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EHF)是一种由汉坦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该病为自然疫源性疾病,鼠为主要传染源。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流行性出血热在国际上被称为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流行性出血热的病死率约为3-12%。早在1930年,我国东北地区就有本病的记载,至今已有70多年的历史。流行性出血热主要流行于欧亚大陆,但我国是受汉坦病毒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年发病人数约为4~6万,占世界报道病例数的90%以上。

除流行性出血热外,人感染汉坦病毒后还能导致更为严重的疾病-汉坦病毒肺综合征(HPS)。临床上以双侧肺弥漫性浸润、间质水肿、呼吸困难、衰竭及高病死率为主要表现。人肺综合征的死亡率高达50%以上。汉坦病毒肺综合征主要流行于美洲大陆,至今还未发现汉坦病毒肺综合征在我国流行。

出血热传播条件与传播途径

宿主动物与传染源:在我国进20年的出血热监测研究表明:在我国汉滩病毒的宿主和传染源是野栖的黑线姬鼠,汉城病毒的宿主和传染源是家栖为主的褐家鼠。其次,数量较多,带病毒率较高的还有以家栖为主的小家鼠、黄胸鼠和野栖的黄毛鼠、大仓鼠、黑线仓鼠等。此外,林区的大林姬鼠和实验用大白鼠也可成为EHF的传染源。在我国目前发现的自然感染汉坦病毒的73种脊椎动物中哺乳类61种、鸟类8种、爬行类2种、两栖类2种。由于流行性出血热患者早期的血与尿中携带汉坦病毒,虽然有个别病例接触后感染本病,但人不是主要传染源。另外,受汉坦病毒感染后的实验动物,特别是大白鼠也是一传染源,可感染饲养人员和直接接触的科研人员。

传播途径:本病的传播途径有以下5种。

(1)呼吸道传播鼠类携带病毒的排泄物如尿、粪、唾液等污染尘埃后形成的气溶胶,能通过呼吸道而感染人体。

(2)消化道传播进食被鼠类携带病毒的排泄物所污染的食物,可经口腔或胃肠粘膜而感染。

(3)接触传播被鼠咬伤或破伤口接触病毒的鼠类血液和排泄物亦可导致感染。

(4)母婴传播孕妇感染本病后,病毒可经胎盘感染胎儿。

(5)虫媒传播有研究表明寄生于鼠类身上的革螨等具有传播作用。

人群分布

不同性别、年龄、职业人群对流行性出血热具有普遍的易感性。由于接触机会不同,在男性青壮年农民发病较多,男性约占2/3左右,16~60岁年龄组人群占发病数的90%。农民发病占90%。但在家鼠型疫区女性的感染率高于男性。另外,近年来我国一些大中城市流行性出血热的流行强度上升明显,城市居民中的发病数升高。

出血热临床症状与诊断

潜伏期4-46日,一般7-14日,以2周多见。典型病例病程中有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非典型和轻型病例可以出现越期现象,重型患者可出现发热期、休克期和少尿期之间互相重叠。

主要依靠临床特征性症状和体征,结合实验室检查,参考流行病学史进行诊断。临床特征包括早期3种主要表现和病程的5期经过。前者为发热中毒症状,充血、出血、外渗征和肾损害。后者为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发热期应与上呼吸道感染,败血症,急性胃肠炎和菌痢等鉴别。休克期应与其他感染性休克不典型者可以越期或前三期重叠。患者热退后症状反而加重,是与其他感染性疾病不同的特点,有助与诊断。

实验室检查:①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数在第3病日后逐渐升高可达15-30×109/L,少数患者可达50-100×109/L。随后,淋巴细胞增多。发热后期和低血压期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明显升高。血小板从第2病日开始减少,并可见异型血小板。②尿常规检查:病程第2天可出现蛋白尿,第4-6病日尿蛋白常为+++-++++。尿沉滓中可发现融合细胞,此细胞中可检测到汉坦病毒抗原。尿镜检尚可发现管型和红细胞③

血液生化检查:血BUN和CR多数患者在低血压休克期开始上升,上升发热期开始升高。发热期血气分析以呼吸性碱中毒多见。休克期和少尿期以代谢性酸中毒为主。血钠、氯、钙在本病各期中多数降低,而血钾在发热期和休克期降低,少尿期升高,多尿期又降低。④凝血功能检查:发热期开始血小板减少,期粘附、凝聚和释放功能降低。若出现DIC,血小板常在50×109/L。⑤免疫学检查:用免疫荧光发可在早期病人的血清及周围学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以及尿沉渣细胞均可检出汉坦病毒抗原。用免疫荧光、ELISA等在患者血清中可检测到汉坦病毒特异的IGM和IGG抗体。

鉴别诊断发热期应与上呼吸道感染,败血症,急性胃肠炎和菌痢等鉴别。休克期应与其他感染性休克鉴别。少尿期则与急性肾炎及其他原因引起的急性肾功能衰竭相鉴别。出血明显者需考虑与消化性溃疡出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癫和其他原因所致DIC鉴别。以ARDS为主要表现者应注意与其他病因引起者区别。腹痛为主者应与外科急腹症鉴别。

出血热预防措施

(1)防鼠灭鼠侦察鼠情,采取药物、器械等多种方法灭鼠。灭鼠与防鼠结合,在搞好环境卫生,断绝鼠粮基础上灭鼠。防治实践证明,通过居民区或发病村灭鼠,能有效控制出血热的流行。

(2)环境治理治理好城市及城镇乡村居民区环境,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果断措施,有效铲除鼠类隐避、栖息、繁殖场所和食物来源的有关因素。

(3)预防接种预防接种是预防出血热安全有效的特异性手段。应在发病乡、镇、街道、学校、工地和营房等高危人群中,有组织的成片的进行出血热疫苗接种。选择疫苗类型要与疫区性质一致。

(4)个人防护带病毒鼠可通过尿、粪、唾液、血排出病毒,带病毒鼠巢内和体外节肢动物(革螨等)也可携带病毒。该病毒不怕低温。病毒在高温、日晒和一般消毒剂作用下很快灭活。要注意防止病毒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破损伤口和革螨叮咬等多途径传播。

