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专题复习要点

政治专题复习要点
政治专题复习要点

政治教材复习重点

一、《经济生活》教材需要重点把握的知识

1、纸币与通货膨胀、汇率、价格变动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2、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P17-22)。

3、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尤其是消费的反作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意义(P28-31)。

4、公司制的优点及公司的经营与发展(P38-40)。

5、新时代的劳动者:劳动光荣、就业重要、形势严峻、有效解决(不要忽略P55综合探究的内容)、依法维权(P41-44)。

6、按劳分配和健全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意义(P59-60)。

7、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P60-63)。

8、财政支出的方向与财政的作用(P65-66)。

9、市场是如何配置资源的?市场秩序良好的要求(P79-80)。

1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尤其是宏观调控的必要性、主要目标和手段(P82-84)。

11、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尤其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理解;如何又好又快,科学发展(P87-90)?

12、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影响;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P96-

98+P101)。

二、《政治生活》教材需要重点把握的知识

1、人民民主的决定因素、特点和表现、意义(P5-7)。

2、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P10)、途径和方式及其各自的意义(尤其是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P16-30),以及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要求(P31)。

3、我国政府的职能、责任、行使权力的要求(依法、接受监督、树立权威P37-51)。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最重要的特点及其具体表现

(P59)。

5、为什么要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决定因素和优越性两大方面把握P61,并结合选修教材了解完善的相关要求)

6、我国的政党制度——执政党的地位与作用(P63)、执政方式(P64)、指导思想和工作的出发点(P67-68),政党制度的基本内容和意义(P70-71)。

7、为什么要坚持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制定依据及其实行这一政策的优越性(P79)。如何维护民族团结?

8、主权国家的权利与义务(P89-90)、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P94)、解决当今时代主题的有效途径(P99)、我国外交政策的决定因素、基本点、意义(P106-110)。

三、《文化生活》教材需要重点把握的知识

1、文化的重要性:

(1)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具体表现(P10-11),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与作用(P11、P22综合探究),中华文化的力量(P70)。

(2)“文化塑造人生”三方面的具体理由(P18-21)。

2、文化的多样性:

(1)为什么“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P31)?

(2)正确对待多样性的必要性以及态度、原则(P32-33)。

3、文化如何创新(必须把握具体内容P52-55):

一个根本途径;两个基本途径;两种错误倾向;立足于_____,着眼于_____,……

4、中华文化: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博大精深的表现,尤其是中华各民族文化对中华文化的贡献(P106-110)、中华文化包容性的内涵与意义(P110)。

(2)中华文化的力量——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从是什么(内涵P72)——为什么(必要性P71和重要性P78-79)——怎么办(P81措施)三个角度把握。

5、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了解文化市场的“喜”与“忧”(P87既要看到文化建设取得的成绩,也要看到存在的问题)。

(2)如何发展大众文化?(P89概念——93主旋律——97要求)(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P97)、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解并记住P98“本质体现”、“引领思潮”)。

(4)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为什么必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P106-107)?从国家和个人角度说明如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5)从文化生活角度归纳教育的重要性(文化传播的途径P35、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P46、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内在要求P56-57“教育成就人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重要途径P101)。

(6)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依据课堂提炼的关键词整理P113——①“方向、方针”; ②“主心骨”;③“核心价值体系”;④“精神动力”;⑤“措施——精神文明建设”;⑥“立足点——根本途径、基本

途径”;⑦“主体——依靠人民群众,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⑧“中心环节”。不能只停留在框架上,每一点必须弄清具体内容)

政治专题复习要点

一、关于党的建设(重点关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

1、加强党的建设的必要性。

(1)该问题也可以设置为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必要性、把反腐倡廉作为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的政治学依据、密切党群关系的原因等。

(2)涉及党的性质与宗旨、党的地位与作用、党的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等考点。

2、如何加强党的建设?

从指导思想、执政方式、党的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监督等方面理解。

█ 按照上述方式归类相关知识:

1、政府为什么做XX事?国体决定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做XX事是政府的XX职能;做XX事是政府的责任(符合其宗旨和原则);做XX事是依法行政的必然要求;做XX事是树立政府权威的需要。

2、政府怎样做好XX事?履行好XX职能;做到对人民负责(态度、作风、方法);依法行政;接受监督;树立权威。

二、关于科学发展观(重点关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

1、是什么——把握概念中几个关键词:第一要义、核心、基本内容、根本方法。

2、为什么——①重要指导方针、重大战略思想;②单纯追求GDP的后果。

3、怎么办——有一系列类似问题需要重点把握:

(1)如何推动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教材5点、补充3点)

(2)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可以从节能减排、低碳经济等方面细化)

(3)如何扩大内需?(“中政参”上53-54面8点,中间有一个分配制度改革的问题需要落实,也可以是如何实现社会公平的措施;还有一个重视“三农”问题的经济学依据)

(4)如何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从总体上、具体怎么“引进来”和怎么“走出去”、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点等方面把握)

三、关于建国60周年庆典——国庆阅兵彰显大国形象

1、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角度归纳建国60年来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1)经济:从宏观上归纳即可(“中政参”P22或“时政报”第7期第4版)。

(2)政治:依次归纳教材主干。

█ 不要忽略《政治生活》中两个重要问题:①体现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的知识点(教材四点);②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要性(中政参P22)。

2、建国60年来取得巨大成就给我们的启示(主要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等方面把握)。

四、关于市场经济秩序的整顿——食品安全老生常谈,疫苗问题危及生命

1、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角度分析整顿的必要性。

(1)经济:从使用价值对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影响、消费的反作用、公司的经营与发展、市场秩序的重要性、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和手段角度理解。

(2)政治:从国体、政府性质(宗旨、原则)、政府职能、依法行政、政府权威角度理解。

2、如何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中政参P24“经济生活解读”3+政府宏观调控)

五、关于自主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低碳经济有关)

1、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哲学角度归纳自主创新的必要性。

(1)经济:把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从公司的经营与发展、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角度理解。

(2)政治:从政府职能、贯彻科学发展观、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角度理解。

(3)哲学:从辩证法、认识论、唯物论角度找出原理依据,以及创新的意义(第十课第二框)。

2、从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哲学角度指出自主创新的措施。

(1)经济:中政参P24“经济生活解读”2。

(2)文化:《文化生活》第五课“文化创新的途径”。

(3)哲学:《生活与哲学》第十课第一框P77“密切关注……注重研究……”。

六、关于“三农”问题

1、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哲学角度归纳党和政府重视“三

农”问题的必要性。

(1)经济:依据——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事关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大局;意义——中政参P46“经济生活解读”1、4、6。

(2)政治:从国体、政府性质(宗旨、原则)、政府职能、政府权威以及党的性质与宗旨、地位与作用、指导思想、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角度理解。

(3)哲学:从实际出发、实践决定认识、联系的观点(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角度理解。

2、如何解决“三农”问题?

