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如何建立信息化

企业如何建立信息化
企业如何建立信息化

企业如何成功实施ERP系统

今天

企业要发展,就不能与信息化完全脱离,企业信息化的唯一目的是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企业信息化已成为带动企业各项工作创新和升级的突破口。利用信息化技术可以加强企业新产品开发、资源的优化利用,进而达到产品上市快(T,Time to Market)、质量好(Q,Quality)、成本低(C,Cost)、服务好(S,Service)的目标。党的十六大提出:“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选择,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因此企业实施信息化工程是新形势下的必然趋势和新的要求,对企业信息化的全面理

解有助于企业信息化的成功实施。

要进行信息化建设,就不能不过问ERP

ERP(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是企业进行有效管理的最基

本的模式。ERP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唯一内容,只是管理信息化的范畴。企业信息化应该是CAD / CAE / CAPP / CAM / PDM / SCM / CRM /OA /eB等信息的全面

集成和与自动化设备或生产线的信息交换。由于资源计划系统“可以确认的和可操作的”好处,在这种软件系统商品化以后的30年里,今天处于领先地位的企业一直都在积极地实施MRP Ⅱ/ERP系统。在2004年被AMR(先进制造系统研究机构)所调查的大约60000个美国

企业中,有58000个都实施了某一类MRPⅡ软件。全球500强企业有90%实施ERP,在国内大中型企业用户已有2000余家。MRPⅡ/ERP对企业的业务带来的影响是非常广泛的,ERP把各个部门集成在一起,减少了出错率,精简了机构,预测和计划的功能加强,可以

大大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加企业经济效益。

据AMR预测,全球ERP市场在近五年内将以年综合增幅37%的速度发展。由此可以看出,ERP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全世界都掀起了一场关于管理思想和管理技术的革命。ERP是一股来势汹汹的潮流,更是一种后劲十足的趋势,它无疑会给我们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奋力搏击的众多企业注入新的血液,产生新的动力。

但也有人对以上问题持否定态度,据美国、德国等国家的行业性权威调查研究机构就(MRP Ⅱ/ERP)问题在90年代推出了几份著名的评估报告表明:MIS在企业中取得成功的概率不足50%,最近《计算机世界》提到MRP、ERP从诞生到现在已经30年,实施成功率极低,美国大概45%,中国大概20%。也有报告甚至痛心惊呼,在人类奋斗的历史中,没有象今天(MIS)付出这么多的代价,却取得如此少的成果。

信息系统在我国相对起步较晚,不少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上投资规模很大,而收效甚微,稍为成功的企业管理中也只是停留在以简单、重复的大数据处理为核心的部门和领域,在流程较为复杂的企业管理和企业制造环节,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始终充满了不稳定性和多样性。今天的企业信息化,已不仅仅是一个企业管理技术的问题,而是涉及到产品运营

和资本运营的企业战略轴心。

ERP管理思想和方法是以管理实践为基础的,从最初的物料需求计划(MRP)到专注于制造加工资源计划(MRPⅡ),到企业资源计划(ERP)都是随着企业管理的实际需要发展而来的。ERP管理模式几乎覆盖了企业管理的主要方面,涉及销售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采购管理系统、物料管理系统、生产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设备管理系统、质量管理系统等等。ERP系统是对企业内部生产制造、工程技术、质量控制、财务、市场营销、服务维护、对竞争对手的监视管理等子系统的全面集成。

鉴于ERP系统的思想、方法和所涉及的管理范围,企业上马ERP系统是大势所趋、成功实施ERP是众望所归,实施ERP系统成了众多企业“信息化”所追求的目标。但企业在真正实施ERP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或者很快就能达到理想目标的,有些企业在ERP方面进行了巨额的软硬件投资及人力投资并不能给企业带来预期的管理效率,陷入了一种不断投入却无法得到合理产出的投资漩涡。如何减少实施风险,增大成功率,在实施中应考虑哪些问题是我们要探讨的话题。

如何在一个企业里成功实施ERP项目?这是从事ERP事业的人员关心的话题,也是准备或正在实施ERP项目的企业关心的话题。在很多的报刊、杂志以及咨询管理的网站,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文章,经验总结、失败教训、统计分析等等,林林总总,五花八门。在这里,我根据自己十几年从事企业信息化管理的经验从不同方面做一下总结,与各位进行交流。

1、提出问题,明确需求,进行可行性分析

企业在准备应用ERP系统之前,需要理智地进行立项分析,明确企业的需求:企业是不是到了该应用ERP系统的阶段?企业当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ERP系统是否能够解决?ERP系统的投资回报率或投资效益的分析?在财力上企业能不能支持ERP的实施?上ERP的目的所在,到底为什么?系统到底能够解决哪些问题和达到哪些目标?基础管理工作有没有理顺或准备在上ERP之前让咨询公司帮助理顺、人员的素质够不够高?另外要考虑对此需求,企业内部是否已经形成共识,主要决策人是否给予足够的重视?然后将分析的结果写成需求分析和投资效益分析正式书面报告。这个报告中,必须有项目可行性的论证和分析。

企业实施ERP项目为什么要进行可行性分析?

企业对ERP项目的实施进行可行性分析,是企业对ERP系统进一步了解与正确认识的过程,是企业对本身进行重新认识与解剖的过程,是决定企业是否具备实施ERP项目所要求的条件的科学论证,也是企业立项后对ERP软件选型的重要依据。

实施ERP前没有科学的可行性分析,企业对自身的内、外部环境认识不够,准备不足,仓

促实施,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可行性分析是企业成功实施ERP的重要前提,是实施ERP 项目必不可少的步骤。

因此,企业在实施ERP项目前,是否做科学的可行性分析,直接决定着ERP项目实施的结果——成功、失败。

●可行性分析的原则:

全面性;层次性;科学性;可操作性。

●可行性分析内容:

人员的可行性;经济上的可行性;技术上的可行性;企业管理机制与组织行为的可行性。

●可行性分析的参与人员:

企业的领导(一把手);高中管理决策层;企业的技术人员;一线工作人员代表。

●可行性分析的工作内容:

企业当前的管理基础;企业当前的技术水平;资金预算;人员素质评估;企业的业务流程测评;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基础数据的规范;企业和管理机制与组织行为。

●可行性分析的结果:

可行性分析是企业成功实施ERP的重要前提,是实施ERP项目必不可少的步骤。通过可行性分析,从而做出是否上ERP项目的正确决策。

2、确立合理可行的项目实施目标

在确立目标的过程中企业必须自省建立ERP系统的初衷是什么?作为ERP项目的发起者或是项目的主管,或是未来项目的负责人,必须将已经形成并得到企业内部一致认同的明确的远景规划和近期实现目标落实成文字,明确体现业务目标,实现周期,预期收益等内容。这一份文件将是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最有价值的文件之一,它既是项目启动前企业对ERP项目共同认识的文字体现,也是实施进程中的目标和方向,同时也是在项目实施完成后评估项目成功的重要衡量标准。

企业信息化的目标设计,就是要通过:⑴对本企业发展战略进行分析,⑵对本行业的产业结构和产品大类分析,⑶行业领导者、行业竞争者分析。对企业信息化,从管理分析、产品营销和资本运营三个层面进行分析和定位,找出适合本企业实际发展需求和可能的信息化建设目标。

在制订企业信息化战略目标时,要考虑近期和远期相兼顾的原则。要坚持“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量力而行、务求实效”的方针,防止一哄而起、走形式主义。

总体规划就是管理信息化建设要充分考虑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在硬件和软件选用、网络建设等信息化基础设施上既要满足企业现实要求,又要有较好的扩展性和兼容性;

分步实施就是找准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突破口,从影响企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如财务、销售、采购环节入手,实施重点突破,确保首战告捷;

量力而行就是在管理信息化建设上要从企业实际需求和能力出发,在软、硬件选用上坚持“先进、适用”的原则,避免盲目攀比;

务求实效就是要始终明确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目的不是追时尚、赶潮流,更不是摆花架子、做表面文章给人看。

3、高层管理者的理解与支持

企业一旦确定上ERP项目,必须得到高层领导的支持。ERP系统实施所影响到的部门和企业高层领导应成为项目的发起人或发起的参与者。ERP系统的实现目标、业务范围等信息应当经由他们传递给相关部门和人员。管理者公开表现的对项目的理解与支持对推动项目的进程是十分必要的。

