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

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
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

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 传统旱作谷物农业

我国华北平原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变化明显。南部淮河流域处于向亚热带过渡地区,其气温和降水量都比北部高。年均温8~15 ℃,冬季寒冷干燥,最冷月(1月)均温-6~0 ℃,夏季高温多雨,最热月(7月)均温28 ℃,年均降水量为600~800毫米;无霜期6~8个月;农作物大多为两年三熟,南部一年两熟。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作物,人均耕地较少,采用人力、

畜力,使用传统的耕作农具,如铁犁牛耕等, 进行精耕细作,作物单产较高,是典型的传统 旱作农业区。

尝试探究:传统旱作谷物农业为什么是自给自足农业?

提示:传统旱作谷物农业区人口众多,人均耕地较少,生产规模小,粮食大部分留作自用,较少部分拿到市场上出售。 了解

城市规模与城市地域分化、服务功能的关系。 掌握,

主要的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应用

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一、自然因素

1.气候:影响农作物 和 的最重要的自然因素。 2.土壤: 程度对农业的影响较大。

3.地形???

??平原:适宜发展

山地丘陵:适宜发展

二、社会经济因素

1.市场: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2.交通运输 (1)对容易 的产品,影响更为明显。 (2)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以及 、 技术的提高和广泛应用,使某些容易腐烂变质的农产品直接靠近市场的必然性 ,使 程度较高的农作物生产可以远离市场。 3.政策:政府调整农业生产、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4.农业生产技术:使土地 大幅度提高,降低 。 5.其他:劳动力、地价。 三、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1.概念:一定地域内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成型的、区域性的农业生产类型。 2.分类

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原始农业 游牧业、 、初步定住农业

传统农业

稻作农业、传统 农业、传统混合农

业、 (谷物、果品园艺业)

现代农业

种植园农业、现代旱作谷物农业、现代 、乳畜业、市场园艺业、 畜牧业

3.典例

(1)原始迁移农业

???????分布:部分 地区

生产特点:“ ”, 简单,无 农田对环境的影响???

?

?居民群体不大时,尚未出现生态环境问题随人口数量的急剧增加,出现严重的

(2)传统旱作谷物农业

??

???????

??特点???

?? 式农业,耕地 耕种历史悠久,精耕细作分布:主要分布于 的东岸及亚热带干旱山地作物???

??粮食作物:以 为主豆类作物: 占重要地位经济作物: 、 、 、 等生态问题:水土流失、土壤盐渍化等

(3)现代混合农业

????

??

???特点:以 为目的,重视规模与效益,机械化程度高, 和 市场及工业密切联系分布:欧洲、北美洲、 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生产方式:种植谷物和 优势:两种生产方式互惠互利,时间上 、经济收入

四、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对地球面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地表大部分区域农业景观取代了自然景观。

2.使人类对待天然植被的态度发生了变化,从而影响环境 (1)森林:原始社会,森林可提供许多有价值的野生动植物;对农业来说,森林是发展农田的 。 (2)草原:是拓展 的开垦对象,而且还受到过度放牧的压力。 (3)影响:过度砍伐、过度 、过度 ,造成植被破坏、土地沙漠化。 3.农业技术的采用给环境带来了难以预想的变化 (1)灌溉: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粮食 ,但灌溉不合理易造成 ,导致土壤退化、粮食减产。 (2)农药的大量使用:杀死害虫,也杀死了这些害虫的“天敌”和其他生物,破坏了生态系统。

1.教材P52“图3-1-10世界迁移农业的分布” 提示:①从温度带上看,世界迁移农业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的热带雨林地区; ②从大洲上看,世界迁移农业主要分布在非洲的几内亚湾沿岸及刚果盆地、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东南亚和大洋洲北部岛屿; ③从国家上看,世界迁移农业主要分布在非洲的塞拉利昂、利比里亚、科特迪瓦、尼日利亚、喀麦隆、中非、加蓬、坦桑尼亚等国,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大洋洲的巴布亚新几内

亚,南美洲的巴西、哥伦比亚等国。

这些国家均属发展中国家,经济欠发达,特别是非洲的几个国家,经济落后,甚至非常贫困。由此也可以看出迁移农业是一种非常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

2.教材P52“图3-1-11迁移农业生产过程”

提示:图示的是迁移农业的生产过程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图的上半部分,刀耕火种的力度不大,树木有充足的再生时间(15~20年),农业生产的过程对环境没有造成不利的影响。图的下半部分,刀耕火种的频率加快(在15年内再种植),使树木失去充分再生的时间,导致森林退化,进而使土壤遭受侵蚀,土地肥力减退,谷物产量很低,人类居住的环境恶化。3.教材P53“图3-1-12世界传统旱作谷物农业的分布”

提示:(1)从图中分布地区可以看出,世界传统旱作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在温带大陆的东岸和亚热带干旱的山地。

(2)从国家看,传统旱作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在中国、泰国、缅甸、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拉克、也门、埃及等国家,这些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欠发达。

(3)分布区中的黄河中下游、印度河谷地、尼罗河谷地、两河流域等都是古文明兴起的地方,农业生产发展的历史悠久。

4.教材P54“图3-1-13世界现代混合农业的分布”

提示:仔细阅读该图,一是明确分布,二是认识该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从图中可以看出,现代混合农业主要分布在西欧国家、美国、澳大利亚、南非、新西兰、阿根廷等地,这些国家大部分都是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

5.教材P54“图3-1-14澳大利亚小麦绵羊带的分布”

提示:从图中可以看出,澳大利亚的小麦绵羊带主要分布在国土的东南部和西南部,其中东南部的墨累-达令盆地是最重要的小麦绵羊带。东南部的小麦绵羊带分布在中部平原上,西南部的小麦绵羊带分布在西部高原上,两地地形平坦,利于小麦种植业的发展;从气候上看,两地气候条件优越,气候温暖,光热充足,适合小麦和牧草的生长。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2012年打造两个万亩蔬菜示范园,2015年蔬菜示范园将扩至9万亩,今年6月,位于成渝经济区节点的安岳重新审视全县蔬菜定位,如何既确保产量又保障市场,既确保收益又保障安全?大量调研后,安岳决定整合全县蔬菜资源,通过财政、技术扶持和有效监管手段,明年将在该县打造两个万亩蔬菜示范园,2015年,这一面积将扩展至9万亩。

阅读以上材料,分析探究: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例证1】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通过大量技术投入和大规模专业化生产,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巴西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种植大豆,在积极培育优良品种的同时,鼓励农民组建农场联合体,实现了大豆的规模化生产和经营。目前,巴西的大豆产量、出口量仅次于美国。中国曾是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近些年大豆的质量下降(品种退化,出油率低),生产成本较高,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据此完成(1)~(3)题。(1)巴西大豆总产量增加的潜力大于美国,主要是因为巴西

