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控助力转向系统的故障检修分析

汽车电控助力转向系统的故障检修分析
汽车电控助力转向系统的故障检修分析

附件2

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

本科生毕业论文

任务书

题目:汽车电控助力转向系统的故障检修分析

题目来源:□省部级以上□校级□横向□√自选

题目性质:□理论研究□√应用与理论研究

□应用研究

分院:机电分院

专业:汽车服务工程

班级:汽车服务2008

学号:

姓名:彭春慧

起讫日期:2012.01~2012.06

指导教师:曾育平职称:助教

审核日期:

说明

1.毕业论文任务书由指导教师填写,并经分院审定,下达到学生。

2.学生根据指导教师下达的任务书独立完成开题报告,于3周内提交给指

导教师批阅。

3.本任务书在毕业论文完成后,与论文一起交指导教师,作为论文评阅和

毕业论文答辩的主要档案资料,是学士学位论文成册的主要内容之一。

汽车电控系统故障检修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 系(部)车辆运用工程系 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班级2009级汽车检测与维修3班 指导教师杨辉 姓名闫建林学号200914081060107

汽车电控系统故障检修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汽车的电子含量也得到了长足的提升,尤其是发动机的控制开始全面电控化,这就要求我们对其原理有清晰的认识,要求我们对电控发动机所产生的故障有清晰诊断检测维修思路。本课题研究的是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检测与故障诊断知识,介绍了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结构原理、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诊断基本知识、发动机电子设备的故障诊断以及发动机电控系统常见故障的检修等。 【关键词】发动机电控系统组成工作原理故障分析

【目录】 第一章概述 (1) 1.1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1) 1.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1) 1.3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1) 第二章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诊断基本知识 (2) 2.1电控系统诊断的注意事项 (2) 2.2电控系统故障诊断与检修的常用工具和常用仪器 (3) 2.3电控系统故障诊断与检修一般程序 (4) 2.4电控系统的故障诊断的基本方法 (5) 2.4.1故障码的调取方法 (6) 2.4.2间歇性故障诊断方法 (6) 2.4.3无故障码故障诊断 (7) 第三章汽车发动机各电控系统的检修 (8) 3.1 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的检修 (8) 3.1.1燃油系统的基本检查 (8) 3.1.2燃油系统油压及喷油器的检修 (9) 3.2 发动机进排气系统的检修 (10) 3.3发动机冷却系统电动冷却风扇的检修 (12) 3.4 发动机充电、启动系统的故障检修 (12) 第四章总结 (14) 参考文献 (15) 致谢 (16)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课程标准汇总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课程标准汇总 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汽车发动机新结构》课程质量标准 专业名称:汽车运用与维修 专业代码: 学制年限:初中毕业生起点三年 一、课程性质 《汽车发动机新结构》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本课程构建于电工电子技术,机械基础,发动机构造等专业课程的基础之上,主要针对汽车机电维修工岗位,培养学生对电控系统结构、原理的认识,并能够利用现代诊断和检测设备进行综合故障诊断、分析,零部件检测及维修更换等专业能力,为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整个课程体系中起到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等,更好的适应将来的工作岗位。 二、课程目标 通过发动机新结构(电控系统)的学习,能够对该系统各总成进行故障分析、性能检测、零部件维修,并进一步使学生掌握以下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具体目标如下: 1.专业能力目标 (1)具备与客户的交流与协商能力,能够向车主咨询车况,独立查询车辆技术档案,初步评定车辆技术状况;

(2)能根据故障情况独立制定维修计划,并能选择正确检测设备和仪器对发动机电控系统进行检测和维修; (3)能对电控燃油喷射系统进行故障诊断并对零部件进行检修; (4)能对点火控制系统进行故障诊断并对零部件进行检修; (5)能对辅助控制系统进行故障诊断并对零部件进行检修; (6)能对发动机综合故障进行诊断和分析; (7)能正确使用万用表,故障诊断仪,示波器及发动机综合分析仪等常用检测和诊断设备; (8)能够对传感器或相关部件的技术参数及波形信号进行分析; (9)能遵守相关法律,技术规定,按照正确规范进行操作,保证维修质量; (10)能检查修复后的发动机系统工作情况,并在汽车移交过程中向客户介绍已完成的工作; (11)维修结束后能根据环境保护要求处理使用过的辅料、废气、废液以及已损坏零部件。 2.社会能力目标 (1)具有较强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 (2)能与客户建立良好持久的关系; (3)具有团队协作精神; (4)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克服困难的能力。

