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知识记忆和提取的理论模型

空间知识记忆和提取的理论模型
空间知识记忆和提取的理论模型

心理科学进展 2004,12(3):330~339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空间知识记忆和提取的理论模型*

周荣刚张侃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北京 100101)

摘要对物理空间知识记忆和提取规律的探讨一直是空间认知领域研究中的一个重点和热点。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人类的空间行为,而且为相关的诸如界面设计、虚拟环境等空间认知应用领域(研究)提供支持。该文从空间记忆的内在参照系理论、坐标系统模型、空间情境模型和位置记忆的空间类属模型4个方面对当前有关物理环境中空间知识记忆和提取的理论或模型进行了回顾并作了初步评价。关键词空间知识记忆,内在参照系理论,坐标系统模型,空间情境模型,空间类属模型。

分类号 B842.2

1 引言

有关空间认知 (Spatial Cognition)的研究是一个古老而又崭新的课题。就本源的意义来讲,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发生在而且只能发生在时间和空间之中。其中空间更是具有及时性和现实性,人类在了解自己以及人和环境关系的过程中必然对空间关系产生极大的兴趣。对人类如何获取物理环境中的空间知识以及如何使用所获得的空间信息完成相应的任务(如方位判断、导航策略和参照物等)的研究有助于人们深入了解自身关于空间知识形成的过程,这为旨在提高相应空间判断任务绩效的界面设计[1](包括地图、座舱仪表、空间定位系统和电子导航帮助等)和虚拟环境[1~4](包括完全沉浸虚拟环境、桌面虚拟环境和internet)中的信息呈现以及特殊状态(如失重和聋哑人[5])下的空间知识获取等领域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但是与其他领域的知觉和认知研究相比,一个良好的空间认知模式初出端倪的时间并不是很长,这反映了空间能力本质的模糊性,即便是“空间(spatial)”这一个词语也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物理环境中空间知识记忆方面的研究也是如此。本文仅根据当前有关空间知识记忆方面的研究报告,对研究者所构建的空间知识记忆和提取的理论或模型进行了回顾和简单评价。

2 理论模型

2.1 空间记忆的内在参照系(intrinsic reference system)理论[6~9]

根据McNamara等人的理论:人们是以空间参照系来建构环境的空间结构,进而形成对

收稿日期:2003-10-25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70465)、教育部“十五”规划课题(FBB011067)、中国科学院院长基金(JHJ02013)资助项目。

通讯作者:张侃, E-mail: zhangk@https://www.360docs.net/doc/5418513595.html,; 电话:(010)64837096

第12卷第3期 空间知识记忆和提取的理论模型 -331- 物理空间进行表征的认知空间结构,获知环境中物体的空间信息,而参照系统固有于物体布局本身,即环境的空间结构主要是以其自身特性(如房间中桌椅排成的行和列)被加以表征的,这种参照系统即为内在参照系统(intrinsic reference system )。内在参照系的方向或轴的选择是基于线索的,如学习空间结构时的视角、经验(如指导语)、物体特性(如物体间的类似程度)和环境结构(如房间墙壁的突显),其中起支配作用的是自我经验方面的线索。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内在参照系的选择或其方向的确定不是静态的,随着其中某些线索(如视角)的变化而改变:当观察者以第一个视角对空间布局学习时,他们以与该视角平行(匹配)的内在参照系统对空间布局进行表征,通常情况下基于第一视角所选择的内在参照系不会随着观察者的移动和视角的改变而进行更新,当观察者处于后继视角时就如同从新的方向观察一熟悉物体。但是如果第一视角与环境中某一突出轴不匹配而后继视角与之匹配,新的内在参照系(方向)就会取代原有的内在参照系(方向),相应的就以后继内在参照系(方向)对环境布局进行表征。

可以通过具体实例或实验对空间记忆的内在参照系理论进行进一步的了解。根据实验结果McNamara (2003)认为:如果要求被试从两个观察点对某一场景进行学习,如被试先从0度对图1所示场景进行学习,此时所依据的内在参照系统与视角、物体所在的垫子以及房间的墙壁都是平行的,当位移到135度时其视角与环境线索(物体所在的垫子与房间的墙壁)不再平行,因而基于0度视角的内在参照系不会被破坏、被试会继续以0度位置时的内在参照系统对该空间布局进行表征。所以当想象空间中的朝向与匹配视角(0度)平行时被试相对方位判断(如“想象你站在book 上,面对wood ,请指出shoe 的方位”)的成绩最好,而想象空间中朝向与非匹配视角(135度)平行时相对方位判断(如“想象你站在clock 上,面对shoe ,请指出wood 的方位”)的成绩并不比和非匹配视角不平行的朝向时相对方位判

断(如“想象你站在skillet 上,面对shoe ,请指出book 的

方位”)成绩好。相反如果第一次以135度视角对该场景进

行观察而位移到0度视角时,内在参照系统就会发生变化。

Mou 和McNamara (2002)的研究中进一步明确提出了

空间记忆的内在参照系统理论,在其一系列实验中被试被要

求对如图2的场景进行学习:物体放在与密闭房间墙壁平行

的一正方形垫子或圆柱型空间中的一块空地上。在实验(Exp

2)中,被试从315度学习该场景,要求一组被试以自我轴

315度[如clock (站的物体)-jar (面对的物体)、scissors

-shoe 和wood -book]、另一组被试以非我自我轴(如

scissors -clock 、wood -shoe 、shoe -jar 和banana -book )0

度学习该布局,结果(见图3)主要发现:在判断成绩和判

断时间没有明显代偿的情况下,被要求以自我轴315度识记该场景的被试在从315度想象该空间布局(如“想象你站在

图1 McNamara 等人研究中所采用

的场景布局之一(被试所识记的是真

实物体;McNamara, 2003)

-332- 心理科学进展 2004年

scissors上,面对shoe,请指出clock的位置”)时的成绩要好于从0度想象该空间(如“想象你站在scissors上,面对clock,请指出shoe的位置”)时的成绩,反之亦然,以非自我轴识记该布局的被试在从0度想象该布局时的成绩要好于从315度(也即真实观察点)想象该布局时的成绩。这一研究有力地说明了主体的经验(如指导语)会影响主体进行空间布局识记时内在参照系的选择。

McNamara等人把主体以空间参照系来学习空间布局的过程与主体确定某物体或图形上方进行类比,结合一系列实验逐步构建了空间记忆的参照系统理论。与McNamara等人早期的理论框架相比,内在参照系理论抛弃了空间记忆是基于自我参照和环境参照两个系统的看法,而是认为主体是以物体布局自身结构作为空间记忆的参照系统,这一系统不是固定的,其最终的确立或更新受主体经验、物体的空间或非空间特性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中主体经验是主导因素。

2.2 空间知识获取的坐标系统模型(coordinate-system model of retrieval)[10~13]

Sholl等人通过一系列研究提出了空间知识获取的坐标系统模型,该模型假设人是以两个子系统,即自我参照系统(Self-reference system)和物体内在系统/认知矢量空间(Object- to-object system/Cognitive vector space),对可行走环境内空间知识(navigating an environment on foot)进行表征和提取。

人们必须借助于参照系才能对空间位置和方向进行说明,研究表明人们对周围空间知识的组织是以身体为中心的即自我参照系统。坐标模型的中心假设是以身体解剖轴(anatomical axes,如上-下轴、前-后轴和左右轴)组成坐标表征系统,而坐标系统对数量的物体空间关系进行调整。坐标系统如图4B:由前-后轴和左-右轴组成,图为矢量空间和坐标系统的组合,为空间距离和方向的计算提供了一些列基本矢量。矢量空间中自我参照系统的原点与主体在物理空间中的真实或想象位置一致,其方向与主体的朝向一致(前-后轴的前点)。

第12卷第3期空间知识记忆和提取的理论模型 -333-

而且从计算角度而言,负责编码物体——物体空间关系的矢量可以从参照轴中加以推测,至于矢量角如何编码物体间的相对方向该模型没有说明。

在这个模型中,物体—物体的空间关系存储于环境中心表征中,即朝向自由矢量空间(orientation-free vector space)。朝向自由表征即在该表征系统中任何朝向的可利用性都是等同的,跟主体的朝向没有关系,其构成基础是若干朝向特定表征(orientation specific representations):功能上源于若干朝向特定表征的聚集性活动(collective activity)或结构上作为建构于若干低层级朝向特定表征(multiple lower-level orientation-specific representations)之上的单一高层级朝向自由表征(single higher-level orientation-free representations)。坐标系统模型所假设的是物体—物体空间关系的单一高层级朝向自由表征,其作用形式类似于一认知矢量空间,如图4A所示:圆圈节点表示的是表征于数量网络中的物体、连接节点的矢量编码的是物体间的距离和角度。矢量空间不包括整体参照系,因而不足以说明矢量角,因为至少需要3个物体才能创造一个空间角度。在认知矢量空间中,矢量强度(随物体如路标被使用频次的变化而变化,使用频次高也即强矢量比使用频次低也即弱矢量更容易被激活)、物体间的距离(长距离矢量被激活所用的时间比短距离矢量被激活所用的时间要短)和物体间矢量的直接程度(图4A中节点4和节点5的连接是通过3建立起来的,因此矢量4-5可利用性程度要比矢量3-4程度低)都会影响主体对物体间相对关系的判断。

