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美学考试大纲汇编

园林美学考试大纲汇编
园林美学考试大纲汇编

一、园林艺术:是借助一定园林物质实体来反映生活和自然之美,表现园林设计师审美意识的空间造型艺术。常与建筑、书画、诗文、音乐等其他艺术门类相结合,成为一门综合性艺

术。园林艺术是一定社会意识形态和审美理想在园林形式上的反映,是精神领域的艺术。

园林艺术作为一门精神艺术,必须借助一定的物质实体(造园材料),以园林设计师的想象和构思为载体,以自然生活为蓝本,发挥造园技艺,创造出人的审美意识、情感、理想和一

定物质形式相结合的园林艺术品

二、园冶与计成:由于文人园林的发展,因此一些文人、画士通过直接掌握相关的造园叠山技艺而成为专业的造园设计师。

计成是江苏吴江人,是著名专业造园设计师。

他所写的园冶,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部园林理论著作。

园冶全面记述了江南地区私家园林的规划、设计、施工以及各种局部、细部的做法的综合性著作。

第一卷为兴造论、园说第二卷专论了栏杆

第三卷记述了墙垣、门窗、铺地、掇山、选石、借景

全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艺术与技术相结合,言简意赅,颇有许多独到见解。

三、园林艺术及其特征:

三个特征:1、园林艺术的综合性:体现在与其他艺术门类的结合的综合性,还体现在与多

门学科相结合的综合性

2、审美和使用功能相结合:两者辩证统一、相辅相成

美的东西收线没有满足使用功能,是难以有兴致欣赏的

反对过分的实用主义,而将审美功能趋于从属地位

3、经济、技术与园林的统一

四、中西方古典园林艺术的差异及原因:

中国园林多为自然山水园,崇尚自然,本于自然、师法自然、高于自然。体现人与自然和和

谐共生、天人合一。自然式园林,体现了自然美

西方园林以17世纪下半叶的法国古典主义园林为代表,讲究整齐一律、对称均衡的原则,

表现为人工美,为规整式的园林

原因:

1、中西方园林的起源以及历史发展条件不同引起的差异

中国园林起源于自然,而西方园林起源多是因为农事耕作的需要而产生的

2、中西方园林哲学思想方面的差异

中国的哲学思想以老庄思想为主,崇尚自然,讲求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园林艺术师法自然、高于自然。

西方哲学体系为唯理论,过分强调了数学和几何包含一切的思想,因此园林中也用几何和数

学来统领全园,以此代替了审美。

3、中西方城市规模和规划格局的差异

中国古为中央集权制,城市规模比较宏大,城市布局整齐划分,为棋盘式格局。西方则多为

封建割据导致国土四分五裂,城市规模比较小。

中国园林是统一之中求变化,西方园林是变化之中求统一

4、中西方物质条件、地理环境对园林的差异性差异性影响

中国多名川大山,石材种类和用石方法多样,因此多借助于此在园林之中表现,仿佛使人置身于名川大山之中

西方则擅长使用大片土地来构建建筑统领园林,石材应用仅仅限于建筑和雕塑应用

5、中西方宗教意识形态的差异性对寺庙园林的影响

中国以佛道并存,并结合了本土文化。

西方是以信仰上帝为主的单一宗教,以基督教为主

五、美是难的

从古至今,许多中外哲学家都给下一个本质定义,却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美是难的体现在两个方面:

1、从审美客体(物质)来说,美是到处都存在的事物,而并非是一目了然的。美在自然界、社会生活和文学艺术作品之中还存在不同的形式,没有统一的标准。从不同形态的事物、千

差万别的事物之中对其本质下定义绝非易事。

2、从审美主体(人)来说,爱美之心有皆有之不同的人对不同事物审美反映是不一样的。

孔子说“智者乐山、仁者乐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便说了这个道理。即使是对于同一

个事物,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对此也有不同的感受。因此这也给认识和把握美的本质带来很大的麻烦。

六、美的特征:

三个特征主要是,1、美与事物的不可分离性:美不能脱离具体事物而存在,美的抽象只能

在具体事物中去理解,否则便不复存在。

2、美具有可感染性:美总是伴随着生动的形象存在,会引起人们的感情变化,或是愉悦或

是悲伤。

3、美具有功利性:人是社会成员,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功利关系之中,,因而美会对人有用、无用、无妨或者无害。

七、质感:是由于接触到素材的结构和肌理而产生的。分为自然和人工,园林石材营造中尽

可能给人以自然质感。

八、园林形式美的要素:

1、色彩:色彩是形式美的第一要素,没有什么比色彩更能够给人以强烈的感觉。在园林中

要注意色彩给人的感觉以及色彩给人带来的感情效果。

2、点:是一种最简洁的形态,园林中的点指的是景点,是一种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物质形

象单元。能够在布局时做到点的聚散分布以及点起到核心作用。 3

3、线条:线条是最基本的视觉要素。在园林中,平面上有园路引导的游览线和树木的林缘

线,在立面上有建筑的轮廓线和树冠的天际线,此外还有花卉装饰的图案线。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园路引起的游览线,不仅具有交通作用还起到组景的作用。所以一条成功的园路是一件艺术品,是路也是景。

4、形状:尽管世间万物具有千姿百态的形态,但我们仍可以用几何形态来对此进行概括。

相比于西方园林,中国古典园林在对几何形态概括方面比较弱。

5、空间:园林艺术是视觉艺术、空间艺术。中国园林营造中就是以有限的园林空间之中,

通过各种空间组织手法比如隔景、障景、对景、借景等手法来分隔空间、延伸空间、扩展空

间,营造出无尽的精神空间。常见的比如“移天缩地”“小中见大”“咫尺山林,多方胜景”等就是运用这种方法

6、质感:是由于接触到素材的结构和肌理而产生的。石材应该特别注意自然质感,有时为

了突出某种质感而做到对比效果。

九、园林美的创作技巧

四个:选址布局、掇山理水、建筑经营、花木配置

1、选址布局:

(1)选址:地块是造园的先决条件,园冶也将其相地置于首位。尽管大多数地块都可以用

于造园,但是好的地块仅需要少量处理,稍加点缀,便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中国传统

园林中,良好的地块多具有湖泊、平原和山地三种类型。即使没有,也要人工挖湖堆山造出来。

(2)布局:基本原则是“相地合宜,精在体宜;景以境出,取势为主;巧于因借,精在体

宜;起伏开合,多样统一”

①相地合宜,精在体宜:最重要的是做到因地制宜,考虑园地的自然条件并加以利用、结合、改善来安排景物。

②景以境出,取势为主:应该做到随势生机,随机应变,根据园地地形起伏变化和形势开展

进行布局。“高方可就亭台,低凹可开池沼”“宜亭斯亭,宜榭斯榭”

③巧于因借,精在体宜:利用借景来扩充园林空间,不管是园内园外都可以不拘远近进行借

④起伏开合,多样统一:是全园具有一定的格局,并且相互联系相互统一,具有一定的整体性

2、掇山理水:(1)掇山:假山来自真山,但并不是真山的翻版,是经过概括提炼,创造了

典型化了的艺术形象。在我国古典园林之中,掇山有三种常用类型:土山、石山、土石山混

合。一般遵循“大山用土,小山用石”的原则。但是两者并没有明显的界限。石材种类也十

分多样,可供选择。

(2)理水:西方园林由于多为规则布局,因此为了配合这种布局,水体多为整形式设计。

在中国园林之中,水体具有丰富多样的形式:湖泊池沼、河流溪涧、瀑布、曲水、喷泉等等。但园林理水需要因地制宜,比如在北方盲目进行理水设计反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3、建筑经营:园林建筑在小尺度的园林(一般是私家园林)中所占的比重比较大,布局比较密集。而在大兴园林或者自然风景园中,所占比重较小,属于从属地位。