车辆电控悬架的控制与现状

车辆电控悬架的控制与现状 KIMI KANG (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车辆工程) 摘要:汽车电子控制悬架系统的目的是通过控制调节悬架的刚度和减震器阻尼,突破传统被动悬架的局限区域,使汽车的悬架特性与行驶的道路状况相适应,保证平顺性和 操纵性两个相互排斥的性能要求都能得到满足。 关键词:悬架;电子控制;弹簧刚度;减振阻尼力 0引言 传统的汽车悬架一般具有固定的弹簧刚度和减振阻尼力,它只能保证在一种特定的道路状态和速度下达到性能最优,因而不能同时满足汽车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的要求。例如降低弹簧刚度,平顺性会更好,乘坐更舒适,但会使操纵稳定性变差;相反,增加弹簧刚度虽可提高操纵稳定性,但会使车辆对路面不平度更敏感,平顺性降低。因此,理想的悬架系统应在不同的行驶条件下具有不同的弹簧刚度和减振器阻尼力,以同时满足平顺性与操纵稳定性的要求。电控悬架系统就是这种理想的悬架系统,它通过对悬架系统参数进行实时控制,使悬架的刚度、减振器的阻尼系数、车身高度能随汽车的载荷、行驶速度、路面状况等行驶条件变化而变化,使悬架性能总是处于最佳状态(或其附近),同时满足汽车的行驶平顺性、操纵稳定性等方面的要求。 1电控悬架的功能与类型 1.1电控悬架的功能 汽车电子控制悬架系统的目的是通过控制调节悬架的刚度和减震器阻尼,突破传统被动悬架的局限区域,使汽车的悬架特性与行驶的道路状况相适应,保证平顺性和操纵性两个相互排斥的性能要求都能得到满足。主要功能包括:车高调整、衰减力控制、弹簧刚度控制、侧倾角刚度控制等。 1.2电控悬架的类型 根据有无力发生器,可将电子控制悬架分为半主动悬架和全主动悬架两大类。 1.2.1半主动悬架 半主动悬架是根据路面冲击、车轮与车体的加速度、速度及位移信号仅实时调节悬架的阻尼系数,消耗来自不平路面的冲击能量,而不需要提供能量,以这种方式来改善悬架缓冲性能。半主动悬架无力发生器,即无源控制,结构简单、造价低、能量消耗小,是目前轿车上较为普遍采用的调节方式。图11-1所示是一种典型的半主动悬架,它是通过改变液压缸上下两腔节流口的过流面积,以调节

电控空气悬架系统的发展现状综述

电控空气悬架系统的发展现状综述 梁广源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汽车学院,广东广州 10588) 摘要:介绍汽车电控空气悬架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论述国内外电控空气悬架的发展状况,对电控空气悬架的控制策略以及研究状况进行分析及总结,并阐述当前电控空气悬架在应用过程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方向。 关键词:电控空气悬架,发展状况,部件技术,研究状况,存在问题 Review on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ally Controlled Air Suspension System Liang Guangyuan (Guangdong Polytechnic Normal University, School of Automotive Engineering, Guangzhou 10588, China) Abstract:The basic structure and working principle of electronically controlled air suspension were introduced.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the electronically controlled air suspension at home and abroad was discussed. The technology and research status of electronic control air suspension were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an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application of electronic controlled air suspension and its development direction were expounded. Key words: electronically controlled air suspension, development status, component technology, research status, existing problems 引言 空气悬架系统是以橡胶材质的空气弹簧作为弹性元件的悬架。现代人对汽车的驾驶要 求越来越高,在乘坐舒适性和操纵 稳定性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 的空气悬架系统是利用机械式的 压气机通过高度控制调节阀来对 空气弹簧进行充气放气,从而改变 汽车的离地高度。随着电子控制系 图1

汽车底盘电控技术课程标准

《汽车底盘电控系统检修》课程教学标准 课程编码:30803005 课程类别:专业素质课 适用专业:汽车电子专业课程管理单位:汽车工程系 学时: 40 学分:2 制定日期:2011.03.27 第一次修订日期: 第二次修订日期: 1、课程概述 1. 1课程性质 《汽车底盘电控系统检修》属于人才培养方案中四个课程模块中的专业素质课,该课程是以实践为主的课程,是汽车维修与检测及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的必修专业主干课。 1.2课程的定位 《汽车底盘电控系统检修》课程是汽车维修与检测及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职业核心课程。其先修课程是《电工电子技术》、《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等课程,该课程为后续课程《汽车检测与诊断》、《汽车车身电控技术》以及企业顶岗实习、毕业实践等环节。该课程与前后续课程共同形成了完整的职业能力培养体系,是实现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以及汽车电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主要培养学生利用现代诊断和检测设备进行汽车底盘系统故障诊断、故障分析、零部件检测及维修更换等专业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1.3修读条件 没有特殊要求 2、课程目标 2.1 专业能力 1.能独立制定维修计划,并能正确选择检测设备和仪器对汽车底盘电控系 统进行检测和维修; 2.具备专业顶岗、上岗能力; 3.能对自动变速器、ABS系统、电控悬架和转向助力系统故障进行诊断、 检测和维修; 4.能正确使用万用表、故障诊断仪、示波器等常用检测和诊断设备, 5.熟悉安全操作规范、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规范。 2.2社会能力 1.具有较好的行为规范能力和职业道德;

2.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3.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人沟通的能力; 4.具有较强的质量意识和客户服务意识; 5.具有较强的心理素质和克服困难的能力; 6.具备逐步掌握和不断提高搜集、整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具 有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的能力。 2.3方法能力 1.能够综合分析问题,决策、计划和解决问题; 2.知道查阅资料,能够自主获取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相关新技术和新知识; 3.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 4.善于从个案中找出共性、总结规律和积累经验; 5.具备严谨、科学的工作态度,具有较强的开拓创新和探究新技术的能力。 3、课程内容与要求、参考课时、教学方法建议

案例二项目一:汽车电控悬架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教案

汽车底盘电控技术课程(理论)教学任务书课程管理系(部):机电工程教研室:汽车检测任课教师:邓家林

注:1、教师每次课需携带教学任务书; 2、教学任务书交教研室存档,系部检查,教务处抽查。 汽车底盘电控技术课程(实践)教学任务书 课程管理系(部):机电工程教研室:汽车检测任课教师:邓家林

