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教案: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和对外交往(人教版)

复习教案: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和对外交往(人教版)
复习教案: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和对外交往(人教版)

专题二、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和外交关系

民族关系:主要形式有战争,册封、和亲、经济文化交流;和平为主流,历代中央政权对边疆地区行政管理(台湾、西藏、新疆、蒙古)

一、中国历代民族关系特征

1、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秦发动对匈奴和越族的战争,修筑长城。西汉初年与匈奴和亲,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打败匈奴解决匈奴问题。

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

“五胡内迁”;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迁都洛阳,以利对中原的控制,客观上有利于吸收先进的中原文明。改汉姓、穿汉服、讲汉语、与汉人通婚等,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3、唐朝通过和亲、册封、会盟等和平方式与少数民族交往

⑴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西北少数民族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

⑵吐蕃是藏族的祖先,很早就生活在青藏高原。

⑶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后,多次派使者向唐朝求婚,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他。夫妇二人为促进吐蕃的经济进步和文化发展、为密切唐朝和吐蕃的交流、增强汉藏人民的友好做出了贡献。唐中宗时把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后来尺带珠丹上书唐朝时说唐与吐蕃已经“和同为一家”了。

4、两宋与少数民族的关系:既有战争,也有和平相处,但和平占主流。

10世纪初,契丹杰出首领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后改为辽。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定都东京,史称北宋。后辽军大举攻宋,辽宋议和,史称澶渊之盟。11世纪前期,党项首领元昊建立西夏。连年与宋交战,后来,双方议和。12世纪初期,女真的杰出首领阿骨打,在会宁称帝,国号金。金先灭辽,又于1127年灭亡北宋。宋高宗定都临安,史称南宋。金军继续南下,南宋抗战派将领英勇抵抗,抗金名将岳飞是这一时期杰出的英雄人物。1141年,宋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5、元、明、清:加强行政管辖,巩固对边疆地区的统治。

元朝是我国民族大融合的时期,元朝实行“行省制”将西藏、云南、辽阳、岭北等边陲地区都置于中央政府管辖之下。

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

⑴驻藏大臣的设置

①清统治者重视对西藏地区的管理。清初册封五世达赖和五世班禅。

②1727年,清雍正时设驻藏大臣。驻藏大臣代表中央与达赖、班禅共管西藏事务。

③驻藏大臣享有行政、军事、财政、外交等大权。通过“金奔巴瓶”制度确定达赖、班禅继承人时,也由驻藏大臣督办。驻藏大臣的设置,进一步加强了对西藏的管理,有利于维护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⑵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

①18世纪中期,清平定新疆回部贵族大小和卓的叛乱。设伊犁将军。

②平定大小和卓叛乱,重新统一新疆,促进了维吾尔族同中原地区的交流,对巩固西北边疆起到了重大作用。

(3)设置乌里雅苏台将军,管理蒙古。

(4)清朝时设置台湾府(1684年),隶属福建省。

6、了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史实

提出:在筹建新中国时,中国共产党就提出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新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5个民族自治区: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195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8年广西藏族自治区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1965年西藏自治区

最早成立的是内蒙古自治区,最晚的是西藏自治区。意义:民族区域自治对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三、古代的外交关系

1、两汉时期

(1)讲述张骞通西域等史实;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张骞通西域:先后两次出使西域,建立了汉朝和西域各国的友好关系,加强了汉朝和西域的联系,为后来使今天的新疆地区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一部分,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通过丝绸之路而进行的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西域社会的进步,丰富了中国和中亚、西亚各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2、唐朝以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遣唐使:日本政府派到中国交流的使节团。来华目的在于向中国学习,吸取唐朝文化,对日本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产生广泛的影响。玄奘:唐朝著名僧人,到天竺求法,后整理的《大唐西域记》是今天人们研究7世纪中亚、印度历史、地理的重要资料。

鉴真:唐玄宗时应日本僧人邀请,历尽艰辛,到日本讲授佛经。同时还向介绍中国医药、建筑、书法等知识。

3、两宋时期:海外贸易也蓬勃发展,广州、泉州、明州等地是闻名世界的大港,在主要港口设立了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中外经济往来频繁。

4、元朝: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来华,著有《马可·波罗游记》,对西方人了解东方起了重要作用。

5、明朝: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

⑴目的:明朝前期,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明成祖派遣郑和出使西洋。

⑵概况:1405年-1433年,郑和前后航海其次下西洋,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

⑶评价: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里上上的伟大航海家。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戚继光抗倭:元末明初,我国的倭患严重。明朝海防松弛,百姓身受其害。在台州,九战九捷,后来荡平了东南沿海的倭寇。民族英雄戚继光的抗倭业绩,永载史册

6、清朝前期:郑成功收复台湾和雅克萨之战,后来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郑成功收复台湾: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殖民者奉行血腥的海外殖民掠夺政策,在1553年葡萄牙攫取了我国澳门的居住权,1624年荷兰又入侵台湾。经过激烈战斗荷兰殖民者投降。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郑成功是我国的民族英雄。

雅克萨之战: 17世纪中期沙俄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侵占雅克萨和尼布楚。康熙帝两次命令清军发动雅克萨之战,沙俄被迫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问题。1689年,中俄双方代表在尼布楚进行谈判,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闭关政策的含义:是指清政府限制和禁止对外交通、贸易的政策。

清朝前期实行闭关政策的原因:一是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二是清统治者害怕外国商人与沿海人民接触,会“滋扰生事”,推翻它的统治。

闭关政策的主要表现:限定通商口岸;对进出口货物的限制;提高关税,抑制进口;实行行商制度,垄断对外贸易,监视外国商人。

清代闭关锁国的影响:虽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抵抗作用,但它限制了我国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使中国丧失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阻碍了生产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和中西文化的交流;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7、中国近代史上,西方列强用武力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外交也是屈辱的外交,具体内容在中国近代侵略与反抗专题中详叙,在此不再赘述。

8、知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简述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的史实。

