养生保健的价值和特色。辨证施养的突出环节就是因时、因人、因地制宜。也就是说养生保健要根据时令、地域以及人的体质、性别、年龄等不同,制订相应的方法。中医养生的五大方法动形养生:中医认为,“人欲劳于形,百病不能成”。因此,古人在医疗及生活实践中摸索形成了诸如按摩、气功、太极拳、八卦掌、五禽戏等动形方式,以强身延年。当然,人若劳累过度,则容易引起“劳伤”,也称“五劳所伤”,即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饮食养生:合理饮食可以调养精气,纠正脏腑阴阳之偏,防治疾病,延年益寿。中医养生理论认为,饮食要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无蓄为益,五菜为充”,还要重视五味调和,否则,会因营养失衡、体质偏颇、五脏六俯功能失调而致病。 修身养生:中医养生理论认为,凡追求健康长寿者首先应从修身养性做起,如平日应排除各种妄念,多说好话、多行善事,可使自己心胸开阔、情绪安定,从而维持身心健康。

论述《诗经》中的天人关系

《诗经》中的天人关系论述 社会学院历史学许萍 0803401031 内容摘要:天人关系是中国的一个重要哲学问题,社会发展到今天它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哲学问题,而且还是一个科学问题。天人关系纷繁复杂,经过数千年的演变,在不断的变化发展。天人关系产生于原始社会,与农业耕作有紧密的联系,并伴随着农业生产力不断发展,天人关系也发生变化。 关键词:《诗经》天人关系天 《诗经》作为中国先秦伟大的一部诗歌总集,反映了先秦乃至原始社会的民生民情,同时也表现了那个时期的哲学思想。本文试图研究《诗经》中的天人关系,并对前人的研究进行一个简要的总结。 “天”的哲学意义 对“天”字的形、义分析,发现“天”字体现了三种哲学意义,即客观唯心主义思想、人文精神以及天人合一的哲学观。① 从“一”的本义来看,不管它是指万物的本源“道”,还是指由“道”派生出的原始混沌之气,这都体现了古代人们的一种客观唯心主义思想: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离开了人,脱离了物质世界的某种“客观”精神。“天”字从“一”,自然而然也就体现了这种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观。 “大”的小篆形体是人形,其哲学意义在于它反映了人文精神,体现了先人们的主体意识和对自我的认识。中国方块汉字的产生、发展是以“人”为中心的,这从汉字的形体构成,特别是其偏旁部首可以看出。“天”字从“大”,从一个侧面也折射出了这种人文精神。 “一”、“大”组成一个整体“天”字,“天”字下有人形(大),人形上有一,这又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精神。 天人关系的产生 人类现实的天人关系是从先民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界各种现成物以满足自己生活需要开始。人类产生之初,生产力低下,只能用自身各种器官和肢体直接从自然界中的各类现成对象索取,从而感知自然,认识自然,接触自然,利用自然,尽一切办法维持人类自身的生存。而人类在利用自然的同时,还需要自觉、积极地认识各类自然现象,掌握自然的运动规律,只有在充分认识自然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利用自然。在利用自然的过程中,人类的认识能力慢慢提高。但因为当时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人类并不能清楚地认识自然,当人们在现实地利用和认识自然活动中遭受挫折时,物质需求就难以实现,心灵会受到伤害,这时就需要一种精神安慰。这时,先民就创造了一个“天”。“天”看管着每个芸芸众生:“天之生我,我辰安在?”②“天”在先民的眼中是整个世界的主人,它直接掌握着人的命运, ①《“天”字的哲学意义》朱丹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第9卷总第34期) ②《春秋以前天人关系问题的产生》周锋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年9月第18卷第3期

