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习题 第九章 参数估计

统计学习题 第九章 参数估计
统计学习题 第九章 参数估计

第九章参数估计

第一节点估计

点估计的概念·总体参数合理估计的标准(无偏性、一致性、有效性)

第二节区间估计

抽样估计的精确性和可靠性·抽样平均误差与概率度·区间估计的步骤及大样本总体均值的区间估计

第三节其他类型的置信区间

σ未知,小样本总体均值的区间估计·总体成数的区间估计·总体方差的区间估计

第四节抽样平均误差

简单随机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分层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整群抽样的平均抽样误差·系统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

第五节样本容量的确定

影响样本容量的因素·抽样条件与样本容量的确定

一、填空

1.参数估计,即由样本的指标数值推断总体的相应的指标数值,它包括点估计和(区间估计)。

2.对总体均值求置信区间的方法是:从(点估计值X)起向两侧展开一定倍数

σ),并估计μ很可能就包含在这个区间之内。

(Z)的抽样平均误差(

X

3.假设在某省抽样调查的1600名城镇待业人员中有1024名青年,则待业人员中青年占比重的0.95 置信区间为(〔61.648%,66.352% 〕)。

4.在其他条件不变得情况下,如果允许误差缩小为原来的1/2,则样本容量将增加为原来的(4倍)。

二、单项选择

1.如果统计量的抽样分布的均值恰好等于被估计的参数之值,那么这一估计便可以认为是( C )估计。

A 有效

B 一致

C 无偏

D 精确

2.虽然随机样本和总体之间存在一定的误差,但当样本容量逐渐增加时,统计量越来越接近总体参数,满足这种情况,我们就说该统计量对总体参数是一个( B )的估计量。

A 有效

B 一致

C 无偏

D 精确

3.估计量的( A )指统计量的抽样分布集中在真实参数周围的程度。

A 有效性

B 一致性

C 无偏性

D 精确性

4.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方法抽样,如果要使抽样误差降低50%,则样本容量需要扩大

到原来的( C )。

A 2倍

B 3倍

C 4倍

D 5倍

5.除抽样误差X σ外,影响允许误差X Δ大小的因素还有( C )。

A 总体标准差

B 样本标准差

C 推断估计的把握程度

D 随机因素。

6.在用样本指标推断总体指标时,把握程度越高则( B )。

A 误差范围越小

B 误差范围越大

C 抽样平均误差越小

D 抽样平均误差越大

三、多项选择

1.在统计中,为了确定每一种估计究竟如何,就必须掌握以下标准( ACD )。

A 无偏性

B 精确性

C 一致性

D 有效性

E 权变性

2.对于大样本,置信区间的大小主要由( A C )这两个量所决定。

A Z

B μ

C X σ

D E(X)

3.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有( ACDE )。

A 总体标志变异程度

B 样本标志值的大小

C 样本容量

D 抽样方法

E 抽样方式

4.影响样本容量大小的因素有( ABCDE )。

A 总体标准差大小

B 允许误差的大小

C 置信度

D 抽样方法

E 抽样方式

5.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抽样极限误差的大小与置信度的关系是( ABD )。

A 抽样极限误差范围越大,置信度越大

B 成正比关系

C 抽样极限误差范围越小,置信度越小

D 成反比关系

E 抽样极限误差范围越大,置信度越小

6.分层抽样误差的大小主要取决于( BDE )。

A 总体标志值的变异程度

B 各层内标志值的变异程度

C 各层间标志值得变异程度

D 各层样本容量的大小

E 各层样本容量的分配方法

7.在概率度一定的条件下,( BC )。

A 置信区间越大,应抽取的单位数越多

B 置信区间越小,应抽取的单位数越多

C 抽样估计的效度要求越高,应抽取的单位数越少

D 抽样估计的效度要求越低,应抽取的单位数越少

E 应抽取的单位数也是确定的

四、名词解释

1.点估计

(所谓点估计,就是根据样本数据算出一个单一的估计值,用它来估计总体的参数值。)

2.区间估计

(所谓区间估计,就是计算抽样平均误差,指出估计的可信程度,进而在点估计的基础

上,确定总体参数的所在范围或区间。)

3.置信区间

(置信区间就是我们为了增加参数被估计到的信心而在点估计两边设置的估计区间。)

五、判断题

1.就参数估计而言,在精确性和可靠性两因素之中,精确性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 √ )

2.抽样平均误差σ可以认为是决定区间估计信度的关键因素。 ( × )

3.进行区间估计,置信水平总是预先给定的。 ( √ )

4.在参数估计中,概率度的大小由显著性水平α所决定,它可以认为是决定区间估计信度的关键因素。 ( √ )

5.可以对置信水平作如下解释:“总体参数落在置信区间的概率是(1-α)”。

( × )

六、计算题

1.已知初婚年龄服从正态分布,根据21个人的抽样调查有:5.23=X (岁),3=S (岁),求置信水平为95%的初婚年龄的置信区间。(已知t 0。05(21) =1.721、t 0。05(20) =1.725、t 0。025(21) =2.080、t 0,025(20) =2.086)。 【22.10,24.90】

2.某工厂妇女从事家务劳动时间服从正态分布N (μ,2

66.0)。根据36人的随机抽样调查,每天平均从事家务劳动时间X 为:X =2.65小时。求μ的双侧置信区间(置信度取0.95和0.99两种)。 【2.4344,2.8656】【2.3662,2.9338】

3.根据某地100户的随机抽查,其中有60户拥有电冰箱,求该地区拥有电冰箱成数P 的置信区间(置信度为0.95)。 【0.5040,0.6960】

4.某工厂根据200名青年职工的抽样调查,得知其中有60%参加各种形式的业余学习。求青年职工参加业余学习成数的区间估计。(置信水平取0.90) 【0.5428,0.6572】

5.电视台要调查电视观众收看电视剧《渴望》的收视率。问在95%的置信度下,允许误差%5+,问样本容量需要多大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调查要求?【384,样本取整数400】