出血热的治疗

本病以综合疗法为主,早期应用抗病毒治疗,中晚期则针对病理生理进行对症治疗。“三早一就”仍为本病治疗的原则。即早期发现,早期休息,早期治疗与就近治疗。治疗中要注意防治休克、肾功能衰竭和出血。

a)发热期控制感染,减轻外渗,改善中毒症状。在发病4日以内的患者可应用利巴韦林每日1克静滴,进行抗病毒治疗。早期卧床休息,以体液疗法减轻外渗。高热以物理降温为主;中毒症状重者可给予地塞米松改善中毒症状。采用低分子右旋糖酐、丹参和肝素等进行止血抗凝治疗。预防肾功能衰竭。

b)低低血压休克期补充血容量,注意酸中毒的纠正和改善微循环功能。用醋酸钠液等补充血容量。用5%的碳酸钠溶液纠正酸中毒。用多巴胺等血管活性物质使血压稳定。

c)少尿期稳定机体内环境,促进利尿,导泄和透析治疗。补充体液,促进机体内环境的稳定。用甘露醇减轻肾间质水肿,给予利尿药物促进排尿。为防止高血容量综合征和高血钾,少尿期可进行导泻。对有明显氮质血症,高血钾或高血容量综合征患者,可应用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

d)多尿期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防治继发感染。

e)恢复期补充营养,逐步恢复工作。定期检查肾功能、血压和脑垂体功能。

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 病史摘要:患者,男,27岁,农民。因发热、头痛、腰痛、口鼻出血5天入院。20天前参加秋收(当地鼠害比较严重),5天前突发高热、寒战、头痛、全身酸痛,尤以肾区疼痛为甚。血压97/60mmHg,体温38.8℃。面色潮红,呈醉酒貌。睑结膜及咽部、颊粘膜充血、水肿并点状出血。全身皮肤散在淤点、淤斑,肾区叩痛。 实验室检查:WBC 20X109/L,N:0.85,核左移,RBC 600X1012/L,Hb:7g/dl。尿蛋白:3+,RBC:10/HP,可见各种管型。 入院后抢救无效,终因循环、呼吸衰竭死亡。 尸检:全身皮肤及黏膜散在瘀点及瘀斑,睑结膜充血、出血,口鼻有血性分泌物。肺表面血管扩张充血并可见点状出血,右心房出血,肾脏体积增大,苍白、水肿,并可见点状出血。镜检:脑组织水肿,血管扩张、充血,可见小灶状坏死。肺组织明显水肿,血管扩张充血,部分区域可见出血,肺泡腔内可见少量粉染液体。心肌细胞水肿并可见小灶性坏死,间质充血、水肿并出血。肾小球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肾间质极度水肿、充血并出血,部分肾小管变性坏死,管腔内可见各种管型,肾盂及肾盏可见大片出血。 分析: 1、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尸体解剖资料,做出诊断并说明诊断依据。 2、根据病理变化,解释患者出现的临床表现。 3、该病的主要病理改变是什么? 参考答案: 1、流行性出血热:休克、肾功能衰竭、出血、发热。依据:病史;发热、头痛、腰痛、口 鼻出血、全身酸痛;面色潮红,呈醉酒貌;多处出血(包括右心房出血);低血压;实验室检查,尸检结果所见。 2、全身性小血管损害→多处出血、发红;出血→休克→循环衰竭;肾充血出血→肾区痛、 肾功能障碍;肺充血出血→呼吸衰竭;心脏弥漫性出血→心功能不全;病毒侵入血流→发热。 3、全身性小血管损害。血管心脏、肾、垂体及其他脏器受累。 总结: 流行性出血热典型表现是起病急,有发热(38~40℃)、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以及恶心、呕吐、胸闷、腹痛、腹泻、全身关节痛等症状,皮肤粘膜三红(脸、颈和上胸部发红),眼结膜充血,重者似酒醉貌。口腔粘膜、胸背、腋下出现大小不等的出血点或瘀斑,或呈条索状、抓痕样的出血点。随着病情的发展,病人退烧,但症状反而加重,继而出现低血压、休克、少尿、无尿及严重出血等症状。 典型的出血热一般有发热、低血压、少尿、多尿及恢复五期经过。如处理不当,病死率很高。因此,对病人应实行“四早一就”,即早发现、早诊断、早休息、早治疗,就近治疗,减少搬运。

流行性出血热防治知识宣传(优.选)

流行性出血热防治知识宣传 一、什么是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以鼠类为传染源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发病急,发热(体温常在39-40℃),还经常伴有头痛、腰痛、眼眶痛(即三痛)。全身症状有浑身酸痛、极度疲乏的感觉,有的还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身体面部、颈部、上胸部潮红(即三红),重的病人象喝醉酒一样,眼结膜和咽部充血,软腭、腋下、前胸等部位可见点状、条状出血点,并可伴有眼结膜水肿及眼睑、面部浮肿。临床上以发热、出血和肾脏损害为主要特征。洪涝灾情发生后,鼠类栖息场所遭到破坏,人类生活环境条件下降,与鼠类接触机会增多,极易造成流行性出血热传播。 二、出血热是如何传播的? 1、呼吸道传播:通过携带病毒的鼠类的尿、粪便、唾液等排泄物的污染尘埃可形成气溶胶,经呼吸道吸入人体而感染。 2、接触传播:通过被带毒鼠类咬伤或皮肤破损伤口直接接触带毒老鼠的排泄物、分泌物等感染。 3、消化道传播:进食被带毒老鼠排泄物直接污染的水或食物。 4、螨媒传播:寄生于鼠类身上的螨类具有一定的传播作用。 5、垂直传播:孕妇感染本病后,病毒可经胎盘感染胎儿。 三、预防措施 1、灭鼠:广大群众要积极开展以灭鼠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以药物毒杀为主,还可采用捕鼠、堵鼠洞等各种办法。 2、防鼠:可以挖防鼠沟、野营工地应搭高铺,保存好粮食及食物,清理环境,以免有鼠类窝藏。 3、预防接种:接种流行性出血热疫苗是最有效的保护手段,不受流行季节和地域限制,安全可靠有效。 4、灭螨、防螨:可用杀虫剂进行灭螨。 5、加强食品卫生管理,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提倡吃熟食,剩余食品应加热后食用。 6、灾后,要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清理垃圾、治理环境卫生,彻底消除鼠的孳生地。搞好室内外的环境卫生,堵塞鼠洞,避免鼠及排泄物污染环境。 7、做好个人防护,对破损伤口及时进行卫生学处理。 四、流行性出血热治疗 出血热尚无特异性病原疗法,发病后只能对症治疗,因此,预防尤为重要。提醒广大群众,一旦发现自己有可疑症状,要及早到医疗机构进行诊断和治疗。