()。

A.技术力量较雄厚

B.气候条件较优越

C.可开垦的土地资源较丰富

D .劳动力较充足

(2)在国际市场上,巴西大豆价格低于美国的主要原因是巴西 ( )。

A .专业化水平较高

B .科技投入较大

C .劳动生产率较高

D .劳动力价格较低 (3)中国要提高大豆质量亟需 ( )。 A .加大科技投入 B .扩大种植面积 C .增加劳动力投入 D .加大化肥使用量

【练习1】 读我国某地区农业资源利用评价表(单位:%),完成(1)~(3)题。

评价类别

农作物A 农作物B 农作物C 满足

程度 热量满足率

22 22 16 水分满足率 79 84 84 土壤养分满足率 84 84 84 社会经济因素满

足率

76

29

42

利用

率 光合潜力利用率

11.3 4.4 4.5 光温潜力利用率

51.0 20.2 29.0 气候潜力利用率 64.2 24.1 34.7

气候—土壤潜力

利用率

76.4

28.7

41.4

(1)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最主要限制性条件是 ( )。

A .光照

B .气温

C .降水

D .土壤 (2)该地区农业生产的最主要优势条件是 ( )。

A .气温

B .降水

C .土壤

D .社会经济因素 (3)该地区最适合种植的是 ( )。 A .农作物A B .农作物B C .农作物C D .农作物B 和C

解析 由表可知,该地区各农业区位因素中,土壤养分满足率较高,优势明显;热量满足率最低,限制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作物A 的各项资源利用率均为最高,最能发挥该地区的生产潜力。

答案 (1)B (2)C (3)A

【例证2】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大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影响当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 A .气候 B .水源 C .地形 D .土壤

(2)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郊区的农业结构将发生变化。下列土地利用类型在该地农业用地中的比重最可能降低的是 ( )。

A .稻田

B .鱼塘

C .果园

D .菜地花圃

【练习2】阅读材料,完成(1)~(2)题。

由于梨果质脆、汁多、酸甜适口、多具芳香,深受世界各国消费者的欢迎。我国梨果资源非常丰富,主产区集中在华北、黄河流域。20世纪末,我国果园用工劳力亩成本年约100美元,而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果园用工劳力亩成本年分别约为3 000美元、1 800美元。我国梨果单位面积产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价格低,出口量少;一家一户的生产体制,栽培面积小,技术水平差别很大,大多数果实混级贮运。

(1)我国发展梨果业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A.丰富而又廉价的劳动力资源

B.多干旱、洪水等灾害

C.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

D.加工条件优越,市场需求量大

(2)我国发展梨果业的限制性区位条件是()。

①产业化水平低②果农技术水平低下③政府不支持④品种老化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解析第(1)题,由材料知,我国劳动力丰富而廉价,有利于发展梨果种植。B、C两项为不利条件。我国梨果业生产规模小,以家庭生产为主,技术水平低,加工条件差。第(2)题,我国政府对农业多种经营及林果业发展支持力度较大。

答案(1)A(2)B

一、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1.自然条件

自然条件影

气候热

影响

农作

物的

橡胶

在我

国仅

分布

类、分布、复种制度在海南岛和西双版纳地区;我国南方作物一年两熟到三熟,东北地区作物一年一熟

光照影响

作物

种、

产量

光合

作用,

提高

产量,

如青

藏高

原阳

坡作

物单

产较

降水影响

作物

分布

分布

于湿

润地

区;小

麦需

水少,

分布

于降

水少

的地

区;降

水量

小于

250毫

米,常

无种

植业

生产,

而在

有灌

溉水

地方,可发展灌溉农业和绿洲农业

土壤影响作物

类型及产

酸性土壤适

宜种植茶

树、柑橘等;

肥沃的冲积

平原,单产

较高

地形直接影响

农业生产

类型、规

模、机械化

程度

平原区适宜

发展种植

业,生产规

模大,易实

现机械化;

山区适宜发

展畜牧业和

林业,生产

规模较小,

不易实现机

械化

水源干旱、半干

旱地区发

展农业生

产的决定

性因素

在降水量少

于250毫米

的地区,农

业布局在河

湖水、地下

水、冰雪融

水丰富的地

社会经

济条件

影响举例

市场市场对农产品

的需求决定农

业生产的类型

和规模

城郊的

乳牛、花

卉、蔬菜

生产

交通运输对易腐烂变质

产品的生产影

响更大;随着

现代交通工具

的发展和冷藏

设备的广泛应

用,其影响力

加强

易腐烂

变质的

园艺、乳

畜产品

应布局

在交通

快捷便

利处;集

约化程

度较高的农作物生产可以远离市场

政策政府调整农业

生产,促进农

业发展的手段

我国对

种粮农

民实行

补贴,粮

食种植

面积扩

农业技术机械

机械替代了

人力和畜力,

使劳动生产

率提高

发达国家和发

展中国家农业

差距;温室农

业;橡胶生产北

化肥提高了农业

产出

界的推进;日本

农业单产高;杂

交水稻的发明

良种单产提高

冷藏扩大了农产品的销售范围

劳动力劳动力的数

量和素质影

响农业生产

的类型和经

营方式

劳动力丰富的

地区可以精耕

细作;劳动力素

质高、数量少的

地区发展商品

农业

【误区警示】“主要区位因素”≠“主导因素”≠“限制性因素概念说明举例

主要区位因素指某一区域某

种农业发展所

符合的所有因

素(条件)。要求

分析某地农业

发展的主要因

素,即要求完

整、全面地列出

某地发展农业

的自然和社会

经济因素

自然因素:

如气候、地

形、水源、

土壤;社会

经济因素:

如政策、科

技、劳动力、

市场、交通

主导因素指影响某种农业

发展的最重要的

因素,也就是说,

没有这种因素(或

条件),就不可能

有该种农业在该

区域的分布

如珠江三角洲的基塘

农业是在特有的地形

条件下形成的,如果没

有这种地势低洼的地

形,当地的农业生产可

能就是水稻种植业。因

此,地形是珠江三角洲

基塘农业的主导因素

限制性因素农业生产需满足

许多条件才能进

行,如果一个地

区其他条件都能

满足,唯有一个

条件不能满足,

这个缺乏的条件

就成为该地区农

业发展的限制性

因素

如我国西北地区光照、

热量等条件优越,但缺

少水源,因此,水源就

成为西北地区发展农

业的限制性因素。如果

这个限制性因素得到

满足,该因素就变成当

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因

【方法技巧】解答农业区位题型的思维模式

文字、数据、表格、图形是农业区位因素的表达方式。解题即从中挖掘有用信息,确定或评价农业区位。

(1)分析农业区位因素通常可先从自然因素入手,因为它在小区域内有着普遍性。可以通过经纬线、等高线、山体朝向、坡度大小、景观特征,探究相关的气候、水源、地形、土壤等要素。

(2)可以从所在国家或地区及说明性文字、图表注记中了解市场、政策、劳动力状况、市场距离、交通运输条件等,但应注意这些社会经济要素的发展变化。

(3)更深入微观细节,从城市道路了解地价,从给定的产业了解成本、产值和产品状况,以最佳的产品供给服务,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农业地域类型

随着现代经济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农业在成为现代化产业的过程中,自给自足分户经营的传统模式正在被现代经营模式所取代,并逐步形成链条完整,与工业、商业有机结合的产业体系,也就是我们这里所说得现代农业产业链。纵观近年来中国现代农业产业链的发展,我们看到了两种看似矛盾而又有机结合的趋势—一些企业积极进行产业链整合发展的同时,一些农业企业的分工又在不断的细化。

阅读以上材料,分析探究:

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例证3】读“澳大利亚墨累—达令河流域某农场土地利用图”,完成下列问题。

(1)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在下图中的空白框内,使系统成立(每个字母限填一次)。

A.秸秆B.牧草C.羊粪D.羊毛、羊肉E.增加土壤肥力F.调节小麦、绵羊的生产规模

阅读以上材料,分析探究:

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例证3】读“澳大利亚墨累—达令河流域某农场土地利用图”,完成下列问题。

(2)该农场对市场的适应性较________,收入的波动性较________,原因是什么?

