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使酒精迅速排出体外

怎样使酒精迅速排出体外
怎样使酒精迅速排出体外

怎样使酒精迅速排出体外?

(1 )食醋解酒用食醋烧1碗酸汤,服下。食醋1小杯(20?25亳升),徐徐服下。食醋与白糖

浸蘸过的萝卜丝(1大碗),吃服。食醋与白糖浸渍过的大白菜心(1大碗),吃服。食醋浸渍过的松花蛋2个,吃服。食醋50克,红糖25克,生姜3片,煎水服。食醋能解酒,主要是由于酒中的乙醇与食醋中的机酸,随立脚点消化吸收,在人体的胃肠内相遇而起醋化反应,降低乙醇浓度,从而减轻了酒精的毒性。

(2)豆腐解酒饮酒时宜多以豆腐类菜肴作下酒菜。因为豆腐中的半胱氨酸是一种主要的氨基酸,它能解乙醛毒,食后能使之迅速排出。

(3)"醒酒茶"解酒据报道,杭州市临安县理化研究所根据唐代廷“醒酒汤"秘方,以现代工艺研制岀一种醒酒灵丹--"醒酒茶",对酒后头痛、头晕及身体不适等症状有良好效果。

(4 )糖果解酒河北省生产一种解酒糖果,醉酒后吃上几块即可解酒。

(5)酸枣葛花根解酒酸枣、葛花根各10~15克,一同煎服,具有很好的醒酒、清凉、利尿作用。

(6)绿豆、红小豆、黑豆解酒3种豆各50克,加甘草15克,煮烂,豆、汤一起服下,能提神解酒,减轻酒精中毒。

(7)生蛋清、鲜牛奶、霜柿饼解酒将三者煎汤服,可消渴、清热、解醉。

(8)葛花解酒葛花10克,水煎服,解酒效果甚佳。

(9)糖茶水解酒糖茶水可冲淡血液中酒精浓度,并加速排泄。

(10 )芹菜解酒芹菜挤汁服下,可去醉后头痛、脑胀和颜面潮红。

(11 )绿豆解酒绿豆适量,用温开水洗净,捣栏,开水冲服或煮汤服。

(12 )甘蔗解酒甘蔗1根,去皮,榨汁服。

(13 )食盐解酒饮酒过量,胸膜难受。可在白开水里加少许食盐,喝下去,立刻就能醒酒。

(14 )柑橘皮解酒将柑橘皮焙干、研末,加食盐 1.5克,煮汤服。

(15 )白萝卜解酒白萝卜1公斤,捣成泥取汁,分1次服。也可在白萝卜汁中加红糖适量饮服。也可食生萝卜。

(16 )鲜橙解酒鲜橙(鲜橘亦可)3~5个,榨汁饮服,或食服。

(17 )橄榄(青果)解酒橄榄10枚,取肉煎服。

(18 )甘薯解酒将生甘薯绞碎,加白糖适量搅拌服下

(19 )鲜藕解酒鲜藕洗净,捣成藕泥,取汁饮服。

(20 )生梨解酒吃梨或挤梨汁饮服。对酩酊醉者,如果用上述方法仍不能使其解酒醒转,可用干净

鸡毛一支轻轻摩擦其喉咙或用手捏其喉咙,使其呕吐残留在胃中的酒液,可使醉状缓解。若仍无效果,

则应就医诊治。

另附其他几种简单醒酒法:

1. 牛奶醒酒法:醉酒者可饮些牛奶,以便使蛋白凝固,保护胃粘膜,减少对酒精的吸收。

2. 豆腐解酒:饮酒多时,再加一个豆腐做下酒菜,可促进体内的乙醇迅速排岀。

3. 皮蛋醒酒法:醉酒时,取1-2只皮蛋,蘸醋服食,可以醒酒。

4. 蛋清醒酒法:醉酒时取1-2只生鸡蛋清服下,可保护胃粘膜,并减少对酒精的吸收。

5. 柿子醒酒法:酒醉后,取几只鲜柿子,去皮食用,可以醒酒。

6. 米汤醒酒法:醉酒者可取浓米汤饮服,米汤中含有多糖类及B族维生素,有解毒醒酒之效,加入白糖饮用,疗效更好。

7. 绿豆醒酒法:取50克绿豆,10克甘草,加适量红糖煎服,可醒酒,如单用绿豆煎汤,亦有一定功效。

8. 茶叶醒酒法:醉酒后可饮浓茶,茶叶中的单宁酸能解除急性酒精中毒,咖啡碱,茶碱对呼吸抑制及昏睡现象有疗效。

9?食盐解酒:饮酒过量,胸腹难受,可在白开水中加少许食盐饮用。

10. 糖水醒酒法:取适量白糖用开水冲服,有解酒,醒脑的作用。

11. 醋醒酒法:取50克米醋或陈醋,加25克红糖,3片生姜煎汤饮服,可减轻酒精对人体的损害。

12. 藕醒酒法:将鲜藕捣烂取汁饮服,对消除醉酒症状有一定的作用。

13. 海蜇醒酒法:取100克鲜海蜇,洗刷干净后加水煎汤饮服,可以醒酒。

14. 生梨醒酒法:吃几个梨或将梨去皮切片,浸入凉开水中10分钟,吃梨饮水,可解酒。

15. 萝卜醒酒法:将500克鲜萝卜捣碎取汁,1次饮服,或适量吃些生白萝卜,都可收醒酒之效。

16. 番薯醒酒法:醉酒后,可将生番薯切细,拌入白糖服食,即可解酒

17. 甘蔗汁醒酒法:醉酒神志尚清醒者可自己嚼食甘蔗,严重者可榨岀甘蔗汁灌服,能醒酒

18. 桔汁醒酒法:酒后岀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可吃几个桔子或饮用鲜桔汁即可醒酒。