2、教学任务书交教研室存档,系部检查,教务处抽查。 备课纸 2013 年级汽电1201/检举1203班 1 周星期P

二、电控悬架系统功能 电控悬架系统的基本目的是控制调节悬架的刚度和阻尼力。基本功能有: 1、车高调整:不论负载多少,汽车高度均一定;在坏路面上行驶时,使车高升高,高速行驶时,车高降低。 2、减震器阻尼力控制:调整减震器阻尼系数,防止汽车起步或急加速时车尾后坐;防止紧急制动时车头下沉;防止急转弯时车身横向摇动;防止汽车换档时车身纵向摇动等。 3、弹簧刚度控制:调整弹簧弹性系数,改善乘坐舒适性和操纵稳定性。 有些车型有其中一至二个功能,少数同时有三个功能。 三、电控悬架系统种类 1、按传递介质不同,分气压式和油压式。 2、按驱动机构和介质不同,分电磁阀驱动的油气主动式悬架和步进电机驱动的空气主动悬架。 3、按控制理论不同,分半主动式和主动式。 主动悬架是一种能供给和控制动力源的装置,它根据各传感器检测的信号,自动调整悬架的刚度、阻尼力以及车身高度,从而显著提高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

半主动悬架不需要外加动力源,因而消耗的能量小,成本低。 被动悬架半主动悬架主动悬架 ●汽车电控悬架结构原理 一、电控悬架系统组成 一)组成 1.传感器:车高传感器、车速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转向盘转角传感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等。 2.开关:模式选择开关、制动灯开关、停车开关、车门开关等。 执行器:可调阻尼力减震器、可调节弹簧高度和弹性大小的弹性元件等。 . 3.ECU 二)一般原理: 利用传感器(包括开关)检测汽车行驶时路面的状况和车身的状态,输入ECU后进行处理,然后通过驱动电路控制悬架系统的执行器动作,完成悬架特性参数的调整。

汽车电控系统常见故障检修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汽车电控系统常见故障检修 系(部)汽车工程系 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王小龙 2014--2015第一学期

摘要 在世界上第一辆汽车中,所谓的,电气系统仅仅是由卡尔,本茨设计的由点火线圈和蓄电池所组成的点火装置。在随后生产的汽车中又增设了前灯和发动机起动电机这类的电器设备。汽车电子技术的第一次出现是本世纪30年代早期安装在轿车内的真空电子管收音机。由于电子管收音机有不抗震、体积大、耗电多等弊病,成为在汽车上推广应用的主要障碍,但是在汽车中安装收音机的设想始终没有消失。1948年晶体管的发明及1958年第一块集成电路(IC)的出现才真正开创了汽车电子技术的新纪元。1955 年晶体管收音机问世后,采用晶体管收音机的汽车迅速增加,并作为标准部件安装在德国大众汽车上。从60年代起,轿车中开始使用半导体元器件。在汽车中首先使用的半导体元件是硅二极管,作为功率晶体管来替代原有的像电压调节器之类的电磁接触器等元器件。功率晶体管元件的应用极大地改善了汽车的性能和可靠性。上世纪60年代是汽车电子化的活跃时代。标志着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真正发展的是在1967年首次将集成电路元件应用到汽车中,其结果是电子技术与汽车发动机电气系统相结合,开发出如车用发电机集成电路调压器、集成电路点火器等汽车电子产品。在同一年代,美国的克莱斯勒公司在其生产的汽车中配置电子控制的点火装置,而德国的波许(Bosch)公司则开发出电子控制的燃油喷射装置。1975年日本汽车也装上了这种装置,可以说是当今汽车电子燃油喷射控制的雏型。Bosch公司开发的L 型电子燃油喷射控制系统结构。大约在同一时期,电子技术有了长足的进展,导致一系列利用模拟电路的汽车电子产品的研制与开发。如发动机喷油系统控制,车辆行驶控制,防锁死刹车系统(ABS)和变速控制系统均已成功地应用于实际。由于当时集成电路元器件的价格昂贵,对汽车用户而言,采用电子控制技术所能得到的收益并不很大,从而使得所开发的这些控制系统不能广泛地在汽车中得到应用。 关键词: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检修