A B C

图4 坐标系统模型图

注:A表示的认知矢量空间,B表示的是自我参照系统,C表示的是认知矢量空间和自我参照系的结合(译自Sholl, 2000)

目标矢量一旦被激活,主体便以欧式坐标(Euclidean coordinate)在自我参照系中对物体加以表征。图4C说明了当主体想象身处节点3的位置时自我参照系统和认知矢量空间(物体内在参照系统)的结合。如果与该模型预测的一样——认知矢量系统和自我参照系统在功能上是分离的,那么这两个系统中空间关系的易达性应是相互独立的。比如影响自我参照系中某物体相对方向易达性的因素对认知矢量空间该方向的获取没有影响,反之亦然。众多研究表明基于真实环境和想象环境的想象空间物体定位任务中存在方位效应,最为突出的是前-后效应,即主体定位前方物体的时间比定位后方物体的时间短,且在物体—物体的空间关系(object-to-object spatial relations)的情境下,这种效应依然存在,所以其表征或提取是在自我参照系中完成的。坐标系统把前-后效应归于自我参照系中主体对其前部分的空间坐标

-334- 心理科学进展 2004年

计算要快于对其后部分的空间坐标计算,反应的不对称性发生于感觉—运动水平,而对其监控则发生于表征水平。因此影响自我参照系中物体相对方位易达性的是其在身体空间中的前/后位置,而独立于认知矢量空间。

总的来说,坐标系统模型认为人对空间知识的获取建构于自我参照和物体内在参照(认知矢量空间)两个系统之上的。自我参照系统以观察者身体朝向所定义的坐标轴(如前/后、左/右和上/下)对身体坐标(body-centered coordinate)中的身体—物体空间关系(self-to-object spatial relations)进行加工,该系统为主体(人)在定量空间中的运动(如行走、抓取或搜索等)提供了框架;而物体内在系统则是对环境坐标(environmental coordinate)中物体—物体的空间关系进行加工,该系统以物体自身定义物体间的位置关系,但相对方向的储存是局部的,仅限于系统所基于的物体或物体组合(set),与周边环境没有关系,不存在优势方向或坐标轴效应,因此该表征是朝向独立(orientation-independent)的。但这两个子系统不是完全独立的,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交叉,由于身体坐标前后轴中的“前点”决定了客体参照系统中的“前方(forward)”,故自我参照系统的身体朝向(heading)确定物体内在系统的方向(orientation),当由身体的实际旋转或想象旋转而引起自我参照系统的身体朝向变化时,物体内在系统的方向也随之变化。同时Sholl认为其模型偏重空间知识表征和获取的数量水平,但并不排斥用来解释人类空间行为的其他模型。

2.3 空间情境模型(spatial situation model)

文本理解的多维理论(multi-level theories of text comprehension)认为对文本的理解需要对不同加工水平进行表征,一般来说有文本表征(文本形式和内容)和情境表征(文本情境),虽然情境有时间、空间、因果关系、意图和主角共5个维度,但最重要的是空间维度,也是研究最多的维度[14]。空间情境模型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的,空间组织的非线性特点和语言结构的线性特点不匹配(如两个空间相邻的物体在语言描述中可以距离很远)使研究者可以判断读者是建立了描述情境的心理表征还是建立了语言文字的心理表征。空间信息包括物体与主角的空间距离信息和物体与主角的空间关系信息。

结合McNamara(1986)早期提出的关于空间记忆的层级和非层级理论(hierarchical versus nonhierarchical theories of spatial memory)[15],Rinck等人[16](1997)认为空间情境模型中存在两种不同的空间距离信息:类别距离(category distance)和几何距离(Euclidean/metric distance)。类别距离(如物体和主角之间房间的个数)为非层级信息,而主角和物体间的几何距离则是层级信息。在相关实验中,被试被要求准确记住一张建筑物的平面图和其中几个物体的位置。而后,阅读一段故事,故事中的主角正在建筑物内移动。在阅读过程中,以一对物体的名称作为探测目标,要求被试回答它们是否在建筑物的同一房间内。结果表明当主角处于物体所在房间时,反应时最短;当主角刚走出物体所在的房间或物体所在房间在主角行走路线中未提及时,反应时最长。Rinck等人以阅读时间作为反应指标的实验也发现了类似的结果,表明物体可利用性取决于类别距离而非几何距离(如房间的大小),被试只是会在必须完成的第二任务中使用几何距离信息[16]。

第12卷第3期空间知识记忆和提取的理论模型 -335-

空间情境表征还包括故事中物体和主角的空间位置关系,其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是空间框架(spatial frameworks),旨在整合观察者(主角)与环境中物体的空间关系信息。一个空间框架由3个有序的轴构成:上-下轴、前-后轴和左-右轴。在一项开创性的研究中,Franklin和Tversky让被试阅读一篇短文,如“……你的正后方,在你的视平线位置的包厢上,有一盏装饰灯……”。阅读过程中呈现探测刺激,要求被试判断在各个方向上放置的物体是什么(物体搜索的范式)。结果支持了空间框架的存在,搜索上-下轴上的物体所用时间最短、其次是前-后轴、而搜索左-右轴的物体所用时间最长;并发现这种建立于以观察者为中心的空间关系表征之上的物体搜索过程中存在方位效应(前<后<左=右)[17]。在物体搜索范式基础上,牟炜民的研究表明空间情境模型中以观察者为中心的空间关系表征中存在相互独立的物体-身体空间关系和物体-物体空间关系;物体-身体空间关系的知觉表征与概念表征是通过观察者为中心的参照系联系的,二者的转换产生了方位效应;物体-物体空间关系的强弱受空间心理表征中组织结构特性的影响,是相对位置效应产生的原因[18]。

从记忆的情境模型中得到的信息,其可利用性的模式受到描述场景时所基于的视角的影响。如果采用内部观察者(场景内观察者的视角)的空间框架(internal spatial framework),对前的反应比对后的反应快;如果采用外部观察者(场景外观察者的视角)的空间框架(external spatial framework),对前的反应和对后的反应没有差别[19]。对于场景(中央有一不同朝向的主角,其前后左右上下等距离处各有一个物体)的二维图示(2D diagrams)描述,被试以外部视角(outside perspective)进行识记,与场景中主角的视角无关,基于的是场景内在计算分析(intrinsic computation analysis)或内在参照系统;而对于同样场景的三维模型(3D models)描述来说,被试则以场景中主角的视角对场景进行识记,基于的是以主角为中心的空间框架分析(egocentric spatial analysis)[20]。

方位效应和位置效应为空间情境模型的确立提供了证据,支持了以观察者为中心的空间关系表征中物体—身体空间关系和物体—物体空间关系是彼此独立的,根据现有文献来看被试只有当对空间场景进行情境模型描述(言语描述或3D图示)时才采取空间框架分析。

2.4 空间位置记忆的类属模型(spatial category model)[21~25]

空间位置记忆的类属模型是建立在类属模型基础之上的,类属模型认为:物理世界的心理表征是无偏向的;刺激在细目(detail)的两个水平上被加以表征——特异或精细(particular/ fine-grain)值(value)表征和类属表征。如果表征是精确的,则这两个水平上的信息完全是整合(coordinate)的;但如果表征是不精确的,则两个水平提供的信息并非是多余的,结合起来有助于做出估计。后来Huttenlocher等人用类属模型解释空间位置记忆的判断偏差,进而形成了空间位置记忆的类属模型。下面结合其实验任务和结果,对该模型进行阐述。

在典型的位置记忆任务中,呈现给被试一几何框架及其内一点或一细线,要求被试记住该圆点或细线的位置,其后在一空白几何图形中“重现”出该圆点或细线的位置,结果发现重现位置以一固定的趋势趋向某位置而偏离目标所在实际位置(见图5:AB箭头表示的是所需识记刺激为细线时的趋向,C箭头表示的是所需识记刺激为圆点时的趋向)。

-336- 心理科学进展 2004年

图5 空间目标位置记忆偏差图

注:A和B所示的是目标刺激为细线, C所示的是圆点, D 为类属模型

资料来源:A和B: Spencer, 2002; C和D: Huttenlocher et al, 1991

Huttenlocher等人认为主体对目标位置的编码也是在细目的两个水平上被加以表征:特异或精细位置和类属。对于编码精细位置,Huttenlocher等人认为通过视觉编码位置有如对位置进行物理测量一样,一般有两种坐标系统可表示一物体的位置:极坐标(polar coordinates)和欧式坐标(Euclidean coordinates)。就圆圈中某点的位置来说,极坐标以该点到圆环的最短距离(见图6A线段,该线段延长后经过圆心)表示半径位置、以该线段与垂直/水平轴的夹角表示方向位置;欧式坐标则以该点到圆环的两条线段(分别与垂直和水平方向平行,图6B)表示位置。就实验任务来说,“重现”处于不同位置点的反应模式取决于被试坐标系的选择,因而以反应图示可判断出坐标系的使用。对于极坐标,半径位置编码的不确定性随目标点到圆周距离的增加而加大,而角度位置的编码由于缺少明显的参照、其不确定性相对恒定。所以在“重现”任务过程中,如果被试是以极坐标对目标位置进行编码,目标位置区域与圆周越近反应图示越狭窄,直至平行于圆周,反之,应图示越趋于圆(见图7A)。对于欧式坐标,编码的不确定性随目标位置到圆周距离的增加而加大。所以对于所有x和y轴不相等的目标位置点而言,反应图示成椭圆形(其对称轴分别平行于垂直轴和水平轴);对处于垂直和水平方向间的对角线上的目标位置而言,反应图示成圆形(见图7B)。