19. 芹菜醒酒法:将适量芹菜挤汁饮服,可以醒酒,尤其可消除醉酒后的头疼脑胀,面部潮红等症状。

20. 大白菜解酒:大白菜洗净切丝,加食醋,白糖拌匀,淹渍十分钟食用,有解酒作用。

21. 杨桃醒酒法:醋渍杨桃1个,加水煎服,可用于醒酒。

22. 花露水醒酒法:洒数滴花露水在热毛巾上,轻轻擦试醉酒者的胸背,肘和太阳穴等处就可明显减轻其醉意。

23. 中药解酒:葛根30克,加水适量,煎汤饮服,解酒效果很好

顺便说一下,酒的最终代谢都要通过肝脏,而很多药物也是通过肝脏代谢的,这就是在给肝脏雪上加霜,为了您自己的健康还是尽量少喝酒为好。

不过度饮酒:

适量饮酒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活血化淤,祛风散寒。但是,饮酒过量而产生酒精中毒,即醉酒时,则对身体产生一系列的损害,甚至危及生命。过量饮酒摧残着人们的健康,也可以诱发各种事故和违纪现象(司机更是如此),

酒精入胃大约5分钟即可进入血液,然后输送到人体各部。酒精进入人体后主要作用于大脑,而大脑对酒精特别敏感。一般认为,

当血液中酒精浓度达到0.1%时,大脑皮层就受到抑制,皮层下的低级中枢则因抑制降低而兴奋,使人产生欣快感。此时饮酒者岀现颜面潮红,心跳加快,精神兴奋,豪言壮语,头痛脑胀等现,这就是急性酒精中毒的早期即兴奋期。此时只要停止饮酒,经过休息后完全可以恢复正常,反之,如果继续饮酒,

当血液中酒精浓度达到0.2%左右时,就进入醉酒之中期,即共济失调期。有的人会因酒醉失态,走路摇摆,甚至醉卧路旁、桥头等地方。当醉酒者岀现面色苍白,体温下降,口唇发紫,大、小便失禁,昏睡不醒,甚至昏迷,此时已进入酒精中毒的晚期。如昏迷持续4小时以上者,多预后不良,容易岀

现严重后遗症。现代医学研究表明,

当酒精浓度达到0.6%时则常导致死亡。

醉酒的损害是全身性的,其后果相当严重。我国一学者通过解剖47具因醉酒死亡的尸体,发现所有

死亡者的内脏广泛充血,尤其是胃及十二指肠的粘膜充血、水肿和岀血更为严重,部分胃肠粘膜可发生坏死。许多学者指岀,一次大量饮酒可导致大脑皮层呈高度抑制状态,并对呼吸、循环中枢产生抑制而致使呼吸骤停,这是醉酒者常见的致死原因

酒精安全使用注意事项

酒精安全使用注意事项 乙醇俗称酒精,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易燃、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酒精蒸汽与空气可以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爆炸燃烧。酒精蒸汽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较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在没有明火的前提下,酒精自燃温度在323℃,超323℃以上会自燃。酒精在空气中爆炸极限为 3.3%-19%,当空气中的酒精含量达到 3.3%以上,遇到火源会发生闪爆;当达到19%,温度等于或大于13℃以上时,遇到火源就会闪燃。 使用安全提示 1、注意通风。在室内使用酒精时,需要保证良好通风,使用过的毛巾等布料清洁工具,在使用完后应用大量清水清洗后密闭存放,或放通风处晾干。 2、正确使用。使用前彻底清除使用地周边的易燃及可燃物,使用时不要靠近热源、避开明火。给电器表面消毒前,应先关闭电源,待电器冷却后再进行。如用酒精擦拭厨房灶台,要先关闭火源,以免酒精挥发导致爆燃。酒精每次取用后,必须立即将容器上盖封闭,严禁敞开放置。 3、适量储存。酒精是易燃易挥发的液体,居民在家中用酒精消毒时,建议购买民用小包装的医用酒精,单瓶包装不宜超过500毫升,绝不要在家中大量囤积酒精,以免留下安全隐患。

4、安全存放。酒精容器应首选玻璃或专用的塑料包装储存,并必须有可靠的密封,严禁使用无盖的容器。剩余酒精存放时特别要注意盖紧盖子,避免挥发,要避光存放在阴凉处,不要放在阳台、灶台、暖气等热源环境中。 5、加强教育。有幼儿的家庭,酒精应该放在小孩触摸不到的地方,避免误服。对于年纪稍大的孩子,家长可以给孩子讲解酒精的特性,教育孩子不要玩弄酒精,更不能用火点燃。 6、应急处置。如果酒精遗撒,应及时擦拭处理。酒精意外引燃可使用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等进行灭火,小面积着火也可用湿毛巾、湿衣物覆盖灭火。如在室外燃烧,可以使用沙土覆盖。

酒精安全注意事项

酒精安全注意事项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危险液体运输:酒精运输规定及其注意事项 酒精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危险物,属于易燃一体。酒精种类最危险的是医用酒精和工业酒精。酒精类物品的运输受到法律的限制,可以运输的只有一些浓度较低的酒精,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下酒精的危险性以及酒精运输规定和注意事项。 酒精的危险性: 1.酒精是燃点很低,很容易触及它的燃点到最后就会导致引起火灾 2.酒精的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3.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 4.在火场中,储存容器受热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燃。 酒精火灾扑救注意事项: 1.最好的方式就是干粉、二氧化碳以及砂土进行覆盖。 2.在对其进行扑灭的时候最好的方法就是移至空旷处,对装有酒精的容器进行喷水,要保持容器的冷却性,直至燃烧的酒精被扑灭为止。 3灭火的过程中吸入了酒精,需要迅速脱离现场,呼吸新鲜的空气,情况严重需要就医。 4.误食酒精饮用足够的温水进行催吐。 酒精运输注意事项: 1.选择平坦的路面行驶,防止瓶装酒精破碎 2.加固酒精包装箱体,在箱体之中添加棉絮等软性物品,防止玻璃破碎。 3.装卸过程轻拿轻放。 酒精是比较危险的一类易燃液体,在运输过程中是时刻注意包装箱体、瓶体是否破裂,以防泄露造成人员伤亡。 安全措施 主要危害 本品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首先引起兴奋,随后抑制。 乙醇易燃,具刺激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急性中毒:急性中毒多发生于口服。一般可分为兴奋、催眠、麻醉、窒息四阶段。患者进入第三或第四阶段,出现意识丧失、瞳孔扩大、呼吸不规律、休克、心力循环衰竭及呼吸停止。 慢性影响:在生产中长期接触高浓度本品可引起鼻、眼、粘膜刺激症状,以及头痛、头晕、疲乏、易激动、震颤、恶心等。

