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母线分段接线方法及优缺点

单母线分段接线方法及优缺点
单母线分段接线方法及优缺点

单母线分段接线方法及优缺点

出线回路数增多时,可用断路器将母线分段,成为单母线分段接线。根据电源的数目和功率,母线可分为2~3段。段数分得越多,故障时停电范围越小,但使用的断路器数量越多,其配电装置和运行也就越复杂,所需费用就越高。

母线分段后,可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和灵活性。在正常运行时,可以接通也可以断开运行。当分段断路器QFd接通运行时,任一段母线发生短路故障时,在继电保护作用下,分段断路器QFd和接在故障段上的电源回路断路器便自动断开。这时非故障段母线可以继续运行,缩小了母线故障的停电范围。当分段断路器断开运行时,分段断路器除装有继电保护装置外,还应装有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分段断路器断开运行,有利于限制短路电流。

对重要用户,可以采用双回路供电,即从不同段上分别引出馈电线路,由两个电源供电,以保证供电可靠性。

单母线分段接线的缺点是:

(1)当一段母线或母线隔离开关故障或检修时,必须断开接在该分段上的全部电源和出线,这样就减少了系统的发电量,并使该段单回路供电的用户停电。

(2)任一出线断路器检修时,该回路必须停止工作。

单母线分段接线,虽然较单母线接线提高了供电可靠性和灵活性,但当电源容量较大和出线数目较多,尤其是单回路供电的用户较多时,其缺点更加突出。因此,一般认为单母线分段接线应用在6~10kV,出线在6回及以上时,每段所接容量不宜超过25MW;用于35~66kV时,出线回路不宜超过8回;用于110~220kV时,出线回路不宜超过4回。

在可靠性要求不高时,或者在工程分期实施时,为了降低设备费用,也可使用一组或两组隔离开关进行分段,任一段母线故障时,将造成两段母线同时停电,在判别故障后,拉开分段隔离开关,完好段即可恢复供电。

单母线单母线分段

单母线单母线分段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单母线分段接线 单母线分段接线形式,它是将单母线用分段断路器分成几段。与单母线不分段相比提高了可靠性和灵活性。 优点: 1,两母线段可以分裂运行,也可以并列运行; 2,重要用户可用双回路接于不同母线段,保证不间断供电; 3,任意母线或隔离开关检修,只停该段,其余段可继续供电,减少了停电范围。 缺点: 1,分段的单母线增加了分段部分的投资和占地面积; 2,某段母线故障或检修时,仍有停电情况;

3,某回路断路器检修时,该回路停电; 4,扩建时需向两端均衡扩建。 适用范围: 1,110-220KV配电装置,出线回路数为3-4回; 2,35-65KV配电装置,出线回路为4-8回; 3,6-10KV配电装置,出线回路为6回及以上。 单母线接线 单母线接线(single-bus configuration)是由线路、变压器回路和一组(汇流)母线所组成的电气主接线。 单母线接线的每一回路都通过一台断路器和一组母线隔离开关接到这组母线上,见图。

双电源单母线接线 特点优势 这种接线方式的优点是简单清晰,设备较少,操作方便和占地少。但因为所有线路和变压器回路都接在一组母线上,所以当母线或母线隔离开关进行检修或发生故障,或线路、变压器继电保护装置动作而断路器拒绝动作时,都会使整个配电装置停止运行,运行可靠性和灵活性不高,仅适用于线路数量较少、母线短的牵引变电所和铁路变、配电所。 母线段隔离开关 英文名称

busbar section disconnector 定义 串联在两母线段之间,用于将它们彼此隔离的开关。

电气主接线方式优缺点

电气主接线方式优缺点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电气主接线方式优缺点 1、单母线接线 优点:接线简单、清晰、操作方便、扩建容易; 缺点:运行方式不灵活、供电可靠性差。 2、单母线分段接线 单母线分段接线就是将一段母线用断路器分为两段或多段 优点:母线故障或检修时缩小停电范围; 缺点:当一段母线或母线隔离开关故障或检修时,必须断开该分段上的所有电源或出现,这样就减少了系统的发电量,并使该分段单回路供电的用户停电。 3、双母线接线 双母线接线就是将工作线、电源线和出线通过一台断路器和两组隔离开关连接到两组(一次/二次)母线上,且两组母线都是工作线,而每一回路都可通过母线联络断路器并列运行。 优点:与单母线相比,它的优点是供电可靠性大,可以轮流检修母线而不使供电中断。 缺点:每一回路都增加了一组隔离开关,使配电装置的构架及占地面积、投资费用都相应增加;同时由于配电装置的复杂,在改变运行方式倒闸操作时容易发生误操作,且不宜实现自动化;尤其当母线故障时,须短时切除较多的电源和线路,这对特别重要的大型发电厂和变电站是不允许的。4、双母线分段接线

优点:可缩小母线故障停电范围、提高供电可靠性; 缺点:保护及二次接线复杂。 5、双母线带旁路接线 双母线带旁路接线就是在双母线接线的基础上,增设旁路母线。 优点:具有双母线接线的优点,当线路(主变压器)断路器检修时,仍可继续供电。 缺点:旁路的倒换操作比较复杂,增加了误操作的机会,也使保护及自动化系统复杂化,投资费用较大。 6、双母线分段带旁路接线? 双母线分段带旁路接线就是在双母线带旁路接线的基础上,在母线上增设分段断路器。 优点:具有双母线带旁路的优点。 缺点:投资费用较大,占用设备间隔较多。 一般采用此种接线的原则为: (1)当设备连接的进出线总数为12~16回时,在一组母线上设置 分段断路器; (2)当设备连接的进出线总数为17回及以上时,在两组母线上 设置分段断器。 7、3/2接线 3/2断路器接线就是在每3个断路器中间送出2回回路,一般只用于500kV(或重要220kV)电网的母线主接线。 优点:

