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

2019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
2019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

2019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hypothyroidism)简称甲减。我国甲减的患病率为17.8%,其中亚临床甲减患病率为16.7%,临床甲减患病率为1.1%[1]。女性高于男性,随年龄增长患病率升高。甲减病因复杂,以原发性甲减最多见,约占全部甲减的99%,其中自身免疫、甲状腺手术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131I治疗所致三大原因占甲减病因的90%以上。典型症状表现为畏寒、乏力、手足肿胀感、体重增加、便秘、女性月经紊乱等。体征可见表情呆滞、反应迟钝、面色苍白、颜面水肿、胫前黏液性水肿等,但也有不少患者缺乏特异症状和体征。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和总甲状腺素(total throxine,TT4)、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roxine,FT4)是诊断甲减的首选指标[2]。甲减的主要替代治疗药物是左甲状腺素(levothyroxine,L-T4),常需终生服药。

一、定义与分类

甲减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和分泌减少或组织作用减弱导致的全身代谢减低综合征。

甲减根据病变发生的部位分类:原发性甲减(primary hypothyroidism)、中枢性甲减(central hypothyroidism)和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resistance to thyroid hormones,RTH)。根据甲

状腺功能减退的程度分类:分为临床甲减(overt hypothyroidism)和亚临床甲减(subclinical hypothyroidism)。根据病变的原因分类:自身免疫性甲减、药物性甲减、甲状腺手术后甲减、131I治疗后甲减、垂体或下丘脑肿瘤手术后甲减、先天性甲减等。

二、识别、诊断与转诊

(一)识别

1.临床表现:

(1)症状[2]:主要为代谢率减低和交感神经兴奋性下降的表现。早期轻症患者可无特异性症状,典型患者表现为易疲劳、畏寒、乏力、体重增加、行动迟缓、少汗;记忆力、注意力和理解力减退、嗜睡;食欲减退、腹胀、便秘;肌肉无力、关节疼痛等。育龄女性月经紊乱或月经过多、不孕,女性溢乳、男性乳房发育等。

(2)病史询问:

①既往史:初次就诊时需询问既往甲状腺疾病史和治疗史,如自身免疫疾病史、甲状腺手术史、颈部放射治疗史、垂体疾病史,女性需询问有无产后大出血史。

②药物应用史:碳酸锂、胺碘酮、硫脲类、磺胺类、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对氨基水杨酸钠、保泰松等。

③饮食史:是否食用加碘盐,是否长期大量食用卷心菜、芜菁、甘蓝、木薯等。

④家族史:一级亲属是否有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史。

(3)体征[3]:

①甲减面容:称为"面具脸",颜面虚肿、表情呆板、淡漠。面色苍白、眼睑水肿、唇厚舌大、舌体边缘可见齿痕。眉毛外1/3稀疏脱落,男性胡须稀疏。

②皮肤:干燥粗糙,皮温降低,由于高胡萝卜素血症,手脚掌皮肤可呈姜黄色。毛发干燥稀疏,双下肢胫骨前方黏液性水肿,压之无凹陷。

③神经系统:跟腱反射时间延长,膝反射多正常。

④心血管系统:心动过缓、心音减弱、心界扩大;心包积液表现为心界向双侧增大,随体位而变化,坐位心浊音界呈烧瓶样,卧位心底部浊音界增大。

⑤消化系统:肠鸣音减弱,部分患者可出现麻痹性肠梗阻。

2.辅助检查:

(1)甲状腺功能评估指标:包括TSH、TT4、FT4、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otal triiodothyronine,T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血清TSH及FT4是诊断原发性甲减的首选指标。

(2)甲状腺自身抗体:血清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阳性,提示甲减是由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所致。

(3)其他[2]:

①外周血常规:常表现为轻、中度贫血,多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②脂质代谢的异常:常见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蛋白(a)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

③其他生化检查:可伴血清肌酸激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及血同型半胱氨酸升高。

④催乳素:严重的原发性甲减患者可有血催乳素升高。

(二)诊断标准与诊断流程

1.诊断标准:

(1)甲减的症状和体征。

(2)血清TSH增高,TT4、FT4降低,原发性甲减即可诊断。

(3)血清TSH增高,TT4、FT4和TT3、FT3正常,为亚临床甲减。(4)血清TSH减低或正常,TT4、FT4降低,考虑中枢性甲减,需进一步寻找垂体和下丘脑的病变。

(5)如TPOAb和/或TgAb阳性,可考虑甲减的病因为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2.诊断流程[2]:

甲减的诊断流程见图1。

注:TSH促甲状腺激素;FT4游离甲状腺素;甲减甲状腺功能减退症;TPO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g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RH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升高;↓降低

图1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诊断流程

(三)鉴别诊断

1.甲状腺功能正常的病态综合征(euthyroid sick syndrome,ESS):也称低T3综合征,指因非甲状腺疾病如严重的慢性消耗性、全身性疾病、创伤和心理疾病等致机体对疾病的适应性反应。主要表现为血清TT3、FT3水平减低,血清反式T3(reverse T3,rT3)水平增高,TSH水平正常或轻度增高[4]。疾病的严重程度一般与T3降低程度相关,严重患者也可出现T4水平降低。

2.垂体催乳素瘤:

原发性甲减时由于T3、T4分泌减少,TRH分泌增加,导致垂体反应性增生、高催乳素血症、溢乳,酷似垂体催乳素瘤。可行垂体MRI检查,必要时予试验性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相鉴别。

3.水肿:

慢性肾炎和肾病综合征患者可有水肿、血TT3、TT4下降和血胆固醇增高等表现,但常伴有肾功能、尿常规异常,TSH和FT4、FT3测定有助于鉴别。

(四)基层医疗机构转诊建议

1.紧急转诊:

甲减患者出现嗜睡、木僵、精神异常、体温低下等,考虑黏液性水肿昏迷时,应立刻转诊。转诊前宜紧急处置:保温,但避免使用电热毯,因其可以导致血管扩张,血容量不足;补充糖皮质激素,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200~400 mg/d;对症治疗,伴发呼吸衰竭、低血压和贫血采取相应的抢救治疗措施;其他支持疗法。

2.普通转诊:

(1)首次发现甲减,病因和分类未明者,或疑似继发性甲减患者。(2)甲减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其他内分泌疾病、甲状腺明显肿大或结节性质不明等情况,基层医疗机构处理困难者。

(3)经3~6个月规范治疗后血清TSH和甲状腺激素水平不达标者。(4)呆小症、幼年甲减者,年龄<18岁发现甲状腺功能异常者。(5)甲减患者计划妊娠及妊娠期,或妊娠期间初次诊断的甲减患者。

三、治疗

(一)治疗目标

原发性临床甲减的治疗目标是症状和体征消失,血清TSH、TT4、FT4维持在正常范围[2]。继发于下丘脑和垂体的甲减,以血清TT4、FT4达到正常范围作为治疗的目标[2]。

(二)一般治疗

保暖,避免感染等各种应激状态。有贫血者可补充铁剂、维生素B12和叶酸,缺碘者应补碘。

(三)药物治疗

主要采用L-T4单药替代治疗,一般需要终生用药。L-T4治疗的剂量取决于甲减的程度、病因、年龄、特殊情况、体重和个体差异。临床甲减、甲状腺功能明显减退,成人L-T4替代剂量按照标准体重计算为1.6~1.8 μg·kg-1·d-1,儿童约2.0 μg·kg-1·d-1,老年人约1.0 μg·kg-1·d-1;甲状腺癌术后患者约为 2.2 μg·kg-1·d-1,妊娠时替代剂量需要增加20%~30%[2]。

起始药物剂量和达到完全替代剂量所需时间要根据患者的年龄、心脏状态、特定状况确定。年轻体健的成年人可以完全替代剂量起始;>50岁患者服用L-T4前要常规检查心脏功能状态。一般从25~50 μg/d开始,每3~7天增加25 μg,直至达到治疗目标[2];老年人、有心脏病者应小剂量起始,如12.5 μg/d,缓慢加量,每1~2周增加12.5 μg。妊娠妇女则应完全替代剂量起始或尽快增至治疗剂量。

