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期末试卷附答案

2019-2020学年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期末试卷附答案
2019-2020学年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期末试卷附答案

2019-2020学年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期末试卷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30分)

1、人类诞生的标志是()

A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 B 直立行走

C 采摘果实

D 攀拉树枝

2、恩格斯说:“磨擦生火第一次使人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终把人同动物界分开。”下列已会人工取火的是()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蓝田人

D 山顶洞人

3、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有许多因素共同发挥了作用。从下列选项中,挑出你认为最合适的一项:①自然条件的作用②劳动的作用③直立行走④饮食习惯的变化⑤古猿特有的体质()

A ①②③

B ①②④⑤

C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⑤

4、世界上最早的农业村落出现在()

A 东亚地区

B 南亚地区

C 北非地区

D 西亚地区

5、华夏族的人文始祖是()

A 嫘祖

B 皇帝

C 炎帝和黄帝

D 蚩尤

6、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者是()

A 商纣

B 禹

C 启

D 周文王

7、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

A 大盂鼎

B 带枷铜俑

C 司母戊大方鼎

D 四羊方尊

8、我们今天通用的公历来源于下列哪一国的太阳历()

A 古埃及

B 古印度

C 古罗马

D 古希腊

9、阿拉伯数字的创造者是()

A 古代美洲人

B 古代印度人

C 古代埃及人

D 古代阿拉伯人

10、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开始于()A 战国 B 商朝 C 夏朝 D 春秋

11、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是①村落的产生②火的利用③文字的发明④国家的产生()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12、古希腊文明的开端是()

A 爱琴文明

B 雅典文明

C 斯巴达文明

D 罗马文明

13、下列哪一项说法是错误的()

A 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造就了西方文化之根

B 在中世纪,欧洲的思想和文化教育基本上为基督教及其教会所垄断

C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是指封臣和封君之间没有互有义务的封建主从关系

D 古希腊人和古罗马人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思想成为西方近代科学的源头

14、《诗经》中所唱的诗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反映了西周的什么制度?()

A 宗法制

B 礼乐制度

C 分封制

D 世袭制

15、“春秋五霸”中最先称霸的是()

A 宋襄公

B 晋文公

C 秦穆公

D 齐桓公

16、下列哪一派的思想从西汉时期开始逐渐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正统思想()

A 道家

B 墨家

C 儒家

D 法家

17、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三国是指()

A 魏吴汉

B 魏蜀吴

C 曹孙刘

D 魏晋吴

18、“贞观遗风”指的是哪位皇帝在位统治的历史时期是()

A 唐太宗

B 武则天 C唐玄宗 D 唐中宗

19、被鲁迅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A 司马迁的《史记》

B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C 班昭的《后汉书》

D 班固的《汉书》

20、沟通欧亚两块大陆,在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史上发挥了巨大作用的是()

A 陶瓷之路

B 丝绸之路

C 新海上丝绸之路

D 新丝绸之路

21、两宋时期的谚语“苏湖熟,天下足”反映了当时农业生产比较发达的区域是()

A 黄河流域

B 长江上流域

C 珠江流域

D 长江中下游流域

22、被确认为世界文化名人的中国古代戏剧家是()

A 曹雪芹

B 关汉卿

C 罗贯中

D 施耐庵

23、《马可·波罗游记》记录了中国古代哪个朝代的社会状况?()

A 秦朝

B 唐朝

C 北宋

D 元朝

24、辽宋夏金时期的政治特点是()

A 地方军阀割据

B 南北政权对峙

C 民族政权并立

D 战乱长期不息

25、自东汉三国以来,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开始逐渐南移,至两宋时期完成。影响经济重心南移的因素有很多,下列最恰当的选项是()

①北方频繁战乱破坏经济,南方相对和平促进经济发展;②北方人南迁带来先进技术;③北方人民的大量南迁带来大量劳动力;④南方自然条件优越;⑤南方政权的建立促进经济文化的发展。

⑥三国前南方的经济实力吸引了北方人民的大量南迁。

A ①②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 C ①②⑤ D ①②③

26、下列哪项不属于中国传统节日()

A 春节

B 中秋节

C 清明节

D 儿童节

27、南宋的都城临安指的是现在的()

A 大都

B 泉州

C 广州

D 杭州

28、你对传说故事和考古学家的发掘证实之间的联系的理解是()①传说故事包含了一定的事实成分;②传说故事浓缩地反映了文明起源时期社会的巨大变动和无数先民们的创造和发明;③传说故事中的历史事实可以通过考古发掘来印证;④传说故事和考古发掘都对我们了解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29、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

A 饺子

B 交子

C 刘家功夫针

D 银票

30、下列属于古代中国一统时期的封建王朝有()

①秦汉②三国③西晋④东晋⑤南朝⑥北朝⑦隋唐⑧北宋⑨南宋⑩元

A ①②③⑥⑦⑩

B ①⑦⑧⑨⑩

C ①②⑩

D ①③⑦⑩

二、非选择题(共70分)

(一)我一定行!(8分)

31、依照所学知识,将下列两组内容进行合理连线:

古代埃及青铜文明

古代巴比伦金字塔

古代中国摩亨佐·达罗城

古代印度空中花园

32、以下诗句分别咏颂了哪种花?

