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能失信 课文

我不能失信 课文
我不能失信 课文

人教三年级上册第八课《我不能失信》

第8课我不能失信

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用过早餐,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儿宋庆龄显得特别高兴。她早就盼着到这位伯伯家去了。伯伯家养的鸽子,尖尖的嘴巴,红红的眼睛,漂亮极啦!伯伯还说准备送她一只呢!

她刚走到门口,忽然想起,小珍今天上午要来找她学叠花篮。

父亲见庆龄停住了脚步,奇怪地问:“庆龄,你怎么不走啦?”

“爸爸,我昨天和小珍约好了,今天她来我们家,我教她叠花篮。”庆龄说。

“你不是一直想去伯伯家吗?改天再教小珍吧。”父亲说完,拉起庆龄的手就要走。

“不行!不行!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啊!”庆龄边说边把手抽回来。

“那……回来你去小珍家解释一下,表示歉意,明天再教她学花篮,好吗?”妈妈在一旁说。

“不,妈妈。如果我忘记了这件事,明天见到她时,可以道歉;可是我并没有忘记,我不能失信啊!”

“我明白了。我们的庆龄是个守信用的孩子。”妈妈望着庆龄笑了笑,说:“那你就留下来吧!”

庆龄点点头,甜甜地笑了。

人教三年级上册第八课《我不能失信》

第8课我不能失信

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用过早餐,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儿宋庆龄显得特别高兴。

她早就盼着到这位伯伯家去了。伯伯家养的鸽子,尖尖的嘴巴,红红的眼睛,漂亮极啦!伯伯还说准备送她一只呢!

她刚走到门口,忽然想起,小珍今天上午要来找她学叠花篮。

父亲见庆龄停住了脚步,奇怪地问:“庆龄,你怎么不走啦?”

“爸爸,我昨天和小珍约好了,今天她来我们家,我教她叠花篮。”庆龄说。

“你不是一直想去伯伯家吗?改天再教小珍吧。”父亲说完,拉起庆龄的手就要走。

“不行!不行!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啊!”庆龄边说边把手抽回来。

“那……回来你去小珍家解释一下,表示歉意,明天再教她学花篮,好吗?”妈妈在一旁说。

“不,妈妈。如果我忘记了这件事,明天见到她时,可以道歉;可是我并没有忘记,我不能失信啊!”

“我明白了。我们的庆龄是个守信用的孩子。”妈妈望着庆龄笑了笑,说:“那你就留下来吧!”

庆龄点点头,甜甜地笑了。

我不能失信(教学实录)

8、我不能失信 一、谈话导入 师:1.同学们,你们有谁订阅过《儿童时代》这本杂志?哪位同学知道这份儿童刊物最早的创办者是谁?(宋庆龄)那么宋庆龄是怎样的一个人物,谁自告奋勇来说一说? (利用自己寻找搜集到的资料,并结合课后资料袋中的内容向大家介绍。) 师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有关宋庆龄小时候的故事。《我不能失信》 二、初读感知 师:1.借助拼音自己轻声读课文,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 3、讨论交流,初步了解文章内容。 师:a.老师考考大家,是否仔细读课文了,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师:b.文中提到了哪几个人?他们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关系? 爸爸妈妈 宋庆龄 伯伯家小珍 师:c.宋庆龄想不想去伯伯家?她为什么不去? 师:d.别人是怎样劝说她的?她又是怎么回答的? 师:e.完整地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儿宋庆龄也很想去。可她突然想起今天要教小珍学叠花篮,不管爸爸妈妈怎样劝说,但她为了守信就留了下来。 三、精读课文,感受宋庆龄诚实可贵的品质。 师:1、可见宋庆龄小时候是多么守信,默读课文,把你认为能说明宋庆龄守信的语句找出来画上“──”。 师:2.你们从哪儿看出来的?出示句子: A“‘不行!不行!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啊!’庆龄边说边把手抽回来。” 师:哪里表现出了小庆龄守信用?庆龄认为什么不行?为什么不行?可见小庆龄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他人着想、守信的人) 指导朗读,读出宋庆龄为小珍着想不愿意失信的语气。

