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雷雨》的艺术特色

谈《雷雨》的艺术特色
谈《雷雨》的艺术特色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作业)评审表

题目谈《雷雨》的艺术特色

姓名教育层次本科

学号分校

专业汉语言文学(师范)教学点抚宁电大

指导教师陈文宇日期2013年 11 月 2日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作业)评审表

谈《雷雨》的艺术特色

内容摘要:我国现代话剧艺术成熟的标志是我国杰出的戏剧大师曹禺先生创作的一系列剧作,这些作品是迄今为止中国戏剧艺术无法逾越的巅峰。《雷雨》是曹禺先生的首部戏剧作品,是他的成名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创作背景是1923年到1925年前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社会,作品深刻地描绘了旧制度必然崩溃的图景,也是他敏锐地提出中国现实社会严重问题的一个最初尝试。自1933年问世后,就以其精巧的艺术构思、鲜明的人物形象及深刻的内容,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强烈喜爱。茅盾曾说:“三十年代,《雷雨》在上海演完震惊剧坛。”这部话剧不仅在城市受到欢迎,在农村也深受欢迎。八十年来,它始终放射着艺术异彩。本文着重从三个方面对《雷雨》的戏剧艺术成就进行初浅的分析:第一是极富特色的语言艺术,第二是复杂鲜明的形象塑造,第三是匠心独运的艺术构架和激烈复杂的矛盾冲突相映成辉。

关键词:《雷雨》语言艺术艺术构架矛盾冲突

曹禺于1933年完成的处女作——多幕话剧《雷雨》,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卓越的艺术技巧第一次显示了他的艺术才华,引起戏剧界的震动,郭沫若称赞他“的确是一篇难得的优秀力作”。这部话剧不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都非常受欢迎。这么多年来,它始终放射着艺术异彩。本文仅从两个方面浅析《雷雨》的艺术特色。

一、极富特色的语言艺术

(一)、人物语言鲜明个性化

戏剧主要是通过语言来和观众进行交流、沟通的。只有个性化的语言才能使人物个性鲜明,令人印象深刻,因为剧中人物性格的创造,要求剧中人物的语言必须符合人物的身份、性格,有益于表现人物独特的个性。曹禺在《雷雨》中所描绘的人物,个性化语言非常鲜明突出。

如第二幕中鲁贵与繁漪的对话:

鲁贵:鲁妈来了好半天了。

繁漪:谁?谁来好半天了?

鲁贵:我家里的,太太不是说过要来叫她来见么?

繁漪:你为什么不早点告诉我?

鲁贵:(假笑)我倒是想着,可是我(低声)刚才眼见太太跟大少爷说话,所以就没敢惊

动您。

那奸猾的笑容,委琐的语言,把一个奴才的嘴脸表现得是那么逼真、形象,给观众内心刻上了很深的印象。又如剧中写到周萍与周繁漪有着乱伦的关系,周繁漪要周萍带自己走,要他负责,对他进行威逼时,他却说“你忘了,那是我年轻,我一时冲动,说出来这样糊涂的话。”“年轻人一时糊涂,做错了事,你就不肯原谅么?”从这里就把周萍的自私、懦弱与虚伪、不负责任和推脱表现在观众面前。而全剧的中心人物周朴园,作品更是通过个性化的语言把周朴园的伪善、卑劣、毒辣的真面目揭露得出神入化。他玩弄了侍萍又逼她出走,还装出对侍萍念念不忘的样子,如:鲁侍萍:老爷,你想见见她么?周朴园:(连忙)不,不,不用。鲁侍萍:她的命很苦,离开了周家,周家少爷就娶了一位有钱有门第的小姐。她一个单身人,无亲无故,带着一个孩子在外乡,什么事都做:讨饭,缝衣服,当老妈子,在学校里伺候人。周朴园:她为什么不再找到周家?而当他认出鲁侍萍后又是另一态度,周朴园:你来干什么?鲁侍萍:不是我要来的。周朴园:谁指使你来的?周朴园:你静一静,把脑子放清醒点。你不要以为我的心是死了,你以为一个人做了于心不忍的事就会忘记了么?你看这些家具都是你从前顶喜欢的东西,多少年我总是留着,为着纪念你。周朴园:你的生日——四月十八——每年我总记得,一切都照着你是正式嫁过周家的人看,甚至于你因为生萍儿,受了病,总要关窗户,这些习惯我都留着,为的是不忘你,弥补我的罪过。周朴园:以后鲁家的人永远不许再到周家来。从这些语言中,人们就可以看到一个隐藏在仁厚正直、有改善的外衣下的卑劣、毒辣的伪君子。他要了周繁漪,却对周繁漪十分专横、冷酷,他对矿工更是残酷剥削和暴力镇压。

