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沟活性污泥法运行控制

氧化沟活性污泥法运行控制
氧化沟活性污泥法运行控制

氧化沟活性污泥法运行控制

郑传宁①李胜海②房霞③张乐英④

摘要为寻找解决氧化沟活性污泥异常现象的对策,选取F/M和温度T为控制因子,确定其最佳的运行范围:F/M为0.05-0.1kgBODs/kgMLSS.d:温度T为20-300C。此时观察污泥沉降性能,SV为20-30ml/L,SV1为60-102ml/g。并在处理效果上

去除率90.2%-97.5%,SS去除率

有显著提高,COD去除率72%-93.3%,BOD

5

75.8%-93.9%。同时,本文通过对琥珀山庄污水处理厂异常现象的分析,指出其

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建议。

氧化沟是在构造和工艺上发展了的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由于它在去除BOD

5 COD、SS及脱氮除磷方面的显著效果,戌为我国污水处理发展的方向,并得到广泛应用。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江河湖泊势必会造成严重的水污染。目前国内一般采用活性污泥法来处理该种污水。本文针对氧化沟工艺特征,选择F/M和温度T

为控制因子,寻找解决污泥彭胀的对策,增强系统的处理效果。

1.氧化沟运行特征与污水厂情况介绍

1.1氧化沟运行特征

在流态上,氧化沟介于完全混合与推流之间里,在工艺方面,氧化沟具有以下特征:

(1)水力停留时间长,曝气过程一般在15-40小时之间;

(2)有机负荷率低,F/M之比通常在0.05-0.15之间;

(3)泥龄长,一般大于20天,排泥量少;

(4)较耐冲击负荷;

(5)即具延时曝气的硝化(完全氧化作用),又具有厌氧好氧(A/O)的脱氮作用;

(6)由于曝气器间隔排列,形成了相对的厌氧区和缺氧区。

1.2琥珀山庄污水厂情况介绍

水厂设计的进水流量Q为4000m3/d;沟中污泥浓度MLSS为3000mg/l;水力停留

/kgMLSS.d;污泥龄20天;回流比100%。时间为16小时;污泥负荷为0.089kgBOD

5

表1 运行基本工艺参数单位:mg/L

琥珀山庄污水处理厂设两独立氧化沟,共4廊道,有效水深2.5米,总容积2580m3,见图1(取一座氧化沟绘制):

图1 琥珀山庄污水处理厂氧化沟平面图

表2 琥珀山庄污水处理厂2000年污水处理情况

琥珀山庄污水厂在95年、97、98年、99年冬季均出现异常现象,2000年运

行状况良好(表2),有必要确定一个范围,使之在这一范围内达到最佳运行状态。 2.控制因子

2.1F/M

处于不同增殖期的活性污泥,其性能不同,处理水质也不同,活性污泥微生物的增殖期主要由F/M 控制。[3]

图2 F/M对沉降性能的影响

图3 F/M对MLSS影响

F/M的变化对SV、SV1、MLSS存在一定的制约关系,由图2、图3,当F/M

kgMLSS.d之间时:SV介于20.30ml/l,SV1介于60-102ml/g 介于0.05-0.1kgBOD

5

之间,沉降性能较好:MLSS在3000mg/l上下波动,满足设计要求的浓度,镜检观察,菌胶团结构紧密,微生物相丰富,盖纤虫、等枝虫、轮虫等均有出现[2]。

2.2温度T

温度对微生物的影响很大。适宜的温度,微生物长快,新陈代谢旺盛:反之则增长缓慢,微生物生长受到抑制,但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相对提高污水温度对污水处理是有好处的。当污水温度介于20-30C之间时,由图4,COD去除率95%-98.3%,BOD5去除率91%-98%,SS去除率82%-93.9%,污水处理效果显著。

图4 处理系统在不同温度下的处理效果

kgMLSS.d,温度结论控制因子的最佳运行范围为:F/M0.05-0.1kgBOD

5

T20-300C

3.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3.1异常情况

表3 异常情况一览表

另外,由于是生活小区出水,油脂超标的情况时有发生,最高值达56mg/L。

3.2原因分析

(1)污泥膨胀当废水中的碳水化合物较多,N、P含量不平衡,pH值偏低,氧化沟中污泥负荷过高,溶解氧浓度不足,排泥不畅等易引发丝状菌性污泥膨胀;非

丝状菌性污泥膨胀主要发生在废水水温较低而污泥负荷较高时。微生物的负荷高,细菌吸取了大量营养物质,由于温度低,代谢速度较慢,积贮起大量高粘性的多糖类物质,使活性污泥的表面附着水大大增加,SV1值很高,形成污泥膨胀[2]。

(2)泡沫问题由于进水中带有大量油脂,处理系统不能完全有效地将其除去,部分油脂富集于污泥中,经转刷充氧搅拌,产生大量泡沫;泥龄偏长,污泥老化,

也易产生泡沫。

(3)污泥上浮当废水中含量过大,整个系统泥质变轻,在操作过程中不能很好控制其在二沉池的停留时间,易造成缺氧,产生腐化污泥上浮;当曝气时间过长,在池中发生高度硝化作用,使NO3一硝酸盐浓度高,在二沉池易发生反硝化作用,产生氮气,使污泥上浮[4];另外,废水中含油量过大,污泥可能挟油上浮。

3.3 建议采取的措施

(1)加强水源管理,减少含油过高废水及其它有毒废水的进入;

(2)加强操作管理:经常检测水质、氧化沟溶解氧浓度、SV、SV1、镜检等,防止

异常现象的发生;

(3)改进工艺流程

按照一般概念,采有氧化沟工艺可以不设初沉池,但这是有条件的,不仅要针对不同的污水组成,而且进需考虑进水的各项指标。因为每一工艺流程所能去除的污染物都是有限度的,必须结合多种情况综合考虑。经分析后可知,琥珀山庄污水厂进水混合液油脂超标,对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导致了泡沫问题和污泥上浮的产生。对于进水油脂超标,除了限制上游油脂类物质排放量以外,还应在氧化沟前设置除油设施,降低氧化沟内混合液油脂含量。可采取的措施有:强化沉砂池的除油功能、增加初沉池或除油装置。增设初沉池不仅可以去除部分油脂,还可以去除部分BOD5和SS,有利于降低氧化沟内污泥

负荷,提高处理效率[5];而除油装置对表面浮油的去除率可高达95%,占地面积比初沉池小,管理比较方便,但不具备去除BOD5和SS的功能。因此,

究竟是增设初沉池还是除油装置,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目前污水厂中采用的沉淀池大多数是平流沉淀池或幅流沉淀池,因采用这一类沉淀有成熟的经验可循。而斜板(管)沉淀池具有沉淀效率高、停留时间短、占地面积小等优点,应用于污水厂的二沉池能够取得良好的处理效果。如上海市曲阳污水厂、闵行污水厂均采用斜板沉淀池,沉淀效率高、出水清澈。琥珀山庄污水厂的二沉池沉淀效率不够理想,为了挖掘其潜力,可将原有幅流沉淀池改建为