单母线和双母线优缺点及图解

1、单母线接线 (1)只有一组母线的接线,进出线并接在这组母线上。 单母线接线图见图1。图中倒闸操作:如对馈线LI送电时,须先合上隔离开关QS2与QS3,再投人断路器QF2;如欲停止对其供电,须先断开QF2,然后再断开QS3与QS2。即隔离开关相对于断路器而言要“先通后断”,母线隔离开关相对于线路隔离开关也要“先通后断”。接地开关QS4就是在检修电路与设备时合上,取代安全接地线的作用。 图1 单母线接线图 单母线接线优点:简单清晰、设备少、投资小、运行操作方便,且有利于扩建。 缺点:可靠性与灵活性较差。 应用:6~10kV配电装置的出线回路数不超过5回; 35~63kV配电装置的出线回路数不超过3回;110~220kV配电装置的出线回路数不超过2回。 改进:单母线分段接线、单母线带旁路接线。 (2)单母线分段接线:避免单母线接线可能造成全厂停电的缺点,提高供电可靠性及灵活性。见图2。

图2 单母线分段接线图 单母线用分段断路器QF1进行分段。两段母线同时故障的几率甚小,可以不予考虑。在可靠性要求不高时,亦可用隔离开关分段(QS),任一段母线故障时,将造成两段母线同时停电,在判别故障后,拉开分段隔离开关,完好段即可恢复供电。分段的数目,取决于电源的数量与容量。段数分越多,故障时停电范围越小,但使用断路器的数量亦越多,且配电装置与运行也越复杂,通常以2~3段为宜。这种接线方式广泛用于中、小容量发电厂的6~10kV主接线与6~220kV变电所配电装置中。4 优点:对重要用户可以从不同段引出两回馈线,由两个电源供电;当一段母线发生故障(或检修),仅停该段母线,非故障段母线仍可继续工作。 缺点:当一段母线或母线隔离开关故障或检修时,接在该段母线上的回路必须全部停电;任一回路的断路器检修时,该回路必须停止工作。 (3)单母线分段带旁路接线:检修出线断路器,不致中断该回路供电。见图3。 图3 单母线分段带旁路接线示意图

电气主接线各种连接方式优缺点与实际应用

电气主接线各种连接方式优缺点与实际应用 摘要:结合自身工作经验,通过大量文献资料分析了电气主接线各种连接方式优缺点,总结了电气主接线8种接线方式的设计要求和应用原则,并通过案例进行了论证? 关键词:电气主接线;连接方式;优缺点;分析;实际;应用 电气主接线主要是指在发电厂?变电所?电力系统中,为满足预定的功率传送和运行等要求而设计的?表明高压电气设备之间相互连接关系的传送电能的电路?电路中的高压电气设备包括发电机?变压器?母线?断路器?隔离刀闸?线路等?它们的连接方式对供电可靠性?运行灵活性及经济合理性等起着决定性作用?一般在研究主接线方案和运行方式时,为了清晰和方便,通常将三相电路图描绘成单线图?在绘制主接线全图时,将互感器?避雷器?电容器?中性点设备以及载波通信用的通道加工元件(也称高频阻波器)等也表示出来? 1 电气主接线接线要求 对一个电厂而言,电气主接线在电厂设计时就根据机组容量?电厂规模及电厂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等,从供电的可靠性?运行的灵活性和方便性?经济性?发展和扩建的可能性等方面,经综合比较后确定?它的接线方式能反映正常和事故情况下的供送电情况?电气主接线又称电气一次接线图? 电气主接线应满足以下几点要求: (1)运行的可靠性:主接线系统应保证对用户供电的可靠性,特别是保证对重要负荷的供电? (2)运行的灵活性:主接线系统应能灵活地适应各种工作情况,特别是当一部分设备检修或工作情况发生变化时,能够通过倒换开关的运行方式,做到调度灵活,不中断向用户的供电?在扩建时应能很方便的从初期建设到最终接线? (3)主接线系统还应保证运行操作的方便以及在保证满足技术条件的要求下,做到经济合理,尽量减少占地面积,节省投资? 2 电气主接线常见8种接线方式优缺点分析 2.1 线路变压器组接线 线路变压器组接线就是线路和变压器直接相连,是一种最简单的接线方式?线路变压器组接线的优点是断路器少,接线简单,造价省?相应220kV采用线路变压器组,110kV宜采用单母分段接线,正常分段断路器打开运行,对限制短路电流效果显著,较适合于110kV开环运行的网架?但其可靠性相对较差,线路故障检修停运时,变压器将被迫停运,对变电所的供电负荷影响较大?其较适合用于正常二运一备的城区中心变电所,如上海中心城区就有采用? 2.2 桥形接线 桥形接线采用4个回路3台断路器和6个隔离开关,是接线中断路器数量较少?也是投资较省的一种接线方式?根据桥形断路器的位置又可分为内桥和外桥两种接线?由于变压器的可靠性远大于线路,因此中应用较多的为内桥接线?若为了在检修断路器时不影响和变压器的正常运行,有时在桥形外附设一组隔离开关,这就成了长期开环运行的四边形接线? 2.3 多角形接线

单母线和双母线优缺点及图解

单母线和双母线优缺点 及图解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1.单母线接线 (1)只有一组母线的接线 ,进出线并接在这组母线上。 单母线接线图见图1。图中倒闸操作:如对馈线LI送电时,须先合上隔离开关QS2和QS3,再投人断路器QF2;如欲停止对其供电,须先断开QF2,然后再断开QS3和QS2。即隔离开关相对于断路器而言要“先通后断”,母线隔离开关相对于线路隔离开关也要“先通后断”。接地开关QS4是在检修电路和设备时合上,取代安全接地线的作用。 图1 单母线接线图 单母线接线优点:简单清晰、设备少、投资小、运行操作方便,且有利于扩建。 缺点:可靠性和灵活性较差。

