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甲状腺肿

第八章 甲状腺肿
第八章 甲状腺肿

第八章甲状腺肿

甲状腺肿(goiter)是指良性甲状腺上皮细胞增生形成的甲状腺肿大。单纯性甲状腺肿(simple goiter),也称为非毒性甲状腺肿(norltoxic goiter)是指非炎症和非肿瘤原因,不伴有临床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甲状腺肿。单纯性甲状腺肿患者约占人群的5%,本病散发,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3~5倍。如果一个地区儿童中单纯性甲状腺肿的患病率超过10%,称之为地方性甲状腺肿(endemic goiter)。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地方性甲状腺肿

地方性甲状腺肿的最常见原因是碘缺乏病(iodine deficiency disorder,IDD)。多见于山区和远离海洋的地区。碘是甲状腺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之一,碘缺乏时合成甲状腺激素不足,反馈引起垂体分泌过量的TSH,刺激甲状腺增生肥大。甲状腺在长期TSH刺激下出现增生或萎缩的区域、出血、纤维化和钙化,也可出现自主性功能增高和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

WH0推荐的成年人每日碘摄入量为150μg。尿碘是监测碘营养水平的公认指标,尿碘中位数(MUI)200-200μg/L是最适当的碘营养状态。一般用学龄儿童的尿碘值反映地级的碘营养状态:MUI<1100~80μ

g/L为轻度碘缺乏,MUI<80~50μg/L为中度碘缺乏,MUI<50μg/L 为重度碘缺乏。甲状腺肿的患病率和甲状腺体积随着碘缺乏程度的加重而增加,补充碘剂后,甲状腺肿的患病率显著下降。部分轻度碘缺乏地区的人群在机体碘需要增加的情况一下可出现甲状腺肿,如妊娠

期、哺乳期、青春期等。碘与甲状腺肿的患病率呈现一条U字形曲线。即碘缺乏时,甲状腺肿的患病率增加,称之为“低碘性甲状腺肿”。随着摄碘量的增加,甲状腺肿的患病率逐渐下降,达到5%以下(即U 的底端)。如果碘摄入量再继续增加,甲状腺肿的患病率则回升,部分学者称这类甲状腺肿为“高碘性甲状腺肿”。

(二)散发性甲状腺肿

散发性甲状腺肿原因复杂。外源性因素包括食物中的碘化物、致甲状腺肿物质和药物等。内源性因素包括儿童先天性甲状腺激素合成障碍,如甲状腺内的碘转运障碍、过氧化物酶活性缺乏、碘化酪氨酸偶联障碍、异常甲状腺球蛋白形成、甲状腺球蛋白水解障碍、脱碘酶缺乏等。上述障碍一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TSH分泌反馈性增加,导致甲状腺肿。严重者可以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病理]

甲状腺呈弥漫性或结节性肿大,重量60~1000g不等,切面可见结节、纤维化、出血和钙化。病变初期,整个腺体滤泡增生,血管丰富;随着病变进展,滤泡的面积发生变化,一部分滤泡退化,另外一部分滤泡增大并且富含胶质,这些滤泡之间被纤维组织间隔。

[临床表现]

临床上般无明显症状。

甲状腺常键现轻、中度肿大,表面平滑,质地较软。重度肿大的甲状腺可引起压迫症状,出现咳嗽、气促、吞咽困难或声音嘶哑等。胸骨后甲状腺肿可使头部、颈部和上肢静脉回流受阻。

[诊断和鉴别诊断]

血清TT4、TT3正常,TT4/TT3的比值常增高。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水平增高,增高的程度与甲状腺肿的体积呈正相关血清TSH水平一般正常。早期的自身免疫甲状腺炎主要表现为甲状腺肿,长时期可以没有甲状腺功能的改变或表现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低或(和)血清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

甲状腺肿可以分为三度:外观没有肿大,但是触诊能及者为Ⅰ度;既能看到,又能触及,但是肿大没有超过胸锁乳突肌外缘者为Ⅱ度;肿大超过胸锁乳突肌外缘者为Ⅲ度。B超是确定甲状腺肿的主要检查方法。

[防治]

(一)地方性甲状腺肿的预防

1996年起,我国立法推行普遍食盐碘化(universal salt iodization,USI)防治碘缺乏病。2002年我国修改国家标准,将食盐加碘浓度从原来的不低于40mg/kg修改为(35±15mg/kg。食盐加碘应当根据地区的自然碘环境有区别地推行,并要定期监测居民的尿碘水平,碘充足和碘过量地区应当使用无碘食盐,具有甲状腺疾病遗传背景或潜在甲状腺疾病的个体不宜食用碘盐。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等国际权威组织提出碘摄入量应当使尿碘中位数(MUI)控制在100~200μg/L,甲状腺肿患病率控制在5%以下。他们提出:碘过量(MUI>300μg)可以导致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患病率增加。

(二)甲状腺肿的治疗

一般不需要治疗。对甲状腺肿大明显者可以试用左甲状腺素(L-T4),但是治疗效果不显著。L-T4治疗中必须监测血清TSH水平,血清TSH 减低或者处于正常下限时不能应用;甲状腺核素扫描证实有自主功能区域存在者,也不能应用L-T4治疗;给予L-T4时应当从小剂量开始,以避免诱发和加重冠心病。对甲状腺肿明显、有压迫症状者应采取手术治疗。

(滕卫平)

结节性甲状腺肿入院记录

入院记录 姓名:高** 住院号:1000**** 姓名:高** 出生地:** 性别: 女现住址:** 年龄:36岁联系方式:**** 民族:汉族入院日期:2020年02月03日 14:46 职业:职员记录日期:2020年02月03日 15:03 婚姻:已婚病例陈述者:本人 主诉:查体发现甲状腺肿物2月余。 现病史:患者2月前查体发现甲状腺肿物,大小约3.5cm,无吞咽困难,无呼吸 困难,无声音嘶哑,无心慌、气短,无食欲亢进,无恶心、呕吐,无手颤,无 心浮、烦躁。在****医院行甲状腺彩超检查提示甲状腺左叶结节,大小约 3.7x2.4cm,要求进一步治疗遂来我院就诊,经门诊检查以“甲状腺良性肿瘤” 收入院。患者自发病以来,神志清,精神可,饮食睡眠好,大小便正常,体重 无变化。 既往史:否认肝炎、结核、疟疾病史,否认高血压、心脏病史,否认糖尿病、 脑血管疾病、精神疾病史,否认手术、外伤、输血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 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个人史:生于****,2006年来**,久居**市,无疫区、疫情、疫水接触史,无 牧区、矿山、高氟区、低碘区居住史,无化学性物质、放射性物质、有毒物质 接触史,无吸毒史,无吸烟、饮酒史,无冶游史。 月经史婚育史:,月经周期规则,月经量中 等,颜色正常。无血块、无痛经。27岁结婚,育有1女,配偶体健。