如周朴园:盛气凌人,如他在与儿子和繁漪对话时特别是要繁漪吃药时“喝了它,不要任性,当着这么大的孩子”;鲁侍萍:抑郁沉缓,如:她看了镜台的相片时的独白:朴园,你找侍萍吗?侍萍在这儿。周朴园: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侍萍:不是我要来的。周朴园:谁指使你来的?侍萍: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繁漪的语言像犀利的刀,像锋利的剑,尖刻辛辣,表现了她那种“最残酷的爱和最不忍的恨”。我们可以看第二幕里蘩漪和周萍的一段对话:

蘩漪:“你最对不起的是我,是你曾经引诱过的后母!”周萍:“(有些怕她)你疯了。”

蘩漪:“你欠了我一笔债,你对我负着责任,你不能丢下”我,就一个人跑。

周萍:“我认为你用的这些字眼,简直可怕。这种话不是在——这样体面的家里说的。”父亲这样——

蘩漪:“(气极)父亲,父亲,你撇开你的父亲吧!体面?你也说体面?(冷笑)我在你们这样体面的家庭已经18年啦。周家的罪恶,我听过,我见过,我做过。我始终不是你们周家的

人。我做的事,我自己负责任。不像你们的祖父,叔祖,同你们的好父亲,背地做出许多可怕的事情,外表还是一副道德面孔,是慈善家,是社会上的好人物。”

周萍:“繁漪,大家庭自然免不了不良分子,不过我们这一支,除了我,……”

蘩漪:“都一样,你父亲是第一个伪君子,他从前就引诱过一个良家的姑娘。”

周萍:“你不要乱说话。”

蘩漪:“萍,你再听清楚点,你就是你父亲的私生子!”周萍要一个人走,这让她感到自己的爱是无望的了,到了这种地步还有什么不可以说的?她什么顾忌也没有了,语言表现得尖刻、大胆,把爱之不成恨也就到了极点的心绪表现得淋漓尽致。

作品正是通过这些个性化的台词把鲜明的人物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引导着观众完全投入。

(二)、戏剧语言动作性格化

戏剧冲突主要表现为一系列的戏剧动作和人物语言,戏剧动作既指能够看得见的人物外部形体动作,又指人物的内心动作。人物的语言,是塑造人物形象的基本材料。而在剧本中,对人物的表情和动作却不能作细致的描写,只能作一些必要的提示,我们要了解人物,就只能通过对话独白等。用人物语言来刻画人物,可以说是剧本在表现手段上的一个独具的特点。在《雷雨》的第二幕里,鲁侍萍到周公馆去找他的女儿四凤,她没有想到这就是三十年前曾经玩弄了她而后又抛弃了她的周朴园的家,及至她和周朴园互相认出了以后,两个人物思想性格之间的尖锐对立通过对话鲜明地表现了出来。他们这一段对话很长,我们只举出几句就可以说明问题。

朴园:(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侍萍:不是我要来的。

朴园:谁指使你来的?

侍萍:(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朴园:三十年的功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侍萍:(愤怒)我没有找你,我没有找你,我以为你早死了。我今天没想到这儿来,这是天要我在这儿又碰见你。

仅从这几句话语中,就可以看出周朴园的冷酷本性,他以自己阴暗卑劣的心理揣度鲁侍萍,认定对方找到这里来,一定是受人指使来进行敲诈的。而鲁侍萍的答话则表现了她心地的磊落和对于周朴园的愤恨。通过这样的精彩对话,揭示了人物的鲜明性格和不同性格之间的尖锐对立,正是剧本对话的基本任务。剧中人物的心理活动,也可以通过对话来表现,有时也通过人物的独白来直接告诉读者。优秀剧作的人物语言,是富于动作性的,它暗示着或

鲜明地表现出剧中人物的一系列行动,从而展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而这些语言,不是剧作者强加给他所塑造的人物的,它应该是剧中人物在特定环境中必然要说的话。《曹禺》第二幕里,当周朴园吩咐鲁侍萍“先下去”时鲁侍萍“望着朴园,泪要涌出”,只问了一句:“老爷,没有事了?”这简单的话语和细微的动作很好地表现了鲁侍萍诸般往事涌上心头后产生的愤恨、失望的心情。