提出: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万隆会议:1955年,众多亚非独立国家的首脑,聚集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讨论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和亚非国家发展问题。会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9、讲述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和中美建交等史实。以我国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的活动等史实为例,说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

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恢复了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中美建交: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对抗结束了,两国关系开始走上正常化。

我国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的活动等史实。

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及相关会议在中国上海举行。会议讨论了全球和地区经济形势、面向新世纪的APEC政策框架等问题,通过了《上海共识》。会议结束时,江泽民宣读了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宣言》。上海APEC会议是中国迄今为止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专题感悟:

1、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友好交往是历史的主流,分裂是暂时的。认识历史上的民族战争只有正义性和非正义性,不能用侵略的说法。

2、认识祖国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是各民族人民长期开发、共同建设的结果,是各民族之间友好交融的结果;树立尊重异族文明的意识,培养待人宽容和豁达的性格。

人教版(部编2019年)中考历史第一轮复习教案:中国古代史(四)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法

课题:中国古代史(四)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法 教学目标: 1、识记:①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②金与南宋的对峙;③宋代经济的发展; ④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⑤宋元时期的都市。 2、培养学生比较、综合分析能力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认识到辽、宋、夏、金、元时期是我国民族政权并立走向统一的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各民族之间战争是短暂的,和平交融是历史主流。。 教学重难点: 北宋的中央集权政治和元朝的行省制度;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导入提问“什么是“贞观之治”?该皇帝的统治措施有哪些?”待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小结导入课题。 2、指导学生阅读湘版《中考历史》P.9考纲,明确学习目标,转入本课教学。 二、教学新课: 1、夯实基础:请学生速读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材第6-11课的内容,然后思考完成湘版《中考历史》P.9—11的考点扫描填空题。 (1)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北宋,以开封(称为东京)为都城。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辽;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元昊建立西夏;1115年,完颜阿骨打建立女真政权大金。 (2)澶州之战后,辽宋议和,辽军撤回,宋朝给辽岁币,史称为“澶渊之盟”。之后,辽宋之间保持了很长时间的和平局面。北宋西夏和谈,订立了宋夏和约,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议和后宋夏边界贸易兴旺。 (3)金灭辽后,对北宋发动了战争,北宋妥协求和,1127年金军攻破开封,北宋灭亡。北宋灭亡后,赵构称帝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4)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在郾城大败金军,收复许多失地。宋高宗和秦桧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威胁其统治,就令岳飞班师,并以“莫须有”罪名杀害了岳飞。之后,宋金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5)宋代经济发展的重大表现: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领先于世界地位,南宋设计了先进的指南针;宋朝最大的商业城市是开封、杭州;还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宋代商业繁荣超过了前代,开封和临安人口多达百万,出现了早市和夜市。

中国民族民俗――藏族说课稿

中国的民族民俗——藏族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导游基础知识》第四章第五节中的中国的民族民俗——藏族。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一)教材地位 中国的民族民俗——藏族节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导游基础知识》第四章第五节。《导游基础知识》是导游专业学习的基础课也是必修课,是完成导游文化内涵培养的关键性课程。 美丽的西藏、神秘的藏族已成为旅游者最为向往的目的地之一,故了解藏族的民俗文化已成为每位导游人员必须掌握的知识。 (四)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特点以及导游工作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我确定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 (1)了解藏族的基本概况 (2)了解藏族的服饰、饮食、礼节、禁忌等风俗文化 2能力目标 (1)掌握藏族的民俗风情,风俗习惯,在今后的带团过程中能正确地向游客介绍藏族的文化特点,把藏族的民族风情传递给游客。 3情感目标 (1)通过对藏族民俗文化的探究,学会欣赏和接纳其他民族的习惯和文化,树立民族团结的意识。 (五)教学重难点

为了落实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我把教学重难点确定为: 重点: 了解并识记藏族的概况及风俗 难点: 通过资料的收集和汇报交流,使学生对藏族基本概况及习俗礼仪有更多了解,并能运用到今后的带团工作中 二、教法设计 为了突破重点,解决难点,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结合教材特点和旅游专业学生活跃好动、求知欲强的学习特点,本堂课中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 设计“作为导游负责为西藏七天团游客服务”的工作任务,根据工作任务分组进行资料搜集、再通过小组讨论对资料进行加工整理,让学生在不断探索中学习。 (二)情境教学法 通过音乐(藏族歌曲)渲染情境、图画(西藏景色、藏族服饰图片及影片)再现情境及语言(教师用语)描述情境等手段,通过教学细节的设计,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任务。 三学法设计 学生刚接触旅游专业,对该课程有较浓厚的兴趣,求知欲强,但综合能力较弱,知识面较窄,且对单纯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存在着厌学或学习方法欠佳等问题。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一)讨论分析法

