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737-大学语文-作文-大学语文最终作业-陈梦格

108737-大学语文-作文-大学语文最终作业-陈梦格
108737-大学语文-作文-大学语文最终作业-陈梦格

大學語文課本上的錯誤

版次:2010年第4次印刷

1、 P22賞析倒數第壹行“認真的思考”應該為“認真地思考”。

2、 P15《曲則全》正文第壹行“聖人抱壹以為天下式”前應有“是以”。

3、 P59第二行“尺素書”註釋為“壹尺左右的絹帛書信”,實際上“尺素書”指書信,並非真的用絲綢寫成。

4、 P328《摸魚兒》正文部分第三行“算只有殷勤畫檐蛛網”中間應該有壹個逗號。

文章寫作

火車擒住軌

徐誌摩生前寫的最後壹首詩中有這樣的句子,“火車擒住軌,在黑夜裏奔:過山,過水,過陳死人的墳……”我旅途的起始和終止都是在火車上,過黃土高原、青藏高原、雲貴高原、江南丘陵和華北平原。每個地形區都充滿了新穎與無聊,黃土高原層出不窮的隧道帶來的只是斷斷續續的信號,尤其是當自己在等待著信號另壹端的回音時。布滿草植的塬墚因為與期待中赤裸裸的土色不符而顯得庸俗無趣,火車道軌旁邊才不是秦腔回蕩的地方,它要回蕩於大腦溝回壹般的峁裏面,只有縱橫才能襯托那壹腔熾烈。

淩晨三點躡手躡腳的起身,在街邊陌生夜行人的幫忙下攔了壹輛出租車開往又壹個火車站。格爾木的候車大廳是簡陋的,尤其是在暗夜寂寥的哈欠中,熒屏上跳動的紅字閃爍著不知是誰的行程。時候尚早,我學著旁邊拾荒者模樣的人側躺在自己的背包上,聽著耳機裏似乎雄壯而悲涼的公路歌,差壹點就顧影自憐了。清晨駛經曾向往過的可可西裏,平淡的像森林中的壹棵樹,荒野之外還是荒野。人們騷動著指點著藏羚羊,模糊的壹點伶仃,但開著吉普車行駛於其間該是颯爽的,皮衣,瞇著眼睛兜風,扛起獵槍向遠方。

如果那些民謠詩人中的壹個要寫壹首給火車的情歌的話,不可避免的是站牌。坐壹輛並不太快的火車,妳會有機會打量那些陌生而美妙的地名,猜測這裏曾經發生的故事。我曾起意在德令哈下來,只因它的名字出現在海子的詩中,便總想去窺探這個地方有多麽莫名,莫名到出現在壹首詩中都不會念起來突兀。小城市的站臺像是婦人袒露的胸脯,白凈而坦蕩,引導著讓妳有種深入探尋的欲望。

如果只呆在壹個地方,生活就是縱向延伸的,沿著時間順序,向著不知何時出現的底部奔馳。而在火車的旅途中,時光是橫向發生的,隧道的壹頭牽著晴天大太陽,另壹頭牽著雨水大烏雲。我像是在晾衣繩上爬行的螞蟻,途徑的人家不過是繩上的壹件衣服,我知道那裏發生著故事,但那故事向著與我垂直的方向發展。連輪廓都來不及看清,就奔赴著下壹個。

夜晚的街燈讓人止不住的憂傷,我只有十幾年的舊事可以感懷,所以翻來覆去都是湧動不出來的單薄,我只有幾個人可以懷念,所以思來想去都是道不出口的羞赧。

火車上的時光是難挨的,尤其是長時間待在上面的時候,要規劃電和食物的恰當用量。妳可以細細端詳對面人的模樣,揣摩他的來路和故事,也可以望著窗外層出不窮的風景,壹言不發地思量著。但不論怎樣,妳總會和對面的或者身邊的人聊起來的,獨自壹人請假去外地找朋友玩的、帶著孩子在外打工回家的和去邊疆看望當兵的兒子的,他們在我的火車旅途中蒼白單薄得就像窗外的風景,因為我無從更深入的了解,為何她會壹個人上路,為何他年紀那麽小就出來打工,為何他要現在去看望兒子。

書會帶來另壹種奇妙的感覺。壹邊讀著馮唐的《素女經》,壹邊經歷著火車穿越隧道,不僅有壹種猥瑣的聯想,而且身處壹種白天黑夜不斷交替的環境中,讓我對書中營造的某種精神世界的宏大也有了些微的感觸。返程的硬臥上在讀左拉的《欲的追逐》,中間壹個句子寫的讓我不由得拍手叫絕,“馬車的顛簸給人壹種模糊的肉體的快感”,於是躺著感受那種所謂的快感,並睡熟。

遠方是壹個迷人的詞匯,帶有未知、顛沛和遺世獨立的元素,撩撥著不安分的腳步。在我寫下這些文字的時刻,在路上有幸結識的旅伴大多仍舊在路上,在

我此刻身處的位置的遠方。我們總希望通過與眾不同的旅行來提升逼格,於是會壹次又壹次的聽聞有人悶聲作死,死在騎行318的路上,或者死在徒搭的荒郊野嶺。“死”這個字總是被用來表示非同壹般的程度,比如“我喜歡妳喜歡的要死”,比如壹對夫婦寫的那本書“不去會死”。看過至今最攝我心魄的場景,便能於斯時斯地說壹句,“就算死在這裏,我也心甘”。所以我妄自忖度著無名的他們在瀕死前內心應當也是常人永遠無法體味的波瀾壯闊,“我們終將死於我們所熱愛的東西”,這點怕是不能用壹句“可惜”來作結的。

我壹直避諱著把自己旅途中的點滴發到朋友圈,也盡量減少著拍照的次數,因為總覺得內心有種目的性的設定,也許壹開始就無法回歸本初。如果不是為了給妳看給妳講,我是否還會義無反顧地這樣做?

壹直記得印在拉薩某家客棧宣傳冊上的壹段話——“旅行,有壹些穿高跟鞋走不到的路,有壹些噴著香水聞不到的空氣,有壹些穿著西裝扛不住風的山谷,有壹些寫字樓上看不到的風景。”有人不信壹次旅行就能讓人發現自我澄明內心清透靈魂打通任督二脈,我也不信。正如那些不安於無意義狀態下的意義尋求者,似乎壹次出走之後就得拿出來壹些感悟才說的過去,越與眾不同越好。但是用了壹路思來想去,還是出發時候的簡單想法,“山的後面還是山,其實很無聊,但只有去過的人才有資格說。”

碼字的偶爾,我會停下想想路上遇到的人事和風景,此刻它們是怎樣的。徒增了壹些念想,也許這就是所謂的意義吧。

課程總結

中國的詩意與詩意的中國

怕是再也回不去曾經滿地創傷的中國,當然也就難以“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地吟詠什麼。時代的波瀾壯闊賦予詩人們的作品以厚重感,撲面而來的塵土味,怕是再沒有閱歷,也能捧卷慟哭出來的。即便是時代怎麼風調雨順,大詩人們命途多舛,也是能“翻手爲雲,覆手爲雨”的,所謂“文章憎命達”。

剩下的奼紫嫣紅派,多是“郎騎竹馬來,繞牀弄青梅”的你儂我儂,或是“不思量,自難忘”的深情款款,或者“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的癡情怨意。這樣的詩意,全年都有,並不像季風一般有季節差異和年度差異,卻長盛不衰的叫男男女女們動容。