工业酒精安全使用说明书

工业酒精安全使用说明书 (MSDS) 一、主要材料 成份:乙醇 二、物理化学特性 比重:无气味:刺激性气味 沸点:64.8 熔点:-97.8℃ 三、灾害处理资料 闪点:12℃燃点:385℃ 爆炸上限(VOL%):44.0 减火材料: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四、化学反应性 安定性:无 应避免的状况:应防暴晒、雨淋,防高温,中途应远离火种、热源、高温区 可能分解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有害之物:强氧化剂、酸类、酸酐、碱金属、胺类 五、健康急救措施 进入人体方法与途径:呼吸进入,皮肤接触,吞食 感染之症状:可引起头痛,头晕,易激动,恶心等,皮肤反复接触可引起干燥脱屑及皮炎 健康危害效应: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对视觉神经和视网膜有特殊选择作用,引起病变;可致代谢性酸中毒。 六、暴露预防措施 呼吸道防护措施: 皮肤防护措施:必要时使用橡胶手套 眼睛防护工具: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其他防护工具:工作现场禁止吸烟,时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通风设备注意事项: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个人注意事项: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穿防静电工作服 七、操作与储存注意事项 1.密闭操作,全面通风。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2.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金属,胺类接触。 3.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4.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八、泄露之紧急应变: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等限制性空间。 放弃处理方法:用焚烧法处置

84消毒液、75%医用酒精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关于正确使用及保管 84消毒液和75%酒精的方法 84消毒液对皮肤和口腔粘膜具有腐蚀性和刺激性,使用不当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反应;酒精易挥发、易燃烧,使用75%浓度酒精消毒时酒精的挥发使室内空气中可燃性气体增加,遇火可能引起闪燃,引发火灾事故。所以要认真学习这两种消毒液使用和保管说明,并严格按要求使用和保管,指定专人保管。 一、84消毒液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简介 84消毒液是一种高效消毒剂,直接接触可灼伤皮肤,严禁入口,使用过程中要配戴橡胶手套等防护用具。学校内主要用于擦拭玩具、物品、桌面,喷洒房间,拖洗地面等进行消毒。 (二)简易配制比例 配制84消毒液有效浓度500mg/L时,按消毒液:凉水1:100比例稀释。 (三)使用方法 配戴防腐蚀的橡胶手套,按照配制比例,根据消毒面积进行稀释,进行喷洒或用拖布湿式拖拭,再用清水洗净。对校园、办公室、教室、餐厅、厨房、宿舍、厕所等场所,每天午间和晚间两次进行消毒。 (四)安全使用注意事项 1、84消毒液对皮肤有刺激性,使用时做好防护措施,带好口罩、手套,避免接触皮肤。 2、84消毒液有一定刺激性和腐蚀性,室内大面积喷洒或用拖布湿式拖拭消毒剂后,人不要留在房中,关门密闭10-30分钟,然后开窗通

风60分钟以上。教室对学生的桌面进行消毒后,要由教师及时清理桌面残留的消毒液。 3、对学生宿舍进行消毒时,禁止对学生的衣物、被褥、洗刷用品、床等长期接触身体、口鼻的物品进行消毒,避免中毒。 4、厨房消毒要注意对餐具、厨具、食物等进行隔离保护,不要用84消毒液消毒,因为如果冲洗不干净,蔬果上残留的消毒液会引起人体微量中毒。 5、不要把84消毒液与医用酒精、洁厕灵等其他洗涤剂或消毒液混合使用,因为这样会加大空气中氯气的浓度而引起氯气中毒。 6、84消毒液稀释使用时,一定要用凉水,一次性使用,勿用50°以上热水稀释,热水会促进氯的挥发,影响消毒效果,还可能因挥发的氯气吸入过多引起中毒风险。 7、84消毒液的储存和放置时应将其盖子拧紧,放置在25°以下避光、干燥、通风的储存空间,在储存消毒液的场所醒目的地方标明禁止烟火,切忌放到厨房等与火源接近的地方,切忌与酒精混存。放置到学生不能接触到地方,避免误服或接触。 二、75%浓度酒精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简介 75%浓度酒精用于消毒,过高浓度的酒精会在细菌表面形成一层固化层,使酒精不能进入菌体深部发挥作用,影响消毒效果。若酒精浓度过低,虽可进入细菌,但达不到杀菌剂量,同样也不能将细菌彻底杀死。 75%浓度酒精可用于手和皮肤消毒,还可用于物体表面消毒,如小型物体表面如开关、门把手、手机、钥匙、电梯按键、口罩、儿童玩具、宠物用品等,还可用于大型物体表面消毒,如桌面、柜子台面等。

酒精管理注意事项

关于酒精安全事项 一、酒精的性质 主要成分:乙醇 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有酒香。 燃点(℃):75 熔点(℃):-114.1 沸点(℃):78.3 相对密度(水=1):0.79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1.59 饱和蒸气压(kPa):5.33(19℃) 燃烧热(kJ/mol):1365.5 临界温度(℃):243.1 临界压力(MPa): 6.38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0.32 闪点(℃):12 引燃温度(℃):363 爆炸上限%(V/V):19.0 爆炸下限%(V/V): 3.3 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易挥发,易燃烧,不导电的液体。有酒的气味和刺激的辛辣滋味,微甘。 学名是乙醇,分子式C2H5OH,因为它的化学分子式中含有羟基,所以叫做乙醇,比重0.7893(20/4°)。凝固点-117.3℃。沸点78.2℃。能与水、甲醇、乙醚和氯仿等以任何比例混溶。有吸湿性。与水能形成共沸混合物,共沸点78.15℃。 乙醇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引起爆炸,爆炸极限浓度3.5-18.0%(W)。 酒精在70%(V)时,对于细菌具有强列的杀伤作用.也可以作防腐剂,溶剂等。 处于临界状态(243℃、60kg/CM·CM)时的乙醇,有极强烈的溶解能力,可实现超临界萃取。由于它的溶液凝固点下降,因此,一定浓度的酒精溶液,可以作防冻剂和冷媒。酒精可以代替汽油作燃料,是一种可再生能源。 酒精一般易被氧化为乙醛或乙酸,当然然烧生成二氧化碳与水也是化学变化。工业酒精含有96%乙醇和1%甲醇。工业酒精的纯度一般为97%和99%。 工业酒精一般为无色透明液体,略带酒的芳香气味。主要是印刷厂和电子厂的清洗,不能作为医用酒精使用。 工业酒精不能用于人体的消毒,其中含有甲醇,会导致中毒。 二、酒精的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仓库。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碱金属、胺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1.领用、暂存时量不能过大,一般不超过500ml; 2.领用、暂存、使用的容器必须有可靠的封闭盖,严禁使用无盖的容器; 3.使用前彻底清除使用范围地(酒精滴落地)周边20m 内的易燃及可燃物; 4.使用现场必须配备灭火器(车间为干粉灭火器),使用前要检查灭火器是否有效;