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梅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兰

叶如碧玉珍珠露,花洁如雪金剪裁竹

未出土时便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菊

(二)生活的镜子

33、阅读下面的材料(8分)

八年级上册期末试卷测试卷附答案

八年级上册期末试卷测试卷附答案 一、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解答题压轴题(难) 1.(1)已知△ABC是等腰三角形,其底边是BC,点D在线段AB上,E是直线BC上一点,且∠DEC=∠DCE,若∠A等于60°(如图①).求证:EB=AD; (2)若将(1)中的“点D在线段AB上”改为“点D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其他条件不变(如图②),(1)的结论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 【答案】(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1)作DF∥BC交AC于F,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出∠ADF=∠ABC,∠AFD=∠ACB,∠FDC=∠DCE,证明△ABC是等边三角形,得出∠ABC=∠ACB=60°,证出△ADF是等边三角形,∠DFC=120°,得出AD=DF,由已知条件得出∠FDC=∠DEC,ED=CD,由AAS证明 △DBE≌△CFD,得出EB=DF,即可得出结论; (2)作DF∥BC交AC的延长线于F,同(1)证出△DBE≌△CFD,得出EB=DF,即可得出结论. 试题解析:(1)证明:如图,作DF∥BC交AC于F, 则△ADF为等边三角形 ∴AD=DF,又∵∠DEC=∠DCB, ∠DEC+∠EDB=60°, ∠DCB+∠DCF=60°, ∴ ∠EDB=∠DCA ,DE=CD, 在△DEB和△CDF中, 120 EBD DFC EDB DCF DE CD , , ∠=∠=? ? ? ∠=∠ ? ?= ? ∴△DEB≌△CDF, ∴BD=DF, ∴BE=AD . (2).EB=AD成立;

理由如下:作DF∥BC交AC的延长线于F,如图所示: 同(1)得:AD=DF,∠FDC=∠ECD,∠FDC=∠DEC,ED=CD, 又∵∠DBE=∠DFC=60°, ∴△DBE≌△CFD(AAS), ∴EB=DF, ∴EB=AD.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综合,考查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等知识,综合性强,有一定的难度,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1)如图(1),已知:在△ABC中,∠BAC=90°,AB=AC,直线m经过点A,BD⊥直线m, CE⊥直线m,垂足分别为点D、E.证明:DE=BD+CE. (2)如图(2),将(1)中的条件改为:在△ABC中,AB=AC,D、A、E三点都在直线m 上,并且有∠BDA=∠AEC=∠BAC=α,其中α为任意锐角或钝角.请问结论DE=BD+CE是否成立?如成立,请你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3)拓展与应用:如图(3),D、E是D、A、E三点所在直线m上的两动点(D、A、E 三点互不重合),点F为∠BAC平分线上的一点,且△ABF和△ACF均为等边三角形,连接BD、CE,若∠BDA=∠AEC=∠BAC,试判断△DEF的形状. 【答案】(1)见解析(2)成立(3)△DEF为等边三角形 【解析】 解:(1)证明:∵BD⊥直线m,CE⊥直线m,∴∠BDA=∠CEA=900. ∵∠BAC=900,∴∠BAD+∠CAE=900. ∵∠BAD+∠ABD=900,∴∠CAE=∠ABD. 又AB="AC" ,∴△ADB≌△CEA(AAS).∴AE=BD,AD=CE. ∴DE="AE+AD=" BD+CE. (2)成立.证明如下: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基础知识汇总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基础知识 第一单元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 第一课亚非大河文明 2.四大文明古国的社会阶级 4.《汉谟拉比法典》 地位:迄今发现最早的保存完整的成文法典 实质(性质):是一部代表奴隶主意志的法律;是维护奴隶主对奴隶和平民统治的工具。

5.印度种姓制度 野蛮,开始进入文明时代,为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7.列举四大文明古国中对现在还有直接影响的成就 (1)古埃及的太阳历; (2)古印度人发明的阿拉伯数字 (3)古印度人发明的通用计数法 (4)古埃及的几何学、解剖学,计算等腰三角形,长方形等面积,推算圆周率为3.16; (5)古印度的佛教 (6)古代中国的文字 8.古代印度的佛教 1)佛教产生的时间:前6世纪 2)佛教的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尊称:佛陀,佛,释迦牟尼) 3)佛教教义: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宣扬的种姓制度。认为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苦”的根源是人的欲望,忍耐服从,刻苦修行,才能摆脱“苦”到达极乐世界。 4)传播:前3世纪,阿育王大力弘扬佛教,兴盛一时,向外传播。 5)北传经中亚到中国内地,再到朝鲜半岛和日本,北传佛教(印度——中亚——东亚) 南传到我国傣族地区以及斯里兰卡、缅甸和泰国,南传佛教(印度——东南亚) 6)宗教有正面作用,也有负面作用。 ①宗教倡导的宽容、慈善、诚信、尊重生命等观念对于社会道德改善和提高,对于社会秩序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②宗教的负面作用也是多方面的,比如过度的信仰可能导致宗教极端主义和邪教的产生,有害于社会等。 7)宗教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有何作用? 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曾在人类历史的早期阶段起过重要作用。人类文明的发展是由古代文明发展而来的,要理解古代文明,了解宗教的情况是必不可少的。 第二课 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西周 维护社会秩序、巩固统治的工具 1.建立者(周武王)、时间(公元前1046年)、都城(镐)。 2.分封制和宗法制 3.礼乐制度(周公制礼作乐)→规范贵族的身份 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具体内容 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