流行性出血热防治知识宣传单

流行性出血热防治知识 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引起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潜伏期为5~46天,一般为1~2周,它主要是通过被鼠咬伤或进食被老鼠排泄物(屎、尿)污染的食物等途径而感染。典型表现为起病急,有发热(38~40℃)、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以及恶心、呕吐、胸闷、腹痛、腹泻、全身关节痛等症状,皮肤粘膜三红(脸、颈和上胸部发红),眼结膜充血,重者似酒醉貌,有肾脏损害。流行广,病情危急,病死率高,危害极大。 预防出血热的根本措施是灭鼠。因此,大面积投放鼠药,采取各种办法开展灭鼠活动;搞好环境卫生和室内卫生,清除垃圾,消灭老鼠的栖息场所;采取以防鼠灭鼠及疫苗预防接种为主的综合性措施,抓好人间和鼠间的疫情监测,及时报告疫情。 1、开展以防鼠灭鼠为主的爱国卫生运动,搞好环境卫生,清理垃圾,消除鼠类栖息活动的隐蔽场所,在居民区及其周围地区采取大面积投放鼠药等各种办法开展灭鼠活动,切忌玩鼠,被打死的老鼠要烧掉或埋掉,从而控制和消除传染源。 2、村民应搞好室内卫生,室内保持整洁,定期通风,衣物、被褥等生活用品要勤洗勤晒。 3、为了杜绝病从口入,要做好食品卫生、食具消毒、食物保藏等工作,严防鼠类污染食物,餐具、食物应加盖或放置在老鼠不能接触到的地方,饮用水应煮沸,剩饭菜必须加热或蒸煮后方可食用。 4、村民在野外或田间劳作时必须注意个人卫生,做好防护工作。包括:不直接用手接触鼠类及其排泄物,不坐卧草地或草堆,劳动时注意保护皮肤,防止破伤,如有破伤应消毒包扎。在野外工作时,要穿袜子,扎紧裤腿、袖口和腰带,皮肤露出部位可涂防蚊剂,以防止螨类叮咬,减少受感染的危险。 5、加强消毒工作,对发热病人的血、尿和宿主动物排泄物及其污染器物,以及死鼠等,均应进行消毒处理,防止污染环境。 6、灭螨防螨:应根据各地具体条件,对高发病区的野外工地、工棚、宿舍或重发病村,用滴滴畏等有机磷杀虫剂进行灭螨,同时要保持居室干燥、通风和一般卫生。尽量清除室内外草堆、柴堆,经常铲除周围杂草,以减少螨类孳生场所和叮咬机会。 7、接种疫苗。在重点地区对重点人群进行双价肾综合征出血热灭活疫苗接种。16-60岁目标人群,基础免疫2针,加强1针(免疫程序:0、14天、6个月)。

(完整版)流行性出血热

【概述】 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EHF)是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198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定名为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s,HFRS)。本病的主要病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广泛性损害、临床上以发热、低血压、出血、肾脏损害等为特征。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可作出诊断。 (一)流行病学包括流行地区、流行季节,与鼠类直接和间接接触史,进入疫区或两个月以内有疫区居住史。 (二)临床表现起病急、发热、头痛、眼眶痛、腰痛、口渴、呕吐、酒醉貌,球结膜水肿、充血、出血,软腭、腋下有出血点,肋椎角有叩击痛。 (三)实验室检查 1.一般实验室检查血象白细胞总数增高,分类中淋巴细胞增多,并有异常淋巴细胞,血小板数下降。尿检有蛋白、红细胞、白细胞、管型等。 2.特异性实验诊断近年来应用血清学方法检测 有助于病人早期诊断,对临床不典型的病人尤有助于诊断。检测方法有间接免疫荧光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酶标SPA组化试验、血凝抑制试验、免疫粘附血凝试验、固相免疫血球吸附试验及固相放射免

疫试验等。特异性IgM阳性或发病早期和恢复期两次血清特异性IgG 抗体效价递增4倍以上,均有确诊价值。从病人血液或尿中分离到病毒或检出病毒抗原亦可确诊,近有采用多聚酶链反应(PCR)直接检测病毒抗原,有助于病原诊断。 【治疗措施】 发热期的治疗 (一)一般治疗患者应卧床休息,就地治疗。给高热量、高维生素半流质饮食。补充足够液体。 (二)液体疗法本病由于血管损害所致血浆外渗、电解质丢失,加上病人高热、食欲不振、呕吐、腹泻等引起的摄入量不足,导致有效循环血量不足、电解质平衡失调、血液渗透压开始下降,而引起内环境紊乱。此期应补充足够的液体和电解质。输液应以等渗和盐液为主,常用者有平衡盐液,葡萄糖盐水等,每日1000~2000ml静脉滴注。疗程3~4日。 (三)肾上腺皮质激素(激素)治疗激素具有抗炎和保护血管壁的作用,并能稳定溶酶体膜、降低体温中枢对内源性致热原的敏感性等。早期应用,对降热、减轻中毒症状、缩短病程均有一定效果。 用法:氢化可的松100~200mg加入葡萄糖液作静脉滴注,每日1次。也可用地塞米松等。疗程3~4日。 (四)免疫药物治疗用以调节病人的免疫功能。 1.环磷酰胺为免疫抑制剂,主要抑制体液免疫反

流行性出血热的诊断和治疗

流行性出血热的诊断和治疗 北京地坛医院 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EHF)属于病毒性出血热中的肾综合症出血热(HRFS)。鼠为主要传染源,属自然疫源性疾病。我国疫情最重,流行趋势是老疫区病例逐渐减少,新疫区则不断增加。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属布尼亚病毒科的汉坦病毒属。根据血清学检查,汉坦病毒属至少可分为八型,我国流行的主要是Ⅰ型(野鼠型)和Ⅱ型(家鼠型)病毒。人群普遍易感,隐性感染率为%~%。 目前多数人认为此病发病机制是病毒源性损伤为主,同时亦存在病毒免疫损伤。主要损害毛细血管内皮,病损表现为水肿、炎性单核细胞渗出及出血。临床以发热、休克、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重症患者病死率较高。 【诊断要点】 1. 流行病学资料在流行季节、流行地区,有鼠类接触、食用鼠类污染的食物史,或发病前1周至2 个月曾到过疫区。 2. 临床表现潜伏期4~42天,一般为7~14天,以2周多见。典型病例临床上有下述5期经过。 发热期多数以突然发热起病,少数起病较缓,有头痛、纳差、乏力、全身不适等前驱症状,体温在 1~2日内升至39~40℃,以稽留热和弛张热为主,持续3~7天,常伴有头痛、腰痛及眼眶痛(“三痛”)等。部分病人有恶心、呕吐、腹痛或腹泻。多数病人出现“三红”(颜面、颈部及上胸部潮红)。有的咽部及悬雍垂充血。常于前胸、颈、腋下等部位可见淤点或索状、簇状淤斑。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多或正常。2~3天起出现尿蛋白。末梢血异常淋巴细胞亦可增多。 低血压休克期病程第4~6天,病人出现心慌、多汗、血压下降、脉压减小。休克发展很迅速。此期“三痛”、淤点、淤斑更明显,白细胞、异常淋巴细胞增多。随血液浓缩而红细胞压积增高,血红蛋白上升,但血小板及补体成分下降。尿量减少,尿蛋白增加,尿管型出现。少数病人可合并DIC,休克顽固者常有明显出血倾向。个别病人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表现为呼吸窘迫,血氧明显下降。少数重症可并发惊厥、谵妄或昏迷。 轻者此期呈一过性血压下降,重者长达8天,一般1~3天。 少尿期病程第5~8天病人进入少尿期(每日尿量少于500ml)甚至无尿(每日尿量少于50ml),尿蛋白、细胞及管型增多,并可出现管状或尿膜。由于肾实质受损,病人出现氮质血症,头痛、恶心、呕吐加重,血尿素氮(BUN)上升。由于排尿量减少,同时渗至血管外的体液此时大量回吸收而血容量增加,出现充血性心衰、肺水肿或分流性内脏出血等高血容量的临床表现。也可由于内脏病变或DIC引起内脏腔道出血,以消化道、腹腔、肺部及颅内出血较多见。还有的并发脑水肿或电解质紊乱及心衰等。如若合并肺炎、败血症则预后更差,所以此期病死率最高。 此期时间短者1天,长者可达10余天,一般2~5天。 多尿期一般到病程的12天前后即开始恢复排尿。由移行期进入多尿期的标志是24小时尿量3000ml 以上。每日尿量最多可超过10000ml,持续时间多为2周左右,个别长达数月以上。随着尿液大量排出,高血容量、尿毒症,酸中毒等症状逐渐缓解。此期易出现电解质紊乱和继发感染。 恢复期尿量每日恢复到2000ml以内,尿比重及BUN等正常而进入恢复期。病人精神、食欲基本恢复,少数病人仍可有乏力、多汗、心悸、血压偏高等现象。 出血热的典型病例可呈现上述5期,但轻者可跳期,如仅有发热及多尿期,跳跃者一般病情较轻,病程较短,而重者可多期重叠,其病情重,持续时间长,并发症多,预后差,死亡率较高。 临床上依据病程中发热高低、中毒症状轻重、出血、肾损程度及并发症的情况可将本病分为轻、中、重、极重和不典型五型。①轻型:体温39℃以下,中毒症状轻,无明显出血,肾损害轻,无休克和少尿。 ②中型:体温39~40℃,中毒症状较重,有明显出血、休克和少尿期,尿蛋白+++。③重型:体温≥40℃,

