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叶女贞常见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

金叶女贞常见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
金叶女贞常见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

金叶女贞常见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

来源:中华花木网作者:桂炳中戴明国时间:2009-5-22 16:24:42 阅读次数:249

金叶女贞(Ligustrum× Vicaryi)为木樨科(Oleaceae)女贞属木本园林植物,是金边卵叶女贞和欧洲女贞的杂交种。自从国外引进我国以来,由于病虫害少,抗性强,得以迅速繁殖,被广泛应用到园林绿化当中。金叶女贞生长速度,耐修剪整形,宜做绿篱,也可用于隐蔽遮挡;既可以在草坪及绿地边缘或中间孤植、列植,也可以种植色带、色块;既可以修剪成圆形、球形,也可以修剪成波浪形、坡形等。金叶女贞对二氧化硫具有较强的抗性,对氯化氢也具有一定的抗性,同时,还具有滞尘抗烟的功能。此外,金叶女贞叶色金黄,可与绿色、红色植物搭配种植。但是随着种植应用时间的延长,病虫害也在不断的发生和发展。笔者对其主要病虫害进行了大量的观察和初步研究,现就叶斑病、煤污病、枯萎病、粉蚧、褐带卷叶蛾、霜天蛾、木蠹蛾等常见的几种病虫害防治技术加以介绍,供同行们参考。

一、病害防治技术

1、金叶女贞叶斑病

⑴症状:真菌类病害,危害叶片、枝条。发病初期叶片出现褐色小斑,周围有紫红色晕圈,斑上可见黑色霉状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叶上病斑呈圆形或长条形,后扩展不规则的红褐色大病斑,中央为灰白色,散生小黑点,茎及枝病斑为灰褐色的长条形,后期产生黑色霉层。随着气温的上升,有时数个病斑相连,叶片焦枯脱落,严重时枝条干枯,最后整株死亡。

⑵病原:由半知菌亚门丝孢目链格孢属病原真菌引起的。

⑶发生规律:以菌丝体在土表病残体上越冬,分生孢子通过气流或枝叶接触传播,从伤口、气孔或直接侵入寄主,潜育期10至20天,病菌生长适温26℃,孢子萌发适温18℃至27℃。在温度合适且湿度大的情况下,孢子几小时即可萌发。由于植株栽植密,通风透光差,株间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高湿、高温适宜的环境,对病菌孢子的萌发和侵入非常有利,使病害大发生。河北任丘一般在7月中旬开始发病,上年发病较重的区域,下年一般发病也较重。连作、密植、通风不良、湿度过高均有利于病害的发生。

⑷防治方法:①清除病残体,减少侵染源;②适当进行修剪,剪除过长枝、徒长枝和嫩枝,改善通风透光条件,特别是要增强内膛的通风透光;③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的抗性;④栽植时降低密度,每平方米栽植6~8棵为宜,不要追求当年绿化效果,为后期留出生长空间。⑤化学防治:80%大生可湿性粉剂有很好的防效作用。也可喷施25%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的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80%的代森锌500倍液,或喷施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进行防治。

2、金叶女贞煤污病

⑴症状:该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也可以扩展到枝条上。初期在叶片上形成圆形黑色霉点,有的沿主脉扩展,以后逐渐增多,形成较厚的黑色或黑褐色的煤烟状层,严重时形成黑色霉层,影响光合作用。

⑵病原:属于真菌中半知菌亚门的煤炱菌,菌丝暗褐色,串珠状,匍匐于叶面。

⑶传染途径:病原菌以菌丝在病叶、病枝等上越冬。在金叶女贞粉蚧大量发生后,以其排泄出的粘液为营养,诱发煤污病菌大量繁殖。高温、高温、通风透光不良,有利于此病的发生。如果金叶女贞上面有国槐木虱、合欢木虱、蚜虫、蝽蟓等刺

吸式害虫时,其分泌物也诱发此病的发生。

⑷防治方法:①及时修除病虫枝,增强通风透光,降低湿度。②发现有粉蚧为害,喷施40%氧化乐果1000倍液,或40%速扑杀1500~2000倍液等进行防治;发生严重时,也可两者混合后进行防治。③在发病盛期,喷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50%多菌灵1000倍液等进行防治。④对金叶女贞上面树木的木虱、蚜虫、蝽蟓等害虫及时防治。

3、金叶女贞枯萎病

金叶女贞枯萎病对金叶女贞的危害是毁灭性的,一旦发生死亡率几乎达到100%,因此做好预防工作是关键。

⑴症状: 金叶女贞感病后首先在外观上表现为叶片萎蔫下垂,叶片失去光泽,逐渐失绿以至叶片枯黄,整个植株枯死;地下部分表现为须根枯死。

⑵病原:金叶女贞枯萎病是真菌性病害,是半知菌亚门丝孢纲瘤痤孢目瘤痤孢科镰孢属尖孢镰刀菌引起的维管束枯萎病,为系统侵染病害。

⑶发病规律:病原菌可在土壤、病残体内越冬。由地下根侵入,经过维管束扩散到植物各部分,并在维管束内增殖造成堵塞或中毒,引起植物萎蔫直至枯死。病原菌侵染根系后,造成整个养分和水分输导功能丧失。金叶女贞枯萎病初现期在5月下旬,发病高峰期在6~8月份,可以一直延续到10月份。高温高湿有利于病原菌的增殖和侵染,暴雨和灌溉有利于病原菌的扩散。

⑷防治方法:该病的防治应以防为主,防重于治。关键是在病害未出现症状前进行预防。可以在5月下旬开始对重点发病区域进行喷药预防。可用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或40%多菌灵悬浮剂6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浇灌。5~8月初每月浇灌一次,有发病苗头的每半月浇灌一次。

二、虫害防治技术

1、金叶女贞粉蚧

金叶女贞粉蚧属同翅目粉蚧科。

⑴危害方式:成虫若虫多集中在叶片、叶柄和枝条等处危害,诱发金叶女贞煤污病,引起提早落叶,严重时造成枝株死亡。

⑵形态特征:雌成虫体椭圆形,长5~6mm,腹面平,背面略隆起,全身覆被白色蜡粉,分节明显,分节处蜡粉薄;体缘有白色蜡丝。雄成虫体长约2mm,黄白色,翅一对。卵椭圆形,橘黄色。卵囊灰白色,棉絮状。若虫初孵时椭圆形,长0.4mm,老龄若虫长达 1.5~2 mm,足发达,尾端有白色长短蜡丝各一对。蛹长椭圆形,长1.8mm,黄褐色,包被于灰白色蜡囊中。

⑶发生规律:河北中部一年发生1~2代。以若虫在树皮缝、翘皮下、鳞芽间做蜡囊越冬。第一代卵孵化期为五月下旬至六月上旬。为害若虫盛期在六月上旬。成虫羽化期在六月中下旬。第二代卵孵化期在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若虫孵化后从卵囊中下口爬出,在叶片背面叶脉两侧或枝条上固定取食并越夏,秋季落叶前转移到枝干隐蔽处越冬。

⑷防治方法:

①金叶女贞栽植密度要合理,为后期生长留出较充足的空间,不能只图眼前效果。建议双排绿篱栽植密度可每米6株;色块栽植每平米6~8棵,可以按照株距30厘米,行距50厘米栽植。

②加强管理,适时浇水、施肥,少氮肥,多磷钾肥,促使植株健壮。

③合理修剪,通风透光。金叶女贞生长较快,年生长量可以达到50厘米以上,因此,在修剪色块时尽可能降低修剪高度,以便改善透光条件。

④药物防治:在若虫盛发期至成虫盛发期,可以用40%速扑杀1500~2000倍液,或10%吡虫啉2000倍液,或40%的氧化乐果1000倍液喷雾防治,若虫发生严重时,可用速扑杀加吡虫啉或速扑杀加氧化乐果混合使用,效果更好,视防治效果可用连续喷施2~3次。

2、褐带卷叶蛾

褐带卷叶蛾,学名Pandemis heparana(Schiffermiiller),又称苹褐卷蛾,属鳞翅目卷蛾科害虫。除了危害金叶女贞外,还危害大叶黄杨、秋葵、碧桃、三叶草和紫叶李等园林植物。

⑴危害状:幼虫食害幼嫩的芽、叶、花蕾,常吐丝连缀2片至3片叶片或纵卷1叶,潜藏在卷叶内危害,受害严重时不能展叶,严重的使整个叶片残缺不全,影响观赏价值。

⑵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8~11毫米,翅展16~25毫米。体及前翅褐色,雌成虫前翅前缘稍呈弧形拱起,外缘较直,顶角不突出,翅面具网状细纹。基斑、中带和端纹均为深褐色。中带下半部增宽,其内侧中部呈角状突起,外侧略弯曲。后翅灰褐色。下唇须前伸。腹面光滑,第2节最长。雄成虫前翅前缘呈弧形拱起更明显,中带深褐色前窄后宽,其内缘中部凸出,外缘略弯曲,基斑褐色(这一点与雌成虫有区别);雄性外生殖器的爪形突较宽,基部有1对耳状突起。

卵:扁圆形,长约0.9毫米,初为淡黄绿色,近孵化时变褐;卵块一般由数十粒排成鱼鳞状,表面有胶状覆盖物。

幼虫:体长19毫米至22毫米。体绿色,头近方形,头及前胸背板淡绿色,大多数个体前胸背板后缘两侧各有1黑斑,毛片淡褐色。腹部末端具臀节。头部单眼区黑色,单眼6枚。

蛹:长9毫米至11毫米。头、胸背面深褐色,腹面稍带绿色。腹部第2节背面有2排横列刺突。腹部第3至7节背面亦有2列刺突。第1列大而稀,靠近节间;第2节小而密。蛹的顶端不太突出,末端细,平扁而齐,具有8枚弯曲而强壮的臀棘,两侧各2枚,末端4枚。

