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专题质量检测(十四)

4 专题质量检测(十四)
4 专题质量检测(十四)

专题质量检测(十四)

(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在古希腊神话中,“神人同形同性”,神与人的形象和性情相同,只不过神青春常驻、最有智慧和最为健美而已。这反映出古希腊()

A.人本主义精神缺失

B.重视人自身的价值

C.文明开化程度较低

D.忽视对现实生活的关注

解析:选B。题目中“神与人的形象和性情相同”说明古希腊时期重视人的价值,这是人本主义的体现,故B项正确,A项错误;人文主义精神属于文明开化程度较高的表现,故C项错误;根据题意,古希腊神话人物来源于现实中的人,说明了古希腊对现实生活的关注,故D项错误。

2.(2020·湖北名校大联考)古希腊智者的教育活动以传授修辞术、演讲术和诉讼术为主要内容,注意辩驳论证的技巧,目标在于训练和提高学生的思维方法、表达能力和政治素养。智者的教育活动()

A.适应了政治体制需要

B.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C.体现了对真理的追求

D.使哲学成为研究人的学问

解析:选A。材料“以传授修辞术、演讲术和诉讼术为主要内容,注意辩驳论证的技巧,目标在于训练和提高学生的思维方法、表达能力和政治素养”,与雅典民主政治相适应,注重演讲,阐述政治主张,故A项正确。

3.(2020·淄博一模)苏格拉底认为,只有灵魂或理智才能使人明辨是非。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据此可知,两位古希腊哲学家都()

A.推崇绝对真理B.具有理性精神

C.否定神灵存在D.捍卫思想自由

解析:选B。根据材料“苏格拉底认为,只有灵魂或理智才能使人明辨是非。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可知,两位古希腊哲学家都具有理性精神,故选B项。

4.(2020·全国Ⅰ卷高三五省优创名校联考)古希腊建筑有三种基本建筑风格(如图),分别体现了男人成熟躯体的阳刚之美、女人成熟躯体的轻柔之美和少女胴体的窈窕之美。希腊人修建了大量的神庙,但是神庙没有多少宗教意味。这些建筑风格体现出古希腊()

A.人文主义精神底蕴深厚B.女性政治地位得以提高

C.男女平等观念深入人心D.宗教已失去社会影响力

解析:选A。材料体现了古希腊的建筑表现了人体之美,说明当时古希腊有着深厚的人文精神的底蕴,故选A项;材料体现的是关注人,不是女性政治地位,排除B项;男女平等的思想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C项;宗教在古希腊仍有重要地位,排除D项。

5.(2020·洛阳模拟)15世纪欧洲思想家关注的焦点是将“思想、形象、感觉或事件”在演讲、书信、诗歌和散文中优雅、雄辩地表达出来。这一现象有利于推动() A.因信称义的初步形成B.工商业者阶层成长壮大

C.人文主义的广泛传播D.教会权威的进一步提升

解析:选C。根据材料“将‘思想、形象、感觉或事件’在演讲、书信、诗歌和散文中优雅、雄辩地表达出来”可知,以演讲、书信、散文等文学形式传播个人的思想、形象、感觉等,这有利于人文主义的传播,故选C项。

6.(2020·厦门期末)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揭露和攻击教会的弊端,提倡将人的价值纳入神学体系中,为人性和生活的价值在宗教中找到相应的地位。这表明人文主义者()

A.主张宗教改革以创立新教派

B.积极倡导基督教原始教义

C.强调人性与宗教原则的结合

D.试图改变物欲横流的社会

解析:选C。根据材料“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为人性和生活的价值在宗教中找到相应的地位”可知,人文主义者强调人性和宗教原则的结合,故选C项。

7.文艺复兴时期,有些学者认为人类文化在古代世界已经达到顶点,而后随着基督教的兴起和蛮族的入侵而衰亡,人类进入千年黑暗愚昧的时代。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这种认识的价值在于()

A.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

B.准确描述了文明演进的过程

C.掀起了文化复古浪潮

D.推动了思想解放与社会转型

解析:选D。据“人类文化在古代世界已经达到顶点,而后随着基督教的兴起和蛮族的入侵而衰亡,人类进入千年黑暗愚昧的时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文艺复兴促进人类由黑暗走向光明,故选D项。

8.(2020·青岛一模)宗教改革时期,为抵御新教的攻势,罗马天主教会成立了耶稣会。该组织主要从事传教和教育,扩大天主教的影响,反对追逐世俗权力;提倡道德自律,注重科学和艺术素养,重视将人教育成有责任感的公民。耶稣会的这些做法() A.致力于文化教育事业B.着力于天主教世俗化

C.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D.引发西欧的思想解放

解析:选C。根据题干中耶稣会的主要职责(如“重视将人教育成有责任感的公民”)可知,这些做法体现了其人文主义的精神,故选C项。

9.(2020·济宁期末)有学者认为,16世纪的宗教改革者和18世纪的启蒙思想家虽在哲学世界观上表现迥异,但在世俗生活中却也有着“共同的信仰”。这里“共同的信仰”的主要含义是()

A.反抗权威B.重视法制

C.崇尚理性D.相信神灵

解析:选A。宗教改革反对天主教会,启蒙运动反对封建专制,二者均反抗权威,故选A项;启蒙思想家重视法制,与宗教改革者无关,排除B项;启蒙思想家崇尚理性,与宗教改革者无关,排除C项;宗教改革者相信神灵,与启蒙思想家无关,排除D项。

10.(2020·滨州期末)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曾说:“如果在英国仅允许有一种宗教,政府很可能会变得专横……但是,当有大量的宗教时,大家都能幸福地生活、和睦地相处。”伏尔泰的这一思想()

