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地支纪年方法换算方法

天干地支纪年方法换算方法

天干地支纪年方法换算方法

方法一

1、记住如下的天干、地支顺序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1 2 3 4 5 6 7 8 9 10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掌握配对原则

阳阴干对阳阴支阳干1甲、3丙、5戊、7庚、9壬阳支

1子、3寅、5辰、7午、9申、11戌

3、公式公元年份-3÷60 得余数R R÷10得余数X R÷12得余数Y 将、对应上面之天干、地支序号即得出答案。例年为为→辛为→酉所以年为辛酉年

干支纪年法

干支纪年法 一.干支纪年是我国传统的纪年方法。 1.干和支的含义:干支是天干,地支的合称。 干指天干,共有10个符号: 12345678910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支指地支,共有12个符号: 123456789101112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2.干和支组合后用于纪年。即:将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顺序搭配组合成干支,用于纪年。按此排法,当天干10个符号排了六轮与地支12个符号排了五轮以后,可构成60干支。续排下去又将恢复原状,周而复始,即如民间所说“六十年转甲子”。 二.查看不同时间段的万年历。如:1516—2060年的万年历,记着五百年的干支,一查便知。 六十年甲子(干支表) 1 2 3 4 5 6 78 9 10 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己壬午癸未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丑 41 42 43 4445 46 47 48 49 50 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 根据“六十年甲子(干支表)”的公元年对应进行向上或朝下地反推。如:《辛亥革命》的辛亥年是1911年(48号干支),《戊戌变法》的戊戌年为35号干支,比辛亥年早13年,则“1911-13=1898”故《戊戌变法》是1898年。 应用公元年进行计算。应用公元年的某一年,聊以60(指六十年甲子),余数小于60,再用余数减去3(干支纪年是从公元4年开始使用的),便知。 如2002年:2002÷60,余数为22,再22-3,得数是19,查六十年甲子(干支表)19号干支,得知是壬午年。 三.结合实际了解“十二地支”

关于天干地支纪年纪月纪日纪时法及相关知识

天干地支纪年纪月纪日纪时法及相关知识 一、序 天干地支组合成六十个计时序号,作为纪年、月、日、时的名称,称“干支纪年法”。 天干与地支分别取义于树木的“干”与“枝”。 天干有十个: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有十二个: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十二地支对应十二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 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天干的别称与含义: 甲:焉逢:像草木破土而萌,阳在内而被阴包裹。 乙:端蒙:草木初生,枝叶柔软屈曲。 丙:游兆:炳也,如赫赫太阳,炎炎火光,万物皆炳燃着,见而光明。 丁:强梧:草木成长壮实,好比人成丁。 戊:徒维:茂盛也,象征大地草木茂盛繁荣。 己:祝犁:起也,纪也,万物抑屈而起,有形可纪。 庚:商横:更也,秋收而待来春。 辛:昭阳:金味辛,物成而后有味,辛者,新也,万物肃然更改,秀实新成。 壬:横艾:妊也,阳气潜伏地中,万物怀妊。 癸:尚章:揆也,万物闭藏,怀妊地下,揆然萌芽。 地支的别称与含义: 子:困敦:孳也,阳气始萌,孳生于下也。 丑:赤奋若:纽也,寒气自屈曲也。 寅:摄提格:髌也,阳气欲出,阳尚强而髌演于下。 卯:单阏:冒也,万物冒地而出。 辰:执徐:伸也,万物舒伸而出。 巳:大荒落:巳也,阳气毕布已矣。 午:敦牂:仵也,阴阳交相愕而仵。 未:协洽:眛也,日中则昃,阳向幽也。 申:涒滩:伸束以成,万物之体皆成也。 酉:作噩:就也,万物成熟。 戌:阉茂:灭也,万物灭尽。 亥:大渊献:核也,万物收藏,皆坚核也。 二、纪年、月、日、时 年:每个干支为一年,六十个干支后,又从头循环。由甲子开始,满六十年称一甲子或一花甲子。 月:正月由寅开始,每个月的地支固定不变,然后依次与天干组合;由第一年的正月丙寅月、二月是丁卯月、三月是戊辰。从甲子月到癸亥月,共六十甲子,刚好五年。 日:由甲子日开始,按顺序先后排列,六十日是一个干支的周期。 时:由甲子时开始,但记时的地支固定不变,每天十二个时辰。 (一)纪年

如何计算年月日时干支

年干支计算 年份-3,将减去后的数除以10,其余数所对应的天干即为该年的天干;将减去后的数除以12,其余数所对应的地支即为该年的地支。如2010年,2010-3=2007,200710······7,余数为7,7所对应的天干即为庚;200712······3,余数为3, 3所对应的地支即为寅。所以2010年的干支即为庚寅。 N=x-3-60m (0