Huttenlocher等人的实验结果表明在其实验任务中,主体是以极坐标表示目标位置的。

对于类属水平上的编码,表征的是物体大致位置。在呈现目标位置之前,主体以图形

第12卷第3期空间知识记忆和提取的理论模型 -337-

自身或其在大空间的方向为基础进行知觉组织,进而形成类属(categories)。对圆环而言,所有的直径都是对称轴,对其分割有赖于主体在大空间中的方向。当主体以极坐标对位置进行编码时,身体轴可用于圆环的水平和垂直轴上,进而形成“边界”(在刺激图形上实际不存在,见图5D中不带箭头的两直线)。则水平和垂直轴就会导致半径类属(radial category, 伸缩于圆周和圆心之间)和角度类属(angular category, 90度为一单元)。每一类属都有特定的原型,就半径类属而言,其原型把圆分为等面积的两个部分,位于圆心到圆周2/3的潜在圆环上;就角度类属而言,其原型即为边界的中线(见图5D)。

空间类属模型认为类属的功能是在于潜在提高位置判断准确性。在解释判断偏差产生的原因时,Tversky等人归其于知觉因素的影响,而Huttenlocher等人认为在目标位置呈现之后,基于知觉层面的空间类属不再保持,实验所提示的类属现象应归于概念因素的影响。总的来说,大量的研究证明了空间类属的存在,即人对空间位置的估计趋向于是特定空间的中心(类属空间的原型),但是到目前为止关于空间类属模型的研究中大多仅针对单一目标的位置记忆,虽然也有涉及需要被试识记多个目标的任务,总体来说缺少对空间场景记忆中物体位置估计是否存在类属现象的研究。

3 简单评价

上述4个理论模型中,从构建的基础(如实验的任务等)来看,McNamara等人的空间内在参照系理论和Sholl等人的空间系统坐标模型比较接近,以空间物体方位表述所依据的参照系出发:试图区分出身体—物体空间关系和物体—物体空间关系表征(系统);进行空间关系判断和观察视角关系方面的探讨。尽管McNamara认识到身体—物体空间关系至少会在知觉水平上被加以表征,但是在总结自己的理论时,McNamara认为空间内在参照系理论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对身体—物体空间关系如何被加以表征这一问题进行阐述;相反Sholl等人的空间系统坐标模型则对这两种空间关系都进行了阐述。除此之外,物体—物体空间关系表征在内在参照系理论中是跟朝向有关,是朝向特定(orientation specific),但系统坐标模型认为物体—物体空间关系表征跟朝向无关、是为朝向独立(orientation independent)[6]。与内在参照系理论和坐标系统模型相比,空间情境模型形成初期主要对空间框架的存在进行了验证,但后期的研究中也试图对空间情境模型中以观察者为中心的身体—物体空间关系和物体—物体空间关系加以区分;而且也有研究表明对空间情境的二维图示描述,被试是以内在参照系统对情境加以识记,这与内在参照系理比较一致,但是情境模型中的内在参照系统基于的是物体参照系统(即以具有内在不对称性的物体——如人和桌子——为中心的),而内在参照系理论中的内在参照系之方向或轴基于的是所学环境的空间布局。

以相对方位判断、物体定位/搜索任务为基础的内在系统理论、系统坐标模型和情境模型中,无论是身体—物体空间关系表征还是物体—物体空间关系表征,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属于对空间布局数量(metric)水平上的表征。Sholl认为只有结合对基于空间布局记忆的数量水平表征和非数量(non-metric)表征才能完整地解释人类空间行为[10]。空间位置记忆的类属模型认为,与数量表征水平(精细加工)联合对位置进行判断的空间类属表征水平是产生

-338- 心理科学进展 2004年

空间位置记忆系统偏差的原因所在。但是位置记忆的类属模型所基于的任务不是物体布局而是单一物体位置的“重现”,也没有对被试“重现”目标位置时所基于的参照系(点)进行研究,故而类属表征水平是否适用于可行走环境或由多个物体组成的场景则有待进一步验证。

通过回顾当前占主流的空间知识记忆和提取的理论模型,可以看出:基于空间知识记忆的人类空间行为应包括数量和非数量两个水平上的表征;身体—物体空间关系和物体—物体空间关系在一定范围内是相互独立的;涉及物体—物体空间关系的物体—物体空间表征系统或参照系与受观察视角影响的可能性要大一些。同时,从概念的使用到实验任务的选择,以往研究中存在诸多的模糊,一方面反映出这正是当前空间认知研究领域的热点或重点之一,另外一方面也说明这部分的研究有待整合和深入。

参考文献

[1] Wickens C D, Hollands J G. Engineering psychology and human performance (3rd).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2000. 69~195

[2] Robertson G, Czerwinski M., Larson, et al. Data Mountain: using spatial memory for document management. Proc. UIST '98, 19981:

53~62. Available on: https://www.360docs.net/doc/5418513595.html,/usability/UEPostings/p153-robertson.pdf 2003.12.22. 2003-12-22

[3] Cockburn, McKenzie. Evaluat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Spatial Memory in 2D and 3D .2002. Available on:

https://www.360docs.net/doc/5418513595.html,/ ~andy/papers/chi02DM.pdf. 2003-12-22

[4] Stuart K C, George G R, William YThe WebBook and the Web Forager: An Information Workspace for the World-Wide Web. 1996

Available on: https://www.360docs.net/doc/5418513595.html,/istl/projects/uir/pubs/items/UIR-1996-14-Card-CHI96-WebForager.pdf. 2003-12-22.

[5] Russell E, Nancy K. Repetition blindness for locations: Evidence for automatic spatial coding in an RSVP task.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Human Perception & Performance, 1999, 25(6): 1855~1866

[6] McNamara T P. How are the locations of objects in the environment represented in memory? In: reksa C, Brauer W, Habel C, et al ed.

Spatial cognition III: Routes and navigation, human memory and learning, spatial representation and spatial reasoning. Berlin: Springer-Verlag, 2003. 174~191

[7] Mou W, McNamara T P. Intrinsic frames of reference in spatial memor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2002, 28: 162~170

[8] Shelton A L, McNamara T P. Systems of spatial reference in human memory. Cognitive Psychology, 2001, 43: 274~310

[9] Valiquette C M, McNamara T P, Smith K. Locomotion, incidental learning, and the selection of spatial reference systems. Memory &

Cognition, 2003,31: 479~489

[10] Sholl M J. The functional reparability of self-reference and object-to-object systems I spatial memory. In: Seán ? Nualláin ed.

Spatial cognition: Foundations and applications. 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2000. 45~67

[11] Sholl M J, Nolin T L. Orientation specificity in representations of plac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1997,23(6): 1494~1507

[12] Easton R D, Sholl M J. Object- array structure, frames of reference, and retrieval of spatial knowledg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1995, 21(2): 483~500

[13] Sholl M J, Bartels G P. The role of self-to-object updating in orientation-free performance on spatial-memory task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 2002, 28(3): 422~436

[14] Stephan D. Anaphor resolution as a function of spatial distance and priming: Exploring the spatial distance effect in situation models.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2003, 50(4): 270~284

第12卷第3期空间知识记忆和提取的理论模型 -339-

[15] McNamara T P . Mental representation of spatial relations. Cognitive Psychology, 1986, 18: 87~121

[16] Rinck M, Haehnel A, Bower G, et al. The metrics of spatial situation model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 Cognition, 1997, 23(3): 622~637

[17] Franklin N, Tversky B. Searching imagined environment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1990, 119(1): 63~76

[18] 牟炜民. 空间情境模型中以观察者为中心的空间关系表征.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博士论文,1998

[19] Bryant J B, Tversky B, Franklin N. Internal and external spatial frameworks for representing described scenes. 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 1992, 31(1): 74~98

[20] Bryant J B, Tversky B. Mental representations of perspective and spatial relations from diagrams and model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 Cognition, 1999, 25(1): 137~156

[21] Huttenlocher J, Hedges L V, Duncan S. Categories and particulars: Prototype effects in estimating spatial loc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1998: 352~376

[22] Sandberg E H, Huttenlocher J, Newcombe N. The development of hierarchical representation of two-dimensional space. Child

Development, 1996, 67: 721~739

[23] Schiano D J, Tversky B. Structure and strategy in encoding simplified graphs. Memory & Cognition, 1992, 20: 12~20

[24] Spencer J P, Hund A M. Prototype and particulars: Geometric and experience-dependent spatial categorie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2002, 131(1): 16~37

[25] Huttenlocher J, Hedges L V, Vevea J L. Why do categories affect stimulus judgment?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2000, 129: 220~241

The Theories of Spatial Memory and Retrieval

Zhou Ronggang, Zhang Kan

(Institute of Psych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

Abstract: Research on how do people learn the layout of some-scale space has been an important filed in spatial cognition study. Deep researches on spatial memory and retrieval of physical environment not only help us to understand human spatial behavior, but can provide useful data or support for interface design, information presentation in virtual spatial environmental. This article reviewed current theories of spatial memory from theory of intrinsic reference system, the coordinate system model of retrieval, spatial situation model and spatial category model.

Key words: spatial memory, intrinsic reference system, coordinate-system model of retrieval, spatial situation model, spatial category model.