二、鲜明的形象塑造

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少不了成功的人物形象,而何谓成功的人物形象?那种好就好得不得了,坏就坏得不得了,好坏两极背反写人物的方法是简单的,低层次的,而由此刻画出的人物也绝不是受观众喜爱的丰满的人物形象。写人应当写真实的人,写具有复杂性格的人。当然复杂性不等于多元性,而是在规定性前提下具有的复杂性,这是符合文艺辩证法的。

《雷雨》的艺术成就之一是曹禺塑造了两个真实、鲜明的人物典型——蘩漪和周朴园。这两个人物都是具有复杂性格的人。在剧中,他们复杂的心理,交织着错综矛盾的情感,都被曹禺先生形象地刻画出来,仅以蘩漪为例来分析。

周蘩漪——最具“雷雨”式的人物。凡是读过《雷雨》的人,都不能不对她留有深刻的印象。都不能不为她的“壮举”感到震撼。在那个雷雨的夜里,她象是一道闪电,把周朴园竭力维护的“最圆满、最有秩序”的封建专制家庭劈得粉碎。

在新文学人物画廊中,蘩漪是一个极具魅力的女性形象,无论你是否喜欢她,都会不可抗拒地被她所吸引。这首先来自于她特异的性格光彩。蘩漪是周公馆的女主人,但同时又是周朴园精神统治下的奴仆。正如同在她一出场的人物介绍中所说的:“她是一个中国旧式女人,有她的文弱、她的哀静,她的明慧——她对诗文的爱好……”但假如仅仅这些便是蘩漪性格的全部,那蘩漪只不过是一个仅供我们怜悯的封建社会受压迫的女性形象,这种形象在《雷雨》之前的文学作品中屡见不鲜,已谈不上有何魅力,而作家偏偏在这样一个女性形象中注入了“更原始的一点野性”,使得这个形象避免了单薄而不失丰满。这一点“野性”使蘩漪成为一个棱角分明具有反传统色彩的女性形象。

蘩漪的性格是极其复杂的。她悒郁而乖戾,热情又冷漠,任性傲慢又孤芳自赏,哀怨文弱更阴鸷可怖。在周公馆里她是女主人,又是精神奴仆,她是周萍的后母,又是她的情妇。她无法忍受那种令人窒息的气氛,她不愿再过母亲不象母亲,情妇不象情妇的生活,但是又无法摆脱这样的处境。这种行为和性格上的矛盾,使她成为《雷雨》中最“雷雨”式的人物。“不是恨便是爱,不是爱便是恨”,蘩漪的一切都是走向极端的。她爱得狂热,恨得也强烈。“她会爱你如一只饿了三天的狗咬着它最喜欢的骨头,她恨起你来,也会象只恶狗狺狺地不声不响地恨恨地吃了你的。”她爱上了周萍,不顾一切地爱他,甚至愿意与他私奔;而一旦

她对周萍彻底失望,这种铭心的爱立即化为刻骨的恨,她宁愿把自己所爱的人毁灭。“她的生命交织着最残酷爱和最不忍的恨。”她不是似水的女人,她是烈焰,是响雷,是闪电,蓄满了光和热,她更象是一把利刀,她的爱和恨都带着一道道的血痕和深重的创伤。然而,另一方面,她又是那样软弱无力,她渴望自由如同大旱之年盼着几滴甘露。但她终逃不出那口漆黑的残酷的井。

诚然,蘩漪不是那种完美的女性形象,但是正如有人评论的那样,她的可爱不在她的“可爱”处,而在她的“不可爱”处。“只有真正明白蘩漪的人才能品味出她的魅力,正如同只有爱吃姜片的人才能道出辛辣的好处。”蘩漪——沉静的外形却内蕴着“雷雨”式的性格,文弱的躯干却蓄满了尖锐的力量。这也许正是蘩漪最吸引人的地方。

