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高中有机化学物理性质范文

化学高中有机化学物理性质范文
化学高中有机化学物理性质范文

一、有机代表物质的物理性质

1. 状态

固态:饱和高级脂肪酸、脂肪、TNT、萘、苯酚、葡萄糖、果糖、麦芽糖、淀粉、纤维素、醋酸℃以下)

气态:C4以下的烷烃、烯烃、炔烃、甲醛、一氯甲烷

液态:油状: 硝基苯、溴乙烷、乙酸乙酯、油酸

粘稠状: 石油、乙二醇、丙三醇

2. 气味

无味:甲烷、乙炔(常因混有PH3、H2S和AsH3而带有臭味)

稍有气味:乙烯特殊气味:苯及同系物、萘、石油、苯酚

刺激性:甲醛、甲酸、乙酸、乙醛

甜味:乙二醇、丙三醇、蔗糖、葡萄糖

香味:乙醇、低级酯苦杏仁味:硝基苯

3. 颜色

白色:葡萄糖、多糖淡黄色:TNT、不纯的硝基苯黑色或深棕色:石油

4. 密度

比水轻的:苯及苯的同系物、一氯代烃、乙醇、低级酯、汽油

比水重的:硝基苯、溴苯、乙二醇、丙三醇、CCl4、氯仿、溴代烃、碘代烃

5. 挥发性:乙醇、乙醛、乙酸

6. 升华性:萘、蒽

7. 水溶性:不溶:高级脂肪酸、酯、硝基苯、溴苯、烷烃、烯烃、炔烃、苯及同系物、萘、蒽、石油、卤代烃、TNT、氯仿、CCl4 能溶:苯酚(0℃时是微溶) 微溶:乙炔、苯甲酸

易溶:甲醛、乙酸、乙二醇、苯磺酸

与水混溶:乙醇、苯酚(70℃以上) 、乙醛、甲酸、丙三醇

二、有机物之间的类别异构关系

1. 分子组成符合CnH2n(n≥3)的类别异构体: 烯烃和环烷烃;

2. 分子组成符合CnH2n-2(n≥4)的类别异构体: 炔烃和二烯烃;

3. 分子组成符合CnH2n+2O(n≥3)的类别异构体: 饱和一元醇和饱和醚;

4. 分子组成符合CnH2nO(n≥3)的类别异构体: 饱和一元醛和饱和一元酮;

5. 分子组成符合CnH2nO2(n≥2)的类别异构体: 饱和一元羧酸和饱和一元酯;

6. 分子组成符合CnH2n-6O(n≥7)的类别异构体: 苯酚的同系物,芳香醇及芳香醚;

如n=7,有以下五种: 邻甲苯酚,间甲苯酚,对甲苯酚;苯甲醇;苯甲醚.

7. 分子组成符合CnH2n+2O2N(n≥2)的类别异构体: 氨基酸和硝基化合物.

三、能发生取代反应的物质

1. 烷烃与卤素单质: 卤素单质蒸汽(如不能为溴水)。条件:光照.

2. 苯及苯的同系物与(1)卤素单质(不能为水溶液):条件-- Fe作催化剂

(2)浓硝酸: 50℃-- 60℃水浴(3)浓硫酸: 70℃--80℃水浴

3. 卤代烃的水解: NaOH的水溶液

4. 醇与氢卤酸的反应: 新制氢卤酸

5. 乙醇与浓硫酸在140℃时的脱水反应.

6.酸与醇的酯化反应:浓硫酸、加热

6.酯类的水解: 无机酸或碱催化 6. 酚与 1)浓溴水 2)浓硝酸

四、能发生加成反应的物质

1. 烯烃、炔烃、二烯烃、苯乙烯的加成: H2、卤化氢、水、卤素单质

2. 苯及苯的同系物的加成: H2、Cl2

3. 不饱和烃的衍生物的加成:

(包括卤代烯烃、卤代炔烃、烯醇、烯醛、烯酸、烯酸酯、烯酸盐等)

4. 含醛基的化合物(包括葡萄糖)的加成: HCN、H2等

5. 酮类、油酸、油酸盐、油酸某酯、油(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的加成物质的加成: H2

注意:凡是有机物与H2的加成反应条件均为:催化剂(Ni)、加热

五、六种方法得乙醇(醇)

1. 乙醛(醛)还原法: CH3CHO + H2 --催化剂加热→ CH3CH2OH

2. 卤代烃水解法: C2H5X + H2O-- NaOH 加热→ C2H5OH + HX

3. 某酸乙(某)酯水解法: RCOOC2H5 + H2O—NaOH→ RCOOH + C2H5OH

4. 乙醇钠水解法: C2H5ONa + H2O → C2H5OH + NaOH

5. 乙烯水化法: CH2=CH2 + H2O --H2SO4或H3PO4,加热,加压→ C2H5OH

6. 葡萄糖发酵法 C6H12O6 --酒化酶→ 2C2H5OH + 2CO2

六、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含-CHO)

1. 所有的醛(RCHO)

2. 甲酸、甲酸盐、甲酸某酯

3. 葡萄糖、麦芽糖、葡萄糖酯、 (果糖)

能和新制Cu(OH)2反应的除以上物质外,还有酸性较强的酸(如甲酸、乙酸、丙酸、盐酸、硫酸等),发生中和反应。.

七、分子中引入羟基的有机反应类型

1. 取代(水解)反应: 卤代烃、酯、酚钠、醇钠、羧酸钠

2. 加成反应: 烯烃水化、醛+ H2

3. 氧化: 醛氧化

4. 还原: 醛+ H2

八、能跟钠反应放出H2的物质

(一). 有机物

1. 醇(也

可和K、Mg、Al反应) 2. 有机羧酸 3. 酚(苯酚及同系物)

4. 苯磺酸

5. 苦味酸(2,4,6-三硝基苯酚)

6. 葡萄糖(熔融)

7. 氨基酸

(二). 无机物

1. 水及水溶液

2. 无机酸(弱氧化性酸)

3. NaHSO4

九、能与溴水反应而使溴水褪色或变色的物质

(一). 有机物

1. 不饱和烃(烯烃、炔烃、二烯烃、苯乙烯、苯乙炔),不饱和烃的衍生物(包括卤代烯、烯醇、烯醛、烯酸、烯酯、油酸、油酸盐、油酸某酯、油等) 。

即含有碳碳双键或碳碳叁键的有机物。

2. 石油产品(裂化气、裂解气、裂化汽油等)

3. 苯酚及其同系物(因为能和溴水取代而生成三溴酚类沉淀)

4. 含醛基的化合物(醛基被氧化) 6. 天然橡胶(聚异戊二烯)

(二). 无机物

(-2): 硫化氢及硫化物 2. S(+4): SO2、H2SO3及亚硫酸盐 3. Fe2+ 例: 6FeSO4 + 3Br2 === 2Fe2(SO4)3 + 2FeBr2

6FeCl2 + 3Br2 === 4FeCl3 + 2FeBr3 2FeI2 + 3Br2 === 2FeBr3 + 2I2

4. Zn、Mg、Fe等单质如 Mg + Br2 === MgBr2

(此外,其中亦有Mg与H+、Mg与HBrO的反应)

5. I(-1) 氢碘酸及碘化物变色

6. NaOH等强碱: 因为Br2 +H2O===HBr + HBrO 加入NaOH后平衡向右移动

7. Na2CO3等盐: 因为 Br2 +H2O===HBr + HBrO

2HBr + Na2CO3 === 2NaBr + CO2 + H2O

HBrO + Na2CO3 === NaBrO + NaHCO3 8. AgNO3

十、能萃取溴而使溴水褪色的物质

上层变无色的(r>1): 卤代烃(CCl4、氯仿、溴苯等) 、CS2等

下层变无色的(r<1) :低级酯、液态饱和烃(如己烷等)、苯及同系物、汽油

十一、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

1. CH: C2H2、C6H6和C8H8(苯乙烯或环辛四烯)

2. CH2: 烯烃和环烷烃

3. CH2O 甲醛、乙酸、甲酸甲酯、葡萄糖

4. CnH2nO:饱和一元醛(或饱和一元酮)与二倍于其碳原子数的饱和一元

羧酸或酯. 例: 乙醛(C2H4O)与丁酸及异构体(C4H8O2)

5. 炔烃(或二烯烃)与三倍于其碳原子数的苯及苯的同系物

例: 丙炔(C3H4)与丙苯(C9H12)

十二、有毒的物质

(一). 毒气

F2、Cl2、HF、H2S、SO2、CO、NO、NO2等.其中CO和NO使人中毒的原因相同,均是与血红蛋白迅速结合而丧失输送样的能力.

二. 毒物

液溴、白磷、偏磷酸(HPO3) 、水银、亚硝酸盐、除BaSO4外的大多数钡盐、硫酸镁等镁盐、氰化物(如KCN) 、重金属盐(如铜盐、铅盐、汞盐、银盐等) 、苯酚、硝基苯、六六六(六氯环己烷) 、甲醇、砒霜等

十三、能爆炸的物质

1. 黑火药(成分有一硫、二硝(KNO3)三木炭)

2. NH4NO3

3. 火棉

5. 红磷与KClO3

6. TNT(雷汞作引爆剂)

7. 硝化甘油

8. 氮化银

此外,某些混合气点燃或光照也会爆炸,其中应掌握:

H2和O2 “点爆”的 CO和O2 “光爆”的 H2和Cl2

CH4和O2 CH4和Cl2 C2H2和O2

无需点燃或光照,一经混合即会爆炸,所谓“混爆”的是H2和F2.

另外,工厂与实验室中,面粉、镁粉等散布于空气中,也是危险源.