汽车电控悬架试题

复习思考题 一、判断题 1.电控半主动悬架系统不可调节车身高度。 ( ) 2.电控半主动悬架系统的螺旋弹簧是必要的。 ( ) 3.电控主动空气悬架系统的空气压缩机在起动发动机后是常运转的。 ( ) 4.电控主动空气悬架的主、辅气室是直接连通的。 ( ) 5.压电式减振器的阻尼调节元件受电脑控制。 ( ) 6.主动式路况预测悬架系统的路况预测传感器结构为超声波式。 ( ) 7.LEXUS LS400电控悬架系统的压缩机在点火开关接通后常运转。 ( ) 8.LEXUS LS400车门未关紧,在点火开关接通后,车身会自动升高。 ( ) 9.LEXUS LS400电控悬架系统的每个车身高度传感器均由一个槽盘和4对遮光器组成,其±有5个引脚* ( ) 10.LEXUSLS400电控悬架系统的节气门位置传感器信号直接进入电脑。 ( ) 11.LEXUSLS400电控悬架系统的车身高度下降时,电脑不仅使高度控制阀通电,而且还使排气阀通电将气压缸内的空气排出。 二、选择题 1.关于电控空气悬架,甲认为主气室的作用是调节刚度;乙认为辅气室的作用是调节阻尼力。你认为 ( ) A.甲正确; B.乙正确; C.甲乙均正确; D.甲乙均不正确 2.关于油气弹簧悬架系统,甲认为悬架的刚度是通过油液压缩气室中的空气实现的;乙认为通过电磁阀控制油液管路中小孔节流实现变阻尼特性。你认为 ( ) A.甲正确; B.乙正确; C.甲乙均正确; D.甲乙均不正确 3.关于电控空气悬架,甲认为:在急转弯时,由转向传感器检测转向盘操作,电脑通过执行器使悬架刚度和阻尼力变换到高(硬)值;乙认为紧急制动时,如果车速高于60km/h,电脑通 过执行器使悬架刚度和阻尼力变换到高(硬)值。你认为 ( ) A.甲正确; B.乙正确; C.甲乙均正确; D.甲乙均不正确 4.关于电控空气悬架系统,甲认为:当车速高于110km/h时,电脑控制执行器使悬架刚度和阻尼力调至中间值;乙认为当车速高于40-100km/h范围内,前轮车身高度传感器检测出车身颠簸时,电脑通过执行器使悬架刚度和阻尼力变换到高(硬)值。你认为 ( ) A.甲正确; B.乙正确; C.甲乙均正确; D.甲乙均不正确 5.关于主动式空气悬架系统,甲认为:当需要车身电脑控制电磁阀动作使空气弹簧主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检测与维修课程标准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维修Array 课程标 准 吉林机电工程学校 二○一二年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维修》课程标准 一、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 1、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专业必修课。课程采用理论讲解和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法,培养学生对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维修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程与前修课程《汽车发动机检修》、《汽车电源系、起动系、点火系检修》、《汽车照明、仪表、信号系检修》等课程的部分内容相衔接,共同培养学生对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维修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维修方面典型汽车故障的检查与维修,从而更好的适应未来岗位的需要。

2、设计思路 通过对汽车维修工的岗位分析,并参照汽车维修中级工、高级工鉴定要点,确定了本课程设计思路为:将《汽车发动机》和《汽车电器》两门课程的相关内容相融合,配备捷达轿车、夏利轿车及汽车故障诊断仪和相应检修工具,按照汽车维修工的基本技能要求,分为发动机电控系统识别、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检修、发动机电控系统综合故障检修、怠速控制系统检修、排放控制系统检修、柴油机电控共轨系统检修、点火控制系统检修等7个情境,采用情境引领任务驱动,按照认知的规律,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对学生实施一体化教学,将实际工作中典型故障的诊断与维修以案例形式融入教学内容中,突出实用性,并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学习目标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维修》课程主要培养汽车维修工的技能型人才。使学生具备汽车故障检查与维修的基本专业技能,以适应市场对技术人才的需求。具体学习目标如下: 1、能力目标 (1)能够正确使用各种汽车检测检修工具、仪器和设备; (2)能够熟练掌握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各零部件、元器件拆装步骤和方法; (3)能够熟练掌握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各零部件、元器件行检验检测、调整和修理; (4)会诊断并排除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常见故障。 2、知识目标 (1)理解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各零部件的功用、组成和结构; (2)了解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各零部件的工作原理、控制原理; (3)掌握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各零部件检修的技术要求。 3、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谦虚、好学的态度; (2)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做事认真的良好作风;

汽车底盘电控系统检修复习题

一、填空题 1. 发动机只有在位时才能起动,如果在位以外也能起动,应调整多功能开关。 2. 汽车电子稳定控制(ESP ,当车辆转向不足时,ESP系统使用发动机和变速器管理系统并有意识 地对位于弯道内侧的后轮实施制动,防止车辆驶出弯道。 3. 行星轮与行星架之间的间隙,其标准间隙为?。 4. 根据行驶条件,随时对悬架系统的刚度、减振器的阻尼力以及车身的高度和姿势进行调节,使汽车的有关性能始终处于最佳状态的悬架是主动悬架。 5. 车轮和车身状态只能被动地取决于路面及行驶状况以及汽车的弹性支承元件、减振器和导向机构的悬架是被动悬架。 6. 自动变速器按齿轮变速器的不同分为行星齿轮式和平行轴式两种类型。 7. 变矩器的传动比等于涡轮与泵轮之比。 8. 自动变速器液压控制系统中调节压力的阀有主调压阀、次级调压阀和节气门阀等。 9. 电子控制悬架系统能根据路况和行驶条件主动调节弹簧刚度或减振器阻尼系数,提高乘坐舒适性和操纵稳定性,被称为主动悬架。 10. 评价制动效能的主要评价指标有制动距离、制动时间和制动减速度。 系统中车速传感器主要由传感器头和齿圈组成。 12. 电控ABS由传感器、电子控制单元和执行机构组成。 13. 循环式制动压力调节器在汽车制动过程中,ECU控制流经制动压力调节器电磁线圈的电流大小,使ABS出于升压、保压和减压三种状态。 14. 无级自动变速器主动轮组和从动轮组都由可动盘与固定盘组成。 的传感器主要是车轮车速传感器和节气门开度传感器。 16. 加速度传感器常用的有差动变压器式和球位移动式两种。 17. 悬架电子控制单元的ECU一般由输入电路、微处理器、输出电路和电源电路等组成。 18. 电子控制动力转向系统,根据动力源不同可分为液压电子控制动力转向系统和电动式电子 控制动力转向系统。 19. 本田车系ABS采用四轮独立控制方式,每个车轮上有一个制动压力调节器调节制动压力。 系统是防止制动时车轮抱死而滑移,ASR是防止驱动轮原地不动而不停的滑转。 21. 汽车电子控制悬架系统的执行机构有可调阻尼力减振器,可调节弹簧高度和弹性大小的弹 性元件等。 是指自动变速器油。 23. 做主油压实验时,一般前进挡油压低于倒档油压。 24. 车身高度传感器常用的有片簧开关式高度传感器、霍尔集成电路式高度传感器、光电式高度传感器。 25. 动力转向系统按控制方式不同,可分为传统动力转向系统和电子控制动力系统。 26. 传统液压动力转向系统主要由液压泵、转向动力缸、转向控制阀和机械转向器等组成。 27. 自动变速器中,其中制动器和离合器均采用湿式多片式多片式摩擦片。

