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近代中国现代化问题的讨论

关于近代中国现代化问题的讨论
关于近代中国现代化问题的讨论

(一)“近代化”与“现代化”进入历史新时期以来,随着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方针的确立,近代史学界开始关注近代中国历史上的现代化问题。这是很自然的,学术上也是需要的。人们开始谈论近代中国的现代化,许多人用的词汇却是“近代化”。术语不统一,至今还在困扰着人们。从历史上考察,近代化这个词汇来自于日本。英文的Modemization,日本人用日文汉字译出就是“近代化”。英文的Modemization和日文的“近代化”,用汉语表达就是“现代化”。因此“近代化”是一个日文词汇,译成中文应为“现代化”。许多学者在讨论近代中国的现代化问题时,直接借用了日文的“近代化”一词。他们的基本理由是,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就是现代化的过程,1840年的鸦片战争便开始了中国人对现代化的探索,因此中国近代史上发生的现代化过程便可以称之为近代化过程,用“近代化”这个词汇比较妥帖和符合实际。这里所说的中国近代史,指的是1840—1919年间的历史,这是一种旧的分期法。今天学术界多数已经接受了1840~1949年间的历史是中国近代史。无论是按照旧的分期法,还是按照新的分期法,用“近代化”这个词来说明近代中国的现代化过程,都可能不大能说清楚问题。因为,英文的Modernization和日文的“近代化”,所表达的是一直延续至今的时间概念,兼有中文的近代和现代之意。今天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同意直接采用“现代化”来说明近代中国的现代化过程,这个过程到今天还在继续之中。如果中国学者把“近代化”新创为一个概念,那么,“近代化”与“现代化”如何区分,将是一个很困难的问题。因此,把“近代化”和“现代化”这两个术语统一起来,称为“现代化”,来说明中国的现代化历程,就更科学了,也更方便了。如果以1949年为界,1949年前称为中国近代史,1949年后称为中国现代史,把中国近代史时期的早期现代化过程称作“近代化”,把中国现代史时期的现代化过程称作“现代化”,也未尝不可。本文统一使用“现代化”这个概念。

(二)“现代化”的研究框架的形成“现代化”,一般是指欧洲工业革命以来世界经济急剧变革、工业化程度不断提升的过程。对这个过程进行学术研究早就开始了。“欧风美雨”、“西学东渐”,指的就是中国的现代化过程。“现代化”(或者“近代化”)这个词,20世纪20年代就出现在汉语里了。30年代,中国思想界还就“中国现代化”问题为题展开过讨论,那时已经较为全面地论及中国现代化的内外部条件、中国现代化应该走什么道路、现代化与政治统一的关系、现代化的资金与人才问题、现代化中的“工化”与“农化”的关系、现代化中的文化建设等等①。但是在学术上建立“现代化”的研究框架,从现代化的研究视角来研究现代化过程,则是20世纪60年代才起步的。 --------------------- ①参见章开沅、罗福惠主编:《比较中的审视: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78~79页。[!--empirenews.page--] 我国学术界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现代化理论的形成过程做出过认真研究。从社会思潮的角度看,现代化理论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全球性工业化高潮阶段形成的关于社会变迁的新理论架构。战后西方出现的这一社会思潮,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美国社会思潮。二次大战后,欧洲衰败了,18~19世纪形成的殖民体系土崩瓦解。只有美国充分享受了战争的胜利果实,社会经济迅速发展,达到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和政治发展的顶峰。美国学者纷纷著述,大吹20世纪是“美国的世纪”,现代世界体系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社会体系。现代化不仅是“西方化”,首先是“美国化”。这些观点反映了美国在战后已处于世界的中心地位,带有强烈的帝国主义意识形态色彩。在这种氛围下形成的现代化理论思潮,是乐观的社会进化论思潮的产物,是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思潮的产物,是战后“美国第一”的自大狂思潮的产物。美国学者认为:“现代化概念主要是一个美国式的概念。”①这是现代化理论产生的基本的社会背景。现代化理论产生的另一个国际背景是,战后东西方尖锐对峙,社会主义世界体系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之间形成了长期“冷战”的局面。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广大地区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这些国家朝什么方向发展,是走向社会主义还是走向资本主义,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战后整个世界都在重建,各个地区、各个国家经济发展道路,是带有强烈反共意识形态的西方社会科学界最为关注的问题。美国学术界投入了大量

研究力量,美国政府从“全球战略”的需要出发,积极推动“发展”和“现代化”这样的课题研究,推动研究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战略和策略的研究。 ------------------------- ①亨廷顿:《社会变迁理论的演变:现代化、发展与政治》,收入布莱克编:《比较现代化论文集》(AC0mparativeModemization),转引自罗荣渠著:《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9~30页。美国经济学家首先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进行研究。这缘于美国为了争取第三世界一些国家,提出对落后国家进行经济援助的计划。为了把这些国家纳入以美国为首的世界体系,自然必须加强对接受美援国家发展道路和模式的研究。有关现代化的研究正是从这里起步的。可见现代化问题的研究是直接为美国的全球战略服务的。曾任肯尼迪政府国家安全事务副特别助理的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史教授罗斯托(w.w.Rostow),在1960年出版了《经济成长的阶段》一书,声称其经济成长理论“这个思想体系要作为一种观察近代史的方法,要向马克思主义挑战而且要代替马克思主义”①。他在书中否定马克思主义关于历史发展规律的学说,按照社会发展的经济规模,把所有社会分为五个阶段:“传统社会”、“为起飞创造前提条件”、“起飞”、“向成熟推进”、“高额大众消费”,用以代替马克思主义关于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历史序列。他把牛顿以前的整个世界都称为“传统社会”,这个传统社会包括中国的各个朝代、中东和地中海的文明,以及中古欧洲世界②。他以美国作为现代化的国际样板,认为一国经济“起飞”以后,就会进入经济持续增长阶段,美国将会“在世界许多地区帮助维护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主权完整和独立自主”③。可见,这些研究结论是伴随着“冷战”思维的。这样,以经济增长理论为核心的发展经济学这门新的学科逐渐形成起来。与此相应,政治学家、社会学家、历史学家从各个不同的学科领域对现代化过程展开研究。美国政治学者注意对第三世界国家政治发展展开研究。196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国际研究中心收集了亚洲、中东、非洲、拉美地区大约60个国家的现代化统计指数,对这些国家的政治民主程度进行排队,作为测量这些国家政治现代化的一种方法。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历史教授布莱克出版《现代化的动力》一书,以西方早期工业化国家作为现代化模式,把现代化进程分为几个阶段:现代化的挑战,现代化领导阶层权力的巩固,经济与社会的转变,社会的整合。这派学者研究现代化,是以社会结构和政治现代化为重点,而不是以经济发展为重点。 [!--empirenews.page--]----------------- ①罗斯托:《经济成长的阶段一一非共产党宣言》,国际关系研究所编译室译,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122页。②同上书。第1O~11页。③罗斯托:《从第七层楼上展望世界》,国际关系学院“五七”翻译组译,商务印书馆1973年版,第84页。对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模式和发展道路的研究,60年代主要集中在日本、土耳其、印度等少数国家。在美国和日本都掀起过“日本现代化”讨论热。这种讨论热也有它的政治倾向。应该说,讨论日本现代化问题,有它的历史[1][2][3][4][5]下一页原因和理由,同时也是美国对亚洲政策的需要,它是需要以日本作为现代化模式,影响新兴的独立国家向非社会主义的方向发展。由于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美国左翼激进主义思潮抬头,抗议美帝国主义的对外政策和社会政策的群众行动激烈起来,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现代化思潮受到挑战和批判。各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和进步学者指摘美国兴起的现代化理论是美帝国主义的意识形态,是为美国对外扩张政策服务的舆论工具。从学术上说,“传统和现代性”这对对立的概念,是含糊不清的。拉丁美洲国家的学者在批判现代化理论时流行一种“依附论”。他们认为,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落后与低度开发,并不是由于它们的前资本主义结构,而是由于它们在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处于依附地位,是受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剥削的。由于现代化理论建立在经济增长的无限发展的乐观估计上,也受到西方学者的批判,认为经济增长伴随着许多新的问题,不仅是无限的,而且为人类的发展增加了新的困境。经过70年代的批判后,现代化理论在80年代有了一些变化。首先是反共意识形态得到批判。其次,批判者认识到不仅要批判,而且需要对现代化理论本身进行学术探讨。在西方,涉及现代化的学术流派还在发展。从社会学