十四、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物质

(一). 有机物

1. 不饱和烃(烯烃、炔烃、二烯烃、苯乙烯等)

2. 苯的同系物

3. 不饱和烃的衍生物(包括卤代烯、烯醇、烯醛、烯酸、烯酯、油酸、油酸盐、油酸酯等)

4. 含醛基的有机物(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等)

5. 还原性糖(葡萄糖、麦芽糖)

6. 酚类

7. 石油产品(裂解气、裂化气、裂化汽油等) 8. 煤产品(煤焦油)

9. 天然橡胶(聚异戊二烯)

(二). 无机物

1. 氢卤酸及卤化物(氢溴酸、氢碘酸、浓盐酸、溴化物、碘化物)

2. 亚铁盐及氢氧化亚铁

3. S(-2)的化合物: 硫化氢、氢硫酸及硫化物

4. S(+4)的化合物: SO2、H2SO3及亚硫酸盐

5. 双氧水(H2O2)

十五、既能发生氧化反应,又能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

(一). 有机物

1. 含醛基的化合物: 所有醛; 甲酸、甲酸盐、甲酸酯; 葡萄糖.

2. 不饱和烃: 烯烃、炔烃、二烯烃、苯乙烯

3. 不饱和烃的衍生物: 包括卤代烯、卤代炔烃、烯醇、烯醛、烯酸、烯酸盐、烯酸酯、油酸、油酸盐、油酸酯、油.

(二).无机物

1. 含中间价态元素的物质: ① S(+4) SO2、H2SO3及亚硫酸盐

② Fe2+ 亚铁盐③ N(+4) NO NO2

2. N2、S、Cl2等非金属单质.

3. HCl、H2O2等.

十六、检验淀粉水解的程度

1.“未水解”加新制Cu(OH)2煮沸,若无红色沉淀,则可证明.

2.“完全水解”加碘水,不显蓝色.

3.“部分水解”取溶液再加新制Cu(OH)2煮沸,有红色沉淀,

另取溶液加碘水,显蓝色。

十七、能使蛋白质发生凝结而变性的物质

1. 加热

2. 紫外线

3. 酸、碱

4. 重金属盐(如Cu2+、Pb2+、Hg2+、Ag+ 等)

5. 部分有机物(如苯酚、乙醇、甲醛等).

十八、关于纤维素和酯类的总结

(一). 以下物质属于“纤维素”

1. 粘胶纤维

2.纸

3.人造丝

4.人造棉

5.玻璃纸

6.无灰滤纸

7. 脱脂棉

二. 以下物质属于“酯”

1. 硝酸纤维

2. 硝化甘油

3. 胶棉

4. 珂珞酊

5. 无烟火药

6. 火棉

易错: TNT、酚醛树脂、赛璐珞既不是“纤维素”也不是“酯”.

十九、既能和强酸溶液反应,又能和强碱溶液反应的物质

(一). 有机物: 蛋白质、氨基酸

(二). 无机物: 两性元素的单质 Al、(Zn) 两性氧化物 Al2O3、(ZnO)

两性氢氧化物 Al(OH)3、Zn(OH)2 弱酸的酸式盐 NaHCO3、NaH2PO4、NaHS

弱酸的铵盐 (NH4)2CO3、 NH4HCO3、(NH4)2SO3 、(NH4)2S 等

属于“两性物质”的是:

Al2O3、ZnO、Al(OH)3、Zn(OH)2、氨基酸、蛋白质

属于“表现两性的物质”是: Al、Zn、弱酸的酸式盐、弱酸的铵盐

二十、有机实验问题

(一). 甲烷的制取和性质(供参考)

1. 反应方程式CH3COONa + NaOH→ 加热-- Na2CO3 + CH4

2. 为什么必须用无水醋酸钠

水分危害此反应!

若有水,电解质CH3COONa和NaOH将电离,使键的断裂位置发生改变而不生成CH4.

3. 必须用碱石灰而不能用纯NaOH固体,这是为何碱石灰中的CaO的作用如何高温时,NaOH固体腐蚀玻璃;

CaO作用: 1)能稀释反应混合物的浓度,减少NaOH跟试管的接触,防止腐蚀玻璃.

2)CaO能吸水,保持NaOH的干燥.

4. 制取甲烷采取哪套装置反应装置中,大试管略微向下倾斜的原因何在此装置还可以制取哪些气体

采用加热略微向下倾斜的大试管的装置,原因是便于固体药品的铺开,同时防止产

生的湿存水倒流而使试管炸裂;

还可制取O2、NH3等.

5. 实验中先将CH4气通入到KMnO4(H+)溶液、溴水中,最后点燃,这样操作有何目的

排净试管内空气,保证甲烷纯净,以防甲烷中混有空气,点燃爆炸.

6. 点燃甲烷时的火焰为何会略带黄色点燃纯净的甲烷呈什么色

1)玻璃中钠元素的影响; 反应中副产物丙酮蒸汽燃烧使火焰略带黄色.

2)点燃纯净的甲烷火焰呈淡蓝色.

二. 乙烯的制取和性质

1. 化学方程式 C2H5OH 浓H2SO4,170℃→ CH2=CH2 + H2O

2. 制取乙烯采用哪套装置此装置还可以制备哪些气体

分液漏斗、圆底烧瓶(加热)一套装置.此装置还可以制Cl2、HCl、SO2等.

3. 预先向烧瓶中加几片碎玻璃片(碎瓷片),是何目的

防止暴沸(防止混合液在受热时剧烈跳动)

4. 乙醇和浓硫酸混合,有时得不到乙烯,这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这主要是因为未使温度迅速升高到170℃所致.因为在140℃乙醇将发生分子间脱水得乙醚,方程式如下:

2C2H5OH-- 浓H2SO4,140℃→ C2H5OC2H5 + H2O

5. 温度计的水银球位置和作用如何

混合液液面下;用于测混合液的温度(控制温度).

6. 浓H2SO4的作用催化剂,脱水剂.

7. 反应后期,反应液有时会变黑,且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为何

浓硫酸将乙醇炭化和氧化了,产生的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SO2.

C + 2H2SO4(浓)-- 加热→ CO2 + 2SO2 + 2H2O

三. 乙炔的制取和性质

1. 反应方程式CaC2 + 2H2O→Ca(OH)2 + C2H2

2. 此实验能否用启普发生器,为何

不能. 因为 1)CaC2吸水性强,与水反应剧烈,若用启普发生器,不易控制它与水的反应. 2)反应放热,而启普发生器是不能承受热量的.3)反应生成的Ca(OH)2 微溶于水,会堵塞球形漏斗的下端口。

3. 能否用长颈漏斗不能. 用它不易控制CaC2与水的反应.?

4. 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这是为何

用以得到平稳的乙炔气流(食盐与CaC2不反应)

5. 简易装置中在试管口附近放一团棉花,其作用如何

防止生成的泡沫从导管中喷出.

6. 点燃纯净的甲烷、乙烯和乙炔,其燃烧现象有何区别

甲烷淡蓝色火焰; 乙烯: 明亮火焰,有黑烟乙炔: 明亮的火焰,有浓烟.

7. 实验中先将乙炔通入溴水,再通入KMnO4(H+)溶液中,最后点燃,为何

乙炔与空气(或O2)的混合气点燃会爆炸,这样做可使收集到的乙炔气纯净,防止点爆.

8. 乙炔使溴水或KMnO4(H+)溶液褪色的速度比较乙烯,是快还是慢,为何

乙炔慢,因为乙炔分子中叁键的键能比乙烯分子中双键键能大,断键难.

四. 苯跟溴的取代反应

1. 反应方程式 C6H6 + Br2–-Fe→C6H5Br + HBr

2. 装置中长导管的作用如何导气兼冷凝.冷凝溴和苯(回流原理)

3. 所加铁粉的作用如何

催化剂(严格地讲真正起催化作用的是FeBr3)

4. 导管末端产生的白雾的成分是什么产生的原因怎样吸收和检验锥形瓶中,导管为何不能伸入液面下

白雾是氢溴酸小液滴,由于HBr极易溶于水而形成.用水吸收.检验用酸化的AgNO3溶液,加用酸化的AgNO3溶液后,产生淡黄色沉淀.导管口不伸入液面下是为了防止水倒吸.

5. 将反应后的液体倒入盛有冷水的烧杯中,有何现象

水面下有褐色的油状液体(溴苯比水重且不溶于水)

6. 怎样洗涤生成物使之恢复原色

溴苯因溶有溴而呈褐色,多次水洗或稀NaOH溶液洗可使其恢复原来的无色.

五. 苯的硝化反应

1. 反应方程式 C6H6 + HNO3 --浓H2SO4,水浴加热→ C6H5NO2 + H2O

2. 实验中,浓HNO3、浓H2SO4的作用如何

浓HNO3是反应物(硝化剂);浓H2SO4是催化剂和脱水剂.

3. 使浓HNO3和浓H2SO4的混合酸冷却到50--60℃以下,这是为何

①防止浓NHO3分解②防止混合放出的热使苯和浓HNO3挥发

③温度过高有副反应发生(生成苯磺酸和间二硝基苯)

4. 盛反应液的大试管上端插一段导管,有何作用

冷凝回流(苯和浓硝酸)

5. 温度计的水银球的位置和作用如何

插在水浴中,用以测定水浴的温度.

6. 为何用水浴加热放在约60℃的水浴中加热10分钟的目的如何为什么应控制温度,不宜过高

水浴加热,易于控制温度.有机反应往往速度缓慢,加热10分钟使反应彻底.第3问同问题3.