试以0.95的置信度估计该企业职工的月平均工资收入所在范围。 【355.6,363.6】

7.某食品公司所生产的牛肉干中,随机抽7盒,称得各盒重量如下:9.6、10.2、9.8、10.0、10.4、9.8、10.2。如牛肉干盒重量近似于正态分布,求置信水平为95%的情况下,牛肉干盒平均重量的置信区间是多少? 【9.74,10.24】

8.从某校随机地抽取81名女学生,测得平均身高为163厘米,标准差为6.0厘米,试求该校女生平均身高95%的置信区间。【161.7,164.3】9.如果认为该市农民工参保率是35%,若要求在95%的置信水平上保证这一比例的估计误差不超过6%,试问调查的样本容量应该有多大?【971】10.若某一居民小区中住房拥有者的比例近似0.75,那么建立总宽度为0.03 的95%的置信区间,需要多大样本?若住房拥有者的比例改为0. 5,那么建立总宽度为0.03 的95%的置信区间,又需要多大样本?【3201】【4268】

七、问答题

1.简述统计量成为总体参数的合理估计的三个标准。

2.简述在参数估计中准确性和可靠性的辨正统一的关系。

统计学第五版(贾俊平)第八章课后习题答案

《统计学》第八章课后练习题 8.4 解:由题意知,μ=100,α=0.05,n=9<30,故选用t统计量。经计算得:x =99.9778,s=1.2122, 进行检验的过程为: H0:μ=100 H1:μ≠100 t= s n = 1.21229 =?0.0549 当α= 0.05,自由度n-1= 8,查表得tα2(8)=2.3060,因为t< tα2,样本统计量落在接收域,所以接受原假设H0,即打包机正常工作。 用P值检测,这是双侧检验,故: P=2×1?0.5215=0.957,P值远远大于α,所以不能原假设H0。 8.7 解:由题意知,μ=225,α=0.05,n=16<30,故选用t统计量。 经计算得:x =241.5,s=98.7259, 进行检验的过程为: H0:μ≤225 H1:μ>225 t= s n = 98.725916 =0.6685 当α= 0.05,自由度n-1= 15,查表得tα(15)=2.1314,这是一个右单侧检验,因为t

即元件平均寿命没有显著大于225小时。 用P值检测,这是右单侧检验,故: P=1?0.743=0.257,P值远远大于α,所以不能拒绝原假设H0。 8.9, 解:由题意得 σA2=632,σB2=572,x A=1070,x B=1020,n A=81,n B=64,故选用z统计量。 进行检验的过程为: H0:μA?μB=0 H1: μA?μB≠0 Z=A B A B σA A +σB B = 632+572 =5 当α=0.05时,zα2=1.96,因为Z>zα2,所以拒绝原假设H0,,即A、B两厂生产的材料平均抗压强度不相同。 用P值检测,这是双侧检验,故: P=2×1?0.9999997=0.0000006,P值远远小于α,所以拒绝原假设H0, 8.13 解:建立假设为: H0: π1=π2 H1: π1≠π2 由题意得:

教育统计学课后练习参考答案

教育统计学课后练习参考答案 第一章 1、教育统计学,就是应用数理统计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对教育调查和教育实验等途径所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并以此为依据,进行科学推断,从而揭示蕴含在教育现象中的客观规律的一门科学。 教育统计学既是统计科学中的一个分支学科,又是教育科学中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两种科学相互结合、相互渗透而形成的一门交叉学科。从学科体系来看,教育统计学属于教育科学体系的一个方法论分支;从学科性质来看,教育统计学又属于统计学的一个应用分支。 2、描述统计主要是通过对数据资料进行整理,计算出简单明白的统计量数来描述庞大的资料,以显示其分布特征的统计方法。 推断统计又叫分析统计,它根据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从我们所研究的全体对象(即总体)中,按照等可能性原则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出总体中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个体组成样本,在样本所提供的数据的基础上,运用概率理论进行分析、论证,在一定可靠程度上对总体的情况进行科学推断的一种统计方法。 3、在自然界或教育研究中,一种事物常存在几种可能出现的情况或获得几种可能的结果,这类现象称为随机现象。 随机现象具的特点: (1)一次条件完全相同的实验有多种可能的结果(这样的实验称为随机实验); (2)在实验之前不能确切知道哪种结果会发生; (3)在相同的条件下可以重复进行这样的实验。 4、总体,也叫做母体或全域,是指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个体的总和。 当所研究的总体数量非常大时,可以从总体中抽取其中一部分个体来观测,由此来推断总体的信息,从总体中抽出的这部分个体就称为样本,它是用以表征总体的个体的集合。 通常将样本中样本个数大于或等于30个的样本称为大样本,小于30个的称为小样本。 5、复置抽样指每次抽出的个体经观测后,仍放回原总体,然后再从总体中抽取下一个个体。 6、反映总体特征的量数叫做总体参数,简称参数。反映样本特征的量数叫做样本统计量,简称统计量。 参数是总体的真正数值,是固定的常量,理论上应该通过计算总体中全部个体的数值而获得,但由于总体中个体的数量通常很大,总体参数往往很难获得,在统计分析中一般通过样本的数值来估计。在进行推断统计时,就是根据样本统计量来推断总体相应的参数。 第二章 1、按照数据的来源,可分为计数数据和度量数据;按照数据的取值情况,可分为间断性数据和连续性数据;按照数据的测量水平,可分为称名数据、顺序数据、等距数据和比率数据。 2、数据整理的基本方法包括对数据进行排序、统计分组、绘制统计图表等。 3、表的结构要简洁明了;表的层次要清晰;主谓分明。 4、连续性数据:(2),(3);间断性数据:(1),(4)。 5、略 6、(1)50;(2)75;(3)34;(4)5;(5)45