2019-2020年八年级下历史与社会期中试卷

2019-2020年八年级下历史与社会期中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D ) A、飞梭的发明 B、改良蒸汽机的制成 C、水力纺纱机制成 D、珍妮纺纱机的发明 2、揭开美国独立战争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A ) A、莱克星顿枪声 B、大陆会议召开 C、大陆军建立 D、《独立宣言》发布 3、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D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自强” C.“求富”D.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4、“实际上,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进行远航探险时才开始。”这主要是由于………………………………………………………………(C )A.在此以前未出现著述世界历史的史学家 B.他们在探险过程中都曾记述了所到地区的历史 C.其探险打破了人类彼此隔绝的生活状况,促进了世界各族历史的融合、统一 D.其探险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5、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事件是…………………………………………( A ) A、查理一世召开议会 B、查理一世宣布讨伐议会 C、查理一世被处死 D、议会军与王军在纳西比决战 6、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有利条件有……………………………………………………( A ) 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②、拥有广大殖民地 ③、工场手工业的生产不能满足市场需要④、机器工厂的出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康熙帝经过长城时曾做诗:“形胜固难凭,在德不在险。”说明了清朝的民族政策的特点是:……………………………………………………………………………………( B )A以武力镇压为主 B恩威并用 C妥协退让 D和亲 8、19世纪末,英国对印度的野蛮殖民掠夺主要表现在…………………………………( C ) ①侵占土地②倾销商品③掠夺财富④掠夺人口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9、“我不想变成上帝,或居住在永恒之中,或者把天地抱在怀中,属于人的那种光 荣对我就够了。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这句话体现了什么思想:( C ) A.禁欲主义 B.启蒙思想 C.人文主义 D.蒙昧主义 10、1787年美国宪法在当时世界上最突出的特点是确立了…………………………(C )A.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B.资本主义的立法规范 C.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D.民族独立和人民的基本权利 11、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过程中,率先实现了电气化,并且工业发展的势头超过了英国的国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4= -2 B .3-=3 C .24±= D .39=3 2.计算(ab 2)3的结果是( ) A .ab 5 B .ab 6 C .a 3b 5 D .a 3b 6 3.若式子5-x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5 B .x ≥5 C .x ≠5 D .x ≥0 4.如图所示,在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ABD ≌ △BAC 的条件是( ) A .∠D=∠C ,∠BAD=∠ABC B .∠BAD=∠AB C ,∠ABD=∠BAC C .BD=AC ,∠BAD=∠ABC D .AD=BC ,BD=AC 5.下列“表情”中属于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 B . C . D . 6.在下列个数:301415926、 10049、0.2、π1、7、11 131、3 27中无理数的个数是( ) A .2 B .3 C .4 D .5 7.下列图 形中,以方 程y-2x-2=0 (第4题图) D C B A C B 00 00 1 2-12 -21 12 x x x y y y y x

的解为坐标的点组成的图像是( ) 8.任意给定一个非零实数,按下列程序计算,最后输出的结果是( ) A .m B .m+1 C .m-1 D .m 2 9.如图,是某工程队在“村村通”工程中修筑的公路长度(m ) 与时间(天)之间的关系图象,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可知道公路的长度为( )米. A .504 B .432 C .324 D .720 1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平行四边形ABCD 的顶点A 、B 、D 的坐标分别为(0,0)、 (5,0)、(2,3),则顶点C 的坐标为( ) A .(3,7) B .(5,3) C .(7,3) D .(8,2)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若x -2+y 2=0,那么x+y= . 12.若某数的平方根为a+3和2a-15,则a= . 13.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是80°,则其底角是 . 平方 结果 +2 ÷m -m m (第10题图)D C B A 0y x

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的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的教案 第一单元:史前时代 第一课人猿相揖别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从古猿到人的进化过程,知道人类产生的基本条件和生活方式。过程与方法:通过文物资料,了解远古人类丰富的精神世界。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分析文物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树立自觉保护文物的意识。 教学过程 导入: 解释题目:“人猿相揖别。”——毛泽东《贺新郎读史》 人类是怎样产生的?目前基本公认的科学论断是什么? 但这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问题?新——¬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也许会有新的结论。我们要敢于质疑,敢于探索,推动人类向前发展。 学习新课: 一、从猿到人 1、进化中关键的一步——直立行走 小组讨论:直立行走有什么作用? 提问:是什么原因促使古猿改变原来的行走方式而站立起来的? 那么,直立行走为何能实现?——最重要的因素是劳动。 劳动不仅使猿直立行走,还促使人手的形成,语言的产生,人脑的形成。 提问:观察P5图,比较人手和猿手最重要的区别是什么? 猿手的大拇指不能灵活的同其他各指配合活动。 人手大拇指增长,大拇指第二节指骨的顶端高于相邻的指掌关节,大拇指能灵活的同其他各指配合活动。 2、人类特有的劳动本领——制造工具 展示一些旧石器的图片 提问:这些石器是怎样制成的?使用这种石器的历史? (已有二三百万年) 旧石器、新石器 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的概念 3、中国境内最早的人类——元谋人(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 看P6《古人类分布图》回答:古人类生活在哪些区域? 气候有什么特点? 继元谋人之后,已发现的中国境内的古人类中比较著名的有

2013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2013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4个单 元)全部复习知识点 第一单元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 第一课亚非大河文明 1. 自然环境:位于非洲北部,气候干旱,雨量稀少,土壤肥沃。 2. 兴衰史:公元前3500年形成几十个最初的小国→公元前3100年美尼斯统一埃及,定都 孟斐斯→公元前15世纪国力强盛,地跨亚非两大洲,之后由盛转衰→公元前6世纪,被波斯灭亡,后融入阿拉伯帝国中。 3. 文明: 经济上:灌溉农业发达; 政治上:君主专制制度逐步发展,国王称为法老,自诩为太阳神之子,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其陵墓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胡夫金字塔最大); 文化上 ①象形文字----古埃及人最早使用的文字叫象形文字,形成于公元前3000年前后。②太阳历——人类历史上第一步太阳历。按照尼罗河水的涨落河农作物的生长规律,把一年划分为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季3个季节,每季4个月,每月30天,岁末加上5天宗教日。 ③医学发达:制作木乃伊的过程,知道了解剖学,并且开始分科治病。 4、尼罗河对古埃及的作用:尼罗河的定期泛滥使两岸土地肥沃,因而农业发达。农业的发达使沿河地区形成村落,人口增多,手工业和商业也发展起来,逐渐形成了城市,出现了国家,促进了古埃及文明的形成和发展。