A.批判了当时英国的专制统治

B.强调平等以维护社会稳定

C.体现了要求分权制衡的主张

D.要求摆脱权威统治的束缚

解析:选D。根据“当有大量的宗教时,大家都能幸福地生活”可知,伏尔泰希望通过增加宗教的数量来打破只有一种宗教时的权威状态,进而摆脱权威统治的束缚,故选D项。

11.(2020·杭州质检)启蒙运动起源于西方社会对思想自由的新要求,认为人类凭借理性就能完美地了解整个世界。下列主张或者作品无法体现“理性”精神的有() A.《十日谈》B.社会契约和分权制衡

C.《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D.人身自由和思想自由

解析:选A。《十日谈》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主要体现人性、人文主义精神,与材料问题相符,故选A项;社会契约和分权制衡是启蒙思想,体现理性,与问题不符,排除B项;《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牛顿阐述经典力学的著作,体现了理性精神,与问题不符,排除C项;人身自由和思想自由体现不受约束和权威限制的理性,与问题不符,排除D项。

12.(2020·绵阳二诊)下表为启蒙运动时期欧洲文化水平进步情况表

A.启蒙思想推动法国基础教育发展

B.文化教育进步有助于启蒙运动发展

C.欧洲贵族推动法国启蒙思想传播

D.出版业是欧洲文化水平进步的动力

解析:选B。从表格可以看出,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中叶,有阅读能力的人的比例和法国妇女的识字率都有极大的提升,年均出版新书和普通人的藏书量大量增加,由此可知这一时期文化教育有了极大的发展,结合史实可知,这说明文化教育的进步有利于启蒙运动的发展,故选B项。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墨子》《论语》与《韩非子》道德与功利等内容比较

材料二古代西方智者的启蒙

家相比,儒家思想为什么会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12分)

(2)根据材料二,提炼出西方人文精神的要素。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古代儒家思想与西方人文思想的不同点。(13分)

解析:(1)第一小问主张,根据材料一分别概括得出。第二小问原因,其一,根据第一小问中墨家的主张,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背景,说明墨家的“兼爱”“非攻”主张难以推行;其二,根据第一小问中法家的主张,说明法家的严刑峻法容易激化社会矛盾;其三,就儒家本身而言,是偏于道德的中庸政治;其四,结合所学,可以得出儒家思想经西汉董仲舒改造后,更加符合了君主专制的需要,特别是经汉武帝认可后,儒家思想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统治地位。(2)第一小问要素,根据材料二“守法即正义”“依智慧……分工,

贤人治国”等信息归纳回答;第二小问不同点,通过材料一与材料二的比较,从价值取向方面的不同分析回答。

答案:(1)主张:墨家——俭朴,反对奢靡,谴责战争;法家——利己,张扬私欲,以法治国。

原因:墨家强调“兼爱”“非攻”,爱无差等,在等级森严的阶级社会中难以推行。法家偏重功利,严刑峻法容易激化矛盾。儒家,既讲德治,也讲功利,又吸收法家思想,是偏于道德的中庸政治;经西汉董仲舒改造后更加符合君主专制的需要,并经汉武帝认可通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

(2)要素:理性、智慧、求善、守法、人生而平等。

不同点:价值取向不同。儒家——以集体为本位,追求道德完善,主张德治;西方——关注个人的利益和权利,追求理性,主张法治。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在著名的《什么是启蒙》中,康德把它简要形容为可以自由地运用自己的智力。“我听到人们在所有方面都大声地喧嚣:不要争论。官员说:不要争论,执行!税务征收人说:不要争论,缴钱。牧师说:不要争论,信仰。”同他们针锋相对,康德回应说:“要勇于认识!要有勇气运用自己的智力。”

——《西方文明史:延续不断的遗产》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近现代史相关知识,围绕“要有勇气运用自己的智力”,自行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加以阐述。(12分)(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答案:论题:运用自己的智力推动了欧洲思想解放。

阐述: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天主教会控制人们思想的背景中,欧洲思想家充分利用自己的智力,推动了欧洲的思想解放。文艺复兴倡导人文主义抨击教会的虚伪,肯定人的价值,宗教改革使人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启蒙运动高举理性主义旗帜,追求自由平等,使人文主义达到了新的高度,这些思想都构成西方近代文化的基本内涵。但也看到,过度使用自身的智力,也会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文艺复兴过度推崇人文主义,带来私欲膨胀等一系列负面影响。总之,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合理运用自己的智力,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综合检测题

生物试卷3 姓名:班级: 一、单选题 1. 某水池有浮游动物和藻类两个种群,其种群密度随时间变化的 趋势如图。若向水池中投放大量专食浮游动物的某种鱼(丙),一 段时间后,该水池甲、乙、丙三个种群中仅剩一个种群。下列关于 该水池中上述三个种群关系及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和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 B. 甲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 C. 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 D. 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 2. 图为生活在一个生物群落中的两个种群(a,b)的数量变化,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a种群与b种群为捕食关系,a种群依赖于b种群 B. a种群与b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程度由强到弱 C. a为“S”型增长,其增长受本身密度的制约 D. b为“J”型增长,始终受到a种群的制约 3. 下列属于种间竞争实例的是( ) A. 蚂蚁取食蚜虫分泌的蜜露 B. 以叶为食的菜粉蝶幼虫与蜜蜂在同一株油菜上采食 C. 细菌与其体内的噬菌体均利用培养基中的氨基酸 D. 某培养瓶中生活的两种绿藻,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数量减少 4. 下列关于森林群落垂直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群落中的植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 B. 群落中的动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 C. 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层与植物的分层有关 D. 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不会影响草木层的水平结构 5. 图甲和乙为某种生物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如不考虑其它 因素,种群甲和种群乙未来数量的发展趋势是() A. 衰退和增长 B. 增长和衰退 C. 稳定和衰退 D. 稳定和增长 6. 研究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对于野生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有 重要意义,图是某海域野生鱼类在实施了休渔(休渔:为保 证海洋中的鱼类有充足的繁殖和生长时间,每年在规定的时 间内,禁止任何人在规定的海域内捉鱼)保护后的种群增长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为了获得最大捕捞量,捕捞后种群数量应该保持在b点附近范 围所代表的水平上 B. 该种群增长速率最快点是b点,环境阻力最大是在8年以后 C. 休渔能够很好的促进该种群数量的恢复,并使该种群数量能保 持持续增长的趋势 D. 适当的捕捞有利于该鱼类更新,有利于该种群的生存 7. 下列可以称为种群密度的是() A. 一定地区单位面积内的杂草数量 B. 一个池塘单位体积内的鲢鱼数量 C. 一片森林中单位面积内的乔木数量 D. 一条河流中单位体积内的虾数量