应用:6~10kV配电装置的出线回路数不超过5回; 35~63kV配电装置的出线回路数不超过3回;110~220kV配电装置的出线回路数不超过2回。 改进:单母线分段接线、单母线带旁路接线。 (2)单母线分段接线:避免单母线接线可能造成全厂停电的缺点,提高供电可靠性及灵活性。见图2。 图2 单母线分段接线图 单母线用分段断路器QF1进行分段。两段母线同时故障的几率甚小,可以不予考虑。在可靠性要求不高时,亦可用隔离开关分段(QS),任一段母线故障时,将造成两段母线同时停电,在判别故障后,拉开分段隔离开关,完好段即可恢复供电。分段的数目,取决于电源的数量和容量。段数分越多,故障时停电范围越小,但使用断路器的数量亦越多,且配电装置和运行也越复杂,通常以2~3段为宜。这种接线方式广泛用于中、小容量发电厂的6~10kV主接线和6~220kV变电所配电装置中。4

电气主接线的基本形式及优缺点

第四章电气主接线 第2节单母线接线 主接线的基本形式,就是主要电气设备常用的几种连接方式。概括的讲可分为两大类:有汇流母线的接线形式;无汇流母线的接线形式。 变电所电气主接线的基本环节是电源(变压器)、母线和出线(馈线)。各个变电所的出线回路数和电源数不同,且每路馈线所传输的功率也不一样。在进出线数较多时(一般超过4回),为便于电能的汇集和分配,采用母线作为中间环节,可使接线简单清晰,运行方便,有利于安装和扩建。但有母线后,配电装置占地面积较大,使用断路器等设备增多。无汇流母线的接线使用开关电器较少,占地面积小,但只适于进出线回路少,不再扩建和发展的变电所。有汇流母线的接线形式主要有:单母线接线和双母线接线。 一、单母线接线 单母线接线的特点是整个配电装置只有一组母线,每个电源线和引出线都经过开关电器接到同一组母线上。供电电源是变压器或高压进线回路,母线即可以保证电源并列工作,又能使任一条出线路都可以从电源1或2获得电能。每条回路中都装有断路器和隔离开关,靠近母线侧的隔离开关称作母线隔离开关,靠近线路侧的称为线路隔离开关(在实际变电所中,通常把靠近电源侧的隔离开关称为甲刀闸,把靠近负荷侧的隔离开关称为乙刀闸。 断路器具有开合电路的专用灭弧装置,可以开断或闭合负荷电流和开断短路电流,用来作为接通或切断电路的控制电器。 隔离开关没有灭弧装置,其开合电流能力极低,只能用作设备停运后退出工作时断开电路,保证与带电部分隔离,起着隔离电压的作用。同一回路中在断路器可能出现电源的一侧或两侧均应配置隔离开关,以便检修断路器时隔离电源。 同一回路中串接的隔离开关和断路器,在运行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下列操作顺序:如对馈线L1送电时,须先合上隔离开关QS1和QS2,再投入断路器QF2;如欲停止对其供电,须先断开QF2,然后再断开QS3和QS2。为了防止误操作,除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实行操作票制度外,还应在隔离开关和相应的断路器之间,加装电磁闭锁、机械闭锁。接地开关(又称接地刀闸)QS4是在检修电路和设备时合上,取代安全接地线的作用。当电压在110kV及以上时,断路器两侧的隔离开关和线路隔离开关的线路侧均应配置接地开关。对35kV及以上的母线,在每段母线上亦应设置1~2组接地开关或接地器,以保证电器和母线检修时的安全。

发电厂电气主接线选择和对比

看了这么多案例之后,关于电气主接线的设计,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是我的一些总结和感想。 一、电气主接线的设计有其基本要求和原则,设计者在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 发电厂、变电所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发电厂的规划容量;负荷性质;线路、变压器连接元件参数;设备特点;供电可靠性;运行灵活性;操作检修方便性;投资成本;是否便于过渡或扩建以及环境因素等。 概括来说是可靠性,灵活性,和经济性三个方面。 从这么多案例中可以看到,所有设计均把可靠性放在了首位。对电气主接线供电可靠性进行可靠性分析可以依据以下3条准则之一执行:电气主接线至少有1条能连续供电;指定出线能够连续正常供电;所有出线都能连续正常供电。 实际应用中根据变电所的具体情况确定可靠性准则。例如在“含有3台主变的220 kV变电所主接线方案探讨”的论文中,其提出的可靠性的具体要求如下: (1)开关检修时,尽可能不影响或少影响对系统的正常供电。 (2)任何单一元件故障或无故障跳闸时,应尽可能保证正常设备的继续运行及主要负 荷的安全供电。 (3)尽量减小变电所全所停电的可能性。 (4)满足故障后可靠切除故障设备的要求。 然而,虽然考虑的因素要很多,但是通常没有一个完美的设计能同时满足这些所有要求,比如说可靠性与经济性就常常相互矛盾。这时候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多方面的分析,拿出具体数据,对比之后有所取舍,选出相对最优的方案。 二、有几种主要的接线形式,下面总结了一下它们的优缺点是适用范围。 1、单母线接线 优点:接线简单清晰、设备少、操作方便、便于扩建和采用成套配电装置。 缺点:灵活性和可靠性差,当母线或母线隔离开关故障或检修时,必须断开他所连 接的电源,与指向联的所有电力装置,在整个检修期问均需停滞工作。 适用范围:6~10kv 配电装置的出线回路数不超过5回;35~66kv配电装置的出线回路数不超过3回;1l0~220kv配电装置的出线回路数不超过2回。 2、单母线分段接线 优点:克服了单母线接线的缺点。 适用范围:6~10KV配电装置出线回路数为6回及以上时;35~66KV配电装置出线回路数为4~8回时;l10~220KV配电装置出线回路为3~4回时。 3、单母带旁路母线的接线 优点:检修出线断路器时,不中断该回路供电,提高供电可靠性。 适用范围:出线数较多的110KV及以上的配电装置中。而35KV 及以下配电装置一般不设旁路母线。 4、双母线接线 适用范围:当母线回路数或母线上电源较多,输送和穿越功率较大,母线故障后要 求迅速恢复供电,母线或母线设备检修时不允许影响对用户的供电,系统运行调度 对接线的灵活性有一定要求时采用。 5、双母线分段接线 适用范围:当进出线回路数为1O~14回时,在一组母线上用断路器分段;当进出线回路为15回及以上时,两组母线均用断路器分段。 6、双母带旁路母线接线