过去,人们常常强调的“一把手原则”来说明领导在ERP项目实施中的重要性。引进信息系统时需要企业一把手亲自参与,信息系统与企业战略息息相关,企业发展战略、经营战略是对企业方向的把握,离开高层管理者的支持,就不利于系统的建设。

建设一套企业神经系统,企业领导班子首先要通过培训、观摩、调研、讨论和比较来开阔眼界,提高认识,统一意见,明确需求。其中关键的是一把手要认识到位,决心到位。企业管理信息化是企业头号的“一把手工程”,它涉及到战略更新,流程重组、资源投入、利益调整、难题攻坚、矛盾协调、制度保证等方方面面,没有一把手和管理班子的清醒与坚定,是肯定做不好的。

4、让业务驱动ERP项目的实施

ERP系统的项目实施是以业务和管理为核心的,是为了建立一套以企业资源计划为核心的管理体系,因此ERP系统的实施应当是以业务过程来驱动的,而不是IT技术。

ERP不但要考虑企业内部的各种业务,如订单输入、生产计划、采购供应、发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还要考虑企业在竞争中的客户化价值的创造和交付。

5、有效控制变更管理

项目实施不可避免地会使业务流程发生变化,同时也会影响到人员岗位和职责的变化,甚至引起部分组织结构的调整。也就是企业过程重组和流程再造的BPR(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如何将这些变化带来的消极影响降到最低,如何能够使企业内所有相关部门和人员认同并接受这一变化是项目负责人将面临的严重挑战。不仅如此对于新系统的实施还需要考虑对业务用户的各种培训,以及为配合新流程的相应的外部管理规定的制定等内容,这些都是成功实施项目所要把握的因素。

变更管理所包含的内容相当广泛,企业必须以积极的态度来分析、处理系统实施带来的变化,对系统上线会影响的人员和部门以及需要协作配合的部门,及时通报实施进展状况,最大程度上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使企业实现系统上线的平稳过渡。

6、项目实施组织结构的建立

实施ERP系统人是项目成功很重要的因素。因为实施ERP系统不只是单纯地使用掌握一套计算机软件系统,而是实施一个以计算机为工具的人机交互的管理系统。要使ERP 系统真正有效地发挥作用,必须有企业高层领导的充分重视、参与以及必要的组织保证。因此,企业ERP项目实施由企业项目实施领导组直接领导,项目组成员由用户实施领导组、ERP实施小组以及软件公司人员组成。

在整个项目的组织机构中,实施领导组、实施小组和软件公司项目组在整个项目的进展过程中,分别担负不同的责任和扮演不同的角色。具体地说:

实施领导小组是以企业主管领导为首的决策机构,该机构应站在企业经营战略的高度,从计算机应用与企业经营管理的长远规划出发,提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目标和要求。

实施小组负责制订和下达分期项目实施计划,解决和协调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各类具体问题,定期向实施领导组汇报计划执行情况,指导各业务部门、车间的项目实施工作。

软件公司项目组负责与用户实施小组共同制订项目实施的具体计划,对用户的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指导用户进行规范化的实施工作。基于各个小组的职责不同,根据多年的实施经验,建议人员构成情况如下:

1)、实施领导小组构成:

实施领导组组长:总经理

副组长:副总经理、信息主管

成员:部门经理、副经理

2)、实施小组构成:

实施组组长:信息主管

副组长:业务部门主管

成员:由产品设计、工艺技术、生产、分厂、物资、销售等部门的具有丰富工作经验,协调能力并熟悉本部门业务的管理人员以及计算机开发,维护人员组成。

3)、软件公司项目组构成:

系统分析员、数据库设计人员、程序开发人员、系统实施人员

在ERP项目实施过程中,必须建立一个有实效的项目小组,否则项目会被无期限推迟、最终使项目实施失败。

ERP系统实施是需要大量的人力来完成的。只有保证人力资源的充足才能保证项目按期、按质、按量地完成。

保证项目组成员的稳定性也是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人员的流动会对项目实施带来负面影响。最常见的问题是离开的人员曾经参与系统的各类培训对系统的实现功能十分了解,且参与了新系统的流程定义过程,了解流程定义的原因和理由,以及新流程与现有流程不同之处和改变原因。而新加入项目组的成员不但要花很长的一段时间熟悉系统,同时对新系统定义的前因后果也缺乏深入理解,由此可能会带来项目实施的拖期和企业内其他人员对项目实现结果和目标的怀疑。

7、软件供应商与实施伙伴的选择

ERP软件系统有不少,各自间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差异,很多企业在选型过程中经过一轮又一轮的产品演示与讲解仍难以做出最后的抉择。针对这种情况,建议:①对软件的选择要依据企业对ERP系统的远景规划和近期实施目标结合起来进行。比较哪一个产品更能贴近自己的要求;②ERP系统最终拥有者是业务部门,因此选型工作必须有业务部门的紧

密配合而不能简单地将工作分配给IT部门完成;③考虑系统的投资保护,在选择软件供应

厂商时应注意其产品的开放性、技术支持能力和持续发展性。在计算机技术从集中式转向开放环境的发展趋势下,许多老牌的ERP软件商如SSA、JDE等被迫从昔日辉煌的集中式模式转向开放的计算模式,但由于技术的不稳定以及没有经过充分的时间验证,造成新版本的不成熟性,对其本身的市场地位造成不良影响。ORACLE是模块化的倡导者,率先实现所

有模块可独立安装,并带有开放的应用程序接口;SAP则是最佳业务实践的鼻祖,有庞大

的系统功能,可为每个用户提供量体定做的解决方案。国内ERP厂商也是风起云涌,如雨后春笋般,快速成长。比较知名的有北京的用友、北京的和佳、北京的利码、深圳的金蝶、济南的浪潮、上海的博科、杭州的新中大、西安的博通等,对不同行业他们各有千秋,都在国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ERP软件选型过程就决定的ERP项目风险中软件风险的大小,所以选型时,要谨慎从事,不可轻听轻信。选型时应有遵循好用、实用、可发展的原则。

软件选型前要组建好选择软件的人选(实践经验最重要,学术、理论、权威都代替不了实践经验),界定软件厂商范围(国内、国外、大公司、小公司,一定做到货比三家),考虑软件的性能(管理功能、技术性能——安全性、速度、可操作性、可扩展性;实施服务质量、

厂商合作态度),结合企业实际确定软件的价值范畴,确定与软件厂商合作,软件选型时,要充分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结合。

企业选型普遍存在的误区:

对自身的需求与基础缺乏认识,盲目上马,目标不明确;

选型工作以IT部门为主导,计算机技术人员为骨干,业务部门漠不关心,高层领导迟

迟不表态、不参与;

在制定选型标准时,以技术性代替业务/功能性;

对ERP项目的实施抱以过高期望、规划过于全面而脱离实际。

8、ERP项目实施

企业实施ERP项目是利用其中所包含的先进的管理思想与管理模式去规范企业,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生存发展能力,而不是企业要求ERP软件,按现行管理方法进行计算机程序设计,来个手工操作大翻版。其次,在实施ERP项目时,企业应该建立全局的工程化的概念:实施ERP项目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从可行性分析到项目的售后服务,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资金,因此,为提高企业实施ERP项目的成功率,必须以工程观点来对待ERP的实施。

ERP项目的实施过程,是企业与软件厂商之间相互学习与合作的过程,合作的质量直接决定ERP项目的实施效果与进度。

项目小组在整个过程中起着最关键的作用。

●交流、沟通无时、无处不在,是保证项目实施时效最有效的方法

●在充分交流、沟通的基础上建立可操作性强的实施计划

●实施过程要有效地控制项目的实施进度(企业与软件厂都有责任)

●做阶段性分析,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实施计划

9、基础数据的准备

ERP系统的运行依赖数据的准确、及时和完备。可以说数据准备工作是整个系统实施过程中头绪最多、工作量最大、耗时最长、涉及面最广、最容易犯错误且错误代价极大的一项工作。所以一定要提早进行并认真对待。