L-T4每天服药1次,早餐前30~60 min服用,或睡前服用。与一些特殊药物如铁剂、钙剂等和食物如豆制品等的服用间隔应>4 h,以免影响L-T4的吸收和代谢。

L-T4替代治疗后4~8周监测血清TSH,治疗达标后,每6~12个月复查1次,或根据临床需要决定监测频率。原发性甲减根据TSH水平调整L-T4剂量,治疗目标个体化。中枢性甲减依据TT4、FT4水平,而非TSH 调整治疗剂量[5]。替代治疗过程中要注意避免用药过量导致临床甲亢或亚临床甲亢。

(四)亚临床甲减的治疗[2]

亚临床甲减可引发血脂异常,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部分亚临床甲减可发展为临床甲减。

重度亚临床甲减(TSH≥10.0 mIU/L)患者给予L-T4替代治疗,治疗目标与临床甲减一致。轻度亚临床甲减(TSH<10.0 mIU/L)患者,如伴有甲减症状、TPOAb阳性、血脂异常或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应予L-T4治疗。治疗过程中需监测血清TSH,以避免过度治疗。

(五)妊娠期甲减的治疗

妊娠期甲减可导致流产、早产、先兆子痫、妊娠期高血压、后代智力发育迟缓等发生风险升高,必须治疗。

1.L-T4是治疗妊娠期甲减和亚临床甲减的首选药物。

2.对计划妊娠并应用L-T4治疗的甲减患者,应调整L-T4剂量,使TSH<2.5 mIU/L后再妊娠[6]。

3.妊娠期初诊的甲减患者,应立即予以L-T4治疗。妊娠期初诊的亚临床甲减患者要根据TSH升高的程度决定治疗剂量。TSH>妊娠特异参考值上限,L-T4的起始剂量50 μg/d;TSH>8.0 mIU/L,L-T4的起始剂量75μg/d;TSH>10.0 mIU/L,L-T4的起始剂量100 μg/d[7]。TSH 控制目标为妊娠期特异参考范围下1/2或<2.5 mIU/L。

4.产后及哺乳期的甲减患者,可继续服用L-T4治疗,根据普通人群的TSH及FT4正常参考范围调整药物剂量[2]。

四、疾病管理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承担甲减的初步诊断、治疗及长期随访管理工作,识别继发性甲减及不适合在基层诊治的甲减患者并及时转诊。管理目标是TSH和甲状腺激素水平达标,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一)管理流程

基层医疗机构甲减管理流程见图2。

注:甲减甲状腺功能减退症;TSH促甲状腺激素;FT4游离甲状腺素;L-T4左甲状腺素;RTH甲状腺激素抵抗;↑升高;↓降低;a甲减症状、TPOAb阳性、血脂异常或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

图2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基层管理流程

(二)筛查

甲减的高危人群包括[2]:

1.有自身免疫病者或一级亲属有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者。

2.有颈部及甲状腺的放射史,包括甲亢的放射性碘治疗及头颈部恶性肿瘤的外放射治疗者。

3.既往有甲状腺手术或功能异常史者。

4.甲状腺检查异常者。

5.患有精神性疾病者。

6.服用胺碘酮、锂制剂、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等药物者。

7.有恶性贫血或高催乳素血症者。

8.有心包积液或血脂异常、肥胖症(BMI>40 kg/m2)者。

9.计划妊娠及妊娠早期(<8周)的妇女、不孕妇女。

对上述有甲减倾向的高危人群建议定期随访血清TSH。计划妊娠及妊娠早期(<8周)的妇女还应检测FT4和甲状腺自身抗体。

(三)分级预防

1.一级预防:

(1)在社区人群中宣传甲减的防治知识,发放甲状腺疾病健康教育科普手册或健康教育处方等,提高全社会对甲减的认识。

(2)在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区,推广加碘食盐。食盐加碘是消除碘缺乏病导致的甲减和克汀病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3)避免碘过量,碘过量能够导致TSH升高,进而导致亚临床甲减。

(4)应避免长期大量食用致甲状腺肿作用的食物,例如卷心菜、芜菁、甘蓝、木薯等。

(5)碳酸锂、硫脲类、磺胺类、对氨基水杨酸钠、过氯酸钾、保泰松、硫氢酸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白介素-2、干扰素-γ等可能导致甲减,应用时需监测甲状腺功能。

(6)甲状腺功能正常、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的患者是甲减的高危人群,建议保持碘营养适量。

(7)新生儿TSH检测,可以早期发现先天性甲减患儿。

2.二级预防:

甲减患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在高危人群中一旦筛查出甲减患者,即给予规范化管理,控制病情,使甲状腺激素水平和TSH达标,减缓并发症的发生。

3.三级预防:

加强甲减患者康复及护理,减少诱发甲减急性并发症的因素,防止甲减病情加重,避免发生黏液性水肿昏迷。对于老年人,要尽量减少发生药物性甲亢,减少因为甲减或甲亢导致的心血管死亡和全因死亡风险。

(四)随访评估

1.甲减和亚临床甲减:

补充L-T4治疗初期,每隔4~8周测定血清TSH和FT4,根据TSH和FT4水平调整L-T4剂量,直至达到治疗目标。治疗达标后,至少需要每6~12个月复查1次上述指标。

2.妊娠期甲减和妊娠期亚临床甲减:

在妊娠前半期每2~4周监测血清TSH、FT4和TT4,TSH平稳后延长至每4~6周1次,L-T4剂量根据TSH水平变化调整。临床甲减患者产后L-T4剂量恢复到妊娠前水平,妊娠期诊断的亚临床甲减患者产后可停用L-T4,均需在产后6周复查甲状腺功能及抗体各项指标,以调整L-T4剂量[6]。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及分泌减少,或其生理效应不足所致机体代谢降低的一种疾病。依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甲减、继发性甲减、甲状腺炎致甲减、甲状腺激素抵抗性甲减。甲减患者的新陈代谢低,表现为怕冷、乏力、皮肤干燥、面部及眼睑浮肿、嗜睡、记忆力减退、心动过缓、食欲下降、便秘、腹痛和腹胀,头发枯萎和脱发等。由于甲状腺激素对胎儿神经系统等发育至关重要,因此,妊娠期应重视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减对妊娠的影响 孕妇甲减对胎儿危害大妊娠期间母体充足的甲状腺激素对于保证母体及其后代的健康是非常必要的。母亲甲减会影响胎儿的神经系统分化和发育,对孩子的智商有显著影响。孕妇甲减合并碘缺乏会造成胎儿发育期大脑皮质主管语言、听觉、运动和智力的部分不能得到完全分化和发育,婴儿出生后生长缓慢、反应迟钝、面容愚笨,有的甚至聋哑或精神失常,称呆小症。妊娠期甲减会造成胎儿流产、死胎、甲减、生长受损、甲状腺肿、智商和神经系统不可逆的损伤。甲减患者生育能力减低,不容易怀孕,一旦怀孕也容易流产。妊娠甲减与妊娠高血压、胎盘剥离、自发性流产、胎儿窘迫、早产以及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有关。见表1。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亚甲减)同样需要重视亚甲减是介于甲状腺功能正常和临床甲减之间的一种亚临床状态,其定义为外周血甲状腺激素水平在正常范围但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轻度升高。妊娠合并甲减发生率为1%~2%,合并亚临床甲减为2.5%,孕妇亚临床甲减伴随一些产科并发症,如自发流产、先兆子痫、流产、胎盘停育、早产和产后出血。研究显示,孕期患亚临床甲减母亲的子女智商较低,而且妊娠并发症增多,因此应对妊娠期及育龄期妇女患亚临床甲减者进行甲状腺素替代治疗。 妊娠期甲减的治疗和监控 妊娠期间的TSH正常值应该比非妊娠要低,美国甲状腺协会建议:妊娠早期TSH正常值在0.1~2.5 mU/L,妊娠中期和晚期应该在0.2~3.0 mU/L。超过2.5~3.0 mU/L可以诊断妊娠亚临床甲减。国内目前报告的妊娠期TSH正常值高于美国甲状腺协会提出的正常值,妊娠早期TSH正常值在0.1~4.0 mU/L左右,是我国推荐本医院或者地区建立的妊娠期正常值。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病人的护理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病人的护理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hypothyroidism)简称甲减,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低甲状腺激素血症或机体对甲状腺激素抵抗而因起的全身性低代谢综合征。 根据起病年龄分为:呆小病(起病于胎儿或新生儿者)、幼年型甲减、成年型甲减。 根据病变的部位分为原发性甲减、中枢性甲减和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 各型表现因年龄及甲减程度不同有异,在婴儿和儿童时期以明显的智力及生长发育障碍为主要表现。成年则以全身代谢缓慢,器官功能降低,尤其是黏液性水肿为主要表现。本节主要介绍成人原发性甲减。 【病因与发病机制】 1. 自身免疫损伤:最常见的原因是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包括桥本甲状腺炎、萎缩性甲状腺炎、产后甲状腺炎等。 2. 甲状腺破坏:包括治疗后或手术后等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 3. 下丘脑、垂体病变 因肿瘤、放射线照射、炎症等导致下丘脑、垂体各自分泌的TRH、TSH减少所致。 4. 碘过量:高碘摄入会在短时间内抑制甲状腺激素的释放,诱发和加重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也可引起具有潜在性甲状腺疾病病人发生甲减。 5. 抗甲状腺药物:如锂盐(治疗躁狂症)、硫脲类等抑制TH的合成。 【护理评估】 (一) 健康史 询问近期有无细菌感染史;是否接受放射性131I治疗和甲状腺手术治疗;有无碘过量病史。询问病人及家族中有无甲状腺炎病史。女性病人询问月经有无异常及生育史。 (二) 身体状况 本病多见于中年女性,起病隐袭,发现缓慢。临床以代谢率减低和交感神经兴奋性下降为主要表现。 1. 症状:怕冷、乏力、少汗、手足肿胀感、厌食而体重不减或增加、便秘、嗜睡、记忆力减退、关节疼痛、女性月经紊乱、不孕等。其中怕冷是甲减病人最常见的症状。 2. 体征:黏液性水肿面容、反应迟钝、皮肤苍白、干燥、脱屑、温度低、手脚掌皮肤可呈姜黄色,毛发稀疏干燥,指甲变厚变脆,多裂纹。少数病例出现胫前點液性水肿。常有心动过缓,部分病人出现心包积液和心力衰竭。 3. 黏液性水肿昏迷:见于病情严重者。主要的诱因包括寒冷、创伤、感染、中断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及使用中枢抑制剂等; 主要表现有低体温(<351:)、意识障碍,先为嗜睡逐渐发展为昏迷,其他有呼吸减慢、心动过缓、血压下降,四肢肌肉松弛,反射减弱或消失,甚至出现休克、心肾功能不全而危及病人生命。 (三) 心理-社会支持状况 病人因面容改变、表情淡漠,记忆力及智力减退、反应迟铺,乏力少言,往往缺乏信心,不愿与人交往,精神抑郁,严重者发展为猜疑性精神分裂症。 (四) 辅助检查 1. 一般检查:血常规检查有轻、中度贫血,血生化检查示胆固醇、三酰甘油增高。 2. 甲状腺功能检查:血TSH升高、F T4降低是诊断本病的必备条件,其中TSH升高是最早、最敏感的指标。血TT,降低,l T3、F r3可正常。必要时可作TRH兴奋试验以判断病变部位。此外,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和抗微粒体抗体检查有助于诊断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 3. 其他检查影像学检查可帮助判断下丘脑、垂体性病变。