第五章 中国古代史学术动态

第一章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初步形成 第一节华夏文明的起源 一、传说中的三皇五帝 在夏王朝之前,中华大地存在一个三皇五帝的古史系统。尽管很多史家认为,这些古帝并非实有其人,而是由神话传说构成的,是不可信的伪古史。然而,这些传说仍然具有可信的成分,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表明,这个古史系统反映了我们祖先创造历史的轨迹,是我国从蒙昧时期进人文明时代的缩影。 三皇五帝时代处于我国的新石器时代。在这一时期,人们普遍使用磨制石器进行生产劳动。原始农业有了长足的进步,进人锄耕阶段,农作物的品种北方以粟为主,南方以水稻为主,产量有很大提高,经济作物品种增多。农业的发展为家畜饲养业奠定了基础,饲养牲畜的品种和数量都较以前明显增加。手工业技术也有了提高,制陶技术取得了巨大进步。 从现有考古资料看,目前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已达七千多处,遍布全国各区域,其文化内涵、时间先后等方面各有差异,如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龙山文化;长江流域的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大溪文化、良诸文化;山东地区的大汶口文化;鄂、豫地区的屈家岭文化;东北、内蒙古地区的红山文化;甘、宁地区的齐家文化等。这些文化各有其重要价值,反映出明显的区域性特点,形成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异彩纷呈的特色。 从大约五千年前开始,我国黄河、长江流域的一些氏族、部落先后从母系氏族进入到父系氏族公社时代,私有制和阶级的出现表明原始社会已经处于解体阶段。 二、古代国家的形成 原始社会时期,部落联盟的首领一般由联盟议事会选举产生,这也就是后人津津乐道的“禅让制”。在不断进行的掠夺性战争中,部落联盟首领获得了更多的财富,他们的家族变得更加富有和强大。随着部落联盟的发展和联盟首领后代地位的加强,他们开始觊觎联盟首领这一有利可图的位置。 禹成为部落联盟首领后,有意识地扶植其子启的势力,在他长期刻意的安排下,启在争夺部落联盟首领的斗争中取得胜利,建立了夏王朝,禅让制为王位世袭制所取代。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公共权力”日益蜕变为个人及家族权力的结果。夏王朝建立后,原始社会的部落联盟管理机关被彻底改造为维护夏后氏王权的国家机器,因而有学者认为“启的夺权是质变,是野蛮与文明、部落制度与国家的分野”。 夏王朝建立后,夏朝君王建立了一套贯彻和维护王权的强制性机关,从而成为取代联盟管理机关的专政机构。同时,在地方上分封夏后氏同姓和异姓方国诸侯,使他们与夏王建立君臣名分的政治纽带,成为夏后氏家族的统治机器在全国各地的延伸。从这个意义上说,夏朝应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王朝。在夏王朝国家机器的运行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制度,其中有不少是承袭原始社会末期早期国家的制度而来,在夏朝得以继续完善和发展。 商朝的国家形态上承夏朝、下开西周国家制度的先河。我国早期国家的一些基本制度,在商朝时期确立、完善而为后来的周朝所承袭并全面发展,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内外服制”。所谓“内”、“外”,分别指商王直接统治地区和诸侯国地区。商王直接统治的中心地区又称为“王畿”,由内服百官治理;中心地区以外的土地是由商王分封或由他承认的诸侯国管理,他们与商王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上下级的臣属关系。这种国家结构在西周时演绎成分封体制,从而更加完善。“内外服”的国家结构,是我国夏、商、西周时期独具特色的一种国家结构形式。此外,商朝职官系统的设置、刑法的制定等都较前代完善,对后来的西周产生了很大影响。 西周王朝建立后,历经周公、成王、康王三世的经略,国体一改商王朝时异姓国族林立而臣服于商的运作模式,逐渐建立起一个“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

中华传统文化学习教案

[中华传统文化学习教案优秀推荐] 中华文化的勃兴北戴河第三中学张春 茹 课程标准:知道孔子,了解“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 标准解读:1、怎样认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性?相比之下,观念的遗物比物的和生产生活方式的还要多的多,单从数量上,就不能忽视观念遗产的重要性;此外,三者又不可能是各自孤立的,事实上,他们是统一的,互相渗透,无法分开的。任何古代的文化遗产都不可能没有观念的影响和支配。从理论上说,思想文化与当代的关系最为密切,因为它是中国古代社会留给现代的最丰富,最富有生命力的遗产,是今日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觉地作为一个中国人所必须的修养。 2、中国古代思想家为什么只单列孔子一人之名?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代表了一种生活方式和观念系统,在当今的世界,这种生活方式和观念系统的许多重要内容仍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和深远的影响,而随着世界形势的发展,它的潜在价值将不断地被重新发现、认识和评估。诚然,中国古代有着众多的思想家,但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只有孔子,因此,他被公认为是世界历史文化名人之一。要了解中国思想,必须了解孔子 3、“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指的是什么?“百家争鸣”中的“百家”大概只是一个夸张的说法,没有证据表明当时的学派或学术流派有百家之多,所谓“百家争鸣”,表示当时流派的众多和学说的纷争。何谓“主要史实”?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要知道,除了儒家外,主要的还有道家、法家、墨家、阴阳家、名家、兵家等,最好能知道各家重要的代表人物,如道家的老子、庄子、法家的商鞅、韩非,墨家的墨翟,阴阳家的邹衍,名家的惠施、公孙龙,兵家的孙武、孙膑,如有可能,最好讲述与其中某些人有关的历史故事,如,孙膑赛马之类,通过生动形象的情节,加深对这些思想家的印象。二是初步了解,所谓“百家争鸣”是“各家争鸣”是各家学派相互取长补短,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了解孔子在思想教育文化方面的主要贡献,知道“百家争鸣”中的主要派别及代表人物。过程与方法:本课教学以学生活动为主,通过灵活运用随堂小品、知识竞赛、故事会等形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分组这一形式,培养学生的协作性;通过假设历史情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探究能力,激发其历史学习的兴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了解老子的哲学思想,培养辨证看待事物的能力;学习诸子百家在社会大变革时期,敢于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创造性探索的勇气和精神,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重点难点重点: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成就难点:通俗讲解各位思想家的主张课前准备:预习教材本课内容,阅读相关课外知识评价方式:观察评价法、调查评价法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概述)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点:在我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代,是一个称霸争雄的时代,是一个变革图强的时代。这一社会现实付诸于意识形态领域,使得这一时期又成为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各个思想家就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站在各自的立场上各抒己见,彼此辩驳,从而带来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思想大发展的黄金时代!(过渡说明)本课侧重介绍了当时5个主要的思想学派和9位代表人物,我们将这9位代表人物与8个纵向小组分别对应起来。(对应见下)