斜板(管)沉淀池,以提高沉淀效率。

(4)针对污泥膨胀的起因,可采取不同对策:

a.由缺氧、水温高造成的,可加大曝气量或降低进水量以减轻负荷,或适当降低MLSS(控制污泥回流量),使需氧量减少;如污泥负荷过高,可提高MLSS,以调整负荷,必要时可停止进水,闷曝一段时间;可通过投加氮肥、磷肥,调整

:N:P=100:5:1);pH值过低,可投加石灰调节;混合液中的营养物质平衡(BOD

5

漂白粉和液氯(按干污泥的0.3%-0.6%投加),能抑制丝状菌繁殖,控制结合水性污泥膨胀[6];

b.用表面喷淋水或除泡沫,常用除沫剂有机油、煤油、硅油,投量为

0.5-1.5mg/L。通过增加曝气池污泥浓度或适当减小曝气量,也能有效控制泡沫产生。当废水中含表面活性物质较多时,易预先用泡沫分离法或其他方法去除。另外也可考虑增设一套除油装置;

c.发生污泥上浮后应暂停进水,打碎或清除污泥,判明原因,调整操作。污泥沉降性差,可投加混凝剂或惰性物质,改善沉淀性;如进水负荷大应减小进水量或加大回流量;如污泥颗粒细小可降低曝气机转速,如发现反硝化,应减小曝气量,增大回流或排泥量;如发现污泥腐化,应加大曝气量,清除积泥,并设法改善池内水力条件。

污水处理活性污泥运行的异常情况及其对策

污水处理活性污泥运行的异常情况及其对策 生物处理系统在运行时,常常会因进水水质、水量或运行参数的变化而出现异常情况,导致处理效率的降低,甚至损坏处理设备。了解常见的异常现在及其常用对策,有助于及时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废水处理厂(站)长期稳定运行。 (1)污泥膨胀正常的活性污泥沉降性能良好,含水率一般在99%左右。当污泥变质时,污泥就不易沉降,含水率上升,体积膨胀,澄清液减少,这种现象叫污泥膨胀。污泥膨胀主要是大量丝状菌(特别是球衣菌)在污泥内的繁殖,使污泥松散、密度降低所致。其次,真菌的繁殖也会一起污泥膨胀,也有可能由于污泥中结合水异常增多导致污泥膨胀。 活性污泥的主体是菌胶团。与菌胶团比较,丝状菌和真菌生长时需较多的碳素,对氮、磷的要求则较低。它们对氧的要求也和菌胶团不同,菌胶团要求较多的氧(至少0.5mg/L)才能很好的生长,真菌和丝状菌(如球衣菌)在低于0.1mg/L 的微氧环境中,才能较好地生长。所以在供氧不足的时,菌胶团将减少,丝状菌、真菌则大量繁殖。对于毒物的抵抗力,丝状细菌和菌胶团也有差别,如对氯的抵抗力,丝状菌不及菌胶团。菌胶团生长适宜的pH值范围在6~8,而真菌则在pH 值等于4.5~6.5之间生长良好,所以pH值稍低时,菌胶团生长受到抑制,而真菌的数量则可能大大增加。根据上海城市污水厂经验,水温也是影响污泥膨胀的重要因素。丝状菌在高温季节(水温在25℃以上)宜于生长繁殖,可引起污泥膨胀。因此,污水如碳水化合物较多,溶解氧不足,缺乏氮、磷等养料,水温高或pH值较低的情况下,均因引起污泥膨胀。此外,超负荷、污泥龄过长或有机物浓度梯度小等,也会引起污泥膨胀。排泥不畅则引起结合水性污泥膨胀。 由此可见,为防止污泥膨胀,可针对一起膨胀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如缺氧、水温高等可加大曝气量,或降低水温,减轻负荷,或适当降低MLSS值,使需氧量减少等;如污泥负荷过高,可适当提高MLSS值,以调整负荷,必要时好要停止进水,“闷曝”一段时间;如缺氮、磷等养料,可投加硝化污泥或氮、磷等

活性污泥法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活性污泥法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学号:1111603112 __________ 班级:环境1111 ________ 姓名:_______ 宣锴____________

活性污泥法工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1引言 活性污泥法是利用好氧微生物(包括兼性微生物)处理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有效方法,其能够从废水中去除溶解和胶体类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质,以及能被活性污泥吸附的悬浮物质和其他一些无机盐类也能够去除,例如氮磷等化合物,在处理工业废水过程中,好氧活性污泥法主要用于处理厌氧出水,是一种非常广泛的生物处理方法其主要的机理是通过好氧微生物的生物化学代谢反应,分解工业废水中的有机物质,过程中涉及到活性污泥的吸附、凝聚和沉淀,能够有效的去除废水中的胶体和溶解性物质,从而净化废水。 该方法于 1913年在英国曼彻斯特市试验成功。 80多年来,随着生产上的应用和不断改进及对生化反应和净化机理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活性污泥法取得了很大发展,出现了多种运行方式,并正在改变那种用经验数据进行工艺设计和运行管理的现象。本文对各种活性污泥的组成、运行方式及其特点作简要的综述,同时谈谈活性污泥法的发展趋势。 2活性污泥构成简介 活性污泥是由活性微生物、微生物残留物、附着的不能降解的有机物和无机物所组成的褐色絮凝体,由大量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组成,以细菌为主,由不同大小的微生物群落组成,具有良好的沉降性和传质性能的菌胶团以结构丝状菌为骨架、胶团菌附着其上,并且具有不断生长的特性,增长过程和老化过程中脱落的碎片及其他游离细菌被附着或游离生长的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捕食。少量以无机颗粒为核心形成的致密颗粒也可能存在于系统之中,并具有良好的沉降性能。也就是说,具有良好结构的活性污泥是以丝状菌为骨架,胶团菌附着于其上而形成的,结构丝状菌喜低氧状态,在胶团菌的附着下,不断生长伸长,形成条状和网状污泥;没有丝状菌为骨架的絮体颗粒很小,附着于累枝虫等原生动物尸体上的絮体易产生反硝化作用,它们都易随二沉池出水流出。胶团菌与结构丝状菌之间相互依存,丝状微生物形成了絮体骨架,为絮体形成较大颗粒同时保持一定的松散度提供了必要条件。而胶团菌的附着使絮体具有一定的沉降性而不易被出水带走,并且由于胶团菌的包裹使得结构丝状菌获得更加稳定、良

氧化沟工艺的运行管理

?一、几个概念 氧化沟:是活性污泥微生物氧化、分解有机物的最主要的场所。在氧化沟中,这微生物依靠机械曝气供给的氧气所创造的有利条件生长和繁殖,并吸附和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而产生絮状的活性污泥颗粒,在二沉池中经过泥水分离从而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 二沉池:是二次沉淀池的简称,是活性污泥混合液进行泥水分离的场所,以获得纯净的出水。同时将分离的活性污泥重力浓缩到一定的程度,供回流到氧化沟中再利用。归纳起来讲,二沉池的作用就是进行泥水分离和暂时贮存污泥。 第三讲氧化沟工艺的运行管理 ?二、氧化沟工艺基本流程 第三讲氧化沟工艺的运行管理 ?三、公司污水的主要组成 酿酒污水 灌装洗瓶水 热电站/动力车间粉煤灰水 生活污水 ?最根本的影响因素是酿酒生产底锅水,主要原因是该种废水的酸度偏低,属于高浓度碳水化合物,同时水中的氮、磷比例极低,易造成污水处理系统的异常。公司上马厌氧处理系统后,变废为宝,已经系统解决了因底锅水浓度较高对好氧处理系统的影响。 第三讲氧化沟工艺的运行管理 酿酒污水 ?(1)包括底锅水、生活废水、外排冷却水 ?(2)底锅水性质 ?颜色:淡黄色或褐色 ?主要成分:蛋白质、糖类、 ?泛酸及其它胶体物质 ?COD浓度:25000-60000mg/l ?SS浓度:500-1000mg /l ?pH值:2-5,呈酸性 ?目前利用状况:用于厌氧处理系统 ?(3)冷却水性质:同洗瓶水,但温度略高(50度左右)。 ?全部循环利用。