单母线和双母线优缺点及图解

1.单母线接线 (1)只有一组母线的接线,进出线并接在这组母线上。 单母线接线图见图1。图中倒闸操作:如对馈线LI送电时,须先合上隔离开关QS2和QS3,再投人断路器QF2;如欲停止对其供电,须先断开QF2,然后再断开QS3和QS2。即隔离开关相对于断路器而言要“先通后断”,母线隔离开关相对于线路隔离开关也要“先通后断”。接地开关QS4是在检修电路和设备时合上,取代安全接地线的作用。 图1 单母线接线图 单母线接线优点:简单清晰、设备少、投资小、运行操作方便,且有利于扩建。 缺点:可靠性和灵活性较差。 应用:6~10kV配电装置的出线回路数不超过5回;35~63kV配电装置的出线回路数不超过3回;110~220kV配电装置的出线回路数不超过2回。 改进:单母线分段接线、单母线带旁路接线。 (2)单母线分段接线:避免单母线接线可能造成全厂停电的缺点,提高供电可靠性及灵活性。见图2。

图2 单母线分段接线图 单母线用分段断路器QF1进行分段。两段母线同时故障的几率甚小,可以不予考虑。在可靠性要求不高时,亦可用隔离开关分段(QS),任一段母线故障时,将造成两段母线同时停电,在判别故障后,拉开分段隔离开关,完好段即可恢复供电。分段的数目,取决于电源的数量和容量。段数分越多,故障时停电范围越小,但使用断路器的数量亦越多,且配电装置和运行也越复杂,通常以2~3段为宜。这种接线方式广泛用于中、小容量发电厂的6~10kV主接线和6~220kV变电所配电装置中。4 优点:对重要用户可以从不同段引出两回馈线,由两个电源供电;当一段母线发生故障(或检修),仅停该段母线,非故障段母线仍可继续工作。 缺点:当一段母线或母线隔离开关故障或检修时,接在该段母线上的回路必须全部停电;任一回路的断路器检修时,该回路必须停止工作。 (3)单母线分段带旁路接线:检修出线断路器,不致中断该回路供电。见图3。 图3 单母线分段带旁路接线示意图

变电所电气主接线设计的几点思考

变电所电气主接线设计的几点思考 文章从变电所电气主接线设计的基本要求、基本原则以及设计程序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对现阶段常用的主接线方式进行了分析,给出了确定电气主接线设计的最佳方案。 标签:电气;主接线;设计方法 电气主接线的设计是变电所电气设计的主体。它与电力系统,电厂功能参数,基本原始资料以及电厂的运行可靠性,经济性的要求等密切相关,并对电器选择和布置,继电保护和控制方式等都有较大的影响。因此,主接线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1 变电所电气主接线设计的基本要求 根据我国能源部关于该方面的规定发电厂的电气主接线应根据变电所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发电厂的规划容量、负荷性质、线路,变压器连接元件参数,设备特点等条件。并应综合考虑供电可靠、运行灵、操作检修方便、投资节约和便于过渡或扩建等要求。对于主接线设计的基本要求,概括的说应包括可靠性、灵活性和经济性三个方面。 2 变电所电气主接线设计的原则 电气主接线设计应考虑变电所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考虑近期和远期的发展规模,负荷的重要性分级和出线回数多少对主接线的影响,主变台数对主接线的影响,备用容量的有无和大小对主接线的影响。同时,以设计任务书为依据,以国家经济建设的方针政策,技术规定标准为准绳,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在保证供电可靠、调度灵活、满足各项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兼顾运行、维护方便,尽可能的节省投资,就近取材,力争设备元件和设计的先进性与可靠性,坚持可靠、安全、技术、经济、合理的设计。 3 变电所电气主接线设计的程序 电气主接线的设计伴随着变电所的整体设计,即按照工程基本建设程序,历经可行性研究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技术设计阶段和施工设计阶段等四个阶段。在各阶段中随要求、任务的不同,其深度、广度也有所差异,但总的设计思路、方法和步骤相同。 (1)对原始资料进行分析。主要包括本工程情况、电力系统情况、负荷情况、环境条件、设备制造情况。为使所设计的主接线具有可行性,必须对各主要电器的性能、制造能力和供货情况、价格等资料汇集并分析比较,保证设计的先进性、经济性和可行性。

220KV系统设备介绍及双母线接线方式

220KV系统设备介绍及双母线接线方式 一、 220KV系统设备参数 1、220KV断路器参数 (一)型式: 户外防污型, 单断口、六氟化硫断路器,弹簧机构。 数量: 220kV 分相操作 3台 220kV 三相联动 1台 (二)基本参数 1、额定电压: 220kV 2、最高工作电压: 252kV 3、额定频率: 50Hz 4、相数: 3相 5、额定电流: 3150A 6、额定短路开断电流: 40kA 7、额定短路关合电流: 100kA(峰值) 8、额定热稳定电流: 40kA(4S) 9、额定动稳定电流: 100kA(峰值) 10、分闸时间: < 0.04s 11、合闸时间: < 0.12s 12、额定操作顺序: 分-0.3s-合分-180s-合分 13、断路器相间距: 3.5m 14、额定绝缘水平 雷电冲击耐压(峰值): 950kV 1分钟工频耐压(有效值): 395kV 15、额定SF6气体泄漏: < 1%/年 16、SF6气体水分含量: < 150PPM 2、220KV隔离开关参数 (一)型式: 户外防污型, 三相机械联动,主刀电动操作,接地刀手动操动。 数量: 220kV垂直断口垂直开启交叉布置。单接地 5组;不接地 3组 220kV水平断口水平开启交叉布置。双接地 5组 (二)基本参数 1、额定电压: 220kV 2、最高工作电压: 252kV 3、额定频率: 50Hz 4、相数: 3相 5、额定电流: 2000A 6、额定热稳定电流: 40kA(4S) 7、额定动稳定电流: 100kA(峰值) 8、额定绝缘水平 雷电冲击耐压(峰值): 1050kV