(完整版)统计学习题答案第5章参数估计

第5章 参数估计 ●1. 从一个标准差为5的总体中抽出一个容量为40的样本,样本均值为25。 (1) 样本均值的抽样标准差x σ等于多少? (2) 在95%的置信水平下,允许误差是多少? 解:已知总体标准差σ=5,样本容量n =40,为大样本,样本均值x =25, (1)样本均值的抽样标准差 x σσ5=0.7906 (2)已知置信水平1-α=95%,得 α/2Z =1.96, 于是,允许误差是E = α/2 σ Z 6×0.7906=1.5496。 ●2.某快餐店想要估计每位顾客午餐的平均花费金额,在为期3周的时间里选取49名顾客组成了一个简单随机样本。 (3) 假定总体标准差为15元,求样本均值的抽样标准误差; (4) 在95%的置信水平下,求允许误差; (5) 如果样本均值为120元,求总体均值95%的置信区间。 解:(1)已假定总体标准差为σ=15元, 则样本均值的抽样标准误差为 x σσ15=2.1429 (2)已知置信水平1-α=95%,得 α/2Z =1.96, 于是,允许误差是E = α/2 σ Z 6×2.1429=4.2000。 (3)已知样本均值为x =120元,置信水平1-α=95%,得 α/2Z =1.96, 这时总体均值的置信区间为 α/2 x Z 0±4.2=124.2115.8 可知,如果样本均值为120元,总体均值95%的置信区间为(115.8,124.2)元。 ●3.某大学为了解学生每天上网的时间,在全校7500名学生中采取不重复抽样方法随机抽取36人,调查他们每天上网的时间,得到下面的数据(单位:小时): 3.3 3.1 6.2 5.8 2.3 4.1 5.4 4.5 3.2 4.4 2.0 5.4 2.6 6.4 1.8 3.5 5.7 2.3 2.1 1.9 1.2 5.1 4.3 4.2 3.6 0.8 1.5 4.7 1.4 1.2 2.9 3.5 2.4 0.5 3.6 2.5

第五章+统计学教案(假设检验)

第五章+统计学教案(假设检验)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是统计推断的两个组成部分,它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利用样本信息对总体参数 进行推断。前者讨论的是在一定的总体分布形式下,借助样本构造的统计量,对总体未知参数作出估计 的问题;后者讨论的是如何运用样本信息对总体未知参数的取值或总体行为所做的事先假定进行验证, 从而作出真假判断。通俗地、简单地说,前者是利用样本信息估计总体参数将落在什么范围里;而后者 则是利用样本信息回答总体参数是不是会落在事先假定的某一个范围里。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在充分理解有关抽样分布理论的基础上,理解掌握假设检验的有关基本概 念;明确在假设检验中可能犯的两种错误,以及这两种错误之间的联系;熟练掌握总体均值和总体成数 的检验方法,主要是 Z 检验和 t 检验;对于非参数的检验,也应有所了解,包括符号检验、秩和检验与游程检验等。 2 一、假设检验概述与基本概念 1、假设检验概述 2、假设检验的有关基本概念 二、总体参数检验 1、总体平均数的检验 2、总体成数的检验

3、总体方差的检验 三、总体非参数检验 1、符号检验 2、秩和检验 3、游程检验 一、假设检验的有关基本概念; 二、总体平均数与总体成数的检验; 三、非参数检验; 一、假设检验的基本思路与有关概念; 二、两类错误的理解及其关系; 一、假设检验概述 假设检验:利用统计方法检验一个事先所作出的假设的真伪,这一假设称为统计假设,对这一假设 所作出的检验就是假设检验。 基本思路:首先,对总体参数作出某种假设,并假定它是成立的。然后,根据样本得到的信息(统 计量),考虑接受这个假设后是否会导致不合理的结果,如果合理就接受这个假设,不合理就拒绝这个 假设。 所谓合理性,就是看是否在一次的观察中出现了小概率事件。 小概率原理:就是指概率很小的事件,在一次试验中实际上是几乎不可能出现。这种事件可以称其 为“实际不可能事件”。 二、假设检验的基本概念

第九章统计学基础课后习题答案

第九章假设检验 一、填空题 1.第一类错误 2.Z统计量、标准正态分布 3.t统计量、t 4.P值 5.TDIST 6.≥30 7.正相关、负相关 二、单选题 1.A 2.D 3.A 4.C 5.C 三、简答题 1.小概率原理:在一个已知假设下,如果某个事件发生的概率非常小,我们通常认为这个假设可能是不成立的。小概率原理包含了两方面的意思:一是认为小概率事件在一次观察中是不会出现的,二是如果在一次观察中出现了小概率事件,那么合理的解释是原有事件具有小概率的说法不成立。 2.建立假设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原假设和备择假设是相互对立的,在一项假设检验中,只能有一个假设成立。 (2)原假设必须包含等号。 (3)建立假设时,往往先确立备择假设,然后在确立原假设。 (4)备择假设的形式不同,相应的检验方法也不同。 (5)假设检验的没保底是搜集充分证据来拒绝原假设。 3.在原假设成立的条件下,检验统计量在某样本中至少达到相应值的概率称为P值。4.双侧检验(two-sided test)的备择假设中包含不等号(如m≠m0),实际上包括两种情况:m>m0或mm0或者m

应用统计学:参数估计习题及答案

简答题 1、矩估计的推断思路如何?有何优劣? 2、极大似然估计的推断思路如何?有何优劣? 3、什么是抽样误差?抽样误差的大小受哪些因素影响? 4、简述点估计和区间估计的区别和特点。 5、确定重复抽样必要样本单位数应考虑哪些因素? 计算题 1、对于未知参数的泊松分布和正态分布分别使用矩法和极大似然法进行点估计,并考量估计结果符合什么标准 2、某学校用不重复随机抽样方法选取100名高中学生,占学生总数的10%,学生平均体重为50公斤,标准差为48.36公斤。要求在可靠程度为95%(t=1.96)的条件下,推断该校全部高中学生平均体重的范围是多少? 3、某县拟对该县20000小麦进行简单随机抽样调查,推断平均亩产量。根据过去抽样调查经验,平均亩产量的标准差为100公斤,抽样平均误差为40公斤。现在要求可靠程度为95.45%(t=2)的条件下,这次抽样的亩数应至少为多少? 4、某地区对小麦的单位面积产量进行抽样调查,随机抽选25公