第一编专题四阶段综合检测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金融危机导致很多人失业,连华尔街许多金融精英都不得不重新就业,甚至降低身价,去从事他们原来________的职业。 ②真正的爱情,应该是心灵的相通,是真诚的________,是脱却世俗的升华,是信任理解的体现,是生生死死的相随相依。 ③资本具有逐利的本性,这固然不错,但________物欲怎样膨胀,作为一个企业,________不应该丧失起码的社会良知。 A.鄙视赋予纵然/也B.蔑视付与纵然/也 C.蔑视赋予无论/都D.鄙视付与无论/都 2.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最恰当的一组是() (1)电视剧《潜伏》中余则成这个________细致的知识分子,内心波澜起伏却又要清醒镇定,周旋于周围的敌人中。 (2)小说、戏剧、影视,当今各种文艺门类似乎都特别青睐孔子,这充分________了传统文化价值的回归和人们对历史的尊重与信仰。 (3)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如一枚硕大的朱红色篆字中国印,沉静地矗立在黄浦江畔,________出中国元素、中国气派、中国特色。 A.谨严昭示凸显B.谨慎昭示凸现 C.谨严展示凸现D.谨慎展示凸显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每年三月,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都聚集北京,共商

________。 ②连学好母语都需要花大力气,下苦功夫,________学习外语呢? ③这种偷梁换柱的行为对国人的诚信造成了负面影响,国人也因此觉得________受损。 A.国是况且荣誉B.国事何况名誉 C.国是何况名誉D.国事况且荣誉 4.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对严复提出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有学者________为:“信”是忠于原作,“达”是忠于读者,“雅”是对于文学语言的忠诚。 ②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干部队伍________化建设已经有了制度保障。 ③“天生我材必有用”,这不是诗人________,而是在怀才不遇的情况下,仍希望终有一日能大展宏图。 A.解释年青妄自尊大 B.解读年青夜郎自大 C.解释年轻妄自尊大 D.解读年轻夜郎自大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4月21日,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因病去世,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刘鹏率领全局工作人员向萨翁________。 ②终于退居二线,摆脱了繁忙的事务,可没过几天________日子,他又闲不住了。

第四单元《比》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第四单元《比》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1. 填一填。 (1)小丽练习打字,5分钟打了250个字,字数与时间的比是( ),比值是( ),这个比值表示的是( )。 (2)买5个足球花了120元,总价钱与球的个数的比是( ),比值是( ),这个比值表示的是( )。 (3)37 =( )∶( ) (4)把一批零件按2∶3分给甲、乙两个工人加工,甲加工这批零件的 ( ),乙加工这批零件的( )。 (5)20克糖完全溶解在180克水中,糖与糖水的质量比是( )。 (6)甲、乙两数的和是30,甲数与乙数的比是1∶5,甲数是( )。 2. 判一判。 (1)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以2,比值不变。( ) (2)化简12∶6的比值是2∶1。( ) (3)某次足球比赛,甲、乙两队的得分比是4∶2,这个比可以化简成2∶1。( ) (4) 除法运算可以写成比的形式。( ) 3. 一个圆的半径是另一个圆的半径的23 ,这两个圆的半径比是( ),周长比是( ),面积比是( )。 4. 一种农药,在使用时要将它用水稀释,规定农药与水的体积比在1∶200~1∶300。 (1)现有150毫升的农药,至少要加多少升水?

(2)在10升的水里,最多可以加多少毫升农药? (3)在10毫升的农药,可以加多少毫升的水? 5. 一个长方形的长与宽的比是5∶4,周长是162 cm,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 6. 明珠花苑小学语文教师的人数占教师总人数的2 7 ,数学教师的人数 占教师总人数的3 10 ,艺术教师的人数占教师总人数的 1 5 ,语文教师、 数学教师与艺术教师的人数比是多少?如果学校艺术教师有28人,那么语文教师和数学教师各有多少人? 7. 甲、乙两车从东、西两站同时相对开出,2小时后甲车到达两站的中点,此时甲、乙两车所行驶的路程之比为5∶3,乙车离东站还有140千米。东、西两站相距多少千米?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二次月考)质量检测题及答案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二次月考)质量检测题及答案班级:姓名:分数:考试时间:90分钟 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 得分 一、我会读拼音,写词语。(20分) cháng chǐduō shǎo huǒ shān hé tián dà rén shuǐ guǒlì zhèng xià ba 二、比一比,再组词。(10分) 耳(________)好(________)同(________)禾(________)用(________)学(________)问(________)和(________) 三、读一读,连一连。(10分) 雄伟的天山 宽宽的天安门 美丽的公路 洁白的新疆 四、想一想,选词填空。(10分) ①高兴②得意 Ⅰ他看到了美丽的景色,十分________。 Ⅱ他觉得自己取得的成绩谁也比不上,有些________。