理论力学考试知识点总结

《理论力学》考试知识点 静力学 第一章静力学基础 1、掌握平衡、刚体、力的概念以及等效力系与平衡力系,静力学公理。 2、掌握柔性体约束、光滑接触面约束、光滑铰链约束、固定端约束与球铰链的性质。 3、熟练掌握如何计算力的投影与平面力对点的矩,掌握空间力对点的矩与力对轴之矩的计算方法,以及力对轴的矩与对该轴上任一点的矩之间的关系。 4、对简单的物体系统,熟练掌握取分离体并画出受力图。 第二章力系的简化 1、掌握力偶与力偶矩矢的概念以及力偶的性质。 2、掌握汇交力系、平行力系、力偶系的简化方法与简化结果。 3、熟练掌握如何计算主矢与主矩;掌握力的平移定理与空间一般力系与平面力系的简化方法与简化结果。 4、掌握合力投影定理与合力矩定理。 5、掌握计算平行力系中心的方法以及利用分割法与负面积法计算物体重心。 第三章力系的平衡条件 1、了解运用空间力系(包括空间汇交力系、空间平行力系与空间力偶系)的平衡条件求解单个物体与简单物体系的平衡问题。 2、熟练掌握平面力系(包括平面汇交力系、平面平行力系与平面力偶系)的平衡条件及其平面力系平衡方程的各种形式;熟练掌握利用平面力系平衡条件求解单个物体与物体系的平衡问题。 3、了解静定与静不定问题的概念。 4、掌握平面静定桁架计算内力的节点法与截面法,掌握判断零力杆的方法。 第四章摩擦 1、掌握运用平衡条件求解平面物体系的考虑滑动摩擦的平衡问题。 2、了解极限摩擦定律、滑动摩擦系数、摩擦角、自锁现象、摩阻的概念。 运动学 第五章点的运动 1、掌握描述点的运动的矢量法、直角坐标法与弧坐标法,能求点的运动方程。 2、熟练掌握如何计算点的速度、加速度及其有关问题。 第六章刚体的基本运动

理论知识点

一. 1对软件开发工具概念的要点、理解、范围使用。哪些是软件开发工具,哪些不是?(重要)在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第三代语言)的基础上,为提高软件开发的质量和效率,从规划、分析、设计、测试、成文和管理各方面,对软件开发者提供各种不同的帮助的一类广泛的软件。它支持软件开发的全过程,而不是仅限于编码或其它稳定的工作阶段。 2 软件开发工具的由来。(理解) 产生和演变的几个阶段。 (1)第一代语言--机器语言(2)第二代语言--汇编语言(3)第三代语言--高级程序设计语言(过程化语言)(4)第四代语言--非过程化语言 其中,第三代语言与第二代语言的区别①第三代语言突破了与机器指令一一对应的限制,用尽可能接近自然语言的表达方式描述人们设想的处理过程,把这种表达方式向机器指令的转化工作交给编译系统去完成。②另一个重要的变化是高级设计语言实现了对机器的独立性,即不依赖特定的硬件系统,抽象地逻辑地描述处理和算法,而把硬件系统之间的区别交给不同的编译系统去处理,从而大大提高了程序的可移植性。(第三代程序设计语言一般是过程化语言)第四代语言--非过程化语言思想。人们希望机器能够自动地完成更多的工作,包括自动安排某些(不是全部)工作的顺序,而做到只要给机器下达需要做什么的命令,由机器自己去安排执行的顺序。 (5)利用通用软件作为辅助工具的阶段利用文字处理软件来编写文档,利用绘图软件来绘制流程图等。三个弱点(6)专用软件开发工具阶段支持软件开发的某一个阶段或某一个环节。(7)集成的软件开发工具阶段零散的、分散地支持各个工作阶段、各项具体工作的专用工具之间没有有机地联系起来,从而必然造成冲突与矛盾,以致抵消了使用工具带来的益处。这种情况导致了集成的软件开发工具的产生。 3 了解软件、硬件。理解软件工作的重要性。软件开发工具有继承性和创新性。软件包括程序和文档两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重要) 4软件开发工作的四个阶段,各个阶段使用的语言,最后两个阶段的特点。(重要) 5软件开发方法发展的新阶段的特点。现阶段软件技术的特点。 要点:(1)自动化程度的提高。(2)明确地把需求分析包括进了软件工作的范围之内。(3)把软件开发工作延伸到项目及版本管理,从而超出了一次编程的局限。(4)在这一阶段的研究中,吸收了许多管理科学的内容与方法,如程序员的组织、质量的控制等。 6 相关概念:4GL,CASE等。软件开发工具学(也即软件开发工具)和软件开发方法学的区别:前者着重于实际应用和工具开发;后者着重于方法论的研究;后者是前者的理论基础 7软件开发的过程几个阶段,以及产生的相关文档及特点(理解) 答:第一阶段:初始要求的提出。软件开发工作者的任务是根据这种初始要求形成严格的、明确的、可供实际开发使用的功能说明书。(成果:软件功能说明) 第二阶段:总体设计。任务是根据软件功能说明书的要求,完成软件的总体设计,包括整个软件的结构设计、公用的数据文件或数据库的设计、各部分的连接方式及信息交换的标准等几个主要内容。(成果:系统的总体设计文件及各个模块的设计任务书) 第三个阶段:程序的编写和文档的编写,统称为实现阶段。 第四个阶段:测试或调试阶段。包括两部分:模块的高度、整个软件的联调。(测试工作最好由专门的小组去进行。) 8 软件开发工具的功能:(定性,做什么)。软件开发的性能:(定量,做到什么程度)如果是简答题,需要进行每条分析。(重点记忆) a认识与描述客观系统;b储存和管理开发过程中的信息; c代码的编写或生成;d文档的编制和生成;e软件项目管理 a表达能力或描述能力;b保持信息一致性的能力;c使用方便程度;d工具可靠程度;e对硬件和软件环境要求 9软件开发工具的类别。哪些人员一般需要什么样的工具。专业人员,非专业人员。(重要)

汽车理论考试必备资料

《汽车理论》知识点全总结 第一部分:填空题 第一章.汽车的动力性 1.从获得尽可能高的平均行驶速度的观点出发,汽车的动力性指标主要是:(1)汽车的最高车速Umax(2)汽车的加速时间t(3)汽车的最大爬坡度imax。 2.常用原地起步加速时间和超车加速时间来表明汽车的加速性能。 3.汽车在良好路面的行驶阻力有: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坡道阻力,加速阻力。 4.汽车的驱动力系数是驱动力与径向载荷之比。 5.汽车动力因数D=Ψ+δdu/g dt。 6.汽车行驶的总阻力可表示为:∑F=Ff+Fw+Fj+Fi 。其中,主要由轮胎变形所产生的阻力称:滚动阻力。 7.汽车加速时产生的惯性阻力是由:平移质量和旋转质量对应的惯性力组成。 8.附着率是指:汽车直线行驶状况下,充分发挥驱动力作用时要求的最低地面附着系数。 9.汽车行驶时,地面对驱动轮的切向反作用力不应小于滚动阻力、加速阻力与坡道阻力之和,同时也不可能大于驱动轮法向反作用力与附着系数的乘积。 第二章.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1.国际上常用的燃油经济性评价方法主要有两种:即以欧洲为代表的百公里燃油消耗量和以美国为代表的每加仑燃油所行驶的距离。2.评价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循环工况一般包括:等速行驶,加速、减速和怠速停车多种情况。 3.货车采用拖挂运输可以降低燃油消耗量,主要原因有两个:(1)带挂车后阻力增加,发动机的负荷率增加,使燃油消耗率b下降(2)汽车列车的质量利用系数(即装载质量与整车整备质量之比)较大。 4.从结构方面提高汽车的燃油经济性的措施有:缩减轿车尺寸和减轻质量、提高发动机经济性、适当增加传动系传动比和改善汽车外形与轮胎。 5.发动机的燃油消耗率,一方面取决于发动机的种类、设计制造水品;另一方面又与汽车行驶时发动机的负荷率有关。 6.等速百公里油耗正比于等速行驶时的行驶阻力与燃油消耗率,反比于传动效率。 7.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有:串联式,并联式和混联式三种结构形式。 第三章.汽车动力装置参数的选定 1.汽车动力装置参数系指:发动机的功率和传动系的传动比;它们对汽车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有很大影响。 2.确定最大传动比时,要考虑三方面的问题:最大爬坡度、附着率及汽车最低稳定车速。 3.确定最小传动比时,要考虑的问题:保证发动机输出功率的充分发挥、足够的后备功率储备、受驾驶性能限制和综合考虑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 4.某厂生产的货车有两种主传动比供用户选择,对山区使用的汽车,应选择传动比大的主传动比,为的是增大车轮转矩,使爬坡能力有所提高。但在空载行驶时,由于后备功率大,故其燃油经济性较差。 5.在同一道路条件与车速下,虽然发动机发出的功率相同,但变速器使用的档位越低,后备功率越大,发动机的负荷率越低,燃油消耗率越高。 6.单位汽车总质量具有的发动机功率称为比功率,发动机提供的行驶功率与需要的行驶功率之差称为后备功率。 7.变速器各相邻档位速比理论上应按等比分配,为的是充分利用发动机提供的功率,提高汽车的动力性。 8.增加挡位数会改善汽车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这是因为:就动力性而言,挡位数多,增加了发动机发挥最大功率附近高功率的机会,提高了汽车的加速和爬坡能力。就燃油经济性而言,挡位数多,增加了发动机在低燃油消耗率区工作的可能性,降低了油耗。9.对汽车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有重要影响的动力装置参数有两个,即最小传动比和传动系挡位数。 第四章.汽车的制动性 1.汽车制动性的评价指标是:(1)制动效能,即制动距离与制动减速度(2)制动效能的恒定性,即抗热衰退性能(3)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2.制动效能是指:汽车迅速降低车速直至停车的能力,评定指标是制动距离和制动减速度。 汽车的制动距离是指从驾驶员开始操纵制动控制装置(制动踏板)到汽车完全停止住为止汽车驶过的距离,它的值取决于制动踏板力、路面附着条件、车辆载荷和发动机是否结合等因素。 3.决定汽车制动距离的主要因素是:制动器起作用的时间,最大制动减速度即附着力(或最大制动器制动力)和起始制动车速。4.汽车在附着系数为Φ的路面上行驶,汽车的同步附着系数为Φo,若Φ<Φo,汽车前轮先抱死;若Φ>Φo,汽车后轮先抱死;若Φ=Φo,汽车前后轮同时抱死。 5.汽车制动跑偏的原因有两个:(1)汽车左右车轮,特别是前轴左、右车轮(转向轮)制动器的制动力不相等(2)制动时悬架导向杆系与转向系杆在运动学上的不协调(互相干涉)。