《中国古代史》学习指南

学习指南 一、中国古代史概况 中国古代史讲述我国远古至明清时期的历史。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种社会形态。 史学界一般把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分界线划在公元前21世纪。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分界线,虽有西周、春秋、战国、秦、西汉、东汉、魏晋等多种不同的说法,但战国封建说较为流行,以公元前476年为界。按照这种划法,原始社会大约从170万年前到公元前21世纪,奴隶社会从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476年,封建社会从公元前475年到1840年。这种划法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比如把春秋战国划在两个不同的社会形态,把清朝后期排除在古代史之外。但它对于我们认识中国古代的历史仍然是有一定帮助的。我们的课程体系基本上是按照这种流行的分期方法来处理问题的,但对其中的某些环节进行了调整,将春秋战国视为一个整体,并将涉及清代后期的若干问题。 我国的原始社会包括猿人、智人和氏族公社三个时期,有着十分丰富的文化遗存。从已发现的材料看,“元谋人”、“蓝田人”和“北京人”是我们的远古祖先。智人开始人工取火,并发明了弓箭,推动了原始社会的发展。氏族公社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社会组织,分为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两个阶段。仰韶文化是母系氏族公社的典型,龙山文化是父系氏族公社的典型。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没有剩余产品,所以没有人剥削人的现象。随着生产工具不断改进和分工的发展,原始集体生产逐渐被个体生产所取代。个体生产发展的结果是财产私有。随着私有制的发展,出现了贫富的分化,导致了原始社会的瓦解。 我国的奴隶社会包括夏、商、周三代。夏朝是奴隶社会的形成阶段,商朝是发展阶段,西周是鼎盛阶段,春秋战国则处于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变革的阶段。在夏商周三代,全部土地和奴隶在名义上属于国家所有,各级奴隶主只享有占有权和使用权,在形式上表现为奴隶主阶级的多项占有。与奴隶主阶级这种所有制相适应,在政治上表现为严格的宗法制、分封制和等级制。奴隶主阶级为了保持他们的统治地位,建立了强大的国家机制。神权也是奴隶主阶级进行统治的特别重要的补充手段。 我国的封建社会包括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夏金元和明清五个时期。有时处于统一的局面,有时则出现分裂的格局,情况复杂。秦汉时期包括秦、西汉、东汉三个王朝,是第一个统一时期,也是封建时代的重要发展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封建时代的第一个分裂时期,包括三国、西晋、东晋十六国和南北朝等阶段,头绪相当纷繁。三国是指魏、

中国民俗文化教案

中国民俗文化讲座教案 一、前言 中国民俗文化是一门以社会民间风俗习惯为对象进行系统研究的人文科学。本讲座旨在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和民族、民俗学常识,讲座内容既包括了本学科的基本知识,也注重民俗文化内涵的揭示,同时也适当介绍了本学科的研究与最新发展。民俗实体部分的介绍构成了讲座的整体框架 二、教学基本要求 1.通过本讲座的学习,了解文化的本质内涵,理解并掌握文化的基本特点; 了解什么是民俗学,民俗学的起源和发展; 理解民俗的分类,民俗的特点,民俗的功能; 理解民俗与文化和传统之间的关系; 了解民俗调查,中国民俗学学科的出现、发展和现状。 2.采用多种教学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学习的个性化要求。 第一讲文化 一、什么是文化 文化是一个古老而年轻的词语,自古以来,人们从各自不同的视角来界定文化。堪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文化”一词源自拉丁文的Cultura,原意是耕种和植物培育。以后逐渐由物质生产领域拓展到精神领域。古罗马哲学家塞罗曾提出“智慧文化即哲学”的著名论断,其内涵则包含了人的心灵、智慧、情操、教育等内容。进入18世纪以后,伏尔泰、康德等思想家、哲学家不断赋予文化以精神或观念的意义。 《说文解字》上说“文,错画也,象交纹。”因此“文”的本意是指各色各样交错的纹理,如手掌上纹理交错称掌纹,天上日月星辰交错称天文,布帛纹理交错成文布纹。“化”的本意为改易、生成、造成,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如《易·系辞下》中“万物化生”的“化”,引申则为改造、教化、培育等。《说文解字》上“化,教行也。教行于上则化成于下。” 文化二字合用包含有“人文”与“化成天下”、“以文教化”的意思。我国古代最早将“文化”二字连在一起的是西汉著名学者刘向。他在《说苑·指武》中说:“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文选·补亡诗》和南齐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分别有“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和“文化内辑,武功外悠”的记载。这里的文化都含有“文治教化”之意,它与天文(自然)是相对的,天文蕴含的是古代中国人的自然和宇宙意识。人文体现的则是他们对人伦社会活动的思考。 中国古代的文化概念,基本属于精神文明范畴,它往往与“武力”、“武功”、“野蛮”相对应,包含着一种积极的理想主义色彩,是一种治理社会的方法和主张,体现了治国方略中“阴”和“柔”的一面,既有政治内涵,又有伦理意义。演化到今天,不同的人在使用文化一词时,内涵是不尽相同的。它通常的含义是指“知识”,如“学文化”、“文化课”等;或指某种较鲜明的社会生活习惯、风俗,如“饮食文化”、“丧葬文化等;而目前学术界常用的文化含义一是“人类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如“仰韶文化”、“玛雅文化”;二是指“社会意识形态”,如“文学艺术”,“文化领域”等。 文化分为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广义文化又称“大文化”,它包括的领域甚广。如认识领域的语言、哲学、科学、教育等;艺术领域的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等;器用科学领域的生产工具、日用器皿以及相关的制造技术等;社会领域的制度,组织、风俗习惯等。这里既有物质文化,又有精神文化。就广义而言,文化是人类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