病例书写规范系列之甲减

病程书写规范系列之甲减 诊断依据: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女性,接近于中年起病,当时主要表现为发现右颈部肿块,经小剂量甲状腺素治疗后,肿块缩小,服药期间查甲功正常,病人自行停药。停药后2年,出现怕冷、乏力、颜面双下肢浮肿等症状,查FT3、FT4均低,外院拟诊为“甲减”,以甲状腺片(40mg/d)替代后上述症状缓解,浮肿消退。服药2年患者又自行停药,但停药1月后(即入院前1月余),类似症状复现,并有皮肤粗糙及鼾声,查甲功FT3、FT4明显降低、TSH显著升高,再次予甲状腺片替代,1周后甲减症状缓解、浮肿消退。根据上述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资料,“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诊断当可成立。病因考虑桥本氏病的可能大。 桥本氏病:一般好发于中年女性,若已发展至甲减期,临床有典型的甲减症状,主要体征为甲状腺肿大、质地韧。实验室检查若已为甲减期,甲功提示甲减:TGA、MCA、TPOAb明显升高,过氯酸钾排泌试验(+)。甲状腺扫描放射性分布部均匀、甲状腺穿刺可见淋巴细胞浸润。该患者起病接近于中年,自诉曾有右颈部肿块,服甲状腺素后肿块缩小,本次入院体检甲状腺不肿大,未及颈部肿块。病程中查TGA、MCA均升高,行甲状腺素替代,出现甲减临床表现,予甲状腺素后甲减症状可消失,应疑及桥本氏病伴甲减。 鉴别诊断: 1.其他原发性甲减:诸如先天性甲状腺发育不全或缺如、甲状腺手术切除甲状腺组织过多、甲状腺131I治疗或因肿瘤行颈部放射性治疗后、遗传缺陷致先天性甲状腺肿伴甲减、抗甲状腺药物过量、使用锂制剂、保泰松等致甲状腺肿药物、长期缺碘等均可致甲减。但该患者缺乏上述疾患的病史及相应表现,目前暂无依据。 2.继发性甲减:系由于下丘脑与垂体病变,使TSH分泌不足,甲状腺缺乏TSH的生理性刺激所致。此类患者TSH、FT3、FT4均明显降低。该患者FT3、FT4明显低,但TSH显著升高,与本病不符,暂不考虑。 3.慢性肾炎:可有乏力、颜面浮肿等表现,但尚有高血压、血尿、蛋白尿、贫血、肾功能损害的表现,实验室检查TSH、FT3、FT4均正常。该患者有乏力,颜面浮肿,然而缺乏高血压、血尿、蛋白尿、贫血、肾功能损害等本病特有的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资料,故不支持本病。 4.肥胖:表现为体重逐渐增加,轻度肥胖者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部分中重度肥胖者可有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临床表现和症状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临床表现和症状甲减又称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这是一种由于甲状腺分泌或生物效应不足或缺少引起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疾病,它主要会出现便秘,不排卵,蛋白尿等症状,这样说对于大部分来讲也不是很清楚。 那么甲减的常见的临床表现是什么呢? 接下来我跟大家详细的讲一下:甲减的常见临床症状: (1)皮肤:甲减患者皮肤的特征性表现是黏液性水肿,表现为面部,胫前,手,足的非凹陷性水肿,有些病人的水肿呈凹陷性,皮肤增厚,粗糙,干燥,由于真皮及表皮增厚,血流减少及有些病人存在贫血,皮肤苍白,发凉,皮脂腺和汗腺分泌减少,加重皮肤干燥,头发干,粗,易脆,生长缓慢或停止,头发,眉毛及四肢毛发脱落,指(趾)甲生长缓慢,增厚,易脆。 (2)心血管系统:甲状腺激素减少使心肌收缩力减弱,心率减慢,心输出量下降,休息时外周阻力增加,血容量减少,这些血流动力学变化使脉压差变小,循环时间延长,组织血供减少,皮肤血供减少使得皮肤发凉,苍白及畏冷。严重原发性甲减患者心脏扩大,心音弱,这主要是由于富含蛋白质和氨基葡聚糖的液体渗漏到心包腔所引起的,同时心肌也是扩张的,心包积液很少达到引起心包填塞的程度,垂体性甲减患者心脏通常变小。心绞痛少见,但在用甲状腺激素治疗甲减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心绞痛或原有心绞痛加重,甲减伴随的高胆固醇血症可能会加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电图变化包括窦性心动过缓,P-R间期延长,P波和QRS波群低平,T波低平或倒置,偶见房室传导阻滞,超声心动图提示房室间隔不对称性肥厚和左室流出道梗阻的发生率高,黏液性水肿经过适当治疗后上述异常可以消失。血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水平升高,同工酶谱分析提示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来源于心脏。如不合并其他器质性心脏病,用甲状腺激素可以纠正血流动力学,心电图和血清酶异常,并使心脏大小恢复正常。 (3)呼吸系统:声带增厚引起声嘶较常见,部分病人X线检查发现胸腔积液,但很少达到引起呼吸困难的程度,严重甲减患者,由于呼吸肌发生黏液性水肿,以及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刺激换气的作用受抑制,导致肺泡换气作用减弱和二氧化碳潴留,加重黏液性水肿的发生,是极危重的一种表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较常见,随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纠正,睡眠呼吸暂停现象消失。 (4)消化系统:舌常肥大,食欲通常减退,但大多数病人体重增加,体重增加是由于组织中水潴留所致,胃排空延缓,肠蠕动减弱导致恶心,呕吐,腹胀,便秘,甲减患者很少出现腹水,但可伴随胸腔积液,心包积液而发生腹水,甲减对肠吸收的影响很复杂,虽然对多种营养物质的吸收速率减慢,但由于肠蠕动减慢,吸收时间更长,总的吸收量可能正常或增加,偶见明显吸收不良。肝脏功能正常,但转氨酶水平可以升高,可能是由于清除速度减慢所致,胆囊扩大,收缩迟缓。 (5)神经系统:甲状腺激素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有重要作用,胎儿期缺乏甲状腺激素导致大脑皮质细胞发育不良,髓鞘形成延迟,如果甲状腺激素缺乏未能在出生后早期得到纠正,大脑的损害将不可逆转,成年人的甲状腺激素缺乏对神经系统的损害不太严重,临床上表现为疲乏无力,无雄心壮志,缺乏活力,焦虑,抑郁,思维欠活跃,反应迟钝,语速减慢,记忆力下降,动作迟缓,淡漠,嗜睡常见,腱反射迟钝。 (6)肌肉骨骼系统:肌肉痉挛,疼痛,发僵常见,气温低时更明显,肌肉收缩和舒张迟缓导致动作笨拙缓慢,腱反射迟钝,甲状腺激素对骨的正常生长和成熟有重要作用,生命早期缺乏甲状腺激素导致线形生长受阻,表现为侏儒症,且相对于躯干而言四肢不成比例的缩短,骨龄明显落后于年龄,血浆钙,磷水平一般正常,钙可能略升高,婴儿和青少年患者碱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病例的精彩分析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病例地精彩分析 病例摘要患者,女性,岁.因胸闷、气短年,加重月于年月日入院. 患者在入院前年开始出现活动后胸闷、气短,休息后可缓解,症状呈逐渐加重趋势,静息时亦有发作,并出现双下肢及颜面部可凹性水肿,夜间不能平卧,食欲减退.曾在当地医院就诊,发现胸腔积液,具体治疗不详,口服药物后症状一度好转.近月上述症状加重,出现干咳、憋喘不能平卧,就诊于外院,胸片及超声心动图发现大量心包积液.予呋塞米(速尿),螺内酯(安体舒通) 治疗,浮肿较前减轻,憋喘亦有好转,但乏力明显,时有手足抽搐、发冷.为进一步诊治收入院.患者起病以来怕冷,精神差,乏力,困倦喜睡,纳差,尿量变化不能描述,大便干燥,天至半月次,体重有增加但不能详述,否认发热、皮疹、关节痛、盗汗等. 既往史及个人史患者为第二胎,第二产,足月顺产,出生体重,出牙年龄不详,岁开始说话,岁会走,智力欠佳,岁上小学,身高在同龄儿中较矮.岁时曾有手足抽搐,无二便失禁,当地医院按“脑炎”治疗,予泼尼松治疗个月后未再发作即停药.岁出现手足发麻,间断双手呈助产士样抽搐,渐出现左膝部、胸腹壁皮下硬韧物.年因手足抽搐加重就诊于外院,诊为“缺钙”,予钙剂后缓解,因经济原因停药.因智力落后只上小学三年级.岁初潮,月经不规律,个月至半年来潮一次,年月后未来潮.已婚,丈夫弱智,无性生活,未孕.家族中无类似病患者. 入院查体℃,次分,次分, .身高,体重,表情淡漠,言语欠清,回答欠切题,皮肤干燥粗糙.腹壁、左股骨外侧皮下触及数个质地坚硬结节~大小,左膝外侧可及× 不规则坚硬类似骨组织块,可活动.头发稀疏、干黄,脸圆,眉毛稀疏,眼距宽,双眼睑水肿.鼻梁低塌,唇厚,舌大,颈短,甲状腺不大,肝颈回流征(-).胸廓呈盾状,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哮鸣音,左下肺可闻及粗湿罗音.心界向两侧稍扩大,心率次分,律齐,心音遥远、低钝,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和心包磨擦音.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双下肢胫前轻度可凹性水肿.指甲粗糙干脆,手足第、指趾短.双下肢腱反射对称存在,右侧征(+),余病理征未引出. 入院诊断:心包积液原因待查心功能不全甲状腺功能减低?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低?入院后行心电图检查(图),显示窦性心律,心率次分,肢导低电压,段水平延长,间期秒,提示低血钙地心电图改变.查血肾功能和电解质:肌酐() ,血尿素氮() ,+,+,- ,总,,甲状腺功能: (~),μ(~),, (~),甲状腺刺激激素() (~).甲状旁腺功能:甲状旁腺素() ~,降钙素 . 一.该患者青年女性,病史长,从小即有手足麻木、双手呈助产士样抽搐,软组织和肌腱周围钙化,伴血清钙低是其突出特点.导致血钙低地因素有:()维生素缺乏和代谢障碍:主要见于长期腹泻、慢性胰腺炎导致吸收不良;肝肾疾病如胆汁性肝硬化、慢性肾衰导致维生素羟化障碍均可出现低钙;()低蛋白血症:致肠道吸收钙减少;()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无论原发性还是继发性减少都导致显著低钙,更少见地还有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其血清不仅不低,反而升高.低钙地发生机制是组织细胞受体对抵抗,患者还伴有特殊地体征即手足第、指趾短.()肿瘤:广泛地成骨肿瘤骨转移消耗钙过多;甲状腺髓样癌产生大量降钙素使血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1.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诊断要点包括() 紧张、烦躁 多汗、手抖、心悸 易饥、大便次数增多、体重下降 确诊甲状腺功能亢进需要检测血中甲状腺激素,包括T3、T4、FT3、FT4,4个指标高于正常 2.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主要分类有() 甲状腺炎 功能自主性腺瘤 葡萄胎及绒毛膜上皮癌等 原发性甲亢 3.对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的甲亢药物,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甲亢症的治疗基本用药有两种:甲巯咪唑和丙硫氧嘧啶。他们的作用原理是不同的。 治疗时,甲巯咪唑比丙硫氧嘧啶的初始计量大10倍左右。 丙硫氧嘧啶比甲巯咪唑治疗甲功至正常时所需的时间约长3倍。 甲巯咪唑比丙硫氧嘧啶安全,是副作用更小的药品。 4. 以下对甲亢用药的用法用量叙述错误的是() 一般启始剂量,甲巯咪唑(Thiamazole )每日30 mg 或丙基硫氧嘧啶(Propylthiouracil )每日300 mg ,分2次~3 次服用。

