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网络室内无线接入技术的灵活应用

移动网络室内无线接入技术的灵活应用
移动网络室内无线接入技术的灵活应用

移动网络室内无线接入技术的灵活应用

0 概述

进入21世纪,随着科技水平和城市不断发展,城市建筑呈现多样性的特点,复杂,高层住宅,圆形密集的居住区、城市的村庄是一个难点,规划的网络覆盖。在本文中,通过分析广州市的实际无线环境和实际使用的每种类型的无线接入方式,总结了六个访问计划是适合所有类型的室内场景。

1 研究背景

在2012年的上半年,随着广州市的WCDMA网络用户的发展,由于其高WCDMA网络使用谱是GSM,覆盖了渗透差,原通过GSM,WCDMA站施工现场已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的封面。出现更多的弱室内覆盖、抱怨,因为TouSuDian分布越来越此外,保证网络质量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网络建设成本,根据实际情况,每个覆盖场景,尝试各种各样的覆盖方案,并总结了特点的各种场景和最有价值的覆盖解决方案。

2 各种场景下无线接入技术的应用分析

2.1 室内外综合覆盖技术应用

应用背景:由于部分建筑物群较为密集,楼层较为平均。现有基站的功率、方向角、下倾角较为单一的原由,信号不能多面墙体达到深度覆盖要求或者使用容量不够。使用传统室内分布方式进行覆盖又投资巨大。

2.1.1 技术分析

主要概念:通过室内分布系统、室外覆盖天线覆盖相结合的分散覆盖方式,主要通过信号功分或单独设立(光纤拉远)的方法获得信号源,以克服由于基站功率、方向角、下倾角无法灵活调整的缺点,达到解决目标单体楼宇或者楼群的楼层深度覆盖问题。在日常的应用中主要采用美化天线尽可能减少物业投诉。

2.1.2 应用场景分析

室内外综合覆盖主要应用于大中型楼盘、城中村、校园、工业园区等。

2.2 毫微基站FEMTO技术应用

应用背景:由于部分区域宏蜂窝直接穿透室内很困难,通过网络优化无法解决信号覆盖问题。较之用户对移动接入的质量和速度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室分分布方式在节省资源(与固网相结合)、信号质量上已无法满足高端用户群。

无线网络技术发展趋势精编版

无线网络技术发展趋势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无线网络技术发展趋势所谓无线网络,既包括允许用户建立远距离无线连接的全球语音和数据网络,也包括为近距离无线连接进行优化的红外线技术及射频技术,与有线网络的用途十分类似,最大的不同在于传输媒介的不同,利用无线电技术取代网线,可以和有线网络互为备份。 随着3G时代无线应用的日渐丰富,以及无线终端设备的层出不穷,对于无线网络,尤其是基于技术标准的Wi-Fi无线网络,在产品技术应用逐渐成为市场主流应用的当下,基于Wi-Fi技术的无线网络不但在带宽、覆盖范围等技术上均取得了极大提升,同时在应用上,基于Wi-Fi无线应用也已从当初“随时、随地、随心所欲的接入”服务转变成车载无线、无线语音、无线视频、无线校园、无线医疗、无线城市、无线定位等诸多丰富的无线应用。 在某种意义上,Wi-Fi无线网络已不再仅仅只是2000年左右所承担“作为有线网络的一种延伸”的吴下阿孟,“取代有线”已不再只是梦想。 推动无线网络市场迅猛发展 作为目前市场主流的Wi-Fi无线网络技术,标准采用多入多出(MIMO)与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使得网络传输速率得到了极大提升。相比b/g的25Mbps、11Mbps、54Mbps,可将WLAN的传输速率提高到300Mbps甚至600Mbps。同时,在覆盖范围方面,接入点发射的信号虽然并不比传统硬件发射的信号传输得更远,但采用智能天线技术,通过多组独立天线组成的天线阵列,动态调整波束,保证WLAN用户接收到稳定

的信号,并可减少其他信号的干扰,使Wi-Fi无线网络移动性极大提高。 此外,在兼容性方面,采用了一种软件无线电技术,从而成为一个完全可编程的硬件平台,不同系统的基站和终端都可以通过这一平台的不同软件实现互通和兼容,这使无线网络的兼容性得到极大改善。用户可以通过使用基于的产品实现高质量语音通话、高清视频传输以及更大范围的移动上网。 而在制约市场发展的最大问题——产品价格,随着正式标准的颁布,以及各个企业纷纷调低无线产品价格,目前,已逐渐取代b/g设备成为市场主流。在ABI近日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目前几乎所有笔记本电脑、上网本、移动互联网设备(MID)与智能手机都开始内建Wi-Fi芯片,预期未来此趋势可望延续,而由于的功能强大,加上芯片价格也一路下滑,所以在新产品均陆续选用标准后,2010年出货量将超越成为市场主流。 中国联通设计院无线传输部一室主任冯毅表示,支持标准的WLAN网络代表了无线宽带网络未来的发展方向。中国联通将在未来网络建设的招标中引入设备,并在部分数据热点地区进行建设,提高空口传输速率,以满足用户需求。 动讯网数据显示,截止到2009年底,中国电信将在全国铺设的Wi-Fi热点将超过10万个;中国移动在2009年底进行了大规模WLAN采购,计划在2010年底之前完成超过11万个Wi-Fi热点,预计到2010年年