两河流域指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 1.地理位置:亚洲西部,有一条狭长地带,形似新月,土地肥沃,称为“新月沃地” 2.主要居民:苏美尔人,腓尼基人,希伯来人 3.古巴比伦文明: ?自然环境:位于两河流域(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干旱少雨,水量不稳; ?兴衰史:公元前3500年形成小国→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公元前16世纪被外族所灭。 ?文明:经济上:灌溉农业; 政治上:建立起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为维护统治,制定了《汉漠拉比法典》 历史地位:《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内容:比较全面的反映了古巴比伦的社会阶级状况。 性质(实质):是一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律。 《汉谟拉比法典》与现代的法律精神比较:现代的法律精神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汉谟拉比法典》所体现的法律公平十分有限,主要是为奴隶主阶级服务的。 4. 苏美尔文明:发明楔形文字,有力推动了西亚文化的发展。 5. 腓尼基文明:发明和传播了腓尼基字母文字。(影响:腓尼基字母文字后演变成22个字 母,为欧洲字母文字奠定了基础。古代希腊人在此基础上创造了希腊字母,罗马人双在希腊字母的基础上创造了拉丁字母。

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期中检测

实验中学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期中检测 亲爱的同学们:历史与社会用她一幅幅灿烂的古代社会画卷伴随我们渡过了愉快的半个学 期。相信你对我们祖先的生活状况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与反思 把你的感受和学习成果在这张试卷上尽情的展示出来吧! (温馨提示:请把答案做在卷二上) 1、 2 、 3 、 4、 .准确点击:试一试,你一定行(每小题只有一个准确答案,共 史前时代一般是指 A 、有文字记载以前的人类历史 B 、封建社会 C 、有文字记载以后的人类历史 D 、原始社会 传说中的燧人氏钻木取火,我们可以推断燧人氏的生活年代??… A 、与元谋人同代 B 、与北京人同代 C 、与山顶洞人同代 D 、与巫山人同代 下列哪个遗址可以证明我国是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 ( A 、河姆渡遗址 B 、半坡遗址 C 、北京人遗址 D 、山顶洞人遗址 请设想下:你乘坐时光机器回到远古时代,原始人会用“稻”做饭招待你……,哦,你可能 52分) 12、 清代京官王懿荣在中药“龙骨”上发现的雕刻符号就是 .............................. ( A 象形字 B 、钟鼎文 C 、甲骨文 D 、金文 13、 掌握古代印度祭祀大权的是 ...................................................... ( A 婆罗门 B 、刹帝利 C 、吠舍 D 、首陀罗 14、 崇尚佛教,把佛教定为古代印度的国教的阿育王属于种姓制度中哪个种姓:…( A 、婆罗门 B 、刹帝利 C 、吠舍 D 、首陀罗 15、 自称是“世界四方之王”,是天神和地神的宠人的是下列哪位国王 .................... A 禹 B 、阿育王 C 、汉谟拉比 D 、美尼斯 16、 读右图,这些数字符号的发明者是 .................. A 古代埃及人 B 、古代印度人 C 、古代阿拉伯人 D 、古代巴比伦人 17、 ............................................... 现代我们所说的“哲学” 一词源出自 A 波斯人 B 18、 欧洲的中世纪, A 城邦 B 古代希腊 C 古代埃及D 古代中国 被称为“黑暗时代” 。这时期所发展的一套 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是( 封建制度和庄园生活 C 市民政治 D 议会政治 19、假如时光倒流,你来到希腊,你可能做到的事情是 ................................ ( ①和苏格拉底在街上辩论 ③和查理曼讨论国家大事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到剧场看戏 ④欣赏《木马屠城记》 ②③④ D ①③④ 来到了: ............................................................................. ( A 、河姆渡遗址 B 、半坡遗址 C 、北京人遗址 D 、山顶洞人遗址 5、我们把一种潜在计算机内部并为黑客入侵提供方便的计算机病毒称为“木马病毒” 这个典故出于 ( ) A 、《吉尔伽美什》 B 、《荷马史诗》 C 、《哈姆雷特》 D 、《圣经》 目前,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是 ............................ ( ) A 、中国 B 、印度 C 、埃及 D 、伊拉克 “九州生气恃风雷”,“但悲不见九州同”,“九州”一词源于 ............................. ( A 、夏朝 B 、商朝 C 、周朝 D 、秦朝 “三过家门而不入”,历经十年,终于制服洪水的是 ..................................... ( A 、尧 B 、舜 C 、禹 四大文明古国都位于大河流域, A 、这是历史的偶然巧合 C 、大河流域环境比较宜人 、 世 界 上 6、 7、 9、 10 ,“木马” D 、汤 合理的解释是 B 、大河流域有许多城市 、大河流域降水比较充裕 早 在 .......................................... A 、西亚地区 B 、北非地区 11、下列作品应该是用楔形文字记载的: A 、《荷马史诗》 B 、《汉谟拉比法典》 的 农 ( 、南亚地区 C 、《古兰经》 村 ) 、东亚地区 ( D 、《圣经》 在中世纪的意大利,以手工业享誉欧洲的是…… 米兰B 热那亚C 威尼斯 D 佛罗伦萨 “教堂中信徒徒们虔 诚地歌颂上帝,罗密欧却想着如何利用向领主借来的犁栽种春麦,增加 收获,好应付领主的需索以及一家嗷 嗷待哺的老小。 ”以上所描述的情形可能发生 在 .............................................................................. A 古希腊 B 古代埃及 C 法兰克王国 D 波斯帝国 从查理曼帝国分裂出来的西欧封建国家有 ................................ ( ①法兰西帝国 ② 德意志帝国 ③ 意大利帝国 ④ 英吉利帝国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我们所熟悉的《渔夫和魔鬼》的故事出自 ........................................ ( A 阿拉伯神话故事《天方夜谭》 B 、中国神话故事《聊斋志异》 C 阿拉伯神话故事集《阿拉丁神话》 D 、古希腊神话故事《荷马史诗》 夏朝初年,禹的儿子启继承王位。对此事你的正确理解是:①这是人类民主制度的极大倒 退②从此开始,“天下为公”的社会成了 “家天下”的社会;③从此开始,禅让制代替了王 位世袭制;④这是历史发展的必 然; ............................................................... ( ) A 、①③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② 我们今天通用的公历,最早源于: ................................... ( ) A 、古代埃及人的历法 B 、两河流域的历法 C 、我国的阴历 D 、古代印度人的历法 26、与旧石器时代相比,新石器时代的 新”体现在: .................. ( ) 20、 A 21、 22 、 23 、 24 、 25、