酒精(乙醇)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乙醇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志 化学品中文名称:乙醇分子式:C2H6O 第三部分:危险品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首先引起兴奋,随后抑制。急性中毒:急性中毒多发生于口服。一般可分为兴奋、催眠、麻醉、窒息四阶段。患者进入第三或第四阶段,出现意识丧失、瞳孔扩大、呼吸不规律、休克、心力循环衰竭及呼吸停止。慢性影响:在生产中长期接触高浓度本品可引起鼻、眼、粘膜刺激症状,以及头痛、头晕、疲乏、易激动、震颤、恶心等。长期酗洒可引起多发性神经病、慢性胃炎、脂肪肝、肝硬化、心肌损害及器质性精神病等。皮肤长期接触可引起干燥、脱屑、皲裂和皮炎。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征: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露应急处理 应急行动: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处置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穿防静电工作服。远离火种、热

酒精安全注意事项

酒精安全注意事项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危险液体运输:酒精运输规定及其注意事项 酒精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危险物,属于易燃一体。酒精种类最危险的是医用酒精和工业酒精。酒精类物品的运输受到法律的限制,可以运输的只有一些浓度较低的酒精,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下酒精的危险性以及酒精运输规定和注意事项。 酒精的危险性: 1.酒精是燃点很低,很容易触及它的燃点到最后就会导致引起火灾 2.酒精的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3.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 4.在火场中,储存容器受热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燃。 酒精火灾扑救注意事项: 1.最好的方式就是干粉、二氧化碳以及砂土进行覆盖。 2.在对其进行扑灭的时候最好的方法就是移至空旷处,对装有酒精的容器进行喷水,要保持容器的冷却性,直至燃烧的酒精被扑灭为止。 3灭火的过程中吸入了酒精,需要迅速脱离现场,呼吸新鲜的空气,情况严重需要就医。 4.误食酒精饮用足够的温水进行催吐。 酒精运输注意事项: 1.选择平坦的路面行驶,防止瓶装酒精破碎 2.加固酒精包装箱体,在箱体之中添加棉絮等软性物品,防止玻璃破碎。 3.装卸过程轻拿轻放。 酒精是比较危险的一类易燃液体,在运输过程中是时刻注意包装箱体、瓶体是否破裂,以防泄露造成人员伤亡。 安全措施 主要危害 本品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首先引起兴奋,随后抑制。 乙醇易燃,具刺激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急性中毒:急性中毒多发生于口服。一般可分为兴奋、催眠、麻醉、窒息四阶段。患者进入第三或第四阶段,出现意识丧失、瞳孔扩大、呼吸不规律、休克、心力循环衰竭及呼吸停止。

食用酒精MSDS

乙醇;酒精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乙醇;化学品英文 名: ethyl alcohol; 化学品俗名:酒精英文名称:e thanol 分子式:C2H6O;CH3CH2OH 分子量:46.07 企业名称:-- 生产企业地 址: -- 邮编:-- 传真:-- 生效日期:2006.3 企业应急电 话: -- 电子邮件地址:-- 技术说明书编 码: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主要成分:√ 纯品混合物 有害物成分:浓度(含量):CAS No.:乙醇96%(V/V)64-17-5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3.2类中闪点液体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本品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首先引起兴奋,随后抑制。急性中毒主要见于过量饮酒者,职业中毒者少见。轻度中毒和中毒早期表现为兴奋、欣快、言语增多、颜 面潮红或苍白、步态不稳、轻度动作不协调、判断力障碍、语无伦次、眼球震颤, 甚至昏睡。重度中毒可出现昏迷、呼吸表浅或呈潮式呼吸,并可因呼吸麻痹或循环 衰竭而死亡。吸入高浓度乙醇蒸气可出现酒醉感、头昏、乏力、兴奋和轻度的眼、 上呼吸道粘膜刺激等症状,但一般不引起严重中毒。慢性中毒长期酗酒者可见面 部毛细血管扩张,皮肤营养障碍,慢性胃炎,胃溃疡,肝炎,肝硬化,肝功能衰竭, 心肌损害,肌病,多发性神经病等。皮肤长期反复接触乙醇液体,可引起局部干燥、 脱屑、皲裂和皮炎。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害。 燃爆危险: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如有不适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蒸气比空气

酒精物质安全说明书(MSDS)

酒精物质安全说明书(MSDS) 第一部分产品概述 化学品中文名称:乙醇化学品英文名称:ethyl alcohol;ethanol 中文名称2:酒精技术说明书编码:CAS No.:64-17-5 分子式:C2H6O;CH3CH2OH 分子量:46.07 有害物成分:醇含量≥98%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7(易燃液体)。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首先引起兴奋,随后抑制。 急性中毒:急性中毒多发生于口服。一般可分为兴奋、催眠、麻醉、窒息四阶段。患者进入第三或第四阶段,出现意识丧失、瞳孔扩大、呼吸不规律、休克、心力循环衰竭及呼吸停止。慢性影响:在生产中长期接触高浓度本品可引起鼻、眼、粘膜刺激症状,以及头痛、头晕、疲乏、易激动、震颤、恶心等。长期酗酒可引起多发性神经病、慢性胃炎、脂肪肝、肝硬化、心肌损害及器质性精神病等。皮肤长期接触可引起干燥、脱屑、皲裂和皮炎。 第三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四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使用酒精安全须知