灌装洗瓶水及其性质 ?颜色:无色透明,含少量杂质和少量有机物 ?(微生物) ?主要成分:以无机物为主 ?COD浓度:10-80mg/l ?SS浓度:50-300mg /l ?pH值:6-8,基本为中性 ?目前利用状况:各车间分 ?散循环利用,重复利用 ?率约30% 第三讲氧化沟工艺的运行管理 粉煤灰水及其性质 ?颜色:灰色、混浊沉淀后的上清液浅灰色,含大量 ?杂质(以炉渣和煤灰为主) ?主要成分:以无机物为主 ? COD浓度:30-300mg/l ? SS浓度:50000mg /l以上 ? pH值:7以下,弱酸性(含 ?化水工段排放的酸性废水) ?目前利用状况:循环利用, ?循环利用率约70%每天, ?排放量约500吨。 第三讲氧化沟工艺的运行管理 生活废水及其性质 ?颜色:浅灰色或黑色,含有大量有机物和油类物质,易腐化产生恶臭?主要成分:有机物和无机物含量基本对等 ? COD浓度:100-300mg/l ? SS浓度:100mg /l以上 ? pH值:7-9 ?目前利用状况:直接进入污水处理站处理后排放, ?每天排放量约500-2000吨。 第三讲氧化沟工艺的运行管理 ?四、污水处理费用的组成

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原理

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原理 一、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工艺流程 1、活性污泥法的基本组成 ①曝气池:反应主体 ②二沉池:1)进行泥水分离,保证出水水质;2)保证回流污泥,维持曝气池内的污泥浓度。 ③回流系统:1)维持曝气池的污泥浓度;2)改变回流比,改变曝气池的运行工况。 ④剩余污泥排放系统:1)是去除有机物的途径之一;2)维持系统的稳定运行。 ⑤供氧系统:提供足够的溶解氧 2、活性污泥系统有效运行的基本条件是: ①废水中含有足够的可容性易降解有机物; ②混合液含有足够的溶解氧; ③活性污泥在池内呈悬浮状态; ④活性污泥连续回流、及时排除剩余污泥,使混合液保持一定浓度的活性污泥; ⑤无有毒有害的物质流入。 二、活性污泥的性质与性能指标 1、活性污泥的基本性质 ①物理性能:“菌胶团”、“生物絮凝体”: 颜色:褐色、(土)黄色、铁红色; 气味:泥土味(城市污水); 比重:略大于1,(1.002~1.006); 粒径:0.02~0.2mm; 比表面积:20~100cm2/ml。 ②生化性能: 1) 活性污泥的含水率:99.2~99.8%; 固体物质的组成:活细胞(M a)、微生物内源代谢的残留物(M e)、吸附的原废水中难于生物降解的有机物(M i)、无机物质(M ii)。 2、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

① 细菌: 是活性污泥净化功能最活跃的成分, 主要菌种有:动胶杆菌属、假单胞菌属、微球菌属、黄杆菌属、芽胞杆菌属、产碱杆菌属、无色杆菌属等; 基本特征:1) 绝大多数都是好氧或兼性化能异养型原核细菌; 2) 在好氧条件下,具有很强的分解有机物的功能; 3) 具有较高的增殖速率,世代时间仅为20~30分钟; 4) 其中的动胶杆菌具有将大量细菌结合成为“菌胶团”的功能。 ② 其它微生物------原生动物、后生动物----在活性污泥中大约为103个/ml 3、活性污泥的性能指标: ① 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 )(Mixed Liquor Suspended Solids ): MLSS = M a + M e + M i + M ii 单位: mg/l g/m 3 ② 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MLVSS )(Mixed VolatileLiquor Suspended Solids ): MLVSS = M a + M e + M i ; 在条件一定时,MLVSS/MLSS 是较稳定的,对城市污水,一般是0.75~0.85 ③ 污泥沉降比(SV )(Sludge Volume ): 是指将曝气池中的混合液在量筒中静置30分钟,其沉淀污泥与原混合液的体积比,一般以%表示; 能相对地反映污泥数量以及污泥的凝聚、沉降性能,可用以控制排泥量和及时发现早期的污泥膨胀; 正常数值为20~30%。 ④ 污泥体积指数(SVI )(Sludge Volume Index ): 曝气池出口处混合液经30分钟静沉后,1g 干污泥所形成的污泥体积, 单位是 ml/g 。 ) /()/((%))/()/(l g MLSS l ml SV l g MLSS l ml SV SVI 10?== 能更准确地评价污泥的凝聚性能和沉降性能,其值过低,说明泥粒小,密实,无机成分多;其值过高,说明其沉降性能不好,将要或已经发生膨胀现象; 城市污水的SVI 一般为50~150 ml/g ; 三、活性污泥的增殖规律及其应用 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增殖是活性污泥在曝气池内发生反应、有机物被降解的必然结果,而微生物增殖的结果则是活性污泥的增长。 1、活性污泥的增殖曲线

《环境工程学》选择题及答案.docx

《环境工程学》选择题题目及答案详解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水形成自然循环的外因是太阳辐射和地球引力 B.水在社会循环中取用的是径流水源和渗流水源 C.生活污染源对环境污染最为严重 D.工业污染源属于点源而非面源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超编题目) A. 调节池可以调节废水的流量、浓度、pH值和温度 B对角线出水调节池有自动均和的作用 3、 TOD是指(A) A. 总需氧量B生化需氧量C化学需氧量D 总有机碳含量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A.可降解的有机物一部分被微生物氧化,一部分被微生物合成细胞 B.BOD是微生物氧化有机物所消耗的氧量与微生物内源呼吸所消耗的氧量之和 C.可降解的有机物分解过程分碳化阶段和硝化阶段 D.BOD是碳化所需氧量和硝化所需氧量之和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C ) A.COD测定通常采用K2Cr 2O7和 KMnO7为氧化剂( KMnO4才对,属于书写错误) B.COD测定不仅氧化有机物,还氧化无机性还原物质 C.COD测定包括了碳化和硝化所需的氧量(描述的是BOD) D.COD测定可用于存在有毒物质的水 6、下列不属于水中杂质存在状态的是( A. 悬浮物B胶体D) C溶解物D 沉淀物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 A.格栅用以阻截水中粗大的漂浮物和悬浮物 B.格栅的水头损失主要在于自身阻力大 ( 水头损失很小,阻力主要是截留物堵塞造成的 ) C.格栅后的渠底应比格栅前的渠底低10- 15 cm D.格栅倾斜 50- 60o,可增加格栅面积 8、颗粒在沉砂池中的沉淀属于(A)8-11题参见课本 76、77 页 A 自由沉淀B絮凝沉淀C拥挤沉淀D 压缩沉淀 9、颗粒在初沉池初期( A ),在初沉池后期( B ) A 自由沉淀B絮凝沉淀C拥挤沉淀D