深度学习系列(5):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

循环神经?网络(RNN )在实际应?用中很难处理理?长距离依赖的问题。 有的时候,我们仅仅需要知道先前的信息来完成预测任务。例例如,我们有?一个语?言模型?用来基于先前的词来预测下?一个词,?比如我们预测“the clouds are in the sky”最后的词的时候,我们不不需要任何其他的上下?文,很显然下?一个词就是sky 。在这种情况下,相关的信息与需要预测的词位置之间的间隔很?小,?而RNN 可以学会使?用较近距离的信息。 但是到了了?一个更更加复杂的场景,假设我们试着预测“I grew up in France......I speak ?uent French”中最后的词,从这句句话的信息来看,下?一个词很有可能是?一种语?言的名字,但具体到是哪种语?言,我们就需要在与之距离较远的“I grew up in France”中得到。这说明相关信息与当前预测位置之间的间隔就肯定变得相当的?大。 不不幸的是,在这个间隔不不断增?大时,RNN 会丧失学习到连接如此远的信息的能?力力。 深度学习系列列(5):?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 ) ?一、?长期依赖问题(Long-Term Dependencies )

当然,在理理论上,RNN绝对可以处理理这样的?长期依赖问题。?人们可以通过调参来解决,但是在实践中,RNN肯定不不能够成功学习到这些知识。Bengio, et al. (1994)等?人对该问题进?行行了了深?入的研究,它们发现?一些使训练RNN变得?非常困难的相当根本的原因。 既然找到了了问题的原因,那我们就能解决它。从问题的定位到解决,科学家们?大概花了了7、8年年的时间。终于有?一天,Hochreiter和Schmidhuber两位科学家发明出?长短时记忆?网络,?一举解决了了这个问题。 ?二、LSTM的核?心思想 Long Short Term?网络,?一般就叫做LSTM,是?一种特殊的RNN变体,它可以学习?长期依赖信息。LSTM由Hochreiter和Schmidhuber在1997年年提出,并在近期被Alex Graves进?行行了了改良和推?广。在很多问题上,LSTM都取得了了相当巨?大的成功,并得到了了?广泛的使?用。 LSTM通过刻意的设计来避免?长期依赖问题。记住?长期的信息在实践中是LSTM的默认属性,?而?非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才能获得的能?力力! 所有的RNN都具有?一种重复神经?网络模块的链式的形式。在标准的RNN中,这个重复的模块只有?一个?非常简单的结构,例例如?一个tanh层。 LSTM同样是这样的结构,但是其中重复的模块拥有?一个不不同的结构。不不同于单?一神经?网络层,

理论力学复习总结(重点知识点)

第一篇静力学 第 1 章静力学公理与物体的受力分析 1.1 静力学公理 公理 1 二力平衡公理:作用于刚体上的两个力,使刚体保持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于同一直线上。F=-F' 工程上常遇到只受两个力作用而平衡的构件,称为二力构件或二力杆。 公理 2 加减平衡力系公理:在作用于刚体的任意力系上添加或取去任意平衡力系,不改变原力系对刚体的效应。 推论力的可传递性原理:作用于刚体上某点的力,可沿其作用线移至刚体内任意一点,而不改变该力对刚体的作用。 公理 3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作用于物体上某点的两个力的合力,也作用于同一点上,其大小和方向可由这两个力所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来表示。 推论三力平衡汇交定理:作用于刚体上三个相互平衡的力,若其中两个力的作用线汇交于一点,则此三个力必在同一平面内,且第三个力的作用线通过汇交点。 公理 4 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两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力总是同时存在,且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沿着同一直线,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公理 5 钢化原理:变形体在某一力系作用下平衡,若将它钢化成刚体,其平衡状态保持不变。对处于平衡状态的变形体,总可以把它视为刚体来研究。 1.2 约束及其约束力 1.柔性体约束 2?光滑接触面约束 3.光滑铰链约束

第2章平面汇交力系与平面力偶系 1. 平面汇交力系合成的结果是一个合力,合力的作用线通过各力作用线的汇交点,其大小和 方向可由失多边形的封闭边来表示,即等于个力失的矢量和,即F R=F1+F2+…..+Fn=^ F 2. 矢量投影定理:合矢量在某轴上的投影,等于其分矢量在同一轴上的投影的代数和。 3. 力对刚体的作用效应分为移动和转动。力对刚体的移动效应用力失来度量;力对刚体的转动效应 用力矩来度量,即力矩是度量力使刚体绕某点或某轴转动的强弱程度的物理量。(Mo ( F) =± Fh) 4. 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线不重合的两个平行力所组成的力系称为力偶, 记为(F,F')。 例2-8 如图2.-17 (a)所示的结构中,各构件自重忽略不计,在构件AB上作用一力偶,其力偶矩 为500kN?m,求A、C两点的约束力。 解构件BC只在B、C两点受力,处于平衡状态,因此BC是二力杆,其受力如图2-17( b) 所示。 由于构件AB上有矩为M的力偶,故构件AB在铰链A、B处的一对作用力FA、FB) 构成一力偶与矩为M的力偶平衡(见图2-17 (c))。由平面力偶系的平衡方程刀Mi=0,得-Fad+M=0 500 则有FA=FB ' N=471.40N 由于FA、FB'为正值,可知二力的实际方向正为图2-17 ( c)所示的方向。 根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可知FC=FB '471.40N,方向如图2-17 ( b)所示。 第3章平面任意力系 1. 合力矩定理:若平面任意力系可合成为一合力。则其合力对于作用面内任意一点之矩等于力系中 各力对于同一点之矩的代数和。 2. 平面任意力系平衡的充分和必要条件为:力系的主失和对于面内任意一点Q的主矩同时 为零,即F R'=0,M O=0. 3. 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刀Fx=0,刀Fy=O,刀Mo(F)=0.平面任意力系平衡的解析条件是,力系 中所有力在作用面内任意两个直角坐标轴上投影的代数和分别等于零,各力对于作用面内任一点之矩的代数和也是等于零 例3-1 如图3-8 (a)所示,在长方形平板的四个角点上分别作用着四个力,其中F仁4kN , F2=2kN , F3=F4=3kN,平板上还作用着一力偶矩为M=2kN ? m的力偶。试求以上四个力及 一力偶构成的力系向O点简化的结果,以及该力系的最后合成结果。 解(1)求主矢FR'建立如图3-8 (a)所示的坐标系,有 F 'Rx=刀Fx= - F2cos60° +F3+F4cos30 ° =4.598kN

《汽车理论》知识点全总结归纳

欢迎阅读 《汽车理论》知识点全总结 第一部分:填空题 第一章.汽车的动力性 1.从获得尽可能高的平均行驶速度的观点出发,汽车的动力性指标主要是:(1)汽车的最高车速Umax(2)汽车的加速时间t(3)汽车的最大爬坡度imax。 2.常用原地起步加速时间和超车加速时间来表明汽车的加速性能。 3.汽车在良好路面的行驶阻力有:滚动阻力,空气阻力,坡道阻力,加速阻力。 4.汽车的驱动力系数是驱动力与径向载荷之比。 2.确定最大传动比时,要考虑三方面的问题:最大爬坡度、附着率及汽车最低稳定车速。 3.确定最小传动比时,要考虑的问题:保证发动机输出功率的充分发挥、足够的后备功率储备、受驾驶性能限制和综合考虑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 4.某厂生产的货车有两种主传动比供用户选择,对山区使用的汽车,应选择传动比大的主传动比,为的是增大车轮转矩,使爬坡能力有所提高。但在空载行驶时,由于后备功率大,故其燃油经济性较差。 5.在同一道路条件与车速下,虽然发动机发出的功率相同,但变速器使用的档位越低,后备功率越大,发动机的负荷率越低,燃油消耗率越高。 6.单位汽车总质量具有的发动机功率称为比功率,发动机提供的行驶功率与需要的行驶功率之差称为后备功率。 7.变速器各相邻档位速比理论上应按等比分配,为的是充分利用发动机提供的功率,提高汽车的