衍生出来的现代化理论,认为要以“现代化”概念来研究近期社会变迁的过程。按照这种观点,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被认为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演进的过程,或者是西方工业文明向非西方世界的传播过程。这个研究领域被称为发展社会学。它着重研究现代社会的结构分化、都市化、工业化、世俗化。从经济学衍生出来各种经济发展理论,从政治学衍生出各政治学理论。依附性理论是作为现代化理论的对立面出现的,这时又发展出“依附性发展”、“边缘资本主义”等理论。在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和现代化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各国学者研究本国的具体历史情况,探讨世界不同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模式,这对于以欧美发达国家作为惟一标准的研究框架是一种突破。 60年代,中国学术界对现代化理论采取了批判和拒绝的态度。肋年代,中国的经济学界、政治学界、社会学界、历史学界广泛采用了现代化的概念,进行了各种相关学科的讨论,看法不尽一致。关于现代化的涵义,我们大致可以作如下的概括:现代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延伸开来,也可以说是从传统工业社会向高科技、电子化、数字化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这个转变的核心,是生产力(包括生产工具和掌握生产工具的人)在高新科技能力指导下的不断提升。从这个角度看,现代化在现代社会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empirenews.page--]从这个角度说,现代化实质上是工业化,是经济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以及不断提升工业化水平的过程。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核心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现工业现代化和科技现代化。二次大战后独立的新兴民族国家,也以现代化作为动力,致力于工业化目标,把它作为改变国家面貌和提高国际地位的战略措施。学术界广泛接受这种观点:用“工业化”来概指现代社会改变国家面貌的动力、特征和进程。工业化社会虽有各种模式,但有大致相同的特点:城市化、机械化、自动化与专业化,非生物能源的广泛应用,经济持续增长、职业和社会分层的复杂等等。也有另一种见解,把现代化作为自科学革命以来人类急剧变动的过程的总称,它不仅包括经济领域,也包括人类在政治发展、社会动员、心理适应和知识增长方面的急剧变化,它更重视社会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这派理论还特别提出“现代性”(modernity)和“传统”(tradition)两个概念,来对现代化过程进行对比分析。传统代表前工业社会的特征,现代性代表现代社会的特征。现代社会的特征包括如下方面:1、民主化,2、法制化,3、工业化,4、都市化,5、均富化,6、福利化,7、社会阶层流动化,8、宗教世俗化,9、教育普及化,10、知识科学化,11、信息传播化,12、人口控制化,等等①。广义地说,现代化指人类社会从工业革命以来所经历的急剧变革,导致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这种转变是一个世界历史过程。狭义地说,现代化不是一个自然地历史演变过程,它是落后国家通过有意识地学习西方发达国家,采用先进的经济技术手段迅速赶上先进工业国的发展过程②。 ---------------------- ①杨国枢:《现代化的心理适应》,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78年版,第24页。②本节叙述参考了罗荣渠著《现代化新论一一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第二章,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5~45页。还要指出,我们今天说的现代化,实际上分为资本主义现代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关于这个问题,国内外研究现代化的学者,还缺少专门、深入的学术研究与阐述。但是必须指出,这两种不同性质和追求的现代化是存在的。资本主义现代化,是在既存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或资本主义体系下,追求现代化发展的最大目标,并且认为,资本主义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现代化最大目标的实现,就可以避免社会主义革命的到来。社会主义现代化,是通过革命,取得国家政权或者国家的独立,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形成代表人民大众利益的强有力的领导集团,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所允许的范围内,大量吸收、借鉴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上发展起来的较为先进的生产力和科技能力,极大地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性,高速度地发展生产力,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大众日益增长的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需要,在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产值上赶上或超过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从发展趋势来说,社会主义现代化所创造的社会物质和精神财富,应当高于资本主义现代化所创造的社会物质和精神财富。社会主义现代化不以

所创造的社会物质和精神财富为满足,不以社会主义为社会发展的终极,它还要创造更高的社会物质和精神财富,把社会发展推向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一般来说,由于社会主义制度的较多的优越性,在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工业化,赢得现代化的时间,比资本主义制度下要快得多。鉴于此,我们今天不能简单地拒绝源自于西方的现代化理论,而要借鉴这种理论,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历史实际,结合我们自己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实际,研究我们自己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的成功与挫折、动力和阻力、经验与教训,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指导下总结出我们自己的现代化理论。在今天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在我们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条件下,在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大环境下,我们发展自己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便于我们利用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成熟经验和市场网络,也面临着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极大的挑战和困扰,如何保护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常开展,又避免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大范围冲击,无论在理论上或者实际工作上,都是对我们的严重考验。[!--empirenews.page--](三)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国近代史学界关于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的系统研究还刚刚开始,很不深入,很不全面,看法也不尽一致。有的认为,中国的现代化过程从19世纪60年代的洋务运动开始。有人认为,鸦片战争起,中国就开始了现代化的起步。说中国的现代化从鸦片战争起就开始了,这是难以说服人的。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或者开端,这同中国现代化的开始完全是两码事,不能等同。《南京条约》签订以后,打了几年仗的道光皇帝还是不知道英国是什么国家,位于何方,道路远近,照样歌舞升平。林则徐、魏源他们虽然增加了对英国和西方国家的一些了解,编著了介绍西方国家地理政情的著作《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对策,但一来这样的人实在太少,二来他们的著作和对策长期无人问津,不为上一页[1][2][3][4][5]下一页社会所重视。《海国图志》传到日本,日本士人大为欢迎,反复翻印,在本国的命运却差多了。说中国的现代化从“洋务运动”开始,虽勉强可以成说,也不是很准确的。有些人认为,近代中国的现代化(近代化)就是资本主义化。其实这是一种简单化的看法。1919年以前中国存在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趋向,1919年后,这种趋向不是在强化,而是在弱化。不同的观点认为,资本主义化的主角是资产阶级,近代中国前80年现代化(近代化)的主角是民族资产阶级,内涵是资本主义化;后30年,无产阶级居于主角,现代化(近代化)的内涵也随之而变成为社会主义开辟道路的新民主主义化①。这个说法 --------------------- ①参见苑书义:《中国近代化的历程述略》,《近代史研究》1990年第3期。较之上说有了分析。但是否准确,也不尽然。拿前80年来说,19世纪60年代兴起的“自强运动”(20世纪60年代的研究者把这个时期兴起的自强运动称为“洋务运动”),虽然从西方引进了一些军用和民用工业技术,发展了中国近代早期的机器工业,还引进了一些西方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但那是统治阶级代表人物发起的自救运动,主角是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在中央的有咸丰皇帝的弟弟奕訢,在地方的有督抚大臣曾国藩、李鸿章等),不是资产阶级,也不是为了发展中国的资本主义,而是为了维持行将崩溃的清王朝。拿后30年来说,无产阶级通过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运动,主要是反帝反封建斗争,是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政治斗争,在没有取得当权地位的情况下,当然没有条件实施工业化计划,因此从现代化角度,还不好说无产阶级是主角。虽然可以说斗争的目标是为社会主义开辟道路的新民主主义,但斗争手段主要是武装斗争,是革命战争。这种斗争是为现代化创造条件,它本身还不是现代化。那个时期的当权者国民党政府有可能成为现代化的主角,在发展国民经济方面做过一些工作,这无须否认,但他们的努力主要不在这方面,他们为了巩固地主资产阶级的统治,实行封建法西斯式的专政,把主要精力用在消灭异己上;而且自1931年9月18日起,日本占领了东北,继续进犯华北,自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起,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坚持了8年之久,国民党政府没有也不可能实行过真正的工业化计划,因而也谈不上现代化的主角。[!--empirenews.page--]关于中国近代史上的现代化,有几种意见值得重视。一种意见认为,