据症状体征,尤其甲状腺功能化验结果,逐渐减少药量,通常每日3 片及以上为治疗剂量。 甲巯咪唑每日3.0 mg 、丙基硫氧嘧啶每日30mg 因为甲亢停药后的复发率比较高,文献报道有25%~75%的复发率,所以建议总疗程达1年半到2年, 5. 甲亢药物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有() 皮疹等过敏反应,抗过敏对症治疗,必要时减量或停药 肝功能受损,转氨酶升高,予保肝药治疗,必要时停用抗甲状腺药物 常见有白细胞减少和肝功能受损。虽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少,但由于发生后的情况严重,所以应于治疗的前3个月密切观测血常规和肝功能,每周进行2次血常规的检验 患者若比较敏感或者减药不及时,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甲状腺功能低减 6.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诊断要点有() 血中甲状腺激素(T3、T4、FT3、FT4)低于正常 若起病于胎儿或新生儿,尚有智力低下和特殊面容,称为呆小病 儿童期起病,除一般的代谢低减表现以外,主要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有神经、循环、消化等系统兴奋性减低和低代谢的临床表现,长期未治疗的严重甲减可有黏液性水肿 7. 以下对于甲状腺片的叙述正确的是() 甲状腺片是治疗甲减的国家基本药物 甲状腺片主要用于甲状腺激素的补充和替代

甲减的七大症状是什么

甲减的七大症状是什么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是由于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分泌或生物效应不足而引起的一种综合征。病因较复杂,以原发性者多见,其次为垂体性者,其他均属少见。患者可能会出现四肢无力、内分泌功能减退、低血压、眩晕、肌性肌无力、体型异常、呼吸异常等症状。 甲减常见的症状表现如下: (1)一般表现:怕冷,皮肤干燥少汗,粗厚,泛黄,发凉,毛发稀疏,干枯,指甲脆,有裂纹,疲劳,嗜睡,记忆力差,智力减退,反应迟钝,轻度贫血,体重增加。 (2)特殊面容:颜面苍白而蜡黄,面部浮肿,目光呆滞,眼睑松肿,表情淡漠,睁眼费力,眉毛外1/3脱落,唇厚舌大,少言寡语,言则声嘶,吐词含混等。 (3)心血管系统:心率缓慢,心音低弱,心脏呈普遍性扩大,常伴有心包积液,也有久病后心肌纤维肿胀,粘液性糖蛋白(PAS染色阳性)沉积以及间质纤维化,称甲减病性心肌病变。 患者可出现明显脂代谢紊乱,呈现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以及高β-脂蛋白血症,常伴有动脉粥样硬化症,冠心病发病率高于一般人群,但因周围组织的低代谢率,心排血量减低,心肌氧耗减少,故很少发生心绞痛与心力衰竭。有时血压偏高,但多见于舒张压。心电图呈低电压,T波倒置,QRS波增宽,P-R 间期延长。 (4)消化系统:患者食欲减退,便秘腹胀,甚至出现麻痹性肠梗阻。半数左右的患者有完全性胃酸缺乏。 (5)肌肉与关节系统:肌肉收缩与松弛均缓慢延迟,常感肌肉疼痛、僵硬。骨质代谢缓慢,骨形成与吸收均减少。关节疼痛,活动不灵,有强直感,受冷后加重,有如慢性关节炎。偶见关节腔积液。 (6)内分泌系统:性欲减退,男性阳痿,女性患者可出现溢乳,月经不调或闭经,不孕等代谢降低之症状。肾上腺皮质功能偏低,血和尿皮质醇降低。原发性甲减病有时可同时伴有自身免疫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和/或Ⅰ型糖尿病,称Schmidt综合征。 (7)其他表现:各种中间代谢低下,酶清除减少,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肌酶等浓度增高。如合并糖尿病,则糖尿病病情相对减轻,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用量减少。

甲状腺功能亢进是啥意思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甲状腺功能亢进是啥意思 导语:当人们的身体患上了甲状腺功能亢进这个疾病的时候因为不知道是什么疾病,所以说在治疗方面就不知道如何来选择方法给自己治疗,面对这个甲状 当人们的身体患上了甲状腺功能亢进这个疾病的时候因为不知道是什么疾病,所以说在治疗方面就不知道如何来选择方法给自己治疗,面对这个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时候我们的生活和作息时间必须要合理,饮食生活必须要规律,而甲状腺功能亢进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疾病呢?相信很多人都表示不了解,那么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个甲状腺功能亢进到底是什么意思? 甲亢病长期不愈,可出现一系列合并症,如甲亢性心脏病、甲亢性肢体麻痹、甲亢性高血压、甲亢性糖尿病、甲亢性精神病等,病情严重者可导致甲亢危象,抢救不急时常可危机生命。甲亢危象是甲亢病情急剧恶化,导致全身代谢严重紊乱,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功能严重障碍,常危及生命。 甲状腺功能亢进并发症通常用武汉军事学院医院黎大才所创的"甲状腺三联康复工程"治疗。 甲亢症也就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它是一种临床上十分常见的内分泌疾病。是指由各种原因导致甲状腺功能增强,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或因甲状腺激素(T3、T4)在血液中水平增高所导致的机体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多系统的一系列高代谢症候群以及高兴奋症状和眼部症状。临床上甲亢患者主要表现为:心慌、心动过速、怕热、多汗、食欲亢进、消瘦、体重下降、疲乏无力及情绪易激动、性情急躁、失眠、思想不集中、眼球突出、手舌颤抖、甲状腺肿或肿大、女性可有月经失调甚至闭经,男性可有阳痿或乳房发育等。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目前,治疗甲亢的基本方法仍然是抗甲状腺药物的应用。治疗过程中严格掌握药物的适应证及禁忌证;监测药物不良反应及甲状腺功能,进行药物的调整,停药前进行各项指标的评价对于有效控制甲亢,提高缓解率及减少复发率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主要由Graves病引起,以20~50岁中青年女性多见。治疗甲亢的主要方法包括抗甲状腺药物、131I及手术治疗。这3种治疗方法各存在不足:甲亢药物治疗疗程长,缓解率低;131I 治疗可能出现永久性甲减[1];手术治疗如治疗不充分可致甲亢持续存在或复发,反之则可出现甲减。因此,在选择治疗方法时要充分考虑上述方法的适应证、禁忌证及相关因素的影响,并对治疗前后进行评估,综合考虑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仍是当前治疗甲亢的最基本方法。常用抗甲状腺药物主要有硫脲类和咪唑类两类。硫脲类包括甲硫氧嘧啶(MTU)及丙硫氧嘧啶(PTU),后者包括甲巯咪唑(MMI,亦称他巴唑)和卡比马唑(CMZ,亦称甲亢平),其中以MMI、PTU 和CMZ在临床中较为常用。CMZ的作用效果与不良反应与MMI相似,主要是因为其在体内主要通过水解游离出MMI而发挥作用。 1 作用机制 1.1 抗甲状腺作用抗甲状腺药物可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但对已经合成的甲状腺激素无影响。甲状腺过氧化酶(TPO)的催化作用在甲状腺激素的生物合成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作用。抗甲状腺药物主要通过抑制甲状腺内的过氧化酶系统,阻断浓集在甲状腺的离子碘氧化成活性碘,从而使酪氨酸不能被碘化,同时阻碍碘化酪氨酸的缩合继而抑制T4和T3的合成,发挥抗甲状腺作用。 1.2 免疫抑制作用抗甲状腺药物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可抑制免疫球蛋白的合成,使得甲状腺刺激性免疫球蛋白(TSI)下降。有研究发现,予抗甲状腺药物治疗过程中,患者可溶性Ⅰ类组织相容性抗原(sHLA)、可溶性IL-2受体及TSH 受体抗体(TRAb)等水平下降。另有研究表明,抗甲状腺药物可抑制甲状腺细胞MHCI类分子和Ⅱ类的表达及γ-干扰素(IFN-γ)的合成[2],而甲状腺细胞MCHI 类分子和Ⅱ类分子参与Graves病的发生发展。 2 临床应用 2.1 适应证甲亢的内科治疗:甲状腺轻至中度肿大患者;20岁以下的青少年、孕妇、老年等不宜手术者;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复发不宜行131I治疗者;并发甲状腺炎的甲亢患者;甲亢手术术前准备;甲状腺危象的辅助治疗及131I 治疗的辅助治疗。阮茂美等[3]对美国甲状腺学会和临床内分泌医师学会联合发表的2011版的《甲亢和其他病因甲状腺毒症诊治指南》进行解读时,指出以下患者优先考虑予药物治疗:女性患者、甲状腺轻度肿大、病情较轻、TRAb阴性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护理常规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护理常规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有多种原因导致的低甲状腺激素血症或甲状腺激素抵抗引起的全身性低代谢综合征。 一、护理措施 1.按内分泌科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遵医嘱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低钠、低脂饮食、少量多餐。每 天摄入足够的水份,以保证大便通畅。桥本甲状腺炎所致甲状腺功能减 退症者应避免摄取含碘食物和药物,以免诱发严重粘液性水肿。 3.监测患者体重记录出入水量情况,观察水肿有无减轻,体重是否 下降。有下肢水肿患者协助患者睡前抬高下肢10——15cm。 4.建立正常的排便形态,指导病人每天定时排便,养成规律排便的 习惯,并适当活动以增加肠蠕动,必要时给予缓泻剂以进行治疗。 5.重症患者卧床休息。有精神症状者,加设床档并专人看护,设防 坠床标识。每晚协助患者做腹部顺时针按摩。 6.水肿部位加强护理,防止破溃。皮肤干燥者加强皮肤护理,淋浴 后涂抹护肤油保护。每早、晚扫床,保持床铺平整、无渣、无屑。每周 两次为患者床上擦浴 7.体温过低者,注意保暖,调节室温在22——23℃之间,避免病 床靠近门窗,体温不升者,给予保暖,如:厚衣被及水暖袋等,观察病 人有无寒战,皮肤苍白等,体温过低及心律不齐这需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8.指导患者按医嘱服药。做好出院指导,嘱其定期复查,坚持用药。 二、主要护理问题 1、便秘:与基础代谢率低,肠蠕动慢有关。 2、体温过低:与机体基础代谢率降低有关。 3、潜在并发症:黏液性水肿昏迷。 4、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皮肤干燥,水肿有关。 5、有受伤的危险:与患者出现精神症状有关。 6、营养失调:高与机体需要量,与代谢率降低致摄入大小需要有关。 7、活动无耐力:与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不足有关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护理 (4篇)