B、“不,妈妈。如果我忘记了这件事,明天见到她时,可以道歉;可是我并没有忘记,我不能失信啊! 师:妈妈建议她干什么?宋庆龄认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道歉?忘记了,道歉是无意的,如果没忘记去道歉就是怎么样的表现?(失信,而且是明知故犯的失信这种情况更严重。)所以对妈妈建议她事后道歉,宋庆龄明明白白地表明自己不会那样做。 师:这句话可以看出当妈妈建议她事后道歉时,宋庆龄表示不行的态度怎么样?(坚决、果断)能用这样的语气来读一读吗? C、二女儿宋庆龄显得特别高兴。她早就盼着到这位伯伯家去了。伯伯家养的鸽子,尖尖的嘴巴,红红的眼睛,漂亮极啦!伯伯还说准备送她一只呢! 师:这段话好象对于表现宋庆龄的诚实守信没多大关系?作者为什么要写?)体会鸽子的漂亮、可爱及对小庆龄的诱惑,明白宋庆龄是多么想去那位伯伯家看那些可爱的鸽子。 师:你们能用这个句式来说一说吗? 宋庆龄多么想(),多么想()。 (你能读出很想去的语气来吗?如此想去而未能去表明了一个孩子为守信做出牺牲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四、分角色朗读 1.布置任务:以4人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朗读,一人读旁白,其余三人分别读爸爸、妈妈和宋庆龄的话。先组内练习,然后全班交流,进行比赛。 2.各小组安排角色进行练习,教师巡视。教师在巡视在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体会宋庆龄和她父母亲当时的所思所想,准确读好每一个关键问语,每一句话的语气、语调。 3.请三至四个小组进行朗读比赛。 4.同学评议,推选出优胜组。 5.全班分角色朗读课文。 五、师:读宋庆龄的故事,你们受到了怎样的启示?日常生活中,你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吗? 小结:俗话说“一诺千金”,诚实守信是我们做人处世的基本准则,“八荣八耻”歌中就有这样一句响亮的话:以诚实守信为荣!希望每个同学都能像宋庆龄一样拥有这种可贵的品质。 六、拓展读积累语言: 接下来我们来看:(读一读,发现了什么?让我们一起把这些表示诚信的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21 我不能失信-部编版

21*我不能失信 《我不能失信》讲述的是宋庆龄小时候诚实守信的故事。一天早晨,宋庆龄全家准备到爸爸的一个朋友家去,而且她早就盼着到那个伯伯家去,临出门宋庆龄想起要在当天教朋友小珍叠花篮,虽然爸爸和妈妈都劝她改天再教,可是她还是决定留下来,履行自己的诺言,课文赞美了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 课文共有10个自然段,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讲述了宋庆龄全家准备到爸爸的一位朋友家去,宋庆龄特别高兴,充满了期待。第二部分(第2~10自然段)讲述了小庆龄为了遵守约定,没有听从爸爸妈妈的劝说,选择留在家里等候小珍。 课文运用了大量对话来表现小庆龄信守诺言的美好品质。第2~10自然段通过宋庆龄与爸爸妈妈的几次对话,展现了她宁愿放弃去伯伯家看鸽子的机会,也要遵守教朋友小珍叠花篮的约定,独自一个人留在家里等候小珍。比如,第6自然段中“不行!不行!我走了,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啊!”一句,说明小庆龄尽管知道第二天教小珍叠花篮不是不可以,但她认为不能让小珍扑空,所以拒绝了爸爸妈妈的建议。又如,第8自然段“如果我忘记了这件事,见到她时向她道歉是可以的,但我已经想起来了,就不能失信了!”一句,更充分地体现了宋庆龄的真诚与守信。课文结尾宋庆龄与妈妈的对话,“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这句话是全文的点睛之笔,说明在小庆龄心目中守信比玩重要,诚信是第一位的。 教学目标 1.会认“耀、庆”等生字,正确读出“叠花篮、歉意”等词语。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通过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3.结合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结尾处宋庆龄的话,体会并学习人物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通过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 结合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结尾处宋庆龄的话,体会并学习人物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课“耀、庆”等5个生字,培养主动识字的习惯。 2.默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过程与方法: 1.自主学习,默读课文,合作交流讨论。 2.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获得启示。 重点难点 1.使学生透过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2.通过重点句子的分析,感受人物的可贵品质。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有好朋友吗?你觉得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你的好朋友?学生畅所欲言,当有人说出守信用时,板书。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对好朋友之间守信用的故事。 板书课题,(板书:我不能失信)

解释题意:“信”指什么?“失信”是什么意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默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读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把自己新学到的生字词读给同桌听一听 出示词语:(课件出示2:出示词语) 叠花篮、解释、歉意、道歉盼着 (2)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学习生字。 (1)(课件出示3:生字田字格课件:) 耀庆盼歉叠 自由读,指名读,师生纠正读音: 注意读准:前鼻音“盼歉”,后鼻音“庆”。 (2)识记生字 4.你是如何识记这些字的? 熟字加偏旁:“广+大=庆”“目+分=盼”“兼+欠=歉” 猜谜语:“鸦背夕阳红”谜底是“耀”。 (3)形近字比较:桑一叠歉一谦 (4)认读生字词(以多种形式,如猜读、“开火车”读等。) 5.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师帮生,或生生互助,解决每个短文中不理解的词义,如:(课件出示4:出示词语解释)

网页设计与制作实例教程

网页设计与制作实例教程 习题答案 第1章网页与网站基础 一、选择题 1.A 2.B 3.C 4.C 5.A 二、判断题 1.√2.×3.√4.×5.√ 三、问答题 略 第2章网页规划设计 一、选择题 1.D 2.A 3.C 4.A 5.C 二、判断题 1.×2.×3.×4.√5.√ 三、问答题 1.答:网站需求分析一般包括三个阶段的内容:网站背景分析、总体需求分析、具体需求分析。(每个阶段可再详细描述。) 2.答: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网站设计的原则:①日期、时间和数字;②欢迎词; ③弹出窗口和引导页面;④新闻和公告信息;⑤网址;⑥控件;⑦链接;⑧主页内容 3.答:打开新浪网首页,分析其布局类型。(答案略) 4.答:网页色彩搭配方法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去阐述:①根据页面风格以及产品本身的诉求确定主色;②根据主色确定配色。 网页色彩搭配技巧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阐述:①用一种色彩;②用两种色彩;③用一个色系;④用黑色和一种色彩以及色彩搭配忌讳的方面。 5.答:打开当当网,具体分析其规划过程。(答案略) 第3章初识网页制作软件 一、选择题 1.C 2.C 3.B