五、照样子,按要求写句子。(15分) 例:元元到了学校,已经上课了。 _____________已经_____________。 例:狗熊连忙去问老虎。 2. _____________连忙_____________。 例:要是能赶上绿灯,就能及时通过路口了。 3.要是 _____________ ,就 _____________ 。 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20分) 快乐的小青蛙 夏天到了,一只小青蛙到处去玩。一不小心掉到了一口枯井里,他不急不慌,在井里唱起了歌。 一头大象听见井里发出的歌声,觉得很奇怪,就走过去朝井里问:“谁在里头唱歌?” “是我,小青蛙!”小青蛙赶紧说,“大象伯伯,快救我出去吧!” 大象问:“你掉进井里,怎么还有心思唱歌呀?” 小青蛙说:“我唱歌是因为我相信,朋友们听到我的歌声,一定会来救我的。要是遇到一点困难就哭鼻子,多没出息呀!” “你真是个又聪明又勇敢的小家伙!”大象说着,就伸下长鼻子,把小青蛙救上来了。 1.这篇短文一共有(_______)段话。 2.请你填上适当的量词。 一()青蛙一()井一()大象 3.选一选,填序号。 ①小青蛙掉进井里以后,它(_________)。 A.大声哭 B.唱起歌 ②大象用(_________)把小青蛙就上来了。

(寒假总动员)2020年高二英语寒假作业 专题04 综合测试(四)(测)(含解析)

(寒假总动员)2020年高二英语寒假作业专题04 综合测试(四) (测)(含解析) 时间:60分钟满分:100 得分: I.单项选择(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 21. The incident caused a hot discussion on the Internet, but the local government had no immediate _______ on it. A. adjustment B. commitment C. comment D. document 22.With their market share shrinking, analysts ______ that their profits have fallen by around 15%. A.accomplish B.reckon C.promote D.urge 23. While I_________that he is an excellent leader,I don’t think he can do a good job in this company because he is too careless. A. reflect B. recommend C. acknowledge D. urge

24. To create a harmonious society, we need to show greater ______ towards each other. A.response B.conflict C.expectation D.tolerance 25. Lily was talking to our teacher about examination, when suddenly Tom _______. A. cut off B. cut out C. cut up D. cut in 26.Wearing a(n)expression in the class, he was scolded by the teacher. A.abstract B.absent C.conscious D.sensitive

原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综合检测题 (新版)新人教版

第四单元检测题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D )(2分) A.公爵.(jué) 保佑.(yòu) 调.剂(diào) 颤.抖(chàn) B.阴霾.(mái) 徘徊.(huí) 踌.躇(chóu) 惺忪.(sōnɡ) C.签署.(shǔ) 伫.立(zhù) 斟.酒(zhēn) 甘霖.(línɡ) D.塞.进(sāi) 钧.裁(jūn) 竹匾.(biǎn) 皱.纹(zhòu)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 A.仁慈恻隐通霄达旦遍稽群籍奋不顾身 B.囫囵吞枣万恶不赦小心翼翼倾家荡产 C.蹑手蹑脚幌然大悟怡然自得手舞足蹈 D.越俎代疱变幻莫测漫山遍野有例可援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D )(2分) A.一些陷入发展困境的国家病急乱投医,对西式民主顶礼膜拜 ....,却深陷泥潭不能自拔,成为西式民主的牺牲品。 B.在兰考县仪封乡东老君营村,75岁的老支书赵振文讲起村里的用电史,总会情不自 ...禁.地念起自编的顺口溜。 C.今年,市安监局随机抽调专家通过暗访、现场拍照取证的方式,使施工单位或企业 猝不及防 ....,许多安全隐患暴露无遗。 D.1万年前,古雷半岛还是鳞次栉比 ....的山脉,在强烈的地质运动作用下,巍峨的山体竟然沉入沧海,最终成了台湾海峡的一部分。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C )(2分) A.千百年来的先贤哲人们给我们留下了灿烂辉煌的许多精神财富。 B.据介绍,这次公车改革将涉及近5000多辆中央国家机关本级公车。 C.亚航QZ8501客机失事,再次引发了人们对马航MH370失联航班的追忆。 D.一些家长没有意识到“手机综合症”是一种病,而是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防止孩子不玩手机。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D )(2分) A.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 B.我不知道成语“世外桃源”出自哪部著作? C.母亲总要背诵唐人“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的诗句。 D.我每次读《阿长与〈山海经〉》的时候,都会被阿长那淳朴的爱所感动。 6.调整下面句子的语序,使之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3分) ①在观众心目中,这类戏剧如同出土文物一般,很难引起共鸣。 ②许多上演的历史剧,还依然是古人的面孔和旧时代的精神。 ③而许多新编的现代戏剧,没有写出新的时代精神,多是罗列事实,用一些离奇古怪的故事来耗费观众的时间,自然受到观众的抵制。 ④当前戏剧之所以难以走出低谷,其原因不仅仅只在形式,最主要的原因是戏剧精神与时代精神的错位。

高一物理上册第一学期10月月质量检测考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平时我们问“现在什么时间?”里的“时间”是指时刻而不是指时间间隔 B.“坐地日行八万里”是以地球为参考系 C.研究短跑运动员的起跑姿势时,由于运动员是静止的,所以可以将运动员看做质点D.对直线运动的某个过程,路程一定等于位移的大小 2.小刚同学看新闻时发现:自从我国采取调控房价政策以来,曾经有一段时间,全国部分城市的房价上涨出现减缓趋势。小刚同学将房价的“上涨”类比成运动中的“加速”,将房价的“下降”类比成运动中的“减速”,据此类比方法,你觉得“房价上涨出现减缓趋势”可以类比成运动中的() A.速度增大,加速度减小 B.速度增大,加速度增大 C.速度减小,加速度减小 D.速度减小,加速度增大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放在桌面上受到向上的弹力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的形变产生的 B.相对运动的物体间一定有滑动摩擦力存在 C.相互压紧的粗糙物体之间总有摩擦力存在 D.线能织成布,靠的是纱线之间的静摩擦力作用 4.鱼在水中沿直线水平向左减速游动过程中,水对鱼的作用力方向合理的是() A.B. C.D. 5.如图所示,此时表演者静止在弯曲倾斜的竹竿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表演者对竹竿的弹力是由竹竿形变产生的 B.表演者对竹竿的力竖直向下 C.表演者对竹竿的摩擦力一定为零 D.表演者对竹竿的力大于竹竿对表演者的力 6.水下潜水器某次海试活动中,完成任务后从海底竖直上浮,从上浮速度为v时开始计