7. 制得的产物的颜色、密度、水溶性、气味如何怎样洗涤而使之恢复原色淡黄色(溶有NO2,本色应为无色),油状液体,密度大于水,不溶于水,有苦杏仁味.多次水洗或NaOH溶液洗涤.

六. 实验室蒸馏石油

1. 石油为什么说是混合物蒸馏出的各种馏分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石油中含多种烷烃、环烷烃及芳香烃,因而它是混合物.蒸馏出的各种馏分也还是混合物.因为蒸馏是物理变化.

2. 在原油中加几片碎瓷片或碎玻璃片,其作用如何防暴沸.

3. 温度计的水银球的位置和作用如何

插在蒸馏烧瓶支管口的略下部位,用以测定蒸汽的温度.

4. 蒸馏装置由几部分构成各部分的名称如何中间的冷凝装置中冷却水的水流方向如何

四部分: 蒸馏烧瓶、冷凝管、接受器、锥形瓶.冷却水从下端的进水口进入,从上端的出水口流出.

5. 收集到的直馏汽油能否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能否使溴水褪色为何

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但能使溴水因萃取而褪色,因为蒸馏是物理变化,蒸馏出的各种馏分仍是各种烷烃、环烷烃及芳香烃组成的.

七. 煤的干馏

1. 为何要隔绝空气干馏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煤的干馏和木材的干馏各可得哪些物质有空气氧存在,煤将燃烧.干馏是化学变化. 煤焦油粗氨水木焦油煤的干馏可得焦炉气木材的干馏可得木煤气焦碳木炭

2. 点燃收集到的气体,有何现象取少许直试管中凝结的液体,滴入到紫色的石蕊试液中,有何现象,为什么

此气体能安静地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能使石蕊试液变蓝,因为此液体是粗氨水,溶有氨,在水中电离呈碱性.

八. 乙酸乙酯的制取

1. 反应方程式 CH3COOH + CH3CH2OH

--浓H2SO4,加热→CH3COOCH2CH3 + H2O

2. 盛装反应液的试管为何应向上倾斜45°角液体受热面积最大.

3. 弯曲导管的作用如何导气兼冷凝回流(乙酸和乙醇)

4. 为什么导管口不能伸入Na2CO3溶液中为了防止溶液倒流.

5. 浓硫酸的作用如何催化剂和脱水剂.

6. 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如何

①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的溶解度最小,利于分层;

②乙酸与Na2CO3反应,生成无味的CH3COONa而被除去.

③C2H5OH被Na2CO3溶液吸收,便于除去乙酸及乙醇气味的干扰.

九. 酚醛树脂的制取

1. 反应方程式 nC6H5OH + nHCHO--浓盐酸,加热→[ C6H3OHCH2 ]n + nH2O

2. 浓盐酸的作用如何催化剂.

3. 水浴的温度是多少是否需要温度计 100℃,故无需使用温度计.

4. 实验完毕的试管,若水洗不净,可用何种物质洗

用酒精洗,因为酚醛树脂易溶于酒精.

十. 淀粉的水解

1. 稀H2SO4的作用如何催化剂

2. 淀粉水解后的产物是什么反应方程式

(C6H10O5)n + nH2O--H2SO4 加热--nC6H12O6

淀粉葡萄糖?

3. 向水解后的溶液中加入新制的Cu(OH)2悬浊液,加热,无红色沉淀生成,这可能是何种原因所致

未加NaOH溶液中和,原溶液中的硫酸中和了Cu(OH)2.

十二. 纤维素水解

1. 纤维素水解后的产物是什么反应方程式

(C6H10O5)n + nH2O--H2SO4,长时间加热→nC6H12O6

纤维素葡萄糖

2. 70%的H2SO4的作用如何催化剂

3. 纤维素水解后,为验证产物的性质,须如何实验现象如何

先加NaOH溶液使溶液呈现碱性,再加新制Cu(OH)2,煮沸,有红色沉淀,证明产物是葡萄糖.

4. 实验过程中,以什么为标志判断纤维素已水解完全了

试管中产生亮棕色物质.

十三. 纤维素三硝酸酯的制取

1. 反应方程式

[C6H7O2(OH)3]n + 3nHNO3(浓)--浓H2SO4 →[C6H7O2(ONO2)3]n + 3nH2O

2. 将纤维素三硝酸酯和普通棉花同时点火,有何现象

纤维素三硝酸酯燃烧得更迅速.

二十一、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小结

一. 取代反应 1. CH4 + Cl2--光→CH3Cl + HCl C2H6 + Cl2-光→C2H5Cl +HCl

2. C6H6 + Br2—Fe→C6H5Br + HBr

3. C2H5OH + HBr--加热→C2H5Br + H2O

4. C6H6+ HNO3--H2SO4 水浴加热→C6H5NO2 + H2O

6. C6H5Cl + H2O--NaOH Cu,高温,加压→C6H5OH + HCl

7. C2H5Cl + H2O—NaOH→C2H5OH + HCl

8. CH3COOC2H5 + H2O--无机酸或碱→CH3COOH + C2H5OH

9. (C17H35COO)3C3H5 + 3NaOH → C3H5(OH)3 + 3C17H35COOH

二. 加成反应

10. CH2=CH2 + H2→Ni 加热→CH3CH3

13. CH2=CH2 + HCl--催化剂,加热→CH3CH2Cl

14. C2H2 + H2--Ni,加热→CH2=CH2

C2H2 + 2H2-- Ni,加热→CH3CH3

15. C2H2 + 2HCl--催化剂,加热→CH3CHCl2

16. CH2=CH-CH=CH2 + Br2→CH2=CH-CHBr-CH2Br

17. CH2=CH-CH=CH2 + Br2 →CH2Br-CH=CH-CH2Br

18. CH2=CH-CH=CH2 + 2Br2 →BrCH2-CHBr-CHBr-CH2Br

19. CH3CHO + H2 –Ni→ CH3CH2OH

20. CH2OH-(CHOH)4-CHO + H2 --Ni →CH2OH-(CHOH)4-CH2OH

21. C6H6 + 3H2—Ni→ C6H12 (环己烷)

22. C6H6 + 3Cl2 --光→C6H6Cl6 (六六六)

23. CH2=CH2 + H2O --H2SO4或H3PO4,加热,加压→CH3CH2OH

三. 消去反应

24. CH3CH2OH-- 浓H2SO4 ,170℃→CH2=CH2↑+ H2O

25. CH3CH2Br + NaOH--醇,加热→CH2=CH2↑+ NaBr + H2O

四. 酯化反应(亦是取代反应)

26. CH3COOH + CH3CH2OH-- 浓H2SO4,加热→CH3COOC2H5 + H2O

27. C3H5(OH)3 + 3HNO3 --浓H2SO4 →C3H5(ONO2)3 + 3H2O

28. [C6H7O2(OH)3]n + 3nHNO3(浓)-- 浓H2SO4 →[C6H7O2(ONO2)3]n + 3nH2O

29. [C6H7O2(OH)3]n + 3nCH3COOH --浓H2SO4→ [C6H7O2(OOCCH3)3]n + 3nH2O

30. 葡萄糖 + 乙酸乙酸酐

五. 水解(卤代烃、酯、油脂的水解见上,亦是取代反应)

31. CH3COONa + H2O→CH3COOH + NaOH

32. CH3CH2ONa + H2O →CH3CH2OH + NaOH

33. C6H5ONa + H2O→ C6H5OH + NaOH

34. C17H35COONa + H2O→ C17H35COOH + NaOH

35. (C6H10O5)n + nH2O--淀粉酶→ nC12H22O11

淀粉麦芽糖

36. 2(C6H10O5)n + nH2O --H2SO4,加热→ nC6H12O6

淀粉葡萄糖

37. (C6H10O5)n + nH2O --H2SO4,常时间加热→ nC6H12O6

纤维素葡萄糖

38. C12H22O11 + H2O --H2SO4 →C6H12O6 + C6H12O6

蔗糖葡萄糖果糖

39. C12H22O11 + H2O --H2SO4 →2C6H12O6

麦芽糖葡萄糖

40. 蛋白质--胃蛋白酶或胰蛋白酶→ 各种a-氨基酸

六. 氧化反应

(一)被强氧化剂氧化

41. 2C2H5OH + O2 --Cu或Ag →2CH3CHO + 2H2O

42. C6H12O6+ 6O2 → 6CO2 + 6H2O + 热

43. 2CH3CHO + O2 →2CH3COOH

★44. 5CH2=CH2 + 6KMnO4 + 18H2SO4 → 6K2SO4 + 10CO2 + 12MnSO4 +28H2O

★45. 5C6H5CH3 + 6KMnO4 + 9H2SO4 →5C6H5COOH + 3K2SO4 + 6MnSO4 + 14H2O ★46. 5C6H5CH2CH3 + 12KMnO4 + 18H2SO4→ 5C6H5COOH + 5CO2 + 6K2SO4 + 12Mn SO4 + 28H2O

(二)被弱氧化剂氧化?