入院记录 姓名:高** 住院号:1000**** 家族史:父母体健,否认家族性遗传病史。 病史及个人信息已阅,属实: 2020年02 月03日 体格检查 T:36.2℃ P:85次/分 R:20次/分 BP:120/74mmHg 发育正常,营养良好,正常面容,表情自如,自主体位,神志清楚,查体 合作。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无皮疹、皮下出血,皮下无水肿,无肝掌、蜘蛛 痣。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头颅无畸形、压痛、包块,毛发分布正常。无眼 睑水肿,结膜正常,眼球正常,巩膜无黄染,瞳孔等大同圆,对光调节反射正 常。外耳道无异常分泌物,乳突无压痛,听力正常。鼻外形无异常,鼻通气良 好,无异常分泌物,鼻窦无压痛。口唇无发绀,口腔粘膜正常。伸舌无偏斜、 震颤,齿龈正常。咽部粘膜正常,扁桃体无肿大。颈部查体见专科检查。胸廓 正常,胸骨无叩痛,乳房正常对称。呼吸运动正常,肋间隙正常,呼吸规整, 语颤正常,无胸膜摩擦感。叩诊清音,肺下界正常,双肺呼吸音清晰,无干湿 性啰音胸膜摩擦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正常,无震颤及心包摩擦感,心 浊音界正常,心率85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无心包摩擦音。 桡动脉:脉率85次/分,脉律规整,血管壁中等硬度。周围血管征:无毛细血管 搏动征,无股动脉枪击音。腹平坦,对称,无腹壁静脉曲张,无胃肠型和蠕动 波,腹部柔软,无压痛、反跳痛,腹部无包块。肝脾肾未触及,Murphy氏征阴 性。腹部呈鼓音,肝上界在右锁骨中线第五肋间,肝肾区无叩击痛,腹部无移 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4次/分。未听到血管杂音。外生殖器无异常。肛门及 直肠无疤痕及溃疡,无痔核。脊柱正常生理弯曲,无畸形,运动正常,四肢无畸 形,活动自如,肌力、肌张力未见异常,关节正常,运动正常,浮肿部位下肢

结节性甲状腺肿治疗注意事项

结节性甲状腺肿治疗注意事项 *导读:结节性甲状腺肿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疾病,在我国,30岁以上的女性是结节性甲状腺肿的高发群体。那么如果家中 有亲属得了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和家属一定会非常关心结节性甲状腺肿治疗注意事项到底有哪些?为了让大家在治疗期间能 够更好的护理自己的身体,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关于结节性甲状腺肿治疗的时候需要注意的事项。…… 结节性甲状腺肿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疾病,在我国,30岁 以上的女性是结节性甲状腺肿的高发群体。那么如果家中有亲属得了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和家属一定会非常关心结节性甲状腺肿治疗注意事项到底有哪些?为了让大家在治疗期间能够更好 的护理自己的身体,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关于结节性甲状腺肿治疗的时候需要注意的事项。 我们感到身体不适的时候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去医院,早发现早治疗是任何一种疾病的治疗原则,结节性甲状腺肿也不例外。早期能够发现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话可能就只有一个结节,通过简单的药物治疗也是能够恢复的。病情发展到了一定阶段,结节会由于长期的增生和病变,形成多发性结节,治疗起来相对困难,给患者造成的病痛也多很多。一般早期的时候结节性甲状腺肿不会有明显的症状,到了晚期患者可以明显的有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症状。所以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在治疗期间一定

要注意以下几个事项: 1.定期复检,在医院进行药物治疗或者手术治疗之后,一定定期回去医院进行检查甲状腺的功能状况,如果出现什么异常医生也可以在第一时间发现。 2.饮食规律,缺碘地区的人患上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几率是比较大的,所以缺碘地区的患者应该格外需要注意饮食规律,保证能够摄入各种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 3.多休息,治疗期间患者需要一个舒适的环境来休养,最好能够卧床休息几天,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补充体力。毕竟治疗期间身体损耗的精力比较多,人处在一个比较虚弱的状态,静养有助于患者的恢复。 总之,患者治疗期间如果能够按照小编所说的这几个事项进行休养,相信结节性甲状腺肿很快就可以恢复的。

结节性甲状腺肿

疾病名:结节性甲状腺肿 英文名:nodular goiter 缩写: 别名:adenomatoid goiter;腺瘤样甲状腺肿 ICD号:E04.2 分类:内分泌科 概述:结节性甲状腺肿又称腺瘤样甲状腺肿,实际上是指地方性甲状腺肿和散发性甲状腺肿晚期所形成的多发结节。发病率很高,有报道可达人群的4%。 结节性甲状腺肿是由于患者长期处于缺碘或相对缺碘以及致甲状腺肿物质的环境中,引起甲状腺弥漫性肿大,病程较长后,滤泡上皮由普遍性增生转变为局灶性增生,部分区域则出现退行性变,最后由于长期的增生性病变和退行性病变反复交替,腺体内出现不同发展阶段的结节。实际上是单纯性甲状腺肿自然演变的一种晚期表现。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部分结节可出现功能自主性,称为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或称Plummer病。有些结节性甲状腺肿,由于上皮细胞的过度增生,可以形成胚胎性腺瘤或乳头状腺瘤,也可形成甲状腺癌。 流行病学:甲状腺结节在人群中很常见。流行情况依筛选方法和入选人群的不同而变化。物理检查法,简单、易行、花费少。但结节发现率的高低 受检查者本身条件的影响。成人患病率为0.4%~5.1%。儿童为0.2%~1.4%。平均3%~5%,随年龄增加,20岁为2%,70岁达5%。年发生率0.09%,女性多于男性,其中女性0.11%,男性0.06%。超声检查敏感性高。结节患病率平均30%~40%,其中女性20.6%~72%,男性7.9%~19.5%。尸检为金标准,结节发现率为8.2%~65%,平均40%~50%。如年轻时头颈部有放射暴露史,结节平均发生率进一步增高。至于结节单发多C D D C D D C D D C D D

甲状腺肿大治疗方法

甲状腺肿大治疗方法 甲状腺肿大是甲状腺疾病的一种,若经常用药膳补充一些碘,是可以预防或治愈的。下面学习啦给大家介绍甲状腺肿大治疗偏方吧, 希望能帮到大家。 1、绿豆海带汤 材料:海带30克、绿豆60克、大米30克、陈皮6克、红糖60克。 做法:将海带泡软洗净切丝。沙锅内加清水,放入大米、绿豆、海带、陈皮,煮至绿豆开花为宜,加入红糖溶匀服食。不喜甜食者可酌 加食盐调味。 功效:清凉解毒、削肿软坚,除瘿瘤。主治青春期甲状腺功能亢进、缺乏碘性甲状腺肿大。 2、消瘿散瘤汤 材料:夏枯草15g、连翘10g、赤芍15g、浙贝母15g、穿山甲 10g、瓦楞子10g、白芥子15g、三棱10g、莪术10g、半枝莲10g、 胆南星10g。 做法:水煎服,每日1剂,3个月为1个疗程。同时口服甲状腺片20~40mg,每日1次,服药1个月后,酌情减为10~20mg,每日1次, 连服3个月。 功效:甲状腺腺瘤。 3、海藻玉壶汤 材料:海藻30g、昆布15g、贝母15g、半夏l0g、青皮6g、陈皮 l0g、当归15g、川芎l0g、连翘l0g、甘草6g。 做法:每日1剂,水煎温服。 功效:瘿瘤初起,或肿或硬,或赤或不赤,但未破者。

4、海藻饮 材料:海藻50克,白糖25克。 做法:将海藻洗净,切碎。放人锅内,加水400毫升,置武火烧沸, 再用文火炖煮25分钟,放入白糖即成。代茶引用。 功效:软坚,消痰,利水,泄热。适用于甲状腺肿大、水肿、脚气等。 1、碘缺乏 我国古代就知道用海藻治疗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甲状腺肿病区水、土、食物中碘的含量不足和因此导致的膳食中碘摄人量减少 是此病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 2、遗传因素或自身免疫因素 遗传或自身免疫在地方性甲状腺肿病因中起辅助作用早已被提出,但尚未被进一步证实。同处一个外环境的人有的患甲状腺肿,有的则 不患甲状腺肿,使人想到遗传因素的可能。希腊大量研究证实地方性 甲状腺肿有家族倾向。 3、先天性甲状腺激素合成缺陷 甲状腺激素在合成的时候,会需要很多的酶对它进行催化,不然就会完成不了或是完成不良,这是是甲状腺疾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因 此甲状腺肿大患者一定要及时的预防。 4、其他方面 女性在怀孕时、产后、更年期时,体内的碘元素过多或是过少,以及受到精神刺激和外伤等也是引起甲状腺肿大的一个原因。此时由 于全身代谢增强,机体相对碘不足,发生代偿性甲状腺肿。临床发现 甲状腺绝大多数发生在20~50岁的女性。 猜你感兴趣:

完整病历-结节性甲状腺肿

入 院 记 录 姓名:林贵莲 单位:无 性别:女性 住址:琼中县营根镇 年龄:46岁 入院时间:2016-05-27 18:00 婚姻:已婚 记录时间:2016-05-27 19:00 民族:黎族 病史陈述者:患者及家属- 职业:无 可靠程度:可靠 籍贯:海南琼中 联系人及电话:廖圣石 *********** 主 诉:发现颈前区无痛性肿块1年余。 现病史:患者于1年前无意中发现颈前区有一肿块,约拇指头大小,无红肿、疼痛,无畏寒、发热,无食欲亢进,性情无急躁,无怕热、多汗,无心悸,无手抖,无消瘦,未做任何诊治。病程中颈部肿物逐渐增大,患者3个月前曾在我院行甲状腺彩超检查提示:甲状腺左右叶实性占位性病变(性质待定),考虑多发性甲状腺腺瘤。于2016-03-23在我科住院治疗,诊断为“结节性甲状腺肿”,拟行手术治疗,但患者鼻塞、流涕,经家属商量后办理出院,现症状好转,于今为行手术治疗,再次返回我科住院治疗。门诊医师拟于“结节性甲状腺肿”收入院。病程中精神一般,睡眠、胃纳尚可,大小便正常。 既往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肾病、心脏病等病史,无肺结核、肝炎等传染病病史,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无重大外伤及手术史,无输血史,预防接种史不祥,无不良嗜好。 系统回顾 五官器:头部无疮疖及伤史。双眼视力尚可,无耳痛,外耳道流脓史。无慢性鼻塞及流脓性分泌物史。近年来常有右牙痛,无咽痛史。 呼吸系:无气喘,呼吸困难,长期咳嗽,咯痰及咯血史。无午后低热、胸痛史。 循环系:无心悸、气急、发绀、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史。无心前区疼痛,高血压史。 消化系:除上述转移性右下腹痛、食欲减退外,无慢性腹胀、腹痛,无反酸,嗳气,恶心,呕吐,腹胀,腹痛,便秘,腹泻,呕血,黑便,便血,黄疸。 血液系:无皮肤、粘膜出血、瘀点、瘀斑史。无贫血史。 泌尿生殖系:无尿频、尿急、血尿及排尿异常史。无颜面浮肿、腰酸、腰痛史。无阴道流血、痛经、白带过多、外阴瘙痒史。 神经精神系:无头痛、眩晕、昏厥、抽搐、意识障碍、精神错乱史。 运动系:无游走性关节痛及运动障碍史。无关节脱位及骨折史。 月经史:14岁302854--2016-05-03,平素量少,无血块,白带无异常,月经规律,无痛经。 婚育史:已婚已育,家人均体键。 家族史:否认家族性遗传病史。否认家族中存在恶性肿瘤病史。

单纯性甲状腺肿用药指南

单纯性甲状腺肿用药指南 【概述】 单纯性甲状腺肿又称非毒性甲状腺肿,是由于缺碘、碘过量、致甲状腺肿物质或先天性缺陷等因素,导致甲状腺激素生成障碍或需求增加,使甲状腺激素相对不足而导致甲状腺代偿性肿大,但一般不伴有甲状腺功能异常。根据发病的流行情况,可分为地方性和散发性甲状腺肿两种。 【临床表现】 1.地方性甲状腺肿多发生在远离海洋、地势较高的山区,呈地方性分布,任何年龄均可发病,散发性甲状腺肿可发生在非缺碘地区或高碘的沿海地区,女性多见,常在青春期、妊娠期或哺乳期发病或使病情加重。 2.甲状腺轻至中度肿大,早期呈弥漫性肿大,表面光滑,质地柔软。随病情进展甲状腺肿大更显著,后期可形成结节性增生,质地变硬,可伴有局部压迫症状。 【诊断要点】 1.在缺碘地区或女性甲状腺激素生理需要增加时,发生甲状腺弥漫性肿大,病程进展缓慢。 2.血清甲状腺激素和TSH水平正常。 3.甲状腺131I率正常或偏高,无高峰前移,且T3抑制试验正常。

4.甲状腺放射性核素扫描早期呈均质分布,晚期放射性分布不均匀,结节囊性变时为“冷”结节,功能自主性结节时为“热”结节。 5.TG-Ab和TPO-Ab的阳性率与正常人相仿。 6.甲状腺超声波检查能准确反映甲状腺的大小,确定甲状腺结节的大小、数目和囊肿形成。 【治疗方案及原则】 1.除非在确定为缺碘地区,否则不宜采用高碘饮食及碘剂治疗,因摄入碘过多可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分泌,导致TSH升高,促使甲状腺进一步肿大,甚至诱发甲状腺自身免疫反应,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发生。 2.宜早期应用甲状腺激素,纠正甲状腺激素绝对或相对不足,也可使甲状腺缩小,常用于甲状腺素片40mg-120mg/d 或左旋甲状腺素(L-T4)25-150mg/d,,分2-3次口服。应用甲状腺制剂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剂量应根据甲状腺功能及症状进行调整,老年及有心脏病者慎用。 3.有下列情况者应行手术治疗,术后长期服用甲状腺素,以防甲状腺肿复发及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 4.(1)巨大甲状腺肿及胸骨后甲状腺压迫气管,食管及喉返神经而影响生活或工作者。(2)结节性甲状腺肿怀疑有恶变者

武警医院切除巨大甲状腺肿

武警医院切除巨大甲状腺肿 *导读:最近,武警总医院普通外科成功地切除了一例巨大的胸骨后甲状腺肿,取得满意的效果,患者已痊愈出院。60多岁的吴大妈是位本院家属,要讲就医条件十分便利。…… 最近,武警总医院普通外科成功地切除了一例巨大的胸骨后甲状腺肿,取得满意的效果,患者已痊愈出院。 60多岁的吴大妈是位本院家属,要讲就医条件十分便利。年轻的时候就得知是甲状腺肿,也曾多次咨询过专家,都说是良性病变,通常不会有什么变化,没有压迫就无须做手术。有了这样的定心丸,尽管时常都有好心的亲友提醒,大妈也只是笑笑没放在心上,就这样一晃二三十年过去了。 今年大妈又作例行健康查体,照胸片发现肺部有个可疑点,医生很重视,胸部CT、PET一个劲地查下去,结果肺部肿瘤倒是排除了,却意外发现大妈的颈部甲状腺肿已陷到胸腔里了,尤其气管有严重的移位,被右侧肿大的甲状腺远远地推到了一旁。这时医生们仔细询问大妈是否有颈部压迫的不适症状。大妈才体会到原来病情已非常严重,只是自己天性乐观,长年累月,有所适应罢了。就这样大妈住进了普通外科,准备接受手术治疗。 主管的蔡晓军医师检查大妈时,除发现颈部粗大些外,其他情况还真不错。然而他看过大妈的颈部CT后,也还是吃惊不小,颈部的甲状腺组织已越过颈根部的胸骨,深入胸腔达6—7cm。甲