园林建筑应该提供良好的风景视线,并具有组织游览程序、剪裁园景和安排景面的作用。

4、花木配置:因根据不同条件进行布置和选择,多采用乡土植物种类。注重植物搭配,营

造良好的景观效果。

十、美感:狭义指的是审美者对美的具体感受(审美感受)

广义指的是审美者在感受美的过程中产生的反映美的各种意识形态(审美意识),包括了审美趣味,审美观念,审美理想

园林美:园林艺术工作者,对生活(包括自然)的审美意识(思想感情、审美趣味、审美理

想等)和优美的园林形式的统一;是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美的高度融合。

园林美学是应用美学中关于园林艺术的美学特征和规律的学科。它的内容包括了造园思想的产生、发展和演变及园林审美意识、审美标准、审美心理过程、哲学思维方法等。

十一、意境: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

界。

十二、审美感觉与知觉:二者实际上是审美过程中美感的感性阶段到理性阶段,审美者的生理到心理活动的发展变化过程。即首先以听觉、视觉,辅以嗅觉、触觉、味觉对美进行直观

感受,而后进入思维形成完成的美的形象,成为知觉而动情。

十三、

十四、障景:是我国起景常用的手法(其他也可以使用),尤其是面积小,需要小中见大的

园林。目的是为了使游人莫测深远,致使园内景物引人入胜。有山障、树障、曲障。

隔景:使景物有曲折变化,就得在布局上因势得形划分多个景区或者增加层次。大规模的园林可以有数十个,规模小的即使不能有明显区划也会有层次展开,划分景区,增加层次。园

林中的“园中之园”主要运用这种手法,将全园分为若干区位不同的景象组群,甚至围成相

对独立的小园。

借景:在一定地域内(即园内),即使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手法来造景,使园景多样化,但还

总归有限,更重要的是能够“巧于因借”。“夫借景,林园之最要者也。”有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

框景:把真实自然风景,用类似画框的门洞窗或由乔木树冠抱合而成的透空罅隙,圈定出景致的范围来,使游人产生三维变二维的错觉,把现实风景误认为是画在纸上的图画,因而把自然美升华为艺术美。

十五、

十六、园林美的鉴赏过程

1、观:首先是以感性认识为主,欣赏主体对园林中感性存在的整体直观或直观的把握。观

赏园景来理解园林。动观和静观相结合。整个心理活动表现为一种相对被动的状态。

2、

3、品:欣赏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文化素养、思想情感等,运用联想、想象、移情等心