子午流注口诀

肺寅大卯胃辰宫, 脾巳心午小未中, 申膀酉肾心包戌, 亥焦子胆丑肝通。 ——《子午流注口诀》 1、肺寅,即寅时(凌晨3点-5点)对应的是肺经,此时肺经当令,是人体阳气的初始,也是人体气血由静变动的开始。此时不要急于起床,这样有助于阳气的生长,为白天的劳作打好基础。 2、大卯,即卯时(凌晨5点-7点)对应的是大肠经,此时大肠经当令,曙光初放,是起床的最好时机。先伸展肢体,接着慢慢坐起,坐在床上一会儿,并做一些养生保健的小动作,如叩齿、搓面、转肩、指弹后脑等等。然后起床洗漱,洗漱后马上喝一杯温开水,以助排便。

3、胃辰,即辰时(上午7点-9点)对应的是胃经,此时胃经当令,胃液分泌旺盛,是享受早餐的最佳时机。早餐应注重营养搭配,提倡清淡、稍饱。 4、脾巳,即巳时(上午9点-11点)对应的是脾经,此时脾经当令,阳气最盛,可以做适量的体能锻炼,做到锻炼有道,锻炼有度。 5、心午,即午时(上午11点-午后1点)对应的是心经,此时心经当令。午餐时间,讲究荤素搭配,营养丰富。可先喝点汤,然后再吃饭菜,七八分饱即可。饭后漱漱口,可以午睡一小时左右。 6、小未,即未时(午后1-3点)对应的是小肠经,此时小肠经当令,可看书、学习、下棋、打牌、做家务。喝一杯茶,以帮助肠道吸收。 7、申膀,即申时(午后3-5点)对应的是膀胱经,此时膀胱经当令,应注意多喝水,让小便通畅,切忌憋尿。此时是学习和做兴趣事的最佳时间。

8、酉肾,即酉时(午后5-7点)对应的是肾经,此时肾经当令,气血走足少阴肾经,为肾虚者补肾的最好时机。晚饭宜粥、少量、清谈。晚饭后少休息片刻,然后洗漱一下。 9、心包戌,即戌时(晚上7-9点)对应的是心包经,此时心包经当令,可上上网、看看电视。睡前用热水泡脚,不少于20分钟。 10、亥焦,即亥时(晚上9-11点)对应的是三焦经,此时三焦经当令,气血灌注三焦经。提倡排除杂念,静心安神,以养元气。屈膝而卧,渐渐入梦。 11、子胆,即子时(晚上11点-凌晨1点)对应的是胆经,此时胆经当令,必须熟睡,不可熬夜。人的阳气是在优质睡眠中得以蓄积。 12、丑肝,即丑时(凌晨1点-3点)对应的是肝经,此时肝经当令,肝脏在解毒造血。良好的睡眠状态是最好的养肝、保肝之法。