中国近代史上的现代化,是一种半殖民地半封建状况下的畸形的、屡遭挫折的,甚至可以说是失败的现代化,是在资本主义的外围、边缘,形象地说就是“乡村”的现代化。为了区别新中国建立前后不同的现代化,把前者叫做早期现代化,把后者称为现代化①。把1949年前近代中国的失败的现代化与1949年后新中国的现代化加以区别,是有眼光的,是符合历史事实的,是必要的;不做这种区别一概用现代化的框架加以研究,正是忽视了发展中的事物的本质区别。当然,早期现代化这个概念是否准确反映了历史的本来面貌,也还需要斟酌。至少它可使人与西欧的早期现代化产生联想,而这两者在现代化的起因、推动力和发展道路方面是完全不同的。可以说,近代中国的现代化是后发的、被动的、时断时续的、缺乏推动力的不成功的现代化。另一种意见认为,近代中国的现代化是被延误了的现代化。②中国现代化所以被延误,是被近代中国的特殊国情所决定的。论者认为,近代中国的变革至少贯穿了四条线索。这四条线索是:1、王朝自身衰败的过程,2、半边缘化③及半殖民地化过程,3、革命化过程,4、现代化过程。所以,对近代中国大变革发生作用的过程,不是按简单的“挑战(冲击)一一回应”模式或“传统一一现代”模式运动的,而是一个主客体相互作用、复杂的网络运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过程是与中国走向衰败、沦为半殖民地以及各种革命运动连绵不断的过程重叠在一起的。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不同于欧洲内源性现代化,中国通过革命化走向现代化的独特道路对中国现代化的形式和道路具有特殊影响。中国的半殖民地化(半边缘化)与革命化,实质上都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旧体制向新体制转变的特殊形式。就中国现代化的特定形式而言,在19世纪后半叶,它只是中国社会 --------------------- ①参见章开沅、罗福惠主编:《比较中的审视: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第29页。②罗荣渠著:《现代化新论》,第235页。③半边缘化,是依附论者所使用的语汇,这里是借用。按照依附论者的见解,在资本主义体系里,其核心是宗主国,半殖民地附属国是半边缘,殖民地是边缘。在这里,半边缘化与半殖民地化是同义语。大变动中的一个流向;20世纪初辛亥革命后,中国现代化才艰难地逐步上升为诸流向中一个带有主导性的趋势;20世纪50年代后,现代化才上升为大变革的主流,成为占支配地位的大趋势①。在这里,我们还要注意,观察19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前半叶中国的现代化过程,也不能简单化。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还要区别帝国主义所允许的现代化还是独立自主的现代化。在这个时期,我们说它是失败的现代化,或者延误的现代化,其实质是说,基本上它是帝国主义所允许的现代化。如果离开了这种理解,我们将很难认识这个时期现代化的真实含意。 --------------------- ①参见罗荣渠著《现代化新论》,第235~243页。以下简单分析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学术界一般认为,19世纪60年代的“洋务运动”是中国现代化的起点。从现代化理论看,中国是半边缘化或半殖民地国家,现代化是后发晚生型。后发晚生型现代化必定是政府主导,这样的政府是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政府,或者将逐步演变为资产阶级的政府。在“自强新政”兴起时,正值咸丰时期,中经同治、光绪两朝(19世纪60~90年代)。这个王朝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态下的封建王朝,丝毫没有资产阶级的气息,而且,这个政府未曾提倡、主导“自强新政”,提倡新政的是几个大臣。最高当局(慈禧太后)在洋务派和反对洋务派的顽固派之间居中驾驭,掌握官场动向。企业都掌握在官僚手里,对民间办企业不是像日本明治政府那样全力支持和倡导,而是加以限制、阻挠。那时采取的“官督商办”的企业形式,是有别于东西各国的形式,充分体现了“官”在企业中的辖制作用。民间企业在官僚和帝国主义压制下的成长道路,是极其艰难的。我们要注意研究,并且仔细辨认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民族资产阶级是怎样成长起来的,这种新的经济形式、新的阶级力量,将决定中国社会的面貌。经济史家汪敬虞研究了在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之后,中国资本主义现代企业以及中国资产阶级的产生。他认为,在资本主义入侵之前,中国封建社会已经发展起来具有相当便利和信誉的资金融通机构一一钱庄。外国洋行进入,钱庄适应资本主义的需要得以保存和发展。中国原有的封建经济结构从这里发生变动,开始走上半封建半殖民地化的过程。“适应外国资本主义入侵

的钱庄,在(19世纪)70年代以后的中国资本主义企业中,表现出很大的活力。许多钱庄老板就是洋行买办。他们先是附股于洋行的企业,接着又投资于自办的资本主义企业。”总的看来,对资本主义企业较早较多发生联系的是那些开始走上买办化道路的行业和集团。汪敬虞认为,“在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时期,大量存在着买办资本向民族资本的转化。”①买办或买办化商人对中国近代企业的投资起了重要的作用。“在中国资本主义发展进程中,买办阶级部分成员转化为民族资产阶级,成了中国近代阶级关系中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现象”②。买办、洋务派官僚和新式商人对近代企业的投资,大约在19世纪末大体上形成了近代民族资[!--empirenews.page--]上一页[1][2][3][4][5]下一页本主义和民族资产阶级。外国资本主义侵入,需要并且培养了中国的买办和买办阶级,一部分积累了大量资金的买办又投资近代企业,转化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和民族资产阶级。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和民族资产阶级既要依附于外国资本主义,又有矛盾;既要依附于官僚和官僚资产阶级,也有矛盾。实质上,在强大的外国资本压力下,中国民族资本的产生不过是资本帝国主义所允许的现代化而已。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和民族资产阶级就这样具有先天软弱的性格。这种软弱性格又决定了近代中国改良和革命事业的基本品质。 ------------------- ①汪敬虞:《试论中国资产阶级的产生》,《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29~230页。②严中平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1840~1894》下册,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538页。中国民族资本家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的呼声,在1898年的戊戌维新中,微弱地反映出来。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通过光绪皇帝的变法诏旨得到表现。形式上,政府的这个最高当政者意在变法,可惜好景不长,只有103天,就被实际掌权者慈禧太后打了下去,连皇帝也被关押起来。政治上帝党太软弱,反映了经济上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太软弱这个历史事实。现代化进程第一次正式被政府所主导,是在1901年开启的“新政”中。这次距离戊戌维新不过两年,但这两年却令人有晃如隔世之感。原来经过八国联军的沉重打击,在帝国主义列强的联合干预下,慈禧太后一伙勉强保住了政权,深刻地感受到了变法的压力,财政压力也使政府有切肤之痛,于是宣布实行新政。慈禧太后批判康有为说,我不是不想实行变法,是不能让“康逆”一党实行变法。这样戊戌维新时期的变法法令大部分得到恢复,而且有了发展。1903年在政府内设置商部(此后改为农工商部),总管农、工、路、矿诸政,随后公布一系列提倡、奖励工商实业的条例、法令,诸如:《商律》、《公司律》、《破产律》、《公司注册试办章程》、《商标注册试办章程》、《大清矿务章程》、《奖励华商公司章程》、《著作权律》等,推动了工商实业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这个时期,军事、教育方面的新政步伐也很大,政治改革虽很艰难,也在启动。这个时期的清政府颇有一番推动现代化的样子。表面上看,这种推动看似主动,实际上是在帝国主义允许下的,这是被迫的主动,不是摆脱了帝国主义约束的独立自主的主动。清政府对现代化的这种推动如果提前到19世纪60年代,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有可能与日本明治维新比美;这种推动如果提前到1898年的戊戌维新,清政府的被动局面也可能稍加改善。但是事实不是如此。由于中国近代通过革命化走向现代化的独特道路的影响,革命派对于这个接受《辛丑条约》的苛刻条件,变成“洋人的朝廷”的清政府,已经没有耐心等待下去了。辛亥革命的爆发结束了由清政府主导的难产的、失败的现代化。辛亥革命后成立的以孙中山为大总统的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是第一个代表中国资产阶级利益,有计划地推动中国现代化事业的政府。南京临时政府虽只存在了三个月,但它发布了一系列发展工商实业的政策法令。带有宪法性质的《临时约法》规定国民有结社、言论、出版自由,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为工商实业的发展提供了根本的法律保障,一些工商实业界的代表性人物还担任了政府部长之类职务。孙中山说过:“以前为清政府所制,欲开发则不能,今共和告成,措施自由,产业勃兴,盖可预卜。”

①1912年,在上海组成的“中华民国工业建设会”也很兴奋,提出:“建设我新社会,以竞胜争存,而所谓产业革命者,今此其时矣。”②中华民国的成立,给工业化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中国工业化获得了较为迅速的发展。一直到衰世凯上台以后,工商企业的发展还呈上升趋势。当然,1915年为抗议日本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国内抵制日货;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强减少对华资本和商品输入,大大改善了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环境,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这是自清末以来中国现代化发展最好的时期。[!--empirenews.page--]---------------------- ①孙中山:《在南京同盟会会员饯别会的演说》,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等编:《孙中山全集》第二卷,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22页。②《1912年工业建设挥发起趣旨》,原载《民声日报》1912年2月28日,引自汪敬虞主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2辑下册,第862页。但是好景不长。随后北洋军阀统治,军阀争战,不仅破坏了经济发展的客观环境,而且战争需要筹措、消耗军费,使发展经济的资金来源受阻。军阀之间无休止的混战,极大地破坏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大大延缓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国民党政权巩固以后,在30年代曾经着手发展国民经济。据统计,1936年,中国工矿业固定资产为13。76亿元,其中民营资产11.7亿元,国有资产仅为2亿元。直到1937年,南京政府还没有一个由国家投资来完成的、对国计民生有重大作用的大型建设项目①。相比之下,中国微弱的经济却由外国资本控制着。1936年,在整个产业资本总量中,华资资本只占21。6%,外国资本却占78.4%②。这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状况下中国现代化的可悲写照。随着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很快全国转入战时体制,东南沿海一带企业纷纷内迁西南各地,要想保住原有的经济基础也不可能了。我们看到,从1840年到1949年,中国的现代化是屡遭挫折的、扭曲的、失败的、屡次失去发展机遇的。现代工业只是星星点点地分布在若干城市。工业产值只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百分之几,中国仍然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中国真正走上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并且改变中国传统农业大国的地位,是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中国真正提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更是在20世纪80年代。历史已经证明了,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其实是在1949