基础资料准备过程就是把企业的管理方针政策、规章制度从文本转换成数据的过程。要求数据规范、完整、准确、及时。规范就是按照ERP哲理对企业的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处理;完整是收集、整理的数据必须满足系统运行要求,不能缺少,那么这些数据有体现企业制造资源各种信息;准确就是要求吻合系统要求也体现企业运作要求,否则“输进来是垃圾,输出来也是垃圾”。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很有这样一句话:“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十二分数据”,这样强调数据就是个原因。所以说,数据准备是系统实施过程中最直接最具体、最关键、任务最繁重的一节,就是基础数据的准备。

10、关于报表的问题

报表是很头痛的问题,因为纸张大小,排列组合,千奇百怪,所以收集分析,最后决定是否取消,合并,都很花工夫,之后开发费用高昂,ERP精神是利用荧幕即时查看资料并且经由产生的汇总资料逐层推展查出原始数据,因此报表除非是要向国家政府申报数据,否则应该尽量废止而采用标准分析格式。

11、培训工作

培训是成功实施ERP系统的重要因素。ERP培训有两个重要目的:一是增加人们对ERP相关知识的了解;二是规范管理人员的行为方式。通过培训要使用户的各级管理人员不仅要明确什么是ERP,它的实施将给企业带来那些变化,并明确实施ERP后各个岗位的人员如何进行新的工作方式。培训将采用授课和现场培训的方式进行,将对ERP理论、ERP 软件系统功能、使用操作、数据采集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不同层次的培训。通过培训使下列人员达到如下目标:

●决策人员:要贯穿企业发展目标和新的管理思想及管理理念,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适应企业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和信息化发展的需要为前提;

●管理层:让他们形成共识,理解为什么要实施ERP,为什么ERP是管理改造项目,离不开各级领导的支持和业务人员的配合,并使他们对ERP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和预期,对项目前景充满信心;

●技术人员:了解ERP原理,理解系统中产品结构的组成和作用;会运用计算机熟练地输入、查询、修改产品的组成等。

●生产管理人员:懂得ERP运行原理,会操作菜单查询工单状态,熟悉工作规范,对工单从领料到加工、汇报整个过程清楚,对缺料、拖期工单了解原因,并能进行处理。

●数据维护人员:理解自己维护的基础数据在系统中的来源和用途,能熟练操作菜单进行数据维护。

●系统管理人员:要让其参与开发的全过程,深刻理解ERP运行原理和各模块间的关系,能够为各业务部门提供咨询与培训,并能对系统进行管理、更新和日常维护。

●操作员:对ERP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有一定了解;会正确使用菜单上的功能进行数据输入;熟悉数据输入的具体注意事项和规定;熟练地操作计算机。

●其他管理人员:根据自己的业务和权限,熟练操作菜单。

由此可见,培训是一个全员参与的过程,而不只是对某一部分人员的问题。

12、人机并行时间不宜过长

ERP系统实施过程中,并行时间越短,ERP项目的成功率就越大。有几个方面原因:1)并行时期,工作量是很大的,时间长了,业务人员都干疲了,甚至会对ERP系统产生反感情绪。

2)并行时期业务部门一般都是先做旧系统的,再做ERP系统,这时他们并没习惯看ERP系统的数据,而仍是以旧系统数据为准,所以ERP系统的数据有可能得不到及时跟踪,时间长了,ERP系统数据的垃圾会越来越多,甚至变成了一套无用的系统。

3)并行时期,为核对ERP系统余额与旧系统余额,必须指定截数点,将业务停下来进行核对。当出现差异时还需调整,这是要花费一定的时间的,所以每月都会有补数、入数的过程,相当于经常要将多天的工作压在一、两天内补做完成,如果月月如此,业务人员会很累的。

13、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ERP系统实施后,必须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这是系统不停顿运行的重要保证,没有制度的约束,业务的规范化,网络安全性、数据安全性以及数据的正确性就得不到保证,ERP系统的建设就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必然导致系统的瘫痪。

完善ERP需要改变原有的管理规则与制度,建立新的面向企业过程的业务流程,这些新的规则与制度包括:

⑴业务流程规则与制度;

⑵系统运行规则与制度;

⑶系统维护规则与制度。

实施ERP系统是一项深刻的管理革命,为了巩固改革的成果,必须用书面文件形式把新的业务流程明白无误地昭示于众,即制定工作规程与准则让全体员工严格照此执行。工作规程与准则说明每一项业务流程的目的要求,通过那些部门或岗位,由什么人在什么时间执行,运行系统的什么指令,遇到例外情况应按照什么原则处理等等。规程之后应附有各种表格、单据,这是管理规范化的保证。通过工作规程的制定,保证整个系统有条不紊的运行。

14、信息化项目监理

对于企业,ERP项目是一个高成本、高风险的系统工程项目,成功率不足30%,之所以说是高风险,这是因为,企业有效地应用ERP必然涉及到人们传统管理思想的转变、管理模式的改变、管理方法的改进、管理基础的加强、业务流程的重组、组织结构的调整、责权利的再分配、项目应用目标的制定、项目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的建立、应用软件的选择和项目的实施方法等一系列实际问题,从而使整个项目应用具有涉及面广、难度大、周期长和系统复杂等特点。因此引入科学化和专业化的项目技术咨询和监理也是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大势所趋。

对企业实施ERP过程进行全程咨询和监理,可以降低企业在ERP上的投资风险并大大提高成功率,并可以使企业在实施过程中少走弯路。

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客观存在,造成软件商在信息化技术方面有明显优势,而企业处于相对劣势(IT技术、软件技术、技术服务协议的签订等方面)。因此,企业有必要聘请专业的第三方进行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咨询和对软件商实施监控。

ERP项目咨询的内容与范围包括ERP项目全过程,而不仅仅是ERP项目的软件实施部分,主要包括以下12个方面:

1.对ERP项目企业需求分析的评估

2.对ERP项目总体规划的评估

3.对ERP项目工作规章制度的评估

4.对ERP项目培训计划的评估

5.对ERP项目基础数据准确率的评估

6.对ERP系统安全性的评估

7.对ERP项目软件选型的评估

8.对ERP项目实施方法与步骤的评估

9.对ERP项目实施进度计划的评估

10.对ERP项目阶段实施情况的评估

11.对ERP项目系统切换的评估

12.对ERP项目正式运行的评估

15、结束语

企业ERP系统实施成功受多方面因素制约,不只是一个单纯的计算机网络建设问题,而是一场涉及到企业发展战略、组织结构、工作流程、管理程序的重组和创新的管理革命。它是先进的管理理念、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有机结合。除了企业内部从决策层到管理层再到业务层的全员参与外,平台架构、软硬件选型、合作伙伴的选择、组织机构的设置、项目的规模、资金的落实、实施的方法、领导的参与程度、认识水平、制度的建立,以及人员的培训和系统实施后的维护等,都是左右和制约ERP项目实施成败的关键,应引起重视。如果任一环节出了问题,都有可能导致系统实施的失败。

如果企业在实施ERP项目时,能够按上述内容踏踏实实去做,会极大提高企业ERP项目的成功率。当然,不同的企业会有不同的情况,但上述内容是每个实施ERP项目的企业都必须做的工作。

以上十四条,是我多年从事信息化工作经验的总结,与大家分享,希望能够给你的ERP实施有所帮助,祝每个企业ERP系统实施都能成功!(E-works)

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的内容有哪些

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的内容有哪些 一:满足业务数据处理 对中小企业来说,其第一位是满足业务数据处理需要.因为中小企业信息化的需求的根本点是业务发展到一定量,手工记帐、统计无法满足老板经营、管理企业的需要.因此,中小企业才开始引入信息系统. 二:最关注投资回报率 中小企业首先面临生存问题,其次资金缺乏,这要求信息化必须能真正解决企业的一些急迫的问题,能够确确实实获得明显的回报,因此在投资建设信息化项目时,它们会更加考虑成本收益分析,即通过信息化企业能够得到什么,是不是合算,信息化解决方案的功能是否齐全,是否能够解决企业某些具体实际的管理问题.中小企业不愿意承担由信息化带来的沉没成本,通常它们想通过信息化降低成本,增强竞争能力,而不是降低利润来获得业务流程的优化,不求大而全.总之,企业信息化,它们想如何花小钱办大事,最关注的是投资回报率——产品销路切实的提升、生产成本的降低、市场规模的成长,不会搞一些花瓶工程. 三:产品价格主导信息化需用 中小企业因其规模小,资金匮乏,企业生存也不太稳定,企业老总对于成本的控制相对更严格,普遍注重短期投资回报率,信息化投入非常谨慎,使得它们对IT 产品及服务的价格非常敏感,要求的是“价廉物美、性价比高”,产品再好但价格太高也宁愿放弃,因此价格是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主要考虑因素.而那些价廉物美、性价比高的IT产品因此占据了绝大多数市场份额. 四:个性化应用需求较强 中小企业IT应用存在着行业、地区、水平上的差异,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