八年级上册期末试卷练习(Word版 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期末试卷练习(Word 版 含答案) 一、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解答题压轴题(难) 1.如图,在ABC 中,45ABC ∠=,AD ,BE 分别为BC ,AC 边上的高,连接DE ,过点 D 作DF D E ⊥与点 F , G 为BE 中点,连接AF ,DG . (1)如图1,若点F 与点G 重合,求证:AF DF ⊥; (2)如图2,请写出AF 与DG 之间的关系并证明. 【答案】(1)详见解析;(2)AF=2DG,且AF ⊥DG,证明详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 利用条件先△DAE ≌△DBF,从而得出△FD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再证明△AE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即可. (2) 延长DG 至点M,使GM=DG,交AF 于点H,连接BM, 先证明△BGM ≌△EGD,再证明△BDM ≌△DAF 即可推出. 【详解】 解:(1)证明:设BE 与AD 交于点H..如图, ∵AD,BE 分别为BC,AC 边上的高, ∴∠BEA=∠ADB=90°. ∵∠ABC=45°, ∴△ABD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D=BD. ∵∠AHE=∠BHD, ∴∠DAC=∠DBH. ∵∠ADB=∠FDE=90°, ∴∠ADE=∠BDF. ∴△DAE ≌△DBF.

∴BF=AE,DF=DE. ∴△FD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DFE=45°. ∵G为BE中点, ∴BF=EF. ∴AE=EF. ∴△A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FE=45°. ∴∠AFD=90°,即AF⊥DF. (2)AF=2DG,且AF⊥DG.理由:延长DG至点M,使GM=DG,交AF于点H,连接BM, ∵点G为BE的中点,BG=GE. ∵∠BGM∠EGD, ∴△BGM≌△EGD. ∴∠MBE=∠FED=45°,BM=DE. ∴∠MBE=∠EFD,BM=DF. ∵∠DAC=∠DBE, ∴∠MBD=∠MBE+∠DBE=45°+∠DBE. ∵∠EFD=45°=∠DBE+∠BDF, ∴∠BDF=45°-∠DBE. ∵∠ADE=∠BDF, ∴∠ADF=90°-∠BDF=45°+∠DBE=∠MBD. ∵BD=AD, ∴△BDM≌△DAF. ∴DM=AF=2DG,∠FAD=∠BDM. ∵∠BDM+∠MDA=90°, ∴∠MDA+∠FAD=90°. ∴∠AHD=90°. ∴AF⊥DG. ∴AF=2DG,且AF⊥DG 【点睛】 本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关键在于灵活运用性质. 2.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D(m,m+8)在第二象限,点B(0,n)在y轴正半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总复习提纲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总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史前时代 第一课人猿相揖别 1、直立行走对人类体质产生了哪些影响?P5 两足行走不仅是一种重大的生物学上的改变,也是一种重大的适应性改变。由于直立行走使上肢解放出来,手脚逐渐形成;直立使喉头的声道角变小,促使发音器官出现很大变化,语言产生;直立还使头颅托置于脊柱上,使视野开阔,促进脑的发育,人脑逐渐形成。 2、观察图1-3,比较猿“手”与人手的区别。P5 猿“手”同攀缘生活相适应,大拇指短小,大鱼际肌群不发达,不能灵活地同其他各指配合活动。而人手经过长期劳动,大拇指增长,拇指第二节指骨的顶端高于相邻的指掌关节,大鱼际肌群发达。因此,大拇指能够同其他四指灵活对握,做出猿类不能做的精细而多样的动作。 3、劳动对人类的诞生都起到了哪些重要作用?劳动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P5 从猿到人的转变,劳动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直立行走,手的形成,语言的产生,人脑的形成和工具的制造,都离不开劳动。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现实意义: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劳动促进社会的发展,劳动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我们要以劳动为荣,热爱劳动,树立劳动观点。 4、古人类生活在哪些区域?(非洲、亚洲、欧洲等地) 古人类生活区域的气候有什么特点?(温暖、湿润、植物繁茂)P6 5、比较图1-6和图1-9,说说山顶洞人与北京人外貌特征的不同 北京人与山顶洞人相比,北京人前额低平,眉脊骨粗壮、颧骨高突、吻部前伸,没有明显下颏,脸部仍保留着某些猿的特征。而经过几十万年的进化,山顶洞人的脸部与现代人基本相同了。 6、山顶洞人在哪些方面比北京人进步? 山顶洞人已掌握了磨制石器与钻孔技术,会人工取火,生活群体是氏族。 7、远古人类的取火方式:雷电生火、草木自燃生火(天然火);钻木或击燧生火(人工取火)。 人工取火比天然火的好处:人类可随时使用火,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自我测评]1.正确答案为B和C。2.可从身体形态(直立行走)、手的功能和面部特征等几方面思考。 3.排列顺序为:直立行走、打制石器、保存火种、熟食、人工取火。 第二课原始农业和先民的家园 1、在世界农业、畜牧业起源时期,世界主要农作物和驯化动物的整体空间分布有什么特点? 主要集中在中国、印度、西亚、中美洲和欧洲 2、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与发展,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 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与发展,标志着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的生产者,是食物生产的革命(有了稳定的衣食来源)。①使生产工具有了显著的改进,出现了磨制石器,人类开始进入新石器时代;②推动了原始社会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例如制陶、制革、纺织等以妇女为主的手工业;③促使农业村落出现,人类逐步实现了定居生活。 3、较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先民在生产和生活方面主要有哪些不同之处? 新石器时代的“新”表现在磨制石器和陶器的使用上。石镰作为磨制石器的代表,侧重于生产领域;陶器作为重要的生活用具,侧重于生活领域 4、农业的产生、家畜的驯养、陶器的发明、与定居的实现有什么关系?P12 原始农业、畜牧业的产生,磨制石器、陶器的出现,使人类逐渐开始了定居生活,形成了农业村落。定居生活促进了原始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的发展,物质生活的提高也促进了人们精神生活的改善,对于人类文明的起源和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 5、半坡居民的房屋有什么特点?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 半地穴式房屋。半坡遗址处于黄河流域,气候冬冷夏热、干旱少雨,半地穴式的房屋冬暖夏凉。 河姆渡居民的房屋有什么特点?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

