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力学习题集

理论力学习题集
理论力学习题集

理论力学习题集

静力学基本知识

1试分别画出下列指定物体的受力图。物体的重量除图上注明者外,均略去不计。假定接触处都是光滑的。

(d)

(e)

(f)

2试分别画出图示各物体系统中每个物体以及整体的受力图。物体的重量除图上注明外,均略去不计,所有接触处均为光滑。

(c)

(f)

平面力系(1)

1.已知F1=3kN,F2=6kN,F3=4kN,F4=5kN,试用解析法和几何法求此四个力的合力。

2.图示两个支架,在销钉上作用竖直力P,各杆自重不计。试求杆AB与AC所受的力。

3.压路机的碾子重P=20kN,半径r=40cm。如用一通过其中心的水平力F将此碾子拉过高h=8cm 的石块。试求此F力的大小。如果要使作用的力为最小,试问应沿哪个方向拉?并求此最小力的值。

4.图示一拔桩架,ACB 和CDE 均为柔索,在D 点用力F 向下拉,即可将桩向上拔。若AC 和CD 各为铅垂和水平,04=?,F =400N ,试求桩顶受到的力。

5.在图示杆AB 的两端用光滑铰与两轮中心A 、B 连接,并将它们置于互相垂直的两光滑斜面上。设两轮重量均为P ,杆AB 重量不计,试求平衡时θ 角之值。如轮A 重量P A =300N ,欲使平衡时杆AB 在水平位置(θ=0),轮B 重量P B 应为多少?

平面力系(2)

1.如图所示,已知:F =300N ,r 1 =0.2m ,r 2 =0.5m ,力偶矩m =8N ·m 。试求力F 和力偶矩m 对A 点及O 点的矩的代数和。

2.T 字形杆AB 由铰链支座A 及杆CD 支持如图所示。在AB 杆的一端B 作用一力偶(F ,F '

),

其力偶矩的大小为50N ·m ,AC =2CB =0.2m ,30α=,不计杆AB 、CD 的自重。求杆CD 及支座A 的反力。

3.三铰刚架如图所示。已知:M =60kN .m ,l =2m 。试求:(1)支座A ,B 的反力;(2)如将该力偶移到刚架左半部,两支座的反力是否改变?为什么?

4.梁架AB所受的载荷及支承情况如图所示。已知:q=1.2kN/m,F=3kN,M=6kN·m。试求支座A,B的反力。

?=,水的密度ρ=1000kg/m3,

5.挡水闸门板AB的长l=2m,宽b=1m,如图所示。已知:60

试求能拉开闸门板的铅垂力F。

?=,试求支座A

6.图示刚架中,已知:q=3kN/m,F=62kN,M=10kN?m,l=3m,h=4m,45

处的反力。

平面力系(3)

1.移动式起重机(不包括平衡锤D的重)重为F=500kN,作用在C点,它距右轨为e=1.5m。已知:最大起重量P1=250kN,l=10m,b=3m。欲使跑车E在满载或空载时,起重机均不会翻倒,试求平衡锤最小重量P2及平衡锤到左轨的最大距离x。

?=。试求A,B,C处的约束力。

2.多跨梁如图所示,已知:q=5kN/m,l=2m,30

3.起重机在多跨梁上如图所示。已知:P1=50kN,P2=10kN,其重心位于铅垂线EC上。试求支座A、B和D处的反力。

?=,F=150kN。试求1、2、3、4杆的力。

4.图示多跨梁,已知:l=2m,60

5.构架如图所示,已知:力F=10kN,l=2.5m,h=2m。试求支座A的反力。

平面力系(4)

1.构架如图所示,已知:F=8kN,l=2m,b=1.5m。试求支座A、E处的反力。

2.图示结构由刚体AB、BD、DEF所组成。A处为固定端;C、E处均为辊轴支座;B和D都是铰链,巳知:F=50kN,q=20kN/m,m=40kN·m,a=2m。求A处的反力。

3.平面桁架荷载与尺寸如图示,试用节点法计算各杆的内力。

4.桁架如图所示。已知:F =3kN ,l =3m 。试求杆件ED ,BD 的内力杆的力。

5.桁架如图所示。已知:P =20kN ,l =1.5m ,h =4m 。试求杆件C C ',A A ',和B A ''的内力。

空面力系(1)

1.已知力F 在直角坐标轴y 、z 方向上的投影y F =12N ,F z =-5N 。若F 与x 轴正向之间的夹角为α=30°,求此力F 的大小和方向。问此时力F 在x 轴上的投影是多少?