《比较中的审视:年以后才真正开启的。 -------------------- ①参见章开沅、罗福惠主编:

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第770页。②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与国内市场》,第138页. (四)关于中国近代史主题的讨论讨论近代中国的现代化问题,难免要涉及中国近代史的主题问题。事实上一些学者已经明确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这是我们难以回避的。所谓中国近代史主题,与我们在前面论述过的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大体是同一个意思。我们在前面已经说到中国近代史,是以反帝反封建为基本线索的,是以追求国家独立、人民解放为基本任务的。现在我们结合现代化理论,进一步讨论这个问题。有的学者提出现代化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主题①。有的学者认为用现代化史观考察鸦片战争以来的历史进程,不仅包纳了百年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而且涵盖了像戊戌变法这样的改革运动和其他众多的社会变迁,这就比革命史观广泛得多,也较接近历史的真实②。显然,这位作者是希望,在考察近代中国历史时,用现代化史观取代革命史观。这里所谓革命史观,不知道是否用以代替唯物史观?我们是历史唯物主义者,考察中国历史,考察中国近代史,还是应该用唯物史观作指导。唯物史观告诉我们,考察历史,不仅要注意它的表象,更要注意它的实质;不仅要掌握尽可能全面的材料,努力做到恢复、反映历史的本来面貌,也要注意追求历史过程的本质。考察阶级社会的历史,还要注意运用阶级分析的观点和方法。 [!--empirenews.page--]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究竟怎么样看待中国近代史的主题呢? ------------------------ ①陈勤、李刚、齐佩芳著:《中国现代化史纲》上册,广西人民出版社108年版,第6页。②李喜所:《戊戌变法百年再审视》,《历史教上一页[1][2][3][4][5]下一页学》1998年第7期。胡绳说过:“近代中国并不是近代化的中国,不是一个商品经济发达,教育发达,工业化、民主化的国家。在近代中国面前摆着两个问题:即一、如何摆脱帝国主义的统治和压迫,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二、如何使中国近代化。这两个问题是密切相关的。因为落后,所以挨打;因为不断挨打,所以更落后。这是一个恶性的循环。”“以首先解决近

代化为突破口,来解除这种恶性循环,行不行呢?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一切工业救国、教育救国,以合法的途径实现民主化、近代化的主张都不能成功。致力振兴于工业、振兴教育的好心人,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并不能达到中国近代化的目的,不能使中国独立富强。不动摇原有的政治和社会秩序而谋求实现民主化的努力更是毫无作用。这些善良的愿望之所以不能实现,就是因为有帝国主义及其在中国的代理人的严重的阻力。”①刘大年说过:“中国近代110年的历史基本问题是两个。一是民族不独立,要求在外国侵略压迫下解放出来;二是社会生产落后,要求工业化、近代化。两个问题内容不一样,又息息相关,不能分离。”

②“民族独立与近代化,是两件事,不能互相代替。民族独立不能代替近代化,近代化也不能代替民族独立。它们紧密地连接在一起,不是各自孤立的。没有民族独立,不能实现近代化;没有近代化,政治、经济、文化永远落后,不能实现真正的民族独立。中国人民百折不回追求民族独立,最终目的仍在追求国家的近代化。”③以上这两位刚刚故去的中国近代史学界著名学者关于民族独立和现代化关系的话,把中国近代史的主题概括得很精彩,不仅坚持了中国近代史学界已往讨论取得的积极成果。而且敏锐地吸取了关于现代化讨论中取得的积极成果。这也是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作指导考察中国近代史所取得的最新成果。---------------------- ①胡绳:《关于近代中国与世界的几个问题》,《胡绳全书》第三卷(上),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77页。②刘大年:《当前近代史研究的几个理论问题》,《刘大年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5页。③刘大年:《当前近代史研究的几个理论问题》,《刘大年集》,第7页。试想,如果把现代化作为中国近代史的惟一主题,我们能够看到中国近代历史的全貌吗?我们常说,近代中国的仁人志士追求的最大目标是中国的独立和富强。所谓独立,当然是指民族和国家的独立,所谓富强,就是中国的现代化嘛。把看待近代中国历史的不同观点区分为现代化史观和革命史观,而且将这二者对立起来,显然并不是一个正确的思考方向。首先,所谓现代化史观、革命史观,并不是对历史认识的正确概括。从来没有人认为中国近代史就是革命史,或者仅仅用所谓革命史观就能概括整个中国近代史。“文革”前或“文革”时期,讲中国近代史有片面性,把中国近代史仅仅讲成了政治史或者革命史,但这并不表明中国近代史就等于中国近代政治史或中国近代革命史,人们观察中国近代史,并不仅仅是所谓革命史观。其次,按照前述的现代化理论,所谓现代化,是以工业化为基础的,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长期过程。现代化的启动,不是凭空的,是要有一定社会历史前提的。欧美原生型现代化的启动,不是在中世纪黑暗社会的基础上,而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初步形成、资产阶级革命已经形成资产阶级统治的前提下。欧洲的工业革命不发生在资产阶级革命以前,而是发生在资产阶级革命以后,就是最有说服力的例子。像中国这样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取得民族独立前,中国社会至多只能出现帝国主义允许的,或者封建统治能够容纳的某种程度的“现代化”,不可能出现中国人独立自主的现代化,更不可能出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了。 [!--empirenews.page--]考察整个中国近代史,首先要看到争取民族独立的时代急迫性,同时也要注意到现代化过程在近代中国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在考察视角上既不能只注意到民族独立这一面,忽视现代化过程,也不能只看到现代化过程而忽视民族独立这一面。这两者在历史实际发展过程中不能相互取代,在研究过程中也不能相互取代。胡绳曾指出:“在中国近代史上讲对外开放.就要区别在殖民地半殖民地身份上的对外开放和独立自主的对外开放。同样,讲现代化,也不能不区别帝国主义所允许范围内的现代化和独立自主的现代化。要说清楚这两种倾向的区别和其他种种有关现代化问题,在我看来都不可能离开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①只有首先取得了民族独立,才为现代化的展开和实现奠定基础,提供前提。这就是我们对中国近代史发展主题的准确把握。--------------------- ①《(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再版序言》,《胡绳全书》第六卷(上),再版序言,第10页。

中国近代史简答题及论述题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中国近代史简答题及论述题-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简答题 1、简述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及其意义? (1)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邀评论员文章,在全国开始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一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思想束缚,自始至终得到邓小平等的全力支持。 (2)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是继延安整风之后又一场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成为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为党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纠正长期以来的“左”倾错误,实现历史性的转折作了思想理论准备。 2、十三大上提出的“三步走”的战略的部署、思路和政策是什么? (1)部署: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2)实现“三步走”的战略的具体思想和政策●“台阶式”发展的思想,要求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争取每隔几年使国民经济上一个新台阶。●阐明了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辛勤努力先富起来,逐步达到共同富裕的政策。 3、邓小平在1980年发表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讲话的主要思路是什么? (1)政治体制改革的具体内容:解决官僚主义、权力过分集中、党政不分、事实上存在的领导职务终身制等问题,肃清封建主义残余影响和资产阶级思想影响,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2)政治体制改革遵循的性质和指导原则: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必须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指导,遵循统一领导、循序渐进的原则,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推进。 (3)政治体制改革的底线:必须坚持从本国国情出发,总结本国的实践经验,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绝不应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绝不能搞资产阶级自由化。 根据邓小平提出的上述基本思路,其主要内容写入了十三大报告。

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及其关系

●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及其关系。 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这两对主要矛盾及其斗争贯穿整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终,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变化起着决定性作用。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历史任务:1、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2、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这两个任务是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的。 ①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制度,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 ②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 ●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及其教训。 原因:○1社会制度的腐败(根本原因) ○2是经济制度的落后 正是因为社会制度的腐败才使得经济技术落后的状况长期得不到改变。 教训:○1在近代中国必须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 ○2落后就要挨打,大力发展经济和科学技术是国家强盛的关键 中国人民必须把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斗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阶级斗争统一起来,才能完成近代中国革命的任务。 ●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及教训。 不敢否定封建主义 原因:○1维新派自身的局限性惧怕人民 (表现)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2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 ③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微弱④民族资产的社会基础狭窄。 教训:暴露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同时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走上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要想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富强,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 ●三民主义的内容及其局限性。 内容:民族主义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一是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朝政府改变它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二是建立中华民族“独立的国家” 民权主义即“创立民国”,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这就是孙中山所说的政治革命。 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也就是孙中山所说的社会革命。孙中山主张核定低价,其现有之低价仍属原主;革命后的增价,则归国家,为国民共享。国家还可按原定地价收买地主的土地。 局限性:○1没有从正面鲜明地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没有明确地把汉族军阀、官僚、地主作为革命对象。(民族主义)