顷,计算得平均每公顷产量9000公斤,每公顷产量的标准差为1200公斤。试估计每公顷产量在8520-9480公斤的概率是多少?(P(t=1)=0.6827, P(t=2)=0.9545, P(t=3)=0.9973) 5、某厂有甲、乙两车间都生产同种电器产品,为调查该厂电器产品的电流强度情况,按产量等比例类型抽样方法抽取样本,资料如下: 试推断: (1)在95.45%(t=2)的概率保证下推断该厂生产的全部该种电器产品的平均电流强度的可能范围 (2)以同样条件推断其合格率的可能范围 (3)比较两车间产品质量 6、采用简单随机重复和不重复抽样的方法在2000件产品中抽查200件,其中合格品190件,要求: (1)计算样本合格品率及其抽样平均误差

统计学原理第九章(相关与回归)习题答案

第九章相关与回归 一.判断题部分 题目1:负相关指的是因素标志与结果标志的数量变动方向是下降的。() 答案:× 题目2:相关系数为+1时,说明两变量完全相关;相关系数为-1时,说明两个变量不相关。() 答案:√ 题目3:只有当相关系数接近+1时,才能说明两变量之间存在高度相关关系。() 答案:× 题目4:若变量x的值增加时,变量y的值也增加,说明x与y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若变量x的值减少时,y变量的值也减少,说明x与y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答案:× 题目5:回归系数和相关系数都可以用来判断现象之间相关的密切程度。() 答案:× 题目6:根据建立的直线回归方程,不能判断出两个变量之间相关的密切程度。() 答案:√ 题目7:回归系数既可以用来判断两个变量相关的方向,也可以用来说明两个变量相关的密切程度。() 答案:×

题目8:在任何相关条件下,都可以用相关系数说明变量之间相关的密切程度。() 答案:× 题目9:产品产量随生产用固定资产价值的减少而减少,说明两个变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答案:√ 题目10:计算相关系数的两个变量,要求一个是随机变量,另一个是可控制的量。() 答案:× 题目11:完全相关即是函数关系,其相关系数为±1。() 答案:√ 题目12:估计标准误是说明回归方程代表性大小的统计分析指标,指标数值越大,说明回归方程的代表性越高。() 答案× 二.单项选择题部分 题目1:当自变量的数值确定后,因变量的数值也随之完全确定,这种关系属于()。 A.相关关系 B.函数关系 C.回归关系 D.随机关系 答案:B 题目2: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归纳为两种类型,即()。 A.相关关系和函数关系 B.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

《统计学原理》作业四答案

《统计学原理》作业(四) (第八~第九章) 一、判断题 1、数量指标指数反映总体的总规模水平,质量指标指数反映总体的相对水平或平均水平( × )。 2、平均指数也是编制总指数的一种重要形式,有它的独立应用意义。(√ ) 3、因素分析内容包括相对数和平均数分析。( × ) 4、发展水平就是动态数列中的每一项具体指标数值,它只能表现为绝对数。(× ) 5、若将2000-2005年末国有企业固定资产净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此种动态数列称为时点数列。 (√ ) 6、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所以定基增长速度也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积。( × ) 7、发展速度是以相对数形式表示的速度分析指标,增长量是以绝对数形式表示的速度分析指标。(√ ) 8、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时期一般固定在基期(×) 二、单项选择题 1、统计指数划分为个体指数和总指数的依据是 ( A ) 。 A 、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 B 、指标性质不同 C 、采用的基期不同 D 、编制指数的方法不同 2、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划分依据是 ( A )。 A 、指数化指标的性质不同 B 、所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 C 、所比较的现象特征不同 D 、编制指数的方法不同 3、编制总指数的两种形式是( B )。 A 、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B 、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 C 、算术平均数指数和调和平均数指数 D 、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4、销售价格综合指数 ∑∑0 1 11p q p q 表示( C )。 A 、综合反映多种商品销售量变动程度 B 、综合反映多种商品销售额变动程度 C 、报告期销售的商品,其价格综合变动的程度 D 、基期销售的商品,其价格综合变动程度 5、在销售量综合指数 ∑∑0 01p q p q 中, 00 1 p q p q ∑∑-表示 ( B )。 A 、商品价格变动引起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

3-第7章统计学参数估计练习题

第7章参数估计 练习题 一、填空题(共10题,每题2分,共计20分) 1.参数估计就是用_______ __去估计_______ __。 2. 点估计就是用_______ __的某个取值直接作为总体参数的_______ __。3.区间估计是在_______ __的基础上,给出总体参数估计的一个区间范围,该区间通常由样本统计量加减_______ __得到。 4. 如果将构造置信区间的步骤重复多次,置信区间中包含总体参数真值的次数所占的比例称为_______ __,也成为_______ __。 5.当样本量给定时,置信区间的宽度随着置信系数的增大而_______ __;当置信水平固定时,置信区间的宽度随着样本量的增大而_______ __。 6. 评价估计量的标准包含无偏性、_______ __和_______ __。 7. 在参数估计中,总是希望提高估计的可靠程度,但在一定的样本量下,要提高估计的可靠程度,就会_______ __置信区间的宽度;如要缩小置信区间的宽度,又不降低置信程度,就要_______ __样本量。 8. 估计总体均值置信区间时的估计误差受总体标准差、_______ __和_______ __的影响。 9. 估计方差未知的正态总体均值置信区间用公式_______ __;当样本容量大于等于30时,可以用近似公式_______ __。 10. 估计正态总体方差的置信区间时,用_____ __分布,公式为______ __。 二、选择题(共10题,每题1分,共计10分) 1.根据一个具体的样本求出的总体均值的95%的置信区间( )。 A.以95%的概率包含总体均值 B.有5%的可能性包含总体均值 C.一定包含总体均值 D. 要么包含总体均值,要么不包含总体均值 2.估计量的含义是指( )。