理活动,来扩充、丰富园林景象的过程。整个心理活动表现为一种相对主动的状态。

4、

5、悟:在品味、体验的基础上充分理解其内涵,提升和升华。

三者可能不会有特别明显的区别,可能是边观边品边领悟的。

十五、形式美的基本规律

1、

2、多样统一规律:只有变化没有统一,变化就会变得杂乱无章。只有统一没有变化,又会

单调乏味使人感到呆板,享受不到艺术形式。唯有两者结合才能感到优美而自然。园林中首先明确园林主体与格调,然后再决定切合主题的局部形式。

3、

4、对称与均衡:有左右对称和放射对称两种。对称容易安定统一平衡,但也会显得呆板消

极。中国园林中对称的用法比较少,多是以自然式为多。不对称使园林更富有生机。

对称是均衡的其中一种。不对称均衡有一种动中求静、静中有动的活跃感。

5、对比与照应:中国美学中讲得最多的法则。可以有布局对比、大小对比、开合对比、明暗对比、色彩对比、疏密对比等等。照应多是指相互呼应。

6、

7、比例与尺度:园林空间应该具有和谐的比例尺度。但有时候为了达到某种需求,会有夸张的尺度。

8、

9、节奏与韵律:包括了连续韵律、交替韵律、渐变韵律

美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美学试题及参考答案(一)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40、41小题每题7分,42小题6分,共20分) 40.简述美育的特点 41.简析“美感是性本能的升华” 42.简述罗丹的雕塑“欧米哀尔”“丑得如此精美”的原因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43.为什么说“技”与“道”是艺术创造中的重要因素?“技”与“道”的关系是什么? 44.以王昌龄《采莲曲》为例试阐述美感作为一种感觉的一般特点。 附诗:荷叶罗裙一色载,芜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参考答案 40.(1)美育是感性的,是通过潜移默化的途径作用于人的,是一种感化。(2)不需要强制和勉强,是心甘情感、乐而忘返的。(3)使人不得不然,是动之以内,从情感角度打动人的。(4)不仅满足每个欣赏者个人的情感生活,而且还激励欣赏者满足自身独创性的需要。(5)美育可以与德育相结合,可以陶冶性情,泄导身心。 41.(1)“美感是性本能的升华”有对也有错。(2)对在它指明了美感与动物性性选择的关系。(3)错在它没有看到人类的美感来源于动物性本能却超越了动物性本能。 42.(1)艺术作品美不美不在于所表现的生活是丑还是美,生活中的美、丑,均可成为美的艺术品的表现内容,艺术的创造性是最美的。(2)生活中的丑创造成艺术的美,不是把丑变成了美,而是把丑变得更典型了。(3)艺术能将生活真实地表现出来,可以使欣赏者明辨美丑,本身就有着巨大的艺术感染力,这种感染力就是美。 43.(1)“技”与“道”是艺术操作中的概念,而艺术操作是艺术意象生产的重要方面。(2)“技”与“道”是艺术操作中的艺术技能与技巧的运用与发挥。不掌握这些技能和技巧,就不可能进入自己的艺术创作过程将自己孕育的意象物态化。因此,它们是艺术创作中不可逾越的环节。(3)“技”与“道”中,技侧重于技巧、技能方面,而道则侧重于艺术意象创造和传达中无碍和充满生气的至高境界。(4)“技”与“道”是相互依赖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5)艺术创造的最高境界是技与道之间界限消除。 44.(1)美感包括着客观的美的刺激和主观对于美的反应这两个方面。(2)美感同样离不开刺激感觉的光、色、形、声、味、气息和触觉等这样一些永远在变化的形式因素。(3)美感体现了人在审美活动中的主导意向。 美学试题(二)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0.简述审美关系的特征。 31.简述审美经验的动态过程。 32.简述意象的物态化和物化。 33.悲剧的基本特征。 34.美育的基本特点。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35小题14分,36小题12分,共26分) 35.为什么说审美活动是人最具本质性的存在方式? 36.举例说明艺术中技巧的审美价值。 参考答案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0.(1)审美关系不是理智认识关系,而是情感体验关系; (2)审美关系是通过感性形式建立起来的,是一种感性直观的关系; (3)审美关系是是人与世界间的自由关系; (4)审美关系在逻辑上先于审美主、客体而存在,而不是审美主、客体逻辑上先于审美关系存在。31.(1)审美经验的第一个阶段是呈现阶段,指的是主体借助感知对对象的感性特征加以把握,从而使对象在主体的意识之中呈现出来; (2)审美经验的第二个阶段是构成阶段,指的是主体在想象等心理要素的作用下,完成审美对象的构 成活动; (3)审美经验的第三个阶段是评价阶段,指的是主 体对已经构成的审美对象进行感受和评价的过程。 32.(1)审美意象是精神性的,存在于心理活动中, 还未呈现为形式符号,有待凝定于一定的物质实在 中; (2)意象的物态化指先把意象的心理层次牵引出 来,赋予—定的形式符号; (3)意象的物化则指直接运用物质手段,使意象在 物质实在意义上得到凝定; (4)意象经过物态化和物化,便构成了现实的艺术 品,形式符号和物质实在便是意象物态化和物化的 直接结果。 33.(1)通过对人生存在的否定性体验,从而展现 对人生存在价值的肯定。 (2)悲剧的审美冲突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社会及自 身存在的冲突和超越。 (3)悲剧的情感体验是一种人生实践存在的深层体 验。 34.[参考答案] (1)诉诸感性。(2)潜移默化。(3)能动性。 35.(1)人在审美活动中的存在不同于在日常生活 中的存在,它是一种超越性的存在方式; (2)人在审美中的存在不同于异化活动中的存在, 它是一种自由的存在方式; (3)人在审美中的存在不同于人的现实存在,它是 一种应然的存在方式。 36.(1)艺术技巧是意象孕育的继续与完成。 (2)艺术技巧的运用与发挥是艺术操作的过程。 (3)艺术操作技能与技巧是艺术中不可逾越的环 节。 (4)艺术意象的创作过程不能孤立地追求操作技能 与技巧,否则就会沦为匠艺。 美学试题(三)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6分,共30分) 30.如何理解美学研究方法的多层次性特点? 31.简评朗吉诺斯的崇高观。 32.简述美育与德育的区别与联系。 33.简述形式因素在美感中所起的重要中介作用。 34.艺术的接受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35小题14分,36 小题12分,共26分) 35.为什么说否定给美和艺术下定义的做法既是不 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 36.结合苏东坡谈文与可画竹:“其身与竹化,无穷 出清新”,来谈审美感受的特征。 答案: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小题,36、37小题每题3分, 38、39小题每题4分,共14分) 36.(1)古罗马贺拉斯提出。(2)把美育看成娱乐 与道德教育的统一。(3)要求文艺具有魅力,通 过感动给人以教益。 37.美学研究的对象:(1)以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 (2)通过艺术来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3)研 究各种审美对象、美感经验、审美意识、审美范畴 和美学思想。 38.(1)法国学者柏格森提出。(2)他认为生命的 本质在于不断创造,而生命的反面,则是僵硬、呆 滞、机械化。(3)喜剧性产生的原因,正在于动 作、姿态、形体的机械化。(4)这种说法不能囊 括所有喜剧产生的原因。 39.(1)集体无意识说是由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的; (2)他认为“集体无意识”是由遗传保存下来的一种 具有人类普遍性的、潜藏于意识深层的朦胧精神; (3)艺术家正是在“集体无意识”的驱动下进行创作 的,艺术起源于集体无意识。(4)这是一种从起 源的角度界定艺术的学说。四、简答题(本大题小 题,40、41小题每题7分,42小题6分,0分) 40.(1)生活中有美也有丑,有悲也有喜,不能简单 地把一切生活都看作是美的,更不能把美定义为生 活。(2)车尔尼雪夫斯基一方面说凡是能够显示 现实生活的都是美的,另一方面说只有依照我们的 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才是美的,这样,同一个命题 就出现了矛盾。(3)主观上的喜欢与生理上的满 足是“美是生活”在理论上的两根支柱,前一方面容 易滑向主观唯心主义,后一方面则容易走向庸俗的 生理学观点。 41.(1)喜剧性的笑是人类才有的心理现象。(2) 笑的感情必须与是非判断无关,与强烈的憎恶之情 不相容。(3)笑要有共鸣,是在一定的社会圈子 里产生的。 42.(1)区别:①方式不同,体育以锻炼身体为主, 美育以情感教育为主。②目的不同,体育的目的 在于增强健康体质,美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审美能力。 (2)联系:①现代健康的特征是身心协调,体育 不仅有生理学特征,而且有心理学特征。身体的运 动促进着心理的发展和提高。②美育中的情感活 动促进着身心的全面发展。③体育本身也是美育的 一种途径,使运动者和观赏者产生强烈的审美体验。 五、论述题(本大题小题,43小题12分,44小题14 分,6分) 43.(1)联想使得美感比一般动物的快感更加丰富多 彩。(2)联想使得既有对象变成含蕴丰富、生生 不已的审美意象。(3)联想使得美感在时间和空 间两个领域得到拓展。(4)分析出“瞿塘贾”与“弄 潮儿”的对比联想。 44.(1)艺术创造的核心是意象的生成,郑板桥的话 即描述了这一过程。(2)艺术意象的生成过程可 以分为两个阶段:意象的孕育与意象的生产。(3) 意象的孕育起源于主体与客体的感性相遇。客观事 物在这种相遇中从美的角度展示自己,主体则激发 起创作的冲动。(4)意象的生产意味着艺术家心 中的意象得到了物态化和物化,内在的意义转化成 了外在的形式符号。 美学试题(四)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什么是优美?其特征有哪些? 2.美感的产生是哪些因素的因缘汇合? 3.丑的美学意义是什么? 4.马克思主义美学有哪些基本特点? 五、论述题(每小题11分,共22分) 1.结合艺术作品,分析艺术意象的基本特征。 2.结合具体事例,论述美育是如何转移人的心理气 质和精神面貌的。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又称秀美、阴柔美、典雅美等,是人类活动中目 的和现实的一致,是真与善的统一,作为社会实践 的产物,它表现了人与现实自然的一种和谐关系; 优美的本质在于人与世界的和谐,是人对这种和谐 关系的情感肯定。 (1)优美是建立在人与客体世界的最终的和谐共 存关系之中。 (2)就整体而言,优美对象是内外关系的和谐, 是外观形式与美的内容的相互协调,以及个体形态 与普遍内容完美有机的结合。 (3)优美的事物在感性形式方面多具有小巧、轻 盈、妩媚、秀雅、圆润、清新等品格。 2.美感的产生是有条件的,从逻辑上看,它是多种 因素因缘汇合的结果,这些因素有: (1)以人的审美能力的存在为前提。 (2)以人的审美心理的存在为基础。 (3)与人的审美态度密切相关。 (4)一定的审美环境。 3.丑是违背事物发展规律的有碍于人生的一种否定 性价值形象,丑的美学意义主要有: 首先,就在于它是美的对立面,从而能以丑衬美, 没有丑就没有美,它们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 其次,世界的发展有待于丑的刺激,丑是刺激人 们前进的一种重要动力。 再次,审丑历来都是人们审美活动的一个重要方 面,历来的文学艺术都有表现奇丑怪异的杰作。原 始艺术和现代主义艺术就充满了以丑为美的审美现 象。 最后,生活中的丑,经过艺术家的心灵点化,可 转为艺术中的美,进而成为抨击丑的巨大 的艺术力量。 4.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特点主要有: (1)把美学问题与人类社会实践紧密联系起来。 (2)把美的本质问题与人的本质紧密联系在一 起。 (3)唯物辨证地解决了美学中的主体和客体之间 的关系问题。 (4)有巨大的历史感。