民國時期的國文課本,滿眼的家國情懷和公民素養,字裏行間都是詩意。而在清華的大學國文課上面,除了古代文學作品裏的家國情懷和兒女情長,我還看到了兩個字,孤獨。屈原“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是孤獨,李白“豈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也是孤獨,在對文人們的身世概況介紹之後,在對作品的創作背景和後世地位介紹之後,我聽到了歷史在背後沉重地嘆息。中國的詩意從來不止有泰戈爾還有聶魯達,不止有冰心還有郭沫若,不止有周作人還有周樹人,不止有柳永還有辛棄疾。重文輕武的背景下,文人們以筆墨爲槍炮,國士無雙的不僅是戰死疆場的將士,還有文以載道的學者。

大學裏面的語文課,和高中裏面的語文課類似而又迥異。內容大抵都是對古代作品的介紹和賞析,知人論世,所以再介紹下時代背景和詩人經歷,最後說一下學術爭鳴和後世地位。然而,在王步高老師的這一堂課裏面,我印象最深刻的

地方,一是老師對作品的理解之深刻,一是老師課上時常會“偏題”講些自己的經歷,談些自己的人生感悟。

我小時候憑藉着對文學的熱愛,也附庸風雅寫過一些詩詞的,沒學過格律,大抵是寫“爲賦新詞強說愁”的東西,我都放在了附錄裏面。長詩倒是有一篇,是因爲讀了宋史之後尤其對岳飛的經歷唏噓不已,所以年少無知的意識裏面模模糊糊着想要表達出敬仰和惋惜。到了中學時代,語文課變成了150分的數字,每一分都摳清楚是怎麼扣的,所以看起來好像是對語文的學習很認真,實則只是因爲在乎那一兩分的差距。大學裏面,隨着性子讀了許多大部頭的小說,唏噓得不行,直到上了大學國文課,曾經對文學的熱愛才又重溫得恍惚昨日獨自在家中吟誦,在難眠的夜晚反覆閱讀屈原的《漁夫》,堅信着自己就是與衆不同的那一個。忘了誰說過,文學作品的意義在於讓你在這荒茫的世上,發現另一個自己。

想中國歷史中的文人們,也是堅信着“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的與衆不同,在文學作品裏尋找着另外一個自己,在他們前赴後繼的求真求實中,構成了整個中國的詩意。

課程總結:個人初中作品附錄:

定風波

冽风吹醒黄粱梦,昔日荒唐水中影。油枯执卷近三更。怎知,终日恹恹心付茔。将弃苍颓轻纵舟,尚欲,欸乃声声渡春秋。重雪压梅屹不朽!焉留?且道“弱枝堪负愁?”

仿行路難

辚辚行车远故城,萧萧笙歌自此无。

躬身俯仰劳案牍,不知何时寄鱼书。

晨曦淡月千日雄,壁影残灯一剪孤。

命宽运窄喜序庠,夜肥梦瘦忧闱榜。

千钟粟,黄金屋,茶涩苦,世酸楚。

不堪屈作池中物,定将布衣换蟒服。

敬嶽武穆

自古良将不胜数,文武兼修几人堪?

更兼忠肝与义胆,平生只愿纵马杀敌还河山。

靖康一耻犹未雪,哪堪高宗建临安。

偏安一隅不思难,宠信奸臣轻武将。

一腔热血投宗泽,几进几出负伤战。

肯将七尺酬明圣,廉颇未老尚能饭。

岳家军武明复严,撼山容易撼其难!

谋略不足劝立储,秉性耿率求军权。

措辞过激拒和议,负气不该回庐山。

精忠报国天地鉴,直言无意犯奸佞。

本可直捣黄龙府,令下十二急召还。

可恨风波尚未平,身陷谋反仓促定罪名。

哀矜一生忠义良,竟此猝死风波亭。

愿作一罍屠苏酒,盛盈遗恨为痛饮!

后:呜呼哀哉,呜呼冤哉!寒蛩续鸣,惊回远梦。阶前三更,悄悄月明。竹阻归程,心予瑶琴,断弦无听。历历前尘,踽踽独行……

大學歷史中的人物/事蹟感想

尋找被遺落的老校長

我也是讀畢《民國風度》才得知清華曾經還有一位叫做“周詒春”的老校長的。

距離周詒春每天出現在清華園的情景,已經過去了八十餘年。作爲清華的老校長,周詒春留給清華的東西很多——在他任內確立了那句著名的校訓,並且督造了清華早期的“四大建築”:大禮堂、科學館、圖書館和體育館。

但是爲什麼在今天的清華,我們分明能夠天天看見“周詒春”,處處看見“周詒春”,但卻沒有多少人聽說過這個名字呢?

曾經的清華是無論如何也不肯遺忘這位周校長的:1918年初,他辭職離校那天,全校曾經大集合,學生們身穿軍操制服,一起舉槍向他致敬。比他小16歲的溫源寧教授後來回憶的時候說道:他離職的那一天,對於他領導下的教職員、他的學生和他自己,全都是最悲哀的一天。

我們稱呼梅貽琦爲我們的老校長,卻爲何將這樣一位重要的人物遺忘在歷史深處呢?20世紀30年代初,清華大學曾經發生過“校長風潮“,幾位不受歡迎的校長連續被教授會和學生會驅逐離校。這時候師生們又想起了曾經的老校長,於是派代表去他家裏面”勸架“,同時在校刊上發出”請教育部任命周詒春爲校長“的呼籲,但是周詒春本人堅決拒絕,此事因此作罷。

他任職期間,清華還只是一所留美預備學校,但是按照清華校史專家黃延復的研究,是他在清華首先提出來把清華逐步過渡到一所完全、獨立之大學的完整計劃。

他機嚴格的,嚴格到推行著名的“強迫運動“:每天下午4時至5時爲運動時

間,在這個一小時之內,圖書館、教室、宿舍一律鎖門,學生們必須到戶外操場或者體育館去鍛鍊。所以他一直被視爲是體育傳統的開創者。此處,我聯想到了我們的”陽光長跑“和四字班開始施行的”強制鍛鍊“活動,通過刷卡,保證學生們的運動時間。雖然在施行過程中,存在着偷懶的行爲(就連我本人也不例外),但是紫操和西操從此多了不少揮灑汗水的背影。

周詒春先生爲人威嚴方正,不因循苟安,對學生的德育工作更是以身作則。關於當今年代被廣爲詬病的拜金主義之風,在當時是不可能出現的,因爲他經常教導學生以課業爲重,不追求物質享受。當時,清華學生身上不允許帶錢,錢要存在學校的銀行裏面,常用的零用錢可以存少許在身上,但是一分一毫的花費都要記得清清楚楚,月底結算完要呈送齋務室。在周詒春先生身體力行的引導和嚴格管理之下,清華學生養成了勤奮節儉、樸實無華的習慣。我不禁對那個全體師生布衣布鞋的時代充滿了憧憬,對比今天的暗地裏比較來看,那個時代簡直就是烏托邦。

關於老校長的種種,如今已經湮沒在歷史的長河之中,就連訊息發達的網絡上也難以找尋到與之有關的一二,怕是年代太過久遠了罷。掩卷沉思,老校長的音容相貌彷彿就浮現在我的眼前,彷彿一切都恍惚如昨,也許老校長的名字已經被人淡忘,但是對體育鍛鍊的提倡,對節儉樸素的宣揚,將永遠在清華屹立。