统计学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第五章 抽样及参数估计

统计学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第五章 抽样及参数估计 1.①由题意可知本题属于:纯随机重复抽样下的总体比例区间估计。 已知:n=1000,828 82.8%1000 p = =,(Z)195.45%F α=-= ,查表得/2=2Z α 由于不知总体标准差,用样本的标准差代替: p 82.8%282.8% 2.4%Z α±=±? =± 即:80.4%P 85.2%≤≤ 所以该城市拥有彩电家庭比例的置信区间为80.4%—85.2%。 ②由题意可知本题属于:重复抽样时比例的必要抽样数目。 已知: 82.8%p =,5%p ?= ,(Z)199.73%F α=-= ,查表得/2=3Z α 由于不知总体标准差,用样本的标准差代替: 222 2 (1P) 382.8%(1-82.8%)5130.05 p z P n -??= =≈? 2.由题意可知本题属于:纯随机重复抽样下的总体平均数的抽样极限误差 已知:n=100,=3x ,=0.8σ ,(Z)195%F α=-= ,查表得/2=1.96Z α /2 = 1.960.16Z α?=?= 分钟 3.(1) 已知:n=150,123 82%150 p = =,(Z)199.73%F α=-= ,查表得/2=3Z α 由于不知总体标准差,用样本的标准差代替: p 82%382%9.41%Z α±=±? =± 即:72.59%P 91.41%≤≤ (2)已知:n=150,=2x ,=0.75σ ,(Z)199.73%F α=-= ,查表得/2=3Z α

/2 0.75 2320.2x Z αμ=±=±?=± 分钟 即:1.8 2.2μ≤≤ 4. 已知: 200σ=,30z ?= ,(Z)195%F α=-= ,查表得/2=1.96Z α 则:22 222 2 1.9620017130 z z n σ?==≈? 户 (1)如上图 (2)40名职工的平均考核成绩为3070 40 76.75xf x f = = =∑ 样本的方差为2 2 ()4777.5 s 122.54x x f f -= = =∑∑ (Z)195%F α=-= ,查表得到/2 1.96Z α= /2 76.75 1.911.07 676.75 3.43s x Z α±=±?=± 即在95%的概率保证度下,该企业工人的平均考核成绩在73.32到80.18直接。 (3)已知:n=40,36 90%40 p = =,(Z)195%F α=-= ,查表得/2=1.96Z α 由于不知总体标准差,用样本的标准差代替:

《统计分析与SPSS的应用(第五版)》课后练习答案(第9章)

《统计分析与SPSS的应用(第五版)》(薛薇) 课后练习答案 第9章SPSS的线性回归分析 1、利用第2章第9题的数据,任意选择两门课程成绩作为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利用SPSS 提供的绘制散点图功能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请绘制全部样本以及不同性别下两门课程成绩的散点图,并在图上绘制三条回归直线,其中,第一条针对全体样本,第二和第三条分别针对男生样本和女生样本,并对各回归直线的拟和效果进行评价。 选择fore和phy两门成绩体系散点图 步骤:图形→旧对话框→散点图→简单散点图→定义→将fore导入Y轴,将phy导入X轴,将sex导入设置标记→确定。 接下来在SPSS输出查看器中,双击上图,打开图表编辑

→点击子组拟合线→选择线性→应用。

分析:如上图所示,通过散点图,被解释变量y(即:fore)与解释变量phy有一定的线性关系。但回归直线的拟合效果都不是很好。 2、请说明线性回归分析与相关分析的关系是怎样的? 相关分析是回归分析的基础和前提,回归分析则是相关分析的深入和继续。相关分析需要依靠回归分析来表现变量之间数量相关的具体形式,而回归分析则需要依靠相关分析来表现变量之间数量变化的相关程度。只有当变量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时,进行回归分析寻求其相关的具体形式才有意义。如果在没有对变量之间是否相关以及相关方向和程度做出正确判断之前,就进行回归分析,很容易造成“虚假回归”。与此同时,相关分析只研究变量之间相关的方向和程度,不能推断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具体形式,也无法从一个变量的变化来推测另一个变量的变化情况,因此,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只有把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合起来,才能达到研究和分析的目的。 线性回归分析是相关性回归分析的一种,研究的是一个变量的增加或减少会不会引起另一个变量的增加或减少。 3、请说明为什么需要对线性回归方程进行统计检验?一般需要对哪些方面进行检验? 检验其可信程度并找出哪些变量的影响显著、哪些不显著。 主要包括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检验、显著性检验、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残差分析等。

统计学参数估计习题

一、单选 1.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条件下,当抽样容许误差缩小为原来的1/2时,则样本容量是原来的( ). A 、2倍 B 、1/2倍 C 、4倍 D 、1/4倍 2、在抽样推断中,抽样误差是( ) A 、可以避免的 B 、可避免且可控制 C 、不可避免且无法控制 D 、不可避免但可控制 二、多选 1.在抽样推断中,样本容量的多少取决于( ). A 、总体标准差的大小 B 、容许误差的大小 C 、抽样推断的置信水平的大小 D 、抽样的方式 E 、抽样的方法 三、判断 1.如果总体均值落在区间(960,1040)内的概率为0.95,则容许误差等于80.( ) 四、简答 1.确定必要样本容量的意义?必要样本容量受哪些因素影响? 五、计算 1、某面粉加工企业分装的特等粉每小袋重量X~N (μ,1),随机抽取9袋重量分别为(市斤)5.1,5.1,4.8,5.0,4.7,5.0,5.2,5.1,5.0。试由样本数据对该厂生产的特等粉平均每袋重量μ做出置信水平为0.95的区间估计。 2、现要调查某中学的语文教学水平,从该校2009届的毕业生中随机抽样10个学生,统计他们毕业统考的语文成绩(单位:分),统计数据如下: 90,82,57,68,75,84,71,62,73,93 已知毕业生的语文成绩X 服从正态分布),(2 σμN 。 (1)用点估计法估计该校毕业统考的语文平均成绩和语文成绩标准差; (2)求该校毕业统考语文平均成绩的置信水平为95%的置信区间; (3)若置信水平为95%,容许误差不超过4分,应该抽取多大的样本?