公元纪年与干支纪年的换算

公元纪年与干支纪年的换算: 首先,将天干、地支编号如下: 天干: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 4 5 6 7 8 9 10 1 2 3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如要将公元纪年换算成干支纪年,以公元年的尾数在天干中找出相对应。然后,将公元纪年除以12,用余数在地支中找出所对应的地支。这样,公元纪年就换算成了干支纪年。如:公元1995年 用该年尾数5找出对应的天干为“乙”。 然后,用1995除以12得余数为3。 用余数3找出相对应的地支为“亥”。 那么,公元1995年则为农历乙亥年。 再如:公元1861年 用尾数1查天干为“辛”,用1861除以12得余数为1,再用余数1查找地支为“酉”。那么,公元1861年则为农历辛酉年。 如果某一年的尾数为0或者用该年除以12的余数为0,则取天干中的第10位“庚”和地支中的第12位“申”。 如:公元120年 尾数0则取天干中的“庚”;除以12余数为0,则取地支中的第12位“申”。 那么,公元120年则为庚申年。 另外,如果公元纪年是单个数字,就用该数字在天干、地支中查找即可。如:公元6年,则在天干、地支中找出6相对应的“丙”和“寅”,那么该年则为丙寅年。公元8年则为戊辰年。 公元11年,则取尾数1对应的天干中的“辛”和11对应的地支中的“未”。那么,该年则为辛未年。 公元12年则为壬申年。 二、公元前纪年与干支纪年的换算: 将天干、地支编号如下: 天干: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 7 6 5 4 3 2 1 10 9 8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9 8 7 6 5 4 3 2 1 12 11 10 具体换算方法同一如:公元前155年 用尾数5取天干中的“丙”;155除以12得余数11,对应地支中的“戌”。那么,该年则为丙戌年。公元前8年则为癸丑年 天干地支纪年法计算的万能公式 文/孙海文 我国古代是用干支纪年的,近代史上提到的甲午战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名词就是干支纪年。所谓干支就是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的简称。天干、地

干支纪年和纪日算法

干支纪年和纪日算法(怎样从已知年份和日期得到对应的干支纪年和纪日) 摘要: 从已知年份计算干支纪年很简单:年份数减3,除以10的余数是天干,除以12的余数是地支。 从已知日期计算干支纪日的公式和蔡勒公式很相像,如下: g = 4C + [C/4] + 5y + [y/4] + [3*(M+1) / 5] + d - 3 z = 8C + [C/4] + 5y + [y/4] + [3*(M+1) / 5] + d + 7 + i (奇数月i=0,偶数月i=6) 其中C是世纪数减一,y是年份后两位,M是月份,d是日数。1月和2月按上一年的13月和14月来算。g除以10的余数是天干,z除以10的余数是地支。 巧妙运用和干支有关的几个计算公式,还可以在没有万年历的情况下推算出古书里的干支纪日对应的公历日期。 ------------------------------------------------------------------------------ 干支纪日,从夏朝就开始使用了。根据对中国古代历史典籍《春秋》中记载的日食的研究,我国的干支纪日,从鲁隐公三年二月己巳日(公元前720年2月10日)开始,一直到今天,都未曾间断。干支纪年的出现则略晚一些,直到东汉元和二年(公元85年)政府才下令在全国实行,至今也未曾间断。因此,

凡是需要接触中国历史的人,总不免要遇到查某一年的干支或某一日的干支,以及由年干支和日干支推算是哪一年或哪一日的问题。通常,这类转换靠查历书都可以解决。但既然干支也是一个循环系统,自然也就有从年份和日期求干支的公式。 在介绍求年干支和日干支的公式前,先把干支的特点介绍一下。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组合。天干有十个,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个,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干和地支从“甲子”开始,按顺序逐一相配,各用到最后一个时,再从第一个开始继续相配,就形成了六十个干支,也称“六十花甲子”。为什么是六十个干支呢?这个从数学上很容易回答。根据干支的构成条件,其循环周期必然是天干数和地干数的最小公倍数。而60正是10和12的最小公倍数。 如果我们把“甲子”编为1号,“乙丑”编为2号,这样编下去,就可以得到一个干支和序号的对照表,如下: 1.甲子 2.乙丑 3.丙寅 4.丁卯 5.戊辰 6.己巳 7.庚午 8.辛未 9.壬申10.癸酉11.甲戌12.乙亥13.丙子14.丁丑15.戊寅16.己卯17.庚辰18.辛巳19.壬午20.癸未21.甲申22.乙酉23.丙戌24.丁亥 25.戊子26.己丑27.庚寅28.辛卯29.壬辰30.癸巳31.甲午32.乙未 33.丙申34.丁酉35.戊戌36.己亥37.庚子38.辛丑39.壬寅40.癸卯 41.甲辰42.乙巳43.丙午44.丁未45.戊申46.己酉47.庚戌48.辛