(3)该农场种植的冬小麦,收割期在

()。

A.2、3月B.5、6月C.8、9月D.11、12月

答案(1)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次是AFECDB

(2)强小农场可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种植业和畜牧业生产,两种生产收入可相互补偿。

(3)D

【练习3】读图,完成(1)~(2)题。

(1)关于图中混合农业区的正确叙述是()。

A.小麦种植业和牧羊业混合经营

B.甘蔗、果树种植和养鱼有机结合

C.主要种植小麦和水稻

D.交替种植小麦、棉花或休耕

(2)该种混合农业的主要优点有()。

①对市场的适应性较强,农场主收入较稳定②便于投入大量劳动力精耕细作③有利于保持土壤肥力④与当地湿润多雨的气候相适应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

解析图示农业区为澳大利亚小麦—牧羊带。该农业区土地交替种植小麦、牧草或休耕,有利于保持土壤肥力。农民可根据市场需求,决定多种植小麦或多牧羊,对市场的适应性强,收入稳定。澳大利亚地广人稀,不可能投入大量劳动力精耕细作。从图中可看出,混合农业区大部分位于年降水量500毫米以下的地区。

答案(1)A(2)C

二、世界农业地域类型

业地域类型原始

移农

传统

旱作

谷物

农业

现代

合农

分类原始

农业

传统

农业

现代

农业

种植业种植

混合

农业

自给农业自给

农业

商品

农业

分布规

热带雨林

地区

温带大陆东

岸、亚热带干

旱的山地

发达国家

的部分地

非洲刚果

盆地、东

南亚马来

群岛、南

美亚马孙

河流域

我国东部的

东北、华北和

西北,中南半

岛的山地丘

陵,印度南部

和西部,巴基

斯坦,阿富

汗,尼罗河流

域,两河流域

美国混合

业区,欧

西部和南

部,

阿根廷,

大利亚,

洲南部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1. 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 2.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政策、科技(冷藏与保鲜)、劳动力、地租、工业 (提供化肥、农药、工具) 二、区位分析的一般用语(一)自然因素 有利不利 气候 1、气候类型、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水热条件好1、温度低,寒冷,热量条件差 2、降水少,气候干旱2、气候类型,气候温暖湿润 3、光照条件好,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3、背风坡,降水少 4、降水丰富;迎风坡,降水多4、气象灾害(旱涝、台风、寒潮等) 地形 1、地处X平原,地形平坦开阔1、地表崎岖,地势起伏大 2、地势高,热量条件差2、多山地丘陵,利于林牧业、立体农业发展 3、地质灾害(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等) 土壤 1、这里是X壤,土壤肥沃1、土壤贫瘠 2、土壤有机质含量少2、土壤有机质多,肥沃 水源 1、水源充足1、水源不足 2、河流稀少,水源不足2、河流(湖泊)众多,水源足 3、X河流经带来充足的水源3、河流水量少,水源不足 4、高山积雪融水带来充足水源 环境(生态问题) 1、水土流失严重 2、土地荒漠化严重 3、土地(次生)盐碱化严重 相关位置 1、以X城市为依托1、距大城市远 2、距X城市近2、距X工业区远 3、距X工业区近3、距海远,地处内陆,闭塞 4、地处X经济发达地区 5、沿海地区 经济 1、经济发达1、经济落后 2、经济较发达2、经济发展水平低 3、经济发展快3、经济基础薄弱 4、经济基础雄厚4、工农业生产不发达 5、工农业生产发达 基础设施 1、基础设施完善1、基础设施落后 2、这里有X,基础设施好2、基础设施差 交通 1、交通便利,有X交通1、交通落后

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中国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一、季风水田农业(也称水田农业或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1.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①地处亚热带湿润区,水热条件充足(或高温多雨适宜水稻生长);②地势较为低平;③土壤肥沃;④灌溉水源较丰富;⑤旱、涝灾害频繁。 2.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存在问题:①小农经营(或生产规模小);②商品率低; ③机械化和科技水平低;④水利工程量大;⑤土地资源退化(或土地肥力下降)。 3.解决措施:①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②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③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机械化水平;④兴修水利;⑤培育良种;⑥合理利用肥料和农药;⑦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二、立体农业,主要分布在南方低山丘陵地区 1.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①地处亚热带湿润区,水热条件充足;②地形复杂,土地类型多样;③生物资源丰富;④水资源丰富;⑤红壤分布面积广。 2.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生态问题: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严重;土地石漠化。 3.解决措施:①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②因地制宜发展立体农业; ③封山育林,保护农业生态环境;④改良土壤;⑤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⑥兴修水利。 三、旱作农业,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黄土高原 1.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①温带季风气候区,热量条件较好;②地势较平坦;③土壤肥沃;④水源不足;⑤旱、涝灾害频繁;⑥多风沙和盐碱地。 2.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生态问题:土地次生盐碱化、水土流失。 3.解决措施:①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②调整农业产业结构;③发展节水农业和生态农业;④发展喷灌,滴灌技术;⑤加强水资源管理(或合理开采地下水);⑥退耕还林还草;⑦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四、灌溉农业(也属于旱作农业),主要分布在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等地区。 1.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①夏季热量充足;②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营养成分的积累;③地势较平坦;④土壤肥沃;⑤有黄河水(或祁连山冰雪融水)作为灌溉水源;⑥气候干旱,降水不足;⑦多风沙和盐碱地。 2.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生态问题:土地次生盐碱化和沙漠化。 3.解决措施:①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②调整农业产业结构;③发展节水农业和生态农业;④发展喷灌,滴灌技术;⑤退耕还林还草;⑥加强水资源管理;⑦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五、商品谷物农业(也属于旱作农业),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 1.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①气候温和,雨量适中,雨热同季;②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③地势平坦开阔;④土壤肥沃;⑤灌溉水源较丰富;⑥农作物生长易受低温冷害的影响。