结合“中政参”专题七课堂归纳的内容与惠州二模相关主观题的参考答案补充完善。

七、关于民生问题

1、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哲学角度归纳党和政府重视民生问题的必要性。

(1)经济:就业的重要性(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是民生之本、是劳动者的权利、是宏观调控的目标,有一系列积极意义(“时政报”第5期第3版或中政参P61“经济生活解读”1);分配公平的重要性——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也要关注调控房价的必要性。

(2)政治:从国体、政府性质(宗旨、原则)、政府职能、政府权威以及党的性质与宗旨、地位与作用、指导思想、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角度理解。

(3)文化:从四个方面把握教育的重要性。

(4)哲学:从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价值观的判断标准角度理解。

2、如何解决民生问题?

(1)就业:分政府、企业、个人等不同主体角度把握(“时政报”第5期第3版或中政参P61“经济生活解读”7)。

(2)怎样才能促进社会公平的实现?(中政参P61“经济生活解读”14+教材P61“分配制度改革”第二点)

八、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 与该考点相关的时政热点有选举法的修改、钓鱼执法、反腐打黑、网络问政、行政问责以及一系列民生问题,均涉及社会公平正义。在四本必修教材中都可以找到该专题对应的考点,但主要从政治生活角度来把握:

(一)必要性(为什么)

1、从国体(政府)角度看:涉及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人民民主的作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以及政府的性质(宗旨、原则或责任)、职能、权威等。

2、从执政党的角度看:涉及其性质和宗旨、地位和作用、执政方式、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3、从公民的角度看: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列举出来);保障人民享有更多切实的民主权利,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二)措施(怎么办)

1、从国家(政府)角度:

(1)根本上: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2)制度上: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列举出来)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3)行动上:扩大社会主义民主,依法实行( )、( )、( )、( );切实履行好政府职能;依法行政;自觉接受监督。

2、从执政党的角度:

坚持用( )武装头脑;与时俱进,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以人为本,把( )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自觉接受监督。

3、从公民角度:见教材P31“综合探究”。

◆ 请试着按老师课堂讲解从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角度把握相关内容。

九、关于中国的外交

(一)是什么:①名称;②基本点。

(二)为什么:

1、政治生活:①中国为什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②中国为什么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为什么倡导建立和谐世界?中政参

P22)?③中国为什么要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处理国际关系?④中国为什么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教材四点)

2、经济生活:①为什么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提

高开放型经济水平)?②我国为什么要反对贸易保护主义?

3、文化生活:主要涉及文化对国际竞争的重要性。

(三)怎么办:

1、政治生活:①怎样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构建和谐世界)?②怎样处理国际关系?

2、经济生活:①如何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参考以往的试卷或笔记,从宏观和微观来把握)②如何维护我国的经济安全?

3、文化生活:如何开展对外文化交流?

十、关注老师课堂完善和补充的几个问题

1、扩大内需的举措。

2、从国家、企业、个人角度分别把握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或者节能减排)的措施。

3、网络问政、行政问责、选举法修改的意义

4、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的意义、措施。

十一、通过《时事政治报》第3—26期、高三历次大型考试试题查漏补缺

(完整word版)浙江省高中政治选修3选考真题

专题一: (2016年4月选考)34、【加试题】某国政治生活中存在着多个政党,其代议机关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国家元首是“虚位元首”。据此判断,该国 A、是多党制国家 B、是君主立宪制国家 C、可能是议会制国家 D、可能是总统制国家 (2016年10月选考)33.2016年6月23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依据上合组织宪章,签署了关于印度和巴基斯坦加入上合组织义务的备忘录,打开了“扩员”的窗口。这说明国际组织 ①由常设机构处理日常事务②由多个国家的政府组成 ③有其特定的宗旨和原则④独立运作并自主开展活动 A.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2017年11月选考)33.【加试题】近代以来,民主共和制之所以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维护资产阶级统治最好的政治外壳和有效的国家管理形式,是因为 A.唯有这一外壳才使资产阶级十分可靠地确立自己的统治 B.君主立宪制并不适合现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的运行 C.采用这一外壳可以掩盖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性质 D.采用这一外壳可以在资本主义国家实现多数人的统治 专题二 (2016年10月选考)34.英国“脱欧”公投结束、卡梅伦宣布辞职后,保守党党代会选举特雷莎.梅为新党首。随后英国女王任命特雷莎.梅为新首相并授权其组阁。由此可见,在英国() A.首相拥有党政大权 B.国王拥有一定的人事任命权 C.内阁行使最高行政权力 D.党首担任政府首脑 (2017年4月选考)33.【加试题】日前,由英国内阁提交的脱欧法案在下议院获得通过,上议院最后也向下议院妥协,通过这一法案。在女王批准该法案后,内阁启动了脱欧程序。恰在此时,苏格兰要求再次举行独立公投,内阁首相严辞拒绝了这一要求。从这里可以看出,英国 A.采用地方集权型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 B.真正的国家权力掌握在议会和内阁手中 C.上议院和下议院在立法方面有同等权力 D.内阁制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最好政治外壳 (2015年10月选考)41.【加试题】2015年3月30日,英国女王同意首相卡梅伦提出解散议会、举行大选的请求。5月8日,在新一轮大选中保守党赢得下院650个席位中的331席,工党赢得232席。大选结束后,女王召见保守党领袖卡梅伦,任命其为首相并授权组阁。随后,卡梅伦提出内阁名单,经女王任命后组成新内阁。 运用《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英国保守党与工党的政治关系。(2分) (2)分析材料体现的英国国王、首相各自拥有的权力。(7分) 解答:(1)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政治竞争关系。 (2)女王同意首相卡梅伦提出解散议会、举行大选的请求,并根据议会选举结果,任命多数党领袖卡梅伦为首相,根据其提名任命内阁成员。这表明国王作为“虚位元首”,其拥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及其现代化中的思考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及其现代化中的思考 不同民族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生存环境中形成各具特色和风格的生产与生活方式,从而哺育、积淀为一个民族特色的文化类型,经时代的洗礼,生生不息地延续和传递成民族的传统文化。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对世界具有深远影响的四大文化系统:中华传统文化、西欧文化、伊斯兰文化和印度文化。而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正是这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是怎样一种文化呢?所谓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其主体是以封建社会中长期形成的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封建的政治文化。可见,中国传统的政治文化同样是建立在儒学的基础之上,而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和“礼”。因此,政治文化的基本特征也是围绕其展开。“仁”是处理人与人关系的准则,是一种个体人格所能到达的最高境界和全面修养的标志,是人类崇高的社会境界;“礼”是一种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是一种社会政治制度,即以血缘为根基,以等级为特征的统治体系,由此结合成主张以道德规范实现政治统治,把政治关系归结为个人道德修养,主张内省吾心,教化以正风,实现政治与道德人伦的一体化。因此,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是以“仁”“礼”结合为主体的伦理政治观为核心内容,可以说是其本质特征。 观之现今社会,中国虽说是一个发展中的法治社会,但是“法外乎人情”,法律在实际运行当中总是会受到具体人事的影响,这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以德治国”息息相关。与刑政相比,传统政治更注重的是一种道德感化,以显其“仁”来笼络民心。不可否认,注重道德教化与法制相比更具人性化,利于构建和谐的社会。但是,缺少了法律准绳的教化缺少了一种威慑力,难免会失去其应有的功效,有时也难免有失公平。因此,社会秩序的匡正还是需要具体的具有普遍约束力和一定强制力的法律来执行,完全遵循法的规则来处人事,将伦理道德排除于执法过程之外。即使要传承“德治”理念,也应该在法律的框架中进行,通过具体的法律条文进行,而不是在执法过程中大肆干预,如此才能确保法律机制的良好运行,真正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使社会公平有一个衡量的准绳。 君主专制体系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基本特征。在传统政治认为,君主能参

