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试题汇编《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2020年中考试题汇编《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2020年中考试题汇编《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一、选择题:

1、(2020?金昌)类比、总结是学好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对化学知识的归纳总结正确的是()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物质,所以它们的性质完全相同

C.金属铝与盐酸反应生成AlCl3和H2,所以铁和盐酸反应也生成FeCl3和H2

D.点燃H2、O2的混合气体可能发生爆炸,所以点燃CO、O2的混合气体也可能发生爆炸

2、(2020?枣庄)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维方法,下列推理中合理的是()

A.有机物一定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有机物

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液体,所以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C.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所以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的溶液显碱性

D.中和反应一定能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3、(2020?泰安)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A.元素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的,则质子数相同的原子属于同种元素

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所以均一、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

C.洗涤剂去油污是利用了乳化作用,则汽油去油污也是利用了乳化作用

D.中和反应一定有盐和水生成,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4、(2020?绥化)类推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类推结论错误的是()

A.一氧化碳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一氧化碳也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

B.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C.碱溶液显碱性,则显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D.有机化合物含碳元素,但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化合物

5、(2020?永州)如图是室温下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pH变化的曲线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x是氢氧化钠溶液

B.a点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

C.b点表示两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D.滴加方式是将稀盐酸滴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

6、(2020?恩施州)某工厂排出的废水pH小于7,并含有较多的Cu2+,对环境污染严重。从环保及回收利用考虑,较切合实际的治理方案是应适量加入()

A.烧碱和纯碱B.盐酸和铁粉

C.生石灰和铁粉D.熟石灰和金属银

7、(2020?株洲)推理是学习化学时常用的思维方式。以下推理结果正确的是()

A.碱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的一定是碱

B.中和反应一定有盐和水生成,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D.离子是带电的粒子,所以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8、(2020?青岛)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B.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D.置换反应有单质生成,则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9、(2020?咸宁)证据推理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色,所以酸也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

B.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C.中和反应是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燃烧都伴随有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10、(2020?本溪)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则含碳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有机物

B.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11、(2020?邵阳)下列图象与对应叙述不相符的是()

A、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

B、分别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铝粉中滴加稀硫酸至过量

C、向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D、铁和AgNO3溶液反应

12、(2020?临沂)推理是一种重要的研究和学习方法。下列推理,你认为合理的是()

A.同种元素的质子数相同,所以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是同种元素

B.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凡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C.有机化合物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化合物

D.碱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所以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13、(2020?衡阳)图象能直观体现化学中的各种变化关系,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关系的是()

A、在密闭的容器中加热汞得到氧化汞

B、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C、两份等质量等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

D、向等质量的Zn和Mg中分别滴加等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稀盐酸

14、(2020?河南)水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物质。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冰和水的共存物属于混合物

B.有水生成的反应一定属于中和反应

C.可用肥皂水区分软水和硬水

D.水汽化时体积增大是因水分子变大

15、(2020?聊城)“归纳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酸性溶液的pH<7,则pH<7的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

B.稀有气体可以做保护气,则做保护气的气体一定是稀有气体

C.铝比铁更易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则在空气中铝制品比铁制品更易被腐蚀

D.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16、(2020?滨州)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钾两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c点所示溶液呈碱性

B.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K2SO4和H2SO4

C.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钾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硫酸溶液的烧杯中

D.由c点到d点的变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17、(2020?德阳)以下四个图象与对应操作描述不相符的是()

A、水通直流电

B、加热分解高锰酸钾

C、向20mL pH=13的NaOH溶液中逐滴滴入pH=1的盐酸

D、t℃时取溶质质量分数为w的KNO3饱和溶液20g,升高温度至90℃

二、填空题:

1、(2020?长春)根据图回答问题:

(1)加入稀盐酸至过量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2)反应中,数目减少的离子是(填离子符号);

(3)验证反应后溶液中稀盐酸有剩余,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A.取样,加入CuO粉末