答案: 一、1、C 2、D 二、ABCDE 三、1、× 四、 1、样本均值59/45/===∑n x x 35.43/1*96.15/*=-=-n Z x σ 65.53/1*96.15/*=+=+n Z x σ 该厂生产的特等粉平均每袋重量μ的置信水平为0.95的置信区间为(4.35,5.65)。 2、(1) 5.75=x 分,13.11173.11=-===s n n s σσ 或分 (2)73.11,10,262.2)9()1(025.02/====-s n t n t α )89.83,11.72()39.85.75()1073.11262.25.75()(2 /=±=±=±n s t x α (3)4=?分 74.29413.1196.104.33473.1196.12222222 /2 2 22222/≈?=?=≈?=?=σσααz n z n 或(人)

统计学(第五版)贾俊平 课后思考题和练习题答案(最终完整版)

统计学(第五版)贾俊平课后思考题和练习题答案(最终完整版) 整理by__kiss-ahuang 第一部分思考题 第一章思考题 1.1什么是统计学 统计学是关于数据的一门学科,它收集,处理,分析,解释来自各个领域的数据并从中得出结论。 1.2解释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 描述统计;它研究的是数据收集,处理,汇总,图表描述,概括与分析等统计方法。 推断统计;它是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方法。 1.3统计学的类型和不同类型的特点 统计数据;按所采用的计量尺度不同分; (定性数据)分类数据:只能归于某一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它是对事物进行分类的结果,数据表现为类别,用文字来表述; (定性数据)顺序数据:只能归于某一有序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它也是有类别的,但这些类别是有序的。 (定量数据)数值型数据:按数字尺度测量的观察值,其结果表现为具体的数值。 统计数据;按统计数据都收集方法分; 观测数据:是通过调查或观测而收集到的数据,这类数据是在没有对事物人为控制的条件下得到的。 实验数据:在实验中控制实验对象而收集到的数据。 统计数据;按被描述的现象与实践的关系分; 截面数据:在相同或相似的时间点收集到的数据,也叫静态数据。 时间序列数据:按时间顺序收集到的,用于描述现象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也叫动态数据。 1.4解释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 答案同1.3 1.5举例说明总体,样本,参数,统计量,变量这几个概念 对一千灯泡进行寿命测试,那么这千个灯泡就是总体,从中抽取一百个进行检测,这一百个灯泡的集合就是样本,这一千个灯泡的寿命的平均值和标准差还有合格率等描述特征的数值就是参数,这一百个灯泡的寿命的平均值和标准差还有合格率等描述特征的数值就是统计量,变量就是说明现象某种特征的概念,比如说灯泡的寿命。 1.6变量的分类 变量可以分为分类变量,顺序变量,数值型变量。 变量也可以分为随机变量和非随机变量。经验变量和理论变量。 1.7举例说明离散型变量和连续性变量 离散型变量,只能取有限个值,取值以整数位断开,比如“企业数” 连续型变量,取之连续不断,不能一一列举,比如“温度”。 1.8统计应用实例 人口普查,商场的名意调查等。 1.9统计应用的领域 经济分析和政府分析还有物理,生物等等各个领域。

统计学第九章 时间序列分析课后答案

第九章 时间序列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B C A D A C D D C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A C A B B B D B B 二、多项选择题 1 2 3 4 5 BCDE ABC ABCD ABD ABCDE 6 7 8 9 10 ABCDE ABCDE ACE ABCE CE 11 12 13 14 15 ABCD BCDE ABCE ABCDE BCDE 16 17 18 19 20 BCD ABCDE BE ABCDE BDE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 × √ × × √ √ × × √ 四、填空题 1、时间序列 指标数值 2、总量指标时间数列 相对指标时间数列 平均指标时间数列 总量指标时间数列 3、简单 n a a ∑= 间断 连续 间隔相等 间隔不等 4、逐期 累计 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 逐期 累计 5、环比 定基 基期水平 报告期水平 环比 定基 环比 6、水平法 累计法 水平 n x x ∏= 或n n a a x 0 = 累计 0 32a a x x x x n ∑=++++ 7、26 26 8、7

9、 )-(y y ?∑ = 0 )-(y y ?∑ 2 为最小 10、季节比率 1200% 400% 五、简答题(略) 六、计算题 1、4月份平均库存 = 30 5 3008370122505320?+?+?+?= 302(辆) 2、第一季度平均人数 9173010249 27217270302751026424258++++?+?+?+?+?=268.1(人) 3、第一季度平均库存额 1 42434 4054082400122 21-+ ++=-+++=n a a a a n = 410(万元) 同理,第二季度平均库存额 1 42418 4384262434-+++= 430(万元) 上半年平均库存额 1 72418 4384264344054082400-++++++= 420(万元) 或 2 430 410+= 420(万元) 4、年平均增加的人数 =5 1629 1678172617931656++++= 1696.4(万人) 5、某酿酒厂成品库1998年的平均库存量 1211 123212 1222---+++++++++=n n n n f f f f a a f a a f a a a =1 2112408 4122233533012330326+++?+++?++?+ =12 4620 = 385(箱) 6、列计算表如下: 季 度 一 二 三 四 合 计 计 划 产 值(万元) b 计划完成程度(%)c = a/b 实 际 产 值(万元)a = bc 8000.0 130.0 10400.0 8870.0 147.0 13038.9 8750.0 129.0 11287.5 8980.0 145.0 13021.0 34600.0 138.0 47747.4