48. CH3CHO + 2Cu(OH)2 加热→CH3COOH + Cu2O↓ + 2H2O

(CHOH)4CHO+2[Ag(NH3)2]OH→CH2OH(CHOH)4COONH4+2Ag↓+3NH3+ H2O

(CHOH)4CHO+2Cu(OH)2--加热→CH2OH(CHOH)4COOH + Cu2O↓ + 2H2O

51. HCOOH + 2[Ag(NH3)2]OH→ NH4HCO3 + 2Ag↓ + 3NH3 + H2O

52. HCOOH + 2Cu(OH)2 加热→CO2 + Cu2O↓ + 3H2O

53. HCOONa + 2[Ag(NH3)2]OH→ NaHCO3 + 4NH3 + 2Ag↓ + H2O

54. HCOONH4 + 2[Ag(NH3)2]OH→ NH4HCO3 + 2Ag↓ + 4NH3 + H2O

55. HCOOR + 2[Ag(NH3)2]OH →NH4OCOOR + 2Ag↓+ 3NH3 + H2O

56. HCHO + 2[Ag(NH3)2]OH → HCOONH4 + 2Ag↓ + 3NH3 + H2O

57. HCHO + 4[Ag(NH3)2]OH → NH4HCO3 + 4Ag↓+ 7NH3 + 2H2O

58. HCHO + 4Cu(OH)2 加热→CO2 + 2Cu2O↓ + 5H2O

七. 还原反应

59. CH3COCH3 + H2 --Ni →CH3CHOHCH3 60. HCHO + H2 --Ni →CH3OH

61. C6H5CH=CH2 + 4H2 --Ni →C6H11CH2CH3

八. 加聚反应

62. nCH2=CH2 → [ CH2-CH2 ]n 63. nCH3-CH=CH2 → [ CH-CH2 ]n

64. nCH2=CHX →[ CH2-CH ]n 65. nCF2=CF2→ [ CF2-CF2 ]n

66. nCH2=CHCN → [ CH2-CH ]n 67. nCH2=C-COOCH3→ [ CH2-C ]n

68. nCH2=C-CH=CH2 → [ CH2-C=CH-CH2 ]n

69. nCH2=CH-CH=CH2 → [ CH2-CH=CH-CH2 ]n

70. nCH2=CH-CH=CH2 + nC6H5CH=CH2 →

[ CH2-CH=CH-CH2-CH2-CH ]n或[ CH2-CH=CH-CH2-CH-CH2 ]n

71. 3CH CH→ C6H6 (苯) 72. nCH2=CH2 + nCH3-CH=CH2 →

[ CH2-CH-CH2-CH2 ]n 或 [ CH-CH2-CH2-CH2 ]n

九. 缩聚反应

72. H-N-CH2-C-OH + H-N-CH2-C-OH + ... → H-N-CH2-C-N-CH2-C- ... + nH2O

73. nC6H5OH + nHCHO---浓HCl,加热→ [ C6H3OHCH2 ]n + nH2O

74. HOOC- -COOH + nHO-CH2CH2-OH → [ CO- -COOCH2CH2O ]n + 2nH2O

十. 其他

(一)有机物跟钠的反应

75. 2CH3CH2OH + 2Na → 2CH3CH2ONa + H2

76. 2C6H5OH + 2Na → 2C6H5ONa + H2↑

77. 2CH3COOH + 2Na→ 2CH3COONa + H2 ↑

(二)炭化

78. C12H22O11 --浓H2SO4 →12C + 11H2O

(三)分子间脱水

79. 2C2H5OH-- 浓H2SO4,140℃→C2H5OC2H5 + H2O

(四)氨基酸的两性

80. CH2-COOH + HCl → [ CH2-COOH ]Cl-

81. CH2-COOH + NaOH → CH2-COONa + H2O

(完整版)高中化学有机物的系统命名练习题(附答案)

高中化学有机物的系统命名练习题 一、单选题 1.烷烃的命名正确的是( ) A.4-甲基-3-丙基戊烷 B.3-异丙基己烷 C.2-甲基-3-丙基戊烷 D.2-甲基-3-乙基己烷 2.下列有机物的命名正确的是( ) A.2-乙基丁烷 B.2,2-二甲基丁烷 C.3,3 -二甲基丁烷 D.2,3,3一三甲基丁烷 3.下列有机物的命名正确的是( ) A.:1,2—二甲基丙烷B.CH3CH2CH=CH2:3—丁烯 C.CH2ClCHClCH3:1,2—二氯丙烷D.:1,5—二甲基苯 4.下列有机物的命名正确的是( ) A.CH3CHCH CH2 CH32—甲基—3—丁烯B. CH2CH3 乙基苯 C.CH3CHCH3 C2H5 2—乙基丙烷D. CH 3CHOH CH 3 1—甲基乙醇 5.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 A. CH3CH2CH2CH2OH 1-丁醇 B.2-乙基丙烷 C. 二甲苯 D. 2—甲基—2—丙烯 6.根据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原则,下列命名正确的是( ) A.;3-甲基-1,3-丁二烯 B.;2-羟基丁烷 C.CH3CH(C2H5)CH2CH2CH3 2-乙基戊烷 D.CH3CH(NH2)CH2COOH 3-氨基丁酸 7.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 )

A.;1,3,4-三甲苯 B.;2-甲基-2-氯丙烷 C.;2-甲基-1-丙醇 D.;2-甲基-3-丁炔 8.下列有机物的命名正确的是( ) A. 2-羧基丁烷 B. 3-乙基-1-丁烯 C. 1,3-二溴丙烷 D. 2,2,3-三甲基戊烷 9.下列有机物的命名中,正确的是( ) A. ;2-乙基戊烷 B. ;3-甲基-2-戊烯 C. ;2-甲基戊炔 D. ;1-甲基-5-乙基苯 10.某烷烃的结构为:,下列命名正确的是()A.1,2-二甲基-3-乙基戊烷 B.3-乙基-4,5-二甲基已烷 C.4,5-二甲基-3-乙基已烷 D.2,3-二甲基-4-乙基已烷 11.有机物的正确命名为( ) A.2-乙基-3,3-二甲基戊烷 B.3,3-二甲基-4-乙基戊烷 C.3,3,4-三甲基己烷 D.2,3,3-三甲基己烷

高中化学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入门(知识点总结)

有机化学基础入门 一、有机物概述 1.概念: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是指含碳的化合物,除CO、CO2、碳酸盐等之外。 2.特点:①一般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物; ②熔沸点较低,易气化; ③一般可燃; ④一般为非电解质,故其水溶液一般不导电; ⑤有机反应速率小,副反应多,故化学反应方程式一般用“→”。 3.成键方式:有机化合物中的原子的化学键数必须满足: 原子 C H O/S N/P 卤素原子 键数 4 1 2 3 1 形成物质时,可以是单键,双键,三键,也可以是链状或者环状,如: 4.表达方式:同一有机物有多种不同的表示方法,其中最常用的为结构简式。 表达方式特点实例注意事项 分子式/化学 式C x H y O z N w C3H8、C10H16O3N2等 ①由分子组成的物质才有分子 式,有机物一般都有。②其中O、 N的次序不限。 最简式/实验 式所有原子最简 整数比 C4H8的最简式为CH2; C6H12O6的最简式为 CH2O C3H8的最简式和分子式相同 结构式画出所有的键

结构简式能体现结构,但 省略了一些键 ①仅.能省略单键,双键、三键均 不可省略;②单键中仅横着的键 可省略,竖着的键不能省略;③ 碳氢键均可省略;④支链(即竖 直方向的键)写在上下左右均 可,且无区别 键线式用线表示键,省 略碳氢原子 ①仅.碳和氢可以省略;②每个转 角和端点均表示碳原子,但若 端点写出了其它原子,则表示碳 原子被取代 球棍模型球表示原子,键 表示化学键 ①必须符合每种原子的键数;② 球的大小必须与原子半径对应 一致 比例模型化学键被省略球的大小表示原子的相对大小 绝大多数情况下,有机化学方程式中除燃烧用分子式外,其它方程式有机物一律写结构简式。5.同分异构现象:即相同分子式,不同结构的现象。相互间互称为同分异构体。如: 6.取代基与官能团 (1)取代基:指有机物去氢后剩余的原子或原子团,它们均是一个有机片段,可以相互连接成有机物。如:

高中有机化学重要的反应整理

重要的反应 1.能使溴水(Br 2/H 2O )褪色的物质 (1)有机物① 通过加成反应使之褪色:含有 、—C ≡C —的不饱和化合物 ② 通过取代反应使之褪色:酚类 注意:苯酚溶液遇浓溴水时,除褪色现象之外还产生白色沉淀。 ③ 通过氧化反应使之褪色:含有—CHO (醛基)的有机物(有水参加反应)注意:纯净的只含有—CHO (醛基)的有机物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④ 通过萃取使之褪色:液态烷烃、环烷烃、苯及其同系物、饱和卤代烃、饱和酯 (2)无机物① 通过与碱发生歧化反应 3Br 2 + 6OH - == 5Br - + BrO 3- + 3H 2O 或Br 2 + 2OH - == Br - + BrO - + H 2O ② 与还原性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H 2S 、S 2-、SO 2、SO 32-、I -、Fe 2+ 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KMnO4/H+褪色的物质 1)有机物:含有、—C≡C —、—OH (较慢)、—CHO 的物质 苯环相连的侧链碳上有氢原子的苯的同系物 (但苯不反应) 2)无机物:与还原性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H 2S 、S 2-、SO 2、SO 32-、Br -、I -、Fe 2+ 3.与Na 反应的有机物:含有—OH 、—COOH 的有机物 与NaOH 反应的有机物:常温下,易与含有酚羟基... 、—COOH 的有机物反应 加热时,能与卤代烃、酯反应(取代反应) 与Na 2CO 3反应的有机物:含有酚. 羟基的有机物反应生成酚钠和NaHCO 3; 含有—COOH 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羧酸钠,并放出CO 2气体; 含有—SO 3H 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磺酸钠并放出CO 2气体。 与NaHCO 3反应的有机物:含有—COOH 、—SO 3H 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羧酸钠、磺酸钠并放出等物质的量的CO 2气体。 4.既能与强酸,又能与强碱反应的物质 (1)2Al + 6H + == 2 Al 3+ + 3H 2↑ 2Al + 2OH - + 2H 2O == 2 AlO 2- + 3H 2↑ (2)Al 2O 3 + 6H + == 2 Al 3+ + 3H 2O Al 2O 3 + 2OH - == 2 AlO 2- + H 2O (3)Al(OH)3 + 3H + == Al 3+ + 3H 2O Al(OH)3 + OH - == AlO 2- + 2H 2O (4)弱酸的酸式盐,如NaHCO 3、NaHS 等等 NaHCO 3 + HCl == NaCl + CO 2↑ + H 2O NaHCO 3 + NaOH == Na 2CO 3 + H 2O NaHS + HCl == NaCl + H 2S ↑ NaHS + NaOH == Na 2S + H 2O (5)弱酸弱碱盐,如CH 3COONH 4、(NH 4)2S 等等 2CH 3COONH 4 + H 2SO 4 == (NH 4)2SO 4 + 2CH 3COOH CH 3COONH 4 + NaOH == CH 3COONa + NH 3↑+ H 2O (NH 4)2S + H 2SO 4 == (NH 4)2SO 4 + H 2S ↑ (NH 4)2S +2NaOH == Na 2S + 2NH 3↑+ 2H 2O (6)氨基酸,如甘氨酸等 H 2NCH 2COOH + HCl → HOOCCH 2NH 3Cl H 2NCH 2COOH + NaOH → H 2NCH 2COONa + H 2O (7)蛋白质分子中的肽链的链端或支链上仍有呈酸性的—COOH 和呈碱性的—NH 2,故蛋白质仍能与碱和酸反应。 5.银镜反应的有机物 (1)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含有—CHO 的物质: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还原性糖(葡萄糖、麦芽糖等) (2)银氨溶液[Ag(NH 3)2OH](多伦试剂)的配制: 向一定量2%的AgNO 3溶液中逐滴加入2%的稀氨水至刚刚产生的沉淀恰好完全溶解消失。 (3)反应条件:碱性、水浴加热....... 酸性条件下,则有Ag(NH 3)2+ + OH - + 3H + == Ag + + 2NH 4+ + H 2O 而被破坏。 (4)实验现象:①反应液由澄清变成灰黑色浑浊;②试管内壁有银白色金属析出 (5)有关反应方程式:AgNO 3 + NH 3·H 2O == AgOH↓ + NH 4NO 3 AgOH + 2NH 3·H 2O == Ag(NH 3)2OH + 2H 2O 银镜反应的一般通式: RCHO + 2Ag(NH 3)2OH 2 A g ↓+ RCOONH 4 + 3NH 3 + H 2O

高中有机化学部分化学方程式整理总汇(大全)

光照 光照 光照 高温 CaO △ 催化剂 加热、加压 催化剂 △ 催化剂 催化剂 △ 浓硫酸 140℃ △ 高中有机化学部分化学方程式整理总汇 1. CH 4 + Cl 2 CH 3Cl + HCl 2. CH 3Cl + Cl 2 CH 2Cl 2 + HCl 3. CH 2Cl + Cl 2 CHCl 3 + HCl 4. CHCl 3 + Cl 2 CCl 4+ HCl 5. CH 4 C +2H 2 6. C 16H 34 C 8H 18 + C 8H 16 7. CH 3COONa + NaOH CH 4↑+ Na 2CO 3 8. CH 2 = CH 2 + Br 2 CH 2Br —CH 2Br 9. CH 2 = CH 22OH 10. CH 2 = CH 23—CH 2 Br 11. CH 2 = CH 2CH 3 12. nCH 2 = CH 2 ] n 13. nCH 22-CH=CH-CH 2] n 14. 2CH 23CHO 15. CH ≡CH + Br 2 CHBr = CHBr 16. CHBr = CHBr+ Br 2 CHBr 2-CHBr 2 17. CH ≡CH + HCl H 2C = CHCl 18. nCH 2 = CH [ CH 2-CH ] n Cl Cl 19. CH ≡CH + H 2O CH 3CHO 20. CaC 2 + 2H 2O CH ≡CH ↑+ Ca(OH)2 + Br 222. + HO 2 +H 2O 23. + HO 3H+H 2O 24. + 3H 2O 26. 3CH ≡27. CH 3CH 228. CH 3CH 229. CH 3CH 22O 30. 2CH 3CH 2OH+2Na 2CH 3CH 2ONa + H 2↑ 31. 2CH 3CH 2OH+O 2 2CH 3CHO + 2H 2O 32. CH 3CH 2OH CH 2 = CH 2↑+ H 2O 33.C 2H 5OH+C 2H 5OH C 2H 5OC 2H 5+H 2O 34. 2O 35. 2O -+H 3O + 23 37 38. CH 339. 2CH 340. CH 34 +2Ag ↓+3NH 3+H 2O 41CH 3CHO+2Cu(OH)2 CH 3COOH+Cu 2O ↓+2H 2O 42. 2CH 3COOH+2Na CH 3COONa+H 2↑ 43.2CH 3COOH+Na 2CO 3 2CH 3COONa+H 2O+CO 2↑ 44. CH 3COOH+NaHCO 3 CH 3COONa+H 2O+CO 2↑ 45. CH 3COOH + NaOH CH 3COONa + H 2O 46. 2CH 3COOH + Cu(OH)2 (CH 3COO)2Cu + 2H 2O 47.CH 3COOH+CH 3CH 23COOCH 2CH 3 +H 2O 48. CH 3COOCH 2CH 3+NaOH CH 3COONa+ 2OH 49. nOHCH 2CH 22H 2O 50. C 6H 12O 6 (s) + 6O 2 (g) 6CO 2 (g) + 6H 2O (l) 51

高中化学:有机化学专题(信息迁移)

高三化学有机化学专题复习 信息迁移 1.(2013广东)脱水偶联反应是一种新型的直接烷基化反应,例如:反应①: 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发生类似反应①的反应,有产物的结构简式为。 2.(2012广东)过渡金属催化的新型碳-碳偶联反应是近年来有机合成的研究热点之一,如反应① Ⅳ的一种同分异构体V能发生银镜反应。V与Ⅱ也可发生类似反应①的反应,生成化合物Ⅵ,Ⅵ的结构简式为(写出其中一种)。3.(2011广东)直接生成碳-碳键的反应时实现高效、绿色有机合成的重要途径。交叉脱氢偶联反应是近年备受关注的一类直接生成碳-碳单键的新反应。例如: 1分子与1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类似①的反应,其产物分子的结构简式为;1mol该产物最多可与molH2发生加成反应。 4.(2010广东)固定和利用CO2能有效地利用资源,并减少空气中的温室气体。CO2与化合物Ⅰ反应生成化合物Ⅱ,与化合物Ⅲ反应生成化合物Ⅳ,如反应①和②所示(其他试剂、产物及反应条件均省略).

在一定条件下,化合物V 能与CO 2发生类似反应②的反应,生成两种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请写出其中任意一种化合物的结构简式: 。 5.(2014茂名)芳香醛与活性亚甲基化合物的缩合反应在有机合成中有重要应用,化合物 III 是医药中间体,其合成方法如下:反应①: CHO + O O CH 3CH 3 O O O O CH 3CH 3 H O O C + H 2O 化合物II 化合物III 化合物I 化合物I 与化合物 ( )在催化剂条件下也能发生类似反应○1的反应得到另一医药中间体,写出该反应化学方程式 6.(2014佛山)碳酸二甲酯(简称DMC )是一个绿色化学品,可取代光气等有毒物质作为羰 基化或甲基化试剂,如: 一定条件下, 与DMC 1∶1发生类似反应①的反应,请写出反应方程式 7.(2014清远)已知:酰氯能与含有羟基的物质反应生成酯类物质。例如: 写出草酰氯(结构式: )与足量有机物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8.(2014汕头)化合物IV 为一种重要化工中间体,其合成方法如下: 根据题给化合物转化关系及相关条件,请你推出 (2-甲基-1,3-丁二 烯)发生类似①的反应,得到有机物VI 和VII ,结构简式分别是为 、 ,它们物质的量之比是 。 CN COOC 2H 5 C C O Cl O Cl CH 2C 3 CH CH 2