12种无线接入方式

12种无线接入方式 伴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和人们对宽带需求的不断增多,原来羁绊人们手脚单一、烦人的电缆和网线接入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接入方式的需要。这时,因势而起的另一种联网方式消然走入了人们视线,并在新旧世纪交替过程中演绎着一场“将上网进行到底”的运动,这就是无线接入技术。借助无线接入技术,无论在何时、何地,人们都可以轻松地接入互联网。或许,未来的互联网接入标准也将在此诞生。本文特选出当前国内、国际上流行的一些无线接入技术,并对其进行一次大检阅,希望对大家今后选择无线接入方式有所帮助。 1、GSM接入技术 GSM是一种起源于欧洲的移动通信技术标准,是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该技术是目前个人通信的一种常见技术代表。它用的是窄带TDMA,允许在一个射频?即…蜂窝??同时进行8组通话。GSM是1991年开始投入使用的。到1997年底,已经在100多个国家运营,成为欧洲和亚洲实际上的标准。GSM数字网具有较强的保密性和抗干扰性,音质清晰,通话稳定,并具备容量大,频率资源利用率高,接口开放,功能强大等优点。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初引进采用此项技术标准,此前一直是采用蜂窝模拟移动技术,即第一代GSM技术(2001年12月31日我国关闭了模拟移动网络)。目前,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各拥有一个GSM网,GSM手机用户总数在1.4亿以上,为世界最大的移动通信网络。 2、CDMA接入技术 CDMA即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的缩写,译为“码分多址分组数据传输技术”,被称为第2.5代移动通信技术。目前采用这一技术的市场主要在美国、日本、韩国等,全球用户达9500万。CDMA手机具有话音清晰、不易掉话、发射功率低和保密性强等特点,发射功率只有GSM手机发射功率的1?60,被称为“绿色手机”。更为重要的是,基于宽带技术的CDMA使得移动通信中视频应用成为可能。CDMA与GSM一样,也是属于一种比较成熟的无线通信技术。与使用Time-Divisi

中国移动有线宽带用户手册

中国移动家庭宽带用户手册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甘肃有限公司 尊敬的用户,您好 欢迎您选择使用中国移动宽带业务,为确保您正常使用我公司宽带业务,最大程度降低故障发生率,敬请您在日常使用中重点关注下面三点: 1. 正确下网节约用电 宽带下线时,请先断开宽带连接,防止账号出现异常掉线及帐号挂死,影响后续网络浏览;及时关闭接入设备电源,避免设备长时间在线引起的老化损耗、缩短使用寿命和直接暴露在互联网下的危险,同时也为环保增添一份力量。 2. 确保上网计算机的安全 终端上安装杀毒、防火墙软件,定期进行系统扫描,及时更新软件版本,省级相关应用软件,提高计算机稳定性,确保宽带上网正常。 3. 装修时规范线路布放 避免平行线的布放,采用合格的双绞线(如五类、六类网线),并且尽量避免线路接头及复接太多;室内线路与设备应远离变压器、电力线等电磁辐射源,减少外部干扰。 下面我们将日常使用中一些常见问题汇编成册,相信通过您的配合加上我们的努力,您将更好的享受宽带网络带给您的乐趣。

1. 概述 中国移动家庭宽带业务采用PPPOE拨号方式,客户在成功办理业务后可获得相应账号、密码,再按照如下步骤正确设置即可尽情享受上网冲浪的快乐。2.拨号程序设置步骤 家庭宽带客户,需要安装PPPOE虚拟拨号软件才能上网。现有的WINDOWS操作系统中,除了WINDOWS 2003有自带PPPOE虚拟拨号功能外,其它WINDOWS操作系统,如WINDOWS 2000/XP/VISAT/7系统需要另外安装PPPOE虚拟拨号软件才能上网,下面介绍“WINDOWS XP自带拨号软件”的安装过程: 2.3.1 创建新连接 点击桌面上的“开始”->“程序”->“附件”->“通讯”->“新建连接向导”,在打开的界面中点击“下一步”,进入如下图所示的“新建连接向导”界面,选择“连接到Internet”,点击“下一步”。 2.3.2选择PPPOE拨号方式 2.3.2.1在这里选择“手动设置我的连接”,点击“下一步”。

无线网络技术发展趋势.

无线网络技术发展趋势 所谓无线网络,既包括允许用户建立远距离无线连接的全球语音和数据网络,也包括为近距离无线连接进行优化的红外线技术及射频技术,与有线网络的用途十分类似,最大的不同在于传输媒介的不同,利用无线电技术取代网线,可以和有线网络互为备份。 随着3G时代无线应用的日渐丰富,以及无线终端设备的层出不穷,对于无线网络,尤其是基于802.11技术标准的Wi-Fi无线网络,在802.11n产品技术应用逐渐成为市场主流应用的当下,基于Wi-Fi技术的无线网络不但在带宽、覆盖范围等技术上均取得了极大提升,同时在应用上,基于Wi-Fi无线应用也已从当初“随时、随地、随心所欲的接入”服务转变成车载无线、无线语音、无线视频、无线校园、无线医疗、无线城市、无线定位等诸多丰富的无线应用。

无线网络发展状况

计算机通信分两种: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 无线通信包括卫星,微波,红外等等 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AN技术可以非常便捷地以无线方式连接网络设备,人们可随时、随地、随意地访问网络资源。在推动网络技术发展的同时,无线局域网也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本文分析了无线局域网的优缺点极其理论基础,介绍了无线局域网的协议标准,阐述了无线局域网的体系结构,探讨了无线局域网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以太网无线局域网扩频安全性移动IP 一、引言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传统局域网络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于是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应运而生,且发展迅速。尽管目前无线局域网还不能完全独立于有线网络,但近年来无线局域网的产品逐渐走向成熟,正以它优越的灵活性和便捷性在网络应用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无线局域网是无线通信技术与网络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从专业角度讲,无线局域网就是通过无线信道来实现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并实现通信的移动化、个性化和宽带化。通俗地讲,无线局域网就是在不采用网线的情况下,提供以太网互联功能。 广阔的应用前景、广泛的市场需求以及技术上的可实现性,促进了无线局域网技术的完善和产业化,已经商用化的802.11b网络也正在证实这一点。随着802.11a 网络的商用和其他无线局域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无线局域网将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 二、无线局域网概述