政治选修3重要知识点总结完整版汇编

选修3《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考点必背 专题一各具特色的国家和国际组织 一、国家的本质 1、国家性质 国家的性质即国体,就是国家的阶级本质。反映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表明政权掌握在什么阶级手中,什么阶级是统治阶级,什么阶级是被统治阶级。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国家的性质。因此判断国家性质的根本标志是看国家政权掌握在什么阶级手中,实行的是为哪个阶级服务的政策。 划分国家类型的依据是国家性质。 2、专政与民主的关系(★★) (1)、专政 国家的含义: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政治权力机关。 国家的职能:国家的根本职能是政治统治职能,即统治阶级凭借国家权力,强制被统治阶级服从统治阶级的意志,这就是专政。国家也具有社会管理职能,如管理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维护公共秩序,兴建公共设施,保护自然环境。国家的社会管理职能从根本上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 (2)、民主 民主作为一种国家制度,其实质是在统治阶级范围内,按照多数人的意志,实现国家职能。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是服务于统治阶级的,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世界上不存在着超阶级的民主。 (3)、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民主与专政相互区别。专政是指国家的政治统治职能,即统治阶级凭借国家权力,强制被统治阶级服从统治阶级的意志,这是国家的根本职能。所有国家都是一定阶级对其他阶级的专政。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其实质是在统治阶级范围内,按照多数人的意志,实现国家职能。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是服务与统治阶级的。民主只适用于统治阶级内部,专政则适用于被统治阶级。 民主与专政相互依存,共同体现国家的性质。凡实行民主制度的国家,必然包括一定阶级的民主,同时也包括对其他阶级的专政。 3、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1)、国体与政体 国体即国家性质,反映社会各阶层在国家中的地位。政体即国家管理形式,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统治阶级组织政体的必要性: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为实现政治统治、行使社会管理职能,必然要采取某种形式组织政权机关。统治阶级为维护其根本利益,总是力求采用最有效的政权组织形式。 (2)、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①国体决定政体,并通过一定的政体来体现;②政体体现国体,并服务于特定的国体,适当的政体能够巩固国体,不适当的政体会危害国体。③政体也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国体是影响政体的决定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地理环境、文化传统外来势力、历史条件、阶级力量对比、传统习惯、国际环境等都可以成为影响政体的因素。 (两种类型的国家制度:民主制度与专制制度。国家制度:包括国体和政体,即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从国体、政体两个方面看民主制国家:实行民主制度的国家,从国体意义上讲,都是专政和民主的统一体;从政体意义上讲,则是实行同专制政体相对立的民主政体的国家。) 二、现代国家的管理形式 1、现代国家,大都实行代议制的国家管理形式 代议制就是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权力的方式。代议制本质上是一种间接民主,也是现代民主政体的共同特征。 代议制充当公民与国家之间的政治纽带,成为现代民主政体的共同特征。原因:一方面,只有公民广泛参与,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政体;另一方面,不可能全体公民都经常性地直接管理所有国家事务。 影响国家管理形式的因素有:地理环境、历史渊源、文化传统、人口素质、发展程度等。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及其对当代中国政治的影响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及其对当代中国政治的影响 摘要:伴随着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逐步展开和深入,当代的中国的政治文化也在不懈努力着。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研究并认清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对于我们构建先进的当代中国政治文化,推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政治文化对政治行为支配政治行为。我们应该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客观地评价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构建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文化。 关键词:传统政治文化道德伦常儒家政治文化 政治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政治现象历史现象和文化现象。政治文化是一种主观意识领域,政治文化必然与社会对政治活动的态度、信仰、情感和价值有关,具体讲,则包括社会政治意识、民族气质、民族政治心理、政治思想、政治概念、政治设想、政治道德等各个方面。传统政治文化是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沉淀下来的文化精髓。 一、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主要特征 中国几千年封建专制制度在历史上延续不断的传承,离不开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牢固支撑。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有这批判的一面,但同样也有应该坚持与传承学习的一面。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主要特征: (一)、重民的民本思想 1、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一大特点。在先秦时期周武王伐纣时提出‘敬天保民’的口号。管仲提出富以养民是治国为政者的首要任务。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王提出‘无民孰战,无民孰农’的口号。从孟子提出的民贵君轻到唐朝魏征的载舟覆舟及唐太宗有感于君主的地位依赖于国家的存亡,国家的盛衰系与民众的苦乐。纵观中国历史上的这些思想都体现了:‘人心向背’是统治者政权存亡的基础。统治阶级夺取政权后要想取得长久的政治稳定,一定要考虑到百姓的利益,让人民休养生息。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历史上重民的君主,其统治的时间内都是政治稳定,社会繁荣的。 2、重民不是民主。古代所倡导的重民与当代所说的民主是有所区别的,重民只是强调君主重视百姓的疾苦,只需要人民俯首帖耳。而民主是人民当家做主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传统民本思想中的民只是统治者维护统治的工具,与现代民主思想相差甚远。 (二)、儒家思想——中国传统主流政治思想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主体和重要的组成部分,儒家思想深深地影响到中国现代社会的各个方面。儒家政治文化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大一统的政治目标、大同与小康的理想追求、积极人世的行为哲学、尊君抑民的等级观念、重民抑君的道德要求和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并注重个人与他人、群体、自然的有机和谐。儒家思想提倡“天人合一”、“中庸”、“和而不同”,这些思想对中国传统政治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在儒家思想中也存在糟粕,对此我们应该以批判的眼光对待。总之,儒家思想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国共产党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宝贵财富和历史依据。 (三)、伦常的政治文化 中国从古代就有‘礼仪之邦’‘道德之邦’之说,中国源远流长的伦理道德的发展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传统伦理道德里以儒家的道德精神为主。这种道德精神里的核心思想就是“三纲五常”。三纲即:君为臣纲,