时,此后匀减速上浮,经过时间t 上浮到海面,速度恰好为零,则蛟龙号在()00t t t <时刻距离海平面的深度为( ) A .2 vt B .0012t vt t ??- ??? C .20 2t t v D .()2 02v t t t - 7.一辆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从开始运动到驶过第一个100m 距离时,速度增加了10m/s ,汽车驶过第二个100m 时,速度的增加量是 A .4.1m/s B .8.2m/s C .10m/s D .20m/s 8.如图是A 、B 两个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线,则 A .在运动过程中,A 质点总比 B 质点慢 B .当1t t =时,两质点的位移相同 C .当1t t =时,两质点的速度相等 D .当1t t =时,A 质点的加速度大于B 质点的加速度 9.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加速度减小时速度一定减小 B .加速度为零时,速度也为零 C .加速度很小时,速度可以很大 D .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就越大 10.手机导航越来越多成为人们出行的必备工具,绍兴多风景名胜,某游客游完兰亭后驾车去东湖,他打开手机导航,搜索了驾车线路,线路显示走常规路线距离19.8km ,需用时27分钟,选择走距离较短则有17.4km ,需用时30分钟,如果走高速优先则有22.3km ,需用时29分钟,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走常规路线的19.8km 指的是位移 B .走“距离较短”说明路程最小 C .选择走“距离较短”,则瞬时速率一定最小

专题4 专题综合检测

政治选修2专题4综合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新经济政策满足了劳动者的利益要求,极大地调动了劳动者特别是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快速发展。这说明实施新经济政策的经济意义有()A。巩固了工农联盟 B.恢复了国民经济 C.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道路 D。保证了国内战争的胜利 解析:本题考查实施新经济政策的经济意义。A项是其政治意义。C、D两项不符合题意。只有B项符合题干要求. 答案:B 2。斯大林关于经济规律和国家制定经济计划的关系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经济规律是可以创造的 B.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中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C。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 D.正是由于存在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的规律,才使得国家计划机关有可能去正确地计划社会生产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斯大林关于经济规律和国家制定经济计划的关系的认识。A项表述错误。B、C两项没有体现二者的关系。D项符合题意. 答案:D 3。在斯大林看来,国民经济的计划化,固然可能造成某些企业、某些部门的生产赢利减少,甚至没有,但从整个社会来看,从长期来看,国家获得的生产赢利更多。高级赢利的产生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对此看法最恰当的是() A.其观点是正确的 B。其观点是错误的 C.在一定条件下正确,但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变,也更重视市场对资源配置的调节作用 D。表明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区别 解析:对斯大林观点的认识应采取辩证的态度,既不能一概肯定,也不能一概否定,只有C 项是最恰当的。

答案:C 4。斯大林在1929年12月的一次讲话中说:“我们所以采取新经济政策,就是因为它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当它不再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时候,我们就把它抛开。”斯大林“抛开”新经济政策的做法是() A。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确定和实施农业集体化的方针 C.颁布1936年宪法 D.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总方针 解析:苏俄最初实行新经济政策,从根本上说是为了恢复国民经济,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但当苏俄(联)的经济逐渐恢复的时候,苏联确定和实施农业集体化,为加速实现工业化创造条件。 答案:B 5。“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毛泽东这段话表明我国当时() A。以俄为师 B.以苏为鉴 C.与苏联结盟D。与苏联矛盾激化 解析:毛泽东的这段话是在苏联暴露出一些问题后在《论十大关系》中讲的,表明我国当时“以苏为鉴”。 答案:B 6.斯大林逝世后,苏联党内和国内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长期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遇到严峻的挑战.我党认识到“苏联模式”的局限性,在对待苏联经验的态度问题上,开始由“以俄为师”转为“以苏为鉴”,这种转变的目的是() A。抛弃苏联经验,走自己的路 B.更好地借鉴苏联的成功经验,避免“苏联模式”中的问题,少走弯路 C.指导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解析:A项“抛弃苏联经验,走自己的路”是不正确的,因为苏联模式还有借鉴意义;C项也是错误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认识,应排除D 项。故选B项。 答案:B

第四单元综合检测题

初二化学第四单兀综合检测题( A 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 12 N 14 016 S32 K 39 Cu 64 I 127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入下表。每小 题3 1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和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是 C. SiO 2 D. Fe 3O1 氧化镁MgO 三氧化硫SO B. 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D. 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又能表示氢原子的是 C. 2H 2 D. H 5 ?《物质构成的奥秘》告诉我们:元素的种类、化学性质分别与下列粒子数密 切相关它是 A. 质子数、中子数 B. 质子数、最外层电子数 C. 中子数、最外层电子数 D. 最外层电子数、质子数 6.“乐百氏”矿泉水标签上印有水质成分如下 (mg 儿):硒:0.013 ;锶:0.0596 ; 锌:0.00162 ;钠:18.4 ;钙:4.69。这里的硒、锶、锌、钠、钙是指 A. 元素 B. 原子 C. 单质 D. 分子 7 .以下对 Q 、CO 、SO 、MnO 四种物质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都含有氧分子 B. 都含有2个氧原子 C. 都含有氧元素 D. 都是氧化物 8. 市售的某种含氟(F )牙膏中有一种化学药物的化学式为 Na 2FPO 3,已知F 为一1价,则P 元素的化合价为 A. CaO B. Al 2O 3 2.下列化学式中,书写错误的是 A.氧化钙 OCa B. C. 三氯化铁FeCl 3 D. 3?关于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C. 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 4?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氢元素 A. 2H B. 2H +

最新必修第四章综合检测题

必修第四章综合检测 题

必修Ⅰ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单元检测 2013.1 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温度距平是指该年平均气温与多年平均气温的差距。读图1,回答1~3题