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EHF)是一种由汉坦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该病为自然疫源性疾病,鼠为主要传染源。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流行性出血热在国际上被称为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流行性出血热的病死率约为3-12%。早在1930年,我国东北地区就有本病的记载,至今已有70多年的历史。流行性出血热主要流行于欧亚大陆,但我国是受汉坦病毒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年发病人数约为4~6万,占世界报道病例数的90%以上。 除流行性出血热外,人感染汉坦病毒后还能导致更为严重的疾病-汉坦病毒肺综合征(HPS)。临床上以双侧肺弥漫性浸润、间质水肿、呼吸困难、衰竭及高病死率为主要表现。人肺综合征的死亡率高达50%以上。汉坦病毒肺综合征主要流行于美洲大陆,至今还未发现汉坦病毒肺综合征在我国流行。 出血热传播条件与传播途径 宿主动物与传染源:在我国进20年的出血热监测研究表明:在我国汉滩病毒的宿主和传染源是野栖的黑线姬鼠,汉城病毒的宿主和传染源是家栖为主的褐家鼠。其次,数量较多,带病毒率较高的还有以家栖为主的小家鼠、黄胸鼠和野栖的黄毛鼠、大仓鼠、黑线仓鼠等。此外,林区的大林姬鼠和实验用大白鼠也可成为EHF的传染源。在我国目前发现的自然感染汉坦病毒的73种脊椎动物中哺乳类61种、鸟类8种、爬行类2种、两栖类2种。由于流行性出血热患者早期的血与尿中携带汉坦病毒,虽然有个别病例接触后感染本病,但人不是主要传染源。另外,受汉坦病毒感染后的实验动物,特别是大白鼠也是一传染源,可感染饲养人员和直接接触的科研人员。 传播途径:本病的传播途径有以下5种。 (1)呼吸道传播鼠类携带病毒的排泄物如尿、粪、唾液等污染尘埃后形成的气溶胶,能通过呼吸道而感染人体。 (2)消化道传播进食被鼠类携带病毒的排泄物所污染的食物,可经口腔或胃肠粘膜而感染。 (3)接触传播被鼠咬伤或破伤口接触病毒的鼠类血液和排泄物亦可导致感染。 (4)母婴传播孕妇感染本病后,病毒可经胎盘感染胎儿。 (5)虫媒传播有研究表明寄生于鼠类身上的革螨等具有传播作用。 人群分布 不同性别、年龄、职业人群对流行性出血热具有普遍的易感性。由于接触机会不同,在男性青壮年农民发病较多,男性约占2/3左右,16~60岁年龄组人群占发病数的90%。农民发病占90%。但在家鼠型疫区女性的感染率高于男性。另外,近年来我国一些大中城市流行性出血热的流行强度上升明显,城市居民中的发病数升高。 出血热临床症状与诊断 潜伏期4-46日,一般7-14日,以2周多见。典型病例病程中有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非典型和轻型病例可以出现越期现象,重型患者可出现发热期、休克期和少尿期之间互相重叠。 主要依靠临床特征性症状和体征,结合实验室检查,参考流行病学史进行诊断。临床特征包括早期3种主要表现和病程的5期经过。前者为发热中毒症状,充血、出血、外渗征和肾损害。后者为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发热期应与上呼吸道感染,败血症,急性胃肠炎和菌痢等鉴别。休克期应与其他感染性休克不典型者可以越期或前三期重叠。患者热退后症状反而加重,是与其他感染性疾病不同的特点,有助与诊断。 实验室检查:①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数在第3病日后逐渐升高可达15-30×109/L,少数患者可达50-100×109/L。随后,淋巴细胞增多。发热后期和低血压期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明显升高。血小板从第2病日开始减少,并可见异型血小板。②尿常规检查:病程第2天可出现蛋白尿,第4-6病日尿蛋白常为+++-++++。尿沉滓中可发现融合细胞,此细胞中可检测到汉坦病毒抗原。尿镜检尚可发现管型和红细胞③

流行性出血热防治方案.doc

流行性出血热防治方案 发文单位:卫生部 发布日期:1987-2-4 执行日期:1987-2-4 生效日期:1900-1-1 流行性出血热(简称出血热)是由病毒引起以几种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根据主要传染源种类不同,本病分为野鼠型、家鼠型和实验动物型三种类型。典型病例有发烧、出血和肾脏损害。由于病原学研究的进展,特异性实验诊断方法的应用,对非典型病例已可能确诊。 近年来在流行病学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进一步掌握了本病的流行规律,发现哺乳动物中的啮齿目、食虫目、兔形目和食肉目中有30余种动物携带本病病毒;确定了黑线姬鼠和大林姬鼠为野鼠型出血热的主要传染源;褐家鼠为家鼠型出血热的主要传染源;基本上查清了我国的疫区范围,明确了我国存在野鼠型、家鼠型和家鼠野鼠混合型3种出血热疫区,这些研究进展使预防和控制本病的措施更有针对性。 但是,近年来作为本病主要传染源鼠类的数量增多,更多的疫区不断被发现,发病率逐年上升,在农业区、林区和城镇又不时有暴发流行,严重危害人民的生命健康,影响经济开发、四化建设和国际交往。