⑶发生规律:每年发生2至3代,以幼龄幼虫在树干粗皮缝、剪锯口裂缝、死皮缝隙和疤痕等处做白色薄茧越冬。树木开始萌芽时,越冬幼虫出蛰,取食幼嫩的芽、叶和花蕾,受害叶表面被咬成箩底状,仅剩叶脉。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幼虫卷叶危害。6月中旬老熟幼虫在卷叶内开始化蛹,蛹期为8天至10天。6月下旬至7月上旬羽化为成虫。成虫有趋化性和弱趋光性,白天隐藏在叶背或草丛灌木中,夜间交尾产卵。卵期7天至8天,多产在叶面上,每雌虫可产卵100粒至140粒。第二代幼虫在7月中旬开始发生,取食叶肉,危害时间较短,8月上中旬羽化为成虫。第三代幼虫9月下旬孵化,于10月中上旬寻找越冬场所。初孵幼虫群集在叶片上,幼虫长大后分散活动,如遇惊动即吐丝下落或迅速逃逸。触动后有倒退或弹跳习性。成虫对糖醋具有趋性。

⑷防治方法:应在六月上旬注意防治第一代幼虫,及时防除幼虫,以控制羽化成虫数量,降低第二代危害。①人工捕捉:在幼虫危害初期,及时摘除包裹着幼虫或蛹的受害叶片。②灯光诱杀成虫:根据成虫的趋光性,结合防治其他园林害虫,在重点防治区域设置杀虫灯诱杀成虫。③化学防治:可用75%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50%杀螟松1000倍液,90%晶体敌百虫800倍至1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800倍至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敌杀死)乳油1500倍至2000倍液,或10%氯氰菊酯乳油2000 倍至2500倍液,喷雾防治。④无公害防治方

法:每毫升含100亿活孢子的Bt生物制剂的800倍液,20%灭幼脲3号1000~1500倍或含量为20%米满悬浮剂1500~2000倍液。

3、霜天蛾

霜天蛾,学名Psilogramma menephron(Gramer.),为鳞翅目天蛾科昆虫,别名泡桐灰天蛾。在我国分布于华北、华南、华东、华中、西南各地。在河北任丘等地除危害金叶女贞外,同时也危害白蜡、泡桐、丁香、悬铃木、柳、梧桐等多种园林植物。

⑴危害方式:幼虫取食植物叶片表皮,使受害叶片出现缺刻、孔洞,甚至将全叶吃光。

⑵形态特征:成虫头灰褐色,体长45至50毫米,体翅暗灰色,混杂霜状白粉。翅展90至130 毫米。胸部背板有棕黑色似半圆形条纹,腹部背面中央及两侧各有一条灰黑色纵纹。前翅中部有2条棕黑色波状横线,中室下方有两条黑色纵纹。翅顶有1条黑色曲线。后翅棕黑色,前后翅外缘由黑白相间的小方块斑连成。卵球形,初产时绿色,渐变黄色。幼虫绿色,体长75至96毫米,头部淡绿,胸部绿色,背有横排列的白色颗粒8至9排;腹部黄绿色,体侧有白色斜带7条;尾角褐绿,上面有紫褐色颗粒,长12至13毫米,气门黑色,胸足黄褐色,腹足绿色。蛹红褐色,体长50至60毫米。

⑶发生规律:在河北任丘地区一年发生一代,成虫六七月间出现,白天隐藏于树丛、枝叶、杂草、房屋等暗处,黄昏飞出活动,交尾、产卵在夜间进行。成虫的飞翔能力强,并具有较强的趋光性。卵多散产于叶背面,卵期10天。幼虫孵出后,多在清晨取食,白天潜伏在阴处,先啃食叶表皮,随后蚕食叶片,咬成大的缺刻和孔洞,甚至将全叶吃光,以六七月间危害严重,地面和叶片可见大量虫粪。10月后,老熟幼虫入土化蛹越冬。

⑷防治方法:①冬季翻土,杀死越冬虫蛹。②杀虫灯诱杀成虫。③根据地面和叶片的虫粪、碎片,人工捕杀幼虫。④幼虫3龄前,可施用含量为16000IU/mg 的Bt可湿性粉剂1000 倍液,25%灭幼脲2000至2500倍液,20%米满悬浮剂1500至2000倍液,50%锌硫磷25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800至1000倍液,2.5%溴氰菊酯2000 至3000倍液等药物,防治效果较好。⑤保护螳螂、胡蜂、茧蜂、益鸟等天敌。

4、咖啡木蠹蛾防治

咖啡木蠹蛾,学名Zeuzera coffeae Nietner,又名咖啡豹蠹蛾、棉茎木蠹蛾等,属鳞翅目豹蠹蛾科。

⑴危害状:枝条干枯,干枯部分有钻蛀孔,距枝条顶端15~20厘米,第二个钻蛀孔距第一个钻蛀孔约6厘米。钻蛀特性:初孵化幼虫先从枝条顶端的叶腋处蛀入,向枝条上部蛀食,3~5天内被害处以上部分枯萎,这时幼虫钻出枝条外,向下转移,在不远处节间又再蛀入枝内,继续为害,经多次如此转移,幼虫长大,便向下部枝条转移为害。

⑵形态特征

成虫:体形较小,灰白色。雄体长14~21毫米,翅展30~34毫米,雌体长18~25毫米,翅展28~45毫米。

卵:椭圆形,长径不足1毫米,短径约0.6毫米,淡黄白色,以后颜色略有加深。幼虫:初孵幼虫体长1~1.5毫米,头部深紫色,胸腹部淡红色。老熟时体长30~40毫米,头3~4毫米,体肉红至紫红色。上腭黑褐色,坚硬。单眼区有一深褐色小斑。胸部以前胸为最大。前胸背板黄褐色,略呈梯形,前缘有4个小缺刻,

背面中央有一浅细纵线,背板前半部有黑褐色翼状纹伸向两侧,后半部近后缘有深褐色的横列小齿4行,第1行小齿成弧形向中部凸出,第2行微成弧形向前凸。第1、2行的小齿皆以中间几齿最大,向两侧依次变小,齿尖皆向后上方斜伸。腹部第9节后端有一与臂板等宽的褐黑色窄纹,褐黑色臀板两侧各有一颜色比臀板色略淡的斑纹。腹足趾钩双序环,臀足的为单序横带。

蛹:体呈长圆筒形,褐红色,长19~25毫米,头部先端有一上下略扁的突起,形似鸟喙。胸部背面略隆起,以中胸最长。腹部第2~8节均有小刺横列,除第2和第8节仅有1列外,其余各节皆为2列。腹末有臀棘6对,靠背面l对较小,靠腹面的5对较大。

⑶生活史及习性

每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蛀道内越冬。翌年3月初继续蛀害,4月下旬以后幼虫陆续老熟,5月初始见化蛹,5月下旬至6月初大量化蛹,蛹期15~20天,6月下旬为成虫羽化盛期。成虫寿命5~7天。成虫羽化后不久即可交尾产卵,卵期15天左右,6月上旬便可见到初孵幼虫。由于成虫羽化时间不一致,故幼虫的孵化期也不一致。老熟幼虫化蛹前,先吐少量丝缀合木屑堵塞蛀道下方,然后在填塞处上方咬一斜向上方的圆形羽化孔,羽化孔表皮咬至略与寄主皮部分离,形成羽化孔盖,再在距羽化孔盖3~4毫米处的上方造一直径1.5~2毫米的小孔道,最后将小孔道与羽化孔之间再用丝与木屑缀合堵塞,形成蛹室,化蛹其中。蛹室宽4~5毫米,一般长30~40毫米。蛹经15~20天羽化。羽化前,蛹借助体上的刺列蠕动至羽化孔口,顶开羽化孔盖,50~60分钟后半露于羽化孔外,脱蛹壳而羽化成虫。羽化后留下的棕色透明蛹壳,在羽化孔外久不失落,极易查见。刚羽化的成虫要爬至枝或叶等处悬挂,翅才能顺利展好。从破蛹壳到翅全展好需10~20分钟。初展的翅略带黄色。成虫白天静伏,夜间活动,趋光性极弱。雄蛾飞行力较强。羽化后不久即可交尾产卵。雌虫产卵前在枝干上爬行,并用产卵管不断探寻产卵场所,卵喜产于孔洞或缝隙处,几十粒至数百粒产成块状。每一雌虫的产卵量为265~647粒。未经交尾的雌虫也能正常产卵,但产出的卵不能孵化。卵经15天左右即可孵化。初孵幼虫有群集取食卵壳的习性,3~5天后渐渐分散。分散的方式以吐丝下垂借风迁移为主,也有爬行迁移。幼虫多从嫩枝基部逐渐食害蛀入。当蛀至木质部后多在蛀道下方环蛀一圈,并咬一通外的蛀孔,然后向上蛀食,同时不断向外排出粪粒。粪粒呈长颗粒状,随虫龄的增加,粪粒由小变大,颜色由灰蓝变为淡黄蓝色。因此在蛀孔方向的地上常有显见的粪粒堆积,有时粪粒粘连成团,悬于蛀孔周围。幼虫危害长达240~250天,蛀害孔道一般长300~800毫米,少有转枝危害现象。绝大多数是一虫蛀害一枝。11月底逐渐停食,12月进入越冬阶段。