浙江省嘉兴市七校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浙江省嘉兴市七校2020学年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一、选择题 1. 2020年7月27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正式宣布:“第30届伦敦奥运会正式开幕, 让我们为这个城市、奥运和时代欢庆!”。英国女王在英国的地位是( ) A. 政府首脑 B. 实质上的国家元首 C. 实质上的武装部队总司令 D. 虚位元首2.下面是小雨同学制作的一个反映近代西方民主发展历程的年代尺。该年代尺中,标注正确的是( ) 3. 某校历史兴趣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对拿破仑的“功”与“过”展开了讨论。他们对拿破 仑的下列评价,错误 ..的是( ) A. 颁布法典,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B. 打败欧洲反法同盟,解除外来威胁 C. 建立军事帝国,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D. 发动侵略掠夺战争,导致帝国崩溃 4. 文献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列规定出自《权利法案》这一文献的是( ) A. 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 B.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C. 农奴有人身自由,地主不得买卖农奴 D. 人人生而平等,都享有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5. 林·亨特在《人权的发明:一部历史》一书的开篇提到: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 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被视为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三份人权文献……”。其中《独立宣言》与《权利法案》、《人权宣言》相比,其显著特点是( ) A. 以法律形式限制君主的权力 B. 宣告独立,脱离殖民统治 C. 强调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D. 建立三权分立联邦制国家 6. 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点是( ) A. 都是为了推翻封建王朝统治 B. 都由资产阶级领导 C. 都曾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D. 都曾遭到外来武装干涉 7. 对以下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波士顿倾茶事件②来克星顿枪声 ③《独立宣言》的发表④萨拉托加大捷⑤美国宪法制定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①③④⑤ C. ③①④⑤② D. ②①③⑤④ 8.如果要为伏尔泰配上最符合他生平事迹的说明,应该是( ) A. 文艺复兴的先驱 B. 宗教改革的领袖 C. 启蒙运动的旗手 D. 法国革命的发起者 9.下列关于清政府闭关锁国政策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B D E C A 八 年 级 第 一 学 期 期 末 试 卷 数 学 2018.1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分,每小题3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表格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1形的是 A B C D 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325a a a += B .325a a a ?= C .23 6 (2)6a a = D .623a a a ÷= 3.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DNA 最早发现于衣藻叶绿体,长约0.00005米.其中,0.00005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4 0.510-? B .4 510-? C .5 510-? D .3 5010-? 4.若分式 1 a a +的值等于0,则a 的值为 A .1- B .1 C .2- D .2 5.如图,点D ,E 在△ABC 的边BC 上,△ABD ≌△ACE ,其中B ,C 为对应顶点,D ,E 为对应顶点,下列结论不. 一定成立的是 A .AC =CD B .BE = CD C .∠ADE =∠AED D .∠BAE =∠CAD 6.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70°,它的底角的大小为 A .70° B .40° C .70°或40° D .70°或 55° 7.已知2 8x x a -+可以写成一个完全平方式,则a 可为 A .4 B .8 C .16 D .16- 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以原点O 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交x 轴的负半轴和y 轴的正半轴于A 点,B 点.分别以点A ,点B 为圆心,AB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P 点.若点P 的坐标为(a ,b ),则 A .2a b = B .2a b =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总整理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1、什么是史前时代?史前时代人们主要依靠什么工具过着怎样的生活? 2、人类在史前时代的巨大进步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一课人类相揖别 1、什么时候哪国科学家谁研究发现,高级生物是由什么生物进化而来? 2、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什么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什么? 3、古人类学家把什么看作是人类进化的重要因素和人类诞生的重要标志? 4、人类特有的本领是什么? 5、人类诞生以什么为标志?至今有多少年历史? 6、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叫什么?距今多少年? 7、北京人距今多少年?生活在什么地方?开始使用什么火?火的使用有什么作用?过着什么样生活? 8、山顶洞人距今多少年?生活在什么地方?它是怎样取火?生活的群体是按什么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 9、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体貌特征的什么区别? 第二课原始农业和先民的家园 1、根据什么变化,可把史前社会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这两个时代的工具有什么不同? 2、什么时候出现了原始农业和畜牧业?怎样出现的? 3、新石器时代与旧石器时代相比新在哪里?请说出两方面的表现? 4、对比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文化特点的异同?(时间、地点、自然环境、建筑形式、反映的是什么流域的文化、主要农作物、驯养的动物、陶器) 5、世界上最早的村落出现在哪里? 6、史前时代人们的精神生活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第三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 1、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史诗是什么? 2、描写特洛伊战争故事的是古希腊的什么史诗? 3、传说中黄帝的功绩有哪些? 4、传说中炎帝的功绩有哪些? 5、考古发掘和古代传说对我们了解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有什么意义? 6、炎帝和黄帝距今有多少年?它们为什么被称为华夏族的人文初祖? 7、什么叫禅让? 8、谁三过家门而不入,用什么方法治理水? 9、请你谈谈在保护文物古迹时可能与哪些方面发生矛盾?你认为怎样保护文物古迹?保护文物古迹有什么意义? 第二单元 一、得天独厚的大河文明 1、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2、四大文明古国是哪四大? 3、四大文明古国与哪些河流有关?说明什么?