移动无线接入技术

提起无线接入技术,大家肯定会想到现在使用的无线网络和移动通讯设备。其实,无线接入技术有着更广义的定论。具体是如何呢?就请详细阅览本文,希望大家能清楚地了解移动无线接入技术和固定无线接入技术的区别。无线接入技术概述 无线接入是指在交换节点到用户终端之间的传输线路上,部分或全部采用了无线传输方式,其采用的技术主要包括微蜂窝技术、蜂窝技术、微波点对多点技术和卫星通信技术。 广义上讲,无线接入技术包括固定无线接入(FW A)和移动无线接入技术两大类。其中,固定无线接入又称无线本地环路(WLL),其用户终端(电话机、传真机和计算机等)固定或只有有限的移动性。主要的固定无线接入系统包括:多路多点分配业务(MMDS)、本地多点分配业务(LMDS)、一点多址微波系统、卫星直播系统(DBS)。 固定无线接入是原有的固定无线接入系统是作为PSTN/ISDN网的无线延伸而发展起来的,但是随着LMDS和MMDS 等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的出现,固定无线接入在多媒体数据传输以及互联网应用等方面显示了强大的实力,已经成为城市接入网建设的主要辅助方案。 移动无线接入技术主要指用户终端在较大范围内移动的通信系统的接入技术。它主要为移动用户提供服务,其用户终端包括手持式、便携式、车载式电话等。 主要的移动无线接入技术系统包括: (1)无绳电话系统:它可以视为固定电话终端的无线延伸。无绳电话系统的突出特点是灵活方便。固定的无线终端可以同时带有多个无线子机,子机除和母机通话外,子机之间还可以通信。主要代表系统是DECT、PHS和CT2。 (2)移动卫星系统:通过同步卫星实现移动通信联网,可以真正实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与任何人的通信。它的最大特点是利用卫星通信的多址传输方式,为全球用户提供大跨度、大范围、远距离的漫游和机动灵活的移动通信服务,是陆地移动通信系统的扩展和延伸,在边远的地区、山区、海岛、受灾区、远洋船只、远航飞机等通信方面更具有独特的优越性。整个系统由三个部分构成:空间部分(卫星)、地面控制设备(关口站)和终端。 (3)集群系统:专用调度指挥无线电通信系统,应用广泛。集群系统是从一对一的对讲机发展而来的,现在已经发展成为数字化多信道基站多用户拨号系统,它们可以与市话网互连互通。 (4)无线局域网: 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AN)是计算机网络与无线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不受电缆束缚,可移动,能解决因有线网布线困难等带来的问题,并且组网灵活,扩容方便,与多种网络标准兼容,应用广泛等优点。过去WLAN 曾一度增长缓慢,主要原因在于传输速率低、成本高、产品系列有限,乃至10Mbps的制定以及基于该标准的IEEE802.11而且很多产品不能相互兼容。随着高速无线局域网标准. WLAN已经在金融、教育、医疗、民航、企业等不同的领域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更高速率产品的出现,IEEE布线的困难和适应用户的移动,LAN是日常办公环境下最常用的接入方式,为了解决有线局域网达可的速率其无线接入,)标准工作频率在2.4GHz,域网推出802.11的无线局(WLAN在此基础。可达10~20km其室内环境下的通信距离为100米,当采用定向高增益天线1Mbps/2Mbps,高速扩展有两个版本:的标准进行了高速扩展。对802.11上为了达到与有线网络相匹配的传输速率,IEEE IEEE802.11b二是6~54Mbps;采用OFDM调制,传输速率为一是 IEEE802.11a工作在5GHz频段,5.5Mbps/11Mbps。2.4GHz频段,采用CCK调制,传输速率为工作在,的方式分为两大类,一是基於蜂窝的接入技术,如GPRS通过移动和无线通信系统接入Internet HomeRF等。,Bluetooth,的技术,如3G等。二是基於局域网IEEE802.11 WLAN笔记本计算後提供的应用分为两类:一类是通过标准的终端如通过移动和无线通信系统接入Internet 等提供有手机另一类是通过WAP为具有有限处理能力和显示屏的终端如机等提供标准的Internet应用;,电子银行,天气预报,旅游交通信息等。Internet服务,如E-mail限(5)蜂窝移动通信系统:70年代初由美国贝尔实验室提出的,在给出蜂窝系统的覆盖小区的概念和相关理论之后,该系统在70年代末得到迅速的发展。第一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即陆上模拟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用无线信道传输模拟信号;第二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采用数字化技术,具有一切数字系统所具有的优点,代表性的是泛欧蜂窝移动通信系统GSM和北美的IS-95 CDMA;目前二代半系统如GPRS、CDMA2000-1X 已经大规模商用,为广大用户提供可靠、中速的数据业务服务以及传统的电话业务;第三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3G: 中国电信的CDMA2000 中国联通的WCDMA 和中国移动的TD-SCDMA和WiMax)也已经走出实验室,开始在部分国家和地区开