当前,防治本病尚缺乏经济、简便、特效的方法。但是实践证明,在各级政府的重视和领导下,有农业、林业、水利、交通、城乡建设等有关部门的积极配合,充分发挥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和卫生部门的作用,广泛深入地进行宣传教育,认真抓好组织工作,落实防治措施,完全有可能控制本病流行,有效降低其发病率和死亡率。 预防部分 近年的血清流行病学研究证明,黑线姬鼠和褐家鼠是流行性出血热的主要宿主动物和传染源;它主要由于接触宿主动物及其排泄物经皮肤、消化道或呼吸道传播,也可能经螨媒传播;人群对本病普遍易感。近年家鼠型出血热常有暴发流行。为了控制和减少发病,应采取以灭鼠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措施:疫区灭鼠要在搞好卫生和防鼠的基础上,以药物毒杀为主,结合灭鼠进行灭螨,同时做好疫源地的消毒和个人防护等工作。 一、监测: 监测是卫生防疫部门防治疾病的耳目,应作为一项经常性

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 ㈡填空题 1. EHFV基因L编码______, M编码_______,S编码________。 2. 我国EHFV主要有两种血清型即I型汉滩病毒和Ⅱ型汉城病毒,分别由___鼠和___鼠传播。 3. EHF病程可分为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等五期。 4. EHF少尿期的治疗原则为_________, ________, 导泻和放血疗法及_________。 ㈢选择题 1.A1型题 ⑴流行性出血热病毒蛋白中能诱导产生中和抗体是: A. 膜蛋白 B. 核衣壳蛋白 C. 多聚酶 D. 转录酶 E. 内切酶 ⑵ EHFV是一种: A. 单链DNA病毒 B. 双链DNA病毒 C. 负性单链RNA病毒 D. 正性单链RNA病毒 E. 双链RNA病毒 ⑶ EHF的传播可通过下列途径但除外: A. 呼吸道传播 B. 消化道传播 C. 输血传播 D. 母婴传播 E. 虫媒传播 ⑷ EHF的基本病理变化是: A. 全身小血管损伤 B. 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增生 C. 全身毛细血管病变 D. 全身感染而致的循环衰竭 E. 全身血容量降低 ⑸下列哪项不是EHF血常规改变的特点 A. WBC增高 B. 血小板降低 C. 红细胞,血红蛋白增加 D. 异形淋巴细胞出现 E. 嗜酸性粒细胞增加 ⑹ EHF多尿移行期的临床特点是: A. 尿量开始增加,临床症状好转 B. 尿量开始增加, 尿素氮下降 C. 尿量未增加, 但症状好转 D. 尿量未增加, 但尿素氮下降 E. 尿量开始增加,症状进一步加重,尿素氮继续升高

⑺ EHF早期诊断的实验室特征有: A. 血WBC增加,中性粒细胞也增加 B. 血小板降低 C. 出现异形淋巴细胞 D. 特异性IgM抗体阳性 E. 以上均是 ⑻关于EHF的治疗,下列那项不正确: A. 发热早期可用Ribavirin抗病毒治疗 B. 低血压期首先应补充血容量 C. 少尿期的治疗主要是综合治疗 D. 多尿期时要防止继发感染的发生 E. 一旦发现EHF病人应尽快转上级医院治疗 ⑼ EHF病人透析治疗的反指征是: A. 少尿4天或无24小时以上 B. 明显的尿毒血症 C. 明显的高血钾 D. 高血容量综合症 E. 低血压难以纠正 ⑽ EHF的发病机理可能涉及到: A. 病毒直接作用 B. Ⅲ型变态反应 C. 早期还有I型变态反应参与 D. 各种细胞因子也起重要作用 E. 以上均是 2. A2型题 ⑴男性40岁,11月发病, 发热三天, 血压72/40mmHg, 血WBC 18×109,血小板56×109,尿蛋白(+++),该病人的诊断首先应考虑为: A.革兰氏阴性败血症 B. 急性肾小球肾炎 C.流行性出血热 D.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E.革兰氏阳性败血症 ⑵男性林业工人,一月起病,发热两天就诊,体查结合膜充血明显,球结膜水肿,胸壁皮肤可见条索状出血点。下列那项检查对病人的诊断帮助最小: A. 血常规 B. 尿常规 C. 出血热IgM型抗体检查 D. RT-PCR测EHFV RNA E. 胸部CT ⑶女性农民,发热4d,昨天尿量680mL,呈酒醉貌,注射部位可见片状淤斑,尿蛋白(++++),下列处理

流行性出血热防治知识

流行性出血热防治知识 一、何谓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属于病毒性出血热中肾综合症出血热,为自然疫源性疾病,鼠为主要传染源,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 二、出血热的传染源? 鼠类为主要传染源。 三、出血热的传播途径? 主要经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接触性传播、母婴传播和虫媒传播。 四、哪些人群易患出血热? 人群对出血热病毒普遍易感,以男性青壮年农民和工人发病较多,其他人群亦可发病,不同人群发病的多少与接触传染源的机会多少有关。 五、出血热的潜伏期? 出血热病毒侵入人体需经一段时间才出现临床症状而发病,从感染病毒到发病的这段时间称潜伏期,该病潜伏期4~46天,一般2周左右。 六、出血热和鼠疫是一回事吗? 出血热和鼠疫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传染病。 鼠疫是由细菌(鼠疫杆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为野鼠间的烈性传染病,通过染菌的鼠蚤,经人皮肤或呼吸道传入人体后引起鼠疫。本病发病急骤,传播迅速,病死率高,为国际检疫的传染病,我国列为法定甲类传染病的第一位,而出血热为病毒感染,在我国列为乙类传染病。 七、出血热的临床特征? 临床特征包括早期3种主要表现和病程的五期经过。三种主要表现为发热中

毒症状、充血出血外渗征和肾损害。五期经过为: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 八、出血热的“三红”、“三痛”指的是什么? “三红”:面红、颈红、前胸红,重者呈酒醉貌。 “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 “三红”、“三痛”是出血热的早期(发热期)表现,常做为早期诊断的参考指标。 九、出血热的出血现象? 皮肤出血多见于腋下和胸背部,常呈条索点状或搔抓样瘀点,粘膜出血常见于软腭,呈针尖样出血点,眼结膜呈片状出血,少数患者鼻衄,黑便、血尿,严重在注射部位出现大量瘀斑和腔道大出血。 十、本病早期诊断要点? 1、急性发热,有乏力、全身酸痛等感冒症状,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等消化道症状,特别是热退后症状加重。 2、“三红”和“三痛”表现。 3、皮肤粘膜有出血点。 4、白细胞数升高,血小板呈进行性下降,可见异型淋巴细胞。 5、出现蛋白尿,且迅速增多。 十一、出血热的治疗原则? 治疗原则为三早一就,过三关,防治并发症。 1、三早一就:指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和就近治疗。 2、过“三关”:“三关”指出血热病程中发生的“休克关”、“出血关”“肾功能衰竭关”。这是本病过程中最严重、最危险的三个关口,都可能导致死