中小企业在信息化建设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需求,而且每个单位都具有不同管理模式和不同流程的个性化需求,加之中小企业资金、人才的缺乏,导致了中小企业在IT产品的投资和解决方案以及信息化的整体实施上都要求实用性和灵活性,个性化的需求日益明显,不能套用大型企业的标准化产品来实施. 五:更多倾向于全价值链解决方案 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对信息技术认识不足、专业人才缺乏、网络应用匮乏以及信息实施过程繁杂等特点,因此为了更好地适应信息化冲击和市场挑战,中小企业不仅仅希望厂商能提供单一的产品和技术,更渴望得到高性价比的全面解决之道,不但能为其提供实用易用、 性价比高的产品,同时还能提供完整良好的售后服务、咨询培训,以购买打包产品、增值服务为主要需求特征.当然产品的品质、厂商的口碑、服务的质量也都是选购的参考条件. 六:“傻瓜安全产品”最受青眯 产品是否具备“简单、易用、快捷、安全”等特点是中小企业信息化选型的重要关注点.中小企业其实并不需要配备结构复杂、使用繁琐的“IT产品”,初次采购成本低廉、性能稳定、易用通用、容易维护的IT产品才是它们最为需要的,通俗而讲就是要把IT产品做成“傻瓜机式”,一键搞定.尤其面对关键客户——老板,给老板服务的软件越简单越好,操作上越傻瓜越好.老板常日理万机,没多余的时间面对着软件中满屏的按钮操作,那即便软件的功能再齐全,如果不能迅速找到他想要看的东西,他也会觉得繁琐、拒绝. 七:先做老板需要的产品 中小企业信息化工程更是“一把手工程”、“老板工程”.要做成中小企业信

打造信息化的企业管理模式

打造信息化的企业管理模式 内蒙古众兴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众兴煤炭集团公司成立于1995年,是自治区60户重点企业和20户重点煤炭企业之一。公司是以煤炭探矿、开采、加工,焦炭制造;铁矿开采、选矿;原盐开采加工为主业,同时涉猎公路、矿泉水开发经营的股份制企业集团。总部设在内蒙古乌海市高载能工业开发区。公司现有总资产10.7亿元,净资产6.2亿元,控股经营11个子公司,分布在乌海、阿盟、巴彦淖尔市和包头市等地。2004年销售收入达8.6亿元,入库税金9300万元,实现利润1.7亿元。根据自治区和众兴集团公司战略发展规划,到2008年末,众兴集团煤炭产量达到1000万吨(300万吨无烟煤、500万吨焦煤,200万吨优质焦炭);磁铁矿年产量为原矿350万吨,铁精矿粉150万吨;年生产原盐15万吨,芒硝5万吨。 公司从1998年开始信息化建设工作。拥有信息化的专业管理和研发部门—信息资源部,针对众兴集团的管理模式,研发、引进、建设信息化系统。形成了一套融合管理理念的煤炭行业的信息化系统,周边的企业借鉴此模式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应。 坐落在乌海的总公司,已经具备了完善的信息网络环境。公司从开始建设就注重网络建设,1998年就把公司办公大楼和距离一公里外的厂区全部使用光纤进行连接,直到现在已经形成了一套遍布整个厂区的信息网络系统,内部连接到各个生产单位,外部与宽带互联网相接。

日常经营管理中形成了一整套自主开发的从原料采购到生产计量,外销发运到质量检验、财务结算全过程的计算机管理系统。 自行开发了远程办公系统,主要是企业的日常文件的管理,能够在具备互联网环境下远程登录到公司的系统中,查阅、发送公文,包括档案管理系统、人事、考勤系统、维护中心等一系列的办公信息化系统;建有自己的内部和外部网站,宣传众兴。 财务的日常管理采用了用友财务软件; 拥有现代化的PLC系统控制的150万吨/年洗煤厂和60万吨/年DCS控制的热回收捣固式焦炉,生产的计量采用了由计算机管理的电子皮带称、配料称、汽车衡、轨道衡; 在各地的子公司,全部实现了供应和销售计算机系统管理,互联网全部接通,公司之间通过远程办公系统、电子邮件方式传送资料和文件。目前,信息化工作还在不断的深入下去,如新近开展的集团办公大楼和厂区信息化线路规划和升级工程,下属二级公司大中公司的办公楼布线工程和公路收费站改建工程正在计划中。 信息化管理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收益,已经形成了资源开采、加工类企业的集团行业信息化解决方案。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 一、优化了管理模式,规范了管理,堵塞了管理漏洞,提高了管理水平。 信息化的实施,改变了过去粗线条、经验型的手工管理模式,实现了公司资源的优势配置。各种业务联机实时处理,业务在最初发

企业管理信息化运营

《企业的信息化运营》 在新的竞争环境之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探索一些新的运营方式。其息化运营现在在国际围也成为一个新的、对企业竞争力有重大影响的一种运营方式。 我们先从对当今企业影响最大的两个力量来看一看企业信息化运营的背景。在今天这样一个市场经济环境下,事实上改变和影响企业的因素很多,改变和影响企业的力量也很多。那么什么是改变当今企业最大的力量?我们可以看到实际上有两种力量对当今企业的改变是最大的,第一个是全球化,现在有很多专家都在探索,在座各位所代表的企业也都在实践。 全球化不仅意味着我们中国的企业怎样走向全球市场,对我们国众多企业来讲,更重要的是怎样在中国市场适应这种全球化的竞争,比如说我所在的这个管理软件的行业。我们现在所面临的竞争就是完全的国际化竞争,彻底的一种全球化模式。比如说ERP,在国高端市场我们的对手主要是SAP,

Oracal这些,这和我们在美国和欧洲市场所遇到的对手几乎相同,所以说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竞争环境已经跟国际市场没有太大的差别。 改变当今企业的第二个因素就是信息化。我们这里先看一个例子,2000年度对美国物流业和运输业信息化程度做了一个调查评估,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两年前在整个美国物流业和运输业的一个信息化应用程度。其中IT投资占到行业总收入的5%,电子商务占到整个收入的34%,客户自主查询服务比例占到33%,电子供应链供应商占到40%,电子供应链的客户比例达到29%,客户收入应收账款的比例为36%,那么在这里面我们还可以看到这些企业分配IT投资的预算,技术设备的采购占到五分之一,IT的服务和外包占到19%,自行的研究和开发4%,主要还是通过购买专业的服务,IT人员的开销27%,这个开销主要是指系统的维护,在应用软件方面的投入是17%,其他13%。那么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美国在运输和物流行业,如果和我们国的同类企业相比,信息化程度是比较高的。但我们还知道实际上在美国运输和物流业的信息化程度并不是最高的行业,相比较于金融和电信行业,它的信息化程度只能算作中等。但即便是这样一个行业,我们看到它的信息化比例已经相当大,这也表明当今的企业在信息化推进上的一个程度和状况。对照一下我们刚才我们所说的改变和影响企业的两种力量,我们可以把当今全球的

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和需求报告

畅享网 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现状和需求 调查报告 2009年6月

前言 (3) 第一部分样本构成 (4) 第二部分企业信息化建设状况 (8) 第三部分企业对信息化的认识 (14) 第四部分企业各单项信息化建设状况 (16) 第五部分结论 (25)

前言 伴随着全球经济退潮,中国的中小企业经历了沙里淘金的过程。当一批高消耗、高污染的中小企业由于经济危机的催化相继倒下之后,依然在危机中寻求突围之道的中国中小企业面临着一系列新的课题:开源节流、创新商业模式、提升管理等等。在这个背景下,信息化已经成为中小企业更为迫切的选择,与此同时,政府、专家以及信息化产品提供商也相继从不同的角度提供支持,与中小企业自身的需求形成合力,力图借助经济放缓的时机,以信息化的力量强筋健骨,在新一轮的经济格局中谋求更大的发展机遇。 为了解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以及对信息化的需求,2009年4月-6月,畅享网(https://www.360docs.net/doc/5418089460.html,/)通过网络开展了一项中小企业信息化状况调查活动。截至6月10日,共获得424个有效样本,调查的部分结果如下。