高一地理农业地域类型资料讲解

即墨四中高一地理导学案——农业地域类型 出题人:高一地理组时间:2015.5 学习目标 1.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2.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学习重点: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学习难点:对比分析各农业地域类型和区位条件方面的相同点及不同点。 考查点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常用的几种农业类型(补充介绍) (1)亚洲水稻种植业(季风水田农业) 分布:主要分布在亚洲季风区 区位因素:自然条件 1、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 区,全年高温或夏季高温多雨热量充足气候区。大部 分集中在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的地区,降水充沛, 雨热同期,水源充足。 2、地形:主要集中在平原,盆地丘陵地区,地形平 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3、土壤:人工改良的水稻土,土壤肥沃 4、水源: 河网密布,水源充足 社会经济原因 1、劳动力:水稻种植生产过程复杂,劳动力强度大, 而东亚、东南亚和南亚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2、人均耕地:由于人口稠密,人均耕地小,水稻单位面积产量高,种植水稻可以缓解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和对粮食的需求。 3、生产习惯:由于历史的悠久种植水稻的传统经验丰富。 4、食物偏好 (2)商品谷物农业 种植作物:小麦、玉米 分布: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 亚、俄罗斯、乌克兰,我国的东北、西 北国营农场 基本特征: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 美国中部平原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 优势 自然因素: a)地形:地势平坦开阔(中央大平原) b)土壤:土层深厚,土壤肥沃(世界三 大黑土区之一) c)水源:水源充足(五大湖及密西西比 河提供灌溉水源) d)气候:气候温和,降水丰富,夏季潮湿(温带大陆性气候) 社会经济因素: a)人口: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竞争优势大 b)工业:工业发达,为农业生产提供现代化农业机械及电力、化肥、农药 c)科技:农业科技水平高,科技成果推广快 d) 交通:五大湖密西西比河航运与发达的公路、铁路相衔接,构成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 (3)大牧场放牧业 分布及放牧牲畜品种美国、阿根廷牧牛 (干旱、半干旱地区)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牧羊 潘帕斯草原发展气温温和,草类茂盛,是世界上优良的天然草场之一 大牧场放牧业的地广人稀,土地租金很低,为牧场的大规模经营提供了可能性区位优势距海港近,促进了牧场的商品经营,海上冷冻船的发明促进了牛肉的销售 阿根廷为改善交通运输条件,使肉牛方便地通过布宜诺斯艾利斯等港外运发展牧牛业采取的措施大打机井,开辟水源 种植饲料 培育良种牛,加强对牛群病害的研究

农业区位因素和农业地域类型(含解析)

高三文科实验班练习(二)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考点一农业区位因素 图3中阴影区域为铁观音茶产地,读图回答1-2题。 1.铁观音产地适宜种植茶树的自然条件是( A.海拔较低,热量充足 B雨水充沛,云雾较多 C. 昼夜温差小 D.日照时间长 2.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发现,E地比F地更 适于铁观音的种植,主要原因是E地比F地 () A.坡度陡 B.纬度高 C.劳动力多 D.更加适合商业化生产 中国的玉米种植主要是春播玉米和夏播玉米,其中夏播玉米一般在小麦收割之后播种。下图为中国玉米种植优势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下列玉米优势区域中,主要种植夏播玉米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4.下列关于中国优势区域玉米种植条件的分析,正确 的是() A.①地区纬度较高,热量充足 B.③地区海拔高,气温年较差大 C.④地区秋季晴朗,利于收摘 D.⑥地区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5.影响该企业采用图示模式的最主要因素是 A劳力价格 B土地成本 C科技水平 D热量条件 考点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形成条件 下图为三个地区农业资料图,读图完成6-7题。 6.有关三地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①为混合农业 B.②为商品谷物农业 C.③ 为水稻种植业 D.三地均为传统农业 7.有关三地农业生产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①市场适应性强,有利于恢复地力 B.②生产规模小,单产高 C.③专业化程度和科技水平低 D.①③生产规模大 读图“某河流干流和流域围示意图”,回答8题。 8.该河流中、下游平原是重要农业区,影响其农业生产优势的社会经济条件是()

①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②水、陆交通发达,便于粮食大量出口 ③历史悠久,种植经验丰富④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⑤科技发达,机械化水平高⑥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 A.①②③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③⑤⑥ 考点三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楼养鱼,2楼养猪,12楼种植西红柿……垂直农业是指在城市的多层建筑物里模拟农业环境,通过垂直农场的自循环体系生产农副产品,为社区居民就近提供新鲜食物的农业生产方式。读右图,回答9—10题。9.垂直农业由概念走向实际关键因素是() A.粮食需求 B.气候变化 C.技术水平 D.劳动力数量 10.垂直农业的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有() ①对谷物生产带来较大冲击②减轻物流业的能源消耗 ③规避灾害,有利于农产品的稳定供应④节约耕地,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 A.①③ B.②③ C.②③ D.③④ 过感悟·实战体验探索 下左图为农业分类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甲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季风水田农业 B.大牧场放牧业 C.乳畜业 D.混合农业 4.美国某个以生产小麦为主的农场,其农业地域类型属于() A.甲 B.乙 C.丙D.丁 读上右图“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乳畜业的空间分布围(曲线与横坐标围成的区域)与热量、水分条件的关 系示意图”,完成5~7题。 5.图中a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水稻种植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混合农业D.乳畜业 6.图中c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围广,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A.政策B.交通C.市场D.劳动力 7.图中a、b、c农业地域类型都有分布的国家是() A.美国B.中国C.澳大利亚D.日本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9-1-19

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高考考纲: 1.从考核内容上看,侧重于对农业区位因素、农业的地域类型、农作物分布的考查。 2.从考核方式上看,信息多以文字材料、坐标图、柱状图、区域图等方式呈现。 3.从能力考核上看,侧重考查农业区位因素的综合分析、农作物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农业地域类型等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与分析论证能力。 命题趋势: 农业的区位选择及农业地域类型在今后仍是考查的重点。侧重对能力的考查,重在分析农业的影响因素、农业的分布、农业的发展方向等方面。 【展望高考】——农业区位问题的类型 1、评价某地区农业生产的条件(全面性) 2、判断影响农业区位的主导因素(主导性) 3、分析影响农业发展的变化因素(动态性) 【解题技巧】——重视分析方法,构建思维模型 1.全面性——综合思维、全面眼光

(2)注意从有利区位和不利区位两个方面分析 如分析我国东北平原商品谷物农业、青藏高原河谷农业、西北地区灌溉农业、华北平原旱作农业主要的有利区位和不利区位因素: 东北平原——有利区位主要表现为耕地面积广大,土壤肥沃,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不利区位主要是纬度高,热量不足,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 华北平原——有利区位是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疏松,光热充足; 不利区位是水源不足,旱涝、盐碱、风沙灾害严重。 西北地区灌溉农业——有利区位是光热充足; 不利区位是降水稀少,水源缺乏。 青藏高原河谷农业——有利区位在于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农作物单产高,质量好; 不利区位是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 2.主导性——寻求主导需求 自然因素、人文因素的评价,农业区位的决策,在结合具体区域进行评价时,不可能面面俱到,关键是针对区域特点抓主导因素,抓住了主导因素,也就回答了问题的实质。 3.动态性——农业区位因素处在发展变化之中 除了静态地从综合、主导方面分析农业区位因素外,更要从发展变化角度进行分析、评价。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因素比较稳定,因素的发展变化较快: ①区位及需求的变化,对农业区位的主导作用日益增强; ②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等技术的发展,使市场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③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通过发展温室农业、梯田农业、灌溉农业,分别改造了、、等自然区位因素。