电控悬架系统

9.6电控悬架系统 传统的汽车悬架一般具有固定的弹簧刚度和减振阻尼力,它只能保证在一种特定 的道路状态和速度下达到性能最优,因而不能同时满足汽车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 的要求。例如降低弹簧刚度,平顺性会更好,乘坐更舒适,但会使操纵稳定性变差;相反,增加弹簧刚度虽可提高操纵稳定性,但会使车辆对路面不平度更敏感,平顺性降低。因此,理想的悬架系统应在不同的行驶条件下具有不同的弹簧刚度和减振器阻尼力,以同 时满足平顺性与操纵稳定性的要求。电控悬架系统就是这种理想的悬架系统,它通过对 悬架系统参数进行实时控制,使悬架的刚度、减振器的阻尼系数、车身高度能随汽车的 载荷、行驶速度、路面状况等行驶条件变化而变化,使悬架性能总是处于最佳状态(或其 附近),同时满足汽车的行驶平顺性、操纵稳定性等方面的要求。 现代汽车电控悬架系统有多种形式。根据控制目的不同,可分为车高控制系统、刚 度控制系统、阻尼控制系统、综合控制系统等形式。按悬架系统结构形式,可分为电控空气悬架系统和电控液压悬架系统。根据控制系统有源或无源,可分为半主动悬架和全主 动悬架。半主动悬架是指悬架元件中的弹簧刚度和减振力之一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 全主动悬架则能根据需要自动调节弹簧刚度和减振力。可见,全主动悬架的各种性能都 明显优予半主动悬架和被动悬架。而主动悬架按弹簧的类型,可分为空气弹簧主动悬架 和油气弹簧主动悬架。 本章以丰田凌志LS400的电控悬架系统为例进行介绍。 9.6.1 概述 丰田凌志lS400的电控悬架系统为空气弹簧主动悬架,可根据行驶条件自动控制 弹簧刚度、减振器阻尼力及车身高度,以抑制加速时后坐、制动时点头、转向时侧倾等汽车行驶状态的变化,明显改善乘坐的舒适性和操纵的稳定性。 1.系统控制功能 丰田凌志LS400的电控悬架系统主要对车速及路面感应、车身姿态、车身高度三 个方面进行控制。 (1)车速与路面感应控制 1)当车速高时,提高弹簧刚度和减振器阻尼力,以改善汽车调整行驶的平顺性和操 纵稳定性。 2)当前轮遇到突起时,减小后轮悬架弹簧刚度和减振器阻尼力,以减小车身的振动 和冲击。’ 3)当路面差时,提高弹簧刚度和减振器阻尼力,以抑制车身的振动。 (2)车身姿态控制 1)转向时侧倾控制。急转向时,提高弹簧刚度和减振器阻尼力,以抑制车身的侧倾。 2)制动时点头控制。紧急制动时,提高弹簧刚度和减振器阻尼力,以抑制车身的点头。 3)加速时后坐控制。急加速时,提高弹簧刚度和减振器阻尼力,以抑制车身的后坐。 (3)车身高度控制 1)高速感应控制。车速超过90km/h时,降低车身高度,以减少空气阻力,提高汽车行驶的稳定性。 2)连续差路面行驶控制。车速在40~90km/h时,提高车身高度,以提高汽车的通 过性。 3)点火开关0FF控制。驻车时,当点火开关关闭后,降低车身高度,便于乘客的乘坐。 4)自动高度控制。当乘客和载质量变化时,保持车身高度恒定。 2.系统操作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课程标准汇总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课程标准汇总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汽车发动机新结构》课程质量标准 专业名称:汽车运用与维修 专业代码: 学制年限:初中毕业生起点三年 一、课程性质 《汽车发动机新结构》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本课程构建于电工电子技术,机械基础,发动机构造等专业课程的基础之上,主要针对汽车机电维修工岗位,培养学生对电控系统结构、原理的认识,并能够利用现代诊断和检测设备进行综合故障诊断、分析,零部件检测及维修更换等专业能力,为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整个课程体系中起到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等,更好的适应将来的工作岗位。 二、课程目标 通过发动机新结构(电控系统)的学习,能够对该系统各总成进行故障分析、性能检测、零部件维修,并进一步使学生掌握以下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具体目标如下: 1.专业能力目标 (1)具备与客户的交流与协商能力,能够向车主咨询车况,独立查询车辆技术档案,初步评定车辆技术状况; (2)能根据故障情况独立制定维修计划,并能选择正确检测设备和仪器对发动机电控系统进行检测和维修; (3)能对电控燃油喷射系统进行故障诊断并对零部件进行检修;