浙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浙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 会上册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第一单元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 第一课亚非大河文明 课标要求: 1. 图文结合,了解古代埃及、古代西亚、古代印度产生的自然环境,勾勒人类文明起源的脉络和方向。 2.体会尼罗河在古代埃及文明、两河流域在古代西亚文明中的重要作用。 知识要点:(1)古代埃及:自然环境、文明的产生、统一、强盛、衰亡、古代埃及的政治制度、尼罗河对古代埃及文明的贡献、古代埃及对人类文明的贡献。(2)古代西亚:自然环境、文明的产生、古代西亚文明、西亚地区的早期居民。(3)古代印度:自然环境、文明的产生、种姓制度、古代印度的佛教。 第二课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课标要求:1.比较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地区文明的差异,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2.了解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掌握商鞅变法主要内容及其作用,理解变革与争霸的关系,理解历史人物和人民群众在变革中的作用。3.认识分析春秋战国时期农具和牛耕技术的使用对社会生力的发展产生的作用。4.对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和他们的思想有一个初步认识,理解百家争鸣的原因及其对后世和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知识要点:(1)早期国家的建立、夏朝后期的都城、商的建立、甲骨文、中国青铜文化、西周的建立、夏商周军队和刑法、分封制、礼乐制度、疆域、西周灭亡。(2)东周、春秋时期、春秋争霸局面出现的原因、齐桓公称霸的实质、战国时期、商鞅变法。(3)形成百家争鸣局面的历史背景、主要学派、思想家及其主张、孔子的生平、孔子学说的影响、老子的贡献、百家争鸣的影响。 第三课西方古典文明 课标要求:1.了解古代希腊典型的国家管理形式,能根据资料描述出古代希腊文明的特点。2.认识雅典民主制的双重性,知道斯巴达崇尚武力。直到亚历山大帝国的概况。3.了解古代罗马帝国的兴衰,能根据资料描述出古代罗马文明的特点。4.认识古代罗马人的民族特性,即尚武精神,知道帝国发展的基本脉络。5从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与后世欧洲文化的联系中,感受古典文化的巨大成就和影响。 知识要点:(1)希腊的地理概况、城邦文明时代、雅典的民主制度、斯巴达的政治特征、希腊的衰落、亚历山大帝国的概况影响。(2)古代罗马的兴起、罗马共和国的时期、罗马帝国的建立和全盛时期、罗马帝国的贸易、基督教产生、罗马帝国的衰落。(3)希腊、罗马的古典文明是西方文明之源、古代希腊的文化成就、古代罗马文化的成就。 第二单元相继兴衰的中古欧亚国家 第一课西欧封建国家与基督教文明 课标要求:1.归纳出欧洲主要封建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封建等级制的形成与特点。2.理解基督教对欧洲封建社会的影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2016-2017学年八年级第二学期期中历史与社会试卷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2016-2017学年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学期期中试题 卷Ⅰ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7小题,每题1分,共27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错选、多选均不给分) 1.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以公元1500年作为重要的历史分期点,你认为以1500年为分期点的主要依据是 A.1500年是一个整数时间,容易记忆 B.1500年前后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C.1500年是欧洲文艺复兴开始的标志 D.1500年前后开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2.他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大英雄:他以十三副铠甲起兵,出生入死,功勋卓著,也曾身陷囹圄;他多次遇刺却能逢凶化吉;他懂天文熟地理,谙韬略善用人;他戎马倥偬数十载,横扫白山黑水,统一女真各部,击溃大明王朝,成为威震北中国的一代铁血汗王!他是 A.阿骨打B.忽必烈C.努尔哈赤D.皇太极 3.1492年,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的船队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这一历史事件采用世纪纪年,应是 A.13世纪末 B.14世纪90年代 C.15世纪初 D.15世纪90年代 4.“无论哥伦布本人的内心动机怎样神秘,他航海得到支持,全靠有人从实际上来估计证实一条科学假设后所可期待得到的收获。”材料中所说的“科学假设”是 A.生物进化论 B.相对论 C.万有引力定律 D.地圆学说 5.比较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相同点,你认为正确的是哪一项 ①都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②革命后都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 ③都用武力推翻了封建王朝④为两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6.清朝大兴文字狱,反映了清王朝 ①专制集权的强化②在民族问题上实行民族分化政策 ③实行文化专制主义④加强了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控制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7.下列关于清政府实行的闭关自守政策的含义,理解不正确的有 ①绝不允许外国人来华②禁绝中国对外贸易 ③封闭所有边界④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8.汤恩比说:“顺利地在旧瓶子里装进新酒,还不致于引起旧瓶子爆炸。”“可以说是一种宪法方面