近日,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一些单位准备了75%浓度的医用酒精拟用于消毒、杀菌操作,这里要提醒各单位,酒精(无水)属危险化学品,医用酒精虽经稀释仍属易燃易爆危险品,因此,应按危险化学品管理规定对购入或领取的酒精实施管控,并且,应结合消杀对象、消杀现场实际,尽量避免采取喷洒等比较危险的操作方式,以真正达到安全、合理、有效地使用酒精的目的。 我们应如何正确使用和储存酒精? 1、单位和家中确实需要酒精消毒时,尽量使用500毫升1瓶装,以够用为宜,决不要大量囤积酒精,否则将使同事、家人处于极度危险境地。 2、领用、暂存、使用的容器必须有可靠的密封,严禁使用无盖的容器。 3、存放时远离火种、热源,温度不宜超过30℃,防止阳光直射。 4、使用前彻底清除使用范围地(酒精滴落地)周边20m 内的易燃及可燃物。 5、使用时每次取用后必须立即将容器上盖封闭,严禁敞开放置。 6、清洁工具在使用完后应用大量清水清洗后密闭存放,

或放通风处晾干。 酒精着火怎么办? 1、可使用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等进行灭火。 2、小面积着火也可用湿毛巾、湿衣物覆盖灭火。 3、室外还可以使用沙土覆盖。 4、不要对着有人或者有易燃物品的方向灭火。 5、严禁使用水泼或干燥的毛巾、衣物进行扑打,否则若被酒精引燃,火势将蔓延扩散,越烧越大。 酒精着火受伤,如何自救? 1. 立即脱去衣物 衣物沾上酒精,已经成为燃烧物,以最快速度去除衣物,脱离热源,可以最大限度的减轻损伤和后果。 2. 避免高声喊叫 在头面部已经被火焰包围的情况下,喊叫会引起严重呼吸道烧伤。而呼吸道烧伤,是烧伤患者三大死亡原因之一。 3. 设法灭火 4. 应当就近用棉织物覆盖或最好用水冲洗,火灭后立即就医。

乙醇使用注意事项

乙醇使用储存注意事项 一、一般要求 1、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具备应急处置知识。 2、密闭操作,防止泄漏,工作场所全面通风。 3、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4、操作人员穿防静电工作服,戴耐油橡胶手套。 5、避免与氧化剂接触。 6、生产、储存区域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7、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8、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二、特殊要求 1、操作安全 (1)贮存桶装乙醇附近要严禁烟火。禁止将乙醇与其他易燃物放在一起。 (2)往生产系统加装乙醇时,输入管要插入液面以下或接近罐的底部,以减少冲击和与空气的摩擦。沾油料的布、油棉纱头、油手套等不要放在油库、车库内,以免自燃。不要用铁器工具敲击桶,特别是空桶更危险。因为桶内充满乙醇与空气的混合气,而且经常处于爆炸极限之内,一遇明火,就能引起爆炸。 (3)当进行倒装时,邻近的汽车、拖拉机的排气管要戴上防火帽后才能发动,存放地点附近严禁检修车辆。 (4)贮存区的上空,不应有电线通过。库房与电线的距离要为电杆长度的1.5倍以上。(5)注意仓库及操作场所的通风,使蒸气容易逸散。 2、储存安全 (1)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房温度不宜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0%,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炎热季节应采取喷淋、通风等降温措施。 (2)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用储罐、铁桶等容器盛装。盛装时,切不可充满,要留出必要的安全空间。 (3)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存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酒精安全注意事项

酒精安全注意事项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危险液体运输:酒精运输规定及其注意事项 酒精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危险物,属于易燃一体。酒精种类最危险的是医用酒精和工业酒精。酒精类物品的运输受到法律的限制,可以运输的只有一些浓度较低的酒精,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下酒精的危险性以及酒精运输规定和注意事项。 酒精的危险性: 1.酒精是燃点很低,很容易触及它的燃点到最后就会导致引起火灾 2.酒精的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3.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 4.在火场中,储存容器受热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燃。 酒精火灾扑救注意事项: 1.最好的方式就是干粉、二氧化碳以及砂土进行覆盖。 2.在对其进行扑灭的时候最好的方法就是移至空旷处,对装有酒精的容器进行喷水,要保持容器的冷却性,直至燃烧的酒精被扑灭为止。 3灭火的过程中吸入了酒精,需要迅速脱离现场,呼吸新鲜的空气,情况严重需要就医。 4.误食酒精饮用足够的温水进行催吐。 酒精运输注意事项: 1.选择平坦的路面行驶,防止瓶装酒精破碎 2.加固酒精包装箱体,在箱体之中添加棉絮等软性物品,防止玻璃破碎。 3.装卸过程轻拿轻放。 酒精是比较危险的一类易燃液体,在运输过程中是时刻注意包装箱体、瓶体是否破裂,以防泄露造成人员伤亡。 安全措施 主要危害 本品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首先引起兴奋,随后抑制。 乙醇易燃,具刺激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急性中毒:急性中毒多发生于口服。一般可分为兴奋、催眠、麻醉、窒息四阶段。患者进入第三或第四阶段,出现意识丧失、瞳孔扩大、呼吸不规律、休克、心力循环衰竭及呼吸停止。 慢性影响:在生产中长期接触高浓度本品可引起鼻、眼、粘膜刺激症状,以及头痛、头晕、疲乏、易激动、震颤、恶心等。

酒精(MSDS)