中国古代史各朝代特征

中国古代史各朝代特征 先秦(距今约170万年前~公元前221年) 先秦包括原原始社会、夏、商、西周和东周(春秋、战国),经历了三种社会形态。涉及原始社会的出现与发展及解体,奴隶社会的形成(夏)、发展(商)和鼎盛(西周)和瓦解(春秋)以及封建社会的确立(战国)时期;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形态演变的根本原因。 1、政治方面:社会制度不断进步 (1) 原始民主制。原始社会包括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两个阶段,氏族公社分为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氏族成员共同劳动、共同消费、平等生活。尧、舜、禹时期的“禅让”制,是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反映了原始社会的原始民主制度。 (2) 分封制和井田制。夏朝建立了奴隶制国家机器,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西周为了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政治上实行分封制、经济上实行井田制,使周王朝加速了全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成为地域空前广大的奴隶制国家。 (3)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日益崩溃,封建制逐步形成,社会正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韩非子顺应社会变革的要求,提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理论,符合封建统治者建立中央集权地需要。秦国的商鞅变法,建立县制,维护和巩固了封建经济基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 2、经济方面: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 在原始社会,人们使用以石器为主的简单劳动工具。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逐渐发展起来,人们过着以原始农业为主的定居生活。在奴隶社会,生产工具和耕作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夏朝开始了原始的水利灌溉农业;商朝青铜器制造业发达,金属工具用于农业生产;春秋后期铁器和牛耕的使用,使生产力得到显著的发展;战国时期,随着铁器和牛耕的推广,封建经济初步发展起来。 3、思想文化方面:半坡氏族的彩陶文化是原始社会的文化代表,它蕴藏着中国原始文字的起源。以甲骨文和青铜器制造为代表的商文化在古代世界占有特殊的地位,我国有文字可考的信史是从商朝开始的。伴随着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剧变和经济大发展,思想和科技出现了繁荣局面。a思想方面形成了百家争鸣和思想解放的局面;b教育方面,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私学兴起;c天文、历法、医学等科学技术有了发展;d文学艺术也有了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为后世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其中,孔子和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东方文化有着深远影响。 4、民族关系方面:我国的原始人类不仅生活在黄河和长江流域,北起辽河,南至珠江也都有远古人类的遗迹。传说中的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结成联盟,在黄河流域繁衍生息,构成了以后华夏族主干。春秋战国时期,诸候争战给广大劳动人民带来了严重灾难,但客观上加强了华夏族和其他各族的接触,促进了民族融合,国家渐趋统一,为秦朝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创造了条件。 秦汉(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中国古代史历史学教学大纲下

课程编号:16014202 《中国古代史》课程教学大纲 (The Syllabus of Ancient Chinese History) 适用专业:历史学本科 总课时:72(其中理论72 ) 学分:4 制定单位:历史文化系执笔者:王芳审核人:赵元编写日期:2010年9月20日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中国古代史是历史学本科的主干基础课。它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为指导,科学地、系统地阐明中国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及其规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专业相关理论和历史基本知识独立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扎实掌握历史学科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发展动态,了解学科前沿发展动态,增强学生为社会服务的自信心和能力。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目标 第十章隋朝:统一帝国的再建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一节隋朝前期的政治 掌握隋初的各项政治制度及隋与少数民族的关系;熟练掌握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大索貌阅、输籍定样等重要概念; 第二节隋朝政治经济的发展 了解隋朝政治经济的发展的概况,熟练掌握隋代大运河开凿的目的及其影响。 第三节隋朝的文化和对外文化交流 了解隋朝的文化和对外文化交流的发展概况。 第四节农民起义与隋朝的灭亡 掌握隋末农民起义的具体经过及结果,熟练掌握隋末农民起义的背景及其意义。了解隋朝在中国古代史上的历史地位。 第十一章唐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繁荣 第一节唐前期的政治和经济 掌握唐初的各项政治制度及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熟练掌握玄武门之变、“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武则天的统治等重要史实。分析唐代前期繁盛局面产生的重要原因。 第二节唐后期的政治和经济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班会教案word文档良心出品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班会 一年级1班 活动目标: 1、让学生了解祖国的灿烂文化,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通过展示有关传统文化资料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诚信教育等,做一个文明、有礼的好学生。 3、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保护祖国传统文化的意识,从而激发对伟大祖国的挚爱之情。 活动准备: 1、了解有关民族传统文化,了解传统文化中丰富的内容。 2、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从古到今,中华民族创造了许多让炎黄子孙引以自豪的奇迹。从古到今,华夏大地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艺术瑰宝。中国书法、篆刻印章、京戏脸谱、水墨山水画,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另外我国有各种各样的传统节日,各种礼仪和习俗。 二、提出问题:同学们在你们的理解中,中华传统文化有哪些内容呢? 1、学生谈自己的看法 2、课件出示,简单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 书法文化思想著作诗词文化铸造文化绘画作品雕刻文化建筑文化民俗 传统美德文化. 教师在介绍传统美德时注意区分两个“恭”的区别第一个是“恭敬”第二个是“谦恭”。 3、归纳中国传统文化的几方面内容。 (1)传承千年的传统美德: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勇恭廉(2)各种形式的文化艺术: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酒令、歇后语等; (3)传统节日: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新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日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腊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种民俗等。 4、提出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学习传统文化,具体又应该学什么? 5、教师:孔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然而,在这所讲道义背后,在一桩桩英雄事迹之中,始终有一个传承千年的精神内容存在,这便是—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在民族适应环境,改造世界的长期发展历程中,表现出来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志向。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6、教师揭示: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外在表现形式。中华传统文化的精

中国古代史知识整理

中国古代史知识整理 第一部分先秦 【阶段特征】从170万年前至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前是我国的先秦时期,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及封建社会初步形成三个历史时期。由于原始社会的内容不列入高考范围,故本单元主要涉及从公元前2070年夏朝的建立到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完成期间的历史变化。其间依据社会性质的变化,划分为两个时期,其特点有:1、夏朝、商朝和西周(公元前2070年──前771年)这是奴隶社会的形成、发展和强盛时期。夏朝实行王位世袭制,表明中国历史进入文明时代;商朝奴隶制文明有新的发展;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奴隶制国家走向强盛。2.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前221年)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大变革时期。(基本特征)(1)政治上:A王室衰微。新兴地主阶级势力上升,展开广泛的变法,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逐步建立。B大国争霸。统一的封建国家在形成之中。C分封制瓦解。D 民族融合。(2)经济上:铁器和牛耕的推广使用,使得私田扩大A 井田田制瓦解。B 以土地私有制为基础的封建剥削制度得以确立,社会经济因之得到发展。C 封建经济初步繁荣。(3)文化上,社会思潮相当活跃,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技术、文学艺术也取得一系列成就。