动力性。 8.增加挡位数会改善汽车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这是因为:就动力性而言,挡位数多,增加了发动机发挥最大功率附近高功率的机会,提高了汽车的加速和爬坡能力。就燃油经济性而言,挡位数多,增加了发动机在低燃油消耗率区工作的可能性,降低了油耗。 9.对汽车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有重要影响的动力装置参数有两个,即最小传动比和传动系挡位数。 第四章.汽车的制动性 1.汽车制动性的评价指标是:(1)制动效能,即制动距离与制动减速度(2)制动效能的恒定性,即抗热衰退性能(3)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2.制动效能是指:汽车迅速降低车速直至停车的能力,评定指标是制动距离和制动减速度。 汽车的制动距离是指从驾驶员开始操纵制动控制装置(制动踏板)到汽车完全停止住为止汽车驶过的距离,它的值取决于制动踏板力、路面附着条件、车辆载荷和发动机是否结合等因素。 第六章.汽车的平顺性 1.研究平顺性的目的是控制汽车振动系统的动态特性,使乘坐者不舒服的感觉不超过一定界限,平顺性的评价方法有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法和振动剂量值两种。 2.“ISO2631”标准用加速度均方根值给出了在1-80Hz摆动频率范围内人体对振动反应的暴露极限、疲劳-降低工效界限、降低舒适界限三种不同的感觉界限。 3.进行舒适性评价的ISO2631-1:1997(E)标准规定的人体座姿受振模型考虑了:座椅支撑面,座椅靠背和脚支撑面共三个输入点12个轴向的振动。 4.悬架系统对车身位移来说,是将高频输入衰减的低通滤波器,对于动挠度来说是将低频输入衰减的高通滤波器。 5.降低车身固有频率,会使车身垂直振动加速度减小,使悬架动饶度增大。 6.作为汽车振动输入的路面不平度,主要用路面功率谱密度来描述其统计特性。

计算机基础知识理论部分

第一节数制及其转换一、十进制化二进制的方法:整数部分除二取余法,小数部分乘二取整法。 ?? 例一:(43)10 = (101011)2 例二:(0.375)10 = (0.011)2 第二节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一、二进制的算术运算 1、加法运算规则: 0+0=0 0+1=1 1+0=1 1+1=10 2、减法运算规则: 0-0=0 0-1=1(向高位借1) 1-0=1 1-1=0 3、乘法运算规则: 0×0=00×1=01×0=01×1=1

三、主存储器 1、特点:容量小、读写速度快、价格高 2、分类: ① 随机存储器(RAM):就是我们通常称的内存 ② 只读存储器(ROM):只能读不能写,一般用于存放计算机启动所需的最基本程序。 ③ 缓冲存储器(Cache):速度最快,一般集成于CPU中。 第三章网络基础知识 第一节网络的组成与结构 一、网络组成 1、通信主体:服务器和工作站 2、通信设备:传输介质、网络设备 3、通信协议:通常是TCP/IP 二、网络分类 按传输距离分: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 按网络结构分:总线型、星型、环型、树型 三、网络拓扑结构

第四章其他相关基础知识 第一节计算机病毒 一、特点 寄生性、隐蔽性、非法性、传染性、破坏性 第三节Internet相关知识 一、IP地址 因此IP每段的数字大小最大为255。 IP地址分类如下表:目前32位IP地址资源几近枯竭,有人提出用128位表示IP,即IPV6 。 二、域名:Internet的域名系统叫做DNS,DNS是树形结构的。域名跟IP地址是多对一的关系 1、域名分级系统:一个域名最右边的部分通常叫顶级域名,往前依次为二级域名、三级域名等。 2、常见域名含义: gov 政府 edu 教育 int 国际组织 com 商业组织 mil 军事部门 net 网络运行 org 其他组织 cn 中国 hk 香港 tw 台湾 uk 英国 jp 日本 三、一些常见名词解释 1、Intranet:企业内部网 2、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因特网服务供应商 3、ICP(Internet Content Provider):因特网内容供应商

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模型(LSTM)简介

5.1.1 LSTM模型概述 长短时记忆网络是一种深度学习方法,目前是机器学习领域中应用最广泛的模型,并在科技领域有了众多应用。在2015年,谷歌通过LSTM模型大幅提升了安卓手机和其他设备中语音识别的能力,之后谷歌使用LSTM 的范围更加广泛,它可以自动回复电子邮件,生成图像字幕,同时显著地提高了谷歌翻译的质量;苹果的iPhone 也在QucikType和Siri中使用了LSTM;微软不仅将LSTM用于语音识别,还将这一技术用于虚拟对话形象生成和编写程序代码等等[56]。 LSTM算法全称为Long short-term memory,最早由Sepp Hochreiter和Jürgen Schmidhuber于1997年提出[57],是一种特定形式的循环神经网络(RNN,Recurrent neural network,),而循环神经网络是一系列能够处理序列数据的神经网络的总称。RNN在处理时间序列上距离较远的节点时会发生梯度膨胀和梯度消失的问题,为了解决RNN的这个问题,研究人员提出基于门限的RNN(Gated RNN),而LSTM就是门限RNN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LSTM通过增加输入门(Input Gate),输出门(Ouput Gate)和遗忘门(Forget Gate),使得神经网络的权重能够自我更新,在网络模型参数固定的情况下,不同时刻的权重尺度可以动态改变,从而能够避免梯度消失或者梯度膨胀的问题。LSTM的结构中每个时刻的隐层包含了多个记忆单元(Memory Blocks),每个单元(Block)包含了多个记忆细胞(Memory Cell),每个记忆细胞包含一个细胞(Cell)和三个门(Gate)[58],一个基础的LSTM结构示例如图5- 1所示:

汽车理论笔记

1汽车六大性能及指标 动力性:汽车在良好路面上直线行驶时,由汽车受到的纵向外力决定的、所能达到的平均行驶速度 经济性:在保证动力性的前提下,汽车以尽量少的燃油消耗量经济行驶的能力制动性:汽车行驶时能在短距离内停车且维持行驶方向稳定性和在下长坡时能维持一定车速的能力 操纵稳定性:在驾驶者不感到过分紧张、疲劳的情况下,汽车能遵循驾驶者通过转向系统及转向车轮给定的方向行驶,且当遭遇外界干扰时,汽车能抵抗干扰而保持稳定行驶的能力 平顺性:保持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乘员所处的振动环境具有一定舒适程度和保持货物完好的性能 通过性:汽车可以以足够高的平均车速,通过坏路、无路地带、障碍的能力动力性:最高速度、加速时间、爬坡度 经济性:百公里燃油消耗或一定燃油消耗下的行驶里程 制动性:制动效能、制动效能的恒定性、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跑偏、侧滑)操稳:转向盘角阶跃输入下的稳态响应---稳定性因数、静态储备系数、转向半径之比; 转向盘角阶跃输入下的瞬态响应---固有频率、阻尼比、反应时间、首峰值时间平顺:车身加速度、相对动载、动挠度均方根值 通过:支撑通过性(通过坏路或无路)---牵引系数、牵引效率、燃油利用指数几何通过性(通过障碍)---最小离地间隙、纵向通过角、接近角、离去角、最小转弯半径、转弯通道圆 2驱动-制动对比 2.1法向载荷 驱动: ma L h F F F ma L h F F F 2ZW 2ZS 21ZW 1ZS 1g g Z Z +-=--=

加速度越大,轴荷向后转移(由于驱动考虑了空气升力和坡度,所以形式比制动的复杂) 制动: 制动强度越大,轴荷向前转移 2.2附着利用 (驱动强度、结构、分配) 附着率:汽车直线行驶状况下,充分发挥动力作用要求的最低附着系数。 即对于一定驱动强度,不发生滑转所要求的的路面最低附着系数。 利用附着系数:对于一定制动强度z,不发生车轮抱死所要求的最小路面附着系数。 1类问题:已知路面和制动强度(等效坡度)下,判断是否有车轮抱死滑移(滑转)(直接FX/Fz求Cφ,与φ比较即可) 2类问题:已知汽车性能即制动强度(等效坡度),设计路面即最低附着系数 3类问题:已知路面即附着系数,得知汽车可发挥性能即最大制动强度(等效坡度) 对两驱车,会研究1类问题; 对四驱车,会研究2、3类问题; 对制动,会研究2、3类问题;此时附着率和利用附着系数对比更好; 由于汽车理论计算题的驱动更多研究2驱,因此比制动简单,也不需要研究附着最大利用效率(因为最大一定是1) 当Cφ1=Cφ2=φ时,地面附着被充分利用,此时q=φ(驱动) 当φ=φ0时,同时抱死且地面附着被充分利用,此时z=φ(制动)

