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下的知识教育

新课程改革下的知识教育
新课程改革下的知识教育

最新树立课改理念下新型教师观和学生观

树立课改理念下新型教师观和学生观, 培养良好师生情感关系 新课改日渐深入,“问题学生”好像也越来越多了。他们都有着较强的逆反心理。有时在课堂上就会与老师顶起牛来,弄得教师异常尴尬。课堂之外,他们也会给老师“出难题”,搞得教师们头疼。面对这样的情况,很多老师觉得难以应付,一些从教多年的教师不免也长叹一声:现在的学生啊,是越来越难教了! 很显然,随着新课程改革理论和实践的不断深入和推进,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越来越突出的摆在了我们的面前——新课程背景下如 何管理学生。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为什么不如以前的学生好管理了呢?这里除了我们教师的管理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之外,我想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没有跟上课程改革的步伐。下面,我想结合个人教育教学的体会和前人的理论与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为什么不如以前的学生好管理了呢?究其原因,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的实施导致了学生“难”管;陈旧的教学观和学生观导致了学生“难”管;落后的课堂管理导致了学生的“难”管;落后的德育导致学生的“难”管。作为一名中学政治课教师,如上原因中我更加关注的是教师观和学生观转变的问题。 新课程的实施确定教师和学生不是外在于课程的,而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题,他们共同参与课程的开发过程。教学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而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新课程要求教学的过程应转变为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之间从而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这对于教师来说,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促进学习,上课不是单向的付

出,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不仅如此,新课程下的学生也有了更加深刻的内涵,学生是发展的人,是独特的人,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我们的教学和管理的目标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如果我们的教师仍然抱着陈旧的师生观念不去改变的话,很自然就会发现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因此,新课程下的教学观和学生观的转变势必要求我们改变陈旧的师生关系,建立起新型的师生关系。 如下一段论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新型良好师生情感关系应该是建立在师生个性全面交往基础上的情感关系,它是一种真正的人与人的心灵沟通,是师生相互关爱的结果,是师生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的催化剂,是促进教师与学生的性情和灵魂提升的沃土”。①真正贯彻“课改”精神的课堂,应该营造出新型良好师生情感关系为基础的和谐、真诚和温馨的心理氛围。这种心理氛围应该至始至终地贯穿整个教育过程。“师生之间缺乏积极的情感联系,不仅使得一直为人们珍视的师生情谊黯然失色,也使得教育活动失去了宝贵的动力源泉。优化师生情感关系,重建温馨感人的师生情谊。是师生关系改革的现实要求。”(《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教育是一项以灵魂塑造灵魂的工作,没有建立在新型良好师生关系基础上“课改”,必然会是一辆没有发动机的汽车,只能做做样子罢了。 那么,如何建立新型良好师生情感关系呢? 一、更新“教师观”和“学生观”,重新定位角色。 树立新型教师观和学生观,重新调整好角色定位,是建立新型良好师生情感关系的前提和基础。没有这个前提和基础,所建立的师生情感关系必定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根据新课程的要求,教师所充当的角色绝对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

新课程改革方案(定稿)