状腺深藏在胸部,医学上称作胸骨后甲状腺,文献报告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从颈部坠入胸腔,相应的血管神经随着腺体一同下移,手术就可能从颈部切口逐步将腺体拽出来完成。另一种则是源自胸腔,必须开胸才能将腺体切除。 蔡晓军医师和韩承新副主任认真地分析病情后,认定患者属于前一种情况。尽管胸骨后甲状腺肿切除术普外科去年就成功完成了一例,可远没这样严重,也不能排除因粘连不能拽出的可能。在没做好开胸应急预案,不宜贸然安排手术。考虑到有术后气管塌陷的风险,特请经验丰富的麻醉科冯国辉医师把好麻醉关。在胸外科主任朱金如的全力配合保证下,备好充足的血源后,5月21日下午手术慎重地开始了。 大妈的双侧甲状腺肿十分巨大,手术医生采用蚂蚁搬家的办法,先将颈部增生的甲状腺结节一块一块地切除,使得操作空间一点一点地得到拓展,进而才能握持住腺体,将陷入胸部的甲状腺从狭小的胸廓上口拽出来,逐步切除。为了避免出血意外,紧贴腺体表面的大血管都是采用先结扎后切断的最保险方法来完成处理,就这样手术有条不紊地顺利完成了。手术没有开胸,没有切断颈前肌群,几乎没有什么出血,也没有发生神经损伤等并发症,麻醉过程十分平稳,术后恢复特别顺利。大妈感到术后就像换了个人似的,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呼吸顺畅,进食再也没有颈部的停噎感,而且自觉性格脾气都好多了,不像过去那样着急容易上火,别提有多痛快。

结节性甲状腺肿临床路径

结节性甲状腺肿临床路径 (2009版) 一、结节性甲状腺肿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结节性甲状腺肿(ICD10:E04. 902) 行甲状腺(部分、次全、全)切除术(ICD9CM-3:06.2-06.5)(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 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颈部肿物; 2.体格检查:触诊发现肿物随吞咽移动; 3.实验室检查:甲状腺功能; 4.辅助检查:超声检查、颈部X光片; 5.鉴别诊断:必要时行甲状腺核素扫描、ECT、CT(排除胸骨后 甲状腺肿及甲状腺癌的证据)检查。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 人民卫生出版社) 1.甲状腺肿物造成气管压迫症状;可疑恶变;伴随甲亢表现;影 响外观; 2.患者的全身状况良好,无手术禁忌证; 3.征得患者同意。

(四)标准住院日为≤10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符合ICD10:E04.902结节性甲状腺肿疾病编码; 2.年龄≤70 岁; 3.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4.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 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5.对具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癌变可能等病情复杂的病例, 不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1-4天,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 血常规、尿常规; 2. 甲状腺功能T3,T4,TSH,TG,PTH,TPOAb等; 3.肝功能、肾功能; 4.感染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5. 胸部X光片与颈部X光片; 6. 心电图; 7.甲状腺超声检查; 8.声带功能检查、气管软化试验。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 2.无特殊情况,术后24小时停用预防性抗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住院第 2-5天(依术前准备完成情况而定)。

甲状腺肿大能治吗以及治疗方法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甲状腺肿大能治吗以及治疗方法 导语:甲状腺肿大的问题会大大降低我们自身的外部形象很多人都特别担忧自己出现类似的问题,而且甲状腺肿大的问题,还可能会传染的可能我们家庭一 甲状腺肿大的问题会大大降低我们自身的外部形象很多人都特别担忧自己出现类似的问题,而且甲状腺肿大的问题,还可能会传染的可能我们家庭一个人出现甲状腺肿大的问题,可能一个家庭都会相继出现类似的问题,一定要做好相关的预防防范措施,下面就让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甲状腺肿大能治吗及方法吧。 1、一般治疗。青春期甲状腺肿可自行消退,成人每日需碘量为1~3毫克/千克,故应多食海产品或含碘丰富的食物。 2、替代治疗。甲状腺片每日60~180毫克,疗程为3~6个月,以维持基础代谢率在正常范围、甲状腺摄碘率24小时约10%而甲状腺缩小为准,调整剂量。 3、补充碘剂。地方性者碘化钾每日10~15毫克;或复方碘液(卢戈氏碘)每日2-3滴,服1个月后间隔10日再服;或碘糖丸每日2~6丸;或碘油10毫升,每2年1次。结节性者补碘量宜小.以防诱发甲亢,多发结节者及中老年患者不主张补碘。 4、手术治疗。压迫气管、食管或喉返神经而引起症状;胸骨后甲状腺肿;巨大甲状腺肿影响生活、工作;结节性甲状腺肿继发功能亢进;结节性甲状腺肿疑有恶变者,应及时手术治疗。施行甲状腺大部切除术。术后宜长期服用甲状腺片,以防止甲状腺肿大和术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5.中医治疗时,根据症状及脉象将本病分成几个类型,然后进行辨证论治。症见颈前弥漫对称肿大,光滑柔软,边缘不清;病久者可有结节;囊肿较大者可有压迫症状,如胸闷、咳嗽、吞咽困难、且苔薄白,

单纯性甲状腺肿的治疗方法

单纯性甲状腺肿的治疗方法 文章目录*一、单纯性甲状腺肿的治疗方法*二、单纯性甲状腺肿的药膳方*三、甲状腺肿大应该注意什么事项 单纯性甲状腺肿的治疗方法1、单纯性甲状腺肿的治疗方法青春发育期或妊娠期的生理性甲状腺肿,可以不给药物治疗,应多食含碘丰富的海带,紫菜等。青春期单纯性甲状腺肿时大多可自行消退,勿须给药治疗。对碘缺乏性甲状腺肿病人,用食盐加碘及饮食少量碘剂即有疗效,不宜剂量过大,以防引起碘甲亢。近年来用左甲状腺素钠(L-T4 )片代替了干甲状腺制剂,来抑制TSH 分泌,缓解甲状腺持续肿大与增生,进而缩小甲状腺肿。 2、单纯性甲状腺肿的病因 碘缺乏,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必须元素,碘元素不足,机体不能合成足够的甲状腺激素,反馈刺激垂体TSH升高,升高的TSH 促使甲状腺增生,引起甲状腺肿。我国是碘缺乏严重的国家,国家推行的”全民加碘盐”政策是防止碘缺乏病的最有效的措施。 吸烟,吸烟可引起单纯性甲状腺肿,因为吸入物中含硫氰酸盐,这是一种致甲状腺肿物质,吸烟者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水平要 高于非吸烟者。 酶缺陷,甲状腺激素合成过程中某些酶的先天性缺陷或获得性缺陷可引起单纯性甲状腺肿,如碘化物运输酶缺陷、过氧化物酶缺陷、去卤化酶缺陷、碘酪氨酸耦联酶缺陷等。 3、单纯性甲状腺肿的临床表现

甲状腺肿大或颈部肿块,甲状腺肿大是非毒性甲状腺肿特征性的临床表现,患者常主诉颈部变粗或衣领发紧。甲状腺位于颈前部,一旦肿大容易被患者本人或家人发现,有时甲状腺肿可向 下沿伸进入胸腔,这可能是由于胸廓内负压和肿瘤重量下坠所致;偶见甲状腺肿发生于迷走甲状腺组织。甲状腺肿一般无疼痛,如有结节内出血则可出现疼痛。如体检发现甲状腺结节质硬活动度欠佳,应警惕恶变可能。 单纯性甲状腺肿的药膳方1、紫菜萝卜汤:紫菜15克,白萝卜300克,陈皮6克,水煎煮熟,调味服食。每日2次。 2、蚝豉海带汤:蚝豉100克,海带60克,水煎煮熟服,每日 1——2次。 3、紫淡双菜汤:紫菜15克,淡菜100克,猪瘦肉60克,水煎煮熟,调味服食。 4、海带瘦肉汤:海带50克,猪瘦肉60克,水煎煮熟,调味服食。 5、治甲状腺肿大、颈淋巴结核、脚气病:紫菜15克,海带10克,猪瘦肉100克,切小块,同煮汤,加适量食盐、味精调味食用。红苋菜不拘量,煮汤经常食,治血丝虫病下肢象皮肿和甲状腺肿大。海藻、海带各15克,黄药子、柴胡各10克,夏枯草18克,生牡蛎30克,水煎服,治甲状腺肿。治缺碘性及青春期甲状腺肿大:海带25克,发菜10克,蚝豉100克,同煮汤,经常食用。