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考试题库

1.例文《××市国家税务局关于印发的通知》正文是:"现将《××市国家税务局金税工程考核暂行办法》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由此可以将该通知归类于(B) A、指示性通知 B、批示性通知 C、知照性通知 D、事务性通知 2."请示事项"是请示正文的核心,它应该(ABC) A、实事求是 B、具体清楚 C、提出一种解决问题的意见 D、语气坚决 3.向上级领导机关写报告汇报工作时,可在其中顺便将自己难以解决问题请求领导帮助解决。标准答案:错 4.某单位请示A问题,但上级机关发现B问题更为严重,更需要及时解决,于是在行文时搁置了A问题,而给B问题做了明确的批复。标准答案:错 5.XX市国家税务局关于开展2002年度增值税专用发票清理工作的通知是一典型的指示性通知。标准答案:对 6.我们不仅增进了了解,沟通了感情,也获得了启示,工作能力也得到了提高(A) A、这是一个递进句 B、这是一个并列句 C、这是一个因果句 D、这是一个条件句 7.竞选是"毛遂自荐"。撰写竞选演讲稿一定要充分展示自己。为了取得良好的效果,既要注意内容的客观性,又要开展合理的想象,对某些材料进行典型的艺术加工。标准答案:错 16.请示必须事前行文,否则就是"先斩后奏",不符合规定。标准答案:对 17.调查报告写作时,一般先摆出观点,再叙述事实。标准答案:错 18.制度的制定强调摆事实、讲道理。标准答案:错 20.写作调查报告的一条毋庸置疑的准则是( B ) A、罗列事实 B、用事实说话 C、用观点说话 D、条列观点 21.批复的正文一般由(BCD)部分组成。 A、主送机关 B、批复依据 C、批复事项 D、执行要求标准答案: 22.报告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时使用的上行文。在这种公文中行文机关(C) A、可以要求上级对报告的质量表明态度 B、可以借此机会要求上级对某个问题作出答复 C、不得夹带请示事项

2007年专转本大学语文试卷

2007年江苏省普通高校“专转本”统一考试大学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悖论针砭时弊心余力诎满目疮痍 B、追溯绚私舞弊腾挪跌宕为渊驱鱼 C、诡谲睚眦必报广袤无垠蓬荜生辉 D、倾轧陈词烂调杳如黄鹤良莠不齐 2、“她突然看见路中央盘着一条大蛇。”这句话的宾语是 A、路中央 B、大蛇 C、盘着一条大蛇 D、路中央盘着一条大蛇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无论干部和群众,毫不例外,都必须遵守社会主义法制。 B、她因为不看忍受雇主的歧视和侮辱,便投诉《人间指南》编辑部,要求编辑部帮她伸张正义,编辑部对此十分重视。 C、艺术家下乡巡回演出,博得了各界观众的热烈欢迎,对这次成功的演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D、他从不教训人,他鼓励你,安慰你,慢慢地使你的眼睛睁大,牵着你的手徐徐朝前走去,倘若有绊脚石,他会替你踢开。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请示是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和批准的一种公文。请示一般内容简单,一文一事。 B、撰写报告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如实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有一说一,既不弄虚作假,也不文过饰非。 C、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情况时所使用的一种下行公文。 D、函主要用来向职能部门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 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鲁迅创作的短篇小所有《呐喊》、《彷徨》、《朝花夕拾》等。 B、郭沫若1921年出版的第一部诗集是《女神》。 C、长篇小说《围城》的作者是沈从文。 D、曹禺是现代著名的剧作家,作品有《雷雨》、《屈原》、《日出》等。 6、下列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中国现代史上一次空前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的开端以《新青年》创刊为标志,主要代表人物有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 B、戴望舒是中国20世纪30年代“现代派”诗人的代表人物,《雨巷》是他最富盛名的作品,同时他也获得了“雨巷诗人”的美誉。 C、文革结束后,最早出现的是描写社会改革的“改革文学”,代表作有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张洁的《沉重的翅膀》等。 D、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文坛上,曾出现一批受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影响的作品,诗歌有顾城、舒婷等人的朦胧诗,小说有王蒙等人的意识流作品,戏剧有高行健的《绝对信号》、《车站》等。 7、下列名句的作者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大学语文作文范文.doc

1、学会"照镜子" 唐太宗李世民曾把魏征批评他的一篇奏章写在屏风上,当作"镜子",随时对照。他总结自己"照镜子"的体会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我们可以说,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个很会"照镜子"的人。 镜子这东西,差不多家家有,天天用。人们梳洗打扮,总要对着它调查研究一番。镜子,也可以算是一种认识工具吧。人的眼睛,能看到周围的事物,惟独不能看到自己的真实面容。镜子的功用,就在于帮助人克服眼睛的生理局限,如实地瞧见自己。正因为镜子帮助我们认识自己,人们才推而广之,把借他人、他事、他见以正己的方法,也喻为"照镜子"。这种加引号的"照镜子",可要比日常生活中照镜子难得多了。惟其难,就有人会"照",有人不会"照"。李世民懂得镜子的作用,能把魏征批评他的话写在屏风上,当作"镜子",随时对照。又能看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难道不是一个很会"照镜子"的人吗? 我国古代,像这样会"照镜子"的不乏其人。战国时齐国宰相邹忌便是一个。邹忌从镜子里发现,自己实际上并没有别人漂亮,而他的老婆和客人说他多么漂亮,不过是阿谀奉承。由此他联想到:在日常生活中不照镜子,对自己的尊容心中无数,尚且有被欺骗的可能,倘若处理国家大事时也不知道经常照"照镜子",那所受的蒙蔽就严重了!他向齐威王报告了自己的体验。齐威王听了很赞赏,接受了他的建议,实行鼓励臣民批评朝政的政策,并比较正确地对待这些批评,使国家很快强盛起来。 人的认识的局限性,很容易使人陷入盲目性,缺乏自觉性。而只要会"照镜子",做到"以人为镜""以古为镜",学会在人们的各种批评、意见中认识自己,就能成为一个比较地聪明一些的人,能干一些的人,就能做出一定的成就和贡献。 可惜,"镜子"虽好,却有些人不会"照"。自己脸上有疤,却怪"镜子"反映得不准确,不愿"照";还有那自以为是"天下第一美人"的,则不屑"照";甚至有因丑处被照,短处被揭,恼羞成怒而将"镜子"弃之,砸之者。这几种对待"照镜子"的精神状态,不是值得我们深思吗? 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革命转变时期。四个现代化建设向我们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沸腾的新生活中有多少新事物等待我们去探索、思考和认识!乾坤正初转,征程尚艰难。现在,对于我们每个同志,每个单位来说,会"照镜子",有自知之明,知人之明,是多么重要啊!如果说,邹忌、李世民等有历史局限性的古人都还懂得通过"照镜子"来解决认识自己和认识世界的问题,那么,掌握了马克思主义世界现的无产阶级革命者,则完全有可能在无比宽阔的领域里,通过自觉地"照镜子",来正确认识自己和认识世界。 让我们都学会"照镜子"吧。只要我们认真学习历史,特别是总结从五四运动起八十多年来历史的曲折、斗争的教训和成功的经验,从中国的过去认识中国的现在,放眼中国的未,"以古为镜";只要我们从上到下,把实践的检验,群众的评议,人民的呼声作为领导工作的一面镜子,"以人为镜";只要我们把一切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先进的经济建设经验,作为我们搞"四化"的一面镜子,"以洋为镜",那么,振兴中华的大业一定能够提前胜利完成。 2、羡鱼与结网 《汉书·礼乐志》中写道:"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意思是说人只是站在河边,望着河中肥美的鱼,徒然羡慕,是永远得不到鱼儿的,还不如回家结张

