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精选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遗传与变异2.生物的变异现象课后练习二十一

最新精选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遗传与变异2.生物的变异现象课后练习二十一
最新精选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遗传与变异2.生物的变异现象课后练习二十一

最新精选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遗传与变异2.生物的变异现象

课后练习二十一

第1题【单选题】

大概在( )三叶草中,才有一株会发生变异,长出4片叶子。

A、100株

B、1万株

C、10万株

【答案】:

【解析】:

第2题【判断题】

龙生九子,个个不同是变异现象。(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3题【判断题】

生物的后代不会也不可能与祖先一样(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4题【判断题】

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所以变异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5题【判断题】

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所以变异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而遗传是个别存在的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6题【判断题】

三叶草中大约10万株里能找出一株是四叶,它是欧州人心目中幸运的象征。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7题【填空题】

三叶草通常有三片叶子,但也有极少数是四片,这是因为______现象。

A变异

【答案】:

【解析】:

第8题【填空题】

形态各异的金鱼是人们有意识的利用野生鲫鱼的后代与亲代存在的______培育而成

【答案】:

【解析】:

第9题【填空题】

子代与父代之间,同一物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______,这种现象叫做变异。

【答案】:

第10题【填空题】

______的变异是可遗传的物质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变异。

A可遗传

【答案】:

【解析】:

第11题【填空题】

遗传和______是生命的两种基本特征,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答案】:

【解析】:

第12题【填空题】

生物除______会出现变异外,______也会产生变异。

【答案】:

第13题【解答题】

变异一般有几种形式?

【答案】:

【解析】:

第14题【解答题】

为什么金鱼、康乃馨、玉米会有这么大的差异??

A这是因为遗传物质的变化和生长环境的不同引起的变异现象,所以会有这么大的差异。

【答案】:

【解析】:

第15题【解答题】

你知道哪些有关变异现象的谚语或俗语吗?? ?

A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龙生九子,子子不同。一母养九子,九子九个样。九狗出一獒。世界上找不到两片完全一样的树叶。

【解析】:

六年级科学下册 生物的变异现象教案1 苏教版

第二单元遗传与变异2 生物的变异现象 教学目标 探究过程和方法: ?能仔细观察并描述图片中动植物的特征,如颜色、形状等; ?能对动植物的身体特征的差异性进行分析,并做出解释; ?会查阅和收集有关生物的变异资料 知识与技能: ?知道变异也是生物的特征之一,在生物界普遍存在; ?了解变异有两种: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情感态度: ?体会到合作与交流的重要价值; ?感受生物变异的神奇和美妙。 教学重难点 重点:什么是变异现象 难点:了解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多张有关玉米、康乃馨和金鱼的图片做成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查找有关变异的谚语 教学过程 教学安排教学效果 一、导入 1.如果说克隆技术体现了生物的遗传现象,那是不是子代和父母都一模一样呢? 2.你跟父母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再说说差别。 3.相同的地方是生物的遗传现象,那这些不同呢?我们一起来研究生物的变异现象。 二、学习新课 1.了解同学间的差异 (1)子代与父代之间、同一物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变异”。 (2)比较P45页一张全家福的子代与父代之间的不同。 2.班级差异大调查 (1)选定几个特征作为调查项目,例如“有无耳垂”、“单双眼皮”、“舌头能否卷曲”、“大拇

指能否后翘”等。 (2)由教师组织全体学生参与,解释清楚每个标准的定义。 (3)我们调查出来的这些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如果有些差异是因为环境的改变而产生的,那这种差异就会遗传下去。 3.动植物间的变异现象 (1)观察P46图片,说说你的想法,为什么会这样? (2)小组讨论回答 4.总结 你还知道哪些描述变异现象的谚语吗? 例如:“一猪生九仔,连母是个样”等 三、变异现象的拓展 1.出示三叶草的图片,说一说“幸运的四叶草”传说 有条件可以到校园中找找“幸运的四叶草” 2.了解变异的两种形式 我调查一下,有没有同学的父母都是带近视眼镜的? 近视这个现象是变异吗? 3.你来设计一种有关四叶草的纪念品 板书设计 生物的变异现象 变异:亲子代与父代之间同一物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变异。 特征1人数特征 2人数 1有耳垂无耳垂 2直发卷发 3单眼皮双眼皮 4舌头能卷舌头不能卷 5大拇指能弯曲大拇指不能弯曲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生物的变异现象苏教版