天干地支纪年月日的计算方法

天干地支纪年(月日时)法 一、年的计算方法 1、年的天干算法:用公元纪年数减3,除以10(不管商数)所得余数,就是天干所对应的位数; 2. 年的地支算法:用公元纪年数减3,除以12(不管商数)所得余数,就是地支所对应的位数;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例1. 我们以2010年为例; 天干算法:2010-3=2007,2007/10=200余7,7对应天干第7位是庚,即天干为庚; 地支算法:2010-3=2007,2007/12=167余3,3对应地支第3位是寅,即地支为寅; 综上公元2010是用天干地支纪年为庚寅年。为使各位信任此算法,本人再举一例来说明: 例2. 我们再以1987年为例; 天干算法:1987-3=1984,1984/10=198余4,4对应天干第4位是丁,即天干为丁; 地支算法:1987-3=1984,1984/12=165余4,4对应地支第4位是卯,即地支为卯; 综上公元1987是用天干地支纪年为丁卯年。 二、月的计算方法查表 三、日的计算方法查表

1、3、5、7、9、11月的日期分别加47、46、47、48、50、51。 2、4、6、8、10、12月的日期分别加18、17、18、19、20、21 其中1月和5月一样,2月和6月一样(平年) 天干:甲1、乙2、丙3..........壬9、癸0.(个位数) 地支:子1、丑2、寅3..........戌11、亥0(除12得的余数) 例如:阳历 2010.7.13 7月,日期加48 13+48=61 尾数为1则天干是甲 61/12=5. 余数是1,则地支是1,2010.7.13是甲子日又例:阳历 2010.10.1日 10月,日期加20 1+20=21 尾数是1则天干是甲 21/12=1 余数是9,则地支是9。2010.10.1是甲申日。 四、时的计算方法

中国历代皇帝年号与干支对照表

中国历代皇帝年号与干支对照表从已知的公历年份计算干支纪年:年份数减3,除以10的余数是天干,除以12的余数是地支。 从已知日期计算干支纪日的公式为: g = 4C + [C / 4] + 5y + [y / 4] + [3 * (M + 1) / 5] + d - 3 z = 8C + [C / 4] + 5y + [y / 4] + [3 * (M + 1) / 5] + d + 7 + i 其中奇数月i=0,偶数月i=6,C是世纪数减一,y是年份后两位,M是月份,d是日数。1月和2月按上一年的13月和14月来算。[ ]表示取整。g除以10的余数是天干,z除以10的余数是地支。 清 皇帝年号公元日期干支日期 清溥仪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己酉年 清德宗载湉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乙亥年 清穆宗载淳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壬戌年 清文宗奕詝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辛亥年 清宣宗旻宁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辛巳年 清仁宗顺琰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丙辰年 清高宗弘历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丙辰年 清世宗胤禛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癸卯年 清圣祖玄烨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壬寅年 清世祖福临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甲申年 明 皇帝年号公元日期干支日期 明毅宗朱由检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戊辰年 明熹宗朱由校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辛酉年 明光宗朱常洛泰昌元年公元1620年庚申年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癸酉年 明穆宗朱载垕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丁卯年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壬午年 明武宗朱厚照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丙寅年 明孝宗朱佑樘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戊申年 明宪宗朱见深成化元年公元1466年丙戌年 明英宗朱祁镇天顺元年公元1457年丁丑年 明代宗朱祁钰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庚午年 明英宗朱祁镇正统元年公元1436年丙辰年 明宣宗朱瞻基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丙午年 明仁宗朱高炽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乙巳年 明成祖朱棣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癸未年 明惠帝朱允炆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己卯年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戊申年 元 皇帝年号公元日期干支日期 元惠宗妥懽帖睦尔至正元年公元1340年庚辰年

干支纪年计算方法

干支纪年计算方法 2009-02-05 17:39 干支纪年法,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前几年的全国高考和上海市高考中都曾经涉及过,现在文化常识仍在上海高考语文的命题范围之内。如果按照常规的推演方法,不但浪费时间,而且容易出错。如果能有一种既简单又准确的方法来计算,无疑是大家都迫切希望得到的。下面的一种方法也许能满足你的这种愿望。但前提是,你必须对天干、地支的排列顺序烂熟于心。 为了便于说明,我们先把天干、地支顺序排列出来。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具体的计算方法为: 天干:年份÷10,得到的商不管,看余数,若余数-3得正,则按天干顺序往下数,得数即为天干顺序数,若余数-3为负,则+10,得到的数即为天干数,若余数为3,则为天干的最后一位,即癸。 地支:年份÷12,得到的商不管,看余数,若余数-3得正,则按地支顺序往下数,得数即为地支顺序数。若余数-3为负,则+12,得到的数即为地支顺序数,若余数为3,则为地支的最后一位,即亥。 把天干数和地支数合并起来,即为所求的干支年份。 如:2001年查万年历为辛巳年,算法为: 2001÷10=200……1,1—3=—2,—2+10=8,按天干顺序数到8,甲、乙、丙、丁、戊、己、庚、辛。第8位为辛。 2001÷12=166……9,9—3=6,按地支顺序数到6,子、丑、寅、卯、辰、巳。第6位为巳。 按照以上计算结果,把天干、地支合并起来可知,2001年为辛巳年。 再如,1980年查万年历为庚申年。 1980÷10=198,余数为0,则0—3= —3,—3+10=7,按天干顺序数到7,甲、乙、丙、丁、戊、己、庚。第7位为庚。 1980÷12=165,余数为0,则0—3= —3,—3+12=9,按地支顺序数到9,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第9位为申。 按照以上计算结果,把天干、地支合并起来可知可知,1980年,为庚申年。 又如:1983年查万年历为癸亥年。 1983÷10=198……3,余数为3,为天干的最后一位癸。 1983÷12=165……3,余数为3,为地支的最后一位亥。