2014专升本大学语文

绝密★启用前 2014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大学语文 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答在试卷上无效 .......。 选择题 一、选择题:1~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将所选项前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相应题号的信息点上 ............。 1、《漱玉词》的作者是 A、柳永 B、苏轼 C、李清照 D、辛弃疾 2、《诗经》中保存民歌最多的是 A、国风 B、小雅 C、大雅 D、颂 3、下列作家同属于“文学研究会”的是 A、鲁迅、沈雁冰、冰心 B、郭沫若、沈雁冰、朱自清 C、鲁迅、郁达夫、冰心 D、沈雁冰、朱自清、冰心 4、王昌龄《从军行》(其四)的体裁是 A、无言律诗 B、七言绝句 C、五言古诗 D、杂言诗 5、关于艾青《我爱这土地》一诗,下列表述错误 ..的是 A、此诗写作于抗日战争临近胜利之时 B、此诗抒发了诗人深沉炽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C、“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象征着敌人对祖国的侵略和践踏 D、“激怒的风”象征着中国人民的愤怒与反抗 6、曹操《短歌行》(其一)的主旨是 A、感叹人生几何,去日苦多 B、感伤亲朋离散,孤苦无依 C、感叹知音难觅,忧从中来 D、渴望招贤纳才,建功立业 7、下列句子中属于直抒胸臆的句子是 A、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B、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C、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 D、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8、在《李将军列传》中,司马迁用“中石没镞”来刻画李将军的独特个性,这种人物描写 方法是 A、肖像描写 B、细节描写 C、心理描写 D、语言描写 9、陶渊明《饮酒》中,最富有哲理意味的诗句是 A、飞鸟相与还 B、结庐在人境 C、悠然见南山 D、心远地自偏 10、下列关于作家、作品搭配错误 ..的是 A、鲁迅——《灯下漫笔》、《论毅力》 B、矛盾——《子夜》、《香市》 C、巴金——《爱尔克的灯光》、《家》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大学语文作文范文城市让生活更美好800字作文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大学语文作文范文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800字作文 有人爱山,有人爱水,我却爱城。只因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同爱城的人中,有人爱都市,有人爱小镇——这于我都是无所谓的。我爱的是一个城市的灵魂。 城市亦是可以被人格化的。科技可以赋予一座城市以它所愿意的任何外表,正如人可以选择任何他喜爱的衣装。但这样的城市是不真实的。我想到了帕斯卡尔。在空间和时间的轴上城市和人都被湮没为一个质点,但如笛卡尔所言“我思故我在”,若有了思想和灵魂,一座城市亦可以包含整个宇宙。而城市的灵魂,便是城市中的人。 忘了在哪里读到这样一句话:“我爱一个城市的程度,与这个城市的书店和历史成正比。”我是极赞同的。高尔基之语曰“不阅读的人没有灵魂”,依然如雷一般敲打着我。排斥阅读和思考,便如阿伦特所指出的,是将人置于自然属性的压力下,满足于物质消费,成为生存必然性的奴隶。马克思把劳动看作人之所以为人的必要条件,而我以为阅读和思考是人成为公民的必经之路。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xx年的主题.是我们每个上海市民的目标。一位友人说过:“上海,就是东方的巴黎,让人神往,让人陶醉。”是啊,上海这座国际化的大都市这短短几年的变化,就向世人证明了一切! 上海的“水文化”的特色明显,特别是苏州河,苏州河是一条“沉淀了上海的繁华、往事、传说和所有的垃圾”的河。多少年来以黑臭文明的苏州河改头换面了。现在站在苏州河畔,看到的是洁净的水面、粼粼的波光、长长的绿化带、亲水的平台、还有绿荫下漫步的游人。 上海的浦东最能代表上海的变化,它已是上海的一颗闪耀明珠,浦东江边以从过去的一片没人要的“不毛之地”变为今天一块炙手可热的商业宝地,金贸大厦,东方明珠,陆家嘴金客中心等等。浦东跨世纪的变迁,证明了上海将以更新、更繁荣、更辉煌的一面来迎接外国友人的到来。 上海居民的住房条件和生活条件也越来越好,我们的住房条件是随着上海的经济发展而在不断改变,就说我家吧,原来一家5口挤在两室户的老公房里,现在住的是花园小区,小区里有儿童乐园,老年健身器材。楼里有电梯,物业管理。家里是空调、电脑、家庭

2019江苏专转本语文真题

江苏省 2019 年普通高校专转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试题卷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共 6 页。全卷满分150 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 2.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作答在试题卷上无效。作答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准确清晰地填写在 试卷和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3.考试结束时,须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语文知识(本大题共15 小题,均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5 分。请将答题卡 上代表改题正确答案的字母涂黑) 1. 哲学是立千人的学间,是人用千理解世界,把握世界,世界智慧之学。在上面这段一文字横线处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认识 B. 分析 C.改造 D. 掌控 2. 下列加点的字词译义正确的一组是() A. 休戚与共(忧愁)钟灵敏秀(凝聚)成人之美(成全) ... B. 言简意骸(完备)文不加点(标点)待价而沽(卖出) ... C.笔力扛鼎(举起)少不更事(改变)学而不厌(厌倦) ... D.一筹莫展(计算)严于律己(约束)不胫而走(大腿) ...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和同学在南京南站避近,两个人一见如故,回忆起大学的青春岁月,他们感慨万千。 B.北固山以险峻闻名,它巧夺天工的自然美景和深厚的人文积淀,每年都吸引大量游客。 C.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成为2019 年春节电影“贺岁档"炙手可热的影片之一。 D.孔子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及启发式教学方法被中国后世的教育者奉为经典。 4.互联网是渠道的革命,它可以传递产品和服务。因此它也可以通过互联网的渠道实现传递。 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填入横线最恰当的一句是:() A.互联网和金融有相似点 B.互联网为金融插上翅膀 C.金融是一种产品和服务 D.金融和互联网相似类型 5.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同学们带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聆听和注视着这位英雄的事迹报告很多人都表示深受感动。

大学语文作文议论文举例子

大学语文作文议论文举例子 【篇一:大学语文作文范文】 不一样的亲情 陈超 “走,给我出去!”一片巨大的身影投射到我的身上,似乎将我无情 地吞噬。父亲站在我的面前,目光似剑一般锋利,“从此以后,你不 要再回来了。”我畏惧地奔向母亲,希望母亲温暖的怀抱能够驱散这 片阴霾。没想到一向对我宠爱备至的母亲竟然冷漠地用前掌将我推开,“从今天起,你就自谋生路吧!”我不禁呆呆地望着母亲,任涟 涟的泪水将我的毛皮打湿,这话就像冰水一样灌进我的胸膛,而发 出这句绝情的低吼的竟然是我最亲爱的母亲!“走!” 父亲再一次绝 情的低吼,颈上的棕毛已经笔直地竖起,而这种情景只有在他捕猎 时才会出现。我又惊又惧,摇摇晃晃地畏缩到墙角,洒下一路泪花。“我不走,我不走……”父亲不由分说,纵身一跃,张开大口,一口 咬住我的颈部,将我叼住,走向洞口。我龇牙咧嘴,扭动着身子, 做着徒劳的反抗。我一直在想:难道狼族就不能有亲情存在吗?更 可气的是我也没有看见母亲转过身时眼角滑落一滴泪珠。…… 十年以后,我也成为一只像当年的父亲一样威风凛凛的大狼了,也 组成了一个幸福的家庭,也有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儿子,一个我深爱 着的儿子。可是,今天我却不得不做一件令我痛苦万分的事—— “给我出去!”我狠狠地对儿子吼道。他惊疑地望着我。看到他的眼神,我的心又是一阵巨痛。我一口叼住他,就像当年父亲叼住我一样。我冲向洞外,不停地跑着,烈烈的西风撕扯着我的心。我不时 地拐着弯,直到我认为他不能找到回家的路时才停了下来。“听着, 以后一切就要靠你自己了,无论有什么事,都不用找我和你妈了。” 我竭力地保持平静,可是一张嘴,声音还是微微地颤抖。我头也不 回地走开了,可是心中却抹不去他那哀怨的眼神。走回洞口时,我 的泪水终于像三峡一样汹涌地夺眶而出。这可是我被逐出家门后的 第一次流泪!唉,孩子啊!希望你能够理解父母的苦衷啊!不经奋斗,就不可能成为一只真正的能自立于世的狼啊!不是我狠心,如 果把你留下来,让你永远生活在父母身边,你就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才是真正地害了你呀。直到这一刻,我也终于理解了父母当年 撵我走的苦心了。是啊,这是狼族延续下去的生存法则,也是大自 然适者生存的法则。这种做法似乎是不顾亲情,其实这才是真正的