完整版网络安全实用技术答案

选择题 部分: 第一章: (1) 计算机网络安全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管理控制和技术措施,保证在网络环境中数据 的____ 、完整性、网络服务可用性和可审查性受到保护。 A.保密性 (2) 网络安全的实质和关键是保护网络的______ 安全。C.信息 ⑶实际上,网络的安全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________ ,二是网络的信息安全。 D.网 络的系统安全— (4) 在短时间内向网络中的某台服务器发送大量无效连接请求,导致合法用户暂时无法访问服务器的攻击行为是破坏了_。 C.可用性 (5) 如果访问者有意避开系统的访问控制机制,则该访问者对网络设备及资源进行非正常使 用属于____ 。B.非授权访问 (6) 计算机网络安全是一门涉及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信息安全技术、通信技术、应用数 学、密码技术和信息论等多学科的综合性学科,是_的重要组成部分。A.信息安全学科 (7) 实体安全包括 ____ 。B.环境安全、设备安全和媒体安全 (8) 在网络安全中,常用的关键技术可以归纳为_______ 三大类。D.预防保护、检测跟踪、响 应恢复 第二章: (1) 加密安全机制提供了数据的 _______ . D.保密性和完整性 (2) SSI .协议是_______ 之间实现加密传输协议。 A.传输层和应用层 ⑶实际应用时一般利用_______ 加密技术进行密钥的协商和交换?利用_________ 加密技术进行用 户数据的加密。B.非对称对称 (4) 能在物理层、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提供的网络安全服务是 ___ 。 B ?数据 保密性服务 ⑸传输层由于可以提供真正的端到端链接,因此最适宜提供_安全服务。D.数据保密性 及以上各项 (6)VPN的实现技术包括_____ 。D.身份认证及以上技术 第三章: (1) 网络安全保障包括信息安全策略和。D.上述三点 ⑵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框架的外围是。D.上述三点 (3) 名字服务、事务服务、时间服务和安全性服务是提供的服务。C. CORBAT络安全 管理技术 (4) 一种全局的、全员参与的、事先预防、事中控制、事后纠正、动态的运作管理模式是基 于风险管理理念和。A.持续改进模式的信息安全运作模式 (5) 我国网络安全立法体系框架分为。B.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规章、规范 性文档 (6) 网络安全管理规范是为保障实现信息安全政策的各项目标制定的一系列管理规定和规程,具有。C.强制效力 第四章: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黑客攻击技术中,是黑客发现获得主机信息的一种最佳途径。_________ A端口扫描 ⑵一般情况下,大多数监听工具不能够分析的协议是。D. IPX和DECNet ⑶改变路由信息,修改Windows NT注册表等行为属于拒绝服务攻击的方式。 C.服务利用 型 ⑷_______ 利用以太网的特点,将设备网卡设置为“混杂模式”,从而能够接收到整个以太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移动互联网技术是将移动通信和互联网联合起来的一种技术。而在最近几年里,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成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市场潜力最大、前景最诱人的两大业务。它们的增长速度都是任何预测家未曾预料到的。迄今,全球移动用户已超过15亿,互联网用户也已逾7亿。中国移动通信用户总数超过3.6亿,互联网用户总数则超过1亿。这一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高速增长现象反映了随着时代与技术的进步,人类对移动性和信息的需求急剧上升。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在移动的过程中高速地接入互联网,获取急需的信息,完成想做的事情。所以,现在出现的移动与互联网相结合的趋势是历史的必然。目前,移动互联网正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工作的各个领域,短信、铃图下载、移动音乐、手机游戏、视频应用、手机支付、位置服务等丰富多彩的移动互联网应用迅猛发展,正在深刻改变信息时代的社会生活,移动互联网经过几年的曲折前行,终于迎来了新的发展高潮。 2010年的5.17电信日显得格外让人瞩目。虽然世界电信日已经走到了第42届,但是真正让普通消费者感觉无穷威力的,恐怕要从今年开始;移动互联网这个概念从2010年开始,已经彻底从神坛走向了生活。 2000年9月19日,中国移动和国内百家ICP首次坐在了一起,探讨商业合作模式。随后时任中国移动市场经营部部长张跃率团去日本NTTDoCoMo公司I-mode取经,“移动梦网”雏形初现。

2000年12月1日开始施行的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移动梦网”计划是2001年初中国通信、互联网业最让人瞩目的事件。 2001年11月10日,中国移动通信的“移动梦网”正式开通。当时官方的宣传称手机用户可通过“移动梦网”享受到移动游戏、信息点播、掌上理财、旅行服务、移动办公等服务。 随后的几年,依托电信运营商的无线概念,成就了一批又一批的百万、亿万富翁,有媒体说,中国最好赚钱的年代有两拨,一拨是改革开放初期的个体户,另外一拨则是大小SP们,可惜好景总是不长。 2006年9月,针对二季度电信服务投诉突出的情况,信产部猛力推出新的电信服务规范,严格要求基础电信运营企业执行。新规范将包括:短信类业务强制执行二次确认;IVR、彩铃、WAP等非短信类业务强制执行按键确认;点播类业务 强制执行全网付费提醒。这三项主要规定均针对二季度电信服务的投诉焦点。由于三项新规涵盖了“黑”SP的所有违规利润来源,因此将对国内违规SP形成封杀之势。 萌芽 如果说创建于2004年3月16日的3G门户开创的是中国FREE WAP 的另外一种模式的话,那么这种模式在中国移动互联网长河里,仅仅是萌芽的开始。 在这个萌芽时期,先后冒出了搜索、音乐、阅读、游戏等领域的多种无线企业,不过,整个行业都处在混沌之中,因为没有人能够讲得清楚未来是什么,商业模式之争成为讨论最多的话题。