酒精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名称:C2H5OH 中文名称:酒精 化学品中文名称:乙醇 化学品英文名称:ethyl alcohol 供应商名称:XXX 供应商地址:XXX 供应商联系方式:XXX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中闪点易燃液体;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肤接触 健康危害:本品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首先引起兴奋,随后抑制。急性中毒:急性中毒多发生于口服。一般可分为兴奋、催眠、麻醉、窒息四阶段。患者进入第三或 第四阶段,出现意识丧失、瞳孔扩大、呼吸不规律、休克、心力循环衰竭及呼 吸停止。慢性影响:在生产中长期接触高浓度本品可引起鼻、眼、粘膜刺激症 状,以及头痛、头晕、疲乏、易激动、震颤、恶心等。长期酗洒可引起多发性 神经病、慢性胃炎、脂肪肝、肝硬化、心肌损害及器质性精神病等。皮肤长期 接触可引起干燥、脱屑、皲裂和皮炎。 环境危害:燃爆危险;高浓度,对水中生物具高毒性。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由水和乙醇组成,有害物成分为:乙醇 有害化学品化学式:C2H5OH 技术说明书编码:393 CAS No.:00064-17-5 分子式:C2H6O 分子量:46.07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服,用清水大量清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的清水或生理盐水清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到空气新鲜处;就医; 食入:饮用足量的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 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

酒精库管理注意事项

酒精库管理注意事项 一、酒精的性质 主要成分:乙醇 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有酒香。 燃点(℃):75 熔点(℃):-114.1 沸点(℃):78.3 相对密度(水=1):0.79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1.59 饱和蒸气压(kPa):5.33(19℃) 燃烧热(kJ/mol):1365.5 临界温度(℃):243.1 临界压力(MPa):6.38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0.32 闪点(℃):12 引燃温度(℃):363 爆炸上限%(V/V):19.0 爆炸下限%(V/V):3.3 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易挥发,易燃烧,不导电的液体。有酒的气味和刺激的辛辣滋味,微甘。 学名是乙醇,分子式C2H5OH,因为它的化学分子式中含有羟基,所以叫做乙醇,比重0.7893(20/4°)。凝固点-117.3℃。沸点78.2℃。能与水、甲醇、乙醚和氯仿等以任何比例混溶。有吸湿性。

与水能形成共沸混合物,共沸点78.15℃。 乙醇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引起爆炸,爆炸极限浓度3.5-18.0%(W)。 酒精在70%(V)时,对于细菌具有强列的杀伤作用.也可以作防腐剂,溶剂等。 处于临界状态(243℃、60kg/CM·CM)时的乙醇,有极强烈的溶解能力,可实现超临界萃取。由于它的溶液凝固点下降,因此,一定浓度的酒精溶液,可以作防冻剂和冷媒。酒精可以代替汽油作燃料,是一种可再生能源。 酒精一般易被氧化为乙醛或乙酸,当然然烧生成二氧化碳与水也是化学变化。工业酒精含有96%乙醇和1%甲醇。工业酒精的纯度一般为97%和99%。 工业酒精一般为无色透明液体,略带酒的芳香气味。主要是印刷厂和电子厂的清洗,不能作为医用酒精使用。 一般99%级的工业酒精是六开四色和三开四色印刷机对水使用的产品。配套使用印刷液。而97%的工业酒精是电子厂清洗用。效果良好。 工业酒精不能用于人体的消毒,因为甲醇会导致中毒,用于皮肤消毒也会有部分被皮肤吸收,中毒后严重的可导致失明甚至死亡! 甲醇有较强的毒性,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和血液系统影响最大,它经消化道、呼吸道或皮肤摄入都会产生毒性反应,甲醇蒸气能损害人的呼吸道粘膜和视力。急性中毒症状有:头疼、恶心、

酒精安全注意事项优选稿

酒精安全注意事项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酒精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危险物,属于易燃一体。酒精种类最危险的是医用酒精和工业酒精。酒精类物品的运输受到法律的限制,可以运输的只有一些浓度较低的酒精,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下酒精的危险性以及酒精运输规定和注意事项。 酒精的危险性: 1.酒精是燃点很低,很容易触及它的燃点到最后就会导致引起火灾 2.酒精的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3.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 4.在火场中,储存容器受热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燃。 酒精火灾扑救注意事项: 1.最好的方式就是干粉、二氧化碳以及砂土进行覆盖。 2.在对其进行扑灭的时候最好的方法就是移至空旷处,对装有酒精的容器进行喷水,要保持容器的冷却性,直至燃烧的酒精被扑灭为止。 3灭火的过程中吸入了酒精,需要迅速脱离现场,呼吸新鲜的空气,情况严重需要就医。 4.误食酒精饮用足够的温水进行催吐。 酒精运输注意事项: 1.选择平坦的路面行驶,防止瓶装酒精破碎 2.加固酒精包装箱体,在箱体之中添加棉絮等软性物品,防止玻璃破碎。 3.装卸过程轻拿轻放。 酒精是比较危险的一类易燃液体,在运输过程中是时刻注意包装箱体、瓶体是否破裂,以防泄露造成人员伤亡。 安全措施 主要危害 本品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首先引起兴奋,随后抑制。 乙醇易燃,具刺激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急性中毒:急性中毒多发生于口服。一般可分为兴奋、催眠、麻醉、窒息四阶段。患者进入第三或第四阶段,出现意识丧失、瞳孔扩大、呼吸不规律、休克、心力循环衰竭及呼吸停止。 慢性影响:在生产中长期接触高浓度本品可引起鼻、眼、粘膜刺激症状,以及头痛、头晕、疲乏、易激动、震颤、恶心等。 长期酗酒可引起多发性神经病、慢性胃炎、脂肪肝、肝硬化、心肌损害、器质性精神病等。[21] 皮肤长期接触可引起干燥、脱屑、皲裂和皮炎。

酒精的安全使用与管理作业指导书

1 目的 规范酒精的运输、存储及使用的安全管理,保护全公司的人身、财产安全,及避免造成引发中毒或火灾事故。 2 范围 适用于全公司范围内酒精的运输、存储及使用的安全管理。