(4)能对点火控制系统进行故障诊断并对零部件进行检修; (5)能对辅助控制系统进行故障诊断并对零部件进行检修; (6)能对发动机综合故障进行诊断和分析; (7)能正确使用万用表,故障诊断仪,示波器及发动机综合分析仪等常用检测和诊断设备; (8)能够对传感器或相关部件的技术参数及波形信号进行分析; (9)能遵守相关法律,技术规定,按照正确规范进行操作,保证维修质量; (10)能检查修复后的发动机系统工作情况,并在汽车移交过程中向客户介绍已完成的工作; (11)维修结束后能根据环境保护要求处理使用过的辅料、废气、废液以及已损坏零部件。 2.社会能力目标 (1)具有较强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 (2)能与客户建立良好持久的关系; (3)具有团队协作精神; (4)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克服困难的能力。 3.方法能力目标 (1)能自主学习新知识、新技术; (2)能通过各种媒体资源查找所需信息;

汽车底盘电控系统检修总结复习题.docx

一、填空题 1.发动机只有在位时才能起动,如果在位以外也能起动,应调整多功能开关。 2.汽车电子稳定控制( ESP),当车辆转向不足时, ESP 系统使用发动机和变速器管理系统并有意识地对位于弯道内侧的后轮实施制动,防止车辆驶出弯道。 3.行星轮与行星架之间的间隙,其标准间隙为~。 4.根据行驶条件,随时对悬架系统的刚度、减振器的阻尼力以及车身的高度和姿势进行调节,使汽 车的有关性能始终处于最佳状态的悬架是主动悬架。 5.车轮和车身状态只能被动地取决于路面及行驶状况以及汽车的弹性支承元件、减振器和导向机构的悬架是被动悬架。 6.自动变速器按齿轮变速器的不同分为行星齿轮式和平行轴式两种类型。 7.变矩器的传动比等于涡轮与泵轮之比。 8.自动变速器液压控制系统中调节压力的阀有主调压阀、次级调压阀和节气门阀等。 9.电子控制悬架系统能根据路况和行驶条件主动调节弹簧刚度或减振器阻尼系数,提高乘坐舒适性和操纵稳定性,被称为主动悬架。 10.评价制动效能的主要评价指标有制动距离、制动时间和制动减速度。 系统中车速传感器主要由传感器头和齿圈组成。 12.电控 ABS由传感器、电子控制单元和执行机构组成。 13.循环式制动压力调节器在汽车制动过程中, ECU 控制流经制动压力调节器电磁线圈的电流大小, 使 ABS出于升压、保压和减压三种状态。 14.无级自动变速器主动轮组和从动轮组都由可动盘与固定盘组成。 的传感器主要是车轮车速传感器和节气门开度传感器。 16.加速度传感器常用的有差动变压器式和球位移动式两种。 17.悬架电子控制单元的ECU一般由输入电路、微处理器、输出电路和电源电路等组成。 18.电子控制动力转向系统,根据动力源不同可分为液压电子控制动力转向系统和电动式电子 控制动力转向系统。 19.本田车系 ABS采用四轮独立控制方式,每个车轮上有一个制动压力调节器调节制动压力。 系统是防止制动时车轮抱死而滑移,ASR是防止驱动轮原地不动而不停的滑转。 21.汽车电子控制悬架系统的执行机构有可调阻尼力减振器,可调节弹簧高度和弹性大小的弹 性元件等。 是指自动变速器油。 23.做主油压实验时,一般前进挡油压低于倒档油压。 24.车身高度传感器常用的有片簧开关式高度传感器、霍尔集成电路式高度传感器、光电式高度传感器。 25.动力转向系统按控制方式不同,可分为传统动力转向系统和电子控制动力系统。 26.传统液压动力转向系统主要由液压泵、转向动力缸、转向控制阀和机械转向器等组成。 27.自动变速器中,其中制动器和离合器均采用湿式多片式多片式摩擦片。 对所有车轮实施调节, ASR只对双活塞加以调节控制。

汽车电控系统故障检修毕业论文

汽车电控系统故障检修毕 业论文 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毕业(设计)论文系(部)车辆运用工程系 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班级 2009级汽车检测与维修3班 指导教师杨辉 姓名闫建林学号2009

汽车电控系统故障检修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汽车的电子含量也得到了长足的提升,尤其是发动机的控制开始全面电控化,这就要求我们对其原理有清晰的认识,要求我们对电控发动机所产生的故障有清晰诊断检测维修思路。本课题研究的是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检测与故障诊断知识,介绍了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结构原理、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诊断基本知识、发动机电子设备的故障诊断以及发动机电控系统常见故障的检修等。【关键词】发动机电控系统组成工作原理故障分析

【目录】

第一章概述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汽车作为现代人的代步工具已经越来越普及,越来越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随着科技的发展呈结构复杂化、系统功能多样化、控制自动化和智能化、显示信息智能化发展,电子控制系统在汽车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成为衡量现代汽车性能的主要标志,同时汽车的故障也日益复杂化,由以机械故障为主体发展为以电控系统故障为主体,为了改变和突破发动机电控系统故障诊断的传统观点,以现代故障诊断理论和技术为基础,建立科学、系统、合理、完善的发动机故障检测诊断系统,已成为目前汽车发动机故障检测诊断行业的必然要求。这给汽车的故障诊断与检修带来了困难和挑战,对汽车维修人员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对维修设备的科技含量要求越来越高,对故障诊断与检修的方法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及时发现和排除故障,各国都纷纷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对汽车电控系统的故障诊断进行不断的研究、开发。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发动机的电控系统,研究发动机电控系统的组成、结构、功用,以及常见故障的诊断和检修。介绍了发动机电控系统的基本知识,电控系统诊断的基本知识,包括诊断的一般原则、步骤和常用工具、仪器等,并列举了电控系统的诊断和常见故障案例分析。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发动机作为汽车的心脏,在汽车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运行状态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汽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随着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工作性能的不断完善,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再加上工作环境的恶劣,使其故障发生的概率也越来越大,并且其诊断难度也在提高。