第二部分秦汉【阶段特征】从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到公元220年曹丕建魏的秦汉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初步发展和首次出现大一统局面的时期(基本特征):1.政治上:A秦统一后首次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到西汉武帝时期,得到巩固,封建大一统局面出现了。B 封建中央和地方官制初步建立。C 统治思想:秦朝是法家思想,西汉初年是道家思想,至汉武帝时期用儒家思想统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 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加强中央集权。(秦朝的措施和西汉的“王国问题”解决及东汉地方豪强地主势力的膨胀)E 选官制度的进步:废除世卿世实禄的制度。秦朝:按军功授爵;两汉是察举制和皇帝征召。2.经济上:①基本特征:封建经济初步发展;②秦朝实现国家统一,统一度量衡、货币,有利于经济发展,但暴虐统治又破坏了生产力发展,两汉实行休养生息政策;③经济发展主要是在黄河流域的北方地区(经济重心在北方);④对外贸易开始:丝绸之路。 ⑤经济发展的表现:农业、手工业、商业和城市。3.民族关系:A 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形成并不断发展,国家的版图大大开拓。B 中原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北方:主要是与匈奴的关系,以战争为主。西方:与西域的关系,开始发生密切的贸易关系和文化交流。南方和西南:主要是越族和西南夷,秦汉时期是我国古代对南方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初步开发和管辖的阶段。4.对外关系:A 对外交往初步发展,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美术《民俗文化展》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美术《民俗文化展》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民俗,就是民间的风俗习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在长期的历史生活过程中所创造、享用并传承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文化。 从民俗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来看,民俗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从民俗与时代的关系来看,民俗虽然源于传统,但也是在现实生活中仍然发挥着特定功能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从民俗与文化的有关系来看,民俗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民间文化。历史上人们对民俗的概念有不同的狭义理解,大致有四种:文化遗留物说、精神文化说、民间文学说、传统文化说。现在我们讲的民俗是广义的民俗。民俗与民间艺术是民间文化的重要表现,“民间文化”是一个大的范畴,从总体上来看,它包括民间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它是民间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及总体表现。使它的学科意义不仅是对象上的,亦是方法上的。民间美术则是民间固有的物质、文化生活条件下的创造,它不仅是美的欣赏品,而且是民间文化的体现,是民间文化心理和文化面貌的标志。 如果研究民间美术,将它从整体的民间文化中抽出,仅仅进行单一的视角的研究,则视野必然会变得狭窄,只有把民间美术放入民间文化的范畴进行总体研究,才能进入深层,扩展新领域,才能充分显现其意义与价值。值得注意的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民间美术已经成为美术创新的一个重要范本。 学习目标: 1、认知目标:掌握民俗的概念、特征与功能,了解中国民俗文化悠久历史,理解中国民俗文化的多元化和丰富性。 2、过程与方法:民俗的构成、养成与传承、民俗的调查与研究、民俗文化在当今旅游业中的作用。 3、情感目标:了解民俗文化的多元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中国民俗文化的多元化和丰富性。 难点:民俗的构成、养成与传承。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图片等。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国各民族长期生活在统一的国家中,共同创造开发了中国的统一、辽阔的疆域与繁荣的民族文化。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泱泱大国,其民族与文化、疆域与统一,在东亚这片土地上,千百年来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一、地理环境中的民族关系——半封闭内向型的地理环境导致了各民族的内聚趋势 中国的地理环境,从边界的自然环境来看,除东部与南部临海,其他边界大多被山脉、高原、沙漠所阻隔,自然形成了一个半封闭的、内向型的地理区域。这种环境,一方面阻断了区域内各民族与外界的联系,另一方面又有利于区域内各民族之间密切的交往,使各民族的多元文化能在发展中逐渐走向一体,而中国历史上多次分裂后而统一的版图都基本相似也得益于该地理环境。 而从内部环境来看,内部地形变化多样,又造成了各民族社会、经济与文化多样性的发展:北方是蒙古高原,以草原游牧民族为主,相继有北狄、匈奴、鲜卑、突厥、回纥和蒙古等部落和民族;东北既有茂密的森林丘陵又有辽阔的东北平原,主要以狩猎民族为主,相继有东胡、肃慎(满族祖先)、乌桓、鲜卑(锡伯族祖先)、室韦(蒙古族祖先)、契丹和女真等族;西北地区是一系列的山脉和沙漠,其间有绿洲适合人类发展,不少民族在此孕育了绿洲文化,相继有塞人、乌孙、月氏、匈奴、突厥、回纥和蒙古准葛尔部等居住;西南是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以藏、羌等半农半牧的高原民族为主,自古就有吐蕃(藏族祖先)、门巴、羌、白、苗、傣等几十个民族。 这些周边地区的民族,与边界外的联系被自然地理屏障所阻断,而中原地区温和的气候、肥沃的平原、丰富的资源物产和先进的文化对他们充满了吸引力。所以,尽管周边民族之间互相也有一定的流动与交往,如东北的鲜卑、室韦等民族向西进入蒙古草原,蒙古草原上的匈奴、突厥向西北扩张等,但总体来说,中国历史上的四边少数民族总是向着中原方向发展的,这是地理环境对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不断内聚的影响。 二、政治中的民族关系——“中原—四方”的“天下一统”格局和多元一体的政治制度 中国一词作为我们国家的名称,是从辛亥革命以后才开始使用的。在古代,中国是指国家领域的中心部分,而整个国家的概念是以“天下”、“四海”、“海内”等词来称呼的。中国历代皆认为天下既包括中原地区,也包括四方的少数民族地区,历代中原王朝的统治者,不管是汉族还是其他民族,都有“天下一统”的思想。尽管在国家之内有华夏和狄夷的区分,有民族歧视的观念和政策,但几千年来,“夷夏一体”、“四海一家”的思想始终与这些民族歧视的观念并存。出于维护统治的需要,历代统治者都执行或多或少的善待异民族的政策。在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中原王朝,境内都包括了众多的民族,“夷蛮狄戎,犹错处内地”,而即便是少数民族的地方政权,也往往是多民族杂居的局面。几千年各民族日益密切的交往,特别是少数民族的入主中原,使得华夷之分的概念逐渐淡漠,各民族大一统的思想、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思想则日益深入人心。至清末民初,各民族最终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意识和中国的国家概念。 几千年来,中国多元一体的政治制度——中央集权制之下允许多种类、层次的管理制度与多种类型的社会经济文化制度的并存,也是多民族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中央集权制在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政治制度中占主导地位,皇帝