公 元 干 支 纪 年 对 照 表

公元干支纪年对照表 公元纪年干支纪年公元纪年干支纪年1864 1924 1984 甲子 1894 1954 2014 甲午1865 1925 1985 乙丑 1895 1955 2015 乙未1866 1926 1986 丙寅 1896 1956 2016 丙申1867 1927 1987 丁卯 1897 1957 2017 丁酉1868 1928 1988 戊辰 1898 1958 2018 戊戌1869 1929 1989 己巳 1899 1959 2019 己亥1870 1930 1990 庚午 1900 1960 2020 庚子1871 1931 1991 辛未 1901 1961 2021 辛丑1872 1932 1992 壬申 1902 1962 2022 壬寅1873 1933 1993 癸酉 1903 1963 2023 癸卯1874 1934 1994 甲戌 1904 1964 2024 甲辰1875 1935 1995 乙亥 1905 1965 2025 乙巳1876 1936 1996 丙子 1906 1966 2026 丙午1877 1937 1997 丁丑 1907 1967 2027 丁未1878 1938 1998 戊寅 1908 1968 2028 戊申1879 1939 1999 己卯 1909 1969 2029 己酉1880 1940 2000 庚辰 1910 1970 2030 庚戌1881 1941 2001 辛巳 1911 1971 2031 辛亥1882 1942 2002 壬午 1912 1972 2032 壬子1883 1943 2003 癸未 1913 1973 2033 癸丑1884 1944 2004 甲申 1914 1974 2034 甲寅1885 1945 2005 乙酉 1915 1975 2035 乙卯1886 1946 2006 丙戌 1916 1976 2036 丙辰1887 1947 2007 丁亥 1917 1977 2037 丁巳1888 1948 2008 戊子 1918 1978 2038 戊午1889 1949 2009 己丑 1919 1979 2039 己未1890 1950 2010 庚寅 1920 1980 2040 庚申1891 1951 2011 辛卯 1921 1981 2041 辛酉1892 1952 2012 壬辰 1922 1982 2042 壬戌 1893 1953 2013 癸巳 1923 1983 2043 癸亥 收藏分享

干支纪年法怎么计算 干支纪年法

干支纪年法 一、干支的构成 干指天干,共有10个符号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指地支,共有12个符号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古人把十天干、十二地支依次排列组合,成为六十个不同的单位。具体来说,把天干的第一个“甲”和地支的第一个“子”配合,就成了“甲子”;天干的第二个“乙”和地支的第二个“丑”配合,就成了“乙丑”;天干的第三个“丙”和地支的第三个“寅”配合,就成了“丙寅”天干的第十个“癸”和地支的第十个“酉”,就成了“癸酉”。至此,十个天干已经轮完了一遍,而地支却留有“戌”和“亥”,这时,天干便由“甲”开始继续与地支留下来的两个相配合,组成“甲戌”和“乙亥”。十二地支第一轮至此也用完,而天干却剩下来从“丙”到“癸”八个,这时天干仍由“丙”继续下去,而地支则由“子”重新开始配合,如此不断,直至“癸亥”,十天支和十二地支刚好同事配完。六十为一次循环,第六十个单位之后,又轮到第一个单位,周而复始。因“甲”居十干首位,“子”居十二支首位,故称这个排列为六十甲子。其中干支名称参差错综,故又称花甲子,后谓年满六十为花甲即由此而来。 表一六十干支、五行、属相对照表 天干顺序的单数(奇数)配地支顺序的单数,天干顺序的双数(偶数)配地支的双数,则成为甲子、乙丑、丙寅等,永远不会出现甲丑、乙寅,丙卯等天干单数与地址双数搭配的情况。二、干支的起源 干支的起源及它的数字为什么分别是“十”和“十二”长期以来一直是学者们力图解开的谜。有些学者试图从上古时代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渗透来探索干支的起源。中国古代有以十二辰记月的做法,即以北极为中心,把天穹的大周圆等分为十二个区域。这种做法与古巴比伦人为观察太阳一年的运行路线而把星空划分为十二个区域(称为“黄道十二宫”)的做法相似。由此推测中国古代十二支是受巴比伦文化的影响而产生的。其传入中国的途径,很可能是受商民族“本自西北远来,来时即挟有由巴比伦所授之星历知识,入中土后而沿用之”,或许“商室本发源与东方,其星历知识乃由西来之商贾或牧民所输入”。但是这种解释由于依据不足,未能为学术界所接受。 一些学者从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寻找线索,认为十干和十二支分别是古人对太阳和月亮运行周期的描绘。十干的产生与“十个太阳”的传说有关。《山海经?大荒南经》记述了帝俊(即帝喾,五帝之一)的妻子羲和生了十个太阳的故事“东南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浴日与甘渊。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这十个太阳住在一棵大树上,“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太阳轮流值班)。古人想象天上有十个太阳轮流出没,它们值日一周就是十天,称为一旬。“旬”的意思是“循”,即循环往复,以此为阶段来纪日。为区别起见,分别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命名之,是为十干。 选择“十”为一旬之数,与十进制密切相关。马克思《数学手稿》摘录了一段鲍波的《从古代到最新时代的数学史》中的话“最古老的民族已经按十数数了,他们通过两只手的手指就一定会想到这一点。”上古的人们计算太阳出没的周期就自然采用了“十”这个数字。