大祥区面铺中学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心已经转移到学科教学的改革上。因此,应尽快构建适应素质教育及新课程标准要求的课堂教学操作策略,同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对教师、班级学生的评价系统。 改革的目标是:在三年时间内使学校成为大祥区新课程改革实施的先进学校,进一步提高在全市及全省范围内的知名度,在教育教学、学生管理、特色建设等方面形成稳定的显著的优势,初步形成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 学校提出“打造提供优质服务的精品学校”的策略,完善以质量为中心的学校质量管理机构,形成对质量负责的学校运行机制,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和服务。 一、改革的进程与任务 (一)逐步建立起适应新课程标准要求的教材观,教学质量观和学生观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在本学期和下学期,结合新教材、新的课程标准的学习,采取集中与分散学习相结合、请专家辅导讲座、交流学习体会与考试相结合等多种形式,使全体教师尽快形成能适应新的课程标准和课堂教学改革要求的教育教学观念。 1、改变过去唯本唯上、以课本为中心的教材观,树立“材料式”的教材观。长期以来,教材做为师生教与学的唯一标准和依据,被赋于了绝对权威,甚至被当成训练学生记忆的工具,直接导致了教师上课时呆板、机械地照本宣科,成为既有教材的“传递者”,扼杀了师生本有的灵性、活力、挑战性、智慧和人格。新的课程标准有利于学生探究,并注重引导学生质疑、调查和在实践中学习,将教材视为师生间进行探讨、对话的“文本”和“材料”,教材所选编的部分内容,只是为了实现某种教学目标所使用的“材料”之一,形成“材料式”教学观。这样,才能有助于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措施中创造性地研究教的内容和教的方法,对教材作革新和批判性的使用,可以打破教材的顺序,或者补充必要的材料;同时也有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将学生从教材中解放出来,扩展其学习空间,教材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唯一来源,这样必将大大改善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从而发展其主体性和批判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调研报告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调研报告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调研报告 —————关于改革实施情况的调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辉煌成就,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我国基础教育总体水平还不高,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教育部决定,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将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课程改革时代。 新课程是在大量的调查研究、经验研究与比较研究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在众多的学者、专家、行政人员、教科研人员、校长与教师代表以及部分社会人士持续对话的过程中产生的,也是在处理国际化与本土化、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中产生的。 进入21世纪以来,面对一个高节奏、高科技、高竞争的社会,教育只有着眼于未来,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才能适应这一新形势。对此,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就特别强调,课程既要实现儿童的“认知”与“情意”的整合,还要实现儿童的认知发展和情意发展与文化发展的整合,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必须超越现行的“学科”课程典范,实现课程典范的重构。 1、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涉及到培养目标的变化、课程结构的改革、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教材改革、评价体系的改革等等,是一个由课程改革所牵动的整个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它不只是课程内容的调整,而是一场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即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型。具体说来,有这样几点:一是新课程规定了未来国民素质的目标要求,体现了培养高素质人才、为新世纪的发展积极准备的素质教育观念。二是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体现了育人为本,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谐发展的素质教育观念。三是突破学科中心,基于“四基”选择课程知识,体现了面向全体,切实关怀每一个学生,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素质教育理念。四是建立学生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六是调整现行课程政策,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合理设置课程门类和课时

2014年教师招聘考试《新课程改革》复习要点一:新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

教师招聘考试《新课程改革》复习要点一:新课 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 一、新课程改革的背景 20世纪中国的教育始终处于不断的变革之中。新中国成立后,除了几次重大的学制调整之外,在基础教育课程和教材领域至少进行了七次较大规模的改革。本次新一轮课程改革是指1999年正式启动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简称“新课改”。 (一)时代的发展 1.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 从20世纪90年代起,知识已经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其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超过其他生产要素贡献率的总和。因此,人们把21世纪称为“知识经济时代”。 在知识经济时代,劳动者的素质和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知识劳动者将取代传统的产业工人。所谓知识劳动者,主要是指从事收集、处理、加工和传递知识与信息的劳动者。此外,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将改变“文盲”的传统内涵,“文盲”一词将不再单纯指没有文化知识的人,而是指不能继续学习、不能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的人。 2.国际竞争空前激烈 美国等西方国家打着“人权”的幌子粗暴践踏他国主权;信息技术发达国家的信息霸权在经济、军事以及文化方面对其他国家的控制、渗透,都使和平与发展不断面临新的不确定性。当前的国际竞争主要体现在综合国力方面,而且这种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 3.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困境 这种困境主要是指人类目前面临的诸如生态环境的恶化、自然资源的短缺、人口迅速膨胀等威胁着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正是由于对上述问题的清醒认识,人们开始对工业化以来的社会发展模式进行深刻的反思,并从20世纪70年代起,提出了诸如协调发展模式、文化价值重构模式等各种新的发展模式。1980年,联合国大会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包括中国在内的180多个国家和70多个国际组织的代表们共同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新战略和新观念。总之,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在21世纪,除了必须对人类既往的所作所为进行客观的评价之外,我们还必须妥善处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的关系问题。 (二)世界各国的应对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各国纷纷开始反思本国的教育政策和课程,开始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 1.英国