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有六种学习资料

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有六种: 1.水稻种植业: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 2.大牧场放牧业:分布在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国家和地区,有大面积的干旱、半干旱气候区 3.种植园农业:分布在拉丁美洲、东南亚、南亚、美国南部以及萨哈拉以南非洲 4.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在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 5.混合农业:分布在欧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 6.乳畜业:分布在北美五大湖地区、西欧、中欧、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 一、水稻种植业(季风水田农业) 季风水田农业是潮湿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一种独特类型的农业。主要集中在东亚、东南亚、南亚的季风区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季风水田农业是一种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的精耕细作的集约农业。 亚洲的季风水田农业有以下特点:一是小农经营;二是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三是机械化水平低;四是水利工程量大;五是科技水平低;六是种植经验丰富。 解决措施:加大科技投入,适度扩大种植规模等。 二、大牧场放牧业 大牧场放牧业是一种进行大规模商品畜牧业生产的农业地域类型。这种农业往往分布于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地广人稀,地表主要为草原植被,因而形成了大牧场放牧业这种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区有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国家和地区。 生产特点:商品率高,生产规模大,经济效益好,专业化程度高。 解决措施: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培育良种、开辟水源、种植饲料等。三、种植园农业 种植园农业是热带地区种植单一经济作物的大规模的密集型商品农业,广泛分布在拉丁美洲、东南亚、南亚以及撒哈拉以南非洲。我国海南岛的国营橡胶农场,生产形式虽然与种植园相似,但性质、规模、管理方式都与种植园有很大差别。种植园农业往往从事的是大规模生产。园内拥有一套完整的生产、生活设施,不少种植园不仅有农业和运输机械,还有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景观图) 活动:分析亚洲水田农业形成的区位因素 水稻好暖喜湿,播种期日均温度需要稳定在10-12℃以上,齐穗期的候均温要求高于20-22℃。水稻需水量大,一般要求雨热同期。 (1)据图3.7分析亚洲季风气候区有利于水稻生产的热量和水分条件。 亚洲季风区的农业以水稻种植为主,所产稻米占世界稻米总产量的绝大部分,在这里形成了水田农业(图3.8)。 (2)指出亚洲水田农业主要分布的地形区,并简述原因。 (3)水稻的单位面积产量高,种植所投入的劳动量大。说明亚洲

水稻种植与人口分布的关系。 (4)亚洲水田农业的形成还可能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思考:为什么千烟洲要采取这样的农业布局模式呢? 小结:因此,农业的区位选择必须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不同地区、不同时期,考虑的主导因素往往不同,要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合理利用土地。 3.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一般情况下,一个地区的自然因素可以看作是相对稳定的,而农业生产的人文因素则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因此,对农业区位的选择,要更多地考虑人文因素的发展变化。 创设情境三: 在洞庭湖平原上种植了多 年水稻的你,发现你的邻居, 在这十几年把耕地改了几次: “水稻田-甘蔗地-鱼塘-花 卉棚”,是哪些因素影响的? 作 物花卉 蔬 菜 稻米甘蔗 市场价 格(元 /kg) 5 3 2 1 生产成 本(元 /kg) 2.5 2 0.8 0.4 运费率 (元 /kg/km ) 0.5 0.3 0.01 0.01 单位面 积产量 20 15 4 10 影响农 业区位选择 的因素不是 一成不变的, 尤其是社会 经济因素。 学生 自由发言, 总结规律: 由社会经 济因素变 化导致的 变迁。 充分 调动学生 的积极性 和获取知 识的主动 性;培养学 生分析图 表,对比归 纳的能力; 理论联系 实际。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_知识点归纳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知识点归纳 农业地域 水稻种植业大牧场放牧业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类型 主要分布东亚、东南亚、南亚美国、阿根廷、澳美国、加拿大、澳大 欧洲、北美、南非、 澳 大利亚、新西兰、利亚、阿根廷、乌克 大利亚、新西兰、我 国 地区 南非兰、俄罗斯的珠江三角洲 1、高温多雨的气候1、气候温和、草 1、优越的自然条件1、优越的自然条件 2、平坦的地形类茂盛2、便利的交通运输2、地广人稀 3、人口密、劳动力丰2、地广人稀,土 3、高度发达的工业3、机械化水平高 形成的主 4、稻米是主食,市场地租金低4、地广人稀(墨累河—达令盆地) 要原因需求量大(亚洲)3、交通便利5、先进的科技 (阿根廷的潘帕(美国) 斯草原) 1、小家经营1、商品率高1、商品率高1、农场是一个良性的 2、单位面积产量高,2、农场经营规模 2、生产规模大农业生态系统 但商品率低大3、机械化程度高2、有效地利用时间安 主要特征 3、机械化水平低排农业活动 4、水利工程量大3、很大的灵活性和对 5、科技水平低市场的适应性*我国部分地区农业区位分 析A.青藏高原地区的农业 生产有利条件: ①地势高,空气稀薄,光照充足;②昼夜温差大;③高寒低温,生长周期长;④ 夜雨较多;⑤河谷地带积温较高,灌溉便利。 主要制约因素: ①降水稀少,水源不足;②地形复杂,温度过低,生长期短; ③经济、技术落后,资金缺乏,交通不便;④地势起伏大,生态脆弱,耕地面积小。*例:青藏高原地势高、气温低,但为什么农作物单产较高? ①光照条件好,植物光合作用强;②昼夜温差大,夜晚植物呼吸作用弱,利于有机质积累。 B.南疆(印度河、尼罗河三角洲)盛产长绒棉的原因: ①气候(降水):夏季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光照充 足;②气候(热量):夏季太阳辐射强,气温高;③ 水源:有天山冰雪融水灌溉,灌溉条件便利;④土壤: 土质疏松,多为沙性土壤,土壤肥沃。 (尼罗河三角洲:光热资源丰富、有灌溉水源、三角洲土壤肥沃、地势平坦。)C.商品谷物农业——东北地区

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

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 一. 重点、难点 1. 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 这是地理试题中常见的考点,大多是以材料分析或读图方式呈现,答题时要结合材料中提供的信息理清思路观点和结论,叙述力求符合图中提供的信息,又要符合地理学的基本原理,答题必须建立在对本题型知识的理解的基础上才能达到正确无误。 2. 农业地域类型――水稻种植业 影响水稻种植业的区位因素和亚洲水稻生产的特点。 二具体内容 (一)农业生产活动 1. 概念: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能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的产品的生产活动。 2. 特点: (1)地域性。世界各地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不同所致。 (2)季节性和周期性。自然因素尤其是气候因素随季节变化具有一定的周期。 3. 投入与产出: (1)投入: ①自然条件:光照、热量、水、地形、土壤等是农业生产的必要投入。 ②生产资料:动植物、农具(提高生产效率)、化肥、农药(促进产出)等。 ③劳动力。 ④科学技术。提高农业产出的重要手段。 (2)产出:农产品。 ①食用:粮食、果蔬、肉蛋等。 ②工业原料:棉花、皮毛等。 4. 农业生产对象:动、植物。 5. 农业分类: (1)按生产对象分为 ①种植业:以植物为生产对象。 ②畜牧业:以动物为生产对象。 ③混合农业。 (2)按投入程度分为: ①粗放农业: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投入程度低。 ②密集农业: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投入程度高。 (3)按产品用途为分类: ①自给农业:以解决自己及家庭成员的食品供应为目的。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 ②商品农业:以销售产品为目的。主要分布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一些地区 (二)农业区位选择