干支纪年法的计算

干支纪年法的计算 在历史学习中,对于时间序列的掌握是非常重要的。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纪年方法有很多,比较常用的有干支纪年、皇帝年号纪年、民国纪年、公元纪年等等。由于纪年方法的多样,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是记不清一些重大事件的具体年份和先后顺序。因此,认真了解历史上的一些纪年法是必要的。干支纪年法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根据生产生活经验总结出来的科学纪年方法,其依据主要是天象和农时,所以,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能找到相应的规律来理解就可以很轻松的掌握计算方法了。此外,近年来各地高考题中偶尔能见到天干地支纪年法的题目,虽然有人认为考这样的题目有超纲的表现,但能够掌握好干支纪年法对历史学习不无裨益。 干支纪年法是根据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的组合来纪年的。10和12的最小公倍数是60,所以干支纪年就会出现“六十一甲子”的现象了。用图示来表示就是: 当然,我们不可能用这样的方法去一个一个地数年份。不过,从表一的排列中我们至少可以看出这样一个规律,即十个天干和我们现行的公元纪年都是符合十进制进位法的。所以我们可以推断出公元纪年尾数相同的,则天干应该是一样的,如同表一所呈现出来的规律。下面,我们就先来讨论一下公元后年份的天干地支的推理方法。

一、公元后纪年的干支计算法 1.天干定位──尾数定天干 首先,我们从一些的已知的年份中去发现规律吧。大家都知道辛酉政变发生于1861年,辛丑条约签订于1901年,辛亥革命发生于1911年,其中的共同点是干支纪年的干支都为辛,公元纪年的尾数同为1。所以,我们可以假定天干辛对应的数应该是1。那么依此类推,壬对应的数应该是2;癸对应的数应该是3。制表如下: 下面,我们可以检验一下:甲午战争爆发于1984年,尾数为4,对应的天干是甲;戊戌变法发生于1898年,尾数是8,对应的天干是戊。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才开始使用公元纪年,前辈史家通过逆推,已经确认公元元年系我国西汉平帝元始元年,是年辛酉。辛对应的数是1。 例1.(2008·海南卷)中国古代以干支纪年,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甲午战争发生于1894年,八国联军侵华的1900年应该是() A.己亥年 B.庚子年 C.辛丑年 D.壬寅年 这道题的答案是B。本题是比较容易的题目,解答本题可以结合《辛丑条约》签订是在1901年,而此前一年是庚子年。当然如果考生非常熟悉表二中天干对应的数字序列也能很轻松的回答出这道题目。 2.地支定位(1)生肖定地支 上面我们找到了天干的定位法,应该说是比较简单的。而地支有十二个,定位起来比天干要复杂一些了。不过我们还是会有一些简单的方法的。 首先,我们知道中国是有十二生肖的,而这十二生肖与十二地支存在着──对应的关系。