无线网络技术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计算机技术的突飞猛进让我们对现实应用有了更高千兆网络技术刚刚与我们会面,无线网络技术又悄悄地逼近。不可否认,性能与便捷性始终是IT技术发展的两大方向标,而产品在便捷性的突破往往来得更加迟缓,需要攻克的技术难关更多,也因此而更加弥足珍贵。历史的脚印说到无线网络的历史起源,可能比各位想象得还要早。无线网络发展史上的第一块里程碑是1997年6月的IEEE802.11标准的出台,虽然IEEE802.11标准在当时并没有引起革命性的网络变革,但802.11标准提供的“一点对多点接入”、“点对点中继”等工作模式提供了一种替代有线网络的高效高速的方案,为无线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奠定了基础,在此后的被称为Wi-Fi的802.11b标准统一无线网络标准更是功不可没。 随着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飞速发展,人们对网络通信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无线电技术能实现远距离的通信,即使在室内或相距咫尺的地方, 无线电也可发挥巨大作用。于是无线网络技术随之应运而生, 它克服了传统网络技术的不足, 真正体现了5W的要求。由于网络一般分为局域网和广域网(即因特网)两种,但本文将着重对局域网部分进行阐述。无线网络技术主要包括IEEE802. 11、https://www.360docs.net/doc/543715228.html,N2 、HomeRF、蓝牙等。它使人们彻底摆脱了线缆的束缚,在整个区域内实现随时随地的无线连接。 虽然目前大多数的网络都仍旧是有线的架构,但是近年来无线网络的应用却日渐增加。在学术界、医疗界、制造业、仓储业等,无线网络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当无线网络技术与Internet相结合时,其迸发出的能力是所有人都无法估计的。其实,我们也不能完全认为自己从来没有接触过无线网络。从概念上理解,红外线传输也可以认为是一种无线网络技术,只不过红外线只能进行数据传输,而不能组网罢了。此外,射频无线鼠标、WAP手机上网等都具有无线网络的特征。 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最终需要在应用层面上得到用户的充分认可。时至今日,无线传输标准可谓百家争鸣,除了最容易想到的无线局域网,用户也将能在不同的领域应用这些新技术,包括硬件设备与应用软件两方面。目前,有三种方式可供选择。红外线无线传输利用红外线波段的电磁波来传送数据,通讯距离较短,传输速率最快可达16Mbps。目前广泛使用的电视机或VCD机等家电遥控器几乎都采用红外线传输技术,只不过此时是窄带红外技术。蓝牙有着全球开放的自由频段2.4GHz,有效传输速度为721kb/s,数据传输速度1Mbps,2.0版本的蓝牙技术甚至达到3Mbps。WiFi即“无线相容性认证”,目前已出现多个标准。802.11b标准在理想情况下的传输速率为11Mbps,802.11g标准的理论传输速率也达到54Mbps。但在实际使用环境中,它们的传输速率也只有理论速度的一半左右。然而即便如此,用于音频传输也已经绰绰有余,此时可以很好地摆脱对线缆的依赖。但是,有些发烧音响爱好者怀疑无线传输是否能够保证音质。其实,无线传输的表现毫不逊色。现在市场上几款名家无线家庭影院产品,无论是红外线无线、蓝牙无线传输,还是WiFi无线技术方式,都有着很高的无线技术含量,并且都运用了自家的独门技术,无线传输的表现能力相当出色,能够确保连续和及时地传输数字影音讯号,不会出现讯号延迟停顿现象,音质清晰完美。在WiFi

12种无线接入方式简析

12种无线接入方式简析 伴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和人们对宽带需求的不断增多,原来羁绊人们手脚单一、烦人的电缆和网线接入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接入方式的需要。这时,因势而起的另一种联网方式消然走入了人们视线,并在新旧世纪交替过程中演绎着一场“将上网进行到底”的运动,这就是无线接入技术。借助无线接入技术,无论在何时、何地,人们都可以轻松地接入互联网。或许,未来的互联网接入标准也将在此诞生。本文特选出当前国、国际上流行的一些无线接入技术,并对其进行一次大检阅,希望对大家今后选择无线接入方式有所帮助。 1、GSM接入技术 GSM是一种起源于欧洲的移动通信技术标准,是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该技术是目前个人通信的一种常见技术代表。它用的是窄带TDMA,允许在一个射频即‘蜂窝’同时进行8组通话。GSM是1991年开始投入使用的。到1997年底,已经在100多个国家运营,成为欧洲和亚洲实际上的标准。GSM数字网具有较强的性和抗干扰性,音质清晰,通话稳定,并具备容量大,频率资源利用率高,接口开放,功能强大等优点。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初引进采用此项技术标准,此前一直是采用蜂窝模拟移动技术,即第一代GSM技术(2001年12月31日我国关闭了模拟移动网络)。目前,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各拥有一个GSM网,GSM手机用户总数在1.4亿以上,为世界最大的移动通信网络。 2、CDMA接入技术

CDMA即code-divisionmultiple access的缩写,译为“码分多址分组数据传输技术”,被称为第2.5代移动通信技术。目前采用这一技术的市场主要在美国、日本、国等,全球用户达9500万。CDMA手机具有话音清晰、不易掉话、发射功率低和性强等特点,发射功率只有GSM手机发射功率的1/60,被称为“绿色手机”。更为重要的是,基于宽带技术的CDMA使得移动通信中视频应用成为可能。CDMA与GSM一样,也是属于一种比较成熟的无线通信技术。与使用Time-DivisionMultiplexing技术的GSM不同的是,CDMA并不给每一个通话者分配一个确定的频率,而是让每一个频道使用所能提供的全部频谱。因此,CDMA数字网具有以下几个优势:高效的频带利用率和更大的网络容量、简化的网络规化、通话质量高、性及信号覆盖好,不易掉话等。另外,CDMA系统采用编码技术,其编码有4.4亿种数字排列,每部手机的编码还随时变化,这使得盗码只能成为理论上的可能。 3、GPRS接入技术 相对原来GSM的拨号方式的电路交换数据传送方式,GPRS是分组交换技术。由于使用了“分组”的技术,用户上网可以免受断线的痛苦情形大概就跟使用了下载软件NetAnts差不多。此外,使用GPRS上网的方法与WAP并不同,用WAP上网就如在家中上网,先“拨号连接”,而上网后便不能同时使用该线,但GPRS就较为优越,下载资料和通话是可以同时进行的。从技术上来说,如果单纯进行