活性污泥法运行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活性污泥法运行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活性污泥法是常用的好氧法,所以能够做好其运营管理非常重要,本文总结了活性污泥法运行过程中的5大常见问题以及对策,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01污泥膨胀的概念及其解决办法有哪些? 污泥膨胀的原因: ①丝状菌膨胀 活性污泥絮体中的丝状菌过度繁殖,导致膨胀,促成条件包括进水有机物少,F/M太低,微生物食料不足;进水氮、磷不足;pH值低;混合液溶解氧太低,不能满足需要;进水波动太大,对微生物造成冲击。 ②非丝状菌膨胀 由于进水中含有大量的溶解性有机物,使污泥负荷太高,而进水中又缺乏足够的N、P,或者DO(溶氧)不足。细菌很快把大量有机物吸入体内,又不能代谢分解,向外分泌出过量的多糖类物质。这些物质分子中含羟基而具有较强的亲水性,使活性污泥的结合水高达400%(正常为100%左右),呈黏性的凝胶状,无法在二沉池分离。另一种非丝状菌膨胀是进水中含有较多毒物,导致细菌中毒,不能分泌出足够量的黏性物质,形不成絮体,也无法分离。 解决办法: 组成废水的各种成分由于比例失调,也可引起污泥膨胀,如废水中C/N 比失调,若由于碳水化合物的含量过高,可适当的投加尿素、碳酸铵或氯化铵。如系统进水浓度太高,可减低进水量。至于曝气池的环境(如pH、温度溶解氧等)对活性污泥的性质也有一定的影响。其他如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或石油,以及含有大量的腐败物质都可以引起膨胀。在曝气池中过多或过少地充氧或搅动不充分,都可引起膨胀。由此可知,为防止污

泥膨胀,首先应加强管理操作,经常检测污水水质、曝气池内溶解氧、污泥沉降比、污泥指数和进行显微镜观察,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如加大空气量、及时排泥、在有可能时采取分段进水,以减轻二沉池的负荷。 02污泥上浮的概念及其解决办法有哪些? 污泥上浮:主要是指污泥脱氮上浮。污水在二沉池中经过长时间停留会造成缺氧(DO在0.5mg/L以下),则反硝化菌会使硝酸盐转化成氨和氮气,在氨和氮气逸出时,污泥吸附氨和氮气而上浮使污泥沉降性降低。 解决办法: 污泥上浮现象和活性污泥的性质无关,只因污泥中产生气泡,使污泥密度低于水,因此污泥上浮不应与污泥膨胀混为一谈。具体解决办法有: ①降低进水盐浓度,控制高负荷COD的冲击。 ②准确地控制曝气池内的COD负荷。因此,在运行操作上要控制曝气池进水量。通过准确地控制MLSS(建议6~8g/L)和曝气池进水量,将COD负荷控制在0.2~0.4kg/(m3·d)的适当范围,以减少污水的冲击,如果该污水经过均质池后的COD浓度仍然超过设计标准,应将该股污水引入事故池以待日后处理。 ③完善新建污水预处理工艺,控制污水厌氧与兼氧酸化水解池是保障后续曝气池正常运转的关键步骤,污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在此得到降解后,可以保证曝气池污水的出水要求,也改善了二沉池的沉降性能。应采取以下措施:完成潜水搅拌机配电系统的改造,尽快泵污泥至酸化池,进行酸化池的调试和酸化污泥的驯化。一次投加剩余污泥约为池容的1/5,投加量约为100m3,使池内混合液浓度在4~6g/L。 ④控制氧曝池的溶解氧浓度,适当降低氧曝池MLSS,基本控制在10g/L以内,与之相应的溶解氧浓度控制应根据进水有机负荷及时调整。⑤增加污泥回流量,及时排除剩余污泥,降低混合液污泥浓度,缩短污泥龄,降低溶解氧浓度,但不能进入消化阶段。

活性污泥法日常运行7大指标(二)

活性污泥法日常运行7大指标(二) 上周我们讨论了好氧系统日常运行中的4个常见指标,今天我们来接着讨论其余三个常见指标的日常控制。 1、剩余污泥排放 随着处理水量的不断增加,曝气池内的活性污泥量也会不断增长,MLSS值和SV值都会升高。为了保证曝气池内MLSS值相对稳定,必须将增加的污泥量及时排出,排放的剩余污泥量应大致等于污泥的增长量,排放量过大或过小都会导致曝气池内MLSS的波动。 剩余污泥排放量与采用的活性污泥法及具体的进水水质有关,在没有经验的情况下,可大致按进水量的1%左右排放剩余污泥,确切适宜的排放值应根据一定时期的实际运行结果来确定。 2、回流污泥量 调节回流污泥量的目的也是为了保证曝气池内MLSS值相对稳定,而污水处理厂的回流量一般也是相对固定的。活性污泥法的回流污泥浓度一般介于7-10g/l。纯氧曝气活性污泥法的回流污泥浓度可超过15g/l,回流污泥沉降比一般在90%左右。因此在进水水质水量比较稳定的情况下,实际上是根据每日测定的SV值为依据,

通过调整剩余污泥的排放量来达到维持污泥回流量固定的目的。在进水水量发生大的波动时,就需要调整回流量,以保证曝气池内MLSS值不因进水量的增大或减少而出现大的波动。 3、观察二沉池 应经常观察二沉池泥面的高低、上清液的透明程度及液面和出水中悬浮物的情况。正常运行时二沉池上清液的厚度应不少于0.5-0.7m。如果泥面上升,往往说明污泥沉降性能差;如果上清液浑浊,说明进水负荷过高,污水净化效果差;如果上清液透明但带有小污泥絮片,说明污泥解絮;如果液面不连续大块污泥上浮,说明池底局部厌氧或出现反硝化;如果大范围污泥上浮,说明污泥可能中毒。 上周和本周,我们连续讨论了好氧系统日常运行中的7个常见指标,希望对大家的日常运行具有参考意义。下周,我们将继续介绍生物相观察的相关内容,若有任何疑问或者建议,欢迎在公众号留言,我们将尽快回复。

与氧化沟工艺比较

与氧化沟工艺比较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五)昆山市巴城水质净化有限公司污水处理厂1、公司简介 昆山市巴城水质净化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11月,注册资本1亿元,位于苇城路与迎宾路交界往东500米。占地面积40亩,厂区总投资5000万元。于2009年6月28日破土动工,2010年9月投入运行。公司远期规划污水处理能力5万吨/日,近期规划设计为万吨/日,一期为万吨/日。工艺采用A2/O氧化沟+紫外线消毒,出水厂按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排放至张家港。服务范围:昆山软件园、阳澄湖旅游渡假区、巴城镇区企事业单位。 设计单位: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院 建设单位:巴城镇人民政府 监理单位:昆山世泰建设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司 2、工艺流程 图5—1 3、工艺设备说明 A2/O工艺 基本原理:A2/O工艺是Anaerobic-Anoxic-Oxic的英文缩写,它是厌氧-缺氧-好氧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的简称。该工艺处理效率一般能达到:BOD5和SS为 90%~95%,总氮为70%以上,磷为90%左右,一般适用于要求脱氮除磷的大中型城市污水厂。但A2/O工艺的基建费和运行费均高于普通活性污泥法,运行管理要求高,所以对目前我国国情来说,当处理后的污水排入封闭性水体或缓流水体引起富营养化,从而影响给水水源时,才采用该工艺。