1分钟工频耐压(有效值): 460kV 9、隔离开关端子静拉力 水平纵向: >1500N 水平横向: >1000N 垂直: >1000N 静态安全系数不小于2.5,短时动态安全系数不小于1.7。 10、隔离开关主刀及接地刀电动操动机构:控制电压交流220V,电动机电压交流380V,配真空辅助开关。 3、电压互感器参数 4、电流互感器参数

电气主接线方式优缺点

电气主接线方式优缺点 1、单母线接线 优点:接线简单、清晰、操作方便、扩建容易; 缺点:运行方式不灵活、供电可靠性差。 2、单母线分段接线 单母线分段接线就是将一段母线用断路器分为两段或多段 优点:母线故障或检修时缩小停电范围; 缺点:当一段母线或母线隔离开关故障或检修时,必须断开该分段上的所有电源或出现,这样就减少了系统的发电量,并使该分段单回路供电的用户停电。 3、双母线接线 双母线接线就是将工作线、电源线和出线通过一台断路器和两组隔离开关连接到两组(一次/二次)母线上,且两组母线都是工作线,而每一回路都可通过母线联络断路器并列运行。 优点:与单母线相比,它的优点是供电可靠性大,可以轮流检修母线而不使供电中断。 缺点:每一回路都增加了一组隔离开关,使配电装置的构架及占地面积、投资费用都相应增加;同时由于配电装置的复杂,在改变运行方式倒闸操作时容易发生误操作,且不宜实现自动化;尤其当母线故障时,须短时切除较多的电源和线路,这对特别重要的大型发电厂和变电站是不允许的。 4、双母线分段接线

优点:可缩小母线故障停电范围、提高供电可靠性; 缺点:保护及二次接线复杂。 5、双母线带旁路接线 双母线带旁路接线就是在双母线接线的基础上,增设旁路母线。 优点:具有双母线接线的优点,当线路(主变压器)断路器检修时,仍可继续供电。 缺点:旁路的倒换操作比较复杂,增加了误操作的机会,也使保护及自动化系统复杂化,投资费用较大。 6、双母线分段带旁路接线 双母线分段带旁路接线就是在双母线带旁路接线的基础上,在母线上增设分段断路器。 优点:具有双母线带旁路的优点。 缺点:投资费用较大,占用设备间隔较多。 一般采用此种接线的原则为: (1)当设备连接的进出线总数为12~16回时,在一组母线上 设置分段断路器; (2)当设备连接的进出线总数为17回及以上时,在两组母线上 设置分段断器。 7、3/2接线 3/2断路器接线就是在每3个断路器中间送出2回回路,一般只用于500kV(或重要220kV)电网的母线主接线。 优点:

单母线接线和单母线分段接线

单母线接线 图1为单母线接线,其供电电源在 发电厂是发电机或变压器,在变电站是 变压器或高压进线回路。母线既可保证 电源并列工作,又能使任一条出线都可 以从任一个电源获得电能。各出线回路 输送功率不一定相等,应尽可能使负荷 均衡地分配于母线上,以减少功率在母 线上的传输。 单母线接线每条回路上都装有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紧靠母线侧的隔离开关称为母线隔离开关,靠近线路侧的称为线路隔离开关。由于断路器具有开合电路的专用灭弧装置,可以开断或闭合负荷电流和开断短路电流,故用来作为接通或切断电路的控制电器。隔离开关没有灭弧装置,其开合电流能力极低,只能用作设备停运后退出工作时断开电路,保证与带电部分隔离,起着隔离电压的作用。所以,在断路器可能出现电源的一侧或两侧均应配置隔离开关,以便检修断路器时隔离电源。若馈线的用户侧没有电源时,断路器通往用户的那一侧,可以不装设线路隔离开关,但是由于隔离开关费用不大,为了阻止雷击过电压的侵入或用户启动自备柴油发电机的误倒送电,也可以装设。若电源是发电机,则发电机与其出口断路器之间可以不装设隔离开关,因为该断路器的检修必然是在发电机组停机状态下进行;但有时为了便于对发动机单独进行调整和试验,也可以装设隔离开关或设置可拆连接点。 高压隔离开关一般有主闸刀与接地开关,QE是线路隔离开关的接地开关,用于线路检修时替代临时安全接地线的作用,为避免发生接地开关接地状态下误合主闸刀的事故,主闸刀与接地开关之间装设有机械联锁装置。当电压在110KV 及以上时,断路器两侧的隔离开关和线路隔离开关的线路侧均应配置接地开关。此外,对于35KV及以上的母线,在每段母线上亦应设置1~2组接地开关或接地器,以保证电气设备和母线检修时的安全。 在运行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下列操作顺序:在接通电路时,应先合断路器两侧的隔离开关,如对馈线WL2送电时,须先合上母线隔离开关QS21,再合线路隔离开关QS22,然后再投入断路器QF2;切断电路时,应先断开断路器QF2,再依次断开QS22和QS21。这样的操作顺序遵守了两条基本原则:一是防止隔离开关带负荷合闸或拉闸;二是防止了在断路器处于合闸状态下(或虽在分闸位置,但因绝缘介质性能破坏而导通),误操作隔离开关的事故不发生在母线隔离开关上,以避免误操作的电弧引起母线短路事故;反之,误操作发生在线路隔离开关时,造成的事故范围及修复时间将大为缩小。为了防止误操作,除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实行操作票制度外,还应对隔离开关和相应的断路器加装电磁闭锁、机械闭