认知结构知识模型理论

认知结构知识模型理论 什么是认知结构知识模型理论 认知结构知识模型理论是范丰会和宋文红在其新书《新视界心理学——认知结构知识模型理论及其在学科教学、心理咨询和学习心理障碍辅导中的应用》中提出来的一个关于西方心理学的新理论体系。作者试图通过这一理论模型解决西方心理学“像灌木丛一样,流派林立、各说各话、相互矛盾”的现状,尝试进行西方心理学学科内综合,以便提高西方心理学对理论精华的继承性,更有效地发挥其在实践中的指导作用。 认知结构知识模型理论提出者简介 范丰会,物理学科教育学硕士、心理咨询师。1990年获首都师范大学物理系基础物理教育学硕士。曾从事过中学物理教学、中学教师继续教育、教育软件及教学资源开发、心理咨询、学习困难学生辅导、家长培训等工作。1990年完成硕士论文《大学生物理认知结构的定量研究》,之后工作28年来,对心理学基础理论、心理的发生发展、学科教学、学习心理障碍等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问题和重要实践问题进行了不懈的探索,颇有心得。 宋文红,1991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从事儿科临床工作。2008年在北京大学第六附属医院进行精神科研究生课程,之后进入儿童保健和儿童心理专业,对儿童各类常见病、儿童发育性行为问题及儿童情绪行为障碍有丰富的诊疗经验。 认知结构知识模型理论形成过程 在《新视界心理学》一书中,作者从批评西方心理学各流派心理观和方法论缺陷出发,借鉴20世纪物理学的科学观和方法论成果,确立了指导心理学理论探索的心理观和方法论;在此基础上,秉持心理结构化和建构论的观点,沿着“用知识描述心理”的思路,创新提出了基于“认知结构知识模型”的基本理论框架;然后在这一理论框架基础上,继承各主流心理学流派的理论成果,融合形成了认知结构知识模型理论。根据这一理论,现行西方心理学主要流派和主要应用领域的问题都可以用一套基本范式进行解释,从而初步实现了对心理学各流派理论的综合与创新。 认知结构知识模型理论的主要内容 认知结构知识模型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意识和潜意识共同构成心理活动的容器或空间。 2.用认知结构作为描述整体心理(包括意识和潜意识)结构的基本概念。认知结构是由陈述性知识、意象、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四种知识构成的网络化结构。 3.认知结构网络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由以上四类知识构成的、相互依存的两层网络——认知结构潜网和认知结构显网。认知结构潜网是在由遗传获得的“原始意象-本能”结构基础上于人类幼年期逐渐建构并在6、7岁基本完成的“意象-程序性知识”结构,其基本作用模式是象征性思维,即以情绪感受为依据,通过同化、泛化和顺应而建构知识经验并作用于环境,如同所有哺乳动物的学习和适应方式一样;认知结构显网的构建是在人类抽象逻辑思维出现时开始的,是在认知结构潜网基础上建构起来的“陈述性知识-意象-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结构,其基本作用模式是抽象逻辑思维,即以陈述性知识为核心、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导进行的同化和顺应过程。通俗地讲,潜网、潜意识、象征性思维是“讲情”的;而显网、意识、逻辑思维是“讲理”的。双网融合、和谐一致、具备充分的环境适应性是一个心理发展良好人(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所称“自我实现者”)的认知结构特征;否则,可能会产生各种内部冲突性和外部适应性心理问题。 4.认知结构有四种发展机制:同化、顺应、条件反射和整合。其中同化与顺应是从皮亚杰等理论引进。条件反射作用来源于行为主义的经典发现,在认知结构知识模型理论中作为潜意识学习规律,可以解释潜意识情结和行为习惯形成的原因。整合(类似于精神分析所

理论力学知识点总结静力学篇

静力学知识点 第一章静力学公理和物体的受力分析 本章总结 1.静力学是研究物体在力系作用下的平衡条件的科学。 2.静力学公理 公理1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公理2 二力平衡条件。 公理3 加减平衡力系原理 公理4 作用和反作用定律。 公理5 刚化原理。 3.约束和约束力 限制非自由体某些位移的周围物体,称为约束。约束对非自由体施加的力称为约束力。约束力的方向与该约束所能阻碍的位移方向相反。 4.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 画物体受力图时,首先要明确研究对象(即取分离体)。物体受的力分为主动力和约束力。要注意分清内力与外力,在受力图上一般只画研究对象所受的外力;还要注意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之间的相互关系。 常见问题 问题一画受力图时,严格按约束性质画,不要凭主观想象与臆测。

第二章平面力系 本章总结 1. 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 (1 )几何法:根据力多边形法则,合力矢为 合力作用线通过汇交点。 (2 )解析法:合力的解析表达式为 2. 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条件 (1 )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 (2 )平衡的几何条件:平面汇交力系的力多边形自行封闭。 (3 )平衡的解析条件(平衡方程): 3. 平面内的力对点O 之矩是代数量,记为

一般以逆时针转向为正,反之为负。 或 4. 力偶和力偶矩 力偶是由等值、反向、不共线的两个平行力组成的特殊力系。力偶没有合力,也不能用一个力来平衡。 平面力偶对物体的作用效应决定于力偶矩M 的大小和转向,即 式中正负号表示力偶的转向,一般以逆时针转向为正,反之为负。 力偶对平面内任一点的矩等于力偶矩,力偶矩与矩心的位置无关。 5. 同平面内力偶的等效定理:在同平面内的两个力偶,如果力偶相等,则彼此等效。力偶矩是平面力偶作用的唯一度量。 6. 平面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 合力偶矩等于各分力偶矩的代数和,即 平面力偶系的平衡条件为 7、平面任意力系

发动机原理与汽车理论_知识点

发动机的性能指标 理论循环简化条件:理想气体,压缩和膨胀是绝热等熵,封闭循环,燃烧为定压或定容加热,放热为定容放热。 三个基本循环:定容加热循环、定压加热循环、混合加热循环。 理论循环用循环热效率和循环平均压力衡量评定港闸https://www.360docs.net/doc/5418513595.html, 热效率影响因素:压缩比,等熵指数,压力升高比,预膨胀比。 压缩比相同,定容加热循环热效率最高,汽油机按此工作。 最高压力一定,定压加热循环热效率最高,高增压柴油机和车用高速柴油机按此工作。汽车配件https://www.360docs.net/doc/5418513595.html, 实际循环的影响:实际工质影响,换气损失,燃烧损失。 实际工质影响:理论中工质比热容是定值,实际气体随温度升高而上升;实际还存在泄漏。 平衡方程: 发动机的换气过程 换气过程:自由排气,强制排气,进气,燃烧室扫气 气门重叠:排气门晚关和进气门提前打开,出现进排气门同时开启的现象 燃烧室扫气:利用气流压差、惯性清除废气,增加新鲜充量,降低燃烧室热区零件的温度。长林机械https://www.360docs.net/doc/5418513595.html, 换气损失:排气损失(分自由排气损失,强制排气损失)和进气损失。 充气效率:实际进入气缸的新鲜充量与进气状态下充满气缸工作容积的新鲜充

量之比。 充气效率影响因素:进气终了状态的气缸压力,温度,残余废气系数,压缩比,配气相位。 充气效率措施:减少进气系统的流动损失,减小对新鲜充量的加热,减小排气系统的阻力,合理地选择配气相位。 发动机废气涡轮增压 增压是发动机提高功率最有效的方法。 增压优点:①在保证输出功率不变的情况下,可以使气缸数减少或者气缸直径减小,从而可以减小发动机的比质量和外形尺寸②提高热效率,降低燃油消耗率③减少排气污染和噪声④降低发动机的单位功率造价⑤对补偿高原功率损失十分有利 增压缺点:①增压发动机的机械负荷和热负荷都较高②增压发动机很难满足车辆对转矩适合性及瞬变工况的要求③车用汽油机应用增压技术较困难④适用的小型涡轮增压器发展晚并且效率偏低 径流式增压器:主要离心式压气机和径流式涡轮机组成,还有支承装置、密封装置、冷却系统、润滑系统。 离心式压缩机参数,空气增压比 压气机特性:压气机在不同转速下的压比、效率和空气流量之间的关系。 喘振:空气流量减小到某一值后,气流发生强烈脉动,压气机工作不稳的现象。长林机械https://www.360docs.net/doc/5418513595.html, 喘振线:各种转速下的喘振点连起来。 涡轮机膨胀比:指在与外界没有热、功交换的情况下,气流速度被滞止到零时的气体参数。