⑷防治方法:①在成虫羽化期用黑光灯诱杀。②及时剪除被蛀害的枝条、风折的枝条,修剪时注意向下剪至无虫道为止,将修剪下的幼虫杀死。③用40%氧化乐果20倍液,用注射针注入虫孔,或用药棉蘸药塞孔,再用湿泥土封口,以毒杀幼虫。或用40%的氧化乐果100~200倍液灌根防治。

5、褶翅尺蛾

桑褶尺蛾属鳞翅目尺蛾科,别名桑褶翅尺蛾、桑刺尺蛾、褶翅尺蠖。除危害金叶女贞外,也危害金叶女贞旁边的紫叶小檗,主要危害桑、国槐、刺槐、白蜡、栾树、苹果、梨、海棠、核桃、枣、杨、金银木等多种园林植物。主要分布于辽宁、内蒙古、河北、河南、陕西和宁夏等华北、东北、西北地区。

⑴为害特点:幼虫食叶成缺刻和孔洞,严重时仅留主脉将树叶吃光,从而影响树

势和观赏效果。褶翅尺蛾3至4龄食量最大,新叶、老叶、嫩枝一概都食,常将金叶女贞的顶部吃成光秃,虫体保护性很强,观察叶面不易发现,但排粪量很多,检查地面较易发现。

⑵形态特征

成虫雌体长约14~16毫米,翅展40~50毫米,体灰褐色,触角丝状。腹部除末节外,各节两侧均有黑白相间的圆斑。头胸部多毛。前翅有红、白色斑纹,内、外线粗黑色,外线两侧各具1条不明显的褐色横线。后翅前缘内曲,中部有一条黑色横纹。腹末有2毛簇。雄成虫体略小,色暗,触角羽状,前翅略窄,其余与雌相似。成虫静止时4翅褶叠竖起,因此得名“褶翅尺蛾”。

卵扁椭圆形,长1毫米左右,初产时深灰色,光滑,后变深褐色。卵体中央下凹。孵化前几天,由深红色变为灰黑色。

老熟幼虫体长约35~40毫米,头黄褐,颊黑褐,前胸盾绿色,前缘淡黄白色。体绿色,腹部第1和第8节背部有1对肉质突起,2~4节各有l大而长的肉质突起;突起端部黑褐色,沿突起向两侧各有1条黄色横线,2~5节背面各有2条黄短斜线呈“八”字形,4~8节突起间亚背线处有l条黄色纵线,从5节起渐宽呈银灰色。1~5节两侧下缘各有1肉质突起,似足状。臀板略呈梯形,两侧白色,端部红褐色。腹线为红褐色纵带。

蛹纺锤形,长13~17毫米,短粗,红褐色,头顶及尾端稍尖,臀刺2根。

茧灰褐色,半椭圆形,16~20毫米,丝质,附有泥土,紧贴于树干上。

⑶生活习性:在河北省任丘市一年l代,以蛹在土中或树根颈部作茧化蛹越冬。翌年3月中旬开始羽化为成虫。成虫白天潜伏,傍晚活动,成虫羽化产卵多产在光滑枝条上,沿枝条排列成长块,堆生,排列松散,很少散产,每个卵块有300至800粒,初产卵时为红褐色,后变灰绿色。每雌产卵600~l000粒。卵期20天左右,4月初孵化。幼虫共4龄,颜色多变,1龄虫为黑色,2龄虫为红褐色,3龄虫为绿色。1至2龄虫一般昼伏夜出,3至4龄虫昼夜危害,幼虫在小枝上停落时常头部向腹面卷缩至第5腹节下,以腹足和臀足孢持枝上,呈“?”形,且受惊后吐丝下垂。4月下旬至5月上旬幼虫开始危害,5月下旬老熟幼虫爬到距基部6~9厘米土中或根颈部,贴树皮吐丝结茧化蛹越夏和越冬。发生期和发生量都较为集中,为害具有突发性和灾害性,但也比较容易防治。

⑷防治方法:幼虫3龄前防治效果较好。①挖越冬蛹。②用黑光灯诱杀成虫。③人工消灭卵块,结合修剪,剪除带卵块枝条并烧毁。④人工捕杀幼虫。⑤无公害农药防治:含量为1600IU/mg的Bt可湿性粉剂1000~1200倍液;20%灭幼脲悬浮剂1500~2000倍液喷洒;⑥化学农药防治:此虫对菊酯类杀虫剂特别敏感,故防效优异。可采用2.5%溴氰菊酯3000~3500倍液;2.5%功夫乳油4000倍液;5%来福灵乳油4000倍液;80%敌敌畏1000~1500倍液;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喷洒,连续2~3次,每次间隔4~5天,可迅速见效。

单位:华北石油管理局第十一综合服务处园林植保中心

地址:河北省任丘市华北石油十一处园林植保中心

邮编:062552

Email:bzgui@https://www.360docs.net/doc/5411020145.html,

第一作者简介:桂炳中,男,1963年出生,河北河间人,1983年毕业于河北农业大学,学士学位。现任华北石油十一处园林植保中心主任,绿化规划部主任,高级工程师。

桃树病虫害防治技术.

桃树病虫害防治技术桃树、杏树、李子树病虫害防治技术一、桃树的病虫害防治(一)常见桃树病虫害常见的桃树病虫害有20种左右,病害有桃穿孔病,桃疮痂病、桃炭疽病、桃褐腐病、桃流胶病、细菌性根癌病等;害虫有桃蚜、桃蛀螟、桃潜叶蛾、小绿叶蝉、山楂红蜘蛛、桑白蚧、桃球坚蚧、茶翅蝽、红颈天牛等。(二)常见桃树病害防治 1、桃细菌性穿孔病遍布全国各桃产区,排水不良的果园或多雨年份危害较重。该病由细菌引起,主要危害叶片、果实和新梢。叶片初发病时为水渍状黄白色至白色小斑点,后形成圆形、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紫褐色至黑褐色,直径约2~4毫米的病斑,周围呈黄绿色水渍状的晕圈,以后病斑干枯脱落成穿孔。果实发病,病斑以皮孔为中心果面发生暗紫色圆形中央凹陷的病斑,边缘水渍状,后期病斑中心部分表皮龟裂。病原细菌在枝条组织内越冬,翌年随气温回升,潜伏的细菌开始活动,形成病斑。桃树开花前后,病菌从病组织中溢出,借风雨或昆虫传播。叶片一般于5月发病,高温多湿有利于病菌侵染,病势加重。树势弱、排水不良或氮肥偏多的果园发病较重,品种间抗病性差异与发病轻重有密切关系。防治方法:(1)加强果园综合管理:切忌在地下水位高或低洼地建立桃园;少施氮肥,防止徒长。合理修剪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适时适度夏剪,剪除病梢,集中烧毁。冬季认真做好清园工作。(2)药剂防治:发芽前喷4~5度石硫合剂或1:1:100倍的波尔多液,花后喷一次科博800倍液。5~8月份喷农用链霉素(10000~20000倍)或锌灰液(硫酸锌1份,石灰4份,水240份)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 2、桃疮痂病又叫黑星病,主要危害果实,也侵害新梢和叶片。果实多在果肩处发病。果实上的病斑初为绿色水渍状,扩大后变为黑绿色,近圆形。果实成熟时,病斑变为紫色或暗褐色,病斑只限于果皮,不深入果肉,后期病斑木栓化,并龟裂。病菌侵入果实的时间是落花后6周,约5月中下至成熟前一个月。枝梢受害后,病斑呈长圆形浅褐色,以后变为灰褐色至褐色,周围暗褐色至紫褐色,有隆起,常发生流胶。防治方法:(1)冬剪彻底剪除病梢。清出果园,减少病源,栽植密度合理,树形适宜,防止树冠交接,改善果园通风透光条件,降低果园湿度。(2)萌芽前喷80%五氯酚钠200倍加3~5波美度石硫合剂;落花后半个月至7月份,约每隔15天,喷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或代森

园林绿化树木常见病虫害种类 危害及发生规律分析

园林绿化树木常见病虫害种类危害及发生规律分析 1 蚜虫 甘肃河西地区各县均有各类蚜虫分布,槐类多发槐蚜,白蜡类多发女贞卷叶绵蚜,桃树类多发桃蚜以及其他球蚜、根蚜等。生物学特性各不相同,在河西地区干旱空气干燥的环境条件下特别容易暴发蚜虫,蚜虫的多发季为夏天,5—9月是蚜虫出现的多发季节。蚜虫掠夺树木养分,并分泌蜜露堵塞叶片气孔,为害树木生长。 2 叶螨 甘肃河西地区的叶螨主要有朱砂叶螨、截形叶螨、敦煌叶螨、二斑叶螨,优势种为朱砂叶螨、截形叶螨、敦煌叶螨,其中以朱砂叶螨的为害最严重,是园林养护过程中常发性害虫。其中以馒头柳、云杉、樟子松、榆叶梅、桃树类、接骨木等易受害。 3 黄斑星天牛 主要为害杨树、柳树、槐树等树木的树干,在甘肃河西地区黄斑星天牛2年会出现1代。第1年黄斑星天牛通常以卵和卵内的小幼虫存在,第2年以不同年龄的幼虫在树皮下和木质部内度过冬天,成虫则于7月上旬开始进行羽化,中旬和下旬属于羽化的旺盛期,8月份则会有成虫出现。一生交尾多次,分批产卵,7月下旬为产卵盛期。个别高海拔地区如玉门市老市区产卵期能推迟到9月中旬。因为其隐蔽性较强,因此在治理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难度[2]。 4 柳大蚜、松大蚜 柳大蚜主要为害柳树,松大蚜主要为害松树,每年5—9月是这2种蚜虫繁殖旺盛期,在入秋后为害表现最为严重。这类蚜虫常聚集在树皮缝隙伤口等处集中为害,树木为害严重时,容易引发流胶等情况。 5 柳树腐烂病、根腐病 该病害主要为害柳树、槐树的枝干,导致树木枝干腐烂,甚至整株植物死亡。该病害属于弱寄生菌,树木的长势越差越容易发病,其发病的诱导因素主要是气候异常,传播途径包括害虫传播。 6 槐豆木虱 该病害主要为害国槐的叶片和新梢,吸食国槐树木中的叶汁,然后排出大量的蜜露,蜜露一旦滴落在树冠下的地面上就会影响到树木的生长。该虫害繁殖速度快、危害大,防治难度较大。 7 日灼病 叶片日灼病主要发生在6月中旬以后至8月底,最典型的是金叶榆日灼病、胶东卫矛日灼病等,受害植株外围叶片焦枯,向阳面最重。枝干日灼病主要发生在春季解冻前,由于受到强烈的光照,导致向阳面温度升高,细胞解冻,但根部土壤未解冻,树液还没有开始流动,或是夜晚气温下降又冻结,使树皮局部蒸发作用加剧,导致表皮失水发生灼伤。