二、填空题 1.代码、拆分、设计2.文件、资源、规则3.超级链接 三、操作题 略 第4章制作网页内容 一、选择题 1.D 2.B 3.A 4.D 5.ABD 6.D 7.B 8.D 9.A 10.A 二、判断题 1.√2.√3.×4.√5.√6.√7.√8.√9.×10.√三、操作题 略 第5章设置网页超级链接 一、选择题 1.D 2.D 3.A 4.D 5. C 二、判断题 1.×2.×3.×4.√5.× 第6章使用CSS样式美化网页 一、选择题 1.B 2.C 3.C 4.B 5.A 6.D 7.D 8.D 9.B 10.C 11.A 12.A 13.C 14.D 15.D 16.A 17.A 18.B 19.D 20.D 二、简答题 1.×2.×3.×4.×5.×6.×7.√8.×9.√10.√11.×12.×13.×14.√15.√16.√ 第7章规划布局网页 一、选择题 1.B 2.A 3.B 4.B 5.D 二、简答题

(完整版)8、《我不能失信》教案

8、《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生词。 2、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结合课文,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情感态度 1、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受到诚信教育。 2.、与人相处,要讲诚信,诚信是人的立足之本。 教学重点 理解小庆龄拒绝父母的建议,坚持留在家里的内容。 教学难点 如何使学生通过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课前准备 发动学生寻找宋庆龄的生平资料,阅读有关宋庆龄的故事。 课时安排:1.5课时 教学步骤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有好朋友吗?你觉得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为你的好朋友? 学生畅所欲言,当有人说守信用时,板书。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宋庆龄和好朋友之间守信用的故事。板书“失信”,解释题意:“信”指什么?“失信”是什么意思? 二、初读感知 1、生轻声自读课文,借助括号里的注音拼读生字,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顺畅。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检查。 3、讨论疏解: 1)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2)讲到了哪几个人?他们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爸爸伯伯家 宋庆龄 妈妈小珍 3)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儿宋庆龄也很想去。她突然想起上午要教小珍学叠花篮,爸爸妈妈都劝她改天再教,但她为了守信坚持留了下来。 三、分角色朗读 1、交代任务:前后四位学生为一组,分角色朗读,一位读旁白,其余三位分别读爸爸、妈妈和宋庆龄的话。先组内练习,然后小组间比赛。 2、组内安排角色,各组练习,教师巡视。 3、挑三个小组进行比赛。 4、同学评议,推选优胜组。 四、深入探究 1、小庆龄想不想去伯伯家?你是从文中哪些词句中得出结论的?(把握关键字词句) 2、她那么想去,出门时为什么停住了脚步? 3、爸爸妈妈是怎样劝说她的?她的态度怎样?(把握神态、动作和语言描写) 4、文中最后写道妈妈和庆龄都笑了,他们笑的是什么呢?(妈妈为自己有这样一个懂事守信的孩子高兴,

【新统编版】三年级下语文21《我不能失信》优质课教学设计

21.*我不能失信 【教材分析】 《我不能失信》是人教版小语教材三年级第六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故事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语言浅显易懂。课文讲述了一个宋庆龄小时候的故事,通过宋庆龄为了遵守教好朋友小珍叠花篮的约会而放弃了去伯伯家看可爱的鸽子一事,表现宋庆龄的诚实守信品格。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 2.能结合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结尾处宋庆龄的话,体会并学习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 [教学重难点] 1.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的含义。 2.培养学生遵守承诺、言而有信的好品质。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问题交流:同学们,你们和自己的好朋友交往时,有过说话不算数的时候吗?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呢?(学生自由

发言,教师相机总结交流,重点强调“守信用”) 2.导入课题: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宋庆龄小时候诚实守信的故事,题目是《我不能失信》。(板书课题) 3.质疑: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呢?请同学们读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学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标注自然段。 (2)默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解决课前提出的疑问。 (4)你从哪句话可以看出宋庆龄是一个守信的孩子?将句子勾画下来,与同桌交流你的理由。 2.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宋庆龄和小珍约好星期天在家叠花篮,可是这天爸爸妈妈都要去伯伯家,宋庆龄拒绝了父母的邀请,留在家里,做到了守信。) 三、精读课文,深入探究 1.默读全文,你从哪句话看出宋庆龄是一个守信的孩子呢? (1)课件出示宋庆龄与父母的对话。 (2)宋庆龄一开始就这样坚定地要留在家中吗?她真