单母线分段带旁路母线开关的操作方法

单母线分段带旁路母线开关的操作方法 摘要:该文列举并分析了单母线分段带旁路结线,在各种方式下线路开关相互转带和恢复带路操作中,曾经出现的错误操作方法的错误原因及含有隐性错误操作方法的错误所在,提出了正确的操作方法。 关键词:单母线分段;旁路;线路开关;代路;方法 变电站的倒闸操作是一项技术含量很高的工作,其中带路操作属于重要且复杂的操作。通过专用旁路开关或母联兼旁路开关进行的带路操作比较常见,一般变电站值班员都能较为熟练、正确地完成;用一台线路开关带一条以上线路的操作则相对较少见,所以一般变电站值班员不熟悉这种操作方法。同时,用线路开关相互转带的操作,需要考虑的问题也比较多,一旦考虑不周,就有酿成事故的可能。特别是10~35 kV由于电压等级低,线路开关相互转带操作往往不能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使得一些操作过程中的隐性问题更加难以发现。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运行工作经验,仅就10~35 kV单母线分段带旁路结线,在不同方式下用线路开关相互转带操作方法提出见解,以供同行们参考。 1 用一台线路开关带另一线路的操作 1.1 设定运行方式及操作任务 图1中4号、5号母线只有一个电源,电源开关在4号母线运行;母联兼旁路545开关做母联运行;514开关带着重要负荷,需保证用电安全,但开关严重漏油,需立即停电检修;母联兼旁路545-6刀闸损坏,待修;根据各路出线的负荷情况及其所带负荷的重要性,决定用511开关带514线路负荷运行,设定511线路保护定值满足带514负荷的要求。为了方便分析和版面整洁,以下倒闸操作步骤的填写与正常填写的操作票格式有所不同,且与分析问题关系不大的部分操作步骤被省略。请参看图1。 1.2 在给定方式下的操作方法(1) ①上511-6隔离开关,检查511-6隔离开关已合好; ②合上514-6隔离开关,检查514-6隔离开关已合好; ③拉开514开关,检查514开关已拉开; ④分别拉开514开关两侧隔离开关,并检查已拉开; ⑤在514开关两侧三相分别验电、封地线。 这种操作方法过去曾有人使用过,并顺利地完成了操作任务。下面分析操作方法(1)(以下简称方法(1),方法(2)……)。 方法(1)中的第?项合上511-6隔离开关,是对空母线(6号旁路母线)充电,符合《调度管理规程》中允许用隔离开关拉合空母线的规定,似乎没有问题,而实际上这样操作是错误的。因为调度规程规定,允许用隔离开关拉合空母线是有前提条件的,即在“系统正常时”方可用隔离开关拉合空母线,而6号旁路母线经常会长时间不带电运行,怎知该母线是否正常呢?操作人关键是对规程的规定没有很好地学习和掌

电气主接线方式优缺点

1、单母线接线 优点:接线简单、清晰、操作方便、扩建容易; 缺点:运行方式不灵活、供电可靠性差。 2、单母线分段接线 单母线分段接线就是将一段母线用断路器分为两段或多段 优点:母线故障或检修时缩小停电范围; 缺点:当一段母线或母线隔离开关故障或检修时,必须断开该分段上的所有电源或出现,这样就减少了系统的发电量,并使该分段单回路供电的用户停电。 3、双母线接线 双母线接线就是将工作线、电源线和出线通过一台断路器和两组隔离开关连接到两组(一次/二次)母线上,且两组母线都是工作线,而每一回路都可通过母线联络断路器并列运行。 优点:与单母线相比,它的优点是供电可靠性大,可以轮流检修母线而不使供电中断。 缺点:每一回路都增加了一组隔离开关,使配电装置的构架及占地面积、投资费用都相应增加;同时由于配电装置的复杂,在改变运行方式倒闸操作时容易发生误操作,且不宜实现自动化;尤其当母线故障时,须短时切除较多的电源和线路,这对特别重要的大型发电厂和变电站是不允许的。 4、双母线分段接线 优点:可缩小母线故障停电范围、提高供电可靠性;

缺点:保护及二次接线复杂。 5、双母线带旁路接线 双母线带旁路接线就是在双母线接线的基础上,增设旁路母线。 优点:具有双母线接线的优点,当线路(主变压器)断路器检修时,仍可继续供电。 缺点:旁路的倒换操作比较复杂,增加了误操作的机会,也使保护及自动化系统复杂化,投资费用较大。 6、双母线分段带旁路接线 双母线分段带旁路接线就是在双母线带旁路接线的基础上,在母线上增设分段断路器。 优点:具有双母线带旁路的优点。 缺点:投资费用较大,占用设备间隔较多。 一般采用此种接线的原则为: (1)当设备连接的进出线总数为12~16回时,在一组母线上 设置分段断路器; (2)当设备连接的进出线总数为17回及以上时,在两组母线上 设置分段断器。 7、3/2接线 3/2断路器接线就是在每3个断路器中间送出2回回路,一般只用于500kV(或重要220kV)电网的母线主接线。 优点: (1)运行调度灵活,正常时两条母线和全部断路器运行,成多路

单母线和双母线优缺点及图解

1?单母线接线 (1) 只有一组母线的接线,进出线并接在这组母线上。 单母线接线图见图1。图中倒闸操作:如对馈线LI送电时,须先合上隔离开关QS2和QS3,再投人断路器QF2;如欲停止对其供电,须先断开QF2,然后再断开QS3和QS2。 即隔离开关相对于断路器而言要“先通后断”,母线隔离开关相对于线路隔离开关也要“先 通后断”。接地开关QS4是在检修电路和设备时合上,取代安全接地线的作用。 图1单母线接线图单母线接线优点:简单清晰、设备少、投资小、运行操作方便,且有利于扩建。 缺点:可靠性和灵活性较差。 应用:6?10kV配电装置的出线回路数不超过5回;35?63kV配电装置的出线回路 数不超过3回;110?220kV配电装置的出线回路数不超过2回。 改进:单母线分段接线、单母线带旁路接线。 (2) 单母线分段接线:避免单母线接线可能造成全厂停电的缺点,提高供电可靠性 及灵活性。见图2。