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EHF)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鼠为主要传染源。冬春季多见。本病潜伏期4~46 天,一般为7~14 天,以2 周多见。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衰竭为主要表现,又称为肾综合征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由于其病原、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不同,曾有过多种不同的名称。如我国和日本将其称之为“流行性出血热”;朝鲜称之为“朝鲜出血热”;苏联称之为“出血性肾炎肾病”;北欧称之为“流行性肾病”等。实际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流行性出血热,无一例外地都有不同程度的肾脏损害,故1982 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统一将其命名为“肾综合征出血热”肾脏是流行性出血热损害最为常见的靶器官。临床上,肾脏损害往往是流行性出血热最为突出的表现之一,有50%~60%的患者在临床上表现为急性肾功能衰竭,并成为造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流行性出血热的肾脏损害尽管病情凶险、危重,但绝大多数病例,如能尽早发现,及时有效地给予治疗,即使是病情极为严重的病例,在救治成功后,其肾脏损害也可痊愈,而不遗留慢性病变,更绝少转化为慢性肾功能衰竭。流行性出血热作为一种传染性疾病,有其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流行规律。

病毒是流行性出血热的病原体。引起流行性出血热的病毒,现今已知是一组RNA 病毒,属于布尼亚病毒科(Bungaviridase)汉坦病毒属(Hantavirus)。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由于是在1976 年由韩国的李镐汪首先分离成功,故被命名为汉坦病毒(Hantaan virus)。不过,在此之后人们还陆续发现两种病毒与流行性出血热相关,它们分别是普乌马拉病毒(Puuma Virus)及汉城病毒(Seou Virus)。我国的宋干等人,1982 年在辽宁省出血热流行地区的21 例患者中,以及流行性地区的啮齿类动物体内,也曾分离出本病的致病因子。现已基本明了,在我国引起流行性出血热的病毒主要是汉坦病毒,而西欧主要是普乌马拉病毒。 啮齿类动物是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的贮存宿主和传染源。某些啮齿类动物,如黑线姬鼠、褐家鼠等,在感染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后,其体内的病毒可随尿液、粪便、唾液及血液排出,当人从呼吸道吸入,消化道食入,或由皮肤黏膜破损处直接接触污染物后,即有可能被传染。此外,还有人认为,病毒可通过革螨或恙螨叮咬而经虫媒传播,不过目前对此还无统一的认识。但可以肯定,以人为传播源的人与人之间传染可以排除。 流行性出血热症状体征(流行性出血热症状是什么?):在肾综合征出血热中以汉坦病毒和贝尔格莱德-多布拉伐病毒引起者症状较重,而汉城病毒引起者次之,普马拉病毒引起者症状较轻。1.临床分期本病潜伏期4~46 天,一般为7~14 天,

流行性出血热题库1-2-10

流行性出血热题库1- 2-10

问题: [单选]流行性出血热发热期出现的“三痛”是指(). A.头痛、胸痛、腹痛 B.头痛、腹痛、关节痛 C.头痛、胸痛、腰痛 D.头痛、腰痛、眼眶痛 E.头痛、腰痛、背痛

问题: [单选]流行性出血热常规检查,下列最具有诊断意义的是()。 A.白细胞计数增加 B.中性粒细胞增加 C.病程的第4~5天后淋巴细胞增多 D.血小板减少 E.幼稚细胞

问题: [单选]减少流行性出血热病死率关键在于() A."三早一就"原则的落实 B.防治休克和出血 C.人工肾透析 D.防治DIC E.防治并发症 (在线小游戏 https://www.360docs.net/doc/541990223.html,/)

问题: [单选]男,35岁,发热、头痛、腰痛4天。体温38~39℃。村卫生所给予复方APC退热。近2天体温正常,但症状却加重。尿量减少,体检发现:眼睑水肿,球结膜水肿伴充血和出血,软腭见针尖样出血点。腋下皮肤见针头帽大小瘀点。肾区叩痛阳性,可能的临床诊断是()。 A.急性肾小球肾炎 B.急性肾盂肾炎 C.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D.普通感冒 E.流行性出血热

问题: [单选]男,40岁,发热3d,伴腹痛、腹泻、大便4次/日,1天来头晕、乏力就诊。体检: T36℃,BP50/30mmHg,神清,眼睑水肿,面部潮红,腋下有出血点。化验:血WBC3.8×109/L,尿蛋白(+++),WBC1~4/HP,管型2~3/HP。为明确诊断最重要的检测是()。 A.血培养 B.肥达反应 C.肾综合征特异性抗体 D.肾综合征特异性抗原 E.外斐反应

流行性出血热应急处理预案

流行性出血热应急处理预案 一、总则 (一)目的 流行性出血热(以下简称为出血热)是由病毒引起以几种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是我国传染病疫情报告中列为乙类传染病。根据主要传染源种类不同,本病分为野鼠型、家鼠型和实验动物型三种类别。典型病例有发烧、出血和肾脏损害。 近年的血清流行病学研究证明,黑线姬鼠和褐家鼠是流行性出血热的主要宿主动物和传染源,它主要由于接触宿主动物及其排泄物经皮肤、消化道或呼吸道传播,也可能经螨媒传播,人群对本病普通易感。近年来家鼠型出血热常有暴发流行,为了控制和减少发病,应采取以灭鼠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措施,疫区灭鼠要在搞好卫生和防鼠的基础上,以药物毒杀为主,结合灭鼠进行灭螨,同时做好疫源地的消毒和个人防护等工作。 (二)工作原则 发生流行性出血热疫情时,由市政府成立指挥统一指挥,疫区县、区(乡)要成立现场指挥,负责疫区现场防治工作的实施。指挥部的组成包括:卫生、工商、交通、民航、铁路、医药、农牧、海关、驻、公安、财政、经贸、教育、宣传等各有关部门。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专业部门要组成流行病、检验、动物昆虫、消毒、后勤保障等人员的疫区处理组织,社会各部门各负其责,分工协作,保证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和实施。 (三)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2、全国《流行性出血热监测方案》;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流行性出血热诊断标准》(GB15981-1995)。 (四)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辖区范围内发生出血热时的应及处理和控制。 二、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任务 (一)组织决策机构:由市、县(区)两级政府成立指挥部,负责制定行动方案,指挥实施疫区的封锁隔离与解除,交通管制,物资的调配,督促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落实相关措施。 (二)指挥机构:卫生部门成立行动指挥中心,负责出热疫情的处理,各部门协调,指导各项防治措施实施情况。 (三)应急处理和救治队伍 卫生部门组成疫区处理应急小分队,负责发生出血热疫情应急处理。 三、疫情监测与报告 (一)报告 一旦疫情发生暴发时,以快速、简捷的网上直报方式报到当地疾控中心疫情监测科,同时电话逐级上报。 (二)监测 监测是卫生防病的耳目,应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抓好。但监测是手段,监测要为控制服务。监测包括:人间疫情监测、鼠间疫情监测(或称宿主动物和传染源)、疫区监测、病原类型监测、传播途径监测、易感人群免疫情况监测和预防(控制)效果监测等。疫区应开展人间疫情和鼠间疫情监测。详见出血热监测方案。