网页设计与制作教程

网页设计与制作教程 第一章基础篇 1.INTERNET和WWW INTERNET的功能和应用 1.信息的获取与发布 2.电子邮件 3.网上交际 4.电子商务 5.网络电话 6.网上事务处理 7.远程登陆 8.文件传输 9.电子公告版 10.全球信息网 11.INTERNET的其他应用 WWW简介 1.网页,网页文件和网站 2.HTTP和FTP协议 3.超文本和超链接 4.INTERNET地址 5.域名 6.统一资源定位器(URL) 7.HTML 常见网络浏览器----IE 第二章网站建设概论 (1)信息类网站 (2)交易类网站 (3)有偿信息类网站:101网校、 (4)功能型网站 (5)综合类网站 2.根据网站的性质分类: (1)政府网站 (2)企业网站 (3)商业网站 (4)教育科研机构网站 (5)个人网站 (6)非赢利机构网站 (7)其他类型的网站 3.根据在大型搜索引擎上的设置分类 4.娱乐和休闲类网站;商业与经济类,艺术,人文,健康,医药,政府,政治类,电脑与 网络类,社会和文化,科学与教育类,参考资料类 2.1.2网站建设的步骤 1.制作环境的准备:1)设备:扫描仪,数码相机,打印机2)完善系统环境3)备齐网页开发工具软件,网页制作工具,服务器端程序开发工具及一些实用的辅助工具。。。4。

备齐素材制作和加工软件,包括对图形,动画,刘媒体和声音进行处理的素材制作和加工软件 5)备齐常用的网站发布工具,如FTP文件传输软件 2.网站目标的确定:对象:访问者的类型;主题明确,数据充分。保持目标的简洁 3.网站主题,风格和创痍点的确定 1)主题选材要小而精 2)擅长或感兴趣的内容 )选题不要太滥:因特网上只有第一,人们记不住第二第三名 2)网站的风格:CI(标志,色彩,字体,标语),版面布局,浏览方式,交互性,文字,语气,内容价值,存在意义,站点荣誉等诸多因素 1)确信风格是建立在有价值的内容上的 2)需要彻底弄清楚站点给人的印象是什么 3)在明确网站印象后,开始努力建立和加强这种印象:1)标志(LOGO)2)色彩3)标准字体4)醒目标准口语5)统一图片处理效果7)使用网站特有的图标;使用自己设计的花边,线条和点;;9)展示网站的荣誉和成功作品10)告诉网友关于个人真实的故事和想法3)网站的创意(准备期,孵化期,启事期,验证期,形成期) 4.网站结构的确立:1)网站结构的确立2)网站目录的设置3)网站链接结构的设置:树状连接结构;星状链接结构3)两种结构的综合 5.网站素材的准备 6.网站制作工具的选择和确定:DREAMWEA VER和FRONTPAGE,PHOTOSHOP,FIREWORKS,动画制作工具:FLASH,COOL 3D;网页特效工具,网页特效精灵,有声有色 7.网站的建设 1)申请E---MAIL帐号 2)申请网页空间:1。打开虎翼网空间申请主页 3)域名注册:对于个人网站,在申请免费网页空间的同时也完成了域名的注册 4)网页制作:先简单后复杂,布局先大后小,制作网页时要多灵活运用软件配备的设计模板,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制作效率 8。网站的测试(看看有没有问题)和上传(将网站发布到WEB服务器,网页制作工具本身具有FTP功能) 9。网站的宣传和推广(搜索引擎上注册,与别的网站交换链接,运用网络广告) 10.网站的更新和维护:必须不断给它补充新的内容,才能够长期吸引住浏览者 2.1.3 网站设计的原则 1)网站主题不要多于三个:小而精,定位小 2)网站的标准色彩不要超过三种 3)重视网站目录结构的创建(创建目录的原则百度上找出来):不要将所有文件都存在根目录下,目录层次不超过三层,不要使用过长的目录名,尽量不要使用中文目录名 4)链接层次不要超出三层(便于维护) 5)网页长度应限定在三个整屏以内 6)表格的嵌套层次要控制在三层左右(表格插入表格里) 7)网站导航要清晰 2.优秀网站的五大要素 1)网站内容丰富 2)页面下载速度快(网页简单,不要大量图片)