新课改下教师教育观念与教学行为的转变

新课改下教师教育观念与教学行为的转变 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它给我们一线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新课程改革,需要一批有改革意识的教师来操作。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各学科性质的科学定位,教学内容目标的制定,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教学评估的目标构建等,给我们教研员、学校、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与机遇。尤其是小学语文课程改革更是呈现出勃勃的生机。 有人曾说,我们一些老师的教育是用昨天的观念和方法来教今天的儿童,让他们去适应明天的生活。这个过程本身就不适应,然而我们教出的儿童要他们去适应明天,那更是我们现在未知的生活,那就更不适应。教育观念的更新非常重要,有关专家指出:“新课程对教师的挑战首先是观念的冲击,走进新课程,观念必须先‘行’,没有教育观念上的真正转变,即使用上了再好的教材、再新的教法,也将走样、走味。”有专家提醒:“在培训中,一些教师对理论学习不感兴趣,而急于操作,结果‘一听就明白,一做就不会’,观念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的。对教师来说,教学方法固然重要,但比方法更重要的是先进的教育观念,它是教学方法的引领。”要使我们的教育行为能为儿童未来的生活作准备,更好地顺应现代教学理念,我们教师教育观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转变: 教育部长周淇在一次重要讲话中强调:课程教材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核心。 (一)转变课程观 “课程”是什么?传统的教学中,“课程”被理解为教材或课文,这就意味着“课程”只是政府和教材编者所关注的事,它规定学校“教什么”,学校和教师就忠实有效地去传递、落实课程内容,完成课程任务。随着新课程的发展,课程不仅仅是教材、教学内容,而且包括学生整个学习活动过程。课程从本质意义上说就是强调自然、社会和人在课程体系中的有机统一,使自然、社会和人成为课程的基本资源,意味着自然即课程、生活即课程、自我即课程。学校课程由此重返生活世界,超越了课堂和教科书的限制,真正找回失落的主体意识。把课程作为这样来界定,就要求教师充分利用校内外的教育资源,扩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丰富他们的生活世界,最大限度地获得多方面的发展。可以说新课程理念下的“课程”不再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教师和学生不仅是课程的传授者、接受者,而是课程的主动参与者和开发者。 (二)转变教材观 以往我们总认为“教材即知识”,教材是学科知识的载体,是学科知识体系的浓缩和再现。因此,教材中罗列学生应掌握的本学科领域的理论和应用法

教师招聘考试知识点汇总 新课程改革篇

第一章新课程改革概述 1.新一轮课程改革是指1999年正式启动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简称“新课改”。 2001年,教育部正式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2.新课程改革的背景? (一)时代发展特征的新要求 (1)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 (2)国际竞争空前激烈 (3)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困境 (二)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三)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内在需求 (四)★国外课程改革的启示 (1)政府参与并领导课程改革 (2)课程改革的焦点是协调国家和学生发展需要之间的关系 (3)课程改革具有整体性 3.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4.新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5.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6.★★新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 (一)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二)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三)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培养学生的能力有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 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五)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六)实现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7.新课程教学评价带来了哪些变化?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要建立一种发展性的评价体系,一是要建立促进学生群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使评价不仅关注学生在语言和数理逻辑方面的发展,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二是要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以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三是要将评价看做是一个系统,从形成多元的评价目标、制定多样的评价工具,到广泛地收集各种资料,形成建设性的改进意见和建议,每一个环节都是通过评价促进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部分。 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重视学生发展,利用学生档案袋记录、评价其成长将是今后一段时间内评价与考试改革的主要方向。 第二章新课程理念 8.★★新课程倡导的教师角色?

浅谈新课改下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

浅谈新课改下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 在新课改背景下,运用新理念,采用新方法,进行创新性教学已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教育观念的创新是实施新课改的前提。教师是新课改的实施者,在学科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是否有创新的观念和创新的素质,是推动学科教学创新,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所在。新课改正好为教师观念转变提供了契机和条件,使教师摆脱旧课程体制下的束缚。因此,新课改的实施首先是教师教育观念的改变。 一、改变教师权威形象,建立平等、新型的师生关系 建立平等、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新课改实施的前提和条件,新课改要求教师应努力构建体现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师生交往中讲求平等的目的就是为了形成民主的教学气氛,大面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自觉把自己置身于学生平等的地位,不要把自己的认识强加于学生或武断地下结论,不因平时学生学习成绩和表现的差异,在交往中表现出或轻视或重视的倾向,而使学生感到教师的不公正。教师应该从神坛上走下来,融入到学生中去,与学生在同一个平台上互动探究,