1. 主要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 ①地形:高度:平原适宜耕作业;山地适宜畜牧业。 坡度:大于25°不适合种植业。 ②气候:光照、热量(温差)、水分。 ③土壤:农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 ④水源 (2)社会经济因素: ①市场:市场需求量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②交通运输: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 ③国家政策:国家对农业的干预手段。 ④劳动力:价格、素质 ⑤工业和农业协作:工业——机械化,土地价格。 ⑥生活习惯、历史因素:类型 ⑦“三废”、化肥、农药:产量及销售,如绿色生态农业 ⑧农业技术、科技 ⑨经过的城市与工业区:市场 2. 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 (1)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并非都是决定性。 (2)自然条件可以利用、改造。 ①通过培育良种,改革耕作制度,扩大某种作物区位范围。 ②根据经济技术条件,对不适宜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进行改造,使之适宜发展农业,但有一定限度(考虑经济技术、投入产出比、环境)。如:玻璃温室、喷灌、梯田等。 3. 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 (1)市场区位及需求的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为突出。 (2)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为农业区位选择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三)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1. 水稻种植业。 (1)分布的地区:东亚、东南亚、南亚的季风区及东南亚热带雨林区。 (2)亚洲发展水稻种植业的区位优势条件: ①高温多雨的气候,适宜水稻种植。 ②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 ③单产高,可以缓解该地区人口对粮食的需求和土地压力。 ④有悠久种植历史,是当地人们喜爱的主要食粮。 (3)特点:①小农经营②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低③机械化水平低④水利工程量大⑤科技水平低。 2. 大牧场放牧业 (1)分布: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 (2)区位条件:有大面积干旱、半干旱气候区、不适宜发展种植业,只能用于放牧牲畜。 (3)放牧牲畜:牧牛:美国、阿根廷。养羊: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 (4)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 ①分布:潘帕斯草原。 ②区位条件:a. 气候温和,草类茂盛。b. 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c. 交通便利,距海港近。d. 海上冷冻船的发明,促进牧牛业发展。 ③发展牧牛业做的工作:a. 培育良种牛b. 改善交通运输条件c. 开辟水源d. 种植饲料。 ④与中国的比较: 相似:自然条件、地广人稀

高考地理备考复习专题23: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高考地理备考复习专题23: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30题;共68分) 1. (2分) (2016高三上·吉安期中) 下图为某地年内气温折线图和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该地适宜发展 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 . 季风水田农业 B . 乳畜业 C . 商品谷物农业 D . 热带种植园农业 2. (2分)乳畜业、大牧场放牧业、商品谷物农业等地域类型所具有的共同点是() A . 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是其发展的优势条件 B . 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是其发展的基础 C . 发达的工业和先进的科技是其生产的保证 D . 投入资金和技术多、商品率高的商品性农业 3. (2分) (2014高一下·资阳期末) 大洋洲的新西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是我国最大的奶粉来源国.2013年上半年,我国从新西兰进口的奶粉达37万吨,占我国进口奶粉总量的83%.从乳业整个纵向产业链上来看,目前我国奶牛养殖生产、乳品加工、乳品销售三环节的投入比为75:15:10.而利润比则为10:35:55.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题. (1)新西兰乳畜业发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新西兰地形以平原为主,面积广大 ②新西兰劳动力工资水平较低 ③新西兰气候温和湿润,降水丰富,多雾,日照少 ④新西兰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人们有消费乳制品的习惯.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2)针对材料中我国乳业的情况,下列措施不正确的是() A . 继续保持新西兰居我国进口第一的势头 B . 加大我国奶牛养殖的科技投入,提高经济效益 C . 加快构筑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和产业一体化的养殖体系 D . 加强质量监控,提升监管水平,及时更新生鲜乳收购标准 4. (2分) (2018高一下·无锡期中)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气候分布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 . 季风水田农业 B . 商品谷物农业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分析方法

农业的区位因素 一、农业区位含义 1、绝对区位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 2、相对区位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农业区位因素及发展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三、农业区位因素分析的一般方法 1、农业区位分析方法 (1)总体评价法:这种方法常用于分析某一区域图中某种农业发展的条件。该类问题解答的基本方法为: 一是全面思考(各因素),重点评析(主导因素)、条理清晰。对区域的自然区位条件和社会经济区位件,进行逐条审视,(如自然因素的四大方面一一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然后重点评析其优势明显的因素;二是利弊均等,客观公正。 (2)关键因素法:从影响某种农业区位的众多因素中,找出该种农业发展的关键区位因素。关键区位因素可分为主要区位因素、主导区位因素和限制性区位因素三类 ①主要区位因素 指某一区域某种农业发展所符合的所有因素(条件)。要求分析某地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即要求完地整、全面地列出某地发展农业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 ②主导区位因素 指影响某种农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也就是说,因为该因素对该农业影响最大,没有这种因素(或条件)不可能有该种农业在该区域分布。 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是在特有的地形条件下形成的(地势低注)因此地形是它的主导区位因素。

③限制性区位因素。 农业生产需满足许多条件才能进行,如果某一地区其他条件都能满足,唯有某一条件不能满足,这个缺乏条件就成为该地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若这个条件(限制性因素)得到满足,该因素就是当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而不是限制性因素 我国西北地区光照、热量等条件优越,但缺水,因此水就成为西北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而塔里木河流域、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有冰雪融水或河水灌溉,当地水源就成为主导因素。 (3)发展分析法:农业生产活动及其影响因素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我们必须以发展的眼光动态地分析农业区位图上反映的问题 (4)比较分析法:找出两者或两地区位因素的异同点,并分析其对人类活动形态的影响。2、进行农业区位选择的基本思路 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很多,在进行区位选择时应抓住主导区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一般来说,自然因素中的气候和地形,人文国因素中的市场和交通,往往成为农业区位选择中的主要因素。 3.农业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 (1)看农业生产类型:如城郊农业、观光农业、乳畜业都是面向市场生产的,主导因素为市场。 (2)看农作物类型及生长特性:如天然橡胶为热带作物,苹果为暖温带作物,甜菜为中温带作物,它们的主导因素是气候。 (3)看农业生产特色:如沙漠地区的绿洲农业主导因素为水源,青藏高原河谷农业主导因素为热量,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主导因素为地形 (4)看优势或制约因素:如海南岛地处热带,热量资源丰富是其突出优势,热量是其发展热带经济作物的主导因素,我国西北干旱区,水资源是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水源就成为当地灌溉农业的主导区位因素。 典型模板:农业区位条件评价类 1、农业区位条件评价类问题一般有三类 (1)直接评价某农业区或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因素,或是对比分析两地农业区的区位因素,此类问题般要从多角度分析,针对其优势因素展开多方面论证。 (2)给出限制性条件,如评价某农业区或农业地域类型发展的优势区位或不利因素,或者特别指出从某一方面或几个因素去分析农业的发展条件 3)开放性区位条件评价,如某地区是否可以大力发展某种作物或某种农业地域类型,说出你的观点然后针对观点阐述理由。 A.气候 b.地形:位于冲积扇、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古老的高原等土层深厚,易于耕作的地形区。 c.土壤:肥沃如黑土、紫色土、水稻土等 d.水源:充足,灌溉便利,如有丰富的地下水、河湖水、冰雪融水等 ②社会经济条件 a.市场条件:国内外市场位置远近、城市人口数量、生活水平高低、消费习惯。 b.交通条件:海运及内河航运条件(对外贸易)、铁路和公路运输网络(国内市场)、航空运输条件(花卉、高档果品等)。 c.农业技术:机械化水平、生物技术、耕作技术、灌溉技术、农业科技水平。 d.国家政策:政策、价格、补贴、资金、技术。 e.劳动力:数量、价格、素质、种植养殖技术 f.社会:消费偏好、种植历史、生产经验等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教案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教学目的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 2、了解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3、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4、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本地区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形成条件。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学会应用区位因素分析某一具体事物,培养学生分析和归纳能力。 2、通过分析不同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形成条件,应用分析、比较等方法,学会分析地理事象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正确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观。 2、通过分析农业的区位因素和农业地域类型,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心农业生产的感情,为将来从事社会活动打下基础。 3、通过认识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规律,掌握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原则,培养学生辩证主义思想和科学的发展观。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技术、社会因素、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难点:农业区位因素的分析、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教学过程与方法 当地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有哪些?你能说出本地几种主要农产品吗?它们属于哪一种农业类型? 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 一、农业区位因素(板书) 农业生产是直接从动植物的选育、驯化、栽培、优化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与自然条件密切相关。农业生产作为社会经济活动,又要受到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经济规律的制约。因此,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构成了农业的三大区位因素。 1.自然条件(板书) (1)热量 热量是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基本条件。热量不仅制约着农作物的产量,而且关系到作物的种类、耕作制度和栽培方法。 农业生产中有两个与热量相关的概念,一是积温,一是复种指数。我们常以活动积温,即日平均气温≥10℃持续期的积温,作为衡量大多数农作物热量条件的基本指标。热量条件影响到一个地区的复种指数,复种指数=播种面积/耕地面积。 (2)光照 光照为植物的光和作用提供能量。不同农作物对光照的要求是不同的,如小麦、棉花、水果、蔬菜、马尾松等对光照的要求较高。 (3)地形 不同地形类型适合发展的农业类型存在很大的差异。平原地区由于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适合发展种植业。山地丘陵由于坡度较大,土层较薄,耕作不便,适合发展畜牧业和林业。 (4)土壤