第一部分样本构成 本项调查引起了许多企业信息化相关人员的关注。根据参与调研者所在企业的性质,在样本中,私营企业占64.1%,合资企业占14.1%,与国有企业12.7%相当。由于本次调查“中小型”企业的特性,参加本次调查的集体企业相对较少,只占总体的1.2%。从样本这一构成情况来看,本次调查能够客观的反映了当前国内中小型企业的信息化应用相关现状。 图1-1 企业性质调查 作为信息化应用最广的行业,制造业在本次调查中无疑是所占比例最大的一个行业,达到了31.2%,这说明在中小型企业,制造业仍然是信息化需求和应用最广的行业。其次是快消品、医药、高科技电子等行业,它们的信息化需求也相对较高,而物流等行业由于中小企业的自身规模和管理的局限,信息化应用相对普遍不高。

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策略

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策略 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是提高整体信息资源的利用率、促进企业管理模式变革的催化剂。对于 中小企业而言,企业信息化就是结合自身的业务特点,提高企业效益和竞争能力,提出促进 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策略。 (一)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内涵和现状 第一,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内容主要有: (1)企业网络建设(Network)。包括局域网和internet接入,规模大的还有广域网。 (2)企业的办公自动化(OA)。主要是利用电子文档尽可能地实现无纸办公,提高企业内 部的办事效率。 (3)各单位或部门的管理信息系统(MIS)。典型的有销售部门的购销存系统,人事部门的 员工档案管理,财务部门的财务软件等。 (4)为加强各部门和单位协作,整合企业资源,还有企业资源计划管理(ERP),供应链管 理(SCM),客户关系管理(CRM)。 (5)企业网站建设。利用网站宣传企业及企业产品;利用网站实现企业员工的远程办公或 移动办公;利用网站可以更好的和合作伙伴沟通,和客户沟通。 第二,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现状 《2009年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与IT应用趋势研究报告》显示,此次席卷全球的金融危 机对我国中小企业冲击较大,中小企业面临着较为严重的生存压力。受此影响,IT投资的增 幅急剧下滑。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经济低迷使得中国出口增速放缓。与此同时,国内劳动 力成本上升、人民币汇率升值以及生产原材料价格上涨等诸多因素叠加在一起,大大挤压了 我国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一批中小企业逐步退出市场。很多中小企业对IT投资采取了“不 扩张、不更新、不投入”的态度,中小企业IT市场的增长曲线陡转直下。为了应对国际金融 危机,2008年11月中央政府出台了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这对钢铁、水泥、铁路、基建等 行业的利好作用不言而喻,而广大中小企业从中获益并不大。2009年一季度,国务院连续出 台了钢铁、汽车、船舶、石化、纺织、装备制造等10个行业的振兴纲要,行业振兴将相应 带活中小企业。但由于政策对IT投资的滞后性以及中小企业对未来的“信心危机”,计世资讯(CCW Research)预测2009年我国中小企业IT市场不容乐观,投资规模将出现负增长。在 当前经济形势下,仍有很多中小企业经受住了市场优胜劣汰的考验,特别是一些创新能力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的中小企业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中小企业的优势在于机制灵活,中 小企业仍面临着很多机会,国家鼓励创业政策、行业振兴计划、产业的升级转型以及电子商 务的应用和发展对我国中小企业市场都蕴藏着重大机遇。 (二)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第一,企业信息化能够加快企业内外部信息流动,提高整体信息资源的利用率。通过使用信 息技术,电子数据交换、E-Mail、电子商务、电子报表等技术,可以增进信息交流,包括公 司内的信息交流以及加强对外界信息的了解,使得企业信息流动顺畅,从而提高了信息资源 的利用率。 第二,信息化成为促进企业管理模式变革的催化剂。企业信息化不单是使用信息技术,更主 要的是建立一套与信息化相符的经营管理体制。中小企业在实施信息化的过程中,必然对企

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

***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网络信息应用服务体系建设项目 实施计划 作者:******网络科技 完成日期: 签收人: 签收日期: 修改情况记录:

目录 1 引言 (1) 1.1 编写目的 (1) 1.2 范围 (1) 1.3 定义 (1) 2 项目概述 (1) 2.1 产品描述 (1) 2.2 系统的优势 (1) 2.3 PC产品功能模块 (2) 2.4 WAP产品功能模块 (2) 2.5.可附加功能 (3) 2.6开发周期及报价 (4) 3.接口需求 (4) 3.1 外部接口需求 (4) 3.1.1 硬件接口 (4) 3.1.2 软件接口 (5) 3.2属性 (5) 3.2.1 安全性 (5) 3.2.2 可维护性 (5)

1 引言 1.1 编写目的 编写本软件需求分析主要是为了能促进与客户的交流,使软件的功能描述更加清晰。预期的读者为客户群。 范围 说明: a.软件系统的名称:***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网络信息应用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实施计划 b. 功能:本软件主要解决中小型企业信息化中面对的问题 1.3 定义 角色:用户的用户组,对用户进行权限分配时的最小的单位。 2 项目概述 2.1 产品描述 本系统是在总结了大量企业信息化的经验基础上,面向客户、以现代管理理论为指导的新一代网络中小型企业信息化平台。通过本平台,使企业信息数据能共享使用,从而奠定知识管理的基础,自如应对信息化的挑战。 2.2 系统的优势 系统方便、快捷、降低了工作人员工作量提高了劳动效率、安全可靠。 2.3 PC产品功能模块

2.4WAP产品功能模块

2.6开发周期及报价 系统开发周期为3个月

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与变革

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与变革 摘要:随着现代科技迅猛的发展,我国企业信息化管理进程不断加快,信息化渗透了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层面。为了更好地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小企业也加大了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是中小企业在信息化进程中依然存在了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分析中小企业信息化进程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管理变革的办法,希望能为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管理变革 0 引言 随着互联网科技以及计算机网络的迅猛发展,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下,中小企业可以通过信息化管理融入国际经济体中,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国内外资源来促进企业自身的快速发展。然而在国内外市场竞争压力下,中小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建设也面临了巨大的挑战。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的信息化进程远远落后于大型企业。如何改变管理信息化落后的局面成为中小企业面临的重大的难题。笔者通过论述中小企业管理信息化的现状和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了加快中小企业信息化进程的管理变革策略。 1 企业管理信息化概述 1.1 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定义企业管理信息化,是指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营销管理、售后服务等各个经济活动环节中,使用现代计算机技术组建企业信息系统,将企业的所有资源(包括信息、现金、物流系统等)进行整合形成一个网络系统,从而使企业资源得到优化组合,实现企业管理效率和水平的提高,进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经济利润。 1.2 企业信息化管理的作用信息化管理可以实现企业成本优势。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可以使企业内部实现采购、生产、营销、售后等环节信息资源共享,从而减少资源浪费,降低企业生产经营的成本,形成成本优势。同时,信息化管理还可以促进供应商、企业、

建筑施工企业如何推进信息化建设

建筑施工企业如何推进信息化建设 来源:首都建设报2016年12月16日版次:06作者: ■北京城建亚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李洪涛 “十三五”,国家进入信息技术革命时代,随着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着,越来越多的企业正通过信息化建设来进行创新和转型,建筑业也同样面临信息化建设的挑战。这对于广大建筑施工企业来说,既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是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的一个强大动力。 北京城建亚泰集团自2014年初全面推行信息化建设以来,截止目前,OA办公平台、综合项目管理、人力资源、档案管理、财务NC等系统全部上线运行。笔者作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负责人,亲身经历了传统企业管理模式的桎梏和现代信息技术交互融合的艰辛历程,并对当前建筑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进行了广泛调研。 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原因 据了解,目前国内建筑施工企业的信息化的进程参差不齐,而且高资质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明显高于低资质企业。一些大型企业已设立了自己的网站或网页,能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各项计算作业和辅助管理工作,如办