八年级上册期末试卷专题练习(word版

八年级上册期末试卷专题练习(word 版 一、初二物理 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分度值为1 cm 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时间是小车到达A 、B 、C 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时刻: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进行测量的;所用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___ (填“陡”或“缓”)些; (3)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 BC s =_______cm ,BC t =______s ,AC v =_____m/s ;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 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导致所测AC 段的平均速度AC v 偏____(填“大”或“小”); (5)甲、乙两组实验操作中,小车通过的路程之比是2∶3,所用的时间之比是4∶3,则甲乙两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之比是______。 【来源】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答案】s v t = 刻度尺 秒表 缓 5.0 1 0.033 大 1∶2 【解析】 【分析】 【详解】 (1)[1][2][3]平均速度是指某段时间内的路程与这段时间的比值,计算公式为s v t = ,实验中要用刻度尺测量路程,用秒表测量时间。 (2)[4]斜面坡度越大时,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使计时方便,斜面坡度应该较缓一些。 (3)[5][6]由图知 5.0cm BC s =,15:35:2315:35:221s BC t =-= [7] 由图知 10.0cm AC s =,15:35:2315:35:203s AC t =-= 所以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全书历史与社会知识点复习大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全书历史与社会知识点复习大全 第一单元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 第一课亚非大河文明 古代埃及 1.自然环境:位于非洲北部,气候干旱,雨量稀少,土壤肥沃。 2.兴衰史:公元前3500年形成几十个最初的小国→公元前3100年美尼斯统一埃及,定都孟斐斯→公元前15 世纪国力强盛,地跨亚非两大洲,之后由盛转衰→公元前6世纪,被波斯灭亡,后融入阿拉伯帝国中。 3.文明: 经济上:灌溉农业发达; 政治上:君主专制制度逐步发展,国王称为法老,自诩为太阳神之子,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其陵墓金字 塔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胡夫金字塔最大); 文化上 ①象形文字----古埃及人最早使用的文字叫象形文字,形成于公元前3000年前后。 ②太阳历——人类历史上第一步太阳历。按照尼罗河水的涨落河农作物的生长规律,把一年划分为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季3个季节,每季4个月,每月30天,岁末加上5天宗教日。 ③医学发达:制作木乃伊的过程,知道了解剖学,并且开始分科治病。 4、尼罗河对古埃及的作用:尼罗河的定期泛滥使两岸土地肥沃,因而农业发达。农业的发达使沿河地区形成 村落,人口增多,手工业和商业也发展起来,逐渐形成了城市,出现了国家,促进了古埃及文明的形成和发展。 古代西亚国家两河流域指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 1.地理位置:亚洲西部,有一条狭长地带,形似新月,土地肥沃,称为“新月沃地” 2.主要居民:苏美尔人,腓尼基人,希伯来人 3.古巴比伦文明: ⑴自然环境:位于两河流域(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干旱少雨,水量不稳;

⑵兴衰史:公元前3500年形成小国→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公元前16世纪被外族所灭。 ⑶文明:经济上:灌溉农业; 政治上:建立起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为维护统治,制定了《汉漠拉比法典》 历史地位:《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内容:比较全面的反映了古巴比伦的社会阶级状况。 性质(实质):是一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律。 《汉谟拉比法典》与现代的法律精神比较:现代的法律精神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汉谟拉比法典》所体现的 法律公平十分有限,主要是为奴隶主阶级服务的。 4.苏美尔文明:发明楔形文字,有力推动了西亚文化的发展。 5.腓尼基文明:发明和传播了腓尼基字母文字。(影响:腓尼基字母文字后演变成22个字母,为欧洲字母文 字奠定了基础。古代希腊人在此基础上创造了希腊字母,罗马人双在希腊字母的基础上创造了拉丁字母。)古代印度 1.自然环境:位于南亚次大陆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土壤肥沃,河水丰沛,发展农业的条件十分优越。 2.兴衰史:公元前2500年,开始出现城市国家,后雅利安人入侵,陆续建立起一些小国→公元前3世纪,摩 揭陀国阿育王基本统一半岛 3.种姓制度: 地位等级等级名称代表的社会阶层该阶层的职责或义务 统治阶级一婆罗门祭司和贵族掌握神权 二刹帝利国王武士和官吏掌握国家军事行政大权 被 统治阶级三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向国家纳税为神庙上供,养活 第一第二等级 四首陀罗被征服者和贫困破产的 人 几乎没有权利,受上层剥削奴 役,从事最苦最累最脏职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