下载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护理 【摘要】目的总结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甲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及术后伤口出血,无一过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甲状腺危象1例。结论围术期观察和护理水平的提高可明显减少甲亢手术的并发症。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护理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hyperthyroidism,简称甲亢)系指由多种病因导致甲状腺功能增强,从而分泌甲状腺激素(TH)过多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临床上以高代谢症候群及甲状腺肿大为主要表现。 一、临床资料 2003年1月~2006年12月,笔者对42例甲亢病例进行健康教育,其中男11例,女31例,平均年龄39岁。高中以上文化者23例,初中以下文化者19例。 二、护理问题 1.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代谢异常增加有关。 2.睡眠型态紊乱与疾病所致的神经系统改变有关。 3.活动无耐力与基础代谢率增加有关。 4.自我形象紊乱与患者外貌发生变化,如突眼、脖子增粗、外表消瘦等有关。 三、护理目标 1.患者体重不低于基础体重。 2.患者能讲述疾病对睡眠质量的影响。 3.患者每晚连续睡眠时间延长。 4.患者能够保持最佳活动水平,活动耐力逐渐增加。 5.患者能正确对待外形的变化。 6.患者能重新认识自我。 四、护理措施 (一)常规护理 1.心理护理加强心理护理,指导患者使用自我调节的方法,如分散注意力、放松技术等,并鼓励家属与患者沟通,使患者情绪保持最佳状态,鼓励其面对现实,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2.活动指导充分休息,避免劳累和噪音干扰,相应调整室温。并发心动过速、甲状腺危象时,应绝对卧床休息。 3.指导饮食进食高热量、高蛋白和高维生素丰富的饮食,补充足量水分,忌饮浓茶、咖啡等刺激饮品,禁食含碘类食品,如海制品等。(二)眼球护理 加强眼球护理,合并严重突眼、恶性突眼者,积极采取保护措施,睡前抬高头部,不能闭合眼睑时需涂眼膏保护球结膜,必要时带眼罩,外出时带茶色眼镜保护眼睛。 (三)病情观察 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心率、血压各2次,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体重变化、精神及神志状态、出汗及皮肤状况、食欲、腹泻量及次数并记录出入量、甲状腺肿大及突眼症状。若体温增高、脉搏明显加快、焦虑不安、大汗淋漓、厌食、恶心、呕吐、腹泻时,应考虑可能发生甲亢危象,立即与医生联系。备好急救药品和物品,积极配合治疗工作。 (四)药物护理