3 定义 无 4 职责 4.1 厂务部负责全公司的酒精的安全使用与安全方面扎口管理,规范酒精的运输、存储及使用方法。 4.2 管理部仓管负责管辖范围内酒精收发、存储保管及空酒精瓶回收,并且实行空瓶数量换取领用酒精数量。 4.3 使用酒精后产生的空酒精瓶,由管理部仓管负责收集并交由厂务统一处理,含酒精的无尘布,由制造部统一回收并交由厂务统一处理,必须按规定地点堆放以上危险废弃物,每月度进行一次集中处理。 5 内容 5.1 酒精的运输管理 5.1.1 用PE瓦楞包装箱装运酒精,使用500ml塑料瓶容器装运酒精。 5.1.2 运输时单独装运,严禁与酸类、易燃物、有机物、还原剂、自燃物品、遇湿易燃物品等并车混运。 5.1.3 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 5.1.4 轻拿轻放,防止包装容器损坏。 5.2 酒精的仓储管理 5.2.1 远离火种、热源,避免阳光直射。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0%。 5.2.2 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 5.2.3 储存于防爆柜内。 5.2.4 应与还原剂、活性金属粉末、酸类、药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5.2.5 酒精库应配备足够数量的灭火器及其他消防器材。 5.2.6 建立严格的出入库制度。 5.3 酒精的使用管理 5.3.1 提高安全意识,严格按照酒精使用相关的WI操作。 5.3.2 轻拿轻放,防止损坏装酒精容器。 5.3.3 酒精的领用、暂存时量不宜过大,一般不超过500ML;

酒精安全技术说明书62598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乙醇 化学品俗名:食用酒精 化学品英文名称:Ethanol 企业名称:广东中能酒精有限公司 地址:广东省遂溪县附城乡工业大道 邮编:524300 推荐用途:(1)不同浓度的消毒剂;(2)饮料;(3)基本有机化工原料;(4)汽车燃料 限制用途:不得直接食用。 电子邮件地址: 传真号码: 企业应急电话: 技术说明书编号:3 生效日期:2011年6月13 日国家应急电话:0532-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 危险性象形图: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首先引起兴奋,随后抑制。 急性中毒:急性中毒多发生于口服,一股可分为兴奋、催 眠、麻醉、窒息四阶段,患者进入第三或第四阶段,出现 意识丧失,瞳孔扩大,呼吸不规律,休克、心力循环衰竭 及呼吸停止。慢性影响:在生产中长期接触高浓度的酒精 可引起慢性中毒,引起鼻、眼、粘膜刺激症状,以及头痛、 头晕、疲乏、易激动、震颤、恶心等。长期酗酒可引起间

发性神经病、慢性胃炎、脂肪肝、肝硬化、可能危害及器 质性精神病等。皮肤长期接触可引起干燥、脱屑、皲裂和 皮炎。 环境危害: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应给予特别注意。 燃爆危险: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牲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 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 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 纯品□混合物□ 化学品名称:乙醇通用名:酒精 有害物成份:乙醇浓度:95%(V/V)CASNo:64—17—5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产生强烈反应。其蒸汽比空气 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引着回燃。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流速过 快,易产生和积聚静电。 有害燃烧产物:CO、CO2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

工业酒精安全使用说明手册

工业酒精安全使用说明 手册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工业酒精安全使用说明书 (MSDS) 一、主要材料 成份:乙醇 二、物理化学特性 比重:无气味:刺激性气味 沸点:熔点:℃ 三、灾害处理资料 闪点:12℃燃点:385℃ 爆炸上限(VOL%):减火材料: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四、化学反应性 安定性:无 应避免的状况:应防暴晒、雨淋,防高温,中途应远离火种、热源、高温区 可能分解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有害之物:强氧化剂、酸类、酸酐、碱金属、胺类 五、健康急救措施 进入人体方法与途径:呼吸进入,皮肤接触,吞食 感染之症状:可引起头痛,头晕,易激动,恶心等,皮肤反复接触可引起干燥脱屑及皮炎 健康危害效应: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对视觉神经和视网膜有特殊选择作用,引起病变;可致代谢性酸中毒。 六、暴露预防措施 呼吸道防护措施: 皮肤防护措施:必要时使用橡胶手套 眼睛防护工具: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其他防护工具:工作现场禁止吸烟,时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通风设备注意事项: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个人注意事项: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穿防静电工作服 七、操作与储存注意事项 1.密闭操作,全面通风。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2.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金属,胺类接触。 3.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4.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八、泄露之紧急应变: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等限制性空间。 放弃处理方法:用焚烧法处置

(完整版)酒精计的正确使用发放及注意事项

酒精计操作规范 1.目的 规范酒精计操作程序,正确使用仪器,保证检测工作顺利进行,检测数据正确。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样品中酒精度(醇含量)%的测量。 3 职责 3.1 操作人员按照本规程操作仪器,对仪器进行日常维护。 3.2 保管人员负责监督仪器操作是否符合规程,对仪器进行定期维护、保养。 3.3部门计量管理员负责仪器综合管理。 4 工作程序 4.1 仪器配件 4.1.1 0~100℃工业、实验玻璃温度计(1支) 4.1.2 90-100规格酒精度计(玻璃浮计)(1支) 4.2 操作步骤 4.2.1 把欲测量的酒精先盛入玻璃量筒内(量筒容量不小于300毫升为好),酒精内不应有脏物或混浊现象; 4.2.2 将温度计擦净竖立于玻璃量筒中,然后再将酒精计擦净徐徐的沉入玻璃量筒中,这时会出现三种情况。 4.2.2.1 液面在分度标尺范围内,这样可准备读数(正常读书)。 4.2.2.2 液面低于分度标尺或酒精计歪斜,这时需更换酒精计。(酒精浓度低于酒精计量程,需更换低量程酒精计) 4.2.2.3 液面高于分度标尺或酒精计沉底,这时需更换酒精计。(酒精浓度高于酒精计量程,需更换高量程的酒精计) 4.2.3 读数 当液面在分度标尺范围内静置5分钟后即可读数,读数位置是液面与分度标尺相切的地方(按下缘读取)记下酒精计示值,同时读取温度计示值。

4.2.4 查表(酒精温度与浓度的换算表) 在换算表的横向上查记下的酒精计示值,在换算表的纵向上查找温度计示值,二者都查到后,再看酒精计示值从上往下查,温度计示值从左往右查,二者相交处的数值即是欲测量酒精的实际浓度。 例:用酒精计测得酒精浓度为61度,用温度计测得酒精温度为18℃,那么查表得酒精的实际浓度为61.7度。 4.2.5 根据检测结果,记下样品中酒精度(醇含量)%数值。 4.3 注意事项 4.3.1 温度计 4.3.1.1温度计必须按规定的浸没深度或按尾部长度浸入介质测温,可得准确示值。(当没有具体的浸入标志是时,最小浸入深度为50mm) 4.3.1.2温度计在使用时,应进行修正,才能取得准确示值。 4.3.1.3温度计修正计算公式如下: 示值误差=被校准仪器示值-标准值 标准值=被校准仪器示值-示值误差