“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精华)

“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2011年度课题申报指南 二○一○年五月 “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年度网上公示的申报课题分属以下五个项目: 项目1:LTE及LTE-Advanced研发和产业化 项目2:移动互联网及业务应用研发 项目3:新型无线技术 项目4:宽带无线接入与短距离互联研发和产业化

项目5:物联网及泛在网 项目1 LTE及LTE-Advanced研发和产业化 项目目标: 本项目“十二五”期间的目标是:实现LTE产业化及规模应用;开展LTE-Advanced关键技术、标准化及整体产业链的研发和产业化。具体包括: 1)LTE研发和产业化:完成TD-LTE的多频多模芯片、终端、系统和仪表设备等产业链各环节的产业化,解决产品开发及实际应用中的关键技术,实现规模应用。 2)LTE-Advanced标准化、研发和产业化:积极参与3GPP LTE 增强型技术的标准化工作,拥有一定数量的基本专利,对关键技术进行研发,形成完整产业链,研制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建立技术试验环境,建设2~3个规模试验网。 3)TD-SCDMA及其增强型优化和提升:支持一致性测试仪表开发和完善、开发新的业务应用等。 2011年本项目主要考虑安排基带芯片、仪表等产业链薄弱环节中还需支持的课题以及高铁等特殊环境下的研发课题。

课题1-1 TD-LTE面向商用多模终端基带芯片研发 课题说明:终端基带芯片是TD-LTE产业链最重要的环节,也是我国比较薄弱的环节。由于难度大、国际竞争压力大,时间紧迫,所以应立即启动,并确保足够投入。 研究目标:开发面向商用的支持TD-LTE和TD-SCDMA/GSM 的多模终端基带芯片,TD-LTE能够满足3GPP R8、R9和国内相关规范的要求, TD-SCDMA支持3GPP R7版本。 考核指标:提供1000片面向商用的多模芯片给终端厂家,用于运营商牵头的规模试验。完成面向商用芯片的研发。所提供芯片应能够满足3GPP R7、R8、R9和国内标准主要指标要求。向TD-LTE终端设备厂商提供面向商用的基带芯片。主要技术指标如下:–支持TD-LTE和TD-SCDMA/GSM多模; –下行支持2×2 MIMO方式; –下行支持单/双流波束赋形解调; –下行支持64QAM、16QAM、QPSK和BPSK调制方式; –支持可变速率带宽,包括5MHz, 10MHz, 15MHz和20MHz; –支持非对称时隙配置;

计算机网络安全基础(第三版)习题讲解

计算机网络安全基础(第三版)习题讲解 第一章习题: 1.举出使用分层协议的两条理由? 1.通过分层,允许各种类型网络硬件和软件相互通信,每一层就像是与另一台计算机对等层通信; 2.各层之间的问题相对独立,而且容易分开解决,无需过多的依赖外部信息;同时防止对某一层所作的改动影响到其他的层; 3.通过网络组件的标准化,允许多个提供商进行开发。 2.有两个网络,它们都提供可靠的面向连接的服务。一个提供可靠的字节流,另一个提供可靠的比特流。请问二者是否相同?为什么? 不相同。在报文流中,网络保持对报文边界的跟踪;而在字节流中,网络不做这样的跟踪。例如,一个进程向一条连接写了1024字节,稍后又写了另外1024字节。那么接收方共读了2048字节。对于报文流,接收方将得到两个报文,、每个报文1024字节。而对于字节流,报文边界不被识别。接收方把全部的2048字节当作一个整体,在此已经体现不出原先有两个不同的报文的事实。 3.举出OSI参考模型和TCP/IP参考模型的两个相同的方面和两个不同的方面。 OSI模型(开放式系统互连参考模型):这个模型把网络通信工作分为7层,他们从低到高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第一层到第三层属于低三层,负责创建网络通信链路;第四层到第七层为高四层,具体负责端到端的数据通信。每层完成一定的功能,每层都直接为其上层提供服务,并且所有层次都互相支持。 TCP/IP模型只有四个层次: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网络接口层。与OSI功能相比,应用层对应的是OSI 的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网络接口层对应着OSI的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 两种模型的不同之处主要有: (1) TCP/IP在实现上力求简单高效,如IP层并没有实现可靠的连接,而是把它交给了TCP层实现,这样保证了IP层实现的简练性。OSI参考模型在各层次的实现上有所重复。 (2) TCP/IP结构经历了十多年的实践考验,而OSI参考模型只是人们作为一种标准设计的;再则TCP/IP有广泛的应用实例支持,而OSI参考模型并没有。 4.TCP和UDP之间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TCP,传输控制协议,提供的是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字节流服务。当客户和服务器彼此交换数据前,必须先在双方之间建立一个TCP连接,之后才能传输数据。TCP提供超时重发,丢弃重复数据,检验数据,流量控制等功能,保证数据能从一端传到另一端。 UDP,用户数据报协议,是一个简单的面向数据报的运输层协议。UDP不提供可靠性,它只是把应用程序传给IP层的数据报发送出去,但是并不能保证它们能到达目的地。由于UDP在传输数据报前不用在客户和服务器之间建立一个连接,且没有超时重发等机制,故而传输速度很快。 5.网桥、路由器、网关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网桥运行在数据链路层,采用介质访问控制(MAC)地址数据的中继功能,从而完成一个局域网到另一个局域网的数据包转发。网桥主要用于连接两个寻址方案兼容的局域网,即同一种类型的局域网。用网桥连接起来的局域网不受MAC定时特性的限制,理论上可达全球范围。 路由器运行在网络层(分层模型的第三层),它的网间数据包中继采用的是网络层地址(如IP地址)。路由器的能力比网桥强大的多,它不仅具备流量控制能力,还可以提供诸如帧中继的网络接口。用路由器连接起来的多个网络,它们仍保持各自的实体地位不变,即它们各自都有自己独立的网络地址。 网关用于实现不同体系结构网络之间的互联,它可以支持不同协议之间的转换,实现不同协议网络之间的通信和信息共享。 6.分析路由器的作用及适用场合? 路由器是局域网和广域网之间进行互联的关键设备,用于连接多个逻辑上分开的网络。通常的路由器都具有负载平衡、组织广播风暴、控制网络流量以及提高系统容错能力等功能。一般来说,路由器多数都可以支持多种