园林美学论文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功能与类型> 中国古典园林是建筑、山池、园艺、绘画、雕刻以至诗文等多种艺术的综合体。其作用,一方面具有可观、可居,另一方面使园林移步换景、渐入佳境,同时,更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在我国现存的古典园林中,保存了大量的建筑艺术瑰宝。它不仅是人们审美要求的体现,也是特定历史时期文化、权力的象征,具有不可替代的功用价值。可见,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文化博大精深。下面,结合古代园林建筑实际情况,就古典园林建筑的功能和类型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功能 园林建筑按照所属性质和地域的不同,风格也有很大的不同。皇家园林建筑体量大,装饰豪华,色彩金碧辉煌,表现出恢弘的皇家气派。而江南园林建筑突出“玲珑、活泼、通透、淡雅”,将秀丽、雅致的风格表现得淋漓尽致。尽管风格迥异,但建筑在园林中的作用却基本相同,主要概括三个方面:一是突出其实用性。根据人们的休憩及活动需要而设置,如亭、榭,即可供人停留赏景,又可以按需要兼做小卖亭、游船码头等用途。二是强调其独特性。配合园内风景布局形成的游览路线,在人们视线所达不到地方,园林建筑以其有利的位置和独特的造型,为人们展现出一幅幅或动或静的自然风景画,并与廊、墙、路等形成一定的活动路线。三是提升其园林意境。我国园林通常在园名、匾额、楹联中反映出其意境来。正如《红楼梦》中说大观园:“若大景致,若是亭榭无字标题,任是花柳山水,也断不能生色。”,从而营造了园林意境。 二、园林建筑的特点 经过上述功能分析,可以看出,园林建筑有如下特点: 1、使用和造景,具有观赏和被观赏的特点。园林建筑既要满足各种活动和使用上的要求,又要符合园林景物布局原则,同时,也要给人们带来感官上的愉悦。因此,园林建筑既是物质产品,也是艺术作品,这就要求园林建筑要适合游人在或动或静中观景,又要使景色富于变化,达到步移景易的效果。 2 、为环境服务,与自然景致充分结合。我国古典园林一般以自然山水作为景观构图的主题,建筑只为观赏风景和点缀风景而设置。园林建筑是人工因素,与自然因素有对立的一面,但如果处理得当,也可使自然环境增添情趣,这就要

2018年10月自考00037美学试题及答案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美学试卷 (课程代码0003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美学研究的核心方法是( C ) A.社会学方法B.人类学方法C.哲学方法D.心理学方法 2.美学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A) A.实践存在论B.实践认识论C.科学社会主义 D. 意识形态论 3.蒋孔阳主张美学研究的根本问题是(C) A.审美经验B.艺术C.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D.美和美的规律 4.人类审美活动发生的最重要标志是(D) A.原始巫术活动的出现B.原始劳动分工的出现C.史前彩陶纹饰的出现D.原始审美意识的出现5.审美活动的两个基本要素是(D) A.审美主体和审美创造B.审美客体和审美接受C.审美主体和审美接受D.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6.席勒认为人摆脱动物状态达到人性的主要标志是(C) A.巫术B.音乐C.游戏D.舞蹈 7.审美活动本身就是一个自身完满的世界,这表明审美活动具有(A) A.自律性B.因果律C.他律性D.三一律 8.亚里士多德认为,“美的最高形式是秩序、匀称和确定性”,这里所说的美主要是指(B) A.崇高B.优美C.悲剧D.喜剧 9.首先把辩证思维的方法引进悲剧理论的美学家是(B) A.亚里士多德B.黑格尔C.尼采D.马克思 10.审美经验是(D) A.纯粹的感性活动B.纯粹的理性活动C.一种理性直观活动D.感性直观和本质直观的统一11.《萄子·乐论》云:“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这句话涉及到审美经验中(B) A.情感与想象的关系B.情感与理智的关系C.想象与感知的关系D.想象与理智的关系12.《礼记·乐记》中的“心生说”,从艺术本质论的角度来说,大致可以划入( D ) A.符号说B.游戏说C.模仿说D.表现说13.古希腊语中的“艺术”一词指的是(B) A.模仿B.技艺C.创造D.审美 14.艺术品结构中最为重要、最为核心的层次是(C) A.形式符号层B.意境超验层C.意象世界层D.物质实在层 15.苏珊·朗格主张艺术作为符号形式应当表现(A) A.人类情感B.绝对精神C.无意识D.意识形态 16.宗自华认为,中国美学史上最具有世界贡献的范畴是(D) A.境界B.意象C.神韵D.意境 17.孕育艺术意象的内在动力是(C) A.主体对于客体的认识B.主体对于客体的反思C.主客体间的感动关系D.主客体间的反映关系18.在生产意象的过程中最有决定性的艺术创造力是(A) A.想象力B.艺术敏感C.灵感D.判断力

中国古典园林景观审美

第8章中国古典园林景观审美 【本章概要】 本章从中国古典园林发展演进入手,介绍了其各个发展阶段特征及主要类型,详细阐释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四大景观要素及其审美特征,揭示了中国古典园林基本美学思想及景观组合的艺术手法,探讨了中西方古典园林的主要差异,分析了现存古典园林的几个典型代表。 中国古典园林是人工与大自然的巧妙结合,从艺术欣赏角度而言,其独特的魅力和观赏价值使之成为中国古建筑景观文化中最精彩纷呈的一部分,融聚了中国古建筑中绝大多数的装饰手法,蕴含了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旅游活动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的今天,对古典园林景观的观赏已成为人们陶冶情操、调节心境的重要手段。 8.1中国古典园林概述 8.1.1中国古典园林的演进 (1)从原始古朴的自然野趣到人工色彩的渐浓、渐重 (2)仿真自然山水,追求诗情画意 (3)园林艺术的集盛 8.1.2中国古典园林景观类型 中国古典园林种类繁多,划分的标准和依据亦不尽相同,较常见的划分方法有以下几种。 (1)按照造园动机和文化观念划分 为生者而建的园林 为亡者而建的园林 (2)按照占有者的身份来划分 皇家园林 私家园林 (3)按照园林所处的地理位置划分 北方类型 南方类型 岭南类型 (4)按照不同风格和艺术特色划分 就世界范围来讲,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和艺术风格,由此在园林的布局方式、审美情趣等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归纳起来可以将世界上众多的园林形式划分为两大类。 自然式园林又称风景式、不规则式、山水派园林。 几何规则式园林又称整形式、建筑式、图案式或几何式园林。 (5)按照建造时间划分 古典园林 现代公园 8.2中国古典园林景观要素审美 园林是人类对大自然的审美改造,对旅游者而言又是价值颇高的综合性艺术品。中国古典园林无论是皇家园林还是私家园林,北方的还是南方的、或许是岭南的,其基本构成要素都是

园林美学 全部

园林美学 1、单项选择题 1.“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小大、远迩皆无害焉,故曰美。”此论述对美的理解主要强调() A..美在理念 B.美在关系 C.美在功利 D.没在物质 2.严格意义上来说已经属于艺术范畴,可以看作是古典园林艺术的滥殇的是() A.台、榭 B.园、圃 C.宫、殿 D.菀、囿 3.下列被尊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其生态美学意向对后世园林影响深远的诗人是() A.陶渊明 B.白居易 C.李白 D.王子敬 4.山水生态环境逐渐成为人们重要的审美对象,对自然山水的审美成为一代文化风尚的时期是在() A.秦汉 B.魏晋 C.明清 D.唐宋 5.渗透和充盈着诗意和文意的“文人写意园”繁盛起来的时期是在( ) A.唐 B.宋 C.明 D.清 6.我国古代最完整的一部园林学专著,被日本称为《夺天工》的是() A.《群芳谱》 B.《长物志》 C.《素园石谱》 D.《园冶》 7.中国古典园林系统的“真”主要体现在() A.艺术与科学的审美联系上 B.艺术与数比、人工的关系上 C.艺术对现实自然的生态美学关系上 D.艺术对天国仙境的理想追寻关系上 8.“就山为杰阁,引水作神池”的诗句体现了北方大型园林在创造上更加强调() A.自然原型的因凭 B.名胜名园的拟仿 C.胸有丘壑的意构 D.随意洒脱的创建 9.中国古典园林的“善”在伦理的功利关系上表现为 A.天国仙境的追寻 B.城市山林的实现 C.感性实践的要求 D.物质经济的创造 10.从中西园林比较来看,中国园林所显示的是 A.人工之美 B.技能之美 C.数比之美 D.气韵之美 11.北方宫苑从总体上来看所呈现色调风格为( ) A.小巧玲珑 B.清水芙蓉 C.浓丽绚烂 D.自然淡雅 12.在园林美的物质性建构序列中起着领奏作用,且为园林美的起始与