8我不能失信练习

按住Ctrl键单击鼠标打开教学视频动画全册播放 ____ 二、给下面带点的词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漂亮.(1iàng liang) 扑.空(pǔ pū) 解释.(sì shì) 约.好了(yuēyāo) 教.小珍(jiāo jiào) 高兴.(xīng xìng) 三、多音字组词。 转zhuǎn( ) 藏cáng( ) 兴xīng( ) 教jiāo( ) .... 2.这是一只美丽 ..的蝴蝶。() 3.我明白 ..了,我们的庆龄是个守信用的孩子。() 4.我并没有忘记 ..。()() ..,我不能失信 八、结合句子,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一个星期天,宁耀如一家用.过早餐,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 A、使用 B、吃 C、费用 2、“我明白了,我们的庆龄是个守.信用的孩子。”() A、防守 B、看护 C、遵守 九、给下列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1、不妈妈如果我忘记了这件事明天见到她时可以道歉可我并没有忘记我不能失信啊 2、父亲见庆龄停住了脚步奇怪地问庆龄你怎么么不走啦 3、我明白了我们的庆龄是个守信用的孩子妈妈望着庆龄笑了笑 说那你就留下来吧 十、先组成词语,再说一句话。 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照样子,写句子。 例:明天再教她叠花篮。 明天再教她叠花篮,好吗? 1.你别把这个秘密告诉老师。 2.咱们明天去科技馆。 例:灿烂的阳光照耀着一望无际的草原。(缩句) 阳光照耀着草原。 3.三年级二班的张刚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小学生。 4.我坐在树杈上津津有味地吃柚子。 十二、给句子排序。 ()晚上,我做了个梦:向日葵长得又高又大,一个个圆圆的脑袋,就像大盘子,开出金黄的花…… ()星期天,爸爸给我一角钱,让我做一件有意义的事。 ()过了几天,向日葵的苗真的长出来了,一棵棵绿油油的。 ()我用一角钱买了葵花籽,种在院子里,周围还扎了篱笆。 十三、修改病句。 1.宋庆龄是20世纪最伟大的女性。 2.李兰的学习成绩优秀,深受同学们的爱戴。 十四、课外阅读。 门前的小花园 我家前面有一个花园,花园里面有人工河、假山、凉亭和小桥。花园里春夏秋冬景色各不相同。你看! 春天,花坛里的花长出了花骨朵儿。小河里的冰雪融化了,小鱼出来玩耍了。春天真是一个好季节。 夏天,花坛里的花绽开了笑脸。假山上流着清清的水。鱼儿们快活地游着。凉亭下有好多老年人在乘凉,每个人脸上挂满了笑容。 秋天,花、草、树木都枯萎了。凉亭里的老年人渐渐少了,小鱼开始睡觉了,假山上也不流水了。 冬天来了,小河结冰了,外面的人更少了,冬天真冷呀! 1、这篇文章小作者是按照顺序写的。 2、用“——”画出文章中的拟人句。 3、文章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我不能失信》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

《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1 * 我不能失信 【教材分析】 《我不能失信》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讲述的是宋庆龄小时候诚实守信的故事。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使学生感受到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在思想上受到熏陶和感染,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获得启示;二是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的生字词。 能力目标:运用默读、朗读等方法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感受阅读的乐趣,提高阅读能力。 情感目标:懂得诚信的可贵,力争在生活中做一个重信用、守诺言的人。 【教学重难点】 难点:通过对话和动作体会人物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 难点:从对话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懂得诚信的可贵。 教学方法:朗读感悟法、启发引导法、讲述交流法 【课前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借助名言,引入新课。 1.出示名言,引出课题。 2.展示课件,简单介绍宋庆龄。

【设计意图:联系课内、外知识,拓展认知,认识文章的主要人物,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创造浓厚的课堂学习氛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学生自学情况,认读生字词,指导书写。 3.请学生概述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师加以补充。 【设计意图:初步学习课文内容,学会生字生词,扫清学习障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凸显主题“信”。巩固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三、读悟结合,感悟品质。 1.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从哪些语句看出宋庆龄守信用呢?用横线划出相关语句。 2.引导学生理解宋庆龄的举动,感悟宋庆龄是一个怎样的人。 3.品读课文,引导学生思考: (1)宋庆龄走到门口,为什么要停下脚步? (2)爸爸妈妈是怎么劝她的?她是怎么说、怎么做的? 【设计意图:在读中品悟句子,通过读悟结合,加深学生对“信”的理解。突破学生通过人物的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这个学习难点。】 四、拓展延伸,总结全文 1.请学生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觉得宋庆龄做得对不对?你想对她说什么? 3.当你遇到类似情况的时候,应该怎么做?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由课堂延伸到生活,达到由知到行,用所学知识规范自身行为的目的。】 五、布置作业。 1.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三年级上册语文我不能失信教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我不能失信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课《我不能失信》教案教学内容或课题:8﹡、我不能失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获得启示。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难点: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获得启示。 教具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和安排: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有谁订阅过《儿童时代》这本杂志?哪位同学知道这份儿童刊物最早的创办者是谁?(宋庆龄)那么宋庆龄是怎样的一个人物,谁自告奋勇来说一说? 让学生利用自己寻找搜集到的资料,并结合课后资料袋中的内容向大家介绍。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有关宋庆龄小时候的故事。《我不能失信》(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 1.让学生借助拼音自己轻声读课文,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 3.以小组为单位,围绕课文前面导语中提到的“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展开探讨交流。 a.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b.文中提到了哪几个人?他们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关系? c.宋庆龄想不想去伯伯家?她为什么不去? d.别人是怎样劝说她的?她又是怎么回答的? (让生找出课文中的相关句子进行回答) e.完整地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儿宋庆龄也很想去。可她突然想起今天要教小珍学叠花篮,不管爸爸妈妈怎样劝说,但她为了守信就留了下来。

《我不能失信》教案_教案教学设计

《我不能失信》教案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课题:我不能失信 教学内容:我不能失信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获得启示。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宋庆龄怎样拒绝父母的建议,坚持留在家里。 教学难点:透过对话和动作领会小宋庆龄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具准备: 1.教学课件 2.搜集与宋庆龄有关的课外资料。

教学过程: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探究 1.同学们,你有好朋友吗?你觉得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你的好朋友? 学生畅言,但有人说到守信用时,板书。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对好朋友之间守信用的故事。 3.板书课题,解释题意。“信”指什么?“失信”又是什么意思? 二、合作交流 1.默读“资料袋”里的内容。 2.交流:整合资料袋里的内容和自己搜集的资料,向大家简单介绍你所知道的宋庆龄 三、品读体验 1.自由朗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拼音,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 2.检查预习情况: (1)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指名朗读课文生字。教师点击 3.教师播放课文范读,学生听读思考:

(1)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2)文中讲到哪几个人?他们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3)宋庆龄想不想去伯伯家?她为什么不去? (4)爸爸妈妈是怎样劝说她的?她又是怎样回答的? (5)请一位同学完整的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儿宋庆龄也很想去。她突然想起今天上午要教小珍学叠花篮,爸爸妈妈都劝她改天再教,但她为了守信就留了下来。 。 四、拓展延伸 1.读了这个故事,你喜欢宋庆龄吗?为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处理这件事? 2.在我们的身边有这样的讲诚实守信的人和事吗? 3.我们一起来看看其他几个诚实守信的故事。 五、分角色朗读 1.以4人为单位,分角色朗读,一人旁白,其余三人分别读爸爸、妈妈和宋庆龄的话。先组内练习,然后小组间比赛。 2.小组内安排角色练习,教师巡视。 六、课堂作业 教师点击练习,随堂解决。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课文21《我不能失信》图文讲解

知识点 一、多音字 教jiào(教师)jiāo(教书) 奇qí(奇怪)jī(奇数) 兴xīng(兴奋)xìng(高兴) 二、近义词 解释一一说明漂亮一一美丽特别一一特殊 高兴一一喜悦准备一一打算奇怪一一惊奇 忘记一一遗忘忽然一一突然 三、反义词 失信一一守信漂亮一一丑陋忘记一一牢记 留下一一离开明白一一糊涂特别一一普通 四、理解词语 1.失信:答应别人的事没做,失去信用。 2.扑空:没有在目的地找到要找的对象。 3.解释:说明含义、原因、理由等。 4.道歉:表示歉意,特指认错。 5.忽然:表示来得迅速而又出乎意料;突然。 五、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1):写宋庆龄非常想去那位伯伯家看那些可爱的鸽子。 第一部分(2-10):详细描写宋庆龄守信用的经过。 六、句子解析 1.“那……回来你去小珍家解释一下,表示歉意,明天再教她叠花篮,好吗?”妈妈在一旁说。反问句。强调了宋庆龄一直想去伯伯家。 2.她一会儿拿起一本书看,一会儿又坐到琴凳上弹钢琴,平时很熟的曲子,今天却总是弹不准。“两个一会儿……”写出了宋庆龄等人时候的着急的心情。 3.庆龄仰起脸回答道:“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

“一个人在家没劲”是指为等小珍,还没有去伯伯家看上鸽子,“没有失信”是她做到了答应别人的事要守信。这句话的意思是:虽然我没有去看上鸽子,一个人在家也很无聊,但是我做到了诚实守信。 七、问题归纳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本文讲述的是宋庆龄小时候为了教朋友小珍叠花篮,履行自己的诺言的故事。 2.爸爸、妈妈是如何劝说宋庆龄的? “你不是一直想去伯伯家吗?改天再教小珍吧。” “那……回来你去小珍家解释一下,表示歉意,明天再教她叠花篮,好吗?”妈妈在一旁说。 3.宋庆龄是怎样做的呢? “不行!不行!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啊!”庆龄边说边把手抽回来。 “不,妈妈。如果我忘记了这件事,明天可以向她道歉;可是我并没有忘记,我不能失信啊!” 4.你认为宋庆龄为了不失信于人而放弃去伯伯家的做法值得吗?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值得。因为诚信是做人之本,只有从小养成诚实守信的好习惯,才会赢得别人的信任与尊重。宋庆龄这样做让人非常敬佩。 我要向宋庆龄学习,从小养成诚实守信的好习惯。 八、课文主题 本文讲述的是宋庆龄小时候为了教朋友小珍叠花篮,履行自己的诺言的故事。赞美了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 九、小学语文网知识园 1.关于诚信的成语 金口玉言、一言九鼎、驷马难追、言而有信 一言为定、言信行果、诚至金开 2.关于诚信的名言。 (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2)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司马光 (3)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王充 (4)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荀子 (5)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 (6)一言而适,可能却敌,一言而得,可以保国。——刘向

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

《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我不能失信》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一篇略读课文,讲述的是宋庆龄小时候诚实守信的故事。结合本单元的单元主题和训练点,我觉得教材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有三个方面:一是让学生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在思想上受到熏陶和感染,在做人做事上面获得启示;二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三是让学生初步体会通过人物语言、动作、表情来表现人物的写作手法。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能联系生活实际交流感受,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给学生自主阅读的空间,自读自悟,交流感受,分享成果,培养兴趣,提高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诚实守信品质,感染和熏陶,获得启示。 教学重点、难点: 如何使学生通过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课前准备 发动学生寻找宋庆龄的生平资料,阅读有关宋庆龄的故事。教学方法:朗读感悟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 1、出示课件:她是谁?她在干什么? 2、介绍宋庆龄。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宋庆龄小时候的故事。板书课题,解释题意:“信”指什么?“失信”是什么意思? 二、初读感知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顺畅。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检查。 3、讨论疏解: a.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b.文中讲到了哪几个人?他们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c.完整地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儿宋庆龄也很想去。她突然想起今天上午要教小珍学叠花篮,爸爸妈妈都劝她改天再教,但她为了守信就留了下来。 三、合作探究。 1、品析课题。 (再读课题,说说失信是什么意思?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 2、合作探究。 (读课文:你从哪里读出她是一个守信用的孩子?边读边找,作上读书记号。) 3、全班交流。 a、“伯伯家养的鸽子,尖尖的嘴巴,红红的眼睛,漂亮极啦!伯伯还说准备送她一只呢!”