2017-2018学年度高二化学《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知识点归纳 典例导析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学习目标】 1、了解有机化合物的习惯命名法; 2、掌握烷烃的系统命名法。 【要点梳理】 要点一、同系物 1.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有机物互称为同系物。 2.判断两化合物互为同系物的要领是看是否符合“同、似、差”,即首先要是同类别物质(也就是官能团种类和数目应相同),这可由结构简式来确定;其次是结构相似;最后才是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的化合物才是同系物的关系。 3.同系物规律。 (1)同系物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相对分子质量逐渐增大,分子间作用力逐渐增大,物质的熔、沸点逐渐升高。 (2)同系物的化学性质一般相似。 4 注意: (1)同系物必须为同一类物质,符合同一通式, 但通式相同的物质,不一定互为同系物。如C2H4和C3H6,后者若为环丙烷则不是C2H4的同系物,因为二者结构不相似,不是同一类物质。 (2)同属一大类的物质,不一定互为同系物。如乙酸乙酯与硬脂酸甘油酯同属酯类,但二者结构不相似,所以不是同系物。 (3)官能团相同的物质,不一定互为同系物。如:乙醇与乙二醇虽然都有羟基,但二者的羟基数目不同,因此二者不是同系物。 (4)同系物结构相似,但不一定完全相同,如:CH3CH2CH3与,虽然结构不完全相同但两者碳原子间均以单键相连成链状,结构仍相似,属同系物。 (5)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但结构不同,不属于同类有机物,所以仍不能互称同系物。 。 (6)同系物化学式和相对分子质量都不可能相同,要注意同分异构体不是同系物。如: CH3CH2C(CH3)2CH2C(CH3)2CH(CH3)2和(CH3)2CH(CH2)6CH(CH3)2,因它们的分子式同为C12H26,可快速判断它们不是同系物,是同分异构体。 要点二、有机物的命名 有机物种类繁多,结构复杂,普遍存在同分异构现象,因而命名问题十分重要。有机物的常用命名方法有习惯命名法和系统命名法。 1.习惯命名法。 习惯命名法可用于比较简单的有机物的命名。例如烷烃可依据分子里所含碳原子的数目来命名。碳原子数在10以内的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来表示,碳原子数在10以上的用数字来表示,为了区分CH2—OH OH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doc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 一、重要的物理性质 1. 有机物的溶解性 (1) 难溶于水: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醇、醛、羧酸等。 (2) 易溶于水:低级[n(C)≤4]醇、(醚)、醛、(酮)、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都能与水形成氢键)。 (3) 具有特殊溶解性的: ①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既能溶解许多无机物,又能溶解许多有机物,所以常用乙醇来溶解植物色素或其中 的药用成分,也常用乙醇作为反应的溶剂,使参加反应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均能溶解,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例如,在油脂的皂化反应中,加入乙醇既能溶解NaOH,又能溶解油脂,让它们在均相(同一溶剂的溶液)中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反应限度。 ②苯酚: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是9.3g(属可溶),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当温度高于65℃时,能与水混溶, 冷却后分层,上层为苯酚的水溶液,下层为水的苯酚溶液,振荡后形成乳浊液。苯酚易溶于碱溶液和纯碱溶液,这是因为生成了易溶性的钠盐。 ③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更加难溶,同时饱和碳酸钠溶液还能通过反应吸收挥发出的乙酸,溶解吸收挥发 出的乙醇,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④有的淀粉、蛋白质可溶于水形成胶体。蛋白质在浓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溶解度减小,会析出(即盐析, 皂化反应中也有此操作)。但在稀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蛋白质的溶解度反而增大。 ⑤线型和部分支链型高聚物可溶于某些有机溶剂,而体型则难溶于有机溶剂。 ⑥氢氧化铜悬浊液可溶于多羟基化合物的溶液中,如甘油、葡萄糖溶液等,形成绛蓝色溶液。 2. 有机物的密度 (1) 小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各类烃、一氯代烃、酯(包括油脂) (2) 大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多氯代烃、溴代烃(溴苯等)、碘代烃、硝基苯 3. 有机物的状态[常温常压(1个大气压、20℃左右)] (1) 气态: ①烃类:一般N(C)≤4的各类烃注意:新戊烷[C(CH3)4]亦为气态 ②衍生物类: 一氯甲烷(CH3Cl,沸点为-24.2℃)氟里昂(CCl2F2,沸点为-29.8℃) 氯乙烯(CH2=CHCl,沸点为-13.9℃)甲醛(HCHO,沸点为-21℃) 氯乙烷(CH3CH2Cl,沸点为12.3℃)一溴甲烷(CH3Br,沸点为3.6℃) 四氟乙烯(CF2=CF2,沸点为-76.3℃)甲醚(CH3OCH3,沸点为-23℃) 甲乙醚(CH3OC2H5,沸点为10.8℃)环氧乙烷(,沸点为13.5℃) (2) 液态:一般N(C)在5~16的烃及绝大多数低级衍生物。如,

高中有机化学实验总结最全

高中有机化学实验总结最全-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有机化学基础----实验 1、乙烯的性质实验(必修 2、P59) 现象:乙烯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氧化),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加成) 乙烯的实验室制法: (1)反应原料:乙醇、浓硫酸 (2)反应原理:CH3CH2OH CH2=CH2↑ + H2O 副反应:2CH3CH2OH CH3CH2OCH2CH3 + H2O C2H5OH + 2H2SO4(浓)2SO2↑+ 2C+ 5H2O C + 2H2SO4(浓)2SO2↑+ C O2↑+ 2H2O (3)收集方法:只能用排水法,因为其密度与空气接近,只是略小,不能用排空气法。 (4)浓硫酸:催化剂和脱水剂(混合时即将浓硫酸沿容器内壁慢慢倒入已盛在容器内的无水酒精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5)碎瓷片,以防液体受热时爆沸;石棉网加热,以防烧瓶炸裂。 (6)实验中要通过加热使无水酒精和浓硫酸混合物的温度迅速上升到并稳定于170℃左右。(不能用水浴) (7)温度计要选用量程在200℃~300℃之间的为宜。温度计的水银球要置于反应物的中央位置,因为需要测量的是反应物的温度。(8)实验结束时,要先将导气管从水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反之,会导致水被倒吸。 (9)在制取乙烯的反应中,浓硫酸不但是催化剂、吸水剂,也是氧化剂,在反应过程中易将乙醇氧化,最后生成CO2、CO、C等(因此试管中液体变黑),而硫酸本身被还原成SO2。故乙烯中混有_SO2_、__ CO2__。尤其是SO2_具有还原性,也可以是KMnO4酸性溶液或者溴水褪色,必须用过量氢氧化钠溶液除杂。但如果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则可不除杂。 (10)使用过量的浓硫酸可提高乙醇的利用率,增加乙烯的产量。 2、乙炔的实验室制法: (1)反应方程式:CaC2+2H2O→C2H2↑+Ca(OH)2(注意不需要加热) (2)发生装置:固液不加热(不能用启普发生器) (3)得到平稳的乙炔气流:①常用饱和氯化钠溶液代替水(相当于减小了水的浓度)②分液漏斗控制流速③并加棉花,防止泡沫喷出。 (4)生成的乙炔有臭味的原因:夹杂着H2S、PH3、AsH3等特殊臭味的气体,可用CuSO4溶液或NaOH溶液除去杂质气体 (5)反应装置不能用启普发生器及其简易装置,而改用广口瓶和分液漏斗。为什么?①反应放出的大量热,易损坏启普发生器(受热不均而炸裂)。②反应后生成的石灰乳是糊状,可夹带少量CaC2进入启普发生器底部,堵住球形漏斗和底部容器之间的空隙,使启普发生器失去作用。 (二)烃的衍生物 1、溴乙烷的水解 (1)反应原料:溴乙烷、NaOH溶液 (2)反应原理:CH3CH2Br + H2O CH3CH2OH + HBr 化学方程式:CH3CH2—Br + H—OH CH3—CH2—OH + HBr 注意:(1)溴乙烷的水解反应是可逆反应,为了使正反应进行的比较完全,水解一定要在碱性条件下进行; (3)几点说明:①溴乙烷在水中不能电离出Br-,是非电解质,加AgNO3溶液不会有浅黄色沉淀生成。 ②溴乙烷与NaOH溶液混合振荡后,溴乙烷水解产生Br-,但直接取上层清液加AgNO3溶液产生Ag2O黑色沉淀,无法验证Br-的产生

高中有机化学知识归纳(完整版)

高中有机化学知识点归纳(一) 一、同系物 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 2原子团的物质物质。 同系物的判断要点: 1、通式相同,但通式相同不一定是同系物。 2、组成元素种类必须相同 3、结构相似指具有相似的原子连接方式,相同的官能团类别和数目。结构相似不一定完全相同, 如CH 3CH 2CH 3和(CH 3)4C ,前者无支链,后者有支链仍为同系物。 4、在分子组成上必须相差一个或几个CH 2原子团,但通式相同组成上相差一个或几个CH 2原子 团不一定是同系物,如CH 3CH 2Br 和CH 3CH 2CH 2Cl 都是卤代烃,且组成相差一个CH 2原子团,但不是同系物。 5、同分异构体之间不是同系物。 二、同分异构体 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结构的现象叫做同分异构现象。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互称同分异构体。 1、同分异构体的种类: ⑴ 碳链异构:指碳原子之间连接成不同的链状或环状结构而造成的异构。如C 5H 12有三种同分异 构体,即正戊烷、异戊烷和新戊烷。 ⑵ 位置异构:指官能团或取代基在在碳链上的位置不同而造成的异构。如1—丁烯与2—丁烯、 1—丙醇与2—丙醇、邻二甲苯与间二甲苯及对二甲苯。 ⑶ 异类异构:指官能团不同而造成的异构,也叫官能团异构。如1—丁炔与1,3—丁二烯、丙 烯与环丙烷、乙醇与甲醚、丙醛与丙酮、乙酸与甲酸甲酯、葡萄糖与果糖、蔗糖与麦芽糖等。 ⑷ 其他异构方式:如顺反异构、对映异构(也叫做镜像异构或手性异构)等,在中学阶段的信 息题中屡有涉及。 各类有机物异构体情况: ⑴ C n H 2n +2:只能是烷烃,而且只有碳链异构。如CH 3(CH 2)3CH 3、CH 3CH(CH 3)CH 2CH 3、C(CH 3)4 ⑵ C n H 2n :单烯烃、环烷烃。如CH 2=CHCH 2CH 3、 CH 3CH=CHCH 3、CH 2=C(CH 3)2、 、 ⑶ C n H 2n -2:炔烃、二烯烃。如:CH ≡CCH 2CH 3、CH 3C ≡CCH 3、CH 2=CHCH=CH 2 ⑷ C n H 2n -6:芳香烃(苯及其同系物) 、 ⑸ C n H 2n +2O :饱和脂肪醇、醚。如:CH 3CH 2CH 2OH 、CH 3CH(OH)CH 3、CH 3OCH 2CH 3 CH 2—CH 2 CH 2—CH 2 CH 2 CH 2—CH —CH 3 CH 3 CH 3 CH 3 3 CH 3 CH 3

高一化学必修2-有机化学知识点归纳(一)