园林绿化常见病虫害防治

园林绿化常见病虫害防治 食叶类害虫 危害:刺蛾的小幼虫常群集啃食树叶下表皮及叶肉,仅留上表皮,形成圆形透明斑;3龄后分散危害,发生严重时把叶片吃光,仅留叶脉与叶柄,严重影响植物生长,甚至造成植物枯死。其幼虫体具毒毛,刺痛人的皮肤,会引起红肿剧痛。因此居民区、公园、行道树等绿化区域尤应防治。

防治方法: 1.药剂防治:刺蛾幼虫对药剂抵抗力弱,可喷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50%辛硫磷乳油、25%亚胺硫磷乳油1500至2000倍液或用拟除虫菊酯类农药3000至5000倍液进行喷杀。 2.生物防治:(1)幼虫发生期施药喷洒青虫菌,每克含100亿孢子1000倍液,可使幼虫感病率在80%以上。如能混入0.3%茶枯或0.2%中性洗衣粉可提高防效。 (2)用每克含孢子100亿的白僵菌粉0.5至1千克,在雨湿条件下防治l至2龄幼虫。 3.黑光灯防治:大多数刺蛾类成虫有趋光性,在成虫羽化期,设置黑光灯诱杀,效果明显。 危害:幼虫取食树叶、嫩枝皮及幼果。大发生时,几天能将全树叶片食尽,残存秃枝光干,严重影响树木生长,开花结实,使枝条枯萎或整株枯死。 防治方法:1、初龄幼虫集中为害,剪除虫枝,消灭幼虫;越冬袋囊,高挂树枝,人工摘除消灭。2、幼虫期喷2.5%敌杀死乳油10000倍液、90%晶体敌百虫、50%辛硫磷乳油、50%乙酰甲胺磷乳油1000-1500倍液,尤为敌百虫效果好,或

喷每克含孢子100亿的青虫菌1000倍液。

危害:关中地区1年3代,5-6月间出现成虫,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产卵于叶背。初孵幼虫群集叶背取食叶肉,能吐丝下垂,3龄后分散为害,幼虫有假死性。10月初幼虫入土化蛹越冬。 防治方法:选用高效低毒药剂,进行交替喷雾防治,避免产生抗药性,根据夜蛾类害虫活动特点,在下午4时后喷药防治效果最佳。 (1)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4000倍;

桃树的病害防治大全

【超靠谱】桃树的病害防治大全 桃树苗是我国华北地区主要的水果类植物。桃的果实是深受大众喜爱的水果,具有外形好,果肉丰富的特点。但桃树是多种病害的越冬场所,其中常见的病害就包括桃干枯病,桃根癌病,桃炭疽病,桃穿孔病,桃黑星病,桃树流胶病,桃树黄叶病,桃缩叶病,疮茄病,褐腐病等。河北苗木基地桃树种植培育中心为您详细讲解如何及时清除病害,保障桃树的正常生长。 桃干枯病的危害及防治方法: 桃干枯病主要表现在桃树的枝干部位,具体表现类似桃树干腐烂后干枯死亡,桃干枯病也叫作腐烂病,只不过是腐烂病的延伸发展。 早期的桃干枯病只是在树干部位稍稍龙骑,并出现流胶的现象,随着病情的严重造成部位上的干枯继而死亡。桃干枯病往往会造成桃树的整株的死亡。 造成桃干枯病的主要原因是真菌侵入树枝伤口部位在病变位置产生危害形成的,主要发病月份为每年的五-六月份害虫大量羽化的阶段,可通过合理的修剪以及增加桃树林间通风来预防桃干枯病的发生,如已经发生严重的干腐病,可使用抗菌剂或硫酸铜液对树体进行杀菌处理。 桃根癌病的危害及防治方法: 根癌病是由于真菌侵入桃树根部或树枝腋下形成肿瘤状体块,通常会造成桃树的整株死亡或生长受到影响,同时受病害后的桃树果实也会携带有部分病菌,造成果实外观和口感的变差。 桃树根癌病的发生,是由于受到感染真菌的雨水浇灌桃树根部形成的病害,侵入桃树根部的伤口位置形成的,经过统计表明在碱性土壤中桃根癌病的发病几率高于位置。而一旦感染根癌病不可继续在原地种植桃树应修养或改种其他品种。 预防根癌病的发生,可在加强田间管理的同时对可能造成根癌病的位置进行清理,使用汞对土地进行消毒作业或使用根癌灵进行防治。 PS:一旦发生根癌病后应及时清除病株,同时进行杀菌作业,切记种植相同品种的果树而应改种其他产品。 桃炭疽病的危害及防治方法: 桃炭疽病多发生于南方温暖湿润的气候中种植的果树,炭疽病的主要危害在果实和树叶上,感染时期为硬核前在桃果实上出现水渍状斑点,随着病情的发展造成僵果。桃炭疽病很少发生于其他时节,因此防治主要集中在每年的六七月份中。 造成桃炭疽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南方的梅雨季长期的潮湿高温环境,非常利于真菌在桃树林间的生长及挥发,而炭疽病造成的叶片上的危害主要集中在树梢上,会形成树梢叶片的上卷同时脱落。 防治桃炭疽病,应在建立果园时就注意林间的排水,通风问题,加强林间的管理,及时清理病死枝。一旦发生桃炭疽病的现象,要使用石硫合剂机波尔多液等进行防治,也可使用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或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进行交替喷洒。 桃穿孔病的危害及防治方法: 桃穿孔病是一种桃树常见病害,不仅在桃树上经常发生,在包括其他蔷薇科李属品种中也常有发生。桃穿孔病的主要危害范围非常广泛,包括枝,干,叶,果都会受到桃穿孔病的影

园林绿化病虫害防治

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绿化管理所 无锡市园林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昆山项目组 上海园鼎园林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昆山项目部 2007年7月25日

七月份状况 自6月份高温以来,各种病害频频发生,已发生的病虫害主要有以下种类: 一、虫害: 1刺蛾类2网蝽(毛鹃等)3褐金龟子(樱花) 4红蜡蚧(夹竹桃)5紫牡蛎蚧(金边黄杨)6黄杨尺7蚜虫8金叶女贞潜叶跳甲9樟巢螟10斜纹夜蛾 11地老虎12螨类。 须要特别提醒的是本月中下旬夜蛾类、地老虎类及刺蛾类危害特别严重,某些标段已造成了一定的后果。随着高温天气的延继此类虫害将会持续,希望各施工、养护单位密确注意。 二、病害: 1斑枯病(高羊茅)2白粉病(桧柏、狭叶十大功劳) 3干灼病(毛鹃)4灰霉病(石竹)5桃流胶病三、有害生物: 蜗牛(草坪、金边黄杨绿篱带) 八月份预测

一、虫害防治 1、樟叶瘤丛螟(又名樟巢螟、樟丛螟、樟巢蛾) 该虫在我市已趋大发生的前兆。其第一代幼虫现已结茧化蛹。预测8月份的第二代幼虫将会大爆发。望在近期内①可作部分的喷药处理(效果不佳)喷敌敌畏1:1000倍液。②最好是尽可能多的摘除虫茧包。③在8月10日前后作第一次喷药防治,喷敌敌畏1:1500倍即可 2、金叶女贞潜叶跳甲 目前此虫已进入潜叶危害状态。因此,其防治用药须作改变,即应用有渗透性或内吸性农药,可用2.5%必林可溶剂5000倍液防治此幼虫。 3、刺蛾类 8月份是第二代幼虫发生期,该月既有幼虫病害,同时又有成虫存在。请用20%杀铃脲8000倍或灭幼脲3号2000倍液防治。 4、丝棉木金星尺蛾(又名大叶黄杨尺) 此虫在日本工业园的扶芳藤上见幼虫多已吐丝飘落入土化蛹,少量幼虫仍在危害。近期可作次喷药防治(意义不是太大),仍可灭除部分幼虫。8月份须注意成虫的防治,可用无公害农药20﹪杀伶脲(除虫脲)8000倍,可达到在成虫产卵后对初孵幼虫的杀灭。 5、杜鹃冠网蝽(又名军配虫)