在平等的交流中给学生以适时的点拨。教师不应该以知识的权威自居而应该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平等的交流,是一种享受。教师要成为学习的促进者,而不仅仅是指导者。教师要甘当小学生的勇气,与学生共建课堂,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分享快乐,一起成长。教师不仅要成为学生的良师,更要成为学生的益友。师生在人格上、地位上的平等,才使师生的交往充满了亲和力和人情味。教师以情动情,以情育情,学生们则“亲其师,信其道”使教育“真正走进孩子的灵魂”。 二、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新课改的实施不仅要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还要改变他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而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的转变最终要落实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新课改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尊重学生

新课程改革进程

新课程改革及高考改革进程1280人阅读 问:新课改历程是怎样的? 答: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1996年提出到现在经历了很长时期,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1996年至1998年,课程理想的萌芽及其酝酿阶段。 1996年在基础教育司组织下,调研了1993年开始实施的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的实施现状。接着基教司组织专家比较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国际和国内基础教育课改,规划和设计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1998年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和推广新课程的政策策略基本形成。 第二阶段: 1999年至2001年7月,课程文件的研制、出台与实施准备阶段。 1999年1月,成立了基础教育课改专家工作组,起草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展开各科标准制定、教材编写、各项专题的研究和政策制定工作。设计好政策性框架之后,开始试验、实施。2000年将教学计划更名为课程计划。这个课程计划首次将小学和初等中学的课程放在一起规划,在课程表中将全部课程分成两大类:活动类和学科类,在课程中给予地方一定的自主性。 第三阶段:2001年7月至2004年7月,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实验和高中新课程方案的形成阶段。 2001年9月,新一轮课改涉及20个学科(小学7科,中学13科)的49种新课改实验教材首次在38个国家课程改革试验区使用,新课程进入全国性试验阶段。同时开始探索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的具体工作机制以及评价、考试制度的改革。 2002年秋季,省级课程改革试验区启动,义务教育新课程体系全面进入试验阶段。 2003年对试验的课程标准和教材进行全面修订,再次颁布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 第四阶段:2004年7月至今,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反思、全面推广高中新课程实验阶段。 问:高中新课改进程是怎样的? 答:高中新课程改革始于2004年,到2007年进入新课改的高中已经约占全国高中总量的50%。 2004年秋季开始,高中教育课程改革在海南、山东、宁夏、广东四省区进入试点。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及背景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创新教育的倡导,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课程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人们的高度重视。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迅速,课程理论研究正面临极大的挑战和极好的机遇,课程改革实践呼唤科学的课程理论给以指导,而科学的课程理论不能脱离课程改革实践的源泉,也不能没有课程改革实践的检验。 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 从根本上说,课程改革的动因是我们面临的社会环境已经变了: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社会当中,知识以人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在增加和更新,我们若不想被淘汰,就必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这就是说,具备学习的愿望、兴趣和方法,比记住一些知识更为重要。真正对学生负责的教育,应当是能够促进他们全面、自主、有个性地发展。显然,全国“万校一书”的课程体系、“万人一面”的培养方式,肯定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另一方面,由于高中教育已经基本普及,高中教育的功能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从只面向少数人的精英主义教育,转变为面向全体学生的大众教育,高中教育的目的和任务不再是只为大学输送合格新生。当高中毕业生可能继续升学,也可能直接走向社会时,高中教育就应当转变为培养学生的“人生规划”能力、职业意识和创业精神,这些正是新课改所十分强调的。

此外,这次新课改借鉴了先进国家的课改经验,是对世界课程改革潮流的自觉顺应,这一点在高中课改中尤为明显。 新课改要改什么 人们常常以为课程改革就是改换教材,这是不正确的。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新课改主要有六大“改变”: (1)课程目标方面,反对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比如学化学,过去只是明确地告诉你什么加什么会产生怎样的反应,现在我们经常不告诉学生结果,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做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习、理解和记忆,体验过程,培养能力,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2)课程结构方面,强调不同功能和价值的课程要有一个比较均衡、合理的结构,符合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突出的是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类的课程得到强化,同时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和选择性。 (3)课程内容方面,强调改变“繁、难、偏、旧”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多地学习与生活、科技相联系的“活”的知识。 (4)课程实施方面,强调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会合作。(5)课程评价方面,以前的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现在强调评价是为了改进教学、促进发展。比如,有的学生基础较差但很用功,只考了58分,没及格,老师可以给他60分甚至65分,以促使他更有信心地学习。