美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1.20世纪50年代我国美学大讨论的主要论题与影响。 答:1956年的“百花齐放”推进了美学讨论几乎是中国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文艺理论与美学最为活跃的一次学术运动,学术以运动的方式展开并且获得学术的成果,这也是政治决定一切的年代所具有的特殊现象。去审视那种带有政治态度和政治目的的学术争论,去看待那种学理是如何在政治边界展开特殊的逻辑,这是认识和理解中国当代理论批评和美学历史的一个必要的视角。 (一)以朱光潜美学思想建构起来的批判性语境 美学问题引发讨论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朱光潜的那篇检讨性的文章《我的文艺思想的反动性》(载《文艺报》1956年6月第12期),有研究者马驰认为,“朱光潜这篇文章的重心还不在于对自己旧思想的清算,而在于他重新提出的…美究竟是什么?,即美的本质的问题,也由此引发了美学界的一场持续的大讨论”。朱光潜在《我的文艺思想的反动性》一文中梳理了他的美学思想的学术背景,既有中国旧学的影响,更多西方唯心主义的哲学的影响,这其中康德、黑格尔、柏格森,尤其是克罗齐的影响尤甚。朱光潜在二、三十年代就发表《给青年的十二封信》(1928)、《谈美》(1932)、《文艺心理学》(1936),后来又译著克罗齐的《美学原理》(1946-),那时就已经形成他的美学思想。然而,朱光潜先生如何解释似乎都是徒劳的。黄药眠、蔡仪、敏泽、周来祥等就写文章批判朱光潜,依然把他看成是唯心主义。对朱光潜的批判持续了多年,没有人认为朱光潜通过学习马列主义已经转变了立场和思想方法,还是一如既往地把他当成唯心主义来批判。 (二)对政治语境的僭越:美在主观说 吕荧早在1953年撰文《美学问题》(原载《文艺报》,1953年第16期),批判蔡仪在40年代出版的《新美学》。吕荧明确反对“美在客观”的论点。他提出:“美是人的一种观念”。他说:“美,这是人人都知道的,但是对于美的看法,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相同的。同是一个东西,有的人会认为美,有的人却认为不美,甚至于同一个人,他对美的看法在生活过程中也会发生变化,原先认为美的,后来会认为不美;原先认为不美的,后来会认为美。所以美是物在人的主观

10311024中国古典园林美学特点——以拙政园为个案

中国古典园林美学特点 ——以拙政园为个案 摘要:论文中依据统一的逻辑等级重新分级、分类,梳理了现有研究论文中写到的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美的主要特点。并以拙政园为例,着重分析了中国古典园林美学中“本与自然,超与自然”与“诗情画意中的意境美”这两个显著特性。 关键词:拙政园中国古典园林美学 一、中国古典园林美学特点概述 中国古典园林是一个“以自然山水为主题思想,以花木、水石、建筑等为物质表现手段,在有限的空间里,创造出视觉无尽的、具有高度自然精神境界的环境。”[1] 在此,鄙人依据统一的逻辑等级梳理了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美的主要特点。[2][3][4] (一)本与自然,超与自然。 (1)在布局上严格的结构对称要求而又摸拟接近自然的布局美。 (2)建筑的造型美与自然美 (3)自然景物和人工要素的良好结合 众所周知, 山、水、植物乃是构成自然风景的基本要素,也是风景式园林中四大要素(建筑、山、水、植物) 中的三个方面, 从中可以看出以中国古典园林为代表的风景式园林与自然风景之间的交融程度。但中国古典园林却绝非是简单的利用或摹仿这些景观要素的原始风貌, 而是有意识的加以改造、提炼来表现一个精练概括、典型化的自然。 (二)诗情画意中的意境美 (1)园林从总体到局部都包含着浓郁的诗、画情趣。 (2)禅性之美——将园林空间的“画境”升华到“意境”。 从元代开始,绘画、诗文、书法三者融为一体成为中国绘画艺术的独特风格,从而追求“以形写神”、“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以此运用到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中,通过各个有意识的组织规律,达到园林中各个意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城市有限的空里创造了最适合人居住的环境,满足人的心理和生理需要。从隋、唐到明、清,中国园林经历了发展—繁荣—稳定的时期。苏州园林素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誉,苏州园林的发展与苏州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不无联系,文人墨客聚集之地也就逐渐出现了文士园林。文人化园林是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文人化园林指是士流园林,他们具有很高的文化修养,更侧重赏心悦目,又能体现隐逸者寄托的理想,也能陶冶性情。通过凿池堆山、栽花种树创造具有诗情画意的景观,使人们一进入园林便可体会到“不出城廓而享山林之怡”。苏州园林为中国园林的典范,现存名园十余处,较著名的有“拙政园”、“沧浪亭”、“网师园”、“留园”等。

美学原理试题及参考答案

美学原理试题 第一套 ★单选题:> 当艺术形象具有了()时,也就具有了艺术价值。 A、美好的形象 B、内在的情感 C、独特的思想 D、深刻的意义 ★单选题:> 最早的史前壁画是()。 A、拉斯科岩洞壁画 B、阿尔塔米拉洞穴壁画 C、沧源司岗里崖画 D、撒哈拉地区壁画 ★单选题:> 绘画与雕塑相比有更多的()。 A、客观性 B、主观性 C、寓意性 D、写实性 ★单选题:> 在审美创造中,直接决定作品价值的是()。 A、审美联想力 B、审美知觉力 C、审美理解力 D、审美想象力 ★单选题:> 在西方美育思想史上,第一个提出了“寓教于乐”思想的是()。 A、贺拉斯 B、柏拉图 C、苏格拉底 D、亚里士多德 ★单选题:> 在艺术接受中,意象的重建过程主要在于()。 A、读 B、悟 C、观 D、品 ★单选题:>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这段古诗中意象的类型是()。 A、仿象 B、兴象 C、喻象

D、抽象 ★单选题:> 古人云:“粗绢恶扇,败人意兴“。在艺术品的层次结构中,造成这一现象的因素是()。 A、物质实在层 B、形式符号层 C、意象世界层 D、意境超验层 ★单选题:> “环肥燕瘦“十分生动地说明了审美现象具有()。 A、历史性 B、民族性 C、阶级性 D、地域性 ★单选题:> 托马斯?阿奎那认为:“事物并不是因为我们爱它才成为美的,而是因为它是美的与善的才为我们所爱。“这一观点表明,作者理解美的角度是()。 A、客观事物自身的属性 B、人的主观心意状态 C、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 D、人类的审美需要 ★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美学在探讨艺术的本质问题时,首先强调()。 A、艺术作为观念形态对生活的审美反映 B、艺术作为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的依赖关系 C、艺术作为意识形态必然具有阶级性 D、艺术必须服务于工人阶级的解放斗争 ★单选题:> 与美学联系最为密切的学科当推()。 A、哲学、语言学、精神分析学、社会学 B、哲学、文艺学、心理学、伦理学 C、哲学、教育学、现象学、文化人类学 D、哲学、文艺学、阐释学、符号学 ★单选题:> 《庄子·达生》中讲了“佝偻者承蜩“的故事,说佝偻者“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这可以用来说明直觉()。 A、直接性 B、突然性 C、专注性 D、透明性 ★单选题:> 美育的最终目的是()。 A、培养人的审美能力 B、培养人的创新能力 C、净化情感陶冶心灵