流行性出血热监测总结

2011年榆树市流行性出血热监测总结 进一步摸清我市出血热宿主动物密度、种类及带毒率情况,分析鼠密度消长的影响因素,并及时准确地为减少鼠害和预防控制鼠传染病的暴发流行提供科学的防治依据。按照长疾控【2011】31号文件精神,榆树市疾控中心于2011年5月、9月分别在榆树市的大岭镇、红星乡、城发乡和华昌街道居民区和野外进行了鼠密度、构成、带毒率调查工作,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调查方法 1、调查点选择:以2010年以来流行性出血热发病数最多的乡(镇)为调查对象。选择了大岭镇、红星乡、城发乡和华昌街道4个调查点,每个调查点分别在居民区和野外各设一个监测点。两个监测点同时进行。 2、.监测方法:监测工具使用中型钢板夹,诱饵为油饼。采用夹夜法,晚放晨收。 居民区室内、库房每15㎡布放一夹,庭院靠墙根或建筑物周围布放,每5延长米布放一夹。 野外选择居民区500米以外的农田,每5延长米布放一夹,行距不少于5米。 二、调查结果 5月份,4个乡(镇)、街道居民区收有效夹1318盘,捕鼠57只,平均鼠密度4.32%。其中鼠种构成:褐家鼠54只,占构成的94.74%;

小家鼠3只,占构成的5.26%。褐家鼠为居民区优势种。 4个乡(镇)、街道野外共收有效夹1620盘,捕鼠45只,平均鼠密度2.78%。其中鼠种构成:褐家鼠30只,占构成的66.67%;大仓鼠15只,占构成的33.33%;褐家鼠、大仓鼠为野外优势种。此次野外未捕获到黑线姬鼠。 5月11日至13日,对大岭镇、红星乡、城发乡、华昌街道调查点进行了灭鼠,投放溴敌隆鼠药400Kg,灭鼠一周后居民区平均鼠密度为0.17%、野外平均鼠密度为0.82%。 9月份,大岭镇、红星乡、城发乡、华昌街道居民区收有效夹1653盘,捕鼠35只,平均鼠密度2.12%。其中鼠种构成:褐家鼠27只,占构成的77.14%;小家鼠7只,占构成的20.00%;大仓鼠1只,占构成的2.86%。褐家鼠为居民区优势种。 4个乡(镇)、街道野外共收有效夹1628盘,捕鼠72只,平均鼠密度4.42%。其中鼠种构成:黑线姬鼠23只,占构成的31.94%;褐家鼠39只,占构成的54.17%;大仓鼠10只,占构成的13.89%。黑线姬鼠、褐家鼠为野外优势种。 这两次监测结果如下:大岭镇、红星乡、城发乡、华昌街道居民区收有效夹2971盘,捕鼠92只,平均鼠密度3.09%。其中鼠种构成:褐家鼠81只,占构成的89.13%;小家鼠10只,占构成的10.87%;大仓鼠1只,占构成的1.09%。褐家鼠为居民区优势种。 4个乡(镇)、街道野外共收有效夹3248盘,捕鼠117只,平均鼠密度3.60%。其中鼠种构成:黑线姬鼠23只,占构成的19.66%;褐家鼠69只,占构成的58.97%;大仓鼠25只,占构成的21.67%。黑线姬鼠、褐家鼠为

出血热预防知识

关于流行性出血热预防知识 一、何谓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性出血热属于病毒性出血热中肾综合症出血热,为自然疫源性疾病,鼠为主要传染源,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 每年11月至次年1月是流行性出血热的高发季节。 二、出血热的传染源? 鼠类为主要传染源。 三、出血热的传播途径? 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接触性传播、母婴传播和虫媒传播。 四、出血热的潜伏期? 出血热病毒侵入人体需经一段时间才出现临床症状而发病,从感染病毒到发病的这段时间称潜伏期,该病潜伏期4~46天,一般2周左右。 五、出血热的临床特征? 早期三种主要表现:发热中毒症状、充血出血外渗征和肾损害。 病程五期经过: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 六、出血热的“三红”、“三痛”指的是什么? “三红”:面红、颈红、前胸红,重者呈酒醉貌。 “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 “三红”、“三痛”是出血热的早期(发热期)表现,常做为早期诊断的参考指标。 七、出血热的出血现象? 皮肤出血多见于腋下和胸背部,常呈条索点状或搔抓样瘀点,粘膜出血常见于软腭,呈针尖样出血点,眼结膜呈片状出血,少数患者鼻衄,黑便、血尿,严重在注射部位出现大量瘀斑和腔道大出血。 八、本病早期诊断要点? 急性发热,有乏力、全身酸痛等感冒症状,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等消化道症状,特别是热退后症状加重。

“三红”和“三痛”表现。 皮肤粘膜有出血点。 白细胞数升高,血小板呈进行性下降,可见异型淋巴细胞。 出现蛋白尿,且迅速增多。 九、出血热的治疗原则? 治疗原则为三早一就,过三关,防治并发症。 三早一就:指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和就近治疗。 过“三关”:指出血热病程中发生的“休克关”、“出血关”“肾功能衰竭关”。这是本病过程中最严重、最危险的三个关口,都可能导致死亡。 防治并发症:严重并发症是出血热病死率高的重要原因,因此在整个病程中都要积极防治各种并发症。 十、本病有哪些并发症? 出血热能引起多脏器功能障碍,主要包括腔道大出血、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脑炎、脑膜炎、脑水肿、高血压脑病和颅内出血等),肺水肿,中毒性肝炎,中毒性心肌炎,继发性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感染等。 十一、不要把出血热当感冒治一定要去医院检查 出血热的初期症状和感冒相似,很容易将出血热当成感冒治。 流行性出血热感染后有两周左右的潜伏期,初起症状与感冒相似,往往以发热、乏力等为主要表现,盲目退烧只能使病情更加严重。 流行性出血热发病急,典型症状有头痛、腰疼、眼眶痛和身体面部、颈部、上胸部潮红,像喝醉了酒一样,软腭、腋下、前胸等部位可见点状、条状出血点。如出现以上症状,绝不能大意,必须及时到校医院检查,切不可自行用药。 十二、出血热的预防措施? 科学灭鼠与免疫预防相结合是预防出血热的重要措施。做好疫情监测,防鼠灭鼠,搞好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不要用手接触鼠类及其排泄物。对流行地区人群和密切接触者可注射出血热疫苗,每次1ML,共注射3次。一年后应加强一针。 艺术与传媒学院宣