2.生物的变异现象 【教学目标】 1.知道变异也是生物的特征之一,在生物界是普遍存在的。 2.了解变异有两种形式: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 3.能对同一类动植物外形特征的差异性进行观察比较,并作出解释。 【教学重点】 知道变异也是生物的特征之一,在生物界是普遍存在的。 【教学难点】 能对同一类动植物外形特征的差异性进行观察比较,并作出解释。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记录单。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游戏导入,复习旧知,引出新课题。 二、了解什么是生物的变异现象 1.观察、记录:出示双胞胎图片。请学生找找有哪些不同的特征。找完之后记录下来。(小组交流互动,生发言。) 2.以上的对比都是家庭成员之间的比对,那么,我们同学之间在外形特征上又有多少不同之处呢? 3.出示一些外形特征的图片,请同学们先了解一下这些外形上有哪些明显的差异。 4.观察、统计:接下来我们看看同学之间在外形特征上有哪些不同。小组内同学相互观察,做好记录后完成桌上的调查表,组长统计各组数据,并向全班同学汇报。 5.分析记录表:经过观察、统计,得出结论:我们虽然都同属于人类,而且年龄相仿,但是在外形上还是有着明显的差异的。 6.小结:请同学们小组内讨论后概括什么是生物的变异现象了。 三、认识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1.提问:变异现象在我们人类身上是一种普遍现象,那么动植物身上也有这样的变异现象存在吗?

2.出示金鱼图片,请学生们仔细观察这些的金鱼,会有什么发现?这些差异性说明了什么?(金鱼也是有变异现象存在的) 3.出示康乃馨和玉米图片,请学生观察,找不同之处,解释这是什么现象。 4.拓展:日常生活中,你还看到过哪些出现了变异的动、植物?你是怎么判断出它是属于变异现象的? 5.多媒体展示各种动植物,激发学生对物种变异现象的好奇心和兴趣。 6.小结:变异现象在生物界也是普遍存在的。 7.迁移:由于变异现象的普遍存在,人们创作出许多类似的谚语、俗语来描绘变异现象。有一句谚语说得好,“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说的就是生物的变异现象。同学们还能找出类似的谚语吗? 四、变异现象的合理利用 1.虽说变异现象在生物界是普遍存在的,但是有些生物变异的几率是非常少的,指导学生了解四叶草是人们对变异现象的有趣利用。 2.介绍我国培育金鱼的历史资料。 3.你还知道哪些东西是人们对变异现象的巧妙利用呢?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就是对变异现象的充分利用,他使水稻得到了增产,解决了世界性的粮食问题,为人类做出了大量的贡献,刚刚我们看到的各种奇形怪状的瓜果等。) 4.小结:可见,生物的变异现象如果能够被充分的利用,那么将对人类会有很大的贡献的。 五、了解变异的种类 1.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变异现象都可以利用。这和变异的形式有关。(多媒体出示变异一般有两种形式、可遗传变异、不可遗传变异) 2.举例:高茎豌豆的种子偶尔可以培育出矮茎的豌豆,这就是变异。而利用矮茎豌豆的种子继续培育,其后代仍显矮茎的特征,这就是一种可遗传的变异。因为用眼不当造成近视是变异现象,这种现象不会遗传给下一代,所以是不可遗传变异。 3.请学生们也举一些例子。 六、总结 我们通过观察、对比,知道了变异现象和遗传现象一样,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大自然如此的千姿百态、丰富多彩,就是因为生物变异现象的存在。我们只要好好地利用生物的变异现象,就会为人类做出巨大的贡献。 七、作业 课后请同学们查找一下资料,探索一下遗传与变异的奥秘,在学习中,你会发现生物界更多奇妙的现象,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