甲状腺功能减退病人的护理

模块十五/内分泌、营养及代谢疾病病人的护理 任务4-甲状腺功能减退病人的护理 [案例] 患者季某,女36岁,因“怕冷,乏力,体重增加9年,加重伴下肢浮肿入院。23岁时产1女,产后月经不规律,3月前发现下肢及颜面浮肿,四肢肌肉疼痛,怕冷加重。1月前人工流产一次。 查体:神志清,动作言语迟缓,皮肤粗糙,手掌姜黄,少汗,面部浮肿,颌下可触及 4cm×3cm大小软组织包块,质韧。颈部甲状腺未触及,颈部无压痛,听诊无杂音。 初步诊断:甲状腺功能减退 思考: 1.对患者应采取哪些饮食护理? 2.对发生昏迷患者采取哪些护理措施? 【职业综合能力培养目标】 1.专业职业能力:具备正确为患者进行皮肤的能力。 2.专业理论知识:掌握甲状腺功能减退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护理措施。 3. 职业核心能力:具备对甲状腺功能患者病情评估的能力,在护理过程中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具备为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制定健康指导方案的能力。 【新课讲解】 一、概念 概念:简称甲减,是由于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分泌或生物效应不足而引起的一种综合征。 病因较复杂,以原发性者多见,其次为垂体性者,其他均属少见。患者可能会出现四肢无力、 内分泌功能减退、低血压、眩晕、肌性肌无力、体型异常、呼吸异常等症状。 二、病因 1.原发性甲减(甲状腺本身病变) 2.继发性甲减,又称中枢性甲减(下丘脑和垂体病变) 3.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 三、临床表现 1.面色苍白,眼脸和颊部虚肿,表情淡漠,痴呆,全身皮肤干燥、增厚、粗糙多脱屑,非凹陷性水肿,毛发脱落,手脚掌呈萎黄色,体重增加,少数病人指甲厚而脆裂。 2.神经精神系统:记忆力减退,智力低下,嗜睡,反应迟钝,多虑,头晕,头痛,耳鸣,耳聋,眼球震颤,共济失调,腱反射迟钝,跟腱反射时间延长,重者可出现痴呆,木僵,甚 至昏睡。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病例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病例模板 1.主诉:心悸气短伴乏力半年 2.现病史:患者于半年前起无明显诱因渐出现心悸气短,活动后明显,伴有乏力,主 要为双下肢,剧烈运动后明显,自觉易疲乏,怕热多汗,多食善饥,情绪紧张,焦躁易怒,双手抖动,无畏寒发热,无头昏及头痛,无胸痛咯血,无呼吸困难,无腹痛腹胀,无夜尿增多,无腰痛,无肢体麻木,起病以后患者曾在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甲亢”,口服“甲巯咪唑”治疗(50mg 口服每日一次)至今,半年来患者上述症状仍渐加重,今为求诊治来我院就诊,门诊以“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收入院。 病程中患者精神尚好,食欲亢进,睡眠欠安,大便3次/日,小便正常,近期体力下降,半年来体重减轻约5kg。 3.既往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史,否认冠心病史,否认手术及外伤史,否认药物过 敏史, 4.月经史:45岁绝经,月经量少,行经期短,月经不规则;生育1子; 5.否认家族遗传病及传染病史。 6.体检:T:37℃,HR:110-126次/分,R:20次/分,Bp:140/90mmHg。神志清楚,皮 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双眼突出,瞬目减少,双眼辐辏不良,双侧甲状腺I度肿大,无压痛,未触及包块,颈部未闻及血管杂音,双肺呼吸音尚清晰,未闻及啰音,心率110-126次/分,心律不齐,呈房颤律,心尖部可闻及2/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不向其他部位传导,腹软,无压痛,肝脾未及,双肾区无叩击痛,双手细颤,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四肢肌力5级,肌张力正常,病理征未引出。 7.专科体检:T:37℃,HR:110-126次/分,Bp:140/90mmHg,双眼突出,瞬目减少, 双眼辐辏不良,双侧甲状腺I度肿大,无压痛,未触及包块,颈部未闻及血管杂音,心率110-126次/分,心律不齐,呈房颤律,心尖部可闻及2/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双手细颤,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 8.门诊资料:2014年5月6日,我院门诊甲状腺功能示:T3:250nmol/l,T4:10nmol/l, TSH:0.01m U/L. 9.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性心脏病快速型房颤心功能II级 10.诊断依据:1.中年女性, 2.主因:“心悸气短伴乏力半年”入院;伴有乏力,主要为双下肢,剧烈运动后明显,自觉易疲乏,怕热多汗,多食善饥,情绪紧张,焦躁易怒,双手抖动,体重下降等典型症状; 3.体检:T:37℃,HR:110-126次/分,Bp:140/90mmHg,双眼突出,瞬目减少,双眼辐辏不良,双侧甲状腺I度肿大,无压痛,未触及包块,颈部未闻及血管杂音,心率110-126次/分,心律不齐,呈房颤律,心尖部可闻及2/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双手细颤,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 4.辅捡:2014年5月6日,我院门诊甲状腺功能示:T3:250nmol/l,T4:10nmol/l,TSH:0.01m U/L 目前考虑上述诊断,行甲状腺超声检查,心脏超声检查进一步明确。 11.鉴别诊断:1.与多种原因甲状腺炎导致的甲状腺毒症相鉴别:患者亦可有甲状腺毒 症表现,如:心悸气短,乏力,突眼,心律失常,甲状腺肿大,甲状腺功能异常等,但甲状腺炎患者多有病毒感染前驱症状,甲状腺区有疼痛,行甲状腺摄碘率和T3,T4,TSH测定可呈现“分离曲线”,有助于鉴别。 2.与甲状腺自主高功能腺瘤相鉴别:该疾病患者亦有典型甲状腺毒症表现,应注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健康教育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健康教育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指由多种病因导致甲状腺功能增强,从而分泌甲状腺激素过多所致的临床综合征。临床多见于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 病因:遗传因素、免疫因素、应激因素、 临床表现: 1、t3、t4分泌过多症群 (1)高代谢症群1)疲乏无力、怕热多汗、低热、消瘦2)血胆固醇降低 (2)精神、神经系统神经过敏、多言多动、焦躁易怒、紧张不安、失眠、神经衰弱。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有时有幻觉甚至精神分裂症表现。 (3)心血管系统表现为心悸、胸闷、气短,严重者可发生甲亢性心脏病。(4)消化系统常有食欲亢进,多食消瘦。 (5)肌肉骨骼系统有肌无力及肌肉萎缩呈慢性甲亢性肌病。 (6)生殖系统女性月经量减少或闭经,男性有阳痿。 (7)造血系统白细胞总数偏低 2、甲状腺肿 3、眼征(1)眼球向前突出,突眼度一般不超过18mm; (2)瞬目减少 (3)上眼睑挛缩,睑裂增宽; (4)双眼向下看时,上眼睑不能下落; (5)向上看时,前额皮肤不能皱起; 4、甲状腺危象 (1)诱因:感染精神刺激、创伤等应激。 (2)临床表现病人出现高热,脉率快,常有心房颤或扑动。焦虑、烦躁、大汗淋漓、畏食、恶心、呕吐、腹泻,病人大量失水导致虚脱、休克,最终昏迷。 5、胫前黏液性水肿 6、淡漠型甲亢 7、甲亢性心肌病 治疗与护理 1、饮食护理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及矿物质的饮食,并给予充足的水分,多摄取蔬菜和水果,禁止摄入刺激性的事物及饮料,如浓茶或咖啡等,以免引起病人精神兴奋。病人腹泻时应食用含维生素少且容易消化的软食。 2、用药护理使用甲状腺药物者指导病人按医嘱服药,不可自行减量或停服,并监测药物副作用,主要有粒细胞减少,在初用药后2~3个月内多见。如伴发热、咽痛、皮疹等疑为粒细胞缺乏症,须立即停药。 3、甲状腺危象的护理 (1)避免各种诱发甲状腺危象的因素,如感染、严重精神刺激、创伤等,教会病人自我心理调节,增强对疾病的应对能力。 (2)病情监测观察神志、体温、呼吸、脉搏、血压等的变化,注意观察甲状腺危象的症状。 (3)保持病室环境舒适和干净,避免各种刺激,使病人保持安静,绝对卧床休息,病人呼吸困难时应取半坐卧位,立即给予吸氧。 保健指导: 1、指导病人保持身心愉快,避免精神受刺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提供良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外科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0完整版)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外科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0完整版) 甲状腺毒症是指各种原因导致血液循环中甲状腺激素过多,引起以神经、循环、消化等系统兴奋性增高和代谢亢进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1-3]o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以下简称甲亢)是指甲状腺本身甲状腺激素合成和分泌过度而引起的甲状腺毒症[4 ]。手术被证实是甲亢的有效治疗手段之一[5 ]。近年来,随着医学的发展,甲亢的外科治疗发生了—些变化。为规范甲亢的手术适应证、禁忌证、术前准备方案、手术方式的选择以及围手术期处理等常见问题,提高甲亢手术安全性及有效性,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甲状腺外科医师委员会,中国硏究型医院学会甲状腺疾病专业委员会,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临床实用技术分会组织国内部分甲状腺疾病专家,依据最新硏究进展并结合我国临床实际情况讨论并制定本共识。本共识适用于所有开放、腔镜及机器人甲亢手术。推荐分级详见表1。 1甲亢病因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诊断和鉴别诊断流程:(1 )确定是否为甲状腺毒症: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 Z TSH )和甲状腺激素。(2 )确定是否为原发性甲亢及原发性甲亢的病因: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hyrotrophin receptor antibody , TRAb )、超声、摄碘率和核素显像。(3 )注意除外非甲亢的甲状腺毒症,如亚急性甲状腺炎、桥本甲状腺炎导致的破坏性甲状腺毒症、药源性甲状腺毒症等。