新中国工业化的巨大成就及其基本经验

新中国工业化的巨大成就及其基本经验(中国改革报 11月23日)新中国对于工业化发展道路的探索,是人类历史上的全新探索,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全面、科学地看待新中国60年经济发展的伟大成就,需要用历史的眼光看待新中国的工业化发展,从工业化的积累、形成阶段与发展阶段的结合来看待发展路径,将新中国发展过程中的两个“三十年”结合起来,全面地认识我国改革开放后的创新与发展。新中国工业化道路取得的划时代成就工业化是中华民族摆脱贫穷落后面貌的必经之路。从历史上看,现代化一般都是发端于工业化,以工业化作为其主要的推动力。早在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毛泽东就深刻指出:“中国民族和人民要彻底解放,必须实现国家工业化。”工业化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前提。立足于中国广大的自有资源与市场基础,迅速地发展工业化,建立一个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才能保证国家发展战略的实现,巩固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新中国60年的工业化发展道路,取得了划时代的巨大成就。工业化使我国经济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经济规模空前增长。从历史的视角看,新中国60年的经济增长,超过了中国以往的任何一个历史时期。有学者根据国家统计局、世界银行和安格斯·麦迪森提供的数据及历史资料进行推算后指出,新中国建国以前的500年间(公元1500年至194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增长不到1%,甚至是负增长,大大低于世界平均增长速度,更低于世界发达国家的增长速度,导致在世界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下降到4.4%。而建国后的60年,我国国

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11.5%,远远高于世界平均3%的水平,使我国经济总量重新跃居世界第3位。这一成绩的取得,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加快工业化进程是分不开的。据统计,建国初期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工业仅占12.6%,农业手工业占80%多,而经过60年的发展,我国2007年工业占GDP比重已达到43%。工业的迅速发展,对我国改变生产力落后面貌起到了重要作用。工业化使我国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新中国成立之始,我国工业基础薄弱,原材料工业和能源工业、交通设备制造业、机械制造业、电子工业、石油化学工业等技术密集型行业,在当时的中国几乎都是空白。经过60年的发展,我国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目前我国工业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的已有210种(如粗钢、煤、水泥等),主要产品产量位次不断前移,仅机电产品出口居世界第一位的就有近40种,出口值中工业制成品的比重上升到2014年度细分行业报告汇集制造行业报告互联网行业报告农林牧渔行业报告95%。我国还自主开发了大型船用曲轴、大型钢铁企业成套设备、高性能数控机床、程控交换机、大型计算机、载人航天、J10飞机等高新技术产品,提升了我国工业产品的竞争力。工业化进程使我国实现了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工业国的转变。建国60年的历史,是我国从主要的农业国向工业农业国转变的历史。我国的农村人口从建国初期占有人口的90%以上,下降到现在的55%。从劳动力就业情况看,建国初期,工业劳动力仅占6.7%,农业劳动力占93.7%,而目前7.6亿劳动力人口中则有4亿多在城镇,包括乡村的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

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近代中国社会复杂的阶级结构,导致了复杂的阶级矛盾。有些矛盾是对抗性的;有些矛盾是非对抗性的;有些矛盾又两者兼而有之(如近代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在这些矛盾中,只有两类矛盾居于主要地位,是中国进步与落后、革命与反革命的焦点,从总体上决定着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构成了近现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是: ?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其中前一种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但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主要有这样两种情况:其一,说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 盾是最主要的矛盾,这是从整个中国近现代史的角度高度概括的结果,不同的历史时期,最尖锐的矛盾冲突往往并不一定表现在这个矛盾领域。如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如几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其二,说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矛盾,但也有具体区别,国家不同,矛盾程度往往并不一样。尤其是抗日战争时期,最主要的矛盾是我国与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而非与所有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而其他帝国主义国家虽同我们仍然有矛盾,但我们还要一定程度上争取他们的援助。 进而,近现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是: 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 关系:前一任务为后一任务准备前提和条件; 后一任务是前一任务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这两大任务也就构成中国近现代史的主题。 ?中国人民的反抗为什么会失败? ?1,社会制度的腐败 ?2,经济技术的落后 在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中,中华民族的觉醒大体上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第一阶段:“睁眼看世界”与“师夷长技以制夷” (1),开始突破传统的华夷观念 2),明确提出了“师夷长技”的主张。 ?第二阶段:产生了早期的维新思想 ?19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对西方了解的加深,冯桂芬、王韬、薛福成、马 建忠、郑观应等人开始从洋务运动中分化出来,不仅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而且也要求吸纳西方的政治、经济学说。他们具有比较强烈的反对外国侵略、希望中国独立富强的爱国思想,具有一定程度反对封建专制的民主思想。 ?第三阶段:民族意识的普遍觉醒 甲午战争以后,中国人才开始有了较为普遍的民族意识的觉醒。 ?康有为提出了“保国、保种、保教”。 ?严复:第一次提出了“救亡”的口号,并翻译《天演论》,从理论上阐明中华民族的民 族危机。 ?孙中山:创立了以拯救民族危亡、建立新国家为己任的革命团体——兴中会,第一 个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 ?

中国近代化历程在曲折中进行的原因探索

中国近代化历程在曲折中进行的原因探索 观看我中华历史,发现我们的中国近代史的发展是在曲折中进行的,经过查看历史名家的论作,查看相关的资料,究其原因,感觉主要的也就下面几点。 中国的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之前几乎没有和世界进行技术、文化、贸易的沟通,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使中国政府签订了卖权辱国的条约从此中国进入了半殖民半封建社会,而此时的封建统治者者还没有认识的改革和近代化已经势在必行了,依然以天朝帝国自居,没有清政府的最高层支持的变革是不会成功的,当时的封建势力很顽固,只是取得了一点点的成就,甲午战争把这一切都毁灭了,留的只是后人的反思,和很多的爱国志士的苦思,没有很好的办法,后来又经历很多战争签订了很多的条约,直到《辛丑条约》之后才想着改革,此时已经晚了,1840年到1900年的这段时间里面,清政府外忧内患,耗尽了帝国的元气,此时的所谓的改革只是帝国灭亡之前的垂死挣扎,虽然有很多的改革是好的也引进来了很多的先进技术,但是此时的清政府手中也没有多少的权利了,主要的大权在地方的“省长”手里。中央政府已经奄奄一息了。 辛亥革命算是压死帝国的最后一根稻草吧。而从此以后进入中华民国时代,开始袁世凯活着的时间,地方的大员还听从他的调遣安排吧,此时外国的势力在中国很强大而袁世凯也没有能力驱除外国势力,但是袁世凯为中国的近代化的进程做出了巨大贡献这是不能的埋没的时间,可是后来由于孙中山领导的起义也好叛乱也好,使袁世凯的政治地位的受到了威胁,所以改革和近代化的进程被迫减缓,袁世凯死了,而孙中山没有实力统治中国所以袁世凯死了,后来一直都是袁世凯的收下大将在统治中国,不是他们腐败不改革,只是没有改革的政治条件,他们整天都是在争权夺势勾心斗角,一不小心就会被弄死,还哪有心情改革,有的贵居总统但是没有军权,说话也没有分量,所以说改革推进中国的近代化的进程也是白搭的。后来孙中山建立了中国国民党和黄埔军校,他没有统一中国,蒋介石统一了中国,这个统一也只是形式上的,因地方势力还依然厉害,给袁世凯的时间差不多,后来抗战和内战,蒋介石更没有时间推进中国的近代化的进程。 后来毛泽东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开始的几年忙于清理国民党的残余部队统一中国,还在朝鲜和美国干了一仗,这些弄的都是正事,没有推进近代化的发展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后来的事情有点不堪入目了,以前封建帝国建立之后都要杀很多的功臣,人民国也不例外,国家主席被活活的饿死,知识分子被带上反革命的帽子,老师成了臭老九,近代化进程往后倒退了很多,这是很多人不得不承认的,后来的改革开放久了。中国也大大的推进了中国的近代化的进程,如果改革开放发生在1840年左右的时间,不是1978年,我只能说中国现在绝对是世界上一流的强国。然而历史没有假设。 所以我个人认为中国的近代化的进程主要的是中国政府过于软弱照成的,1840年时间的清政府是有能力的进行中国近代化的历程的,但是他没,以后的政府都是力不从心。共和国虽有能力,但是的确改革开放晚了 还有的方面比较重要的是文化方面。文化我了解的不多,我看书上有说儒家文化一直认为发明