单纯性甲状腺肿的治疗

单纯性甲状腺肿的治疗 发表时间:2011-05-16T15:14:33.54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5期作者:杨光 [导读] 单纯性甲状腺肿指散发性或无毒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呈弥漫性或结节性增大。 杨光 (黑龙江省绥芬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57300) 【中图分类号】R58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5-0237-02 【摘要】单纯性甲状腺肿指散发性或无毒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呈弥漫性或结节性增大,甲状腺功能一般正常,非炎症性及肿瘤性引起。单纯性甲状腺肿的病因主要有:缺碘、致甲状腺肿物质、高碘等。甲状腺功能检查基本正常,B超、甲状腺摄碘率可作为检查项目。治疗上除手术治疗外,多采用内科治疗,如左旋甲状腺素片、结节内注射32P胶体及中药消瘿散、消瘿膏等。现对我院接收66例单纯性甲状腺肿患者的治疗进行回顾分析。 【关键词】单纯性甲状腺肿中西结合治疗 单纯性甲状腺肿常见于离海较远的高原山区,因此,亦称“地方性甲状腺肿”。我国多山各省,尤其在云贵高原和陕西、山西、宁夏等地区的居民,患此病的较多。 一、临床表现 1.单纯性甲状腺肿 单纯性甲状腺肿一般不呈功能上的改变,故一般无全身症状,基础代谢率正常。早期双侧甲状腺呈弥漫性肿大,质软,表面光滑无结节,可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逐渐在肿大腺体一侧,也可在两侧,扪及多个(或单个)结节;囊肿样变的结节,可并发囊内出血,结节可在短期内迅速增大。 2.较大的结节性甲状腺肿 较大的结节性甲状腺肿可以压迫邻近器官而引起各种症状。 (1)压迫气管比较常见。自一侧压迫,气管向对侧移位或变弯曲;自两侧压迫。气管变为扁平。由于气管内腔变窄,呼吸发生困难,尤其胸骨后甲状腺肿更为严重。气管壁长期受压,可以软化,引起窒息。 (2)压迫食管少见。仅胸骨后甲状腺肿可能压迫食管,引起吞咽时不适感,但不会引起梗阻症状。 (3)压迫颈深部大静脉可引起头颈部血液回流障碍,此种情况多见于位于胸廓上口大的甲状腺肿,特别是胸骨后甲状腺肿。临床出现面部青紫、肿胀,颈部和胸前表浅静脉的明显扩张。 (4)压迫喉返神经可引起声带麻痹,发生声音嘶哑。压迫颈部交感神经节链,可引起霍纳(Horner)综合征。 二、诊断 (1)多见于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区,病程长,可数年或数十年。 (2)开始有双侧甲状腺弥漫性肿大,而后在甲状腺内(一侧或两侧)出现单个或多个大小不等的结节。 (3)结节质韧或较软,光滑,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生长缓慢,一般很少发生压迫症状。胸骨后甲状腺肿可有头颈部静脉回流障碍症状。结节发生囊性变。短期内迅速增大,出现疼痛。 (4)甲状腺功能一般正常。 (5)部分患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少数可发生癌变,表现为近期肿块迅速增长,并出现恶性变体征。 三、治疗 结节性甲状腺肿,可继发甲状腺功能亢进,也可发生恶变。因此,应积极进行治疗。 1.保守治疗 (1)青春发育期或妊娠期的生理性甲状腺肿,可以不给药物治疗。应多食含碘丰富的海带、紫菜等。 (2)20岁以前年轻人弥漫性单纯性甲状腺肿者,可给以少量甲状腺素,以抑制腺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常用剂量为15~30mg,2次/日,口服,3~6个月为1疗程。 2.手术治疗 如有以下情况者,应及时行手术治疗,施行甲状腺大部切除术。 (1)已发展成结节性甲状腺肿者。 (2)压迫气管、食管、喉返神经或交感神经节而引起临床症状者。 (3)胸骨后甲状腺肿。 (4)巨大甲状腺肿,影响工作生活者。 (5)结节性甲状腺肿继发育功能亢进者。 (6)结节性甲状腺肿疑有恶变者。 参考文献 [1] 吕来福,吴琴娣,陈达金,等.轻度缺碘地区全民食盐加碘后5-15年单纯性甲肿住院情况分析[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3,9(3):44. [2] 于志恒,朱惠民,陈崇义,等.高碘地方性甲状腺肿研究进展[J].中国地方病学杂志,1999,18(4):301-304. [3] 王庆浩,杨淑改.单纯性甲状腺肿中医治疗概况[J].甘肃中医,2001,14(5):8-10. [4] 魏大成.环境中的碘和硒与地方性甲状腺肿[J].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2002,23(1):19-22. [5] 陈代顶.食鲜菜与腌菜尿碘甲状腺肿大率分析[J].中国地方病杂志,1991,10(6):358-359. [6] 孙树秋,刘守军,苏晓辉,等.全民食盐加碘后贵州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消长反常原因的调查分析[J].中国地方病学杂志,2003,22(3):223-225. [7] 何华松.实验证明酪蛋白可预防各种原因引起的地方性甲状腺肿[J].上海医学,2000,23(9):557. [8] 李小平,张涛,孙秀华,等.青少年单纯性甲状腺肿的甲状腺功能变化[J].川北医学院学报,2000,15(3):52.

单纯性甲状腺肿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得了单纯性甲状腺肿该怎么办

单纯性甲状腺肿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得了单纯性甲状腺肿该怎么 办 单纯性甲状腺肿最有效的西医治疗方法 一、治疗 1、青春发育期或妊娠期的生理性甲状腺肿,可以不给药物治疗,应多食含碘丰富的海带,紫菜等。青春期单纯性甲状腺肿时大多可自行消退,勿须给药治疗。对碘缺乏性甲状腺肿病人,用食盐加碘及饮食少量碘剂即有疗效,不宜剂量过大,以防引起碘甲亢。近年来用左甲状腺素钠(L-T4 )片代替了干甲状腺制剂,来抑制TSH分泌,缓解甲状腺持续肿大与增生,进而缩小甲状腺肿。 2、20岁以前年轻人弥漫性单纯性甲状腺肿者,可给以少量甲状腺素,以抑制垂体前叶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常用剂量为15~30mg ,每日两次,口服,3~6个月为一疗程。 。 3、左甲状腺素钠(L-T4 )片:每天100~150μg治疗有效,且应长期治疗。Hansen观察45例患者,用L-T4片每天150μg 1年,治疗9个月以后50%有效,约31%病例甲状腺肿缩小至正常。当停用左甲状腺素钠(L-T4 )片3个月以后,又出现甲状腺肿,故应长期治疗。 4、L-T3片:有人观察到用左甲状腺素钠(L-T4 )片治疗不如用L-T3片疗效好。L-T3片治疗那些甲状腺结节不缩小的较T4片好,说明本病可能有T4脱碘为T3的机制障碍,每天用量为40~80μg。 5、干甲状腺制剂:多年应用本药治疗甲状腺肿,有一定疗效,一般用量为每天60~180mg,分1~3次服用,疗程3~6个月,停药后多有复发,故应长期治疗,以维持甲状腺正常大小,其间可调节用量。 6、中药治疗:多采用化痰软坚治疗原则,可选用海藻、昆布、海带、紫菜、海蛤粉、海螵蛸、海浮石及生牡蛎等含碘丰富食品,但不宜过久,以防碘甲亢。 7、西医治疗:如有以下情况者,应及时行手术治疗,施行甲状腺大部切除术。 ①已发展成结节性甲状腺肿者。 ②压迫气管、食管、喉返神经或交感神经节而引起临床症状者。 ③胸骨后甲状腺肿。 ④巨大甲状腺肿,影响工作生活者。 ⑤结节性甲状腺肿继发有功能亢进者。 ⑥结节性甲状腺肿疑有恶变者。 多行次全切除术,术后应给予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并且需长期治疗,停药后几个月常有复发。