新课程改革与教师素养的提高

新课程改革与教师素养的提高

附件2 教育调查报告 (20 15 届) 学院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 学号11170212 姓名倪荣荣 实习学校诸暨牌头中学 指导教师刘智斌 完成时间:2014 年 11月 8日 浙江师范大学制

新课程改革与教师素养的提高 数学与应用数学倪荣荣11170212 摘要:进入21世纪,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科技的规模化、知识经济的全球化和国际竞争的日益加剧,使人们的教育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国当前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广大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知识结构提出了很大的挑战。新课程改革的目的就是要求教师具有更高的文化素质、业务水平和开展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及指导学生的工作能力。为了解当前教师的素养现状,本文通过阅读大量文献资料,得到有关当前教师素养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对当前教师队伍的结构、素养现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详细客观的描述和分析,最后提出培养教师素养的策略。 关键字:新课程改革;教师素养;对策 一、现状分析 随着科学文明的不断进步,人才素养已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中国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也是在素质教育中不断提高中国人总体素质的过程。素质教育体系下,新课改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无论是教育观念的更新,还是教育内容、方法的运用和改革,都取决于教师的素质水平。教师素养的高低决定着教育质量的高低。在新课改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和促进者。所以,教师必须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和人格素养,过硬的教学基本功,高度的敬业精神,健康向上的心态,学生才能尊敬你,信服你,教师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专业素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创新、不断提升的内化过程,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动态过程,是教师个体和群体共同追求、奋斗的前进历程。因此,如何整体把握新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规律和内容,积极探讨促进新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策略,必将会对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总体提高产生影响。但是,当今社会,教师的素质高低没有得到重视,基础教育中课程设置落后,内容陈旧,我们需要更新教学观念、思想、方法使其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力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如今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经过调查,在教师素养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以下现状: (一)教师职业精神的缺乏

教招考点新课程改革概述及案例分析题》

教招考点|新课程改革概述及案例分析题 20世纪中国的教育始终处于不断地变革之中。新中国成立后的六十多年,除了几次重大的学制调整之外,在基础教育课程和教材领域至少进行了七次较大规模的改革。本次新一轮课程改革是指1999年正式启动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简称“新课改”。2001年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后,教育部正式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总体框架。本次课程改革的背景如下: 一、时代发展特征的新要求 (一)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 从20世纪90年代起,知识已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其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已超过其他生产要素的总和,因此,人们把21世纪称为知识经济时代。在知识经济时代,劳动者的素质和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知识劳动者将取代传统的产业工人。此外,科学技术不断更新,“文肓”一词将不再单纯是指没文化、没知识的人,而是指不能继续学习,不能更新自己知识、技能的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有人也把知识经济称为“学习经济”。 (二)国际竞争空前激烈 “冷战”结束后,被“冷战”长期掩盖的各种矛盾、冲突日益凸现,国际间的竞争空前激烈。美国等西方国家打着“人权”的幌子粗暴践踏他国主权;信息技术发达的国家在经济、军事以及文化方面对其他国家的控制和渗透使得和平与发展不断面临新的不确定性。当前的国际竞争主要体现在综合国力方面,而且,这种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 (三)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困境 这种困境主要是指人类目前面临的诸如生态环境恶化、自然资源短缺、人口迅速膨胀等威胁着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1980年,联合国大会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包括我国在内的180多个国家和70多个国际组织的代表共同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新战略和新观念。 从上述对当前时代三个主要特征的阐述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才对21世纪人类发展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所谓具有高度科学文化和人文素养的人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掌握基本的学习工具,即阅渎、书写、口头表达、计算和问题解决;二是要具备基本的知识、技能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只有这样,他才能够生存下去,有尊严地生活和工作,充分发挥自身能力,积极参与社会的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要点归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要点归纳 第一部分课程改革的目标与背景 §1新世纪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刍议 一、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策略:1、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2、重建新的课程结构3、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4、倡导建构的学习5、形成新的课程评价观念6、促进课程管理的民主化和适应性。 二、重建新的课程结构:1、强调综合性,克服学科门类过多、相互独立的倾向 2、加强选择性,以适应地方学校学生的多样化需求(适应地区间、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差异) 3、确保均衡性,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规划设计、课时安排、课程内容)。 三、新课程改革在下面要有所突破:1、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采取分科和综合相结合的课程结构3、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课程结构4、高中采取分科课程为主5、农村中学课程内容要为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四、课程决策的方针和改革的支持系统:1、坚持民主参与科学决策2、坚持先立后破的方针3、建立强有立的支持系统。 §2 面向素质教育、基于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改革 一、课程与教学改革的依据:1、知识经济与教育创新2、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革命3、跨越认知神经学科和教育学科之间的鸿沟。 二、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要点:1、信息素养2、统整的建构主义(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评价观、课程观)3、多重智力学说与成功智力学说的结合4、家庭学校社会搭建了素质教育的平台。 §3 发达国家课程改革的趋势与启示 一、国外课程改革的理念:1、注重基础学力提高2、信息素养3、创新与开放思维4、价值观与道德教育5、尊重学生经验,发展学生的个性。 二、启示:1、课程目标的制订,强调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要注重学生的价值观与精神、道德的发展2、课程内容与课程实施方面,关注学生的经验,设置分科与综合课程,处理好必修与选修的关系3、课程管理上采用灵活多样的体制。 第二部分课程结构 §4重建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 一、课程类型的价值厘定:1、学科课程、经验课程2、分科课程、综合课程3、传授性课程、研究性课程4、选修课程、必修课程5、隐性课程、显现课程6、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二、课程结构的表现形式:数量化方式、描述性方式、应用性方式。 三、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结构现状分析:1、学科课程、必修课程占主要,经验课程、选修课程少2、各具体学科之间的比重失衡3、课程内容一直为难、繁、偏、旧困扰。 四、对原有的课程结构的调整:1、构建多样化的课程类型结构2、构建均衡的科目结构3、构建完善优化课程内容。