天干地支的时间换算

天干地支的时间换算 推荐于2017-11-25 15:49:44最佳答案公元推算干支方法:注意,这里的西元年的干支,仅表示此西元年立春(2月4日左右)至下一个西元年立春(2月4日左右)之间的回归年干支。例如2015年的乙未年表示(2015年2月4日——2016年2月4日)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序数123456789101112地支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天干序数按:1(甲),2(乙),3(丙),4(丁),5(戊),6(己),7(庚),8(辛),9(壬),10(癸)地支序数按:1(寅),2(卯),3(辰),4(巳),5(午),6(未),7(申),8(酉),9(戌),10(亥),11(子),12(丑)年干支推算:①年干公式:年干=年份个位数- 3 (适用于任何西元年,个位数小于3,借10)②年支公式:年支=(年份+7)÷12余数(整 (西元年末二位数-1)-12*N=除余0,即余12=丑)③年支简化: 年支(适用于20世纪,即1900—1999年)(西元年末二位数+3)-12*N=年支(适用于21世纪,即2000—2099年)例:求2015年干支?解:2015年干=5-3=2,2=乙,故2015年天干为乙2015年支=15+3-12=18-12=6,6=未,故2015年地支为未综上,2015年干支为乙未例:求公元189年干支?解:189年干=9-3=6=己,189年支=(189+7)/12余4=巳,189年干支为己巳月干支推算:①月干公式:月干=年干x2+月支

(和超过10,直接取个位数)②简化公式:(和取个位)亥月干=年干x2子月干=年干x2+1=寅月干丑月干=年干x2+2=卯月干例:已知2015年为乙未年,求2015年申月天干?解:2015年乙未年,天干为乙,乙=2,申=7申月干=乙x2+申 =2*2+7=11,个位=1,1=甲,故申月天干为甲例:求2012年壬辰年,亥月天干?解:亥月干=壬x2+亥 =9*2+10=18+10=28,个位=8,8=辛,故2012年壬辰年亥月天干为辛(注:亥月天干公式,可直接简化为:亥月干=年干x2)例:求戊子年,子月天干?解:子月干=戊x2+子 =5*2+11=21,个位=1=甲,故戊子年子月天干为甲日干支推算:干支纪日,民间往往采取元旦干支推算法,进而推定阳历某天干支,由于闰年都是在申子辰年,366天,平年都是365天,天数固定,每月天数也都固定,因此只要知道元旦的干支,就能推算出该年各天干支,距离元旦多少天,减去60倍天数,就能推算出某日干支。时干支推算:天干(晨子)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夜子)序数-101234567891011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注意:晨子=-1,夜子=11。因子时、丑时是每日的前两个时辰,顺序置前,地支序数也应置前,故将子丑置前:子=-1,丑=0,寅=1,卯=2…子=11。由于子时作为日期分界线,被一分为二,分为晨子和夜子两个小时,晨子(0点-1点),子=-1。夜子(23点-24点),子=11。八字中,夜子时(23点-24点),仍属于今天,仍用今天日干。

干 支 法 纪 年 算 法

蓝桥杯-代码填空之二 干支纪年法—歌赛新规则—红球多于白球的概率—交换变量—考拉兹猜想—利息计算 ①干支纪年法 ?在我国古代和近代,一直采用干支法纪年。它采用10天干和12地支配合,一个循环周期为60年。 ?10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12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如果某年是甲子,下一年就是乙丑,再下是丙寅,.癸酉,甲戌,乙亥,丙子,. ?总之天干、地址都是循环使用,两两配对。 今年(2012)是壬辰年,1911年辛亥革命 下面的代码根据公历年份输出相应的干支法纪年。已知最近的甲子年是1984年。 void f(int year) char* x[] =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char* y[] =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int n = year - 1984; while(n0) n += 60;

printf("%s%s", x[_______], y[_______]);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f(1911); f(1970); f(2012); return 0; 这道题,最近的一个甲午年(就是对10或者12取模都为0)是1984年,就以它为标准,求模就可以了, 题目中也有对给出的年份小于1984年的处理(n+=60),这题难度,应该很小了。。。 答案: ?n%10 n%12? ②歌赛新规 歌手大赛的评分规则一般是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剩下的分数求平均。当评委较少的时候,如果我们只允许去掉一个分数,该如何设计规则呢? 有人提出:应该去掉与其余的分数平均值相差最远的那个分数。即“最离群”的分数。 以下的程序用于实现这个功能。其中x存放所有评分,n表示数组中元素的个数。函数返回最“离群”的那个分数值。 double score(double x[], int n) int i,j; double dif = -1;

公元与农历的换算方法

公元与农历的换算方法 一、记住农历的天干和地支的顺序 天干顺序: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顺序: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 二、掌握天干和地支的搭配方法KCB齿轮泵 年数从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癸酉;后继续甲戍、乙亥、丙子……,60年时刚好是葵亥。每个干支为一年,六十个干支后,又从头算起2CY系列齿轮泵,周而复始,循环不息。由甲子开始,满六十年称做一甲子或一花甲子,称为干支纪年法。搭配时先天干后地支。 三、使用如下公式KCB不锈钢齿轮泵 1、天干计算公式:(公元年代—3)/10.整除时是葵,余数1、 2、 3、 4、 5、 6、 7、 8、9分别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按顺序)。LYB系列立式液下齿轮泵 2、地支计算公式:(公元年代—3)/12.整除时是亥,余数1、2、 3、4、5、6、7、8、9、10、11分别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按顺序)KCB-T铜齿轮泵。 如:1894年甲午中**战争 (1894—3)/10 余数是1,GZYB高精度齿轮泵天干属于“甲”;(1894—3)/12 余数是7,地支属于“午”。再把天干和地支合起来就是“甲午”。KCB系列大流量齿轮泵 又如:1898年戊戌变法