天人相应补泻有则

27 祖国医学的发掘,揭示了众多“天人相应”的人体自然节律,在此系统观指导下的时辰治疗,就是着眼于人体阴·阳消长的昼夜节律变化,合理地择时施药,从而提高药效的方法。《内经》中“圣人之治病也,必知天地阴阳四时经纪”的记述,即提出了治疗上的时间性。 1 时辰治疗的理论基础 祖国医学就正常调节生理活动以适应外界环 境的周期性变化有许多精辟论述,与近代“生物钟”学说不谋而合。如“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理论认为,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疾病的发生和转归与太阳的运转、月球的盈虚、昼夜季节的变化等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时间上表现出明显的节律性。如“朝则人气始生,日中人气长,夕则人气始衰,夜半人气入脏”,即体现了一天之中人体阴阳盛衰的昼夜节律变化。《灵枢·营卫生会》则阐述了一日之中营卫的周期性运动规律。《素问·四时刺逆从论篇》还提到一年之中“气”的周期性运动规律等。这些在“天人相应”观指导下与“生物钟”学说相似的人体正常生理节律的阐述,为临床时辰治疗提出了理论依据。 关于时辰治疗早在《内经》中就有吐会于“日未出吐之”的记载,并指出“失时反候者,百病不治”,说明违反时间规律治病会给病带来危险,强调了时辰治疗的重要性。《神农本草经》亦提出“病在四肢血脉者,宜空服而在旦;病在骨髓者,宜饱满而在夜”,即提出服药时辰还应同病而异。《素问·刺疟篇》说:“凡治疟先食,如食倾乃可治,过之则失时也”,是公认的时辰准则。由此可以看出,在古代就注意了治疗与时辰的关系。 后世医家继承发挥《内经》“天人相应”的系统思想,提出了大量择时治疗之法则。仲景根据季节更迭与五脏虚实的关系,提出了“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等论点。刘完素等极力主张吐药宜于平旦时服用;李臬等倡导益气升阳药、发汗解表药宜 于午前服用;张隐庵认为泻下药宜于日晡时服用;朱丹溪悟得“月生无泻,月荡无补,日部空无治”等因天气而调气血法则,从而为中医时辰治疗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2 时辰治疗的机理探讨 2.1 与人体阴阳消长相应 祖国医学提出“顺天之 时,而病可与期”的按时辩证施治原则,并发现机体 阴盛阳衰与昼夜之更的节律变化,对疾病及药效的发挥,有着重要影响。昼夜之更,日升日落,人体的阴阳消长规律更是“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重,日西而阳气衰”,昼夜阴阳之变,子时一阳生,卯时阳与阴平。平旦至日中人体阳气渐升,以激发功能,故温补助阳药多宜在清晨或午前服用,而以寅末卯初为佳,“使人阳气易达故也”。午时一阳生,酉时阴与阳均,入夜则阳气始衰,需阴气以抑制,故滋阴养血药多宜在午后或入夜服用。清热泻火药多宜在午后阳气始衰、一阳初生之际进之较好。若能掌握自然之机,即可“因时而补宜为力”。 2.2 与人体经气运行相符 人体经脉中气血运行,在一日之中各有极盛和极衰的时间。如“营卫之气平旦由阴分出阳分,行阴二十五度,入夜则由阳分进入阴分,行阳二十五度”。一般而言,水湿之邪多留于阳分,气分,故应于平旦进服行气利水之剂,借营卫之气行阳之际,人体阳气旺盛,“以药以入”,以助阳行气利水。而清泻阴火、安神之药多入夜服用,以借营卫之气行阴之际,载药直达阴分,敛阳入阴,导神归舍。 2.3 与人体气机升降同步 为提高汗吐下药之疗效,可利用人体气机升降节律择时而服。朱丹溪说:“凡吐药宜升提其气”。刘河间提出:“吐时辰已午前,宜早不宜夜。”清晨正式人体气机上升之际,显然是用吐药最佳时机。午前人体之气浮于肌表、腠理易开、外邪易达,故仲景认为此乃太阳表证欲解之时。李东恒认为:“午前为阳之分,当发汗。”若此时服用发汗透表药,正可借阳气升浮外达之际“从其 天人相应 补泻有则 姚 军 (北票市中医院,辽宁 北票 122100) 摘 要:中医时辰治疗,是以人体生理节律为共同特点,以其择时施药为表现形式,与近代的“生物钟”学说有 许多相吻合之处,故在临床上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关键词:天人相应;时辰治疗的机理探讨;促进人体免疫能力 中图分类号:R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2X (2009)07- 0027- 02收稿日期:2009-02-21 作者简介:姚军(1961-),男,辽宁北票人,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Law of Reinforcing and Reducing and Chinese Time Medicine YAO Jun (Chinese medical hospital of Beipiao City,Beipiao 122100,Liaoning,China)Abstract :The time medicine treatment of Chinese medicine is based on the human body as a common feature of circadian rhythms, their timing for the performance of application forms, and modern "clock" theory that many of the match, it has a clinical role should not be underestimated. Key words :nature accordingly; mechanism of the treatment time; to promote the body's immune capacit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