1.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 和新课改理论

一、教育观: 素质教育内涵 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面向全体学生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素质教育面向所有学生,启发式、探究式教学,发展性评价,评价方式多元,评价主体多元。 二、学生观: 以人为本学生观,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学生是发展的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具有自身独特性,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要把学生置于教育活动的主体,注重学生的主体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顺序性,循序渐进 阶段性,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进行,不能搞一刀切 不平衡性,适时而教,把握关键期 互补性,结合学生实际,扬长避短 个体差异性,因材施教。 三、教师观: 教师劳动特点: 复杂性和创造性(教育方法不断更新,教育机智) 主体性和示范性 劳动时间的延续性和劳动空间的广延性 长期性和间接性 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群体性 教师角色观: 教师由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促进者 教师转变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展 教师转变为教育教学的研究生和反思的实践者 教师转变为社区型开放教师 教师行为观: 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学生

对待教学上,强调帮助、引导学生 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 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强调合作 教师专业发展要求: 学会学习,成为终身学习者 勤于反思,成为反思实践者 恒于研究,成为教育教学研究者 勇于创新,加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观: 教学是课程创生和开发的过程 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教学过程重于教学结果 教学更关注人而不只是科学 四、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2,爱岗敬业,忠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乐于奉献,甘为人梯,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 3,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对待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 4,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5,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6,终身学习 课程内容主要表现为课程计划(国家教育部门制定的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某门学科实施评价的指导性文件,依据和基础)、教材 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基本理念: 三维目标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 综合课程观,课程的设置要更加综合,体现整体性、开放性 内容联系观,要努力与社会生活相联系 学习方式观,强调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发展评价观,重视学习过程 校本课程观,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特色发展 具体目标:

教师招聘考试新课程改革常考知识点详解

教师招聘考试新课程改革常考知识点详解配套练习 第一部分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 第一章新课程改革 第一节新课程改革概述 一、新课程改革的背景 (一)课程改革是国家发展的需要 人才的缺乏是影响我国竞争力的重要原因。因此,要全面提高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水平,增强竞争力,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是关键。 本知识讲解依照考试大纲要求,参照教师招考的权威教材,符合学生学习和指导教学的特点,注重教学的教育性,旨在为考生节约宝贵的复习时间。同时提醒广大考生注意,教师类考试时间比较分散,科目设置较为灵活,面试方式各异,有的考试为网上报名,有的为现场报名,考生务必高度留意招考公告,切莫错过考试时间! (二)新课程改革是教育发展的必然 新课改实施的背景条件是,我国传统应试教育体制下显露的一些问题: 1.课程目标混乱;2.课程内容庞杂;3.课程观念陈旧;4.课程形式呆板; 5.实施方法落后;6.课程评价扭曲。 二、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一)新课改要关注学生的和谐发展 1.新课改要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课程目标注重在品德、才智、审美、体质几方面分别构建认知、情感、技能目标甚至更深层次的目标,每一门课程都相应地提出了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目标进行有机的整合。 2.新课改变革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实现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的转变和由重结果向重过程的转变。 3.新课改变革学生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是现代人一生发展的四大支柱。教育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应在培养目标上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 新课程改革倡导“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个体学习向合作学习、记忆学习向探究学习转变。 4.新课改倡导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的评价方式 不仅关注学生在语言和数理逻辑方面的发展,而且还注意通过建立新的评价指标和改革评价方法,发展学生其他方面的潜能。评价注重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关注个别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评价方式采取多样化,不仅重视量的评价,而且注重质的评价,评价的功能则由侧重甄别筛选功能转向侧重学生的发展。此外,还特别强调评价的真实性和情景性,不仅重视对学生显性结论的评价,而且注重对其缄默过程的评价.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二)新课改要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 l.新课改带来学生观的改变,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倡导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的发展。 2.新课改提出的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创造可能 课程改革力求建立的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三级课程管理模式。 3.课程改革要求的发展性的课堂教学和评价制度赋予教师自主权 教师由教材的实施者转变为课程实施的重构者,要求教师基于《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和现有的教育资源,冲破教材的束缚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和实施,对教材中存在的不足,教师完全可以进行处理,并向编订者反映,直接参与教材的修订工作。 (三)新课改要重建学校文化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质是重构学校文化。重建学校文化的核心在于重建学校的价值观。同时,重建学校的制度文化、环境文化和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文化。 三、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一)课程功能实现转变 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即课程功能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 1、改革的背景、 2、改革的目标、 3、改革理念、 4、改革的容 1、改革的背景 一、国际背景 1.信息化社会、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培养的新挑战 (1)信息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正改变了人类的传递方式,也正改变着教育 (2)教育突破了现有时空,实现了资源共享。 (3)引起了教育容、教育手段、教育过程、教育组织的重大变革。 (4)知识经济对人才培养规格提出了新的挑战,人们需要树立新的人才观和教育质量观。 (5)中国要融入国际经济发展和竞争中,为了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增强国民素质和竞争实力,针对原有基础教育的弊端,进行课程改革是必然选择。 2.世界各国以课程为中心的基础教育改革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发展。 二、国背景 1.近二十年来的课程改革必须进行总结和评价 新中国成立以来,基础教育经历了数次改革,形成我国基础教育

课程现有的体系和框架,取得了以下的新进展: ①初步改变了国家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引入了地方课程,形成地方和国家二级管理的方式。 ②在必修课的基础上,增加了选修课程、活动课程 ③初步实行统一要求的前提下教材多样化的仿真,推动教材多样化发展。 ④在教学改革实验中,涌现出一些好的教学改革典型,为新的改革提供了借鉴 基础教育课程现有的体系和框架也存在一些问: 1)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的目标同时代发展的需求不能完全适 应 2)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 3)课程容存在“繁、难、偏、旧”等情况 4)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难以反映现代科技,社会 发展的新容,脱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 5)学生死记硬背,题难训练的状况普遍存在。 6)学科课程在容上和结构上重视学科经典容的学习,忽视学生学 习习惯和人生态度的培养,忽视学生的实践和经验 总结起来,原因主要是:课程观念落后,课程体制僵化,课程目标偏颇,课程编制滞后,教师缺乏训练。 2.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对课程改革的新要求不容忽视 (1)科学技术的新变革是推动中小学课程改的的根本动因