我不能失信教案

我不能失信- 教案 学情分析: 孩子们喜欢听故事,特别是跟自己年龄相仿的儿童故事,因此,在学生阅读故事时会有自己的见解和想法,教师可以抓住这个契机并将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教育,这样对孩子们的启发教育作用是最大的。这篇课文浅显易懂,对话较多,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并分角色朗读课文,从而更好的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本课生字不多,完全可以随课文识字。 课前准备: 发动学生寻找宋庆龄的生平资料,阅读有关宋庆龄的故事。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使自己在做人 做事上面获得启示。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小庆龄拒绝父母的建议、坚持留在家里。 难点:如何使学生透过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哪位同学订阅过《儿童时代》?你知道这份儿童刊物的最早创办者是谁? 宋庆龄是怎样的一个人物? 利用自己寻找到的资料,结合资料袋中的内容向大家介绍。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她小时候的故事——《我不能失信》(板书课题)。 3、读了课题你想问什么问题? 预设:我是指谁?

失信是什么意思?(失信的反义词就是-----守信) 那课题中“我不能失信”,说明故事中的我做到了守信。 4、那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呢?读了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感知。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通顺的地方 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顺畅。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检查生字。 3、讨论疏解: a.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b.文中讲到了哪几个人?他们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爸爸伯伯家宋庆龄妈妈小珍 c. 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学习第一段 1、小朋友,宋庆龄想不想去伯伯家?快速的读读第一段,哪个句子让你 感受到他想去? 2、找到句子,出示句子: “宋庆龄显得特别高兴。她早就盼着到这位伯伯家去了。伯伯家养的鸽子,尖尖的嘴巴,红红的眼睛,漂亮极啦!伯伯还说准备送她一只呢!” 3、这个句子中哪个词让你感受到宋庆龄是多么想去的?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指导学生抓住带点的词句,如:盼望明白宋庆 龄是多么想去那位伯伯家,多么想去看那些可爱的鸽子。 四、分角色朗读(2---9)自然段 小朋友,宋庆龄这么想去伯父家,她为什么不去停住了脚步?别人是怎么劝说的?她是怎么说的?你从中受到了哪些启示? 1、四人小组学习(2---9)自然段 交代任务:前后四位学生为一组,分角色朗读,一位读旁白,其余三位分别读爸爸、妈妈和宋庆龄的话。先组内练习,然后小组间比赛。 2、组内安排角色,各组练习,教师巡视。 3、挑三四个小组进行比赛。

《我不能失信》公开课教学设计

《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吴惠琴 节次:第节 授课地点: 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 授课年级:二年级A班(上册) 单位:西固城第二小学 2014年9月11日 8*我不能失信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宋庆龄小时候诚实守信的故事。一个星期天,宋庆龄全家准备到父亲的一位朋友家去。可是宋庆龄想起要在当天教朋友小珍叠花篮,虽然父亲和母亲都劝她改天再教,可是宋庆龄还是留了下来,履行了自己的诺言。 本文作为略读课文,教学时可适当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与同学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和成果,体会阅读的乐趣,提高阅读的能力。 学情分析:????? ??? 三年级学生自我学习能力较弱,词句训练和阅读理解都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

训练。对主要内容及从课文中学到的道理停留在表面上,而且很多孩子爱人云亦云,没有自己比较固有的见解,再体会诚信方面不够深,有少数孩子还不完全明白,需要老师在课堂中引导。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准确认读本课生字。 2.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面获得启示。 教学重点:理解小庆龄拒绝父母的建议,坚持留在家里的内容。 教学难点:如何使学生透过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教学准备:课前师生各自搜集、了解关于宋庆龄的生平资料。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 回顾第二组课文中认识的几位名人。 一、谈话揭题 1.出示宋庆龄的图片。学生自由交流课前所了解到的关于宋庆龄的资料。教师

随机引导学生阅读课后的“资料袋”并适当补充。 2.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有关宋庆龄小时候的故事。《我不能失信》(板书课题:《我不能失信》)齐读课题。 指出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指名朗读阅读提示。 3. 看到课题,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二、初读感知 师:1.借助拼音自己轻声读课文,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检查自读情况。 出示:宋耀如宋庆龄 叠花篮解释抽空 歉意道歉 先自己读读。全班试试。 随机:课题中的“我”指的是谁“我”又不能失信于谁 3.认识了生字,朗读课文就少了许多的障碍,现在吴老师再让大家读课文,相信一定会读的很流利,试试吧! 4.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