A2/O工艺特点: (1)污染物去除效率高,运行稳定,有较好的耐冲击负荷。 (2)污泥沉降性能好。 (3)厌氧、缺氧、好氧三种不同的环境条件和不同种类微生物菌群的有机配合,能同时具有去除有机物、脱氮除磷的功能。 (4)脱氮效果受混合液回流比大小的影响,除磷效果则受回流污泥中夹带DO和硝酸态氧的影响,因而脱氮除磷效率不可能很高。 (5)在同时脱氧除磷去除有机物的工艺中,该工艺流程最为简单,总的水力停留时间也少于同类其他工艺。 (6)在厌氧—缺氧—好氧交替运行下,丝状菌不会大量繁殖,SVI一般小于100,不会发生污泥膨胀。 (7)污泥中磷含量高,一般为%以上。 A2/O工艺的缺点: ·反应池容积比A/O脱氮工艺还要大; ·污泥内回流量大,能耗较高; ·用于中小型污水厂费用偏高; ·沼气回收利用经济效益差; ·污泥渗出液需化学除磷。 氧化沟 氧化沟技术原理:氧化沟又名氧化渠,因其构筑物呈封闭的环形沟渠而得名。它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型。因为污水和活性污泥在曝气渠道中不断循环流动,因此有人称其为“循环曝气池”、“无终端曝气池”。氧化沟的水力停留时间长,有机负荷低,其本质上属于延时曝气系统。氧化沟一般由沟体、曝气设备、进出水装

活性污泥运行管理

技术次资料 活性污泥系统的运行管理 (参考) 第一节活性污泥的培养与驯化 根据废水水量、水质和废水处理厂的条件、可采用的活性污泥培养法有下列几种: 一. 全流量边续直接培养法 全部流量通过活性污泥系统按设计水量边续进水和出水。不排放剩余污泥,全部保留在曝气池,直到MLSS和SV达到适宜数值为止。 为了加快培养速度,减少培养时间,可以大量供气,以保证向混合液提供足够的溶解氧,并使其充分混合外,也可以从同类的正在运行的废水处理厂提取一定数量的污泥进行接种。 在活性污泥的培养驯化期间,必须考虑满足微生物的营养物质保持平衡,即BOD:N:P=100:5:1,对城市废水和生活污水来说,这个条件具备的,但是对某些工业废水,就要考虑投加某些营养物质了,此外,在这个期间还要进行废水、混合液、处理水以及活性污泥的分析测定,项目有:SV、MLSS、SVI,溶解氧含量,处理水的透明度,原废水及处理水的BOD、COD以及SS等。 二. 流量分段直接培养法 方法与前同,不同的地方是废水投配流量随形成的污泥量的增加而增加。即将培养期分为几个阶段、最后达到设计流量和MLSS达到适宜浓度。

三.间歇培养法 本法适用于生活污水所占比例较小的城市水厂,将废水引入曝气池,水量约为曝气池容积50~70%,曝气一段时间(约4~6小时),再静置1~1.5h。排放上清液,排放量约占总水量的50%左右,此后再注入废水,重复上述操作,每天1~3次,直到混合液中的污泥量达到15~20%进为止。 水温在15℃以上的条件下,使用一般营养比较平衡的城市废水,经7~15日的培养即可以达到上述情况,为了缩短培养时间,可以考虑用同类废水处理厂的剩余污泥进行接种向混合液中投加适量的粪便稀释液,也能够加快培养过程. 四.活性污泥的驯化 对工业废水,除培养外,还应对活性污泥加以驯化,使其适应于所处理的废水,驯化方法可分为异步驯化法和同步驯化法二种.异步驯化法是先培养后驯化,即先用生活污水或粪便稀释水将活性污泥培养成熟,此后再逐步增加工业废水在混合中的比例,以逐步驯化污泥,同步驯化法则是在用生活污水掊养活性污泥的开始,就投加少量的工业废水,以后则逐步提高工业废水在混合液中的比例,逐步使污泥适应工业废水的特性,二者的驯化阶段都是以全部使用工业废水而告终. 第二節对活性污泥系统重要运行参数的调节与观测 一.对活性污泥状况的镜检观察 正常发育的活性污泥,呈茶褐色,个体大小适宜,菌胶絮体发育讔好,稍具泥土气味. 二对曝气时间(活性污泥反应时间)的调节 曝气时间主要以处理水达标为准,根据原废水水量、水质及曝气池容积等因

关于活性污泥法的详解

关于活性污泥法的详解 活性污泥法是由多种好氧微生物与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某些情况下还可能有少量厌氧微生物)与废水中的有机、无机固体物混凝交织在一起形成的絮状物。使活性污泥起到净化作用的主体是细菌,多数是革兰阴性菌,此外还有大量的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以及微生物代谢残留物和一些从污水中夹带的惰性有机物、无机物等。 活性污泥的含水率在99%左右,密度为1.002~1.006g/m3。其结构疏松,表面积很大,对有机污染物有着强烈的吸附和氧化(分解)能力。此外,活性污泥还具有良好的自身凝聚和沉降性能。 1.活性污泥法的原理及环境影响因素 活性污泥法的工艺原理是在人工充氧的曝气池中,利用活性污泥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然后再二沉池中使污泥和水分离。大部分污泥再回流到曝气池中,多余部分则排出。 普通活性污泥法的处理系统中由以下几部分组成:①曝气池、②曝气系统、③二沉池、④污泥回流系统、⑤剩余污泥排放系统。 活性污泥法净化废水能力强、效率高、占地面积小、臭味轻微,但产生剩余污泥量大,另外需要一定的电能来向废水中不断供氧。 2.影响活性污泥性能的环境因素主要有: (1).溶解氧(好氧处理中,一般在1.5~2mg/L为宜)。 (2).水温(好氧处理中,宜在15~25℃的范围内)。 (3).pH值(一般以6.5~9为宜)。

(4).营养料(一般要求BOD?:N:P=100:5:1为宜)。 (5).有毒物质(重金属、一些非金属化合物、油类物质等)数量亦应加予控制。 3.活性污泥法的性能评价指标 活性污泥法的性能评价指标主要有以下几项。 (1).生物相观察:即利用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观察活性污泥中的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及后生动物等微生物的种类、数量、优势度及代谢活动等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整个系统的运行状况。 (2).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指曝气池中单位体积混合液中活性污泥悬浮固体的质量,也称为污泥浓度。MLSS代表混合液悬浮固体中有机物的含量。 (3).污泥沉降比(SV):指曝气池混合液静止30min后沉淀污泥的体积分数,通常采用1L的量筒测定污泥沉降比。 (4).污泥体积指数(SVI):指曝气池混合液沉淀30min后,每单位质量干泥形成的湿污泥的体积,常用单位为mL/g。 污泥体积指数(SVI)能较好的反应出活性污泥的松散程度、凝聚和沉降性能。一般城市污水正常运行条件下的SVI值在100~150mL/g 之间。SVI值过低,说明泥粒细小,无机质含量高,缺乏活性;SVI 值过高,说明污泥沉降性能不好,并且已经有产生膨胀现象的可能。如果SVI>200mL/g,污泥难于分离,容易产生污泥膨胀。 4.活性污泥法的运行方式