新课改下的教育观

新课改下的教育观 有人曾说,我们一些老师的教育是用昨天的观念和方法来教今天的儿童,让他们去适应明天 的生活。这个过程本身就不适应,然而我们教出的儿童要他们去适应明天,那更是我们现在 未知的生活,那就更不适应。教育观念的更新非常重要,有关专家指出:“新课程对教师的挑战首先是观念的冲击,走进新课程,观念必须先’行’,没有教育观念上的真正转变,即使用上了再好的教材、再新的教法,也将走样、走味。”有专家提醒:“在培训中,一些教师对理论学习不感兴趣,而急于操作,结果’一听就明白,一做就不会’,观念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的。对教师来说,教学方法固然重要,但比方法更重要的是先进的教育观念,它是教学方法的引领。”要使我们的教育行为能为儿童未来的生活作准备,更好地顺应现代教学 理念,我们教师教育观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转变:日前,教育部长周淇在一次重要讲话中强调:课程教材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核心。 (一)转变课程观 “课程”是什么?传统的教学中,“课程”被理解为教材或课文,这就意味着“课程”只是 政府和教材编者所关注的事,它规定学校“教什么”,学校和教师就忠实有效地去传递、落实课程内容,完成课程任务。随着新课程的发展,课程不仅仅是教材、教学内容,而 且包括学生整个学习活动过程。课程从本质意义上说就是强调自然、社会和人在课程体系中的有机统一,使自然、社会和人成为课程的基本资源,意味着自然即课程、生活即课程、自我即课程。学校课程由此重返生活世界,超越了课堂和教科书的限制,真正找回失落的主 体意识。把课程作为这样来界定,就要求教师充分利用校内外的教育资源,扩展学生的学习 空间,丰富他们的生活世界,最大限度地获得多方面的发展。可以说新课程理念下的“课程” 不再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教师和学生不仅是课程的传授者、接受者,而是课程的主动参与者和开发者。 (二)转变教材观 以往我们总认为“教材即知识”,教材是学科知识的载体,是学科知识体系的浓缩和再现。 因此,教材中罗列学生应掌握的本学科领域的理论和应用法则,对教师的教学、学生的认识 具有绝对的权威性。 不给教师、学生发挥空间和研讨的余地。 这种远离生活情境的“学科中心”的教材观,与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基本理念相去甚远。

新课程改革试题【大全】

新课程改革试题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性文件,是课程建设、课程设置、课程标准、教材编制、课程管理、课程评价的依据和基础。 2、背景是指对(人物)(事件)起作用的(历史情况、现实环境)。 3、(创新)是国家兴亡的关键,是民族的灵魂。 4、课程改革提出了培养学生的四种能力是: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交流合作能力。 5、评价的五个功能是:反馈调节功能、展示激励功能、反思总结功能、记录成长功能、积极导向功能。 6、教学过程管理包括: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核等教学基本环节的常规管理工作。 7、CSE模式包含四个步骤:需要评定、方案设计、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8、小学课程建设评价的指标体系可以由三部分组成:教学思想建设、教学梯队建设、教学条件建设。 9、评价内容要与(教学目标)吻合,包括:信息的动机、兴趣、态度、习惯、意志等个性发展因素。 10、新课程所倡导的评价理念是:发展性评价观。 11、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包括:书面性评价、过程性评价、表现性评价。 12、本次课改的重点之一就是转变学习方式,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傻过程中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完成共同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均衡性:是指同一领域或范围内,不同结构部分的份量保持相对平衡。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调查研究学生的兴趣类型、活动方式和手段 (1)研究普遍兴趣以及能带给他们欢乐的种种活动。 (2 发现多姿多彩的不同奖励方式。 (3从与学生交往经验中挖掘大量的参考资料。 2、确定学生的现有发展基础和差异 3、为学生提供反馈信息 4、安排学生从事课外实践活动 5、制定参考性的技能清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论_笔记

第一部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论 第一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第二章课程目标与课程结构 第三章国家课程标准 第四章新课程的学习方式 第五章新课程的评价 第六章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第七章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确立 第八章校本课程开发 第九章综合实践活动设计 第十章教师专业发展 第十一章课程改革实践与反思 第十二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第一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一、新中国以来八次大规模的课程改革 二、现行课程存在的问题 P5 三、课程改革的国际趋势 P5 ?全球化 ?信息化 ?个性化 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P7 ?课程目标上,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 ?课程内容上,统整学生的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 ?课程实施上,寻求学生主体对知识的建构 ?课程管理上,创建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 五、新课程的核心内容 (一)指导思想与培养目标 P7 ?指导思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引下,以邓小平“···” 和江泽民“···”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培养目标 P8 思想品德,法律意识,三观,智力,技能,身心,四有新人 (二)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P8 ?改变课程功能 ?实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密切课程内容和时代生活的联系 ?调整学生的学习方式 ?改善评价考试制度 ?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三)课程结构的重建 P9 ?综合性:将综合实践活动设为必修课,强调学科间的联系和整合 ?均衡性:各科课程间的比重进行了调整 ?选择性:增加选修科目 (四)国家课程标准 形式:教学大纲 这次课程改革要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阐述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