桃树、杏树、李子树病虫害防治技术

桃树、杏树、李子树病虫害防治技术 一、桃树的病虫害防治 (一)常见桃树病虫害 常见的桃树病虫害有20种左右,病害有桃穿孔病,桃疮痂病、桃炭疽病、桃褐腐病、桃流胶病、细菌性根癌病等;害虫有桃蚜、桃蛀螟、桃潜叶蛾、小绿叶蝉、山楂红蜘蛛、桑白蚧、桃球坚蚧、茶翅蝽、红颈天牛等。 (二)常见桃树病害防治 1、桃细菌性穿孔病遍布全国各桃产区,排水不良的果园或多雨年份危害较重。该病由细菌引起,主要危害叶片、果实和新梢。叶片初发病时为水渍状黄白色至白色小斑点,后形成圆形、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紫褐色至黑褐色,直径约2~4 毫米的病斑,周围呈黄绿色水渍状的晕圈,以后病斑干枯脱落成穿孔。果实发病,病斑以皮孔为中心果面发生暗紫色圆形中央凹陷的病斑,边缘水渍状,后期病斑中心部分表皮龟裂。病原细菌在枝条组织内越冬,翌年随气温回升,潜伏的细菌开始活动,形成病斑。桃树开花前后,病菌从病组织中溢出,借风雨或昆虫传播。叶片一般于5月发病,高温多湿有利于病菌侵染,病势加重。树势弱、排水不良或氮肥偏多的果园发病较重,品种间抗病性差异与发病轻重有密切关系。 防治方法:(1)加强果园综合管理:切忌在地下水位高或低洼地建立桃园;少施氮肥,防止徒长。合理修剪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适时适度夏剪,剪除病梢,集中烧毁。冬季认真做好清园工作。(2)药剂防治:发芽前喷4~5度石硫合剂或1:1:100倍的波尔多液,花后喷一次科博800倍液。5~8月份喷农用链霉素(10000~20000倍)或锌灰液(硫酸锌1份,石灰4份,水240份)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 2、桃疮痂病又叫黑星病,主要危害果实,也侵害新梢和叶片。果实多在果肩处发病。果实上的病斑初为绿色水渍状,扩大后变为黑绿色,近圆形。果实成熟时,病斑变为紫色或暗褐色,病斑只限于果皮,不深入果肉,后期病斑木栓化,并龟裂。病菌侵入果实的时间是落花后6周,约5月中下至成熟前一个月。枝梢受害后,病斑呈长圆形浅褐色,以后变为灰褐色至褐色,周围暗褐色至紫褐色,有隆起,常发生流胶。 防治方法:(1)冬剪彻底剪除病梢。清出果园,减少病源,栽植密度合理,树形适宜,防止树冠交接,改善果园通风透光条件,降低果园湿度。(2)萌芽前喷80%五氯酚钠200倍加3~5波美度石硫合剂;落花后半个月至7月份,约每隔15天,喷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或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或福星8000~10000倍,均对此病有效,以上药剂不可重复使用。 3、桃褐腐病幼果发病初期,呈见黑色小斑点,后来病斑木栓化,表面龟裂,严重时病果变褐,腐烂,最后变成僵果。果实生长后期发病较多,染病初期呈见

[参考实用]常见桃树病害高清图谱

常见桃树病害高清图谱 常见的桃树病害有哪些? 常见的桃树病虫害有20种左右,病害有桃穿孔病,桃疮痂病、桃炭疽病、桃褐腐病、桃流胶病、细菌性根癌病等;我们今天着重讲一下下面几个! 桃细菌性穿孔病 遍布全国各桃产区,排水不良的果园或多雨年份危害较重。该病由细菌引起,主要危害叶片、果实和新梢。叶片初发病时为水渍状黄白色至白色小斑点,后形成圆形、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紫褐色至黑褐色,直径约2~4毫米的病斑,周围呈黄绿色水渍状的晕圈,以后病斑干枯脱落成穿孔。果实发病,病斑以皮孔为中心果面发生暗紫色圆形中央凹陷的病斑,边缘水渍状,后期病斑中心部分表皮龟裂。病原细菌在枝条组织内越冬,翌年随气温回升,潜伏的细菌开始活动,形成病斑。桃树开花前后,病菌从病组织中溢出,借风雨或昆虫传播。叶片一般于5月发病,高温多湿有利于病菌侵染,病势加重。树势弱、排水不良或氮肥偏多的果园发病较重,品种间抗病性差异与发病轻重有密切关系。 防治方法: (1)加强果园综合管理:切忌在地下水位高或低洼地建立桃园;少施氮肥,防止徒长。合理修剪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适时适度夏剪,剪除病梢,集中烧毁。冬季认真做好清园工作。 (2)药剂防治:发芽前喷4~5度石硫合剂或1:1:100倍的波尔多液。5~8月份喷农用链霉素(10000~20XX0倍)或锌灰液(硫酸锌1份,石灰4份,水240份)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等。 桃疮痂病

又叫黑星病,主要危害果实,也侵害新梢和叶片。果实多在果肩处发病。果实上的病斑初为绿色水渍状,扩大后变为黑绿色,近圆形。果实成熟时,病斑变为紫色或暗褐色,病斑只限于果皮,不深入果肉,后期病斑木栓化,并龟裂。病菌侵入果实的时间是落花后6周,约5月中下至成熟前一个月。枝梢受害后,病斑呈长圆形浅褐色,以后变为灰褐色至褐色,周围暗褐色至紫褐色,有隆起,常发生流胶。 防治方法: (1)冬剪彻底剪除病梢。清出果园,减少病源,栽植密度合理,树形适宜,防止树冠交接,改善果园通风透光条件,降低果园湿度。 (2)萌芽前喷80%五氯酚钠200倍加3~5波美度石硫合剂;落花后半个月至7月份,约每隔15天,喷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或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或福星8000~10000倍,均对此病有效,以上药剂不可重复使用。 桃褐腐病 幼果发病初期,呈见黑色小斑点,后来病斑木栓化,表面龟裂,严重时病果变褐,腐烂,最后变成僵果。果实生长后期发病较多,染病初期呈见褐色,圆形小病斑,尔后,病斑扩展很快,并露出灰色粉状小球,形似胞子堆,呈同心轮纹排列,病果大部或完全腐烂,落地。桃花感染表现萎凋变褐,病花干枯附着于桃枝上,有花腐的桃枝梢尖枯死。病菌适宜在25~27℃多雾多雨的天气生长。 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冬季剪除病枝,摘除病僵果,收集烧毁。防治病虫,注意减少其他的果面伤口。 (2)药剂防治:芽膨大期喷3~5波美度石硫剂+80%五氯酚钠200倍,花后10天至采收前20天喷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或70%甲基托布津800

桃树病虫害防治历文档

桃树病虫害全年防治历序 号施药时期与防治对象 萌芽前 (1).5 波美度石硫合剂推荐用药及浓度防治实施方案重点刮除老病皮后均匀喷“干枝”, (1)(2) (3)任选其一: 桃枝干病害(流胶病,腐烂病,溃疡病),推荐用碧秀丹(50%喷雾要注重地面的和树干。 1. 防治蚜虫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多种病虫害的萌发期。 (2).碧秀丹(50%氯溴异氰尿酸)500倍+农娃(55%氯氰.氯溴异氰尿酸)100 倍液涂抹枝干1(果树发芽前,铲除枝干上 毒死蜱)1000倍均匀喷雾+怀农特1000 倍全园喷雾 xx 的病菌、蚜虫、介壳虫、 (3).40%氟硅唑1500倍+农娃(55%氯氰.毒死蜱)1000倍+红白蜘蛛等)开花前( 3 月下旬) (褐腐病,疮痂病,细菌性 虫等)XX1000倍倍全园喷雾 改变老观念,重视花前蚜虫的防治。 70%丙森.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70%吡虫啉颗粒剂30002.根系生长活动 加快,要保持足够的水封和养分供应。 XX1500 倍(提高座果)全园喷雾

2 穿孔病,缩叶病,叶婵,蚜倍+25%噻虫嗪颗粒剂+2.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 乳剂1000倍+营谢花后(4月中旬)喜瑞(48%甲流.戊唑醇可湿粉剂)1000倍+ 希双克(80%烯啶.1).注意“倒春寒”天气的发生(白天阳光和煦,早晚却寒气袭人,。 (防治细菌性穿孔病、蚜虫、吡蚜酮颗粒剂)2000倍+4.5 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00 倍+3.2这种使人难以适应的“善变”天气,就是通常所说的“倒春寒”)3蝽等,) 梨小食心虫、卷叶虫、绿盲阿维菌素乳油2500倍+营养硼1500 倍(保花保果)全园喷雾措施 1.果园灌水,提地温。 2. 采收忙1500 倍+碧护3000 倍均匀喷雾。 2).合理疏果,以提高当年的果品质量新梢生长期(5月上旬)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 倍液+碧生(20%噻唑锌悬浮剂) 1.蚜虫在这个时期的严重程度,取决于温度的高低。 (55%氯氰.毒死蜱)1500倍+20%2.田间开始出现杂草,开始与桃树争夺养分,并增加田间湿度,4(防治细菌性穿孔病、疮痂600 倍+20%吡虫啉2000倍+ 农娃 病、蚜虫、绿盲蝽、梨小食灭幼脲悬浮剂1000倍+营养钙1000 倍全园喷雾心 虫、卷叶虫等) 幼果生长期( 5 月下旬) (防治细菌性穿孔病、疮痂给病虫害提供有力的生存环境,要及时人工或化学除草。 速秒(4%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1000 倍+50%克菌丹800倍+5%1.出现生理性落果现象,要合理负载,及时补充营养。 啶虫脒乳油1000 倍+11%甲维.氟铃脲颗粒剂2000倍+天王威 2.疏除未结果的回缩过长的枝条,并对生长过旺的枝条进行摘(5%噻螨酮乳油)1500 倍+美朋盖