1.下列各时段中,全球气温均高于平均值的是() A.1880~1900年 B.1900~1940年 C.1940~1980年 D.1980~2000年 2.下列有关图示气温变化的主要人为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植被破坏,导致沙尘天气增多,大气逆辐射增强 B.冰箱、空调使用时释放的氟氯烃化合物造成“臭氧空洞”,使紫外线增加C.毁林,以及矿物能源的大量燃烧,使大气中CO2量增多 D.近现代地壳运动频繁,火山喷发导致大气中的热量剧增 3.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 A.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B.山地永久积雪的下界上升 C.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增加 D.高纬地区降水少更加干旱 4.河流较少的平原地区,村落的形态多呈() A.点状 B.团聚型 C.条带状 D.放射式 5.在我国的自然灾害中,最为常见且危害范围较广的是() A.干旱与地震 B.台风与滑坡 C.洪涝与干旱 D.泥石流与寒潮

读“我国某地降水(实线)与蒸发(虚线)的季节变化曲线”(图2)。完成 6~7题。6.该地为我国的() A.东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长江中、下游地区 D.南部沿海地区 7.乙时期内,在我国可能出现的灾害性天气是() ①华北地区——暴雨②北方地区——寒潮 ③东南沿海地区——台风④黄河中、下游地区——干旱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8.我国冬半年主要的气象灾害是() A.台风 B.寒潮 C.洪涝 D.地震 9.我国北方多煤,而南方有色金属丰富,体现了自然资源的 A.整体性 B.多用性 C.社会性 D.地域性 10.下列物质和能源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A.煤炭、铁矿 B.核电、沙漠 C.化肥、森林 D.机械、太阳能11.我国的古村落遗址大多坐落在河谷阶地上,主要考虑到了() A.土壤及气候的影响 B.水源及地形的影响

4 专题综合检测(三)

专题综合检测(三) (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9·张家界一中月考)林则徐至广东禁烟时称茶叶、大黄是“制夷之大权”,认为“彼万不敢以侵凌他国之术,窥视中华”。魏源则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这表明() A.林则徐是“睁眼看世界第一人” B.“天朝上国”观念有所改变 C.英国受制于中英贸易 D.华夷观念被打破 解析:选B。林则徐至广东禁烟时仍认为“彼万不敢以侵凌他国之术,窥视中华”,但魏源在1842年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后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反映出中国人认识到了西方的长处,以中国为中心的“天朝上国”观念有所改变,故B项正确。 2.魏源在19世纪50年代写道:“西方人讲礼貌、正直、有知识,根本不应该称之为‘夷’。”19世纪四五十年代的许多著作把西方人称为“夷”,但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这些著作再版时都改作“洋”了。该变化反映了() A.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 B.中国人由仇视西方到崇拜西方 C.由中国中心到西方中心的变化 D.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和解 解析:选A。材料中魏源对西方人的评价,以及对西方人称呼由“夷”到“洋”的变化,反映了中国人对西方人态度的转变,这源于对西方了解的不断增多和深入。 3.李鸿章凭淮军实力日渐强盛。一次,他在游孔林时说道:“孔子不会打洋枪,今不足贵也。”李鸿章这样评价孔子,其背景最可能是() A.“师夷长技”思想萌发B.“中体西用”思潮兴起 C.“托古改制”思想产生D.“尊孔复古”思潮泛滥 解析:选B。“师夷长技”思想萌发是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抵抗派,李鸿章属于地主阶级洋务派,故A项错误;据材料“孔子不会打洋枪,今不足贵也”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属于地主阶级洋务派的思想,即“中体西用”思潮兴起,故B项正确;“托古改制”思想属于资产阶级维新派思想,故C项错误;“尊孔复古”思潮是袁世凯提出的,故D项错误。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综合检测题》(附答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综合能力测试 一.填空题(共14小题) 1.下列句子中省略号起什么作用?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 ①表明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②表示省略递增的次数。③表示语意的跳跃。④表示说 话结巴,欲言又止。 (1)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2)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 (3)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我不在,你在家做些什么呢? (4)我嘛……缝缝补补…… 2.拼音写词。 xiōng yǒng péng pài jiàn qǐxīhuǒ zāo gāo dǎo méi zhòu méi kùn nán 3.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在题后的括号里。 小说为了凸显渔夫的妻子桑娜这一人物形象,正面描写了她的语言、神态、动作和心理活动,请阅读下列句子,把对应的句子序号填在括号内。 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 A”你知道吗?”桑娜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 B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 C 她猛地推开门。 D 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 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报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E 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

F”他现在在哪儿?上帝啊,保佑他,救救他,开开恩吧!”她自言自语着。 G 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4.补充词语。 指画不思索不清 5.判断下列句子运用什么描写方法? A动作描写;B心理描写;C外貌描写;D环境描写;E语言描写;F神态描写。 (1)在一节车厢里,坐着一位头发灰白的战时后备役老兵,坐在他身旁的是个身体虚弱的老妇人。 (2)”一,二,三”,这个神志不清的老妇人又重复数着。 (3)一个老头狠狠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 6.表示”看”词语有很多,如文中的”瞪、盯、望”,想一想,还有哪些词也表示”看”的,把它们填入括号中将成语补充完整。 坐井天言观色左右面面相 管中豹异思迁高远一无余 7.选择下列句子中省略号的用法。(填序号) A.表示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 B.表示省略递增的次数; C.表示语意的跳跃; D.表示说话结结巴巴,欲言又止。 (1)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 (2)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 (3)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 (4)我嘛……缝缝补补…… 8.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 (1)这个句子是对的描写,从侧面表现了桑娜的品质。 (2)我也能写一写我的卧室的环境,表现出家庭的温馨: 9.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第四章 综合能力过关检测