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

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一、季风水田农业 (1)分布:亚洲的季风区(东亚、东南亚、南亚都有分布)作物:水稻为主(2)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条件 A、气候以季风为主,高温多雨适合水稻生长 B、地势平坦,适宜水田管理 C、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D、人多地少,生活习惯导致粮食需求量大 E、水稻生产的历史悠久(7000年历史) (3)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 A、小农经营(生产规模小) B、单产高,商品率低 C、机械化和科学水平低 D、水利工程量大 二、澳大利亚混合农业 1、区位条件 自然区位条件:气候温和,降水适中;土壤肥沃;地形平坦;水源充足 社会经济条件:市场广阔(世界主要小麦、畜产品产地);劳动力丰富;生产方式、技术先进 2、主要特征 生产结构:种植业与畜牧业结合的混合农业(小麦—牧羊)经营方式:家庭大农场科技应用:划区轮牧、种植优质牧草、轮作制 农业专业化、地域化水平较高 三、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及作物 (1)分布: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俄罗斯、乌克兰作物:小麦、玉米(2)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

A、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降水丰富) B、交通运输便利 C、市场广阔 D、地广人稀 E、机械化程度高 F、农业科学技术先进(3)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特点[记忆] 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 四.大牧场放牧业 (1)分布及生产对象 分布: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干旱、半干旱气候区) 美国和阿根廷以牧牛为主,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南非以养羊为主 (2)大牧场放牧业区位条件 A、气候温暖,草类茂盛 B、地广人稀,地价低 C、距离海港近,交通便利(3)大牧场放牧业特点 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专业化程度高 五、乳畜业 (1)分布:北美洲五大湖地区、西欧、中欧、澳大利亚、新西兰农产品:牛奶及乳制品(2)乳畜业的区位条件 A、气候温凉、潮湿,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 B、城市化水平高,生活习惯影响,对乳畜产品需求量大 (3)乳畜业的主要特点 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集约化程度高;多分布在大城市周围 六、立体农业 地势起伏的高海拔山地、高原地区,农、林、牧业等随自然条件的垂直地带分异,按一定规律由低到高相应呈现多层性、多级利用的垂直变化和立体生产布局特点的一种农业。种植业一般多分布于谷地和谷坡,山地为天然林,间

农业区位因素和农业区位选择

第十六讲农业区位因素和农业区位选择 一、农业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主要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 (1)气候:光照、热量、水分、水热组合及气象灾害影响农业生产。气候决定一个地区的农业类型、农作物品种及耕作制度。 (2)地形:不同地形适宜发展不同农业类型。坡度大于25°的山地不宜发展种植业,宜发展牧业或林业;平原适宜发展种植业;山地自然条件的垂直分异会引起农业的不同。 (3)土壤:影响农作物的种类和产量。 (4)水源: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的决定性因素。 2.社会经济因素主要包括市场、交通、劳动力、科技、政策等。 (1)市场: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2)交通运输:对易腐变质产品影响大。 (3)劳动力: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影响农业生产。 (4)科技:加大科技投入是现代农业提高产出的重要手段。 (5)政策:对农业生产宏观调控。 3.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相比之下,自然因素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 二、农业区位选择 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是决策者对农业土地合理利用的选择。 1.大范围地区

2.小范围地区 在进行局部地区农业区位选择时,应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三、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人类的农业生产若以无限地获取农产品为目的,不顾自然条件的限制,违反自然规律,可能导致自然环境被破坏,引起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等问题。 考向一农业区位因素 (2017·江苏学测21 )下图为“我国春耕春播时间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1.造成我国各地春耕春播时间差异的最主要自然因素是() A.光照B.热量 C.水分D.土壤 答案 B 解析由图可知,我国各地春耕春播时间整体呈现由南向北推迟的特点,2~5月间我国由南向北气温逐渐降低,热量逐渐减少,致使春耕春播时间自南向北推迟。 (2017·宿迁学测一模)贵州省江侗乡“稻鱼鸭系统”是根据当地降水充沛的自然条件,形成的在水稻田中“种植一季水稻、放养一批鱼、饲养一群鸭”的农业生产方式,耕作过程中不使用农药化肥。图1为“稻鱼鸭生产景观图”,图2为“稻鱼鸭农事安排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2.影响“稻鱼鸭系统”农业生产方式的最主要自然条件是() A.植被B.水源 C.地形D.土壤 答案 B (2016·南京学测一模)2016年1月中旬,“新疆特色产品年货节”在淘宝启动。继红枣、葡萄干、核桃后,面粉、大米等农副产品也将“触网”。基于电子商务的产、销、购服务渗透到农村,有利于新疆农产品直接面向全国的消费者和市场。据此完成下题。 3.新疆发展农产品种植的优势条件是() A.劳动力丰富B.土壤肥沃 C.光照充足D.市场广阔 答案 C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说课稿