25个活性污泥法运行中的常见问题及故障解答

25个活性污泥法运行中的常见问题及故障解答 (一)氧化沟泥少,微生物因为天气寒冷,难培养,怎么办? 答:1.如果是在系统刚刚启动时的培养,污泥量少是正常的,随着培养的进行,污泥量会增多。培养时,曝气过度是很不利于污泥培养的。 2.当然微生物的量是和你的源水中的碳氢含量有关,碳氢不足自然无法使微生物数量上升。还请检查。 3.如果你的系统早就启动了,想要提高微生物数量。我觉得没有太大必要的。达到平衡就行了,重要的是处理出水的情况。 4.特意地提高微生物数量将使污泥老化,反而不利于出水水质的。 5.温度的问题,我觉得出水水温不低于10度,微生物活性是没有太大问题的。 6.根据F/M值的大小,可以知道你的微生物数量是否太低,该值不大于0.25,就说明你的微生物数量不是太低。 (二) 在CASS工艺设计时应注意些什麽,同时出水堰如何设计(负荷取多大比较合适)?同时,在该工艺中,所用到的设备,都有那些,我初次接触该工艺,对所涉及到的设备不太了解,请你多多指教!同时活性污泥如何进行培养驯化,整个工程在调试运行适应注意些什麽?如何能实现很高的自控技术。在曝气过程中,哪种曝气装置比较好? 答: 1.CASS工艺有点像我们比较了解的SBR工艺,属批次处理范畴。为了提高脱氮除磷的效果并抑制丝状菌的增生。曝气池前又加设了厌氧和缺氧段。 2.设计中应该根据水量和负荷来确定各池的大小及比例。 3.出水堰大多由泌水器代替的,保证排水时液面均匀下降。排水量可根据设定的排水时间来确定选择。 4.所用到的设备与SBR工艺接近,泌水器和厌缺氧段的潜水式搅拌机要设置的。当然还要一套自动控制装置。 5.污泥培养也没有太大的特殊之处,首先接种污泥,24小时闷曝,而后正常曝气(不要过度)先少量排水少量进水,然后逐渐提高进水即可。 6.调试和运行过程中要自己总结合理的操控参数,如进水、反应、沉淀、泌水的时间;回流污泥量等。 7.曝气装置选择,对曝气头选择应保证沉淀时不堵塞,也可选射流曝气器,搅拌和充氧都比较好,也很少发生堵塞。 (三)如何降低污水厂的能耗?政府拨的经费可怜,希望您能介绍一下运营管理方面的经验。 答: 污水厂运行费用最大的应该是电费,如果污泥委托处理其费用也很高的。针对以上问题: 1.降低曝气量,以减少电费。我的经验是,理论上的曝气池溶解氧控制在3ppm,不利于节能降耗,通常,我认为,若生物系统是低负荷运行(F/M小于0.15),溶解氧控制在 1.5ppm已经足够了。由此可产生节电效果。 2.系统有调节池、中段提升泵站的,可发挥其储水能力,以进行间隙运行来降低运行费用。 3.污泥费用如有产生,可根据情况用于厂内花木堆肥。由此只需增加点工费用即可。 (四)溶解氧控制在1.5ppm,在北方的冬季会不会影响一些高效的微生物繁殖(氧化沟工艺),降低出水水质?

水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题(每题3分): 1.生化需氧量:表示在有氧的情况下,由于微生物的活动,可降解的有机物稳定化所需的氧量 2.化学需氧量:表示利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有机物所需的氧量。 3.沉淀:是固液分离或液液分离的过程,在重力作用下,依靠悬浮颗粒或液滴与水的密度差进行分离。 4.化学沉淀法:是往水中投加某种化学药剂,使与水中的溶解物质发生互换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盐类, 形成沉渣,从而降低水中溶解物质的含量。 5.电解法:是应用电解的基本原理,使废水中有害物质,通过电解过程,在阳、阴极上分别发生氧化和 还原反应转化成为无害物质以实现废水净化的方法。 6.吸附:是一种物质附着在另一种物质表面上的过程,它可发生在气-液、气-固、液-固两相之间。 7.物理吸附:是吸附质与吸附剂之间的分子引力产生的吸附。 8.化学吸附:是吸附质与吸附剂之间由于化学键力发生了化学作用,使得化学性质改变。 9.膜分离法:是把一种特殊的半透膜将溶液隔开,使溶液中的某种溶质或者溶剂渗透出来,从而达到分 离溶质的目的。 10.污泥龄:是指每日新增的污泥平均停留在曝气池中的天数,也就是曝气池全部活性污泥平均更新一次 所需的时间,或工作着的活性污泥总量同每日排放的剩余污泥量的比值。 11.氧化沟:是一个具有封闭沟渠的活性污泥曝气池。 12.总充氧量:稳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转移到曝气池的总氧量。 13.悬浮生长:在活性污泥法中,微生物形成絮状,悬浮在混合液中不停地与废水混合和接触。 14.生物膜反应器:利用生物膜净化废水的装置。 15.面积负荷率法:即单位面积每日能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等量。 16.活性污泥法:是以活性污泥来净化废水的生物处理方法。 17.活性污泥:充满微生物的絮状泥粒。 18.污泥负荷率:指的是单位活性污泥(微生物)量在单位时间内所能承受的有机物量。 19.污泥浓度:指曝气池中单位体积混合液所含悬浮固体的重量,常用表示。 20.污泥沉降比:指曝气池中混合液沉淀30后,沉淀污泥体积占混合液总体积的百分数。 21.污泥体积指数:简称污泥指数,是曝气池混合液经30沉淀后1g干污泥所占的湿污泥体积(以计)。 22.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一个介于活性污泥法和生物滤池之间的处理方法,它兼具有这两种方法的优点。 23.厌氧流化床:当床内载体的膨胀率达到40~50%以上,载体处于流化状态。 24.厌氧生物法:在无分子氧条件下,通过兼性菌和厌氧菌的代谢作用降解污泥和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分解的最终产物主要是沼气,可作为能源。 25.重力浓缩法:利用重力将污泥中的固体与水分离而使污泥的含水率降低的方法。 26.扩散:污染物由高浓度处向低浓度处转移,称为扩散。 二、水污染控制工程选择题(每题2分): 2、下列不属于水中杂质存在状态的是( D ) A.悬浮物B胶体C溶解物D沉淀物 3、是指( A ) A.总需氧量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可降解的有机物一部分被微生物氧化,一部分被微生物合成细胞 是微生物氧化有机物所消耗的氧量与微生物内源呼吸所消耗的氧量之和 C.可降解的有机物分解过程分碳化阶段和硝化阶段 是碳化所需氧量和硝化所需氧量之和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测定通常采用K22O7和7为氧化剂