1 综合能力过关检测 (时间:90分钟 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面式子从左边到右边的变形是因式分解的是 ( ) A 、2)1(22--=--x x x x B 、22))((b a b a b a -=-+ C 、)2)(2(42-+=-x x x D 、)11(1x x x -=- 2、在多项式22222222,,,y x y x y x y x +----+中,能分解因式的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3、把多项式x x x +-232因式分解的结果正确的是 ( ) A 、)2(2x x x - B 、)2(2-x x C 、)1)(1(-+x x x D 、2)1(-x x 4、若21,1==y x ,则2244y xy x ++的值是 ( )A 、2 B 、4 C 、23 D 、2 1 5、下列多项式能分解因式的是( ) A 、22y x + B 、22y x -- C 、222y xy x -+- D 、22y xy x +- 6、下列多项式中,能用公式法分解因式的是( ) A 、xy x -2 B 、xy x +2 C 、22y x + D 、22y x - 7、把1222---y y x 分解因式结果正确的是( ) A 、)1)(1(--++y x y x B 、)1)(1(---+y x y x C 、)1)(1(++-+y x y x D 、)1)(1(+++-y x y x 8、分解因式1)1(2)1(2+---x x 的结果是( ) A 、)2)(1(--x x B 、2x C 、2)1(+x D 、2)2(-x 9、已知1=-b a ,则b b a 222--的值为 ( ) A 、4 B 、3 C 、1 D 、0 10、把多项式22b a bc ac -+-分解因式的结果是 ( ) A 、))((c b a b a ++- B 、))((c b a b a -+- C 、))((c b a b a --+ D 、))((c b a b a +-+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1、分解因式:=-a a 22 12、分解因式:=-+-x x x 232 13、因式分解:=+b a ab 223 14、+-x x 42 =-x ( 2) 15、分解因式:=+-223882xy y x x 116、把49 122-b a 分解因式为 17、分解因式:2 34m m -= 18、利用1个a a ?的正方形,1个b b ?的正方形和2个b a ?的矩形可拼成一个正方形(如图所示),从而得到因式分解的公式 。 a

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 专题5专题综合检测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满分50分) 1.破译生物基因组DNA的遗传信息进行基因操作时,首先要提取细胞核DNA。下列不.适宜作为提取DNA的实验材料的是() A.鸡血细胞B.蛙的红细胞 C.人的成熟红细胞D.菜花 解析:选C。DNA主要分布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而人的成熟红细胞中无细胞核,故无DNA,因而不能用人的成熟红细胞作为提取DNA的实验材料。 2.在下列图示中,可以正确反映DNA溶解度与NaCl溶液浓度之间关系的是() 解析:选C。在NaCl溶液的浓度为0.14 mol/L时,DNA的溶解度最小,而蛋白质的溶解度较大;NaCl 溶液的浓度高于或低于0.14 mol/L时,随着其浓度的升高或降低,DNA的溶解度都会逐渐增大。 3.蛋白酶能将蛋白质水解而使染色质中的DNA分离出来,下列药品可达到上述同一目的的是() A.蒸馏水B.NaCl溶液 C.NaOH溶液D.盐酸 答案:B 4.在“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有两次DNA沉淀析出: ①DNA在NaCl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4 mol/L溶解度最低;②DNA在冷却的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中能够沉淀析出。该实验依据的原理是() A.两次都是①B.两次都是② C.第一次是①,第二次是②D.第一次是②,第二次是① 解析:选C。DNA在0.14 mol/L的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最低,而高于或低于这一浓度,DNA在NaCl 溶液中的溶解度都会增大;DNA不溶于酒精溶液,但是,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则溶于酒精,这样DNA 就可以沉淀析出。 5.在研究DNA的基因样本前,采集来的血样需要蛋白水解酶处理,然后用有机溶剂除去蛋白质。用蛋白水解酶处理血样的目的是() A.除去血浆中的蛋白质 B.除去染色体上的蛋白质 C.除去血细胞表面的蛋白质 D.除去血细胞中的所有的蛋白质,使DNA释放,便于进一步提纯 解析:选D。蛋白水解酶简称蛋白酶,能够催化多肽或蛋白质水解,所以这种酶可以分解血细

四年级下语文试题 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

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卷 一、字词检测。(26分) 1.给下面加点的多音字注音,并用另外一个读音组词。(4分) 屏息()看守() 2.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3分) A.优虑供养忠心 B.待候成绩职责 C.挖掘腔调鱼钩 D.付近毒手饭馆 3.词语理解与运用。(9分) (1)“顾”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看;②拜访;③注意,照管。请指出“顾”在下列词语中的意思。 左顾右盼( ) 奋不顾身( ) 三顾茅庐( ) (2)“窥侗”指:表示向上看叫 ;表示向下看,叫。 4.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6分) 无( )无( ) 耀武( )( ) 从( )不( ) ( )( )如也( )丝( )苟 ( )人( )目 5.你知道下列三字俗语分别说的是哪一类人吗?连一连。(4分) ①铁公鸡 a比喻外表强大凶狠而实际空虚无力的人。 ②变色龙 b.随声附和的人 ③纸老虎 C.一毛不拔的人。 ④应声虫 d.比喻在政治上善于变化和伪装的人。 二,句子综合训练。(18分) 1.按要求写句子,(6分) (1)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改为肯定句) (2)狗又敏捷地跑上来、把它的饭吃完,扬长而去。(仿写拟人句) (3)白公鹅挺着脖子。(扩句) 2.判断下列句子中引号的作用,将序号填在括号里。(4分) ①表引用②表特定称谓③表特殊含义④表强调 (1)我抱着这雪白的“大鸟”回家,放在院子里。( ) (2)看到河中自由自在游来游去的白鹅,我不由得想起“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这句诗。( ) 3.句子理解。(8分) (1)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作者用“”来比喻鹅的步调,不仅形象地写出了更显出了。(4分) (2)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能让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儿成绩;就是聋人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