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八

2011年普通高校专升本 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八)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 1.“惟陈言之务去”出自() A.《谏逐客书》B.《种树郭橐鸵传》 C.《答李翊书》D.《答司马谏议书》 2.成语“夙兴夜寐”出自() A.《陈情表》B.《短歌行》C.《关山月》D.《氓》 3.《米龙老爹》的作者是() A.契诃夫B.莫泊桑C.欧·亨利D.托尔斯泰 4.《新五代史》的撰写者是() A.欧阳修B.宋祁C.司马光D.王安石 5.杜牧是唐朝哪个时期的诗人() A.初唐B.晚唐C.中唐D.盛唐 6.“计中国之在海内”中的“中国”是指() A.神州B.中国C.中原D.九州 7.“狡兔三窟”的典故出自() A.《李将军列传》B.《冯谖客孟尝君》 C.《季氏将伐颛臾》D.《寡人之于国也》 8.《行路难》的作者是() A.白居易B.杜甫C.李白D.李商隐 9.杜甫《蜀相》“两朝开济老臣心”中“老臣”是指() A.曹操B.李斯C.诸葛亮D.王安石 10.《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属于() A.山水诗B.乐府诗C.田园诗D.边塞诗11.中唐倡导新乐府运动的诗人是() A.李白B.李贺C.白居易D.杜牧 12.《北方》一诗选自艾青诗集() A.《大堰河》B.《火把》C.《北方》D.《向太阳》 13.屠格涅夫的《门槛》是() A.小说B.散文C.散文诗D.政论 14.柳永《八声甘州》的线索是() A.登高临远B.睹物思人C.雨洒江天D.佳人颙望 15.《风波》中反复说“一代不如一代”的人物是() A.赵七爷B.七斤C.八一嫂D.九斤老太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6.孔子名丘,字________。 17.所谓“四书”是指《孟子》、《大学》、《中庸》和《_________》。 18.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____________。 19.孟子回答了梁惠王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 20.庄子《秋水》中体现了他的哲学本体论是__________主义的。 21.《陈情表》选自《__________》。 22.鲁迅原名周樟寿,改名周树人。浙江_________人。 23.《箱子岩》的作者是___________。 24.巴金的小说《家》、《春》、《秋》合称《__________》。 25.傅雷是我国现当代著名的___________家。 三、词语解释题(解释句中加点词的词义。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学习大学语文的心得体会3篇

学习大学语文的心得体会3篇 语文,在词典里就解释为简单的语言和文学,其实,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学习大学语文有什么心得体会呢?XXxx为你带来了大学语文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你有帮助。学习大学语文的心得体会篇一 语文,19xx年,清朝在废除科举制度以后,开始开办新学堂。当时的课程以至教材,都是从西方引进的,只有语文一科,教授的仍是历代古文,当时称为“国文”课。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而在进入大学之前,我们已经上了大概xx年的语文课程。而这次语文课程的学习之前,我已经有一年没有接触到语文课程了。 小学的语文学习,是以抄、听为主,每次语文的课后作业基本上都是,把今天所学的字抄十遍,把今天所学的课文抄几遍,回家听写字词还有造句。到了初中、高中,就是以记和做为主,十篇课文有八篇会有背诵要求,碰到优惠的时候,就是写着,背诵你认为好的段落,而碰到了诗词的话,百分百的需要记忆。而在选修大学语文的时候,我已经做好了死大量脑细胞,掉大量头发的准备。可是在第一节课上,老师只是告诉我们,要写5篇观后感、读后感之类的,并且在后来的学习中,也是在学习的过程中记忆了大学和中庸。

但是观后感、读后感又让我头疼了,在进入大学后论文写的比较多,而且很多都是蛮官方的,在之前,因为考试的原因,也是议论文练的比较多些。并且在看书,或者看电影、电视剧的时候,可能娱乐的占多数,碰到好的,有意义的也只是摘抄下来,或者和朋友调侃几句,很少有用笔记下来。而且老师说的字数不限,让进入大学后挺多了20xx字、3000字的要求的我很没有安全感。但是,在这之后,在每次看书、或者看电视剧的时候,我关注的地方更多了,会想他的背景,会把里面的人物做比较,也会想他是这样的,而我碰到同一种遭遇的时候,我是怎样的。在后来的学习中,觉得老师的上课方式真的很吸引人,并不像去年我上老师教的中国茶酒文化那么枯燥,老师在教的过程中,经常用象形文来解释,而且偶尔也会放些视频让我们,观看。在后来中庸和大学的学习中,详细的解释,让我很容易的理解了它们的意思,并且记忆。学习大学语文的心得体会篇二一个学期一眨眼又过去了,语文课也结课了,突然感叹时间流逝的很快,在大学语文这门课上,我感到了新颖,她的魅力让我讲它的划分从公必课上提升到了兴趣参加的组织活动力。因为喜欢吴老师的课,喜欢吴老师在课堂上激情的讲课,用一种特别的教学手法为我们传授知识。在这一学期的语文课上,让我学到了很多,吴老师不仅给我们讲课本上的只是,还跟我们讲了许多课外的知识,她讲到她的亲身

2018年专转本大学语文试题

江苏省2018年普通高校专转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试题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共6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作答在试题卷上无效。作答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准确清晰地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3.考试结束时,须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语文知识(本大题共15小题,均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巧分。请将答题卡上 代表该题正确答案的字母涂黑) 1.下列加点的字词释义正确的一组是()。 A.哀.兵必胜(悲哀) 察颜.观色(颜色) 讳.莫如深(隐瞒) B.繁文.褥节(文章) 当.机立断(应当) 却.之不恭(拒绝) C.审时度.势(估计) 短兵相接.(交战) 分崩.离析(倒塌) D.寒花晚节.(节操) 众口烁.金(熔化)因.循守旧(因为) 2、随着中国政治经济影响力的与日俱增,以汉语拼音出现的中国话语,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文化▲。 在上面的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范畴 B、范围 C、领域 D、视域 3.父母让自己丰富、充实和有趣,不仅是对自己的生活负责,更是对孩子价值观、生活观的▲的引导。当父母和孩子之间有足够多的共同话题,沟通、关怀和爱,一切都▲ 在上面这段文字横线处依次填入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潜移默化顺理成章 B.耳濡目染顺理成章 C.潜移默化理所当然 D.耳濡目染理所当然 4.下列句子语意明确的一项是()。 A.这种植物并不多见,主要分布在贵州和云南的北部。 B.下班回到家的时候,他看见女儿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C.我们到达地铁站的时候,他巳经走了一个多小时了。 D.这部历经十年编订而成的书稿,是集团智慧的结晶。 5.“方言孤岛”现象是一个复杂的存在,这是被大多数语言学家和社会学家所认可的。但是个现象是否具有独立的研究价值,则使研究者将信将疑,许多从事文化史和语言史研究的,对这个问题也感到疑惑。上面这段话主要是想告诉人们()。 A.大多数研究者并不承认“方言孤岛”具有独立的研究价值。 B.语言学家与文化史研究者在“方言孤岛”研究上观点不同。 C.研究者对“方言孤岛”是否具有独立的研究价值态度谨慎。 D.研究者对于“方言孤岛”作为一个复杂的存在不存在分歧。