高一化学必修2 有机化学知识点归纳(一) 一、同系物 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 2原子团的物质物质。 同系物的判断要点: 1、通式相同,但通式相同不一定是同系物。 2、组成元素种类必须相同 3、结构相似指具有相似的原子连接方式,相同的官能团类别和数目。结构相似不一定完全相 同,如CH 3CH 2CH 3和(CH 3)4C ,前者无支链,后者有支链仍为同系物。 4、在分子组成上必须相差一个或几个CH 2原子团,但通式相同组成上相差一个或几个CH 2原 子团不一定是同系物,如CH 3CH 2Br 和CH 3CH 2CH 2Cl 都是卤代烃,且组成相差一个CH 2原子团,但不是同系物。 { 5、同分异构体之间不是同系物。 二、同分异构体 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结构的现象叫做同分异构现象。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互称同分异构体。 1、同分异构体的种类: ⑴ 碳链异构:指碳原子之间连接成不同的链状或环状结构而造成的异构。如C 5H 12有三种同 分异构体,即正戊烷、异戊烷和新戊烷。 ⑵ 位置异构:指官能团或取代基在在碳链上的位置不同而造成的异构。如1—丁烯与2—丁 烯、1—丙醇与2—丙醇、邻二甲苯与间二甲苯及对二甲苯。 ⑶ 异类异构:指官能团不同而造成的异构,也叫官能团异构。如1—丁炔与1,3—丁二烯、 丙烯与环丙烷、乙醇与甲醚、丙醛与丙酮、乙酸与甲酸甲酯、葡萄糖与果糖、蔗糖与麦芽糖等。 ⑷ 其他异构方式:如顺反异构、对映异构(也叫做镜像异构或手性异构)等,在中学阶段的 信息题中屡有涉及。 ~ 各类有机物异构体情况: ⑴ C n H 2n +2:只能是烷烃,而且只有碳链异构。如CH 3(CH 2)3CH 3、CH 3CH(CH 3)CH 2CH 3、C(CH 3)4 ⑵ C n H 2n :单烯烃、环烷烃。如CH 2=CHCH 2CH 3、 CH 3CH=CHCH 3、CH 2=C(CH 3)2、 、 ⑶ C n H 2n -2:炔烃、二烯烃。如:CH ≡CCH 2CH 3、CH 3C ≡CCH 3、CH 2=CHCH=CH 2 CH 2—CH 2 2—2 CH 2 CH 2—CH !

(完整)高三复习有机物命名

有机物命名 1.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 A.1,3,4-三甲苯 B. 2-甲基-2-氯丙烷 C. 2-甲基-1-丙醇 D. 2-甲基-3-丁炔 【来源】2015-2016学年山西省阳高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化学试卷(带解析)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1,3,4-三甲苯,名称中取代基位次和不是最小,正确名称为1,2,4-三甲基苯,故A错误;B. 2-甲基-2-氯丙烷,符合系统命名方法,故B正确;C.2-甲基-1-丙醇名称主链选错,正确的名称为2-丁醇, 故C错误;D. 2-甲基-3-丁炔名称中编号的起点错误,正确的名称为3-甲基-1-丁炔,故D错误;故选B。 考点:考查有机物质系统命名方法的应用。 2.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 A.2,4,5-三甲基-5-乙基辛烷 B.2,5-二甲基-4-乙基己烷 C.3-甲基-4-乙基戊烷 D.2,3-二甲基-4-戊烯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市程溪中学高二下期末化学试卷(带解析)【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符合烷烃系统命名方法和原则,故A正确;B.取代基的位次和最小,应为2,5-二甲基-3-乙基己烷,故B错误;C.应选最长的碳连做主链,应为3,4-二甲基己烷,故C错误;D.从距官能团近的一端编号,应为3,4-二甲基-1-戊烯,故D错误。 考点:有机物的命名 3.对于烃的命名正确的是()

A .4﹣甲基﹣4,5﹣二乙基己烷 B .3﹣甲基﹣2,3﹣二乙基己烷 C .4,5﹣二甲基﹣4﹣乙基庚烷 D .3,4﹣二甲基﹣4﹣乙基庚烷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菏泽市15所重点中学高二联考化学试卷(带解析)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选择最长的碳链作为主链,主链上有7个碳原子,离支链最近的一端进行编号,因此是3,4-二甲基-4-乙基庚烷,故选项D 正确。 考点:考查烷烃的命名等知识。 4.下列各化合物的命名正确的是( ) A .CH 2=CH —CH=CH 2 1,3—二丁烯 B . 1,3,4-三甲苯 C .CH 3CH 2CH (OH )CH 3 2―丁醇 D . 2-甲基-3-丁炔 【来源】2015-2016学年福建省南安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化学试卷(带解析)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 、应为1,3-丁二烯,故错误;B 、应为1,2,4-三甲苯,故错误;C 、应为2-丁醇,故正确;D 、应我3-甲基-1-丁炔,故错误。 考点:有机物的命名 5.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 A . 2-乙基丙烷 B . 2-甲基-2-丙烯 C . 间二甲苯 D .CH 3CH 2CH 2CH 2OH 1-丁醇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省湛江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带解析)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 、名称是2-甲基丁烷,A 错误;B 、名称是2-甲基-1-丙烯,B 错误;C 、名称应该是对二甲苯,C 错误;D 、名称是1-丁醇,D 正确,答案选D 。 考点:考查有机物命名 6.下列有机物的命名正确的一项是 ( ) A .(CH 3)2CHCH(CH 3)2:2-二甲基丁烷 B .CH 3CH(OH)CH(CH 3)2:3-甲基-2-丁醇 C .:1,4-二甲苯 CH 3 CH 3

人教版《有机化学基础》方程式总结

高二化学《有机化学基础》化学反应方程式总结(一)烷烃 1.甲烷燃烧: CH4 +2O2 CO2 + 2H2O 2.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反应: CH4 + 3Cl2 CHCl3+ 3HCl CH4 + 4Cl2 CCl4 + 4HCl CH4 + 2Cl2 CH2Cl2 + 2HCl 3.甲烷高温分解: CH4 C + 2H2 (二)烯烃 乙烯的制取:CH3CH2 OH H2C=CH2↑+H2O 氧化反应 乙烯的燃烧:H2C=CH2+3O22CO2+2H2O 乙烯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发生氧化反应。 加成反应与加聚反应 1.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CH2=CH2 + Br2 CH2BrCH2Br 2.乙烯与水反应:CH2=CH2 + H2O CH3CH2OH 3.乙烯的催化加氢:CH2=CH2 +H2CH3CH3 4.乙烯的加聚反应:n CH2=CH2 浓硫酸 170℃ 点燃

5. 乙烯与氯化氢加成:H2C=CH2+HCl CH3CH2Cl 6.乙烯与氯气加成:CH2=CH2 + Cl2 CH2ClCH2Cl 7. 1—丁烯与氢气催化加成:CH2=CH2CH2CH3 +H2CH3CH2CH2CH3 8.环己烯催化加氢: H2 + 9. 1,3环己二烯催化加氢: 2H2 + 10. 1,3-丁二烯与溴在温度较低和较高时的反应: CH2=CH—CH=CH2+Br2 CH2BrCH=CHCH2Br CH2=CH—CH=CH2+Br2CH2BrCHBrCH=CH2 11. 1,1—二氯乙烯加聚:n CCl2=CH2 12.丙烯加聚:n H2C=CHCH3 13. 2—甲基—1,3—丁二烯加聚: n (三)炔烃 乙炔的制取:CaC2+2H2O CH≡CH↑+Ca(OH)2 1.乙炔燃烧: 2C2H2 + 5O24CO2 + 2H2O 2.乙炔与足量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CH≡CH + Br2 CHBr2CHBr2 3.乙炔与氢气催化加成:CH≡CH + 2H2 CH3CH3

高中有机化学方程式汇总(全)(已)

光照 光照 光照 光照 高温 CaO △ 催化剂 加热、加压 催化剂 催化剂 △ 催化剂 △ 催化剂 催化剂 催化剂 催化剂 △ 催化剂 催化剂 浓硫酸 △ △ 高中有機化學方程式匯總 1. CH 4 + Cl 2 CH 3Cl + HCl 2. CH 3Cl + Cl 2 CH 2Cl 2 + HCl 3. CH 2Cl + Cl 2 CHCl 3 + HCl 4. CHCl 3 + Cl 2 CCl 4+ HCl 5. CH 4 C +2H 2 6. C 16H 34 C 8H 18 + C 8H 16 7. CH 3COONa + NaOH CH 4↑+ Na 2CO 3 8. CH 2 = CH 2 + Br 2 CH 2Br —CH 2Br 9. CH 2 = CH 2 + H 2O CH 3CH 2OH 10. CH 2 = CH 2 + HBr CH 3—CH 2Br 11. CH 2 = CH 2 + H 2 CH 3—CH 3 12. nCH 2 = CH 2 [ CH 2—CH 2 ] n 13. nCH 2=CH-CH=CH 2 [CH 2-CH=CH-CH 2] n 14. 2CH 2 = CH 2 + O 2 2CH 3CHO 15. CH ≡CH + Br 2 CHBr = CHBr 16. CHBr = CHBr+ Br 2 CHBr 2-CHBr 2 17. CH ≡CH + HCl H 2C = CHCl 18. nCH 2 = CH [ CH 2-CH ] n Cl Cl 19. CH ≡CH + H 2O CH 3CHO 20. CaC 2 + 2H 2O CH ≡CH ↑+ Ca(OH)2 21. + Br 2 Br + HBr 22. + HO -NO 2 NO 2 +H 2O 23. + HO -SO 3H SO 3H+H 2O