完整病历-结节性甲状腺肿教学文案

完整病历-结节性甲状 腺肿

入 院 记 录 姓名:林贵莲 单位:无 性别:女性 住址:琼中县营根镇 年龄:46岁 入院时间:2016-05-27 18:00 婚姻:已婚 记录时间:2016-05-27 19:00 民族:黎族 病史陈述者:患者及家属- 职业:无 可靠程度:可靠 籍贯:海南琼中 联系人及电话:廖圣石 *********** 主 诉:发现颈前区无痛性肿块1年余。 现病史:患者于1年前无意中发现颈前区有一肿块,约拇指头大小,无红肿、疼痛,无畏寒、发热,无食欲亢进,性情无急躁,无怕热、多汗,无心悸,无手抖,无消瘦,未做任何诊治。病程中颈部肿物逐渐增大,患者3个月前曾在我院行甲状腺彩超检查提示:甲状腺左右叶实性占位性病变(性质待定),考虑多发性甲状腺腺瘤。于2016-03-23在我科住院治疗,诊断为“结节性甲状腺肿”,拟行手术治疗,但患者鼻塞、流涕,经家属商量后办理出院,现症状好转,于今为行手术治疗,再次返回我科住院治疗。门诊医师拟于“结节性甲状腺肿”收入院。病程中精神一般,睡眠、胃纳尚可,大小便正常。 既往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肾病、心脏病等病史,无肺结核、肝炎等传染病病史,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无重大外伤及手术史,无输血史,预防接种史不祥,无不良嗜好。 系统回顾 五官器:头部无疮疖及伤史。双眼视力尚可,无耳痛,外耳道流脓史。无慢性鼻塞及流脓性分泌物史。近年来常有右牙痛,无咽痛史。 呼吸系:无气喘,呼吸困难,长期咳嗽,咯痰及咯血史。无午后低热、胸痛史。 循环系:无心悸、气急、发绀、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史。无心前区疼痛,高血压史。 消化系:除上述转移性右下腹痛、食欲减退外,无慢性腹胀、腹痛,无反酸,嗳气,恶心,呕吐,腹胀,腹痛,便秘,腹泻,呕血,黑便,便血,黄疸。 血液系:无皮肤、粘膜出血、瘀点、瘀斑史。无贫血史。 泌尿生殖系:无尿频、尿急、血尿及排尿异常史。无颜面浮肿、腰酸、腰痛史。无阴道流血、痛经、白带过多、外阴瘙痒史。 神经精神系:无头痛、眩晕、昏厥、抽搐、意识障碍、精神错乱史。 运动系:无游走性关节痛及运动障碍史。无关节脱位及骨折史。 月经史:14岁 30 2854--2016-05-03,平素量少,无血块,白带无异常,月经规律,无痛经。 婚育史:已婚已育,家人均体键。 家族史:否认家族性遗传病史。否认家族中存在恶性肿瘤病史。

内分泌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单纯性甲状腺肿

单纯性甲状腺肿 一、概述 单纯性甲状腺肿又称非毒性甲状腺肿,是由于缺碘、碘过量、致甲状腺肿物质或先天性缺陷等因素,导致甲状腺激素生成障碍或需求增加,使甲状腺激素相对不足而导致甲状腺代偿性肿大,但一般不伴有甲状腺功能异常。根据发病的流行情况,可分为地方性和散发性甲状腺肿两种。前者流行于离海较远,海拔较高的山区,我国西南、西北、华北等地均有分布,常为缺碘所致;后者散发分布,多发生于青春期、妊娠期、哺乳期和绝经期妇女。单纯性甲状腺肿多见于女性,女性与男性之比为7-9:1。 二、临床表现 1、甲状腺肿大:除甲状腺肿大外,往往无自觉症状。因肿大是渐进性的,故病人常不知其发生的时间,一般在地方病调查、体检时才被发现。早期为弥漫性逐渐肿大,质软,以后可形成大小不等的结节、质地坚韧,无血管杂音及震颤。晚期逐渐发展呈巨大甲状腺肿,并可有大小不等的结节,呈结节性甲状腺肿 2、局部压迫症群:早期无不适,随着甲状腺肿大,可出现对邻近组织器官的压迫症状,如气管受压可出现堵塞感、憋气及呼吸不畅;食管受压可造成吞咽困难;喉返神经受压会导致声音嘶哑、刺激性干咳。胸骨后甲状腺肿可引起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 3、甲状腺功能:患者T3和T4水平基本正常。TSH水平大多正常,亦可有不同程度的增高。少数结节性甲状腺肿者可转变为甲亢,也可发展为甲低。 4、影像学检查:主要有以下三种检查方法。 超声:可明确显示甲状腺形态、大小及结构,是甲状腺解剖评估的灵敏方法。 核素扫描:主要是评估甲状腺的功能状态。早期可发现均匀性变化,晚期可发现有功能结节或无功能结节。 B超引导下的甲状腺细针穿刺活检:安全可靠、简便易行、诊断准确性高。对良性甲状腺疾病,包括GD、结节性增生性甲状腺、甲状腺炎和良性肿瘤均有重要诊断价值。

关于结节性甲状腺肿及甲状腺疾病的知识整理

疾病概述 结节性甲状腺肿(nodular goiter)是甲状腺结节中最常见的一种良性病变,由单纯性甲状腺肿发展而来,广泛见于世界各地,常见于离海较远的高原山区。我国古代医学家称其为“瘿瘤”,瘿与“婴”同,是缠绕的意思,即在颈绕喉也。隋朝的《诸病源候论》、明代的《本草纲目》对此病均有提及。结节性甲状腺肿表现为甲状腺腺体内不均质的增生结节,一般是多发,也可以单发。后期可发生囊性变并在局部形成纤维化、钙化等。 发病原因 结节性甲状腺肿是单纯性甲状腺肿的一种,多由弥漫性甲状腺肿演变而成,属于单纯性甲状腺肿。病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缺碘:是地方性甲状腺肿的主要原因之一。流行地区的土壤、水和食物中的碘含量和甲状腺肿的发病率成反比,碘化食盐可以预防甲状腺肿大等事实均可证明缺碘是引起甲状腺肿的重要原因。另外,机体对甲状腺激素的需要量增多可引起相对性碘不足,比如生长发育期、怀孕、哺乳、寒冷、感染、创伤和精神刺激等,可加重或诱发甲状腺肿。 2、致甲状腺肿物质:萝卜族食物含有硫脲类致甲状腺肿物质,黄豆、白菜中也有某些可以阻止甲状腺激素合成的物质,引起甲状腺肿大。土壤、饮水中钙、镁、锌等矿物质含量,对甲状腺肿的发生也有关系,有的流行地区除了碘以外,也缺少上述各种元素,也有些地区甲状腺肿的发生率和饮水的硬度成正比。药物如硫氰化钾、过氯酸钾、对氨基水杨酸、硫脲嘧啶类、磺胺类、保泰松、秋水仙素等,可妨碍甲状腺素合成和释放,从而引起甲状腺肿。 3、激素合成障碍:家族性甲状腺肿的致病原因在于遗传性酶的缺陷,造成激素合成障碍,如缺乏过氧化酶、脱碘酶,影响甲状腺素的合成,或缺乏水解酶,使甲状腺激素从甲状腺球蛋白分离和释放入血发生困难,均可导致甲状腺肿。这种先天性缺陷属于隐性遗传。 4、高碘:少见,可呈地方性或散发性分布,其发病机制为过量摄入的碘导致TPO的功能基因过多占用,从而影响酪氨酸碘化,碘的有机化过程受阻,甲状腺代偿性肿大。 5、基因突变:此类异常包括甲状腺球蛋白基因外显子10的点突变等。 病理生理 单纯性甲状腺肿在早期,呈弥漫性轻度或中毒的增生肿大,血管增多,腺细胞肥大。当疾病持续或反复恶化及缓解时,甲状腺因不规则增生或再生,逐渐出现结节,形成结节性甲状腺肿。随着病情发展,由于腺泡内积聚大量胶质(胶性甲状腺肿),形成巨大腺泡,滤泡上皮细胞呈扁平,腺泡间结缔组织和血管减少。至后期,部分腺体可发生坏死、出血、囊性变、纤维化或钙化,此时甲状腺不仅体积显著增大,且有大小不等、质地不一的结节。甲状腺结构和功能的异质性,一定程度功能上的自主性是本病后期的特征。 临床表现 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女性发病数较男性高。一般都发生在青春期,在流行地区常出现于入学年龄。甲状腺肿大小不等,形态不同。初期弥漫性肿大,两侧常对称;后期形成结节时,双侧常不对称。结节性甲状腺肿可伴发囊性变,若并发囊内出血,结节可在短期内迅速增大而引起疼痛。腺体表面一般较平坦,质软;吞咽时,腺体随着喉和气管上下移动。