记忆模型

一、记忆模型 1、多重存储模型的特点、内容 多重存储模型,记忆由三种记忆存储构成,即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由于特别强调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分开存储,所以,该模型有时也称作双重记忆模型。外部环境中的刺激,首先进入感觉记忆。感觉记忆是一个大容量存储系统,它记录个体所感觉到的所有信息。需要说明的是,视觉感觉记忆和听觉感觉记忆研究较多。感觉记忆中的信息很快被传递到短时记忆,短时记忆只包含一小部分信息。短时记忆中的记忆很脆弱。除非得到重复否则大约30秒之内便会从记忆中丢失。长时记忆有一个非常大的容量。除了几分钟以上的记忆之外,长时记忆好包含几十年以前的记忆。长时记忆中的记忆相对永久,丢失的可能性相对要小。 按照Atkinson和Shiffrin的假设,短时记忆中的材料按听觉或声音特性编码,而长时记忆中的材料按语义和意义特性编码。 2、工作记忆是我们完成认知任务时,对信息进行暂存储和操作的一个记忆系统。工作记忆不单单是一个被动的存储器。相反,对信息操作的强调意味着,工作记忆更象是一个工作台。在这个工作台上,材料持续地得到处理、结合和转化 3、产生效应是指被试在产生条件下的回忆成绩更好。许多实验都观察到这种效应。实验以英文单词为材料,并且使用了两组被试。一组被试完成产生任务,另一组被试完成大声朗读任务。结果发现,产生任务条件下,被试后来的回忆成绩更好,即出现了产生效应。 4、自我参照效应是指当人们尽力将信息和自己相联系时,回忆出的信息更多。实验要求被试从词的物理特性、听觉特性、语义特性或自我参照等四个角度,对词表进行加工。当人们联系自身加工或考虑一个词时,该词的记忆效果最好。在自我参照研究中,同不能用到自己身上的词相比,人们更可能回忆出能用到自己身上的词。 5、Tulving的记忆模型则把注意力集中在记忆中所存储的材料的性质上。Tulving(1972)认为,情节记忆中存储着关于事件发生时间以及事件之间关系的信息。情节记忆不仅储存着过去发生的事件,还储存着将来发生的事件以及记忆测验上的项目表。 语义记忆是指被组织起来的一般知识,它包括相当稳定的知识结构,包括关于词的知识,也包括许多不容易用词来表达的我们所知道的东西。 程序性记忆是关于如何做某事或关于刺激和反应之间联系的知识。程序性知识经常难以用语言来描述,从发展的角度看,程序性知识在婴儿期最先发展,接着是语义知识,最后才是情节记忆。 二、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1、外显记忆任务要求对先前经历进行有意识回忆。象自由回忆、线索回忆和再认这样的传统记忆测验,都属于外显记忆任务。它们有一个共同特征,即它们都需要外显地参照特定的学习情节,都需要对特定的学习情节进行有意识回忆。 2、内隐记忆任务不要求人们对先前经历进行有意识回忆,而只是要求人们完成一种知觉任务或一种认知任务。典型地,这些任务看起来与先前学习过的任何材料都无关。任务的指导语中也丝毫不提“记得”或“回忆”这样的字样。常用的内隐记忆任务包括词干补全、残词补全、指明几个刺激中自己所偏爱的那一个、词汇判断和知觉辩认。共同特征是在这些任务中,特定学习情节中所编码的信息,无需后来有意识的或深思熟虑的回忆,而是通过先前学习情节中所获得的信息对后来作业的促进作用,表达出来。 3、纯粹暴光效应是指被试对原来不熟悉,但现在通过暴露而熟悉了的刺激的偏爱,因此也称偏爱效应。因为在实际的测验期间并没有提及先前的学习情节,所以,纯粹暴露效应,在性质上,属于内隐记忆任务。 4、目击者证词的可信度的影响因素 心理学家从以下方面提出目击者证词的可信度。当人们识别面孔时,当人们在所目击的事件发生之后接受了误导性的信息时,当人们对从未发生的事件产生虚假记忆时,记忆的不精确性都会出现。面孔识别的准确性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人们通常对属于自己种族的面孔记忆得更好,如果事发时目击者对嫌疑犯面孔的注意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记忆的准确性也会下降倒摄抑制是记忆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因为最近学过的新材料的干扰,人们回忆旧材料有困难。倒摄抑制也会导致目击者不精确的记忆。 5、Loftus等人的幻灯片实验,说明什么? 研究者向被试呈现一系列幻灯片。一辆跑车在一个交叉路口停下来,然后转弯,撞上一个行人。一半被试所看的幻灯片上交叉路口处又准许其他车辆先行的标志。另一半被试则在交叉路口处看到停车标志。呈现时间20分钟~一周,被试回答一些关于交通事故的细节问题。一个关键问题,或者包含于幻灯片中细节一致的信息,或者包含不一致的信息,或者不提及这种细节。回答完问题后,被试看到两张幻灯片,一张上面又准许其他车辆先行的标志,另一张上面有停车标志。被试的任务是选出他们先前看过的幻灯片。结果发现,同接受一致和中性两种信息的被试相比,接受了不一致信息的被试,再认的准确率要低。这说明,事后的误导性信息,会导致不精确的记忆。

理论力学基础知识

《理论力学教程》基础知识 第一章 质点力学 在求解平面曲线运动问题时,可采用平面极坐标系,常将速度矢量分解为径 副法向:0 F b R b o 7. 质心运动定理反映了质点组运动的总趋势,而质心加速度完全取决于作用在 1. 2. 向速度和横向速度,其表达式分别为: v r r : v 为径向加速度和横向加速度,其表达式分别为a r 求解线约束问题,通常用内禀方程,它的优点是 以分开解算,这套方程可表示为,切向: md t ;将加速度矢量分解 a r 2r 。 运动规律和约束反作用力可 2 v m F n R n : 3. 试写出直角坐标系表示的质点运动微分方程式 mx F x 、my F y 、mz F z o 4. 质点在有心力作用下,只能在 垂直于动量矩J 的平面内运动,它的两个动力 学特征是:(1)对力心的动量矩守恒:(2)机械能守恒 5. 牛顿运动定律能成立的参考系,叫做惯性系:牛顿运动定律不能成立的参考 系,叫做非惯性系,为了使得牛顿运动定律在此参考系中仍然成立,则需加 上适当的惯性力。 6. 在平面自然坐标系中,切向加速度的表达式为a d ,它是由于速度大小改 变产生的;法向加速度的表达式为a n 2 —,它是由于速度方向改变产生 2

质点组上的外力,而内力不能使质心产生加速度 8.一质量为m的小环穿在光滑抛物线状的钢丝上并由A点向顶点0运动,其 2 建立起的运动微分方程为:吩 mgsin ; m- R mgcos。 注:此题答案不唯一。 9.一物体作斜抛运动,受空气阻力为R mkv,若采用直角坐标系建立其在任意时刻的运动微分方程为:證 mkv x ;瞪 mg mkv y ;若采用自 mg cos 。 10 .动量矩定义表达式为J r mv,它在直角坐标系中的分量式为 J x m yz zy、J y m zx xz、J z m xy yx。 然坐标系建立其在任意时刻的运动微分方程为: dv m一 dt mkv mg sin ; 第9题图

2009 类比推理的认知过程与计算模型

类比推理的认知过程与计算模型Ξ 罗 蓉 胡竹菁 (江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南昌330022) 摘 要:该文主要论述了类比推理的认知过程及其计算模型。文章对类比推理的概念进行了分析,论述了类比推理的主要成分和认知过程,并进一步围绕类比推理的重要成分介绍了当前类比推理的主要实证研究及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概括了类比推理的主要计算模型。 关键词:类比;类比推理;认知过程;计算模型 中图分类号:B84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84(2009)06-0042-09 1 类比和类比推理的概念 类比推理亦称类比或类推。“类”是中国古代逻辑思想中一个重要概念,有“本质”、“规律”等意义,具有相同本质、规律的事物为同类,反之为异类。类推,在中国古代,是逻辑推理的统称,指依据类的同异关系所进行的推理[1]。 在逻辑学中,类比就是类比推理,或者可以把类比理解为类比推理的简称。在许多逻辑学著作中,类比推理被看成是一种特殊的归纳推理。类比推理在逻辑学中,通常被定义为:“它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一系列属性上是相同(相似)的,而且已知其中的一个对象还具有其他特定属性,由此推出另一个对象也具有同样的其他特定属性的结论”[2]。这一定义流传较广,但仔细分析,该定义侧重于物体表面属性的比较,强调属性的推移。有心理学者认为,逻辑学一般对类比的意义估计不足,对类比推理描述肤浅,一般认为自然科学比较重视类比推理的重要意义。 在认知心理学领域,类比既可以被看作是推理的一种类型,也被认为是知觉的一种。把它看成是推理的一种类型的观点认为,类比存在于知识从一种情境(称为源或基础物)迁移至另一情境(称之为目标),迁移的依据是在两个情境间有着某种相似性,如关于手头任务的判断两种情境在本质上是同样的。这是当前关于类比的主导观点[3-5]。 G entner认为,类比就是关系结构从一个领域到另一个领域的复制[3]。她进一步阐述,类比即是1)在不同的领域或系统中相同的关系中存在相似;2)由此推论如果两物体在某些方面有着一致性,那么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一致[6]。 H oly oak指出,类比是一种特殊的相似。记忆中已有的问题、概念或情境称为“源”,当前的问题、概念或情境称为“目标”。两个情境如果它们在其构成要素中享有关系的共同模式,它们就是类似的,尽管这些要素跨越了两个不同的情境而不同。典型地,一个类比物(“源”或“基础物”)比第二个类比物(“目标”或”靶”)更熟悉或更好理解。最初知识中的这种不对称性提供了类比迁移的基础,用源产生关于目标的推论[7]。 类比也被认为是一种高水平知觉,在这种情况下,一种情境被知觉为另一个[8]。K okinov认为,这两方面的观点是相关的并且也是重要的,因而类比可以被认为是推理和知觉间的桥梁,在人类认知的核心中扮演着一个特殊的角色[9]。 G oswami认为,类比推理是人类认知发展的中心能力之一,它不仅在分类和学习中涉及到,而且为人类思维和解析提供了一种方法,它对科学发现和创造性思维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认知心理学中类比推理的基础地位已被广泛接受,在概念结构的本质、创造性问题的解决,以及人工智能等领域都成为研究的焦点[10]。 G enter指出[6,11],类比在认知科学中既普遍又重要。她认为:首先,在学习研究中,类比使得迁移跨越不同的概念、情境或领域,并被用来解释新主题。(先前知识)一旦被习得,它们就能被作为心智模型(mental m odels)以理解一个新的领域。比如,人们通常使用水流的类比来理解电流。第二,类比通常被用在问题解决和归纳推理中,因为它们能跨越 第29卷总第114期 心理学探新 PSY CH O LOGIC A L EXP LORATI ON 2009年 第6期 Ξ基金项目:2008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类项目《类比推理的发展理论研究》。 通讯作者:胡竹菁,E2mail:huzjing@https://www.360docs.net/doc/5418513595.ht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