流行性出血热防治工作计划

***卫生院 2018年流行性出血热防治工作计划 为进一步加强流行性出血热防治工作,确保我辖区流行性出血热不发生流行,降低发病率和病死率,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特制定2018年流行性出血热防治工作计划,具体安排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全体医护人员要高度重视出血热防治工作,充分认识出血热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为此我们要加强宣传发动和医疗救治工作,村卫生室要加大对村民的防治出血热知识宣传的力度。要下大力气,采取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降低我辖区出血热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二、密切注视疫情动态,切实做好疫情报告,以早期诊断、治疗出血热病人 我院的医疗工作人员要及时发现病人并收集报告出血热疫情,严禁出现迟报、漏报、瞒报现象。要切实落实早期诊断和救治措施。 我辖区的乡村医生和村卫生室对接诊的发热病人进行治疗不得超过24小时,必须立即转送县级医院做进一步的诊断治疗。今后对迟报漏报瞒报出血热疫情和死亡病例的有关责任人员和违规截留收治出血热病人的相关责任人和主要负责人要追究其责任并依据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三、要突出抓好高发病区和重点人群的防治工作,切实落实以灭鼠防鼠相结合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要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积极开展群众性灭鼠活动,把科学有效的灭鼠方法普及到农村,指导群众灭鼠的同时注意个人防 1

护,避免与鼠直接接触,防止鼠类及其排泄物污染食品、用品。要积极指导群众加强环境卫生治理,清除垃圾死角和鼠类滋生场所,坚持家鼠野鼠并灭,努力降低鼠密度。 四、切实加强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培训和管理 流行性出血热起病急、病情重、病死率高,社会危害大。因此,我院将在年内至少召开2次专题会议进行院内培训和乡村医生培训,不断提高医疗队伍素质和救治能力。通过广泛宣传,使群众不仅认识到流行性出血热的危害,而且也大大提高对此病的防治意识。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继续努力,常抓不懈,把此项工作做得更好。 ***卫生院 二〇一八年三月五日 2

流行性出血热护理

56 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临床护理体会 管桂兰135000吉林省梅河口市爱民医院 管桂鑫135000吉林省梅河口市妇幼保健院 【摘要】 2005年1月至12月在我院住院的56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其中轻型32例,中型18例,重型6例;并发肺水肿2例,急性心力衰竭1例,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1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死亡1例。经抗感染、抗休克和血液透析治疗,除1例死于糖尿病并发症外全部痊愈。笔者认为,减少出血热并发症的发生,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治疗,护理人员的护理经验、操作技术和责任心在抢救成功中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并发症护理; 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 EHF)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本病的主要病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广泛损害,临床上以发热、出血和肾损害为主要表现。典型病例病程中有五期经过[1],不典型可以出现越期现象[2]。临床表现错综复杂,并发症较多,病程较长,病死率较高。在该病的诊治过程中,严密观察和精心护理对控制病情、预防并发症及提高抢救成功率起重要作用。我院自2005年1月至12月收治EHF患者56例,护理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56 例EHF患者男43 例,女13 例,年龄15~60 岁,以农民为主,占85.5%,其次是工人占8%。地区分布也以农村为主,占90.71%,城区占9.29%。居住或工作环境中均有鼠类活动。住院天数15~42天,平均21天。 1.2结果本组56例患者中,轻型32例无并发症;中型18例其中1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重型6例中,患糖尿病8年者1例,因并发急性心、肾功能衰竭死亡;并发肺水肿2例,急性心力衰竭1例,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1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1例。临床上经过抗炎、抗休克、血液透析、支持治疗,本组56例患者中1例死亡,55例痊愈出院。 2 临床特点与护理 2.1 发热期的特点与护理 汉坦病毒侵入机体后随血液达到全身组织,进一步增殖后释放入血引起病毒血症。一方面病毒能直接破坏感染细胞功能和结构,另一方面病毒感染诱发人体的免疫应答和各种细胞内因子的释放,导致机体组织损伤,能引起多器官损害。病毒血症及免疫功能紊乱,引起发热和中毒症状。本组56例患者均表现为稽留热,持续6~10 d,体温39~40℃,但患者中典型的“三痛”症状(头痛、眼眶痛、腰痛)表现不突出,其中21 例患者头痛明显,17例患者眼眶痛显著,15 例有腰痛症状患者,23 例患者表现为双下肢膝关节酸痛。 护理原则:严格遵循绝对卧床休息的原则,以物理降温为主,勿用解热镇痛剂,避免大汗诱发休克。为减少对皮肤的刺激,避免加重血管扩张诱发皮下出血,禁用乙醇擦浴。鼓励患者多饮水,利于毒素排

肾综合性出血热试题

流行性出血热 一、填空题 1. EHFV基因L编码_ 聚合酶_____, M编码__膜蛋白_____,S编码____核衣壳蛋白____。 2. 我国EHFV主要有两种血清型即I型汉坛病毒和Ⅱ型汉坛病毒,分别由_ 野__鼠和_家__鼠传播。 3. EHF病程可分为___发热期_____, __低血压休克期_____, __少尿期______, ___多尿期_____, ___恢复期_____等五期。 4. EHF少尿期的治疗原则为___稳定内环境______, __促进利尿______, 导泻和放血疗法及__透析疗法_______。 二、选择题 1.A1型题 ⑴流行性出血热病毒蛋白中能诱导产生中和抗体是:(A) A. 膜蛋白 B. 核衣壳蛋白 C. 多聚酶 D. 转录酶 E. 内切酶 ⑵ EHFV是一种:(C) A. 单链DNA病毒 B. 双链DNA病毒 C. 负性单链RNA病毒 D. 正性单链RNA病毒 E. 双链RNA病毒 ⑶ EHF的传播可通过下列途径但除外:(C) A. 呼吸道传播 B. 消化道传播 C. 输血传播 D. 母婴传播 E. 虫媒传播

⑷ EHF的基本病理变化是:(A) A. 全身小血管损伤 B. 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增生 C. 全身毛细血管病变 D. 全身感染而致的循环衰竭 E. 全身血容量降低 ⑸下列哪项不是EHF血常规改变的特点(C)???? A. WBC增高 B. 血小板降低 C. 红细胞,血红蛋白增加 D. 异形淋巴细胞出现 E. 嗜酸性粒细胞增加 ⑹ EHF多尿移行期的临床特点是(E):多尿移行期尿量增加是由于肾小管重吸收功能未完全恢复,而尿素氮物质进一步增加引起高渗性利尿,临床症状也进一步加重。 A. 尿量开始增加,临床症状好转 B. 尿量开始增加, 尿素氮下降 C. 尿量未增加, 但症状好转 D. 尿量未增加, 但尿素氮下降 E. 尿量开始增加,症状进一步加重,尿素氮继续升高 ⑺ EHF早期诊断的实验室特征有(E) A. 血WBC增加,中性粒细胞也增加 B. 血小板降低 C. 出现异形淋巴细胞 D. 特异性IgM抗体阳性 E. 以上均是 ⑻关于EHF的治疗,下列那项不正确(E) A. 发热早期可用Ribavirin抗病毒治疗 B. 低血压期首先应补充血容量 C. 少尿期的治疗主要是综合治疗 D. 多尿期时要防止继发感染的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