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一、考试目标 1.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与能力。掌握思想政治学科的基础知识,具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综合运用思想政治学科知识的能力。 2.思想政治课程理论知识与能力。了解思想政治课程理论的基本知识,明确思想政治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把握思想政治课程的基本理念和目标;理解《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课程内容目标、提示与建议,领会其蕴涵的课程设计思想与方法,具有思想政治课程设计与实施能力。 3.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与能力。掌握思想政治教学基本理论知识;理解《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教学建议,领会其蕴涵的教学设计与实施理念,具有思想政治教学设计与实施的能力。 4.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评价理论知识与能力。掌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评价的基本理论知识;理解《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评价建议,把握其教育教学评价的基本要求与标准,具有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评价的基本能力。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教学知识与能力考试内容主要包括: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与能力、课程理论知识与能力、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与能力和教育教学评价理论知识与能力。 (一)学科知识 1.掌握与高中思想政治必修课程密切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知识,包括经济学、政治学、哲学、文化学、法学、伦理学等课程的主要内容。 2.运用学科知识和思想政治课程理念解读、分析、评价思想政治教材,解决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相关问题。 3.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与方法以及有关学科知识观察、分析和说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现象和社会生活的相关热点问题,具有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理论知识 1.了解思想政治课程理论的基本知识,明确思想政治课程的性质、特点和功能,掌握思想政治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及其课程设计思想。 2.掌握《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所规定的课程内容、课程形态、课程结构以及课程实施要求。 3.了解《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各模块目标定位和教材的基本内容、体例结构及其呈现方式,能够正确地解读和处理教材。 4.运用思想政治课程理论知识和《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蕴

【精品】2019年高考政治-传统文化专题

【精品】2019年高考政治-传统文化专题一,运用《文化生活》“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知识,分析科 学对待文化传统 ①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②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留和发展;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加以改造或剔除。 ③既要继承,又要发展(继承和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把握好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能全盘否定或全盘肯定、不能全盘照抄或断章取义),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二,运用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的知识说明如何看待年味变淡这一现象 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人们感到有年味存在,说明春节文化还保留着基本特征;年味变淡说明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因时而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春节的表现形式也会随之变化。 ②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的精神纽带。我们应该理解继承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③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传统春节文化只有适应时代的变迁,才能不断推陈出新,促进文化繁荣。 三

四, 五, 六,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中国诗词在传播中华文化中所具有的文化力量 ①,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一定的反作用;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在诗词大会的传播形式中产生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 ③,中华诗词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成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④中国诗词本身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的使用和媒体的传播使诗词这种文化艺术形式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⑤,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激荡,传播中华诗词,对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坚持社会主义道路都有积极的意义 七,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中国诗词大会成功的原因 ①正确的处理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在继承中发展,集中展示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②立足于社会实践,进行创新,突出人民群众在文化创作的主体地位,引起民众广泛参与 ③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促进了文化发展 ④坚持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正能量,引导人们向往真善美 ⑤运用大众传媒等现代文化传播技术手段,注重互动性和趣味性,增强了吸引力和凝聚力 八,运用文化继承与发展的有关知识,谈谈我们应该如何让古诗文重新焕发时代魅力 ①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于古诗文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古诗文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②立足社会实践,创新古诗文的教育教学形式,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精神。 ③要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和“守旧主义”。 九,运用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知识,分析让中华优秀传