中国工业化进程

中国工业化进程 ?19世纪60-90年代,封建地主阶级洋务派掀起“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了中国第一批近代工业,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开辟了中国近代化的道路。 ?1898年,戊戌变法引进西方先进技术,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清末状元张謇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并身体力行,创办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一个发展机会,进入了“黄金时代” ?一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使民族工业再度受挫。 ?抗战胜利后,由于国民党发动内战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民族工业也没能得到很好的恢复。 ?1、总体比较落后 ?2、以轻工业为主,几乎没有重工业。 ?3、地区发展不平衡,主要集中在沿江沿海大城市。 ?4、发展短暂且艰难曲折。 ?1、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国家,自古以来,重农业而轻工商。 ?2、长年战争的严重破坏。 ?3、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 国民党统治区的经济已经濒于崩溃。 ?2、新中国建立以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是由于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我国仍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 ?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国民经济,实现工业化。 ?基本任务: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 ?1、工业:鞍钢、沈阳机械、长春一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东北工业基地形成等。 2、交通运输:武汉长江大桥、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的修建。 2、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并举 3、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

发展的陷阱第三世界工业化进程曲折性的再探讨

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第三世界的工业化、现代化的发展问题,再一次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东亚地区发展中国家引人注目的高速发展嘎然而止,东亚奇迹转入危机。人们为危机所震撼,危机促使人们思考。从发展经济学角度看,东亚的金融、经济危机所提出的问题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能否最终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进而跨入发达国家行列。东南亚的危机促使人们重新探讨,当代世界经济体系中第三世界国家工业化发展的规律问题。 一、发展的“钟形曲线” 战后第三世界的工业化走过了一条曲折的道路,既有辉煌的成绩,也有痛苦的失败。根据战后第三世界工业化发展的实绩,大致可将其分为三个阶段: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为工业化的起步阶段,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为高速发展阶段,70年代后期以来为停滞——衰退阶段。这三个阶段的发展留下了一条“增长——衰退”的钟型曲线。这条钟型曲线集中反映了战后第三世界工业化发展的基本状况,是我们研究与认识第三世界工业化发展规律时必须首先承认和尊重的基本前提。 第三世界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率在1956—1960年为4.9%,1961—1965年为5.1%,1966—1970年为5.6%,1971—1975年间为6.6%,1976—1980年为4.5%,1980—1990年为2.6%,1990—1994年竟为0.11%。第三世界国家在60年代和70年代前半期经历了高速发展的15年,这是奇迹般的15年。

但是从70年代后期开始,特别是进入80年代以后陷入了停滞和衰退。80年代对于一些第三世界国家,特别是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是“失去的十年”,对98个第三世界国家的统计表明:80年代中有10个发展中国家平均GDP出现了负增长,占总数的10.2%。90年代对于广大第三世界国家更加严峻。在被统计的102个第三世界国家中有35个在1990至1994年间平均GDP出现了负增长,占总数的34.3%。(WorldBank,1996)最近,巴西全国经济开发银行公布的研究报告《80年代的巴西经济》(1999)中指出:从1990年至1999年的10年间巴西的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为1.7%,比“失去的十年”的80年代的年增长率2.9%又进一步下降了。90年代对于许多第三世界国家来说将意味着又一个“失去的十年”。 从“奇迹的15年”到“失去的20年”,一条钟型曲线,赫然展现了第三世界国家工业化发展的曲折与艰难,它也向人们提出了一个需要深入思考和认真回答的问题——为什么第三世界的工业化走过的是一条先增长,后衰退的道路?其中的规律性是什么? 二、第三世界工业化发展条件的转化 第三世界工业化的发展与经济全球化有着密切的关系,第三世界工业化的发展受到了经济全球化及世界经济体系的制约。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 (1)

1.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答:帝国主义的侵略,把中国变成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2.近代文学的基本特点?答:一,文学的政治性和战斗性有所增强。二,王文学反映现实生活的领域有所扩大。三,文学呈现出以罕见的复杂状态与过度状态。 3.欣赏《己亥杂诗》其五.其一百二十五。其五:“浩荡离愁。。。更护花”。一二两句写离京南归时的情形,失落与惆怅之情溢于言表。三四句笔锋突转,以落红华泥护花作比,说明自己身虽离官场,仍心系国家,形象生动而含蓄沉著。其一百二十五:“九州生气侍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这是一首出色的政治诗,全诗层次分明,分三层:一层,写了万马齐喑,朝野噤声的死气沉沉的社会现实,二层,作者指出了要改变这种沉闷,腐朽的现状,就必须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暗语必须经历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才能使中国变得生机勃勃。三层:作者认为这样的力量来源于人才,而朝廷所应该做的就是破格荐用人才,只有这样中国才能有希望,诗中选用“九州、风雷、万马、天公”这样的具有壮伟特征的主观意象寓意深刻,气势磅礴,诗人热情的呼唤社会变革,而且认为这种变革越大越好,大得该像惊天动地的春雷一样。他又认为实行社会变革最重要的因素是人才,所以他热情的呼唤,天公啊,请你抖擞精神,把各式各样的人才都赐给我们吧。 4.龚自珍是个成就和特点:(1)采用多种形式进行社会批判,尖锐有力。(2)追求理想,展望未来,慷慨激昂,热情洋溢,又不时流露杳茫孤独之感。(3)敢于创新,尽文字之美,抒一家之言。(4)艺术方法基本算是浪漫主义的,突破形式限制,不拘一格,瑰丽中显得古奥,犀利明快的同时往往又隐晦艰深。 5.龚自珍《咏史》的艺术特点:(1)吟咏历史与讽喻现实的统一。诗从“金粉东南”写起,紧扣“咏史”之题;最后又借田横义不降汉的历史故事反讽士人不能坚持节操,仍回应标题。同时在咏史的格局框架内,填入了具有高度概括性的现实内容,发抒感慨,批判时政,实是托古刺今,借题发挥之作。 (2)政治思想与艺术概括的统一。作者善以政论作诗,此篇即可看作用诗体写成的杂文,它针对当时官场、士林这些特定阶层,抽出其本质特征予以批判,提升到历史高度予以针砭,具有振聋发聩的思想力量;同时其重表意而多陈述的表达,并不使诗歌流于概念化、空泛化,而是富有概括力、形象性,此诗既是政治家之诗,又是诗人之诗。 (3)全诗层次清晰,笔锋犀利,用典贴切,叙议结合,增强了诗歌的现实性和批判性;造语凝重端方,属对严谨工整,音调铿锵悦耳,读来有骨力铮铮之感,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和音乐美。 6.黄遵宪的诗歌题材及艺术特点:一,题材:1反对列强侵略关心国家命运的诗《书愤》,2批判收旧势力要求变法图强的诗《感怀》,3描绘异国风光吟咏科学文明的诗《樱花歌》,4表现诗人对人民疾苦的关切与同情的诗《逐客篇》。二,艺术特点:1提倡创造革新,又强调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精神,自称所作为“新派诗”。2在诗中广泛地描写了重大历史事件,突出反映中国近代社会的主要矛盾,深刻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3诗中表现新的社会思潮,包括外国奇异风物与资本主义思想文化,具有新意境。4代表作有《哀旅顺》、《书愤》、《今别离》等。(四)为要保存旧有风格,而未能打破旧形式;用典过多,往往难懂;具有浓厚的改良派色彩。 7黄遵宪《哀旅顺》的艺术特点:(1)概括有力,表达委婉。此诗采取史诗般的笔法,站在历史的高度,对甲午海战加以高度概括与真实记录,显示了作者驾驭重大题材的能力。同时作者采取了十分委婉的表达方式来凸现诗篇的意旨,全诗并未从正面点出导致旅顺失陷的原因,而是把这一问题留给读者去思索,含不尽之意在于言外。(2)欲抑先扬,大起大落。此诗前十四句极言旅顺港的形式之险要、战备之精良、军威之雄壮,真是天下无双,固若金汤。最后两句却骤然转折,写旅顺轻而易举地沦入敌手,将前文陡然抹倒。两相对照,反差强烈,取得触目惊心的艺术效果,也在大起大落的结构中寄托了作者无限的悲愤叹惋。(3)感情强烈,音韵调谐。全诗前十四句气势轩昂,充溢豪情,最后两句虽平平道来,哀恸悲怆之情却力透纸背,更显示出哀旅顺之沉痛无比。其感情之所以能如此剧烈动荡,是与作者善于用韵密不可分的。全诗逐句用韵,前十四句押仄声韵,急促而铿锵,最后两句忽然转用平声韵,暗喻旅顺失陷之轻易,与全诗的思想内容达成了高度和谐。 8. 梁启超与“新文体”的特点:戊戌变法前后,以梁启超散文为代表的文体。文笔平易畅达,“条理清晰,笔端常带感情”,富有鼓动性,成为风靡一时的新文体,号称“新民体”,亦称报章体。 9.梁启超《少年中国说》的艺术特点:(1)强烈的感染性。作者以饱带情感之笔,或说理,或喻事,或状物,往往是不厌其烦地反复强调,务求恣睢淋漓,充分表达出炽热挚烈的爱国激情,在奔放激荡中给人以慑心动魄般的巨大震撼,