中国古典园林及其美学特征

中国古典园林及其美学特征 发布时间:2008-09-22 10:53 信 息来源:邵荣 中国古典园林及其美学特征 晋元高级中学施丽鹃 引言 中国幅员辽阔,江山多娇,面积达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跨越几个不同的气候带。在这个辽阔的地域内,山脉蜿蜒,大河奔流,海岸曲折,湖泊罗布,植物繁茂,林相丰富,大自然风景的绮丽多姿,在世界上可谓首屈一指。中国又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延续五千多年所创造的辉煌灿烂的古典文化,对人类的文明和进步曾经作出过巨大的贡献。大地山川的钟灵秀丽,历史文化的深厚积淀,孕育出中国古典园林这样一个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园林体系。它展现了中国文化的精英,显示出华夏民族的“灵气”。它以其丰富多彩的内容和高度的艺术水平而在世界上独树一帜,被学界公认为风景是园林的渊源。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简介 中国古典园林指的是世界园林发展第二阶段(1)上的中国园林体系而言。它由中国的农耕经济、集权政治、封建文化培育成长,比起统一阶段上的其他园林体系,历史最久,持续时间最长,分布范围广。这是一个博大精深而又源远流长的风景式园林体系。 1、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 a.按照园林基址的选择和开发方式:人工山水园、天然山水园 b.按照园林的隶属关系:皇家园林(古籍称之为苑、宫苑、御苑、御 园等)、私家园林(古籍称之为园、园亭、园墅、池馆、山池、山庄,别业,草堂等)、寺观园林 2.中国古典园林的分期 a.生成期:即园林产生和成长的幼年期。殷、州、秦、汉时期,奴隶 主贵族的公苑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也是皇家园林的前身,后儒家逐渐获得

正统地位,以地主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封建大帝国形成相应的皇家的宫廷园林规模宏大、气魄浑伟,成为这个时期造园的主流。 b.转折期:魏、晋、南北朝。当时寺观园林开始兴盛起来,形成造园活动从省城到全盛的转折,初步确立了园林美学思想,奠定了中国风景式园林大发展的基础。 c.全盛期:隋、唐时期。随着社会条件、性质以及传统文化的发展。我们能够感受到他们旺盛的生命力,而园林的发展也相应地进入盛年期。作为一个园林体系,它所具有的风格特征已经基本形成了。 d.成熟期:两宋到清初时期。继隋唐之后中国封建社会发育定型,农业经济稳步成长。城市商业经济空前繁荣。市民文化也被输入了新鲜血液。相应地,园林的发展亦由盛年期而升华到富裕创造进取精神的完全成熟的境地。 e.成熟后期:清中叶到清末,社会经济亦十分繁荣,然而表面的繁盛掩盖着四伏的危机。西方势力的侵入,封建社会趋于解体。而园林的发展,一方面继承前一时期的成熟传统,而更趋于精致,表现了中国古典园林的辉煌成就;另一方面则暴露出某些衰颓的倾向,已多少丧失前一时期的积极、创新的精神。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特征 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一个园林体系,若与世界上的其他体系相比较,它所具有的个性是鲜明的,而它的各个类型之间,又有着许多相同的共性。这些个性和共性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本与自然,高于自然;二,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三,诗画的情趣;四,意境的涵蕴。 1、本于自然,高于自然 自然风景以山、水为地貌基础,以植被做装点。山、水、植物乃是构成自然风景的基本要素。当然也是风景式园林的构景要素。但中国古典园林绝非一般地利用或者简单地摹仿这些构景要素的原始状态,而是有意识地加以改造、调整、加工、剪裁,从而表现一个精炼概括的自然,典型化的自然。唯其如此,像颐和园那样的大型天然山水园才能够把具有典型性格的江南忽闪景观在北方的大地上复现出来。这就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一个最主要的特点。 自然界的山岳,以其丰富的外貌和广博的内涵而成为大地景观的最重

2018年04月自考00037美学试题及答案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美学试卷 (课程代码0003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这句话揭示了审美对象的(D) A.确定性B.特殊性C.实体性D.开放性2.达尔文认为,雌鸟有能力欣赏雄鸟羽毛的美好,这种观点属于审美发生理论中的(C) A.游戏说B.劳动说C.生物本能说D.巫术说3.审美活动发生的真正前提是(B) A.人开始直立行走B.人开始制造和使用工具C.人开始使用语言D.人开始分工合作4.审美体验的获得需要借助于(A) A.情感与想象B.知识与信念C.判断与推论D.概括与反思5.“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这句话中的“美”是指(B) A.崇高B.优美C.悲剧D.喜剧 6.康德把崇高分为两种类型,即(C) A.数量的崇高与体积的崇高B.自然的崇高与人性的崇高 C.数学的崇高与力学的崇高D.静态的崇高与动态的崇高 7.审美形态的二重性,是指审美形态具有(A) A.民族性与世界性B.生成性与历史性C.稳定性与当代性D.连续性与阶段性8.下列关于荒诞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D) A.荒诞是一种现代审美形态B.荒诞是入的异化与局限性的表现 C.荒诞是对人生存在的无意义状态的体悟D.从内容看,荒诞更接近于喜 9.托马斯·门罗的美学思想属于(C) A·理性主义B.神秘主义C.科学主义D.人本主义10·里普斯说:“审美的欣赏并非对于一个对象的欣赏,而是对于一个自我的欣赏。”这句话所体现的美学观是( B ) A·内在感官说B.移情说C.比德说D.畅神说 11.荣格关于艺术起源的学说是(D) A·模仿说B.游戏说C.劳动说D.集体无意识说12.艺术品具有审美特质的根源是(B) A.形式B.意象C.主题D.情感 13.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之间的中介与桥梁是(B) A.艺术欣赏B.艺术品C.艺术家D.艺术技巧 14.艺术家感受和体验世界、孕育审美意象的基础与起点是(D) A.艺术想象B.艺术鉴赏C.艺术体验D.艺术敏感15.和“艺术操作与技巧”相关的是(A) A.手中竹B.眼中竹C.胸中竹D.山中竹 16.黑格尔把艺术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象征型、古典型和(D) A.抽象型B.原始型C.写实型D.浪漫型 17.提出“哀而不伤,乐而不淫”原则的思想家是(A) A·孔子B.孟子C.苟子D.庄子