人教版高中政治选修三专题1测试题

政治选修3专题1综合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卢梭认为:“每个人都把自身的能力置于‘主权者’的指导下。共同体中的约定对于每一个成员都是平等的。共同体可称为‘国家或政治体’。”卢梭的观点() A。看到了国家的政治统治职能 B。揭示了国家的本质 C.抹杀了国家的本质 D。抹杀了国家的政治统治职能 解析:选C.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认为国家是所有社会成员通过契约而形成的政治体,这就掩盖了国家的阶级实质。故选C项。 2。任何国家要实现统治阶级的民主,必须对被统治者执行专政职能,其原因是()A。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B.统治阶级的民主就是对被统治阶级的专政 C.民主以政治权利平等实现和少数服从多数为基本特征,专政以国家权力的强制力为实施特征 D。国家制度是民主和专政的统一体 解析:选A。A项表明专政对民主的作用,符合题目要求,故入选;B项从民主的对立面专政来说明民主本身,不符合题干的规定性;C项说的是民主与专政的区别,不符合题意;D项本身说法错误,国家制度并非都是民主和专政的统一体。 3.对民主和专政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①民主和专政相互区别、相互对立②先有民主,后有专政 ③民主与专政相互依存,共同体现国家性质④民主制国家必然包括一定阶级的民主,同时也包括对其他阶级的专政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④ 解析:选B。②错误,从产生过程看,民主和专政是统一的,不能说谁先谁后。①说明了民主与专政的区别,应选;③④说明了民主与专政的联系,应选。 4.美国、日本和德国都是当今世界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但美国实行总统制共和制,日本实行君主立宪制,德国实行议会制共和制。这表明() ①同一国体可以采取不同的政权组织形式②一国采取什么政体与国家的性质无关 ③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有其相对独立性④国体确定后采取什么政体并不重要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选B。美、日、德的国家性质,即国体是相同的.但所实行的政体,即政权组织形式却是不同的,故①符合题意。这种情况正是国家政体具有相对独立性的表现,故③符合题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及其对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影响

编辑。 摘要:伴随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展开和深入,当代中国的政治文化也在不懈的努力着,开始了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发生着显著的变化,认真研究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特点及其对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影响,对于我们构建先进的、和谐的中国政治文化,推进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特点;影响;途径在中国,从夏商周及其后长达两千年的封建社会,经历朝历代的传承沿袭,形成了以儒家思想学说为核心的封建主体政治文化.这种传统的政治文化,又称之为儒家政治文化.时至今日,虽然中国有了巨大的发展,也不断地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封闭走向开放,但是传统政治文化仍深深地影响着现代政治文化的发展.认真研究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特点及其对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影响,对于我们构建先进的、和谐的中国政治文化,推进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无疑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传统政治文化的特点首先,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有一条宗法制的永恒脐带。马克思·韦伯在对中国和埃及这两个君主专制政治共同体的比较中,就指出过宗法制度力量在中国古代社会所具有的强大影响力。他说:“在埃及,至高无上的是对死的崇拜,而不是对祖先崇拜”,在中国古代政治文明中也不例外。无论是从中国奴隶制的氏族国家,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直至清王朝的灭亡,可以说中间经历了政治发展与血缘宗亲的一系列相互作用的重大变化,虽然其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政治文化,但是宗法制这条永恒的脐带却始终缠绕着人们对现代政治文明的追求。其次,君主王权至上,无视法制,宪政空白。“君权神授”,“顺天应人”“君主崇拜”等等意识观念,在整个封建时代始终居于统治地位并得到广泛的渲染,权力崇拜意识和权力本位的价值观被深深烙印在上层人士及所谓的“草民”阶层的心中。这种君主集权式的专制导致对皇权的崇拜,对权威的认同,使得君主的权力无限地扩大,以王权为中心的社会框架在漫长的封建统治中形成了国民对权力的崇拜和依附顺从。不仅如此,而且由于自古以来中国人固有的一种伦理至上观念的浸染,也使他们产生一种政治上的强烈依附感。随着从周公制礼到孔孟的儒家学说的承继与发展,“礼”,“义”等观念也日益深入民心,成为君主维护自身统治,禁锢人们思想,鱼肉广大民众的强大武器。在君权至上和孔孟儒学相互结合、共同作用下,法制被抛之一旁,至于宪政,更是无从所谈。第三,儒家政治文化的屹立。历代王朝的更替或是衰败,或是同化吸收,或成一枝独秀,其中各种学派争鸣,各显神通,终究未能屹立不倒,惟独儒家学说站居主导位置,成为我国传统的主体政治文化,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儒学是在宗法制基础上为适应封建专制统治所创立和完善的。儒家学说的基本框架来自于孔子,“礼”“仁”“天”则是其基础体系。它是从价值观,哲学观等各个领域引申并放大成的服务于封建统治的政治意识形态。儒学所强调的伦理道德,纲常秩序,以及所谓崇尚治,尚有为等一系列观念,为其封建统治提供了思想政治上的支持。儒学的产生的和发展,符合当时中国的基本国情。它不仅奠定和稳固了封建统治者的统治地位,也使自身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二、传统政治文化对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发展的影响传统政治文化具有持久性,它并不随旧制度的湮灭而随之消失。我国两千多年封建专制统治而形成的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内容的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不仅长期存在,而且仍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对中国当代政治生活和政治文化产生着重要影响。首先,传统政治文化对当代政治文化的发展具有排斥性。在当代中国,尽管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借助国家机器的力量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实际贯彻,但是人们依然无法完全摆脱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和控制。在以儒家学说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对两千多年中国封建政治影响最大的主要是“大一统”的政治观,君权神授的权力观以及对“仁﹑义﹑礼﹑智﹑信”的认识,加上中国人特有的小农意识,使得社会主义政治体系中还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某些传统政治文化的痕迹,而且大量残存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念也在政治系统之外以各种方式影响着政治发展的进程。在今天可以看到,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的社会利益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与此相适应,人们的政治意识虽然在根本上统一于社会主义与爱国主义的旗