蘩漪的吸引力还应在于这个人物典型的形象意义。就思想来说,蘩漪的境界并不高。她所追求的不过是属于资产阶级个性解放范畴的爱情婚姻自由。然而,在这一点上,她显得是那么执拗。她爱上周萍不知悔改,周萍要弃她而去,她死死抓住不放手。她宁肯破釜沉舟,毁灭一切,也不愿再安于在那个“最圆满、最有秩序”的周公馆中做装饰花瓶。所以,没有人知道蘩漪能走多远,我们只看到,她追求自己的幸福,又损害了别人的幸福,她毁灭了别人,也毁灭了自己。然而,在她的具有魅力的却未免显得有些阴鸷可怖的性格中,我们分明地看到折射出的是封建专制环境的沉重压力,那种把一个女人心灵——美丽的心灵扭曲得令人震惊的精神虐杀。18年来,蘩漪被关在周朴园用专横、虚伪制成的封建牢笼里,呼吸不到半点新鲜空气。她身心健康却被周朴园当成病人疯子来医治和管束,她身为周朴园的太太却得不到他的半点温情,她遭到周萍的抛弃,却又不得不压抑住痛苦。残酷的精神折磨和人性压抑把她美丽的心灵扭曲得冷酷狰狞。所以,无论蘩漪个人的追求带有多少利己主义动机、都不能掩盖封建社会的罪恶。与其说是周朴园、周萍把她这个女人逼得太狠,倒不如说是封建社会把女人逼得什么都做得出来。所以蘩漪敢于蔑视传统伦理道德去爱周朴园同前妻的儿子,这是她对爱情自由的大胆追求,是对封建礼教的大胆反叛。而周萍的背弃,蘩漪的执着,以及最后那使周朴园人毁家破的爆炸性举动,都表现出蘩漪是一个彻底的反叛者。她是没有出走的中国“娜拉”,“她也是要一个男人真正爱她,要真真活着的女人!”她一直在寻找属于自己的世界。

作者曹禺在谈《雷雨》的创作时,曾这样说过:“我算不清我亲眼看见多少蘩漪,(当然,她们不是蘩漪,她们多半没有她的勇敢。)她们都在阴沟里讨着生活,却心偏天样的高;热情原是一片浇不熄的火,而上帝偏偏罚她们枯干地生长在砂上。这类的女人许多有着美丽的心灵,然为着不正常的发展和环境的窒息,她们变为乖戾,成为人所不能了解的。受着人的嫉恶,社会的压制,这样抑郁终身,呼吸不着一口自由空气的女人在我们这个现实社会里不知

有多少呢。”所以,在《雷雨》中曹禺带着极大的怜悯和尊敬赞美蘩漪,赞美她“有火炽的热情,一颗强悍的心,她敢冲破一切桎梏,做一次围兽的搏斗。”

蘩漪这一形象之所以震撼人心就在于她更能激起人们对不幸妇女悲惨命运的同情和对于人的地位、人的尊严、人的权利的深沉的思考。虽然蘩漪的反抗还仅仅是有局限性的小资产阶级个人反抗,但她的勇气和胆量,无疑会同投进水中的石块一样,在封建社会尤其是那些与她一样遭遇着不幸的女人们中激起浪头的。

对蘩漪这一形象的挖掘和塑造,体现了作家曹禺崇高的审美理想,表明了作者对压抑人性、蔑视人的尊严的行为的深恶痛绝,更表达了作者对勇于反抗、敢于反抗人性压抑的女性的高度赞扬。

蘩漪,以她特的性格光彩,典型的形象意义丰富了我国新文学的人物画廊。

三、匠心独运的艺术构架和激烈复杂的矛盾冲突相映成辉

(一)艺术构架精巧

1、《雷雨》的结构精巧得令人惊叹。作者在写作时,非常巧妙地体现了戏剧的特点:时间、地点、情节三要素完整一致,人物安排、场景变换、戏剧情节的展开都集中在一定的场面和场景中。这部剧作在两个场景,不到一天的时间内,向读者集中展示了周鲁两家三十年的恩怨情仇和关于人世间爱情、亲情的苦辣酸甜,线索分明,结构严谨,爆发力非常大,很多人读了《雷雨》后,都深深地为剧情的跌宕起伏所折服,为人物角色最终悲哀凄凉的结果所叹息。

2、完美的开头、序幕和结尾

在剧作的开头和序幕里,作者细致交代了人物关系,为剧情的发展做层层铺垫,承接上下。在戏剧的结尾,歌声响起,充实了整个戏剧,随着人物的一个个死去,《雷雨》达到了最顶端,同时艺术也达到了所要表现的价值。开头、结尾不仅带来了艺术的起伏,更多的是艺术的魅力体现。