中国古典园林美学对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影响

中国古典园林美学对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影响 摘要中国古典造园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背景,是世界古典园林中独具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中国古典园林美学中追求自然美、追求意境美、追求含蓄美的研究,探索古人造园的艺术造诣,以及中国古典园林美学在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的继承和发展,为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寻找依据、提供借鉴。 关键词古典园林美学;现代园林;景观设计 中国古典园林有着3000多年的造园历史,具有世界上最古老的园林设计传统,其中自然写意山水园林的风格在世界园林史上独树一帜。自18世纪开始,西方园林学家就被中国古典园林美学的特征所吸引,形成了中国热。因此,中国古典园林美学在世界园林史上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探索魅力。 1 中国古典园林美学的影响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指以江南私家园林和北方皇家园林为代表的中国山水园林形式。在中国汉族建筑中,古典园林是有着重大成就的建筑,被举世公认为世界园林之母、世界艺术之奇观,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历史遗产。中国古典园林独特的造园手法被西方园林艺术家们推崇和模仿,在西方国家掀起了一股“中国园林热”。中国的造园艺术深浸着汉文化的内蕴,是中国五千年文化史所造就的艺术珍品,是中华民族内在精神品格的生动写照,是我们今天需要继承与发展的瑰丽事业[1]。 中国古建筑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和光辉的艺术成就,中国古典园林独特的艺术风格,同样是汉民族文化遗产中的一颗明珠,在世界造园史上自成系统,独树一帜,是中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就像一部部史书,让我们重温着祖国的历史文化,激发起我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信心。 2 中国古典园林美学的内涵 2.1 追求自然美 在对待自然和自然美的认识方面:庄子认为美是存在于天地和大自然中的。虚静恬淡纯任自然是万物之本,朴素真实天下便无法与之相媲美。《庄子·天道》中一段话表白了这一思想:“夫天地者,古之所大也,而黄帝尧舜之所共美也。”继而进一步阐述了这一观点,写道:“覆载天地刻雕众形而不为巧。”意思是:上覆于天,下载于地,天地之间不加任何造作,便是巧妙美好的,也即是说天地自然之物是万物都无法与之媲美的!老庄都提倡朴素、崇尚自然,不以人工造作为美、不以感官享乐为荣的审美意识,是后人主张清新典雅、师法自然,把“返璞归真”(《国策·齐策四》)作为理想境界的思想根源[2]。

美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美学试题(四) 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6分) 1.马克思主义美学认为,美和美感的最终根源在于( B)。 A.人的存在 B.社会实践 C.人的心灵 D.审美实践 2.在西方美学史上,审美"移情说"的代表人物是( D)。 A.布洛 B.博克 C.荷加兹 D.立普斯 3.我国美学史上,提出"尽善尽美"的美学观,主张人生的道德境界与审美境界相统一的是( A)。 A.儒家 B.道家 C.佛家 D.墨家 4."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如果你想感化别人,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能实际上鼓舞和推动别人的人。"这是(B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美学观点。 A.列宁 B.马克思 C.恩格斯 D.毛泽东 5.中国美学史上,(B)在《论教育的宗旨》中认为教育应包括体育与心育两个方面,而"心育"包括德、智、美三育,只有"德、智、体、美"四育并举,才能造就"完全之人物"。 A.蔡元培 B.王国维 C.梁启超 D.鲁迅 6.在西方美学史上,法国美学家(A )提出了"美是关系"的学说。 A.狄德罗 B.黑格尔 C.康德 D.布洛 7."寓教于乐"是古罗马(C )在《诗艺》中论述文艺的美育功能时提出的论断。 A.亚里斯多德 B.柏拉图 C.贺拉斯 D.毕达歌拉斯 8.在西方美学史上,提出"自下而上"的美学并有"现代美学之父"称号的美学家是 (C )。 A.黑格尔 B.鲍姆嘉通 C.费希纳 D.康德 9.西方经验派美学家常把美看成是事物所引起的生理或心理上的快感和愉悦。但真正严格地把美感与快感区别开来的是《判断力批判》的作者(B )。 A.黑格尔 B.康德 C.歌德 D.席勒 10.在美学史上,"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命题是(D )提出的。 A.柏拉图 B.马克思 C.苏格拉底 D.黑格尔 11.在艺术品结构层次的构成要素中,能集中体现艺术品之审美特质的要素是 (C )。 A.艺术形式 B.艺术内容 C.艺术意象 D.艺术符号 12.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意境"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两种类型,据此,"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就属于( A)。 A.有我之境 B.无我之境 C.意境 D.物境 13.艺术接受的核心问题是( A)。 A.意象的重建 B.艺术感受 C.审美理解 D.审美想象 14.从艺术鉴赏的过程来看,中国美学认为,艺术鉴赏(接受)的最高阶段和理想境界是(B )。 A.观 B.悟 C.品 D.味 15.中国当代美学家对美的本质有过激烈的争论,其中主张美是客观的,其代表人物是(D )。 A.朱光潜 B.李泽厚 C.高尔太 D.蔡仪

自考美学历年试题及部分答案

全国200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美学试题 课程代码:0003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根据现代美学的观点,艺术在逻辑上首先存在于( D ) A.物质形态中 B.形式概念中 C.行为个体中 D.意象世界中 2.提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一主张的是( D ) A.歌德B.席勒 C.康德D.黑格尔 3.亚里士多德认为一切艺术都是(C ) A.人类的主观愿望B.神灵的凭附 C.现实的模仿 D.理念的模仿 4.以佛教的禅境比喻诗歌意境的是( B ) A.王维B.严羽 C.刘勰D.司空图 5.金圣叹提出“见文观心”这一主张的批评类型是( C ) A.诗歌批评B.散文批评 C.小说批评D.戏曲批评 6.在中国古代典籍中,“美育”一词最早出现于( D ) A.庄周《庄子》B.孔子《论语》 C.刘勰《文心雕龙》D.徐幹《中论·艺纪》 7.美学研究的核心方法应当是( B ) A.心理学方法 B.哲学方法 C.人类学方法 D.艺术学方法 8.美学应当划归于( C ) A.自然科学B.社会科学 C.人文学科D.实证科学 9.西方哲学史上首次提出“美本身”问题的美学家是( C ) A.苏格拉底B.毕达哥拉斯 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 10.从审美活动的逻辑过程看,审美体验必将把人引入( A ) A.澄明之境B.道德至境 C.智慧至境D.美幻之境 11.审美发生的基本前提是( B ) A.早期人类的巫术与狩猎活动 B.制造使用工具的物质生产活动 C.艺术的产生 D.审美意识的确立 12.达尔文认为人的审美发生于( C ) A.人的精神追求B.人的道德观念 C.人的生物学本能D.人的社会意识 13.审美体验的独特性是( B ) A.离开对象作抽象的玄思B.与对象进行倾心交流 C.主体道德意志的介入D.客体洋溢美的意蕴 14.在审美意象的形式构成上,崇高所具备的感性形态是( D )