移动互联网技术在汽车保险中的应用和发展

移动互联网技术在汽车保险中的应用和发展 随着我国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汽车日渐成为每个家庭的必备交通工具。据统计1,2014年我国汽车的销量已达2349万辆,位列全球第一,遥遥领先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同时我国汽车的保有量已经超过1.5亿辆,预测这个数据将会在未来五年里增加到4亿辆。在我国车险中的交强险属于强制保险,因此这一汽车数量的上 亿 长。但由于法律建设滞后、行业自律缺乏和市场监管能力薄弱等问题,车险中面临着理赔难、销售渠道价格不统一等难题,并侵害了消费者利益。 (一)我国车险销售渠道分析 1数据来源于Mark Lines。

目前,国内大部分车险公司的营销策略还是依靠营销人员实行人海战术进行直销,主要分为以下三种:电(网)销、4S店等代理机构和保险公司营业网点(如表1所示)。 表1 车险主要销售方式比较 67.27%,增速迅猛。电话销售渠道占车险业务的比例为14.65%,同比下降1.48个百分点,网络销售渠道占车险业务的比例为 10.85%,同比上升3.6个百分点。二者合计占比达到25.5%,同比上升2.12个百分点。 相对于传统渠道,电话、网络销售具有成本低、效率高、易管控和地域覆盖广等优势,被视为保险行业近几年来最具成长性的营

销渠道。分析发现,其最具竞争力之处是低于传统渠道15%的价格水平。由于价格仍是当前车险竞争的主要手段之一,电销产品的出现恰好是顺应了目前的市场需求,同时也充分说明,费率改革的走向将直接决定车险市场竞争的走势。 2.代理机构 一部分车主通过代理人、4S店购买保险。中国保监会规定车险 在很大的差距。在大部分的发达国家,汽车出险时,车主首先需要及时记录对方的车牌号、对方车主的家庭住址、名字、联系电话以及对方车险的具体情况,然后现场拍照。同时车主也需要记录日期、时间和事故地点;另外如有可能,留下目击证人的联系方式。最后只需要在保险公司网上或者实体店中填写索赔申请,保险公司

无线传感网络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

无线传感网络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 摘要:无线传感器网络将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结合在一起,具有信息采集、传输、处理的能力。传感器网络最初是由于军方的需要而发展期来的,随着传感器网络技术的逐步发展,它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现在已从军事防御普及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本文主要介绍了无线传感网络的发展历史。研究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无线传感网络;历史现状;发展趋势及前景 引言 科技发展的脚步越来越快,人类已经置身于信息时代。而作为信息获取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技术——传感器技术,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传感器信息获取技术已经从过去的单一化渐渐向集成化、微型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并将会带来一场信息革命。 无线传感的发展历史 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出现了将传统传感器采用点对点传输、连接传感控制器而构成传感器网络雏形,我们把它归之为第一代传感器网络。随着相关学科的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传感器网络同时还具有了获取多种信息信号的综合处理能力,并通过与传感控制器的相联,组成了有信息综合和处理能力的传感器网络,这是第二代传感器网络。而从上世纪末开始,现场总线技术开始应用于传感器网络,人们用其组建智能化传感器网络,大量多功能传感器被运用,并使用无线技术连接,无线传感器网络逐渐形成。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新一代的传感器网络,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其发展和应用,将会给人类的生活和生产的各个领域带来深远影响。发达国家如美国,非常重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发展,美国的《技术评论》杂志在论述未来新兴十大技术时,更是将无线传感器网络列为第一项未来新兴技术,《商业周刊》预测的未来四大新技术中,无线传感器网络也列入其