汽车电控技术详细教案知识交流

部门:汽车工程系班级:13汽营汽车电控技术 项目:汽车悬架电子控制系统 悬架电子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课时:2课时时间:第10周 本讲教学目标: 知识点: ·汽车悬架系统概况 ·悬架系统的类型 ·电控悬架系统的组成及功用·电控悬架系统的工作原理 能力点: ·了解悬架系统概况 ·熟悉悬架系统的类型 ·掌握电控悬架系统的组成和功用·掌握电控悬架系统的工作原理本讲主要内容: ·汽车悬架系统概况 ·悬架系统的类型 ·电控悬架系统的组成及功用 ·电控悬架系统的工作原理 教学条件: 教材、悬架实物、常规教学工具 本讲教学要求 ·简介·悬架系统概况 ·重点讲解·电控悬架系统的功用、结构和原理 教学重点:·电控悬架系统的组成和功用 ·电控悬架系统的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电控悬架系统的功用、结构和原理教学方法及手段:讲解辅助教具

本讲教学内容:汽车悬架电子控制系统 悬架电子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复习回顾电控自动变速器结构、功能 (针对自动变速器通过学生模拟4S店销售进行回顾) 实物展示 邀请学生亲自感受普通悬架 剖析普通悬架减振器原理分析不足引新课导入:汽车悬架在汽车的行驶过程中其什么作用?现代悬架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要求呢? 概述 汽车悬架是车身或车架与车轮或车桥之间传力连接装置的总称。其作用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 (1)与轮胎共同作用,缓冲和吸收来自车轮的振动,使汽车平稳行驶。 (2)将车轮与路面之间产生的驱动力和制动力及其力矩传递到车身。 (3)将车身支承在前后车桥上,并保持车身与车轮之间的几何关系。 传统的悬架系统主要由弹簧、减振器、稳定杆等组成。为提高汽车乘坐的舒适性,要求悬架做得比较软。以满足汽车在不平路面上行驶时车轮有较大的运动空间。但这将导致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由于路面的颠簸而使车身位移增大,这种位移的增大会对汽车行驶的稳定性带来十分不利影响。反之,为提高汽车操纵的稳定性,要求悬架要有较大的弹簧刚度和较大的减振器减振阻尼,以限制车身过大的运动。但这又会导致车身产生较大颠簸,从而影响汽车的乘坐舒适性和车辆行驶的平顺性。 因此,传统的悬架在设计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不断在乘坐舒适性和操纵稳定性中寻求妥协。尽管近年来传统悬架在结构上的不断更新和完善,采用优化设计方法进行设计,已使汽车,特别是轿车的乘坐舒适性和操纵稳定性有了很大提高,但传统悬架仍然受到诸多的限制。如最终设计的悬架参数(弹簧刚度和减振器减振阻尼等)是不可调节的,使得传统悬架只能保证汽车在一种特定的道路和速度条件下达到性能最优的匹配,并且只能被动地承受地面对车身的作用力,而不能根据道路、车速的不同而改变悬架参数,更不能主动地控制地面对车身的作用力。 讨论:先进悬架具备的要求。

电控发动机波形分析

电控发动机波形分析 第一节:示波器在汽车诊断上的应用 一:概论 汽车上的电子设备每年都在增加,而且电子设备在汽车上所占比例每年都在上升,所以在维修汽车时,电子设备的修理工作也就越来越多,这就向今天的汽车维修技术提出了新的挑战。现代的汽车修理工作,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机械修理,而是机械和电子一体化的维修,如果一个汽车维修企业不具备有效地排除汽车电子设备的故障能力,那么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这个企业部将面临被淘汰的危险。为了取得这方面的成功就必须具备以下三个基本条件:①必备的测试设备;②必须的维修资料;③必要的技术培训,如果其中任何一个条件不具备,那么汽车修理的质量就很难保证。 汽车示波器的诞生为汽车修理技术人员快速判断汽车电子设备故障提供了有力的工具,用普通的示波器去测试电子设备时,最大的困难是设定示波器(即调整示波器的各个按纽,使显示的波形更为清楚)和分析波形的形状,汽车示波器将汽车电子设备的测试设定变的非常简单,只要象点菜单一样选择要测试的内容,无需任何设定和调整就可以直接观察波形了,这是因为汽车示波器是专门为汽车维修人员设计的“傻瓜”示波器,它的设定调整是全自动的,使用汽车示波器,就像使用一台“傻瓜”照相机一样方便。 示波器与万用表相比有着更为精确及描述细致的优点,万用表通常只能用一、二个电参数来反映电信号的特征,而示波器则用电压随时间的变化的图象来反应一个电信号,它显示电信号比万用表更准确、更形象。所以“一个画面通常要胜过一千个数字”。 汽车电子设备的信号有些是变化速率非常快的,变化周期达到千分之一秒,通常测试仪器的扫描速度应该是被测信号的5-10倍,许多故障信号是间歇的,时有时无,这就需要仪器的测试速度高于故障信号的速度。汽车示波器完全可以胜任这个速度,汽车示波器不仅可以快速捕捉电路信号,还可以用较慢的速度来显示这些波形,以便可以一面观察,一面分析。它还可以用储存的方式记录信号波形,可以倒回来观察已经发生过的快速信号,这就为分析故障提供了极大方便。无论是高速信号(例如:喷油嘴、间歇性故障信号),还是慢速信号(如:节气门位置变化及氧传感器信号),用汽车示波器来观察都可以得到想要得到的波形结果,一个好的示波器就像一把尺子,它可以去测量计算机系统工作状况,通过汽车示波器可以观察到汽车电子系统是如何工作的。 此外,汽车示波器能够使你确认故障是否真的被排除了,而不是仅仅知道故障码是否尚未清除,这可以通过修理前后从汽车示波器中观看到氧传感器的信号波形来加以判断。这可以实实在在的在修理中提高你的水平,汽车示波器能够显示出需要你修理的故障是怎样地一种波形,使得你能够清楚故障的真实存在。