最新自考01436园林美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审美感受P7 是一种由审美对象所引起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和心理过程。 2、类比联想P8 类比联想就是一件事物的感受引起和该事物在性质上或形态上相似的事物的联想。3、思维P10 思维是一种在感觉、知觉、表象等感性认识基础上产生的理性认识活动,它是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对现实所作的概括反映。 4、艺术创作P12 艺术创作是人类为自身审美需要而进行的精神生产活动,是一种独立的、纯粹的、高级形态的审美创造活动。5、优美P19 优美是实践主体与客观现实的和谐统一所显现出来的美。 6、园林美P21-22 园林美是园林的思想内容通过艺术的造园手法用一定的造园素材表现出来的符合时代和社会审美要求的园林外部表现形式。 7、园林P40 园林是指种植花草树木供人们游赏休憩的场所,也就是用造园艺术手段加工和再现自然的风景区,是让人类可以在其中惬意游憩玩赏、熏沐骋怀的绿色环境。 8、形式美P112 形式美是指构成事物外部形象和物质材料的自然属性及其在时间、空间的排列组合规律所显示的审美特性。 9、对比P119 对比即事物的对立双方的相互比较、相互影响的关系。 10、园林布局P125 在园林中把景物按照一定的艺术规则有机地组织起来,创造一个和谐完美的整体,这个过程称之为园林布局。 11、意境P148 意境即创作者把自己的感情、理念融注于客观景物之中,从而引发游赏者之类似的情感激动和理念联想,进而在心目中所形成的境象。 12、入格P165 入格即能高明地摹仿名园的某一优秀格局,重现其意境。 13、入时P165 入时即要有点时代气息、体现时代精神。 14、想象P187 想象是利用我们头脑中所存的已有信息,构筑新的形象的心理活动。 15、园林道路P214 园林道路即园路,是园林绿地中的道路以及广场等各种铺装地坪,是园林重要的构成 元素。 填空题: 1、美学流派对美的本质看法由 六种,包括古典主义、新柏拉 图主义和理性主义、英国经验 主义、德国古典美学、俄国现 实主义、马克思、恩格斯的美 学思想。P1 2、美的特征包括:客观性、社会性、 形象性。P5 3、感觉、知觉、想象、情感、思维 是审美感受中不可缺少的几种基本 心理因素。 4、英国造园家杰利克把世界造园体 系分为:中国体系、西亚体系、欧 洲体系。 5、世界造园体系中的中国体系的特 征是:典雅且精致。 6、世界造园体系中的西亚体系的特 征是:植物和水法。 7、世界造园体系中的欧洲体系的特 征是:规整而有序。 8、园林美的三层意思分别是:模拟 自然山水为目的、体现诗情画意、 人化自然景观和建筑组成人工生态 环境。 9、园林美具有的五个特征分别是: 形式性、辨证性、综合性、空间性、 时景性。 10、造园的四大要素分别是:山、 水、植物、建筑。 11、古代园林理水的手法分别是: 掩映池岸、横断隔水、乱石为岸。 12、在园林艺术中给风景名胜命名 称为品题。 13、园林中最常见的品题是匾额、 楹联。 14、古代把自然景色优美的地方圈 起来,放养禽兽,供帝王狩猎的场 所称为囿。 15、太液池于池中修建的蓬莱、方 丈、灜洲三座土山是我国“一池三 山”传统造园手法的典范。 16、在园林美的历程中,私家园林 异军突起是魏晋至唐宋时期这一阶 段的重要特色。 17、唐朝王维在蓝田县建造的辋川 别业是我国造园艺术从自然山水园 推进到写意山水园的典型代表。 18、皇家园林圆明园的建成,是中 国园林已臻成熟的典型代表。 19、点的基本特征式聚集,最富有 生命意蕴和表现理力。 20、中国园林美的原则有:立意、 创新、活用。 21、园林形式美的基本规律有:多 样统一、对比照应、比例和尺度、 节奏和韵律。 22、中国园林的主体和骨架是山水。 23、中国园林建筑经营主要表现在 巧、宜、精、雅4个方面。 24、中国园林建筑经营中的巧包括 形体巧、与自然环境结合巧、空间 处理上巧。 25、园林的生态功能包括提高环境 质量、保持生态平衡的功能。 26、西方园林以精心设计的图案构 成显现出其必然性,中国园林幽深 曲折的景观出乎其意料之外,充满 偶然性。 26、明代计成著有《园冶》一书。 27、15~17世纪,随着文艺复兴, 西方园林形成了意大利、法国、英 国3中风格。 28、意大利盛行台地园林,秉承了 罗马园林风格。 29、法国园林注重主从关系、强调 中轴和秩序,突出雄伟、端庄、几 何平面。 30、英国园林突出自然风景。 31、英国园林思想出现浪漫主义倾 向,在园中设置枯树、废物、渲染 随意性、自由性。 32、在中国园林历史上,宋代已经 完全确立了山水诗、山水画、山水 园林互相渗透的密切关系。 33、对植物选择的标准包括:姿美、 色美、味香。 34、中国盆景有五大流派:苏派、 扬派、岭南派、海派、川派。 35、私家园林最早出现在汉代。 36、宋代徽宗在汴梁建立中国历史 上规模最大的人工假山:艮岳。 37、清代“万园之园”是指圆明园, 它是中西园林艺术的融合。 38、中国园林基本上是自然的、写 意的、重想象;而西方园林基本上 是直观的、重人工、重规律。 39、魏晋时期产生了寺庙园林,唐 宋时期出现了写意山水园。 40、集锦式园林是清代大型宫苑通 常采用的一种布局方法,也是这一 时期造园的特点和成就之一。 41、私家园林以明代建造的江南园 林为主要成就,如:沧浪亭、拙政 园、留园等。 42、因借作为造园技法主要的美学 原则,在于造园宜“因地制宜”,即 依所在的地理、地形、地貌、地势 设计园林。 43、从苏州拙政园远看北寺塔景观 是属于借景。 44、在园林形式美法则中,多样统 一是最高法则,是对形式美其他一 切规律的集中概括,也是艺术创造 辩证法实现的体现。 45、中国传统的建筑及寺庙都采用 对称格式。 46、在园林植物中,为了发挥花卉 最大的艺术效果,花卉装饰中,应 多采用补色的对比组合。 47、苏州园林在整体布局上一般以 水为中心、在结构上以小巧取胜, 以小见大,步移景易。 48、在假山选石过程中,自古以来 选石多着重奇峰孤赏,追求“瘦、 透、漏、皱、丑”。 49、中国古代园林理水之法一般包 括:掩、隔、破。 50、模拟自然的园林理水,常见类 型有:泉瀑、渊潭、溪涧、河流、 池塘、湖泊和其他。 51、中国古典园林一般以自然山水 作为景观构图的主题,建筑主要为 观赏风景和点缀风景而设置。 52、建筑与环境的气氛要“幽雅”。 53、建筑的造型、装修、细部处理 要“雅致”。 54、建筑的色调效果要“雅朴”。 55、匾额主要是被用作题刻园名景 名。 56、中国风景园林中的楹联匾额大 致可以分为:状景、抒景和咏志三 大类。 57、1840年是我国造园史由古代到 近代的转折,以公园的出现为明显 标志。 58、现在园林学领域已经包含了传 统园林学、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和大 地景观规划3个层次。 59、现代园林发端于1925年巴黎“国 际现代工艺美术展”。 60、城市园林建设的目的是美化人 的生活,陶冶人的情操。 61、在中国古典园林中主要表现为 写意化的自然美和空灵化的空间 美。 62、与主题相吻合称为入题。 63、运用历史典故的意境造景称为 入典。 64、高明的摹仿名园的某一优秀格 局称为入格。 65、体现哲学、美学、文艺理论中 的某些理趣称为入理。 66、审美时的环境包括社会文化背 景和具体的审美环境。 67、从园林美鉴赏的过程来看,大 体经过知园、游园、品园。 68、从开发方式上园林可以分为: 自然园林、人工园林。 69、从中国园林欣赏的一般规律而 言,品园的两个重要方面主要是: 穷形尽相、澄怀味象。 70、园林美鉴赏的心理活动方式主 要有联想、想象、移情等心理活动。 71、在园林美鉴赏过程中,主要注 意的方面包括:把握时机,选择不 同的角度关照园林美。 72、为更好的欣赏古典园林要做到 三“心”包括:静心、净心、镜心。 73、园林建筑在园林中有点景、观 景、氛围园林空间和组织导游路线 的作用。 74、“台”是园林建筑的起源与开始。 75、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美具体表现 为:布局美、虚无之美、造型美、 韵律美、意境美、文化美。 76、中国古典园林假山美主要体现 在:形式美、意境美、真实美。 77、江南三大名石包括:玉玲珑、 瑞云峰和皱云峰。 78、园林水体美主要表现:传 统文化意境美、园林水体构思 美、园林水体类型美。 79、园路分为:主路、次要道路、 小路。 80、中国园路的道路主要有的审美 特征包括:迂回曲折、讲究自然意 趣、讲究路面装饰。 81、园林小品的设计和应用应遵循: 巧于立意、突出特色、融于自然、 注重体量、因需设计。 82、园林花草树木的美可以从观形、 赏色、听声和闻味进行鉴赏。 83、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配置呈现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