八年级生物下册 22.5 生物的变异学案(新版)苏教版

第五节《生物的变异》学案 【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生物的变异现象。 2.区别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并能说明变异对生物进化的意义。 3.举例说出遗传育种在选育抗倒伏、抗锈病小麦等方面的应用。 【重、难点】 重点: 1.举例说出生物的变异现象。 2.正确区分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并能说出引起两种变异的原因。 3.举例说明变异在育种方面的应用。 难点: 1.能够说出引起两种变异(遗传变异与不遗传变异)的原因。 2.举例说明变异在育种方面的应用。 【自主探究】(通过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一)自学指导:利用5分钟,阅读课本P53—56页,勾画出重点内容、标注疑难点,并理解记忆。(二)自主学习:完成下列内容。 1.生物体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不同个体之间存在差异的现象,称为;是自然界存在的现象。 2.自然界中,每种生物都有可能产生变异,对于生物自身来说,有的变异于生物的生存,有的变异于生物的生存。 3.地球上的环境复杂多变,如果没有生物的,就没有生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就不可能产生新的。 【合作探究】(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表达交流与合作共赢的能力) 1.调查人体性状的变异。讨论:调查结果说明了什么? 2.区别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并能说明变异对生物进化的意义? 3. 联系实际生活,举例说出变异在生产实践中是如何应用的。 【跟踪练习】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 A.月季花的红色与白色 B.父亲高,儿子矮 C.母亲正常,儿子色盲 D.水肥条件不同导致水稻长势不同 2.下列不属于生物变异的是()

A.玉米果穗的颜色上的差异 B.安康羊的后代比其父母矮许多 C.红眼果蝇与白眼果蝇的头部 D.未成熟的小苹果与成熟的大苹果 3.下列属可遗传变异的是() A .小红暑假经常游泳,皮肤被晒黑 B. 动物园中的大熊猫比自然界环境中的大熊猫胖 C. 将南方的橘子种到北方,结出的是枳 D. 小云的父母有酒窝,而小云无酒窝 【知识梳理盘点收获】(我努力、我成功!) 1.生物界普遍存在着的现象。根据变异产生的原因,可以分为变异 和变异。根据变异对生物的影响,可分为变异和变异。 2.可遗传变异是由于发生改变而引起的,不可遗传变异是生物体在不同 的影响下产生的变异。 3.常用的诱变育种的方法是,采用因素或因素诱导动、植物的遗传物质发生较多变异。 【我的疑惑】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生物的变异现象》优质教案

2. 生物的变异现象 【教学目标】 1.知道变异也是生物的特征之一,在生物界是普遍存在的。 2.了解变异有两种形式: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 3.能对同一类动植物外形特征的差异性进行观察比较,并作出解释。 【教学重点】 知道变异也是生物的特征之一,在生物界是普遍存在的。 【教学难点】 能对同一类动植物外形特征的差异性进行观察比较,并作出解释。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记录单。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游戏导入,复习旧知,引出新课题。 二、了解什么是生物的变异现象 1. 观察、记录:出示双胞胎图片。请学生找找有哪些不同的特征。找完之后记录下来。(小组交流互动,生发言。) 2. 以上的对比都是家庭成员之间的比对,那么,我们同学之间在外形特征上又有多少不同之处呢? 3. 出示一些外形特征的图片,请同学们先了解一下这些外形上有哪些明显的差异。 4. 观察、统计:接下来我们看看同学之间在外形特征上有哪些不同。小组内同学相互观察,做好记录后完成桌上的调查表,组长统计各组数据,并向全班同学汇报。 5. 分析记录表:经过观察、统计,得出结论:我们虽然都同属于人类,而且年龄相仿,但是在外形上还是有着明显的差异的。 6. 小结:请同学们小组内讨论后概括什么是生物的变异现象了。 [设计意图:从寻找双胞胎的不同开始,让学生意识到再相似的生物中也有不同的地方。] 三、认识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1. 提问:变异现象在我们人类身上是一种普遍现象,那么动植物身上也有这样的变异现象存