浙江选考政治选修三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汇总

34.【加试题】美国宪法规定:“宪法未授予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力,由各州保留,或由人民保留。”这一规定说明,在美国 ①宪法对联邦政府的权力有具体规定②宪法对州政府的权力有具体规定 ③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分享权力④州政府的权力来源于联邦政府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5.【加试题】2015年9月25日,联合国发展峰会通过了“2015年后发展议程”,各国承诺2030年前全面落实该议程。该议程的重点是全面消除贫困和饥饿,促进经济增长,推进社会进步,实现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联合国 ①为国际发展合作确立了路线图和时间表②对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承担首要责任 ③通过的议程对各成员国具有法律约束力④是国际经济及社会发展活动的协调者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1.【加试题】2015年3月30日,英国女王同意首相卡梅伦提出解散议会、举行大选的请求。5月8日,在新一轮大选中保守党赢得下院650个席位中的331席,工党赢得232席。大选结束后,女王召见保守党领袖卡梅伦,任命其为首相并授权组阁。随后,卡梅伦提出内阁名单,经女王任命后组成新内阁。 运用《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英国保守党与工党的政治关系。(2分) (2)分析材料体现的英国国王、首相各自拥有的权力。(7分) 2016.4 34.【加试题】某国政治生活中存在着多个政党,其代议机关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国家元首是“虚位元首”。据此判断,该国 A.是多党制国家 B.是君主立宪制国家 C.可能是议会制国家 D.可能是总统制国家 35.【加试题】在美国,当总统与国会中的多数党为同一政党时,总统提出的法案、政策往往能在国会获得顺利通过,反之,则阻力重重。这说明 A.美国总统和国会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 B.美国各政党根本利益一致而具体利益不同 C.美国三权分立制度的内容和形式相互脱节 D.美国两大政党在具体利益上存在明显差别 41.【加试题】欧盟是当今世界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组织,对国际事务具有重要影响力。当前,欧盟的国内生产总值与美国不相上下,对外贸易位居世界第一;欧盟内部有比较完善的协作机制,在国际事务中用“同一种声音”说话。欧盟中的英、法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2016年3月两国举行第34届首脑会议,卡梅伦首相与奥朗德总统就解决难民、反恐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讨论,并达成一些共识。 运用《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的知识,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英、法政体,比较英国首相与法国总统在各自国家中的政治地位。(3分) (2)从“欧盟在世界多极化中的地位和作用”角度,简述欧盟在国际事务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原因。(6分)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现实意义

中 国 传 统 政 治 文 化 的 现 实 意 义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管理学系工商管理

目录 内容摘要------------------------------------------------------3 关键词------------------------------------------------------3 正文------------------------------------------------------3 一、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基础-------------------3 二、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特征-------------------8 三、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现实意义-------------12 结论----------------------------------------------------13 参考文献----------------------------------------------------14

摘要:本文具体分析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外在性特征和内在性特征,辩证地阐述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对于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两极性影响,历史地回顾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现代化的过程及其经历的艰辛.指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化,只有实现了历史性和现实性、特殊性和普遍性、民族性和世界性的有机统一,实现了社会现代化经济变革和人的现代化的内在结合,才能走上健康、全面发展的坦途。 关键字:中观政治文化中观传统政治民族主义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保守主义民本主义现代政治文化传统政治文化个人与国家。 一、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基础 人类总是按照不同的地域,组成一定的社会结构创造其文化的。一定的社会结构对一个民族文化的形成、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决定着它的特征。关于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除了具有封建社会的一般特征外,更具有自己的特点。只有揭示其具体的特点,才能认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赖以存在的基础,才能认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特点。那么,中国封建社会有哪些独特的特征呢?我们认为,基本上有以下几点。 1.在国家最高所有权支配下的小农经济 中国封建社会是由在没有外族入侵的情况下,由奴隶社会逐步发展变化而来的。中国奴隶社会实行的是土地国有制度,国家的全部土地都属于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有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之称。春秋以后,

政治-传统文化专题

传统文化专题 一,运用《文化生活》“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知识,分析科学对待文化传统 ①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②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留和发展;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加以改造或剔除。 ③既要继承,又要发展(继承和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把握好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能全盘否定或全盘肯定、不能全盘照抄或断章取义),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二,运用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的知识说明如何看待年味变淡这一现象 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人们感到有年味存在,说明春节文化还保留着基本特征;年味变淡说明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因时而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春节的表现形式也会随之变化。 ②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的精神纽带。我们应该理解继承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③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传统春节文化只有适应时代的变迁,才能不断推陈出新,促进文化繁荣。 三

四, 五, 六,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中国诗词在传播中华文化中所具有的文化力量 ①,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一定的反作用;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在诗词大会的传播形式中产生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 ③,中华诗词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成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④中国诗词本身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的使用和媒体的传播使诗词这种文化艺术形式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⑤,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激荡,传播中华诗词,对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坚持社会主义道路都有积极的意义 七,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中国诗词大会成功的原因 ①正确的处理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在继承中发展,集中展示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②立足于社会实践,进行创新,突出人民群众在文化创作的主体地位,引起民众广泛参与 ③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促进了文化发展 ④坚持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正能量,引导人们向往真善美 ⑤运用大众传媒等现代文化传播技术手段,注重互动性和趣味性,增强了吸引力和凝聚力 八,运用文化继承与发展的有关知识,谈谈我们应该如何让古诗文重新焕发时代魅力 ①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于古诗文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古诗文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②立足社会实践,创新古诗文的教育教学形式,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精神。 ③要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和“守旧主义”。 九,运用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知识,分析让中华优秀传

人教版政治选修三:专题3(第4课时)《美国的利益集团》练习题及答案(最新整理)

【课时讲练通】2018高中政治专题3 第4课时美国的利益集团课时提升训练新人教版选修3 【基础达标】 1. 2019年“母亲节”,“百万母亲”团体组织了例行的游行示威——“百万母 呼吁美国国会尽快通过更加严格的控制枪支法案,以遏制日益猖 亲大游行”活动, 獗的枪支犯罪。这表明美国利益集团是通过以下哪种途径和手段来影响政府 的 ( ) A.人数 直接游说 B.金钱 游行示威 C.人数 游行示威 D.金钱 直接游说 2.虽然奥巴马力推的医疗改革方案在众议院和参议院已分别获得初步通过,但两院各自通过的方案出入较大,要协商出一个统一的方案并非易事,主要是因为医药界等利益集团的强烈反对。这说明 ( ) A.利益集团对美国政治生活起决定作用 B.利益集团为政府决策设置障碍 C.利益集团是与人民对立的组织机构 D.利益集团维护了少数资产阶级的利益 3.在美国政治舞台上,任何一个利益集团要发挥其影响,都离不开金钱、人数和知识。下列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 ①财力雄厚的利益集团主要依靠金钱干预政治 ②那些没有经济实力的利益集团,如果能够通过其成员拉到大量选票,政治家们也不敢轻视它们 ③能够向政府官员及时提供所需的知识也很重要,许多法案的起草和修订工作是由利益集团完成的 ④美国是经济发达、知识化的国家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4.下列关于利益集团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利益集团是美国政治的三大权力机关之一 B.利益集团是拥有共同利益的人或组织组成的团体 C.利益集团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志和要求