21.我不能失信教案

三年级21*我不能失信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揣摩人物心理,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2.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通过朗读感悟、思考和交流理解“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这句话,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联系生活实际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获得启示。 3. 运用默读、朗读等方法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这句话,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 教学难点:透过对话和动作来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体会人物可贵品质。 教学准备:教师:搜集资料、图片,制作课件。学生:寻找、搜集与宋庆龄有关的课外资料。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谈话导入 1.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名人小时侯的故事,题目是《我不能失信》,板书课题。 你能说说“失信”是什么意思吗?(失去信用)你知道“失信”

的反义词是什么吗?(守信)这个题目还可以怎样说?(我要守信) 2. 课题质疑:“我”指的是谁呢?是说她在哪件事情上不能失信呢? 3. 那么宋庆龄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出示资料袋,自由读“资料袋”里的内容。 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个宋庆龄小时候的故事——《我不能失信》。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有效沟通情感与认知、课内与课外的联系,创造浓厚的课堂学习氛围。】 二、初读课文,感知“信”。 1. 课件出示朗读要求,学生齐读: ①借助拼音读课文。 ②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③用序号标出自然段。 2. 开火车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纠正字音。同时出示本文生词及几个难读的词学生认读:照耀、早餐、叠花篮、解释、歉意、道歉。 3. 小组探讨交流,“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提示概括课文内容的方法)(出示课件) a.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b.文中提到了哪几个人?他们之间有着什么样的联系? c.事情的经过是什么,结果又怎样?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我不能失信》课文练习题(带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我不能失信》课文练习题(带答案) 一、看拼音,写词语。(会写字) fēn fāng mírén liúxīn kāi fàng yàn l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xiào liǎn shuìlián xǐng lái xīn rán sūxǐ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án xiào wēn dùshīdùguāng zhào qìwē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照样子,写词语。 1.湿漉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言自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东张西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气喘吁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比一比,组成词语。 汩(_______)菱(_______)啃(_______)屉(_______) 泊(_______)凌(_______)肯(_______)屈(_______) 四、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引人(____)(____)白发(____)(____)自(____)自(____)(____)蹦(____)跳千(____)万(____)争(____)斗(____)准确(____)(____)打草(____)(____)(____)应(____)合 五、选词填空。 猛烈强烈热烈剧烈

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

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释”等这个生字,并会组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3.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使自己在做人做事上获得启示。 4.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 小庆龄拒绝父母的建议,坚持留在家里。 教学难点: 使学生透过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寻找、搜集与宋庆龄有关的课外资料。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名人小时侯的故事,题目是《我不能失信》。板书课题,我们一起把课题来读一读。 你能说说“失信”是什么意思吗?“失信”的反义词是什么,你知道吗? 课文在写谁呢?说他在哪件事情上不能失信呢?请同学们读读课文。 二、初步感知课文。 1、让学生借助拼音自己轻声读课文,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小黑板出示朗读要求,学生自由朗读: (1)借助拼音读课文,划出课文中的生字词。 (2)读通课文。(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不读破句) (3)用序号标出自然段。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 1)课文一共用几个自然段?课文中的我是谁呢? 2)指名朗读课文。纠正字音“宋耀如、宋庆龄、叠花篮、解释、歉意、道歉,解释” 3)以小组为单位,围绕课文前面导语中提到的“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展开交流。 三、讲读课文。 1、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宋庆龄小时侯一件什么事,故事要告诉我们什么呢? 2、生交流。 3、课文从那些语句看出宋庆龄守信用呢? (1)“爸爸,我昨天和小珍约好了,今天她来我们家,我教她叠花篮。”庆龄说。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我不能失信》

口语交际——我不能失信 普定县第二小学教师:王海霞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结合课文,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教学重点:小庆龄拒绝父母的建议、坚持留在家里,还明白“失信”的意义。 教学难点:如何使学生透过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列宁的故事,今天,老师也想带领你们去认识另一个名人,你们想知道吗?(想) 2.简介宋庆龄(大屏幕出示宋庆铃的图片)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她小时候的故事──《我不能失信》(板书课题)。 4.什么叫失信?哪个同学来说一下“失信”的意思,同学回答,老师纠正(失信就是失去信用) 二、初读感知,整体感知 1.请各自默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顺畅。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检查。 3.分析课文: a.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一个星期天) b.文中讲到了哪几个人?他们要去干什么?他们间有着怎样的联系?爸爸伯伯家宋庆龄妈妈小珍 c.完整地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儿宋庆龄也很想去。她突然想起今天上午要教小珍学叠花篮,爸爸妈妈都劝她改天再教,但她为了守信就留了下来。 d.从这个故事中,你收到了哪些启发? f.在日常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情,你是怎么做的? 三、分角色朗读

1.交代任务:前后四位学生为一组,分角色朗读,一位读旁白,其余三位分别读爸爸、妈妈和宋庆龄的话。先组内练习,然后小组间比赛。 2.组内安排角色,各组练习,教师巡视。 3.挑三四个小组进行比赛。 4.同学评议,推选优胜组。 四、讨论深化 1.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宋庆龄做得对不对? 2.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你是怎么处理的?读了本文后有何感想。 3.小结:俗话说“一诺千金”,诚实守信是我们做人处事的基本准则,希望以后大家也能像宋庆龄一样重诺言,守信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