《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维修》试卷A及答案

《汽车电控发动机系统维修》试卷A (开卷)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评分 阅卷人 一、判断改错题: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再将错误处改正,每小题2分,共30分,只判断不改错不得分) 1、( )在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中,喷油量控制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控制内容。 改错: 2、( )脉动阻尼器的作用是限制燃油系统的最高压力。 改错: 3、( )喷油器是电控发动机燃油喷射系统中的重要执行器。 改错: 4、( )电控发动机对点火时刻要求很精确,而对喷油时刻精度要求不高。 改错: 5、( )电控汽油喷射不能实现空燃比的精确控制。 改错: 6、( )空气流量计是作为燃油喷射和点火控制的主控制信号。 改错: 7、( )当发动机熄火后,燃油泵会立即停止工作。 改错: 8、( )电动油泵中的单向阀能起到一种保护作用,当油压过高时能自动减压。 改错: 9、( )基本喷油时间是由空气流量信号和发动机转速信号确定的。 改错: 10、( )如果发动机实际点火提前角不合适,发动机很难正常运转。 改错: 11、( )电控发动机的任何工况下均采用的是闭环控制。 改错: 12、( )在发动机集中控制系统中,同一传感器信号可应用于不同子控制系统中。 改错: 13、( )现代汽车广泛采用集中控制系统,它是将多种控制功能集中到一个控制单元上。 改错: 14、( )氧传感器安装在进气歧管上。 改错: 15、( )闭环控制系统的控制方式比开环控制系统要简单。 改错: 评分 阅卷人 二、单项选择题: (将正确答案选项填写在括号内,每小题1.5分,共30分) 1、以下哪个装置属于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中的电子控制系统( )。 A 、节气门位置传感器 B 、汽油泵 C 、节气门体 D 、火花塞 2、汽油机电子控制系统由传感器、( )和执行元件三大部分组成。 A 、电子控制单元 B 、输入系统 C 、输出系统 D 、储存器 3、目前广泛采用的是( )喷射方式 A 、进气管喷射 B 、多点喷射 C 、缸外喷射 D 、间歇喷射 4、多点喷射是空气和燃油在( )附近形成混合气。 A 、进气总管 B 、进气歧管 C 、节气门 D 、进气门 5、汽油机电控系统的电磁喷油器的喷油量是根据计算机发出的( )而决定的。 A 、电流 B 、电压 C 、脉冲 D 、频率 6、发动机工作时的燃油量是( )。 A 、喷油器喷油量 B 、燃油泵供油量 C 、来自燃油箱的蒸发控制燃油蒸气量 D 、A+B 7、现代汽车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中,燃油压力调节器的作用是( )。 A 、保持供油压力不变 B 、保持喷油器内外压差恒定 C 、减少燃油脉动 D 、储存压力 8、Ne 信号指发动机( )信号。 班级_____ 姓名_____ 学号_____(15~16下)

汽车理论-电控悬架实验报告

汽车理论实验报告 汽车操作稳定性、平顺性实验(电控悬架) 专业 学号 姓名 二〇一四年十二月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电控悬架EMS(Electronic Modulated Suspension)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观察电控悬架系统的工作过程。 二、电控悬架实验台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汽车不同的行驶状态对悬架有不同的要求。一般行驶时需要柔软一点的悬架以求舒适感,当急转弯及制动时又需要硬一点的悬架以求稳定性,两者之间有矛盾。高速行驶时需要中等硬度的悬架。另外,汽车行驶的不同环境对车身高度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一成不变的悬架无法满足这种矛盾的需求,只能采取折中的方式去解决。在电子技术发展的带动下,工程师设计出一种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调整的电子控制悬架来满足这种需求,这种悬架称为电控悬架,目前比较常见的是电控空气悬架形式。 如图1所示,是轿车上装备电控空气主动悬架系统(A-ECS),它能系统地控制汽车的车身高度、行驶姿势和悬架系统的阻尼力特性。 该系统主要由空气弹簧、普通螺旋弹簧、电子控制单元、车速传感器、G传感器、转角传感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高度传感器、阻尼力转换执行器、电磁阀、空气压缩机、储气筒、空气管路和继电器等组成。 图1 主动电子控制悬架系统 1—前储气筒;2—回油液压泵继电器;3—空气压缩机继电器;4—电磁阀;5—ECS电源继电器;6—加速度计开关;7—节气门位置传感器;8—制动灯开关;9—车速传感器;10—转角传感器;11—右后车门开关;12—后电磁阀总成;13—电子控制单元;14—阻尼力转换执行器;15—左后车门开关;16—后储气筒;17—后高度传感器;18—左前车门开关;19—ECS开关;20—阻尼力转换执行器(步进电动机型);21—加速度计位置;22—空气压缩机总成;23—G传感器;24—前高度传感器;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