公自动化系统、招投标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等,基本实现了企业的信息化管理。但是,多数施工企业的信息化程度还比较低,没能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和网络自动传递。 造成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参差不齐现状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建筑业属于传统行业,受传统工作方式的影响较深,企业对信息技术和先进管理模式的重要性和作用还没有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建筑企业的领导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不够,缺乏顶层设计;企业管理观念没有转变,管理流程仍缺乏规范化、制度化等等。 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随着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宏观经济的下滑,建筑、市政行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政府监管更加严格,“微利”成为施工企业的主要特征,一些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陷入了困境。但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也给施工企业创造了一个实现集约化、精细化管理的平台。施工企业必须认识到基于信息技术的知识扩散和创新的意义,认识到知识管理、数据处理的重要性,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从而达到通过信息化建设来转型升级,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保持企业竞争优势的目的。促进企业持续

信息化建设对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30 经济观察 2012年35期(12月) 信息化是21世纪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际竞争国内化的趋势变得更加明显,企业只有加快信息化建设,实现与国际接轨,才能融入到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去。那么什么是企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就是通过引进和使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全面改革工作流程和管理体制,从而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提高生产人员和管理人员素质,从根本上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数量已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0%以上,其创造的最终产品与服务价值,出口总额和上缴税收也占到全国的50%以上。随着数量和实力的提高,中小企业在整个国民经济建设中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信息化建设为提升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就显得大为重要和紧迫。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 建设的现状不理想,信息化应用仍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造成目前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因素:一是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意识淡薄,动力不足。目前有许多中小企业还不能从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不能系统地了解信息化建设的知识。有些企业虽然认识到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但由于信息化效率不高,短期见不到收益。因此企业信息化建设缺乏动力。二是资金与专业人才的缺乏。中小企业资金实力有限,虽然机制灵活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即时的转型,但无论从事何种行业,资金永远是遏制其发展的最大瓶颈。与资金问题同样严重的是专业人才的稀缺。中小企业涉足领域广,而专业的网络人才绝大多数聚集于大型企业、大中专院校和科研单位,专业人才分布的严重失衡直接影响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三是外部环境瓶颈的制约。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环境条件 对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 陈 烈 浅论信息化建设

2021年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调查报告

2021年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调查报告 2021年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调查报告 为了获得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真实、准确、及时、完整的数据,支持科学制定促进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政策措施,决定开展全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抽样调查工作。 一、调查的目的、方法、样本及实施 (一)调查目的。全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抽样调查工作的成果要有助于对全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基本情况做出准确判断,并为政府制定促进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政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和基础数据。 (二)调查组织。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小企业司、信息产业部信息化推进司、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推广应用组作为调查的指导单位,于XX年8月联合下发《关于开展中小企业信息化调查和典型案例收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中小企业主管部门、信息产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支持中小企业信息化调查工作。 中国电子商务协会信息化测评中心作为调查工作的承担单位,负责调查设计、组织实施和管理、数据分析和撰写调查报告等工作。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作为调查的支持机构,负责抽样调查样本的选定和调查结果的测算工作。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网通集团公司作为调查的协助单位,分别向下属机构发文,召开了全国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并协助开展调查工作。

(三)问卷设计。经过反复论证研究,调查问卷的设计首先保证能够形成对全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情况的总体判断,同时兼顾具有长效作用,争取形成基础性指标以及相对稳定的工作机制。 (四)调查对象。调查对象主要为企业总经理/总裁、分管业务或者信息化的副总、信息化主管或者企业综合管理人员。 (五)调查内容。调查内容包括:影响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主要问题;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基本情况,特别针对尚未开展信息化的企业做了专门调查;企业在信息化方面的计划;企业信息化对政府和发展环境的要求;企业对第三方社会服务平台的评价;企业对信息化产品和服务的价格与质量的意见。 (六)样本选取。根据《全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抽样调查抽样方案》的要求,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完成了全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抽样调查样本的抽取工作。抽样库采用了XX年最新维护的国家统计数据库。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在全国层面上选定了26022家样本企业。 “样本企业”既包括已经开展信息化的企业,也包括还没有开展信息化的企业。其中,21067家为支持分行业分析的样本,另外4955家为支持部分重点城市分析而补充的样本。支持部分重点城市分析的样本共6924家,其中1969家既可支持部分重点城市分析,又可支持分行业分析。 1、样本的规模属性。样本企业规模的标准,上限依据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财政部、国家统计局共同签发的“国经贸中小企[XX]143号”文件中有关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下限是年销售收入在50万元(含)以上,或者职工人员在10人(含)以上的企业。满足以上两个条件中任何一个即可。

2019年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调查报告

2019年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调查报告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 为了获得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真实、准确、及时、完整的数据,支持科学制定促进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政策措施,决定开展全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抽样调查工作。 一、调查的目的、方法、样本及实施 (一)调查目的。全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抽样调查工作的成果要有助于对全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基本情况做出准确判断,并为政府制定促进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政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和基础数据。 (二)调查组织。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小企业司、信息产业部信息化推进司、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推广应用组作为调查的指导单位,于XX年8月联合下发《关于开展中小企业信息化调

查和典型案例收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中小企业主管部门、信息产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支持中小企业信息化调查工作。 中国电子商务协会信息化测评中心作为调查工作的承担单位,负责调查设计、组织实施和管理、数据分析和撰写调查报告等工作。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作为调查的支持机构,负责抽样调查样本的选定和调查结果的测算工作。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网通集团公司作为调查的协助单位,分别向下属机构发文,召开了全国电视会议,部署并协助开展调查工作。 (三)问卷设计。经过反复论证研究,调查问卷的设计首先保证能够形成对全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情况的总体判断,同时兼顾具有长效作用,争取形成基础性指标以及相对稳定的工作机制。 (四)调查对象。调查对象主要为企业总经理/总裁、分管业务或者信息化的

副总、信息化主管或者企业综合管理人员。 (五)调查容。调查容包括:影响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主要问题;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基本情况,特别针对尚未开展信息化的企业做了专门调查;企业在信息化方面的计划;企业信息化对政府和发展环境的要求;企业对第三方社会服务平台的评价;企业对信息化产品和服务的价格与质量的意见。 (六)样本选取。根据《全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抽样调查抽样方案》的要求,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完成了全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抽样调查样本的抽取工作。抽样库采用了XX年最新维护的国家统计数据库。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在全国层面上选定了26022家样本企业。 “样本企业”既包括已经开展信息化的企业,也包括还没有开展信息化的企业。其中,21067家为支持分行业分析的样本,另外4955家为支持部分重点城

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调查报告

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调 查报告 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

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调查报告 为了获得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真实、准确、及时、完整的数据,支持科学制定促进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政策措施,决定开展全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抽样调查工作。 一、调查的目的、方法、样本及实施 (一)调查目的。全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抽样调查工作的成果要有助于对全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基本情况做出准确判断,并为政府制定促进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政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和基础数据。(二)调查组织。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小企业司、信息产业部信息化推进司、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推广应用组作为调查的指导单位,于XX年8月联合下发《关于开展中小企业信息化调查和典型案例收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中小企业主管部门、信息产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支持中小企业信息化调查工作。 中国电子商务协会信息化测评中心作为调查工作的承担单位,负责调查设计、组织实施和管理、数据分析和撰写调查报告等工作。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作为调查的支持机构,负责抽样调查样本的选定和调查结果的测算工作。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网通集团公司作为调查的协助单位,分别向下属机构发文,召开了全国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并协助开展调查工作。 (三)问卷设计。经过反复论证研究,调查问卷的设计首先保证能够形成对全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情况的总体判断,同时兼顾具有长效作用,争取形成基础性指标以及相对稳定的工作机制。 (四)调查对象。调查对象主要为企业总经理/总裁、分管业务或者信息化的副总、信息化主管或者企业综合管理人员。 (五)调查内容。调查内容包括:影响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主要问题;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基本情况,特别针对尚未开展信息化的企业做了专门调查;企业在信息化方面的计划;企业信息化对政府和发展环境的要求;企业对第三方社会服务平台的评价;企业对信息化产品和服务的价格与质量的意见。 (六)样本选取。根据《全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抽样调查抽样方案》的要求,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完成了全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抽样调查样本的抽取工作。抽样库采用了XX年最新维护的国家统计数据库。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在全国层面上选定了26022家样本企业。