园林绿化常见的病虫害及防治

园林绿化常见的病虫害 及防治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园林绿化常见的病虫害及防治 一、常见的病害及防治 1、白粉病:可用50%退茵特800-1000倍、或波美度石硫合剂,或50%胶体硫50-100倍液,每周一次连续二、三次均有效。 2、黑斑病:药剂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或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50%代森胺600-800倍液,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多次效果较好。 3、裼斑病:发病后可喷7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每周一次连续二、三次。 4、锈病:用福美锌,石硫合剂定期交替喷射,可以减轻病情。 5、炭疽病:发病期定期75%百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灵菌丹500-800倍液,有较好的效果。 6、立枯病:用800倍液的50%托布津功多菌灵喷2-3次(10天一次) 7、青枯病:发病期可喷淋%高锰酸钾液或100-200U农用链霉素,土霉素,并适当增施钾肥。 二、常见的虫害及防治

1、蚜虫类:消灭越冬虫源,秋末喷射40%乐果,300倍液以作保护。当蚜虫发生时,每隔7-10天喷药一次连续2-3次,可用40%氧化乐果或40%乐果2000倍液或8%滴滴畏1000倍液喷杀。 2、蚧壳虫类:喷射40%氧化乐果,及25%亚胺硫磷1000-2000倍液。如果是盆栽名贵品种,也可以在其根埋入吠喃丹。庭院中的2-3年生小树,每株可用10%吠喃丹40克左右。 3、螨类:用20%三氯杀螨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用50%久效硫乳油2000倍液,50%滴滴畏乳油1000倍液喷杀。 4、苏马:用40%乐果乳剂300-500倍液,80%滴滴畏乳剂3000倍液,50%马列拉硫磷乳剂4000倍液,50%休养虫螟松乳剂2000倍防治效果良好。 5、 5、蓟马:用40%乐果乳剂300-500倍液,80%滴滴畏乳剂300倍液,50%马拉硫磷乳剂400倍液,50%杀虫螟松乳剂2000倍防治效果良好。 执行操作要领 1、及时浇水,根据不同品种生长习性,地段(室内或雨水淋不到的墙边2-3天要浇一次水)。 2、随时注意观察检察有没有害虫发生,并及时做好枯枝落叶病枝叶的清理和药物防治工作,并将防治情况向绿化部汇报。

桃树常见病虫害及防治

桃树常见病虫害及防治 桃树蚜虫的防治: 桃树种植易、但桃抗病虫害能力弱,最易受蚜虫、红蜘蛛、天牛等危害,还易发生褐斑病、缩叶病、树干流胶病等。危害桃树的蚜虫常见有三种,即桃赤蚜、桃粉蚜和桃瘤蚜。桃赤蚜、桃粉蚜危害普遍,桃瘤蚜仅在局部地区危害。蚜虫每年春季当桃树发芽生叶对,聚集桃树嫩枝和幼叶片上,用细长的口针刺入组织内部吮吸汁液,被害后的桃叶呈现小的黑点,红色和黄色斑点,使叶逐渐苍白卷缩,甚至脱落,既影响花芽的形成,又可削弱树势。蚜虫排泄的蜜露、污染叶面及枝梢,使桃树生理作用受阻滞,常造成烟煤病,加速早期落叶,影响生长。 危害桃树的蚜虫都是在早春危害桃树,特别4 至5 月份蚜虫繁殖最快,是危害最重时期,夏、秋时转移到其它作物上危害,冬前再迁回到桃树上产卵越冬。以下为具体防治方法。 药剂防治 关键时期是冬卵孵化期,即桃树花芽萌动期和桃落叶后被害叶未卷叶以前。花后至初夏,根据当年虫情再用药1-2 次。在秋后迁回桃树的虫量多时,也可适当用药一次。常用药剂有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0 倍液,或10%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80%敌敌畏油1500倍液,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 倍液,或2.5%敌杀死乳油8000 倍液,或一遍净、速灭杀丁等农药;对有抗药性的蚜虫,可用乐本斯2000倍液与50%西维因300 倍液的混配后喷雾防治,或烟草、石灰(1:1)水60 至80 倍液。 当桃粉蚜分泌蜡粉后,使用湿润性不好的药剂时,需要在稀释的药液中加用0.1至0.2%中性皂或0.5%牛皮胶。对卷叶中的桃瘤蚜,应使用具有内吸作用的杀虫剂。桃树蚜虫药剂防治效果目前最好是吡虫啉,但不可使用乐果。 药剂涂茎防治法 在蚜虫初发生时(即桃树萌芽期),以40%氧化乐果乳油7 份,加水3份配成涂茎液,用毛刷将药液直接涂在主干周围(第一主干以下)约6 厘米宽度。如树皮粗糙,可先将翘皮刮除后再涂药。利翘皮时不要伤及嫩皮。涂后用纸包扎好。 打孔施药法

柳树常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柳树常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柳树是我国比较常见的树木品种,其具有着诸多的种植价值,不仅具有较高的绿化价值、园林价值以及观赏价值,同时其也对空气污染以及尘埃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因此,其种植的范围也比较广泛,但是在柳树成长过程中还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影响,进而导致其生长质量受到影响,下面,本文就针对柳树常见病虫害的发生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希望能为柳树的病虫害处理提供一定的帮助作用。 柳树的病虫害是影响其成长质量的主要因素,在柳树的成长中也经常受到一些病虫害的影响,这也是柳树种植中需要特别重视的内容。在柳树种植中,其受到的病虫害类型也有很多种类,为了保证其成长的质量,就需要针对其不同的病虫害类型而进行相应的防治措施,这也是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 1 柳瘿蚊 1.1 柳瘿蚊症状 在柳瘿蚊对柳树进行危害后,其幼虫的形成层就会刺激柳树受害部位的细胞发生畸形,因此,柳树的枝干危害部位很快就会呈现出瘤状增粗和变大的情

况,其枝干也逐渐地开始呈现出轻度的肿瘤,来年其枝干就会出现相应的羽化孔,柳瘿蚊的成虫就会于原羽化孔和其附近位置进行产卵,进而其孵化后产生的幼虫又会在瘿瘤的周围位置继续进行危害,从而形成重复产卵和重复危害的过程,对柳树的新生组织造成不断的增生,导致瘿瘤会越来越大,如果柳树被危害的部位枝干直径在5厘米内,其虫口的密度也比较大,则其枝干的生长就会迅速衰弱,在两三年的时间内就会干枯,直至死亡。 1.2 柳瘿蚊防治方法 对于被危害的树木来说,如果其树木范围比较小或者初期的危害时,就可以在冬季或者3月底之前,将被危害的树皮铲去或者将瘿瘤锯掉,在3月的下旬可以用40%浓度的氧化乐果原液和2倍的水进行勾兑,涂刷到柳树的瘿瘤位置,并用一定的塑料薄膜对涂药的部位进行包扎,从而杀死幼虫和卵,春季在成虫羽化之前可以使用机油乳剂和废机油来对柳树瘿瘤和侵害部位进行涂刷,来杀死那些未羽化老熟幼虫以及羽化成虫,在5月可以在树干根基进行打孔,然后用注射器将40%浓度的氧化乐果2倍液注入1.5至2毫升,并用烂泥进行封口,来进行瘿瘤内幼虫的毒杀,在5月和6月中,在柳树瘿瘤上打钻2~3个孔,并用

垂柳的病虫害防治措施有哪些

垂柳的病虫害防治措施有哪些 垂柳主要分布浙江,湖南,江苏,安徽等地。小枝细长下垂,淡黄褐色。叶互生,披针形或条状披针形,长8~16cm,先端渐长尖,基部楔形,无毛或幼叶微有毛,具细锯齿,托叶披针形。雄蕊2,花丝分离,花药黄色,腺体2。雌花子房无柄,腺体1。花期3~4月;果熟期4~6月,那如何防治农作物虫害呢?利用自然界害虫的天敌防治虫害的一种方法。首先要注意保护害虫的自然天敌,提高天敌对害虫的抑制作用,尽量创造有利于害虫天敌生存的条件,或者采取人工大量饲养繁殖和释放害虫天敌,以增加天敌的数量,抑制虫害的发;利用害虫的致病微生物来防治害虫,其致病微生物包括真菌、细菌、病毒等多种类群。以菌治虫是一种十分安全的防治手段,对人、畜、农作物和微生物都没有危害,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且防治效果非常好,那么垂柳的病虫害防治措施有哪些呢? 一、柳厚壁叶蜂防治方法: l、实行树种混交,减少和尽量避免单一树种纯林,并适量增种密源植物,为虫害提供食料补充源和寄主。

2、人工防治:幼树生长期,组织动员当地群众,逐树摘除带虫瘿叶片,秋后清除处理落地虫瘿,并焚烧掩埋。 3、药物防治:(1)四月下旬至五月上旬发生严重时,在尽量保障人畜安全情况下,选择适用农药防治:即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1500倍液或40%菊马合剂2000倍液全树喷施。 (2)采用内吸性药剂灌根防治:即在树木须根最多处,进行根埋药剂防治。药剂可用3%呋喃丹颗粒或15%涕灭威颗粒剂,干径每厘米用药I.5—2g;也可在沟内浇灌40%氧化乐果乳油按干径每厘米浇1000倍的氧化乐果1.5—2kg,渗完后覆土;还可在树干基部周围注射10倍的40%氧化乐果 二、光肩性天牛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a.捕捉成虫,根据光肩性天牛成虫比较迟钝,在雌成虫产卵前(即6—8月),组织动员当地群众捕捉成虫。b.人工砸卵:在6—8月,要经常检查树干上有无产卵核槽及木屑或虫粪,