单纯性甲状腺肿的手术治疗

单纯性甲状腺肿的手术治疗 发表时间:2012-03-23T16:00:47.25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4期供稿作者:王勋黄海涛刘宝翠[导读] 甲状腺素原料(碘)缺乏,缺碘是引起单纯性甲状腺肿的主要因素。 王勋黄海涛刘宝翠 (黑龙江省大庆油田总医院普外科 163001) 【中图分类号】R58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0221-02 【关键词】单纯性甲状腺肿治疗 单纯性甲状腺肿又称非毒性甲状腺肿,是由于甲状腺非炎症性或肿瘤性原因阻碍甲状腺激素合成而导致的甲状腺代偿性肿大,通常情况下,病人既无甲亢又无甲减表现。甲状腺呈弥漫性或多结节性肿大,女性多见。可呈地方性分布,常为缺碘所致,称为地方性甲状腺肿;亦可散发分布,主要是因先天性甲状腺激素合成障碍或致甲状腺肿物质等所致,称为散发性甲状腺肿,多发生于青春期、妊娠期、哺乳期和绝经期。我国缺碘区人口超过3.7亿,占世界缺碘地区总人口的37.4%,约有3 500万人口患地方性甲状腺肿。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住院患者60例,女性44例,男性16例,年龄在26~64岁。其中首发结节性甲状腺肿46例,复发结节性甲状腺肿14例;双侧甲状腺肿43例,单侧结节性甲状腺肿17例。 1.2 临床表现单纯性甲状腺肿的临床表现主要为甲状腺肿大所致,最常见的是颈部压迫感和影响美容。早期无明显不适。随着腺体增大,可出现对周围组织的压迫症状:①气管受压:肿大的甲状腺压迫气管,出现堵塞感、憋气及呼吸不畅;当气管直径缩小到正常的1/3时,可出现呼吸困难。巨大的甲状腺肿长期压迫可造成气管狭窄、弯曲、变形、移位或软化,诱发肺气肿及支气管扩张的发生。②食管受压:巨大的甲状腺将气管推向一侧而压迫食管,有的肿大腺体伸入气管与食管之间,造成吞咽困难。③喉返神经受压与声音嘶哑:早期为嘶哑、痉挛性咳嗽,晚期可失声;另一种原因是由于静脉受压,引起喉黏膜水肿,使声音嘶哑;但喉返神经受压出现声音嘶哑应注意排除甲状腺癌的可能。④颈交感神经受压:同侧瞳孔扩大,严重者出现Horner综合征(眼球下陷、瞳孔变小、眼睑下垂)。⑤静脉受压:上腔静脉受压引起上腔静脉综合征,表现单侧面部、头部或上肢浮肿;胸廓入口处狭窄可影响头、颈和上肢的静脉回流,可有头晕甚至晕厥表现。 1.3 方法双侧甲状腺肿患者行双侧甲状腺部分切除术,单侧结节性甲状腺肿行患侧甲状腺部分切除术,合并甲亢患者行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采取病变侧的次全切除术,而不是结节摘除术,因后一种手术方式术后易复发。术后为防止甲状腺肿的复发,建议给予小剂量的甲状腺素至少半年,然后根据血清TSH决定是否停用。部分病人TSH保持高水平,用药时间要很长。 2 结果 本组60例住院患者行手术后均康复出院;术后3例患者发生声音嘶哑,发音困难,喉镜检查声带正常,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恢复正常。手术时间最短35min,最长150min。住院时间最短7d,最长35d。 3 讨论 甲状腺素原料(碘)缺乏,缺碘是引起单纯性甲状腺肿的主要因素。高原、山区的饮用水和食物中含碘量不足,使当地居民中患此病者较多,故又称之“地方性甲状腺肿”。由于缺碘,合成甲状腺素不足,通过神经一体液调节,腺垂体分泌多量的促甲状腺素,促使甲状腺组织代偿性增生肥大。主要的病理是腺体内弥漫性滤泡的扩张,形成弥漫性甲状腺肿。未及时治疗者,病情将进一步发展,扩张的滤泡聚集形成多个大小不等的结节则成为结节性甲状腺肿。当结节肿大,血供不足而发生退行性变,引起液化或出血则成为囊肿,久之可纤维化或钙化。 单纯性甲状腺肿的弥漫性肿大阶段类似于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或桥本氏甲状腺炎的甲状腺形态特点,需注意鉴别。如果Graves病为处于活动的甲状腺毒性阶段和缺乏眼征表现,主要借助于血清 TRAb的检测将其与单纯性甲状腺肿鉴别。 当单纯性甲状腺肿进展至多结节肿阶段时,可出现自主性功能灶,部分病人可逐渐发展为甲状腺功能亢进(毒性多结节性甲状腺肿),此阶段应与甲状腺癌鉴别 对触及到肿大的甲状腺肿或结节通过测定TSH来判断甲状腺功能;对于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细针穿刺活检有助于确定是否恶变;较大的甲状腺,当出现压迫症状时选择手术治疗。如果没有上述症状,则只需要观察。 单纯性多结节性甲状腺肿多见于50岁以上的女性,血清TSH常<0.5mU/L,对这类病人使用甲状腺素来抑制TSH是无效的,而且由于内源性和外源性甲状腺素的共同作用,还可能导致甲状腺素毒症。因此这类病人接受甲状腺素治疗前应确定是否存在明显的功能上的自主性,若可排除功能自主性,可采用甲状腺素治疗,剂量亦偏小,如L-T4开始剂量不宜超过50μg,以后逐渐增加剂量,以达到不出现甲状腺毒症而结节减小为准。若基础TSH极低或测不出,提示结节为功能自主性,不宜采用甲状腺素治疗。 对不能耐受手术或手术后复发的多结节性单纯性甲状腺肿病人可采用放射性碘治疗。由于多结节性单纯性甲状腺肿的甲状腺摄碘不均匀,故所需的放射性碘剂量一般为治疗Graves病的2倍。单纯性甲状腺肿一般不需要快速治疗,可采取分次剂量给予放射性碘。应警惕放射引起的甲状腺素急剧释放而产生的甲亢危象,可于放射性碘治疗前先给予抗甲状腺药物预防性治疗。参考文献 [1] 尚小领,岳海清.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损伤的预防[J].临床耳鼻喉科杂志,2000,14(1):39. [2] 陈超,翁清江,廖艳萍.甲状腺手术后声嘶的临床分析[J].中国综合临床,2003,19(9):826-827. [3] 刘群佼.甲状腺手术中避免喉返神经损伤的体会[J].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97. [4] 王庆浩,杨淑改.单纯性甲状腺肿中医治疗概况[J].甘肃中医,2001,14(5):8-10. [5] 李小平,张涛,孙秀华,等.青少年单纯性甲状腺肿的甲状腺功能变化[J].川北医学院学报,2000,15(3):52.