在我国,甲亢的患病率约为1.5% ,其在欧洲的患病率为0.8% Z 在美国的患病率为1?3%[ 6-7 J o常见病因有:GraVeS病(GraVeS disease , GD )、毒性多结节性甲状腺肿(toxic ITlUItinOdUlar goiter Z TMNG )、甲状腺自主性高功能腺瘤(toxic adenoma , TA )、碘甲亢、垂体性甲亢及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 , hCG )相关性甲亢[8 ],其中与外科治疗相关的原发性甲亢主要包括GD S TMNG 和TA O因此,本共识仅针对这3种疾病。 甲亢临床评估的辅助检查包括[4,9-10 ]:甲状腺激素和血清 TSH X TRAb S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hyroglobulin antibody , TgAb )、甲状 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y , TPOAb )等自身免疫 性甲状腺疾病指标,以及甲状腺摄碘率(radioactive iodine UPtake , AIU )、甲状腺核素显像、甲状腺超声检查、心脏评估的相关检查、血细胞分析、肝功能和血清离子检测、骨密度测定等。 推荐1 : TRAb阳性是GD诊断的重要指标。(推荐级别:A ) 推荐2:甲亢病人应行颈部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提示可疑恶性甲状腺结节及异常淋巴结时,应参照相关指南处理[11 ]o (推荐级别:A ) 2原发性甲亢的治疗 目前,针对GD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抗甲状腺药物(antithyroid drug Z ATD )、1311和手术治疗[5Z8Z12],旨在降低甲状腺激素水平而非明确地针 对病因(如控制TRAb和纠正甲状腺自身免疫紊乱)。因此,3种方法均为对症性治疗而非根治性治疗。总体而言,上述3种方法均有效并相对安全,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临床路径 (2011年版) 一、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ICD–10:E03.80 2)。 (二)诊断依据。 根据《协和内分泌和代谢学》(史轶蘩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临床诊疗指南–内分泌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临床表现:怕冷、皮肤干燥、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浮肿等。 2.试验室检查提示甲状腺功能异常,TSH水平高于正常 上限水平,甲状腺素和/或游离甲状腺素水平低于正常下限。常伴随血中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载脂蛋白升高,可伴随贫血。 3.甲状腺B超提示甲状腺可肿大,或伴甲状腺结节等。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协和内分泌和代谢学》(史轶蘩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临床诊疗指南–内分泌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甲减替代药物:左甲状腺素片或甲状腺片。 2.血脂代谢异常治疗:经予低脂饮食,必要时可予以降脂药物治疗。 3.少量心包积液治疗:除外结核性心包炎后,少量心包积液,可随着甲减的好转而逐渐消退。 (四)标准住院日为10–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E03.802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血沉; (2)肝肾功能、血糖、血脂、肌酶谱、电解质; (3)胸片、心电图、腹部B超、超声心动图; (4)甲状腺功能及抗体测定、甲状腺B超。 2.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 (1)疑有肿瘤者可选择:甲状腺球蛋白、降钙素、甲状腺显像检查。 (2)疑为继发性甲减者可选择:鞍区核磁平扫+动态增强及垂体功能检查。 (3)若有突眼,行眼部A超或B超或CT,请眼科协助诊治。 (4)可选做血清泌乳素、甲状腺吸碘率。 (七)选择用药。 1.甲减替代药物:左甲状腺素片或甲状腺片。 2.对症治疗和防治并发症相关药物。 (八)出院标准。 1.一般情况良好。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所致的一种常见内分泌病,简称甲亢。多见于女性。临床表现并非仅限于甲状腺,而是一种多系统的综合征。可有易激动,手颤,焦虑多动;怕热多汗,胃纳亢进,但体重减轻乏力;甲状腺弥漫对称性肿大,伴有震颤;突眼,心动过速,气促,甚至出现心律不齐,心衰;大便次数多,有顽固性腹泻等一系列症状。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多种并发症,甚至出现甲亢危象,造成死亡。本病属于中医学中的“气瘿”范畴。其发病多为肝气不疏、痰浊、瘀血、肝火、胃热、肝阳肝风亢动、肝阴肾阴不足及阴津气虚等病因病机所致。在临床中,常选用疏肝行气药、化痰药、活血化瘀药、泻肝火药、清胃热药、平肝息风药、滋补肝阴药、滋补肾阴药、补气药、养阴生津药等相关的中药予以治疗。 临床医案一 康某,男,58岁,以甲亢为主诉前来就诊。患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数年,颈前正中肿大较明显,质软不痛,颈部觉胀,偶有胸闷,善太息,呕恶痰多,偶有胸胁窜痛,病情的波动常与情志因素有关。饮食睡眠可,大小便正常。舌质淡,舌苔白腻,脉弦滑。 用药:柴胡12g,枳实12g,白芍12g,香附9g,郁金9g,川楝9g,玄参10g,浙贝母9g,牡蛎20g,半夏9g,白芥子9g,僵蚕9g,丹参12g,三棱9g,莪术9g,海藻9g,昆9g,夏枯草20。 7剂水煎服。 煎服方法:放生姜3片,大枣4枚,大黄后下。先加约超过药面两横指的凉水浸泡30分钟,再用武火煮沸,改文火再煎30分钟,倒出药汁,再加入约超过药面一横指的凉水或热水,武火煮沸,改文火煎20分钟,倒出药汁,混合两次药汁,分两次饭后30分钟温服,一日一剂。 临床医案一 王某,女,45岁。以甲亢4年为主诉前来就诊。患者平日性情急躁,心烦易怒,已有目突表现,手颤明显,心悸,失眠,饮食可,大小便尚可。舌红苔少,脉弦细数。 用药:生地15g,玄参15g,麦冬10g,黄药子10g,玄参10g,生牡蛎20g,浙贝母20g,昆布10g,海藻10g,香附12g,乌药9g,当归10g,白芍10g,郁金10g,海浮石10g,夏枯草。 7剂水煎服。 煎服方法:放生姜3片,大枣4枚,大黄后下。先加约超过药面两横指的凉水浸泡30分钟,再用武火煮沸,改文火再煎30分钟,倒出药汁,再加入约超过药面一横指的凉水或热水,武火煮沸,改文火煎20分钟,倒出药汁,混合两次药汁,分两次饭后30分钟温服,一日一剂。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护理常规

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护理常规 护理问题/关键点 1.高代谢症群(无力、怕热、消瘦) 2.精神、神经症状(焦躁易怒、失眠等) 3.心血管症状 4.消化系统症状 5.突眼 6.营养失调 7.甲亢危象 8.活动无耐力与蛋白质分解增加、甲亢性心脏病、肌无力有关。 9.用药观察 10.碘131治疗 11.应对无效与性格及情绪改变有关 12 教育需求 初始评估 1.病史 2.起病时间和症状 3.起病的诱因 4.以往用药检查情况 5.生命体征:心律,心率,血压,脉搏 6.体重和营养状况 7.心理/精神/社会状况:有无焦虑,多疑等

8.皮肤粘膜:是否多汗 9.甲状腺大小 10.突眼及其程度 11.有无水肿,水肿的部位及严重度 持续评估 1.生命体征、意识状态 2.心率、心律、心音、血压/脉压差 3.体重和营养状况,大便次数、大便性状 4.病情及主要症状 4.1体重减轻、低热、无力 4 2烦躁、易怒,失眠、手抖 4.3心悸、心律失常、胸闷 4.4 消化系统:多食、大便次数增加、腹泻 4.5 眼部症状:突眼、畏光、流泪,视力减退、眼部肿痛 4.6 月经稀少、闭经 4.7 胫前黏液性水肿 4.8甲亢危象的表现 5.甲状腺肿大程度 6.骨骼肌肉:是否有肌无力、肌萎缩和杵状指等。 7.实验室和特殊检查结果:三大常规检查,血清甲状腺激素测定,CX7,甲状腺B超,甲状腺摄取率 8.药物相关知识 9.对疾病的认知 10.碘131治疗的相关知识

干预措施 1.休息与活动:评估患者的运动量,与病人共同制定日常活动计划。在症状明显和治疗早期,应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当临床症状,心率、基础代谢率和甲状腺摄取率等恢复正常后,可逐步恢复工作。 2.饮食:高热量、高蛋白、富维生素的饮食,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豆类、奶类、鸭、精肉、蛋等,适当限制脂肪。禁食刺激性食物,禁烟、酒、浓茶、咖啡,禁食含碘丰富的海产品食物及药物。 3.应对无效:心理护理关心、体贴患者,态度和蔼,耐心对待患者。病情观察观察病人精神状态,和手指震颤情况,注意有无焦虑、烦躁、心悸等甲亢的加重表现,必要时使用镇静剂。 4.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嘈杂。减少不良刺激。 5.用药护理指导患者按时按量规则服药,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5.1常用抗甲状腺药物有:PTU(丙硫氧嘧啶),甲巯咪唑,他巴唑,甲亢平等。 5.2药物副作用:粒细胞减少,严重者致粒细胞缺乏,皮疹,中毒性肝炎等。 6.突眼的护理 6.1指导患者保护眼睛:戴深色眼镜,减少光线和灰尘的刺激。 6.2睡前涂抗生素眼膏,眼睑不能闭合者覆盖纱布或眼罩。 6.3指导患者减轻眼部症状的方法:0.5%甲基纤维素或0.5%氢化可的松溶液滴眼, 可减轻眼睛局部刺激症状;高枕卧位和限制钠盐摄入可减轻球后水肿,每日做 眼球运动以锻炼眼肌,改善眼肌功能。 6.4 定期眼科角膜检查以防角膜溃疡造成失明。 7.定期监测体重、心率,血BUN值、血常规和肝功能 8.甲亢危象的护理 8.1保证病室环境安静,做好抢救准备。 8.2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意识状态并记录。 8.3 记录出入量,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8.4按医嘱用药,吸氧,控制高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