氧化沟工艺介绍

氧化沟工艺的介绍 摘要:近年来,在氧化沟中尝试使用各种综合曝气装置,即采用曝气器与水下混合器独立运行,将氧化沟中的水流循环混合作用与曝气传氧作用区分开来,使氧化沟中交替出现缺氧与好氧状态,已达到脱氮除磷目的,同时这种运行方式还能取得节能的效果。据报道,这种综合曝气系统已在国外得到应用,在国内也可尝试并推广采用这种综合曝气设备。 1 氧化沟工艺概述 1.1 氧化沟工艺基本原理和主要设计参数 氧化沟又名氧化渠,因其构筑物呈封闭的环形沟渠而得名。它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型。因为污水和活性污泥在曝气渠道中不断循环流动,因此有人称其为“循环曝气池”、“无终端曝气池”。氧化沟的水力停留时间长,有机负荷低,其本质上属于延时曝气系统。以下为一般氧化沟法的主要设计参数: 水力停留时间:10-40小时; 污泥龄:一般大于20天; 有机负荷:0.05-0.15kgBOD5/(kgMLSS.d); 容积负荷:0.2-0.4kgBOD5/(m3.d); 活性污泥浓度:2000-6000mg/l; 沟内平均流速:0.3-0.5m/s 1.2 氧化沟的技术特点: 氧化沟利用连续环式反应池(Cintinuous Loop Reator,简称CLR)作生

物反应池,混合液在该反应池中一条闭合曝气渠道进行连续循环,氧化沟通常在延时曝气条件下使用。氧化沟使用一种带方向控制的曝气和搅动装置,向反应池中的物质传递水平速度,从而使被搅动的液体在闭合式渠道中循环。 氧化沟一般由沟体、曝气设备、进出水装置、导流和混合设备组成,沟体的平面形状一般呈环形,也可以是长方形、L形、圆形或其他形状,沟端面形状多为矩形和梯形。 氧化沟法由于具有较长的水力停留时间,较低的有机负荷和较长的污泥龄。因此相比传统活性污泥法,可以省略调节池,初沉池,污泥消化池,有的还可以省略二沉池。氧化沟能保证较好的处理效果,这主要是因为巧妙结合了CLR形式和曝气装置特定的定位布置,是式氧化沟具有独特水力学特征和工作特性: 1) 氧化沟结合推流和完全混合的特点,有力于克服短流和提高缓冲能力,通常在氧化沟曝气区上游安排入流,在入流点的再上游点安排出流。入流通过曝气区在循环中很好的被混合和分散,混合液再次围绕CLR继续循环。这样,氧化沟在短期内(如一个循环)呈推流状态,而在长期内(如多次循环)又呈混合状态。这两者的结合,即使入流至少经历一个循环而基本杜绝短流,又可以提供很大的稀释倍数而提高了缓冲能力。同时为了防止污泥沉积,必须保证沟内足够的流速(一般平均流速大于0.3m/s),而污水在沟内的停留时间又较长,这就要求沟内由较大的循环流量(一般是污水进水流量的数倍乃至数十倍),进入沟内污水立即被大量的循环液所混合稀释,因此氧化沟

活性污泥法调试手册

生化工艺单元调试规程
1. 目的 为加强污水处理工程工艺调试工作的操作规范性、安全性、合理性,并避免 调试过程中误操作的产生使调试工作如期顺利完成,制订本规程。 2. 适用范围 2.1 本规程适用常规生化工艺处理单元,特殊工艺及企业可参照执行。 2.2 特殊工艺的工艺控制与常规工艺有较大差异,工艺控制参数不在控制范 围之中,不能完全按本规程控制相应过程指标,可适当选取参照执行。 3. 工作程序 3.1 工艺调试技术要求 调试中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定时巡回检查设备运转状况,检测工艺控制点 参数,通过化验分析、生物镜检、表征观察、闻气味等及时掌握水处理的变化情 况。 调试中应当做到如下的技术要求: 1)调试前根据设计方案、图纸、可研报告和相关说明书,认真阅读并了解 整个工程项目概况。熟悉工艺单元的工艺参数、设备情况和仪器仪表、自控系统 和作用原理,在调试过程中严格执行仪器仪表、设备、自控系统操作规范,保证 操作的合理规范与安全性。 在调试过程中对影响工艺生产正常运行的问题进行汇 总,尤其对关键的设计参数、核心工艺设备进行及时沟通解决,以对后续调试起 到指导作用;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参照类似项目的工艺调试经验,指导并快速 完成工艺调试。 2)试运行期间除工艺参数调整外,对于设备的运行情况也应有详细的记录, 应把全部的设备状况记录在设备档案中。 设备档案表格的设计与其它专业部门共 同研究制定。 3)在调试阶段,工艺运行的控制、调整应以培养、驯化污泥为主,检查各 工艺设备运行状况。对污水处理厂的运行切实做好控制、观察、记录和分析检验 工作。对处理污水量、污泥产量、污泥处理量、药剂耗用量、生产电耗量、自来 水耗量等应有记录,对进出水水质和活性污泥等均应有足够的分析数据。

氧化沟工艺控制要点1

氧化沟工艺控制要点 氧化沟基本原理: 氧化沟又名氧化渠,因其构筑物呈封闭式环行沟渠而得名,它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型。因为污水和活性污泥在曝气渠道中不断循环流动,因此有人称其为“循环曝气池”、“无终端曝气池”。氧化沟的水力停留时间长,有机负荷低,其本质上属于延迟曝气系统。 (活性污泥法是以活性污泥为主体的废水生物处理的主要方法。活性污泥法是向废水中连续通入空气,经一定时间后因好氧性微生物繁殖而形成的污泥状絮凝物。其上栖息着以菌胶团为主的微生物群,具有很强的吸附与氧化有机物的能力。) 生物脱氮除磷机理 1、生物脱氮机理 污水生物脱氮的基本原理就是在将有机氮转化为氨态氮的基础上,先利用好氧段经硝化作用,由硝化细菌和亚硝化细菌的协同作用,将氨氮通过硝化作用转化为亚硝态氮、硝态氮,即,将3NH 转化为 N NO --2和N NO --3。在缺氧条件下通过反硝化作用将硝氮转化为氮气,即,将N NO --2(经反亚硝化)和N NO --3(经反硝化)还原为氮气,溢出水面释放到大气,参与自然界氮的循环。水中含氮物质大量减少,降低出水的潜在危险性,达到从废水中脱氮的目的。 ○ 1硝化——短程硝化:

O H HNO O NH 22235.1+→+ 硝化——全程硝化(亚硝化+硝化): O H HNO O NH 22235.1+???→?+亚硝酸菌 3225.0HNO HNO O ??→?+硝酸菌 ○ 2反硝化——反硝化脱氮:O H H CO N OH CH CH HNO 2222333][222+++→+ 反硝化——厌氧氨氧化脱氮: O H N HNO NH 22232+→+ ][35.122233H O H N HNO NH ++→+ 反硝化——厌氧氨反硫化脱氮: O H S N SO H NH 2242342++→+ 废水中氮的去除还包括靠微生物的同化作用将氮转化为细胞原生质成分。主要过程如下:氨化作用是有机氮在氨化菌的作用下转化为氨氮。硝化作用是在硝化菌的作用下进一步转化为硝酸盐氮。其中亚硝酸菌和硝酸菌为好氧自养菌,以无机碳化合物为碳源,从+4NH 或 -2NO 的氧化反应中获取能量。其中硝化的最佳温度在纯培养中为 25-35 ℃,在土壤中为30-40 ℃,最佳pH 值偏碱性。反硝化作用是反硝化菌(大多数是异养型兼性厌氧菌,DO<0.5 mg/L )在缺氧的条件下,以硝酸盐氮为电子受体,以有机物为电子供体进行厌氧呼吸,将硝酸盐氮还原为2N 或-2NO ,同时降解有机物。 2、生物除磷原理 磷在自然界以2 种状态存在:可溶态或颗粒态。所谓的除磷就