B.取样,滴加NaOH溶液

C.取样,加入CaCO3粉末

D.取样,滴加AgNO3溶液

2、(2020?常德)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远处就能闻到栀子花香体现分子具有的性质是;

(2)炒菜时油锅起火可采取的措施是;

(3)生活中使用洗发剂后需用护发剂的化学原理是;

(4)实验室配制酚酞溶液常选用酒精作溶剂而不选用水的原因可能是。

3、(2020?临沂)化学与生活、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1)打开可乐瓶盖后,有大量气泡冒出,这种现象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有关。

(2)制备手机芯片的主要材料是硅,可以利用石英砂(主要成分是SiO

2)制得,二氧化硅中硅元素的化合价是。

(3)防疫期间,人们常用84消毒液【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对生活场所进行杀菌、消毒。工

业上制备NaClO的反应原理为2NaOH+Cl

2═X+NaClO+H2O,则X的化学式为。

(4)山药中含有碱性皂角素,皮肤沾上会奇痒难忍。你认为可涂厨房中的(填溶质名称)来止痒。

(5)煤燃烧时放出的二氧化氮、(填化学式)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

4、(2020?海南)如图是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的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溶液pH变化图象。(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当溶液呈中性时,所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是mL;

(3)请在虚线框内将b点时溶液中的微粒补充完整。

5、(2020?泰州)酸碱中和反应是初中阶段重要的一类反应,请你一起参与探究。

【实验探究Ⅰ】在50mL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50mL一定浓度的盐酸,并用玻璃棒搅拌,观察到溶液的温度,由此现象小李同学得出两者能发生反应的结论。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后,小张同学发现此结论不够严谨,设计了下列3个对比实验:

①50mL一定浓度的盐酸与50mL蒸馏水混合,测量溶液温度的变化。

②50mL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与50mL蒸馏水混合,测量溶液温度的变化。

③50mL一定浓度的盐酸与50mL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测量溶液温度的变化。

用数字化实验技术测得3个实验,溶液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1)由图可知,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稀释时均(填“放热”或“吸热”),但它们稀释时温度的变化量远两溶液混合时温度的变化量。

(2)从微观角度分析,此中和反应的温度变化主要是由于(填离子符号)两种离子发生反应放出热量的缘故。

【实验探究Ⅱ】

(1)在50mL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2~3滴酚酞试液,再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盐酸,并用玻璃棒搅拌,溶液颜色由红色刚好变为无色时,可说明两者发生了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取一定量反应后的无色溶液加热蒸发,在蒸发的过程中,“意外”发现溶液由无色又变成红色。同学们对红色溶液中溶质的成分(酚酞除外)进行再探究。

查阅资料:酚酞在pH<8.2的溶液中呈无色,在8.2<pH<14的溶液中呈红色。

作出猜想:猜想一:NaCl

猜想二:NaCl、NaOH

猜想三:NaCl、NaOH和Na

2CO3

同学们讨论后一致认为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

实验验证:取样,滴加,无气泡产生,猜想三错误。

原因分析:反应后无色溶液中仍存在少量NaOH,加热蒸发,当溶液的pH在范围内,溶液的颜色变红。

总结反思:向某碱性溶液中滴加2~3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后溶液的颜色(填“一定”或“不一定”)变红。

6、(2020?毕节市)在《探究酸、碱的化学性质》实验课上,某同学向盛有约2mL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硫酸,没有观察到现象。请教老师后,他发现自己在滴加稀硫酸前忘了加入酸碱指示剂,导致无法判断反应情况,于是他对试管中溶液的中和程度进行探究。

【探究目的】探究试管中溶液的中和程度。

【实验原理】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做出猜想】猜想l:氢氧化钠未完全反应,溶液呈碱性。

猜想2:氢氧化钠和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溶液呈中性。

猜想3:氢氧化钠完全反应、硫酸过量,溶液呈酸性。

【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另用试管取该溶液1~2mL,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溶液变溶液呈碱性