在吗? 2. 出示金鱼图片,请学生们仔细观察这些的金鱼,会有什么发现?这些差异性说明了什么?(金鱼也是有变异现象存在的) 3. 出示康乃馨和玉米图片,请学生观察,找不同之处,解释这是什么现象。 4. 拓展:日常生活中,你还看到过哪些出现了变异的动、植物?你是怎么判断出它是属于变异现象的? 5. 多媒体展示各种动植物,激发学生对物种变异现象的好奇心和兴趣。 6. 小结:变异现象在生物界也是普遍存在的。 7. 迁移:由于变异现象的普遍存在,人们创作出许多类似的谚语、俗语来描绘变异现象。有一句谚语说得好,“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说的就是生物的变异现象。同学们还能找出类似的谚语吗? [设计意图:通过对动物、植物的观察、比较,进一步巩固学生生物变异现象的普遍性。] 四、变异现象的合理利用 1. 虽说变异现象在生物界是普遍存在的,但是有些生物变异的几率是非常少的,指导学生了解四叶草是人们对变异现象的有趣利用。 2. 介绍我国培育金鱼的历史资料。 3. 你还知道哪些东西是人们对变异现象的巧妙利用呢?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就是对变异现象的充分利用,他使水稻得到了增产,解决了世界性的粮食问题,为人类做出了大量的贡献,刚刚我们看到的各种奇形怪状的瓜果等。) 4. 小结:可见,生物的变异现象如果能够被充分的利用,那么将对人类会有很大的贡献的。[设计意图:科学的魅力在于创造精彩的世界,变异现象使得生物形成多样与美丽,让学生感知这种多样与美丽,有助于学生对于变异现象的了解。] 五、了解变异的种类 1.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变异现象都可以利用。这和变异的形式有关。(多媒体出示变异一般有两种形式、可遗传变异、不可遗传变异) 2. 举例:高茎豌豆的种子偶尔可以培育出矮茎的豌豆,这就是变异。而利用矮茎豌豆的种子继续培育,其后代仍显矮茎的特征,这就是一种可遗传的变异。因为用眼不当造成近视是变异现象,这种现象不会遗传给下一代,所以是不可遗传变异。 3. 请学生们也举一些例子。 [设计意图:变异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但不同情况下会产生不同的变异,引导学生简单了解变异的种类,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变异。] 六、总结

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22.5《生物的变异》word练习题

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二十二章第五节生物的变异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变异的是() A、父母都是双眼皮,儿子是单眼皮 B 、姐姐有酒窝,妹妹没有酒窝 C、羊有角,马没有角 D 、父母胖,女儿瘦 答案:C 解析:【解答】:生物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问在性状上的差异,叫作变异C、羊有角,马没有角不是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故答案选C。 【分析】:A、B 眼皮的单双和有无酒窝是体内控制眼皮单双、有无酒窝的基因不同,因此 是可遗传的变异,A、B正确;D、体型胖瘦是环境条件引起的不遗传的变异,D正确。 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 A、月季花的红色与白色 B、父亲高,儿子矮 C、母亲正常,儿子色盲 D、水肥条件不同导致水稻长势不同 答案:D 解析:【解答】:A、月季花的红色与白色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属于遗传的变异;B、父亲高,儿子矮,这种变异能够遗传给后代,属于遗传的变异;C、母亲正常,儿子色盲,其遗传 物质发生变化,属于遗传的变异;D、水稻长势不同是由于水肥充足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 发生改变,不能遗传给后代,属于不遗传变异。故答案选D。 【分析】: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因此生物的变异根据 能否传给后代,而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3、下列各项中属于有利变异的是() A、高杆水稻种的矮秆(抗倒伏)的变异 B、从野生猪到家猪的变异 C、从原鸡到肉用鸡的变异 D、玉米白化苗的变异 答案: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