D.利益集团能够决定政府决策 5.美国社会被有组织的、势力强大的利益集团支配着,政府基本上成了它们当中的掮客或裁判,有时它自己还作为一个利益集团参与政治。每一个利益集团都为自己集团的利益而工作,政府则从中协调,促使各集团妥协。 根据材料说明: (1)利益集团对美国的政治生活有什么影响? (2)成立利益集团的目的是什么? 【能力提升】 1.下列对利益集团的作用表述正确的是 ( ) ①利益集团在美国政治中起着充当公民与政府间桥梁的作用 ②利益集团对国家决策产生决定性作用 ③利益集团为政府腐败提供了土壤 ④利益集团有助于维护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法国学者托克维尔在其著作《论美国的民主》中写道:“美国人不论年龄多大,不论处于什么地位,不论志趣是什么,无不时时在组织社团……凡是创办新的事业……在美国,一定是社团在组织。”这一描述反映了 ( ) A.美国的国家管理形式 B.美国的政党制度 C.美国的利益集团机制 D.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度 3.以发展绿色新能源来减轻气候变化影响并促进就业是美国奥巴马政府力主的变革之一,美国因为受到决策机制和利益集团阻挠等因素影响,清洁能源技术一直难以得到迅速推广。美国政坛中的利益集团机制,实质是 ( ) A.民意的代表 B.资产阶级控制国家机器的一种特殊形式 C.拥有共同利益的人或组织组成的团体 D.美国政治制度的产物 4.(能力挑战题)在美国几乎每一个行业都有自己的利益集团,通过游说影响政策的制定。它们还具有政策建议的职能,行业协会注重对本行业和国外相关行业发展状况的研究,定期发布研究权威报告,给政府提供支持行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组成行业利益集团,对国会进行游说,直接影响政策制定。在对外贸易方面,代表本行业企业收集、提供有关国内产业损害的详实证据,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及其对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影响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及其对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影响 摘要:伴随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展开和深入,当代中国的政治文化也在不懈的努力着,开始了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发生着显著的变化,认真研究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特点及其对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影响,对于我们构建先进的、和谐的中国政治文化,推进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特点;影响;途径 在中国,从夏商周及其后长达两千年的封建社会,经历朝历代的传承沿袭,形成了以儒家思想学说为核心的封建主体政治文化.这种传统的政治文化,又称之为儒家政治文化.时至今日,虽然中国有了巨大的发展,也不断地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封闭走向开放,但是传统政治文化仍深深地影响着现代政治文化的发展.认真研究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特点及其对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影响,对于我们构建先进的、和谐的中国政治文化,推进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无疑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传统政治文化的特点 首先,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有一条宗法制的永恒脐带。马克思·韦伯在对中国和埃及这两个君主专制政治共同体的比较中,就指出过宗法制度力量在中国古代社会所具有的强大影响力。他说:“在埃及,至高无上的是对死的崇拜,而不是对祖先崇拜”,在中国古代政治文明中也不例外。无论是从中国奴隶制的氏族国家,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直至清王朝的灭亡,可以说中间经历了政治发展与血缘宗亲的一系列相互作用的重大变化,虽然其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政治文化,但是宗法制这条永恒的脐带却始终缠绕着人们对现代政治文明的追求。 其次,君主王权至上,无视法制,宪政空白。“君权神授”,“顺天应人”“君主崇拜”等等意识观念,在整个封建时代始终居于统治地位并得到广泛的渲染,权力崇拜意识和权力本位的价值观被深深烙印在上层人士及所谓的“草民”阶层的心中。这种君主集权式的专制导致对皇权的崇拜,对权威的认同,使得君主的权力无限地扩大,以王权为中心的社会框架在漫长的封建统治中形成了国民对权力的崇拜和依附顺从。不仅如此,而且由于自古以来中国人固有的一种伦理至上观念的浸染,也使他们产生一种政治上的强烈依附感。随着从周公制礼到孔孟的儒家学说的承继与发展,“礼”,“义”等观念也日益深入民心,成为君主维护自身统治,禁锢人们思想,鱼肉广大民众的强大武器。在君权至上和孔孟儒学相互结合、共同作用下,法制被抛之一旁,至于宪政,更是无从所谈。 第三,儒家政治文化的屹立。历代王朝的更替或是衰败,或是同化吸收,或成一枝独秀,其中各种学派争鸣,各显神通,终究未能屹立不倒,惟独儒家学说站居主导位置,成为我国传统的主体政治文化,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儒学是在宗法制基础上为适应封建专制统治所创立和完善的。儒家学说的基本框架来自于孔子,“礼”“仁”“天”则是其基础体系。它是从价值观,哲学观等各个领域引申并放大成的服务于封建统治的政治意识形态。儒学所强调的伦理道德,纲常秩序,以及所谓崇尚治,尚有为等一系列观念,为其封建统治提供了思想政治上的支持。儒学的产生的和发展,符合当时中国的基本国情。它不仅奠定和稳固了封建统治者的统治地位,也使自身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二、传统政治文化对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发展的影响 传统政治文化具有持久性,它并不随旧制度的湮灭而随之消失。我国两千多年封建专制统治而形成的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内容的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不仅长期存在,而且仍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对中国当代政治生活和政治文化产生着重要影响。

高中政治选修三知识点必背

高中政治选修三知识点必 背 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政治选修: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必备知识点) 专题一各具特色的国家和国际组织 考点1:国家性质 (1)国家性质的含义 国家的性质即国体,就是国家的阶级本质。反映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表明政权掌握在什么阶级手中,什么阶级是统治阶级,什么阶级是被统治阶级。 (2)国家性质的决定因素 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国家的性质。 考点2:专政与民主的关系 专政是指国家的政治统治职能,即统治阶级凭借国家权力,强制被统治阶级服从统治阶级的意志,这是国家的根本职能。 民主作为一种国家制度,其实质是在统治阶级范围内,按照多数人的意志,实现国家职能。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是服务于统治阶级的。 民主与专政相互依存,共同体现国家的性质。凡实行民主制度的国家,必然包括一定阶级的民主,同时也包括对其他阶级的专政。 考点3: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1)相互区别 两者含义不同。 ①国体即国家性质,反映社会各阶层在国家中的地位。 ②政体即国家管理形式,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2)相互联系 ①国体决定政体,并通过一定的政体来体现;