幼儿园大班社会民俗教案:美丽的中国节

大班社会民俗教案:美丽的中国节 大班社会活动美丽的中国节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内容与要求,主题网络图,主题系列活动等内容,初步了解关于中国结的初浅知识,喜爱中国结。感受中国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丰富性及民间工艺的独特魅力,萌发民族自豪感。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大班社会活动课,快来看看大班社会民俗美丽的中国节教案吧。 幼儿园大班社会民俗教案:美丽的中国节 一、设计意图: 新年快到了,老师在教室里挂上了中国结。古朴而又漂亮的中国结给教室增添了节日喜气的色彩。小朋友们不认识中国结,他们好奇而又热烈地讨论着老师,这是什么呀?真漂亮啊。老师,我家里的墙壁上也有这个东西的。老师,为什么要挂这个东西呢? 中国结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民间工艺。别小看这小小的中国结,它身上所反映的情致与智慧正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中的一个侧面。我想,既然孩子们对中国结有这么浓的兴趣,何不组织一次这样的主题活动,以让幼儿从小了解我国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我国民间工艺的多姿多彩,从而萌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二、内容与要求: 1、初步了解关于中国结的初浅知识,愿意尝试制作简单的中国结。 2、感受我国民族文化的多姿多彩及我国民间工艺的独特魅力,萌发对优秀民族文化的喜爱之情。 三、主题网络图:(略) 四、主题系列活动: 1、关于中国结的传说 2、实践活动:观察商场里的各种中国结

3、收集各种各样的中国结挂件、图片、书等 4、欣赏各种精品中国结 5、学习活动:我们喜欢中国结 6、学习活动:我们也会制作中国结 7、收集其他的民间工艺品 四、活动方案(一):我们喜欢中国结 (一)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关于中国结的初浅知识,喜爱中国结。 2、感受中国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丰富性及民间工艺的独特魅力,萌发民族自豪感。 (二)活动准备: 准备年年有余等有特殊意义的中国结 (三)活动过程: 一、交流讨论: 1、这几天,小朋友们都拿来了中国结,那请你把自己带来的中国结是什么样的介绍给你的好朋友,好吗? 2、幼儿相互介绍自己带来的中国结 3、说说你喜欢中国结吗?为什么? 4、小朋友拿来的中国结有哪些地方是一模一样的呢? 为什么中国结是红色的呢? ―――引导幼儿讨论 二、欣赏感受 1、老师也带来了中国结,看看和你们带来的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2、着重欣赏中国结中的鱼(年年有余)、如意结(吉祥如意)等作品,

中国古代史

中国古代史 课程类别校级优秀□省级优质□省级精品√国家精品□项目主持人丁毅华 课程建设主要成员赵国华、吴琦、熊铁基 中国古代史是高等学校历史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以内容丰富、资料浩繁、研究方法多样、研究历史悠久为基本特色的学科为依托的课程。 华中师范大学是一所百年老校,历史文化学院是国学大师钱基博、张舜徽等曾经执教的学院,他们是我院中国古代史课程建设的开创者。现仍在工作岗位上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研究的熊铁基教授也已成为全国知名的史学家。我院的《中国古代史》课程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和雄厚的实力。近20年来,老中青几代人又不断努力,使学科建设水平、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成为一门有实力、有特色的课程。 本课程受到国家、地方和学校的支持和扶植。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是国家级文科人才培养基地。本课程1991年被列为学校第二批重点建设的校级主干课程,1993年经过评估验收,被评为优秀。1994年12月,被评为湖北省普通高校优质课程。1997年、2002年又两度被评为湖北省普通高校优质课程。2004年,经过严格的评审,被湖北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级精品课程(湖北省教育厅文件,鄂高教[2005]4号)。学校对于本课程有显著的投入,课程的建设、改革一直在进行。与此同时,本课程在历史文学院的基地建设、人才培养、学科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担任课程负责人的是丁毅华教授。 丁毅华,硕士研究生学历,1982年起一直从事中国古代史的教学工作。曾多次获得校级教学优秀奖,并主持过省级教学研究项目并获省级奖励。参加了八卷本《湖北通史》的撰写,承担其中的“秦汉”一卷,1999年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分别获得湖北省、武汉市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其中部分收入《丁毅华史学论文自选集》,2002年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治学严谨,教学能力强,经验丰富,对教学研究关注和投入多,所撰写的教学研究论文已有多篇公开发表。 中国古代史教研室是一个团结、协作的集体。目前在岗教师共9人,年龄结构基本合理。在这支队伍中,有老一辈的历史学家熊铁基教授(博导),也有中青年博导、博士。多年来,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已形成良好的教学梯队。 熊铁基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秦汉史、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出版了多种专著,如《秦汉新道家略论稿》(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秦汉官制史稿》(与安作璋合著,齐鲁书社1984年)、《秦汉军事制度史》(广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汉唐文化史》(湖南出版社1992年)、《中国老学史》(与马良怀、刘韶军合著,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年)、《秦汉文化志》(《中华文化通志》之一,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二十世纪中国老学史》(与刘韶军等合著,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等,长期担任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已经成为知名的史学家。