2021版七年级数学下学期6月质量检测试题(全国通用版)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得分: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已知方程()()026281||2=++--+m n y n x m 是二元一次方程,则m+n 的值( ) A.1 B. 2 C.-3 D.3 2、已知代数式2x a-1y 3与-3x -b y 2a+b 同类项,则a 、b 值分别为( ) A ???-==12b a B ???==12b a C ???-=-=12b a D ???=-=1 2b a 3、为了改善住房条件,小亮的父母考察了某小区的A B 、两套楼房,A 套楼房在第3层楼,B 套楼房在第5层楼,B 套楼房的面积比A 套楼房的面积大24平方米,两套楼房的房价相同,第3层楼和第5层楼的房价分别是平均价的1.1倍和0.9倍.为了计算两套楼房的面积,小亮设A 套楼房的面积为x 平方米,B 套楼房的面积为y 平方米,根据以上信息列出了下列方程组.其中正确的是( ) A .???=-=241.19.0x y y x B . 1.10.924x y x y =??-=? C .0.9 1.124x y x y =??-=? D . 1.10.924x y y x =??-=? 4、已知x ,y 满足方程组45x m y m +=??-=? ,则无论m 取何值,x ,y 恒有关系式是( ) A .x+y=1 B .x+y=-1 C .x+y=9 D .x+y=-9 5、如果│x+y -1│和2(2x+y -3)2互为相反数,那么x ,y 的值为( ) A .1122...2211x x x x B C D y y y y ==-==-????????==-=-=-? ??? 6、已知代数式2x bx c ++,当x =1时,它的值是2;当x =-1时,它的值是8,则b、c的值是( ) A 、b=3 c=-4 B 、b=-3 c=4 C 、b=2 c=-5 D 、b=-2 c=5 7、若m<1,则下列各式中错误的是 ( ) A 、-m>-1 B 、m -1<0 C 、m+1>0 D 、2m<2 8、关于x 的方程4x-2m+1=5x-8的解是负数,m 的取值范围是( )

第4章综合检测

第四章综合检测(四)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下列物质中,不含有硅酸盐的是( ) A .水玻璃 B .硅芯片 C .黏土 D .普通水泥 2.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工业上利用反应3Cl 2+2NH 3===N 2+6HCl 检查氯气管道是否漏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若管道漏气遇氨就会产生白烟 B .该反应利用了Cl 2的强氧化性 C .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D .生成1 mol N 2有6 mol 电子转移 3.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对应的实验(部分仪器已省略),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4.下列符合化学实验“绿色化”的有( ) ①在萃取操作的演示实验中,将CCl 4萃取溴水改为CCl 4萃取碘水 ②在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中,将铜片改为可调节高度的铜丝 ③将实验室中的废酸液和废碱液中和后再排放 A .①② B.①③ C .②③ D .①②③ 5.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K +、Cl -、CO 32-、Ca 2+ B .H +、Fe 2+、NO 3-、Na + C .NH 4+、SO 42-、K +、OH - D .Na +、NH 4+、Cl -、NO 3- 6.在a L Al 2(SO 4)3和(NH 4)2SO 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b mol BaCl 2,恰好使溶液中的SO 42- 完全沉淀;如加入足量强碱并加热可得到c mol NH 3,则原溶液中的Al 3+ 浓度为( ) A. 2b -c 2a B.2b -c a C.2b -c 3a D.2b -c 6a 7.制造太阳能电池需要高纯度的硅,工业上制高纯度硅常用以下反应来实现:(1)Si(粗)+3HCl =====300 ℃SiHCl 3+H 2,(2)SiHCl 3+H 2=====950 ℃ Si +3HCl 。对上述两个反应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两个反应都是置换反应 B .两个反应中的H 2均为还原剂 C .两个反应的条件不同 D .两个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8.某金属单质跟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假定只产生单一的还原产物。当参加反应的金属单质与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时,还原的产物是( ) A .NO 2 B .NO C .N 2O D .N 2 9.用漂白粉溶液浸泡过的有色布条,如晾晒在空气中,过一段时间,其漂白效果更好的原因是( ) A .漂白粉被氧化了 B .漂白粉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充分反应生成了次氯酸

《专题一综合检测题》word版

高三政治专题一综合检测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为规范护理员收费行为,福建省物价局规定:自2013年8月21日起。医院护理员陪护费应“明码标价”这里的标价( ) ①是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 ②是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③只是观念上的货币,不是现实的货币 ④需要现实的货币,而不是观念上的货币 A.①③B.②④ C.①② D.③④ 2.“绿色、健康、环保”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主题。在服装市场,面料健康环保、生产过程无污染、产品废弃以后能够回收利用的绿色服装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成为热销的商品。绿色商品之所以热销,是因为( ) A.其使用价值能够适应消费者的需求 B.其凝结了较多的体力和脑力劳动 C.其具有较高的价值 D.其交换的范围越来越广 3.假设某国2012年每件X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15元。2013年,该国生产X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5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3年该国每件X商品的价格是A.10元 B. 7.5元 C.22.5元D.15元 4 日期1月29日5月1日7月15日 1美元兑 6.2851元 6.2082元 6.1663元 人民币 ③人民币汇率升高④人民币贬值,美元升值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5.某商品的价格和需求的关系发生了由Q1到Q2的变化(见下图)。下列选项,可以用右图表示的是( ) A.由于汽油价格的上涨,汽车的销售量下降 B.由于担心房价反弹,近阶段买房的人有所增加 C.由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手机的价格越来越低 D.由于机票价格下调,选择乘飞机出行的人越来越多 6.请阅读下面对话。小明:我想买个智能手机。爸爸:你已经有手机了,为什么还要买?小明:现在商店卖的许多智能手机都有看电影、玩游戏等功能,我那款非智能手机只能接电话、发短信,老掉牙了。这一对话体现了( ) A.生产决定消费 B.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C.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D.物价的变动影响人们的购买力 7.关于收入(Y)和消费(C),存在如图所示的关系(C0B线)。不考虑其他因素,由该图可推断出(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