园林绿化常见的病虫害及防治

园林绿化常见的病虫害及防治 一、常见的病害及防治 1、白粉病:可用50%退茵特800-1000倍、或0.1-0.3波美度石硫合剂,或50%胶体硫50-100倍液,每周一次连续二、三次均有效。 2、黑斑病:药剂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或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50%代森胺600-800倍液,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多次效果较好。 3、裼斑病:发病后可喷7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每周一次连续二、三次。 4、锈病:用福美锌,石硫合剂定期交替喷射,可以减轻病情。 5、炭疽病:发病期定期75%百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灵菌丹500-800倍液,有较好的效果。 6、立枯病:用800倍液的50%托布津功多菌灵喷2-3次(10天一次) 7、青枯病:发病期可喷淋0.2%高锰酸钾液或100-200U农用链霉素,土霉素,并适当增施钾肥。 二、常见的虫害及防治

1、蚜虫类:消灭越冬虫源,秋末喷射40%乐果,300倍液以作保护。当蚜虫发生时,每隔7-10天喷药一次连续2-3次,可用40%氧化乐果或40%乐果2000倍液或8%滴滴畏1000倍液喷杀。 2、蚧壳虫类:喷射40%氧化乐果,及25%亚胺硫磷1000-2000倍液。如果是盆栽名贵品种,也可以在其根埋入吠喃丹。庭院中的2-3年生小树,每株可用10%吠喃丹40克左右。 3、螨类:用20%三氯杀螨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用50%久效硫乳油2000倍液,50%滴滴畏乳油1000倍液喷杀。 4、苏马:用40%乐果乳剂300-500倍液,80%滴滴畏乳剂3000倍液,50%马列拉硫磷乳剂4000倍液,50%休养虫螟松乳剂2000倍防治效果良好。 5、5、蓟马:用40%乐果乳剂300-500倍液,80%滴滴畏乳剂300倍液,50%马拉硫磷乳剂400倍液,50%杀虫螟松乳剂2000倍防治效果良好。 执行操作要领 1、及时浇水,根据不同品种生长习性,地段(室内或雨水淋不到的墙边2-3天要浇一次水)。 2、随时注意观察检察有没有害虫发生,并及时做好枯枝落叶病枝叶的清理和药物防治工作,并将防治情况向绿化部汇报。 3、日常管理要正常,枯枝弱枝,病枝要及时剪除,定期松土,见杂草就除,保持绿化区内无杂草。

杨树常见的病虫害介绍

杨树常见的病虫害介绍 草履蚧的危害及防治方法 近些年,我省特别是豫西北地区杨树上草履蚧危害严重,致使部分大树树势衰弱,生长量锐减;更有甚者,由于草履蚧遍布树体树干缝隙、梢部幼嫩处刺吸汁液,分泌油状蜡液,造成5、6年生的大树成片死亡。 草履蚧属同翅目,蚧亚目,旌蚧总科绵蚧科,在我区原多为害核桃树、柿树、梨树、苹果树、椿树特别是香椿等林果木。而近年来,对杨树等重要用材林树种也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其危害林木以若虫和雌成虫为主。 现将草履蚧外形特征、危害特征和防治方法介绍一下,便于辨认和防治。 外形特征:雌成虫个大,体长10毫米左右,椭圆形,背部隆起似草鞋,黑褐色,腹部8节,体背有横皱和纵沟(我们看到雌成虫时,一般在5月中旬至6月上旬树干上较为零星的出现)。雄成虫体长5-6毫米,翅展开后长9—11毫米,头胸黑色,腹部深紫色,前翅紫黑,前缘略红,后翅特化成平衡棒。雄成虫对林木危害小,交配后即死亡(因为交配在树冠上完成,我们很少看到雄成虫)。卵,椭圆形,长1—1.2毫米,黄褐色,光滑,产于土层中的卵囊内。若虫是从2月下旬孵化出的小幼虫开始上树至5月上旬变为成虫前这一阶段均称为若虫(这个阶段虫体对林木危害最严重)。其体形与雌成虫相似,个体小,3月中旬身长约2毫米,红褐色或黑褐色,足明显。 生活规律及危害特征:草履蚧在我省一年发生一代,以卵在土层中越冬,2月上旬开始孵化。若虫先期吸食根部汁液,3月上、中旬杨树萌动前大量上树,聚集在小枝表面、主干缝隙处刺吸汁液,使芽

不能正常萌发,甚则整个树冠死亡,严重影响林木正常生长。4、5月份危害加重,虫体在树体外层层堆积,不断吸食树体汁液,分泌大量油状蜡液。雌成虫5月上中旬成熟,交配后继续为害至6月上旬陆续下树入土产卵于根部10—16厘米土层中。 防治方法:(1)阻止小幼虫上树,于树干高1米处刮除老树皮一圈约7-8厘米宽,上涂虫胶或废机油,每隔10—15天涂一次,也可在刮皮处贴上宽胶带,贴紧确保胶带与树皮之间没有缝隙。并且一定要及时清除环下若虫,清理间隔时间视上树若虫数量而定,若虫上树高峰期可每天定时清理;树干光滑者可直接涂抹或粘贴。 (2)药剂防治:于3月中旬至4月初,若虫上树高峰或群集树体时,喷洒木虱净(1000-1500倍液)或内吸性磷乳油1500-2000倍液,喷洒范围包括树干基部地面以及树干、树冠;或根埋灭涕威,呋喃丹等特效药,每株剂量10-30克,视树大小而定,埋后灌一次大水(此类药物剧毒,使用时要格外小心)。 这里要特别强调一下,在给树木施农家肥特别是圈肥或厩肥时一定要充分发酵,避免生肥传播草履蚧。因为草履蚧一旦大发生,很难在一年内彻底根除,需连续几年严加防治,明显影响林木生长量,使经济效益大打折扣。 美国白蛾 美国白蛾本不是我区的杨树主要食叶害虫,但是近一年,有林农打电话到电台询问他们当地发生的是不是美国白蛾,由于种种原因总是错失去看现场的机会但是美国白蛾一旦发生,如若得不到很好的控制,就会很快蔓延开去。所以这里介绍一下美国白蛾生活规律和防治方法。

柳树常见病虫害防治浅谈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5411020145.html, 柳树常见病虫害防治浅谈 作者:金茜 来源:《科学与技术》2018年第22期 摘要:柳树是中国常见的树种,它不仅具有很高的绿化价值、园林价值和观赏价值,而且对大气污染和粉尘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因此,其种植范围相对较广,但在柳树生长过程中也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害,本文分析了杨柳常见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柳树;常见病虫害;防治措施 柳树别名杨柳,为落叶大乔木,在中国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柳树的枝条细长,柔软下垂,高可达20-30米,径50-60厘米。柳树生长迅速,极易繁殖,生命力强,既可美化环境,又可材用,是现代园艺绿化中极为受欢迎的树种。柳树高大雄伟,能迅速成林,为辽宁本地重要的造林树种,但是,人工栽种的柳树,易发生病虫害。 1柳锈病 1.1柳锈病症状 柳树锈病通常发生在五月底至六月初之间。其病原菌越冬在柳树的枝叶上,在次年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萌发,产生芽管,侵入气孔。有性孢子和锈孢子会在7-10天后形成。它的锈孢子可以通过风力传播到柳叶上,在八月下旬。十天就形成了相应的孢子堆,然后柳叶落地过冬。在柳树锈病的早期,其叶片上会有一些黄色的斑点,主要表现为圆形的消除,病变的正反两面会有相应的粉状桩,大部分位于叶片的背面。病情逐渐发展后,病变会逐渐扩大,然后依次形成较大的病变,导致柳树的叶、茎逐渐枯萎,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枝条柔嫩。枯萎会对柳树幼苗和幼树的生长产生严重的影响。 1.2防治措施 防治锈病要尽早,苗期就要加以防控。首选优良抗病品种,该病多发生在1~2年生苗木。幼叶染病,潜育期短,一般再7天,且发病重。苗木年龄增大后,抗病能力就随之提高,发病率逐渐下降。加强日常苗木的抚育管理,及时间伐和剔除长势不良的植株。结合天气、降水等具体情况,科学浇水排水,苗木间距要合理,保证苗木间的通风采光性。及时除草是关键,春夏兩季要经常除草,铲除林内外的转主寄主,减少病菌病源。发现病树立即用 1∶2∶160波尔多液,或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0.2~0.5波美度石硫合剂,喷施防治,20天喷1次,连续喷3次,防治效果较好。 2光肩星天牛虫害

园林绿化常见病虫害防治

食叶类害虫 1、刺蛾类 危害:刺蛾的小幼虫常群集啃食树叶下表皮及叶肉,仅留上表皮,形成圆形透明斑;3 龄后分散危害,发生严重时把叶片吃光,仅留叶脉与叶柄,严重影响植物生长,甚至造成植物枯死。其幼虫体具毒毛,刺痛人的皮肤,会引起红肿剧痛。因此居民区、公园、行道树等绿化区域尤应防治。 防治方法: 1. 药剂防治:刺蛾幼虫对药剂抵抗力弱,可喷90%晶体敌百虫1000 倍液、80%敌敌畏乳油、50%辛硫磷乳油、25%亚胺硫磷乳油1500至2000倍液或用拟除虫菊酯类农药3000 至5000 倍液进行喷杀。 2. 生物防治:(1)幼虫发生期施药喷洒青虫菌,每克含 100 亿孢子1000 倍液,可使幼虫感病率在80%以上。如能混入%茶枯或%中性洗衣粉可提高防效。