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手术治疗

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手术治疗 发表时间:2015-08-20T11:25:53.613Z 来源:《卫生部公告》2015年2期作者:栾加喜 [导读] 黑龙江省大庆油田总医院黑龙江 163000 对结节性甲状腺肿采取甲状腺全切手术,能明显减轻患者的不适症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推广。 黑龙江省大庆油田总医院黑龙江 163000 【摘要】目的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手术方式、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2013年间收治的67例需行甲状腺全切手术的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手术方式及预后。结果 67例患者中,术后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手术治愈55例,占82.1%,手术+替代治疗治愈9例,占13.4%,好转3例,占4.5%。结论对结节性甲状腺肿采取甲状腺全切手术,能明显减轻患者的不适症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结节性甲状腺肿,全切除,疗效,安全性 结节性甲状腺肿(nodular goiter ,NG)是甲状腺结节中最常见的一种良性病变,由单纯性甲状腺肿发展而来,广泛见于世界各地,常见于离海较远的高原山区,是普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约占甲状腺疾病的40~50%,近年来,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发病率明显升高,手术是其重要治疗手段之一,手术方式的选择、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是研究的重点[1]。2009年1月-2011年6月我们对67例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患者行甲状腺全切术,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2013年间收治的67例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14例,女性53例,年龄在19~65岁,平均年龄43.5岁;病程2个月~15年,平均3.7年。患者均以颈部甲状腺结节就诊入院,多伴有吞咽哽咽感、呼吸困难、声音嘶哑等。经过B超检查单纯甲状腺结节24例,甲状腺结节合并甲状腺囊肿43例。 1.2 手术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高位硬膜外麻醉,手术采用精细被膜解剖法原位保留甲状旁腺,患者体位和手术切口同一般甲状腺手术,带状肌不离断,暴露甲状腺后,先处理上位甲状旁腺,将甲状腺上极脱帽后,切断病结扎甲状腺上动脉的前支,保留甲状腺上动脉的后支,沿甲状腺被膜进行上极脱被处理,沿甲状腺上动脉后支走向暴露上位甲状旁腺,并保留其血液供应,对于下位的甲状旁腺先沿着甲状腺的外科被膜进行下极脱被,至甲状腺下动脉入甲状腺叶处,自然暴露甲状腺下动脉并找到喉返神经予以保护,在距离甲状腺下动脉与喉返神经2cm范围内寻找甲状旁腺,同时将甲状旁腺和滋养血管一起从甲状腺上脱被保护,手术结束后检查甲状腺的颜色和血液供应。术后患者常规口服左甲状腺素钠或甲状腺素,起始剂量为40mg/d,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及FT3.FT4和S-TSH水平调整药物用量,最大剂量为120mg/d;术后患者进食碘盐,预防缺碘[2]。观察患者的术后并发症伤口出血、感染、术后患者呼吸困难、声音嘶哑、神经损伤、喉头水肿及临床疗效,并总结治疗经验。 2 结果 手术进行顺利,未发生呼吸困难、声音嘶哑、神经损伤、喉头水肿等严重并发症,手术治愈55例,占82.1%,手术+替代治疗治愈9例,占13.4%,好转3例,占4.5%。 3 讨论 结节性甲状腺肿是单纯性甲状腺肿的一种,多由弥漫性甲状腺肿演变而成,属于单纯性甲状腺肿。病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缺碘:是地方性甲状腺肿的主要原因之一。流行地区的土壤、水和食物中的碘含量和甲状腺肿的发病率成反比,碘化食盐可以预防甲状腺肿大等事实均可证明缺碘是引起甲状腺肿的重要原因。另外,机体对甲状腺激素的需要量增多可引起相对性碘不足,比如生长发育期、怀孕、哺乳、寒冷、感染、创伤和精神刺激等,可加重或诱发甲状腺肿。②致甲状腺肿物质:萝卜族食物含有硫脲类致甲状腺肿物质,黄豆、白菜中也有某些可以阻止甲状腺激素合成的物质,引起甲状腺肿大。土壤、饮水中钙、镁、锌等矿物质含量,对甲状腺肿的发生也有关系,有的流行地区除了碘以外,也缺少上述各种元素,也有些地区甲状腺肿的发生率和饮水的硬度成正比。药物如硫氰化钾、过氯酸钾、对氨基水杨酸、硫脲嘧啶类、磺胺类、保泰松、秋水仙素等,可妨碍甲状腺素合成和释放,从而引起甲状腺肿。③激素合成障碍:家族性甲状腺肿的致病原因在于遗传性酶的缺陷,造成激素合成障碍,如缺乏过氧化酶、脱碘酶,影响甲状腺素的合成,或缺乏水解酶,使甲状腺激素从甲状腺球蛋白分离和释放入血发生困难,均可导致甲状腺肿。这种先天性缺陷属于隐性遗传。④高碘:少见,可呈地方性或散发性分布,其发病机制为过量摄入的碘导致TPO的功能基因过多占用,从而影响酪氨酸碘化,碘的有机化过程受阻,甲状腺代偿性肿大。⑤基因突变:此类异常包括甲状腺球蛋白基因外显子10的点突变等。 本病诊断要点主要是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功能基本正常。T4正常或者稍低,但是T3可以略高以维持甲状腺功能正常,甲状腺131I摄取率常高于正常,但是高峰时间很少提前出现,T3抑制试验呈可抑制反应。血清高敏感性TSH浓度测定是评价甲状腺功能的最佳指标,血清TSH常正常。依据吞咽时随着喉和气管上下移动这个特征,不难诊断;但是如果有炎症或恶变存在,甲状腺肿与周围组织发生粘连,这一特征则不再出现。有结节的患者应与甲状腺肿瘤、甲状腺炎相鉴别;位于甲状腺峡部的结节或囊肿,可以误诊为甲状舌管囊肿。胸骨后或胸内甲状腺肿有时不易与纵膈肿瘤鉴别;与主动脉弓动脉瘤鉴别不难,后者多有搏动。 手术治疗的原则是完全切除病变组织,尽可能减少复发机会。但目前对于双侧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手术方法仍有较大争议。有人[2]认为,甲状腺全切除术疗效优于次全切除术,可预防术后复发,故主张扩大切除范围,以降低术后复发率。但是,过多地切除甲状腺,可致术后甲状腺功能低下或完全丧失,甚至需终生行甲状腺素替代治疗[3],口服激素替代治疗可能引起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心脏肥大、心房颤动等不良后果;同时也增加了术中损伤喉返神经和误切甲状旁腺的机会,引起术后声音嘶哑和低钙抽搐等并发症和后遗症。术者要熟悉甲状腺的解剖结构,在手术时要注意保留甲状腺正常组织,并对患者进行随访,嘱患者在出现病情变化时及时到医院复查,甲状腺全切的患者在术后可疑进行替代治疗,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口服左甲状腺素钠或甲状腺素,起始剂量为40mg/d,最大剂量为120mg/d[4],逐步增量并定期监测T3.T4.TSH浓度,术后患者进食碘盐,预防缺碘。甲状腺全切手术是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有效手段,能明显减轻患者的不适症状,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武正炎,沈美萍.结节性甲状腺肿诊治进展[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4,11(6):483-48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