中国工业化现状

判断工业化发展阶段的主要依据 (一)划分工业化阶段的经典理论 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变化,即第一产业的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是先上升,后保持稳定,再持续下降;第三产业比重则是先略微下降,后基本平稳,再持续上升。 对此现象,国外经济学家钱纳里、库兹涅兹、赛尔奎等人,基于几十、上百个国家的案例,采取实证分析的方法,得出了经济发展阶段和工业化发展阶段的经验性判据,进而得出了“标准结构”。不同学者对发展阶段的划分不尽相同,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钱纳里和赛尔奎的方法,他们将经济发展阶段划分为前工业化、工业化实现和后工业化三个阶段,其中工业化实现阶段又分为初期、中期、后期三个时期。判断依据主要有人均收入水平、三次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城市化水平等标准(见表1)。 具体而言,完成工业化进入后工业化阶段的主要标志是:人均GDP超过11170万美元(2005年美元,购买力平价);农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小于10%,而且第三产业的比重高于第二产业;农业就业人口比重小于10%;城市化水平超过75%。进入工业化后期的标志是:农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小于10%,但第二产业的比重仍然大于第三产业;农业就业人口比重为10%-30%;城市化水平为60%-75%。 按此标准,美国完成工业化并进入后工业化阶段的时间是1955年,当年工业(不包括建筑业)比重为39.1%,达到最高值。日本、韩国进入相同阶段的时间分别为1973年、1995年,工业比重的最高值分别为36.6%、41.9%。 此外,工业内部结构也发生显著变化。工业化初期,纺织、食品等轻工业比重较高,之后比重持续下降;工业化中期,钢铁、水泥、电力等能源原材料工业比重较大,之后开始下降;工业化后期,装备制造等高加工度的制造业比重明显上升。对工业内部结构的变化,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提出了“霍夫曼定理”——在工业化进程中,霍夫曼比率或霍夫曼系数(消费品工业的净产值与资本品工业净产值之比)是不断下降的,特别是进入工业化中期,霍夫曼比率小于1,呈现出重化工业加速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需求结构、供应结构和比较优势的变化是造成结构变化的根本原因。从需求的角度来看,消费是沿着衣食住行以及非物质消费的方向升级;从供给和比较优势的角度来看,一个国家要素禀赋优势是沿着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知识升级。消费和供给两方面的共同作用使得经济增长呈现出农业—轻工业—能源原材料工业—高加工度工业—服务业的变化轨迹。 (二)经典理论面临的挑战 上述划分工业化发展阶段的经典理论,是基于几十年前的时代背景得出的经验性结论。而新的时代特征却对经典理论形成了一定的挑战,主要有: 一是全球化的影响。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不断向纵深发展的全球化浪潮,使得国际产业分工转变为产业链的垂直分工,市场的边界得到了极大的扩展。发达国家主要从事研发、设计、品牌以及管理组织的环节,这些环节多属于服务业;而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经济体主要从事加工和组装,这些环节多属于制造业。全球化使得发达国家形成了服务于全球的服务业,使其服务业比重更高;新兴经济体形成了服务于全球的制造业,其制造业比重也更高。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经典理论的“标准结构”。 二是产业分工细化的影响。更多地体现在服务业不断地从制造业部门分离出来,形成了独立且服务于制造业的服务业新门类,例如,出现了大量的独立设计、研发、创意公司,使得相关的服务业得到快速发展。此外,专业分工的细化产生了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大量需求。例如,对第三方物流、商务咨询等服务需求的快速增长。最后,现代产业形态还出现了制造业服务化的特点。这样,就使得后起国家的工业与服务业的内涵与几十年前先行工业化国家有区别,出现拐点的时间也有偏差。 三是后发优势的影响。后发国家工业化过程中面临着更为宽广的技术选择,出现了消费结构升级、城市化等需求层面以及新技术等供给层面叠加影响工业主导产业的现象,使得工业化进程在时间上被高度压缩。英国、美国完成工业化的时间分别花了200年、135年,而日本、韩国仅分别花了65年、

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3)基本特征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第三,中国的自然经济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近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作用,但是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下,他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而且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第五,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中国长期处于不统一状态。第六,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特别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致大批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力的生活。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及其特征,是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扩大,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势力结合的加深而逐渐形成的。 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相互关系?(1)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第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2)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的相互关系: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历史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第一,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制度,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近代以来的历史表明,争得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第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是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和必然要求 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第一,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造成中国近代的贫穷与落后。近代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勒索大量战争赔款,直接割占中国大片领土。设立租界,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列强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完整。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列强通过公使驻京直接向清政府发号施令,通过领事裁判权破坏中国司法主权,通过控制中国海关直接干预中国内政外交,他们还扶植收买代理人,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从而把中国当权者变成自己的代理人和驯服工具。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的特权,迫使中国开放通商口岸,通过协定关税,使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被宰割的地位,同过大规模的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使中国逐步沦为外国侵略者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掠夺地,并操纵了中国的主要经济命脉。列强还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一些传教士披着宗教的外衣,进行侵略活动,他们还宣扬“种族优劣论”,“黄祸论”,目的是为了帝国主义侵略有理论制造舆论。所以,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本国封建势力对人民的压迫,是中国落后、贫困的根本原因。第二,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组滞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虽然,列强在侵华的时候也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把西方资本主义的及其技术带入中国,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但是,其主观上并不希望中国成为独立自主富强的近代化国家。因此,总是千方百计的压制中国民

中苏工业化进程比较

作业论文 中苏工业化进程初期的大饥荒 研究生姓名徐鸿 指导教师姓名陈国林 学院社会科学学院 学科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课程题目当代社会思潮专题研究学号2010232058 日期2010年12 月20 日

摘要 中苏两国是世界上主要的社会主义国家,两国建国初期都采取了一条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在短期内就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由于两国在都过于偏重于重工业的发展,而忽略了轻工业、农业等的发展,从而造成了一系列的不良后果,甚至为苏联的解体埋下了祸根。在这一系列的不良后果中,两国所遭遇的规模巨大的饥荒由于其所带有的相当程度的“人祸”性质,值得我们关注。 关键词:中苏、工业化、饥荒 在中苏两国的工业化进程初期,两国都采取了以重工业为主的发展模式,都取得了相当的成绩,苏联完成了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向强大的工业国的转变,中国也初步建立起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相对独立的重工业体系。但是同时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那就是过于偏重重工业的发展造成其他产业的发展严重滞后,同时两国都发生了由于政策失误而带有“人祸”性质的严重的饥荒。 苏联 1932-1933年饥荒(主要在乌克兰)归结起来,造成饥荒的主要原因有:天灾:1931—1932年的粮食歉收。在1931、1932两年粮食产量有较大下降,发生旱灾是粮食产量下降的原因之一。数字证实,1932—1933年,在乌克兰旱灾导致的粮食歉收比1931年严重得多,1932年乌克兰谷物收获量仅是1930年的35.8 % 强。也就是说,1932—1933年乌克兰发生饥荒,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天灾。“人祸”之一:集体化中的冒进招致农民反抗,富农破坏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苏联在20年代末开始实行农业集体化。在集体化过程中,剥夺富农财产,“消灭富农”,对富农进行强制搬迁,引起富农的不满,一些中农也不愿意将私有财产交到集体农庄中。于是,以富农为代表的农民开始宰杀牲畜,藏匿粮食。波兰历史学家伊萨克·多伊彻曾这样描述当时的情形:“在集体化的头几个月中,他们(农民)屠宰的牝牛和牡牛有1500多万头,绵羊和山羊约4000万只,猪700万只、马400万匹。全国牲畜减少了一多半。”“最早屠宰牲畜的是富农,……为了不让集体化工作人员把他们的牲口赶到公共的牲口圈中,他们宰杀了牲畜,把自己的仓房装满肉,以便饿死自己的敌人。”为阻止富农“糟蹋”粮食,苏联政府加快了集体化的步伐,1930年春开始实行全盘集体化,同时对富农进行惩罚。一些富农被枪决,多数被举家流放。被流放的富农成了“特殊移民”,他们有的死在流放的路上,有的因不适应流放地的气候而客死他乡。“特殊移民”的死亡成为苏联1932—1933年饥荒死亡者的一部分。而那些被强迫加入集体农庄的农民也没有完全顺从,在放弃单干的同时,为给新建立的集体农庄以打击,他们“无度地挥霍”自己的财产,大量宰杀牲畜,藏匿粮食,“消极怠工”,用这些方式同苏维埃政权展开“无声的较量”。农民与政府对抗的结果,是农民面临“……长期可怕的饥饿:集体农庄没有马匹,没有种子。乌克兰和俄国欧洲部分的集体农庄庄