基于4G技术的移动无线通信系统 解决方案

基于3G/4G技术的移动无线通信解决方案 一、引言 3G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简称,是指支持高速数据传输的蜂窝移动通讯技术,3G服务能够同时传送声音及数据信息,随着3G在全世界范围的大规模商用,传输速率在支持静止状态下为2Mbit/s,步行慢速移动环境中为384kbit/s,高速移动下为144kbit/s,定位于多媒体IP业务。 4G是第四代移动通信及其技术的简称,4G是集3G与WLAN于一体,并能够快速传输数据、高质量、音频、视频和图像等。4G可称为宽带接入和分布网络,具有非对称的超过2Mb/s的数据传输能力,是支持高速数据率(2~20Mb/s)连接的理想模式,上网速度从2Mb/s提高到100Mb/s,具有不同速率间的自动切换能力。第四代移动通信是多功能集成的宽带移动通信系统,可以在不同的固定、无线平台和跨越不同的频带的网络中提供无线服务,可以在任何地方用宽带接入互联网,能够提供定位定时、数据采集、远程控制等综合功能。此外,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是集成多功能的宽带移动通信系统,也是宽带接入IP系统。 4G是多功能集成宽带移动通信系统,其技术特点主要有: 1)数据传输速率高,其系统传输带宽可在1.5~20 MHz 范围内灵活配置, 传输速率可达到20Mbps,峰值传输速率上行可达50 Mbps,下行达到100 Mbps。 2)真正的无缝漫游,能使各类媒体、通信终端及网络之间进行“无缝连接”。 3)采用智能技术,可以自适应的进行资源分配。采用的智能信号处理技术 对不同信道条件的各种复杂环境进行信号的正常收发,有很强的智能 型、适应性和灵活性。 4)达到用户共存,4G能够根据网络的状况和信道条件进行自适应处理,使 低、高速用户和各种设备并存与互通,从而满足多类型用户的需求。 5)具有业务上的多样性,4G能提供各种标准的通信业务,满足带宽和综合 多种业务需求。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摘要 移动互联网,就是将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二者结合起来,成为一体。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成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市场潜力最大、前景最诱人的两大业务,它们的增长速度都是任何预测家未曾预料到的,所以移动互联网可以预见将会创造经济神话。移动互联网的优势决定其用户数量庞大,截至2012年9月底,全球移动互联网用户已达15亿。随着3G网络的部署和终端性能的不断提高,移动互联网用户日益增多。本文在对移动互联网现状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移动互联网相关技术热点和应用热点。 一、引言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3G/E3G时代的到来和各种应用的推出,互联网已从桌面PC走向手机及其他移动设备,移动互联网和有线互联网融合的速度加快。移动互联网满足上下班途中、外出旅行时间、等候时间及户外休闲娱乐时间便捷享受互联网的服务,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本文通过对移动互联网应用现状、技术热点和应用热点的介绍,进一步增进业界对移动互联网的认识与理解。 二、移动互联网简介 移动互联网(MobileInternet, 简称MI)是一种通过智能移动终端,采用移动无线通信方式获取业务和服务的新兴业态,包含终端、软件和应用三个层面。终端层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MID等;软件包括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和安全软件等。应用层包括休闲娱乐类、工具媒体类、商务财经类等不同应用与服务。随着技术和产业的发展,未来,LTE(长期演进,4G通信技术标准之一)和NFC(近场通信,移动支付的支撑技术)等网络传输层关键技术也将被纳入移动互联网的范畴之内。 随着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和移动终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迫切希望能够随时随地乃至在移动过程中都能方便地从互联网获取信息和服务,移动互联网应运而生并迅猛发展。然而,移动互联网在移动终端、接入网络、应用服务、安全与隐私保护等方面还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其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的研究,对于国家信息产业整体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计算机学报》刊登的“移动互联网:终端、网络与服务”一文,从移动终端、接入网络、应用服务及安全与隐私保护4个方面对移动互联网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与分析,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三、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移动互联网相对于固定互联网最大特点是随时随地和充分个性化。移动用户可随时随地方便接入无线网络,实现无处不在的通信能力;移动互联网的个性化表现为终端、网络和内容/应用的个性化,互联网内容/应用个性化表现在采用社会化网络服务(SNS)、博客、聚合内容(RSS)、Widget等Web2.0技术与终端个性化 和网络个性化相互结合,使个性化效应极大释放。 3.1、Web 2.0技术

无线网络技术优势、应用及发展方向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543715228.html, 无线网络技术优势、应用及发展方向研究 作者:孙丽艳 来源:《硅谷》2008年第20期 [摘要]无线网络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无线数据通讯网。通过它人们可随时、随地、随意地访问网络资源,在推动网络技术发展的同时,无线网络也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论述无线网络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作为有线网络必要补充的可行性,分析无线网络的优势及其理论基础。 [关键词]无线网络技术优势应用研究方向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08)1020058-01 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伴随着有线网络的广泛应用,以快捷高效,组网灵活为优势的无线网络技术也在飞速发展。如果说21世界网络发展的方向为宽带,那么无线网络将成为本世纪网络向纵深方向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一般地说,凡是采用无线传输媒体的计算机网络系统都可称为无线网络。它是计算机网络与无线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从专业角度讲,无线网络利用了无线多址信道的一种有效方法来支持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并为通信的移动化、个性化和多媒体应用提供了可能。通常计算机组网的传输媒介主要依赖铜缆或光缆,构成有线局域网。但有线网络在某些场合要受到布线的限制:布线、改线工程量大;线路容易损坏;网中的各节点不可移动。特别是当要把相离较远的节点连接起来时,敷设专用通信线路的布线施工难度大、费用高、耗时长,对正在迅速扩大的联网需求形成了严重的瓶颈阻塞。无线网络就是解决 有线网络以上问题而出现的。 一、无线网络的技术优势特 无线网络利用电磁波在空气中发送和接受数据,而无需线缆介质。无线网络的数据传输速率现在已经能够达到11Mbps,传输距离可远至20km以上。它是对有线联网方式的一种补充 和扩展,使网上的计算机具有可移动性,能快速方便地解决使用有线方式不易实现的网络联通问题。 无线数据网络解决方案包括:无线个人网(WPAN)、无线局域网(WLAN)、无线局域网间网桥(LAN to LAN Bridge)、无线城域网(WMAN)和无线广域网(WWAN)。 与有线网络相比无线网络具有以下优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