统计学(第四版)贾俊平 第五章 参数估计 练习题答案

统计学(第四版)贾俊平第五章参数估计练习题答案 5.1(答案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1)已知:n=49,15σ=, 样本均值的标准误差X σ==(2)已知:置信水平:2 195%, 1.96 Z α α-==, 估计误差E=2 15 1.96 4.207 Z α== (3)已知120,X =置信水平:2 195%, 1.96Z αα-==,E=4.20 置信区间为()2 120 4.20115.80,124.20X Z α±=±= 5.2(答案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1)置信区间为2 8900 1.96(8646.97,9153.03)X Z α±=±= (2)置信区间为2 8900 1.96(8815.48,8984.52)X Z α±=±= (3)置信区间为2 8900 1.65(8760.55,9039.45)X Z α±=±= (4)置信区间为2 8900 2.58(8681.95,9118.05)X Z α±=±= 5.3 (1) 表5.3—1置信水平90%上网时间置信区间报告 上网时间

(2) (3)

5.4(答案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1)已知N=500,n=50,132n = A. 传统方法:32 0.6450 p == 比例置信区间为0.64(0.51,0.77)p Z ±=±= B. 现代方法:322 0.63504 p +==+ 比例置信区间为0.63(0.50,0.76)p Z ±=±= (2)已知0.8p =0.1≤ 得到:16n ≥ 5.5 (1)

5.6已知22 12121214,7,53.2,43.4,96.8,102.0n n X X s s ======, (1)置信水平195%α-=, 12μμ-置信区间为()(()122 1.86,17.74X X t v α -±= (2)置信水平199%α-=, 12μμ-置信区间为()(()122 0.19,19.41X X t v α -±= 5.7

《统计学概论》第九章课后练习题答案

《统计学概论》第九章课后练习答案 一、 思考题 1什么是国民经济核算? P 281国民经济核算的作用有哪些? P 282 2 ?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哪些阶段? P 283-P 287 3?简述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本框架。 P 288 4?什么是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试举例说明。 P 287 -P 289 5. 什么是机构单位?机构单位有哪些特点? 6. 国民经济核算的生产范围包括哪些? 7?简述我国现行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及三次产业分类。 &如何界定国民经济核算中的资产范围? 9. 什么是总产出、中间消耗和增加值? 10. 简述国内生产总值的三种不同计算方法。 11 ?什么是直接消耗系数?直接消耗系数的大小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12. 简述财产收入的内容和类别。 13?简述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总收入和国民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关系。 14.什么是经常转移和资本转移?两者有何区别? 15?国民资产负债核算中对资产是怎样进行分类的? 16?简述收入使用核算的主要核算内容。 17.简述SNA 对金融资产的分类。 18 ?简述国际收支平衡表的项目内容及其与国际收支头寸表的区别。 二、 单项选择题 1 ?划分国内经济活动和国外经济活动的基本依据是( A .基层单位和机构单位 C. 机构单位和机构部门 D .基层单位和产业部 门 2?有权拥有资产和承担负债,能够独立从事经济活动和其他实体进行交易的经济实体称为 ( )° A .常住单位 B .非常住单位 C .基层单位 D .机构单位 )° B .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

A .领土、领海、领空 C .驻外使馆和领馆用地 4. 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投入( )。 A .就是中间消耗 C .包括中间投入和最初投入两部分 5. 投入产出表的第I 象限主要反映各产业部门之间的( )。 A .技术联系 B .经济联系 C .技术经济联系 D .中间消耗关系 解析:第I 象限是由名称相同、 数目一致的若干个产业部门纵横交叉形成的棋盘式表格。 其 主栏是中间投入,宾栏是中间使用。第I 象限充分揭示了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依 存、相互制约的技术经济联系。 6. 完全消耗系数是( )。 A .所有直接消耗系数的代数和 B .所有间接消耗系数的代数和 C .直接消耗系数与各轮间接消耗系数的代数和 D .以上都对 7. 在一个三次产业投入产出表中,直接消耗系数 a 2i 的数值为0. 2864,则它所代表的含义 是( )。 B .第二产业生产1单位总产出对第一产业的消耗量 C .第一产业产品分配给第二产业使用部分所占的比例 D .第二产业产品分配给第一产业使用部分所占的比例 B ?具有海底开采管辖权的大陆架 D ?国外驻该国的使馆和领馆用地 B .就是最初投入 D .以上都不对

《统计学原理》作业参考及答案

《统计学原理》作业(四) (第八~第九章) 一、判断题 1、数量指标指数反映总体的总规模水平,质量指标指数反映总体的相对水平或平均水平( × )。 2、平均指数也是编制总指数的一种重要形式,有它的独立应用意义。(√ ) 3、因素分析内容包括相对数和平均数分析。( × ) 4、发展水平就是动态数列中的每一项具体指标数值,它只能表现为绝对数。(× ) 5、若将2000-2005年末国有企业固定资产净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此种动态数列称为时点数列。 (√ ) 6、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所以定基增长速度也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积。( × ) 7、发展速度是以相对数形式表示的速度分析指标,增长量是以绝对数形式表示的速度分析指标。(√ ) 8、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时期一般固定在基期(×) 二、单项选择题 1、统计指数划分为个体指数和总指数的依据是 ( A ) 。 A 、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 B 、指标性质不同 C 、采用的基期不同 D 、编制指数的方法不同 2、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划分依据是 ( A )。 A 、指数化指标的性质不同 B 、所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 C 、所比较的现象特征不同 D 、编制指数的方法不同 3、编制总指数的两种形式是( B )。 A 、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B 、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 C 、算术平均数指数和调和平均数指数 D 、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4、销售价格综合指数 ∑∑0 1 11p q p q 表示( C )。 A 、综合反映多种商品销售量变动程度 B 、综合反映多种商品销售额变动程度 C 、报告期销售的商品,其价格综合变动的程度 D 、基期销售的商品,其价格综合变动程度