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工艺流程

第一节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原理 一、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工艺流程 1、活性污泥法的基本组成 ①曝气池:反应主体 ②二沉池: 1)进行泥水分离,保证出水水质;2)保证回流污泥,维持曝气池内的污泥浓度。 ③回流系统: 1)维持曝气池的污泥浓度;2)改变回流比,改变曝气池的运行工况。 ④剩余污泥排放系统: 1)是去除有机物的途径之一;2)维持系统的稳定运行。 ⑤供氧系统:提供足够的溶解氧 2、活性污泥系统有效运行的基本条件是: ①废水中含有足够的可容性易降解有机物; ②混合液含有足够的溶解氧; ③活性污泥在池内呈悬浮状态; ④活性污泥连续回流、及时排除剩余污泥,使混合液保持一定浓度的活性污泥; ⑤无有毒有害的物质流入。 二、活性污泥的性质与性能指标 1、活性污泥的基本性质 ①物理性能:“菌胶团”、“生物絮凝体”: 颜色:褐色、(土)黄色、铁红色; 气味:泥土味(城市污水); 比重:略大于1,(1.002~1.006); 粒径:0.02~0.2 mm; 比表面积:20~100cm2/ml。 ②生化性能: 1) 活性污泥的含水率:99.2~99.8%; 固体物质的组成:活细胞(M a)、微生物内源代谢的残留物(M e)、吸附的原废水中难于生物降解的有机物(M i)、无机物质(M ii)。 2、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

① 细菌: 是活性污泥净化功能最活跃的成分, 主要菌种有:动胶杆菌属、假单胞菌属、微球菌属、黄杆菌属、芽胞杆菌属、产碱杆菌属、无色杆菌属等; 基本特征:1) 绝大多数都是好氧或兼性化能异养型原核细菌; 2) 在好氧条件下,具有很强的分解有机物的功能; 3) 具有较高的增殖速率,世代时间仅为20~30分钟; 4) 其中的动胶杆菌具有将大量细菌结合成为“菌胶团”的功能。 ② 其它微生物------原生动物、后生动物----在活性污泥中大约为103个/ml 3、活性污泥的性能指标: ① 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 )(Mixed Liquor Suspended Solids ): MLSS = M a + M e + M i + M ii 单位: mg/l g/m 3 ② 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MLVSS )(Mixed Volatile Liquor Suspended Solids ): MLVSS = M a + M e + M i ; 在条件一定时,MLVSS/MLSS 是较稳定的,对城市污水,一般是0.75~0.85 ③ 污泥沉降比(SV )(Sludge Volume ): 是指将曝气池中的混合液在量筒中静置30分钟,其沉淀污泥与原混合液的体积比,一般以%表示; 能相对地反映污泥数量以及污泥的凝聚、沉降性能,可用以控制排泥量和及时发现早期的污泥膨胀; 正常数值为20~30%。 ④ 污泥体积指数(SVI )(Sludge Volume Index ): 曝气池出口处混合液经30分钟静沉后,1g 干污泥所形成的污泥体积, 单位是 ml/g 。 ) /()/((%))/()/(l g MLSS l ml SV l g MLSS l ml SV SVI 10?== 能更准确地评价污泥的凝聚性能和沉降性能,其值过低,说明泥粒小,密实,无机成分多;其值过高,说明其沉降性能不好,将要或已经发生膨胀现象; 城市污水的SVI 一般为50~150 ml/g ; 三、活性污泥的增殖规律及其应用 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增殖是活性污泥在曝气池内发生反应、有机物被降解的必然结果,而微生物增殖的结果则是活性污泥的增长。 1、活性污泥的增殖曲线

污水处理氧化沟工艺

污水处理氧化沟工艺 氧化沟(ox idat ion ditch) 又名连续循环曝气池(Con t inuou s loop reacto r) , 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形。氧化沟污水处理工艺自投入使用以来。由于其出水水质好、运行稳定、管理方便等技术特点,已经在国内外广泛的应用于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的治理。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氧化沟类型包括: 帕斯韦尔氧化沟、卡鲁塞尔氧化沟、奥尔伯氧化沟、T 型氧化沟、DE 型氧化沟和一体化氧化沟。 氧化沟是由荷兰卫生工程研究所在上世纪50年代研制开发的废水生物处理技术, 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种改型, 属延时曝气的一种特殊形式。其基本特征是曝气池呈封闭、环状跑道式, 池体狭长, 池深较浅, 在沟槽中设有表面曝气装置。废水和活性污泥以及各种微生物混合在沟渠中作不停地循环流动, 完成对废水的硝化与反硝化处理。生物氧化沟兼有完全混合式、推流式和氧化塘的特点。在技术上具有净化程度高、耐冲击、运行稳定可靠、操作简单、运行管理方便、维修简单、投资少、能耗低等特点。氧化沟在空间上形成了好氧区、缺氧区和厌氧区, 具有良好的脱氮功能。 最早的氧化沟为20 世纪50 年代开发的帕斯韦尔(Pasveer) 氧化沟, 在沟道转弯处采用竖轴表面曝气器, 在一侧沟道上设有横轴转刷曝气器, 取得曝气与搅拌两个作用, 二沉池与之分建; 1960 年, 一种结构更为紧凑的奥贝尔(O rbal) 氧化沟在南非被开发和使用, 后被Envirex 收购, 成为美国USFilter 公司的一项专利; 20 世纪60 年代荷兰DHV 公司开发了使用广泛的Car rou sel 氧化沟, 除了能获得较高的BOD5 去除效率, 同时还能达到部分脱氮除磷的目的; 80 年代初, 美国开发了将二次沉淀池设置在氧化沟中的合建式氧化沟——BM TS 型, 并发展成现在所说的一体化氧化沟; 此外, 还有目前常用的多沟交替式氧化沟(双沟DE、三沟T 型) 等等, 形成了颇为庞大的氧化沟家族。 氧化沟工艺概述 1.1 氧化沟工艺基本原理和主要设计参数 氧化沟又名氧化渠,因其构筑物呈封闭的环形沟渠而得名。它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种变型。因为污水和活性污泥在曝气渠道中不断循环流动,因此有人称其为“循环曝气池”、“无终端曝气池”。氧化沟的水力停留时间长,有机负荷低,其本质上属于延时曝气系统。以下为一般氧化沟法的主要设计参数: 水力停留时间:10-40小时; 污泥龄:一般大于20天; 有机负荷:0.05-0.15kgBOD5/(kgMLSS.d); 容积负荷:0.2-0.4kgBOD5/(m3.d); 活性污泥浓度:2000-6000mg/l; 沟内平均流速:0.3-0.5m/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