中国近代社会主要矛盾和阶级结构的变化

历史复习专题总汇1 专题一:中国近代社会主要矛盾和阶级结构的变化 一、中国近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演变 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指出:“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就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的最主要的矛盾。” (一)近代前期矛盾的变化 1、第一阶段(1840年至19世纪60年代), 本阶段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这社会两大矛盾互相转化,更迭地起主导作用。先是民族矛盾,主要是英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居主导地位;后是阶级矛盾,即封建主义和中国人民大众的矛盾占主导地位。 1840年前后,欧美资本主义迅速崛起,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而当时中国在清朝的统治下,处于封建社会的末期,政治腐败,经济衰落,社会矛盾尖锐,危机四伏。为扩大海外殖民地和市场,英国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打开中国的大门,英国的殖民扩张要求和清政府的闭关自守政策,产生了尖锐的矛盾。战前,这种矛盾集中在鸦片问题上。因此,围绕鸦片问题上的矛盾和冲突,直接引发了战争的爆发。而英国资产阶级及其政府蓄谋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则是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战争是以清政府的失败宣告结束的。随着《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中国的领土主权、领海主权、司法主权、关税主权和贸易主权开始丧失。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则利用侵略特权,逐渐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所以,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随着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由原来的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从此,中国进入民主革命时期,中国人民肩负着反对外国侵略、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 鸦片战争以后,英法不满足于既得利益,为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大门,扩大侵华权益,制造借口,发动了新的侵华战争。这是鸦片战争的继续,故称之为“第二次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不仅没有解决中外民族矛盾,反而激化了国内的阶级矛盾——太平天国运动由此爆发。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为完成战争赔款,加紧搜刮人民;贪官污吏、土豪劣绅也乘机勒索盘剥百姓。不堪忍受煎熬的农民,纷纷揭竿而起。因此,随着鸦片战争的结束,国内的阶级矛盾,即封建主义和人

近代中国的工业化历程

近代中国的工业化历程 鸦片战后,自然经济日益解体,近代工业逐步产生、发展。中国近代化的起点是洋务运动,洋务派从西方引进技术、设备,创办了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进一步推动了近代中国工业化的发展。本讲的主线索是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短暂春天到日益萎缩的过程。三个重点知识:自然经济的解体与影响;洋务运动及评价;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及意义。总体上认识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实业救国道路是走不通的。 知识点一自然经济的解体与近代工业出现 自然经济是封建社会经济的基本形式,其基本特 征是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具有分散性、封闭性 和保守性的特点。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分工 的发展,自然经济日趋衰弱。鸦片战争后,在外 国商品的冲击下,传统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19世纪四五十年代,外国商人在中国沿海的通商 口岸开办了一批船坞和工厂。这些外商企业是在 中国境内出现的第一批近代工业。中国的自然经 济受到冲击。中国的工业化是在民族危机下的一 种反应,不是自发的。

知识点二中国近代工业化的起点——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是工业化的起点,主要由地主阶级领 导,以军事工业为主体,工业化有所发展。 1.背景 (1)清政府内部的分化。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面 对内忧外患,清政府内部出现了洋务派和顽固派, 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技,维护清朝统治。 (2)慈禧对洋务派的支持。 (3)总理衙门的推动。 (4)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外反动势力相互勾 结,清政府与西方列强出现暂时“和好”的局面。 2.目的:“师夷长技以自强”,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 3.主要内容 (1)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旗号,采用西方 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2)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打出“求富”的旗号, 兴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以辅助军事工业。 (3)19世纪70年代中期,洋务派开始筹划海防。 到80年代中期,洋务派初步建成北洋、南洋和福 建三支海军。清政府成立了海军衙门。 (4)创办新式学校,派遣留学生。 4.结果: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失败,标志着洋务运动 的破产。 5.影响 (1)积极方面:引进了一些西方近代科技和先进 工具;培养了一批初步掌握近代科技的知识分子和 技术工人;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 张;客观上诱导和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早期发 展;在改革封建文化教育制度上打开了缺口。 (2)消极方面:由清朝官府举办,为维护反动统 治服务;军事工业主要是为了镇压人民革命,不能 为国求强;民用工业是为了解决军事工业的困难, 不是为社会求富;在很大程度上被洋人控制利用; 经营管理腐败。 如何理解近代化? (1)近代化也称作现代化,主要标志是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教育上的近代化等,其核心是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2)从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从落后的封建社会发展到工业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近代化贯穿于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社会主义的确立、发展的全过程,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必然趋势;(3)从内容来看,它是以科技为动力,以工业化为中心,以机器生产为标志,并引起经济结构、政治制度、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全方位变化的一场社会变革; (4)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近代化就是工业化

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什么

1.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什么? 2.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3.1840-1919年西方列强发动的对中国的5次大规模军事战争是什么? 1840年,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1856—1860年,英法联动发动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 1883年,法国发动侵略越南和中国的中法战争 1894年,日本发动侵略朝鲜和中国的中日甲午战争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法是根本行不通的。 从主观方面来说,在于它的领导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主要是:第一、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第二、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第三、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4. 八七会议前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三大武装起义是什么?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 5.列举5位在抗日战争中涌现出来的民族英雄。 吉鸿昌,佟麟阁,赵登禹,赫梦龄,张自忠,左权,孙立人赵一曼冯玉祥杨靖宇李宗仁 6.社会主义改造指的是哪三大改造? 1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2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3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其中,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三大改造的重点。 7.1921-1949年中国存在的3种主要的政治力量是什么? 地主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

8.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哪些历史性成就? 第一,从争取经济独立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第二,从赢得政治独立到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第三,从发展新民主主义文化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四,从打破封锁到全方位对外开放 第五,从“小米加步枪”到逐步实现国防现代化 1.军事侵略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最主要手段。 正确,他们一张先进的俗气和军事结束,或者进行武力威胁,或者发动侵略战争,或者武装干涉中国内政,升值直接出兵镇压中国革命。这种军事侵略是逐步升级的,从骚扰、蚕食中国沿海、边疆,到割占中国大片领土,甚至企图瓜分全中国。 2.《天朝田亩制度》是反映农民要求的非常切合实际的社会改造方案。 错,天朝田亩制度是当时天平天国的一种幻想但是的确变现了农民对土地的迫切的需求但是不切实际 3.辛亥革命的流产宣告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的彻底终结。 错,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人名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它使中国发生了饿历史性的巨变,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4.抗日战争进入战略防御阶段,中国国民党的军队始终消极抗战。 错,国名党军民积极抗战低于日军主力进攻,中国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为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 5.“有了土地改革,就有了打倒蒋介石的胜利。” 正确,土地改革彻底废除封建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土地改革运动的胜利,摧毁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国民党集团的社会基础,巩固了工农联盟,进一步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6.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中国完全建成了社会主义社会。

中国近现代化的历程.

中国近现代化的历程 必知热点 党的“十六”大指出,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任务。中国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回顾中国近代化的艰难历程,我们任重而道远。 必背知识 一个概念:近代化(现代化) 两大任务:一是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二是繁荣富强和持续发展。 三个层次:至1919年以前,中国近代历程由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经历了三个层次,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全面启动,逐步深入展开。 四个阶段:起步阶段、整体发展阶段、曲折前进与新发展阶段、新中国的现代化阶段。 五条基本线索:经济近代化(现代化)进程;政治民主化、法制化的进程;思想文化近代化(现代化)进程;中国外交的近代化(现代化)进程;实现近代化的前提与基础是民族独立。 一、关于“近(现)代化”概念 近代化即现代化,指以现代工业、科学和技术为推动,实现封建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化。近(现)代化是一项涉及价值取向、社会秩序、政治规范、制度运作、伦理认同等的系统工程,它将引起社会生产力、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思想文化乃至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心理态度的变化。 西方世界的近代化又称资本主义化。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近代化具有明显特色。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是在外力的作用下而非自发地开始的。表现为政治上反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反封建争取民主自由;思想上争取自由、民主、科学;经济上向西方学习现代军事技术、努力发展近代资本主义工业。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 二、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繁荣富强、持续发展两大任务及其关系 (一)中国近代化的不利因素有哪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