大学语文作文素材

【精彩素材1】 林德曼独身横渡大西洋 1920年7月德国精神病学专家林德曼向世人宣布:他将独身横渡大西 洋这一死亡之海。理由是,他想用自己做个实验,证明强化信心,对人的心理和肌肉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 在此之前,有100多名德国青年先后加入驾船横渡大西洋的冒险行列,但是这100多位青年均未生还。当时人们普遍认为,独身横渡大西洋是完全不可能的。林德曼独舟出航十几天后,船舱进水,巨浪打断了桅杆。林德曼筋疲力尽,浑身像被撕成碎片一样疼痛,加上长期睡眠不足,开始产生幻觉, 肢体渐渐失去感觉,在意识中常常出现死去比活着舒服的念头。但他马上对自己说:懦夫,你想死在大海里吗?不,我一定要战胜死亡之海!在整个航行的日日夜夜里,他不断地对自己说:我能成功,我一定要 成功!”这句激励的话,成为控制他意识的唯一意念,从而产生出无限的潜能。结果怎样呢?被人认为早已葬身鱼腹的他,却奇迹般地到达了大西洋彼岸。 林德曼只身横渡大西洋,给世人留下很多宝贵的经验,尤其值得记住的是,他发现了以前100多名先驱者遇难的真正原因:既不是船体的翻覆,也不是生理能力到了极限,而是由精神上的绝望导致的勇气和信心的丧失。人处于无法忍受的状态时,最最需要的是激励。然而一个人最先听到的激励声音是来自于你自己的心语。无论如何,没有其他人可以 像你自己那样激励你自己。别人的激励是对你的支持,自我激励会带 给你无穷的力量

【素材点拨】 绝处逢生依靠自信。故事有些简单,却告诉我们一个事实:有时生与死、成功与失败只在一念之差,前进一步是海阔天空,退后一步是万丈深渊。在身体与心理达到极限之时,也许精神意志可以帮你越过难关。 【适用话题】 面对困境”,自信与成功”,自我激励”,意志与成功” 【精彩素材2】 面对最困难的问题 许多人围着一位退休的老船长,听他讲述一生航海过程中的种种奇遇,其中最引人入胜的,是老船长与狂风暴雨搏斗的惊险历程。 谈到大海上不可预测的天气时,有人问老船长:如果你的船行驶在海 面上,通过气象报告,预知前方的海面上有一个巨大的暴风圈,正向你的船袭来。请问,以你的经验,你将会如何处置呢?” 老船长微笑着反问发问的人:如果是你,你又会如何处置呢!” 问者偏着头想了想,回答道:返航。将船头掉转180度,远离暴风圈。这样应该是最安全的方法吧?” 老船长摇了摇头道:不行,当你掉头回航,暴风圈还是迎向你的船;你这么做,反而将你的船跟暴风圈接触的时间,延长了诸多,这是非常危险的。” 另一人忙道:那,如果将船头向左或向右转90度,试着脱离暴风圈的威胁呢?

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含答案完整版

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 题含答案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大学语文》模拟试题一 一、填空题 1.《水经注》是北魏(郦道元/杨衒之)为《》作的注,此书既是一部地理着作,也是一部散文佳作。 2.苏轼,字(子瞻/子由),号东坡居士,四川(成都/眉山)人,北宋着名文学家。 3.《哈姆雷特》的作者是(英国/意大利)剧作家。 4.《忆傅雷》的作者是(钱钟书/杨绛),他/她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围城/洗澡)等。 5.雨果,法国杰出的(浪漫/现实)主义诗人、戏剧家和小说家。代表作有《》等。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晋侯饮.赵盾酒 2.吴王从台上观,见且.斩爱姬,大骇 3.自非亭午 ..夜分,略无阙处 4.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三、简答题 1.简述《江水》一文的主要内容。 2.试简要分析柳宗元的《江雪》一诗。 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四、论述题 试分析《秋夜》中梦境描写的作用。 五、作文题 以“难忘**”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字数不少于800字。 《大学语文》模拟试题一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计20分) 1.郦道元,水经 2.子瞻,眉山 3.英国,莎士比亚 4.杨绛,洗澡 5.浪漫,巴黎圣母院/九三年(等) (说明:有错别字该空不得分。)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饮:给酒喝。动词的使动用法,即“使……饮”。 2.且:将要。 3.亭午:正中午。 4.吊:慰问。 5.老:尊敬,赡养。 三、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简述《江水》一文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郦道元的《江水》主要描写了瞿塘峡、巫峡的开凿,巫山、巫峡的地理位置,新崩滩的形成,大巫山挺拔巍峨的气势,相关的历史记载和神话传说,以及三峡两岸美丽如画的四季风光。 2.试分析柳宗元的《江雪》一诗。 参考答案:学生的分析在感悟诗中意境的同时要注意揭示出“渔翁寒江独钓”与柳宗元政治遭遇及其傲岸不屈个性间的关系,具体视学生结合诗作的分析情况酌情给分。 (说明:参考答案仅供参考,凡学生有一己合理之理解即可酌情给分。) 四、论述题(每小题35分,共35分) 试分析《秋夜》中梦境描写的作用。 参考答案:梦境,给了作者以广阔自由的想像空间,将一个个并不联系的生活片段、瞬间感受衔接起来,形成连续不断的电影镜头,让时空交错、今昔重叠、虚实渗透,在似真似幻,或实或虚中,凸现“民族之魂”浮雕般的伟岸形象。 梦,成为推动作者的思想发展的依据。 作者凭借梦境这个特殊的空间来进行创作构思,飞驰想像,全面展示了鲁迅的精神风采和人格魅力。 《大学语文》模拟试题二 一、填空题 1.司马迁,字(子固/子长),西汉阳夏人,是我国历史上着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着有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2.袁枚,字子才,号(简斋/诚斋),钱塘人(今浙江杭州),清代诗人、诗论家。在诗歌创作上,他提出了“(神韵/性灵)说”,即主张诗歌应抒写胸臆,辞贵自然。 3.《蛮子大妈》的作者莫泊桑是(德/法/俄)国人,作品主要反映的是(普法/俄法)战争中普通民众的爱国主义精神。

大学语文精选教案优秀范文

大学语文精选教案优秀范文 大学语文精选教案优秀范文一 一、回忆往事,激趣导入 记得我们前段时间写过一篇《童年趣事》,同学们写得妙趣横生,再现了童年的欢乐那我们再想一想,除了趣事,有没有冒险的经历 还留在我们脑海中呢?回忆一下,一分钟后将你的经历与大家分享 (学生回答时可追问父母当时的表现) 如果类似的事情发生在美国,情况又会是怎样的?美国作家莫顿 &8226;亨特与我们分享了一次童年的冒险经历,也许能给大家带来 不一样的感受和思考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走一步,再走一步》 二、迈开脚步,走近课文 (一)勇闯词语关 出示重点词语,找学生读并纠错 (二)速读课文 掌握了重点词语,我们再向前走一步请同学们在3分钟内快速读完全文,阅读时留意并圈点出有关环境、人物及情节的语句为下面 的“闯关”做好准备!看谁做得又快又好!开始! 生速读课文 1、看谁抢得快 (1)故事发生在美国哪个城市?(费城) (2)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57年前7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当时 我几岁?(8岁)