信息化对企业的重要性

信息化对企业的重要性 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资本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互联网的冲击,使得中国企业的业务模式、市场拓展、管理营运、技术创新、人力资源开发等,都在期待着突破,通过创新和变革带来新的竞争优势。 面对挑战,我们都期望信息技术能成为企业的重要竞争力之一。能显著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继而利用信息技术创新业务模式,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信息化能为企业做什么 管理信息化是指企业广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信息资源,把先进技术、管理理念引入到管理流程中,实现管理自动化,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和水平,从而促进管理现代化,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实现有效降低成本,加快技术进步,增强核心竞争力。 信息化的实现,会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模式发生深刻的变化。对信息的快速反应能力是检验工作效率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建立企业和部门信息网络,实现信息化既是社会需求,也是企业适应市场,促进自身发展的需要。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管理方式正在向创新管理转变。为适应企业管理方式的变革,就必须加强管理信息化创新方面的建设。 完整意义上说,企业管理应该是适应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有效整合、配置和利用有限的资源,以实现企业既定目标的动态、创造性的活动。在传统企业管理中,一直把管理理解为通过计划、组织、人事、指挥、控制等各种职能的发挥,保障企业按预定方向、预定规则运行,忽视了创新在管理中的重要地位。这会导致企业管理长期以来半死不活、效率低下的情况。 如今,激烈的竞争使企业必须摒弃以前滞后的管理模式,大胆探索,进行有效的管理创新,以赢得竞争。而信息化建设,将对企业管理创新起到不可忽视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信息化管理的创新是企业发展必由之路 1、管理创新,企业发展的内在需求 管理创新要求企业创新贯穿整个管理过程,使管理随着技术、市场以及知识等环境而变化。而且,它还要求整个组织及其成员能不断学习知识、分享知识和利用知识,把创新作为在企业中的主要活动。在知识经济社会中,创新是赢得竞争的根本保证,创新管理是企业未来生产和发展的基础,它能够帮助企业由单项创新向综合创新发展、由个人创新向群体创新发展,从而推动全面创新。 2、信息化管理是解决管理问题的有效措施 信息化管理可以使企业的经营运作透明化,解决生产经营活动不透明,难以监控等

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

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中小企业或各类学校或政府机构等信息化建设或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的调研报告 指导教师:马永涛 龚香位 摘要:随着近年来对企业信息化知识的推广与普及,各行业的众多中小企业已经充分认识到开展信息化对节约企业成本和达到有效管理的重要性,积极增加投入加快信息化建设的速度。由于中小企业的服务范围广泛,使得信息化的程度不尽相同。然而,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总体仍处于起步阶段。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巨大,地区分布广泛,行业分布跨度大,在IT应用方面水平相对较低,且应用层次差异比较大。我国中小企业只有10%左右实施了ERP和CRM方案,6%左右实施了SCM方案,进入了信息化的高级阶段,绝大多数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仍停留在文字处理、财务管理等办公自动化及劳动人事管理阶段,局域网的应用也主要处在信息共享层面上,生产控制方面的应用较少。市场成熟度是市场主体的成熟度和市场培育。建设、发展和管理成熟度的总称。目前,我国中小企业PC普及程度不仅远低于美国、日本、韩国、德国等,也低于亚太其他一些国家,包括泰国、菲律宾。当信息化已经成为大中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时候,企业的信息化却才刚刚起步。 关键词:中小型企业信息化建设核心现状发展 1.中小型企业信息化建设 1.1调查对象和内容 以示范区中小企业为实践地点,展开中小型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调查,从企业信息化建设核心、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及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前景等多个方面研究中小型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数量多,地区分布广泛,行业分布跨度大,中小企业在IT应用方面水平相对较低,且应用层次差异比较大。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总体处于起步阶段。已有IT应用的中小企业数量几百多万家,其中有20万家左右的中小企业已经具备一定规模的IT应用系统,是中小企业IT市场中最活跃的一个群体。随着IT技术和市场的不断成熟,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从以前的被动式接受短期零散IT应用,转变为主动式规划中长期IT应用。中小企业对企业信息化目的的认识更加成熟,对其重要性的认识也逐步加深。预测:未来几年中小企业信息化市场将逐步走向成熟,这一市场将显示巨大潜

中小企业信息化如何优化

中小企业信息化如何优化 在信息时代,中小企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要想在竞争中发展,中小企业必须通过信息化增强自身竞争力。然而,由于中小企业信息化面临着思想认识、管理、人才、资金及外部环境等方面的制约,使得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不高,难以适应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因此,我们需要针对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制约因素采取系统化的方案,加以解决,保障中小企业更好、更快发展。 我国中小企业数量超过企业总数的99%,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5%左右,上缴税收为国家税收总额的50%左右,提供了全国80%左右的城镇就业岗位,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无论在创造GDP、解决新增就业等各个方面都举足轻重。现在是信息化时代,截至2009年6月30日,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38亿人,普及率达到25.5%,与世界平均水平一致,但远低于美国的75.65%.中小企业95%以上能接入互联网,但是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商务活动的比例较低。在信息时代,中小企业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为了自身发展,必须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化建设。 企业信息化是以企业流程(优化)重组为基础,在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上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控制和集成化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所有信息,实现企业内外部信息的共享和有效利用,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企业信息化的实质是利用信息技术增强企业竞争力。但是,由于中小企业先天存在的资金缺乏、管理不善、信息化人才匮乏等因素,使得中小企业信息化面临重重困难。 1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制约因素 1.1对信息化认识不深,缺乏整体战略规划 1.1.1企业“一把手”对信息化的认识不够深刻。企业领导一般对企业需要启动信息化以及信息化会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一定影响有着一定的认识,但对于信息化是关系到企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如何实施、在实施过程中会遇到什么困难、实施后究竟能给企业带来哪些实际价值等深层次问题,估计不够、认识不足。 1.1.2对信息化认识存在“重硬件、轻软件”的思想。有些中小企业把资金用于购买计算机等硬件设施,而轻视系统管理软件的购买,认为有了计算机,能够接入互联网,就实现了企业信息化。 1.1.3中小企业对信息化投资与回报之间的关系缺乏明确的认识和预测。往往期望信息化能够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实际上信息化是一项长期投资,因而在初期很难取得显著效果。在信息化进程中,简单地认为开网站、做电子商务就是信息化。而没有认识到,信息化只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工具,其目的是通过信息化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 1.1.4缺乏信息化战略规划。正是对信息化认识不深,使得企业领导对信息化的需求、目标、实施步骤等缺乏战略规划,不知道该如何有效进行信息化,不能根据企业实际找准突破口,出现盲目跟风,导致购买的软硬件不能发挥应有功能,投入的成本得不到合理的回报、实施效果不佳等的情形。 1.2管理模式落后,缺少专门信息化负责机构 1.2.1中小企业管理模式落后。很多中小企业没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有的是家族式的管理,存在着管理混乱、制度不健全、管理方式落后等状况,个别企业甚至连基本的成本核算制度都没有建立,管理制度、组织结构、管理理念与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先进管理理念不相符,甚

中小企业信息化策略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5418089460.html, 中小企业信息化策略研究 作者:吴峥嵘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2010年第11期 摘要:认识存在的问题是提出解决问题策略的依据,本文通过对存在问题的认识,认为信息化是企业发展的核心过程,更是企业服务于其他企业的先头战线,是企业服务于其他企业信息化的出发点;也正是基于此,将信息化引进到企业,并在企业的发展中突显信息化的战略位置,确保企业的规范的发展,从而提出了对应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中小企业信息化策略研究 1 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基本问题 1.1 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人才缺乏 从人才储备上来说,当前中小企业仍然不存在一批能够进行信息化建设的高级人才,专职的信息化建设人员期望获得较高的薪水,同时一般都需要更大的空间进行学习和交流应用,中小企业本身提供的环境不能很好的将这些人才留住。目前,专职的信息化建设人员的匮乏已经成为 信息化建设的瓶颈,缺乏一批不仅懂生产管理而且又能熟练计算机操作的高素质信息人才,而且由于中小企业对于人才不能够合理利用也导致“招进来,留不住”的问题,不能用好人才和留住人才,导致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非常困难。 1.2 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缺乏资金 进行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资金,高科技需要高投入,缺乏强大的资金支撑一直是制约中国中小企业加快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进行信息化建设动辄需要上千万资金,中小企业自筹资金少,融资困难,多数无法承担。大多数中小企业没有足够的资金用来购买一些昂贵的硬件设施和信息化管理系统软件,造成了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举步维艰的局面。 2 对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建议和策略 2.1 变革中小企业自身的管理体制和组织结构 做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建设,不只是购买计算机、使用现代化设施和建设企业网站这么简 单的事情,尤其引起重视的是应该树立新型的管理理念,对传统的管理体制和组织结构进行改革。实践证明,导致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失败的原因不是信息化建设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和方法,而是由于企业的业务流程和管理模式与企业信息化要求不适应,使信息系统潜力的有效发挥受 到阻碍。因此,在进行信息化建设之前,企业必须进行流程再造,对企业的流程进行分析,保留那些