单母线用分段断路器 QF1进行分段。两段母线同时故障的几率甚小,可以不予考虑。 在可靠性要求 不高时,亦可用隔离开关分段( QS ),任一段母线故障时,将造成两段母线同 时停电,在判别故障后,拉开分段隔离开关,完好段即可恢复供电。分段的数目取决于电 源的数量和容量。段数分越多, 故障时停电范围越小,但使用断路器的数量亦越多,且配电 装置和运行也越复杂, 通常以2?3段为宜。这种接线方式广泛用于中、 小容量发电厂的6? 10kV 主接线和6?220kV 变电所配电装置中。 4 优点:对重要用户可以从不同段引出两回馈线, 由两个电源供电;当一段母线发生故 障(或检修),仅停该段母线,非故障段母线仍可继续工作。 缺点:当一段母线或母线隔离开关故障或检修时, 电;任 一回路的断路器检修时,该回路必须停止工作。 (3)单母线分段带旁路接线:检修出线断路器,不致中断该回路供电。见图 接在该段母线上的回路必须全部停 3。 图2单母线分段接线图 图3单母线分段带旁路接线示意图

电力系统母线接线几种方式

电力系统母线接线有几种方式?有何特点? 母线接线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单母线。单母线、单母线分段、单母线加旁路和单母线分段加旁路。 (2)双母线。双母线、双母线分段、双母线加旁路和双母线分段加旁路。 (3)三母线。三母线、三母线分段、三母线分段加旁路。 (4) 3/2接线、3/2接线母线分段。 (5) 4/3接线。 (6)母线一变压器一发电机组单元接线。 (7)桥形接线。内桥形接线、外桥形接线、复式桥形接线。 (8)角形接线(或称环形)。三角形接线、四角形接线、多角形接线。 电力系统母线接线方式有以下特点: (1)单母线接线。单母线接线具有简单清晰、设备少、投资小、运行操作方便且有利于扩建等优点,但可靠性和灵活性较差。当母线或母线隔离开关发生故障或检修时,必须断开母线的全部电源。 (2)双母线接线。双母线接线具有供电可靠、检修方便、调度灵活或便于扩建等优点。但这种接线所用设备(特别是隔离开关)多,配电装置复杂,经济性较差;在运行中隔离开关作为操作电器,容易发生误操作,且对实现自动化不便;尤其当母线系统故障时,须短时切除较多电源和线路,这对特别重要的大型发电厂和变电所是不允许的。 (3)单、双母线或母线分段加旁路。其供电可靠性高,运行灵活方便,但投资有所增加,经济性稍差。特别是用旁路断路器带该回路时,操作复杂,增加了误操作的机会。同时,由于加装旁路断路器,使相应的保护及自动化系统复杂化。 (4) 3/2及4/3接线。具有较高的供电可靠性和运行灵活性。任一母线故障或检修,均不致停电;除联络断路器故障时与其相连的两回线路短时停电外,其他任何断路器故障或检修都不会中断供电;甚至两组母线同时故障(或一组检修时另一组故障)的极端情况下,功率仍能继续输送。但此接线使用设备较多,特别是断路器和电流互感器,投资较大, 二次控制接线和继电保护都比较复杂。 (5)母线一变压器一发电机组单元接线。它具有接线简单,开关设备少,操作简便,宜于扩建,以及因为不设发电机出口电压母线,发电机和主变压器低压侧短路电流有所减小等特点。

单母线和双母线优缺点及图解

1、单母线接线 (1)只有一组母线得接线,进出线并接在这组母线上。 单母线接线图见图1。图中倒闸操作:如对馈线LI送电时,须先合上隔离开关QS2与QS3,再投人断路器QF2;如欲停止对其供电,须先断开QF2,然后再断开QS3与QS2。即隔离开关相对于断路器而言要“先通后断”,母线隔离开关相对于线路隔离开关也要“先通后断”。接地开关QS4就是在检修电路与设备时合上,取代安全接地线得作用。 图1 单母线接线图 单母线接线优点:简单清晰、设备少、投资小、运行操作方便,且有利于扩建。 缺点:可靠性与灵活性较差。 应用:6~10kV配电装置得出线回路数不超过5回;35~63kV配电装置得出线回路数不超过3回;110~220kV配电装置得出线回路数不超过2回。 改进:单母线分段接线、单母线带旁路接线。 (2)单母线分段接线:避免单母线接线可能造成全厂停电得缺点,提高供电可靠性及灵活性。见图2。 图2 单母线分段接线图 单母线用分段断路器QF1进行分段。两段母线同时故障得几率甚小,可以不予考虑。在可靠性要求不高时,亦可用隔离开关分段(QS),任一段母线故障时,将造成两段母线同时停电,在判别故障后,拉开分段隔离开关,完好段即可恢复供电。分段得数目,取决于电. 源得数量与容量。段数分越多,故障时停电范围越小,但使用断路器得数量亦越多,且配电装置与运行也越复杂,通常以2~3段为宜。这种接线方式广泛用于中、小容量发电厂得6~10kV主

接线与6~220kV变电所配电装置中。4 优点:对重要用户可以从不同段引出两回馈线,由两个电源供电;当一段母线发生故障(或检修),仅停该段母线,非故障段母线仍可继续工作。 缺点:当一段母线或母线隔离开关故障或检修时,接在该段母线上得回路必须全部停电;任一回路得断路器检修时,该回路必须停止工作。 (3)单母线分段带旁路接线:检修出线断路器,不致中断该回路供电。见图3。 图3 单母线分段带旁路接线示意图 图4 分段断路器兼作旁断路器得接线图 增设旁路母线W2与旁路断路器QF2。旁路母线经旁路隔离开关QS3与出线连接。正常运行时,QF2与QS3断开。当检修某出线断路器QF1时,先闭合QF2两侧得隔离开关,再闭合QF2与QS3,然后断开QF1及其线路隔离开关 QS2与母线隔离开关QS1。这样QF1就可退出工作,由旁路断路器QF2执行其任务。当检修电源回路断路器期不允许断开供电。L2向线路QS3与QF2通过期间,QF1即在检修 电源时,旁路母线还可与电源回路连接,此时还需在电源回路中加装旁路隔离开关,图中用虚线表示。 (4)单母线分段带旁路母线接线:为节约建设投资。常以分段断路器兼作旁路断路器得接线。两段母线均可带旁路母线,正常时旁路母线W2不带电,分段断路器QF1及隔离开关QS1、QS2在闭合状态,QS3、QS4、QS5均断开,以单母线分段方式运行,见图4。 2、双母线接线