民俗学教案

民俗学教案 【篇一:中国民俗文化教案】 中国民俗文化讲座教案 一、前言 中国民俗文化是一门以社会民间风俗习惯为对象进行系统研究的人 文科学。本讲座旨在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和民族、民俗学常识,讲座内容既包括了本学科的基本知识,也注重民俗文 化内涵的揭示,同时也适当介绍了本学科的研究与最新发展。民俗 实体部分的介绍构成了讲座的整体框架 二、教学基本要求 1.通过本讲座的学习,了解文化的本质内涵,理解并掌握文化的基 本特点; 了解什么是民俗学,民俗学的起源和发展; 理解民俗的分类,民俗的特点,民俗的功能; 理解民俗与文化和传统之间的关系; 了解民俗调查,中国民俗学学科的出现、发展和现状。 2.采用多种教学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学习的个性 化要求。 第一讲文化 一、什么是文化 文化是一个古老而年轻的词语,自古以来,人们从各自不同的视角 来界定文化。堪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文化”一词源自拉丁文的cultura,原意是耕种和植物培育。以后逐 渐由物质生产领域拓展到精神领域。古罗马哲学家塞罗曾提出“智慧 文化即哲学”的著名论断,其内涵则包含了人的心灵、智慧、情操、 教育等内容。进入18世纪以后,伏尔泰、康德等思想家、哲学家不 断赋予文化以精神或观念的意义。 中国古代的文化概念,基本属于精神文明范畴,它往往与“武力”、“武功”、“野蛮”相对应,包含着一种积极的理想主义色彩,是一种 治理社会的方法和主张,体现了治国方略中“阴”和“柔”的一面,既 有政治内涵,又有伦理意义。演化到今天,不同的人在使用文化一 词时,内涵是不尽相同的。它通常的含义是指“知识”,如“学文化”、“文化课”等;或指某种较鲜明的社会生活习惯、风俗,如“饮食文化”、“丧葬文化等;而目前学术界常用的文化含义一是“人类社会物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

当前位置:首页>>初中历史>>学生中心>>同步学习资源>>复习检测>>七年级下册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综合检测题 山东冯静 一、单项选择题 1.酷爱旅游的小明准备沿着丝绸之路古道进行一次西部旅游,请你指出他不能游览到的文化遗址 A.四川都江堰 B.秦始皇陵兵马俑 C.敦煌莫高窟 D.吐鲁番火焰山 2.今新疆地区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开始于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唐朝 3.汉朝时,中国已开始走向世界,世界也开始关注中国,下列史实不正确的是 A.两汉之际,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中国 B.汉代海上丝绸之路最远可以到达印度半岛南端 C.大秦安敦王朝派使者来到汉朝 D.中国的造纸术经阿拉伯传到欧洲和非洲 4.中日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下列不符合史实的是 A.隋唐时期,日本派学问僧、留学生、专业技术人员来中国学习 B.日本曾大量出土唐朝的货币“开元通宝” C.日本留学生阿倍仲麻吕在中国生活多年,并在唐朝做了官 D.日本的茶道在唐朝时传入中国 5.如右图:唐朝时,我国和各国友好往来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下列原因不符合史实的是 A.中国的对外交通比过去发达

B.中国的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C.唐朝的疆域比过去扩大 D.唐朝的一些皇帝推行比较开放的对外政策 6.祖国历史是各个民族共同缔造的,建立和谐的民族关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下列史实中,不是为建立和谐民族关系而进行的是 A.昭君出塞 B.唐玄宗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 C.文成公主入藏 D.鉴真东渡 7.为了写一篇论文,小明同学阅读了《契丹的兴起》《陈桥兵变》《辽、西夏、宋的战与和》等书籍,对此你认为他论文的题目应是 A.民族政权的并立 B.国家的统一 C.民族政权的繁荣 D.中华大家庭的团圆 8. 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下面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9. 9. 2008年北京奥运会展现了中国的灿烂文化。在四大发明西传的过程中做出最大贡献的是 A.西方传教士 B.大秦安敦王朝使者 C.阿拉伯人 D.中国航海家 10.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其著作中(右图)写到:“外国巨价异物及百物之输入此城者,世界诸城无能与比。”这里说的“此城”是指 A.东京 B.临安 C.大都 D.南京 11.西藏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藏正式成为中国的一个行政区域,始于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最新中国民俗文化教案

中国民俗文化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中国民俗文化是一门以社会民间风俗习惯为对象进行系统研究的人文科学。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和民族、民俗学常识,教学内容既包括了本学科的基本知识,也注重民俗文化内涵的揭示,同时也适当介绍了本学科的研究与最新发展。民俗实体部分的介绍构成了课程的整体框架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通过系统的教学活动和多媒体的教学手段,使学生了解民俗学、民俗文化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有一定的欣赏和分析评价民俗文化的能力,加深对中国民俗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二、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 1.中国是多民族的国家,地域广阔,中国的民俗文化涉及范围极其广泛,本课程本着取其精要、删繁就简的原则,重点介绍、整理并研究一些相关的民俗种类,在教学上,必须坚持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相结合,达到培养能力,了解国情,学以致用的目的。 2.采用多种教学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学习的个性化要求。 第一章文化与民俗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文化的本质内涵,理解并掌握文化的基本特点;了解什么是民俗学,民俗学的起源和发展;理解民俗的分类,民俗的特点,民俗的功能;理解民俗与文化和传统之间的关系;了解民俗调查,中国民俗学学科的出现、发展和现状。 第一节什么是文化 一、什么是文化 文化是一个古老而年轻的词语,自古以来,人们从各自不同的视角来界定文化。堪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文化”一词源自拉丁文的Cultura,原意是耕种和植物培育。以后逐渐又物质生产领域拓展到精神领域。古罗马哲学家塞罗曾提出“智慧文化即哲学”的著名论断,其内涵则包含了人的心灵、智慧、情操、教育等内容。进入18世纪以后,伏尔泰、康德等思想家、哲学家不断赋予文化以精神或观念的意义。 《说文解字》上说“文,错画也,象交纹。”因此“文”的本意是指各色各样交错的纹理,如手掌上纹理交错称掌纹,天上日月星辰交错称天文,布帛纹理交错成文布纹。“化”的本意为改易、生成、造成,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如《易·系辞下》中“万物化生”的“化”,引申则为改造、教化、培育等。《说文解字》上“化,教行也。教行于上则化成于下。” 文化二字合用包含有“人文”与“化成天下”、“以文教化”的意思。我郭古代最早将“文化”二字连在一起的是西汉著名学者刘向。他在《说苑·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