我国企业信息化发展

我国的企业信息化建设从七十年代开始起步,八十年代进行铺垫,九十年代中、后期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1.意识上 随着体制转轨,市场化压力的逐渐增大,企业深切体会到了信息的重要性,对信息化可以促进企业发展也基本达成共识。总体上看,认识在不断提高,但在实际操作上的重视程度各个企业却相差很大。 企业竞争环境的变化促使企业向信息化寻求出路,信息技术的成熟及成本下降也使企业提高信息化水平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许多大中型企业在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中都把信息化建设作为今后几年要抓好的重点任务。与此同时,网络化发展为中小企业利用信息,迅速崛起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其信息化建设的热情与大中型企业相比并不逊色。 2.需求上 1)成长企业信息化建设起点高,老企业信息化基础相对薄弱。 改革开放后新成长起来的企业由于技术装备智能化水平高、市场观念和现代管理意识强,其信息化建设基础较好,很多企业在创建时就把信息化建设考虑在内。这些企业无论在信息化水平还是在信息化应用效果方面都比传统老企业具有明显优势。 2)企业效益好、外向型企业、具有国际市场开拓能力的大中型企业信息化需求较为强烈,效益不好、竞争领域相对狭窄以及小型企业信息化的需求相对不旺。 企业竞争环境越复杂、竞争压力越大,越要求企业信息化达到较高水平,但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往往决定了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投入保证程度及其实施效果。 3.应用深度上 1)基础应用的普及面较宽,重大信息工程建设相对滞后。 目前我国各种规模企业绝大部分都用上了微机,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信息处理和辅助管理。许多大中型企业拥有相当多的信息技术设备,也培养和储备了一些自己的信息化人才队伍。但重大信息工程建设如MIS、MRPⅡ、ERP、CIMS等普及率低、水平也相对落后,有些企业应用效果不好。 2)信息化建设出现"分层" 目前企业的信息化投入和运用的分布很不均衡。企业的中间技术层,尤其是设计部门和财务部门已经初步实现计算机管理;但企业的决策部门的信息化建设依旧很薄弱,基本停留在"形象工程"上,相关的报表满天飞;另一方面企业的末梢,如供应、生产、销售等环节的计算机基本上是空白,整个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呈现

中小企业信息化策略研究

中小企业信息化策略研究 认识存在的问题是提出解决问题策略的依据,本文通过对存在问题的认识,认为信息化是企业发展的核心过程,更是企业服务于其他企业的先头战线,是企业服务于其他企业信息化的出发点;也正是基于此,将信息化引进到企业,并在企业的发展中突显信息化的战略位置,确保企业的规范的发展,从而提出了对应的发展策略。 标签:中小企业信息化策略研究 1 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基本问题 1.1 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人才缺乏 从人才储备上来说,当前中小企业仍然不存在一批能够进行信息化建设的高级人才,专职的信息化建设人员期望获得较高的薪水,同时一般都需要更大的空间进行学习和交流应用,中小企业本身提供的环境不能很好的将这些人才留住。目前,专职的信息化建设人员的匮乏已经成为信息化建设的瓶颈,缺乏一批不仅懂生产管理而且又能熟练计算机操作的高素质信息人才,而且由于中小企业对于人才不能够合理利用也导致“招进来,留不住”的问题,不能用好人才和留住人才,导致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非常困难。 1.2 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缺乏资金 进行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资金,高科技需要高投入,缺乏强大的资金支撑一直是制约中国中小企业加快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进行信息化建设动辄需要上千万资金,中小企业自筹资金少,融资困难,多数无法承担。大多数中小企业没有足够的资金用来购买一些昂贵的硬件设施和信息化管理系统软件,造成了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举步维艰的局面。 2 对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建议和策略 2.1 变革中小企业自身的管理体制和组织结构 做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建设,不只是购买计算机、使用现代化设施和建设企业网站这么简单的事情,尤其引起重视的是应该树立新型的管理理念,对传统的管理体制和组织结构进行改革。实践证明,导致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失败的原因不是信息化建设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和方法,而是由于企业的业务流程和管理模式与企业信息化要求不适应,使信息系统潜力的有效发挥受到阻碍。因此,在进行信息化建设之前,企业必须进行流程再造,对企业的流程进行分析,保留那些与信息化要求基本相符的流程,要舍弃那些与企业信息化要求相悖的流程。要随着信息化进程,对企业没有的流程进行完善。

信息化对于中小企业发展的作用和意义

信息化对于中小企业发展的作用和意义 信息化对中小企业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信息化在提高中小企业办事效率的作用上,主要体现为一下两个方面:速度的提高和数量的加大。其中,速度的提高主要表现为信息系统通过提高信息的传播速度来提升信息的加工速度;数量的加大主要体现为信息系统可以存储、处理的数据远远大与传统工具能够处理的数值,并且能过确保信息的准确性与一致性。这两个特点,使得信息化能够实现传统工具无法实现的复杂的、大量的加工处理过程,从而使小企业也可以满足自身对信息的获取、传播和加工速度的需求,提高企业经营与管理的效率。 信息化对中小企业的意义十分突出。 首先,信息化的应用能够促进企业的组织结构优化,提高小企业快速反应的能力。 大多数中小企业的组织结构是建立在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的“金字塔”型组织结构,但由于其存在多等级、多层次、机构臃肿,横向沟通困难,对外界变化反应迟缓等弊端,已不能适应日益复杂、变化多端的市场环境。而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企业可以简化企业组织生产经营的方式,减少中间环节和中间管理人员,从而建立起精良、敏捷、具有创新精神的“扁平”型组织结构。这种组织形式信息沟通畅通、及时,使市场和周围的信息同决策中心间的反馈更加迅速,提高了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 其次,信息化能够有效地降低中小企业的成本,打破中小企业高成本、低效率的困局。 信息技术应用范围涉及整个企业的经济活动,可以有效地、大幅度地降低企业的费用。主要表现在:企业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外部信息如市场信息、产品销售渠道信息、相关竞争信息等方面的成本降低;计算机

辅助设计和制造技术可以使企业降低新产品的设计、生产成本和对现有产品进行修改或增加新性能的成本;库存管理信息化使企业减少了库存量,降低了管理成本;信息技术的应用尤其是迅速发展的电子商务大大降低了企业的交易成本。 第三,信息化可以提高中小企业的市场把握能力。 在把握市场和消费者方面,由于信息技术的应用,特别是电子商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广泛应用,缩短了企业与消费者的距离,企业与供应商及客户建立起高效、快速的联系,从而提高了企业把握市场和消费者的能力,使企业能迅速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变化有针对地进行研究与开发话动,及时改变和调整经营战略,不断向市场提供质量更好、品种更多、更适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第四,信息化还能使中小企业加快产品制造的速度,提高技术创新的能力。 信息技术能极大提高企业获取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和新思想的能力。同时,现代信息技术与制造的结合所形成的各种企业信息技术,如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计算机辅助工艺编制、柔性制造系统、敏捷制造、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等,实现了企业开发、设计、制造、营销及管理的高度集成化,极大地增强了企业生产的柔性、敏捷性和适应性。此外,集成制造技术在产品设计开发中的扩散和渗透,使企业具备大规模定制的制造能力,其结果可使企业“个性化、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和服务。 第五,信息化不仅能够促进企业提高管理水平,还可以提高企业决策的科学性、正确性。 推进企业信息化是促进企业管理创新和各项管理工作升级的重要突破口。企业信息化不只是计算机硬件本身,更为重要的是与管理的有机结合。即在信息化过程中引进的不仅是信息技术,而更多的是通过转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