(3)故事中包括“我”在内一共有几个孩子?有名字的有几个?他 们的名字是什么?和“我”关系如何? (一共有六个孩子,有名字的有2个,他们的名字是内德、杰利 后者与“我”的关系比较前者更加亲密因为杰利是“我的朋友”) 2、我要来帮忙 同学们的闯关又快又顺利,可现在有一个同学却遇到了麻烦 下面是一位同学为本文取的小标题,可是他忘记把具体段落标上了哪位同学能来帮帮他呢? 决心爬崖() 陷入险境() 脱离险境() 脱险有感() 三、质疑激趣,再走一步 师:咱们同学还真是和这位同学英雄所见略同啊!可是,有人认 为前6自然段占篇幅太多,建议大刀阔斧地砍去,将其提炼成“费 城7月的一天,我和我的5个小伙伴一起决定爬悬崖”然后就进入 第二部分,大家看可以吗? 参考答案: 不可以原文开头的巧妙和功效是修改后的“一句话”所不具备的,理由有二:首先是“呼应内容,作好铺垫”比如,“闷热”的天气 要素的交代,不光是引发后面爬悬崖情节的要素之一——天气的异常,让人更加烦躁,也预兆着其后事态的发展其次是“引发悬念, 激发兴趣”比如,身体方面自小的孱弱及母亲训诫的内容交代,会 引起读者关于作者遭遇内容的_和好奇心一系列的问题,会如同“钩子”一样,将读者阅读的欲念牵引向后续的阅读 四、仔细思考,走近人物

江苏专转本大学语文及答案详解

大学语文 注意事项: (1)考生务必将密封线内的各项目填写清楚。 (2)考生必须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答在试卷上,答在草稿纸上无效。 (3)本试卷共八页,四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残无人道称心如意英雄辈出班门弄斧 B、英雄气概川流不息铤而走险仗义执言 C、当仁不让破釜沉舟声音洪亮精神换发 D、变本加厉漠不关心情不自禁口干舌燥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豆豉(gū) 埋怨(mán) 同仇敌忾(kài) 敷衍了事(hū) B.怃然(fǔ) 木讷(nà) 为虎作伥(chāng) 咄咄逼人(duō) C.着落(zháo) 蛊惑(gǔ) 锃光瓦亮(chang) 引吭高歌(háng) D.骁勇(xiāo) 要挟(xi?) 万马齐喑(yīn) 洗洗涮涮(shuàn) 3、下列词语中构词方式不同的是 A、源泉 B、春风 C、光线 D、葡萄 4、下列名句作者排列顺序正确的一组是 (1)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2)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3)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4)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A、欧阳修辛弃疾杜甫孟郊 B、欧阳修杜甫辛弃疾孟郊 C、欧阳修辛弃疾孟郊杜甫 D、辛弃疾欧阳修杜甫孟郊 1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史界两司马”指《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和《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其中《史记》记载了传说中的皇帝至西汉末年的历史。 B、“南洪北孔“指清代注明戏剧作家洪升和孔尚任,他们分别是《长生殿》和《桃花扇》的作者。 C、“四大古典小说”是指《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其中《水浒传》与另外一部著名小说《金瓶梅》在题材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 D、“小李杜”指的是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和杜牧,其中李商隐以创作《无题》诗著称。 6、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宋词根据艺术风格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豪放、婉约两类,前者以周邦彦为代表,后者以柳永为代表,有的词人则兼有两种不同风格的作品。 B、李清照的词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后期作品的内容和风格均有明显差异。《声声慢》(寻寻觅觅)堪称其后期词作的代表。 C、辛弃疾,字易安,其《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选自《稼轩长短句》。 D、温庭筠是宋代花间派词人代表,他的词作中有大量的“男子作闺阁音”类的作品。 7、下列诗句所描写的历史人物依次是 (1)留得一双清白眼,笑他无限往来人。 (2)东山还着谢公屐,百世行藏安得同。 (3)十里扬州落魄时,春风豆蔻写相思。 (4)处士胸中别有春,田园寄写天真情。 A、孔融谢朓杜牧孟浩然 B、阮籍谢灵运杜牧陶渊明 C、陆游杜甫秦观王维 D、嵇康谢灵运柳永陶渊明 8、下列作品、作家、国别、文本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高老头》——司汤达——法国——长篇小说 B、《装在套子里的人》——契诃夫——苏联——短篇小说 C、《项链》——莫泊桑——法国——短篇小说 D、《堂吉柯德》——塞万提斯——西班牙——短篇小说 9、下列作品、作家、朝代、文本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六国论》——苏轼——宋朝——史论 B、《劝学》——荀况——汉朝——议论文 2

大学语文作文一

校园日记(一) 1919.3.25 晴周末的下午,风和日丽,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我站在宿舍的阳台欣赏这春日的美景。看着杨柳抽出新绿,看着桃花朵朵开在校园中,三两对情侣携手相坐于湖边欣赏微风拂过的湖面。安谧和谐,像是画里的场景,而我也沉浸在这如画的校园美景中。 突然一阵急促的刹车声把我惊醒。循着声音的方向,我看到一辆飞驰奔驰汽车停了下来,汽车前面躺着一个浑身流血不止的孩子。 哎呀,大事不好了,竟然出车祸了。我想下去帮忙,可是因为自己的腿脚不方便,只能站在楼上祈祷被撞的孩子无大碍。看着人群聚集到孩子的周围,有人在帮助止血,有人在帮助人工呼吸,还有人找来担架,好像是打算把被撞的人抬到医院。 车里的人一直都没有出来,真是奇怪呀。难道这辆车是自己跑过来的,可为什么会有刹车呢?真是有些想不明白。 过了一会,警察局长带着一队警察赶来了。 这时奔驰车也打开了车门。我看到驾驶员是李二公子——我的同班同学,是某集团老总的孩子。这个学生平时喜欢在班里炫耀自己是如何的富有,自己的父亲是如何与官员相处的。全班同学都不喜欢他,可是谁也拿他没办法。毕竟学校可是有他们家投资的股份。 局长看到二公子走出车门,连忙向其行礼。 二公子不耐烦地摆了摆手,大声说道:这个人撞坏我的车,不赔

钱,不许离开。 局长连忙解释道:您看,这个人现在已经不会说话了。咱们先把他送到医院,等他恢复了,咱们再找他赔钱。您看怎样? “坚决不行!不赔钱不许走。”二公子不耐烦地说道。 抬担架的人只得放下抬被撞孩子的担架。 时间在一分一秒的流逝,在僵持了20分钟之后,周围的群众发出巨大的抗议声,原来那个被撞的孩子停止了痉挛。人们纷纷谴责二公子,都说他害死了这个孩子。 就在这个时候,被撞孩子的父母赶到了现场。我认识孩子的父母,他们都是这个学校的老师,刚从国外回来没多久,好像这个孩子也是在国外出生的。 看到自己的孩子血淋淋的躺在地上,一动不动。这对年轻的夫妇痛不欲生,他们默默的跪倒在地上,像是在乞求孩子的原谅,请孩子原谅自己没有保护好他。 二公子一把抓住孩子的父亲,要求赔钱。孩子的父亲没有理会。 二公子怒不可遏的掏出一把勃朗宁手枪,顶着孩子父亲的脑袋。孩子的父亲依旧没有理会。 孩子的母亲冲过来和二公子厮打。 砰、的一声枪响,孩子的母亲也倒在了血泊里。孩子的父亲被枪声惊醒了,跳起来和二公子厮打在一起。 巡捕赶紧过来将孩子的父亲按倒在地,并加上了手铐。孩子的父亲试图挣脱,结果却被狠狠狂踢乱踹。