(1)开头。在开场,“鲁贵与四凤的袒护看来像父女间的家常闲聊,却提示了许多重要的信息,不仅包括他们各自的身份、地位和习性,还揭示出剧中主要人物的关系、四凤与周萍的情爱、周萍与蘩漪的暧昧、周萍与四凤的敌意等,对于舞台上正面展开的情节,这是近前因;而谈话同时透露了鲁侍萍要来周家这个重要规定情境,为揭开远前因埋下伏笔。”之间在穿插进周冲来客厅寻找四凤、鲁大海来周家见周朴园这样的过场戏,将周冲对四凤的爱慕、鲁大海对周家的仇恨也展现出来。至此为止,剧中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已基本明朗,暗下不表的只有鲁侍萍与周家的关系,它将作为后面情节发展中必不可少的推动力量而存留。

因此开头不仅仅是对人物关系的一个充分交代,让观众和读者对人物有一个认识,又是

一个结构事件的起点和艺术的开始,为揭开现实时态悲剧埋下伏笔。让剧情在关系明朗的提前下,顺延起伏发展,同时也让中心结构得以起伏曲折的艺术表现。

(2)序幕和结尾

《雷雨》的序幕与尾声在演出中通常被删去,以至许多人不知道它的存在。在序幕、尾声中,人物的死去,社会的延续,事件的过去,“昔日窒息身心的周公馆改建成了安抚身心的教堂医院,如箭在弦的戏剧冲突随着那场雷雨的歇止也代之以平静,舞台上他人的闲谈与教堂弥撒钟声制造了宁静、和平、肃穆的气氛,在这样的气氛中,人们得以静静思索与回味,如醒者咀嚼梦中事。”序幕、尾声的舒缓与本事的紧张形成强烈的对比,如果说故事如夏日午后一段离奇撼人的梦,对于观众,序幕与尾声恰好起到了导入梦境与导出梦境的作用。为了不使人们对作品作过分的切近实事的理解,曹禺将《雷雨》表述成一首诗,导引观众的情绪进入于更宽阔而沉思的海。这样,序幕于与尾声就如一幅画的框子,使作品与现实隔离开,从而得到更好的欣赏。

序幕和结尾是一个事件的前起和收尾,序幕是舞台的说明,是结构开始的前沿,结尾是艺术的鼎峙。二者的相呼应给《雷雨》相上了一道金色的光环,保证了中心结构的完整性,构成了相对完美的艺术精品。

(二)矛盾冲突激烈

《雷雨》充满了人物间不可避免的冲突,在特定的环境中,过去和现在的矛盾交汇、连贯在一起,使人物的形象“立”了起来。并紧凑地写出了三十年来的变迁,展现了两代人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从根本上反映出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上层社会的腐朽罪恶。《雷雨》的艺术成就之一就是曹禺先生围绕着周朴园塑造了众多真实、鲜明的人物典型。这些人物都是具有复杂性的人。在剧中,他们复杂的心理,交织着错综复杂的情感,人物及其之间的矛盾错综复杂,作者都处理得线索分明。作品以周朴园为中心,在错综复杂的尖锐冲突中展开剧情,各有其独特的思想感情与经历,但他们的命运又都和周朴园相牵连。其中周朴园与蘩漪之间的尖锐矛盾和冲突,反映了周朴园作为封建家长对妻子冷酷专制的统治和追求自由及幸福的蘩漪的不满和反抗。周朴园和侍萍之间的尖锐矛盾和冲突,这是地主少爷、资本家老爷和孤苦无告的下层劳动妇女之间的阶级压迫和对立。周朴园和鲁大海之间的尖锐矛盾和冲突,这是资本家与工人、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之间的冲突和斗争。

在众多的矛盾冲突中,有两条起主导作用的线索推动情节发展。周朴园与繁漪的冲突是明线,周朴园与鲁侍萍、鲁大海的关系是暗线。这两条线索同时并存,彼此交织,互为影响,交相钳制,使剧情紧张曲折,引人入胜。使戏剧的冲突在这些人物中得到集中的体现。

总的来说,《雷雨》以它现实和虚幻相结合的无与伦比的美打动无数中国人的心灵!它不仅是曹禺创作道路上的一座里程碑,更是中国话剧史上有重大影响的一部杰作。它的艺术成就还有众多值得我们探讨的地方,它伟大的艺术魅力必将在中国文学史上经久不衰!

参考文献:

1.王晓华,《曹禺戏剧的深层结构》,《审视曹禺戏剧的全新视角》,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2.蒋成瑀,《曹禺论创作》,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

3.曹禺,《雷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

5.曹禺,《雷雨·序》,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2001年

6.曹禺:《〈雷雨〉的写作》,《曹禺全集》,北京,花山文艺出版社,1996年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