第三章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说课稿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选择,我的说课分为四个环节,其中教学过程作为说课重点。下面我就各设计环节做详细说明 一、说教材 1、内容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教材主要讲述了“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和“农业地域的形成”两部分内容。本节课以“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作为说课对象。教材先给出农业区位的概念,然后再以核心原理概念图展示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最后再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联系实际,具体分析不同地域的农业生产布局的主要影响因素。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农业生产的布局、变化及区位因素的影响,懂得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农业生产。 2、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第二章城市和城市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地理中的区位问题,也是为学习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做铺垫,所以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本节内容是第三章的第一节,为后面不同的农业地域类型的学习打基础。可见此节内容比较重要。 教学重难点 接下来是说教学重难点,课标要求通过本节学习学生能够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结合教材分析以及课标要求,我把影响农业选择的主要区位因素作为教学重点,又因为农业区位因素随着发展不断变化,进而影响农业布局,学生需要综合的分析农业区位问题,难度较高,因此我把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作为教学难点。 教学重难点确定之后,我又对学情进行分析,以便更好的把握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本节内容是面向高一下学期的学生,通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他们已经具有一定的自然、人文地理知识储备,也能够分析简单地理问题。但是他们对于问题的看待常停留在表面,没有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综合分析的能力也比较弱。因此在教学过程当中我会注意循序渐进、多引导鼓励学生。 教学目标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分析,我确定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农业的概念及其特点,理解农业区位的含义 (2)掌握影响农业选择的主要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2、过程与方法 (1)结合材料,分析不同区域农业的区位因素差异,说明每一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从自然因素、经济社会因素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某地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优势因素和限制因素。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树立农业生产需因地制宜、合理安排的思想,培养可持续性发展观念。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1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1. 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 2.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政策、科技(冷藏与保鲜)、劳动力、地租、工业 (提供化肥、农药、工具) 二、区位分析的一般用语(一)自然因素 有利不利 气候 1、气候类型、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水热条件好 1、温度低,寒冷,热量条件差 2、降水少,气候干旱 2、气候类型,气候温暖湿润 3、光照条件好,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 3、背风坡,降水少 4、降水丰富;迎风坡,降水多 4、气象灾害(旱涝、台风、寒潮等) 地形 1、地处X平原,地形平坦开阔 1、地表崎岖,地势起伏大 2、地势高,热量条件差 2、多山地丘陵,利于林牧业、立体农业发展 3、地质灾害(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等) 土壤 1、这里是X壤,土壤肥沃 1、土壤贫瘠 2、土壤有机质含量少 2、土壤有机质多,肥沃 水源 1、水源充足 1、水源不足 2、河流稀少,水源不足 2、河流(湖泊)众多,水源足 3、 X河流经带来充足的水源 3、河流水量少,水源不足 4、高山积雪融水带来充足水源 环境(生态问题) 1、水土流失严重 2、土地荒漠化严重 3、土地(次生)盐碱化严重 相关位置 1、以X城市为依托 1、距大城市远 2、距X城市近 2、距X工业区远 3、距X工业区近 3、距海远,地处陆,闭塞 4、地处X经济发达地区 5、沿海地区 经济 1、经济发达 1、经济落后 2、经济较发达 2、经济发展水平低 3、经济发展快 3、经济基础薄弱 4、经济基础雄厚 4、工农业生产不发达 5、工农业生产发达 基础设施 1、基础设施完善 1、基础设施落后 2、这里有X,基础设施好 2、基础设施差 交通 1、交通便利,有X交通 1、交通落后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二3.1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练习题

3.1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练习题 一、单选题 东北地区既是我国重要的玉米集中产区,也是我国玉米结构调整的重点区域。随着玉米、水稻播种面积的扩大,其他农作物的播种面积不断减小。该地区粮食生产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食用品种少、市场竞争力不强等问题。 完成下列各题。 1.该地区种植玉米的不利自然条件是 A.土壤贫瘠B.气候干旱 C.日照时数少D.无霜期短 2.调减玉米播种面积的重点区域是 A.辽宁辽河流域B.吉林松花江流域 C.河套平原地区D.黑龙江北部地区 3.该地区调减玉米播种面积的根本原因是 A.生态环境恶化B.劳动力不足 C.国际优质玉米竞争D.国内市场饱和 天麻是我国千年传统的药膳滋补品。主要分布在我国云、贵、川等地。人工种植宜选山区的缓坡地,土质以排水良好的砂壤土为好。由于气候不宜,北方地区一直没有大面积种植。2011年在北京昌平区,通过控制温室大棚的温度和湿度,实现越冬种植,“南麻北移”成功。2012年产量达30万斤,新鲜天麻开始供应首都市民餐桌。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4.北京昌平引种天麻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地形和水源B.交通和劳动力C.市场和技术D.气候和土壤5.“南麻北移”成功,改造的自然地理要素是()

下图是一组世界区域地图,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6.图中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 A.光热、降水B.土壤、水源 C.风向、地势D.地形、河流 7.乙地由于不合理灌溉而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B.沙尘暴 C.土地盐碱化D.洪涝灾害 林莱模式是指林木与蔬菜间作种植的一种经济效益较高的林下经济模式,每亩(666平方米)可以获得700—1200元收益。我国某地在秋末林木开始脱叶时将大蒜、洋葱等菜苗栽入林下,夏季在林下栽种冬瓜和南瓜等蔬菜。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该地最可能位于() A.广东B.黑龙江C.山东D.西藏 9.推广林菜模式可以() ①充分利用土地资源②提升经济效益③防止水土流失④加快城市化进程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福建省屏南县(26.92°N,118.98°E)和山东省寿光市(36.86°N,118.73°E)均为我国著名的反季节蔬菜之乡。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

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学会判断某地或某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分析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学会判断某地或某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分析、案例分析、比较分析和联系实际的方法来说明区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区位理论知识,树立学生联系的普遍性,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分析农业区位因素。 难点:说明主要农业区位因素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教学方法:谈话法、读图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合作探究 教学资源:图片、多媒体课件、学案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学案导学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我们中国有句俗话: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这不仅是一种因地制宜的变通,更是顺应自然的中国式生存之道。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从古到今,这个农耕民族精心使用着脚下的每一寸土地,进行农业生产活动,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 自主学习:展示农业五种类型的图片,由学生判断那幅图片能代表农业,

并明确农业的定义。观察种植业、林业、畜牧业的图片,总结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自然因素----地形 过渡:由第一幅图片的农业生产类型,引出我国“南米北面”的饮食格局。 探究一上:给出学生中国小麦、水稻分布图,并结合学案材料上的中国干湿地区分布图及中国温度带图以及水稻、小麦的习性,分析两种作物生长适宜的气候条件。 材料一: 中国干湿地区分布图中国温度带 材料二:小麦生长习性:温带性作物,耐寒耐旱,适应性强; 水稻生长习性:喜温喜湿,生长在热量充足、雨量较多的区域。

请同学们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分析影响小麦、水稻种植生长的气候条件?学生自主讨论总结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气候因素——热量和降水,并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补充我国作物熟制。 探究一下:我们来看到学案合作探究的活动一,认真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问题: 新疆地处我国西北内陆,远离海洋,四周又有高山环绕,海洋上的湿润气流很难到达这里,所以雨量很少,气候干燥。日照时间长,热量丰富。这里的气温日夜变化很大,尤其是夏季,白天烈日炙烤,气温很高,一到夜晚又急剧下降,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果实糖分的积累。这里出产的瓜果色鲜、果香、味甜,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更是果中佳品。 据材料分析新疆瓜果为什么特别甜?----光照 由新疆瓜果产业布局地点(绿洲、河流沿岸)引出水源是农业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水源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影响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 探究二:我国杭州的“明前龙井”茶闻名世界,日本茶道研究者曾经把茶种带到日本栽培,但效果始终不好,请问原因是什么?-----土壤 学习活动二: 材料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