(1898—3)/10 余数是5,KCB齿轮泵安装尺寸天干属于“戊”;(1898—3)/12 余数是11,地支属于“戌”。再把天干和地支合起来就是“戊戌”。2CY齿轮泵安装尺寸 再如:1911年辛亥革命 (1911—3)/10 余数是8,天干属于“辛”;(1911—3)/12 结果是整除,地支属于“亥”。高压齿轮泵再把天干和地支合起来就是“辛亥”。

2020年高考语文专题训练:有关天干地支计算方法

2020年高考语文专题训练:有关天干地支计算方法 从近几年全国各地高考命题趋势看,有关文史常识的题目几乎年年考,面对这样的形势,我们在高三备考时,要注意提醒学生平时有意识地加强这方面的记忆和训练,但要注意避免盲目性,同时要注意一些学习技巧。比如有关如何推算天干地支方面的文章网上也有很多,但看了有些学生还是看不懂或是不会运用。其实我们可以简化如下,通俗记忆: 表二 推算公式:天干 = 年份尾数(如2009年尾数是9,对应天干即己)地支 = 年份除以12所得余数(如2009÷12所得余数是5,对应地支即丑)因此2009年应该是己丑年。 附:有关天干地支的其它知识如下: 干支纪年法 一.干支纪年是我国传统的纪年方法。 1.干和支的含义:干支是天干,地支的合称。干指天干,共有10个符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指地支,共有12个符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2.干和支组合后用于纪年。即:将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顺序搭配组合成干支,用于纪年。按此排法,当天干10个符号排了六轮与地支12个符号排了五轮以后,可构成60干支。续排下去又将恢复原状,周而复始,即如民间所说“六十年转甲子”。 二.查看不同时间段的万年历。如:1516—2060年的万年历,记着五百年的干支,一查便知。 六十年甲子(干支表) 1 2 3 4 5 6 7 8 9 10 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己壬午癸未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

天干地支纪年月日时方法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注:十二地支对应十二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古人以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叫“干支纪法”。 早在公元前2697年,于中华始祖黄帝建国时,命大挠氏探察天地之气机,探究五行(金木水火土),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天干,及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地支,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用为纪历之符号。 我国历法以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29.5306天)为一月,以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 365.2419 天)为一年,为使一年的平均天数与回归年的天数相符,设置闰月。据记载,公元前六世纪中国开始采用十九年七闰月法协调阴历和阳历。 天干地支,是古人建历法时,为了方便做60进位而设出的符号。对古代的中国人而言,天干地支的存在,就像阿拉伯数字般的单纯,而且后来更开始把这些符号运用在地图、方位及时间(时间轴与空间轴)上,所以这些数字被赋于的意思就越来越多了。 古人(一说黄帝)观测朔望月,发现两个朔望月约是59天的概念。12个朔望月大体上是354天多(与一个回归年的长度相近似),古人因此就得到了一年有12个月的概念。在搭配日记法(十天干),产生阴阳合历,发展出现在的天干地支;较为成熟时应该是在夏商周三代。 【来源】 它源自远古时代对天象的观测,是为“河图”。 河图和洛书,乃由天象观察中产生的,在三代时期就成为帝王的宝贵之物。河图和洛书构造简明,它是中国古代的文化基石之一。清代经学家廖平,曾将诗经,易经,内经三者反复印证,证实了内经的理论本于易经,而易经之数理又取则于河洛。 河图以十数合五方,五行,阴阳,天地之象。图式以白圈为阳,为天,为奇数;黑点为阴,为地,为偶数。并以天地合五方,以阴阳合五行,所以图式结构分布为: 一与六共宗居北方,因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二与七为朋居南方,因地二生炎,天七成之;三与八为友居东方,因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四与九同道居西方,因地四生金,天九成之;五与十相守,居中央,因天五生土,地十成之。河图乃据五星出没时节而绘成。五星古称五纬,是天上五颗行星,木曰岁星,火曰荧惑星,土曰镇星,金曰太白星,水曰辰星。五行运行,以二十八宿舍为区划,由于它的轨道距日道不远,古人用以纪日。五星一般按木火土金水的顺序,相继出现于北极天空,每星各行72天,五星合周天360度。由此可见,河图乃本五星出没的