②政体体现国体,并服务于特定的国体,适当的政体能够巩固国体,不适当的政体会危害国体。 ③政体也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国体是影响政体的决定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地理环境、文化传统外来势力、历史条件、阶级力量对比、传统习惯、国际环境等都可以成为影响政体的因素。 考点4:代议制的含义 代议制就是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权力的方式。 考点5:民主共和制和君主立宪制、议会制和总统制 从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的产生方式及其职权范围看,现代国家大致有两种基本管理形式,即民主共和制与君主立宪制。 (1)民主共和制与君主立宪制 ①民主共和制 民主共和制,是同君主专制相对立的政体是遵循民主的基本原则建立起来的民主政体。在民主共和制国家中,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都是经过选举产生的。 ②君主立宪制 君主立宪制,国家元首由世袭的君主担任,但在宪法框架内,君主的权力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相对于君主专制,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的政体,被认为是现代国家的一种基本管理形式。 (2)议会制和总统制 从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的关系看,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可以分为四种形式,即议会制国家、总统制国家、半总统制国家、委员会制国家。

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主要特征

2002.2新视野 6 9 政治文化对一个政治系统的合法性的获得、对政局的稳定、对现实中政治角色的活动和行为都有重大影响;政治文化还对政治变革和变迁产生巨大的影响。历史地说,政治文化有两种形式:现实政治文化和传统政治文化。本文主要着眼于考察中国传统政治文化。 一、权威主义和等级制 首先必须明确的是,权威本身应该 是一个中性词,权威本身无所谓好坏,在一个存在着社会分工和分层的社会,缺乏权威是不可想象的,取消权威也是不现实的,这一点恩格斯在他的《论权威》里表述得很明确。权威能够给社会带来组织和秩序、制度和结构。对于行政学来说,区分权威和权力是非常有意义的,对于政治学来说,权威和权力是一回事。对于一定的权威来说,关键的是要解决权威的合法性问题,即权威的来源问题。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都宣称国家的权威来源于人民大众(这里暂不对他们的区别进行分析);封建统治者则号称自己的权威来源于“神”或天。因此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所宣称的权威至少在一点上是相似的,那就是承认国家的权威是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的,是要受现实存在的物质力量(人民群众)限制的。而封建统治阶级宣称的权威却是超验的、无限的、不受任何限制的,因为“神”或天的力量是人怎样都不能达到的。封建的统治者这种超现实的、不受干预的权力可以延伸到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和任何角落,可以控制一切人的一切财产和生命,所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就是绝对的权威,这种绝对的权威观念为人们所接受并深入人们的意识,就成了权威主义。 在中国,权威主义和等级思想根深 蒂固,是因为它有着深厚的社会经济土壤。几千年来中国人一直被束缚在以家 庭为单位,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紧密结合的生产方式之上。男性家长制的确立为封建的权威主义奠定了现实的基础,这样,从天上而来的权威和从地下生长的权威走到了一起,一方面超验地、另一方面经验地论证了权威主义的合法性。而儒家的伦理学说则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儒家从血亲伦理关系出发,推演出由近及疏、由上及 下、由尊及卑的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准则,并用一套颇为奇特的比附手法把家庭血亲关系移植到本来属于政治范畴的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上,使赤裸裸的政治利害关系罩上了伦理的面纱。这一方面减小了绝对权威主义贯彻中的阻力,另一方面使整个政治生活宗法化。整个中国就是一个诺大的家庭,一个个家庭就是一个个小型的中国。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夫、妇妇”实际上表述的只是一种简单的关系,那就是绝对的支配和绝对的服从。整个中国从上到下实际上构成了一个支配和服从、主导和依附的等级链条。 现实中从皇帝以下的所有中国人都 有双重的身份和责任——支配和服从、主导和依附。长期的主从关系的固化导致了中国人的权威主义的人格特征,这一点恰恰对应了弗罗姆所揭示的权威主义人格的两面性。人的两面性如何表现出来完全以他所处的权力等次为转移,面对等次较自己为低的权力时,他就表现出一种宰制一切的欲望,要求别人对他的绝对服从:“服从意味着承认权威具有超越于人的权力和智慧,有权根据自己的意愿施加命令、给予奖惩。权威要求服从,这不仅要使他人惧怕他的权力,而且要使人格外相信他在道德上的优越性和权力。对权威的尊重伴随着对 此不可有所怀疑的禁忌。”[1] 而面对较自己为高的权力时,他就像被抽去了脊椎 一样,表现得诚惶诚恐、无所适从,奴性十足,甚至感到自己背负了一种罪恶的意识:“有罪感不仅来源于人对非理性之权威的依附性,而且来源于这样一种情感,即人的责任是取悦于权威,而 有罪感则反过来增加了这种依附性。”[2] 权威主义和等级制造成了传统中国的权威主义人格,形成了特殊的权力崇 拜心理和人身依附意识。专制权力和宗法伦理的紧密结合,导致中国政治的畸形发展。本来政治的核心就是权力,政治的运作表现为权力的行使,这是正常的现象。但是,在传统中国,公共权力的表现和实质就是专制权力。专制权力的最大的特征就是不受约束,是绝对的、无限的、无所不包、无所不能的。在专制权力下,政治的一切别的方面都被弱化了,政治的管理功能和本来应有的积极意义完全消失了,政治只表现为权力的攫取和丧失、巩固和转移。而在传统中国,专制权力的最高形式是皇权,一切社会存在着的政治权力都是从 皇权中产生,从皇权中派生而来的。因而,传统中国的权力崇拜首先表现为对 皇权的崇拜。但是,皇权既是抽象的,又是具体的。其抽象性是指它的高不可攀和不可企及,是指它具有一套形而上的理论为它提供合法性的依据。皇权又是具体的,具体到每个人每时每刻都能感到它是一个强大的存在。它的具体化是通过传统中国的家国同构的社会组织形式、宗法伦理的规范性教化,以及从上到下的一整套国家行政机器来实现 的。所以,皇权形似高不可攀,实则无所不在。因此,在传统中国,人们不仅仅崇拜皇权,而且崇拜一切权力。 与权力崇拜相联系的是依附心理。封建国家对政治资源实行的是绝对垄 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主要特征 文/戴长征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G04;K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138(2002)02-0069-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