统计学第五版课后题答案

第一章导论 1.1 (1)数值型变量。 (2)分类变量。 (3)离散型变量。 (4)顺序变量。 (5)分类变量。 1.2 (1)总体是该市所有职工家庭的集合;样本是抽中的2000个职工家庭的集合。 (2)参数是该市所有职工家庭的年人均收入;统计量是抽中的2000个职工家庭的年人均收入。 1.3 (1)总体是所有IT从业者的集合。 (2)数值型变量。 (3)分类变量。 (4)截面数据。 1.4 (1)总体是所有在网上购物的消费者的集合。 (2)分类变量。 (3)参数是所有在网上购物者的月平均花费。 (4)参数 (5)推断统计方法。 第二章数据的搜集 1.什么是二手资料?使用二手资料需要注意些什么? 与研究内容有关的原始信息已经存在,是由别人调查和实验得来的,并会被我们利用的资料称为“二手资料”。使用二手资料时需要注意:资料的原始搜集人、搜集资料的目的、搜集资料的途径、搜集资料的时间,要注意数据的定义、含义、计算口径和计算方法,避免错用、误用、滥用。在引用二手资料时,要注明数据来源。 2.比较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的特点,举例说明什么情况下适合采用概率抽样,什么情况下适合采用非概率抽样。 概率抽样是指抽样时按一定概率以随机原则抽取样本。每个单位被抽中的概率已知或可以计算,当用样本对总体目标量进行估计时,要考虑到每个单位样本被抽中的概率,概率抽样的技术含量和成本都比较高。如果调查的目的在于掌握和研究总体的数量特征,得到总体参数的置信区间,就使用概率抽样。

非概率抽样是指抽取样本时不是依据随机原则,而是根据研究目的对数据的要求,采用某种方式从总体中抽出部分单位对其实施调查。非概率抽样操作简单、实效快、成本低,而且对于抽样中的专业技术要求不是很高。它适合探索性的研究,调查结果用于发现问题,为更深入的数量分析提供准备。非概率抽样也适合市场调查中的概念测试。 3.调查中搜集数据的方法主要有自填式、面方式、电话式,除此之外,还有那些搜集数据的方法? 实验式、观察式等。 4. 自填式、面方式、电话式调查个有什么利弊? 自填式优点:调查组织者管理容易,成本低,可以进行较大规模调查,对被调查者可以刻选择方便时间答卷,减少回答敏感问题的压力。缺点:返回率低,调查时间长,在数据搜集过程中遇到问题不能及时调整。 面谈式优点:回答率高,数据质量高,在数据搜集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及时调整可以充分发挥调查员的作用。缺点:成本比较高,对调查过程的质量控制有一定难度。对于敏感问题,被访者会有压力。 电话式优点:速度快,对调查员比较安全,对访问过程的控制比较容易,缺点:实施地区有限,调查时间不宜过长,问卷要简单,被访者不愿回答时,不宜劝服。 5.请举出(或设计)几个实验数据的例子。 不同饲料对牲畜增重有无影响,新旧技术的机器对组装同一产品所需时间的影响。 6.你认为应当如何控制调查中的回答误差? 对于理解误差,要注意表述中的措辞,学习一定的心里学知识。对于记忆误差,尽量缩短所涉及问题的时间范围。对于有意识误差,调查人员要想法打消被调查者得思想顾虑,调查人员要遵守职业道德,为被调查者保密,尽量避免敏感问题。 7.怎样减少无回答?请通过一个例子,说明你所考虑到的减少无回答的具体措施。 对于随机误差,可以通过增加样本容量来控制。对于系统误差,做好预防,在调查前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尽量把无回答率降到最低程度。无回答出现后,分析武回答产生的原因,采取补救措施。比如要收回一百份,就要做好一百二十份或一百三十份问卷的准备,当被调查者不愿意回答时,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劝服被访者,还可以通过馈赠小礼品等的方式提高回收率。 第三章数据的图表搜集 一、思考题 3.1数据的预处理包括哪些内容? 答:审核、筛选、排序等。 3.2分类数据和顺序数据的整理和显示方法各有哪些? 答:分类数据在整理时候先列出所分的类别,计算各组的频数、频率,得到频数分布表,

《统计学》课后练习题答案

第一章统计学及基本概念 1 第二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4 第三章统计表与统计图7 第四章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9 第五章参数估计 12 第六章假设检验 17 第七章方差分析 21 第八章非参数检验24 第九章相关与回归分析27 第十章多元统计分析 31 第十一章时间序列分析35 第十二章指数38 第十二章指数38 第十三章统计决策42 第十四章统计质量管理45 第一章统计学及基本概念 1.1 统计的涵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 1.2 统计学的内容(统计学分类:理论统计学和应用统计学;描述统计学与推断统计学) 1.3 统计学的发展史(学派与主要代表人物) 1.4 数据类型(定类、定序、定距和定比;时间序列、截面数据和面板数据;绝对数、相对数、平均数) 1.5 变量:连续与离散;确定与随机 1.6 总体、样本与个体 1.7 标志、指标及指标体系 1.8 统计计算工具 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推断统计学研究()。(知识点:1.2 答案:D) A.统计数据收集的方法B.数据加工处理的方法 C.统计数据显示的方法D.如何根据样本数据去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方法 2. 在统计史上被认为有统计学之名而无统计学之实的学派是()。(知识点:1.3 答案:D) A.数理统计学派B.政治算术学派C.社会统计学派D.国势学派 3. 下列数据中哪个是定比尺度衡量的数据()。(知识点:1.4 答案:B) A.性别B.年龄C.籍贯D.民族 4. 统计对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认识是()。(知识点:1.6 答案:C) A.从定性到定量B.从定量到定性C.从个体到总体D.从总体到个体 5. 调查10个企业职工的工资水平情况,则统计总体是()。(知识点:1.6 答案:C) A.10个企业 B.10个企业职工的全部工资 C.10个企业的全部职工 D.10个企业每个职工的工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