干支计算方法

1.干和支的含义:干支是天干,地支的合称。 干指天干,共有10个符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支指地支,共有12个符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2.干和支组合后用于纪年。即:将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顺序搭配组合成干支,用于纪年。按此排法,当天干10个符号排了六轮与地支12个符号排了五轮以后,可构成60干支。续排下去又将恢复原状,周而复始,即如民间所说“六十年转甲子”。 干支纪年-查看不同时间段的万年历 如:1516—2060年的万年历,记着五百年的干支,一查便知。 六十年甲子(干支表) 1 2 3 4 5 6 7 8 9 10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己 壬午 癸未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丑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根据“六十年甲子(干支表)”的公元年对应进行向上或朝下地反推。如:《辛亥革命》的辛亥年是1911年(48号干支),《戊戌变法》的戊戌年为35号干支,比辛亥年早13年,则“1911-13=1898”故《戊戌变法》是1898年。 应用公元年进行计算。应用公元年的某一年,聊以60(指六十年甲子),余数小于60,再用余数减去3(干支纪年是从公元4年开始使用的),便知。 如2002年:2002÷60,余数为22,再22-3,得数是19,查六十年甲子(干支表)19号干支,得知是壬午年。 干支纪年-结合实际了解十二地支 1.用十二种动物分别与十二地支相配成为“十二生肖年”。(见下图)如凡是含有“子”的干支年,就是“鼠年”,这一年里出生的人都是属“鼠”;凡是含有“丑”的干支年就是“牛年”,这一年进而出生的人都是属“牛”。以此类推。(如下表) 十二生肖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子鼠 丑牛 寅虎 卯兔 辰龙 巳蛇 午马 未羊 申猴 酉鸡 戌狗 亥猪

公元纪年、黄帝纪年与干支纪年的换算

公元纪年、黄帝纪年与干支纪年的换算 湖北君兆律师事务所律师 张震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最近,笔者闲着没事儿,又苦于公元纪年与干支纪年的对应关系过于复杂而繁琐,于是乎琢磨起它们之间的数学换算关系,以期有所收获,聊解心中不快。经过文献考证,并比较时下众多专家学者运算模式之优劣后,自感收获与众不同,倒也乐在其中,故而弄斧至班门,以与大家共勉。 历史上几个主要纪年法简介 客观而言,世界历史上较有影响之纪年法,主要有公元纪年法、干支纪年法、王朝帝号纪年法、伊期兰历(又称“回历”)和佛历等等。据文字记载,我国距今约五千年前之黄帝大一统时期,就创立并开始使用了“黄帝纪年法”和“干支纪年法”。只是由于多方面原因,我国大约自二十世纪初叶开始,就不再使用黄帝纪年法了。这里只是简要地介绍一下公元纪年法、黄帝纪年法和干支纪年法。 一、公元纪年法 大凡了解历史的人们都知道,公元纪年乃是欧洲中世纪时期罗马教皇格列高利假借基督耶稣生日的名义而于1582年创立的一种纪年方法,又称“基督历”、“格列高利历”、“公历”、“阳历”。在此之前,欧洲许多国家适用的,是古罗马帝国皇帝儒略·恺撒于公元前46年颁布施行的“儒略历”。公元纪年采用数字累积纪年法,自公元元年始,与地球的自转、

公转周期更为接近,因而作为比较科学的纪年方法而为国际上所通用。 在我国,最早采用公元纪年法的是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的时候。这要感谢我们伟大的民族革命先驱者孙中山先生。此前,我国历代王朝采用的则是王朝帝号纪年法和干支纪年法。从1912年起,中华民国时期(包括现今台湾地区)一直采用的是民国纪年法和公元纪年法。而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即1949年起,大陆地区则采用的是公元纪年法和干支纪年法。从1912年起,尤其是从1949年起,中华民族的历史纪年体系开始了浩翰而复杂的编纂整理工程,郭沫若等老一辈史学家和大量的文献、历法专家学者为此付出了前无古人的心血与汗水。 二、黄帝纪年法和干支纪年法 我国在传统意义上,一直沿袭着自己独创的纪年法——“夏历”(亦称“黄历”、“农历”、“古历”、“阴历”)和干支纪年法。关于黄帝纪年法,现行通说是,以中华人文始祖黄帝轩辕氏统一中原地区(即“华夏”)后当政即位年(有的称为“黄帝诞生年”)作为元年起始的。关于黄帝纪年法最早的提法始于晚清经学大师刘师培之手,1903年他发表《黄帝纪年论》一文,曰“黄帝者,汉族之黄帝也,以之纪年,可以发汉族民族之感觉”,因此,“国人苟欲绍继黄帝志业,自应择善而从,师法日本以神武天皇纪年之意,以黄帝降生之年为国史纪年之肇端。”[1]1905年,宋教仁鉴于当时各家说法之不一,乃参酌《皇极经世》、《通鉴辑览》诸书,考定黄帝即位元年为癸亥年,距1905乙巳年4603年。[2] 1912年初,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改用阳历,“以黄帝纪元四千六百九年十一月十三日为中华民国元旦。”[3]随后不久,黄帝纪年法在中国历史上销声匿迹。 而干支纪年法则是由“甲、乙、丙、丁”等十天干和“子、丑、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