(2)用每克含孢子100 亿的白僵菌粉至1千克,在雨湿条件下防治l 至2 龄幼虫。 3. 黑光灯防治:大多数刺蛾类成虫有趋光性,在成虫羽化期,设置黑光灯诱杀,效果明显。 2、袋蛾类 危害:幼虫取食树叶、嫩枝皮及幼果。大发生时,几天能将全树叶片食尽,残存秃枝光干,严重影响树木生长,开花结实,使枝条枯萎或整株枯死。 防治方法:1、初龄幼虫集中为害,剪除虫枝,消灭幼虫;越冬袋囊,高挂树枝,人工摘除消灭。2、幼虫期喷%敌杀死乳油10000 倍液、90%晶体敌百虫、50%辛硫磷乳油、50% 乙酰甲胺磷乳油1000-1500 倍液,尤为敌百虫效果好,或喷每克含孢子100亿的青虫菌1000 倍液。 3、夜蛾类

危害:关中地区1 年3 代,5-6 月间出现成虫,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产卵于叶背。初孵幼虫群集叶背取食叶肉,能吐丝下垂,3 龄后分散为害,幼虫有假死性。10 月初幼虫入土化蛹越冬。 防治方法:选用高效低毒药剂,进行交替喷雾防治,避免产生抗药性,根据夜蛾类害虫活动特点,在下午4 时后喷药防治效果最佳。 (1)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4000 倍; (2)苜核?苏云菌悬浮剂600 倍; (3)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维盐)乳油1000 倍; (4)6%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1500 倍液等高效低毒药剂防治。 4、尺蛾类(吊死鬼) 危害:国槐尺蛾是食叶害虫,成虫有趋光性,夜晚活动, 喜在树冠顶端产卵,卵散产于叶面、叶柄和嫩枝上,幼虫危害叶片,严重时将整株叶片一夜吃光。老熟后爬到干基及周围松土中化蛹。 防治方法:尺蛾类防治方法:(1)、人工振落捕杀幼虫。(2)、灯光诱杀成虫。(3)、于低龄幼虫期,以50%杀螟松乳油、90%敌百

桃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日历

桃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日历 3月中下旬(休眠期) 褐腐病、穿孔病、炭疽病、缩叶病、疮痂病、腐烂病越冬菌源刮老翅皮,剪除病虫核梢、清扫落叶、病虫果(含小僵果)、杂草集中烧毁或深埋。对溃疡病斑涂抹5-10倍21%菌之敌。全树喷21%菌之敌500-600倍液5%菌必净500倍最好在药液中加入强渗农药增剂500倍? 螨类(红、白蜘蛛) %克螨克星5000倍+5%尼索朗1500倍。%红白螨死200倍。? 4月上中旬(萌芽期) 缩叶病 38%粮果丰600倍为防治蚜虫的关键时期。早熟品种易患缩叶病,此期为防治重点。? 采用杀卵与杀成螨的药剂混用,可避免后期红、白蜘蛛泛滥。? 蚜虫 10%吡虫啉5000倍液5%绿园2号2000倍。? 桃一点叶蝉 40%新农宝1500倍。? 潜叶蛾 20%除虫脲5000倍。? 红、白蜘蛛 %红白螨死2000倍+20%螨死净粉2000倍。? 缺钙症硼钙宝800倍。? 4月下旬至5月上旬(坐果及新梢生长始期) 果实、叶片、枝梢病害 50%病立除600倍液60%轮纹克星500倍。果实、叶片、枝梢病害指褐腐病、穿孔病、炭疽病、疮痂病。为防治棉铃虫、蚧壳虫关键时期,新梢长到6-7cm,防治卷叶蛾越冬代幼虫。防治抗性害虫,药液中加增效王4000倍。? 缩叶病 5%菌必净500倍。? 棉铃虫、卷叶虫 40%双灭铃1500倍。? 潜叶蛾 20%除虫脲4000倍。? 蚧壳虫、蚜虫 3%农不老1500倍或5%绿园2号2000倍。? 缺钙症硼钙宝600倍。? 5月中旬(幼果发育及新梢速长期) 果实、叶片、枝梢病害 60%拓福800倍液60%轮里立克600倍。为防治流胶病、桃蛀螟、梨小食心虫关键时期。蝽象为害成畸形果,幼果直径2cm时喷药最适宜。? 流胶病 21%果腐康10倍,涂抹流胶处。? 蚜虫 10%吡虫啉5000倍。? 蝽象、梨小、桃蛀螟 40%新农宝1500倍。? 缺钙症硼钙宝600倍。? 5月下旬至6月上旬(果熟果实膨大及新梢速长期) 果实、叶片、枝梢病害 70%菌杀宝500倍或80%普诺600倍。被桃蛀螟危害的新梢要及时剪除烧毁。? 桃一点叶蝉,近几年危害严重,应加强防治。? 可用黑光灯诱杀桃蛀螟成虫,可兼治梨小食心虫、棉铃虫成虫。? 红、白蜘蛛 %红白螨死2000倍液%虫螨克星5000倍。? 卷叶蛾、潜叶蛾 40%新农宝1500倍+20%除虫脲5000倍。? 蚧壳虫 5%绿园2号4000倍液3%农不老2000倍。? 桃蛀螟、桃一点叶蝉 40%双灭铃1500倍或40%新农宝1500倍。? 桃蚜虫 10%吡虫啉5000倍。?

春季常见病虫害防治

春季常见病虫害防治 1、蚜虫, 体小,绿色,常群集多种园林植物叶背,使叶卷曲,又称腻虫。木槿、碧桃、扶桑、月季、金银花、夹竹桃、菊花等都容易受蚜虫的危害。一年可以发生多代,第二年4—5月份产生有翅蚜,吸取汁液进行危害。晚秋10月间产生有翅迁移蚜,以卵在植物的枝条上越冬。 防治方法:①保护利用天敌,控制空气湿度。②药剂防治。尽量少用广普杀虫剂,选用对天敌杀伤较小的内吸性杀虫剂。防治园林植物的药剂可用40%氧化乐果2000倍液喷洒。少量盆花可喷70-100倍的中性洗衣粉。 2、介壳虫 发生规律:又称花虱子。在万年青、棕榈、罗汉松、白玉兰、月季、黄杨、海桐等植物上危害较为严重。一年发生1~4代,大都在四月中旬至五月中、下旬开始,造成树势衰弱,生长不良,严重时整株枯死。通风透光不良发生严重。能危害常绿阔叶树,也能危害针叶树,严重时枝叶干枯,并能诱发煤污病。 防治方法:①在孵化前人工轻轻把虫体刷掉;②勤检查,在若虫孵化期喷洒40%的氧化乐果,兑水1000一1500倍。③在园林上大量防治可采用1000倍敌敌畏乳油,加%的中性洗衣粉,效果较好。 3、立枯病。 该病主要危害松、杉、海棠、银杏、杨树、一品红等植物。通常种芽腐烂在出土之前,表现为地面缺苗;幼苗在木质化之前根茎基部产生水渍状褐色斑;在潮湿情况下病部有褐色菌丝体并附有小土粒状菌核。当气温在摄氏20多度时,新播种或立秋播种的花卉、树苗以及一些易烂根的花卉,如果土壤湿度大时,极易发生立枯病。 防治方法:①播种前土壤每亩用70%的五氯硝基苯3-8斤,均匀拌在土壤里;②在小苗幼嫩期控制浇水,勿使土壤过湿,③初发现病苗时,浇灌1%的硫酸亚铁或200-400倍50%代森铵液,均为每平方米浇灌4-8斤药水。 4、白粉病。 该病可危害蔷薇科、菊科花、月季、紫玉兰、大叶黄杨、凤仙花和黄栌等很多植物花卉。主要发生于叶片上,叶片两面布满白粉,使叶片皱缩,病斑为淡黄色,不规则,后期在叶面着生许多黑色小点,即病原菌的子囊壳。 防治方法:①降低湿度;加强通风日照,栽培养护预防,注意花卉的通风透光,进行适度修剪减少传染的阶梯;避免闷热潮湿的环境,减少叶面淋水。②消灭病原白粉病多以其闭囊壳随病叶等落入地面或表土中,及时清除病落叶、并进行翻土和在植株下覆盖无菌土,以减少初侵染来源。③少施氮肥,多施些磷钾肥;④初侵染期喷一次15%的粉锈宁,兑水700一1000倍。病前喷1~3次波尔多液 5、蛀干类害虫。 有光肩星天牛、桑天牛等,其中光肩星天牛危害最为严重。光肩星天牛属鞘翅目、天牛科,雌成虫体长约22-35毫米,雄成虫体长20-29毫米,体黑色有光泽,啃食树干。 防治方法:幼林注意抚育除杂,保持林内通风透光;在幼虫期用毒签或500倍有机磷农药用注射器注入蛀孔再用湿泥封住;在成虫羽化期(7-8月)用40%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施树干杀灭成虫;花绒坚甲和啄木鸟对天牛有抑制作用,应加以保护利用。 6、刺吸类和螨类。 主要有草履蚧、叶蝉、红蜘蛛等,对幼树幼苗危害较大,严重时会造成整株枯死。 防治方法:防治草履蚧可选择氧化乐果等农药;红蜘蛛可降温增湿;加强通风;%1059或1605;用三氯杀螨醇1000倍液;叶蝉可用 90%敌百虫或80%敌敌畏1000倍液喷雾防治。 7、梅花桃李类常见病虫害、细菌性穿孔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