溶液不变色溶液呈酸性或中性

【分析思考】(1)若溶液呈碱性,向试管里的溶液中逐滴加入FeCl3溶液,将产生红褐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方案1 用pH试纸测其酸碱度,若pH 7(选填“>”“<”或“=”),则溶液呈酸性

方案2 加入金属锌,若有气泡产生,则溶液呈酸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实验内容现象说明、解释或结论

(1)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连接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用(填仪器名称)取少量高锰酸钾装入试管中,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固当观察到

时,开始收集

收集O2之前,将集气瓶内空

气完全排净的方法

是。产生

定好装置;加热试管,用排水法收集O2.

气体。O2的化学方程式

为。

(2)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

i.取少量稀NaOH溶液于试管中,滴入2滴酚酞溶液,再逐滴加入稀盐酸,边滴边振荡,至溶液的颜色恰好变为无色。

ii.往上述无色溶液中再滴入1滴稀NaOH溶液,观察现象。步骤ii中观察

步骤i中“边滴边振荡“的目的

是。

8、(2020?甘孜州)某化学兴趣小组开展的氢氧化钠性质系列探究活动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①观察到氢氧化钠表面变。

(2)实验②观察到紫色石蕊溶液变成色,实验③观察到无色酚酞溶液变成色。由此得出:碱溶液能使指示剂变色。

(3)实验④:

Ⅰ.当滴加稀盐酸至溶液呈中性时,溶液显色;继续滴加稀盐酸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此时溶液中的溶质除酚酞外还有(填化学式)。

Ⅱ.如图是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

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甲、乙两处应填入的离子符号分别为、。

(4)实验⑤观察到的现象是,说明碱溶液能与某些盐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实验④⑤对应的化学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填数字序号)。

(6)实验⑥⑦为用软矿泉水瓶所做的对比实验,装的软矿泉水瓶变瘪更明显,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D C A C A C C A B B

11 12 13 14 15 16 17

B D

C C A

D A

二、填空题:

1、答案为:

(1)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2)H+、OH-;

(3)ABC。

2、答案为:

(1)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

(2)用锅盖盖灭(或迅速加入青菜等);

(3)中和反应(或酸碱中和等);

(4)酚酞易溶于酒精(酚酞在酒精中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大等)。

3、答案为:

(1)压强;

(2)+4;

(3)NaCl;

(4)醋酸;

(5)SO

2。

4、答案:(1)NaOH+HCl=NaCl+H2O;

(2)10;

(3)

5、答案:【实验探究Ⅰ】升高。

(1)小于。

(2)H+、OH-。

【实验探究Ⅱ】

(1)NaOH+HCl=NaCl+H

2O。

(2)三;反应物中不含碳元素。

实验验证:足量的稀盐酸。

原因分析:8.2~14。

总结反思:不一定。

6、答案:【实验原理】2NaOH+H2SO4=Na2SO4+2H2O;

【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另用试管取该溶液1~2mL,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溶液变红色溶液呈碱性

溶液不变色溶液呈酸性或中性

【分析思考】(1)3NaOH+FeCl3=Fe(OH)3↓+3NaCl;

(2)

方案1 用pH试纸测其酸碱度,若pH<7(选填“>”“<”或“=”),则溶液呈酸性

方案2 加入金属锌,若有气泡产生,则溶液呈酸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

7、答案为:

(1)药匙;气泡连续并比较均匀地冒出;将集气瓶装满水;2KMnO

4K2MnO4+MnO2+O2↑;(2)溶液变红色;使反应充分进行(合理即可)。

8、答案:(1)潮湿;

(2)蓝;红;

(3)Ⅰ.无;NaCl、HCl;

Ⅱ.OH-;H+;

(4)产生蓝色沉淀;CuSO

4+2NaOH=Cu(OH)2↓+Na2SO4;

(5)④;

(6)氢氧化钠溶液;2NaOH+CO

2=Na2CO3+H2O。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