高中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知识点全面归纳整理

一、各类烃的代表物的结构、特性 类别烷烃烯烃炔烃苯及同系物通式C n H2n+2(n≥1)CnH2n(n≥2) CnH2n-2(n≥ 2) CnH2n-6(n≥6) 代表物结构式H—C≡C—H 相对分子质量Mr16 28 26 78 碳碳键长(×10-10m) 1.54 1.33 1.20 1.40 键角109°28′约120°180°120° 分子形状正四面体6个原子 共平面型 4个原子 同一直线型 12个原子共平 面(正六边形) 主要化学性质光照下的卤 代;裂化;不使 酸性KMnO4 溶液褪色 跟X2、H2、H X、H2O、HC N加成,易被 氧化;可加聚 跟X2、H2、 HX、HCN加 成;易被氧化; 能加聚得导电 塑料 跟H2加成;Fe X3催化下卤 代;硝化、磺化 反应 二、烃的衍生物的重要类别和各类衍生物的重要化学性质 类别通式官能团代表物分子结构结点主要化学性质 卤代烃一卤代烃: R—X 多元饱和卤代 烃:Cn H2n+2 -m X m 卤原子 —X C2H5Br (Mr:109) 卤素原子直接与烃基 结合 β-碳上要有氢原子 才能发生消去反应 1.与NaOH水溶 液共热发生取代 反应生成醇 2.与NaOH醇溶液 共热发生消去反 应生成烯 醇一元醇: R—OH 饱和多元醇: C n H2n+2Om 醇羟基 —OH CH3OH (Mr:32) C2H5OH (Mr:46) 羟基直接与链烃基结 合,O—H及C—O 均有极性。 β-碳上有氢原子才 能发生消去反应。 α-碳上有氢原子才 能被催化氧化,伯醇 氧化为醛,仲醇氧化 为酮,叔醇不能被催 化氧化。 1.跟活泼金属反 应产生H2 2.跟卤化氢或浓氢 卤酸反应生成卤 代烃 3.脱水反应:乙醇 140℃分子间 脱水成醚 170℃分子内脱 水生成烯 4.催化氧化为醛或 酮 5.一般断O—H 键与羧酸及无机 含氧酸反应生成 酯 醚R—O—R′醚键C2H5O C2H5 (Mr:74) C—O键有极性 性质稳定,一般不 与酸、碱、氧化剂 反应

高中有机化学方程式汇总(大全)

天堂de 果冻专业贡献 光照 光照 光照 光照 高温 CaO △ 催化剂 加热、加压 催化剂 △ 催化剂 催化剂 △ 浓硫酸 170℃ 浓硫酸 140℃ △ 催化剂 催化剂 催化剂 催化剂 催化剂 △ 催化剂 加热、加压 + 高中有机化学方程式汇总 1. CH 4 + Cl 2 CH 3Cl + HCl 2. CH 3Cl + Cl 2 CH 2Cl 2 + HCl 3. CH 2Cl + Cl 2 CHCl 3 + HCl 4. CHCl 3 + Cl 2 CCl 4+ HCl 5. CH 4 C +2H 2 6. C 16H 34 C 8H 18 + C 8H 16 7. CH 3COONa + NaOH CH 4↑+ Na 2CO 3 8. CH 2 = CH 2 + Br 2 CH 2Br —CH 2Br 9. CH 2 = CH 22OH 10. CH 2 = CH 23—CH 2 Br 11. CH 2 = CH 2CH 3 12. nCH 2 = CH 2 ] n 13. nCH 22-CH=CH-CH 2] n 14. 2CH 23CHO 15. CH ≡CH + Br 2 CHBr = CHBr 16. CHBr = CHBr+ Br 2 CHBr 2-CHBr 2 17. CH ≡CH + HCl H 2C = CHCl 18. nCH 2 = CH [ CH 2-CH ] n Cl Cl 19. CH ≡CH + H 2O CH 3CHO 20. CaC 2 + 2H 2O CH ≡CH ↑+ Ca(OH)2 + Br 222. + HO 2 +H 2O 23. + HO 3H+H 2O 24. + 3H 2O 26. 3CH ≡27. CH 3CH 228. CH 3CH 229. CH 3CH 22O 30. 2CH 3CH 2OH+2Na 2CH 3CH 2ONa + H 2↑ 31. 2CH 3CH 2OH+O 2 2CH 3CHO + 2H 2O 32. CH 3CH 2OH CH 2 = CH 2↑+ H 2O 33.C 2H 5OH+C 2H 5OH C 2H 5OC 2H 5+H 2O 34. 2O 35. 2O -+H 3O + 23 37 38. CH 339. 2CH 340. CH 34 +2Ag ↓+3NH 3+H 2O 41CH 3CHO+2Cu(OH)2 CH 3COOH+Cu 2O ↓+2H 2O 42. 2CH 3COOH+2Na CH 3COONa+H 2↑ 43.2CH 3COOH+Na 2CO 3 2CH 3COONa+H 2O+CO 2↑ 44. CH 3COOH+NaHCO 3 CH 3COONa+H 2O+CO 2↑ 45. CH 3COOH + NaOH CH 3COONa + H 2O 46. 2CH 3COOH + Cu(OH)2 (CH 3COO)2Cu + 2H 2O 47.CH 3COOH+CH 3CH 23COOCH 2CH 3 +H 2O 48. CH 3COOCH 2CH 3+NaOH CH 3COONa+ 2OH 49. nOHCH 2CH 22H 2O 50. C 6H 12O 6 (s) + 6O 2 (g) 6CO 2 (g) + 6H 2O (l) 51. C 6H 12O 6 2CH 3CH 2OH + 2CO 2 52. C 12H 22O 11+H 2O C 6H 12O 6+ C 6H 12O 6 蔗糖 葡萄糖 果糖 53. C 12H 22O 11 + H 2O 2C 6H 12O 6 麦芽唐 葡萄糖 54. (C 6H 10O 5)n + nH 2O n C 6H 12O 6 淀粉 葡萄糖 55. (C 6H 10O 5)n + nH 2O n C 6H 12O 6 纤维素 葡萄糖 56.C 17H 33COO-CH 2 C 17H 35COO-CH 2 C 17H 33COO-CH +3H 2 C 17H 35COO-CH C 17H 33COO-CH 2 C 17H 352 57. C 17H 35COO-CH 2 CH 2-OH C 17H 35COO-CH +3NaOH COOH+ CH-OH C 17H 35COO-CH 2 58. CH 2OH COOH CH 2OH COOH

【推荐】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1.3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教案

板书]2、系统命名法 (1)定主链,最长称“某烷”。 讲]选定分子里最长的碳链为主链,并按主链上碳原子的数目称为“某烷”。碳原子数在1~10的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表示,碳原子数在11个以上的则用中文数字表示。 投影] 随堂练习]确定下列分子主链上的碳原子数 板书](2)编号,最简最近定支链所在的位置。 讲]把主链里离支链最近的一端作为起点,用1、2、3等数字给主链的各碳原子依次编号定位,以确定支链所在的位置。 投影] CH3—CH—CH2—CH—CH3 CH3CH2—CH3 2、编序号,定支链所在的位置。 把主链里离支链最近的一端作为起点, 用1、2、3等数字给主链的各碳原子依次编 号定位,以确定支链所在的位置。 56 1234 己烷 ——最近一端 1 2 3 4 5 6 讲]在这里大家需要注意的是,从碳链任何一端开始,第一个支链的位置都相同时,则从较简单的一端开始编号,即最简单原则;有多种支链时,应使支链位置号数之和的数目最小,即最小原则。 投影] 板书]最小原则:当支链离两端的距离相同时,以取代基所在位置的数值之和最小为正确。 投影]

CH 3 CH 3 –C–CH 2 –CH–CH 3 CH 3 CH 3 12345 戊烷 甲基 三 2,2,4 1 2 3 4 5 2,4,4三甲基戊烷 最小原则:当支链离两端的距离相同 时,以取代基所在位置的数值之和最 小为正确。 板书]最简原则:当有两条相同碳原子的主链时,选支链最简单的一条为主链。 投影] 最简原则:当有两条相同碳原 子的主链时,选支链最简单的 一条为主链。 CH 3 CH 3 –CH–CH 2 –CH–CH–CH 3 CH 3 CH 2 –CH 3 板书](3)把支链作为取代基,从简到繁,相同合并。 讲]把取代基的名称写在烷烃名称的前面,在取代基的前面用阿拉伯数字注明它在烷烃主链上的位置,并在号 数后连一短线,中间用“–”隔开。(烃基:烃失去一个氢原子后剩余的原子团。) 投影] 3 .把支链作为取代基。把取代基的名称写 在烷烃名称的前面,在取代基的前面用阿拉 伯数字注明它在烷烃主链上的位置,并在号 数后连一短线,中间用“–”隔开。 CH3—CH—CH2—CH—CH3 CH3CH2—CH3 己烷 甲基 56 1234 2、4 板书](4)当有相同的取代基,则相加,然后用大写的二、三、四等数字表示写在取代基 前面。 讲]但表示相同取代基位置的阿拉伯数字要用“,”隔开;如果几个取代基不同,就把简单的写在前面,复杂 的写在后面。 投影] CH3—CH—CH2—CH—CH3 CH3CH2—CH3 己烷 甲基 2,4 56 1234 4、当有相同的取代基,则相加,然后用大 写的二、三、四等数字表示写在取代基前 面。但表示相同取代基位置的阿拉伯数字要 用“,”隔开;如果几个取代基不同,就把简 单的写在前面,复杂的写在后面。 二 随堂练习]给下列烷烃命名 投影小结]1.命名步骤: (1)找主链------最长的主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