《安全常识-灾害防范》之酒精和84消毒液安全使用注意事项

酒精和84消毒液安全使用注意事项 疫情防护中,酒精和84消毒液是大家常用的消毒药品,为安全起见,请大家认真普及这两种药品的储存和使用方法,以免发生危险。 一、酒精安全使用注意事项 75%的酒精可有效杀灭病毒,但高浓度酒精属易燃液体使用与储存不当,极易引发火灾。使用安全提示: 1、注意通风。在室内使用酒精时,需要保证良好通风,使用过的毛巾等布料清洁工具,在使用完后应用大量清水清洗后密闭存放,或放通风处晾干。 2、正确使用。使用前彻底清除使用地周边的易燃及可燃物,使用时不要靠近热源、避开明火。给电器表面消毒前,应先关闭电源,待电器冷却后再进行。酒精每次取用后,必须立即将容器上盖封闭,严禁敞开放置。 3、适量储存。居民在家中用酒精消毒时,建议购买民用小包装的医用酒精,单瓶包装不宜超过500毫升,绝不要在家中大量囤积酒精,以免留下安全隐患。 4、安全存放。酒精容器应首选玻璃或专用的塑料包装储存,并必须有可靠的密封,严禁使用无盖的容器。剩余酒精存放时特别要注意盖紧盖子,避免挥发,要避光存放在阴凉处,不要放在阳台、灶台、暖气等热源环境中。 5、应急处置。如果酒精遗洒,应及时擦拭处理。酒精意外引燃可使用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等进行灭火,小面积着火也可用湿毛巾、湿衣物覆盖灭火。 二、84消毒液安全使用注意事项 84消毒液是指溶于水产生具有灭杀微生物活性的次氯酸的消毒剂,具有一定的氧化性、腐蚀性以及致敏性,过量或长期接触可能会致人体灼伤,与其他物质混用,有可能发生化学反应引起中毒。使用安全提示: 1、采取防护。84消毒液一般具有很强的刺激性或腐蚀性,如果长时间直接和人体接触,对人的皮肤和黏膜有较大的刺激,调配及使用时必须佩戴橡胶手套。 2、正确使用。84消毒液必须稀释以后才能使用。一般稀释浓度为1:100—200倍,84

酒精安全使用须知

酒精安全使用须知 酒精,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易燃、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其燃点低,且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较远的地方,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爆炸燃烧,甚至着火回燃。因此,酒精属于甲类危险品,应安全规范使用。 一、危险特性 1、酒精易挥发,与外界空气形成混合气,当温度达到13℃时,混合气与火焰接触可发生闪火并立刻燃烧。因此,酒精极易被点燃,火灾危险性非常大。 2、当空气(或氧气)中含有3%以上的酒精,就达到爆炸浓度范围,遇着火源就可发生爆炸。比如:酒精在空气中的浓度达到3%,衣服的静电就能爆炸。 二、储存要求 1、应储存于避光、阴凉、通风处,储存温度不宜超过30℃,储存处有“易燃液体”标志(如右图),储存地点应有防漫流措施。 2、保持容器密封。领用、暂存、使用酒精的容器必须有可靠的密封,严禁使用无盖的容器。存放时要盖紧盖子,贴好标签,避免挥发。 3、避免电、热、火。远离一切热源、火源及电器设备等可能产生火花的位置,不要放在阳台、灶台、电磁炉等热源环境中,同时要注意避免儿童接触。 4、防止倾倒破损。应放置在牢固位置,防止酒精溢出。应避免用玻璃瓶装存,防止跌落破损。也不要放在电源插座附近及墙边、桌角等处,防止误碰倾倒。 5、禁止与氧化剂(如:过氧化氢)、酸类、碱金属、胺类、食品用化学品同储。 6、使用部门不宜大量囤积酒精。 三、使用注意事项 1、禁止将酒精用于大面积喷洒。环境物表消毒可用擦拭的方式,如楼道、办公室等。

2、注意室内通风。在室内使用酒精的浓度高于70%的时候,酒精的挥发使室内空气中可燃性气体增加,只要空气中有一点小火花,将可能引起爆燃,这比酒精被点燃还要危险。所以,在室内使用酒精消毒时,需要保证通风;使用过的毛巾等布料清洁工具,在使用完后应用大量清水清洗后密闭存放,或放通风处晾干。 3、避免电、热、火。酒精燃点低,遇火、遇热易自燃,在使用时不要靠近热源、避免明火,比如做饭、打电话、吸烟、使用电蚊拍等;工作场所严禁吸烟;给电器表面消毒,应先关闭电源,待电器冷却后再进行;操作过程避免静电(化学纤维面料、涤纶、腈纶织物易产生静电);严禁往身上喷洒酒精。 4、禁止敞开放置。每次取用后必须立即将容器上盖封闭,严禁敞开放置。 5、规范放置。临床及医技科室应严格管控酒精使用规范,不乱摆不乱放,使用后应按医院酒精管理制度统一放置铁柜内(或防爆柜)。 6、严禁与氧化剂、酸类、碱金属、胺类接触及混合使用。 7、在使用桶装酒精时应先将酒精倒入小溶剂瓶中,再行使用,使用过的酒精瓶等容器必须妥善处理,不得乱丢乱弃。 8、因具有刺激性,进行环境消毒时,必须佩戴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保持通风条件下使用。严禁正对人员的眼、口、鼻等直接喷洒。误吸应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就医;误入眼,应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9、用于环境消毒的酒精禁止用于医用消毒。 四、消防措施 1、若发生酒精起火,第一时间利用就近消防器材灭火。切忌用水灭火。 2、衣物、桌布、床单或者棉被等用水浸湿,盖在着火处也可以灭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