浅议110KV变电站电气主接线的选择

浅议110KV变电站电气主接线的选择 发表时间:2019-07-01T17:16:36.47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5期作者:高晓龙 [导读] 在电力系统中变电站是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其运行效率在根源上决定了供电质量,所以,在设计建设时,必须要做好细节的管理,进而降低各项因素的影响,使其维持在良好的运行状态。 摘要:在电力系统中变电站是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其运行效率在根源上决定了供电质量,所以,在设计建设时,必须要做好细节的管理,进而降低各项因素的影响,使其维持在良好的运行状态。其中,电气主接线方式选择是否合理,决定了变电站的运行安全和稳定。本文就对110KV变电站电气主接线的选择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110KV变电站;电气;主接线;技术 变电站电气主接线是指高压电气设备通过连线组成的接受或者分配电能的电路。其形式与电力系统整体及变电所的运行可靠性、灵活性和经济性密切相关,并且对电气设备选择、配电装置的布置、继电保护和控制方式的拟定有较大影响。所以,主接线设计是一个综合性问题,应根据电力系统发展要求,着重分析变电所在系统中所处的地位、性质、规模及电气设备特点等,做出符合实际需要的经济合理的电气主接线。下面就110kV变电站电气主接线的选择作一探讨。 1、电气主接线的设计原则 变电站电气主接线是电力系统接线的主要组成部分。其设计直接关系着全站电器设备的选择、配电装置的布置、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确定,关系着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灵活和经济高效的运行。主接线的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必须在满足国家有关技术经济政策的前提下,力争使其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电气主接线是由高压电器通过连接线,按其功能要求组成接受和分配电能的电路,成为传输强电流、高电压的网络。它要求用规定的设备文字和图形符号,并按工作顺序排列,详细地表示电气设备或成套装置全部基本组成和连接关系,代表该变电站电气部分的主体结构,是电力系统结构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2、变电所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变电所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决定主接线的主要因素。不论是枢纽变电所、地区变电所、终端变电所、企业变电所还是分支变电所,由于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对主接线的可靠性、灵活性、经济性的要求也不同。 2.1近期和远期的发展规模 变电所主接线设计应根据5~10年电力系统发展规划进行。应根据负荷的大小和分布、负荷增长速度以及地区网络情况和潮流分布,并分析各种可能的运行方式来确定主接线的形式以及所连接的电源数和出线回数。 2.2负荷的重要性和分级及出线回数多少对主接线的影响 对一级负荷,必须有两个独立电源供电,且当一个电源失去后,应保证全部一级负荷不间断供电;对二级负荷,一般要有两个电源供电,且当一个电源失去后,能保证大部分二级负荷供电。三级负荷一般只需一个电源供电。 2.3主变台数对主接线的影响 变电所主变的容量和台数,对变电所主接线的选择将产生直接的影响。通常对大型变电所,由于其传输容量大,对供电可靠性要求高,因此对主接线的可靠性、灵活性的要求也比较高。而容量小的变电所,其传输容量小,对主接线的可靠性、灵活性要求低。 3、电气主接线选择应满足的要求 3.1供电可靠性 供电可靠性是电力生产和分配的首要要求,主接线能可靠地工作,以保证对用户不间断供电,其评价标准有以下几点:(1)断路器检修时,不宜影响对系统的供电;(2)线路或母线发生故障时应尽量减少线路的停运回路数和主变的停运台数,尽量保证对重要用户的供电;(3)尽量避免变电站全部停运的可能性。 3.2运行检修的灵活性 电气主接线应满足在调度、检修时的灵活性。(1)调度运行中应可以灵活的投入和切除变压器和线路,满足系统在事故、检修以及特殊运行方式下的系统调度运行要求,实现变电站的无人值班;(2)检修时,可以方便的停运断路器、母线和继电保护设备,进行安全检修,而不致影响电力网的运行和对用户的供电。 3.3适应性和可扩展性 能适应一定时期内没有预计到的负荷水平的变化,满足供电需求。扩建时,可以适应从初期接线过渡到最终接线。在影响连续供电或停电时间最短的情况下,投入变压器或线路而不互相干扰,并且使一次、二次部分的改建工作量最少。 3.4经济合理性 主接线在满足可靠性、灵活性要求的前提下,要求做到经济合理。(1)投资省。即变电站的建筑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安装工程费和其他费用应节省,采用不同的接线方式,其投资具有明显的不同。(2)占地面积小。主接线设计要为配电装置创造条件,采用不同的接线方式,配电装置占地面积有很大的区别。(3)能量损失小。 4、110kV变电站的主接线选择 4.1配电装置的选型 目前,110kV高压配电装置常采用的布置形式有屋内布置和屋外布置两大类;屋内布置又分为普通电器安装在屋内布置、110kV断路器小车屋内布置、SF6全封闭组合电器(GIS)屋内布置三种形式。采用普通电器安装在屋内布置和110kV断路器小车屋内布置,每个间隔宽度可以设计成6.5m,跨度约12m,占地面积相当,投资也相差不大,多用在城郊或污染较严重地区。SF6全封闭组合电器(GIS)屋内布置占地最小,运行维护最好,但投资较高,多用在城市中心和用地非常紧张的地方。屋外布置分为屋外半高型布置、屋外高型布置、屋外中型布置三种形式。半高型布置是将母线与母线隔离开关升高,把断路器、电流互感器等设备直接布置在升高母线的下方,使配电装置跨度尺寸减少,但由于进出线间隔不能合并,各占一个间隔,使横向面积增大,对于进出线回路多的变电站,多采用该布置。高型布置是将母线与母线隔离开关上下重叠布置,适用于双母线布置,屋外中型布置是将所有电气设备都安装在地面设备支架上,母线下不布置任何电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