2.挂物架如图所示。已知P =10kN ,45?=,15θ=。试求三杆的力。

3.起重机的桅杆OD 在O 处用球形铰链支承,并用索BD 及CD 系住如图所示。图(b )表示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起重机所在平面OAD 可在B O C ''''∠的范围内任意转动,y 轴平分BOC ∠。已知:物重为P ,角45?=,75θ=,试求当OAD 平面与yz 平面成β角时,索DB ,DC 的力及桅杆所受的力。

4.图示三根转动轴联接在一个齿轮箱上,转动轴是铅垂的,而转动轴B和C是水平的,在三根轴上各作用一力偶,其力偶矩分别为m1=600N·m,m2=m3=800N·m,转向如图所示。求这三个力偶的和力偶。

5.一空间力系如图所示。已知:F1=F2=100N,M=20N.m,b=300mm,l=h=400mm。试求力系的简化结果。

空面力系(2)

1.一起重装置如图所示,已知:链轮的半径为r 1,鼓轮的半径为r 2(链轮与鼓轮固结成一体),且

212r r ;链轮和鼓轮共重P 1=2kN ,被吊物体重P 2=10kN ,F 1∥F 2并沿x 轴向,且F 1=2F 2,尺寸h 。

试求平衡时链条的拉力及A 、B 轴承处的约束力。

2.正方形薄板用六根链杆支撑于水平位置,图形ABCDEFGH 为立方体,其边长为a 。薄板自重不计。已知力P 和力偶矩为M 的力偶。试求下面各图中1、2链杆的约束力。

P 2

3.图示正方形OABD 中,已知其边长为,试在其中求出一点E ,使此正方形在被截去等腰三角形OEB 后,E 点即为剩余面积的重心。

4.平面图形如图所示。已知:30 l cm ,h =20cm ,d =3cm 。试求平面图形的重心。

5.两混凝土基础尺寸如图所示,试分别求其重心的位置坐标。图中长度单位为m 。

摩擦(1)

1.物块重W=100N,放在与水平面成角300的斜面上,物块受一水平力F作用。设物块与斜面间的静摩擦因数f s=0.2。求物块在斜面上平衡时所需力F的大小。

2.楔块顶重装置如图所示。已知重物块B重为W,与楔块之间的静摩擦因数为f S,楔块顶角为θ。试求:(1)顶住重块所需力F的大小;(2)使重块不向上滑所需力F的大小;(3)不加力F能处于自锁的角θ的值。

θ=的斜面,杆CB平行于

3.机构如图所示。已知物块A、B均重W=100N,杆AC平行于倾角30

水平面;两物块与支承面间的静摩擦因f S=0.5。试求不致引起物块移动的最大竖直力P的大力。

4.用砖夹夹砖如图所示。已知:=25cm,h=3cm,砖重W与提砖合力P共线,并作用在砖夹的对称中心线上,且P=W。若砖与砖夹间的静摩擦因数均为f S=0.5 ,试问距离b应为多大才能将砖提起?

5.匀质矩形物体ABCD如图所示,已知:AB宽b=10cm,BC=高h=40cm,重P=50N,与斜面间的静摩擦因数f S=0.4 ,斜面的斜率为3/4,绳索AE段为水平。试求使物体保持平衡的最小重量W min。

摩擦(2)

?<θ,*1.放在V形槽内半径为R、重为W的圆柱体如图所示。若圆柱体与V形槽面间的摩擦角

f

试求:(1)使圆柱体滑动的轴向力F的最小值;(2)作用在圆柱体横截面使其转动的力偶矩M的最小值。

2.图示为一制动系统。已知:l=6cm,r=10cm,静滑动摩擦因数f S=0.4,在鼓轮上作用有一力偶矩M=500N·cm 的力偶。试求鼓轮未转时B处液压缸施加的最小力:(1)施加的力偶为顺时针转向;(2)施加的力偶为逆时针转向。

3.圆柱滚子的直径为0.6m,重3000N,由于力F的作用而沿水平面作等速滚动。如滚动摩檫因数δ=0.5cm,而力F与水平面所成的角α=300,求所需的力F的大小。

4.滚子与鼓轮一起重为P,滚子与地面间的滚动摩擦因数为δ,在与滚子固连半径为r的鼓轮上挂一重为Q的物体,问Q等于多少时,滚子将开始滚动?

点的运动

1.从水面上方高h =20m 的岸上一点D ,用长l =40m 的绳系住一船B 。今在D 处以匀速3=v m/s 牵拉绳,使船靠岸,试求t =5s 时,船的速度B v 。

2.某起重机以11=v m/s 的速度沿水平向朝右行驶,并以22=v m/s 的速度向上提升一重物,重物离顶点高度h =10m 。取图示重物开始提升时的位置为坐标原点O ,试求重物的运动方程、轨迹方程、重物的速度以及到达顶点的时间。

3.杆AB 长l ,滑块A 和C 各沿y 和x 轴作直线运动,BC =b ,kt =θ (k 为常数)。试写出B 点的运动方程,并求其轨迹。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