专升本大学语文作文高分范例作文背用

(根据最有可能出的作文主题写的范例,用的例子尽量万能,主题可能性最高 经过老师修改,字数和主题格式使用最简易好学的模式) 我的财富 从前有两位富翁是邻居,各有一座自家的豪宅。有一天,一场大火席卷街道,烧毁了整条街的房屋,这其中也包括这两幢豪宅。大火烧毁了豪宅里所有值钱的东西,自此以后,他们中的一个便成了穷光蛋,而另外一个却依旧富裕,他并没有因此丧失所有的财富。因为他是位高端技术人员,掌握着好几项技术的发明专利,所以,他能用他的知识继续创造财富,几年以后又变成了富翁.那么我想,一个人所拥有的财富并不是他现有物产的价值,而是他创造财富的能力,于我而言,我想,我的财富也应该在于我创造财富的能力吧。 拥有对学习的热情是我创造财富的能力,是我真正的财富。我需要不断学习课内知识,同时也要广泛地了解社会的动向,掌握世界发展的进程。在这一个经济全球化,甚至文化全球相融的世界里,终身学习将成为亿万人选择的人生道路和事业道路的共同途径.读梁启超的《论毅力》,“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我学习他的刻苦勤奋,锲而不舍。读李白的《行路难》,“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我学习他的开朗豁达与积极进取。读欧阳修的《五代史伶官传序》,“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我明白了人需要不断敲响警钟,才能防微杜渐,在巩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我想,不论出身农民的新东方的创办者俞敏洪,还是蒙牛的总裁牛根生,他们多元集纳的学习能力促成了他们事业的巨大成功,是我学习的榜样。 拥有博爱的之心也是我创造财富的能力,是我真正的财富。只有一颗博爱的心装得下世界,因为你心的宽度成就了世界的宽广。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当特大洪水来袭时,当汶川地震来临后,全国各地的人们,甚至是全世界,都团结一致对抗这灾难的时刻。有的捐钱,有的捐物,有的亲临现场参与救助,抗洪战士,武警官兵和医护人员则一直坚守着灾区,奋斗在最前沿,精神令人敬佩与喟叹。我应该不断发展我的博爱之心,物质财富消逝的时候,亲人真挚的爱,和朋友真挚的友情,以及社会的关爱却是永恒的.在这世间再也没有什么比真情更宝贵,因为相互支撑与关爱,人类才得以发展生息,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更多的精神及物质财富.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只有孜孜不倦的学习,提高创造财富的能力,才能丰富人生经历,为社会贡献我的一份力量;只有不断的充实内心世界,用宽容的心态去对待周遭的人和事才能拥有隽永的爱,而这些,才是我真正的财富!

专插本大学语文作文热点话题

专插本大学语文作文热点话题 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充满了矛盾。我们一方面对自己说对人要有爱心,爱人如爱己;一方面在外头又怕跟陌生人说话。我们一边叹息人际关系逐渐冷漠,一边又不愿意伸手去帮助路旁车子抛了锚的人。我们的借口是:怕自己被坏人骗了,怕自己在路边与麻烦事或麻烦人惹人关系。我们的怕,大概已经快要把我们的爱吃掉。 要求:请以“生活中的矛盾”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自定,不少于800字。 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有两个人被关在纳粹集中营的一间狭窄的囚室里,他们唯一能了解世界的地方,是囚室里那扇一尺见方的窗口。每天早上,他俩都要轮流去窗口眺望外面的世界。一个人总是愁苦地看着窗外的高墙和铁丝网,另一个人却总爱看窗外的天空,看蓝色天空中的小鸟自由地飞翔。半年后,前者因忧郁死在狱中;后者却坚强地活了下来,直到获救。 这个故事能引发你哪些联想,给你什么启迪呢?请以“窗外的世界”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见闻,你的体验,也可以写你的思考,你的想象;可以编述故事,也可以发表议论,抒发感情。 要求:(1)所写内容要与话题有关;(2)文体不限;(3)题目自拟;(4)不少于800字;(5)不得抄袭。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俗语云,“行百里者半九十”。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说:“九十九步是一半,一步是一半。”就平常而言,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就必须付出比别人多的代价,但很多时候,你只要努力向前跨出一步。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了。电话的发明者贝尔只不过在物理实验中把一个旋钮多旋了几圈,一个改变世界文明的发明就这样诞生了。而在这之前,爱迪生及许多科学家都认为电话不可行而放弃了试验。 要求:请以“再向前跨一步”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自己的见闻、感受、经历、看法,也可以记叙、议论、抒情、编故事。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4、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这样一则笑话,某电视拍摄现场,西施弹奏《思乡曲》实在动人,连吴王夫

2013专转本语文试卷

江苏省2013年普通高校专转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试题卷答案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请将代表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的空格内) 1. B. 2. A. 3. B. 4. C. 5. D. 6. A. 7. D. 8. D. 9. B. 10. C. 11. A. 12. B 13. B. 14. B. 15. A. 二、阅读理解(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一) 16. C.艺术创造 17. C. 借用古希腊神话故事,赞美人类永不言弃的精神。 18. C. 在建设心之家园的历程中,人类创造了艺术,再也不犹豫,再也不孤寂。 19. D. 艺术和美使人类不再孤寂,也使人类可以傲视自然。 20. B. 艺术创造使自然之神更加关注人类。 (二) 阅读下列短文,完成21-25题(在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请将代表它的宇母填在答题卷相应的空格内。共10分) 21. C. 共王驾而自往。 22. D.“罢师而去。”其中的“去”译作“到……去”。 23. A. 寡人无与复战矣。 24. B. 童仆谷阳以酒充水给司马子反喝,是出于对子反的忠诚爱戴。 25. C.司马子反意志薄弱,因醉酒不但耽误了国事,还遭受了杀身之祸。 三、文学作品赏析(15分) 26.阅读下面这首词,请从作品的思想内容或艺术手法等角度,写一篇300字左右的鉴赏文章。(15分) 卜算子·咏梅 【南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赏析】 古来的咏物诗词有两种:一种本意就在于刻画歌咏的对象;一种是借歌咏的对象作为比拟和象征,寄托另外的寓意和感情。这首咏梅词属于后一种。作者采取拟人化的手法,用梅花比喻自己,借以表现他的信念和品格。 词的上片写梅花的处境。作者所歌咏的梅,不是游人云集的园林中的梅,也不是文人雅士庭院中的梅,她是生长在穷乡僻壤的一株无人理睬的野梅。“驿外断桥边”,这就是她生长的地方。“驿”是驿站。驿站本来就已经远离繁华的城市,而这株梅树还不属于这个驿站,她生长在驿站之外的一个断桥旁边。桥断而没有修,可见那里的荒凉偏僻了。自然,她只能“寂寞开无主”。她孤单一株,自开自落,没有人观赏,也没有人养护。这里使用了“寂寞”这个形容人的感觉的词语,就是把梅当作人来描写的。“无主”是没有人过问的意思。“已是黄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